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树先生》电影观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ello!树先生》电影观后感
树先生,顾名思义,与树有关,一颗结束哥哥命运的大树。
一颗父亲失手勒死儿子的大树。
父亲因此郁郁而死。
树的身躯有时显得有点僵硬,这似乎给他后面成为半仙作了铺垫。
成为半仙之前,他一无是处,抽烟是他习惯性的动作,翘起手臂向两旁微微僵硬的伸展是他惯有的动作。
就像患有有麻痹症一样。
树因工伤被辞退后,从此他到处游荡,出席朋友的婚礼被人歧视,假装酒醉对占地的人说出不满,导致以下跪收场。
树在乡村走投无路时,到长春投奔儿时的好友,一个私人培训学校的校长。
树开始寻找外面的出路。
在那里,他晃荡着,找不到自己的岗位,在三尺讲台上,他画着图形,想象着为人师表,想象着教育,这时,父亲出现了,像一个凶神推开了门,他哆嗦的叫了声爸。
看着好友的出轨,他看到人心的浮躁,又想起了相亲的小梅。
没事的时候,他发着短信交流。
树带有诗性的短信,让小梅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也许为了一个安定,也许外面漂泊的日子没有尽头,
树又回到了乡村。
他在高级饭店约了小梅,他们俩在纸上交流着命运。
经过短暂的交流,小梅答应了树的求婚。
晚上,发生了一件事情,作为导火索,改变了树先生后半生的命运。
弟弟答应借婚车“皇冠”,最终开了一个“帕萨特”回来,弟弟的随性彻底让他爆发了,他愤怒的骂了弟弟几句,骂他有什么用,他把酒席场地上的易燃物踢翻,火焰开始燃了起来,他还在找寻发泄物。
弟弟奔了出来,和他扭打在一起
屋子里燃烧起的火焰,照着不断撕打的两人,也点燃了树先生的通灵之路。
弟弟对他不屑,在婚礼前夜把他打的鼻青脸肿。
当人们把树放在床上,他的目光变得呆滞,不说一句话。
他开始想念哥哥。
从透过他呆滞的眼神,喃喃的语调里,他思念着哥,求求哥来光顾。
这时一个场景发生。
树先生坐在大那颗树上,向远方眺望。
忽然他看见了哥哥,一个披头士的发型,典型的八十年代青年的形象,活泼,开朗,随性,似乎还能感受到耀眼的光芒。
他开心极了,和哥之间快乐的对话,问哥怎么才回来,我今天结婚你知道吗?哥说爸告诉我了,别让乐队唱了,他和文工团女友给你唱歌跳舞!
哥哥和文工团女友欢快的跳着迪斯科,留着八十年代的发型,唱着“冬天里的一把火”,场景是那么的让人感动,就像回到了80年代,那个其乐融融的年代。
人们看着笑着。
第二天娶亲了,他依然呆滞,被人们拉扯着去了新娘的家。
在新娘家门口,他不要进去,想逃。
可是人们硬是把他推给了新娘。
新娘看着他被打肿的脸,充满疑惑。
此刻他是否已经通灵,看到了未来?他已没法改变。
他冲动的抱起新娘,不顾礼节的冲出去。
新娘的鞋穿了一只,他抱着新娘没命的跑,朝着婚车相反的方向。
他似乎要逃开。
可是为什么要逃呢?看起来似乎与之前的快乐判若二人。
实际上是他内心世界的起伏,社会和人群的变化,他已疏远了,而疏远的何止树一个。
他要逃离生存的环境吗?就像每个失败的人都想逃离自己的岗位一样。
他没法逃离,生活已经绑架他,树的悲哀,演变到另一个极致。
看完电影的人有的说他疯了,我觉得他是开始走自己的路,只是方式不同,以半仙的方式。
拜堂的时候,他再次抵触。
他是向这样的安排抗争吗?
婚礼的场面上,他呆滞着,又看见了父亲,父亲就像一个幽灵一样看着他。
结婚,生子,有个好的房子,安定的家,拥有最起码的生活环境,是每个人的梦想。
在大城市里,一半的人都达不到,何况树先生。
一个没有生活来源的人。
他的生活压抑中悲哀,却不时幽默一下。
在乡村逝去的情感中,随着日子一天天流逝,他不在期盼什么。
同村的伙伴霸占了他们的地,占领了生存的水资源。
不是他要活下去,其他人也要活下去。
时代欺压着受苦的人。
像极了当今的农村现状。
树先生的形象虽是邋遢的,不修边度的,结婚时也没有让人耳目一新,他只是配了副眼镜,从提亲的那天起一直戴着,购买眼镜的钱也是来自老三的。
他的手中是一无所有,像无数个农民一样,奋斗了半生,只解决温饱问题。
钱是生存之本,没有这个,只能被人看不起,被当今时代产物下的人看不起。
父亲犀利的眼神,一次次的盯着他,像是对他的惩罚,情感之冷漠如路人。
树是勇敢的,虽然社会已不再容忍他,没有他的立足之地,但树幸运的找到了自己的通灵之路,通过先知让村民们重新认识他,尊重他。
电影的艺术在于,来源生活,却高于生活。
生活中我们不能通灵,不能轮回,不能转世,不能绝望,甚至不能逃避,面对困难,想方设法解决。
人的责任,绑住了每个人的手脚。
所以,在社会给予自己强大压力的基础下,人不疯即走向极端。
艺术家是疯狂的,行为是不受约束的,敢于行动,为信念而生。
但大部分的人面对来自生活的压力,与理想越走越远,最终与现实妥协。
有的人说电影没有反映什么内容,或看不懂,王宝强说了那就请继续观看一遍。
做时代的奴隶,不止树一个。
我们过得幸福吗?我们的生活有保障吗?孩子过得幸福吗?留守儿童幸福吗?孤寡老人幸福吗?
孩子们的校车塞满了人,他们的父母习以为常。
留守乡村的老人过得封闭又孤单,他们的儿女们都各自忙绿。
人们焦头烂额,在社会中拼搏,到头能有什么。
东奔西走,
离家弃子,一辈子的劳累都比不上富人的一顿晚餐。
活着已是负担,人生已经没有意义。
人们没有资格嘲笑树。
现实生活中几年前热闹的乡村生活,树先生的形象其实比比皆是,十年前,我所见过的农民就是有树的影子。
在春天,夏天,秋天的土地忙碌中,男人们胡子拉茬,头发长的像稻草,女人们晒的黝黑的皮肤,衣服穿的不算整洁,这是我见过的乡村农民形象,和树先生的一样。
可是飞速发展的农村城镇化进程,快的像变了一个魔术。
三五年的工夫就把农民们变进城里,就像使了障眼法一样。
城乡结合的进程,没有冲突和混乱,只有潜藏的危险。
家乡的市晚上一点都不安全,大白天的都有人拿着刀找你要钱,如果不是生活所迫,他们也不至于此吧。
晚上的的士拒载到郊区,因为害怕抢劫。
电影以个人特别的遭遇,反映出当今时代的主题问题,反映出树的问题。
在一片很狭窄的空间里,为生存而奋斗的人们,走在城乡结合的转型期。
那些没钱没势没技术没手艺的人,生活还能如何继续?
九十年代,自己的同学们都在中学阶段辍学回家。
是苛刻的制度,他们考不上高中。
枯燥无味的读书生涯,死
板的教学方法,不上高中的同学有四份之三,他们过早的踏入了社会。
而今,他们远走家乡,散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有领导人提出“农村的学子不应该上大学”,不去读书,不去拥挤到城市,试问,我们赖以生存的农村资源还是否存在?
我的家乡是内蒙古神舟降落的地方,几十年的农业牧业有好有坏的发展着。
但乡村的土地十年九旱,因为人类无休止的开垦草原,大量开垦草坡用来耕地。
无休止的挖山,开矿,找煤。
环境已经极大的破坏。
水资源严重缺乏。
我怀念我的村庄,读了二十多年书,度过梦幻般的四年大学生活,滚入城市的漩涡,在大都市的摇篮中爬行,蜗居,挣扎,更怀念家乡的土地。
工作五六年,买不起房子,想念乡村,可是还能回去吗?
我日日夜夜期盼回乡,回到那个几年前还热闹的乡村。
可是我日日夜夜没有勇气,乡村已经没有了气息,只剩下走不出去的老人,在荒凉中度过。
我的土地都在那里,没人耕种,我们都在城市化进程忙的不可开交,连问候朋友的心情也没有,试问,我们丢弃了乡村,我们还是自己吗?
人们四处打工,小心翼翼的在工业化进程中,一份
换着一份工作做,他们安静的像羔羊,从来不会考虑这是如何造成的。
也只有在夜深人静中,叹一口气,怀念下古老的乡村。
还有的村庄,投资商来开矿,占据了有力的水资源,村民们走上上访的道路,电话打到焦点访谈。
前路漫漫,被矿上请来的打手疯狂的打过,最后他们妥协了,当利益抓在少数人手里,农民还剩下什么。
让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被别人不断剥削。
树干起了半仙的业务,最终与资本家妥协。
他给工厂剪彩,说自己很忙,来给贾总捧捧场。
剪子下去,是与逝去的村庄告别。
树笑得特别开心。
树留守乡村,妻子早已离开他。
他走在乡村的路上,背景是一排排兴起的城乡结合产物,他依然翘着手臂,想象怀孕的妻子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