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第二中学江苏府学文化课程基地课程设置纲要.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州市第二中学“江苏省府学文化课程基地”课程设置纲要
一、对“府学文化”的解读
府学:中国古代管办教育机构(左学右庙)。
府学文化:在府学千百年沿革中积淀下来的文化及其传承与创新。
二、课程建模——“亭式”模型
(一)思路
常州二中的前身常州府学最早可以追溯到唐肃宗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虽历经朝代更迭和战乱毁损,规模已缩小很多,但校园内现存的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
等建筑为清光绪年间重建。 2005 年学校整体改建时秉承“尊重历史、重视文脉、注重和谐”的
思想,在保留主体建筑园林风格的同时,新增了古碑廊、荣赐亭、思本亭、进贤坊等人文
景观。新旧建筑亭台楼阁,飞檐翘角,和谐庄重,相得益彰。其中思本亭取“追根溯本,饮水思源”义,表示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仰慕和追念;而荣赐亭则见证了常州府学的辉煌,北宋
大观三年,徽宗集天下贡士试于汴京,“合天下进士三百而毗陵五十有三”,皇帝特颁“大观学校推恩令” ,常州因此获“进贤”之誉,郡守徐申于府学坊桥东立“进贤”碑,旁植一亭,
曰“荣赐”亭。
走进二中,仿佛步入江南园林。漫步亭台之间,便能感受到府学延绵而厚重的底蕴。在
课程建模时,我们因地获得灵感,设计了“亭式”课程模型。
(二)模型
亭式
课程模型图经拓格典展
戏
物文体致
剧
化验知
影
柱柱柱
视
柱
(三)解读
图为“亭式课程模型” ,它意寓如下思考:
1、一亭础:
千年府学文脉。
2、四立柱:
A、经典文化柱;
B、戏剧影视柱;
C、格物致知柱;
D、拓展体验柱。
3、一檐顶:
一础四柱撑起二中学子的人文科学成就之天空。
亭式模型各构件之间并非单纯的拼合关系,府学文化内核概念(“传承 -担当 -开创”)起到了凝聚力与支撑力的作用,使得四柱之间凝合向心,分布井然;础柱顶之间坚如磐石,承
接有序。从课程性质上看,经典文化柱与格物致知柱课程设置上偏重于“知”(知识),戏剧影视柱与拓展体验柱偏重于“行”(实践)。“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语),“知行合一”的课程构建,保证了课程施事上的良性循环。
三、课程设置
“府学文化课程基地”课程设置将依托府学文化底蕴,以文化传承为脉络,以创新实践活动为载体,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以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架构方案,
并辅之以多向性的交流模式与高标准的教学平台,争取培养“人中君子,国之栋梁” 型人才。现依据亭式课程模型四柱分布,基于学校已有课程科目、课程资源与课程培养要求,课程具体设置如下:
(一)经典文学柱
经史子集,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总称。从儒家经典到小说家言,经典作品对社会与人生
皆有非凡洞见,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着很大的引导意义,具有不可磨灭的现代价值。现在,我们用文化的视角和语文的眼光来品读经典,不仅是对经典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能用经典中闪光的智慧来洞察人性,用经典中纯澈的美好来滋润心灵。我们的学生,当以赤诚博爱的胸襟博览群书,以当仁不让的姿态挺起士子脊梁,以蓬勃进取的精神面貌从中汲取披荆斩棘
的智慧与力量。
1、慢慢欣赏,寻觅津梁
——经史子集传统文化课程(理想场地:杏坛式讲习所)
(1)《诗经》研读
(2)《论语》《孟子》研读
(3)《红楼梦》研读
(4)《唐诗宋词》吟诵
2、语言的变奏,文学的光芒
——语言文学创新文化课程(理想场地:沙龙式会话厅)
(1)汉字的故事
(2)网络语言中的新文化
(3)流行音乐与古典文化
(4)古典诗歌当中的女性形象
(5)文学中的爱情
(6)双典(《水浒传》《三国演义》)批判
(7)《三国演义》中的厚黑学
(二)戏剧影视柱
“戏剧影视柱” 课程是以戏剧影视文化为研究对象,以我校现有的两个戏剧社为实践班
底,通过阅读文本、揣摩表演、观赏评论、排练演出等一系列课程开掘学生情智潜力,提升
学生艺术素养,拓宽学生语文视野,营造学生丰富多彩的语文生活。我们拟以两套方案并行,
实现戏剧影视柱课程的立体建构。一方面,对于《长亭送别》《雷雨》等经典剧目,可以通过
“研读”“欣赏”“演出”三个阶段,来实现由案头到舞台、由平面文字到立体效果、由旁
观学习到参与实践的课程建构;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编自创、自导自演小品、课本剧、舞
台剧,让学生以剧本创作与舞台表演的方式去倾诉、去发声、去呐喊。
1、古戏楼
——(班底:蓓蕾小京班;场地:校内传统影视文化实验剧场/ 校外椿桂园广场中心)“古戏楼” 以传统戏曲剧目的赏析表演课程为主,辅之以“汉服欣赏与展示”作为兴趣课程。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
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
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引导学生走进传统戏曲,在传承国粹的同时,也藉这一古老艺术提升
精神,净化灵魂,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和文化品位。
(1)戏曲赏析与表演
(2)汉服欣赏与展示(拟筹建社团,暂名“惊鸿社”)
2、新剧场
——(班底:毓文剧社;场地:校内传统影视文化实验剧场/ 校外椿桂园广场中心)“新剧
场” 以现代剧目的赏析与表演、编创作品的实践与展示、优秀的影视作品的观赏与评论等为主
要课程。好的影、视、剧作品,是融合了文学、艺术、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
艺术,其人文性、思想性、社会性都具有很强的审美意义与启示意义。优秀的影视剧作品有
助学生审美的提升、情感的升华,加深对社会生活面貌及本质的认识,从而获得真、善、美的
艺术熏陶。
(1)影视欣赏与评论
(2)戏剧赏析与表演
(三)格物致知柱
“格物致知柱” 是以常州本地资源为研究实践对象,运用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式,由多学科
交叉渗透整合而成,从而使学生一方面能以更有担当的主人翁姿态多角度关心家乡的发
展与建设;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探究发现的意识与科学实践的能力。
(1)荆溪文学社——语文组
(2)美韵英文社——英语组
(3)瓯北史学社——历史组
(4)——物理组(科学的故事)
(5)——生物组(植物栽培)
(6)——地理组(旅游景观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