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不同评价工作等级的评价技术要求对比表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09.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进入输水管网送到用户的且有一定供水规模的现用、备用和规划的 地下水饮用水水源。 10.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供水小于一定规模(人口一般不少于1000)的地下水饮用水水源 地。 11.地下水环境现状值:建设项目实施前的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值。 12.地下水污染对照值:调查评价区内有历史记录的地下水环境指标统计值,或评价区内受 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较小的地下水水质量指标统计值。 13.地下水污染:人为原因直接导致地下水化学、物理、生物性质改变,使地下水水质恶化 的现象。 14.正常状况:建设项目的工艺设备或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因居均达到设计要求条件下的运 行状况。(如防渗系统的防渗能力达到了设计要求,防渗系统完好,验收合格)
2.一级评价要求
3基本查清场地坏境水文地质条件, 有针对性地开展现场勘察试验,确 定场地包气带 特征及其防污性能。
2.一级评价要求
4采用数值法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预 测,对于不宜概化为等效多孔介质 的地区,可根 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宜的 预测方法。
2.一级评价要求
5预测评价应结合相应环保措施,针 对可能的污染场景,预测污染物运 移趋势,评价 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 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02.评价基本任务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应按本标准划分的评价工作等级开展相应
评价工作,基本任务包括:识别地下水环境影响,确定地下水环境 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开展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完成地下水环境现 状监测与评价;预测和评价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水质可能造成的直接 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与对策,制定地下水环 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和应急预案。
02.识别方法 根据建设项目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识别建设项目的地下水环境敏
感程度。 03.识别内容
01)识别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装置和设施(位置、规模、材质等) 及建设项目在建设期、运营、服务期满后可能的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一、二级)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一、二级评价参照)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2014年1月目录1总论 (3)编制依据 (3)1.1.1法律法规、相关政策、技术规范及技术导则 (3)1.1.2工作技术资料及文件 (3)地下水环境功能 (3)评价执行标准及保护目标 (3)1.3.1评价执行标准 (3)1.3.2保护目标 (3)地下水评价等级 (4)1.4.1评价工作定级 (4)1.4.2评价范围 (5)1.4.2.1Ⅰ类建设项目 (5)1.4.2.2Ⅱ类建设项目 (5)1.4.2.3Ⅲ类建设项目 (5)2拟建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6)3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7)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内容 (7)3.1.1水文地质条件调查 (7)3.1.2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 (7)3.1.3地下水污染源调查 (8)3.1.4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 (8)3.1.5环境水文地质勘察与试验 (8)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 (9)3.2.1污染源整理与分析 (9)3.2.2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 (11)3.2.3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12)4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3)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 (13)4.1.1预测范围 (13)4.1.2预测时段 (13)4.1.3预测因子 (13)4.1.4预测方法 (14)4.1.5预测模型概化 (14)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4)4.2.1评价范围 (14)4.2.2评价方法 (14)5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15)建设项目污染防治对策 (16)环境管理对策 (16)6评价结论与建议 (17)1总论编制依据1.1.1法律法规、相关政策、技术规范及技术导则(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年 12 月 26 日起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 年 6 月 1 日起实施);(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4)《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5)《地下水水质标准》(GB/T 14848-93);(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8)《水利水电工程注水试验规程》(SL345-2007)。
典型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表格版)
1
工业类项目
2 3
固体废物填埋场 工程 污染土地处理 地下水集中供水 源地开发建设及 调水工程
4
渠道工程和大型跨流 施工、运行 域调水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可能引起 补给水源 地下水位和水质变化 水位变化 水位变化 人工降低地下水水位工程 地下采矿排水工程
6
地下水库建设 开发工程
地下水水质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地下水水位、水质 地下水水位、水质 地下水水质 次生沼泽化、盐渍化等环 境水文地质问题 地下水环境敏感区水位或 水质的影响 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矿山
油田基地采油、炼油 排放的生产、生活废水 石油(天然气)勘探 、采油和运输储存 过程中的跑、冒、滴、漏油 (管线输送)
8
石油(天然气) 开发与储运工程
3 4 5 1 2 3
9
农业类项目
采油井、注水井以及 套管腐蚀损坏和固井质量问题 废弃油井、气井 大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区域地下 石油(天然气)开发 水水位下降 地下储油库工程 农田灌溉、农业开发 污水灌溉和施用农药、化肥 农业灌溉 线性工程 站场、服务区等 穿越 排放的污水
10 线性工程类项目
1 2
别(表格版)
影响 地下水水质 土壤、地下水水质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土壤 地下水水质 地下水水质、水位、土壤 区域(或工程沿线)地下 水水位、水质、水资源量 地下水水位变化产生的环 境水文地质问题 地下水水质 上、下游地区地下水水位 、水质 地下水位、水质、水源量 土地沙漠化、盐渍化、沼 泽化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地下水位、水质、水源量 相邻含水层水位、水质 建筑物地基 土壤盐渍化、沼泽化和岩 溶塌陷等环境水文地质问 题 地下水位、水质、水源量 地下水位、水质、水源量 土壤 地下水水质 地下水水质 地下水位、水质 水资源衰竭、岩溶塌陷、 地面沉降等环境水文地质 问题 地下水水质 土壤、地下水水质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 调査与评价原则
3对于一、二级评价的改、扩建类建 设项目,应开展现有工业场地的包 气带污染现状 调查。
1 调査与评价原则
4对于长输油品、化学品管线等线性 工程,调査评价工作应重点针对场 站、服务站等 可能对地下水产生污 染的地区开展。
2 调査评价范围
1 基本要求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评价范闱应包括与建设 项目相关的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以能说明 地下水环境的现状,反映调査评价区地下水 基本流场特征,满足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和 评价 为基本原则。
环境影响评价
地下水环境
1.适用范围
01
规定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工作程序、内容、方法和要求。
02 适用于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0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可参照执行。
2.术语和定义
01.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埋藏和分布、含水介质和含水构造等条件的总称。 02.包气带:地面与地下水面之间与大气相通的、含有气体的地带。 03.饱水带:地下水面以下,岩层的空隙全部被水充满的地带。 04.潜水: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 05.承压水:充满于上下两个相对隔水层间的具有承压性质的地下水。 06.地下水补给:含水层除露或接近地表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等入渗补给 的地区。 07.地下水排泄区:含水层的地下水向外部排泄的范围。 08.地下水径流区:含水层的地下水从补给区至排泄区的流经范围。
敏感
集中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除集中饮用水水源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 环境相关的其它保护地区,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
较敏感
集中式饮用水源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未规定准保护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 其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分布 区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划分依据和方法
专项评价的工作等级可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敏感程度、工程污 染或生态影响特征及其他特殊要求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调整的幅 度不超过一级,并应说明调整的具体理由.
一、大气环境
1、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
根据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 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Pi(第i个污染物),及第i个污 染物的地面质量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划分 依据和方法
1、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建设项目各环境要素专项评价一般可划分为三级.一级评价对环境影 响进行全面、详细、深入评价.二级评价对环境影响进行较为详细、 深入评价,三级评价可只进行环境影响分析.
2、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
各环境要素专项评价工作等级按建设项目特点,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划、环境功能区等因素进行划分.
2)对于利用废弃盐岩井洞穴或人工专制盐岩 洞穴、废弃矿井巷道加 水幕系统、人工硬岩洞库加水幕系统、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条件较好的含水层储油、 枯竭的油气层储油等形式的地下储油库,危险废物填埋场应进行一级 评价,不按表6划分评价工作等级.
Ⅰ类建设项目工作等级
4、Ⅱ类建设项目工作等级划分:
Ⅱ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建设项目地下水 供应(或排水、注水)规模、引起的地下水水位变化范围、建设项目场地 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大小等条件确 定.
(6)对于公路、铁路等项目,应分别按项目沿线主要集中式排放源排放 的污染物计算其评价等级.
(7)可以根据项目的性质,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敏感区的分布情况,以及 当地大气污染程度,对评价工作等级做适当调整,但调整幅度上下不应 超过一级.调整结果应征得环保主管部门同意.
环评爱好者论坛_地下水Ⅲ类项目三级评价
第5章水环境影响评价5.1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5.1.1 总论5.1.1.1 评价依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是应充分掌握水文地质条件,工作区在地质、水文地质方面的研究程度较高,前人做过多次不同目的、不同程度的研究工作,提交过不同比例尺的地质、水文地质、环境水文地质等报告,积累了丰富资料和研究成果,主要有:1、1982年,**省地质局第一水文地质队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幅,**、**幅,1 /20万);2、1988年,**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队提交的《****地区旅游地质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报告》;3、1989年,**省地质矿产局及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提交的《**省胶东地区l:20万水工环综合勘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4、1994年12月,**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队提交的《**省文(登)荣(成)环(翠)地区水文地质调查报告》;5、1999年7月,**市地质矿产处及**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提交的《**市地质矿产概论》;6、2000年,**市人民政府提交的《**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 2010)》;7、2001年,**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提交的《**省**市地质环境监测与评价报告(1996年~2000年)》;8、2002年,**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提交的《**省地下水资源评价报告》;9、2002年9月,**市地质矿产处及**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提交的《**市矿产资源规划研究(2001~2010)》;10、2003年3月,**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提交的《**市地热资源调查报告》;11、2004年,**市各级政府提交的《**市、环翠区、**市、文登市、乳山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4~2020)》;上述资料为本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较充分的基础资料和技术依据。
5.1.1.2 评价执行标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采用的标准为《地下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及国家环保部2011年6月1日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
4.4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4.4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4.4.1评价工作等级划分4.4.1.1划分依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中的附录A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以及对拟建项目产业的特征分析,查表得到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为Ⅲ类。
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可分为敏感、较敏感、不敏感三级,分级原则见表4.4-1。
注:表中“环境敏感区”系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
根据调查,不在生活供水水源地(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地,在建和规划的水源地)保护区之内。
项目位于工业园区内,对周围分散居民饮用水源影响较小,因此确定场区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
4.4.1.2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等级综上分析,拟建项目属I类项目,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
4.4.2调查评价范围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HJ610-2016)要求的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范围以能够说明地下水环境的现状,反映调查评价区地下水基本流场特征,满足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为基本原则,工作区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环境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因此调查评价范围未扩展至整个水文地质单元,故确定本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工作范围为东至月牙河水库,西至后伏山村,南至保安村,北至张果老山.总面积约38km2,满足导则规定的评价要求。
4.4.3调查评价对象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HJ610-2016)形成的共识,评价及监测井点的层位应以潜水和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的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为主,本区含水岩组类型单一,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因此水质评价对象为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
4.4.3.1水文地质条件本区主要出露地层自新至老依次为:第四系冲洪积含砂、砾石粘性土;寒武系灰岩、砂岩、页岩;新元古界土门群页岩夹薄层灰岩、灰岩、砂岩及泰山岩群山草峪组变质岩系。
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分级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
Ⅰ类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等级分级
评价
级别
包气带防污性能
含水层易污染特征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污水排放量
水质复杂程度
一级
中
易
较敏感
大
复杂一简单
中
复杂一中等
小
复杂
不敏感
大
复杂
中
较敏感
大
复杂一中等
中
复杂
强
易
较敏感
大
复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级
除了一级和三级以外的其他组合
三级
小-中
小-中
较敏感-不敏感
弱-中
Ⅱ类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等级分级
评价
等级
建设项目供水(或排水、注水)规模
建设项目引起的地下水水位变化区域范围
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建设项目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大小
一级
小-大
小-大
敏感
弱-强
中等
中等
较敏感
强
大
较敏感
中等-强
大
大
较敏感
弱-强
不敏感
强
中
较敏感
中等-强
小
较敏感
强
二级
除了一级和三级以外的其他组合
三级
弱
不易
不敏感
中
简单
小
中等一简单
中
易
不敏感
小
简单
不敏感
中
简单
小
中等一简单
不易
较敏感
中
简单
小
环评地下水——Ⅰ类建设项目三级评价
I类建设项目三级评价1、地下水环境影响因素识别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情况详见表1-1表1-1 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表水环境指标问题地下水水质与水温变化备注:“ +为有利影响;-”为不利影响;“1为轻度影响;“ 2为一般影响;“ 3为严重影响;c长期影响;d短期影响。
由表1-1可以看出,本项目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停留在生产运行阶段,但影响不大;建设阶段对地下水的影响短暂,随施工的结束而停止;同时由于本项目废水污染物主要为非持久性污染物,故在服务期满后随地下水稀释、径流等作用,污染逐渐消失。
2、地下水评价因子筛选根据环境影响要素识别结果,结合建设项目工程特征、排污种类、排污去向及周围地区环境质量概况,确定本项目评价因子包括污染源评价因子和影响分析因子,项目运营期地下水评价因子见表1-2。
表1-2 项目运营期评价因子一览表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1)建设项目分类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610-2011)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将建设项目分为以下三类:I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U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川类:指同时具备I类和U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特征的建设项目。
本项目建成后用水由**县城第二水厂供给,本项目不对区域地下水进行开采,不会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项目建成投产后,生活及生产废水经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经工业区排水管网排入**县污水处理厂处理,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为废水的渗漏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故本项目属于I类建设项目。
(2)1类建设项目工作等级划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610-2011), I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情况见表1-3。
露深度为16.8m,最大揭露厚度为10.4m> 1.0m。
地下水评价等级的划分
地下水评价等级的划分.地下水评价等级的划分.地下水评价等级的划分一、评价工作分级(一)建设项目分类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将建设项目分为以下三类。
Ⅰ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Ⅱ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Ⅲ类:指同时具备I 类和Ⅱ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特征的建设项目。
根据不同类型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程度与范围的大小,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一、二、三级。
(二)评价工作分级原则Ⅰ类和Ⅱ类建设项目,分别根据其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类型、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的环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程度划定评价工作等级。
Ⅲ类建设项目应分别按Ⅰ类和Ⅱ类建设项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目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办法,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并按所划定的最高工作等级开展评价工作。
(三)Ⅰ类建设项目工作等级划分1、划分依据I 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污水排放量与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等指标确定。
建设项目场地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储运工程等涉及的场地。
(1)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按包气带中岩(土)层的分布情况分为强、中、弱三级,分级原则见表4-12。
表4-12 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注:表中岩(土)层系指建设项目场地地下基础之下第一岩(土)层。
2()建设项目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建设项目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分为易、。
中、不易三级,分级原则见表4-13建设项目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4-13 表特征分级(3)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可分为敏感、较敏感、不敏感三级,分级原则见表4-14。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4-14 表.区。
不敏感上述地区之外的其它地区。
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
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574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3838—8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8978—8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5084—92
5.2 表征分级条件的分类标准
5.2.1 评价区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分为以下三类;
a.复杂的(Ⅰ类):含水层结构和水动力条件复杂、空间分布不稳定;地表粘性
土覆盖层薄,不连续或缺失,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自净;“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较多
的地区。
B.中等的(Ⅱ类):含水层结构和水动力条件较复杂、含水层层次多,但具有一
确定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防治对 策
编写地下水环评报告书
图 1 地下水环评工作程序框图
数据处理
建
设
项
目
工
程
分
总
析
结
阶
段
——建设项目的环境特征,以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表征;
——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以污水排放量和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表征;
——对评价区地下水水质要求,以地下水质量类别表征;
——环境敏感区存在状况。
查清主要污染源与主 要污染因子。 一般可通过搜集资料 解决,不再进行现场调 查。 一般可不进行开采量 调查;水位监测在评价 工作期间进行;水质监 测只在枯水期采样一 次。 监测项目能基本包括 有影响的污染因子。 以搜集利用类比资料 与经验资料为主,可进 行现场简易试验。参数 值以采用经验值为主。
宜采用经验模式、类比 分析、近似解法进行半 定量至定性影响预测。 预测参数的选用以经 验值为主,预测参数与 预测点数量较少。 预测、评价内容以建设 项目为地下水水质污 染影响为主。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一、二级)
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
建设项目水质复杂程度
一级
弱-强
易-不易
敏感
大-小
复杂-简单
弱
易
较敏感
大-小
复杂-简单
不敏感
大
复杂-简单
中
复杂-中等
小
复杂
中
较敏感
大-中
复杂-简单
小
复杂-中等
不敏感
大
中
复杂
不易
较敏感
大
复杂-中等
建设项目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
建设项目场地的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建设项目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大小
一级
小-大
小-大
敏感
弱-强
中等
中等
较敏感
强
大
较敏感
中等-强
大
大
较敏感
弱-强
不敏感
强
中
较敏感
中等-强
小
较敏感
强
二级
除了一级和三级以外的其它组合
1.4.2
1.4.2.1Ⅰ类建设项目
(1)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可参考表1.4-3确定。此调查评价范围应包括与建设项目相关的环境保护目标和敏感区域,必要时还应扩展至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
若第 j 个污染源共有 n 种污染物参与评价,则该污染源的总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
式中:
(2)
Pj—第 j 个污染源的总等标污染负荷,m3/a。
若评价区共有 m 个污染源中含有第 i 种污染物,则该污染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
式中:
Pi—第 i 种污染源的总等标污染负荷,m3/a。
地下水及地表水环境质量对比表
0.04
锰(Mn)(mg/L)
≤0.05
≤0.05
≤0.1
≤1.0
>1.0
0.12
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mg/L)
≤0.001
≤0.001
≤0.002
≤0.01
>0.01
≤0.01
硝酸盐(以N计)(mg/L)
≤2.0
≤5.0
≤20
≤30
>30
2.4
亚硝酸盐(以N计)(mg/L)
≤0.001
镉≤
0.001
0.005
0.005
0.005
0.01
0.003
13
铬(六价)≤
0.01
0.05
0.05
0.05
0.1
0.004
14
铅≤
0.01
0.01
0.05
0.05
0.1
0.01
15
氰化物≤
0.005
0.05
0.2
0.2
0.2
≤0.1
16
挥发酚≤
0.002
0.002
0.005
0.01
0.1
≤0.01
≤450
≤550
>550
133.44
溶解性总固体(mg/L)
≤300
≤500
≤1000
≤2000
>2000
466.00
硫酸盐(mg/L)
≤50
≤150
≤250
≤350>3506.92氯化物(mg/L)
≤50
≤150
≤250
≤350
>350
22.56
铁(Fe)(mg/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建设项目污染源特点及具体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现状监测,
对地下水水质、水量采用数值法进行影响预测和评价,
对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定量或半定量的预测和评价,
对地下水水质、水量采用数值法或解析法进行影响预测和评价,
基本掌握建设项目场地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给出的环境水文地质资料的调查精度应大于或等于1/50000)及评价区域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污染源状况、项目所在区域的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与规划,
了解当地的主要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污染源状况、项目所在区域的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与规划;
查明各含水层之间以及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
掌握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不同评价工作等级的评价技术要求
一级评价要求
二级评价要求
三级评价要求
通过搜集资料和环境现状调查,了解区域内多年的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通过搜集资料和环境现状调查,了区域内多年的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
通过搜集现有资料,说明地下水分布情况,
详细掌握建设项目场地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给出的环境水文地质资料的调查精度应大于或等于1/10000)及评价区域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给出的环境水文地质资料的调查精度应大于或等于1/50000)、污染源状况、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与规划,
同时掌握评价区评价期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平、丰水期的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查明各含水层之间以及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
同时掌握评价区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的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了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
根据建设项目污染源特点及具体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展勘察试验,进行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
对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半定量或定性的分析和评价,
通过回归分析、趋势外推、时序分析或类比预测分析等方法进行地下水影响分析与评价;
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