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泵在术后的应用
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
蛔实用医王!』垫!尘当E上旦筮!!鲞筮!璺甥g塾l翌璺蝗{殳9哩生蜓P墅c垡望!憋ed塾画曼』!垃:!Q!Q:Y塑:翌:堕!:!璺。
91护理学实践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崔快t摘要】目的总结骨科患者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的护理体会。
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09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镇痛的289例骨科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
结果使用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的患者较传统术后止痛效果好,并发症明显减少。
结论外科患者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是一种有效、实用、简单的止痛方法。
对患者术后的顺利康复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自控镇痛泵;术后;护理手术疼痛是一种伤害性刺激,是人体受到手术刺激后的一种反应,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u。
,影响手术的预后。
骨科手术后的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需要镇痛洽疗。
患者自控镇痛(PC A)是目前应用于临床镇痛治疗的新方法。
2。
我科2009年4月至2009年12月对289例四肢创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采用镇痛泵镇痛,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89例。
男174例,女115例,年龄18—78岁;其中股骨骨折68例,股骨颈骨折87例。
脊椎骨折15例,胫腓骨骨折86例,其他部位骨折33例,1.2镇痛方法:使用的镇痛泵为C B I+PC A,规格为200m l,将吗啡10~15m g、芬太尼0.1~0.2m g加生理盐水配成100m l 溶液,置C B I+PC A可动气囊输液器内,药效维持48h。
1.3观察项目:患者术后痛感及术后镇痛药的使用情况.患者排尿情况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情况。
1.4治疗结果:骨科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评定,采用0—10分疼痛程度评分法,评分≤3分为镇痛效果优良258例(92.8%),4—5分为镇痛效果一般i6例(5.54%),≥5分者为差4例(1.38%)。
其问绝大部分患者无异常情况出现,呼吸、脉搏、血压稳定正常。
术后镇痛泵应用与_护理
PCA临床应用途径及疼痛治疗范围
PCA泵依据给药途径分
静脉PCA
(PCIA)
硬膜外PCA
(PCEA)
区域神经阻滞PCA(PCRA)
蛛网膜下腔PCA (PCSA)
但临床最常用的为静脉PCA和硬膜外PCA两种。
PCA治疗范围较广,如术后痛、癌痛、烧伤疼痛、 创伤疼痛、神经灼痛、心绞痛、介入痛等
PCA泵的药物配制及镇痛药的副反应
PCA自控镇痛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
损伤相关的一种不愉快的躯体感觉 和情绪感受。
痛觉
疼 痛
痛反应
痛苦 焦虑
呼吸急促 血压升高 瞳孔扩大 出汗
疼痛的应激
呼吸
循环 胃肠道、 内分泌 其他 泌尿
儿茶酚胺、
肺顺应性 醛固酮、抗
下降、肺 利尿激素增
不张、感 多;心率增
染、缺氧、 快、血压升
二氧化碳 高、水钠潴
痛的优点
1 减轻疼痛、减少应激 2 增加舒适度、促进恢复 3 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4 降低心肌缺血的发生率
二:镇痛泵
三、PCA相关问题
故障 镇痛不全 恶心 呕吐 嗜睡
故障
1、管道不畅?镇痛泵夹闭?针头堵塞? 2、电量不足? 3、机器本身故障? 4、“故障”----PCA锁定时间内
PCA按键无效。
• 4.12观察局麻药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如头 痛、头晕、舌和唇麻木,必要时请麻醉师处理
护理要点
1、切忌盲目解释、切忌盲目夹泵 2、保持连接导管的固定与通畅(留置针必须冲管) 3、不可随意更改面板上的功能键与各项参数 4、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 5、评估病人镇痛效果,副作用的发生. 6、如遇电子泵报警,按止鸣键,根据显示报警原因 消除后按运行。无法处理时,通知麻醉科护士或值 班医师。
留置针联合镇痛泵在外科病人术后的应用
do:i10.3969/.j iss n.1674-1242.2011.02.017留置针联合镇痛泵在外科病人术后的应用周学芳浙江省磐安县第二人民医院(磐安县,322302)摘要目的研究留置针联合镇痛泵在外科病人术后的镇痛护理。
方法采用留置针联合镇痛泵在外科病人术后给药的镇痛方法。
结果留置针联合镇痛泵在外科病人术后的优点: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危险小、并发症少,大大减少经济支出,可保留7天。
结论留置针联合镇痛泵在外科病人术后的镇痛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留置针;镇痛泵;护理中图分类号T H78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1242(2011)02-00118-02L ien N eed le C o m b i ned Ana lgesi a Pum p i n th e Surgi ca lPa tien t Postopera ti ve App lica tion and Nur si ngZhou XuefangZhejiang Pro vi nce Panan co unty seco nd people s'hospita l(Panan,322302)Ab stract O bjecti ve to study the lien needle co mb i ned ana l gesi a pu mp in the sur gical patient posto pera ti ve analgesia nursing.M ethods usi ng lien needle co mbined analgesia pu mp i n t he surgica lpatient posto perative do-si ng of de mulcentm et ho d.Resu lts t he lien need le co mb i ned ana l gesia pu mp i n t he surgica l patient posto pera-ti ve advantages:the o peratio n is si m ple,easy to grasp,danger,s ma l,l f e wer co mplicatio ns,greatly reduce the e-cono m ic expenditure,can retain7days.Conclusion lien needle co mbi ned ana l gesi a pu mp i n the surgica l pa-tient posto perative analgesia achiev es goo d eff ects.K ey w ord s lien needle,ana l gesia pu mp,nursing术后疼痛是患者最常见和最难忍受的症状之一,病人常表现为躁动、精神极痛苦和周身不适,常见的处置只能是镇痛。
术后镇痛泵应用与护理课件
PPT学习交流
20
护理
• 4.4 正确区分静脉PCA和硬膜外PCA的不同 因为药 物的配制不同,所以,对机体所产生作用也就不 同,绝对不可混用,否则可产生药物的毒性反应、 副反应等。
• 4.5 注意观察病人的按键次数及注入的总量 这特别 对老年、低血容量的病人尤为重要,如果剂量过 大,容易引起呼吸抑制现象
PPT学习交流
23
护理
• 4.10加强留置期间的护理,及时更换输液贴,严格 无菌操作,留置针选用型号要合适。如和静脉输 液同一通路,每日更换输液器,注意药物的配伍 禁忌。如已发生静脉炎,可用95%的酒精和硫酸镁 湿敷。
• 4.11肤瘙痒多由于吗啡诱发组胺释放引起,可应用 抗组胺药物或炉甘石洗剂涂擦,缓解症状。剪短 指甲,以免抓伤皮肤。
PPT学习交流
17
PCA泵的药物配制及镇痛药的副反应
• 3.1 PCA泵的药物配制 均为联合用药,一般为阿片 类镇痛药如吗啡、芬太尼、舒芬太尼等为主,但 不同的用药途径,其选择药物的原则不同,一般 静脉PCA以镇痛药为主,辅以止吐药;硬膜外PCA 在镇痛药、止吐药的基础上加入适量局麻药;联 合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和药物的相互 作用
• 国际疼痛学会决定从2004年开始, 将每年的10月11日定为“世界镇痛 日”
PPT学习交流
5
中国镇痛周
• 每年10月中旬的一周为“镇痛周”
• 第一个镇痛周是2004年10月11-17 日,其主题为“免除疼痛,是患者 的基本权利”
PPT学习交流
6
目录
PCA 镇痛泵 PCA相关问题 护理要点
PPT学习交流
PPT学习交流
19
护理
• 4.2 镇痛泵与机体连接必须牢固 在病人手术结束回 病房后,首先要检查镇疼泵与机体的连接是否通 畅牢固,并告知病人活动时,注意保持镇疼泵的 连接不能脱开与折断,如有脱开现象及时告知护 士进行处理
镇痛泵用于心脏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镇痛泵用于心脏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镇痛泵在心脏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及其疗效观察,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和问题对策。
研究发现,镇痛泵能有效缓解心脏术后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提出了镇痛泵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强调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展望未来,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镇痛泵在心脏术后疼痛管理中的作用,并探讨更有效的护理策略,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服务。
【关键词】心脏术后疼痛、镇痛泵、疗效观察、护理措施、问题与对策、注意事项、作用、护理工作、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镇痛泵在心脏手术后疼痛管理中的作用和疗效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
对镇痛泵在心脏手术后疼痛管理中的疗效进行观察和评估,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和经验,对提高患者的疼痛管理水平和促进康复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对镇痛泵在心脏手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经验。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镇痛泵在心脏术后疼痛管理中的作用及疗效,评估其对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好的指导和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评估镇痛泵在心脏术后疼痛管理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2.探讨镇痛泵对心脏术后患者疼痛强度的影响。
3.分析镇痛泵在心脏术后疼痛管理中的护理措施及不良反应处理。
4.为今后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镇痛泵使用策略。
通过本研究的目的,旨在完善心脏术后疼痛管理的规范化和个性化,提高病人的治疗满意度和康复质量。
1.3 研究意义镇痛泵通过输注镇痛药物到患者体内,可以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研究镇痛泵在心脏术后疼痛管理中的疗效及护理意义,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和完善该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深入研究镇痛泵在心脏术后疼痛管理中的作用机制和疗效观察,可以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护理方法,进一步提高心脏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剖宫产术后应用镇痛泵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剖宫产手术后应 用镇痛 泵镇 痛 , 效果 良好 , 临床 上值得推
【 关键词 】 削宫产手术 ; 镇痛泵 ; 护理
作者单位 :15 0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妇幼保健院 45 0 通讯作者 : 廖梅芳
中国医学创新
21 年 1 0 1 0月
第 8 第3 卷 0期
M dcln oa o f hn , c br2 1 , o 8N .0 eia Invt no iaO t e.0 1 V 1 o3 i C o .
3 4 7~ 2周 。根据个人意愿选择 , 将剖宫 产手术后 应用镇 痛泵
的恐惧和焦虑 , 也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的关键 。
32 手术后 的护理 . 手术 后把 镇痛 泵 和导管 固定好 , 把镇
并且没有任何禁忌证 的 14例产 妇作为试 验组 , 宫产 手术 5 剖 后没有用镇痛泵 的 16例产 妇作 为对照 组 , 且手 术后对 两 0 并
位护 士有严重 的 胃溃 疡 , 需要 吃药来 控制 , 余 出现不 同程 其 度 胃痛。手术 室护士特 别 是洗 手护 士 , 长时 间站 立 , 下肢静 脉容易曲张 ,4人 中,2人有 下肢静脉 曲张 , 中有 1 6 4 其 2人症 状严重 , 双下 肢 酸痛 、 色素 沉 着 , 要穿 弹 力袜 才 能 正常 上 需 班 。可见工作压力带来躯体症状 , 而躯体 症状 又会影 响心理 状况 。本组有 5 . %的护士记忆力下降 。工作 压力越大 , 31 工 作时 间越长 , 就会 烦躁 、 虑 、 痛头晕 , 明要 去拿东 西 , 人 焦 头 明 可走 到 目的地却记 不起来 , 反反复 复 , 来走去 , 响工作效 走 影 率 。说 明了手术 室护 士的压力 是导 致 身心健 康状 况 的主要
术后使用镇痛泵(PCA)
结果
手术情况
切口长度
12±1.5c m
手术用时 术中失血量 1.75±0.5h 180.5±30ml
Hale Waihona Puke 术后引流 量220.8ml
±50
ml
结果
术后关节功能情况
关节屈曲角度(°)
膝关节功能评分
术前 术后2 术后6 术后12 术前 术后2 术后6 术后12
周 个月 个月
周
个月 个月
70±6 100± 110±1 110±1 46.7± 82.5±5 90.5± 91.3±7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所有计量 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 one Way ANOVA )比较;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P<0.05认为有显著差异。
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
术后睡眠评分
住院和镇痛治疗满意度评分
慢性疼痛VRS评分
术后芬太尼的用量
术后不良反应事件
血液学检查结果
Text
微创置换
➢严重关节畸形 ➢病态肥胖 ➢关节翻修
不宜采用
条件不成熟不宜采用
体会
正确认识
MIA较传统膝关节置 换切口小、创伤小、
功能恢复快,但应当 正确地选择、应用
该技术尚不能够 替代标准手术术式
Thank You!
--- Li Kang-hua, MD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Xiangya Hospit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组
(对照组)
术后使用镇痛泵(PCA) ,术后当天至第5天每天口 服西乐葆400mg,第6天起改为200mg/d连续8天
研究指标
镇痛泵(PCA泵)
提高pca泵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措施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确保医护人员熟练掌握pca泵的使用方法和故障排 除技巧,提高服务质量。
加强患者教育
向患者详细介绍pca泵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 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减少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定期维护和保养
对pca泵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 状态,降低故障率。
患者满意度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患者对 镇痛泵(pca泵)使用的满意度和舒 适度评价。
04
镇痛泵(pca泵)与其他镇 痛方法的比较
传统镇痛方法介绍
口服药物镇痛
通过口服给药,药物经过胃肠道 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达到镇痛效 果。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起效 较慢,且药物剂量不易控制。
注射药物镇痛
将镇痛药物直接注射到体内,起 效快,但持续时间短,需要反复 注射。同时,注射可能会引起疼 痛和组织损伤。
镇痛泵配备有多种安全监控功能,如 过量用药警报、阻塞警报等,确保患 者的安全。
持续背景输注
镇痛泵按照设定的速率持续向患者体 内输注药物,维持一个基础的镇痛水 平。
技术特点与优势
个性化镇痛
pca泵允许患者根据自身 的疼痛感受调整药物剂量
,实现个性化镇痛。
精确控制
通过微处理器精确控制药 物的输注速率和剂量,减 少药物波动和副作用。
临床效果评价指标
疼痛评分
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或数 字评分法(NRS)等评估患者的疼 痛程度,以判断镇痛泵(pca泵)的
镇痛效果。
睡眠质量
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 以反映镇痛泵(pca泵)对患者休息
和恢复的影响。
01
03
02 04
药物用量及副作用
镇痛泵使用[1]
镇痛泵使用[1]
止痛泵又称镇痛泵,使用方法是将药物注入镇痛泵内,缓慢持续给药。
必要时可一次增加一次额外给药,以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等症状。
通常由于注入的药物不同,主要分为硬膜外泵和静脉泵两种。
硬膜外泵常用的药物有局麻药、吗啡等,而静脉泵常用的药物有芬太尼等,术后可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和身体状况选择相应的镇痛泵。
稀释药物后,将药物注入镇痛泵内使用。
一般来说,在手术快结束时,可推送一次药量,以促进药物浓度达到一定水平,可缓解术后疼痛的情况。
在使用过程中,硬膜外泵不能对接到静脉通路上,静脉泵不能对接到硬膜外通路上。
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基本情况,若麻醉药物过量,需及时停药。
镇痛泵需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患者不可自行操作,以免出现操作不当,导致不良后果。
自控镇痛泵在术后患者的应用观察及护理
自控镇痛泵在术后患者的应用观察及护理发布时间:2022-05-09T03:06:10.323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4期作者:胡杏[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护理治疗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胡杏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人民医院【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护理治疗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
而疼痛是多数疾病最常见的症状,疼痛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也给患者增加了痛苦,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因此,长期以来疼痛一直是医务工作者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镇痛泵的使用为减轻患者痛苦,增强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和避免因疼痛而导致的各种并发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探讨镇痛泵对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效果,及时发现患者术后疼痛治疗时出现的问题并给予解决,以达到最佳镇痛效果。
【关键词】疼痛手术后镇痛泵护理1 方式及处方 1.1 方式我院术后镇痛常采用两种镇痛方式:静脉给药、硬膜外给药。
方法术由麻醉医师向患者及家属宣教,介绍镇痛泵的原理、安全性、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术后采用静脉留置针处连接自控镇痛泵或硬膜外连接口连接镇痛泵,术后回病房后麻醉医师及病房护士在使用镇痛泵期间对疼痛及镇痛效果及时进行评估,指导患者根据自身实际疼痛情况有效地使用自控按钮。
1.2 处方 1.2.1静脉泵PCIA:阿片类镇痛剂(吗啡、芬太尼、舒芬太尼等)+镇吐剂(托烷司琼等)。
镇痛设定为3ml/h,病人自控0.5ml/h,总量150ml。
1.2.2硬膜外泵PCEA:阿片类镇痛剂(吗啡、芬太尼、舒芬太尼等)+镇吐剂(托烷司琼等)+局麻药(罗哌卡因等)镇痛设定为6ml/h,病人自控3ml/h,锁定时间15分,总量300ml。
2.作用 2.1 减轻病人痛苦是最主要的目的。
2.2 完善的术后镇痛能使病人早期活动,减少下肢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发生,促进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
2.3 减少术后病人体内的儿茶酚胺和其它应激性激素的释放,有利于降低心率,防止术后高血压,减少心肌做功和氧耗量,对心功能障碍病人特别有利。
镇痛泵的临床使用
镇痛泵的好处
1、减轻患者的痛苦。疼痛作为第五个生命体征已为越来越多的人 所了解,而要求无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 2、可行走的硬膜外镇痛不影响患者自由活动,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
镇痛泵的使用方法
▪ 所以,除麻醉医生外,任何人都不允许随意改变镇痛泵的给药方 式。
镇痛泵的使用方法
▪ 在手术患者带着镇痛泵回到病房前,麻醉医生会做好以下事情: ▪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48小时泵,配好镇痛药物,加入镇痛泵使扩张
囊的顶端到达泵体的100毫升刻度处。 ▪ 在手术接近结束时先为患者推注一次首剂量,使镇痛药物迅速达
贴塑料柱体),患者仍有镇痛要求,可往镇痛泵里再次加药。
术后镇痛的并发症及处理
2、恶心呕吐:术后恶心呕吐的原因很多,可因麻醉、手术、术后 用药、镇痛用药、患者体质及病友的影响而发生。如果镇痛药物选 择阿片类药物,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高。 ▪ 区分恶心呕吐的原因,对因、对症进行处理。从精神方面安慰、
鼓励患者,同时应用止呕药。阿扎司琼有很强的预防和改善恶心 呕吐的作用,可以选用。
术后镇痛的并发症及处理
▪ 术后镇痛的并发症因所用药物的不同而有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镇痛不全:首先检查镇痛泵的连接是否正确,硬膜外泵有无不 进药,静脉泵的通路有无堵塞,再询问患者有无按压加药器,按压 的力度够不够,亲自为患者按压,同时检查进药情况。 ▪ 如果镇痛药物已经用完(镇痛泵的透明扩张囊已经完全瘪陷,紧
镇痛泵的使用方法
▪ 镇痛泵因里面所装的药物不同而分成硬膜外泵和静脉泵两种。 ▪ 硬膜外泵常使用局麻药、吗啡等,而静脉泵常用芬太尼、曲马多
术后镇痛泵的护理
护理
• 4.13镇痛药物有抑制肠蠕动恢复的不良反应, 故应向患者讲解术后早期活动的必要性, 一方面可以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防止 褥疮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肠蠕动, 有利于肠功能的恢复。一般术后48~72h肛 门排气,若排气时间延长,出现腹胀,可 指导患者多活动,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 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用开塞露1 支塞肛,严重者可通便灌肠或针灸治疗
人的活动度,嘱咐病人翻身下床都要注意 保持导管位置不变,避免导管脱出硬膜外 腔而使镇痛治疗无法继续;固定硬膜外导 管的胶布无特殊情况(出血、漏液、脱启) 一般不予更换;接头部位脱落且违反无菌 原则时应拔除硬膜外导管,终止PCEA
护理
• 4.15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PCIA实际就是利用加压泵头的静脉输注, 与静脉输注的处置相同;针尖部位脱出时 更换针尖、液体通道泄漏时重新静脉穿刺 即可继续PCIA;
护理
• 4.15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拔出泵处置:
关闭连接管开关,旋转近开关处的接头取 下连接管,用专用钥匙取下药盒; 针尖、硬膜外导管、药盒与连接管行相应 医疗垃圾处置; 机头、非传染病病人用挂件应清洁消毒处 置后回收,机头可重复使用十次(我科用 “正”字标记)
护理
• 4.15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镇痛结束后应对本次镇痛治疗作出评价,
• 电子泵由两部分组成:
• (1)方形型一次性注射药盒部分:外面由硬塑料制成, 里面有一个贮药囊,装的是镇痛药。
• (2)机头控制部分:是一个可回收电子泵注机器,按照 麻醉医师设计值,无论病人按压与否均持续泵入镇痛药液 (ml/hr)入病人体内——这一方式叫持续给药;当病人感 到切口疼痛时,可以轻轻按压泵头上的按钮,一次小剂量 的止痛药便可注入体——这一方式叫追加给药,过1~2 min 后切口疼痛就会减轻;通常会设定锁定值——锁时, 即:锁定时间内按压输注无效,以防止病人过度用药。
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
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目的探讨普外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的护理方法。
方法通过对33例手术后患者采用镇痛泵治疗的临床观察,了解其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患者镇痛效果均达到临床镇痛要求,镇痛泵治疗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尿潴留、胃肠蠕动减慢、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结论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掌握使用方法,了解镇痛药物的药理作用,严密观察,加强管理,确保镇痛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标签:术后;镇痛泵;护理手术疼痛是一种伤害性刺激,是人体受到手术刺激后的一种反应,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影响手术的预后。
骨科手术后的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需要镇痛洽疗。
镇痛泵是应用于临床疼痛治疗的新方法,与传统肌内注射麻醉性镇痛药相比镇痛泵具有镇痛效果好、用药量少、血药浓度维持恒定、可根据个体对止痛药的不同需求而投放用药等优点[1]。
还可以自我控制,稳定流速,且用液量少。
它主用于手术后镇痛、晚期癌症患者镇痛、无痛分娩等,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在这里笔者主要介绍一下手术后镇痛泵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应用镇痛泵患者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龄11~74 岁,妇产科手术7例,腹外科手术2例,骨科手术15 例,泌尿外科手术9 例,其术后镇痛效果令人满意。
1.2 方法通过一个充药的硅胶囊的自身弹力收缩为动力,将镇痛药持续稳定恒速泵入患者体内,维持镇痛效果。
在手术中或手术后将镇痛泵延长管接入静脉或硬膜外导管(麻醉用药部位)内,这样便可自动完成镇痛效果。
2 护理2.1 术前护理术前向患者介绍镇痛泵的优点及使用镇痛泵的好处,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及对疼痛的恐惧,帮助患者消除术后疼痛的顾虑,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2],顺利渡过疼痛期,为尽早康复打下基础。
2.2 术后急性疼痛是指机体对疼痛本身和手术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
主要表现为心理和行为上一种不愉快的经历。
过去人们对术后疼痛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术后刀口疼是一种必然现象,打一支止痛针就可以了。
镇痛泵工作原理
镇痛泵工作原理
镇痛泵是一种常用于术后镇痛的医疗设备,它通过持续输注镇痛药物来控制患者的疼痛感。
镇痛泵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药物输注、控制方式和安全保障三个方面。
镇痛泵的工作原理涉及到药物输注。
镇痛泵内部装有镇痛药物,如芬太尼、吗啡等。
这些药物通过输液管路连接到患者的静脉通道,实现药物的输注。
镇痛泵可以根据医生的设置,精确控制药物的输注速度和剂量,从而达到镇痛效果。
镇痛泵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控制方式。
镇痛泵一般配备有控制面板,上面有液晶屏和按键。
医生可以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按键来设置药物的输注速度、剂量和输液时间等参数。
一般来说,镇痛泵会提供多种控制模式,如持续输注模式、间断输注模式和自控输注模式等,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镇痛需求。
镇痛泵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安全保障。
镇痛泵在设计上考虑了患者的安全。
首先,镇痛泵会监测输注药物的速度和剂量,当超出设定范围时会发出警报。
其次,镇痛泵还配备有可视化的输液管路,医生可以通过观察输液管路上的液位标志来了解药物的输注情况。
此外,镇痛泵还会记录药物输注的信息,方便医生进行后续的病情评估和治疗调整。
总的来说,镇痛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持续输注镇痛药物来实现镇痛
效果。
它具有精确控制药物输注的能力,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镇痛治疗。
在使用镇痛泵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药物选择和设置,以确保安全有效的镇痛效果。
同时,患者和医护人员也要密切监测镇痛泵的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痛泵在术后的应用
发表时间:2009-06-11T15:20:52.2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2月第5期供稿作者:王仁平
[导读] 镇痛泵是一种定容型的收缩压力泵,其优点是自我控制,流速稳定,且用液量少。
镇痛泵在术后的应用
王仁平 (海伦市人民医院黑龙江海伦 152300)
【中图分类号】R0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5-0024-02
【关键词】镇痛泵术后应用
镇痛泵是一种定容型的收缩压力泵,其优点是自我控制,流速稳定,且用液量少。
它主要用于手术后镇痛、晚期癌症病人镇痛、无痛分娩等,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我院2001年在临床上应用镇痛泵以来,由于镇痛效果的明显,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镇痛泵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各种手术后的病人。
镇痛泵是在手术即将完毕时安装的,然后由麻醉师,手术室护士送病人回病室。
镇痛时间一般在术后48小时左右,在使用镇痛泵期间出现疼痛等问题,应立即通知手术时护士进行处理。
在使用中我们发现,病人出现的许多问题是可以通过护理干预避免的,使病人对镇痛效果更加满意,具体方法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院自2001年12月至2007年6月收集的术后使用镇痛泵病人943例,年龄11-74岁,平均4
2.6岁,其中女性582例,男性361例。
2 手术前后的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对镇痛泵知识的宣教术前详细向病人讲解镇痛泵的功能,使用方法,术后的镇痛时间。
让病人及家属了解术后疼痛,只要有效的使用镇痛泵是可以避免的。
2.1.2 心理护理术前病人大多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这些不良的情绪能够降低病人的耐痛阈。
在病人入院后,我们就对病人进行积极的卫生宣教,对病人讲解镇痛泵的使用效果,并请曾经使用镇痛泵的病人与之交流,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绪,提高病人的疼痛阈值。
使病人能积极配合治疗。
2.2 术后护理
2.2.1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病人因静脉炎或局部感染而重新穿刺甚至停用镇痛泵。
2.2.2 定期巡视,注意观察镇痛泵给药途径是否通畅,防止延长管打折,扭曲,脱落而导致病人疼痛,提醒家属注意观察,发现问
题及时处理,保证镇痛泵正常工作。
2.2.3 三通开关正确使用临床上曾经出现过三通开关连接错误,使镇痛泵失去作用。
因此要掌握镇痛泵的正确连接方法,做到严格细心,不可疏忽大意,保证镇痛泵能正常发挥作用。
2.2.4 镇痛泵的副作用观察由于镇痛药物的作用,病人对身体的不适敏感度降低,导致术后出现排痰不畅,导致肺部感染, 膀胱膨胀,导致尿潴留,因此鼓励病人有效排痰,早期排尿,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 讨论
在使用镇痛泵时,应根据病人的病情、病因,手术部位;疼痛程度;病人年龄、体重,因人而异选择镇痛方案、用药浓度。
使用镇痛泵过程中,护士首先要观察病人(1)意识状态;神智是否清楚,要耐心和病人交谈,注意病人语言是否流畅、口齿是
否流利、有无嗜睡状态。
(2)神经状态:观察病人运动感觉是否异常,下床活动是否受限。
(3)注意血压心率是否平稳:有无胸闷、心慌、心律不齐,如开胸手术病人使用镇痛泵后有无咳嗽、咳痰现象;对腹部手术病人应观察胃肠蠕动情况,对疼痛效果观察应根据LAS疼痛分级;以上都需要我们在巡泵随访时认真观察,详细询问,如出现上述问题中的某种情况,视症状轻重,做好调整和处理,并通知麻醉师查明原因后,对症治疗,同时做好对病人的解释疏导工作。
在术后使用镇痛泵过程中,既要减轻病人的痛苦,又要最大程度减少或解除用泵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使病人安全无忧地度过围手术期。
通过对病人的术前及术后的有效护理,明显提高了镇痛泵的镇痛效果,大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无痛平安地度过了术后的疼痛期,使
病人的身体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