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王康)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教案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2. 学会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2. 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1. 三角形的模型或图片。
2. 量角器。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二、新课(15分钟)1. 讲解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并通过模型或图片进行演示。
2. 让学生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形的角度,验证内角和定理。
3. 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过程。
三、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计算三角形的角度。
2.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解题过程,讨论解题方法。
四、拓展(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三角形,其他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否也有定理。
2. 讲解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并引导学生进行验证。
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2. 强调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练习、拓展和总结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加深对内角和定理的理解。
通过练习题的设计,让学生学会运用内角和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在拓展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案例分析(10分钟)1. 向学生提供几个实际案例,如建筑设计、道路规划等,让学生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三角形的角度关系,运用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和验证。
七、小组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经典教学案
课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学习目标(1)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及简单应用。
(2)灵活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重难点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及简单应用。
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及灵活应用于解决相关问题。
流程学生活动温故知新2 分钟1)△ABC中,∠C=90°,∠A=30°,∠B=_______ (2)∠A=50°,∠B=∠C,则△ABC中∠C=________ (3)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只能有____个直角或____个钝角.(4)任何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____个锐角;至多有____个锐角.(5)三角形中三角之比为1∶2∶3,则三个角各为多少度?自主学习5 分钟预习课本178——180页内容: 1.①将纸片三角形三顶角剪下,随意将它们拼凑在一起,你有什么发现?②如果只剪下一个角呢?如右图,把∠A移到∠1 的位置。
你能解释该证明思路吗?③你还有其它证明思路吗?与同伴交流一下。
小组合作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已知:求证:方法一:学习3分钟方法二:教师精讲十分钟证法一:用拼接的方法,如下图:证法二: 延长BC到点D,再过点C作CE∥AB,这就相当于将∠B平移到∠ECD的位置,将∠A移到∠ACE的位置证法三: 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作该点对边的平行线,过点A作PQ∥BC例1在△ABC中,∠B=38°,∠C=62°,AD是△ABC的角平分线,求∠ADB 的度数.AB CD1、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之和是多少度?正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多少度?请证明你的结论。
2、已知:如图,在△ABC中,∠A=60°,∠C=70°,点D和E分别在AB 和AC上,且DE‖BC,求证:∠ADE=50°.1.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求证:∠A=∠DCB2.已知;如图,AB‖CD,求证:∠CAB=∠CED+∠CDE。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
《11.2.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人教版八上《数学》第十一章《三角形》一、内容分析“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这一内容,上承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下启外角、多边形的内角和.这一内容是几何学习的核心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它的推导,是建立在学生学习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之后,由180 角联想到同旁内角、平角,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转化、构造.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二、目标解析(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推导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方法(2)会利用内角和定理解决实际问题(二)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解决——运用”的学习过程,从中感悟证明结论的方法的多样性和获得成功的乐趣,初步了解作平行线(辅助线)的魅力,培养“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成就感.(2)通过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导,体会新知识的形成来源于旧知识的灵活运用,渗透运用转化的观点.(3)在和谐、活跃的探究氛围中,引导学生对图形去质疑、发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思想品质,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定理的推导证明方法是重点;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获取推导的方法以及感悟其中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是难点.四、学情分析1.小学已经学过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这一结论,并会用剪、拼的方法直观验证.2.由180°角联想到平角和两平行线所截形成的同旁内角.3.了解平行线的性质,会利用平行线将内角和转化为平角或同旁内角.4.学生重“结论”轻“过程”现象普遍;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不强,钻研精神不够。
本节课选择小学都已熟知的定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证明为素材,学生通过动手拼一拼,教师适时引导,引领学生思考,生成新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同时为学生质疑引导方向。
五、教学具的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课件学具:一个三角形制片六、设计主线以“剪一剪,模型验证——证一证,理论推导——说一说,归纳方法——用一用,学以致用”为主线.学生通过动手拼一拼模型,感知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将实物模型抽象概括为几何模型;根据剪拼的模型,抽象概括出两种思路,学生动手证一证,进一步感知数学的严谨性,体会数学中的乐趣;“由180°想到了什么”“有多余的”“如何转化”“其他点可以吗”等问题串连整个证明环节之中,学生在同组议一议、全班论一论中,寻找碰撞,探索推导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方法,感悟角与角之间的转化,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创新能力.(一)剪一剪,模型验证小学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那么你能证明吗?制作一个三角形纸片,请你用剪、拼的方法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设计意图】通过情境1的设置,教师引导学生制作一个生活中的模型,通过实物去剪、拼,让抽象的数学思维情境化、具体化。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目标】1、了解三角形的内角;2、会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角的定义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3、学会解决与求角有关的实际问题;4、初步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说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学生活动一:关于三角形你了解多少呢?(学生说出关于三角形的有关知识)1、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3、按角分类: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斜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4、按边分类: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二、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学生活动二、观察我们常用的三角板,计算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吗?怎样得到?方法1.折叠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方法2.剪拼法把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剪下拼在第三个角的顶点处,用量角器量出∠BCD 的度数,可得到∠A+∠B+∠ACB=1800。
[投影1]图1想一想,还可以怎样拼?①剪下∠A ,按图(2)拼在一起,可得到∠A+∠B+∠ACB=1800。
图2②把B ∠和C ∠剪下按图(3)拼在一起,可得到∠A+∠B+∠ACB=1800。
⎧⎨⎩⎧⎨⎩⎧⎨⎩⎧⎨⎩如果把上面移动的角在图上进行转移,由图1你能想到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的方法吗?已知△ABC,求证:∠A+∠B+∠C=1800。
证明一过点C作C M∥AB,则∠A=∠ACM,∠B=∠DCM,又∠ACB+∠ACM+∠DCM=1800∴∠A+∠B+∠ACB=1800。
即: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
由图2、图3你又能想到什么证明方法?请说说证明过程。
三、例题例1 在△ABC中,若∠A:∠B:∠C=2:3:4,求∠A 、∠B和∠C的度数.解:设∠A=2x,则∠B=3x,∠C=4x.在△ABC中,∠A+∠B+∠C= 180°(三角形內角和定理)∴2x+3x+4x = 180°解得x = 20°∴∠A=2x=2×20°=40°∠B=3x=3×20°=60°∠C=4x=4×20°=80°四、巩固练习练习1.(口答)1、下列各组角是同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吗?为什么?(1)3°,150°,27°(2)60°,40°,90°(3)30°,60°,50°练习2。
教学设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教学设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一、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概念和含义;2.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计算方法;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推理和证明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定义;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导和证明;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实例应用。
三、教学重点1.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概念和含义;2.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1.动手推导和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1.板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2.教学工具: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等;3.教学辅助资料:习题和例题。
六、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5分钟)1.老师用几何工具绘制一个任意三角形ABC,并在黑板上标出三个顶点A、B、C。
2.老师提问学生:三角形ABC中的内角和是多少?3.学生回答后,老师解释内角和的概念和定义,并引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内容。
Step 2 推导和证明(20分钟)1.通过黑板上绘制的三角形,老师给出推导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思路。
2.老师逐步推导和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并解释每一步的原理和过程。
3.在黑板上总结和概括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公式,并进行讲解。
Step 3 计算练习(20分钟)1.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实例,要求学生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
2.学生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完成计算练习,并互相核对答案。
3.部分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让其他学生纠正并提出问题。
Step 4 应用拓展(20分钟)1.老师给出一些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或解决问题。
2.学生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完成应用拓展,并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3.部分学生上台解答问题,让其他学生提问和评价。
Step 5 归纳总结(10分钟)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方法,强调记忆和理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重要性。
2.学生根据板书和讲解的内容,归纳总结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教案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教案教案标题: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并能正确应用于求解三角形内角问题。
2. 掌握使用内角和定理推导其他相关性质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投影仪、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课前准备的练习题和答案。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铅笔、直尺、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三角形的概念,复习边、顶点和角的概念。
2. 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的角的分类方法。
步骤二:引入内角和定理(10分钟)1. 制作一个直角三角形模型,展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特点。
2. 通过投影仪或板书展示内角和定理的表达式:∠A + ∠B + ∠C = 180°。
3. 解释内角和定理的意义和应用。
步骤三:内角和定理的应用(20分钟)1. 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使用内角和定理解决已知角度的三角形问题。
2. 给予学生几个简单实例,让学生运用内角和定理计算未知内角的度数。
3. 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解题技巧。
步骤四: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引导学生发现与内角和定理相关的性质,如三角形外角和补角性质等。
2. 给予学生一些挑战性问题,要求他们用内角和定理推导其他相关性质。
3. 分组讨论和展示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步骤五:巩固与评价(10分钟)1.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及时检查和批改学生的练习,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 结合课堂表现和练习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步骤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完成练习册剩余部分以及用内角和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主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直观的几何图形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对三角形内角之间关系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三角形的内角和数学教学设计(精选4篇)
三角形的内角和数学教学设计(精选4篇)三角形的内角和,即三个内角的和。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用数学符号表示为:在△ABC中,△1+△2+△3=180°。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该页是漂亮的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数学教学设计【精选4篇】,欢迎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角形内角和》数学教案篇一大家好!今天我很高兴也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与大家共同交流,在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明确三角形的内角的概念,使学生自主探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并运用这一规律解决问题。
2、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猜、量、拼、折、观察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感受数学图形之美及转化思想,体验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能进行简单的运用。
教学难点:采用多种途径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四、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一些基础知识,会量角,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但不知道怎样得出这个结论。
五、教学法分析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构建。
领悟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六、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形教具。
2、学生准备:锐、直、钝角三角形各两个,量角器、剪刀。
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导入:“同学们,有三位老朋友已经恭候我们多时了。
“(出示三角形动画课件),让学生依次说出各是什么三角形。
课件分别闪烁三角形三个内角,并介绍:“这三个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把三个角的度数加起来,就是三角形的。
2024初中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目录•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内容与步骤•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活动设计•教学评价与反馈•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01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目标01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
02能够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
引导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体会数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数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如何运用该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02教学内容与步骤引入新课回顾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如三角形的定义、分类、边和角的关系等。
通过实例或问题引入三角形内角和的概念,如让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并思考它们的内角和有何规律。
探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通过测量、计算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引导学生理解定理的含义和应用范围,如对于任意三角形,无论其形状和大小如何,其内角和都等于180度。
验证定理并推广通过严格的数学证明,验证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正确性,增强学生的数学严谨性。
引导学生将定理推广到其他多边形,探究多边形内角和的一般规律,如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度。
应用定理解决问题通过举例和练习,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如角度计算、三角形形状判断等。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03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或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发现利用有趣的故事、游戏或实验,激发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11.2.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学习热情。从导入新课到实践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关于理论讲授部分,我意识到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概念时,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从直观图形中提炼出抽象的数学性质。虽然通过测量和计算让学生验证了内角和定理,但如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这个性质的本质,是我今后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2)运用内角和定理求解三角形未知角度: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应用,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的两个角度求解第三个角度,以及通过已知的角度和边长关系求解未知角度。
举例:给出一个三角形,已知其中两个角的度数,让学生求解第三个角,并解释解题过程。
(3)内角和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应用于实际问题,如多边形的内角和计算、角度关系分析等。
关于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讨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时,能够提出许多有趣的观点和创意。但在分享成果时,有些学生表达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强。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一些口语表达和逻辑训练的环节。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虽然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但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和反馈。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了解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以便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教案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2. 能够运用内角和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2. 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难点:如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三、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实验操作法、讲解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三角形模型、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作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三角形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特征,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发现三角形的内角有什么特点吗?2. 自主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形的内角,并记录数据。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3. 引导发现: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4. 讲解与演示:教师利用黑板、粉笔和三角形模型,讲解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并演示证明过程。
5. 练习巩固:让学生运用内角和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否为三角形等。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应用。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9. 学生评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看是否掌握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能力。
10. 教学改进:根据教学反思和学生评价,教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思考:如果三角形的内角和不是180°,会出现什么情况?2. 引导学生探讨:在什么条件下,一个四边形可以变成三角形?七、课堂互动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举例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吗?2. 学生回答:如测量未知角度的三角形等。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及构成要素,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的性质。
2.技能目标:能够通过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判断三角形的性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几何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的性质,并能运用该性质解决问题。
2.难点:能灵活运用该性质解决一些复杂的三角形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教师将一面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面不规则三角形贴在黑板上,然后向学生提问:“这两个图形有什么相同之处?请你们分析一下。
”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后,回答“它们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固定的性质,并介绍三角形的定义和构成要素。
2.理论学习:教师结合幻灯片、教材等多媒体教具,为学生详细解释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的性质,并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进行讲解。
教师强调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理解每个步骤的原理和推导过程。
3.案例分析: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三角形的实例,让学生自己计算其内角和,并引导学生分析各个内角和的关系。
教师选取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进行分析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该性质的实际应用。
4.练习巩固: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在纸上解答,并及时批改答案,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
解题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想到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并强调解题步骤和方法的正确性。
5.拓展延伸: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解决。
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锻炼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点拨和总结,并要求学生记录下来,以备复习之用。
四、教学评价:1.学生在课后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评价,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2.学生参加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鼓励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设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五篇材料)[修改版]
第一篇:教学设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一)一、教材分析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从“数量关系”来揭示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的,这个定理是任意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它是学习以后知识的基础,并且是计算角的度数的重要定理之一。
在解决四边形和多边形的内角和时都将转化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来解决。
其中辅助线的作法是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在理论和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内容,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熟悉,但在前面的学习是通过实验得出的,要向学生说明证明的必要性,同时说明今后在几何里,常常用这种方法得到新知识,而定理的证明需要添辅助线,让学生明白添辅助线是解决数学问题(尤其是几何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它同代数中设末知数是同一思想。
3、二、教学程序设计1、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过程,并能根据这个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猜想动手实验,互相交流,师生合作等活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对比过去撕纸等探索过程,体会思维实验和符号化的理性作用。
逐渐由实验过渡到论证。
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初步体会思维的多向性,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猜想、推理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验,勇于发现,合作交流。
2、教学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思路及应用。
3、教学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方法。
4、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我们在七年级曾经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拼在一起得到一个平角,由此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用几何画板演示)定理探索一:用几何画板度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定理的探索二:折叠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到一起,拼成一个平角;定理的探索三:把三角形剪成三部分,然后把三个内角拼到一起,拼成一个平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生:拼成了一个平角
180゚
适当引导学生,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平角是多少度?是不是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拼成了平角?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板书结论)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做一做(求未知角)
一个三角形中如果知道了两个角的度数,你能求出另一个角的度数吗?怎样求
(出示做一做)学生试做
生1:我测的直角三角形,大约是180゚
生2:我测的锐角三角形大约也是180
生3:……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引导学生
刚才我们都是先进行测量每个角的度数再相加的,在测量每个角的度数是只要稍有一点误差,就会影响测量结果,那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方法,减少测量的次数?
把每个角都剪下来,拼一拼,试一试
指明回答如何计算
灵活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拓展
连接长方形、正方形的一组对角顶点,把长方形、正方形分成两个什么图形?
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两个三角形呢?
两个三角形
两个180゚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三个角,就叫做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反思
本课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中三角形的内角和。在本单元开始,学生认识了解了三角形的特性,会画三角形的高,会给三角形分类。在本节课开始,从旧知识导入,为新知识的学习热身。在新课学习环节,主要以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进行,通过多次自主探究最终得出结论,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探究总结能力。最后随堂练习能够及时让学生巩固,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案
教学课题
三角形的内角和
学科
数学
教材目次
第五单元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王康)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王康)陕西省宁强县胡家坝镇初级中学王康内容和内容解析:«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的最后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证明的必要性和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对前几节证明的自然延续,是平行线性质的后续应用,是对推理证明的巩固与加深.同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计算角的度数的常用方法之一,是学生今后学习多边形内角和以及圆等知识的基础,探索定理证明过程中表达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引入的辅助线的添加方法也为学生后续几何学习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目标与目标解析: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对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以及与平行线相关的简单几何证明是比较熟悉的,他们已经具有初步的几何意识,形成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本节课安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旨在利用平行线的相关知识来推导出新的定理以及灵活运用新的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了解它的几种证法,灵活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相关问题,初步学会利用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进行证明。
过程与方法:经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探索过程,在观察、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演绎推理能力,初步养成逻辑推理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从多角度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弘扬个性发展,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体会数学证明的严谨性和推理意义,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感悟思维推理的数学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并会进行简单应用。
难点:探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思路和方法。
【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学生学习技能基础:学生在以前的几何学习中,已经学习过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以及它们的严格证明,也熟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内容,而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掌握了平行线的性质及严格的证明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因此,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基础。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
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2. 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2. 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2. 教学难点: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学生已知的三角形知识,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定义和分类,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模型,让学生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存在的规律。
(2)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3)学生汇报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3. 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点评并总结解题方法。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应用。
5. 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例:```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
教案:《三角形的内角和》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性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 能够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并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 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三角形模型或图片。
3. 直尺和量角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2. 提问:三角形有几个角?这些角的和是多少度?二、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1. 分组活动:每组学生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三角形的内角,并记录下来。
2. 学生分享测量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
3. 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总是等于180度?如何证明?4. 分组讨论:每组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5. 学生展示证明方法,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三、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1. 出示实际问题: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60度和70度,求第三个内角的度数。
2.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问题。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解答问题,并给出正确答案。
四、巩固练习1. 出示练习题: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40度和80度,求第三个内角的度数。
2.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
2. 强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三角形,其他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否也有特定的性质?2. 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并尝试总结规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和证明,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性质。
同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3最新-《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优秀3篇】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优秀3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牛牛范文整理的3篇《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如果能帮助到您,牛牛范文将不胜荣幸。
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篇一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手记教学目标1.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证实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会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向学生渗透“转化”数学思想。
3.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
难点:探索、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过程。
过程资源体验目标“学”与“教”创设问题情境课件出示:两个三角板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进行探究,引发学生的猜想后,引导学生探讨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也是180°。
这是同学们熟悉的三角尺,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两个三角尺的三个内角分别是多少度?生:45°、90°、45°。
生:30°、90°、60°。
师:仔细观察,算一算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生:90°+45°+45°=180°。
生:90°+60°+30°=180°。
师:通过刚才的算一算,我们得到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由此你想到了什么?生: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内角和也是180°。
师:这只是我们的一种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真的等于180°,还需要我们去验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王康)陕西省宁强县胡家坝镇初级中学王康
内容和内容解析: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的最后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证明的必要性和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对前几节证明的自然延续,是平行线性质的后续应用,是对推理证明的巩固与加深.同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计算角的度数的常用方法之一,是学生今后学习多边形内角和以及圆等知识的基础,探索定理证明过程中表达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引入的辅助线的添加方法也为学生后续几何学习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目标与目标解析:
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对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以及与平行线相关的简单几何证明是比较熟悉的,他们已经具有初步的几何意识,形成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本节课安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旨在利用平行线的相关知识来推导出新的定理以及灵活运用新的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了解它的几种证法,灵活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相关问题,初步学会利用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进行证明。
过程与方法:经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探索过程,在观察、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演绎推理能力,初步养成逻辑推理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从多角度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弘扬个性发展,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体会数学证明的严谨性和推理意义,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感悟思维推理的数学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并会进行简单应用。
难点:探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思路和方法。
【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学习技能基础:学生在以前的几何学习中,已经学习过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以及它们的严格证明,也熟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内容,而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掌握了平行线的性质及严格的证明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因此,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基础。
数学活动经验基础:本节课主要采取的活动形式是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具有较熟悉的数学活动经验.
而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添加辅助线通过演绎推理的方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辅助线的做法使学生在几何证明过程中第一次接触,并且辅助线的添法没有统一的规律,要根据需要而定,另外从本节课开始训练学生将命题翻译为几何符号语言,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
鉴于以上问题诊断分析,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并会进行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探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思路和方法。
【五】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为了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根据问题诊断分析和学习行为分析,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我确定如下的教学方式,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教师引导发现教学。
其次本节课我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效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为达到本节课教学目标本节课的设计分为四个环节:知识回顾、新课引入——操作验证、探索新知——巩固练习、强化应用——课堂小结、升华提升——作业布置、反馈教学。
第一环节:知识回顾、新课引入:
提出问题:在小学大家已经知道并了解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这个结论,能否通过操作验证一下?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注重学生已有经验基础,回忆以前所学知识,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方向,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形成较高的课堂关注,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
第二环节:操作验证、探索新知:
【活动1:操作验证】
工具:两张一般锐角三角形卡纸,磁铁。
实验:能否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结论是合理的吗?〔量、折、〕你是怎样思考操作的?
想一想,还有其它方法吗?〔拼〕
实验:将纸片三角形三角剪下,随意将它们拼凑在一起。
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这一结论的验证思路。
想一想,如果只剪下一个角呢?
〔学生在黑板右上方展示三种图形,并简单说明自己的方法.〕。
~
(2) (3)
〔以上是通过实验操作验证凭经验得出的规律是不严谨的,接下来我们就用严谨的几何证明的方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这个结论,而这个命题如何证明,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关键,也就是我们今天要掌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板书标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一个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实验操作的方法验证结论的合理性,发展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为下一步作辅助线提供方法。
【活动2:证明定理】
探究一:〔经过三角形顶点作平行线〕
1:引导学生回忆证明命题的步骤,并板书〔1.画图.2.写出、求证.〕提出问题:如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由180°你联想到什么了?〔平
角,和平行线产生的同旁内角互补〕那么如何构造平角和同旁内角?由前面
&
的拼图你发现什么?能否得到启发?
2.证明:作BC 的延长线CD ,过点C 作射线CE ∥BA 、
∵CE ∥BA ∴∠B=∠EC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ACE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CA+∠ACE+∠ECD=180°
∴∠A+∠B+∠ACB=180°(等量代换)
3.思考:由第二种和第三种拼图类比第一种证法能否联想到更多种证
法?〔学生思考展示作法与想法〕
【提出问题】反思三种证法有何共性?表达了怎样的数学思想?〔经过三角形的顶点作一边的平行线,实现了角的转化,将三个内角转化为平角或者同旁内角,表达了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本质: ?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目的是通过问题激发质疑让学生的思维由感性
上升到理性,
引导学生从实验操作获取感悟得出作辅助线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同时体验证法的多样性,同时引领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掌握基本构图,规范证明的步骤以及推理的严密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演绎推理能力。
探究二:〔经过三角形边上任意一点作平行线〕
1.【想一想】:
我们的目标是将三个不同位置的角转化为一点处,也就是拼凑到一点处,试问这一点一定是在三角形顶点处吗?〕
学生活动:1.独立思考,完成经过三角形边上任意一点做平行线的
证明定理。
]
A ^
B C D E A B C
2.进行班级展讲。
3.反思此法与探究一的异同。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激发质疑,引领学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在学生展讲的过程中进行适时点拨,在复杂图形中分解基本图形,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充分认识探究二与探究一的异同,增强学生的辨析能力.
探究三:〔经过三角形内或外任意一点作
平行线〕
【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思考、小组交流、
操作演示、 班级展讲;
学生活动:
1.先独立思考理,然后组内交流;
2.借助纸片操作,演示三个内角拼成平角的过程;
3.对三次探究进行系统反思;
设计意图:探究三重在让学生体会,不论图形怎样变化,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不变,不同的是拼成平角的位置不同而已.让学生在不断辨析中增强识图能力,认识证明该定理的本质所在,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拓展提升】:〔从运动的角度认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动态演示,当顶点A 无限远离BC 边,会得出什么结论?当顶点A 无限接近BC 边时又会出得出什么结论?〔简单提出〝逼近法〞得出内角和定理〕
<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意图,重在让学生体会,探究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不变,不同的是通过转化拼成平角的位置不同而已,让学生在不断的辨析中增强识图能力,认识证明该定理的本质所在,提高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强化应用
活动内容:
【试一试】:
1.△ABC中,〔1〕∠A=55°,∠B=15°,∠C=.
〔2〕∠C=90°,∠A=∠B,那么∠B= .
2.三角形中三个内角之比为2∶3∶4 ,那么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
.
【猜一猜】:如图有三个三角形的其中两个角被挡住了,其他两个角有什么特点?
-
提出问题:〔1〕一个三角形中只能有几个直角或钝角?
〔2〕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几个锐角?至多有几个锐角?
设计意图:巩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在应用定理进行计算、推理的过程中增强对定理的内涵的理解。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内化提升
本节课:
我学会了……知识;
我掌握了……思想方法;
设计意图:在反思总结过程中进行数学知识的梳理及思想方法的构建,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对本节课所学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
第五环节:作业布置、反馈教学
教师活动:出示检测题.
〔1〕:△ABC中,∠C=∠B=2∠A。
(a)求∠B的度数;
(b)假设BD是AC边上的高,求∠DBC的度数?
B+∠C+∠D+∠E的度数。
是任意一个四边形.
C+∠D=360°〔比比谁的方法多!〕
的掌握,又能够检测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且难度适中,面向绝大多数同学,能够较好的实现对教学目标的评价,给大部分学生带来成功的体验。
指导老师:陕西省汉中市胡家坝镇初级中学白元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