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全套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ppt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9f5771d195f312b3069a5b0.png)
( BC )
A.酒精—剧毒品 C.汽油—易燃品
B.浓硫酸—腐蚀品 D.烧碱—剧毒品
练习:
D
1、实验安全:“六防”措施
(1)防爆炸 (2)防暴沸 (3)防失火 (4)防倒吸 (5)防堵塞 (6)防污染 防中毒
2、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
(1)酸液流到桌面上:立即加适量NaHCO3,再用 水冲洗后,用抹布擦干。若酸少量,用湿抹布 擦干即可,最后用水冲洗抹布。 (2)酸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 上3%-5%的NaHCO3溶液。
①固体药品的取用
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点击播放
②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很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 取用较多量液体时可用直接倾注法:取 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 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标签应对着 手心) 、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 体缓缓地倒入试管。注意防止残留在瓶 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一般往大 口容器或容量瓶、漏斗里倾注液体时, 应用玻璃棒引流。
(9)误食铜盐、汞盐等重金属盐:立即喝牛奶、 豆浆或鸡蛋清解毒。
二、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及其用途
(一) 可加热仪器
常见的可加热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烧杯、 锥形瓶、烧瓶等。
试管
用作少量试剂的反 应容器,在常温或加 热时使用。加热时液 体量不应超过容积的 1/3.可直接加热。
蒸发皿
用于溶液的浓 缩和蒸发提纯结 晶,可直接加热。 盛液体量不应超 过容积的2/3.取放
(3)碱液流到桌面上:立即加适量的稀醋酸中和, 再用水冲洗,最后用抹布擦干。若碱少量,用 湿抹布擦干即可,最后用水冲洗抹布。
(4)碱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 上适量的硼酸溶液。 (5)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或用沙子覆盖。
A.酒精—剧毒品 C.汽油—易燃品
B.浓硫酸—腐蚀品 D.烧碱—剧毒品
练习:
D
1、实验安全:“六防”措施
(1)防爆炸 (2)防暴沸 (3)防失火 (4)防倒吸 (5)防堵塞 (6)防污染 防中毒
2、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
(1)酸液流到桌面上:立即加适量NaHCO3,再用 水冲洗后,用抹布擦干。若酸少量,用湿抹布 擦干即可,最后用水冲洗抹布。 (2)酸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 上3%-5%的NaHCO3溶液。
①固体药品的取用
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点击播放
②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很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 取用较多量液体时可用直接倾注法:取 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 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标签应对着 手心) 、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 体缓缓地倒入试管。注意防止残留在瓶 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一般往大 口容器或容量瓶、漏斗里倾注液体时, 应用玻璃棒引流。
(9)误食铜盐、汞盐等重金属盐:立即喝牛奶、 豆浆或鸡蛋清解毒。
二、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及其用途
(一) 可加热仪器
常见的可加热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烧杯、 锥形瓶、烧瓶等。
试管
用作少量试剂的反 应容器,在常温或加 热时使用。加热时液 体量不应超过容积的 1/3.可直接加热。
蒸发皿
用于溶液的浓 缩和蒸发提纯结 晶,可直接加热。 盛液体量不应超 过容积的2/3.取放
(3)碱液流到桌面上:立即加适量的稀醋酸中和, 再用水冲洗,最后用抹布擦干。若碱少量,用 湿抹布擦干即可,最后用水冲洗抹布。
(4)碱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 上适量的硼酸溶液。 (5)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或用沙子覆盖。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化学平衡移动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化学平衡移动](https://img.taocdn.com/s3/m/e0764d5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91.png)
反应过程中持续升高温度,测得混合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
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 点的正反应速率等于M点的正反应速率 C.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D.温度一定,平衡时充入Z,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时大
[解析]由图可知,Q点X的体积分数φ(X)最小,则最低点Q为平衡点,Q点后升高 温度,φ(X)增大,平衡逆向移动,Y的转化率降低,故Q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A正确; W、M两点的φ(X)相同,但M点的温度高于W点的温度,故M点的正反应速率较 大,B错误;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C错误; 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温度一定,平衡时充入Z, 达到的新平衡与原平衡是等效的,故达到平衡时 平衡移动图像分析
1.对于可逆反应:2A(g)+B(g) ⇌ 2C(g) ΔH<0,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 ( B )
A
B
C
D
当压强相同时,温度较高时,A的平衡转化率较小,且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A
的平衡转化逐渐增大,故C正确;
两曲线交点表示该条件下的平衡状态,继续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
(3)“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条件
原平衡体系
体系总压强增大 →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 →
平衡不移动
②恒温、恒压条件
原平衡体系
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气体的分压减小 →体系中
各组分的浓度同等倍数减小
(等效于减压)
(4)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气体中各物质的浓度时,应视为压强的影响。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由图像可知反应在60 s及80 s时总反应都是正向进行,这两个时刻都是正反 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又由于t=80 s时比t=60 s,生成物浓度大,反应温度升 高,所以NO2速率:v正(t=80 s时)>v逆(t=80 s时)>v逆(t=60 s时),C项正确;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的正反应方向移动, 根据图像可知:在绝热恒容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SO3的浓度为0.33 mol·L-1, 所以反应若在恒温恒容的容器内进行,反应达到 平衡后SO3的浓度大于0.33 mol·L-1,D项正确。
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
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 点的正反应速率等于M点的正反应速率 C.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D.温度一定,平衡时充入Z,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时大
[解析]由图可知,Q点X的体积分数φ(X)最小,则最低点Q为平衡点,Q点后升高 温度,φ(X)增大,平衡逆向移动,Y的转化率降低,故Q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A正确; W、M两点的φ(X)相同,但M点的温度高于W点的温度,故M点的正反应速率较 大,B错误;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C错误; 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温度一定,平衡时充入Z, 达到的新平衡与原平衡是等效的,故达到平衡时 平衡移动图像分析
1.对于可逆反应:2A(g)+B(g) ⇌ 2C(g) ΔH<0,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 ( B )
A
B
C
D
当压强相同时,温度较高时,A的平衡转化率较小,且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A
的平衡转化逐渐增大,故C正确;
两曲线交点表示该条件下的平衡状态,继续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
(3)“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条件
原平衡体系
体系总压强增大 →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 →
平衡不移动
②恒温、恒压条件
原平衡体系
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气体的分压减小 →体系中
各组分的浓度同等倍数减小
(等效于减压)
(4)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气体中各物质的浓度时,应视为压强的影响。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由图像可知反应在60 s及80 s时总反应都是正向进行,这两个时刻都是正反 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又由于t=80 s时比t=60 s,生成物浓度大,反应温度升 高,所以NO2速率:v正(t=80 s时)>v逆(t=80 s时)>v逆(t=60 s时),C项正确;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的正反应方向移动, 根据图像可知:在绝热恒容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SO3的浓度为0.33 mol·L-1, 所以反应若在恒温恒容的容器内进行,反应达到 平衡后SO3的浓度大于0.33 mol·L-1,D项正确。
《化学一轮复习》PPT课件
![《化学一轮复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ff1df5bcd126fff6050b42.png)
不稳定性酸:如HNO3 HI H2S H2SO3 H2CO3
一元碱:如NH3·H2O NaOH 可电离出OH-分
多元碱:如Ca(OH) 2 可溶性碱:如NH3·H2O NaOH RbOH Ba(OH)2 (4)碱 溶解性
难溶性碱:如Mg(OH)2 Fe(OH)3 强碱:如CsOH KOH
是否完全电离 弱碱:如NH3·H2O
常见的液相混合物:盐酸、浓硫酸、水玻璃、福尔马林、
溶液、胶体、浊液、油(矿物油:石油,动物油,植物油) 、氨 水、氯水、王水、双氧水,天然水、硬水、软水、煤焦油
常见的固相混合物:水泥、玻璃、煤、铁触媒,漂白粉、
肥皂、碱石灰、钢铁(主含Fe、C) 、脂肪、合金[硬铝]、黑火 药(KNO3、C、S)、铝热剂、石蜡、沥青、高分子化合物、普 钙(Ca(H2PO4)2、CaSO4)、黄铜、青铜、白铜
(3)在室温下:以气态存在的单质共11种, N2、O2、H2、F2、 Cl2、He、Ne、Ar、Kr、Xe、Rn 以液态存在的二种, Br2、Hg(金属)
(4)元素存在的状态: ①游离态:只存在单质中,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 ②化合态:只存在化合物中,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
例.下列关于盐的反应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①盐和酸反应一定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
②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
③两种盐反应一定生成另外两种盐
④阳离子相同的两种盐一定不能发生反应
A.只有② B.只有③ C.只有①④ D.①②③④
2. 按化学键分类
离子化合物:如强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氧化物 化合物
2、稀有气体(分子晶体) 金属单质(应由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 (属金属晶体)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全套 课件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全套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af149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3.png)
件。
有机化学基础中的 命名问题
有机化学基础中的 结构问题
命名和结构问题的 解析与突破方法
典型例题解析与解 题技巧
实验前准备:检查实验器材、药品是否齐全,确保实验安全
实验操作规范: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实验,注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验安全: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如避免触电、烫伤等 实验后处理:正确处理实验废弃物,保持实验室整洁
单元测试目的:检测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测试内容:涉及本单元重点知识点、典型例题和练习题 评估方法:根据测试成绩和答题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薄弱环节
后续措施:针对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辅导和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试题来源与特点:分析高考真题和模拟试题,总结出题规律和特点
解题技巧与方法:针对不同题型,提供有效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浓度对化学反应 速率的影响:增 大反应物浓度, 单位体积内活化 分子数增多,有 效碰撞次数增多, 反应速率加快。
光照对化学反应 速率的影响:有 些化学反应在光 照条件下进行, 光子可以提供能 量或激发某些分 子从而使其更容
易发生反应。
催化剂的选择和 使用:选择合适 的催化剂可以加 快反应速率并提 高产率;使用催 化剂时要注意其 用量和温度等条
离子方程式的书 写和判断
离子共存的条件 和原因
离子反应在生活 中的应用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特征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其应用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的综合应用
有机化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机理 有机化合物的应用和合成方法
电子转移的原 理:解释氧化 还原反应中电 子转移的机制
提高解题能力:通 过大量练习,提高 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有机化学基础中的 命名问题
有机化学基础中的 结构问题
命名和结构问题的 解析与突破方法
典型例题解析与解 题技巧
实验前准备:检查实验器材、药品是否齐全,确保实验安全
实验操作规范: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实验,注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验安全: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如避免触电、烫伤等 实验后处理:正确处理实验废弃物,保持实验室整洁
单元测试目的:检测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测试内容:涉及本单元重点知识点、典型例题和练习题 评估方法:根据测试成绩和答题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薄弱环节
后续措施:针对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辅导和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试题来源与特点:分析高考真题和模拟试题,总结出题规律和特点
解题技巧与方法:针对不同题型,提供有效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浓度对化学反应 速率的影响:增 大反应物浓度, 单位体积内活化 分子数增多,有 效碰撞次数增多, 反应速率加快。
光照对化学反应 速率的影响:有 些化学反应在光 照条件下进行, 光子可以提供能 量或激发某些分 子从而使其更容
易发生反应。
催化剂的选择和 使用:选择合适 的催化剂可以加 快反应速率并提 高产率;使用催 化剂时要注意其 用量和温度等条
离子方程式的书 写和判断
离子共存的条件 和原因
离子反应在生活 中的应用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特征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其应用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的综合应用
有机化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机理 有机化合物的应用和合成方法
电子转移的原 理:解释氧化 还原反应中电 子转移的机制
提高解题能力:通 过大量练习,提高 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件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a432ec9e314332396893ea.png)
+ -
CoCl42 (蓝色);
-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c(CoCl42-)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c(Co2+)· c(Cl-) C.将盛有 CoCl2 和盐酸混合液的试管置于热水中,试 管内溶液为粉红色 D.增大 Cl 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2 、Cl
一、化学平衡状态 1.化学平衡的建立 用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的
变化表示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如图所示。
2.化学平衡的本质
正反应速率________逆反应速率。
3.化学平衡的特征
(1)逆:研究的对象必须是________。
(2)动:化学平衡是________平衡,即当
解析:A、B、C的浓度相等及分子数之
比为1∶3∶2是特殊值,不是达到平衡的 标志,故选项B、D错;反应的任何过程 中都存在“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 时生成3n mol B”,C错。 答案:A
3.将 CoCl2 溶于盐酸中可以形成 CoCl42 ,在溶液中
-
存在化学平衡:Co2 (粉红色)+4Cl
反应物以及生成物的浓度 固体、纯液体
1.(2010·广州模拟)汽车尾气净化的反
应:2NO(g)+2CO(g)N2(g)+ 2CO2(g),已知该反应速率极慢,570 K 时平衡常数为1×1059。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 中不再含有NO和CO B.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常用方法是升高 温度 C.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究 高效催化剂
解析:设X转化了x,则
X(g)+2Y(g)2Z(g) 起始 1 2 0 转化 x 2x 2x 平衡 1~x 2-2x 2x 故有2x∶(3-3x)=1∶6,解得x=0.2, 即X和Y的转化率为20%,查图像得出对 应温度为100℃。 答案:D
CoCl42 (蓝色);
-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c(CoCl42-)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c(Co2+)· c(Cl-) C.将盛有 CoCl2 和盐酸混合液的试管置于热水中,试 管内溶液为粉红色 D.增大 Cl 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2 、Cl
一、化学平衡状态 1.化学平衡的建立 用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的
变化表示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如图所示。
2.化学平衡的本质
正反应速率________逆反应速率。
3.化学平衡的特征
(1)逆:研究的对象必须是________。
(2)动:化学平衡是________平衡,即当
解析:A、B、C的浓度相等及分子数之
比为1∶3∶2是特殊值,不是达到平衡的 标志,故选项B、D错;反应的任何过程 中都存在“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 时生成3n mol B”,C错。 答案:A
3.将 CoCl2 溶于盐酸中可以形成 CoCl42 ,在溶液中
-
存在化学平衡:Co2 (粉红色)+4Cl
反应物以及生成物的浓度 固体、纯液体
1.(2010·广州模拟)汽车尾气净化的反
应:2NO(g)+2CO(g)N2(g)+ 2CO2(g),已知该反应速率极慢,570 K 时平衡常数为1×1059。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 中不再含有NO和CO B.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常用方法是升高 温度 C.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究 高效催化剂
解析:设X转化了x,则
X(g)+2Y(g)2Z(g) 起始 1 2 0 转化 x 2x 2x 平衡 1~x 2-2x 2x 故有2x∶(3-3x)=1∶6,解得x=0.2, 即X和Y的转化率为20%,查图像得出对 应温度为100℃。 答案:D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pptx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pptx](https://img.taocdn.com/s3/m/df0a1c673c1ec5da50e27034.png)
KClO3+6HCl=KCl+3H2O+3Cl2 ↑
思考
2019-10-22
上述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
分别是何物质?电子转移的方向
和数目能标出吗?
感谢你的聆听
15
得10e-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 ↑+ 8H2O
氧化剂 还原剂
失10eKMnO4 HCl
2019-10-22
反应发生,d可防止副反应发生,e污染环境,f可防 止污染环境.
甲装置 乙装置 丙装置
优点
d bf b
缺点
ae c ce
石 灰
2019-10-22
感谢你的聆听
2、实验室制备
(1)反应原理:
2019-10-22
感谢你的聆听
3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 0 +1
(讨论) 实现Cl Cl Cl的转化,分别需 加入氧化剂还是还原剂?
用氧化剂在适当的条件下将负一价 氯氧化成为零价氯。 实验室制取氯气常用MnO2和浓盐酸 为原料(反应需加热)
MnO2+4HCl = MnCl2+2H2O+Cl2↑ 2019M-10-n22O2+4H++2Cl-感=谢M你的n聆听2++2H2O+Cl2 ↑ 4
2
1、工业制备
(1)电解饱和食盐水(氯碱工业):
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通电 2NaCl+2H2O===2NaOH+Cl2↑+H2 ↑
电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通电 2Cl-+2H2O===2OH-+Cl2↑+H2↑
思考
2019-10-22
上述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
分别是何物质?电子转移的方向
和数目能标出吗?
感谢你的聆听
15
得10e-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 ↑+ 8H2O
氧化剂 还原剂
失10eKMnO4 HCl
2019-10-22
反应发生,d可防止副反应发生,e污染环境,f可防 止污染环境.
甲装置 乙装置 丙装置
优点
d bf b
缺点
ae c ce
石 灰
2019-10-22
感谢你的聆听
2、实验室制备
(1)反应原理:
2019-10-22
感谢你的聆听
3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 0 +1
(讨论) 实现Cl Cl Cl的转化,分别需 加入氧化剂还是还原剂?
用氧化剂在适当的条件下将负一价 氯氧化成为零价氯。 实验室制取氯气常用MnO2和浓盐酸 为原料(反应需加热)
MnO2+4HCl = MnCl2+2H2O+Cl2↑ 2019M-10-n22O2+4H++2Cl-感=谢M你的n聆听2++2H2O+Cl2 ↑ 4
2
1、工业制备
(1)电解饱和食盐水(氯碱工业):
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通电 2NaCl+2H2O===2NaOH+Cl2↑+H2 ↑
电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通电 2Cl-+2H2O===2OH-+Cl2↑+H2↑
【高考】一轮复习化学ppt课件
![【高考】一轮复习化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4edbf3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0d.png)
• A.洗涤的目的一般是除去沉淀或晶体表面可溶性的杂质,提高纯度
• B.洗涤的试剂一般可选用蒸馏水、冰水、乙醇、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 C.洗涤的操作是向过滤器里的固体加洗涤剂,使洗涤剂浸没固体,并 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固体,使其与洗涤剂充分接触,待洗涤剂流下
• D.洗净的检验是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是否含有形成沉淀的该溶液中 的离子
溶解度不同
• C.食盐水和泥沙
D.硝酸钾和硫酸钠
加热、升 NaCl的熔点高,碘易升
B 除去碘中的NaCl
华
华
解析:A项,烧酒的制造工艺利用蒸馏的方法,可用于分离沸点 不同的液体混合物。A项,苯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 分离,错误;
C 分离KNO3和NaCl 重结晶 KNO3的溶解度大于 NaCl
由于冷凝管竖立,使液体混合物能冷凝回流,若 以此容器作反应容器,可使反应物能循环利用, 提高了反应物的转化率
洗 由于双耳球上端球形容器的容积较大,能有效地 气 防止倒吸。故该装置既能除去气体中的气态杂质, 装 又能防止倒吸。 置
装置图
基点小练
•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 • (2)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 ) • (3)蒸馏中,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 √ ) • (4)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 ) • 解析 蒸发结晶时,当有较多晶体析出时即可停止加热。 • (5)用乙醇萃取出溴水中的溴,再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溴与乙醇( × ) • 解析 乙醇与水互溶,不能萃取出水溶液中的溶质。 • (6)分液时要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塞子,再将下层液体缓缓放入下面的烧杯中( √ ) • (7)制取无水乙醇可向乙醇中加入CaO之后过滤( × ) • 解析 制取无水乙醇可在加CaO反应后蒸馏。
• B.洗涤的试剂一般可选用蒸馏水、冰水、乙醇、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 C.洗涤的操作是向过滤器里的固体加洗涤剂,使洗涤剂浸没固体,并 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固体,使其与洗涤剂充分接触,待洗涤剂流下
• D.洗净的检验是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是否含有形成沉淀的该溶液中 的离子
溶解度不同
• C.食盐水和泥沙
D.硝酸钾和硫酸钠
加热、升 NaCl的熔点高,碘易升
B 除去碘中的NaCl
华
华
解析:A项,烧酒的制造工艺利用蒸馏的方法,可用于分离沸点 不同的液体混合物。A项,苯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 分离,错误;
C 分离KNO3和NaCl 重结晶 KNO3的溶解度大于 NaCl
由于冷凝管竖立,使液体混合物能冷凝回流,若 以此容器作反应容器,可使反应物能循环利用, 提高了反应物的转化率
洗 由于双耳球上端球形容器的容积较大,能有效地 气 防止倒吸。故该装置既能除去气体中的气态杂质, 装 又能防止倒吸。 置
装置图
基点小练
•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 • (2)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 ) • (3)蒸馏中,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 √ ) • (4)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 ) • 解析 蒸发结晶时,当有较多晶体析出时即可停止加热。 • (5)用乙醇萃取出溴水中的溴,再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溴与乙醇( × ) • 解析 乙醇与水互溶,不能萃取出水溶液中的溶质。 • (6)分液时要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塞子,再将下层液体缓缓放入下面的烧杯中( √ ) • (7)制取无水乙醇可向乙醇中加入CaO之后过滤( × ) • 解析 制取无水乙醇可在加CaO反应后蒸馏。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全套ppt课件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9fc48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a.png)
不同体积的KCl溶液 相同体积的上述两种溶液
c(溶质)
相同
相同
ρ(溶液)
相同
不同
n(溶质)
不同
相同
m(溶质)
不同
不同
c(Cl-)
相同
不同
11
一、溶液的浓度
例:实验室里需用48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以下操作 正确的是: D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偏大的有___A_C____。
18
三、一定物质的浓度溶液的配置
例:以配制480 mL 1 mol·L-1 NaOH溶液为例 (1)所需容量瓶规格:__5_0_0__m_L_容__量__瓶__。 (2)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为:__搅__拌__,__加__速__溶__解__。 (3)移液 ①移液前需要将溶液冷却至室温。 ②移液中玻璃棒的作用为_引__流__。 ③移液时需要进行的操作为:将烧杯中溶液注入容量瓶, _将__烧__杯__和__玻__璃__棒__洗__涤__2_~__3_次__,__并__将__洗__涤__液__注__入__容__量__瓶__中_,轻 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4)定容 ①当液面距瓶颈刻度线_1_~__2__c_m_时改用_胶__头__滴__管__滴加蒸馏水。 ②定容时要平视刻度线,直到_溶__液__凹__液__面__与__刻__度__线__相__切__。
A.三种气体质量相等 B.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2∶1
C
C.三种气体压强比为16∶2∶1
D.三种气体体积比为1∶8∶16
8
四、阿伏加德罗定律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全套课件打包新课标最新PPT课件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全套课件打包新课标最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6db488312b3169a551a496.png)
意外事故
处理方法
少量浓硫酸 溅到皮肤上
酒精等有机物在 实验台上着火
先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5%的NaHCO3溶液 用湿抹布、石棉或沙子盖灭,不用水灭火
浓NaOH溶液 洒到皮肤上 液溴洒到皮肤上 误食重金属盐 水银洒到桌面上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5%的硼酸
酒精清洗 立即口服蛋清或牛奶 撒上硫粉进……三年15考 高考指数:★★★★ 1.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 2.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
HEBEI ZHENGDING SENIOR MIDDLE SCHOOL
一、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1.气体的检验 NH3: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遇浓盐酸的玻璃棒有白烟 NO:遇空气立即变成红棕色 NO2:红棕色,但溶于水为无色溶液,遇AgNO3溶液无沉 淀;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溴蒸气:红棕色,溶于水成橙黄色溴水,与AgNO3溶 液出浅黄色沉淀;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不能用KI-淀粉试纸变蓝区别NO2和Br2及O3 Cl2:黄绿色,使湿润KI-淀粉试纸变蓝;使品红湿试纸褪色 H2:点燃火焰呈浅蓝色,只生成水,不纯者点燃有爆鸣声 CO:点燃火焰呈蓝色,生成物只有CO2
3.注意事项: ①除杂试剂应过量;②过量试剂需除尽; ③多种杂质考虑试剂顺序;④选择最佳的除杂途径。
4.常用的方法: ①过滤、洗涤 ②蒸发结晶 ③重结晶 ④蒸馏 ⑤萃取、分液 ⑥洗气 ⑦升华 ⑧盐析 ⑨渗析
HEBEI ZHENGDING SENIOR MIDDLE SCHOOL
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物质
试剂与方法
现象与结论
饱和烃与
溴水
褪色的是不饱和烃
不饱和烃 酸性KMnO4溶液
苯及同系物 酸性KMnO4溶液 褪色的是苯的同系物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全套(共1731张幻灯片)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全套(共1731张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5275635d336c1eb91a375d20.png)
第一单元 化学基本概念
第 1 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 化学用语
考纲展示
高考导视
1.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1.这些知识点是最基本 2.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能进行相关计算。 的学科语言,对培养学科 3.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思想、学科素养至关重 4.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要,在高考中直接考查或 5.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间接考查。 6.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2.物质的分类形式,判 7.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断纯净物和混合物,物理 8.了解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涵义。 变化和化学变化及用化 9.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 学用语规范答题,胶体的 行有关计算。 本质特征和重要性质及 10.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溶解度的概念及溶解 应用是历年高考的常见 度的简单计算。 考点。 11.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6.(双选)用图 1-1-2 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
系不正确的是(
X 例 A B C D 氧化物 甲烷 胶体 电解质 碱性氧化物
) Y 化合物 烷烃 混合物 离子化合物 金属氧化物 Z 纯净物 烃 分散系 化合物 氧化物
图 1-1-2
解析:B 项,分散系是混合物的一种;C 项,电解质可以 是共价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答案:BC
油和动物油。
3.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吗?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 酸性氧化物吗?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吗?碱性氧化 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吗?
答:①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Al2O3、ZnO 是 两性氧化物,Mn2O7 是酸性氧化物;②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 酸性氧化物,如 NO、CO、NO2、N2O4、H2O;③酸性氧化物不 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Mn2O7;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 化物。
第 1 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 化学用语
考纲展示
高考导视
1.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1.这些知识点是最基本 2.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能进行相关计算。 的学科语言,对培养学科 3.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思想、学科素养至关重 4.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要,在高考中直接考查或 5.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间接考查。 6.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2.物质的分类形式,判 7.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断纯净物和混合物,物理 8.了解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涵义。 变化和化学变化及用化 9.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 学用语规范答题,胶体的 行有关计算。 本质特征和重要性质及 10.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溶解度的概念及溶解 应用是历年高考的常见 度的简单计算。 考点。 11.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6.(双选)用图 1-1-2 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
系不正确的是(
X 例 A B C D 氧化物 甲烷 胶体 电解质 碱性氧化物
) Y 化合物 烷烃 混合物 离子化合物 金属氧化物 Z 纯净物 烃 分散系 化合物 氧化物
图 1-1-2
解析:B 项,分散系是混合物的一种;C 项,电解质可以 是共价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答案:BC
油和动物油。
3.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吗?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 酸性氧化物吗?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吗?碱性氧化 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吗?
答:①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Al2O3、ZnO 是 两性氧化物,Mn2O7 是酸性氧化物;②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 酸性氧化物,如 NO、CO、NO2、N2O4、H2O;③酸性氧化物不 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Mn2O7;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 化物。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优秀课件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48e23b5a8102d276a22f33.png)
H2S PH3 Ar SiH4 分子: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2 H2O2 CH3CH3 N2H4 CH3OH CH3NH2 CH3F
(3) 等质子粒子
F 、OH
—
—
+、H O+和NH +;HS—和Cl—; 和NH2 ;Na 3 4
—
N2、CO和C2H2;S和O2。 ☏具有双核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HF , 三核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H2O , 四核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NH3 , 五核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CH4 。 以上四种化合物的热稳定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CH4 NH3 H2O HF 。 (4)质子数相同,电子总数相同的粒子互称等电子体, 它们结构相似,物质性质相近。 如N2和CO;N2O和CO2;苯和无机苯(B3N3H6)
原子半径周期性变化
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标准 ⑴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出氢的难易 ⑵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标准 ⑴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及氢化物的稳定性 ⑵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
4、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
(1) 核外电子总数为10个电子的微粒 Mg2+ Al3+ NH4+ H3O+ 阳离子: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8号元素的结构性质特点
(2)He: ①最外层属饱和结构,但唯一一个不是8电子; ②电子总数是电子层数的二倍。 (3)Li: 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一半; ②碱金属中不能形成过氧化物; ③热核反应原料之一; ④密度最小的轻金属; ⑤保存于石蜡中。 (4)Be: ①最外层电子数=次外层电子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 ③价态为+2价
第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64d37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19.png)
二、知识梳理
(三)有关图像问题
1.速率图像 (1)浓度-时间 (2)速率-时间 (3)速率-温度 (或压强) 2.常见化学平衡图像
(1)反应物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 (或压强) (2)反应物转化率(或百分含量)-- 温度-压强
解化学平衡图像题的技巧
i.弄清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意义。 ii.弄清图像上点的意义,特别是一些特殊点(如与坐标轴的交点、转折点、几 条曲线的交叉点)的意义。 iii.弄清图像所示的增、减性。 iv.弄清图像斜率的大小。
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压强增大,化学平衡向着缩体反应移动,则正反应缩体
a<b+c。
三、例题精讲 例题2 (2019北京朝阳期中)
三、例题精讲
例题2 (2015北京理综)为探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联系,某同学
通过改变浓度研究“2Fe3++2I﹣⇌2Fe2++I2”反应中Fe3+和Fe2+的相互转化。实验如 图1所示:
一、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4.理解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并进行简单计算 5.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6.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 重要作用 7.通过催化剂实际应用的实例,了解催化剂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 中的重要作用
1.速率图像 (3)速率-温度 (或压强)
判断正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正反应吸热
2.常见化学平衡图像 (1)反应物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 (或压强)
判断正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正反应吸热
高三第一轮总复习-PPT精品
![高三第一轮总复习-PPT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9129ca480912a216147929c6.png)
原子,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状态:常温常压下, 一氯甲烷 、一氯乙烷、氯
乙烯等为气态;其余为液态或固态。
5. 卤代烃有哪些化学性质?
⑴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反应条件:氢氧化钠水溶液
请分别写出1—溴丙烷、2—溴丙烷在氢氧化钠 水溶液中水解的方程式
通式: R—X + H2O NaOH溶液 R—OH + HX
卤代烃、醇、醚、酚、醛、酮、羧酸、 酯、胺等属于烃的衍生物。
考点一、溴乙烷
1. 请写出溴乙烷的“四式”
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
C2H5Br
‥H ‥H ‥ H︰C‥︰‥C︰B‥r︰ H
H C
H C
H
HH
H Br
结构简式 CH3CH2Br 或 C2H5Br
2.你知道溴乙烷的哪些物理性质?
无色液体,难溶于水,可溶于有 机溶剂,密度比水大,沸点38.4℃。
典例解析:
× 1. 欲证明某一卤代烃为溴代烃,甲乙两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甲同学:取少量卤代烃,加入NaOH溶液,加热煮沉淀,则为溴代烃。
乙同学:取少量卤代烃,加入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冷却 后,用硝酸酸化,加入AgNO3溶液,若有浅黄色沉淀,则为 溴代烃试评价上述两种方案是否合理,说明原因。
(2)①的反应类型是___取__代_____②的反应类型是__消__去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Br
醇
Br +2NaOH △
+2NaBr+2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解析:
例3. 在有机反应中,反应物相同而条件不同,可得到不同的
产物,下式中R代表烃基,副产物均已略去
乙烯等为气态;其余为液态或固态。
5. 卤代烃有哪些化学性质?
⑴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反应条件:氢氧化钠水溶液
请分别写出1—溴丙烷、2—溴丙烷在氢氧化钠 水溶液中水解的方程式
通式: R—X + H2O NaOH溶液 R—OH + HX
卤代烃、醇、醚、酚、醛、酮、羧酸、 酯、胺等属于烃的衍生物。
考点一、溴乙烷
1. 请写出溴乙烷的“四式”
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
C2H5Br
‥H ‥H ‥ H︰C‥︰‥C︰B‥r︰ H
H C
H C
H
HH
H Br
结构简式 CH3CH2Br 或 C2H5Br
2.你知道溴乙烷的哪些物理性质?
无色液体,难溶于水,可溶于有 机溶剂,密度比水大,沸点38.4℃。
典例解析:
× 1. 欲证明某一卤代烃为溴代烃,甲乙两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甲同学:取少量卤代烃,加入NaOH溶液,加热煮沉淀,则为溴代烃。
乙同学:取少量卤代烃,加入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冷却 后,用硝酸酸化,加入AgNO3溶液,若有浅黄色沉淀,则为 溴代烃试评价上述两种方案是否合理,说明原因。
(2)①的反应类型是___取__代_____②的反应类型是__消__去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Br
醇
Br +2NaOH △
+2NaBr+2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解析:
例3. 在有机反应中,反应物相同而条件不同,可得到不同的
产物,下式中R代表烃基,副产物均已略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阿伏加德罗定律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06四川)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2、O3气 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D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O2比O3质量小 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HEBEI ZHENGDING SENIOR MIDDLE SCHOOL
一、物质的量、摩尔质量
1.定义:七个基本物理量
2.符号与单位:n≠mol 3.摩尔:标准、描述的对象 4.阿伏加德罗常数:定义、符号、近似值、单位 5.摩尔质量:定义、符号、单位、数值
二、有关NA的说法
1.状态
①SO3 ②烃 ③H2O ④卤代烃:CH2Cl2 2.想到数字22.4,必须想到标况、气体 3.同位素的摩尔质量:D2O、T2O、H37Cl、18O2
【变式训练】(2012·宝鸡)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H2、CH4、O2, 已知三个容器中气体的温度、密度都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气体质量相等 B.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2∶1
C
C.三种气体压强比为16∶2∶1
D.三种气体体积比为1∶8∶16
HEBEI ZHENGDING SENIOR MIDDLE SCHOOL
(2012·全国新课标)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
中不正确的是:D
A.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 数为2NA
7.电离、水解、胶粒 8.可逆反应、平衡:NO2与N2O4 9.基团:甲基、羟基
HEBEI ZHENGDING SENIOR MIDDLE SCHOOL
二、有关NA的说法
(2011·海南)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D
A.1molAl3+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3NA B.1mol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C.10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个数为2NA D.10L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个数为NA
⑤醛等
HEBEI ZHENGDING SENIOR MIDDLE SCHOOL
二、有关NA的说法
4.分子中的原子数:Ne、N2、O3、P4 最简式相同:如NO2和N2O4、乙烯和丙烯等 摩尔质量相同:如N2、CO、C2H4等
5.结构与化学键:SiO2、SiH4、P4、CnH2n 6.转移的电子数:Na2O2/NO2+H2O、Cu+S、电解Cu(NO3)2 Cl2与H2O、NaOH、Fe反应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化学平衡常数及进行方向 弱电解质的电离 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 盐类的水解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原电池,化学电源 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烃(含选修) 烃的衍生物(含选修)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基本操作 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 物质的制备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原子结构与性质(选修) 分子结构与性质(选修) 晶体结构与性质(选修)
1.00L水中
D.电解58.5g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
23.0g金属钠
HEBEI ZHENGDING SENIOR MIDDLE SCHOOL
二、有关NA的说法
例:判断以下关于NA的说法是否正确 1.标状,22.4LNO和11.2LO2混合后,分子总数为NA 2.标准状况下,1L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态产物的分子数 为8×22.4NA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全套课件打包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的分类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硅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化学键
3.1molFe完全转化成Fe(OH)3胶体,便有NA个Fe(OH)3胶粒 4.质量为mg的AZXn-中共含有的电子数为(Z+n)mNA/A 5.1mol十七烷分子中共价键数为52NA 6.6g13C含有的中子数为7NA 7.0.1L0.1mol/LNa2S溶液中,S2-数目为0.01NA 8.amolCl2与足量烧碱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aNA 9.1mol甲基含有10NA电子
HEBEI ZHENGDING SENIOR MIDDLE SCHOOL
三、气体摩尔体积
1.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多少、大小、间距
2.气体摩尔体积:
①定义、公式、单位 ②Vm的影响因素:T、P ③标况、1mol、任何、气体、约、22.4L
④n为核心的几个关系
N △H
V
n
m
HEBEI ZHENGDING SENIOR MIDDLE SCHOOL
HEBEI ZHENGDING SENIOR MIDDLE SCHOOL
第一节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三年14考 高考指数:★★★★ 1.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并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2.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 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3.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 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方程
PV=nRT
PM=ρRT
【典例2】标准状况下,m g A气体与n g B气体分子数相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标准状况下,同体积的气体A和气体B的质量比为m∶n B.25℃时,1kg气体A与1kg气体B的分子数之比为n∶m C.同温同压下,气体A与气体B的密度之比为m∶n D.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A与B的体积比为m∶n
HEBEI ZHENGDING SENIOR MIDDLE SCHOOL
二、有关NA的说法
(2011·全国新课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1.00mol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
B.1.00mol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
8×6.02×1023
C.欲配制1.00L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