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诊改的几点思考
中职教师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的实践思考

中职教师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的实践思考在中职教育中,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
而教学诊断与改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诊断和改进,可以及时找出问题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本文将从中职教师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的实践思考进行探讨。
一、诊断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在进行课堂教学诊断之前,首先需要对当前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
在中职教育中,常见的问题包括教学内容的难易度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通过观察、听取学生反馈、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等方式来进行诊断,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比如教师是否充分准备课堂教学,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习节奏等。
只有通过自我诊断,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二、寻求诊断与改进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的诊断与改进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信息和意见,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教学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来进行诊断。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了解哪些环节存在问题和不足。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从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比如教学录像和教学软件等,进行诊断和改进。
通过录像观摩和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并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改进。
除了收集学生和自身的反馈意见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和同行进行交流和研讨,获取更多的诊断与改进意见。
通过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教师可以得到更专业的诊断与改进建议,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落实改进措施在进行了诊断之后,教师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科特点,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特点。
中职学校课程诊改的实践与思考

中职学校课程诊改的实践与思考一、引言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其课程设置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如何更好地进行课程设计和诊断改进,是当前中职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职学校课程诊改的实践与思考,旨在为中职学校的课程设计和改进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二、中职学校课程诊断的必要性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前景。
由于行业发展变化迅速,以及社会需求不断变化,中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往往无法与时俱进,存在滞后性和不适应性的问题。
进行课程诊断改进是非常必要的。
课程诊断改进有助于满足社会需求。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通过课程诊断改进,中职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的需求,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设置,使之更符合社会和行业的发展需求。
课程诊断改进可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优质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实用的技能和知识,从而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课程诊断改进,中职学校可以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和行业变化随时调整课程内容,使学生的技能更加贴近市场需求。
课程诊断改进也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对课程的诊断改进,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从而全面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由此可见,中职学校课程诊断改进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只有不断进行课程诊断改进,才能使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更加符合社会需求,更加贴近就业市场,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中职学校课程诊断改进的实践中职学校课程诊断改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的领导班子和教师团队齐心协力、通力合作。
下面将从课程评估、教学改进和实践探索三个方面,介绍中职学校课程诊断改进的实践情况。
1. 课程评估课程评估是中职学校课程诊断改进的重要环节,通过系统评估当前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改进提供依据。
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探索

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探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承担着培养人才、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
当前职业院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质量不够高、教学手段落后、师资队伍不足等,制约了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一些职业院校开始探索“教学诊改”工作,通过对教学工作开展全面诊断,找出问题所在,并及时改进,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技能人才。
一、职业院校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在当前的职业院校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质量不高。
部分职业院校存在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资源不足等,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就业能力。
2. 教学手段滞后。
部分职业院校在教学手段上较为滞后,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缺乏创新精神,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3. 师资队伍不足。
一些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力量不足,师资结构单一,缺乏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无法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
以上问题制约了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职业院校开始探索“教学诊改”工作。
1. 开展教学全面诊断。
职业院校通过开展教学全面诊断,对教学工作逐项进行检查,找出问题所在,形成问题清单,为下一步改进提供依据。
2. 制定改进方案。
在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诊断的基础上,职业院校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提升教学质量。
3. 改进教学内容。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调研和论证,职业院校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之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4. 推进教学手段创新。
职业院校不断推进教学手段的创新,引进新的教学技术和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院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加强教师的培训和交流,提升整体师资队伍的素质。
通过上述探索,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探索和实践①

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探索和实践①中职学校教学工作一直是教育管理者和教师们关注的焦点,教学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由于中职学校教学资源相对薄弱、师资力量相对不足等困难,导致教学工作存在着种种问题,需要进行诊断和改进。
本文从中职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现有的问题进行诊断,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探索和实践。
一、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1. 教学资源不足由于中职学校的经费相对有限,学校的教学资源相对薄弱。
教室设施、实验仪器等教学设备不齐全,这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进行和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获得良好的实践机会,这对于中职学校的教学来说是一个较大的障碍。
2. 师资力量相对不足中职学校的教师相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说,整体素质和能力还有待提高。
一方面,由于中职学校的薪资待遇相对较低,导致优秀的教师流失严重,一些老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还有待提高。
3. 教学方法单一在一些中职学校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比较传统,以讲授为主,缺乏科学的实践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4. 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在中职学校中,一些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上听课态度不端正,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工作的诊断与改进针对中职学校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学校应该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改善教学设施,提升实验仪器的购置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教学环境。
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
学校还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提供更多的职称晋升机会等方式留住优秀的教师。
学校应该引入更多的实践教学方法,鼓励教师们多样化教学方法的使用,比如项目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校内外实践教学等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教学工作的实践探索1. 以调查研究为基础,了解学校实际情况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学校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学校可以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研究,了解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情况等,为后续的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中职教师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的实践思考

中职教师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的实践思考当今中职教育的发展,对于中职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中职教师的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成为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满足学生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实践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思考和方法,希望能够对中职教师的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提供一些参考。
在课堂教学诊断中,我们要注重收集和分析有关课堂教学的信息。
这包括学生的表现、学习情况、学习反馈等多方面的信息。
在收集这些信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多种方式,如观察学生的动作表情、听取学生的发言、检查学生的作业等。
我们还可以利用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主动向学生收集他们对于课堂教学的反馈和意见。
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我们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归纳,找出问题的根源和原因,为下一步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在教学改进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通过教师的反思和自我修正来推动教学的提升。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的重要环节。
在面对问题和困惑时,教师要审视自身的教学过程和方式,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回顾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思考哪些环节存在不足或者哪些环节需要改进。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并在下一次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在教学改进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支持教学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职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等工具来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平台也为教师提供了全方位的教学支持与反馈机制,教师可以通过学习管理系统、在线评价工具等来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信息,并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调整和改进。
在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的实践中,中职教师要注重与学生、家长和同行的合作与交流。
与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是中职教师课堂教学改进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特点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中职学校课程诊改的实践与思考

中职学校课程诊改的实践与思考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背景下,中职学校课程的诊断与改革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中职学校课程现状分析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平台,课程设置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争论的焦点。
在传统的课程设置中,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主要是以专业课程为主,其他基础课程相对较少。
这样的设置导致学生在学业上过于专业化,缺乏综合素质的培养。
而且,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存在着过多理论,缺乏实践操作的问题。
二、中职学校课程诊断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的需求,中职学校课程诊断变得尤为紧迫。
课程诊断是指对中职学校现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后期的课程改革提供决策支持。
在对中职学校课程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1. 课程设置不合理: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过于注重技术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教学内容与现实需求脱节: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滞后于时代发展,无法满足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3. 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操作和实际案例的引入。
4. 师资力量不足:一些中职学校的教师队伍结构较为老龄化,教学理念和方法相对滞后。
基于这些问题,课程诊断的最终目的在于为中职学校的课程改革提供有力的依据和支持。
三、中职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面对课程诊断中发现的问题,我们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了中职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工作。
1. 课程设置优化:我们逐步优化了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加大了综合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
在专业课程之外,增加了一系列的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如创新实践、实训实习等,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和技能储备。
结合教学诊改的心得体会

在我国,教学诊改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质量监控和改进手段,旨在通过持续的教学诊断、改进和优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幸参与了学校的教学诊改工作,以下是我对教学诊改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学诊改的必要性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诊改可以帮助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诊改,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2.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诊改不仅关注教学效果,还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诊改,教师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自身不足,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3. 优化学校管理教学诊改有助于学校管理层了解教学现状,发现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同时,诊改过程可以促进学校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二、教学诊改的实施1. 制定诊改方案首先,学校应制定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诊改方案,明确诊改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等。
方案应包括教学诊断、教学改进、教学评价等环节。
2. 开展教学诊断教学诊断是诊改工作的关键环节。
教师应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效果、教师教学行为等,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3. 进行教学改进在教学诊断的基础上,教师应根据诊改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改进措施。
改进措施应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
4. 开展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诊改工作的检验和总结。
学校应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为下一轮诊改提供参考。
三、教学诊改的心得体会1. 教学诊改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教学诊改,我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不深入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调整了教学策略,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2. 教学诊改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教学诊改过程中,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自身不足。
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探索

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探索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职业院校也面临着教学诊断与改进的挑战。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职业院校开始探索“教学诊改”工作,以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一、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职业院校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评估体系,对教学进行全面的评估。
评估体系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评估内容,以及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估。
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教师,为他们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评估体系应该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避免传统的“应试”教学评估方式,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评估。
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观察教学过程、学生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估,多角度、多层次地了解教学质量。
二、开展教学观摩和反思教学观摩是职业院校教学诊改的重要环节。
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既能发现自身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也能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观摩教学应具有针对性,教师应选择与自己教学内容相关、教学风格相近的课程进行观摩。
观摩教学应注重实践操作环节的展示和学生互动的情况,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观摩后,教师还应进行反思,分析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问题制定具体措施。
教师还可以组织教学研讨活动,与其他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三、加强学生实践实训环节实践实训是职业院校的特色教学环节,也是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有效方法。
职业院校应加强实践实训的开设,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给学生。
职业院校应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教育项目。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让学生参与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企业可以向学校提供实习岗位和实训场地,提供给学生更好的实践环境。
职业院校可以设立实践实训基地,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给学生。
基地可以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实地操作中学习和提高。
教师要注重质量和效果的监控。
对学生进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培训,帮助学生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探索

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探索
“教学诊改”是指职业院校在教学工作中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通过识别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对于“教学诊改”工作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
要从课程设置的角度进行探索。
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应该符合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行业要求,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注重跨学科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课程的重新设计和调整,可以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效果。
要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进行探索。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职业院校应该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项目驱动式教学、合作学习、案例教学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要从评价系统的角度进行探索。
传统的评价系统往往注重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
职业院校应该建立起适合学生培养目标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价,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
要从师生关系的角度进行探索。
传统的师生关系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指导。
职业院校应该倡导师生平等、互动、合作的关系,建立起师生良好的沟通机制和互动平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职业院校的“教学诊改”工作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重要性的任务,需要多方面的探索和努力。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才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中职学校教师教导工作自我诊改报告

中职学校教师教导工作自我诊改报告1. 前言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我深刻意识到教导工作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我对自己的教导工作进行了一次自我诊改,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导效果。
2. 诊断分析通过对过去一段时间的教导工作进行分析和评估,我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2.1 教学方法单一我意识到自己在教学方法方面较为保守,经常使用传统的讲授方式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2 学生参与度不够高在上课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他们缺乏对研究内容的积极的探索和质疑精神。
这对于他们的研究效果和兴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3 学生成绩波动较大我注意到学生的成绩波动较大,这表明我的教导工作在课程内容的把握以及教学重点的引导方面存在不足。
需要更加细致地关注学生的研究进程和个体差异。
3. 改进措施为了提高教导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我制定了以下改进措施:3.1 多元化教学方法我计划增加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参与度,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2 优化研究环境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将优化研究环境,包括设置鼓励合作和互动的研究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3 个性化辅导为了解决学生成绩波动较大的问题,我将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关注每个学生的研究特点和需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4. 实施计划为了确保改进措施的顺利实施,我拟定了以下实施计划:- 第一步,详细研究多元化教学方法,选择适合学生的案例和实践活动。
- 第二步,与同事进行交流和分享,获得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 第三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组,并提供个性化辅导计划。
- 第四步,通过定期的评估和反馈,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导工作。
5. 结语通过这次自我诊改报告的撰写,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在教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实施计划。
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诊改的几点思考

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诊改的几点思考中职学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教学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为了促进中职学校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和提升,以下是我对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进行诊改的几点思考。
首先,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职学校的学生具有一些特殊优势,如对一些专业有较强的兴趣和天赋。
因此,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主动掌握知识的能力。
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形式的,采用讲座式教学、工作坊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其次,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
中职学校的教学内容应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关注行业热点,及时更新和调整教学内容。
可以引入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念,提高学生学习成为专业技能的前沿性和先进性。
此外,教学方式也需要创新,采用多媒体、虚拟现实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再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中职学校的特点是注重实践,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际操作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可以加强实验课程的设置,增加实验室设施和仪器设备的投入,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此外,与行业合作,建立行业实训基地,提供学生实际参与行业项目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另外,优化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中职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力量,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
因此,中职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评价,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
同时,建立良好的教师激励机制,使教师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教学工作的诊改需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注重教学质量的监测和评估。
只有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通过诊改教学心得体会(共3篇)

高职院校通过诊改教学心得体会(共3篇)第1篇:心得体会: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的思考心得体会: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的思考诊改方案是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工作的实施方案,没有科学的实施方案,诊改就难以取得应有成效。
在笔者看来,中职学校编制诊改方案有“诀窍”,须理顺三个关系、坚持四项原则、抓实四个要点。
诀窍1:理顺三个关系第一,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中职诊改方案既不能只考虑共性要求,搞成全国一个版本;也不能只强调个性,背离部、省方案的基本要求。
因此,首先要体现出部、省方案的共性要求:一要坚持好“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二要落实好“构建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自主诊断、持续改进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搭建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逐步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的目标任务;三要体现好“坚守底线、学校自主、协同实施”的基本原则;四要坚守好“以本省诊改工作执行方案为基础建立本校教学工作诊改制度,明确诊改工作的重点、要求、周期和组织,并将自我诊改情况纳入年度质量报告”的学校职责。
其次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工作实际,创新诊改特色与个性。
第二,起点与愿景的关系。
教育部文件明确要求中职诊改要“守住底线”,即在“保证学校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基本管理规范”的基础上进行诊改,这也是学校编制方案的起点。
而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则是诊改所要达到的目标、完成的任务,属于“愿景”层级。
中职诊改方案的编制,不能将愿景等同于起点,应围绕愿景设置起点,通过对“三个基本”的诊改,为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打下基础。
第三,学校现状与时代使命的关系。
中职诊改方案的编制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这是诊改取得应有成效的前提。
同时,以此为起点,将时代使命融合到学校教育之中,对接“中国教育2030”和“职业教育+互联网”,建立健全对接产业发展中高端水平的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对接岗位群能力和行业通用能力开展课程建设,基于信息化对接教育现代化要求谋划教师发展,基于人人出彩对接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要求规划学生发展。
中职学校课程诊改的实践与思考

中职学校课程诊改的实践与思考【摘要】中职学校课程诊改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本文首先对中职学校课程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接着探讨了课程诊改的必要性,提出了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然后介绍了课程诊改的实践策略,包括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课程内容的更新。
对课程诊改的效果评估部分进行了具体分析,总结了改革带来的积极影响。
最后讨论了课程诊改的持续改进,强调了不断优化课程的重要性。
在结论部分展望了中职学校课程诊改的前景,并提出了总结与建议。
通过对中职学校课程诊改进行研究和改革,有望为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具有实用技能的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中职学校、课程诊改、实践、思考、现状分析、必要性、实践策略、效果评估、持续改进、前景展望、总结、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职学校作为为适应社会需求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教育阵地,其课程设置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变革,中职学校课程体系亟需诊改。
当前,中职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程设置滞后、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教学方法单一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毕业后无法顺利就业,影响了中职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声誉。
对中职学校的课程进行诊改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任务。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对中职学校课程诊改的实践与思考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分析当前中职学校课程现状,探讨课程诊改的必要性,提出实践策略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最终对课程诊改的持续改进提出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中职学校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培养更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1.2 研究意义中职学校课程诊改的实践与思考引言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其课程设置与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前景。
当前中职学校课程存在较多问题,如课程内容滞后、缺乏实践性、与市场需求脱节等,亟待进行课程诊改。
对中职学校课程诊改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中职学校课程诊改的实践与思考

中职学校课程诊改的实践与思考【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展开讨论。
在背景介绍部分,我们了解到中职学校当前课程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接着,在课程诊改的必要性部分,探究了为何需要对课程进行改革和升级。
然后,我们详细介绍了诊改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以及实践成果的评估。
在面临的挑战与问题部分,分析了课程诊改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我们探讨了中职学校课程诊改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总结展望了未来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中职学校课程诊改的现状、挑战和前景,为推动教育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提供参考和思路。
【关键词】中职学校、课程诊改、实践、背景介绍、必要性、诊改方案、设计、实施、评估、成果、挑战、问题、未来发展方向、总结、展望。
1. 引言1.1 中职学校课程诊改的实践与思考中职学校课程诊改的实践与思考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实用型人才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课程诊改是对中职学校课程设置进行全面审视和优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在当前教育体制下,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过于僵化,缺乏与时俱进的特色和实用性。
进行课程诊改不仅是必要的,更是迫切的需求。
通过优化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等措施,可以使中职学校的课程更加贴近社会需求,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课程诊改的实施需要全校师生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同时也需要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只有各方通力合作,才能确保诊改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成果。
通过对课程诊改实践的评估和总结,可以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经验。
中职学校课程诊改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推行跨学科教学等。
只有不断探索创新,才能使中职学校的课程更加符合时代需求,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就业就业。
中职学校课程诊改的实践与思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关注。
实施中职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路径探索

实施中职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路径探索中职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是提高中职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全面分析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中职教学质量。
下面是对实施中职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路径探索的探讨。
路径一: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和诊断体系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包括教学过程的定量评价指标和定性评价指标。
定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师生比、班级纪律、学生出勤率、课堂教学效果等;定性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评价。
需要逐步完善教学诊断体系,将课堂教学、校内教研以及学生评价等多个方面纳入评估框架,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情况,以便找出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路径二:完善教学评价工作的运行机制需要制定明确的教学评价工作流程和标准,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任务。
包括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自评、同事互评、校长评价、学生评价等环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
要完善教学评价结果的反馈机制,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并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
还要建立起教师发展档案系统,记录教师的教学经历、教研成果等,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
路径三:提供教学改进的支持和资源要提供适当的教学培训和专业发展机会,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研讨会、培训班等,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能力。
要建立起跨学科的教师教学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
通过教学观摩、研讨会、集体备课等形式,分享成功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要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源支持,包括教学设备、教材、实验器材等方面的支持。
通过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学校的教学资源配置水平,为教师的教学改进提供必要的支持。
实施中职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路径探索包括建立完善的评价和诊断体系、完善教学评价工作的运行机制以及提供教学改进的支持和资源等方面的工作。
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探索

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职业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和推动者,职业院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做出了积极努力。
其中,“教学诊改”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目的在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诊改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包括对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师资水平等方面的全面评估和改进。
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育理念的创新和转变教育理念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基础,对于推动教学诊改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的教学理念仍处于“教师为中心”的阶段,需要转变为“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模式。
这需要教师坚持“教与学的转化”,不断探索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二、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现代职业教育需要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因此,职业院校必须调整课程设置,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课程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此外,职业院校也需要重视跨学科的课程设置,鼓励学生学习多个学科,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
三、教学方法和教材的改革教学方法是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应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以提升其教学能力。
同时,教材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改进,以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
四、实习与就业的联系和配合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就业能力,因此,职业院校应将实习环节融入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此外,还应建立与企业的联系和合作,帮助学生了解就业信息,提高其就业能力。
五、教育教学管理的改进教育教学管理是推动教学改革的关键。
职业院校应该从管理制度、管理程序、人才管理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管理模式,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益。
教学诊改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需要教师、管理者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职业院校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创新和转变,加强管理和服务,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培养优秀的技能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探索

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探索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
教学诊断改是对课程教学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和改进,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在职业院校中,教学诊改工作的探索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深入探讨职业院校中教学诊改工作的意义、实施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果。
一、教学诊改工作的意义教学诊改是对课程教学进行系统评估和改进的过程,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诊断改可以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教学诊断改,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教学的优势和不足,明确改进方向,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3.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教学诊断改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4.满足社会需求:职业院校教学诊断改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教学诊断改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在职业院校中,教学诊断改的实施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改革目标:学校应首先确定教学诊断改的目标,明确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为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开展教学评估:学校可以通过课堂观摩、教学评估等形式,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3.制定改进方案:根据教学评估结果,学校可以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明确改进措施和时间节点,确保改进工作的顺利实施。
4.开展教师培训: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为教学诊断改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5.推动课程改革:学校可以根据教学评估结果,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6.评估改革效果:改革工作结束后,学校应对改革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为今后的改革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探索

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探索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教学诊改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职业院校“教学诊改”的工作探索。
一、建立全员参与的教学诊改机制职业院校应建立全员参与的教学诊改机制,鼓励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各方积极参与教学诊断与改进活动。
教师应加强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进行教学诊断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学生应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反思与总结,提出对教学的建议与改进意见;管理人员应以学生为中心,提供教学支持与资源,推动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开展教学诊改职业院校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学习发达国家的教学诊断与改进方法。
引入教学反思与案例分析方法,通过反思教学过程与结果,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与改进。
可以邀请国外优秀教师定期来校进行教学指导与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专业素质,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职业院校应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评价应充分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能力,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考试、实践操作、项目报告等,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也应受到教学评价的监督与反馈,通过自我评价、同行评价等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能力职业院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提高,提高其教育能力与教学水平。
应设立专门的教师培训中心,组织教师参加教育、教学和专业技能培训班,更新教学理念与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要加强对教师的日常教学指导与交流,定期组织教案研讨与教学观摩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与成长。
五、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职业院校要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应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供实践机会和实践平台,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中职学校课程诊改的实践与思考

中职学校课程诊改的实践与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职学校课程诊改是指对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改进,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职学校课程诊改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在过去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一些中职学校存在着课程设置滞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成绩普遍偏低,学生的综合素质也难以得到全面提升。
开展中职学校课程诊改,对于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教育教学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中职学校课程诊改的实践路径和有效措施,以期为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可行性建议和经验借鉴。
通过对中职学校课程诊改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期望能够推动中职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1.2 问题现状中职学校课程诊改是当前中职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传统的中职学校课程设置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课程内容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缺乏与实际岗位需求的对接、重理论轻实践等。
这些问题使得中职学校毕业生往往难以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影响了中职教育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也容易导致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不高,影响学习效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职学校的办学环境也在逐渐变化,传统的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中职学校面临着急需进行课程诊改的问题,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并提高教学质量和实效性。
当前中职学校课程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需要通过诊改来加以解决,以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要背景和动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我们有必要对中职学校课程进行深入的诊断与改革,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中职学校课程诊改的实践与思考,通过对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实践探索

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实践探索随着教育体制不断完善,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教育教学工作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许多中职学校开始探索“教学诊改”,以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围绕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实践探索展开讨论。
一、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实践的现状针对中职学校目前的教学工作现状,一些学校开展了“教学诊改”实践探索。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动手能力不足、实际操作能力不强等问题仍然存在。
教师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也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中职学校开始有意识地开展“教学诊改”,以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实践的内容1. 教师专业发展:一些中职学校通过教师培训、学习交流等形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教学培训和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 课程改革创新:中职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
学校开设了更加贴近产业需求和市场需求的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职学校也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工作,通过开展各种综合素质评价、学科竞赛、实践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实践的效果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化。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得到了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整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更好的培养。
四、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实践的问题和对策在“教学诊改”实践中,中职学校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
比如教师的教学压力较大,课程改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也需要时间的磨合等等。
为了更好地推进“教学诊改”,中职学校需要采取一些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班工作测 评
广州市教育局 (学校主体) 加强对各学校教 育工作的宏观管 理、监督和调控, 促进学校自我管 理、自我监控、 自我改进 每学年 向各学校及时反 馈毕业班工作的 综合评价意见, 向社会公布评价 结论。
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诊改(启动过程中)
省教育厅、(学校主体) 建立基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学 校自主诊改、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需要抽样复核 的工作机制;保证学校的基本办学方向、基本 办学条件、基本管理规范,推动中职学校人才 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 抽样复核每5年一个周期、学校自主诊改周期 不超过3年 复核结论及未达到抽样复核条件的学校名单, 每年向社会公布一次。 复核结论为“异常”的学校,在设定期限内, 采取切实措施改进。 属于诊改实施范围,但3年内仍达不到抽样复 核条件的学校,停止其招生资格。
1.辍学学生比例及趋势 2.应届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 3.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及趋势 4.应届毕业生对口率及趋势 5.上届毕业生满意度及趋势 1.德育工作机构、队伍建设情况 2.德育课程开设情况及其建设成果 3.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成效 4.应届毕业生体质实际达标率 5.当年学生实际违纪率 6.当年创新创业教学建设成果 7.已建成素质教育标志性成果 8.社会实践活动开设情况及成果 9.职业指导与心理辅导情况 10.当年在校生操行合格率
日现育工作队伍建设 3.体质达标率 1.3素质教育 4.学生违纪率控制目标 5.创新创业教学建设 6.素质教育标志性成果 7.在校生操行合格率控制目标
1.当年德育课程建设计划 状 2.当年班主任队伍建设计划 3.在校生体质达标率 4.当年学生违纪率控制目标 5.当年创新创业教学建设计划 6.当年标志性成果建设计划 7.在校生操行合格率
结合学校中长期 发展规划在2016 年8月31日现状基 1.知识、能力、素质标准 础上设定(诊改 2.毕业生双证书平均获取率 周期)2017年8月 1.办学 1.2人才培养 3.毕业率 目标 31日目标:差距= 理念 4.毕业生平均就业率 设定型问题) 5.毕业生平均就业对口率
1.学校类型和层次定位 2.专业设置数量与结构 1.1办学定位 3.在校生规模 4.社会服务面向、类型、规模
学校质量管理体系
培养模式创新体系 校企合作管理体系
ISO9001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二、领导作用 三、全员参与 四、过程方法 五、管理的系统方法 六、持续改进 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基础上) 八、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参考表(试行)
1.当年毕业率 2.当年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 3.当年毕业生就业率 4.毕业生对口率
1.辍学学生比例及趋势 2.应届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 3.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及趋势 4.应届毕业生对口率及趋势 5.上届毕业生满意度及趋势 反映2017年8月31 1.德育工作机构、队伍建设情况 点 2.德育课程开设情况及其建设成果 3.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成效 4.应届毕业生体质实际达标率 5.当年学生实际违纪率 6.当年创新创业教学建设成果 7.已建成素质教育标志性成果 8.社会实践活动开设情况及成果 9.职业指导与心理辅导情况 10.当年在校生操行合格率
1.学校德育目标、内容、途径 2.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3.体质达标率 1.3素质教育 4.学生违纪率控制目标 5.创新创业教学建设 6.素质教育标志性成果 7.在校生操行合格率控制目标
1.当年德育课程建设计划 2.当年班主任队伍建设计划 3.在校生体质达标率 4.当年学生违纪率控制目标 5.当年创新创业教学建设计划 6.当年标志性成果建设计划 7.在校生操行合格率
丰田公司日常工作中的基本意识: *客户至上 *经常自问自答“为了什么”——不要将当前的手段混淆有目的。 *当事者意识 *可视化 *根据现场和事实判断 *速度,时机 *诚实,正直(用正确方法做正确的事)——坚定履职,对自已行为负责。 *实现彻底的沟通 *全员参与
改善——解决问题的过程; 1、何谓丰田的“问题”? 2、丰田“问题”解决的具体步骤?
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教学诊改和质量目标分解表
诊 断 项 目 诊断 要素 诊断点提示
中长期规划目标(2016— 2015/2016学 2020年) 年结束现状
1. 学校类型和层次定位: 3 年制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 2. 专业 设置 数量 与 结构 : 13 个专业, *** 、 *** 等 5 大 专业,具体专业: 3.在校生规模:5700人 4. 社会 服务 面向 、 类型 、 规模:面向行业、企业员 工培训、技能考核鉴定, 面向社会的技能培训,年 均≥20000人次 1.
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教学诊改工作 的思考与工作设想
刘建平
质量的理解? (ISO9000质量体系对质量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 职业学校的顾客? 职业学校的产品?
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支撑体系
学生品德素质养成模式
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
学生自我发展模式
学 校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发展战略定位 学校文化建设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发生型问题
没有保洁、漏水 地面脏污、湿滑
现状与明确了的“理想 状态(基准值.目标)” 之间已经存在差距。
现
状
步骤(PDCA)
第一步:明确问题
具体行动
(1)思考工作的“真正的目的” (2)思考工作的“理想状态” (3)把握现状 (4)将现状和理想状态的差距“可视化” (1)将问题分层次、具体化 (2)选定所要解决的问题 (3)“现地现物”地观察过程,明确问题点 (1)下定解决问题的决心 (2)设定量化、具体、富有挑战性的可实现的目标 (1)抛弃先入观念,多方面系统地思考原因 (2)本着现地现物的精神,在尊重事实基础上反复思考“为什么” (3)明确根本原因之所在 (1)思考尽可能多的对策 (2)筛选出附加值较高的对策 (3)寻求共识 (4)制定明确具体的实施计划 (1)齐心协力,迅速贯彻 (2)通过及时的报告、联络和商谈共享进展信息 (3)决不放弃,迅速实施下一步方案 (1)对目标的达成结果及过程进行评价,并同相关人员共享信息 (2)站在顾客、丰田、自身的立场上重新审视整个过程 (3)学习成功及失败的原因 (1)将成果制度化并巩固(标准化或制度化) (2)推广促成成功的机制 (3)着手下一步的改善——解决新的问题
1.学校类型和层次定位 2.专业设置数量与结构 1.1办学定位 3.在校生规模 4.社会服务面向、类型、规模
1.当年毕业率 1.知识、能力、素质标准2.毕业生双 1.2 人才培养 2.当年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 1.办学 证书平均获取率3.毕业率4.毕业生平 目标 3.当年毕业生就业率 理念 均就业率5.毕业生平均就业对口率 4.毕业生对口率
知识、能力、素质标 准:各专业人才培养 方案 2. 毕业 生双 证书 平 均获 取 1.2 率:≥95% 人 才 3.毕业率:≥95% 培 4. 毕 业 生 平 均 就 业 率 : 养 目 ≥97% 标 5. 毕业 生平 均就 业 对口 率 ≥75%、
1. 毕 业 率 : 94.5% 2. 毕 业 生 双 证获取率: 93% 3. 毕 业 生 就 业率:97% 4. 毕 业 对 口 率:70% 5. 毕 业 生 满
1.由哪个部门牵头负责?
——成立质量管理办公室,由校长直接管理, 与学校行政办公室合属办公,由1-2名专职 人员和其他部门的3 名兼职人员组成。
2.“规划目标”如何确定?
“规划目标”是诊改周期目标,广东省规定中职教学工作诊断与改 进周期为一年,当前试点学校的诊改周期为2016/2017学年。
“规划目标”要结合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学校十三五发展总体规 划、专项规划)和当前基础现状(2016年8月31日现状:学校和部门质 量总结报告、毕业班工作评价、今后有数据平台数据和诊断分析等)来 合理确定。 学校在教代会通过的学校十三五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广 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参考表》中诊断要素对规划目标的 要求,对十二个专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
丰田强调:持续改善 改善,就是要解决问题。 何谓丰田的“问题”
理想状态 差距=问题
现状
问题的种类:
某星级要求的厕所 设备、环境、保 洁提升 正常的学生厕所
更高的“理想状态” 差距
设定型问题
重新设定较高的“理想 状态(基准值.目标)” 主动规划出这种差距。
目前的“理想状态”
差距
正常情况
正常状态下的学生厕所
评价周期 结果应用
每年 部门绩效和职工绩 效的重要依据。学 校工作持续改善的 重要参考。
五年届满+学年 度考评 考核对象提拔、 任用、奖惩的 重要依据。
今年开始国家教育督导数据报送
工作思路: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覆盖“学校内部质量管理 (ISO9001)”。将ISO质量目标分解到对应的规划目标项;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作为学校制度和质量监控等的重要组 成部分。 广州市教育局中职“毕业班工作测评”工作随中职数据 平台和教学工作诊改的推进,有可能取消。
2016/2017学年工作和质量目标
负责部门
主要诊断点
1.1 办学 定位
1. 办 学 理 念
1. 在 校 生 规 模:6008 2, 开 设 专 业 12 个,2 个专 业进行了学 制改造。 3. 4.
招生就业指导科、 学生科 1.在校生总数 1.在校生规模:5850 2. 升 学 、 就 业 学 生 招生就业指导科 占比 2.开设、新增、撤消、停招专业数量:新增***专业,改造*** 3. 招 生 专 业 数 量 、 结构 3.专业招生计划:面向、类型、层次、数量等:中等职业教育,12 招生就业指导科 4. 各 专 业 学 生 数 量 个专业,各专业招生计划: 分布及趋势 5. 毕 业 生 去 向 分 布 4.社会服务类型、规模:面向行业、企业员工培训、技能考核鉴定, 及趋势 面向社会的技能培训≥25000人次 技能培训鉴定科 6. 各 类 社 会 服 务 数 量统计及趋势 1.当年毕业率:≥95% 2.当年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94% 3.当年毕业生就业率:≥97% 4.当年毕业生对口率≥71% 5、上届毕业生满意度≥83%(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