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练习题卷:1.4.2 区域经济联系(产业转移) 解析

合集下载

最新整理高二地理区域经济联系第2课时产业转移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

最新整理高二地理区域经济联系第2课时产业转移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

最新整理高二地理教案区域经济联系第2课时产业转移学案(湘教版必修3)1.4区域经济联系第2课时产业转移学案(湘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1.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

2.理解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中国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及原因1.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1)转移原因:沿海地区的企业为寻求①廉价资源和②低成本,降低生产成本和③开拓市场。

(2)影响:在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同时,也会由于④劳动密集型企业、⑤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的迁入,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2.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1)转移原因:我国大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⑥投资环境的改善;廉价的劳动力,众多的发展机会,广阔的⑦市场空间。

(2)意义:台商大举投资办厂,加速了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⑧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3.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1)转移原因:为实现地区⑨内部产业布局的协调发展,以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实现区域内的⑩协调发展。

(2)影响: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将⑪资本、技术、劳动力等扩散到珠江三角洲边远地区,其目的是⑫逐渐缩小地区差别,从而在区域内部达到平衡。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区域产业发展不同阶段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阶段对环境影响程度原因低级阶段破坏不大工业生产规模⑬较小重化工业阶段⑭人地关系趋于紧张“三废”污染严重⑮高科技产业阶段不利影响又趋于⑯减少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2.产业空间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发达地区往往向欠发达地区转移⑰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使欠发达地区的⑱环境污染加重。

探究点一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探究材料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计划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

高中地理 1.4 区域经济联系课时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

高中地理 1.4 区域经济联系课时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

区域经济联系1.读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其中①和③的目的地分别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图中①②③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

A.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B.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C.能源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D.能源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解析:根据路线图的走向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判断出①为西气东输工程,调配的为天然气;②为南水北调工程,调配的为水资源;③为西电东送工程,调配的为电力资源。

答案:D从四川小镇普光到国际大都市上海,遥遥2 000多千米,如今被一条绿色的能源大动脉——川气东送工程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结合我国常规能源消费结构表(单位:%),完成第2~3题。

年份原煤原油天然气水电197 8 70.722.73.2 3.4200 0 66.124.62.5 6.8200 7 69.420.3.4 7.22.关于川气东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工程的优势在于市场广阔B.带动四川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C.明显改善四川省大气环境质量D.使天然气取代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地位3.川气东送和西气东输的目标市场都有江苏,其主要原因是( )。

A.天然气具有高效、安全、清洁的特点B.省级政府之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C.江苏社会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D.江苏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和国际市场接轨解析:第2题,川气主要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常规能源短缺,市场需求量大;川气东送会加快四川基础设施的建设,但川气东送对带动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不明显;川气东送主要改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质量,对四川地区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没有直接作用;川气东送能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但不会改变此现状。

第3题,江苏省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答案:2.A 3.C下图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1.4同步练习《区域经济联系》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1.4同步练习《区域经济联系》

《区域经济联系》同步练习
1.下图表示某类企业发展的三个时期在甲、乙两地生产和消费的情况。

有关该类企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Ⅰ时期,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和市场
B.在Ⅱ时期,甲地区生产量小于消费量
C.乙地区较甲地区经济发达
D.该类企业经历了产业转移的过程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2、箭头a和c的运输方式是()
A.管道运输 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水
3、有专家指出,d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的土壤次生盐碱化。

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途河水渗透补给地下水,增高地下水位 B.沿途地区的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C.沿途地区海水大量入侵 D.增加了沿途地区湿润程度,降水增多
下图为“珠三角与周边地区区域合作示意图”。

读图完成题。

4、关于图中箭头代表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A.实线箭头代表的是资源和能源 B.实线箭头代表的是技术和资金
C.虚线箭头代表的是资源和技术 D.虚线箭头代表的是能源和资金
5、珠三角石化企业向粤西转移带来的可能影响有()
A.大部分公司总部向粤西地区转移 B.不利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
C.减轻珠三角地区的环境压力 D.大量廉价劳动力向珠三角地区转移
6、南水北调工程的沿线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分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三部分。

图示输水干线为________工程的主体:a 河是长江,c地位于______________流域,全部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阶梯。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4区域经济联系同步测试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4区域经济联系同步测试

2019-2019 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1.4 地区经济联系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实行条件不包含()A. 西部地区资源保障B. 外国市场气源欠缺C. 东部地区能源供给紧张D. 工程建设技术成熟2.读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表示图,回答以下各题。

(1)在 ABC 段中需要外力提水的是()A.A 段和C段B.B段和 C段C.A段和 B段 D. A段、B 段和 C 段(2)以下属于该段工程特色的是()①水质好②工程量小③水可自流④水质差⑤穿过3大水系A. ①②B.②④C.③④D.④⑤3.以下图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中国大陆部分投资表示图”。

读图,达成下边小题。

(1)图示地理现象属于()A. 工业集聚B. 家产转移C. 资源调配 D. 劳动力转移(2)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不停在中国投资建厂,最主要的原由是中国()A. 资本充分 B. 技术先进 C. 交通便利 D. 市场广阔4.我国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的 39%,以下图是我国西电东送表示图,西电东送是把西部的水电和坑口电站的火电输往东部,图中坑口电站主要散布在( )A. bB. dC. CD. a5.对于西气东输工程对地区发展的影响,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能踊跃推进新疆及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B.加快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构造,缓解能紧张情况C.可有效改良我国东部地区城市的大气污染情况,提升人民生活质量D.该管线东西跨距大,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6.21 世纪以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不停承接珠三角经济区的家产转移。

以下图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表示图。

读图达成以下各题。

(1)对于两地区间家产转移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北部湾经济区矿产资源丰富,可承接资源密集型家产B.珠三角经济区应将劳动密集型家产移出,以降低生产成本C.有益于北部湾经济区的家产构造优化D.有益于增添珠三角经济区就业时机(2)北部湾经济区与珠三角经济区之间的合作表现了()A. 开放性B. 整体性C. 差别性 D. 同一性7.读世界某地区图,回答以下各题。

【新步步高】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一章第四节第2课时 产业转移 Word版含解析[ 高考]

【新步步高】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一章第四节第2课时 产业转移 Word版含解析[ 高考]

【基础过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

据此,回答1~2题。

1.这种产业迁移()。

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迁移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2.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

①香港地价较高②内地服务业发达③内地工资水平较低④香港人口数量剧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 1.D 2.B解析第1题,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属于第二产业,不属于技术指向型产业,故A、B项错误。

香港企业迁入内地会促进迁入地城市化的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故C项错。

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有的会产生工业污染,所以D项正确。

第2题,产业转移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

因此要从降低成本和扩大市场角度分析。

广东东莞本地人口约150万,外来人口约200万。

现在东莞约有3 000多家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企业,已有“北中关村,南东莞”之说。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下图,完成3~4题。

3.外商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东莞临近香港,海洋运输便利B.东莞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C.东莞经济发达,电脑消费市场广阔D.东莞环境优美,科技水平高4.关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B.原料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转变C.轻度污染工业→中度污染工业→重度污染工业转变D.工业分散→工业集聚→工业分散转变答案 3.B 4.B解析第3题,东莞科技水平并不高,只能生产电脑外围设备,市场也很有限,海洋运输不如其他沿海城市。

其优势主要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本地约150万,外来约200万)。

第4题,从“珠江三角洲工业结构变化趋势示意图”中可读出工业结构变化趋势。

读“日本产业向外转移比例变化图”,回答5~6题。

5.1951~1994年间,日本产业向外转移增加最多的地区是()A.亚洲B.北美C.欧洲D.非洲6.日本把产业转移到该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4区域经济联系(附答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4区域经济联系(附答案)

1.4 区域经济联系一、单选题.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

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1-2题。

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②有利丁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A.①②B.③④C.①③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增加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向北京及其附近地区供水,可以缓解首都水资源紧缺的状况。

下图为北京气候资料及丹江口下游武汉的年径流量曲线图。

读图完成3-5题北京武汉3.北京地区最需要调水的月份是()A.11-12 月B.6-8 月C.9-10 月D.1-5 月4.为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供水地区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实行季节性水价B. 提倡节约用水C.修建水库D. 增加引水线路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起汉江丹江口水库,北至京津,已全线通水。

该工程干渠采用立交或涵洞式跨越沿线河流,其原因是()A.保障工程供水水质B. 改善沿线生态环境C.增加下渗,回补地下水D. 减小工程量,降低造价加利福尼业州通过水道工程向南部输水,费德河上的奥罗维尔水库是其重要水源地。

奥罗维尔大坝西部修建有混凝土加固的主溢洪道和土质坡面的紧急溢洪道。

2017年2月初,费德河流域连降暴雨,库区水位持续上升,在主溢洪遭泄洪期间,因混凝土基底出现坑洞并呈现上延趋势,不得已以较小的流量进行泄洪,而水位持续上升超过了紧急溢洪道的堰顶,部分库容通过紧急溢洪道进行泄洪。

下图左图为加利福尼业州水道工程示意图,右图为2月11日泄洪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6-8题。

6.加利福尼业南部需要奥罗维尔水库大量供水的季节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7.2月初,费德河流域连降暴雨时,该流域受()A.赤道低气压带控制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西风带影响D.信风带影响8.启用紧急溢洪道泄洪会()A.降低水库泄洪量B.加剧主溢洪道溯源侵蚀C.减少紧急溢洪道水土流失D.加大费德河下游泥沙含量“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主供气源来自中业三国。

新课标同步导地理(智能演练):湘教版必修3 第1章 第四节 第2课时 产业转移

新课标同步导地理(智能演练):湘教版必修3 第1章  第四节 第2课时    产业转移

第1章第4节第2课时(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单项选择题读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A)和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B),回答1~2题。

1.图A中,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①是指()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环渤海地区D.闽南地区2.图B为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c是指()A.制造和研发环节B.品牌和核心技术C.加工和组装环节D.市场和运输环节解析:①是环渤海地区,因为该地距离韩国近,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市场广阔和政策优惠。

c处于金字塔的顶层,且分布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因而是品牌和核心技术。

答案: 1.C 2.B读20世纪50~90年代亚洲出口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分布变化图,完成3~4题。

3.日本20世纪60~90年代,主要投资地区及其原因是()A.在东亚、东南亚投资,因该地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B.在东亚、东南亚投资,因该地气候适宜,河流众多C.在美国投资,因日本有计划地将工业布局格局从“临海型”转向“临空型”D.在美国投资,因美国有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可减少原料、燃料的进口量解析:日本在20世纪60~90年代,主要投资东亚、东南亚,是受当地廉价劳动力和市场的吸引。

答案: A4.亚洲劳动密集型产品销往日本和美国,主要原因是()A.产销两地相隔较近,可利用便利的海洋运输B.日本和美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较高C.亚洲人口多,有广阔的市场D.日本和美国交通发达,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输入解析: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劳动力廉价地区才有成本优势,而日本、美国劳动力工资水平很高。

答案: B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

回答5~6题。

5.这种产业迁移()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迁移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解析:劳动密集型企业属于第二产业和廉价劳动力指向型产业,故A、B均错。

对迁入地而言,产业转移有利有弊,利在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弊在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故D对C错。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2《区域发展阶段》同步练习及问题详解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2《区域发展阶段》同步练习及问题详解

第一单元第二节时间: 45 分钟总分值50分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28 分 )(2021 ·山西考前质测) 读“地区产业结构演进与自然资源支撑模式图〞,完成1~ 2 题。

1.影响产业结构由M阶段向 N阶段演进的主导要素是()A.交通B.政策C.人才D.市场解析:图中 M是高精加工工业、N 是知识密集产业,而知识密集产业的重点要素是人才。

答案: C2.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A.纺织、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部门消失B.工业部门的种类日趋多元化C.资源要素对经济睁开的奉献率逐渐降低D.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爬升解析: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会不断出现新式的工业种类,同时原有的工业种类依旧会存在,可是在产业中的比重会有所降低,那么工业部门的种类日趋多元化。

图中显示不同样的经济时代都倚重资源条件,可是资源种类有所差异。

到后工业经济时代,第三产业的比重较大,工业产值占 GDP比重会有所降低。

答案: B尼日尔是世界上最不兴隆的国家之一。

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单薄。

但采矿业比较兴隆,铀矿资源丰富,自1959 年发现铀矿后,现已探明铀矿储量为21 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已先后成立 3 家合资企业。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 题。

3.尼日尔目前处于________睁开阶段 ()A.以传统农业为主体B.工业化C.高效益的综合D.不平衡的加速解析:从资料中获守信息:尼日尔是世界上最不兴隆的国家之一,经济以农牧业为主,所以确定其处于传统农业为主体的睁开阶段。

答案: A4.下面关于尼日尔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工业以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B.劳动力开始向效劳业大规模转移C.中心城市睁开迅速D.大多数劳动力从事采矿业解析:作为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睁开中国家,其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

劳动力开始向效劳业大规模转移以及中心城市睁开迅速均发生在工业化阶段。

产业结构以农牧业为主,所以从事农业人口的比重最大。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 1.4高考通关-《区域经济联系》(第2课时)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 1.4高考通关-《区域经济联系》(第2课时)

《区域经济联系》(第二课时)高考通关
一、选择题
1.近年来,广东顺德的美的、格兰仕、海信科龙等家电、机械企业纷纷在安徽布局,并以此为基地向全国扩张。

下图为顺德主要家电、机械企业向安徽转移状况分布图。

广东顺德许多家电、机械企业纷纷落户安徽的主要原因有()
①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科技研发实力居世界领先地位
③靠近东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④产业配套条件好,基础设施较完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近年来,广东顺德的美的、格兰仕、海信科龙等家电、机械企业纷纷在安徽布局,并以此为基地向全国扩张。

下图为顺德主要家电、机械企业向安徽转移状况分布图。

大量产业向安徽转移,可能会对安徽产生的影响包括()
①有利于安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②有利于安徽生态环境的改善
③有利于改善安徽劳动力的就业状况
④有利于安徽产业结构的升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读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示意图,由图可知()
A.Ⅰ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
B.在产业转移过程中Ⅱ、Ⅲ类国家处于有利地位
C.Ⅱ、Ⅲ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取决于Ⅰ类国家
D.产业转移是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
4.读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示意图,我国在产业调整中应()。

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三同步训练1-4-2产业转移含答案

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三同步训练1-4-2产业转移含答案

训练2产业转移[基础过关]广东东莞本地人口约150万,外来人口约200万。

现在东莞约有3 000多家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企业,已有“北中关村,南东莞”之说。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外商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东莞临近香港,海洋运输便利B.东莞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C.东莞经济发达,电脑消费市场广阔D.东莞环境优美,科技水平高2.关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B.原料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转变C.轻度污染工业→中度污染工业→重度污染工业转变D.工业分散→工业集聚→工业分散转变读“日本产业向外转移比例变化图",回答3~4题。

3.1951~1994年间,日本产业向外转移增加最多的地区是()A.亚洲B.北美C.欧洲D.非洲4.日本把产业转移到该地区的主要原因是()①接近原料地②劳动力廉价③科技发达④市场广阔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读“深圳和长沙两地某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和市场价格表”(单位:元),完成5~6题。

5( )A.技术指向型企业B.劳动力指向型企业C.原料指向型企业D.市场指向型企业6.该类工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的主要目的是()A.接近原料产地,降低生产成本B.接近消费市场,降低交易费用C.接近廉价劳动力丰富的地方,降低生产成本D.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校,获得技术支持读“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示意图”,回答7~8题.7.珠三角向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转移产业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A.劳动力需求量大B.生产规模大C.技术含量高D.环境污染较轻8.“腾笼换鸟”对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有()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练习卷:产业转移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练习卷: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20世纪90年代先期,在祖国大陆的台资企业以制鞋、灯饰、家具等为主;而到中期计算机外设部件则成为主导投财产业。

2019 年以来,台湾开始将笔录本电脑和集成电脑等产业转移至祖国大陆。

读以上资料及“台湾对大陆投资的地域分布变化图”,完成 1~3 题。

1.从产业部门上看,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变化过程是 ( )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B.高科技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D.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2.从投资地域上看,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变化过程是()A.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由珠江三角洲、福建沿海转向长江三角洲B.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由长江三角洲、福建沿海转向珠江三角洲C.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由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转向福建沿海D.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由福建沿海、长江三角洲转向珠江三角洲3.关于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由于产业外移,台湾经济有了产业升级的空间和机遇②不可以能在祖国大陆形成产业集聚效应③生产的产品完好用于外销④随着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增加,台商出现了投资定居倾向⑤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的主要动力是内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和广阔的市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③⑤答案 1.D 2.A 3.C以下列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域近来几年来产业转移方向表示图”。

读图回答4~5题。

4.近来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域产业转移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生态环境的地域差异B.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C.人口密度的地域差异D.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5.关于产业转移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产业转移将以致该产业生产成本高升B.促进转入地和转出地产业结构的优化C.发达地域转出产业的主体是资源密集型产业D.产业的区位选择完好受劳动力成本因素的影响答案 4.D 5.B浙江某棉纺织龙头企业投资 2.18 亿美元在美国东南沿海南卡罗来纳州开设工厂。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4节 《区域经济联系产业转移》测试题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4节 《区域经济联系产业转移》测试题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4节《区域经济联系产业转移》测试题第 2 页第 3 页息,N为零部件4.若M为钢铁厂,其转移对甲、乙两地的影响描述合理的是A.甲地就业机会增多 B.促进甲地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C.加快乙地工业化进程 D.带动乙地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出现了产业向海外转移的趋势,近年来中国成为吸收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读“日本产业外移地区投资比率图”,回答5~6题。

5.日本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地区和增长最快的地区分别是A.北美、欧洲 B.北美、亚洲C.欧洲、亚洲 D.亚洲、其他地区6.近年来中国吸收日本对外投资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有第 4 页第 5 页①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 ②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较高 ③市场潜力巨大 ④便捷的电子商务条件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读图完成第7~8题。

7.箭头①可能表示( )A .技术输出B .资金输出C .劳力输出D .土地输出8.如果箭头②表示服装厂的迁移方向,则对迁入地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①改善生态环境 ②降低生产成本 ③促进城市化发展 ④增加就业机会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富士康近日与武汉东湖高新区签订协议,承诺将年产台式电脑 6 800万台(件)的台式电脑生产基地移至武汉。

据此完成第9~10题。

9.每一座城市的富士康工厂周边,预计都将有几十家生产产品结构件的配套企业落户,今后甚至还将达到100多家配套企业聚集。

这种“母鸡带小鸡”的模式的优点是( )协作B.交通便利,有利于产品集散C.增加就业,提高城市人口比重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10.据富士康集团人士粗略介绍,全国布局战略中,郑州主要生产苹果手机,武汉生产台式电脑,PCB厂将移到河北秦皇岛,光电落在山西晋城,游戏机落在山东烟台,手机在河北廊坊,笔记本电脑重心选在重庆落户,深圳则主打研发和技术要求更高的苹果组装线。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课后习题 1.4《区域经济联系》第2课时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课后习题 1.4《区域经济联系》第2课时

1.4 区域经济联系第2课时产业转移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3)【基础过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

据此,回答1~2题。

1.这种产业迁移()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迁移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2.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①香港地价较高②内地服务业发达③内地工资水平较低④香港人口数量剧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 1.D 2.B解析该题组以香港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往内地为背景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影响。

第1题,最好用排除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属于第二产业,并不属于技术指向型产业,故A、B项错误。

会促进迁入地城市化的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

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有的会产生工业污染,所以D项正确。

第2题,产业转移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

因此要从降低成本和扩大市场角度分析。

3.近年来,珠江三角洲产业群“挥师北上”粤北山区,其考虑的布局因素是()A.环境与技术B.交通和市场C.资源丰富D.土地成本低和劳动力廉价答案 D解析珠江三角洲产业群“挥师北上”粤北山区是因为粤北山区土地成本低、劳动力廉价。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4~5题。

4.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B.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C.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D.这种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5.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增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答案 4.A 5.B资源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这种转变是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的过程。

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资源密集型产业,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测控指导】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3同步训练:1.4 区域经济联系 Word版含解析[ 高考]

【测控指导】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3同步训练:1.4 区域经济联系 Word版含解析[ 高考]

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①为资金②为技术③为劳动力④为原料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2.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②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③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④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1题,①④应为资金和技术;②③应为原料和劳动力。

第2题,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使欠发达地区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答案:1.C 2.C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第3~5题。

3.箭头①和③的输送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A.管道运输B.水陆联运C.高压输电D.航空运输4.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渍化。

有关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较大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入侵A.①②④B.①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5.②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B.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C.可以实现东西部“双赢”,从根本上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D.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的改善解析:第3题,①③分别为西电东送的北线和南线工程,③主要是水电,①主要是火电,因距离较远,能源的输送方式是高压输电。

第4题,④为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沿线地区地势低洼,京杭运河的水会补给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过高。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练习:1.4区域经济联系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练习:1.4区域经济联系 Word版含解析

知识点二资源跨区域调配2.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原因是()①华北地区工农业发达,水资源相对不足②南方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小③华北地区降水变率小,径流量分布不均④南方水资源总量大于水资源需求量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②③答案:C解析:我国华北地区工农业发达,水资源相对不足,而南方水资源总量大于水资源需求量,为调剂余缺而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3.下列地区中,能源资源最为短缺的是()A.华北地区、东北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C.华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D.华北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答案:B解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和城市密集,经济发达,且常规能源贫乏,因此能源资源最为短缺。

4.关于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A.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本区能源尚能满足其经济发展需要B.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地区C.西部地区因受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和利用D.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是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之一答案:A解析: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其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5.西气东输工程对能源输入区的有利影响有()A.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加快经济发展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利于大气环境保护C.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居民收入D.工程量大,有利于西部资金流入,促进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能源输入区一般是经济发达但能源相对短缺的地区,因此大量的能源输入可缓解这些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

6.西气东输工程对新疆等能源输出区的有利影响有()①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③推动基础设施建设④增加就业机会A.①②③④ B.②③C.① D.①②④答案:A解析: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将能源输出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且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还会推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联系(产业转移)一、选择题读“全球某产业转移路径及趋势图”,回答1~2题:1.该类工业最可能属于( )A.技术指向型工业B.劳动力指向型工业C.市场指向型工业D.原料指向型工业2.第四次产业转移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影响是( )A.造成沿海地区大量工人失业B.有利于中西部产业结构调整C.为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腾出空间D.降低沿海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下图为“某地中药材加工循环产业链模式示意图”。

完成3--4题。

3.“中药材采购→药材生产→产品销售”主要反映的地域联系方式是( )A.信息联系B.商贸联系C.科技联系D.生产联系4.“未来待完善体系”的建设可以( )①增加中药材附加值②提高中药材价格③完善产品销售体系④提高资源利用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京津冀地区产业和发展条件存在互补优势,北京、天津、河北之间存在着产业与技术,工业最终产品和高技术产品,资源、劳动力、初级产品等的流动、迁移。

读图,回答5~6题:5.图中最有可能代表产业和技术的数字是( )A.①⑥B. ②⑤C. ③④D. ①④6.京津冀一体化有利于( )A.河北、天津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B.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发展C.缩小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D.提升北京的城市品质和职能种类下表为我国2007—2010年四大地区之间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制造业转移规模(单位:亿元)表。

据此完成7~8题。

区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净转出东部地区0 645 167 239 -5 281中部地区 2 369 0 41 60 1 469西部地区 3 140 231 0 42 3 173东北地区823 125 32 0 6397.该类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向是( )A.中部向西部地区B.中、西部向东部地区C.东北向中部地区D.东部向其他三个地区8.影响该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成本B.自然资源C.集群效应D.劳动力成本一直以来,我国鼓励东部工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政策见效不明显。

读“我国部分地区净产业转移(转入量-转出量)和净碳排放(转入量-转出量)转移图”,回答9~10题:9.制约我国东部工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因素有( )①东部的产业集群效应②东部的交通条件③中、西部的劳动力价格④中、西部的资源状况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0.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沿海以低污染产业转出为主B.中部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入为主C.京津地区以低污染产业转入为主D.西北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出为主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

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

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1~12题:11.促使欧洲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人才向东流动B.寻求完善的配套设施C.降低生产成本D.受高科技产业的吸引12.制造业转移后,“香蕉带”会( )A.增加劳动力需求B.向东迁移研发中心C.制约制造业发展D.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目前,上海市正计划用3~5年时间把四万余家石油、化工、纺织、电子电器、能源等企业转移出沪(如图)。

此次上海产业转移将向江西倾斜,重点是九江。

据此完成13--14题。

13.九江成为此次上海产业转移重点地区的主要因素是( )A.油气等资源丰富,降低运费B.市场广阔,降低交易费用C.科研力量雄厚,技术支持度高D.有一定产业基础,劳动力丰富14.此次上海—九江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A.放慢上海市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B.上海城市功能转型、产业升级加快C.导致上海市长期性就业率下降D.压制了九江市的工业化发展二、非选择题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三省市发展应各有侧重,北京市定位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市定位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省定位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图1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图。

材料二3年后,在北京工作、天津出差、河北生活的“三栖时光”,不再浪费在路上。

京津冀地区正在积极构建京津市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0.5~1小时通勤圈,京津保0.5~1小时交通圈,京津冀地区相邻城市“1.5小时轨道交通圈”。

图2为京津冀“1小时轨道交通圈”。

(1)简述北京、天津将河北作为其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原因。

(2)许多企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把总部和研发中心留在了北京,试分析原因。

(3)分析“1小时轨道交通圈”的形成对京津冀地区的社会经济意义。

16.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郴州市是“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东连江西,南邻广东,作为湖南的南大门,郴州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是我国首批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之一。

如图是湖南省略图。

(1)郴州成为我国首批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之一的优势条件有哪些?(2)郴州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3)有人建议“十三五”期间郴州应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你是否赞成?说明理由。

答案及解析解析:1.B 2.C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工业转入区一般是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的地区,由此可以判断其属于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第2题,产业转移会导致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发生变化,但是不会造成沿海地区大量工人失业和城市化水平降低,A、D错;B项是对中西部影响的论述,与题目要求无关;把原有的劳动力指向型企业转移到其他地区,可以为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空间,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解析 3.B 4.D第3题,“采购→生产→销售”属于商贸联系。

第4题,该循环产业链中未来待完善体系主要是对废弃物加以开发利用,该体系的建设可以增加中药材的附加值,提高资源利用率。

解析:5.A 6.C 第5题,北京相较于天津、河北经济较为发达,拥有产业和技术优势,会引起优势转移。

读图可知,图中①和⑥代表着优势转移,因此最有可能代表产业和技术。

第6题,京津冀地区产业和发展条件存在互补优势,京津冀一体化有利于缩小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所以C正确。

解析:答案7.B 8.C 第7题,根据表格分析,东部地区净转出为负值,说明是转入,其他地区为正值,为转出,由此可知,该类产业由中、西部向东部地区转移。

故选B项。

第8题,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高,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高,故A、D两项错;我国东部地区资源比中、西部地区少,B项错。

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完善,资金、技术、市场条件比中、西部优越,利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故选C项。

解析:9.A 10.C 第9题,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东部的产业集群效应比中、西部好,这制约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①符合题意;东部的交通条件较中、西部优越,不利于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②符合题意;中、西部的劳动力价格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吸引东部的产业转入,③不符合题意;中、西部的资源丰富,有利于吸引东部的产业转入,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A项。

第10题,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的类型。

由图可知,东部沿海净产业转移和净碳排放转移为负值,说明产业转移以高污染产业转出为主,故A项错误;中部地区净产业转移和净碳排放转移为负值,说明以高污染产业转出为主,故B项错误;京津地区净产业转移和净碳排放转移为正值,说明以低污染产业转入为主,故C项正确;西北地区净产业转移和净碳排放转移为正值,净碳排放转移值比京津地区高,说明以高污染产业转入为主,故D项错误。

解析:11.C 12.D 第11题,根据题意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和扩大市场,从而获得最大利润。

欧洲制造业向东转移会降低劳动力等成本,C正确。

第12题,根据题意,伴随制造业转移,就业机会也会向外转移,劳动力需求减少;研发中心一般位于技术水平高的地区,不会随制造业转移;产业转移会促进制造业发展;欧洲将污染较大的制造业向外转移后,会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D正确。

解析:13.D 14.B 第13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上海市资源、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向我国中西部转移,目的是利用中西部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

江西油气资源欠缺,科研力量不足;欠发达地区产业协作、政企协作等能力差,交易费用较高。

第14题,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对移出区来说,有利于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虽短期导致就业率下降,但从长期看随着经济加快发展会提高就业率;对产业移入区来说,缩短了产业升级和调整时间,促进了工业化发展。

15.解析:(1)注意河北相比北京、天津,优势体现在资源、土地、劳动力等方面。

(2)注意材料中关于北京的定位,能体现其优势。

(3)可围绕缩短区域间的时间、距离来分析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答案:(1)紧邻京津,距离近;具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地价较低;资源丰富;重工业基础好。

(2)地处中心地带、交通中心、信息中心、政治中心;科技、教育发达,高素质人才数量多;社会协作好;专业化服务水平高。

(3)经济意义: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增加区域内短途旅游业的收入;加强区域内各城市的联系,增加商贸往来,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各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社会意义:增加就业机会;疏散大城市的人口,缓解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等问题;促进二线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形成城市群;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16.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从资源、交通、劳动力、地价、与珠江三角洲的距离等方面分析优势条件。

第(2)题,可从产业升级、城市化、就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

第(3)题,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从促进当地产业升级换代和改善环境的角度分析可行性,也可从环境、交通、科技等方面分析承接高新技术产业的劣势。

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和地价低廉;距粤港澳地区近;有铁路与外界相连;政策扶持等。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影响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可能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赞成。

郴州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可以促进郴州的产业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有利于改善郴州的环境等。

或不赞成。

郴州的城市等级较低;高等院校少,科技实力弱;交通条件相对较差;环境较差,因而郴州不具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