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统编版)】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3任务单
四年级上册语文《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语文《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语文《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1教学目标:具体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感受作者生动具体的描写和长期细致的观察;学习观察和描写的方法,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重点:了解爬山虎的叶子的特点;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教学难点: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大自然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是形形色色的。
这节课我们就接着来认识爬山虎这种植物。
继续学习《爬山虎的脚》。
板书课题。
二、品读课文(一)了解爬山虎的叶子的特点:1、出示爬山虎叶子的图片,提问:这满墙的爬山虎,首先引起你注意的是爬山虎的哪个部分?你觉得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指名答。
(预设:爬山虎的叶子很多,铺满了墙面。
叶尖一顺朝下,没有重叠的。
)2、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呢?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生自读第二自然段。
3、交流:预设:A色美:绿得那么新鲜。
由“嫩红”到“嫩绿”再到“绿得新鲜”。
B形美: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缝隙。
从“新鲜”和“那么”体会出来的。
“新鲜”就是说叶子水灵,鲜嫩;加上“那么”就说明叶子非常鲜嫩。
从“均匀”体会到叶子分部得很匀称,叶子之间间隔一般大。
看起来叶子很美。
从“一顺朝下”体会到叶子很美。
叶子尖都朝着一个方向,非常有条理,看起来很美。
C动态美: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4、作者能够把叶子写的这么美,是与作者的一种好习惯分不开的,你知道是什么好习惯吗?(认真观察)所以我们要学习作者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的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的第二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爬山虎的脚》是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课的第二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生长特点及其如何攀爬。
课文以观察和描述为主,语言朴实,贴近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身边的事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观察和描述事物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观察不细致、表达不清楚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掌握爬山虎的生长特点及其攀爬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描述和讨论,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提高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掌握爬山虎的生长特点及其攀爬方式。
2.难点: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运用知识。
2.观察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爬山虎的图片或实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爬山虎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引导学生观察。
2.准备生字词卡片,用于认读和复习。
3.准备相关讨论话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爬山虎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爬山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逐段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a.爬山虎生长在什么地方?b.爬山虎的脚长什么样?c.爬山虎是如何攀爬的?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可以回答上述问题,进一步理解爬山虎的生长特点及其攀爬方式。
第10课《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分层作业)-【上好课】四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 统编版)
今年的叶格外绿,绿得鲜明;又格外厚,仿佛丝绒剪成的。这自然是过磷酸骨粉的功效。他日花开,可以推知将比往年的盛大。
但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开始朝这边,过一会儿再看,它便朝那边了。前一晚只是绿豆般大小的一粒嫩头,早起看时,便已透出二三寸长的新条,缀一两张长满细白绒毛的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绿豆般大小的一粒嫩头。有时看着墙上斑剥痕迹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剥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工夫!“生之力”不可得见;在这样小立静观的当儿,却默契了“生之力”了。渐渐地,浑忘意想,复何言说,只呆对着这一墙绿叶。
第10课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分层作业
作业内容
分层要求
【阅读与鉴赏】
(一)回顾课文。
1.读课文,选择正确的理解打上“√”。
(1)爬山虎的叶子,刚长出的叶子是嫩绿的,长大了就变成深绿的。
(2)爬山虎是这样往上爬的:触着墙——巴住墙——贴在墙上。
(3)爬山虎叶子的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很均匀。()
(4)课文的作者是叶圣陶,他对爬山虎的观察细致入微,而且是连续观察了很长时间。()
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何况他日花开,将比往年盛描述了牵牛花攀爬生长的过程,读一读,填写下面的表格。
观察对象
时间
藤蔓状态
叶子
花
牵牛花
前一晚
__绿豆般大小的一粒嫩头_
(无)
(无)
第二天早上
二三寸长的新条
长满细白绒毛
小花蕾
5.从选文第( 一 )段可以知道,作者对牵牛花的观察细致入微;选文第( 二 )段是连续观察了很长时间的结果。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3第二课时] 爬山虎的脚 第二课时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3第二课时]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
时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爬山虎的叶子是什么样儿的?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山虎的脚的?指名读。
二、讲读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讨论:
⑴ 用铅笔画出课文中描写爬山虎脚的词句。
⑵ 这一段讲了爬山虎脚的几个特点?每个特点是什么?
⑶ 从哪一句可以发现作者是注意观察的?
三、讲读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
思考: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它能够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原因是什么?
2、作者看到了爬山虎的脚,想到了什么?
3、小结:
作者抓住了爬山虎的叶子、脚会爬的特点,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
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在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满墙的爬山虎。
四、讲读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2、思考:
这一自然段讲了几层意思,主要意思是什么?明确:
⑴ 触着墙的爬山虎才能生存;
⑵ 爬山虎的脚能牢固地巴在墙上。
五、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读后思考:
爬山虎的叶子为什么能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
六、指导背诵三、四、五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并逐段背诵。
2、指名背诵。
七、总结
这篇课文采用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向我们描绘了爬山虎会爬的秘密。
八、布置作业
1、用舒服、均匀造句。
2、课后习题。
九、板书设计
感谢您的阅读!。
第10课《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
教学过程复习回顾1.词语我会读。
爬山虎操场嫩红舒服均匀重叠空隙叶柄反面触角弯曲细小痕迹瞧不起牢固休想2.课文内容我会说。
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生长的位置、叶子的特点、爬山虎的脚及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三个方面。
叶圣陶爷爷连续、细致地观察了爬山虎,发现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爬山后的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
3.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了解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那么爬山虎的脚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学习任务一:品读描写爬山虎脚以及攀爬过程的语句,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1.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爬山虎的脚的?明确:课文从爬山虎脚的样子、怎么爬的、与墙的关系三方面介绍爬山虎的脚的。
2.自学提示:默读第3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虎的脚的相关句子,并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细致的观察。
3.先独立思考,然后跟同桌交流。
交流要点:(1)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读课文,完成表格。
爬山虎的脚位置隐蔽、数量精确、形态细小而卷曲,可见,叶圣陶老先生观察得十分细致。
(2)图片展示爬山虎脚的位置。
(3)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蜗牛的触角,动形象地写出了爬上虎脚的样子。
4.自学提示:默读第4自然段,说说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它能够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原因是什么?5.先独立思考,然后跟同桌交流。
交流要点:(1)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触”“变”“巴”“拉”“贴”这些动词准确地写出了爬山虎怎样爬的连续动作,用词准确,如“巴”字巴准确地写出了爬山虎紧紧贴在墙上的样子。
(2)想一想,把“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可以吗?明确:不能换成“一步一步”。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课堂任务书
《爬山虎的脚》(第二时)堂任务书
一、学习目标
(1)能结合具体语句学习观察的方法。
(2)能用观察方法观察身边的一种植物。
(3)能运用观察方法完成小练笔。
二、学习任务
(一)检测目标
、请结合文的具体语句,说说叶圣陶爷爷是怎样观察的?并读一读。
2、请依据观察的方法,说说《牵牛花》这篇的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表述提示:这篇按照由(
)到(
)的顺序写的,分别观察了牵牛花的(
)(
)(
),它们各自的特点是:
,作者抓住了颜色,如:
;形状,如:
;文中使用了(
)(
)(
)的修辞手法,如:
,描写比较细致,有感情地读一读。
(二)进阶探究
小组合作
分享观察花坛中菊花的收获
温馨提示:
l
表述时:有顺序、抓特点、说细致
l
合作时:轻声讨论,仔细倾听
l
汇报时:分工明确,条理清晰,声音洪亮
(三)拓展研习
小练笔:
对于花坛中的小菊花,你观察到了什么?用老师教给你的观察方法写下来吧!
写作提示:用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你的片段会更加精彩!
小菊花
我们学校的花坛里种着许多菊花。
……。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课《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
课题:10爬山虎的脚课型:品读课课时:第二课时主备人:使用人:授课时间:年月日主备人初备教案个案生成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 通过对“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学习,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能找出课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
教学难点能说出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感受作者连续的观察。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激情引入一、复习引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写的《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并从课文第1自然段中,知道了爬山虎的生长特点。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大声齐读课题。
学习新课二、研读课文研读爬山虎的叶子1.学生交流,教师归纳出本篇课文的两个探究点(多媒体显示):a.爬山虎叶子生长的位置:。
b.刚长出来的叶子的颜色:。
c.长大了叶子的颜色:。
d. 叶子的样子:。
(教师板书:墙上嫩红嫩绿朝下、均匀、不留一点空隙)2.指导朗读:读出美感来。
研读爬山虎的脚交流体会。
1.请同学们继续默读文中第3、4、5自然段,思考:爬山虎的脚有什么独到之处?2.汇报交流。
(教师板书:茎上如新叶细丝像触角)小结: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很独特之处。
你们知道拓展阅读爬山虎更独特之处是什么吗?(1)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课件出示)a:问: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b:“这样”是指什么?学生复述自己画的句子。
再联系前文学过的第2自然段,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
读……c:想看到爬山虎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情景吗?(请你睁大眼睛来看)d:自由朗读描写爬山虎向上爬的句子,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描写爬山虎脚的动作的词句。
(教师板书:触、变成、巴住、拉、贴)小结:原来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有一股不断向上的攀爬劲呀!生齐读。
指导朗读:注意动词稍微读重点。
在这里,叶圣陶爷爷还教给了我们一种介绍事物的方法,那就是拿我们熟悉的事物来作比较。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第2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爬山虎的脚》是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爬山虎是如何爬墙的,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爬山虎的生长特点及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本课时的教学设计,将在学生已经学习过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但是,对于一些专业的植物学知识,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教师的指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爬山虎的生长特点及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课文中的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自然界的奇妙和生物的智慧,培养对自然和生物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爬山虎的生长特点及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一些专业的植物学知识的理解,以及对于写作技巧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爬山虎的生长特点及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2.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写作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PPT:教师需要准备课文PPT,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植物学知识资料:教师需要准备一些关于植物学的知识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解释和引导。
3.写作练习纸:教师需要准备一些写作练习纸,方便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爬山虎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并结合PPT呈现课文中的重要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爬山虎的脚 第二课时》(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爬山虎的脚》是一篇关于自然科学的课文,通过描述爬山虎生长过程中脚的变化,引导学生认识爬山虎的特点及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本文语言平实、生动,富有科学性,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
本文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了爬山虎的特点及其生长环境,第二课时主要学习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及其功能。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但对于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可能还需进一步引导。
在第一课时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爬山虎有了初步的认识,为本课时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第二课时,学生需要通过课文学习,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及其功能,进一步提高对爬山虎的整体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及其功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朗读等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及其功能。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爬山虎的图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合作意识。
4.朗读法: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图片:准备爬山虎的图片,方便学生观察。
3.教学用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爬山虎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它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回顾爬山虎的生长环境及其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10.爬山虎的脚(学历案)-四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希望我们同学以后在生活中能仔细观察,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1.爬山虎生长在什么( )?爬山虎的叶子刚长出来( ),不几天( ),长大后( ),静态( ),动态( )?
2.爬山虎的脚到底是什么?它的位置、形状、颜色?
10.爬山虎的脚
位置 茎上 反面
脚的特点 形状 枝状 细丝 细致观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颜色 嫩红
如何爬 触、巴、拉、贴
10.爬山虎的脚
第三单元第2课(2课时)
1.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语的意义。
1.通过出读课文,会认“均”等5个生字,会写“虎”等11个生字,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10.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四、布置作业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瞧,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爬山虎叶子实物)
我们来回顾一下,爬山虎生长在什么( )?爬山虎的叶子刚长出来( ),不几天( ),长大后( ),静态( ),动态( )?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 爬山虎的脚到底长怎样。
学习任务四:精读感悟,感情朗读(检测目标3)
8.老师啊有些问题想和大家谈论一下:爬山虎叶子的叶尖为什么一顺儿朝下?为什么“在墙上铺得那么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课文问题)
(叶尖朝下说明叶脉靠近叶尖部位最薄弱撒,受重力影响自然朝下。平铺均匀的核心还不是生物进化论,为了更好的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9.同学们,这美丽的叶子下面都藏着什么呀?(是的,就是爬山虎的脚。)
2.通过品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叶子,了解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爬山虎的脚第2课时精品教案
《爬山虎的脚》教学方案第2课时【课时目标】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2.抓住重点词句了解作者连续观察的方法。
3.品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2.抓住重点词句了解作者连续观察的方法。
【教学难点】品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回顾交流: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预设1:我了解到课文主要讲了爬山虎生长的位置、爬山虎的叶子。
预设2:我体会到了作者在描写爬山虎的叶子时,语言十分准确、细致、生动。
(板书:描写准确细致生动)预设3:我了解到作者对爬山虎的叶子进行了连续、细致的观察。
(板书:连续、细致观察)2.作者将爬山虎的叶子写得如此准确、生动,这离不开作者细致的观察。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脚》。
(板书:爬山虎的脚)设计意图:以“温故而知新”的方式导入课程,便于学生更清晰把握课文的脉络层次,唤起阅读期待,继而为深入学习课文内容做好准备。
二、问题探究(一)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默读课文第3—5自然段,找出表现作者细致观察的句子。
2.探究过程(1)默读课文第3—5自然段,找出表现作者细致观察的词句,批注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学习收获,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教师相机指导。
3.探究活动(1)自主研读:默读课文第3—5自然段,找出表现作者细致观察的句子,圈画关键词语,批注感受。
(2)交流学习收获,体会细致的观察。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预设1:我从“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看出爬山虎的脚位置很隐蔽。
预设2:“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这个句子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蜗牛的触角,特别生动形象。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课堂任务书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课堂任务书
一、学习目标
(1)能结合具体语句学习观察的方法。
(2)能用观察方法观察身边的一种植物。
(3)能运用观察方法完成小练笔。
二、学习任务
(一)检测目标
、请结合课文的具体语句,说说叶圣陶爷爷是怎样观察的?并读一读。
2、请依据观察的方法,说说《牵牛花》这篇的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表述提示:这篇按照由(
)到(
)的顺序写的,分别观察了牵牛花的(
)(
)(
),它们各自的特点是:
,作者抓住了颜色,如:
;形状,如:
;文中使用了(
)(
)(
)的修辞手法,如:
,描写比较细致,有感情地读一读。
(二)进阶探究
小组合作
分享观察花坛中菊花的收获
温馨提示:
l
表述时:有顺序、抓特点、说细致
l
合作时:轻声讨论,仔细倾听
l
汇报时:分工明确,条理清晰,声音洪亮
(三)拓展研习
小练笔:
对于花坛中的小菊花,你观察到了什么?用老师教给你的观察方法写下来吧!
写作提示:用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你的片段会更加精彩!
小菊花
我们学校的花坛里种着许多菊花。
……。
四年级【语文(统编版)】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3任务单
四年级【语文(统编版)】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3任务单任务一:课文理解与回答问题请阅读课文《爬山虎的脚》,并回答以下问题:1.故事中的爬山虎的作用是什么?2.小鸟为什么希望爬山虎长得高一些?3.故事中提到的蓬蓬是什么?4.小鸟在遇到困难时做了什么?5.通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任务二:字词理解与解释请解释下列生词的含义:1.爬山虎2.藤蔓3.蒲公英任务三:短文创作请你根据所学的内容,写一篇短文,讲述一个(真实或虚构)与爬山虎有关的故事。
要求有起承转合,注意语言表达的流畅和句子的连贯。
任务四:扩展阅读请自行查阅资料,找出和爬山虎相关的信息,并用Markdown格式写出一份简短的扩展阅读材料。
参考答案任务一:1.爬山虎在故事中起到帮助小鸟实现愿望的作用。
它的藤蔓可以帮助小鸟找到食物。
2.小鸟希望爬山虎长得高一些,是因为它希望能够更容易地找到食物。
3.故事中提到的蓬蓬是小鸟的好友,也是小鸟的帮手。
4.小鸟在遇到困难时,向蓬蓬寻求帮助并一起克服难题。
5.通过课文,我学到了友情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合作可以克服困难。
任务二:1.爬山虎是一种藤本植物,常见于山区和森林中。
2.藤蔓是一种细长的植物茎,可以攀缘或攀附在其他物体上。
3.蒲公英是一种野生花卉,也称为飞蓬。
任务三:从前有一只小鸟,它非常喜欢吃蓬蓬。
但是,蓬蓬只生长在高高的山上,小鸟需要飞很高才能找到它。
小鸟很着急,它找到了它的好友爬山虎,请求它帮忙。
爬山虎听说了小鸟的困境,答应帮助它。
于是,它开始不断地生长,越来越高。
小鸟高兴地飞到了山上,找到了很多蓬蓬。
它非常感激爬山虎,它们成为了最好的朋友。
任务四:爬山虎的分类和特点爬山虎是一类常见的藤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的热带和温带地区。
它们是一种攀附型植物,通常通过长而柔软的茎藤来攀爬其他物体。
爬山虎的茎藤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可以快速生长和扩展。
它们的叶子呈椭圆形或心形,有些品种还具有美丽的花朵。
爬山虎的根系发达,可以牢固地固定在地面或其他物体上,以支撑整个植物的生长。
10 爬山虎的脚 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0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节课为《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为课文《爬山虎的脚》的阅读理解、词语学习、内容分析等。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掌握作者观察和描写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掌握作者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爬山虎的特点。
2. 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课文《爬山虎的脚》。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爬山虎,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重点词语。
3. 交流讨论: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交流重点词语的理解。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爬山虎的特点和作者的观察描写方法。
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1.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2. 重点词语:爬山虎、脚、特点、观察、描写3. 教学内容:课文阅读、词语学习、内容分析4.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观察描写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5. 教学难点:爬山虎的特点、作者的观察描写方法作业设计:1. 课后阅读:阅读一篇关于植物的说明文,了解植物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2. 观察实践:观察一种植物,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写一篇短文。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讨论、讲解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爬山虎的特点,掌握了作者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学案【DOC范文整理】
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来写好片段的方法;2、认识大自然的神奇,培养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方法;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1、在黑板上画好一幅爬山虎的图案。
2、多媒体: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一堵墙上的爬山虎。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练习3二、导入课文: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我们就带着问题来学习第三段。
三、学习第3自然段默读;用~~划出爬山虎脚的句子,这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提问、出句子投影,齐读。
指名在已画好的爬山虎上添画脚,要求学生在几种彩色粉笔中,选择正确颜色画脚。
以课文为根据,对照学生在黑板上画的爬山虎的脚,评议。
请学生到黑板前用课文的语言讲述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形状和颜色,全班说。
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那么形象具体,说明了什么?课文哪个词语突出了这一点?三、学习第4自然段自由读。
听录音,请同学们合上眼睛,想像一下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多媒体显示、理解。
用“▲”划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触--→巴--→拉--→贴齐读抓住重点词,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自己说、提名说。
指导朗读作者写爬山虎的脚“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换成“一步一步”,行吗?为什么?讨论、汇报。
多媒体再显示。
0、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四、教学第5自然段根据课后练习1,轻声朗读。
同桌讨论、汇报。
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人注意的是叶子,可是作者却能把隐藏在叶子间的脚写得这么具体详细,说明了什么?五、第三段总结: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先讲它的生长位置、形状和颜色,再讲它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最后讲触着墙与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有何不同。
六、质疑七、评议学生的一篇观察日记。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两株爬山虎教学设计导入()分钟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写的《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并从课文第1自然段中,知道了爬山虎的生长特点。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大声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的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
】新课教学()分钟二、研读第2自然段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教师板书:位置颜色样子)2.学生交流,教师归纳出本篇课文的两个探究点(多媒体显示):a.爬山虎叶子生长的位置:____________。
b.刚长出来的叶子的颜色:____________。
c.长大了叶子的颜色:____________。
d. 叶子的样子:____________。
(教师板书:墙上嫩红嫩绿朝下、均匀、不留一点空隙)3.指导朗读:读出美感来。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让大家一起讨论,解决问题,有助于理解课文。
】三、研读第3、4、5自然段,交流体会。
1.请同学们继续默读文中第3、4、5自然段,思考:爬山虎的脚有什么独到之处?2.汇报交流。
师:首先我们一起交流第3自然段。
你读懂了什么?(1)结合插图,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很独特。
a.出示文中的句子。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师:如果你也学着叶圣陶爷爷此时也在观察爬山虎的脚,你发现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观察爬山虎的脚的?(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从位置、数量、形状、颜色上来具体描写的。
运用比喻句显得更生动、形象。
)b: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爬山虎脚的样子。
(教师板书:茎上如新叶细丝像触角)c:过渡:来,我们边跟着画面边读这段话,同学们读横线上的句子。
d:出示画面:指导朗读这个句子,加深体会。
10 爬山虎的脚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0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一课。
该文主要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结构、功能以及其如何利用自己的脚在墙壁上爬行的过程。
通过对爬山虎的脚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生物的多样性及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表达等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结构、功能,掌握爬山虎在墙壁上爬行的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教学难点:1. 爬山虎的脚的结构和功能。
2. 爬山虎在墙壁上爬行的原理。
教具学具准备:1. 爬山虎的图片或实物。
2. 爬山虎的脚的结构模型。
3. 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爬山虎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爬山虎的脚,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爬山虎的脚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展示爬山虎的脚的结构模型,讲解其特点和功能,帮助学生理解爬山虎的脚是如何帮助其在墙壁上爬行的。
3. 分析爬山虎在墙壁上爬行的原理:引导学生观察爬山虎在墙壁上的爬行动作,分析其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结构、功能以及在墙壁上爬行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5. 学生展示: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本组的讨论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6.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讲解爬山虎的脚的结构、功能以及在墙壁上爬行的原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10 爬山虎的脚2. 副第二课时3. 正文:包括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结构、功能以及在墙壁上爬行的原理。
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特点,写一篇观察日记。
2. 搜集关于爬山虎的脚的资料,制作一份手抄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任务单模板
表4 学习任务单文本参考样例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学期上学期
课题《爬山虎的脚》
教科书书名:语文<四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 2020 年 08 月
学生信息
姓名学校班级学号
学习目标
1.读懂内容,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
2.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并积累相关句子。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培养细致连续观察周围事
物的习惯。
课前学习任务
一.整体感知回顾内容
爬山虎的叶子
颜色:______________ 样子:_________ 爬山虎的脚
生长位置:___________
形状颜色:__________
二.难点突破提前预学
1.我能说一说爬山虎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茎上伸出六七根细丝—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文结合,加深理解。
我能来画一画爬山虎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并记录它的过程。
【学习任务一】
默读第3-5自然段:
1.用“——画出作者观察的关键语句,概括要点。
2.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叶圣陶先生观察得特别仔细,圈画重点词语,谈谈你的感受。
【学习任务二】
1.朗读全文,再次体会叶连续细致的观察。
2.找一找你觉得准确、生动的句子,工整地抄写下来。
【学习任务三】
选一种事物,观察一段时间,试着用“资料袋”中提供的方法,记录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