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沈慰资料

合集下载

远程会诊主要专家详细介绍

远程会诊主要专家详细介绍

远程会诊主要专家简介(参与远程会诊的专家共计200余位,以下是部分专家简介)心血管外科王奇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心血管外科主任。

博士毕业后,在301医院工作十余年,为中央保健组专家库成员。

在先心病、瓣膜病、冠心病、大血管疾病的诊治以及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参加体外循环心脏手术 4000余例,其中主刀体外循环心脏手术1500余例,并发症及死亡率小于1%,达国际领先水平。

个人年手术量连续两年突破300台,能独立完成高难度的手术,例如冠状动脉搭桥加室壁瘤切除、Bentall 、Switch 、Rastelli 等心外科一流难度的手术。

朱郎标武警总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客座教授,我国著名的心血管外科专家,301医院专家组成员,曾长年担任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

培养高级专业人才10余名,并协助、指导部队和地方多家医院开展心血管外科业务。

临床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联合瓣膜及重症瓣膜置换成功率已连续多年在98%以上,多种复杂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矫治亦有创新技术或国内首先开展,处国内先进行列,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余翼飞武警总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客座教授,曾任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和二尖瓣成形术。

近年担当军队重点研究课题激光心肌再血管化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共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编辑多部著作。

获解放军总医院医疗成果奖,军队科技成果二、三等奖和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多项。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胸外科朱金如胸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现担任武警部队胸心血管外科专业组主任委员,全军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命题委员会委员。

从亊胸心外科专业三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

在胸部肿瘤的诊断治疗方面具有很高水平,尤其擅长肺癌及其它类型的肺部肿瘤手术,纵隔肿瘤摘除手术等。

微创小切口手术操作精细娴熟,疗效良好。

食管癌的外科诊断和治疗方面也有相当高的造诣,在肿瘤手术及综合治疗方面成级显著。

MRI平扫联合DWI在宫颈癌术前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MRI平扫联合DWI在宫颈癌术前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73JOURNAL OF RARE AND UNCOMMON DISEASES, MAR. 2024,Vol.31, No.3, Total No.176【第一作者】赵文云,女,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宫颈癌术前影像学。

E-mail:***************【通讯作者】张海三,男,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医学影像学。

E-mail:***************·论著·MRI平扫联合DWI在宫颈癌术前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赵文云1,2 张清恒2 张海三1,*1.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磁共振科 (河南 新乡 453002)2.漯河市中心医院核磁共振科 (河南 漯河 462000)【摘要】目的 探讨MRI平扫联合DWI在宫颈癌术前检测过程中的效果,协助指导患者影像学检查的结果。

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参与的实验对象。

进行诊疗情况的回顾性分析,在手术之前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都进行了核磁共振成像平扫以及扩散加权成像检查。

将术后病理分期与术前检查结果作对照,以此验证相关仪器在宫颈癌术前检查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结果 100例患者经组织活检和病理学诊断,(第一B期为12例,第二A期为21例,第二B期为34 例,第三A期 期为11 例,第三B期 期为12例,第四A期为10例),核磁共振成像平扫联合扩散加权成像检查的准确率显著高于仅进行核磁共振成像平扫检查的准确率,这种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P <0.05);患者核磁共振检查结果表现出圆形或不规则形状软组织肿块。

其中T1加权成像信号呈等信号的有77例,稍低信号的有23例,T2显示出所有病例的信号均为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显示出弥漫性高信号改变,而表观扩散系数图显示出明显的低信号。

结论 核磁共振检查联合加权成像检查在宫颈癌术前检查中具有显著的参考作用,为患者的术前分期和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梁满升:强生公司召回五款致癌产品,揭露癌症的真相

梁满升:强生公司召回五款致癌产品,揭露癌症的真相

梁满升:强生公司召回五款致癌产品,一起揭露癌症的真相一、有一类疾病叫肿瘤这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作“疾病”,这东西会让人感到种种的不适:轻则头昏、乏力、食欲不振;重则高热、剧痛、晕了过去。

其实“不适”还是轻的,重的便要人性命。

疾病的种类多不胜数,据说有博学者查遍医书,说病有一万零八百种。

不过恐怕只少不多,因为人生的疾病并不只是书上有记载的,如果人类生病都在书上有写,医生就好做得多了。

上万种的病,要防、要治,就先得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它的表象与本质,于是便有了将疾病分类的方法。

可以依患病的人来分:如新生儿病、儿童病、成人病、妇女病、老年病等等;可以按患病的器官分:如心脏病、肠胃病、肾脏病等等;可以按疾病的发病情况分:急性病、慢性病;可以按治疗方法分:如内科病、外科病;也可以用是否有传染性分:传染病、非传染病……大多数疾病涉及的范围只是某一类人或某一器官,因此相对好防、好治一些。

但有一类疾病涉及从老人到儿童,而且不分男女;涉及心肝脾肺、五脏六腑;不知何时何日所生,却又常常让人措手不及;常需外科手术切除,但术后仍常会复发,又需用药治疗;虽说不是传染病,但也有的与病毒或细菌又有点关系……这类疾病便是肿瘤。

这肿瘤涉及面之广还不仅在于个体的心肝脾肺肾,从时间的跨度上来说,据说在古埃及的木乃伊上就发现有患肿瘤的,那么少说这肿瘤也就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

更有古人类学家研究生活在距今33000年前的尼安德特人的骨化石,据说也发现有肿瘤的踪迹。

这个古老的疾病却至今长盛不衰,甚至越演越烈。

从地域上来讲,东西南北、欧亚美非,无不涉及。

从人种上来看,不但涉及蒙古利亚、高加索、埃塞俄比亚、印第安等各色人种,甚至各种动物、植物都有涉及,几乎所有的生物体都可能生肿瘤。

可以说肿瘤是一类“全生物”的病。

二、肿瘤分良性与恶性要给肿瘤下个定义并不容易,简单地理解:肿瘤是身体组织的异常增生,即多长出了一块。

当然,手上多长了个指头,那叫畸形,不是肿瘤;疤痕长得高出皮肤,称为疤痕疙瘩,也不是肿瘤。

外阴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年版)

外阴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年版)

533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指南与共识·《中国癌症杂志》2021年第31卷第6期CHINA ONCOLOGY 2021 Vol.31 No.6外阴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年版)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关键词] 外阴肿瘤;诊断;治疗;指南DOI: 10.19401/ki.1007-3639.2021.06.11中图分类号:R737.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639(2021)06-0533-13外阴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 of the vulva)是一种少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占所有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5%,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

肿瘤可发生于外阴的皮肤、黏膜及其附件组织,主要病理学类型有鳞癌、恶性黑色素瘤、腺癌、基底细胞癌、肉瘤及转移性癌[1]。

外阴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75岁及以上的老龄妇女中,可能与外阴的硬化苔藓病变等非肿瘤性上皮病变和高龄导致上皮细胞出现非典型性增生有关。

50岁及以上的妇女外阴上皮内瘤变(vul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IN)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2]。

在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主要是HPV16和HPV18型)相关的外阴癌中,VIN是其癌前病变。

外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若未治疗,约80%可进展为外阴浸润癌[3-4]。

1 诊断1.1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外阴癌相关症状出现的时间、部位及其他的伴随症状。

常见症状为外阴瘙痒、局部肿块或溃疡,合并感染。

晚期可出现疼痛、渗液和 出血。

1.2 全身体格检查进行详细的全身体格检查,特别注意检查浅表淋巴结(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有无肿大。

若肿瘤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可扪及增大、质硬、固定的淋巴结。

1.3 妇科检查外阴病灶位于大阴唇最为多见,其次是小阴唇、阴蒂、会阴、尿道口、肛门周围等。

妇科检查应明确外阴肿物或病变的部位、大小、质地、活动度、色素改变、形态(丘疹或斑块、结节、菜花、溃疡等)、皮下浸润的深度、距外阴中线的距离等,肿瘤是否累及尿道(口)、阴道、肛门和直肠,检查外阴皮肤有无增厚、色素改变及溃疡情况。

同事眼中的魏文斌

同事眼中的魏文斌

把 病人 当亲人 , 尊重病 人 , 关爱病 人 , 方便 病 人 , 务 病 服
人 , 时处处 维护病人 的切 身利 益。每 个 医疗 卫 生工作 时
什 么?靠的是他有本领 , 靠的是他对本领的不懈追求。他
用 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做到 为人 民服好务 。

者 都要 学 习魏 文斌 同志对人 民健 康 高度 负责的精神 , 立 足 岗位 , 身体 力行 , 力 为人 民群 众 提供 安 全 、 努 有效 、 方
练手 术 , 而练手 术 需要 用猪 眼球 , 主动承担 了去 郊 区屠 他
宰场取猪 眼球 的任务 , 次骑 自行 车往返 3 4个 小时 , 每 、 风 雨无 阻 , 坚持 了 5年。 同仁 眼库成 立之 初 , 取捐 献者 角膜 的 工作繁 重 , 又 勇挑 重担 。取 角膜 需要 在 捐献 者去世 他
2 2 1 月 第 2 第 l 期 01 年 O 卷 9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治医师刘月明:
他的心中有大爱
多年 来 , 老师给我 影响 最深 的是 他对 事业 的热爱 , 魏
对 患者的仁 爱、 对学生的 关爱和对社会 的博爱 。
第一 次跟魏 老师上 手术 时 , 他精 湛的手 术技 术、 一丝
慰 。他 的一位脉 黑瘤 患者 , 术后 多年 最终发 生 了脑转移 ,
弥 留之 际 , 只有 一 个愿望 , 就是 还 想再见 见魏 老师 , 请他
再 为 自己检 查 一 下眼睛 , 看看还 有 没有救 。魏 老师得 知 后, 当天就 自费买 了机 票 , 去探 望 那位 病人 , 为他仔 细 并
的人 很 多 , 时连走廊 过道 里都是 人 。人群 中, 又遇到 有 我
不仅会 让人 失去光 明 , 而且严 重威胁人 的生命 , 让人 在 黑 暗 中等待 死神 的慢慢 来 临。1 0多年前 , 国 内眼科界 治 在

观看中国医生观后感(5篇)

观看中国医生观后感(5篇)

观看中国医生观后感(5篇)观看中国医生观后感1当前,全国人民正在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这场战斗中,医院就是战场,医护人员就是战士。

连日来,一个个不畏艰险、主动请缨的医护人员感动,全国各地的医疗队驰援湖北、冲在线让人动容。

《医生》系列纪录片受到广泛关注也在情理之中。

正如这部纪录片的宣扬语“有时去治愈,经常去关心,总是去劝慰”所传递,很多医生用救死扶伤和医道仁心的故事暖和着人心,传递正能量。

医疗题材纪录片是近年形成的一股创作潮流,产生了《急诊室的故事》《人间世》《生门》《手术两百年》等一批广受观众宠爱的优秀纪实类作品。

其中既有传统电视台纪实栏目的坚守,也有新兴互联网视听平台的加入。

可以说,不管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危险时刻,还是风平浪静的日常生活中,当下社会都迫切需要对医学和医疗体系有更多了解。

为此,上述作品秉承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揭示出社会热点背后的多元面对,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医疗的科技、社会影响和人文精神。

《医生》是上述创作潮流中的最新代表。

它引发关注,首先在于它所蕴含的打动人心的力气。

这既来自于病痛给一般家庭带来的冲击,也来自于医生与患者面对共同敌人凝聚出的真诚情感。

疾病是对人类生命最严酷的拷问,它所带来的冲击不仅是身体和经济上的,还有心理和精神方面的。

《医生》充分利用纪录片这一形式,对现实生活绽开近距离的描摹。

在第四集中,一位老年患者在手术前一天恰逢生日,儿子担忧引发父亲的心理负担而忍住没有庆祝,本来估计8小时的手术进行了10个小时还没结束,家属的心情也面临失控……影片反映的这些现实经常能够唤醒观众自身生活的体验,进而引发情感共鸣。

然而,疾病也教会我们更好地珍惜生命、直面困难、主动生活,这也是整部影片始终呼吁的。

虽然题材足够吸引眼球,但创在拍摄和剪辑的过程中保持冷静,避开过度煽情,尽量通过对一个个治疗过程中医患之间共同努力的展现,鼓舞人们顽强面对疾病,呈现出文艺创作的看法和温度。

影片塑造了生动感人的医生群像。

医学-肿瘤防治健康教育

医学-肿瘤防治健康教育
性生活7%,导致生殖器官癌症; 饮酒4%,损伤上消化道粘膜及肝脏,引起
慢性炎症和增生,导致相应癌症;
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存哪些致癌因素呢?
工业职业暴露4%,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具 有致癌性的物质,导致皮肤癌、肺癌等
环境污染2%,如工业废气废物、车辆尾气、 居室装修、电器污染等等;
食品添加剂1%,如香精、糖精、色素、防 腐剂等等;
什么是癌症?癌症是怎样产生的呢?
你是否谈癌色变?
什么是肿瘤?什么是癌症? 肿瘤人体某部位的细胞在致癌因素作用下,使
一个或几个细胞的基因受到损伤产生突变,然 后这些细胞不按人体需要不受人体控制地活跃 地无限制地增生,这些无限增生的细胞常常在 一起形成肿块,这就是肿瘤。 肿瘤分两大类:良性肿瘤,
地区。
“装潢一新”
90%的儿童癌症 患者家中半年内 曾大规模装修过。
大理石等石 材的辐射;木工 夹心板、刨花板 等人造板材及家 具。地毯、壁纸 等使用的黏合剂 会散发甲醛、苯 等。
“吞云吐雾”
肺癌的发病率, 吸烟者为不吸烟
者的10.8 倍
烟雾中含大量 烟焦油、芳香 烃等致癌物
吸烟的危害性
吸烟是所有危险因素中导致肿瘤第一位的 因素,它可以导致处肺癌之外的数十种肿瘤, 而不只是肺癌。吸二手烟同样会导致肿瘤还会 导致儿童的哮喘等疾病。所以为了您和家人的 健康,请戒烟。
癌基因相似的序列,统称为“原癌基因”,它
在被激活前不具有致癌作用,当被激活后才成
为癌基因。“原癌基因”被激活时,人就会得
癌症。病毒感染、辐射、污染、情绪心理障碍,
以及不合理膳食、吸烟等都能激活原癌基
因……
——摘自《今晚报》
原子弹在广 岛上空爆炸
广岛和长崎两地的 原子弹受害者白血 病和皮肤癌的发病

血液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克隆演变:人类对肿瘤的再认识

血液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克隆演变:人类对肿瘤的再认识

员会第一届委 员会委 员, 《 中华血 液学杂志》 第八届编委会通信编委 , 《 癌 症进展》 杂 志编 委 。在 P NAS 、 J B C、 F E BS l e t t e r 等期 刊 上 以 第一作 者 身份 发表 论 著 9 篇。

读 0
血 液 肿 瘤 发生 发 展 中 的克 隆演 变 : 人 类对 肿瘤 的再 认 识
血 液 肿 瘤 的 克 隆 演 变 专 栏%
O N 癌 ( X 症 ) L 进 C  ̄ 展 ' Y 2 P R O C 0  ̄ 年 K S , M 月 a y 2 第 0 卷 1 5 , V o L 爱 1 3 . N o 期 . 3
2 4 6
魏辉 , 博士 , 副主 任 医师硕 士 生 导 师 , 中 国 医学科 学 院血 液 病 医院血 液 学研 究所 白
血 病诊 疗 中心 副 主任 医师 。2 0 0 0 年 毕 业 于 中 国医科 大 学 七年 制 临床 医 学 专 业并
获 硕 士 学位 , 2 0 0 6 年 在 王 建 祥 教 授 的 指 导 下 获 中 国协 和 医科 大学 博 士 学 位 , 2 0 1 0 年9 月至2 0 1 3 年 4月在 美 国 国立 卫 生研 究 院师从 美 国科 学 院 院 士 P a s t a n 教 授 。主 要研 究方 向: 白血 病 的 临 床 和 基 础 研 究 , 对 急 性 白血 病 的 临 床 诊 疗 有 深 刻 的 理 解 。现 任 中华 医学会 血 液学 分会 第 九 届青 年 委 员会 委 员, 中 国抗 癌 协 会血 液肿 瘤 专 业委 员会血 液病 理 工 作 组 第 一 届委 员会 委 员, 天津 市抗 癌 协会 血 液 肿 瘤 专 业委
上, 随 着二 代 测序 技 术 的 出现 , 这 些 假 说 的 内容 得 以验 证 和 丰 富。

活捉“流浪大师”沈巍:一场网红们的躁郁式狂欢

活捉“流浪大师”沈巍:一场网红们的躁郁式狂欢

活捉“流浪大师”沈巍:一场网红们的躁郁式狂欢作者:来源:《意林·作文素材》2019年第10期新闻回放 >>2019年3月,凭借一系列短视频,“流浪大师”沈巍火遍全网。

在这些视频中,沈巍是一个蓬头垢面的流浪汉,但也是一个学富五车的“国学大师”。

这两种强烈的身份对比,让这些视频自带爆点,每日都吸引着无数人去围观。

沈巍的生活也从捡垃圾、看书,变成了被围观、被消费。

自从被围观开始,沈巍每天只能睡两个小时,“不明白为什么称我为‘国学大师’,现在24小时都有人盯着我,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有一次被问到最恨什么,沈巍说:“就恨这个网络,全是它带给我麻烦。

我之前看书看了20多年,太太平平的,没有一个人来过。

”流浪大师沈巍的闹剧,在3月25日暂时画下了句号。

这个满口金句的拾荒者离开了他栖身的废弃房屋,没人知道沈巍去了哪里,但显然,他决心逃离疯狂的围观者。

素材聚焦“流浪大师”变“流量大师”从捡了26年垃圾的流浪汉,到网红争相“朝拜”万人瞩目的大师,沈巍的走红像出黑色喜剧。

沈巍被大量衣着光鲜的网络主播们围堵,求合影、求同框、求金句,甚至有网红打出“流浪大师,我要嫁给你”的招牌,场面夸张而滑稽。

在抖音上,有多个账号均发布了沈巍的相关视频,点赞量平均高达10万左右,最高的可以达到上百万。

不少用户注册类似“流浪大师、沈先生”等名称的账号,发布与其相关的视频获取点击量,然而此类账号无一是沈巍本人所有,均为网友冒名注册而来。

网友热议@豆豆:2019年最大反智现象,当之无愧了。

@方圆:看似不正常的人说了正常话,让那些看似正常的人变得不正常了。

相比大师,这些荒诞的人群才是真的有趣,围观他们才是狂欢。

@Jambo:所谓的“流量时代”催生出的“畸形儿”,以“畸形秀”的方式在台上努力博取众人喝彩。

可悲可叹。

不过这种人终究是少数,也迟早会被淘汰。

@DAN: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现实反讽。

【考场仿真试题】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则150字左右的微评论。

朗读者第一期遇见

朗读者第一期遇见

《朗读者》阅读材料一2014级语文组 3.27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承担制作,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综艺频道黄金时间联合播出。

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

一、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发布会在北京举行2017年1月18日,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签约暨发布会在京举行,董卿作为节目的制作人和主持人出席了发布会。

发布会上播放了《朗读者》录制的片段,董卿被斯琴高娃动情朗读的《写给母亲》感动到泪流满面,她说“《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

我们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我们遇见了大千世界。

我对于一档有着人文精神的电视节目的追求,终于要实现了。

” 董卿解读《朗读者》:用朗读传递撞击灵魂的力量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对于创新节目的要求,首先是从社会价值出发。

但目前电视市场中沉得下心的文化节目却是稀缺资源。

大型文化类节目《朗读者》的出现,正是在喧闹娱乐中的一股清流,是一种社会责任的担当。

央视资产管理中心主任任学安说:“《朗读者》的出现绝对不是孤立的,中国的电视节目太需要一档有文化价值的节目来滋润我们的心田。

《朗读者》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来朗诵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朗读者》是董卿从主持人到制作人的转型之作,她坦言这档节目对她来说是一次难度极大的挑战,朗读的文章必然是温暖的,有态度的,具有的撞击灵魂的力量;嘉宾的标准更不是一般综艺节目和娱乐节目的要求,“朗读者”要有丰富的阅历、动人的人生故事和真诚的情绪感染力。

在已经结束的前几期《朗读者》录制中,很多参与嘉宾的动情朗读让全场震撼,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写给母亲》,更是让董卿当场泪奔。

“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董卿希望《朗读者》能够像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推动人心相互靠近。

SLC40A1基因突变致遗传性血色病1例报告

SLC40A1基因突变致遗传性血色病1例报告

#/01SLC40A1基因突变致遗传性血色病1例报告朱承谕,陈 琦,封忠昕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贵州遵义56300关键词:遗传性血色病;突变;治疗学中图分类号:R575;R446.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5256(2021)05-1180-03HereditaryhemochromatosiscausedbymutationintheSLC40A1gene:AcasereportZHUChengyu,CHENQi,FENGZhongxin.(DepartmentofHematology,TheAffiliatedHospitalofZunyiMedicalUniversity,Zunyi,Guizhou56300,China)Keywords:HereditaryHemochromatosis;Mutation;Therapeutics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1.05.041收稿日期:2020-12-03;修回日期:2020-12-16作者简介:朱承谕(1995—),女,住院医师,主要从事恶性血液病研究通信作者:陈琦,zyfyhenqi@163.com 遗传性血色病(hereditaryhemochromatosis,HH)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遗传病,北欧高加索人群发病率较高,其发病机制为铁代谢相关基因突变导致小肠对铁吸收过多,体内过量的铁进行性蓄积造成肝、肾、脑、胰腺等组织损伤,从而引起器官功能障碍导致肝硬化、糖尿病、心肌病、垂体损伤、睾丸萎缩、关节疾病和皮、肤色素沉着等[1]。

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HH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9岁,因“发现肝功能异常4年,CA19-9升高1个月”于2018年11月30日入本院,患者于2014年体检时发现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具体值不详),无乏力、腹胀、目黄等不适,未予重视,2018年10月体检发现转氨酶升高,且伴CA19-9升高,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本院。

魏伟:我们需要一门专讲性与性别的课

魏伟:我们需要一门专讲性与性别的课

魏伟:我们需要一门专讲性与性别的课轻轻点击鼠标,申请将自己的《酷儿文化:历史、媒介与社会》一课由普通选修课升级成本科生核心通识选修课时,华东师范大学的社会学教授魏伟心里有点忐忑:会得到批准吗?但出乎意料的是,他的申请很快通过了,当然学校也给出了进一步改进和提升的建议。

但你很难从社交媒体上找到这门课的信息。

无论是作为国内少数研究同志问题的同志学者魏伟,还是这样一堂以性少数群体为研究主体的课堂,都很少进入大众视野。

但并不意味着这堂课很小众。

在这所大学的贴吧中,“听魏伟讲性”被学生们列为在华师必做的事情之一。

每次上课时,100多人的大教室里总是人头涌涌。

许多坚持来旁听的学生,都是性少数群体,TA们的存在似乎是一个提醒:不少人真切地需要这样的课堂。

魏伟的课一般从晚上六点开始。

吃过晚饭,陆晓会沿着食堂出来的那条路,一直走到三教。

路上树很多,干冷的风吹过,那是她一天里最放松的时刻。

第一次上课,她和魏伟并行了一段路,直到进了同一个教室她才意识到,这个穿一身休闲装、有着大块肌肉的年轻男人,原来就是魏老师。

那个学期《酷儿文化》没开,她选的是魏伟的《性、社会与健康》。

人不多,教室里一共坐了20来人。

她已经记不清魏伟第一句话是什么,但仍然记得他给人那种感觉:“一开口就让人觉得很聊得来。

”魏伟在课上说的第一件事是:“我们这门课的尺度可能涉及一些有争议的内容,如果接受不了,同学可以退课。

”确实有人站起来,当场就退课了。

作为国内少数研究同志问题的同志学者,魏伟觉得,如果能“力所能及地推动性与性别教育,传播积极的、科学的和有益的知识与信息”,当然是最理想的结果,但这不能强求。

魏伟确定自己可以做到的是,给性少数学生一个“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安全讨论,平等对话”的平台。

陆晓回忆,同学们在课上讨论时,因为涉及一些相关个人的话题,包括公开在课堂出柜,讨论有时会很激烈,但大家基本都能平等看待彼此不同的看法。

陆晓是从研究生起跟着魏伟的,被问到导师对她的影响,她觉得有点难回答。

癌症患者病耻感的的测评工具及现状水平的研究进展

癌症患者病耻感的的测评工具及现状水平的研究进展

癌症患者病耻感的的测评工具及现状水平的研究进展王欣;高婕【期刊名称】《护士进修杂志》【年(卷),期】2019(034)004【总页数】5页(P314-318)【关键词】癌症;病耻感;测评工具;生活质量;护理【作者】王欣;高婕【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 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 30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3癌症是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数据[1]显示,全球每年约 800 万人死于癌症。

目前我国癌症的发病率为 0.286%,平均每分钟就有6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1]。

癌症是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的危险因素,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近10年来全球范围内癌症负担呈持续增长趋势[2]。

预计近几年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将处于上升趋势,并随着危险因素的累积,癌症负担不容客观[3]。

病耻感是指患者由于疾病而产生的一种内心的耻辱体验,是一种负性的心理应激反应,患者感到被标签化、被疏远、被歧视和回避,不仅给患者带来苦恼,而且还对疾病的治疗产生负面影响,影响患者的康复[4-6]。

国外大多数病耻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麻风病、癫痫、HIV/AIDS和精神类疾病等领域[7]。

虽然只有少部分文献研究癌症患者,但是学者发现当患者被诊断为癌症时,他们经常感到被回避被疏远,所以癌症患者存在病耻感的现象也很常见[8-9]。

Fife等[10]研究指出癌症造成的病耻感虽不如HIV/AIDS患者显而易见,但同样不容忽视,在一定程度上给癌症患者造成了痛苦经历。

目前,癌症患者的病耻感研究主要涉及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头颈癌及前列腺癌等领域[11-13]。

现将其使用的测评工具及现状水平总结如下,旨在为开展癌症患者病耻感的护理工作提供帮助。

癌症晚期患者痛苦指标及构建

癌症晚期患者痛苦指标及构建

医院管理论坛 | 2020年5月 第37卷 第5期 |43医疗管理癌症晚期患者痛苦指标及构建*Discussion on Pain Indicator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 徐晓微 XU Xiao-wei 黄道琼 HUANG Dao-qiong 姚海欣 YAO Hai-xin 翟银平 ZHAI Yin-ping 陈瑜 CHEN Yu *Abstract目的 构建基于向量理论的癌症晚期患者痛苦程度评估指标,分析该指标的护理价值。

方法 分别以疼痛评分和焦虑评分为直角坐标系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用相对比例原则调整两坐标单位,使其最大值相同,再按疼痛:焦虑=3:1折算,然后根据向量计算规则合成相应的向量。

分析该向量的模长、向量角所表示的临床含义。

结果 该指标与患者自述的痛苦程度有较好的吻合度,能同时反映出患者的痛苦程度和痛苦的原因。

结论 用疼痛评分和焦虑评分为基础合成的向量可以表示患者的痛苦程度,不仅可以反映患者的生命质量,也可用于制定护理策略及评估护理效果。

Objective To construct an evaluation indicator of pain degre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 based on vector theory, and to analyze its value for nursing. Methods The pain score and anxiety score were taken as the abscissa and ordinate of the Cartesian coordinate system, respectively. The two coordinate units were adjusted by the principle of relative proportion, so that the maximum values were the same. Pain and anxiety values were converted according to the ratio pain: anxiety = 3:1, and then calculated using vector calculation rules to generate the vectors. The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vectors' modulus length and vector angle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indicator well accorded with the real pain degree reported by the patients, and also reflected the pain degree and causes. Conclusion The vectors based on pain and anxiety scores can represent pain degree of the patients. It can not onlyreflect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but also can be used to develop nursing strategies and evaluate the nursing effects.关键词 Key words:晚期癌症患者 Advanced cancer patients ;痛苦指标 Pain indicator ;疼痛评分 Pain score ; 焦虑评分 Anxiety score作者单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Email:**************通讯作者:陈瑜*基金项目:温州市科技局课题项目,编号:Y20180037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1-9069.2020.05.013癌症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病程较长且医疗费用昂贵,生命质量差,终末期患者都承受着巨大痛苦[1]。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修饰的星型高分子负载雷珠单抗对脉络膜新生血管靶向治疗作用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修饰的星型高分子负载雷珠单抗对脉络膜新生血管靶向治疗作用

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引文格式:胡伟男,蔡文婷,邹爱琪,朱美江,刘畅,于靖.精氨酸 甘氨酸 天冬氨酸修饰的星型高分子负载雷珠单抗对脉络膜新生血管靶向治疗作用[J].眼科新进展,2021,41(2):130 135.doi:10.13389/j.cnki.rao.2021.0027【实验研究】精氨酸 甘氨酸 天冬氨酸修饰的星型高分子负载雷珠单抗对脉络膜新生血管靶向治疗作用△胡伟男 蔡文婷 邹爱琪 朱美江 刘畅 于靖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作者简介:胡伟男(ORCID:0000 0003 4770 7022),男,1993年8月出生,安徽淮南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眼底病。

E mail:18101864693@163.com通信作者:于靖(ORCID:0000 0002 4899 0467),女,1975年8月出生,吉林白山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眼底病。

E mail:dryujing@aliyun.com收稿日期:2020 09 28修回日期:2020 12 14本文编辑:盛丽娜△基金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编号:19ZR1439500);中央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基金资助(编号:22120180509)作者单位:232001 安徽省淮南市,安徽理工大学(胡伟男,于靖);200072 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眼科(蔡文婷,邹爱琪,朱美江,于靖);211166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医科大学(刘畅)【摘要】 目的 探讨精氨酸 甘氨酸 天冬氨酸(RGD)修饰的聚乙二醇星型高分子(S PEG)负载雷珠单抗(RBZ)通过静脉注射方式对激光诱导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靶向治疗作用。

《中国医生》观后感心得范文5篇

《中国医生》观后感心得范文5篇

《中国医生》观后感心得范文5篇《中国医生》有这么一刻,它就值得高分,因为它直白又实际地为公众呈现了医生在面对疾病的脆弱和无力,他们仍选择直面疾病,与之战斗,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中国医生》观后感心得范文,欢迎阅读!《中国医生》观后感心得【篇1】有时主流舆论会习惯性地赞美医生、拔高医生,而非以一个普通职业去看待医生、以普通人去看待医生,这在不知不觉间会影响一部分公众对医生的认知和期待:他们认为医生就该牺牲自我,认为医生就应该理所当然地治愈疾病。

因此,有些人去看病时,是带着一种消费心理的:我花钱看病了,你就得负责把病给我治好;我把人活着送过来了,人没了就是你医术不精、是你把人给治死了,你就得负责……很多医闹事件的发生都源于此:患者认为自己花了那么多钱,医生却没帮自己把病治好。

但患者错解了几个事实:一,医术的进步往往是技术的进步,就像朱良付说的,相比于医生,科技才是治病的最大力量;二,再安全的手术,都可能存在风险,这是概率问题,医生无法承诺百分百安全;三,这世上还有太多不治之症,以现在的医学技术仍无法攻克。

归结起来就是一个认知:医生并不是万能的。

医生会尽最大努力去救治患者,但家属也得有最坏的打算。

《中国医生》让我们看到医生面对疾病的无力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孙自敏,谈起她职业生涯的“至暗时刻”:“在1990年,做过我们科15年的白血病回顾性分析,做了以后让人家很凄惨,所有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就剩一个病人,最后那个病人还是不在了,就整个全军覆灭。

也就是我们这么多医生工作了15年,等于白干了,你没让一个病人活下来。

所以我当时不想当血液科医生了……医生再苦,它支持我们的是什么呢,就是成就感,但是我们没有任何成就感,病人都死了,你讲我们天天在做什么……”《中国医生》有这么一刻,它就值得高分,因为它罕见地为公众呈现了医生在面对疾病的脆弱和无力。

我们太习惯于“最后一刻营救”的神医传奇了,可事实上,医院里经常有这样无力的故事,医生经常要承认自己面对疾病的无力。

沈坤炜医生的医德评价

沈坤炜医生的医德评价

沈坤炜医生的医德评价沈坤炜医生是一位医德高尚的医生。

不仅在医术上精湛,更在患者关怀和服务方面表现出色。

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真谛,赢得了患者和同行们的一致赞扬。

首先,沈医生在医术上堪称一流。

他深入研究医学领域,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他对每一位患者都认真负责,细致入微地进行全面的诊断,不遗余力地寻找病因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他在手术操作中精准稳定,经验丰富,能够迅速解决复杂的问题,并且卓越的治疗效果也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和赞誉。

他的医术精湛,使他成为所在医院的佼佼者。

另外,沈医生以真诚和关怀温暖着患者的心。

他与患者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

对患者的痛苦和困难,他总是能够站在患者角度上去思考,并尽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他经常向患者详细解释疾病的情况,耐心回答每一个问题,使患者和家属对疾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

他还时常关心患者的生活状况,鼓励他们要乐观积极面对治疗和康复。

患者们都感受到了沈医生的人性化关怀,建立了深厚的信任感。

此外,沈医生极具责任心和专业精神。

无论工作有多忙,他总是尽心尽力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他经常主动加班,不辞劳苦地照顾患者。

在医院的会议上,沈医生总是认真听取和表达自己的意见,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他对待每一例病例都如同亲人一样精心照料,不轻言放弃,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争取到最佳治疗效果。

最后,沈医生在行业内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他时常参与医学交流和学术研讨,积极分享和推广自己在医疗实践中的经验和心得体会。

他还经常参加一些公益活动,积极关注社会的医疗问题,为改善医疗环境和条件做出了贡献。

他的种种行为不仅赢得了患者的赞誉,也赢得了同行们的尊重和认可。

综上所述,沈坤炜医生具有卓越的医术,他以医德高尚赢得了众多患者的信任和尊重。

他诊治疾病的严谨态度,真诚的关怀与温暖的服务,以及对医学事业的奉献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崇。

dr魏个人资料

dr魏个人资料

dr魏个人资料Dr.魏个人资料简介:Dr.魏,全名魏大卫(David Wei),是一位资深医生和研究员。

他在医疗领域拥有多年的临床经验以及广泛的学术背景。

他对各种疾病和医疗技术的研究与探索使他成为了行业内备受尊敬和广泛认可的专家。

教育背景:Dr.魏于xxxx年毕业于xxx大学医学院,并获得医学学士学位。

在完成本科学业后,他决定继续深造并获得更高的学术荣誉。

因此,他进入了xxxx大学医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并在xxxx年毕业。

他的博士研究主要集中在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医学实践经验与研究:Dr.魏在完成博士学位后,进入了一家顶级医学研究中心,开始从事临床研究和医疗实践。

在这个研究中心,他领导并参与了多个重要项目,包括研究新药物疗法、改进手术技术以及疾病预防措施等等。

他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多本国际权威医学杂志上,并被广泛引用。

除了临床研究,Dr.魏还积极参与医学例行工作,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他在诊断和治疗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并采用国内外领先的医疗技术来帮助患者。

他的慈祥和耐心让患者们感到安心和信任。

学术成就:Dr.魏在医学领域的独特见解和杰出成就使他成为了知名的学术界人物。

他曾在国际医学大会上发表过多次演讲,并被邀请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和论坛。

他的研究论文和著作不仅在医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也为学术界带来创新和启发。

专业领域与兴趣:Dr.魏的专业领域涵盖的范围广泛。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心脏病、肺病、神经病学和癌症等。

除此之外,他还对医学领域的新兴技术和医疗设备保持关注,并不断探索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他对医学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健康政策的研究让他对医疗服务的提升和患者安全有着深入的理解。

荣誉与认可:由于他在医学领域的突出贡献,Dr.魏获得过多项奖项和荣誉。

他曾获得国际医学界杰出研究奖、医学实践领域卓越贡献奖等。

此外,他还是多家医学期刊的编委会成员,并受邀为医疗机构和学术团体提供咨询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称“三联征”-高危因素
Endometral Ca
6
子宫内膜癌的家族遗传
10% 子宫内膜癌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 40%~60%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直肠癌(HNPCC)妇女 有患子宫内膜癌的可能,占结肠直肠外肿瘤的首位。
Endometral Ca
7
内膜增生与内膜癌
正常子宫内膜周期性再生、分化、剥脱,依赖女性激素作用。 子宫内膜由无对抗的雌激素刺激所引起增生; 单用雌激素一年,20%子宫内膜增生。 内膜增生以腺体病变为主、伴有少量间质病变,少数可以发 展成癌。其特征为腺体形状、大小不规则,腺体/间质比例 升高。
Endometral Ca
8
内膜增生与内膜癌
单纯型增生、复杂型增生为良性病变,绝大部分预后 好,仅有少部分可在10年左右发展为癌。 单纯型增生 随访15年1%可发展为癌,
80%病变可自然消退。 复杂型增生 随访13年,3%可发展为癌,
83%消退,经孕激素治疗85%可逆转。
非典型增生的病理分级与癌: 轻-15%;中-24%;重-45%, 对孕激素治疗反应。
12
非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
轻度
中度
重度
腺体增生并有细胞异型性 (含单纯性非典型增生、复杂性非典型增生)
Endometral Ca
13
病理组织类型 国际妇科病理协会(ISGP)1987
子宫内膜样腺癌 Endometrioid carcinoma (1)纤毛状腺癌 Ciliated adenocarcinoma (2)分泌型腺癌 Secretory adenocarcinoma (3)乳头状腺癌 Papillary,villoglandular adenocarcinoma (4)腺癌伴鳞状上皮化生 Adenocarcinoma with squamous differentiation ① 腺棘癌 Adenocanthoma adenocarcinoma ② 腺鳞癌 Adenosquamous adenocarcinoma
月经期 增殖期 排卵期 黄体期
萎缩性子宫内膜
增生期
早期分泌期
Endometral Ca
晚期分泌期(月经前期)
11
单纯性增生
(simple hyperplasia)
复杂性增生
(complex hyperplasia)
腺体及间质增生
腺体增生明显
功能性子宫出血时子宫内膜可呈以上两种变化。
Endometral Ca
Endometral Ca
14
病理组织类型 国际妇科病理协会(ISGP)1987
(高危型子宫内膜癌)
浆液性癌 Serous carcinoma 粘液性癌 Mucinous carcinoma 透明细胞癌 Clear cell carcinoma 鳞状细胞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混合型癌 Mixed carcinoma 未分化癌 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 混杂癌 Miscellanous carcinoma 转移癌 Metastasis
子宫内膜癌
endometrial carcinoma
沈慰
子宫内膜癌的流行病学
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20~30%) 其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 女性四大恶性肿瘤排序:
乳癌>肺癌>肠癌>EC
Endometral Ca
2
子宫内膜癌发病的高危因素
年龄分布 高发年龄为58-61岁; 60%绝经后, 30%绝经前; 40岁以下患者仅占2% – 5%; 25岁以下患者极少 。
Endometral Ca
15
子宫内膜腺癌G1
子宫内膜腺癌G2
子宫内膜腺癌G3
Endometral Ca
16
子宫内膜癌分期
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 (FIGO,1971年) (Clinical staging) 用于单纯放疗/术前 15%-20%不能准确符合真实分期。 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FIGO,1988年) ( Surgical pathological staging ) 组织学分级、肌层侵犯、子宫外转移、淋巴转移
Endometral Ca
3
发病机理
雌激素是突变诱导剂。这一效应似通过刺激cyclin D转录 基因、原癌基因、生长因子和生长因子受体起作用。 雌激素可能影响多种基因表达,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发展中 的细胞信号改变。 P53与雌激素关系不大。在内膜增生中不存在,但在20%的 内膜癌中可见,在浆液性内膜肿瘤,高达90%。 子宫内膜浆液性肿瘤由萎缩的子宫内膜发展而来,对雌、 孕激素无反应者,几乎均有P53基因突变.
Endometral Ca
17
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FIGO,1971) Clinical staging
Ⅰ期 癌局限于宫体 Ⅰa 子宫腔长度≤8cm Ⅰb 子宫腔长度>8cm 腺癌组织学分级:G1 高分化腺癌 G2 中分化腺癌 G3 低分化腺癌
Ⅱ期 癌瘤累及子宫体及宫颈,局限于子宫,无子宫外病变 Ⅲ期 癌扩散至子宫外,局限于盆腔内
Endometral Ca
5
子宫内膜癌发病的高危因素
肥胖 超过标准体重的10%~20% ↑ 2×
超过标准体重的21%~50% ↑ 3×
超过标准体重的
50% ↑10×
雌激素替代(ERT)
↑4~15
糖尿病
↑3.0
高血压
↑1.5
三苯氧胺( > 5年 ) 晚绝经
↑7.5 ↑2.4
初潮早 不孕
↑1.6~2.4 ↑1
Endometral Ca
9
内膜增生与内膜癌
不伴有不典型增生的单纯增生极少进展为子宫内膜癌。 伴有细胞学不典型性的内膜增生常可发展为子宫内膜癌。 核异型性的存在是最值得注意的特征。 不典型增生进展为癌比无不典型增生高10倍(23% 和 1.6%)。
Endometral Ca
10

正常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
Endometral Ca
4
子宫内膜癌分两型
I 型:雌激素依赖型,约占子宫内膜癌60-70% 与大量雌激素刺激有关,HRT、肥胖、无排卵 发生在围绝经期 伴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ER(+)、PR(+)、P53(-) 包括:1-2级内膜样腺癌、粘液性腺癌
II 型:非激素依赖型,约占子宫内膜癌20-30% 发生在绝经后 伴萎缩性内膜,ER(-)、PR(-)、P53(+) 包括:3级内膜样腺癌、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癌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