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室分设计培训ppt课件

合集下载

室分培训课件-第4节室内分布系统设计

室分培训课件-第4节室内分布系统设计

1800M损耗(dB) 12~20 15~30 8~15 15~25 15~25
住宅 2.8
办公 室 3.0
商场 2.2
隔层损耗 金属玻璃幕墙
室内覆盖链路预算
链路预算
以办公室为例,穿一面砖墙覆盖,天线口导频功率0dBm,分析 边缘场强。
0dBm
?dBm
距离天线10米处 PL(d)=20*log(2100)+10*3.0*log(10)-28+10=78.6dB, 边缘场强=天线口功率-PL(d)-慢衰落余量 =0dBm-78.6dB-6dB=-84.6dBm
大型建筑物(60000m2以上)
RRU/宏基站
射频同轴/光纤分布
射频同轴/光纤分布 射频同轴(出入口) 泄漏电缆(隧道) 光纤RRU (站间) 射频同轴 泄漏电缆 光纤分布
超大型建筑物(150000 m2以上) 宏基站 狭长型建筑 地铁 RRU/宏基站/小基站
铁路、公路隧道
RRU/直放站/小基站
23
三、室内覆盖系统设计
室内覆盖系统设计总体原则和步骤 信源及分布系统方式选取 覆盖分区考虑 确定设备安装位置 天线布放 电梯覆盖考虑
走线问题
功率分配 系统切换设计
室外干扰及外泄控制
24
覆盖分区考虑
覆盖区容量预测 基站小区提供容量 覆盖区面积 单个小区覆盖面积
根据容量分区
根据覆盖分区
纵向分区
U N IV E R S IT Y
11
12
5
三类 区域
电梯
停车场
室内覆盖指标确定
GSM室内覆盖指标-建议值
序号 1 2 3 业务类型 数据/语音 数据/语音 语音 区域类型 一类区域 二类区域 三类区域 Rev ≥-85dBm ≥-90dBm ≥-95dBm C/I ≥12 ≥12 ≥12dB 说明 数据业务需求较多 少量数据业务需求 主要需求为语音电话

室分培训教材-目前发现的最好的室分培训教程

室分培训教材-目前发现的最好的室分培训教程
399
民航机场
建筑面积×80%×50%×1/5
80
宾馆酒店
客房数×2×40%
8
娱乐场所
建筑面积×70%×1/3
233
地下停车场
建筑面积×50%×1/20
25
口 室分系统分区设置思路 分区的核心原则——根据建筑物内人员分布及人员流动情况,合理利用物理隔离,减少切换频次,并 设置足够的切换带。
垂直分区
室外30.30%
车站25.8%
住所25.1%
饭店6.1%
地下5.6%
办公室29.1%
细分
室内69.70%
4
Source: DoCoMo Engineering
Source: NTT DoCoMo
语音业务
数据业务
室外10%
室内90%
1.2 室分系统概述--重要性
70%室内
30%室外
70%的投诉是对室内覆盖的不满
2.2 室分系统设计要点—信号源设计
13
口 信源覆盖功率设计口 由于分布系统在馈线、器件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损耗,造成室分基站真正通过天线发射出去的功率不 足2%(按33dB路径损耗考虑)。室分系统中大量使用RRU设备,也多是由于RRU设备输出功率不 足而被迫增加的。覆盖功率受限,同时也造成了室分信源平均设备利用率严重不足,远低于室外宏 站的平均水平。口 解决思路:》提高基站功率:根据设备情况,可采用更高功率的基站设备;》减少馈线损耗:更换损耗更低的馈线(1/2”换成7/8”);》信源位置优化:利用RRU的拉远性能,将RRU设备尽量靠近分布系统主干中心楼层;》信源设备后移:减少信源设备与天线之间的路径损耗(分布式RRU、微功率基站);》低 损耗 材 质:采用光纤等介质,减少馈线在主干路由的使用(光分布、lamp-site);》采用功放设备:在干扰可控的前提下,适量使用功放设备,扩展覆盖范围。

室分分布WLAN培训课件(新)

室分分布WLAN培训课件(新)

移动通信的室内分布系统是针对室内用户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成 功的方案,其原理是利用室内覆盖式天馈系统将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 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

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可完善大中型建筑物、重要 地下公共场所及高层建筑的室内覆盖,较为全面地改善建筑物内的通话质量,提高移动电 话接通率,开辟出高质量的室内移动通信区域;同时,使用微蜂窝系统可以分担室外宏蜂 窝话务,扩大网络容量,从而保证良好的通信质量,整体上提高移动网络的服务水平,是 移动通信网路发展的需要。

随着移动通信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移动用户的飞速增加,在 大中城市的室外地区已经基本可以做到无缝覆盖。

为了提高网络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 增加话务量,室内覆盖越来越成为网络优化网络建设的重点。

特别是随着移动通信的普及, 移动用户在室内使用手机的机会日益增加,迫切要求提供更好的室内移动通信环境,正是 在这种背景之下室内覆盖系统产生了。

随着城市里移动用户的飞速增加以及高层建筑越来 越多,话务密度和覆盖要求也不断上升。

这些建筑物规模大、质量好,对移动信号有很强 的屏蔽作用。

在大型建筑物的低层、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环境下,移动通信信号弱, 手机无法正常使用,形成了移动通信的盲区和阴影区;在中间楼层,由于来自周围不同基 站信号的重叠,产生乒乓效应,手机频繁切换,甚至掉话,严重影响了手机的正常使用; 在建筑物的高层,由于受基站天线的高度限制,无法正常覆盖,也是移动通信的盲区。

另 外,在有些建筑物内,虽然手机能够正常通话,但是用户密度大,基站信道拥挤,手机上 线困难。

室内分布系统是主要室内类型有:宾馆酒店、餐饮娱乐(公共)场所,企业(单 位)办公楼等场所,机关(局委)单位办公场所,银行、医院营业场所,商业购物区、商 业写字楼,商住楼等场所,住宅小区,高等院校等场所。

在多种类型覆盖信号中属于室内 盲区:新建大型建筑、停车场、办公楼、宾馆和公寓等。

室分培训-基础10(设计规范)

室分培训-基础10(设计规范)
湖南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2016年
设计原则-概述
概述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规范》适用于室内分布系统新建工程和改造工程,指导工程设计人员 进行室内站点电信设备安装设计的指导文件。根据室内不同场景特点,对天线布放、馈线走线 原则和要求进行了阐述,对室内站点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设计步骤、工作输入等进行说明, 提供了室内站点设计的相关知识和参考数据,以供设计工程师查询。通过阅读和学习本指导书, 有利于设计工程师员快速了解室内站点设备安装设计的内容和方法,提高设计水平,提升室内 分布系统总体设计质量,更加有效地指导工程实施,提高整个室内工程的建设周期和质量。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规范》一共分勘察和设计两个部分。 其中勘察部分详细描述了勘察注意事项,勘察流程,勘察结果反馈等。设计部分详细描述 了各个区域设备、输出、组网、RRU安装图等设计要素和要求。
设计原则-设计
要求 天线 BBU
天线口功率
C网
底层(地下室——10F):6——8dBm 高层(10F以上)、电梯:8——10dBm RRU输出电平40dBm,近端机输入:-5——+5 dBm 直放站 20W——37 dBm(特殊情况38 dBm) 直放站10W——34 dBm(特殊情况35 dBm)新建改源自 共建 反馈设计原则-勘察
要求 准备 勘察
电梯
一般要求: (1).1F电梯必须放置天线,并适当提高其输出功率,以便兼顾覆盖1F大厅; (2).电梯采用覆盖电梯专用的对数周期天线; (3).电梯内天线WCDMA输出口功率6dBm; (4).各种电梯的穿透损耗(待补充); (5).原则上每3层设计放置一副对数周期天线。 电梯cell划分及切换: (1).电梯与低层划分为同一小区或将电梯单独划分为一个小区; (2).电梯厅尽量使用与电梯同小区信号覆盖,确保电梯与平层之间的切换在电梯厅内发生; (3).应避免切换发生在在电梯门口。

室内分布设计(室分)设计零基础培训

室内分布设计(室分)设计零基础培训

系统组成
负载主要用于吸收射频或微波系统的信号 功率。标准为50欧姆的纯电阻,可作为天线 的假负载,发射机的终端。制作分配器时, 也是很重要而不可缺的工具。它具有工作频 带宽、驻波系数低、抗脉冲、抗烧毁性能好 等特点。
系统组成
直放站
移动通信直放站的构成因种类而异。
(1) 无线直放机 下行从基站接收信号,经放大后向用户方向覆盖;上行从用户接收信号,经 放大后发送给基站。为了限带,加有带通滤波器。 (2) 选频式直放站 为了选频,将上、下行频率下变频为中频,进行选频限带处理后,再上变频 恢复上、下行频率。 (3) 光纤传输直放站 将收到的信号,经光电变换变成光信号,传输后又经电光变换恢复电信号再 发出。 (4) 移频传输直放站 将收到的频率上变频为微波,传输后再下变频为原先收到的频率,放大后发 送出去。 (5) 室内直放站 室内直放站是一种简易型的设备,其要求与室外型机是不一样的。
25dB
30 dB
密致材料
3-5 dB 其他
5-8dB
家具不考虑,大型门按照墙考虑,消防门(隔音门)按承重隔墙考虑
室内分布系统的覆盖分析
•覆盖计算示例——A点、B点的信号电平计算
0dBm
A点: 视通,距离5米 Ls=31.5+20Lg5=45.5dB 接收电平为: 0(dBm)-45.5(dB)-10(dB) =-56.5(dBm)
•天线设计
•八木室内天线 通过阵元的排列,实现定向辐射
天线增益8~15dBi 垂直波束角较大 一般适用于电梯、井道等的定向覆盖(由于工艺原因,不同频 段天线见尺寸差异很大,因此八木天线目前做不到多频段,因 此在设计中很少用到)
系统组成
•天线设计
•泄漏电缆 馈线与天线相结合,利用开槽 辐射/接收信号

室内分布系统培训材料PPT课件

室内分布系统培训材料PPT课件
目录
1、组成及作用 2、设计和规划 3、建设和验收 4、优化 5、维护 6、常见问题分析
台山市华侨中学 高一物理备课组
1、组成及作用
意义:
随着移动通信的普及,室内的话 务不断上升,室内话务及数据占总话 务的比重越来越高。提高室内覆盖能 力,不仅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业务 使用体验。
据统计,移动通信网络70%的话 务量发生在室内;且在目前即将来TD、 LTE等网络带来的高速的数据业务也 绝大多数发生在室内。所以室内覆盖 将是公司品牌形象的重要体现,同时 也是公司吸引用户的重要手段。
干扰,为四网融合选择最佳的合路方式,避免后期频繁改动。
应遵循各技术制式下分布系统的设计原则,在满足各自系统的设计指标下合理设计分布系统拓 扑结构,避免引进新技术时对拓扑结构进行大调整。
设计时要考虑室内所有区域内良好的覆盖,合理选择天线类型和布放位置(是否能布放在房间 内;一般按穿透一堵墙布放),同时要控制好室内信号,避免外泄。针对一些场景(如高层住 宅)适当提高其天线口输出功率,做好功率预留。
1/2—50欧姆 同轴电缆
室分系统使用的馈线,各频段的百米损耗:
馈线
900MHz 1800MHz 2100MHz 2400MHz
1/2“超柔馈线 1/2"馈线 7/8"馈线
11dB 6.9dB 3.9dB
16.9dB 10.1dB 5.6dB
19.1dB 21dB
11.3dB 12.1dB
6.3dB 7.0dB
衰减器:信号能量消耗 器件;信号输入过大时 通过它衰减信号,达到 需要的信号强度
吸顶天线:常用的 室内覆盖天线,通 过它进行信号覆盖 台山市华侨中学
高一物理备课组
11、、组组成成及及作作用用

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PPT课件

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PPT课件
21
2. FMC-900系列 主要器件命名
• 命名规则: – FMC-900/1800XXXXX – FMC— 公司产品代号 • 900/1800MHZ— 频段
22
有源器件的命名
• FMC-900/1800-
–A—无线同频传输直放站 –B— 无线移频传输直放站 –C— 光纤传输直放站 –D— 室内分布系统 –E— 室内直放站 –P—延长放大器 –G— 干线放大器
– “孤岛效应” 无信号覆盖 – “乒乓效应” 有信号,但通话困难
12
室内覆盖的基本构成
• 通过天馈系统的分布,将信号均匀的传 送到建筑物各个区域,使每个天线端信 号输出功率保证在15dBm左右,以得到完
美的覆盖。
13
室内分布系统引入方式
• 引入基站信号
– 基站直接接入
• 直接耦合附近基站的 信号
25
• 耦合器命名
• PC— XX
– PC—耦合器 • 05—耦合口衰减量 • A— 双频 • B— 单频
26
• 合路器命名 • MH—X
– MH—合路器 • A— 双频 • B— 单频
27
3. FMC-900/1800室内分布系统 几种分布类型
• 1 . 引入基站室内分布系统 • a . 射频分布 b . 光-电结合分布 c . 泄漏电缆分布
卫星通信研发部 计•I 算机与通信集成 (CTI)研发部
数字终端研发部
研究开发部
上海大唐移动通 信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飞利通信科 •技实业总公司
•上海迪爱斯通 信设备公司
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电话交换机质量 监督检验中心
部电信总局短波、卫星、 移动通信技术维护中心
信息产业部上海电话机 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室分基础知识培训

室分基础知识培训

中国联通 GSM/DCS
中国电信 CDMA
3G TD-SCDMA WCDMA CDMA2000
数据 WLAN WLAN
6
移动通信主要通信制式频率划分
制式 CDMA800 GSM900(移动) GSM900(联通) DCS1800(移动) DCS1800(联通) WCDMA TD-SCDMA WLAN
14
室内分布在网络中的作用
15
室内分布的分类
无源天馈分布系统:除信源外分布系统无任何有源设备的天馈分 布系统,即没有功率放大设备;适用于小型场合。
有源天馈分布系统:有功率放大设备;适用于中大型项目。 光纤分布系统:使用光纤作为分布介质的分布系统;适用于大型
项目。 泄漏电缆分布系统:使用泄露电缆作为分布介质的分布系统。适
20
直放站
光纤直放站
21
直放站
22
分布器件
功分器 将输入信号功率分成相等 的几路功率输出的一种多 端口网络器件。
常用的有:二分器、 三分 器、四分器
损耗 分路损耗dB
三分器 4.78dB <0.5dB <4.4dB
四分器 6dB <0.5dB <6.5dB
室内分布基础知识培训
工程部
2011-2-15
1
主要内容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 室内分布
2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
移动通信发展的历程 移动通信网络的主要组成 移动通信主要通信制式 室内分布在网络中的位置及作用
3
移动通信发展的历程
4
移动通信发展的历程
5
移动通信主要通信制式
运营商
2G
中国移动 GSM/DCS
7
移动通信网络的主要组成

室内分布系统讲义(共58张PPT)

室内分布系统讲义(共58张PPT)

3
合路器 个输入和一个输出端口,用于分布系统的收发共用射频链路中的节
点连接
将功率平均分配到各个分路上去的无源器件,具有一个输入和两个
4
功分器 或多个输出端口, 用于分布系统链路分支时的节点连接,工程上
常用到二功分器和三功分器两种器件
5
负载 用于分布系统延伸链路中的分支节点或检测点口的终结
6
衰减器
具有不同的衰减量值的无源器件,用于分布系统延伸链路尾端与天 线辐射输出的额定覆盖功率电平的适配
2)在中间楼层,由于来自周围不同基站信号的重叠,产 生乒乓效应, 频繁切换,甚至掉话,严重影响了 的正常使用;
3)在建筑物的高层,由于受基站天线的高度限制,无法正常 覆盖,也是移动通信的盲区。
4)另外,在有些建筑物内,虽然 能够正常通话,但是 用户密度大,基站信道拥挤, 上线困难。
9 第9页,共58页。
5、室内分布系统的应用场景
1)室内盲区
新建大型建筑、停车场、办公楼、宾馆、公寓、电梯 间等。 2)话务量高的大型室内场所
车站、机场、商场、体育馆、购物中心等,增加微蜂 窝建立分层结构。
3)发生频繁切换的室内场所 高层建筑的顶部,收到多个基站的功率近似的信号。
10
第10页,共58页。

室分分布系统结构
三 传输介质 随着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和庞大,单纯依靠室内覆盖系统本身的优化来提高室内覆盖系统的质量和话务吸纳能力,已经难以达到理想的
效果。 3m软跳线、直通头、 衰减器 (2)电缆走道的组装应平直,无明显扭曲和歪斜,横铁安装位置应满足电缆下线和做弯要求,横铁排列均匀。 用于多系统共存环境条件下独立系统上行或下行单链路分布的收或发隔离及带外杂散抑制 频率范围: O—3 GHz (4)电缆走道与墙壁或机柜应保持平行。 馈线尽量避免与强电高压管道和消防管道一起布放走线,确保无强电、强磁的干扰。 室分系统的优化流程立足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订方案、实施、评估并改进、最终解决问题并总结经验。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无线参数调整, 达到室内外协同优化无疑是室分优化的最佳选择。 不能增加容量,容易引入干扰

室分设计基础培训-PPT课件

室分设计基础培训-PPT课件

20
• P功分器
:包括手动二功分、三功分和四功分,器件都是
从左边近右边出的,所以绘制平面图时要注意走线规格,某些情况下
要先绘好功分器,再绘制输出端的馈线,以达到馈线与功分器的正确
连接,并使版面变得美观。如下图所示:
21
• 插入天线 :画好馈线,点击“插入天线”按钮, 拖放到平面图中与馈线的连接点,左击确定即可。 如下图所示:
22
• 馈线切换
:分别是在7/8”馈线转换为1/2”馈
线、1/2”馈线转换为7/8”馈线以及1/2”馈线或7/8”馈线
转换为跳线的按钮。用法是点击按钮,按命令提示选
择需要修改的馈线,然后右击确定即可。
• 副连接点 :在绘制平面图时,往往是在分多个楼 层的建筑平面图中进行,每层布置器件和馈线,然而 每楼层之间则需要一个连接点,以完成一个设计的整 体,平面图与平面图之间用馈线或使用新增放大器作 过渡时,“副连接点”功能则表示一个有源信号,通过 该有源信号过渡到另一平面图中。点击“副连接点”按 钮,弹出“编号输入”对话框:
选择器件后按“左对齐”后则以最 左边的器件为准垂直对齐,如图 所示:
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填上“标号”,名称和各网的电平值。
17
• P比例线 :1/2”馈线的画线按钮,按住该按钮,则显示四种线型的 快捷画法,如下图所示:
选择好馈线的起点和终点,右击鼠标确
度标记的蓝色馈线,如下图所示:
定,则自动生成一段有长
18
• P比例线 :1/2”馈线的画线按钮,按住该按钮,则显示四种线型的 快捷画法,如下图所示:
选中平面图或者图框,点移动按钮 如图:
移动,
移动 按钮 所在 位置8
3.1图例
在原有标注线的旁画一条比例线 计算指定比例线比例值大小

《室分系统原理》PPT课件

《室分系统原理》PPT课件

22
感谢下 载
感谢下 载
-0.1dB/-0.1dB/-0.1dB/1m
-1.0dB/-0.8dB/-0.6dB/15m 222232...275dddBBBmmm
T2-3-C-B1F/20dB 2232..53ddBBmm 22.0dBm
-0.1dB/-0.1dB/-0.1dB/1m
122910...431dddBBBmmm -2.6dB/-2.2dB/-1.6dB/40m
RRS20-61
26dBm
-2.0dB/-1.7dB/-1.2dB/30m
33dBm
LD1-3-C-B1F CB1-3-C-B1F
CB2-3-C-B1F
SG2-3-C-B1F
RX TX
TX
SG1-3-C-B1F RX
LD2-3-C-B1F 33dBm CB3-3-C-B1F
25.9dBm 25.9dBm
T3-3-C-B1F/15dB 121919...219dddBBBmmm
-0.1dB/-0.1dB/-0.1dB/1m
-0.7dB/-0.6dB/-0.4dB/10m 1189..63ddBBmm 20.5dBm
T4-3-C-B1F/15dB
2109..31ddBBmm 18.4dBm
-0.1dB/-0.1dB/-0.1dB/1m
ANT2-3-C-B1F /2.1dBm /2.4dBm /3.6dBm ANT3-3-C-B1F /4.3dBm /5.0dBm /6.2dBm
ANT4-3-C-B1F /3.5dBm /4.2dBm /5.4dBm ANT5-3-C-B1F /15.8dBm /16.9dBm /18.1dBm ANT6-3-C-B1F /15.5dBm /16.6dBm /17.8dBm ANT7-3-C-B1F /4.3dBm /5.6dBm /7.2dBm ANT8-3-C-B1F /4.0dBm /5.9dBm /7.9dBm ANT9-3-C-B1F /6.4dBm /8.1dBm /10.8dBm ANT10-3-C-B1F /5.2dBm /7.1dBm /9.8dBm

中国移动的室分分析

中国移动的室分分析

室分就是室内分布的简称。

室内分布系统是针对室内用户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成功的方案;是利用室内天线分布系统将移动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

室内分布的原因:
1、室内移动通信环境有太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2、覆盖方面,由于建筑物自身的屏蔽和吸收作用,造成了无线电波较大的传输衰耗,形成了移动信号的弱场强区甚至盲区;
3、容量方面,建筑物诸如大型购物商场、会议中心,由于移动电话使用密度过大,局部网络容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无线信道发生拥塞现象;
4、质量方面,建筑物高层空间极易存在无线频率干扰,服务小区信号不稳定,出现乒乓切换效应,话音质量难以保证,并出现掉话现象。

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可以较为全面地改善建筑物内的通话质量,提高移动电话接通率,开辟出高质量的室内移动通信区域;同时,使用微蜂窝系统可以分担室外宏蜂窝话务,扩大网络容量,从整体上提高移动网络的服务水平。

室分流程:
1、确定好覆盖区域和相关业务指标要求,如信源采用哪种等
2、准备好覆盖区域的建筑图纸;
3、容量规划和小区划分,初步确定主设备的数量;容量计算关系到信源取型
4、天线布放,是否隐蔽还是天花吸顶等
5、天线口功率设置及覆盖预测。

根据现布放的天线,确定对覆盖区域全部覆盖,同时考虑外泄和切换问题;
6、根据勘测情况和建筑图纸,确定弱电井位置和走线路由,以及主设备安装的具体位置。

7、系统结构设计及功率分配;
8、出方案,确定最终方案;
作者:X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1.2、室内覆盖系统组成
室内覆盖系统主要由二部分组成:信号源和室内天馈线分布系统。 • 信号源主要分为两类:基站、RRU和直放站 • 室内天馈线分布系统由有源器件、无源器件、天线、缆线等组成。
无线室内覆盖系统的引入不受频段和通信制式的限制,满足各种通信制式建设要求,包含2G和3G移动通 信系统、PHS、SCDMA、WLAN等系统。各通信制式室内覆盖系统可单独建设,满足各制式的网络指标要求;也 可以多通信制式共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多制式合路),多制式合路时,各制式应满足各自的网络指标要求,
入网络; » 2G无线覆盖边缘场强:95%的区域室内≥-80dBm,RxQ在3及3以下,室外10米以外
≤-90dBm; » 对于电梯、停车场等边缘地区2G覆盖场强要求:≥-85dBm; » 覆盖区与周围各小区之间有良好的无间断切换。 • 2G统计指标:无线系统接通率≥96.5%,掉话率≤0.5%,切换成功率≥94%,寻呼
率5-8dBm,电梯内定向板状天线5-8dBm。特殊场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义天线口功率。 7.满足覆盖系统设计指标和各制式通信系统指标的要求。 8.电梯内采用7dBi增益定向板状天线。布放统一标准:1)主瓣朝下覆盖3层,后瓣覆盖1层,共4层,天线安装在从上向下数的第2层顶部;2)主瓣朝电梯厅覆
盖3层,天线安装在中间层中部,尽量对准开门的区域,不要对着厚墙壁。 9.设计中主干馈线中长度超过30m的均需使用7/8〞馈线。支路中长度超过40m的均需使用7/8〞馈线。 10. 系统设计方案中必须保证上下行增益平衡。
3.对于在GSM分布系统上进行共TD-CDMA合路的系统,要充分考虑对原有系统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补偿调整措施。 4. .考虑TD-CDMA的设计要求,方案设计尽量利用信号源原有的输出功率进行覆盖设计,遵循“多天线,小功率,少干放”的建设设计原则,保证覆盖区域信
号与周围室外其它基站各小区间进行正常切换,室内信号应保证不对室外信号产生干扰。 5.无无源器件应满足需引入系统的通信频段要求源器件应满足需引入系统的通信频段要求。 6.天线口的输出功率以能完全覆盖要求区域为准,根据实际情况,确保系统开通后,天线口输出功率GSM1800介于8-10dBm,TD-CDMA室内吸顶天线口导频功
中国移动公司2012年室内覆盖设计培训
1
目录
一、室内覆盖系统概述 二、室内覆盖系统设计验收规范 三、场景案例介绍 四、室内覆盖设计方案编制
2
1.1、室内覆盖系统建设背景
• 随着昆明移动用户的飞速增加以及高层建 筑越来越多,话务密度和覆盖要求也不断 上升。这些建筑物规模大、质量好,对移 动电话信号有很强的屏蔽作用。在大型建 筑物的低层、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环 境下,移动通信信号弱,手机无法正常使 用,形成了移动通信的盲区和阴影区;在 中间楼层,由于来自周围不同基站信号的 重叠,产生乒乓效应,手机频繁切换,甚 至掉话,严重影响了手机的正常使用;在 建筑物的高层,由于受基站天线的高度限 制,无法正常覆盖,也是移动通信的盲区。 另外,在有些建筑物内,虽然手机能够正 常通话,但是用户密度大,基站信道拥挤, 手机上线困难 。
成功率≥92.5%,业务信道分配成功率≥98.5%
9
2.2.2、3G设计技术要求
• Ec/Io≥-10dB(50%负载);在特殊场合可视现场情况调整该指标。 • 无线覆盖区内可接通率: • 要求在无线覆盖区内的95%位置,99%的时间移动台可接入网络;
1800M损耗(dB) 12~20 15~30 8~15 15~25 15~25
5
目录
一、室内覆盖系统概述 二、室内覆盖系统设计规范 三设计原则
1.设计要遵循满足国家有关环保要求,电磁辐射值满足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即国标GB8702-88规定的限值,采用设备与材料及产生的物质对环境 无污染,同时应达到环保部门在GB9175-88《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中对噪音指标的要求,室内天线的发射功率不大于15dBm/TRX。 2.设计要遵循模块化设计原则,满足便于改造,利于升级的要求。
并保证各制式间互不干扰
4
1.3、室内覆盖传播模型
结合大量的实践经验和数据总结,得出室内覆盖传播模型:
PL(d ) 20*log( f ) 10* n *log(d ) 28dB Lf (n)
f
:频率,单位MHz;
n
:室内路径损耗因子;
d
:移动台与天线之间的距离,单位为m ;
X
:慢衰落余量,取值与覆盖概率要求和室内慢衰落标准差有关;
11.设计时必须考虑方便以后进行其它信源的合路,主干部分要尽可能的多用功分器而少用耦合器;在合路的工程改造中,如果分布系统中有有源器件存在, 2G和3G信号必须走不同的主干,在有源器件以后进行合路。
712.今后新建楼宇的分布系统设计,2G/3G必须同时设计,如有必要及需求还需将WLAN系统进行合路设计,天线输出口功率分别注明2G、3G和WLAN的功率,
n
Lf n i0 Pi :Pi,第i面隔墙的穿透损耗;n,隔墙数量;
Frequency(GH z)
1.8GHz
室内路径损耗因子 住宅 办公室 商场
2.8
3.0
2.2
项目 铁皮防火门 钢筋承重墙 普通砖墙 隔层损耗 金属玻璃幕墙
900M损耗(dB) 10~15 15~25 5~12 10~20 10~20
2.2、室内覆盖设计技术要求
室 内 覆 盖 设 计 要 求
8
2G设计技 术要求
3G设计技 术要求
3G改造设 计技术要

2.2.1、2G设计技术要求
» 2G移动用户的忙时话务为0.02Erl;人均手机占有率以30%计。 » 无线信道的呼损率取定为2%; » 2G干扰保护比: • 同频干扰保护比:C/I≥12dB(不开跳频) • C/I≥9dB(开跳频) » 邻频干扰保护比: • 200KHZ邻频干扰保护比:C/I≥-6dB • 400KHZ邻频干扰保护比:C/I≥-38dB » 无线覆盖区内可接通率:要求在无线覆盖区内的98%位置,99%的时间移动台可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