上海市十二校2018届高三联考数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十二校联考数学试卷
一. 填空题
1. 双曲线的焦距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由双曲线的方程可得:,则,
双曲线的焦距为.
2. 若等差数列的前5项和为25,则________
【答案】
【解析】由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结合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
.
3. 计算:________
【答案】
【解析】结合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有:,则:
.
4. 如果函数的反函数为,则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令
5.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增广矩阵通过矩阵变换可得,则代数式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由题意可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集为:,
则:,据此有:.
6. 函数的一条对称轴为直线,则直线的倾斜角为
________
【答案】
【解析】由题意可得:,其中,
直线的斜率为,
则直线的倾斜角为.
7. 满足不等式的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反余弦函数的定义域为,且函数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减,则不等式等价于:
,求解不等式有:,
综上可得,不等式的解集为.
8. 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答案】
即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点睛:对于恒成立问题,常用到以下两个结论:
(1)a≥f(x)恒成立⇔a≥f(x)max;
(2)a≤f(x)恒成立⇔a≤f(x)min.
.....................
【答案】
【解析】由题意可得:,不妨设:,
则:,结合抛物线方程有:,
结合椭圆方程可得:.
10. 在中,,,,D为线段上任一点(包含端点),
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考查的取值范围:由余弦定理可得,
若D为动点,设,,;
则:;
解得;
∴;
∴,
分类讨论:
①k=0时,D与B重合,由余弦定理得,;
②时,;∴;
则的取值范围为[−5,2].其最大值为2.
点睛:求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有三种方法:利用定义;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利用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具体应用时可根据已知条件的特征来选择,同时要注意数量积运算律的应用.
11. 已知函数,在8行8列的矩阵中,
(且),则这个矩阵中所有数之和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对任意的,有,
则对任意的:,
由排列组合知识可得,满足上述等式的共有对,
则对任意的:,
这样的有:对,
据此可得:这个矩阵中所有数之和为.
12. 用表示非空集合中元素的个数,设,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分解因式,原问题即:有个不同的实数根,
则有个不同的实数根,
很明显不是方程的实数根,据此可得:,
则函数与函数有个不同的交点,
将对勾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个单位,然后将轴下方的图象向上关于轴对称翻折即可得到函数的图象,
绘制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注意到当时函数值),考查临界条件,观察可得:
,
据此可知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点睛:函数零点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利用零点求参数范围,若方程可解,通过解方程即可得出参数的范围,若方程不易解或不可解,则将问题转化为构造两个函数,利用两个函数图象的关系求解,这样会使得问题变得直观、简单,这也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二. 选择题
13. 函数的图像()
A. 关于原点对称
B. 关于轴对称
C. 关于轴对称
D. 关于直线对称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可知,由,知定义域为全体实数,
,故是偶函数,即函数图像关于y轴对称。
考点:函数的奇偶性
14. 在中,、、的对边长分别为a、b、c.
命题甲:,且. 命题乙:是正三角形.
则命题甲是命题乙的()条件
A. 充要
B. 充分不必要
C. 必要不充分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答案】A
【解析】考查充分性:若,则,
利用正弦定理边化角有:,
即,,
整理可得:,求解三角方程可得:,
据此可知是等边三角形,即充分性成立;
考查必要性:若是等边三角形,则,
此时有,且,即必要性成立,
综上可得:命题甲是命题乙的充要条件.
15. 若不等式组解为坐标的点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为三角形,且其面积为,则实数的值为()
A. B. 1 C. 或1 D. 3或
【答案】B
【解析】做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若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三角形,
由可得:,即.
满足题意时,点位于直线下方,
即:,解得:,据此可排除ACD选项.
本题选择B选项.
16. 已知函数,,若函数在区间内没有零点,则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行列式的定义可得:,
当时,,,
即不合题意,据此可排除BC选项;
当时,,函数的零点满足:,
则:,取可得函数两个连续的零点为:,
此时函数在区间内没有零点,排除A选项;
本题选择D选项.
点睛:重视三角函数的“三变”:“三变”是指“变角、变名、变式”;变角:对角的分拆要尽可能化成同名、同角、特殊角;变名:尽可能减少函数名称;变式:对式子变形一般要尽可能有理化、整式化、降低次数等.在解决求值、化简、证明问题时,一般是观察角度、函数名、所求(或所证明)问题的整体形式中的差异,再选择适当的三角公式恒等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