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0年高考生物热门题型及其解法汇总
2020高考生物重点难点常考题型汇总
2020高考生物重点难点题型汇总细胞增殖与遗传变异的联系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综合及实验探究与遗传有关的实验探究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分析与探究同位素示踪法与细胞分裂、DNA 的半保留复制与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实验设计1 细胞增殖与遗传变异的联系1.减数分裂与遗传规律的关系2.细胞分裂过程中异常细胞产生的三大原因3.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1)一定源自基因突变⎩⎪⎨⎪⎧⎭⎪⎬⎪⎫①体细胞中发生②作用时期在间期③亲代基因纯合⇒一定是基因突变(2)一定源自交叉互换⎩⎪⎨⎪⎧⎭⎪⎬⎪⎫①姐妹染色单体的其中一条有两种颜色②作用时期是M Ⅰ前期⇒一定是交叉互换 (3)无任何提示,则上述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4)若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或姐妹染色单体同一位置出现“不同字母”的基因如A 与B(b),则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如易位等)。
提醒 若发生交叉互换使姐妹染色单体上带等位基因,则等位基因的分离在两次分裂后期都能发生。
4.XXY 与XYY 异常个体成因(1)XXY 成因(2)XYY 成因:父方M Ⅱ异常,即M Ⅱ后期Y 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后两条Y 染色体共同进入同一精细胞,形成YY 型精子。
题组一 减数分裂与配子多样性的关系1.(2019·浙江绍兴联考)如图是经诱导处理的某二倍体动物(基因型为AaBb ,不考虑基因突变)卵巢切片中观察到的两个细胞,其中甲为初级卵母细胞,乙为次级卵母细胞。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细胞含有两套遗传信息,乙细胞含有四套遗传信息B .乙细胞形成的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C .若甲细胞完成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AB 、Ab 、aB 和abD .若乙细胞完成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AaBb答案 D解析 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NA 已完成复制,细胞内有四套遗传信息,乙细胞也含有四套遗传信息,A 项错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乙细胞形成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B 项错误;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因此若甲细胞完成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AB或Ab或aB或ab,C项错误;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乙细胞基因型为AAaaBBbb,该细胞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AaBb,D项正确。
2020高考生物各题型汇总(图示、图解、坐标曲线、直方图等六类题型)
2020高考生物各题型汇总一图示、图解类二坐标曲线类三表格分析类四直方图类五信息给予类六数据计算类一图示、图解类1.根据能量来源的不同,主动运输分为下图所示的a、b、c三种类型(图中▲■○代表跨膜运输的离子或小分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的Q侧是细胞质基质B.转运Y的能量可能是来自转运X时产生的能量C.进行b类型主动运输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线粒体D.进行c类型主动运输的生物有可能是某些细菌答案:C解析:P侧存在糖蛋白,糖蛋白存在于细胞膜的外表面,因此Q侧是细胞质基质。
Y物质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应属于主动运输,此时的能量可能来源于运输X物质时所产生的能量。
进行b类型主动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来自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
c类型为利用光能进行物质运输,因此某些细菌可能存在c类型主动运输。
2.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下图表示部分细胞结构和多种蛋白质。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A蛋白与细胞间的相互粘连有关,则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常用胰蛋白酶处理组织碎块,使细胞分散开B.若B蛋白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且转运过程不消耗ATP,则转运方式为协助扩散C.若C蛋白只能与特定分子结合,结合后引起细胞内一系列变化,则C蛋白是细胞膜完成信息交流的分子基础D.若E蛋白具有催化功能,则其只能与一种物质结合,功能特征表现为专一性答案:D解析:根据酶的专一性,若A蛋白与细胞间的相互粘连有关,则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常用胰蛋白酶处理组织碎块,使细胞分散开,A项正确。
若B蛋白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说明B蛋白是一种载体蛋白,如果转运过程不消耗ATP,则转运方式为协助扩散,B项正确。
C蛋白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后引起细胞内一系列变化,从而对细胞的生理活动起调节作用,说明C蛋白在细胞间信息交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项正确。
E蛋白具有催化功能,是一种酶,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即一种酶只能与一种或一类物质结合,从而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D项错误。
3.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右上图所示,对其理解错误的是()胰岛B细胞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进胰岛素释放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答案:C解析: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部分贮存在ATP中,A项正确。
2020全国高考生物Ⅰ卷试题讲解分析
C.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
(没有给出后代性别比例,无法判断)
D.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
6.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 土壤小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身体微小、活动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标志重捕法 (样方法)
B 65
C 59
D 165
光饱和点/ umol·m-2·s-1 1200 1180 560 623
31. (10 分) 某研究人员用药物W进行了如下实验:给甲组大鼠注射药物W, 乙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大鼠 的相关生理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乙组大鼠无显著变化;与乙组 大鼠相比,甲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升高,尿中葡萄糖含量增加, 进食量增加,体重下降。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述实验结果可推测,药物W破坏了胰腺中的__胰__岛_B_细__胞_ 细药胞物,使W破细坏胞胰失岛去功B 能细,胞从,胰而岛导素致含血量糖下浓降度,升使高得。细胞摄取利 (2用)由葡上萄述糖实能验力结下果降还,可合推成自测身,有甲机组物大能鼠力肾下小降管(液1中分的);葡又萄糖 含因量为增尿加液,中导葡致萄肾糖小含管量液升的高渗,透使压得比细正胞常能时利的用_的_高_葡__萄_糖__进,一从而 使步该下组降大(鼠1的分排)尿,量最_终增__导加_致_。大鼠体重下降。 (3)实验中测量到甲组大鼠体重下降,推测体重下降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上述推测都成立,那么该实验的研究意义是 __药__物___W__临_床__应_(用答人出体1点副即作可用)的。影响;药物W引起血糖升高的
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则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
C.土壤小动物的代谢活动会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生长
2020年高考生物提分策略题型01 分析判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带答案解析)
题型01 分析判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三看法”快速判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2.探究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探究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2)探究是自由扩散还是协助扩散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作电位产生时,神经细胞才进行Na+、K+的跨膜运输B.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运出细胞的C.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物质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始终呈正相关D.浆细胞合成、分泌抗体的过程依靠膜的流动性即可完成,不消耗能量【答案】B【解析】A、在静息电位产生时,钾离子外流,错误;B、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正确;C、细胞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还需要载体的协助,因此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离子的速率不仅与细胞呼吸强度有关,也与载体数量有关,错误;D、浆细胞合成、分泌抗体的过程依靠膜的流动性,并且需要消耗能量,错误。
2.下列关于人体内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属于被动运输B.肌肉细胞中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运出细胞C.血液中的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神经细胞产生的小分子物质是以主动运输或者被动运输的方式运出细胞的【答案】D【解析】A、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方式有两种,包括自由扩散和借助于水通道蛋白的协助扩散,二者皆属于被动运输,A正确;B、肌肉细胞中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是CO2和水,二者运出细胞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B正确;C、血液中的碘浓度低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碘浓度,因此血液中的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正确;D、神经细胞分泌的小分子物质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D错误。
3.如图显示物质P和Q跨膜出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P可能是氧气B.物质Q一定是水分子C.物质P和Q出细胞都需要载体D.物质P和Q出细胞未必都消耗能量【答案】D【解析】物质P出细胞(逆浓度梯度)为主动运输,物质Q出细胞(顺浓度梯度)为被动运输。
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生态环境》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训练及解析
专题09 生态环境目录一、题型解读二、热点题型归纳【题型1】措施思路类【题型2】原因分析类【题型3】说明依据类三、最新模考题组练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保护的压力也随着而来,生态安全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空间、生命的延续等,因此高中阶段培养生态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是成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自然生态系统的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农业”真实科研、生产生活情境为载体,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结构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工程项目研究”等核心知识,成为高考生物试题的必考的热点。
非选择题常见的考查形式有措施思路类、原因分析类和说明依据类。
【题型1】措施思路类【典例分析1】(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迁徙鸟类与地球上不同生态系统、当地生物多样性和人类文化的时空关联,诠释了“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辽东半岛滨海湿地资源丰富,是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徙通道中鸟类的重要停歇、觅食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全球性的重要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5)为稳定发挥辽宁滨海湿地在鸟类迁徙过程中重要节点的作用,应采取(答出两点即可)等措施,对该区域湿地进行全面的保护。
【提分秘籍】措施思路类方法突破:为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而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常见的设问方式有“措施是……”、“方案(方法)是……”、“思路是……”、“设想是……”。
其中措施方案类答案必须具有可操作性,但要求简洁明了。
思路设想类答案开放性比较大,创新性比较强,不用写出具体操作,只要提供解决问题的想法就行。
【变式演练1-1】(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我国是世界上雪豹数量最多的国家,并且拥有全球面积最大的雪豹栖息地,岩羊和牦牛是雪豹的主要捕食对象。
雪豹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是山地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
随着社会发展,雪豹生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因素,如栖息地丧失、食物减少、气候变化以及人为捕猎等。
2020高考备考生物重难点《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一)》(附答案解析版)
重难点03 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一)(建议用时:30分钟)【命题趋势】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历来是高考的必考重点和难点,而且常考常新,题型可能是实验设计和分析题,综合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即自由组合定律,还可能考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显隐性性状的判断等。
作为高考中生物部分的“压轴”大题,一般会在不同小题中设置层层递进的难度,作为选拔尖子生的手段。
【满分技巧】1.在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上,通过足够的练习量,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
2.回归课本,从教材的经典实验中把握遗传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向。
3.注意答题规范,学会正确运用各种遗传符合和图解。
【必备知识】1.基因的分离定律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本质。
2.判断或验证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实验方法(杂交、自交、测交的适用生物和应用范围)3.各种异常分离比的产生原因、伴性遗传和从性遗传的特点、判断方法【限时检测】1.(2019全国卷II·5)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
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A.①或②B.①或④C.②或③D.③或④【答案】B【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但未确定显隐性,若要判断全缘叶植株甲为杂合子,即要判断全缘叶为显性性状,羽裂叶为隐性性状。
根据子代性状判断显隐性的方法:①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双亲均为纯合子;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为杂合子。
让全缘叶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植株甲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①正确;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说明双亲可能都是纯合子,既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隐性纯合子,或者是双亲均表现为显性性状,其中之一为杂合子,另一个为显性纯合子,因此不能判断植株甲为杂合子,②错误;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只能说明一个亲本为杂合子,另一个亲本为隐性纯合子,但谁是杂合子、谁是纯合子无法判断,③错误;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说明植株甲与另一全缘叶植株均为杂合子,④正确。
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
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1. 遗传与进化: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物质的变异和分离、遗传与环境的关系、进化的基本过程和证据。
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2. 细胞与组织:细胞的结构、功能与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细胞分裂与生长、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3. 生物的调节与协调: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内分泌系统的调节、生物节律的调控。
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4. 物质与能量的转换: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能量在生物体内的转换和利用、物质循环的原理。
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5. 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物种与种群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环境污染和保护。
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6. 生物技术与实践:重组DNA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7. 生命伦理与社会责任:生命伦理的基本原则、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生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以上是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及题型的归纳,不同地区和学校的考试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考生根据自己所学的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备考。
同时,多做一些模拟题和真题,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助于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高考生物作为一门重要的理科科目,其考察内容以生物的基本原理、生命周期、生命伦理等方面为主,旨在考察考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及题型。
一、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基因的分离与连锁、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等内容。
相关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2. 遗传物质的变异和分离:包括基因突变的类型和影响、染色体的变异和重组。
相关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
3.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包括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影响、性状的遗传规律和测定、杂交和选择育种。
2020年高考生物热门题型及其解法汇总
2020高考生物热门题型及其解法汇总热门考点1 种子形成与萌发时的物质和能量变化热门考点2 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的关系热门题型3 “因果搭桥法”突破植物代谢的原理分析题热门题型4 “变量控制法”突破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实验题热门题型5 正确选择交配方式判断显性、隐形和基因型热门题型6 设计杂交实验判定基因的位置热门题型7 利用数学模型分析生物的数量变化关系热门题型8 紧扣“绿色发展观”分析生态环保类型题热门题型9 开放性实验设计题的解题分析热门考点1 种子形成与萌发时的物质和能量变化(2016·海南节选)水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风干种子只有吸收足够的水才能进行旺盛的代谢活动,使胚生长。
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水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细胞中的水通常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风干种子细胞中的水主要是以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
经阶段Ⅰ吸水后,种子中的水主要是以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
(2)在阶段Ⅱ中,种子吸水速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Ⅰ,呼吸速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Ⅰ。
答案(1)结合水自由水(2)小于大于解析(1)风干种子细胞中自由水含量较少,主要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
经阶段Ⅰ吸水后,种子中自由水含量升高,种子中的水主要是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
(2)据图示可知,在阶段Ⅱ中,种子的吸水量没有较大变化,故种子吸水速率小于阶段Ⅰ;而随自由水含量的增加,种子代谢强度大大增加,故呼吸速率大于阶段Ⅰ。
1.种子形成和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2.油料作物种子成熟和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的变化(1)种子成熟时呼吸速率的变化:有机物积累迅速时,呼吸速率加快,但当种子接近成熟时,呼吸速率逐渐减慢。
(2)种子萌发时细胞呼吸方式的变化:在胚根长出前,种子呼吸产生的CO 2大大超过O 2的消耗,而当胚根长出后,O 2的消耗速率就逐渐高于CO 2的释放速率,这说明种子萌发的初期主要进行无氧呼吸,而随后逐渐变为有氧呼吸,且作为呼吸底物的除糖类外,还有脂肪。
2020年高考生物提分策略题型12 种群增长及群落种间关系的曲线分析附解析
题型12 种群增长及群落种间关系的曲线分析1.“J”型和“S”型曲线的比较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是因环境阻力不同,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不同。
易错警示(1)不要认为种群数量不会超过K值。
K值是环境容纳量,即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而种群实际数量有可能超过K值,只不过是超过K值后,环境容纳不下,种群数量会再降下来。
(2)不要误认为“S”型曲线的开始部分为“J”型增长。
“S”型曲线的开始部分并非“J”型增长。
(3)区分种群数量“变化”与种群数量“增长”。
种群数量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等方面,而“J”型曲线和“S”型曲线只是研究种群数量的增长。
2.K值与K/2值的应用3.种间关系曲线分析③⑥为互利共生关系,如根瘤菌和大豆、大肠杆菌和人、地衣植物中的藻类和真菌等。
判断依据:同步变化(同生共死)。
①⑤为捕食关系,如兔子吃草、棉铃虫吃棉花叶子等。
判断依据:(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不同步变化的此消彼长。
④为寄生关系,如噬菌体和大肠杆菌、莬丝子和大豆、蝉和树等。
判断依据:寄生者增多,宿主减少,但不会为0.②⑦⑧皆为竞争关系,如农作物和杂草、草原上的牛和羊、大小两种草履虫等。
判断依据:看最终结果,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下降甚至降为0;只要曲线中提示两种生物有共同的空间或食物,则必为竞争,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食物的重叠范围。
⑦和⑧中,两种生物之间食物或生存空间的重叠程度越高,则竞争越激烈。
一、选择题1.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如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如曲线乙)。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曲线乙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e点后种群中衰老个体数量将基本维持稳定B.图中c点时,环境阻力最小,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若曲线乙表示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通过镜检统计的结果比实际值低,原因是其中有死亡的酵母菌个体D.K值具有物种特异性,所以田鼠的种群增长曲线在不同环境下总是相同的【答案】A【解析】据图分析,甲表示“J”型曲线,乙代表“S”型曲线。
2020年全国高考生物试题题型解读及解题策略大全
语句;二是在备选项中设置干扰项。就是备选项本身所阐述的知识内容正确的,但与题干规 定性的要求不符,考试中,考生对于错误选项容易排除,但对于干扰项的排除难度较大。 例 4 下列有关植物所需的几种矿质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N 元素是叶绿素的成分,也是光合作用过程中所需酶的成分; B.Mg 元素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C.P 元素有参与光反应中 ATP 形成的作用; D.C 元素是叶绿素、酶的成分,也参与暗反应的过程。 【解析】按照上面介绍的解题方法,应先将题目认真阅读一遍,再将题中的“矿质元素”、 “光合作用”、“关系”等关键词找出并标出(如上),然后分析并选择供选答案。可是分析 发现四个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如果这是能回头去稍微关注一下题目中的“矿质元素”, 也许就能排除干扰 ,因为 C 元素并不是矿质元素。正确 D 5、克服思维定势:
所谓题眼,就是题目考查的重点或主旨所在。准了题眼就是找到了析题的关键处、解
题的突破口,就为理清解题思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审题时要努力挖掘题目中显性的
或隐性的题眼。
例 1 烈日下,钙不容易被运输到发育的果实中,其原因是 ( )
A.蒸腾作用的速率下降
B.有氧呼吸的速率下降
C.光合作用的速率下降
中注重这方面知识的积累,在审题时对概念和名词应格外留意。
例 3 蛋白质完全水解后的终产物是( )
A、多种氨基酸
B.各种分子量不等的多肽
C.二氧化碳、水和尿素
D.包括以上三项
【解析】考查时很多同学选错 C,原因是没有辨明“水解”和“氧化分解”这两个名词的内
涵。正确 A
4、排除干扰
设置干扰是一项重要的命题技术。设置干扰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题干中设置干扰性
设陷阱,有时一道选择题中会设一个或数个陷阱。考生一不留神就会误入其中。这就要求在
2020年高考生物六大热点题型冲刺复习解读(精品)
范文2020年高考生物六大热点题型冲刺复习解读(精品)1/ 82020 年高考生物六大热点题型冲刺复习解读(精品)一、识图作答类图像题常借助题图设置的新情境、提供的新材料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能够考查学生识图、识表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获取和整理图表信息的能力,图文转换能力,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
因此,生物图表、图像题形式通常有模式图、结构图(细胞、细胞器、内环境)、细胞分裂图、遗传系谱图、生理过程图、物质循环图等,可以形象、具体地表达生物学知识与原理。
由于这类试题偏重于能力的考查,有一定难度,属于中等难题或较难题。
审题意:要善于用剖析的方法,从局部到整体,把大块分成小块,看清图解中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标识,然后正确区分概念内涵,正确识别各部分名称,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 理知识:一定要理清该图解涉及哪些知识点,若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知识点时要思考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相同点与不同点等,找到本质的联系。
→ 定答案:把握了图示中基本概念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后,要能运用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由此确定答案,同时注重规范答题,要准确、严密、完整。
下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图一图二 A.若将图一、图二所示细胞同时置于质量分数为0.3 g·mL -1 的蔗糖溶液中都可以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B.图一所示细胞合成的抗体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内环境,需要该图中⑥提供能量 C.以 18O 标记的 H128O 分别研究图二所示细胞的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发现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产物中最先出现的放射性物质分别是 CO2 和 O2 D.用含 18O 标记的丙氨酸的培养液体外培养图一所示细胞,该细胞内合成抗体的过程中,脱水缩合产生了 H128O,则其中的 18O 来自于丙氨酸的羧基或 R 基 [解析] (1)审题意。
由两细胞的结构图可分析出:图一为具分泌功能的动物细胞;图二为具叶绿体和液泡的植物细胞。
生物 202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
202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一、考点分布近三年全国卷生物试题考查内容分析《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必修三稳态与环境》《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必考内容:细胞代谢、遗传的基本规律、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高频考点: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结构、遗传的分子基础、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种群与群落、微生物培养与应用➢选修1可能与必修结合,也可能选修1内跨专题综合可见,在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中,始终遵循“核心考点连年考查,适当兼顾知识覆盖面”的原则。
二、试题分析1.考查方向体现核心素养考试说明中考核目标增加了一段关于考核要求的表述。
表明高考在能力要求上会更加注重素养考查及理论联系实际、会更加关注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高考生物命题中的核心素养,就是指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方面来综合考查考生,引领了生物高考新方向。
生命观念是指对相关的生物学知识本身学习的同时,相应形成的观念认识,这里的生命观念,不是指知识本身,而是学习生物学知识或对生命特征进行解释后形成的抽象的观点,也是能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问题现象的观念和思想方法。
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
对于这方面的内容近年高考题已经有所涉及,在复习中应引起足够的关注。
科学思维体现在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进行探讨、阐释或论证的过程,其中涉及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等方法。
作为高考题目,科学思维主要是以基于证据的阐释或论证的面孔出现,近几年的高考题已经对此进行了多次考查,而且势必会成为命题的重要方式。
据统计,2020 年全国卷Ⅰ生物试题中 4 次出现解释原因类的设问,2020 年全国卷Ⅰ生物试题中 5 次出现解释原因、原理、现象等类型的试题。
如 2020年全国卷Ⅰ第30题(题略)题中设问的解释原因部分,考查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所提供的证据支持,来论证结论的正确或合理性。
这是在高考题的解题过程中,最能体现思维逻辑和论证严密性的展现形式,这也将继续成为高考题命题的特征,高考也将延续这种设问形式。
考点21种群及其动态(含解析)——五年(2020—2024年)高考生物学真题专项分类汇编.doc
考点21 种群及其动态——五年(2020—2024年)高考生物学真题专项分类汇编一、单选题1.【2024·浙江卷】黄鳝从胚胎期到产卵期都是雌性,产卵过后变为雄性。
研究人员对洞庭湖周边某水域捕获的1178尾野生黄鳝进行年龄及性别的鉴定,结果如下表。
A.该黄鳝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B.种群中雄黄鳝的平均年龄大于雌性C.随年龄增长雄黄鳝数量逐渐增加D.该黄鳝种群的雌雄比例约为1Ⅰ12.【2022·重庆卷】乔木种群的径级结构(代表年龄组成)可以反映种群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预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
研究人员调查了甲、乙两地不同坡向某种乔木的径级结构,结果见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地Ⅲ径级个体可能在幼年期经历了干旱等不利环境B.乙地阳坡的种群密度比甲地阳坡的种群密度低C.甲、乙两地阳坡的种群年龄结构分别为稳定型和衰退型D.甲、乙两地阴坡的种群增长曲线均为S型3.【2023·辽宁卷】在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爆发年份,种内竞争加剧,导致出生率下降、个体免疫力减弱,翌年种群数量大幅度减少;在种群数量低的年份,情况完全相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布氏田鼠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内竞争强度最小B. 布氏田鼠种群数量低的年份,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变C. 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爆发年份,天敌捕食成功的概率提高D. 布氏田鼠种群密度对种群数量变化起负反馈调节作用4.【2022·山东卷】一个繁殖周期后的种群数量可表示为该种群的补充量。
某实验水域中定期投入适量的饲料,其他因素稳定。
图中曲线Ⅰ表示该实验水域中某种水生动物的亲体数量与补充量的关系,曲线Ⅱ表示亲体数量与补充量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亲体数量约为1 000个时,可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B.亲体数量约为500个时,单位时间内增加的数量最多C.亲体数量大于1 000个时,补充量与亲体数量相等,种群达到稳定状态D.饲料是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5.【2022·浙江卷】沙蝗的活动、迁徙有“逐水而居”的倾向。
2020届高考生物遗传学大题10种题型汇总
高中生物遗传学大题10种题型汇总一、显、隐性的判断:①性状分离,分离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②杂交:两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③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显性性状》隐性性状;④假设推导:假设某表型为显性,按题干的给出的杂交组合逐代推导,看是否符合;再设该表型为隐性,推导,看是否符合;最后做出判断;二、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①测交:若只有一种表型出现,则为纯合子(体);若出现两种比例相同的表现型,则为杂合体;②自交:若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不出现(或者稳定遗传),则为纯合子;注意:若是动物实验材料,材料适合的时候选择测交;若是植物实验材料,适合的方法是测交和自交,但是最简单的方法为自交;三、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①测交:选择杂合(或者双杂合)的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若子代出现1:1 (或者1:1:1:1),则符合;反之,不符合;②自交:杂合(或者双杂合)的个体自交,若子代出现3:1(1:2:1)或者9:3:3:1 (其他的变式也可),则符合;否则,不符合;③通过鉴定配子的种类也可以;如:花粉鉴定;再如:通过观察雄峰的表型及比例推测蜂王产生的卵细胞的种类进而验证是否符合分离定律。
四、自交和自由(随机)交配的相关计算:①自交:只要确定一方的基因型,另一方的出现概率为“1”(只要带一个系数即可);②自由交配:推荐使用分别求出双亲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再进行雌雄配子的自由结合得出子代(若双亲都有多种可能的基因型,要讲各自的系数相乘)。
注意:若对自交或者自由交配的后代进行了相应表型的选择之后,注意子代相应比例的改变。
五、遗传现象中的“特殊遗传”:①不完全显性:如Aa表型介于AA和aa之间的现象。
判断的依据可以根据分离比1:2:1变化推导得知;②复等位基因:一对相对性状受受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但每个个体依然只含其中的两个)的现象,先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确定出不同表型的基因型,再答题。
③一对相对性状受两对或者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现象;⑤致死现象,如某基因纯合时胚胎致死,可以根据子代的分离比的偏离情况分析得出,注意该种情况下得到的子代比例的变化。
2020年高考生物提分策略题型13 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附解析
题型13 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解答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题时,注意以下两种情况即可:(1)知高营养级求低营养级时,求“最多”值——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求“最少”值——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
(2)知低营养级求高营养级时,求“最多”值——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求“最少”值——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
另外,要注意某一生物“从不同食物链中获得能量的比例”或某一生物“给不同生物提供能量的比例”,然后按照各个单独的食物链分别计算后合并。
一、选择题1.某同学通过分析蛇的食性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食物关系。
假如一条1 kg的蛇,4/5的食物来自鼠,1/5的食物来自蛙。
按能量流动的20%计算,此蛇间接消耗的植物为A.45 kg B.22.5 kgC.90 kg D.20 kg【答案】A【解析】分析题图:图示共有两条食物链,分别是植物→鼠→蛇,植物→昆虫→青蛙→蛇。
按照最大能量传递效率(20%)计算,假如一条1kg的蛇,4/5的食物来自鼠,1/5的食物来自蛙.按能量流动的最高效率计算,此蛇间接消耗的植物为1×4/5÷20%÷20%+1×1/5÷20%÷20%÷20%=45 kg。
故选A。
2.下图是一个食物网,假如鹰的食物有2/5来自兔,2/5来自鼠,1/5来自蛇,那么鹰若要增加20克体重,至少需要消耗植物A.900克B.500克C.200克D.600克【答案】A【解析】当能量传递效率为最大值即20%时,消耗的植物量最少。
鹰经兔途径消耗的植物量为20×(2/5)÷20%÷20%=200(g);鹰经鼠途径消耗的植物量为20×(2/5)÷20%÷20%=200(g);鹰经蛇、鼠途径消耗的植物量为20×(1/5)÷20%÷20%÷20%=500(g),共计消耗植物量为200+200+500=900(g)。
2020年高考全国1卷生物试题分析及新高考备考建议
2020年高考全国1卷生物试题分析及新高考备考建议一、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生物试题分析新课标下的新高考即将开启,最后一届旧高考模式在不同寻常的2020年七月份已圆满结束。
今年全国Ⅰ卷理综生物试题有几个明显变化。
1、内容、范围不变,考查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作为过渡期的高考,全国高考Ⅰ卷理综生物试题题型结构保持不变,依旧是6+4+2选1模式。
六个选择题中,1,2和4题考查必修一的知识,第5题考查必修二的知识,3,6题考查必修三的知识;在四个大题中的知识点分布是29题和30题考查必修一的知识,31题考查必修三的知识,32题考查必修二的生物变异及育种知识;2选1考查选修知识。
命题指导思想仍然是立足教材、联系实际、突出能力、注重创新,渗透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考查。
试题的基础性,原创性、灵活度加强了,突出了学科特色,以科学实验为载体,联系社会,与时俱进。
试题以生活实际、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例,考查考生的思想方法、实践能力和责任担当。
考试内容分布和试题类型,保持相对稳定。
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较合适。
考查主干知识的范围基本稳定,没有超出教材范围的题,整套试题都是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主。
在知识考查的基础上,注重理解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通过创设情境,联系实际,倡导学以致用,体现了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
整套题目在知识上覆盖了高中生物的重点知识内容,考查了学生知识的理解深度和掌握能力。
灵活度加强的题有第2 题、第5题、第30题和第32题。
第2题考查细胞呼吸中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比例关系,由于涉及到呼吸类型,呼吸产物及相关比例问题,考虑到因素较多,虽然学生对内容比较熟悉,但容易出错。
2、考查信息处理和科学表达进一步加强试题偏重考查生物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需要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内涵,掌握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联系知识和生活、生产,科技,理解生物学本质。
选择题中的第1题、第3题、第6题,均以教材基础知识做题干;必做的几个大题第29题、第31题第(1)(2)小问、第32题第(1)小问都是以基础知识为考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