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酶解活性及工艺研究
酶解玉米粉的制备工艺研究
S t u dy o n p r e p a r a t i o n t e c h no l o g y o f e n z y ma t i c h y d r o l y s i s o f c o r n f l o u r
Yu Fe i ,Pe n g F e n g j i a n g
Na n c h a n g Te l l c a n F o o d Co .,Lt d .( Na n c h a n g 3 3 01 0 0 )
Ab s t r a c t :Th e p u r p o s e o f t h e r e s e a r c h wa s t o d e t e r mi n e t h e o p t i mu m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c o n d i —
3 3 0 1 0 0 )
摘 要 : 为优 化 酶解 玉米粉 的 制备 工 艺 , 在 单 因素试 验 基 础 上 , 采用 L ( 3 ) 正 交 实验 , 研 究了 酶 添加 量 、 酶解 时 间、 酶 解温度 3个 因子的 交互 作 用及 其 最佳 水 平 。研 究结 果表 明 : 酶 添 加 量 显著
强, 状态 均 一 , 口感 细 腻 滑顺 , 具有 谷 物浓 郁 的天 然
香 。然 而 , 随着温 度 的降低 和货 架期 的延长 , 分子 链 间借氢 键相 互 吸引 与排列 , 使 体 系 自由焓 降低 , 最 终
硫酸钠保护法制备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
间, 将所得样品用体积分 数 9 % 乙醇洗涤 , 滤 , 5 过 干燥 , 粉碎
后 10目筛 。 2
2 2 颗 粒 形 貌 与 偏 光 十 字 .
将被测样 品配 制成适 当浓 度 的淀粉乳 , 于载玻 片 上 , 滴
分 数 3 的 氢 氧化 钠 溶 液 和 质 量 分 数 为 1 % 的硫 酸钠 溶液 等体 积使 用 时 , 以制 备 出较 好 的 非 晶颗 粒 态 玉 米 淀粉 。 % 5 可
关键词 : 氢氧化 钠 ; 硫酸钠保护 ; 非晶颗粒 态淀粉 中图分类号 :S 3 T2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3—60 (0 8 1 0 2 0 10 2 2 2 0 ) 0— 0 4— 2
Pr p r t n o n c y t lGr n lr Co n S a c y S d u S la e P o e to e a a o fNo . r s a a u a r t r h b o i m u f t r tc i n i ABS RACT :S d u s l t ali h bt t e g lt iain o tr h g a u e n x a so f sac r n ls i h r p r t n 0 T o i m uf e c l n i i h e ai z t fsa c r n l s a d e p n in o tr h ga u e n t e p e a ai f a n o o n n c y t l r n lrc r tr h b ra me tw t o i m y r xd .T e c r t r h wa r a e n a mie ou in o o i m uf t o - r sa a u a o n sac y t t n i s d u h d o i e h o n sa c s t td i x d s l t f du s l e g e h e o s a a d s du h d o i e w t i ee tc n e tain n e o l e ea u e h t cu e fte t d sa c at l sw r b e v d b n o i m y r x d i df r n o c n r t su d r ron tmp rt r ,t e s u t r s o r ae t r h p ri e e e o s r e y h f o r c p lrz d l h c o c p .T e r s l h w d t a ih q ai o — r sa r n l rc r t r h c u d b b a n d w e h s oa ie i tmir s o y h e u t s o e h t a h g u l y n n c y t lg a u a o n sa c o l e o ti e h n t e ma s g s t fa t n o o i m y r x d n o i m u ft a % a d 1 % r s e t ey.a d t e r s d i h a ou . ci fs d u h d o i e a d s d u s lae w s3 o n 5 ep ci l v n h y wee u e n t e s me v l me KEYW ORDS:s d u h d o i e o i m u ft r tc in;n n cy tlg a u a o n s r h o i m y r x d ;s du s l e p oe t a o o —r sa r n lrc r t c a
玉米淀粉的活化预处理及对其化学反应活性的影响
a t ae O t c ( ci td C r sa h AS) wee a o t5 0 m 。 s l r ta toe o . XR v n r r b u 0 n mal h n h s f NS e D rv ae ta e eld h t
c y tl n at r fAS wa y e,d fe e tfo a fN S. NS a d AS we ee trfe e a ae y r sa l e p t n o sVH tp i e i r n r m t to h n r se i d s p i r tl wih meh a r t o lu i cd u e te a e o d to s Efe t f t ci ai n n r a to t tYll u ae r a rc a i nd r h s m c n ii n . f c s o he a tv to o e c n i
i p o e isc e c lr a t n a tv t Efe t ft ea tv to n g a u e s a e a d c y tlsr cu eo m r v t h mi a e ci ci i o y. f c so h ci ai n o r n l h p n r sa tu tr f h o n tr h t e c r sa c we e i v si ae me n EM n XRD . I a f u d t a g a ul sz s o r n e tg td by a s of S ad t w s o n h t r n e ie f
[ 要 以 氢 氧 化钠/ 素混 合 水 溶 液 对玉 米 淀 粉进 行 预 处 理 使其 活亿 , 采 用 S M 和 XR 方 法 考察 了 活化 对 玉米 淀 粉 颗 粒 形 摘 尿 并 E D
淀粉酶降解对玉米淀粉性质的影响研究
淀粉酶降解对玉米淀粉性质的影响研究玉米淀粉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淀粉酶是一类可以降解淀粉的酶,通过将淀粉分解为糖类分子,对淀粉性质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淀粉酶降解对玉米淀粉性质的影响以及相关的研究。
淀粉是由大量葡萄糖分子组成的多聚物,其分为两种形式: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直链淀粉由连续的葡萄糖单元组成,而支链淀粉在直链淀粉上连接有支链,通过这种支链的存在,使得淀粉分子的结构更加复杂。
这种支链结构决定了淀粉的水溶性和酶解性。
淀粉酶是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酶,可以降解淀粉为低聚糖和单糖。
在玉米淀粉中,主要存在两种淀粉酶: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
α-淀粉酶主要作用于直链淀粉的内部连接点,通过断裂直链淀粉,生成α-1,4-葡萄糖苷键。
β-淀粉酶则专门作用于支链淀粉的连接点,通过断裂支链淀粉,生成α-1,6-葡萄糖苷键。
同时,还存在着淀粉磷酸酶和淀粉转化酶等其他淀粉酶。
淀粉酶降解对玉米淀粉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淀粉酶可以使玉米淀粉颗粒的结构发生改变。
经过淀粉酶的作用,淀粉颗粒的大小和形状会发生变化,使其更易受水分和热力的作用。
此外,淀粉酶也能够破坏淀粉颗粒的结晶形态,使得淀粉的结构更加松散,有利于后续的消化和吸收。
其次,淀粉酶降解会影响玉米淀粉的理化性质。
研究表明,淀粉酶可导致玉米淀粉的糊化特性发生变化。
一方面,淀粉酶可以降低淀粉的糊化温度和粘度,使得淀粉更易糊化。
另一方面,淀粉酶还可以提高淀粉的透明度和凝胶特性,使得淀粉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呈现出更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这些变化对于食品工业的加工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淀粉酶降解还会影响玉米淀粉的消化和代谢。
淀粉酶通过降解淀粉,使得淀粉被分解为低聚糖和单糖,更易于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研究发现,经过淀粉酶处理的玉米淀粉在体内的降解速度更快,从而提高了食物对能量的利用效率。
这对于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消化吸收效果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淀粉酶降解对玉米淀粉的性质有着明显的影响。
淀粉颗粒结构特性对酶解影响的研究进展
duced,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spects of amylase techniques in the future were discussed.
K EY W 0 RDS :starch granule: non—starch content:amylase hydrolysis
熙 譬 2008,No.5
维普资讯
田
淀 粉 颗 粒 结 构 特 性 对 酶 解 影 响 的研 究 进 展
徐 丽 霞 ,扶 雄 ,黄 强
(华 南理工大学 轻工与食 品学 院 ,广东 广 州 510640)
摘 要 :不 同品种淀粉颗粒 的聚态集结构 、表 面特 征和组成成分存在 差异 ,这 些差异 对淀粉 的酶 解特性产 生很 大的影响 ,阐述 了淀粉颗粒 的大小 、形状 、结晶结构 、直链 淀粉含量 以及 淀粉 颗粒 中非淀粉物质 等 因素 对淀粉 的酶解影 响,并指 出目前存在 的
1 淀 粉 颗 粒 结 构 对 酶 水 解 的 影 响 1.1 颗 粒 大 小
淀粉的结晶性与非晶性研究进展ProgressofResearchonthe
淀粉的结晶性与非晶性研究进展梁勇*张本山高大雄杨连生摘要本文从淀粉结晶的类型结晶的熔融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着重介绍了淀粉结晶的研究和发展状况对淀粉的非晶性的研究现状关键词淀粉结晶非结晶Progress of Research on the Crystallinityand Non-crystallinity of StarchLiang Yong, Zhang Benshan, Gao Daxiong, Yang Liansheng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ryslallinity of starch, including the types of starch crystal, determination of the crystallinity, the melting of crystal 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mean time, the present statu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noncrytallinity of starch, and its future development are also prospected.Key words Starch, Crystallinity, Non-crystallinity淀粉是一种天然高聚物,在淀粉颗粒的结构中包含结晶相与非结晶相两大部分组成涉及到淀粉颗粒及淀粉分子的组成与结构淀粉糊化过程和糊化机理淀粉及变性淀粉产品的性质和应用淀粉微晶性质和理论的基础研究对淀粉糊化机理的研究并列的三大基础淀粉理论的前沿课题之一谈一谈淀粉结晶性与非晶性的研究进展P. Scherrer就证明淀粉具有结晶性他的发现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Katz在研究面包的变质问题时即天然的淀粉颗粒主要产生两种类型的各具特色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小麦B型模式果实和茎淀粉如马铃薯还有一种C型模式如图1所示A型分别在0.58nmB型在1.58´óÔ¼ÔÚ0.59nm有一个较宽的中强峰梁勇男讲师从事淀粉结晶性研究2001-05-21修回在0.4nm和0.37nm有一个中等的重叠峰C型基本上与A型相同 1.60nm峰的出现依赖于水分的存在此峰也可能消失C型具有非常独特的结构根据是C型可以在某些特殊或预定的条件下进一步来说这些类型的另一个特征是具有宽而模糊的背景散射线图1的最下一条线是直链淀粉形成络合物的典型图形即水合V型0.68nm和0.44nm出现峰络合剂包括脂肪醇乳化剂水合V型在1.13nm其它有机物如二甲亚砜不过与上述V型的结构稍有不同B+V和C+V类型这些类型的淀粉不是一般淀粉的类型而是从某些遗传培育的淀粉中得到的, 所有这些淀粉研究还发现高直链淀粉才有商业用途[4]衍射角2θ/衍射角2θ/´ÓÇ°ÈËÃǺÜÉÙ¿¼Âǵ½ÕâÖÖ·½·¨¹ÈÀàµí·ÛµÄת»¯×èÁ¦½Ï´ó´ÓX射线衍射可以看出小麦和米淀粉进行处理对这些淀粉来说其它附加的影响是最佳处理的条件为45%13016h被处理的淀粉具有较高的糊化温度颗粒的溶胀度较低Gernat等[6]用X射线衍射研究了不同含量直链淀粉的谷类和豆类淀粉84.6%B型和15.4%¸ßÖ±Á´µí·ÛµÄ½á¾§¶ÈÔÚ0.154ÓñÃ×µí·ÛÈÛÈÚ¹ý³ÌÖÐÖ±Á´µí·ÛÓëÀàõ¥Ðγɲ»Í¬ÀàÐ͵ÄÂçºÏÎïË®·ÝºÍζȶԽᾧÀàÐÍÓоö¶¨ÐÔ×÷ÓÃÂçºÏÎïÐγÉV型结构对高直链淀粉形式B+VTufvesson等[8]研究了直链淀粉-棕榈酸甘油酯的结晶结构两种不同类型可以形成没有比型到水研究其结晶及重结晶性质也是淀粉结晶研究的一个热点淀粉的结晶受马铃薯的结构及加工过程影响马铃薯的直链及支链淀粉的含量以及成模加工过程中的水份及温度对结晶量的大小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后者主要依靠加工条件热塑性淀粉在储存过程中的老化问题也是受到关注的问题之一燕麦淀粉的老化问题储存8个月但最终两种淀粉的结晶度和吸热熔融转变是相同的丙三醇浓度为14%29%水份含量为1将大麦Forssell等[11]研究了热塑性大麦相和玻璃态转变行为支链淀粉在一周储藏期内不会结晶将淀粉配制成60%80%浓度的淀粉乳Jouppila等[12]研究了无定形玉米淀粉影响结晶和结晶动力学因素淀粉形成相同的结晶形式该结论对预测淀粉储藏的稳定性有一定的作用Gerard等[13]研究了AËûÃǽ«A b酶连续水解A型酶解淀粉比B型酶解淀粉大且含有更多的短链原因是A型遗传变性淀粉具有致密的结晶结构在无机酸的作用下Komiya等[14]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下水解14dÏà¶Ô½á¾§¶ÈËæ×ÅË®½âʱ¼äµÄÔö¼Ó¶ø³ÊÏßÐÔÔö¼Ó»¹ÄÜÌṩ¾§Ï༰·Ç¾§ÏàµÄÏà¶ÔµÄÁ¿µÄÐÅÏ¢¿É¼û±íʾ¾§ÌåµÄ·å¼£ºÍ±íʾ·Ç¾§»òÄý½ºÏàµÄ±³¾°ÏßX射线结晶度另一种方法是将所得衍射图形与或样品所得图形相比较[16]²»¹ýÕâÖÖ¼ÆËã·½·¨±ØÐèÒÀÀµÓÚÏà¶Ô½á¾§¶ÈµÄ²â¶¨µí·ÛµÄ±ê×¼·Ç¾§Êǽ«µí·Û¿ÅÁ£ÔÚÇòÄ¥»úÄÚÑÐÄ¥24h后制备的样品因此绝对结晶度的数值通过标准结晶样品的结晶度确定的总之因为淀粉颗粒中的微晶非常细小要获得这两个标准无疑是很困难的淀粉结晶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熔融熔融淀粉的结晶结构被破坏淀粉分子渐渐结合成结晶通过物理的而不是化学的交联形成的淀粉结晶结合成糊的网状结构图中窄线部分表示淀粉的结晶区例如95淀粉的糊化和老化过程还可以用热分析仪这已经成为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检测技术热扫描即通过设定的加热温度变化这些对淀粉结晶熔融是相当典型的[17~20]图3 淀粉结晶的网状X射线衍射图温度/Fig.3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of network of starch crystallizationFig.4 DSC of A-type starch 例如玉米的干燥理论熔融温度大约是160ÈÛÈÚζÈÊÇ71A型小麦淀粉右边的小峰是由于脂肪酸络合物的形成的结果形成的峰也各不相同重结晶和熔融在有限水和非平衡的熔融状态下同时发生关于淀粉颗粒中微晶熔融性质的研究与报道很多指出淀粉的糊化过程是一个一级相变过程Donovan等还报道了在无溶剂存在时淀粉晶体的理论熔点[23]ÓñÃ׺ý»¯µí·Û΢¾§µÄ×é³ÉÑо¿±íÃ÷ÔÚX射线衍射曲线上对应着不同的衍射峰即链晶峰和水晶峰预糊化淀粉并非是无定形结构淀粉结晶因其衍射特征的不同被分为亚微晶和微晶微晶区和无定形区研究表明微晶区和无定形区的基础上随着对淀粉结晶研究的深入Garcia早期曾对淀粉非晶性进行研究具体方法是在球磨机内将淀粉颗粒研磨24h以上近几年来随着相关科学与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逐渐成为了淀粉科学基础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1996年Stute 等[30]发现在高静压力处理分散于水中的玉米1997年Garcia等[31]报道了在中等水分含量时加热木薯淀粉所引起的淀粉颗粒的非晶化和偏光十字消失的现象淀粉颗粒在机械外力作用下逐渐发生非晶化现象或者说如何获得一种完全非晶化的淀粉颗粒张本山首次关注到这一研究热点发现了三氯氧磷高交联改性对淀粉颗粒的非晶化作用沸水分散体系常温强碱分散体系提出了高交联非糊化淀粉的非晶颗粒态的理论观点[33~35]¼´¶à¾§¿ÅÁ£Ì¬ºÍ·Ç¾§¿ÅÁ£Ì¬¿ÅÁ£ÐԷǾ§¿ÅÁ£Ì¬ÊǽéÓÚµí·Û¶à¾§¿ÅÁ£Ì¬ºÍµí·Ûºý»¯Ö®¼äµÄÒ»ÖÖ¹ý¶É״̬µ«²»¾ßÓкý»¯ÐÔÉÏÊöÀíÂÛ¹ÛµãµÄÌá³öµí·ÛµÄ·Ç¾§»¯Ñо¿ÈÔÓкܶàÑо¿¹¤×÷ÓдýÓÚÏÂÒ»²½ÉîÈ뿪չ(1) 在各种条件下淀粉非晶化的制备工艺(3) 将淀粉的功能性与非晶化结合起来并对其功能性质和反应活性进行研究淀粉的结晶性与非晶性与淀粉的结构和性质密切相关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开展[10] Forssell P, Hulleman S, Myllarinen P et al. Carbohydrate Polymers, 1999, 39(3):43~51.[11] Forssell P, Mikkila J, Moates G et al. Carbohydrate Polymers, 1997, 34(12):275~282.[12] Jouppila K, Kansikas J, Roos Y. Carbohydrate Polymers, 1998, 36(7):143~149.[13] Gerard C, Planchot V, Colonna P. Carbohydrate Research, 2000, 326(6):130~144 .[14] Komiya T, Yamada T, Nara S. Starch, 1987,39(9):308~311.[15] Nara S, Mori A, Komiya T. Starch ,1978,30:111~114.[16] Ahmed M, Lilievre J. Starch, 1978,30:78.[17] Eberstein K, Hopcke R, Konieczny G et al, Starch, 1980,32:397.[18] Biliaderis C, Maurice T, Vose J. J. Food Sci., 1980, 45:1669.[19] Biliaderis C, Page C, Maurice T et al. J.Agric. Food Chem., 1986, 34:6.[20] Zobel H, Senti F, Brown D. Program 50th 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ereal Chemists, 1965:77.[21] Zobel H F, Young S, Rocca L A. Cereal Foods World, 1986, 31: 58.[22] Lelievre J. J.Appl. Polymer Sci., 1973, 18:293.[23] Donovan W, Mapes C J. Starch Multiple phase transitions of starches and Nägeli amylodextrins 1980, 32(6):190~193.[24] 张本山, 张友全, 杨连生等. 食品科学, 2001,22(2):11~14.[25] 张本山, 张友全, 杨连生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9(6):27~30.[26] 张本山, 张友全, 曾新安等.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1, 21(4):23~26.[27] 张本山, 张友全, 曾新安等.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1, 21(2):21~23.[28] 张本山, 张友全, 杨连生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29(5):55~58.[29] Veelaert S, Polling M, Wit D D. Starth, 1995,46(7):263~268.[30] Stute R, Klingler R W,Boguslawski S. Starch. 1996,48(11/12):399~408.[31] Garcia V, Colonna R, Bouchet B. Starch.1997,49(5):171~179.[32] Tamaki S,Hisamatsu M,Teranishi K. Starch. 1998,50(8):342~348.[33] 张本山, 高大维, 林勤保等. 中国粮油学报, 1999, 1:19~22.[34] 张本山, 高大维, 林勤保等. 食品科技, 1999, 1:13~15.[35] 张本山, 徐立宏, 高大维.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2001,20(3):233~237.。
非晶化淀粉研究进展
展望。
关 键 词 : 粉 ; 晶化 淀粉 ; 质 淀 非 性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图分类号 :" 3 I2 l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3—60 (0 7 0 0 2 10 2 2 2 0 )4— 0 4—0 3
P o r s fS u y o h n Cr sa l e S a c a u e r g e s o t d n t e No - y t l n t r h Gr n l i
不同干燥工艺对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颗粒形貌的影响
CH EN — a , ZH A N G n— h n~ , W A NG n Fu qu n Be s a Bi 。
( . Co lgeofIi htI us r d Fo inc So h Ch n Uni r iy o e hnoog Gua 1 le .g nd ty an od Sce e, ut i a ve st fT c l y, ngz hou 51 4 Chi 06 0, na
文 章 编 号 : 7 — 8 2 1 ) 30 5 —4 1 3 1 9( 0 0 0 — 3 00 6 6
不 同 干燥 工 艺对 非 晶颗 粒 态玉 米 淀 粉颗 粒 形 貌 的影 响
陈 福 泉 张 本 山 , 王 斌 ,
( . 南理工 大 学 轻 工与食 品学 院 ,广 东 广 州 5 0 4 ;2 1华 1 6 0 .肇 庆 技 师 学 院 研 发 中心 ,广 东 肇庆
Ef e t f Di f r ntDr i g Te h o o y o o p l g f f c s o f e e y n c n l g n M r ho o y o No — y t lGr nu a r a c n Cr s a a l r Co n St பைடு நூலகம் h
颗粒 结构 发 生 较 大 变 化 , 其 易 与 其 他 试 剂 作 用 , 使 提 高 了 淀 粉 的 化 学 、 理 和 生 物 反 应 活 性 。 因 此 可 物
粉 结构有 序性被 破 坏 , 具有 非 晶化 现 象 。非 晶化 淀 粉 颗 粒称 为非 晶 颗 粒 态淀 粉 , 是一 种 变 性 淀 粉 , 其
第2 9卷 第 3期
21 0 0年 5月
食 品 与 生 物 技 术 学 报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研究生物法提取玉米淀粉的工艺参数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研究生物法提取玉米淀粉的工艺参数作者:戴明来源:《中国食品》2024年第08期玉米淀粉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原料和工业原料,提取方法很多,其中生物法是一种较为环保且高效的方法。
采用生物法提取玉米淀粉时涉及许多工艺参数,如酶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如何通过优化这些参数提高玉米淀粉的提取率是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对生物法提取玉米淀粉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最终得到最佳的工艺参数:酶用量2U/g、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50℃、pH5.6。
一、优化提取法各项工艺参数的重要性首先,优化工艺参数可以提高淀粉提取率。
不同的工艺参数(如酶的种类和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等)会对酶解过程产生影响,通过优化这些参数,可以使酶的活性达到最佳状态,促进淀粉的有效分解和提取。
例如,采用适当的酶种类和浓度可以提高淀粉的降解速度和效率,而合理的反应时间和温度可以增强酶的稳定性和催化效果。
其次,优化工艺参数可以改善淀粉产品的质量。
淀粉的品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颜色、纯度、流动性和胶凝性等。
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可以控制淀粉的形态和结构,从而改善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再次,优化工艺参数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合理设置工艺参数,可以减少酶的用量和反应时间,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最后,优化工艺参数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生产。
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可以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生,降低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二、材料与方法1.材料与仪器。
(1)实验材料。
玉米淀粉:商业纯度达到99%,山东省烟台市某食品添加剂公司提供。
酶:α-淀粉酶和葡萄糖异构酶,均由北京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
缓冲液:pH 为5.6的磷酸盐缓冲液。
(2)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恒温振荡器、紫外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2.方法。
(1)单因素试验。
根据实际情况和文献资料,选择影响玉米淀粉提取效果的关键因素,包括酶的用量、酶解时间、温度等,并确定它们的不同水平。
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的制备及接枝共聚改性
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的制备及接枝共聚改性
赵永青;张本山;张向阳;陈福泉;卢海凤
【期刊名称】《粮食与饲料工业》
【年(卷),期】2008(000)008
【摘要】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乙醇溶剂一高温加热制备了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通过X-射线衍射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的结晶性质与颗粒形貌;以中和的丙烯酸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对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进行接枝共聚改性,制备出具有高吸水性的接枝共聚物,并对其吸水性能做了研究,其吸水率和吸盐水(0.1%NaCl)率分别为590.1g/g和232.6 g/g;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对其进行结构表征.
【总页数】3页(P22-24)
【作者】赵永青;张本山;张向阳;陈福泉;卢海凤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31
【相关文献】
1.半干法制备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 [J], 陈福泉;张本山;李芬芬;周雪;高凌云;陈翠兰
2.半干法制备的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的物化性质 [J], 李芬芬;陈福泉;张本山
3.喷雾干燥法制备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 [J], 陈福泉;张本山
4.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制备羧甲基淀粉 [J], 张向阳;张本山;赵永青
5.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制备羧甲基淀粉的研究 [J], 张向阳; 张本山; 李孝国; 陈福泉; 卢海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异淀粉酶酶解玉米淀粉的性质及其成膜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异淀粉酶酶解玉米淀粉的性质及其成膜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淀粉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
玉米淀粉以其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功能特性,成为了工业上的重要原料。
然而,淀粉质材料具有较低的机械强度和极差的耐水性,在实际应用中易被降解和破坏。
因此,研究如何改善淀粉质材料的耐水性,并提高其机械强度,对于淀粉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异淀粉酶是一种重要的淀粉水解酶,能有效地将淀粉分解为低聚糖,从而改善材料的耐水性,并提高材料的强度。
此外,异淀粉酶还是形成膜的理想酶源。
通过控制异淀粉酶酶解玉米淀粉的条件,可以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淀粉质膜。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异淀粉酶酶解玉米淀粉的性质研究,探讨其成膜性,并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淀粉质膜。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研究异淀粉酶对玉米淀粉的酶解性质,调查不同酶解条件下酶解的效率及低聚糖产物的组成和分子量分布。
2. 研究形成淀粉质膜的关键因素,探究异淀粉酶酶解玉米淀粉的产物对膜的形成及性能的影响。
3. 通过组合酶法和复合膜技术,设计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淀粉质膜,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
三、研究意义1. 通过对异淀粉酶酶解玉米淀粉的性质研究,为淀粉质材料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 探究形成淀粉质膜的关键因素,并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淀粉质膜,为淀粉质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3. 通过本研究,能够深入了解淀粉酶解产物的性质及其对淀粉质材料性能的影响,为淀粉质材料的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理论支持。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液相酶解法、离子凝聚法和复合膜技术等方法,对异淀粉酶酶解玉米淀粉的性质及其成膜性进行研究。
具体方法如下:1. 酶解玉米淀粉将一定量的玉米淀粉加入异淀粉酶缓冲溶液中,控制不同的酶解条件,如酶解时间、反应温度、pH等,调查异淀粉酶酶解玉米淀粉的酶解效率及产物组成和分子量分布。
2. 制备淀粉质膜通过离子凝聚法或复合膜技术,将异淀粉酶酶解玉米淀粉的水解产物与其他天然高分子或合成聚合物相结合,形成淀粉质材料的膜状成品。
非晶化玉米淀粉的理化性质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noncrystalline maize starch
2 LIU Tianyi1 ,MA Ying1 , LI Dehai1,
( 1.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90 ,China,ltyone80@ gmail. com; 2. School of Forestry,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150040 , China)
均重复 3 次.
2
2. 1
结果与分析
颗粒形态与粒度分布
非晶化玉米淀粉的颗粒形貌、 偏光十字如图 1 所示. 原玉米淀粉颗粒为圆形或多角形, 表面光 滑且有细小的微孔存在, 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时, 淀粉的双折射现象明显, 可看到淀粉颗粒脐点处 有交叉的偏光十字. 而非晶化玉米淀粉由于受到 机械活化作用, 淀粉颗粒表面破裂、 发生变形、 颗 粒膨胀, 部分颗粒出现层状剥落现象, 双折射现象 几乎完全消失, 观察不到偏光十字的存在, 这种现 象是非晶化淀粉的典型特征之一. Stolt 等人用超 过 550 MPa 超静压力处理大麦淀粉时发现, 淀粉 的双折射现象也完全消失, 证实此时淀粉已经从 [ 10 ] 多晶态转变成非晶态 . 非晶化玉米淀粉颗粒的中位径( D 50 ) 和颗粒 分布情况如表 1 所示. 原玉米淀粉颗粒分布比较 集中, 约 70% 的颗粒都分布在 10 ~ 20 μm 范围 内, 中位径为 13. 81 μm; 而非晶化玉米淀粉颗粒
Abstract: The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noncrystalline maize starch made by ball milling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granular morphology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it were further characteriz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Xray diffractometry,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rapid visco analyser 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alyz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noncrystalline maize starch granules lose smoothness on surface and become rough,the Maltese crosses of noncrystalline maize starch disappear and its relative crystallinity is decreased from 23. 4% to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1% ,the gelatinization temperature and enthalpy of noncrystalline maize starch decrease and the phase transition peaks disappear gradually during gelatinizati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noncrystalline maize starch is changed from polycrystalline to amorphous. Compared with native starch ,except turbidity,all other property factors of noncrystalline maize starch,such as specific surface area,specific pore volume,particle size,size distribution,the solubility,swelling power and water binding capacity a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or noncrystalline maize starch,its turbidity and viscosity are lowered, while its hot paste stability and mechanical stability are better than those of native maize starch. Key words: maize starch; noncrystalline starch;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淀粉是一种天然多晶化合物, 包含结晶区和 无定形区, 结晶区主要由支淀粉分子以双螺旋结 构形成, 结构较为致密, 不易被外力和化学试剂作 用;无定形区主要由直链淀粉分子以松散的结构
甲醛交联高温溶胀法制备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
非晶颗粒态淀粉是一种特殊的淀粉物态形式,是介于淀粉的多晶颗粒态和糊化态的中间体系[1-2]。
它具有颗粒性,但没有结晶性;具有非晶性,但没有糊化性,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理论上为淀粉这一课题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研究领域;实践上,由于非晶颗粒态淀粉的结晶结构被破坏,与其他试剂作用时会更加容易,因此可以作为原玉米淀粉的代替品,制备各种变性淀甲醛交联高温溶胀法制备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Preparation of non-crystalline granular core starch bycross-linking with formaldehydeLIU Zu-an 1,LIU Pei-ling 2,4*,WANG Xiao 2,ZHANG Ben-shan 3,HU Xiao-song 2,SHEN Qun 2(1.Anning Starch Co.Ltd.,Wuming 530112;2.College of Food Science&Nutrition Engineering,China Agiculture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3.College of Light Industry and Food Science,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0;4.College of ChemistryEngineering,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ohhot 010051)Abstract:Corn starch is treated by cross-linking with formaldehyde.The cross -linked starch is heated to78℃in water area in order to get non-crystalline granular starch.The effect of the amount of formaldehyde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The structure of the treated samples are observed by micro-polariscope and taken the bining the X-diffraction spectrum,the change from crystal to non-crystal is confirmed again.The results indicate when the amount of formaldehyde is up to 12.5%(dry starch basis),the non -crystal granular corn starch can be obtained which is contain only undefined structure.Key words:non-crystalline granular starch;formaldehyde;cross link 刘族安1,刘培玲2,4*,王潇2,张本山3,胡小松2,沈群2(1.安宁淀粉有限责任公司,武鸣530112;2.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100083;3.华南理工大学轻工食品学院,广州510640;4.内蒙古工业大学华工学院,呼和浩特010051)摘要:甲醛作为交联剂,高交联改性玉米淀粉后水域加热至78℃制备非晶颗粒态淀粉。
半干法制备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
半干法制备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陈福泉;张本山;李芬芬;周雪;高凌云;陈翠兰【摘要】采用捏合机为反应器,结合高压,乙醇保护法和中等水分湿热制备非晶颗粒态淀粉原理,研究制备非晶颗粒态淀粉的新方法.考察了反应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淀粉湿度,反应时间和反应压力对玉米淀粉的非晶化的影响,用偏光显微镜观测处理后的淀粉颗粒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捏合机反应槽中,反应温度为80℃,乙醇溶液中水与95%乙醇质量比为1:1,原淀粉与乙醇溶液质量比为8:5,在密闭的环境下反应时间为20min,可制备出非晶化率达到体积分数95%以上,无需洗涤可直接干燥,分散性良好的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0(036)006【总页数】5页(P66-70)【关键词】半干法;捏合机;非晶颗粒态淀粉;玉米淀粉;亚晶颗粒态淀粉【作者】陈福泉;张本山;李芬芬;周雪;高凌云;陈翠兰【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0【正文语种】中文非晶颗粒态淀粉是具有颗粒性,但没有结晶性;具有非晶性,但没有糊化性的一种特殊的淀粉物态形式的淀粉。
由于非晶颗粒态淀粉的结晶结构被破坏,与反应试剂,活性因子和酶等作用更加容易,极大地提高了其化学、物理和生物反应活性,因此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淀粉基原料,以及制备淀粉衍生物和酶降解产物[1]。
有关非晶颗粒态淀粉的制备方法中,按物理制备包括超高压、球磨、中等水分湿热和喷雾干燥等;按化学制备包括高交联强碱处理、高交联热处理、乙醇溶剂保护法、碱醇法、硫酸盐溶液渗析法、硫酸钠保护法等[2~7]。
超高压与球磨制备方法耗时长,工艺条件苛刻;中等水分湿热法与喷雾干燥,产品均要蒸发大量的水分为代价;其他方法除乙醇保护法之外,均需酸碱盐等试剂处理等,产品需水或者醇的洗涤,成本高耗能大;乙醇保护法制备的产品,吸水性强,分散性差,将其应用于改性反应时,淀粉乳浓度不能太高,产品的洗涤干燥困难等,极大地影响非晶颗粒态淀粉应用。
酶技术在酶解玉米粉制备过程中的工艺研究
酶技术在酶解玉米粉制备过程中的工艺研究
余飞
【期刊名称】《中国食品添加剂》
【年(卷),期】2016(000)006
【摘要】为优化玉米酶解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建立了玉米酶解方法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探讨了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3个因子的交互作用及其最佳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酶解时间显著影响玉米酶解程度,优化的条件为:酶解温度为60.5℃,酶解时间53min,酶添加量0.29%.
【总页数】5页(P156-160)
【作者】余飞
【作者单位】南昌泰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南昌 33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2.3;TS201.1
【相关文献】
1.酶解玉米粉的制备工艺研究 [J], 余飞;彭风江
2.发酵酶解法制备干腌火腿风味基料过程中酶解条件的优化 [J], 任利平;汪建明
3.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微波辅助酶解制备抗性淀粉工艺研究 [J], 张守花;张新海
4.基于酱肉制备的甜面酱复合菌种酶解工艺研究 [J], 周琳;易谦武;钟小廷;刘达玉;
张崟;肖龙泉
5.挤出滚圆造粒法制备玉米粉球形微丸的工艺研究 [J], 雍涛;潘家祯;栾春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 广州 5 04 ) 160
摘要:本文采用扫描 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等分析 测试方法,以原淀粉为参照 ,对 非晶颗粒 态玉米淀粉 的颗粒形貌及酶降解 过程进行 了观察和研究,结果发现,在非晶化处理过程 中发生 了从 内向外爆裂式膨胀 而形成大小、深度、位置不同的爆裂孔,以此爆
裂孔为突破 口, 在酶作用下非晶颗粒 态淀粉逐渐降解,直至淀粉颗粒 的完全消失,而原淀粉具有致密的结晶结构,在相同条件 下酶降
解活性远远低于非晶颗粒 态淀粉。并在此基础上对常温下非晶颗粒态淀粉的酶解工艺进行 了研 究, 探讨 了酶量 、温度 、时间等因素对
D E值 的影 响 。
关键词: 乙醇溶剂法;非晶颗粒态淀粉;酶降解活性;DE值 中图分类号:T 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篇号: 7.0 820 )80 8.5 S3 1 39 7(0 80 .8 30 6
维普资讯
现代 食 品 科 技
M o enF o c n e n eh oo y d r o dS i c dT c n lg e a
2 0 , o. , o9 0 8 V 1 4 N . 2
非 晶颗粒 态玉米淀粉酶解 活性及工艺研 究
田景福 ,张本山 ,赵 永青,张 向阳,卢海 凤 ,陈福泉
淀粉是绿色植物进 行光合作用 的最 终产物 ,是最 丰富 的可再生 资源 之一 ,是 自然 界中能够被生物 完全 降解的天然高分 子化 合物 。它 的可再生性是现代 人注 目的焦点 ,同时也成为现代有机化 工和高分子化 工的 主要原料之一 。然 而, 由于淀粉本 身固有 的性质 ,使
其应用受到一定 的限制 。对天然淀粉 进行处理 ,使其
( l g f ih d sr n o dS in e , o t hn iesyo Teh oo y Gu n z o 1 6 0 Chn ) Col eo Lg tn u t a dF o ce c s S uhC i a e I y Unv ri f c n lg , a g h u5 0 4 , ia t
特 殊 的淀粉 物态形式 。 由于非 晶颗粒态 淀粉 的结 晶结 构被破坏 ,与试 剂作用 时会更加容 易,提高 了其化学
Ab t a t Usn EM n co c p ,h rn l tu tr n n y t e rd t n p o e so n n c y ml rn e c m tr h we e sr c : ig S a dmir s o e t eg a u e sr cu e a d e z ma i d g a a o r c s f o -a s a u o s c r c i ' g l a iv s g td Ho e t i e e t ie d p d lc t nweef r d e o -r s l ep o e s e a s f h x a so wa f b rt n e t a e . l s hd f r n z , e t a a o r me i t n y ml n r c s c u eo t ee p n in i a yo “ u s i wi s hn o i o nh n c i b n oe p n”, ih g e t c ee ae ee z ma cd g a a o f h a c r n ls As h a v trh g a u e o s s e ec mp c r s l whc r al a c lr t t n y t e r d t n o t es rh g a u e . en t e s c r n ls se s t o a t y t y d h i i t t i a p d h c a s u t r i t o t o e nt eg a u es ra e i n y t e rd t nwa t c a ew h u h lso h r n u f , t e z ma cd g a a o r l c s i i smu hlwe h nt a f o - r s l rn l o a c . s e , s o rta h t n n c t g a u et m s r h Be i s o y a t d ter a t nc n i o s f h c o o dt n o Q- mya ed g a a o f o - r s l r n l c m a c n n r l e e au ewa td e . e i i a ls e rd t no n n y t g a u e o s r hi oma tmp rt r i c a t ss i u d Ke r s eh n l r tc ; o -r s l rn lr t rh m ya ed g a ai na t i ; ywo d : ta o ’ p oe t n n c t a u a a c ;a ls e rd t c v t DE au S y ag s o i y v le
I一 口 Amy a ec t l z d De r da i n o n- r t l a l rCo n S a c 【 l s a a y e g a to f No c ysa Gr nu a r t r h
TI AN i g f ZHANG n-ha , J n -u, Be s n ZHAO n - ng ZHANG a - a , Yo g qi , Xi ng y ng LU if n , Ha-e g CH EN - Fu qua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