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上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作者简介(8页)-精选教学文档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归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归纳

记承天寺夜游北宋苏轼一、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二、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有巨大成就,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柳欧王曾三苏)。

开创豪放词风,与辛弃疾齐名,并称苏辛。

三、背景介绍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受“乌台诗案”牵连,被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所写,表现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和乐观旷达的心境。

本文选自《东坡志林》。

四、节奏1.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五、词语注释⑴月色入户.门⑵欣然..起行高兴地样子⑶念.无与为乐者思考、想到⑷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于是、就⑸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步,散步⑹庭下..如积水空明..庭院;清澈、透明⑺水中藻、荇交横..交错纵横⑻盖.竹柏影也原来⑼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清闲的人;罢了六、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裳想要睡觉,(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便)高兴的起来走动。

(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七、概括段落大意:一、交代夜游的时间、地点、原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
北宋景德 四年(1007年)赐 名承天寺, 因寺宇 第一山门横匾上有 金光闪烁的“月台” 两字,故又名月台 寺。
• 给加点字注音。 解( jiě )衣 遂( suì)至
藻荇( xìng) 未寝( qǐn )
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变法 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被 捕下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于是他在郡 城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有时游乐于 山水间,咏唱江山,感怀英雄,抒发郁 闷心情。这一时期,写下了许多动人的 散文和词,如有名的《赤壁赋》、《念 奴娇·赤壁怀古》等。
研习课文
一、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记叙 描写 抒情
找出分别运用了以上表达方式的句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 《记承 天寺夜 游》PPT 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 《记承 天寺夜 游》PPT 课件
二、记叙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 时间: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 地点:
承天寺中庭
• 人物:
盖/竹柏影也。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朗读节奏
元丰六年/ 十月十二日/ 夜,解 衣/ 欲睡,月色/ 入户,欣然/ 起行。念/ 无与为乐者, 遂至/ 承天寺/ 寻/张怀 民。怀民/ 亦未寝,相与/ 步于中庭。 庭下/ 如/ 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 竹柏影也。何夜/ 无月? 何处/ 无 竹柏? 但/ 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
生动形象 如临其境
皎洁、清澈 透明、优美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 《记承 天寺夜 游》PPT 课件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上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优质课件(34张)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上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优质课件(34张)
疏影摇曳
逆境中寻美
豁达乐观
一 篇 美 的 小 品 文
27
最后读课文,读出情 感,读出美感
28
课外拓展
苏轼还有那些诗、词可看出他 的豁达,乐观的?
29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 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 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5
听范读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 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 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 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 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者耳。
6
初步理解课文
• 理解文言意思,了解课文 大意,弄清课文思路
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 ②讽刺那些追名逐利的人, 趋炎附势,奔走钻营,无法 自拔,也无暇领略这清虚冷 月的仙境。
23

达 乐


贬谪的悲凉, 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 人生的感慨。
24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 俩人者耳。”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贬谪的悲凉, 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 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14
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变法 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被 捕下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相当于流放。 (结合课外发的资料:余秋雨的<<苏东 坡突围>>)
15
张怀民:1083年被贬黄州,初寓居 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 小官,但心胸坦然,决不挂怀贬谪 之事,公务之余,以山水怡情悦性 ,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 清高超逸的人。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 记承天寺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  记承天寺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记承天寺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城天寺夜游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城天寺夜游》是苏轼贬谪黄州时写的。

全文只有85字。

然而,这85个字不仅描绘了明净的月光,而且瞬间传达了苏轼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当他准备睡觉时,月光不请自来,幸福太强了,无法约束自己,所以他自发地“快乐地出发”;在冥想了“不读书、快乐的人”之后,他“兴奋地”去成天寺找张怀民;生活中很少有知己。

“怀敏还没睡”。

“易”这个词表达了知己之间的一点联系的喜悦;于是,两人“一起走在中庭”在当晚的月光下展开了一段悠闲而惬意的旅程,带来了“陶醉于美景”后发现“恍然大悟”的喜悦和审美愉悦。

文末的两问一答,既让我们看到了苏轼的那份洒脱释然自赏,更让我们顿悟:这“乐”源自于作者那颗处逆境而不悲忧、化苦难为诗意的“闲人”之心――这“闲”不止是不得签书公事的“清闲”,亦不止是超然于现实生活的“悠闲”,而是清空了世俗名利与个人得失的“宁静”“空灵”与“真淳”,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

因此,本设计从苏轼传记入手,以学生最初的阅读感受为基础,以作者的“音乐”为主线,咀嚼文字,连接背景,包含游泳比较和阅读体验,从“音乐”和“休闲”中还原文本中蕴含的美妙感受,进入作者细腻丰富的心灵,理解苏轼从容面对人生的审美态度。

[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和写景语句。

2.品味文本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

【教学要点】品尝作者文字中的“音乐”,获得阅读的乐趣。

【教学难点】句子“闲人”所包含的丰富含义。

【教学法】背诵法、对比法【排课】1学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学生们,当普通人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起伏时,他们会发生什么?”(学生的答案被省略)。

有一位学者一生中被降职17次,担任过30个官职,在狱中度过了130天,但他仍然乐观开放。

你知道他是谁吗?(答案省略)他是苏轼和苏东坡。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第10课《短文两篇》 知识点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第10课《短文两篇》 知识点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第10课《短文两篇》知识点1.文学常识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人称“山中宰相”,南朝齐梁时思想家,著有《陶隐居集》等。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擅长诗词、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文集《东坡全集》传世。

代表作品有《赤壁赋》《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2.文章思想内容《答谢中书书》:本文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观点,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记承天寺夜游》:本文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在其中。

3.重点字词字音:夕日欲颓(tuí)沉鳞竞跃(yuè)与其奇者(yù)未寝(qǐn )相与(yǔ)遂(suì)藻(zǎo)荇(xìng)竹柏(bǎi)猿(yuán)古今异义:四时俱备(古义:季节今义:某个时候)晓雾将歇(古义:消散今义:停止、休息)夕日欲颓(古义:坠落今义:衰败,萎靡)盖竹柏影也(古义:大概是今义:器物上部有遮盖作用的东西)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清闲的人今义:指与事无关的人,多含贬义)念无与为乐者(古义:考虑,想到今义:想念)月色入户(古义:单扇的门今义:主要指人家)一词多义: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动词,参与,文中指置身其中)念无与为乐者(动词,和)词类活用:五色交辉(名词做动词,辉映)夕日欲颓(形容词做动词,坠落)相与步于中庭(名词做动词,散步)特殊句式:判断句:盖竹柏影也(“……也”表判断)省略句:解衣欲睡(省略主语“余”)倒装句:相与步于中庭(状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4.重点问题探究(1)《答谢中书书》写景是如何体现动静相衬之美的?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0课《短文二篇》原文及译文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0课《短文二篇》原文及译文

《短文二篇》原文及译文
一、《答谢中书书》原文及译文
【原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二、《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译文
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

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

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交叉错杂,原来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绿竹和翠柏?只不过少有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1《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1《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合作探究
• 1、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找出相关的 语句读一读)
• 2、请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作 者写月的精妙之处。
品味语言 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 竹柏影也
比喻 • 月色—积水 空明
• 竹柏—藻荇 交横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色比成像水一样的澄澈,体 现的月光明亮的特点;把竹柏的影子比喻成藻荇交横, 写出了竹柏的动态美,侧面衬托了月光的清丽。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复习巩固
一、对文章的分析,说得不正确的一项( B )
A、运用比喻描写月色,独具匠心,十分精妙,真可谓 如诗如画,一个XXX淡雅的境域,真让人心醉神迷。
B、这篇短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流露羁縻出作者在遭贬谪中的那种凄凉、孤寂的特殊心境
。 C、这篇随笔性的小品,叙事简洁,写景如绘,而抒情 则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 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 D、本文语言简洁、准确、形象,作者视察事物细致入 微,抓住了佳境瞬间最敏锐的特征,以极其少的文字,包 罗较多的内容,凝练含蓄。
背景介绍
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 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 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 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 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 指当时的御史府)。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 的闲官。
大概是
• 盖竹柏影也。
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哪个
地方
•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柏?
只是 清闲的人 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最新教育文档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最新教育文档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设计意图】《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八十五字。

然而这区区八十五字不仅描绘了空明澄澈的月色,更传达了苏轼刹那间涌起的复杂而微妙的情感:解衣欲睡之时,月色不邀而至,那份快乐强烈得难以自抑,于是他率性而“欣然起行”;在“念无与为乐者”沉思后,他“遂”兴致勃勃地“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人生难得一知己,“怀民亦未寝”,一个“亦”字道出了知己间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欣喜;于是二人“相与步于中庭”开启了那夜悠闲自得的月下之旅,从而诞生了千古写月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以及“沉醉美景”后“恍然大悟”的发现的欣喜与审美快感。

文末的两问一答,既让我们看到了苏轼的那份洒脱释然自赏,更让我们顿悟:这“乐”源自于作者那颗处逆境而不悲忧、化苦难为诗意的“闲人”之心——这“闲”不止是不得签书公事的“清闲”,亦不止是超然于现实生活的“悠闲”,而是清空了世俗名利与个人得失的“宁静”“空灵”与“真淳”,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

所以本设计从苏轼的生平简介入手,立足学生的阅读初感,以品读作者的“乐”为主线,咀嚼字词、链接背景、涵泳比较、朗读体验,由“乐”及“闲”,还原文本中蕴含的美妙情思,走进作者细腻丰富的心灵,感悟苏轼从容面对人生的审美态度。

【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和写景语句。

2、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丰富情感,感悟作者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乐”,获得阅读的快乐。

【教学难点】“闲人”句中蕴含的丰富意蕴。

【教学方法】诵读法、比较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坎坷挫折时,一般人会怎样?”(学生回答略),有这样一位文人,他一生中被贬17次,担任过30个官职,做过130天监牢,可他仍然乐观豁达。

你们知道他是谁?(回答略)他就是苏轼、苏东坡。

谁来简单介绍一下苏轼?(回答略)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同苏轼进行一次心灵的交流。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课件新人教版

背景资料
《记承天诗夜游》选自《苏轼文集》卷七十一,写于 词人贬官黄州期间。元丰二年七月发生了著名的“乌台诗 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 讪谤,将其关入大牢。后获赦出狱写下此篇短文。借着对 美好月色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和对知音难觅的无限感慨。
但:
重点句子翻译。 1.念无天寺去找张怀 民。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 柏影
也。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 有水草纵
朗读指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 入 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 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 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 耳。
整体感知
根据内容(或表达方式)可以把短文分为几个层 次?
第一层(第一至三句):记事,交代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 第二层(第四句):写景,写月下庭中景物。 第三层(第五至七句):抒情,抒发面对月光、竹柏疏影的 感触。
内容探究
如何理解“月色入户”?
“入户”二字把月色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 似乎善解人意,主动来与人做伴,安慰这位失意的人。
写法探究
1.叙事简洁,写景独具匠心。
文章虽然简短,但从交代时间,到记叙作者的 行 为,到写景,到抒情点题,脉络清晰可见。“庭下 如积水 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无 一字写月, 却又字字写月。作者紧扣“月”字,从竹 柏之影入手,可 谓独具匠心。
2.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本文主要是写景,但景中有情。作者见“月色 入
先写月色,“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见月 色之明;继写水中之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 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清;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见月色之 浓。夜游因月而起,处处扣月;写月又不浓墨重彩,而是轻点几笔, 境界全出;写月,不明写,而从竹柏影入手。作者无疑是咏月的丹 青妙手,这一幅月夜小景确实美妙绝伦。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短文二篇》因“月”而游,因“闲”而作课文同步讲解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短文二篇》因“月”而游,因“闲”而作课文同步讲解

因“月”而游,因“闲”而作《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后所写的一篇赏月记游之作。

全文仅80余字,却生动形象地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清冷的月光图,展示了“闲人”的心绪历程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夜游之因——月色入户【剪辑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这一句明确地交代了夜游的时间是初冬的一个夜晚(十月十二日夜)。

按理说,进入初冬,天气已冷,应尽早入睡才是,本来作者也是这么打算的,哪知一轮明月却“推”门而入,惹得作者睡意全无,心情也跟着亢奋起来,于是萌生了要到屋外赏月的念头。

★夜游之人——因月未寝【剪辑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作者自己因月未寝,而与作者有着相同命运的友人张怀民,也是夜不能寐。

可见,两人皆因“月色入户”而勾起了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相同的人生际遇,共有的月夜美景,让两个情趣相同的人一起漫步在庭院中。

★夜游之景——积水空明【剪辑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这三句还是写月,只不过是从侧面来写,且写得生动活泼,不落窠臼:月光是如此的澄澈,以至于承天寺的庭院中,就像是一汪积水那样空明,连“水中藻、荇”都看得一清二楚。

但仔细一瞧,才发现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投影!★夜游之情——何夜无月【剪辑四】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此句借月抒情。

一轮明月,不仅使作者的心情变得明朗愉悦,而且也让他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到精神的寄托,变得更加旷达乐观。

是啊,个人的命运与广袤的时空相比,实在微不足道。

月色夜夜都有,竹柏处处皆是,但唯有情趣高雅的人才能够欣赏它。

1。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三单元第10课 短文二篇之记承天诗夜游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三单元第10课  短文二篇之记承天诗夜游

层次内容分析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翻译:庭院地面的月光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织纵横, 大概是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分析:“庭下如积水空明”运用比喻修辞描绘庭院中月光的澄澈透 明(正面描写);“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运用比喻修辞描绘 月下摇曳多姿、清丽淡雅的竹柏倒影,衬托出月光的澄澈透明(侧面描 写)。 语句运用比喻修辞以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写法,描绘出庭 院中月色及月下美景,从而借景抒情,表现出作者光明磊落、品格超然 脱俗的境界
特殊句式 1、倒装句式 相与步于中庭 状语后置:“步”为谓语动词,介词短语“于中庭”为状语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定语后置:“少闲人”为中心语,“如吾两人”为定语 2、省略句式 (吾)解衣欲睡: 省略主语 (吾与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 省略主语 3、判断句式 盖竹柏影也: “……也”、 “……者也”
层次内容分析 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以及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理解“闲人”在 文中的含义! 创作背景:作者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是 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请求外任,担任杭州太守。元 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因被诬陷写诗讽刺新法而被下狱,数次濒 临断头之险,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出狱获释后,苏轼被贬为黄 州团练副使,属于有职无权的闲官,无事可做,故而自称“闲人”。 思想痕迹:苏轼思想深受儒家、道家、佛家三家思想的影响。儒家 强调人出世济世之志;道家提倡超脱于现实的超然态度,清静无为;佛 家宣扬与世无争,轮回转世、悟禅修心而登西方极乐世界。
层次内容分析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想我俩这 样的闲人罢了 分析:作者触景生情,自称闲人只因自己两人同是被贬之人,虽有 满腔热血壮志,却无法实现。于是难得清闲,就有欣赏月下美景的从容 悠闲,然而其中却包含被贬谪的凄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 的自在,可谓五味杂陈,难以言说!语句抒情、议论相结合,点明文章 主旨,表现作者胸怀愤懑,亦自嘲、自解的超然于世的心态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二篇因“月”而游因“闲”而作课文同步讲解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二篇因“月”而游因“闲”而作课文同步讲解新人教版

[推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二篇因“月”而游因“闲”而作课文同步讲解新人教版《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后所写的一篇赏月记游之作。

全文仅80余字,却生动形象地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清冷的月光图,展示了“闲人”的心绪历程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夜游之因——月色入户【剪辑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这一句明确地交代了夜游的时间是初冬的一个夜晚(十月十二日夜)。

按理说,进入初冬,天气已冷,应尽早入睡才是,本来作者也是这么打算的,哪知一轮明月却“推”门而入,惹得作者睡意全无,心情也跟着亢奋起来,于是萌生了要到屋外赏月的念头。

★夜游之人——因月未寝【剪辑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作者自己因月未寝,而与作者有着相同命运的友人张怀民,也是夜不能寐。

可见,两人皆因“月色入户”而勾起了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相同的人生际遇,共有的月夜美景,让两个情趣相同的人一起漫步在庭院中。

★夜游之景——积水空明【剪辑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这三句还是写月,只不过是从侧面来写,且写得生动活泼,不落窠臼:月光是如此的澄澈,以至于承天寺的庭院中,就像是一汪积水那样空明,连“水中藻、荇”都看得一清二楚。

但仔细一瞧,才发现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投影!★夜游之情——何夜无月【剪辑四】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此句借月抒情。

一轮明月,不仅使作者的心情变得明朗愉悦,而且也让他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到精神的寄托,变得更加旷达乐观。

是啊,个人的命运与广袤的时空相比,实在微不足道。

月色夜夜都有,竹柏处处皆是,但唯有情趣高雅的人才能够欣赏它。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0课《记承天寺夜游》赏析:无我之境,_天人合一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0课《记承天寺夜游》赏析:无我之境,_天人合一

无我之境,《记承天寺夜游》赏析在古今中外的众多文学家里,苏轼是那么与众不同的一个。

再苦涩的遭遇,再难言的酸辛,…在他这里,都能奇妙地化身为美的形态,以最美的姿态永远留于青史之中。

哪怕是最平淡无味的地方,在其内心芬芳的精神世界里,都有美妙的风景。

《记承天寺夜游》就是这样一篇“妙手偶得之”且浑然天成的佳作。

区区84个字,有情节,有悬念,有美景,有情思……个中滋味,颇有深意。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

张怀民,名梦得,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人。

他于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一位自制力很强、性格无比倔强的人。

这就无怪乎苏轼要引他为同调和知己了。

这两人都因被贬而得“闲”,再加上性情相投,志趣相投,于是两人时常相聚。

本文则是他们相聚时的一个生活片段,寥寥数笔,便将一个人人熟悉、但又无法言说的情景,用极为简约、却生动传神的语言,将抒情融于叙事、写景之中,将文人的那份闲情逸致表达得洒脱至极,成为中国散文史上罕见的经全文短短的八十余字,分三层,第一层叙事,第二层写景,第三层议论。

首句即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了。

诗作者见“月色入户”而“欣然起行”,充分显示出作者内心的喜悦,进而想到要与人一道分享喜悦,应该有人与自己共同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夜。

“念无与为乐者”,这个“念”字,由“欣然起行”的“行”字转化而来,写出心理活动的发展过程。

作者在寂寞中求伴侣,见明月而思同心,这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句:“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至”二字写得十分轻淡,好像不假思索,却包含着能一同赏月者只有这个人,非这个人不可的意思。

由此可见张怀民在作者心目中的位置了。

张怀民被贬谪到黄州,初到时便寓居在承天寺,他曾筑亭于承天寺旁,在那里可以纵览江山胜景,苏轼将此亭命名为快哉亭,并作《水调歌头》以赠,词中“一点浩然气,快哉千里风”成为千古名句,广为人们传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州成就了苏东坡,苏东坡成就了黄州”如果说用余秋雨的文章来解释"苏东坡与黄州"的关系的话,那我想作者在文章中的一些关于黄州与苏东坡的议论便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客观景物只提供一种审美可能,而不同的游人才使这种可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苏东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而正是这种意味,使无生命的自然形式变成美.因此不妨说,苏东坡不仅是黄州自然美的发现者,而且也是黄州自然美的确定者和构建者.……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两方面一起提升,谁也离不开谁.”“……现在终于明白了,到黄州的我是觉悟了的我,与以前的苏东坡是两个人.……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以上是文章中的原文,简单地说来,谪居黄州期间,因仕途的不顺和精神上的打击使他的心态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但在此期间,他的创作却取得了最为辉煌的成就.苏东坡在黄州期间所作的二赋一词(即《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大江东去》),标志着苏轼在黄州谪居时期,是其文学创作的鼎盛期,或称高峰期.此所谓“黄州成就了苏东坡”.而黄州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也正是因为苏东坡的传世名作而变得为世人(尤其是众多文人)耳熟能详,人们纷纷向往“黄州赤壁”的伟岸沧桑,而人们对黄州与黄州赤壁的向往是源于苏东坡的作品里对黄州气势磅礴的描述,此所谓“苏东坡成就了黄州”.甚至于苏轼“东坡居士”的雅号也是得自黄州.苏轼被贬职黄州后,每月薪俸不多,生活不宽裕.后经老友马正卿为他请得黄州城东旧时营防废地数十亩,让他在那里亲自带人开垦耕种.贬职后第二年的冬雪天,苏轼即乔居黄州坡东坡躬耕,在荒地树林里筑起了一间草房,并在房壁上绘上雪景,名曰“东坡雪堂”,因而自号“东坡居士”.而且苏东坡在黄州期间的作品绝不仅限于“两赋一词”,他的诗(《初到黄州》、《东坡》、《南堂》、《海棠》等)、词(《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西江月》(照野弥浅浪)等)、散文(《赤壁赋》等)以及数量可观的笔记小品和书札(如《记承天寺夜游》、《游沙湖》、《记樊山》、《别文甫子辩》在黄州时苏轼的思想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我们透过他在黄州时写的《定风波》来做进一步的探析。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三月,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

据《东坡志林》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

”途中遇雨,有感而作此词。

那么,淋这场雨时作者的心情是如何的呢?我们先从苏轼与自然的关系开始探索。

苏轼与自然元丰五年的三月七日,苏轼前往沙湖买田,不料骤雨突降,你听,大雨“穿林打叶”,可见雨之猛、雨之急。

下雨避雨是人之常情,更何况“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纷纷逃窜避雨。

苏轼拄着竹杖,穿着芒鞋,可见条件之艰苦。

农历三月的黄州正是春寒料峭的时节,一阵冷雨浇过来非淋个透心凉不可。

再加上料峭的春风吹来,顿觉寒意阵阵,酒意早就醒了。

此刻,周围的自然环境其实是蛮恶劣的。

那么,此时,苏轼的心情是如何的呢?雨下得很大,但正在淋雨的苏轼不但自己不管风吹雨打,还劝人“莫听”,更有甚者还边走边“吟啸徐行”,这哪是在淋雨?这明明是在与大自然热情拥抱!竹杖芒鞋又有何怕?在苏轼看来,比骑马还觉轻快!苏轼也非神仙,雨后吹风也觉寒冷,但刚刚有点凉意,便看到了雨后升起的斜阳,也许还有美丽的彩虹呢!沉浸其中的苏轼哪还记得什么叫做寒冷啊!由此可见,尽管天气风云变化,但此时此刻的苏轼与周围的环境水乳交融、物我合一,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雨中行吟图”。

苏轼热爱自然,崇尚自然,在《赤壁赋》中曾写过“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大自然是苏轼永恒的精神慰藉。

因此,沉浸于大自然中的苏轼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

透过这首词的字句,我们明显感觉到在这场自然风雨的背后拥有深刻的社会涵义,下面我们来探索一下此时的苏轼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苏轼与社会要探索此时的苏轼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必须从苏轼被贬黄州的遭遇谈起。

遥想苏公当年,年仅19岁便一门三父子同时中进士,名震京师,尤其是苏轼更是差一点成为状元。

据苏辙在《东坡先生墓志铭》中记载:“嘉祐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

梅圣俞时与其事,得公《论刑赏》以示文忠。

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疑曾子固所为,子固,文忠门下士也,乃置公第二。

”此时的苏东坡,太后垂青,官场得意,文名日盛。

正待施展青云志之时,却遇到了乌台诗案,群小从其诗词中断章取义寻求罪证,从而让他锒铛下狱。

东坡到底犯了什么罪?苏辙有句话说得好:“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

”在狱中,审讯者常对他通宵辱骂,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他给苏辙写下了“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的绝命诗句。

所幸他没死,但这次濒临死亡的体验,使苏轼深深体味了仕途的多舛和人生的忧患。

900多年前的大年初一,苏东坡从死刑牢狱中被押出来,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来到一个很荒凉的小镇——黄州。

这样的人生厄运,苏东坡是如何面对的呢?带着这样的背景,我们来重新阅读本词。

这样看来,《定风波》中的这些恶劣的自然环境便有了深刻的社会涵义。

“穿林打叶”的风雨很轻易便被联想到社会之风雨,也许是群小的构陷,也许是衙役的侮辱,也许是人情的冷暖,也许是爱妻的早逝,也许是友人的疏离。

可见,“一蓑烟雨”同样也蕴含着人生的风风雨雨。

总而言之,周围的种种让正处壮年、期待建功立业却被闲置起来的苏轼感觉前途渺渺。

面对这些社会上的凄风苦雨,苏轼又是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的呢?苏轼就是苏轼,面对风风雨雨,呵呵!“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个“任”字傲骨全出,一个藐视祸难、风吹雨打都不怕的东坡形象便跃然纸上。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里更是富有哲理韵味,颇有“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豁达与超脱。

诚如刘乃昌先生所说:“这是他回味人生昨梦前尘而获得人生觉醒的哲言。

”这些所谓风雨、料峭,所谓竹杖芒鞋、萧瑟,既是眼前景,也是作者人生经历与体验的物化,东坡在这里告诉我们:他虽然在社会上遇到了种种不如意,但是却能以一种乐观的精神找到了与社会风雨的和谐相处之道。

苏轼真的能与周围的社会环境和谐相处吗?凡了解苏轼的人都会打上大大的问号。

苏轼曾发问自己腹中是何物?众说纷纭,苏轼不以为然。

唯有侍妾朝云曰:“学士满肚子的不合时宜。

”苏轼大笑曰:“知我者,朝云也。

”苏轼的确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在王安石变法时,他反对,遭新党打击;在司马光废除新法时,他又反对,遭旧党打击。

那么,如此不合时宜的一个人,他是怎么能做到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呢?这就要从苏轼与自我的关系中来探求答案了。

苏轼与自我黄州时期的苏轼在思想上进行了怎样的自我调试呢?我们可以由词下片的“归”字探索开来。

苏轼到底要归向何处?贬居黄州的苏轼过着这样的生活:“某现在东坡种稻,劳苦之中亦自有其乐,有屋五间,果菜十数畦,桑百余木,身耕妻蚕,聊以卒岁也。

”这与归园田居、安享田园之乐的陶渊明甚为相像,更何况在此期间他写了大量的贺陶诗、评陶诗,与陶渊明神交已久。

他会学陶潜归隐么?某一天苏轼作《临江仙》一首,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太守看到后,大惊,难道苏轼要逃走归隐?!因为苏轼在黄州虽挂名团练副使,实则有名无实,当地长官要担负起监管的责任。

忙寻东坡,等到了苏家之后,竟发现东坡睡得正香呢!那么,面对这样失意的人生,他为何从未归隐呢?到了黄州之后的苏东坡,在寂寞中反省自我,反省自己的才华外露,反省自己缺少自知之明,名义上是反省悔过,实际上却是痛定思痛,追求个性自由的理念越加执着坚定。

他一层层地剖析自己,剥除身上的每一点异己的成分,躬耕生活也让他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在反省中,他经历了一次完整的脱胎换骨,他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精华空前地实行融会贯通和梳理批判。

在黄州,他真正地成熟了,他回归到自己的内心深处,他找到了真正的自我!他要获取真正的个性自由。

同时,他把对个性自由的追求加以升华,使之沉淀为社会理性,发展成为他对整个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探求,从而确立起他处世人格的标准。

苏轼的自由人格并不是对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回避,而是在执着现实、上下求索、顽强斗争的艰苦境遇中抽绎出来的哲学精华。

因此他能在日常生活情境中感悟人生真相,拈花一笑,心境一片澄澈。

一次小小的淋雨事件,也能让我们看到一个豁达的东坡形象。

此后无论得意也好,失意也罢,他都能很好地调试自我,在黄州,苏轼与自我的关系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从此他便活得自在,活得潇洒!总而言之,苏轼在黄州,在雨中一声长啸,引得文坛激荡,千载以来,犹令人追慕不已。

一个旷达的苏东坡也从这里开始诞生,成熟,走向了完美。

愿我们都能像东坡那样虔诚地守望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