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的气流温度控制方法
自动化生产中温度的控制方法
在自动化生产中,温度的控制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需要精密控制温度的生产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温度控制方法:
1. PID 控制器:PID 控制器是一种经典的温度控制方法,通过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部分来控制温度。
PID 控制器可以根据温度传感器反馈的实际温度值和设定的目标温度值,计算出控制输出,从而调节加热或冷却装置的工作状态,使温度稳定在设定值附近。
2. 温度传感器:在自动化生产中,常用的温度传感器包括热敏电阻、热电偶、红外线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生产环境的温度。
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温度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以便及时调整温度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
3. 加热与冷却系统:用于控制温度的加热和冷却系统通常由热水循环、蒸汽加热、电加热、制冷机等设备组成。
这些设备能够根据控制信号调整其工作状态,以达到预期的温度控制效果。
4. 温度控制算法: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温度控制算法,例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生产环境。
5. 自动化控制系统:温度控制通常作为自动化生产系统的一部分,
与其他控制系统(如压力控制、流量控制等)相互配合,实现全面的生产过程控制。
综合利用上述方法,企业可以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并且降低能源消耗。
当然,在应用这些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生产过程的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调整。
温度控制的智能化方法
一3 20) t00 Nhomakorabea关键词: 温度监控; 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 T 2 3 文献标识码 : B P7
生式控制算法具 有电路 简单 、功能强、测量和控 制精度高,工作稳 定可靠,性能价格 比高等优 点.温控 系统 如图 l 示。 所 产 生式 控制算 法 的规 则 的基本 形式 是: I ( 件 ) T E F 条 H N
s - +d d 1 =a d3
并对低频重构信号 a 进 行 F T变换的幅值图如图 5 3 F 所示.
文章编号 : 1 7 ・0 12 0 )2O O ・2 6 114 (0 70 ・1 2O
温 度 控 制 的智 能 化方 法
沈利清 ,沈 国伟2
( . 兴文理 学院 电信 0 1绍 4级本 科生 ; 2 ‘ 。绍兴文理 学院 电信 实 验室 ,绍 兴
【】 2 卢文祥。杜润生 . 机械工程溯试 ・ 信息 ・ 信号分析 ( 第-t 【 , a) M1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19 . 99 【1崔锦泰 . 3 小波分析导论 ( 程正兴译) [ . M1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 出
版社。 19 . 95
【】虞和济 。韩庆大,李沈等 . 4 设备故障诊断工程 [ . M1北京:冶金工业
t() S1
图4 三层多分辨分析树结构图
●
作者 髑介:牛振 华 ( 9 3) 女,河 南理工 大学机械 与动力工程学院在读硕士 17・ , 研 究生,研 究方向为机械故障诊断 ;白艳 ( 9 6) 女.工程 师。 1 -, 7
该信号采用 了 d 3 b 小波,进行三层分解,得到低频信号 a 3
一种智能化的气流温度控制方法
该 系统 的控 制 部 分 由 P C机 、 片机 控 制 模 块 和 单 可控 硅控制 模块 组成 。P C机 主要 用 来 向单 片机 控 制 模 块发送温 度控制 指令 和 进 行 温度 控 制模 式 的管 理 。 单 片机控制 模块有 两个作用 : 精确 测量气 流 当前温 度 ;
1 系统组成及控制原理
图 1 示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温度控 制系统示 意 图。 所
扰 功能 , 此外 ,H 1 还 可 以进 行热 电偶 冷端 补偿 和调 J/ 1 整 温 度测 量 的 范 围。在 这 种 情况 下 使 用 J / 1 只要 H 1, 将 它输 出的与 温度有 线性关 系 的电流信 号转换 为 电压 信 号 即可 。A 54是 1 D7 2位 A D转 换 芯 片 , 较高 的 / 有 转换 精度 和 速 度 , 来 转 换 J / 1输 出 的模 拟 电压 。 用 H1
M X3 A 22是用来将 8 C 1 P 9 5 和 C机之间的串行通信数
据 在 r’ IL电平 与 R o3 T I S22电平 之 间进行 转 换 。PD模 I 块用 来进行 PD控制 , 中比例 、 I 其 积分 和微分 常数都 可 以根 据控 制情况 进行 调整 。
根据 P C机发送的温度控制指令 向可控硅控制模块发 送基本 控制信 号 。可控硅控 制模 块根据单 片机 控制模 块输入的基本控制信号控制工作部件的瞬时功率。工
维普资讯
第3 4卷第 1 期 20 0 8年 1月
电 字 工 叠 师
E E ' 0Nl NGI E L CI R CE NE R
Vo . 4 .1 1 3 No
Jn 0 8 a .2 o
一
一种排气温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排气温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吕志华,张朝阳,仲昆,李丕茂
申请号:CN201610769678.5
申请日:20160830
公开号:CN106246301A
公开日:
2016122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气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沿排气方向设置于具有SCR处理装置的排放控制系统之前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的供电电路中设置有一与车载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的开关,车载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有用于测量流出加热装置的排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当SCR处理装置处于加热状态时,加热装置对排气进行加热,提高排气温度,以满足车用尿素溶液的喷射条件,提高SCR 处理效率,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减少尿素结晶,并且通过温度传感器与车载控制器配合形成对排气温度的闭环控制,排气温度小于阈值时,开启加热装置,不小于阈值时,关闭加热装置,从而既保证SCR处理装置高效运行,又节省了能源。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排气温度控制方法。
申请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261061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福寿东街197号甲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海建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智能化温度控制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智能化温度控制装置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雷晓军
申请号:CN201920454689.3
申请日:20190404
公开号:CN209791919U
公开日:
2019121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烘炉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化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移动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位于移动装置的上方,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加热室,所述加热室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温度调节装置,所述加热室的左侧外壁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加热室的右侧外壁处开设有出料口。
该智能化温度控制装置,当需要进行该加热室的适量散热或者适量出料操作时,电机带动转盘转动,位于转盘表面的第一滑槽与第一限位滑块的滑动连接带动摆动杆来回摆动,使摆动杆的一端带动升降柱上下移动,升降柱在下降的时候使连接杆表面的锯齿与第一齿轮啮合,从而使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使一侧的挡块缓慢上升一端距离,使加热室内部便于进行适量的散热和适量的出料。
申请人:广州市益淞纸制品有限公司
地址: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基镇永善村永峰路24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空调器和出风温度的控制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空调器和出风温度的控制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王宁,温燕斌
申请号:CN202010917391.9
申请日:20200903
公开号:CN112254288A
公开日:
2021012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和出风温度的控制方法,空调器的控制器被配置为,获取所述AI 模块开启时所述室内风扇的出风温度的设定值的历史记录次数;若所述历史记录次数不小于预设次数,根据最近记录的所述预设次数中各所述设定值的出现次数和记录时间确定所述AI模块输出的所述出风温度的预设目标值,并根据所述预设目标值控制所述出风温度;其中,所述设定值为维持时长大于预设时长的设定值,从而在不提高成本的基础上准确调节出风温度。
申请人: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地址:266700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南村镇驻地海信路1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龚家骅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内环流控温技术
内环流控温技术内环流控温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温控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它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置,实现对环境温度的精确控制,以满足人们对舒适温度的需求。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应用领域和优势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技术原理内环流控温技术是通过在建筑物内部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和风口,采集环境温度数据,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进行处理和控制,从而实现对室内温度的精确调节。
具体来说,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传感器:在建筑物内部布置多个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室内各个区域的温度变化。
2. 风口控制:根据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智能控制系统可以精确调节每个区域的风口开度,以控制空气的流动和温度分布。
3. 控制算法: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实时的温度数据和预设的温度要求,通过控制风口的开度来调节室内的温度,使其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
二、应用领域内环流控温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特别适用于那些对温度要求较高的场所。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 商业办公楼:商业办公楼通常需要满足不同租户的不同温度需求。
内环流控温技术可以根据每个租户的要求,实现对不同区域的精确控温,提高办公环境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2. 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对温度的要求较高,特别是手术室、病房等区域。
内环流控温技术可以实现对这些区域的精确控温,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和治疗环境。
3. 酒店宾馆:酒店宾馆需要为不同客人提供个性化的温度服务。
内环流控温技术可以根据客人的要求,实现对客房的精确控温,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住宿环境。
4. 学校教室:学生们对教室的温度要求较高,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影响学习效果。
内环流控温技术可以实现对教室的精确控温,为学生们提供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
三、优势和前景内环流控温技术相比传统的温控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精确控温:内环流控温技术可以根据实时的温度数据,精确调节每个区域的温度,实现更细致的控温效果。
2. 节能环保:内环流控温技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节每个区域的温度,减少能源的浪费,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系统组成及控制原理
图 1所示是温度控制系统示意图 。
图 1 温度控制系统示意图
收稿日期 : 2007206215; 修回日期 : 2007209204。
1. 1 单片机控制模块 单片机控制模块示意图如图 2所示 。
图 2 单片机控制模块示意图
控制该模块的中心元件是单片机 89C51,它作为 控制系统的下位机主要负责接收和执行 PC机发送的 温度控制指令 。测量温度的传感器采用 K型热电偶 , 因为它有比热电阻更快的相应速度 。
关键词 :气流温度控制 ;温度测量 ;可控硅 中图分类号 : TP273. 5
0 引 言
温度控制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 ,比如粉 末冶金烧结炉炉温 、制造装配车间室温和暖风机热风 温度等的控制 ,但是 ,这类温度控制几乎都要求将温度 限制在某一定点即可 。另外 ,在某些生化反应或生物 检测方面 ,要求作用对象的温度能按一定规律变化 ,从 而产生某些反应 ,比如 PCR (基因扩增仪 )检测等 。
图 2中 , a为对应于当前气流温度的模拟电压信 号 u ( t) (约 1. 0 V ~5. 0 V ) , b为 12位 A /D 转换后的 数据 , c为 89C51发送和接收的串行数据 ( TTL 电平 ) , d为 89C51发送用来进行 A /D 转换的 12位数据 , e为 PC机发送和接收的串行数据 (RS2232电平 ) , f为送往 P ID 模块的气流温度电压信号 U ( t) , g为送往 P ID 模 块 的温度控制参考电压信号 UF ( 0V ~5. 0V ) , h为输
温度 ,导通角的大小与 E ( t)成反比 ,如果温度偏差比
较大 ,则该电压周期内可控硅很早导通 ,否则可控硅迟
一点导通 。在单片机控制模块中 ,只要给定某一参考
电压 ,利用这个原理 ,通过可控硅控制模块就能控制气
流达到某一定点温度 。在这里 ,气流温度误差与 P ID
模块的比例 、积分和微分参数选择密切相关 。
89C51通过 AD574测量 JH /11输出的电压 ,再在单片 机软件中进行温度标定 ,然后向 MAX7837发送对应温 度的 12位转换数据 ,经过 MAX7837一个 A /D 转换通 道向 P ID 模块输出温度标准电压信号 。根据 PC机温 度控制指令温度数值的大小 , 89C51向 MAX7837发送 对应参考温度的 12位转换数据 ,经过 MAX7837另一 个 A /D 转换通道向 P ID 模块输出温度参考电压信号 。 1. 2 可控硅控制模块
End Sub
发送开始命令 :
M SComm1. Output = Chr( Send (0) )
当 PC 机接收到单片机发送的完整 8 位数据时 , 通过 input属性一次性读入 ,然后判断数据的有效性 ; PC机发送指令时 ,通过 output属性向串口写发送数组 的第 1字节 ,其余 7 字节就在随后产生的发送事件中 全部输出 。 2. 2 单片机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图 2 中的 JH /11 是 M ESCON 公司的一种温度变 送模块 ,它具有良好的电压放大线性度和一定的抗干 扰功能 ,此外 , JH /11还可以进行热电偶冷端补偿和调 整温度测量的范围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 JH /11,只要 将它输出的与温度有线性关系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 信号即可 。AD574 是 12 位 A /D 转换芯片 ,有较高的 转换精度和速度 ,用来转换 JH /11 输出的模拟电压 。 MAX7837是 MAX IM 公司的一种 2 通道的 12 位 A /D 转换芯片 ,在这里用来输出与气流温度成正比的电压 信号以及 由 PC 机 决定 的温 度 控 制 参 考 电 压 信 号 。 MAX232是用来将 89C51 和 PC 机之间的串行通信数 据在 TTL 电平与 RS2232 电平之间进行转换 。 P ID 模 块用来进行 P ID 控制 ,其中比例 、积分和微分常数都可 以根据控制情况进行调整 。
/ /接收标志字节
unsigned char din; / /发送标志字节
unsigned char dout; / /接收缓存区
unsigned char iBuf[ 8 ]; / /发送缓存区
unsigned char oBuf[ 8 ]; void serial( ) interrup t 4 using 3
第 34卷第 1期 2008年 1月
EL
电子工 ECTRON IC
程 EN
师 G IN
EER
VJ aon.l.
34 No. 2008
1
一种智能化的气流温度控制方法
聂开俊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 ,江苏省淮安市 223003)
摘 要 :介绍一种简单灵活且有效的气流温度控制方法 ,该方法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 。该温控系 统中 ,处于控制下的气流可以对物体进行有规律的加热 ,温度控制方法是通过 PC机向作为其下位机 的单片机发送温度控制指令来实现 。此方法可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多个方面 ,还可用到其他要求循环 温度控制的场合 。阐述了控制系统组成 、控制原理 、数据通信等 ,给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具体方法 。
} e lse { TI = 0; dout = 0; } return;
}
单片机主程序是一个大的循环结构 ,当主程序执 行完当前的命令后 ,判断命令数组 ,如果还有命令存 在 ,则继续执行 ,否则便进入循环等待状态 ,等待串口 中断程序中指令的输入 。 2. 3 数据通信出错处理
M SComm1. Settings = " 4800, N , 8, 1"
M SComm1. CommPort = 1 ⁝
M SComm1. PortOpen = True OnComm 事件处理程序 : Private Sub M SComm1_OnComm ( ) D im vstr A s Variant D im ibuffer( ) A s Byte Select Case M SComm1. CommEvent / /接收事件处理 Case comEvReceive If M SComm1. InBufferCount > = 8 Then / /读串口输入缓存区 vstr = M SComm1. Input ibuffer = vstr For i = 0 To 7 Receive ( i) = ibuffer( i) Next i End If / /发送事件处理 Case comEvSend For i = 1 To 7 / /向串口写数据
单片机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均以中断方式进行 ,这 样才能达到指令的随即响应 。在中断处理程序中 ,单 片机将接收到的正确指令放在命令数组中 ,然后在主 程序中执行相应命令和清空该命令 。根据单片机内部 RAM 的使用情况合理安排几个命令数组 ,按收到命令 的先后顺序存放其中 ,再在主程序中依次执行 。
单片机中断处理的 C51程序如下 :
PC 机 和 单 片 机 数 据 的 通 信 通 过 一 个 控 件 M SComm 实现 ,数据传送以事件 OnComm 驱动 。
PC机软件中有关通信数据变量的定义如下 : 发送数组 :
D im Send (0 to 7) A s Integer
接收数组 :
D im Receive (0 to 7) A s Integer ′M SComm 控件初始化 :
该系统的控制部分由 PC 机 、单片机控制模块和 可控硅控制模块组成 。 PC机主要用来向单片机控制 模块发送温度控制指令和进行温度控制模式的管理 。 单片机控制模块有两个作用 :精确测量气流当前温度 ; 根据 PC机发送的温度控制指令向可控硅控制模块发 送基本控制信号 。可控硅控制模块根据单片机控制模 块输入的基本控制信号控制工作部件的瞬时功率 。工 作部件可以用电热丝 、电热片等加热部件 。冷空气流 通过功率按照一定规律变化的工作部件就会产生不同 温度的热气流 ,从而实现温度控制 。
可控硅控制模块如图 3 所示 。该模块包括可控 硅 、过零检测电路及可控硅导通角控制电路等 。
图 3 可控硅控制模块
将 220 V、50 Hz的交流电压经过单向全波整流以 后成为电热片的工作电压 u1 ( t) ,波形如图 4 所示 。 它加在可控硅两端的同时 ,还送入过零检测电路进行 过零检测 。过零检测的作用是当 u1 ( t)接近 0 V 时就 开始一个工作电压周期内导通角 α的控制 。
由于通信的每一帧数据字节很少 ,因此 ,在数据通 信过程中出错的概率较小 ,但毕竟出错是不可避免的 。 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保证数据通信的正确性 。
{ if (R I) { iBuf[ din ] = SBUF; R I = 0; din = din + 1; if ( din = = 8) { din = 0; / /指令判断 、存储及向上位机发送回馈指令 ; ⁝ } } else if ( TI && dout < 8) { SBUF = oBuf[ dout]; TI = 0; dout = dout + 1;
图 4 电压波形
可控硅输出的实际加在电热片两端的电压 u2 ( t)
波形见图
4。导通角
α 1
、α2
、α3
等的大小与
P ID 模块输
入的控制信号 E ( t)有关 。工作电压 u1 ( t)某周期开始 时 ,若 E ( t)小于 0,即实际气流温度高于控制温度 ,此
时 U ( t) > UF ,导通角 α为 0,可控硅在该电压周期内 不导通 。若 E ( t)不小于 0,即实际气流温度低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