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营造法式_材分制度的数理涵义及审美观照探析
宋材三问
宋材三问——兼及认知李诫杜 启 明(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 郑州 450002)[关键词]《营造法式》;材分°制;李诫[摘要]北宋国家营造制度《营造法式》中材分°制是否法于古制、为何种设计模数及材等、为何不匀等三个重要问题长期困惑着学术界。
本文从编修《营造法式》的社会背景及目的角度进行了探讨,认为此三个问题是主持编修者李诫为实现北宋最高统治者严厉打击社会营造侈靡之风而刻意为之的,从中反映李诫智胆过人的另一面形象。
中国建筑体系成熟于有宋,其重要标志,便是产生了全面、科学、系统的营造理论——《营造法式》(下简称《法式》)。
《法式》之最伟大成果,是制订了建筑营造模数制——材分°制,简称材。
这一制度,比欧洲建筑模数制之出现早数百年,且以其独特的丰富内涵,至今仍震憾着世界建筑界。
对宋材分°制之研究,是《法式》研究之核心。
几代学人数十年艰辛,似已释然。
然细究之,却发现在对最基本问题的认识上存在大的遗漏;一些定论,屡现偏颇,难以自圆;对宋材分°制隐含的社会意义,更流于浅尝之弊。
笔者每读《法式》,愈感一些问题不可再回避,乃择其三,借此一隅,与方家共商。
一 宋材为何者祖宋材为何者祖?此问题似绝无疑义。
其证有二:一是《法式》总纲之证。
《法式》卷第四·大木作制度开篇即定材制,其材条曰:“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
材分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之”。
之后列各材等尺寸,讲明何规模建筑用之。
文末更详述:“各以其材之广,分为十五分°,以十分°为其厚。
凡屋宇之高深,名物之短长,曲直举折之势,规矩绳墨之宜,皆以所用材之分°,以为制度焉”。
①卷首为总纲,言之凿凿,焉敢疑之。
二是学界先驱之论。
梁思成先生治学严谨,注意到《法式》并未交待材等与建筑规模间之数据关系,推测为先定建筑规模等级,之后取相应等级材等,但每每为二者比例失调,空间安不下梁栿而苦之,却不刻意牵强,坦然遗问题于后人②。
营造法式卷第四 大木作制度一
营造法式卷第四大木作制度一材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主;材有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之。
第一等:广九寸,厚六寸。
右﹝上﹞殿身九间至十一间则用之。
第二等:广八寸二分五厘,厚五寸五分。
右﹝上﹞殿身五间至七间则用之。
第三等:广七寸五分,厚五寸。
右﹝上﹞殿身三间至五间或堂七间则用之。
第四等:广七寸二分,厚四寸八分。
右﹝上﹞殿三间,厅堂五间则用之。
第五等:广六寸六分,厚四寸四分。
右﹝上﹞殿小三间,厅堂大三间则用之。
第六等:广六寸,厚四寸。
右﹝上﹞亭榭或小厅堂皆用之。
第七等:广五寸二分五厘,厚三寸五分。
右﹝上﹞小殿及亭榭等用之。
第八等:广四寸五分,厚三寸。
右﹝上﹞小殿藻井或小亭榭施铺作多则用之。
各以其材之广,分为十五份,以十份为其厚。
凡屋宇之高深,名物之短长,曲直举折之势,规矩绳墨之宜,皆以所用材之份,以为制度焉。
栱造栱之制有五一曰华栱,足材栱也。
两卷头者,其长七十二份。
每头以四瓣卷杀,每瓣长四份。
与泥道栱相交,安于栌枓口内,若累铺作多,或内外俱匀,或里跳减一铺至两铺。
其骑槽檐栱,皆随所出之跳加之。
每跳之长,心不过三十份;传跳虽多,不过一百五十份。
其压跳,交角内外,皆随铺作之数,斜出跳一缝。
其华栱则以斜加长之。
若丁头栱,其长三十三份,出卯长五份。
二曰泥道栱,其长六十二份。
每头以四瓣卷杀,每瓣长三份半。
与华栱相交,安于栌枓口内。
三曰瓜子栱,施之于跳头。
若五铺作以上重栱造,即于令栱内,泥道栱外用之。
其长六十二份;每头以四瓣卷杀,每瓣长四份。
四曰栱,施之于里外跳头之上,与耍头相交,及屋内栋缝之下。
其长七十二份。
每头以五瓣卷杀,每瓣长四分。
若里跳骑梁,则用足材。
五曰慢栱,施之于泥道、瓜子栱之上。
其长九十二份;每头以四瓣卷杀,每瓣长三份。
骑梁及至角,则用足材。
凡栱之广厚并如材。
栱头上留六份,下杀九份;其九份匀分为四大分;又从栱头顺身量为四瓣。
各以逐分之首,与逐瓣之末,以真尺对斜画定,然后斫造。
栱两头及中心,各留坐枓处,余并为栱眼,深三份。
营造法式卷第五 大木作制度二
营造法式卷第五大木作制度二梁造梁之制有五:一曰檐垘:如四椽垘及五椽垘;若四铺作以上至八铺作,并广两材两栔;草垘广三材。
如六椽至八椽以上垘,若四铺作至八铺作,广四材;草垘同。
二曰乳垘:三椽垘,若四铺作、五铺作,广两材一栔;草垘广两栔。
六铺作以上广两材两栔;草垘同。
三曰札牵:若四铺作至八铺作出跳,广两材;如不出跳,并不过一材一栔。
四曰平梁:若四铺作,五铺作,广加材一倍。
六铺作以上,广两材一栔。
五曰厅堂梁垘:五椽、四椽,广不过两材一栔;三椽广两材。
余屋量椽数,准此法加减。
凡梁之大小,各随其广分为三分,以二分为厚。
造月梁之制:明垘,其广四十二份。
梁首不以大小从,下高二十一份。
其上余材,自枓里平之上,随其高匀分作六分;其上以六瓣卷杀,每瓣长十份。
其梁下当中凹六份。
自枓心下量三十八份为斜项。
斜项外,其下起凹,以六瓣卷杀,每瓣长十份;第六瓣尽处下凹五份。
梁尾上背下凹,皆以五瓣卷杀。
余并同梁首之制。
梁底面厚二十五份。
其项厚十份。
枓口外肩各以四瓣卷杀,每瓣长十份。
若平梁,四椽六椽上用者,其广三十五份;如八椽至十椽上用者其广四十二份。
不以大小从,下高二十五份。
背上、下凹皆以四瓣卷杀,其下第四瓣尽处凹四份,余并同月梁之制。
若札牵,其广三十五份。
不以大小,从下高一十五份,牵首上以六瓣卷杀,每瓣长八份,牵尾上以五瓣。
其下凹,前后各以三瓣。
凡屋内彻上明造者,梁头相迭处须随举势高下用驼峰。
其驼峰长加高一倍,厚一材。
枓下肩或作入瓣,或作出瓣,或圜讹两肩,两头卷尖梁头安替木处并作隐枓;两头造耍头或切几头,与令栱或襻间相交。
若屋内若施平棋,在大梁之上。
平棋之上,又施草垘;乳垘之上亦施草垘,并在压槽方之上。
其草垘长同下梁,直至檐方止。
若在两面,则安丁垘。
丁垘之上,别安抹角垘,与草垘相交。
凡角梁之下,又施隐衬角垘,在明梁之上,外至檐方,内至角后垘项;长以两椽材斜长加之。
凡衬方头,施之于梁背耍头之上,其厚广同材。
前至檐方,后至昂背或平棋方。
材分制度
③既然材的实质是面积和截面形态,不包含长 度单位,必须再找一个长度性质的基本模量—— 即分。将材的广(高)定为15份,厚(宽)定为
10份,每一等份称做一“分”。
2·其他单位
①分
特征:
· 相对长度单位量
· 不纯为长度模量——与“材”的联系,避
这套古典模数制又 名“材分制度”,或 “材栔制度”
④ 材广、栔广
除了分为长度单位,《营造法式》还用材广、 栔广
和足材广为长度单位。
问题:材 广 = ?分
栔 广 = ?分
足材广 = ?分
3·材的等级
《营造法式》将材分为8 等。这不仅使材分制 度具有绝对尺度的意义,也可避免“大材小 用”。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释名、各作制度、功限、料例 和图样。并附“看详”和目录各一卷,看详说明若 干数据。共34卷。 22·李诫(?—1110)
北宋建筑专家。字明仲,郑州管县人,北宋官定 建筑设计和施工专著《营造法式》的编修者。
元丰八年(1085)初入仕,元佑七年(1102)入 将作监任主簿,绍圣三年(1096)升监臣,崇宁元 年(1102)升少监,官至监,总管全监事务。
2019/11/20
25
适应不同等级和规模的建筑之需要
第一组主要适用于殿阁类型的大型房屋,第 二组主要适用于厅堂类型的中型房屋,第三类 主要适用于小亭榭及殿内藻井。……然而第一 组的三等材和第二 组的四等材之间的尺寸差, 比其他各等材之间的差都更小……这种现象的 出现可以看作是允许殿阁和厅堂两类建筑群中 个体建筑的用材等第互相渗透的。
营造法式注释与解读
营造法式注释与解读
《营造法式》是宋代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
这部法式实际上是宋朝的公共工程建设标准,对土石方工程(壕寨)、石方工程(石作)、大型木料工程(大木作)、小型木料工程(小木作)、泥水工程(泥作)、制砖与制瓦工程(砖作、瓦作)、装修工程(雕作、彩画作)等13个工种的选料、规格、设计、施工、流程、质量,都作出了详细的规范。
其中木料与砖的规格都实现了模数化。
宋朝建筑物的斗拱通常由上千个构件组成,榫卯复杂,必须一一对榫精准;宋朝修建城墙的用砖,往往由不同的窑厂烧制。
如果不对木料、砖的尺寸加以标准化,很难想象一项大型工程能够顺利完工。
材料的模数化,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还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
因此,《营造法式》对修建城墙、房屋的地基建设标准也提出严格规定。
这本法式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非常重要的文献,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和文化具有极高的价值。
中国古建筑学文献参考书目资料
中国古建筑学文献参考书目资料一、目录与文献检索类1 《中国古建筑文献指南1900-1990》,科学出版社20002 王镇华《中国建筑参考书目初编》,台湾《建筑师》1980(3,4)3 黄健敏《中国建筑研究书目初编》,台湾《建筑师》1981(10)4 王其明《中国建筑图书书目初编》,(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古建专业讲义)注:2-4见《古建园林技术》合订本四附录《中国建筑文献的三个书目》5 刘敦桢郭湖生等辑《中国古代建筑史参考书目(初稿)》二、通史、综合类书目1刘敦祯《中国古代建筑史》2潘谷西《中国建筑史》3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4《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5萧默《中国建筑艺术史》6潘谷西《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四卷元、明建筑)》7中国民族建筑(一-五)8罗哲文《中国古代建筑》三、重要的连续出版物书目1《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一-七卷)2《建筑历史研究》(1-3辑)(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建筑历史研究所)3《建筑史论文集》(1-14辑)(清华大学建筑学系)4《建筑历史与理论》(1-7辑)(中国建筑学会史学分会)5《建苑拾英》(一-三辑)四、文集书目1《梁思成文集》(一-四)2《刘敦祯文集》(一-四)3《梁思成全集》(一-九)4《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5《柴泽俊古建筑文集》6《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7《罗哲文建筑史论文集》8《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文集》(东南大学建筑学系)9《建筑史研究论文集1946-1996》(清华大学建筑学系)10龙庆忠《中国建筑与中华民族》11《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论文集》(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12《王世仁建筑历史理论文集》文献一、建筑史学综述文献1陈明达《古代建筑史研究的基础和发展》,《文物》1981(5):69 ~ 74页;2郭湖生《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发展概况》,见:《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论文集》1986;3萧默《当代史学潮流与中国建筑史学》,《新建筑》1989(3);4陈薇《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中的前导性突破-近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评述》,《华中建筑》1989(4);5陈薇《天籁疑难辨历史谁可分-90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谈》,见:《建筑师》(69);6常青《世纪末的中国建筑史研究》,见:《建筑师》(69);7王贵祥《关于建筑史学研究的几点思考》,见:《建筑师》(69);王贵祥《方兴未艾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世界建筑》1997(2?0页;8吴良镛《关于中国古建筑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建筑学报》1999(4);萧默《中国建筑艺术史》引论部分(1999);9杨鸿勋《中国建筑考古学概说》,见:《建筑史论文集》第12辑,2000(4),152页。
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彩画作制度图样-斗拱青绿彩画“材”在高度上分15“分”,而10分规定为材的厚度。斗栱的 两层栱之间的高度定为6“分”,也称为“栔”,大木做的一切构件均以“材”“栔”“分”来确定。这种做法早 在唐初和佛光寺、南禅寺中运用,只是在文字中明确记录,这是第一次。到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年清工 部被颁布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的斗口制代替。
简介
《营造法式》的文字部分和图解部分《营造法式》是宋将作监李诫奉敕编修的。北宋建国以后百余年间,大 兴土木,宫殿、衙署、庙宇、园囿的建造此起彼伏,造型豪华精美,负责工程的大小官吏贪污成风,致使国库无 法应付浩大的开支。因而,建筑的各种设计标准、规范和有关材料、施工定额、指标急待制定,以明确房屋建筑 的等级制度、建筑的艺术形式及严格的料例功限以杜防贪污盗窃被提到议事日程。哲宗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 将作监第一次编成《营造法式》,由皇帝下诏颁行,此书史曰《元祐法式》。
建筑分类
《营造法式》大木作殿堂立面处理示意图规定建筑等级,按质量高低进行分类,有利于区别对待,控制工料, 节制开支,特别在建筑量较大的情况下,更需要这种分类。《法式》中虽未明确列出建筑分类,但从各卷所述内 容可以看出实际上官式建筑有四类:
第一类:殿阁。包括殿宇、楼阁、殿阁挟屋、殿门、城门楼台、亭榭等。这类建筑是宫廷、官府、庙宇中最 隆重的房屋,要求气魄宏伟,富丽堂皇。
特点介绍
营造法式图样
从《营造法式》一书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模数思想的制定和运用。大木作制度规定“材”的高度分为十五“分”,而以十“分”为其厚。斗栱的两层 之间的高度定为6“分”称为“栔”。大木作的一切构件几乎全部用“材”、“栔”、“分”来确定的。这是模数 制在我国建筑业最早的运用,并且作为一种法规被确定在《营造法式》这部巨著中。
《营造法式》研读札记
《营造法式》研读札记(原创实用版)目录1.《营造法式》概述2.《营造法式》的内容与特点3.《营造法式》的研读方法与技巧4.《营造法式》的价值与意义5.结论正文《营造法式》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技术的经典著作,其内容丰富,涵盖了古代建筑的方方面面。
本文将从《营造法式》的内容与特点、研读方法与技巧以及其价值与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营造法式》的内容与特点。
《营造法式》是北宋李诫所著,是中国古代建筑学的一部重要著作。
书中详细介绍了古代建筑的设计、施工、装饰等方面的知识,包括建筑的结构、形式、比例、尺寸、材料、色彩等各个方面。
同时,《营造法式》还以图、文、表相结合的方式,详细记录了当时的建筑技术和营造方法。
其内容丰富,系统性强,是中国古代建筑学的瑰宝。
其次,我们来探讨一下《营造法式》的研读方法与技巧。
研读《营造法式》,首先要对书中的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
这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对书中的术语、名词等进行准确的理解。
其次,要结合书中的图、文、表进行研读,以图解文,以文释图,以表明细。
此外,还需要通过实地考察、测量,将书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建筑相结合,以加深对《营造法式》的理解。
最后,我们来谈一下《营造法式》的价值与意义。
《营造法式》是中国古代建筑学的一部重要著作,对于我们了解古代建筑的技术、艺术、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同时,它也为我们今天的建筑设计和营造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例如,书中强调的"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节能环保"的建筑原则,"美观实用"的建筑风格等,都为我们今天的建筑设计和营造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营造法式》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营造法式》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营造法式》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营造法式》是现存最早的官订建筑专书。
探析中国古代家具“式”的形成与发展
探析中国古代家具“式”的形成与发展作者:黄永健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3年第05期对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程中“式”与“式作”的研究是提高现代中式家具设计水平的关键。
中国古代家具“式”的风格样式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其工艺典范来自于宋代家具、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
本文将针对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中对“式”的制度要求,详细阐述其风格特征、工艺基础和设计理念。
“式”的起源《书经》中“微子之命”篇有“世世享德,万邦作式”的说法,这里的“式”是指规范与榜样的意思。
因此,“式”在中国古代营造学中创立了一种技艺传承的标准与规范。
“式”是工艺实现的法则,其概念内涵是以历史经验和科学积累而形成的工艺准则,及造物原理的本质显现。
《考工记》是我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该书在中国科技史、工艺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全书按照类的原则对彼时掌握的工艺制造学进行了归纳,并记述了木工、金工、皮革、染色、刮磨、陶瓷等6类30个工种的内容。
至宋代李诫在编写《营造法式》时,皆以《考工记》所录工艺流程和技术原理为“法式”。
根据宋代《营造法式》的制度要求,木作工艺是中式家具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具有传承基础的手工工艺匠作。
营造工艺的理念在于整饬五材以施作形物,造物之美的独特表达蕴含在工艺制作的过程之中。
传统家具的“式”是世代匠作的经验总结,包含着深刻的工艺学知识和科学道理,亦深深烙印上了传统思想文化的痕迹。
墨子曾说,“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
”百工之法,在于规矩方圆和准绳衡垂,工匠之巧在于对“式”的把握和领悟。
中国古代家具设计在结构和形式上的美感显现,需要通过工匠在“式”的标准要求下进行审美创造,以规矩法度约束家具线条的张弛有度,凭绳墨之端厘制家具结体的方圆对比。
中国古典美学的理念也是在标准中实现理想美,在古代建筑、绘画、雕塑、音乐和工艺美术等艺术类型中皆可发现“式”的审美观照。
中国古代家具设计“式作标准”的形成遵循式作古法是家具传统工艺文化的彰显,从《考工记》到《营造法式》的理论总结为中式家具的设计和制作确立了核心。
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宋-李诫进新修《营造法式》序营造法式第一卷总释上营造法式卷第一总释上营造法式卷第二总释下营造法式卷第三壕寨制度营造法式卷第三石作制度营造法式卷第四大木作制度一营造法式卷第五大木作制度二营造法式卷第十七大木功限一营造法式卷第十八大木功限二营造法式卷第十九大木作功限三营造法式卷第二十六诸作料例一营造法式卷第二十七诸作料例二营造法式卷第二十八《营造法式》看详元圜平直《周官-考工记》:圜者中规,方者中矩,立者中悬,衡者中水。
郑司农注云:治材居材,如此乃善也。
《墨子》:子墨子言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
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
百工为方以矩,为圜以规,直以绳,衡以水,正以悬。
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
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以放以从事,犹愈以己。
《周髀算经》:昔者周公问于商高曰:‚数安从出?‛商高曰:‚数之法出于圜方。
圜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
万物周事而圜方用焉;大匠造制而规矩设焉。
或毁方而为圜,或破圜而为方。
方者为圜者谓之圜方;圜中为方者谓之方圜也。
‛《韩非子》:韩子曰:无规矩之法、绳墨之端,虽王尔不能成方圜。
看详:─诸作制度,皆以方圜平直为准;至如八梭之类,及棱、斜、羡、陊,亦用规矩取法。
今谨按《周官-考工记》等修立下条。
诸取圜者以规,方者以矩,直者抨绳取则,立者垂绳取正,横者定水取平。
取径围《九章算经》:李淳风注云:旧术求圜,皆以周三径为率。
若用求圜周之数,则周少而径多。
径一周三,理非精密。
盖术从简要,略举大纲而言之。
今依密率,以七乘周二十二而一即径;以二十二乘七而一即周。
看详:─今来诸工作已造之物及制度,以周径为则者,如点量大小,须于周内求径,或于径内求周,若用旧例,以‚围三径一,方五斜七‛为据,则疏略颇多。
今谨按《九章算经》及约斜长等密率,修立下条。
诸径、圜、斜长依下项:圜径七,其圜二十有二;方一百,其斜一百四十有一;八梭径六十,每面二十有五,其斜六十有五;六梭径八十有七,每面五十,其斜一百。
《营造法式》与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营造法式》与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一《营造法式》我国关于营造之术书极少,宋清两朝,各刊官书一部,为研究我国建筑技术方面极重要资料。
以下本篇所有术语及比较研究之标准,胥以此两书为准绳焉。
《营造法式》,宋李诫著。
诫,徽宗朝将作少监也。
全书三十四卷,其中关于样式制度者,有壕寨制度,说基础城寨等作法;石作制度,说石作之结构与雕饰;大木作制度,说木构架方法,柱、梁、枋、额、斗拱、椽、榑等;小木作制度,说门、窗、隔扇、藻井,乃至佛龛、道帐之形制;瓦作制度,说用瓦及瓦饰之法;彩画作制度,说各级各色彩画。
此外尚有估工算料等方法。
最后更附以壕寨、石作、大木、小木、彩画、雕作等图样焉。
书初刊于崇宁二年(公元1103 年),八百余年来,名词改变,样式演变,加之士大夫之蔑视匠术,故其书已几无法解读。
民国十八年,中国营造学社成立,十余年来,从事于是书之研究,先自清代术书着手,加以实物之发展与研究,其书始渐可读。
大木作制度为全书最重要部分,其中要点可归纳为下列诸项一、材契材有二义:(一)指建筑物所用某标准大小之木材而言,即斗拱上之拱,及所有与拱同广厚之木材是也。
材之大小共分八等,视建筑物之大小等第,而定其用材之等第。
(二)一种度量单位:“各以其材之广,分为十五分,以十分为其厚。
凡屋宇之高深,名物之短长,曲直举折之势,规矩绳墨之宜,皆以所用材之分,以为制度焉”。
两材之间,以斗垫托其空隙,其空隙距离为六分,称为栔。
凡高一材一栔(即高二十一分)之材,谓之足材。
宋式建筑各部间之比例,皆以其所用材之材栔分为度量标准校注。
二、斗与拱斗拱由若干斗与拱垒叠而成,总称铺作。
在柱头上者称“柱头铺作”,在柱与柱之间者称“补间铺作”,在角柱之上者称“转角铺作”。
铺作中构材虽有斗,拱,昂三类,而斗又有四种,拱有五种,但在结构上,其最重要者为集中全铺作重量之栌斗,及由栌斗向前后出跳之华拱。
华拱之上,或更用向下斜垂之昂,亦为出跳之主要构材,其出跳之数目自一跳至五跳不等。
轩辕阁——现代技术下的传统建筑设计
1设计理念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是以“引领绿色发展,传承华夏文明”为设计理念,园博园是展示国内外造园艺术、园林科技、主题景观等功能,而轩辕阁就中该园博园正中心最核心的标志性建筑物。
园博园整个平面布局是按照中国传统园林的“艮岳文化”[1]来设计的。
镇山是整个园区的地形最高点,山体位于园博会A区的东北方位,象征伏羲八卦之中的“艮”位,园内主水面位于A区东南方位即巽位,这与中国传统园林的山水格局相吻合,是对传统中式园林山水格局的继承与弘扬,与古为新。
轩辕阁建筑处于园博会的主轴线上,因建于主山之上,建筑高度明显。
轩辕阁是以轩辕黄帝命名的建筑,同时是园博会A区的最高建筑。
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建筑与山体的寻根文化相结合,传达“同宗同源”“一脉同心”的华夏文化。
2建筑外观和功能的深入研究建筑外观为宋式阁楼建筑,对标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楼。
轩辕阁将中原文化特征完美诠释,是展示中州地域文化的重点建筑,游览观赏性极佳。
主体建筑位于6.3m高的大台之上,建筑采用“明三暗四”的布局方式,内藏乾坤,地下室有一层,主要是设备用房。
顶层可以登高望远,俯瞰整个园博园风光。
平面上采用对称布局,三开间三进深取自“三三得九,九五至尊”得吉祥寓意。
轩辕阁有外檐柱和梭柱,建筑翼角微微翘起,屋顶举架结构平缓,正脊、斗拱、檐口和柱头整体呈抛物线造型,按照宋代古建筑的特点设计。
从正面远观,轩辕阁凌驾在山体陡崖之上,巍峨而挺拔,从背面看,则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在树木和山体的相互掩映当中,建筑显得大气而秀丽、平稳而雄壮,成为整个园博会A区的标志物。
轩辕阁屋顶采用宋式歇山十字脊屋面。
十字脊屋面外形是由两个歇山屋面相互交错而成,不论是正面还是侧面看都具有歇山屋面的特征,有名的《清明上河图》和宋代的《金明池夺标图》[2]中歇山十字脊轩辕阁———现代技术下的传统建筑设计Xuanyuan Pavilion: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Design Under Modern Technology章锡龙(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ZHANG Xi-long(Shenzhen Beilinyuan Landscape&Architectural Planning&Design Institute Co.Ltd.,Shenzhen518000,China)【摘要】通过介绍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公共园林建筑———轩辕阁的设计施工全过程,以建筑文化传承为设计理念,结合传统建筑的历史特征、文化特色、传统工艺技法、阁楼式古建等,运用现代建造工艺技术,轩辕阁在短时间内建造完成,同时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成为整个园区的视觉焦点和标志性建筑。
《营造法式》介绍
《营造法式》介绍北宋后期,由于政治腐败,宫廷生活日趋奢靡,统治阶级建造了很多豪华经丽的宫殿、园囿和府第、官署、寺观等,使国库无法应付庞大的开支。
公元11世纪70年代,王安石执政时期,为挽救统治阶级的危机,由将作监编修了《营造法式》第一版,于元佑六年成书。
但因次书缺乏用材制度,以致工料太宽,不能防止各种弊端,故绍圣四年由李诫重修,崇宁二年正式颁布实施。
《营造法式》内容是李诫收集汴京当时实际工程中相传沿用有效的做法,和工匠们详细研究之后编成的,加之李诫有较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为编写此书创造了良好的主观条件。
此书和六百余年后清雍正年间所编的《工程做法则例》相比,无论从设计、估算工料、图样表现等各方面来衡量,《法式》都比《则例》高明,不仅体例较好,便于灵活应用,而且内容也较丰富,阐述精确,堪称中国古代最优秀的建筑著作,是了解宋代建筑的一把钥匙。
《营造法式》全书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名例”,规范和解释建筑术语。
二是“制度”,指出泥作、瓦作、木作、雕作等13个工种的任务和技术标准。
三是“工限料例”,制定施工人数和材料的定额。
四是“图样”,绘出建筑样式和各种构件的详细图纸。
这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具有法典性质的建筑手册。
书中对石作、砖作、大、小木作、雕木作和彩画作等都有详细的条文和图样,可明显地看到宋朝建筑在艺术形象和雕刻装饰加工等方面比唐朝建筑更加周密。
柱、梁、斗拱等构件,在规定它们在结构上所需要的大小和构造方法的同时,也规定了它们的艺术加工方法。
这种加工往往采用准确的几何方法而取得。
例如梁、柱、斗拱、椽头等构件的轮廓和曲线,就是用"卷杀"的方法进行制作的。
充分利用结构构件,加以适当的艺术加工,从而发挥其装饰效果。
装饰与建筑的有机结合是宋代建筑装饰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特征之一,它在《营造法式》中充分地反映了出来。
斗拱及彩画彩画悬鱼和惹草《营造法式》中,按质量高低,对建筑等级进行分类。
营造法式讲解
营造法式讲解一、概述《营造法式》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成书于1100年,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阶段。
二、目的与价值《营造法式》编纂的目的在于规范建筑行业,提高建筑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控制国家财政支出,避免浪费。
它的颁布实施,对于当时的建筑业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和规范作用。
如今,通过对《营造法式》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古代建筑的技艺和风格,更能深入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三、主要内容《营造法式》共34个专业篇目,包括总说、材料、术语、制度、施工、设计等方面的内容,涵盖了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各个方面。
其中,“总说”一章概括介绍了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基本原则,“材料”一章详细规定了建筑材料的种类、规格和用途,“制度”一章则规定了不同建筑等级和类型的制度、规格和用料标准。
四、篇章结构《营造法式》的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先总后分,从理论到实践,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都有详细的阐述和规定。
每一篇章的内容都紧扣建筑设计和施工的主题,互相呼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五、特色工艺《营造法式》中详细介绍了许多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工艺,如斗拱、飞檐、雕梁画栋等,这些工艺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其中,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结构形式之一,具有承载重力、传递荷载和增加建筑美感的作用;飞檐是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檐部形式之一,具有扩大采光面、排泄雨水的作用;雕梁画栋则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六、影响与发展《营造法式》的影响深远,它不仅规范了当时的建筑行业,而且对后世的建筑设计和施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同时,《营造法式》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蕴含的建筑思想和艺术理念,对于现代建筑设计、施工和保护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营造法式》中的一些传统工艺和材料可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建筑的要求,但是它所蕴含的建筑思想和艺术理念仍然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