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十大弟子(备课参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50岁时(公元前487年),病逝于周游途中 (前484年回国),葬于山东长清
芦衣顺母
闵损8岁丧母,父亲 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 儿子闵革和闵蒙 。继母 经常虐待他,冬天,两 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 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 做的“棉衣”。
一年冬季,弟兄三人随父亲出游,父亲闵马夫(世恭)令其 御车。(安徽省萧县城南)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 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 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 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 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 待他如亲子。
名损,字子骞,比孔子小十五岁,鲁国武 棠邑人(现济宁市鱼台县大闵村)生于、 长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闵祠村)
闵损以德行著称,孔子特别表彰他的 孝行,说他顺事父母,友爱兄弟。闵 损守身自爱,“不仕大夫,不贪污君 之禄”。季氏曾派人去请他出任费邑 之宰,他却要来人替他婉言推辞,并 说,如果再来召我的话,那我就只好 渡过汶水出国去了。
“回也好学,不迁怒,不贰[èr]过。”
颜回大智若愚,“闻一能知十”,在众多弟子 中最能理解孔子,一生追随,不离左右,视师若父。
他评价孔子Fra Baidu bibliotek:“仰之弥高,钻之弥深。”
颜回二十九岁头发白尽,四十一岁英年早逝, 孔子哭之极恸[tòng],痛如丧子,悲呼:“天丧我 矣!天丧我矣!”
闵损—德 行第二
闵损(公元前536--公元前487) ,
游历期间,常派他打前站,使于
齐国、楚国。
朽木不可雕
•
在孔子为班主任的这个班级里,宰予,
也叫宰我,是个差生。宰我使孔老师不满意
的一条,就是好大白天睡觉。拿今天的话说,
大概是经常午睡时间过了头,上课迟到。或
者虽然坐在课堂上了,还断不了打个瞌睡。
圣人为此发过脾气,说出过很重的话。“朽
教好。你正是一般人所说的不善于教导的人。”孟尝君听
了这番话说:“我很恭敬的听取你的教诲”。第二天,孟
尝君亲自到闵子家里,恭敬的提起衣服前裳拜师,请求闵
子教导。
彼贵我贫,不能成婚
•
闵子与鲁国公卿孟僖子之子孟敬叔同学,敬叔见闵子
贤孝,欲以妹嫁之,用雕漆华美的车子送闵子求婚,闵子
谢绝不受。并说:“彼贵我贫,不能成婚”,后娶公冶氏
处,行则以游,师文终身”。
辩才一--宰我
•
(前522-前458),字子我,亦
称宰我,春秋末鲁国人,孔子著
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宰
予小孔子二十九岁,能言善辩,
被孔子许为其“言语”科的高才
生,排名在子贡前面。宰予深思
好问,有独见,敢犯颜,是孔门
弟子中唯一敢正面对孔子学说提
出异议的人。曾从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门下最杰出的十位弟子依次是颜回、闵损 (闵子骞)、冉耕(伯牛)、冉雍(仲弓,冉子)、 冉求(冉有、子有)、仲由(子路、季路)、宰予 (子我)、端木赐(子贡)、言偃(子游)、卜商 (子夏),合称“孔门十哲”,语出《论语·先进》。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冉雍。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出仕费县宰
•
鲁国权臣季孙氏,听说闵子德修,诚聘闵损为
费邑宰,到其封地费国(位于今山东济宁鱼台县西
南) 。闵子看到孟、叔、季三家弄权,国政日非,
坚辞不受,并说:“如有复我者,我必在汶上矣”。
后在孔子的劝说下,怀着把儒家思想付诸于社会实
践的抱负,才去应聘费宰;宰费数年,他“以德法为
衔勒”,招募游民,开垦荒地,兴办学校,使备受
贫女为妻,从事教书育人直到终了。
冉伯牛 ----德行第三
(约公元前544年—?)字伯牛,小 孔子7岁鲁国陶(今山东菏泽定陶) 人。曾随孔子周游列国,广施教
化,为人所敬。
孔子 对 冉 子 十 分 器 重 , , 鲁 定 公 十 年 ( 前 500 年),孔子由中都宰晋为鲁司空,冉耕继孔子任中 都宰,以德惠民,以仁施政,政绩显著,深得民心。 所治之地,“路无拾遗,器不雕伪”,“而西方之 诸侯则焉”。因冉耕为政有道、治理有方,所治中 都成了其他诸侯国学习的榜样,并受到孔子的高度 赞赏。因恶疾早逝,卒于河北省永年县瓜井村。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
人(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身高2.20m左右,人称“鲁长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曾修《诗》、《书》,订 《礼》、《乐》,序《周 易》,作《春秋》。 孔子从三十岁开始授徒讲学, 直到晚年,从未停止过。 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
战乱之苦、流离失所的百姓安居乐业;他减征赋、废
酷刑、定法律、倡节俭、德化于民,使费境内重现
了鲁国强盛时期的繁荣景象(出自《孔子家语》)。
孟尝君拜师
•
孟尝君希望向闵子学习,于是派人驾着车子前去迎接
闵子。闵子说:“按照礼节,只有学生前来向老师学习,
没有老师到学生那去教导的。如果请老师来向他学习,是
无法学好的。因此,要我到你那儿去教导,就没法子把你
闵子拜师
• 闵子长大后回到他的祖籍鲁国拜孔子为师。 当时闵子家贫交不起充当学费的束修(腊肉), 他就为老师奉上一缸精心酿制的佳酿。同学中 有人嗤笑说:“曹溪之水,怎能抵得上束修?” 孔子闻言,讲学时故意说道:“闵子骞千里求 学,精神可嘉,虽是曹溪一滴,远胜束修百 条。”至今,宿州市一家酒厂生产的白酒仍名 “曹溪一滴”。
冉雍 –德行第四
• 冉雍(前522-?),汉族,春 秋末期鲁国陶(今山东定 陶)人。字仲弓。少孔子 二十九岁。
• 冉雍在孔门弟子中以德行著称,孔子对其 有“雍也可使南面”之誉。这是孔子对其他 弟子从来没有的最高评价。孔子临终时在弟 子们面前夸奖他说:“……贤哉雍也,过人 远也。”
冉雍曾为季桓子之宰 ,他为政“居敬行简”,主张 “以德化民”。但是在季氏“仕三月,是待以礼貌,而 谏不能尽行,言不能尽听,遂辞去,复从孔子。居则以
文学:子游、子夏。”
颜回----德行第一
颜回(前521~前481),字子渊,所以又叫
颜渊。鲁国人(今兖州城内文庙小学 ,距曲阜60余 里) ,小孔子三十岁。13岁拜师。孔子最得意的弟 子,以德行著名,家贫不忧,好学不倦。孔子赞曰: “贤哉回也!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芦衣顺母
闵损8岁丧母,父亲 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 儿子闵革和闵蒙 。继母 经常虐待他,冬天,两 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 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 做的“棉衣”。
一年冬季,弟兄三人随父亲出游,父亲闵马夫(世恭)令其 御车。(安徽省萧县城南)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 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 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 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 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 待他如亲子。
名损,字子骞,比孔子小十五岁,鲁国武 棠邑人(现济宁市鱼台县大闵村)生于、 长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闵祠村)
闵损以德行著称,孔子特别表彰他的 孝行,说他顺事父母,友爱兄弟。闵 损守身自爱,“不仕大夫,不贪污君 之禄”。季氏曾派人去请他出任费邑 之宰,他却要来人替他婉言推辞,并 说,如果再来召我的话,那我就只好 渡过汶水出国去了。
“回也好学,不迁怒,不贰[èr]过。”
颜回大智若愚,“闻一能知十”,在众多弟子 中最能理解孔子,一生追随,不离左右,视师若父。
他评价孔子Fra Baidu bibliotek:“仰之弥高,钻之弥深。”
颜回二十九岁头发白尽,四十一岁英年早逝, 孔子哭之极恸[tòng],痛如丧子,悲呼:“天丧我 矣!天丧我矣!”
闵损—德 行第二
闵损(公元前536--公元前487) ,
游历期间,常派他打前站,使于
齐国、楚国。
朽木不可雕
•
在孔子为班主任的这个班级里,宰予,
也叫宰我,是个差生。宰我使孔老师不满意
的一条,就是好大白天睡觉。拿今天的话说,
大概是经常午睡时间过了头,上课迟到。或
者虽然坐在课堂上了,还断不了打个瞌睡。
圣人为此发过脾气,说出过很重的话。“朽
教好。你正是一般人所说的不善于教导的人。”孟尝君听
了这番话说:“我很恭敬的听取你的教诲”。第二天,孟
尝君亲自到闵子家里,恭敬的提起衣服前裳拜师,请求闵
子教导。
彼贵我贫,不能成婚
•
闵子与鲁国公卿孟僖子之子孟敬叔同学,敬叔见闵子
贤孝,欲以妹嫁之,用雕漆华美的车子送闵子求婚,闵子
谢绝不受。并说:“彼贵我贫,不能成婚”,后娶公冶氏
处,行则以游,师文终身”。
辩才一--宰我
•
(前522-前458),字子我,亦
称宰我,春秋末鲁国人,孔子著
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宰
予小孔子二十九岁,能言善辩,
被孔子许为其“言语”科的高才
生,排名在子贡前面。宰予深思
好问,有独见,敢犯颜,是孔门
弟子中唯一敢正面对孔子学说提
出异议的人。曾从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门下最杰出的十位弟子依次是颜回、闵损 (闵子骞)、冉耕(伯牛)、冉雍(仲弓,冉子)、 冉求(冉有、子有)、仲由(子路、季路)、宰予 (子我)、端木赐(子贡)、言偃(子游)、卜商 (子夏),合称“孔门十哲”,语出《论语·先进》。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冉雍。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出仕费县宰
•
鲁国权臣季孙氏,听说闵子德修,诚聘闵损为
费邑宰,到其封地费国(位于今山东济宁鱼台县西
南) 。闵子看到孟、叔、季三家弄权,国政日非,
坚辞不受,并说:“如有复我者,我必在汶上矣”。
后在孔子的劝说下,怀着把儒家思想付诸于社会实
践的抱负,才去应聘费宰;宰费数年,他“以德法为
衔勒”,招募游民,开垦荒地,兴办学校,使备受
贫女为妻,从事教书育人直到终了。
冉伯牛 ----德行第三
(约公元前544年—?)字伯牛,小 孔子7岁鲁国陶(今山东菏泽定陶) 人。曾随孔子周游列国,广施教
化,为人所敬。
孔子 对 冉 子 十 分 器 重 , , 鲁 定 公 十 年 ( 前 500 年),孔子由中都宰晋为鲁司空,冉耕继孔子任中 都宰,以德惠民,以仁施政,政绩显著,深得民心。 所治之地,“路无拾遗,器不雕伪”,“而西方之 诸侯则焉”。因冉耕为政有道、治理有方,所治中 都成了其他诸侯国学习的榜样,并受到孔子的高度 赞赏。因恶疾早逝,卒于河北省永年县瓜井村。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
人(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身高2.20m左右,人称“鲁长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曾修《诗》、《书》,订 《礼》、《乐》,序《周 易》,作《春秋》。 孔子从三十岁开始授徒讲学, 直到晚年,从未停止过。 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
战乱之苦、流离失所的百姓安居乐业;他减征赋、废
酷刑、定法律、倡节俭、德化于民,使费境内重现
了鲁国强盛时期的繁荣景象(出自《孔子家语》)。
孟尝君拜师
•
孟尝君希望向闵子学习,于是派人驾着车子前去迎接
闵子。闵子说:“按照礼节,只有学生前来向老师学习,
没有老师到学生那去教导的。如果请老师来向他学习,是
无法学好的。因此,要我到你那儿去教导,就没法子把你
闵子拜师
• 闵子长大后回到他的祖籍鲁国拜孔子为师。 当时闵子家贫交不起充当学费的束修(腊肉), 他就为老师奉上一缸精心酿制的佳酿。同学中 有人嗤笑说:“曹溪之水,怎能抵得上束修?” 孔子闻言,讲学时故意说道:“闵子骞千里求 学,精神可嘉,虽是曹溪一滴,远胜束修百 条。”至今,宿州市一家酒厂生产的白酒仍名 “曹溪一滴”。
冉雍 –德行第四
• 冉雍(前522-?),汉族,春 秋末期鲁国陶(今山东定 陶)人。字仲弓。少孔子 二十九岁。
• 冉雍在孔门弟子中以德行著称,孔子对其 有“雍也可使南面”之誉。这是孔子对其他 弟子从来没有的最高评价。孔子临终时在弟 子们面前夸奖他说:“……贤哉雍也,过人 远也。”
冉雍曾为季桓子之宰 ,他为政“居敬行简”,主张 “以德化民”。但是在季氏“仕三月,是待以礼貌,而 谏不能尽行,言不能尽听,遂辞去,复从孔子。居则以
文学:子游、子夏。”
颜回----德行第一
颜回(前521~前481),字子渊,所以又叫
颜渊。鲁国人(今兖州城内文庙小学 ,距曲阜60余 里) ,小孔子三十岁。13岁拜师。孔子最得意的弟 子,以德行著名,家贫不忧,好学不倦。孔子赞曰: “贤哉回也!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