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氧化-2010

合集下载

7生物氧化

7生物氧化

2e
2Fe2+ 1/2O2
2H+
• 人体内大多数脱氢酶都以NAD+作辅酶,在脱氢酶催化下底 物MH2脱下的氢交给NAD+生成NADH+H+,在NADH脱氢酶作用 下,NADH+H+将两个氢原子传递给FMN生成FMNH2,再将氢传
递至CoQ生成CoQH2,此时两个氢原子解离成2H+和2e,2H+游
离于介质中,2e经Cyt b、c1、c、aa3传递,最后将2e传递 给1/2 O2,生成O2-, O2与介质中游离的2H+结合生成水
例如: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ATCase)
C C C C ATP(正效应剂) CTP(负效应剂) C
R R
C C
R R R R
R R R R R R
C C
C
C C
无催化活性构象(T-型)
有催化活性构象(R-型)
3.高能荷抑制ATP的生成, 促进ATP的应用,即促进 机体内的合成代谢。 4.大多数细胞的能荷处于 0.8-0.95之间。进一步说 明细胞内ATP的产生和利 用都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 状态。
ATP ATP ATP
• ATP能量生成依据(三个部位的自由能变化) • ΔG0 ’ =-nF ΔE0 ’
– FMN→CoQ:ΔG0’=-2*23.062*(0.1+0.3)=-18.4496千卡/mol – Cytb→CytC: ΔG0’=-2*23.062*(0.25-0.07)=-8.30232千卡/mol – Cytaa3→O2: ΔG0’=-2*23.062*(0.82-0.29)=-23.9千卡/mol
生物氧化
细胞内温和条件 (常温、常压、中性pH、水溶液)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人卫第九版)-06-01节生物氧化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人卫第九版)-06-01节生物氧化

递电子体
递氢体
线粒体氧化体系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
水溶性辅酶或辅基: NAD+ /NADH, NADP+/NADPH 为双电子传递体
功能基团:芳环中五价氮和三价 氮间的变化
线粒体氧化体系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
水溶性辅酶或辅基:FAD/FADH2, 为单双电子传递体 结构中含核黄素 FMN/FMNH2
复合体IV的电子传递过程
复合体IV的CuB-Cyta3将电子传递给O2、生成水
二、NADH和FADH2是呼吸链的电子供体
NADH和FADH2是线粒体呼吸链的电子供体,形成两条呼吸链
1、NADH氧化呼吸链 NADH →复合体Ⅰ→CoQ →复合体Ⅲ→Cyt c →复合体Ⅳ→O2
2、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琥珀酸 →复合体Ⅱ →CoQ →复合体Ⅲ→Cyt c →复合体Ⅳ→O2
复合体Ⅱ:琥珀酸-泛醌还原酶,即三羧酸循环中的琥珀酸脱氢酶
电子传递:琥珀酸→FAD→几种Fe-S →Q
复合体Ⅱ:无H+泵的功能
(三)复合体Ⅲ将电子从还原型泛醌传递给细胞色素c
复合体Ⅲ: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 人复合体Ⅲ含有 Cyt b(b562, b566)、Cyt c1和一种可移动的铁
辅基:铁硫中心(Fe-S)含铁离子和硫原子 通过 Fe2+ ⇌ Fe3++e- 反应传递电子
单电子传递体
Fe-S
Fe2S2
Fe4S4
线粒体氧化体系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
细胞色素蛋白 (cytochrome , Cyt)
含血红素样辅基的蛋白质
分Cyt a、b、c 及不同的亚类
细胞色素a,b,c 结合的血红素辅基
小结
氧化磷酸化: 在线粒体完成氧化与磷酸化的偶联过程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化学》考试试卷(13)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化学》考试试卷(13)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化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100分,每题5分)1. 高等生物基因组内含有大量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因此基因组的大小与其进化程度并不一一对应。

()[浙江大学2010研]答案:正确解析:在真核生物中,每种生物的单倍体基因组的DNA总量是恒定的,称为C值。

C值一般随生物进化而增加,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含大量非编码序列,因此可能存在某些低等生物的C值比高等生物大,即C值反常现象。

2.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和在体内的生物氧化的化学本质是完全相同的。

()答案:正确解析:3. DNA复制时,前导链可以连续合成,也可以不连续合成,而滞后链一定是不连续合成的。

()答案:正确解析:4. 暗反应只能在没有光照的条件下进行。

()答案:错误解析:暗反应不需要光,因此可以在没有光照的条件下进行,但也可以在光照条件下进行。

5. 苯丙酮酸和酪氨酸代谢缺陷时可导致多种疾病,如苯丙酮酸尿症、白化病和尿黑酸症等。

()答案:正确解析:6. 磷脂酸是合成中性脂和磷脂的共同中间物。

()答案:正确解析:7. 糖的有氧氧化形成ATP的方式有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两种形式;而糖的无氧氧化形成ATP的方式只有底物水平磷酸化一种方式。

()答案:正确解析:8. 抗脂解激素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

()答案:错误解析:脂肪细胞内甘油三酯脂肪酶是脂肪动员关键酶。

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均能促进脂肪动员,因而称脂解激素;胰岛素、前列腺素E2等可抑制脂肪动员,因而称抗脂解激素。

9. 只有直接消耗ATP的物质运输才是主动运输。

()答案:错误解析:协同运输是一类靠间接提供能量完成的主动运输方式。

10. 有些蛋白质的内含肽是断裂的,需要经过反式拼接才能得到有功能的蛋白质。

人卫版生物化学 第5章 生物氧化

人卫版生物化学 第5章 生物氧化

目录
三、生物氧化过程中CO2的生成 生物氧化过程中CO
(一)α单纯脱羧 (二)α 氧化脱羧 (三)β单纯脱羧 (四)β 氧化脱羧
目录
第二节 生物氧化过程中水的生成
目录
*、呼吸链 、
定义 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 ) 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2H)通过 多种酶和辅酶所催化的连锁反应逐步传递, 多种酶和辅酶所催化的连锁反应逐步传递, 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 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一系列酶和辅酶 称为呼吸链 又称电子传递链 在线粒体 呼吸链又称 电子传递链。 称为 呼吸链 又称 电子传递链 。 (在线粒体 内膜上为多酶体系) 内膜上为多酶体系
目录
(一) NAD+或NADP+为辅酶的脱氢酶类
H
氧化还原反应时变化发生在五价氮和三价氮之间。 氧化还原反应时变化发生在五价氮和三价氮之间。
目录
(二)黄素蛋白:辅基分为FMN或FAD。 黄素蛋白:辅基分为 或 。 FMN与FAD结构中含核黄素,发挥功能的部位是 结构中含核黄素, 与 结构中含核黄素 异咯嗪环,可进行可逆的加氢或脱氢。 异咯嗪环,可进行可逆的加氢或脱氢。
目录
二、参与生物氧化的酶类
(一)、氧化酶类 )、氧化酶类
催化代谢物脱氢,直接交给O 生成H 催化代谢物脱氢,直接交给O2生成H2O。亚基含有铁 铜离子。 铜离子。
(二)、需氧脱氢酶 )、需氧脱氢酶
催化代谢物脱氢,直接交给O 生成H 催化代谢物脱氢,直接交给O2生成H2O2。辅基是 FMN、FAD。 FMN、FAD。
O2 CO2和H2O ADP+Pi
能量
ATP
热能
目录
* 生物氧化的一般过程
糖原 脂肪 蛋白质
葡萄糖

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9-2011)

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9-2011)
指单位时间通入气体量与单位时间进水量的体积比值,通常是经验值。 3.11 填充比 Bio-media /carrier filling ratio
指接触氧化池内填料体积与池体有效容积的比值,通常是经验值。 3.12 预处理 Pretreatment
指进水水质不能满足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生化要求时,根据调整水质的需要,在生物接触氧化池 前设置的处理工艺,如水解酸化、气浮、均质、混凝沉淀、厌氧等工艺。 3.13 前处理 Front process
平均日流量(L/s)
5
15
40
70
100
200
500
≥1000
总变化系数
2.3
2.0
1.8
1.7
1.6
1.5
1.4
1.3
5.1.1.5 排入市政管网的工业废水设计流量应根据城镇市政排水系统覆盖范围内工业污染源废水 排放统计调查资料确定。 5.1.1.6 雨水设计流量参照 GB50014 的有关规定。 5.1.1.7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应考虑入渗地下水量,入渗地下水量宜根据实际测定资料确定。
5 设计水量和设计水质
5.1 设计水量 5.1.1 城镇污水设计流量 5.1.1.1 城镇旱流污水设计流量应按公式(1)计算。
式中:
Qdr = Qd + Qm …………………………………………(1)
Qdr —— 旱流污水设计流量,L/s;
Qd —— 设计综合生活污水量,L/s;
Qm —— 设计工业废水量,L/s。
HJ/T15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HJ/T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96
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生物氧化试题练习

生物氧化试题练习

生物氧化一、选择题A型题1.关于生物氧化与体外氧化燃烧的比较,正确的是A.反应条件相同B.终产物相同C.产生C02方式相同D.能量释出方式相同E.均需催化剂2.能使氧化磷酸化加速的物质是A.ATP B.ADP C.CoA D.NAD+E.2,4-二硝基苯酚3.能作为递氢体的物质是A.Cytaa3B.Cytb C.Cytc D.FAD E.铁硫蛋白4.下列有关生物氧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三大营养素为能量主要来源B.生物氧化又称组织呼吸或细胞呼吸C.物质经生物氧化或体外燃烧产能相等D.生物氧化中C02经有机酸脱羧生成E.生物氧化中主要为机体产生热能5.下列哪种酶属于氧化酶A.NADH脱氢酶B.琥珀酸脱氢酶C.Cytaa3D.铁硫蛋白E.CoQ6.不以复合体形式存在而能在线粒体内膜碳氢相中扩散的是A.Cytc B.CoQ C.Cytc D.NAD+E.FAD 7.肌肉组织中能量贮藏的主要形式是A.ATP B.GTP C.UTP D.磷酸肌酸E.磷酸肌醇8.肌肉收缩时能量的直接供给者是A.UTP B.ATP C.磷酸肌酸D.葡萄糖E.脂肪酸9.体内ATP生成的主要方式是A.氧化磷酸化B.底物水平磷酸化C.有机磷酸化D.肌酸磷酸化E.糖原磷酸化10.不能阻断呼吸链电子传递的物质是A.CN- B.鱼藤酮C.抗霉素A D.2,4-二硝基苯酚E.阿米妥11.下列哪种酶催化的反应需CytP450参加A.加单氧酶B.过氧化氢酶C.细胞色素氧化酶D.过氧化物酶E.SOD12.呼吸链中起电子传递作用的金属是A.Mg B.Zn C.Fe D.Co E.Mn13.辅酶Q能将电子传递给A.Cytb B.Cytc C.Cytc1D.Cyta E.Cyta314.电子在细胞色素间传递的顺序为A.aa3→b→cl→c→02 B.b→c1→c→aa3→02 C.c l→b→aa3→02D.c→b→c l→aa3→02 E.b→c→c l→aa3→0215.关于电子传递链的叙述,错误的是A.电子传递链各组分组成4个复合体B.有NADH氧化呼吸链等两条呼吸链C.每对氢原子氧化时都生成2.5个ATP D.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后,各组分都处于还原态E.如氧化不与磷酸化偶联,仍可传递电子16.呼吸链中下列哪些物质之间存在偶联部位A.CoQ和Cytc B.Cytb和Cytc C.丙酮酸和NAD+D.FAD和黄素蛋白E.Cytc和Cytaa317.下列哪个物质不是琥珀酸呼吸链的组分A.NAD+B.FAD C.CoQ D.Cytaa3E.Cytb 18.心肌中乳酸彻底氧化可产生多少分子ATPA.18 B.17 C.15 D.13 E.1119.脂溶性的递氢体是A.FAD B.FMN C.NAD+D.Fe-S E.CoQ 20.位于线粒体内膜的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是A.FAD B.NAD+C.NADP+D.FMN E.FH4 21.在二硝基苯酚存在下,β-羟丁酸氧化时的P/O比值为A.0 B.1 C.2 D.3 E.422.参与呼吸链组成成分的维生素是A.VitB1B.VitB2 C.VitC D.VitD E.VitE 23.下列特性,不符合呼吸链中Cytc特征的是A.氧化还原电位高于Cytc1B.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呈水溶性D.氧化还原电位低于Cytaa3E.为内膜固有蛋白24.1分子NAD+在电子传递链中可接受A.两个氢原子B.两个电子C.1个H+和1个电子D.1个H和1个电子E.两个H+和两个电子25.呼吸链中不具有质子泵功能的是A.复合体I B.复合体ⅡC.复合体ⅢD.复合体ⅣE.Cytaa326.P/O比值的含义是A.每消耗1mol氧分子所消耗的无机磷摩尔数B.每消耗1mol 氧分子所合成ADP的摩尔数C.每消耗1mol氧原子所消耗ATP的摩尔数D.每消耗1mol氧原子所合成ATP的摩尔数E.每消耗1mol氧分子所合成ATP的摩尔数27.能以底物水平磷酸化的方式生成ATP的代谢途径是A.糖酵解B.糖异生C.磷酸戊糖途径D.脂肪酸β氧化E.糖原分解28.近年来关于氧化磷酸化机制最普遍公认的学说为A.Wieland学说B.Mitchell学说C.Keilin学说D.Warbuig学说E.化学偶联学说29.氰化物中毒是由于抑制了哪种细胞色素A.Cyta B.Cytb C.Cytc D.Cvtc1E.Cytaa3 30.体外实验证明β-羟丁酸氧化时的P/O比值为2.7,脱下的2H 从何处进入呼吸链A.FAD B.Cytaa3C.C O Q D.Cytb E.NAD+ 31.调节氧化磷酸化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氰化物B.解偶联剂C.Cytaa3D.[ADP]/[ATP] E.甲状腺素32.可抑制ATP合酶作用的物质是A.寡霉素B.鱼藤酮C.异戊巴比妥D.抗霉素A E.氰化物33.关于细胞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种细胞色素的辅基完全相同B.细胞色素b560可被CN-抑制C.细胞色素C氧化酶不含细胞色素D.所有细胞色素与线粒体内膜紧密结合E.线粒体外也有细胞色素存在34.关于化学渗透假说,错误的是A.由PeterMitchell首先提出B.把H+从内膜外侧泵到内膜基质侧C.在线粒体内膜两侧形成电化学梯度D.质子回流时驱动ATP的生成E.质子泵的作用在于贮存能量35.胞液中产生的NADH可以A.直接进入线粒体氧化B.将H交给FAD,生成FADH2进入线粒体氧化C.还原磷酸二羟丙酮后生成的还原产物可进入线粒体D.由肉毒碱协助进入线粒体进一步氧化E.通过线粒体内膜上相应载体进入线粒体36.关于线粒体DNA(mtDNA)的叙述,错误的是A.mtDNA是线状双螺旋结构B.人mtDNA编码13条多肽链C.mtDNA基因突变常可影响氧化磷酸化D.mtDNA缺乏蛋白质保护和损伤修复系统E.mtDNA突变以母系遗传为主37.下列不属于高能化合物的是A.1,3-二磷酸甘油酸B.磷酸肌酸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D.6-磷酸葡萄糖E.琥珀酰辅酶A38.微粒体中以细胞色素P450为电子载体的是A.黄素酶B.过氧化氢酶C.混合功能氧化酶D.加双氧酶E.超氧化物歧化酶39.能在线粒体内膜自由移动,破坏电化学梯度的是A.寡霉素B.鱼藤酮C.2,4-二硝基苯酚D.抗霉素A E.ADP40.线粒体内膜外的H+A.浓度高于线粒体内的H+浓度B.浓度低于线粒体内的H+浓度C.可自由进入线粒体D.进入线粒体需载体转运E.进入线粒体需耗能41.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意味着A.线粒体氧化作用停止B.线粒体膜ATP酶被抑制C.线粒体三羧酸循环停止D.线粒体能利用氧,但不能生成ATP E.线粒体内ADP浓度降低42.胞液NADH经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进入线粒体发生氧化磷酸化反应,其P/O比值为A.1 B.1.5 C.2 D.2.5 E.343.可兼作需氧脱氢酶和不需氧脱氢酶辅酶的是A.NAD+B.NADP+C.FAD D.Cytb E.CoQ44.调节氧化磷酸化作用的激素A.肾上腺素B.甲状腺素C.肾上腺皮质激素D.胰岛素E.生长素45.劳动或运动时ATP因消耗而大量减少,此时A.ADP相应增加,ATP/ADP下降,呼吸随之加快,氧化磷酸化升高B.ADP相应减少,以维持ATP/ADP恢复正常C.ADP大量减少,ATP/ADP增高,呼吸随之加快D.氧化磷酸化速度不变E.以上都不对46.脱下的氢进入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的反应是A.脂酰CoA→烯脂酰CoA B.6-磷酸葡萄糖→6一磷酸葡萄糖酸C.丙酮酸→乙酰CoAD.苹果酸→草酰乙酸E.谷氨酸→α-酮戊二酸B型题A.NADH B.NADPH C.细胞色素b D.铁卟啉E.细胞色素P4501.属于呼吸链中递氢体的是2.既是呼吸链中递氢体,又是递电子体的是3.属于呼吸链中递电子体的是4.为羟化反应提供氢的是A.异戊巴比妥B.寡霉素C.铁螯合剂D.COE.二硝基苯酚5.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是6.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抑制剂是7.可与ATP合酶结合的物质是A.1,3-二磷酸甘油酸B.琥珀酰CoA C.ATP D.AMP E.磷酸肌酸8.高能硫酯化合物是9.不属于高能化合物的是10.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的是11.能量的暂时储存形式是12.糖酵解过程中产生的高能化合物是附:近年研考及执考试题A型题1.下列关于呼吸链的叙述,错误的是(2002研考)A.在传递氢和电子过程中偶联ADP磷酸化B.CO可使整个呼吸链的功能丧失C.递氢体同时也是递电子体D.递电子体也都是递氢体E.呼吸链的组分通常按E0值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2.下列关于细胞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2006研考)A.是一类以铁卟啉为辅基的酶B.都紧密结合在线粒体内膜上C.是呼吸链中的递氢体D.在呼吸链中按b-c-c1-aa3排列E.又称细胞色素氧化酶3.下列关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的叙述,正确的是(2007研考)A.ADP磷酸化作用加速氧的利用B.ADP磷酸化作用继续,但氧利用停止C.ADP磷酸化停止,但氧利用继续D.ADP磷酸化无变化,但氧利用停止4.下列代谢物经相应特异脱氢酶催化脱下的2H,不能经过NADH 氧化呼吸链氧化的是(2005研考)A.异柠檬酸B.苹果酸C.α-酮戊二酸D.琥珀酸E.丙酮酸5.线粒体外NADH经α-磷酸甘油穿梭进入线粒体内完成氧化磷酸化,其P/O比值为(1998研考)A.0 B.1.5 C.2 D.2.5 E.36.下列哪种物质脱下的一对氢经呼吸链传递后P/O比值约为2.5?(1996研考)A.β-羟丁酸B.琥珀酸C.α-磷酸甘油D.抗坏血酸E.脂酰辅酶A7.CO抑制呼吸链的部位是(2010研考)A.复合体ⅠB.复合体ⅡC.复合体ⅢD.复合体Ⅳ8.氰化物中毒是由于抑制下列哪种细胞色素?(2003、1991研考,2001执考)A.Cyta B.Cytaa3C.Cytb D.Cytc E.Cytc1 9.2,4-二硝基苯酚抑制氧化磷酸化的机制是(2012研考)A.解偶联B.抑制电子传递C.抑制ATP合酶D.与复合体Ⅰ结合10.人体活动主要的供能物质是(1994、1993研考,2000,2005执考)A.葡萄糖B.脂酸C.磷酸肌酸D.GTP E.ATP 11.下列化合物中,不含高能磷酸键的是(2011、1994研考,2012执考)A.1,3二磷酸甘油酸B.1,6二磷酸果糖C.二磷酸胞苷D.二磷酸鸟苷1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能化合物的是(2009研考)A.二磷酸腺苷B.乙酰CoA C.3-磷酸甘油酸D.磷酸肌酸13.关于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哪项是错误的?(1992研考)A.体内合成反应所需的能量均由ATP直接提供B.能量的生成、贮存、释放和利用都以ATP为中心C.ATP的化学能可转变为机械能、渗透能、电能以及热能等D.ATP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调节其生成E.体内ATP的含量极少而转换极快14.苹果酸穿梭的生理意义在于(1995研考)A.将草酰乙酸带入线粒体彻底氧化B.维持线粒体内外有机酸的平衡C.进行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基作用D.为三羧酸循环提供足够的草酰乙酸E.将胞浆中NADH+H+带入线粒体内15.胞浆NADH经α-磷酸甘油穿梭后氧化磷酸化产生的ATP数是(2008研考)A.1 B.1.5 C.3 D.416.通常,生物氧化是指生物体内(2000执考)A.脱氢反应B.营养物质氧化成H2O和CO2的过程C.加氢反应D.与氧分子结合的反应E.释放电子的反应17.下列有关氧化磷酸化的叙述,错误的是(2002执考)A.物质在氧化时伴有ADP磷酸化生成ATP B.氧化磷酸化过程存在于线粒体内C.P/O可以确定ATP的生成数D.氧化磷酸化过程有两条呼吸链E.经呼吸链传递至氧产生3分子ATP18.关于氧化磷酸化的叙述,错误的是(2006执考)A.物质在氧化时伴有ADP磷酸化生成ATP B.氧化磷酸化过程涉及两种呼吸链C.电子分别经两种呼吸链传递至氧,均产生3分子ATPD.氧化磷酸化过程存在于线粒体内E.氧化与磷酸化过程通过偶联产能19.一食过多白果(含氰化物)的病人,导致呼吸窒息,抑制呼吸链的具体环节是(2001执考)A.阻断NADH脱氢酶的催化作用B.阻断Cytb和c1传递电子C.阻断Cytaa3把电子传递给氧D.解偶联作用E.抑制ATP合酶的活性20. 能够促进ATP合酶合成ATP的因素是(2018年研考)A.物质还原速度的加快B.质子顺浓度梯度向基质回流C.寡霉素与ATP合酶相互作用D.电子从Cytb到Cyte的传递减慢21. 氰化物中毒时,患者的呼吸气味常是(2018年研考)A.烂苹果味B.苦杏仁味C.蒜臭味D.腥臭味22. 生物氧化中P/O比值的含义是(2017年研考)A.生成ATP数与消耗1/2O2的比值B.分解蛋白质与需要1/2O2的比值C.需要的磷酸与生成1/2O2的比值D.氧化的磷脂与消耗1/2O2的比值23. 甲状腺功能亢进惠者基础代谢率增高的原因是(2014年研考)A .ATP合成增加 B.解耦联蛋白基因表达增强C.细胞膜Na+,K+ -ATP酶活性降低D.ATP-ADP 转位酶活性降低24. 下列辅酶中,不参与递氢的是(2016年研考)A .NAD+ B.FAD C. FH4 D. CoQ25. 直接参与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棱的重要中间产物是(2016年研考)A.丙酮酸B.磷酸二羟丙酮C.磷酸甘油D.草酰乙酸26. 氧化磷酸化抑制剂鱼藤酮存在时,1分子琥珀酸经呼吸链传递生成的ATP数是(2015年研考)A.0B.1C.1.5D.2.5B型题A.NAD/NADH+H+B.FAD/FADH2C.CytbFe3+/Fe2+ D.CytaFe3+/Fe2+1.上述呼吸链氧化还原对中,氧化还原电位最高的是(2009研考)2.上述呼吸链氧化还原对中,参与构成呼吸链复合体Ⅱ的是(2009研考)A.复合体ⅡB.复合体ⅢC.FADD.Cyt c3.在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偶联位点是(2015年研考)4.在呼吸链中仅作为递电子体的是(2015年研考)C型题A.细胞色素P450B.铁硫蛋白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1.构成呼吸链的成员有(1994研考)2.参与生物转化的酶有(1994研考)A.进入呼吸链生成2.5个ATP B.进入呼吸链生成1.5个ATP C.二者均对D.二者均不对3.3-磷酸甘油醛在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催化下脱下的氢(1997研考)4.谷氨酸在谷氨酸脱氢酶的催化下脱下的氢(1997研考)X型题1.同时传递电子和质子的辅酶有(1996研考)A.辅酶Q B.铁硫蛋白C.FMN D.细胞色素aa3 2.下列哪些化合物属于高能化合物?(2004、1999研考)A.1,6-双磷酸果糖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三磷酸肌醇D.磷酸肌酸3.能够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有(2018年研考)A. [ADP]/[ATP]B. 甲状腺素增加C. 线粒体突变D. CO阻断Cyta3二、名词解释1.氧化磷酸化2.氧化呼吸链3.底物水平磷酸化4.P/O 比值三、填空题1.ATP生成的主要方式有和。

生物化学的生物氧化部分

生物化学的生物氧化部分
解成ADP的标准自由能变化。ΔG0'≥-30.5KJ/mol 生物学中的标准状态0.1MPa、25℃、pH=7.0。
(2) 高能磷酸化合物 大多数高能化合物都含有可水解的磷酸 基团,所以又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 但并不是所有含磷酸基团的化合物都属
于高能磷酸化物,如6-磷酸葡萄糖等就属于
低能磷酸化合物。
线粒体内膜和嵴上有许多球状突出,就是ATP合
成酶系或称FoF1ATP酶,由三部分组成: ①头部 也称偶联因子F1,它位于线粒体内膜的基 质侧表面,由5种亚基组成,是9聚体 (α3β3γδε),含有ATP合成酶活性,其中α 和β亚基上有ADP和ATP的结合位点;β亚基有催化 活性,称为催化亚基;γ亚基可调节质子从Fo蛋白 向F1蛋白的流动,起阀门的作用。
能 能 能
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
ATP
ATP
ATP
ATP的生理功能
1. ATP与能量转换 2. 转变为其它三磷酸核苷,供生物合成所需能量。 ATP + UDP → ADP + UTP 合成多糖
ATP + CDP → ADP + CTP 合成磷脂 ATP + GDP → ADP + GTP 3. 生物合成RNA的原料 合成蛋白质
Fe3+ + e → Fe
2+
是呼吸链中将电子从CoQ传递到O2的专一酶类。
线粒体中的Cyt多数与膜紧密结合,只有Cytc结
合得比较疏松,容易提纯。Cyta和Cyta3现在还不 能分开,把a和a3合称为细胞色素氧化酶。
在Cytaa3分子中除铁卟啉外,还含有2个Cu原子,
依靠其化合价的变化,把电子从a3传到O2: Cu2+ + e → Cu

第八章BIOLOGICALOXIDATION

第八章BIOLOGICALOXIDATION
胞液中NADH必须经一定转运机制进入线粒 体,再经呼吸链进行氧化磷酸化。 转运机制主要有 α-磷酸甘油穿梭 (α-glycerophosphate shuttle)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malate-asparate shuttle)
目录
1. α-磷酸甘油穿梭机制
目录
CH2OH
NADH+H+
提高ATP生成的效率。
中。
物质的氧化方式是脱氢反应,脱下的 产生的CO2、H2O由物质中的 氢在酶、辅酶和电子传递系统参与下经 碳和氢直接与氧结合生成。
一系列传递与水结合生成H2O;二氧化 碳(CO2 )是由于糖、脂类和蛋白质转
变成含羧基的化合物(有机酸)直接 脱羧或氧化脱羧产生。
◆场所:真核细胞在线粒体内膜,原核细胞在质膜上进行。
目录
* 生物氧化与体外氧化之不同点
生物氧化
体外氧化
是在细胞内温和的有水环境中(体温, 在高温、高压、干燥条件下进
pH接近中性),经一系列酶促反应逐步 行,是剧烈的自由基反应,
缓慢进行,能量逐步释放,以ATP形 能量突发式释放。产生的能量
式储存和转运,有利于机体捕获能量, 以光与热的形式散发在环境
高能化合物的共同特点是含有容 易断裂的“活泼键”,水解时释放能 量,常用符号表示。
电子和氢离子一起被接受,还原型CoⅠ将氢移 到NADH(黄素)脱氢酶上。
目录
NAD+和NADP+的结构
R=H: NAD+; R=H2PO3: NADP+
目录
NAD+(NADP+)和NADH(NADPH)相互转变
目录
②黄素蛋白
含FMN或FAD的蛋白质,每个FMN或FAD可 接受2个电子2个质子。呼吸链上具有FMN为辅基 的NADH脱氢酶,以FAD为辅基的琥珀酸脱氢酶。

动物生物化学课件9 生物氧化

动物生物化学课件9 生物氧化

2.3 其它氧化酶
微粒体、过氧化物酶体也是生物氧化 的场所 氧化过程中不伴有偶联磷酸化,不能生 成ATP
2.3.1 过氧化物酶体中的氧化酶类 (一)过氧化氢酶(catalase)
又称触酶,辅基为血红素,催化反应如下:
2H2O2
2H2O + O2
(二)过氧化物酶(perioxidase)
辅基为血红素,催化反应如下:
(1)鱼藤酮、异戊巴比妥、杀粉蝶霉素A (2)抗霉素A(antimycin A)、二巯基丙醇
(3)氰化物、硫化氢、叠氮化物(NaN3)和CO
鱼藤酮 异戊巴比妥 杀粉蝶霉素A
FAD.H2 (Fe-S)
抗霉素A 二巯基丙醇
氰化物 硫化氢 叠氮化 CO
NADH FMN (Fe-S)
Cytb Cytc1 Cytc
1.生物氧化概述
1.2 生物氧化的特点 ﹡生物体活细胞中进行;
﹡温和环境(37℃, 中性); ﹡在一系列酶、辅因子及中间递体的参与下逐 步进行;
﹡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失 ,大部分 储存在ATP中,逐步释放。
生物氧化中物质的氧化方式:
脱氢(乳酸 丙酮酸)
失电子(Fe2+
加氧
Fe3+)
生物氧化的一般过程:
FADH呼吸链(琥珀酸呼吸链)的组成
a) 复 合 物 II ( 琥 珀 酸 -Q 脱 氢 酶 , 含 FAD 、 Fe-S Cytb560)
b) CoQ c) 复合物III(同 NADH 呼吸链)
d) Cytc
e) 复合物IV (同 NADH 呼吸链)
5. 胞液NADH进入线粒体的穿梭机制 A、α-磷酸甘油穿梭作用
c、铁硫蛋白
辅基:铁硫簇(iron-sulfer cluster, Fe-S)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化学》考试试卷(5127)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化学》考试试卷(5127)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化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95分,每题5分)1. 氨基酸合成的过程中,将NH4+引入α酮戊二酸分子中生成谷氨酰胺需要NADH提供还原力。

()答案:错误解析:在这个过程中,提供还原力的物质是NADPH。

2. 细胞水平的调控是一种最原始、最基础的调控机制。

()答案:错误解析:3. 氨基酸的吸收在小肠中进行,需要有运输载体的参与,但不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正确解析:4. 乙酰CoA不能作为动物糖异生的前体,所以它的含量多少对动物糖异生效率没有影响。

()答案:错误解析:丙酮酸羧化酶的活性受乙酰CoA和ATP激活,受ADP抑制。

凡可转变为乙酰CoA的脂酸代谢产物都能促进糖异生作用。

5. 遗传信息只存在于DNA分子中,一条双链DNA含有许许多多基因,他们是相互不重叠的。

()[山东大学2016研]答案:错误解析: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DNA分子中,还有少数病毒的遗传信息是存在于RNA分子中,而且一条双链DNA上的基因是可以重叠的,称为重叠基因。

6. 糖原合成酶和糖原磷酸化酶磷酸化后活性都升高。

()答案:错误解析:磷酸化脱磷酸是由蛋白激酶和磷蛋白磷酸酶这一组酶共同催化的。

通过各种蛋白激酶的催化,由ATP提供磷酸基,使酶蛋白中丝氨酸、苏氨酸或酪氨酸等氨基酸残基侧链上的—OH磷酸化,调节酶的活性。

糖原合成酶磷酸化后活性降低,糖原磷酸化酶磷酸化后活性升高。

7. 琥珀酸脱氢酶是三羧酸循环中唯一掺入线粒体内膜的酶。

()答案:正确解析:8. 在肌肉细胞中磷酸戊糖途径比在脂肪细胞中更活跃。

()答案:错误解析:磷酸戊糖途径能为脂肪酸合成提供大量的还原当量NADPH,因而在脂肪细胞中该途径远比在肌肉细胞中更为活跃。

9. 动物脂肪酸合成所需NADPH主要来自氧化的磷酸戊糖途径,其次还可由对NADP+专一的异柠檬酸脱氢和苹果酸酶提供。

2010届高三生物精品课件:第五章 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2010届高三生物精品课件:第五章  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同样是分解葡萄糖,为何无氧呼吸只能释放少量能量? 同样是分解葡萄糖,为何无氧呼吸只能释放少量能量?
无氧呼吸中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存留在酒 精或乳酸中
无氧呼吸的意义
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 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短暂的无 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释放出 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能量以适应缺氧环境条件. 能量以适应缺氧环境条件. 人在剧烈运动时, 人在剧烈运动时,需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消 耗大量的能量, 耗大量的能量,肌肉细胞则以无氧呼吸的方式供给 能量,满足人体的需要. 能量,满足人体的需要.
葡萄糖 丙酮酸

无O2
酒精+CO2+少量能量 酒精+CO (大部分高等植物,酵母菌) 大部分高等植物,
主要场所: 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
酶 乳酸+少量能量 乳酸+ 马铃薯块茎,玉米胚, (马铃薯块茎,玉米胚,脊椎动物 肌细胞, 肌细胞,乳酸菌)
无氧呼吸总反应式
C6H12O6 酶 乳酸) 2 C3H6O3(乳酸) + 少量能量
VS
1.场所 1.场所 2.条件 2.条件
3.物质变化 3.物质变化
4.能量变化 4.能量变化
四,呼吸作用的意义: 呼吸作用的意义:
1.呼吸作用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呼吸作用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呼吸作用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呼吸过程能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2.呼吸过程能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呼吸过程能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④有氧呼吸概念: 有氧呼吸概念: 细胞在____的参与下,通过_______的催化作用, ____的参与下 _______的催化作用 细胞在____的参与下,通过_______的催化作用,把 多种酶 氧 CO2 _______等有机物_______________,产生_____ _____和 _______等有机物_______________,产生_____和 彻底氧化分解 葡萄糖 等有机物_______________ H 2O _____,释放______,生成_________的过程. ______,生成_________的过程 _____,释放______,生成_________的过程. 能量 许多ATP 许多ATP

交大生化笔记8

交大生化笔记8

第八章生物氧化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称为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主要是糖、脂肪、蛋白质等在体内分解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能量可使ADP磷酸化生成ATP,供生命活动之需,其余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释放,可用于维持体温。

生物氧化中物质的氧化方式有加氧、脱氢、失电子,遵循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物质在体内外氧化时所消耗的氧量,最终产物(CO2,H2O)和释放能量均相同。

但生物氧化是在细胞内温和的环境中(体温,pH接近中性),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逐步进行的,因此物质中的能量得以逐步释放,有利于机体捕获能量提高ATP生成的效率。

生物氧化过程中进行广泛的加水脱氢反应使物质能间接获得氧,并增加脱氢的机会;生物氧化中生成的水是由脱下的氢与氧结合产生的,CO2由有机酸脱羧产生。

体外氧化(燃烧)产生的CO2,H2O由物质中的碳和氢直接与氧结合生成,能量是突然释放的。

第一节生成ATP的氧化体系一、呼吸链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2H)通过多种酶和辅酶所催化的连锁反应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

由于此过程与细胞呼吸有关,所以将此传递链称为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

它们按一定顺序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

其中传递氢的酶或辅酶称之为递氢体,传递电子的酶或辅酶称之为电子传递体。

不论递氢体还是电子传递体都起传递电子的作用(2H2H++2e),所以呼吸链又称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fer chain)。

(一)呼吸链的组成用胆酸,脱氧胆酸等反复处理线粒体内膜,可将呼吸链分离得到4种仍具有传递电子功能的酶复合体(complex)(表8-1),其中复合体Ⅰ、Ⅲ和Ⅳ完全镶嵌在线粒体内膜中,复合体Ⅱ镶嵌在内膜的内侧(图8-1)。

下面以复合体为基础叙述呼吸链电子传递的过程(图8-2)。

1.复合体Ⅰ— NADH-泛醌还原酶大部分代谢物脱下的2H由氧化型菸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NAD+)接受形成还原型菸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的有关规定。 b) 污水处理厂(站)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镇防洪标准,且有良好的排水条件。 c) 污水处理厂(站)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应符合 GB50016 和 GB50222 的规定。 d) 污水处理厂(站)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及其它污染物的治理与排放,
应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e) 污水处理厂(站)的噪声和振动控制设计应符合 GBJ87 和 GB50040 的规定,机房内、外的
指为好氧接触氧化池输送压缩空气,或向污水充氧的系统,由空气压缩机、管道、阀门、释放 器等组成。 3.6 曝气区 Aeration area
2
指接触氧化池底部可用于布置曝气装置的区域。 3.7 填料层 bio-media layer
指接触氧化池中部布置填料的区域。填料布置方式和数量与池高、填料类型及进水水质有关。 3.8 稳水层 Stable layer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 院、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桑德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建工金源环保发展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杭州天宇环保工程实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2011年10月24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2年01月0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I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范生物接触氧 化法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接触氧化法及其组合工艺的污水处理工程的工艺设计、主要工艺设备和材料、 检测和过程控制、施工与验收、运行与维护等技术要求。
指单位时间通入气体量与单位时间进水量的体积比值,通常是经验值。 3.11 填充比 Bio-media /carrier filling ratio

理学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PPT课件

理学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PPT课件

(1)酰基磷酸化合物
O
O
H3N+ C O P OO-
氨甲酰磷酸
O
O
RC O P O A O-
酰基腺苷酸
O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RCH C O P O A
N+H3
O-
氨酰基腺苷酸
第15页/共79页
(2)焦磷酸化合物
OO
O- P O P O-
NH2
O-
O-
N
N
焦磷酸
O O- P
O-
O O- P
O-
O O- P
O-
NN OCH2 O
第11页/共79页
四、 高能化合物 ➢ 高 能 化 合 物 : 一 般 将 水 解 时 能 够 释 放 21 kJ /mol ( 5 千 卡 /mol) 以 上 自 由 能
(G’< -21 kJ / mol)的化合物称为高能化合物。
第12页/共79页
➢ 在高能化合物分子中,活泼共价键被水解断裂时释放大量自由能,这种化学键称为 髙能键。常用符号~表示。
第24页/共79页
一、线粒体呼吸链的组成
第25页/共79页
呼吸链的组成
1.烟酰胺脱氢酶类( NAD+) 2.黄素蛋白酶类 3. 铁-硫蛋白类 4. 辅酶Q(CoQ)
琥珀酸等
黄素蛋白 (F AD)
铁硫蛋白 (Fe-S)
NADH
黄素蛋白 (FMN)
铁硫蛋白 (Fe-S)
辅酶Q (CoQ)
Cyt b
Fe-S 细胞色素类 Cyt c1

CO
第42页/共79页
O2
第三节 氧化磷酸化
在生物氧化中,代谢物脱氢产生的NADH+H+化经呼吸链氧 化生成水时,所释放的自由能用于ADP磷酸化形成ATP,这 种氧化与磷酸化相偶联的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作用。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录入时间:2010-8-31 9:35:00 来源:青岛海博能量代谢的中心任务是生物体如何把外界环境中多种形式的最初能源转换成对一切生命活动都能使用的通用能源—— ATP 。

对微生物来说,它们可利用的最初能源有三大类即:有机物、日光和还原态无机物。

一、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生物氧化是发生在活细胞内的一系列产能性氧反应的总称。

生物氧化的形式包括某物质与氧结合、脱氢或失去电子;生物氧化的过程可分为脱氢(或电子)、递氢(或电子)和受氢(或电子)三个阶段;生物氧化的功能则有产能、产还原力和产小分子中间代谢物三种。

异养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的方式,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受体的不同可分成发酵和呼吸两种类型,而呼吸以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

1 .发酵发酵是指微生物细胞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成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

在发酵条件下有机化合物只是部分地被氧化,因此只释放出一小部分的能量。

发酵过程的氧化是与有机物的还原偶联在一起的。

被还原的有机物来自于初始发酵的分解代谢,即不需要外界提供电子受体。

发酵的种类有很多,可发酵的底物有糖类、有机酸、氨基酸等,其中以微生物发酵葡萄糖最为重要。

生物体内葡萄糖被降解成丙酮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主要分为四种途径: EMP 、 HMP 、 ED 、磷酸解酮酶途径。

2 . EMP 途径整个 EMP 途径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可认为是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及能量释放的准备阶段,只是生成两分子的主要中间代谢产物:甘油醛 -3- 磷酸。

第二个阶段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合成 ATP 并形成两分子的丙酮酸。

在糖酵解过程中,有两分子 ATP 用于糖的磷酸化,但合成出四个分子的 ATP ,因此每氧化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净得两个 ATP 。

在两分子的 1 , 3- 二磷酯甘油酸的合成过程中,两分子 NAD + 被还成为 NADH 。

然而,细胞中的 NAD + 供应是有限的,假如所有的 NAD + 都转化为 NADH ,葡萄糖的氧化就得停止。

bk第5章生物氧化

bk第5章生物氧化

NH O
HOOC CH2
NC CH3
NH~ P O-
O-
磷酸肌酸
1、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 )概念

一系列酶和辅酶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线 粒体内膜上,可以将代谢物脱下的氢(H++e )逐步传递给氧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由于此 过程与细胞摄取氧的呼吸过程有关,所以这一 传递链称为呼吸链。也叫电子传递链。
2020/3/25
(2)解偶联剂作用机制(图示 )
电子传递使H+跨膜转移 H+膜内外电化学梯度
H+经ATP合酶的F0 单元回流 H+经从其它途径回流
ATP合成 能量以热能散失,不能合成ATP
常见的解偶联剂包括:2,4-二硝基苯酚,解偶联蛋白。
2020/3/25
解偶联剂对底物水平磷酸化无影响。
(3)氧化磷酸化抑制剂 (图示)
生成ATP的个数
即:
P/O比值:一对电子通过呼吸链时生成ATP的个数
2020/3/25
3、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理
化学偶联假说: 1953年E.C.Slater提出 构象偶联假说 :1964年P.D.Boyer提出 化学渗透假说(chemiosmotic hypothesis):
由P.Mitchell 1961年提出:电子经呼吸链传递 时,可将质子(H+)从线粒体内膜的基质侧泵到内 膜胞浆侧,产生膜内外质子电化学梯度储存能量。 当质子顺浓度梯度回流时驱动ADP与Pi生成ATP。
2020/3/25
二、氧化磷酸化:
(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1、氧化磷酸化的概念 2、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 3、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
2020/3/25
1、氧化磷酸化的概念

6 生物氧化

6 生物氧化

化学渗透学说详细示意图:
内膜外侧 H+
+ + + + + +
H+
+
H+
Cyt c + +
F
+
CoQ Ⅰ

-
延胡索酸


0
- - -
- H2O
F1
-
NADH+H+ NAD+ 基质侧
琥珀酸
1/2O2+2H+ ADP+Pi ATP
H+
ATP合酶结Βιβλιοθήκη 模式图ATP合酶:质子通道 F0 a1b2c9~12亚基 具酶活的F1 α3β3γδε亚基
当H+顺浓度递度经F0中a亚基和c亚基之间 的通道回流时,回流能量驱动γ亚基发生旋转, 3个β亚基的构象发生周期性改变
ATP合酶的工作机制
化磷酸化的因素
(一) ADP (二)甲状腺激素 (三)抑制剂
(一)ADP
NADH +
H+
1 + O2 2
氧化磷酸化
H2O + NAD+
ADP+Pi
ATP
ADP/ATP↓: 抑制氧化磷酸化,ATP生成↓ ADP/ATP↑: 促进氧化磷酸化,ATP生成↑
(一)呼吸链的组成
1. 烟酰胺辅酶
R=H: NAD+;
R=H2PO3:NADP+
烟酰胺辅酶的作用原理
H
H H
C CONH2 N R
+
+ H + e + H+
N R

细胞内的生物氧化

细胞内的生物氧化
24
FAD 还原型Fe-S Q 琥珀酸 脱氢 FADH2 氧化型Fe-S QH2
25
复合体II
3. 复合体Ⅲ: 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
Cyt b (b562和b566)
复合体Ⅲ 铁硫蛋白
Cyt c1
复合体Ⅲ
QH2→ b562; b566; Fe-S; c1 →Cyt c 26
复合体Ⅲ 4H+
2H+
-e +e
Fe 3+
Fe4S4
FMN
FAD
(Fe-S) (Fe-S)b
4. 泛醌(ubiquinone, 辅酶Q, UQ, Q)
Q QH 2H++2e
2H++2e
2
5. 细胞色素(cytochromes,Cyt)
是一类以铁卟啉为辅基的催化电子传 递的酶类,根据它们吸收光谱不同而分类
(二)呼吸链成分的排列顺序
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fer chain)
➢ 组成 递氢体和递电子体
(2H 2H+ + 2e)
9
(一)呼吸链的组成成分
主要可分为以下五大类 : ➢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或称
辅酶Ⅰ(CoⅠ) ➢ 黄素蛋白(flavoproteins,FP) ➢ 铁硫蛋白(iron-sulfur protein, Fe-S) ➢ 泛醌(ubiquinone, UQ或 Q) ➢ 细胞色素类(cytochromes,Cyt)
A
能量

ADP+Pi
联 ATP 磷酸化
42
➢ 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
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复合体Ⅰ、Ⅲ、Ⅳ 根据自由能变化和P/O比值确定 ⊿Gº'=-nF⊿Eº'

生物接触氧化设计计算详解

生物接触氧化设计计算详解

摘要水污染问题是我国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水处理的发展对我国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是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水污染日益严重。

因此,高效、合理、经济的污水处理工艺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本设计是山东济南某新区20000m3/d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初步设计。

根据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污水厂的规模,并结合脱氮除磷的要求,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生物接触氧化是采用生物膜水处理废水的一种方法,是以附着在载体(填料)上的生物膜,净化有机废水的一种高效水处理工艺。

所选的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具有工艺稳定性高,处理构筑物少,流程简化,节省投资等优点。

通过此工艺的处理,出水水质将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

关键词:生物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AbstractOne of the foremos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our country is water pollution,especially because of over-exploit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unreasonable use,water pollution is increasely ,efficient,rational,economic process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is the ke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The design is a intial design on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of a new township Ji Nan of Shan dong to the location of the township ,the sacle of the plant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the craft of the plant is bio-contact oxidation. Bio-contact oxidation is a kind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method by using biofilm, which is a highly efficient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of organic materials purification with the biomembrane attached to the carrier (commonly known as fillers). Selected bio-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 has some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process stability , less structure, process simplification and saving investment.Through this craft processing, the effluent will reach the B standard of national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lant emission standards (GB18918-2002).Keywords: bio-contact oxidation Sewage treatment plant Process目录ContentsAbstract (II)Chapter 1 Design summarize (1)Design basis and design task (1)The original basis (1)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 (2)Design Principles (2)Design basis (2)Design Purpose (3)Design of water (3)Design of water Design of water (3)Chapter 2 Determination Process (5)Design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5)CASS Technology (6)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 (8)Choosing the craft (8)Engineering examples (10)Engineering examples of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 (11)Process of the craft (12)Chapter 3 Wastewater treatment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structures (13)Coarse grid (13)Design Notes (13)Design parameters (14)Design calculations (14)Grit chamber (17)Design Notes (17)Design parameters (17)Design calculations (17)Fine grid (18)Design parameters (18)Design calculations (19)Grit chanber (21)Design Notes (21)Design parameters (22)Hydrolysis acidification tank (26)Design parameters (26)Volume calculations (26)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 (27)distribution wells (29)Design Notes (29)Design repuirements (29)Design calculations (30)Bio-contact oxidation tank (32)Sedimentation tank (42)Known conditions (42)Design parameters (42)Design calculations (43)Disinfectant tank (48)Design parameters (48)Design calculations (48)Chlorination room (49)Disinfectant (49)Chlorine dosage calculation (49)sedimentation tank (50)Design parameters (50)Design calculations (51)Blower housing (54)Sludge storage tank (54)Design parameters (54)Design calculations (54)Sludge pumping station (55)Sludge dewatering machine room (56)Calculation of the amount of dewatered sludge (56)Dehydrator Selection (57)Pump Selection sludge transportation (58)Calculation of dosage (58)Regulation ponds (59)Volume calculation (59)Chapter 4 Description of major equipment (60)Chapter 5 Sewage treatment plant layout (63)Layout of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63)The principle of The layout (63)Layout (63)Elevation layout of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65)Elevation layout principle (65)Sewage treatment elevation calculation (66)Sludge treatment elevation calculation (73)chapter 6 the project budget and cost analysis (77)Business organization (77)Situation of the enterprise (77)Labor quota (77)Investment budget (77)Investment budget (78)Apparatus and instruments purchased fee (81)Other construction costs (81)Ready-costs (81)Operating costs (81)Energy consumption charges E1 (82)Pharmacy fee E2 (82)Wage welfare E3 (83)Basic fixed asset depreciation charges E4 (83)Intangible assets and deferred assets amortization expense E5 (83)Overhaul fund commission E6 (84)Routine repair and maintenance fee E 7 (84)Management fee sales and other expenses E 8 (84)Annual operating costs E9 (85)chapter 7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86)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s and pollutant discharge standards (86)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s (86)Pollutant emission standards (86)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production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87)Air Pollution Sources (87)Wastewater pollution (87)Solid waste materials (87)Noise (87)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the initial program (88)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88)Wastewater treatment (88)Solid waste management (88)Noise control (88)Safety measures (89)Evaluation findings (89)Conclusion (90)Acknowledgements (91)References (92)第1章 设计概论设计依据和设计任务原始依据1.设计题目山东济南某新区320000/m d 生活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2.给定资料(1)污水水质:设计原水水质为COD= 380/mg L ,BOD 5=320/mg L ,SS=200/mg L ,NH 3-N=35/mg L ,TN=5/mg L , TP=5/mg L ,PH=~(2)出水水质要求:要求出水水质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 标准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生物氧化和氧化磷酸化第一节 生物氧化概述一、生物氧化的概念生物氧化是指有机分子在生物体内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和H2O并 释放能量的过程。

(广义和狭义的氧化) 1、生物氧化的主要内容 ① CO2是如何生成的? ② H2O是如何生成的? ③ 能量是如何释放和怎样被生物利用的? 2、生物氧化的特点 ① 常温常压下进行,不会瞬时放出大量热和光而产生高温。

② CO2的产生和H2O的生成是分开的。

③ 反应由酶催化,整个氧化过程分多步进行,能量逐步释放,因 而有利于氧化过程的控制和能量的利用。

13、生物氧化中CO2和H2O的生成 1)CO2的生成 生物氧化中的CO2主要是由脱羧反应的方式产生,如丙酮酸的 脱氢脱羧、α-酮戊二酸的脱氢脱羧等。

2)H2O的生成 生物氧化中的水主要是由底物脱下的氢和电子通过一系列的 中间传递体最终传给氧而生成。

4、生物氧化的方式 生物氧化的方式为:脱氢、加氧、加水脱氢和脱电子。

二、生化反应中的自由能变化1、自由能的概念 自由能是指恒温恒压条件下,体系可以用来对环境作功的那部分能 量。

又称Gibbs自由能,故用G表示。

A + B C+D判断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标准就是自由能的变化ΔG。

当ΔG < 0时,反应可自发进行。

当ΔG > 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当ΔG = 0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2、反应自由能变化的计算 反应自由能 标准自由能 ΔG = ΔGө′+ RT ln [产物浓度] / [反应物浓度] ΔGө′ = -RT ln K′ (pH=7)(R:摩尔气体常数;T:绝对温度;K:平衡常数)23、氧化还原电位 物质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需要发生电子的转移,氧化还 原电位是衡量物质电子得失能力的指标。

某一物质的还原态与其氧化态构成氧化-还原电对,如Fe2+ 与Fe3+构成氧化-还原电对,Cu与Cu2+构成氧化-还原电对。

氧化还原电位越低的氧化-还原电对越容易给出电子。

为了 能定量地表示每一对氧化-还原电对的电势,就必须测定每一 对氧化-还原电对的电势并给出一个确切且可与不同的氧化- 还原电对进行比较的数值。

因此就规定在标准状态下,被测氧 化-还原电对与标准氢电极构成化学电池时的电压作为该氧化 -还原电对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

4、氧化-还原反应的自由能计算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其自由能的变化可由氧化还原电位的变 化来计算。

ΔGө′ = -nF ΔEө′ (n: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F:法拉第常数)三、高能化合物生物体内有许多化合物,其某些键水解时可释放出大量自由 能,一般将水解时释放21kJ/mol 以上自由能的键称为高能键,将 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称为高能化合物。

1、高能化合物的类型 ① 磷氧键型(O~P),包括焦磷酸化合物(如ATP)、烯醇式 磷酸化合物(如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酰基磷酸化合物。

② 磷氮键型(N~P),如磷酸肌酸和磷酸精氨酸。

③ 硫碳键型(S~C),包括硫酯键(如乙酰-CoA)和甲硫键。

2、ATP是生物体内的能量通货 ATP是细胞内特殊的自由能载体,当生物体内有自由能释放时, 就合成ATP。

当生物需要能量时,就水解ATP。

3① ATP的磷酸酸酐键,易水解且水解时可以释放大量能量,具 备作为能量通货的条件。

② 生物可以很容易地利用其它生化反应所释放的能量由ADP和 Pi合成ATP。

③ ATP水解释放出的能量可被生物体内其它需能的生理生化反 应所利用。

④ ATP的磷酸基转移势能正好介于常见含磷酸基团化合物的中 间位置,很容易实现与其它含磷酸基化合物之间的磷酸基转 移。

第二节 电子传递链(呼吸链)一、线粒体线粒体由双层膜构成,内外膜的结构和通透性不同。

电子传递链存 在于线粒体内膜,氧化磷酸化在线粒体内完成,三羧酸循环在线粒 体基质中进行,所以,线粒体被称为细胞的能量工厂。

4二、电子传递链在生物体内,还原型的辅酶(NADH和FADH2)需要通过一系列 的电子传递体才能把电子交给氧,这一系列电子传递体按对电子 亲和力逐渐升高的顺序组成的电子传递系统就称为电子传递链 (electron transfer chain,ETC)。

电子传递链又叫呼吸链。

电子传递链的组分包括:黄素蛋白;铁硫蛋白;细胞色素和泛醌。

这些电子传递链的组分嵌合在线粒体的内膜中,与相应的蛋白质 形成复合物。

在线粒体内膜中分离出四个电子传递链的复合物。

-0.18 FADH2 NADH -0.32 FMN -0.06 CoQ +0.1 Cyt b +0.03 Cyt c1 +0.22 Cyt c +0.25 Cyt aa3 +0.29 O2 +0.816电子传递链中各传递体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的排列顺序及电子的传递方向线粒体 基质线粒体 内膜5电子传递链中四种复合物在线粒体内膜中的排列示意图II琥珀酸 延胡 索酸1、NADH脱氢酶(复合物 I) 相对分子量约为880,000。

含25种不同的蛋白,包括以FMN为辅 基的黄素蛋白和多种铁硫蛋白。

催化电子从NADH转移到泛醌。

受 鱼 藤 酮 ( rotenone ) 、 安 密 妥 ( amytal ) 和 杀 粉 蝶 菌 素 A (piericidin A)抑制。

铁硫蛋白的最重要特征是酸化时释放H2S。

同时硫铁一般以等 摩尔存在,通常为Fe2S2和Fe4S4。

62、琥珀酸脱氢酶(复合物 II) 相对分子量约为140,000。

含 4~5种不同的蛋白,包括以FAD 为辅基的黄素蛋白、铁硫蛋白 和细胞色素b560。

催化电子从琥 珀酸传递到泛醌。

b类细胞色素的结构Structure of Complex II (succinate dehydrogenase) of E. coli (PDB ID 1NEK).3、细胞色素b、c1复合体(复合物 III) 相对分子量约为250,000。

含9~10种不同的蛋白,包括细胞色素b、c1 和铁硫蛋白。

催化电子从还原型泛醌转移到细胞色素c。

受抗霉素A (antimycin A)抑制。

74、细胞色素氧化酶(复合物 IV) 相对分子量约为160,000。

哺乳动物线粒体复合物 IV至少含13种不同 的蛋白,包括细胞色素aa3 和含铜蛋白。

催化电子从还原型细胞色素c 传递给氧。

受氰化物、叠氮化物、CO和H2S抑制。

第三节 氧化磷酸化一、生物合成ATP的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生物合成ATP 的方式有三种 (电子传递)氧化磷酸化 光合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是指生物利用代谢物脱下的氢(NADH或FADH2 ) 经电子传递链传递给氧时释放的自由能,使ADP磷酸化形成ATP的 过程。

二、氧化磷酸化与电子传递的偶联1、电子传递过程的能量变化 当电子由电子传递链中的一个成员传给另一个成员时,就会释放 出能量,当释放出的自由能大于形成ATP所需的自由能时,就有可 能产生ATP。

82、P/O比 每消耗一个氧原子(或每对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至氧)所消耗的 无机磷(或产生的ATP)分子数。

NADH:2.5 ;FADH2:1.5 。

三、氧化磷酸化的机理1、偶联因子 F1-Fo-ATPase 复合物或ATP合 酶,包括球形头部、柄部和嵌入内 膜的基部。

F1由5种不同的多肽链组 成,α3β3γδε。

Fo横跨线粒体内膜,含质子通道, 由十多种亚基组成。

Fo和F1之间由一个大约5nm(50Å) 的柄相连,柄包含两种蛋白质,一 种为寡霉素敏感蛋白,另一种为偶 合因子。

F1催化ATP合成的部位在β亚基上。

92、化学渗透偶联假说4H+ 3H+ H+ 4H+ 2H+ATP外运需要1个质子3、氧化磷酸化的重组104、ATP的旋转催化机理F1定子 转子 FoO:开放形式(空置状态),对底物的 亲和力极低。

L:松散结合状态,与底物的结合较松 散,没有催化能力。

T:紧密结合状态,与底物结合紧密, 并有催化活性。

11四、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和抑制1、解偶联剂 通过消除跨膜质子梯度使ATP不能合成,不抑制电子传递 过程,使电子传递产生的自由能变为热能。

如2,4-二硝基苯 酚和某些解偶联蛋白。

2、氧化磷酸化抑制剂 通过抑制偶联因子来抑制ATP的合成,由于跨膜的质子梯 度不断升高,结果也使电子传递不能进行,但不直接抑制电 子传递链上的载体。

如寡霉素。

3、离子载体抑制剂 能与某些除质子以外的一价阳离子结合并作为它们的载体 来增加线粒体内膜对一价阳离子的通透性,消除膜两侧的电 位梯度,从而破坏氧化磷酸化过程。

如颉氨霉素。

五、线粒体穿梭系统1、甘油-3-磷酸穿梭系统线粒 体外 膜线粒 体内 膜细胞质122、苹果酸穿梭系统六、葡萄糖彻底氧化的产能情况1、糖酵解的总方程式 C6H12O6 + 2ADP + 2Pi + 2NAD+ 2CH3COCOOH + 2ATP + 2NADH+ 2H+ + 2H2O 2、丙酮酸脱羧 CH3COCOOH + CoA-SH + NAD+ CH3CO~SCoA + NADH + CO2 3、三羧酸循环的总反应 CH3CO~SCoA + 3NAD+ + FAD + GDP + Pi + 2H2O 2CO2 + 3NADH + FADH2+ GTP + CoA-SH + 3H+13七、能荷(energy charge)[ATP] + 0.5 [ADP] [ATP] + [ADP] + [AMP]能荷 =能荷的高低可直接调节 生物体内产能代谢和耗能 代谢的相对速度。

一般情况下,细胞内的 能荷为0.8~0.9。

能荷值可作为细胞产能 和需能代谢过程变构调节 的信号。

第四节 其他末端氧化酶系统直接把电子交给氧的氧化酶系统称为末端氧化酶系统。

1、多酚氧化酶系统 2、抗坏血酸氧化酶系统 3、黄素蛋白氧化酶(细胞色素P450)系统 4、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 5、植物抗氰氧化酶系统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