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模型总结讲课稿
初中物理板块模型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板块模型总结归纳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初中阶段学习的必修学科之一。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板块模型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工具,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板块模型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质点模型质点模型是物理学最简单的模型,它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只关注其质量和位置。
在质点模型中,物体可以看作一个点,其运动遵循牛顿第二定律。
利用质点模型,可以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计算力的大小和方向等。
二、刚体模型刚体模型是指将物体看作一个不变形的整体。
在刚体模型中,物体的内部结构和形状不变,只考虑整体的平动和转动。
应用刚体模型,可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力的平衡条件,推导转动定律,解决刚体平衡、静力学和动力学问题等。
三、弹簧模型弹簧模型是指利用弹簧的力学特性来描述物体的弹性形变和回复力。
在弹簧模型中,弹簧可以看作一个理想弹簧,它的弹性力与形变量成正比。
应用弹簧模型,可以分析弹簧的弹性形变特性,研究弹簧和其他物体之间的力学关系,解决与弹簧有关的问题。
四、动力学模型动力学模型是指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模型,它基于牛顿运动定律。
在动力学模型中,将物体看作质点或刚体,通过建立物体的运动方程来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应用动力学模型,可以解决物体的运动问题,如自由落体、斜抛运动、圆周运动等。
五、电路模型电路模型是指描述电流流动和电路元件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模型。
在电路模型中,电源、导线和电器元件构成电路,根据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进行电路分析。
应用电路模型,可以解决电流、电压和电阻等问题,研究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质。
六、光学模型光学模型是指描述光传播和光学现象的模型。
在光学模型中,光线可以用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满足折射、反射和干涉等规律。
应用光学模型,可以解释光的传播方式和光学现象,如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和光的色散等。
七、量子模型量子模型是指描述微观世界粒子和能量的行为的模型。
在量子模型中,物质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能量以量子的形式存在。
板块模型的分析范文
板块模型的分析范文板块模型是一种用于分析公司或组织的经营模式和结构的方法。
该模型将公司或组织划分为不同的板块,并研究每个板块的关联性和相互作用,以评估其对整体业务的贡献和风险。
以下将详细介绍板块模型的分析方法、重要性和应用。
一、板块模型的分析方法1.划分板块:首先,将公司或组织按照其主要业务领域、产品线、市场或功能划分为不同的板块。
这些板块应该是有关联的,但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例如,一家电子公司可以划分为硬件板块、软件板块和服务板块。
2.评估板块的贡献:对每个板块进行详细的财务分析和业务评估,以了解其对整体业务的贡献。
这包括收入、利润、市场份额和增长潜力等方面的考量。
3.评估板块的风险:分析每个板块的风险,并评估其可能对整体业务造成的影响。
这包括市场需求的波动、竞争压力、政策风险等方面的考量。
4.评估板块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和评估各个板块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这有助于了解板块之间的依赖度和协同效应,以及可能存在的合作和协同机会。
5.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分析和评估板块的贡献和风险,可以确定资源配置的优化方案。
例如,对于低贡献和高风险的板块,可以考虑削减投入或寻找合作伙伴来减少风险。
二、板块模型的重要性1.了解业务结构:板块模型帮助理解公司或组织的业务结构,包括不同板块的特点和关系。
这有助于建立对业务的整体认知和理解。
2.风险管理:通过评估不同板块的风险,可以更好地管理整体业务的风险。
这有助于提前识别和应对潜在的风险,减少损失和负面影响。
3.资源优化:通过板块模型的分析,可以了解每个板块的贡献和风险,从而确定最佳的资源配置方案。
这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整体业务绩效。
4.发现合作机会:通过分析各个板块之间的关联性,可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合作和协同机会。
这有助于促进板块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
三、板块模型的应用1.经营决策:板块模型可以用于指导经营决策,包括业务发展、产品线优化、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决策。
物理板块模型分析总结
物理板块模型分析总结
在物理学中,模型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物理板块模型分析是对物理现象进行建模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各种物理现象。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物理板块模型分析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首先,物理板块模型分析是通过建立各种物理模型来描述和解释复杂的物理现象。
这些模型可以是数学模型、图形模型或者实验模型,通过这些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特性。
例如,通过建立动力学模型,我们可以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通过建立电磁场模型,我们可以研究电磁现象的特性。
其次,物理板块模型分析在物理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模型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例如,在天体物理学中,通过建立天体运动的数学模型,我们可以预测天体的轨道和位置;在材料物理学中,通过建立材料的微观结构模型,我们可以研究材料的性能和特性。
另外,物理板块模型分析也对物理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不断地建立和改进各种物理模型,我们可以不断地深化对物理现象的理解,推动物理学理论的发展。
例如,在相对论物理学中,爱因斯坦通过建立相对论模型,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时空的认识;在量子力学中,通过建立波函数模型,我们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奇妙规律。
总的来说,物理板块模型分析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通过建立各种物理模型来描述和解释物理现象,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推动作用。
在未来的研究和应用中,我们应该继续深化对物理模型的建立和分析,不断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为人类的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板块教学讲稿
一、“板块式阅读教学”的基本内涵“板块式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模式,或者说一种教学思路。
那么,到底什么是“板块式教学”?中学语文“板块式教学”的创造者、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给“板块式教学”所下的定义为:所谓“板块式教学思路”,就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即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都呈板块状分布排列。
成功实施“板块式教学”有个前提,那就是按照“板块式教学”的要求,进行“板块式”设计,而一份好的“板块式”设计,必须建立在教师对课文文本的深入钻研、对教学内容的裁剪取舍、对教学过程的巧妙安排之上。
也就是说,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深刻的思考和艰苦的探索,这个过程远比课堂上的40分钟、80分钟要漫长,比课堂教学显得更为重要。
故而,余映潮先生称之为“板块式教学思路”,可见余映潮先生十分重视课前的设计。
“板块式教学”在中学语文界得到了广泛认同,全国中语会理事长张定远先生评价说:他创造了“板块式教学思路”,他的学术报告《板块式阅读教学设计的六种思路》在第三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上受到欢迎。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板块式思路,可以使教学结构更加清晰,使教学程式更加有序,使教学内容更加优化,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
对于传统的教学结构而言,板块式教学设计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创新,是很有力的挑战。
目前,“板块式教学”已经在全国得到了推广应用。
故而,笔者称之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板块式教学”的应用目前多在阅读教学当中,至于在习作教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领域能否加以应用,尚未见相关文献。
“板块式教学”创始人余映潮先生的教学实践以往多在中学阶段,现在也覆盖到了小学阶段,且效果明显。
同时,余映潮先生也指导笔者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进行着“板块式教学”探索,故本文将探讨的范围限定为“小学语文板块式阅读教学”。
二、“板块式阅读教学”的鲜明特征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摸索,笔者发现“板块式阅读教学”和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相比,呈现出如下几个鲜明特征:第一、教学的明确性。
高考二轮专题讲座《板块模型及拓展》
2013高考二轮专题讲座《板块模型及拓展》板块模型及其拓展一、板块问题的重要性理想模型法是物理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
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要把问题中的物理情景转化为理想模型,然后再利用适合该模型的规律求解,因此在物理学习中培养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十分重要。
板块模型是一种复合模型,是由板模型和滑块模型组合而成。
构成系统的板块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通过相互作用力做功,实现能量转化。
可以从动量、能量和牛顿运动定律等多个角度来分析这一问题。
因此,板块模型是对力学规律的综合应用能力考查的重要载体。
且有很好的延展性,高考卷中多有涉及。
天津卷在05、07、09三年以此为背景进行考查。
二、解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块和板有相对运动,参照物的选取出现错乱。
2、对物体受力情况不能进行正确的分析。
块和板之间有相互作用,分析力时没能彻底隔离物体,研究对象没盯死。
3、忽视守恒条件,没有正确判断系统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能不能用动量守恒定律求解。
4、分析过程混淆。
三、板块模型的分类及拓展根据系统受力情况不同,常见的题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系统不受力或外力的矢量和为零,但有初速度;一类是系统受外力的矢量和不为零。
模型一:系统不受力或外力的矢量和为零,但有初速度。
1、原形: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v 0向右匀速运动,由左端滑上质量为M 的静止的长木板,设小物块没有滑离长木板,且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μ。
受力分析:构成系统的两物体在相互作用时,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对恒力的作用,它们的加速度大小与质量成反比,方向相反。
对于物块:m f a A = (1) 对于板: M fa B =(2)运动分析(公式、图像):物块在板上滑行的过程,可以看成是匀减速运动追击匀加速运动,物块在板上滑行的距离就是它们的相对位移。
对于物块:t a v v A A -=0 (3)2021t a t v x AA -= (4) 对于板:t a v B B = (5)图1221t a x B B =(6)运动图像如图1所示临界条件:若板足够长,物块和板的速度相等时,木块的速度最大,两者的相对位移取得极值,物块恰好不会从板上滑下。
初中物理板块模型总结教案
教案:初中物理板块模型总结教学目标:1. 掌握初中物理的六大板块:声学、光学、力学、热学、电学、能源与环保。
2. 理解每个板块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见考点。
3. 能够运用板块模型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教学重点:1. 六大板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常见考点的掌握。
教学难点:1. 板块模型的建立和运用。
2. 复杂物理现象的解释。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教学视频或实物演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物理知识,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物理知识?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已经学习了声学、光学、力学、热学、电学、能源与环保等六大板块的物理知识。
二、新课内容(20分钟)1. 声学板块:介绍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声速、音调、响度等概念。
2. 光学板块:介绍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等现象,以及相关公式。
3. 力学板块:介绍力、质量、速度、加速度等概念,牛顿三定律、摩擦力、重力等现象。
4. 热学板块:介绍温度、热量、热传递等概念,以及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
5. 电学板块:介绍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等公式。
6. 能源与环保板块:介绍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和利用,以及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三、板块模型总结(15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每个板块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2. 学生总结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3. 教师给出一些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板块模型进行解释。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给出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解答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2. 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教学延伸:1.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推荐一些物理趣味视频或书籍,拓展学生的物理视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物理知识,总结六大板块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并进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解释,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
板块模型的四种情况总结
板块模型的四种情况总结
“板块模型的四种情况总结”,是一种描述企业战略管理中各种可能形式的概念。
它把企业的组织活动细分为四种模式:单一板块、多样化板块、混合板块和全面板块模式。
首先,单一板块模式是企业采用的最常见的和最简单的组织模式。
它把企业的业务活动细分为一个单独的部门,在这个部门内,所有的活动都是以单一的板块为基础进行划分。
这种模式适用于小型企业,可以保证企业的管理有效性。
但是,如果企业的业务规模增大,单一板块模式就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就出现了多样化板块模式。
多样化板块模式是企业采用的次常见的组织模式,它把企业的业务活动细分为多个独立的部门,每个部门都有其特定的职能和目标,并且与其他部门之间存在一定的协调关系。
这种模式适用于中型企业,可以更好地发挥每个部门的作用,提高企业的效率。
混合板块模式是综合前面两种模式的一种组合。
它把企业的业务活动细分为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其特定的职能和目标,但是,部门之间也存在联系,可以形成一个
整体。
这种模式适用于大型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综合管理。
最后,全面板块模式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采用的模式。
它是把企业的业务活动细分为数个部门,但是这些部门之间的联系不仅仅是协调关系,而且还包括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等更为复杂的关系。
这种模式适用于大型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综合管理,使企业更加统一、有序。
总之,板块模型的四种情况总结是描述企业战略管理中各种可能形式的概念,包括单一板块模式、多样化板块模式、混合板块模式和全面板块模式。
它们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组织活动,而且也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板块模型PPT课件
地壳向两侧推移。
03
板块构造学说
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被分
割成若干巨大的刚性板块,即岩石圈板块。这些板块在地幔对流的作用
下不断运动,发生相互碰撞或张裂。
03
板块模型与地震活动
地震产生原因及类型
地震产生原因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岩石受力超过其承受极限而突然破裂、释放能量所引起的 自然现象。板块运动是地震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板块间的相互碰撞、挤压、 分离等。
两个板块沿水平方向相对 滑动,形成转换断层和地 震活动带,如圣安德烈斯 断层。
板块运动方式
01
02
03
04
扩张运动
在离散边界,板块向两侧扩张 ,形成新的洋壳。
俯冲运动
在汇聚边界,一个板块向下俯 冲到另一个板块之下,形成海
沟和火山弧。
碰撞运动
在汇聚边界,两个板块相互碰 撞挤压,形成高大山脉和地震
活动带。
深海探测与板块构造
随着深海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 揭示更多关于海底板块构造的细节和机制
。
板块构造与资源环境
深入研究板块构造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有 助于指导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以及环
境保护和治理工作。
地震预测与防灾减灾
提高地震预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对于减 轻地震灾害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跨学科综合研究
板块构造学说发展历程
01
大陆漂移学说
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
一的巨大陆块(联合古陆),在新生代又分裂漂移成现在的海洋和陆地
。
02
海底扩张学说
认为海岭是新的大洋地壳诞生处,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
语文教学法 “板块式”教学法专题讲座
文言文导学表:
板块一:作家作品
板块二:背景及相关资料 搜集 板块三:生字生词 板块四:常用实虚词积累
板块五:难句翻译 板块六:内容理解
板块七:质疑
说明文导学表:
板块一:作家作品
板块二:相关资料搜集 板块三:生字生词
板块四:说明对象、 说 明顺序 板块五:说明方法
板块六:语言赏析 板块七:质疑
“探索月球的奥秘”导学表
板块一:有关月球的知识你了解 多少?
板块二:你能搜集到有关月亮和 中秋的传说、故事吗? 板块三:你能搜集到有关月亮和 中秋的诗歌、歌曲吗? 板块四:你能介绍人类探索月球 的历程吗? 板块五:你能谈一谈月亮在我国 文化中的地位吗? 板块六:你有疑问吗?
(二)课中板块
五步板块教学模式
• 巧设情境,明确目标 • 诵读感知,质疑研讨 • 巧妙点拨,探寻规律 • 探究追问,体验赏析 • 总结延伸,回归系统
二是教师的教后反思
反思的内容可以包括: 1、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达到的标志是什么? 2、教学设计与实际的教学进程之间有何差距? 在教学中是如何处理这种差距的? 3、教学中有无令你印象至深的事件?你是如何 思考如何处理的? 4、教学中成功满意的地方是什么? 5、教学还存在哪些问题?哪个问题是最为关键 的问题?你打算在后续的教学中如何解决这个 问题? 6、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是如何体现的?教 后有什么样的感受与思考?
(二)理论依据
1、“六优”理念是我区在课改理念指导下,摸索 出的指导我区教学的核心理念。主要包括优化教学 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 段(媒体)、优化教学结构(流程)和优化反馈评 价过程。“六优”理念是“板块式”教学模式的基 础理论。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活 动应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 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 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合作”、“对话” 和“意义建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四大要素或四大 属性。而“板块式”教学模式正好体现了这四种属 性。
高中物理板块模型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板块模型知识点总结一、板块模型的基本概念。
1. 板块模型组成。
- 板块模型通常由一个或多个滑块(可视为质点)和木板组成。
滑块和木板之间存在着摩擦力等相互作用,并且它们在一个平面上运动,这个平面可能是光滑的,也可能存在摩擦力。
2. 研究对象的选取。
- 在板块模型中,我们既可以单独选取滑块或木板作为研究对象,也可以将滑块和木板整体作为研究对象。
当研究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时,往往需要分别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当整体的外力情况比较明确,且不涉及它们之间的内部摩擦力做功等问题时,可以采用整体法。
二、受力分析。
1. 滑块的受力。
- 滑块受到重力G = mg(其中m为滑块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 如果滑块在木板上滑动,它受到木板对它的摩擦力。
当滑块相对木板滑动时,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f=μ N,其中μ为动摩擦因数,N为滑块与木板间的正压力(在水平面上N = mg)。
如果滑块有相对木板运动的趋势但未滑动,则受到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大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求解,其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2. 木板的受力。
- 木板同样受到重力G'=M g(M为木板质量)。
- 它受到滑块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与滑块受到的摩擦力相等,方向相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如果木板放在水平面上,还受到水平面的支持力F_N=(m + M)g(整体法分析时),若水平面不光滑,木板还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
三、运动分析。
1. 加速度的计算。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a计算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
- 对于滑块,例如受到水平拉力F和摩擦力f时,其加速度a_1=(F - f)/(m)(假设拉力方向与摩擦力方向相反)。
- 对于木板,若受到滑块的摩擦力f和其他外力F'(如水平面的摩擦力等),其加速度a_2=(f+F')/(M)。
2. 相对运动情况。
- 当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不同时,它们之间就会产生相对运动。
判断相对运动的方向可以通过比较它们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高三物理板块模型总结
高三物理板块模型总结1. 简介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板块模型是一种将物理知识组织成具有逻辑结构的方法。
它将物理知识按照不同的板块进行分类和归纳,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概念和理论,建立起系统的物理知识框架。
2. 板块模型的优势板块模型的应用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的内在逻辑,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清晰地展现出来。
其次,板块模型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记忆物理知识,因为它能够将复杂的知识内容简化成易于理解和记忆的模块。
最后,板块模型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 物理板块模型的内容物理板块模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板块:3.1 动力学板块动力学板块主要涉及物体运动的基本原理和公式,包括速度、加速度、力、质量等概念。
学生需要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等重要理论,并能够使用这些理论解决各种与物体运动相关的问题。
3.2 力学板块力学板块主要研究力的作用和力的效果。
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静力学和动力学相关的知识,包括平衡条件、摩擦力、弹力等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各类力学问题。
3.3 电磁学板块电磁学板块主要研究电荷、电流、电场和磁场等电磁现象。
学生需要学习和理解库仑定律、安培定律、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等重要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电磁学问题。
3.4 光学板块光学板块主要研究光的传播和光的性质。
学生需要学习光的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基本理论,并能够应用这些理论解答光学问题。
3.5 热学板块热学板块主要研究热量的传递和热力学规律。
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热量传递、热力学定律、热容和热平衡等概念,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与热学相关的问题。
4. 学习物理板块模型的方法学习物理板块模型需要学生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
首先,学生应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将物理板块模型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
其次,学生应该注重理解和记忆物理知识的关键概念和公式,而不是仅仅死记硬背。
高中物理滑块-板块模型(解析版)讲课稿
高中物理滑块-板块模型(解析版)滑块—木板模型一、模型概述滑块-木板模型(如图a),涉及摩擦力分析、相对运动、摩擦生热,多次互相作用,属于多物体多过程问题,知识综合性较强,对能力要求较高,另外,常见的子弹射击木板(如图b)、圆环在直杆中滑动(如图c)都属于滑块类问题,处理方法与滑块-木板模型类似。
二、滑块—木板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1.通过受力分析判断滑块和木板各自的运动状态(具体做什么运动);2.判断滑块与木板间是否存在相对运动。
滑块与木板存在相对运动的临界条件是什么?⑴运动学条件:若两物体速度或加速度不等,则会相对滑动。
⑵动力学条件:假设两物体间无相对滑动,先用整体法算出共同加速度,再用隔离法算出其中一个物体“所需要”的摩擦力f;比较f与最大静摩擦力f m的关系,若f > f m,则发生相对滑动;否则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3. 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4. 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注意滑块和木板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位移.5. 计算滑块和木板的相对位移(即两者的位移差或位移和);6. 如果滑块和木板能达到共同速度,计算共同速度和达到共同速度所需要的时间;7. 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是什么?当木板的长度一定时,滑块可能从木板滑下,恰好滑到木板的边缘达到共同速度(相对静止)是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
【典例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
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
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
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如下图所示)()【答案】 A【典例2】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 和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
物理板块模型知识点总结
物理板块模型知识点总结物理板块模型是研究地球板块运动和地壳构造的重要理论,它主要包括板块构造、板块运动以及板块边界的类型和特征等内容。
以下将对物理板块模型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板块构造1. 地球板块的概念地球板块是地球上固态地壳的分片,被认为是地球地壳和上部地幔的一部分,其厚度约为100公里。
地球板块可以分为大洲板块和海洋板块两大类,它们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区域。
2. 板块构造的成因板块构造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内部热对流和地壳运动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地球内部的热对流不断地提供能量,使得岩石物质发生熔融和流动,导致了地壳的变形和移动。
而地壳的运动则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地球内部的能量释放所导致的。
3. 板块边界的类型根据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式,板块边界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构造边界、传送边界和抗性边界。
构造边界是指两个板块相互挤压,其中一个板块向下沉入地幔,另一个板块向上隆起形成山脉。
传送边界是指两个板块相对滑动或相互分离,造成地壳的撕裂和地震活动。
抗性边界是指两个板块相互挤压,但没有形成新的板块。
二、板块运动1. 板块的运动方式地球板块的运动方式主要有两种:板块的横向运动和板块的垂向运动。
横向运动是指地球板块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通常是由于板块之间的构造边界所导致的。
垂向运动是指地球板块在垂直方向上的升降运动,通常是由于地壳岩石的热膨胀和冷缩所导致的。
2. 板块运动的影响地球板块的运动对地球上的地质活动有着重大的影响,它可以导致地震、火山喷发、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此外,板块运动还可以影响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进而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存条件。
三、板块边界的特征1. 构造边界构造边界的特征主要包括火山活动、地震活动和地壳变形等。
构造边界处的地壳会出现断裂、褶皱和褶皱以及火山喷发等现象,同时还会伴随着频繁的地震活动。
2. 传送边界传送边界的特征主要包括地壳断层和断块、地震活动以及新的岩浆喷发等。
传送边界处的地质构造通常呈现出横向移动的特征,同时也伴随着大规模的地震和地质活动。
2 板块模型总结一—2020年高考物理尖子生专用辅导讲义
2020年高考物理尖子生专用辅导讲义板块模型总结重点一五大情况总分分析:一、木板B受到水平拉力木块A质量为m1,木板B质量为m2,,A和B都静止在地面上,。
AB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1,B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为μ2,假设最大静摩擦力f m和滑动摩擦力f=μF N相等(1)当F≤μ2(m1+m2)g时,AB都静止不动此时木块A不受摩擦力,木板B受到的摩擦力f=F(2)当μ2(m1+m2)g< F≤μ2(m1+m2)g+m1+m2)μ1g时,二者一起加速假设在F作用下AB一起加速,由牛顿运动定律可知当F逐渐增大,二者加速度a也随之增大。
对木块A来说,此时木块A受到的静摩擦力向右,在静摩擦力带动下使木块A随着木板B一起加速。
而木块A受到的静摩擦力也随着加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达到最大静摩擦力f m时,木块A达到最大加速度:木块A μ1m1g=m1a m得a m=μ1g整体F m-μ2(m1+m2)g=(m1+m2)a mF m=μ2(m1+m2)g+(m1+m2)μ1g地面光滑时:木块A μ1m1g=m1a m得a m=μ1g整体F m=(m1+m2)a mF m=(m1+m2)μ1g(3)当F>μ2(m1+m2)g+m1+m2)μ1g二者相对滑动木块A μ1m1g=m1a A得a A=μ1g木板B F-μ2(m1+m2)g-μ1m1g=m2a B地面光滑时:木块A μ1m1g=m1a A得a A=μ1g木板B F--μ1m1g=m2a B1.(2019年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统一模拟)(多选)如图所示,质量M=2 kg、长L=1.5 m的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板上右端放着一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小滑块的质量m=1 kg,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若用水平拉力F作用在木板上,取g=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8 N时,小滑块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B.F=10 N时,小滑块与木板发生相对滑动C.F=12 N时,小滑块从木板上滑下所需的时间为2 sD .F=12 N 时,小滑块从木板上滑下时木板的动量大小为10 kg ·m/s答案:A 解析:以小滑块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 m ,得小滑块的最大加速度a m =μg=2 m/s 2,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小滑块在木板上滑动时的最小拉力F 0=(M+m )a m =6 N,A 项错误,B 项正确;若F=12 N,则木板的加速度大小a==5 m/s 2,由L=at 2-a m t 2得小滑块从木板上滑下所需的时间t=1 s,C 项错误;小滑块从木板上滑下时,木板的动量大小p=(F-μmg )t=10 kg ·m/s,D 项正确。
高中物理板块模型分析
高中物理板块模型分析大家好!我是牧马人!很高兴和童鞋们一起分享高中阶段有关板块模型的相关知识内容。
(ps:最近在学计算机,更新有些慢,敬请见谅,“码字”不易,记得三连啊!支持一下呗!)话不多说,我们开始吧!一、首先,要学好板块模型。
个人觉得吧!跟学习传送带模型一样,要掌握好以下概念。
静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但并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静摩擦力。
(ps:这是正规说法)(但在个人看来,在板块模型这这里,如果物体在木板上所受的力是静摩擦,那么这个物体和传送带一定是共速的,即速度相同)。
滑动摩擦力:当两物体产生相对滑动(或有相对滑动趋势)时,则在接触间将产生阻碍物体滑动的力,这种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跟上面一样的道理,这个物体和木板一定是不共速的,即他们的速度不相同)通过我在这里说的方法,就可以简单的通过速度判断,在木板上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还是动摩擦。
这很重要!这很重要!这很重要!这将关系到你板块模型的学习深度!二、正式进入板块的解题模型板块模型➟拉力型类型【1】物理情景: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静止叠放在水平面上。
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1;B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2。
最大静摩擦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现对B施加一变力F。
①:当0<F≤μ2(Ma+Mb)g时➟此时A,B均静止,A,B间无相互作用力(这个时候的力F可以记为F1,主要看自己)解释说明:1、为什么此时这个临界状态的力F为μ2(Ma+M b)g呢?➟答:这是通过对A或者B受力分析得出的。
受力分析A可知,此时物块A受重力Mag、支持力N、(这个时候A没有静摩擦力)。
受力分析B可知,B物块受重力(Ma+Mb)g、支持力N、A对B的压力N'、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檫力f地➟b、外力F。
ps:下面配有A,B的受力分析图。
(∵这个时候是个临界状态,这个临界状态是A要“动”,但是还没有"动“的那一个时刻。
最全板块模型总结
最全板块模型总结引言在现代管理学中,板块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将企业或组织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来进行研究和管理。
板块模型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组织结构,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效率和生产力。
本文将对最常见的板块模型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对其应用进行分析和评价。
1. 功能模块板块模型功能模块板块模型是最常见和基础的一种板块模型。
它将企业的各种功能分为不同的模块,如生产、销售、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
每个模块负责特定的职能或任务,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依赖关系和协作关系。
1.1 生产模块生产模块负责产品的制造和加工过程。
它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计划、生产线管理等。
生产模块的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
1.2 销售模块销售模块负责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拓展。
它包括市场调研、销售策略制定、销售渠道管理等。
销售模块的目标是扩大销售规模,提高销售额,增强市场竞争力。
1.3 市场营销模块市场营销模块负责企业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
它包括市场定位、品牌推广、市场公关等。
市场营销模块的目标是提高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目标客户,推动销售增长。
1.4 人力资源模块人力资源模块负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培训。
它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评估等。
人力资源模块的目标是提高员工的绩效和满意度,确保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2. 流程模块板块模型流程模块板块模型将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划分和管理。
它以流程为核心,将企业的各个环节划分为不同的模块,通过流程的优化和改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1 采购流程模块采购流程模块包括物料采购、供应商管理、采购订单等。
它的目标是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可靠。
2.2 生产流程模块生产流程模块包括生产计划、物料加工、质量控制等。
它的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
2.3 销售流程模块销售流程模块包括市场开发、订单管理、售后服务等。
斜面上的板块模型总结
斜面上的板块模型总结1. 斜面上的板块模型概述说到斜面上的板块模型,哎呀,那可真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玩意儿!首先,咱们得知道,这个模型其实是用来研究地壳运动的,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但别担心,我们不聊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咱们就用简单明了的方式来聊聊它。
想象一下,一个斜坡上有两块板子,像是两块冰淇淋放在斜坡上,稍微一碰就会滑下来。
这些板块就像地壳的拼图,互相碰撞、分离或者滑动,产生的可不仅仅是“咔嚓”一声,而是地震、火山等自然现象。
这不就是大自然的“摇滚演唱会”嘛!1.1 板块的运动方式说到运动,这板块可是非常灵活的。
它们在地球表面像舞者一样,随时都在变换位置。
有的慢悠悠的,简直就像是贪吃的乌龟;有的则快得像风一样,简直是风火轮。
这样的运动方式,分为三种:聚合、分离和侧滑。
聚合的时候,就像两个人走得太近,互相拥抱;而分离就像是分手,哎呀,心痛啊。
至于侧滑嘛,简直就是朋友间的开玩笑,时不时地推一把,让你措手不及。
1.2 板块运动的原因说到原因,咋个说呢?就像我们吃饭得有饥饿感,板块运动也是有“动力”的。
这动力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量,简直就像是煮汤时的气泡。
热气不断上升,带动了底下的岩浆,进而推动了板块。
咱们可以把这想象成是一个巨大的锅,里边不停地翻滚,最终把上面的板块推来推去。
2. 板块运动的影响当然,这板块运动可不是闹着玩的。
它带来的影响可大了去了!比如说,咱们熟悉的地震,平常我们走在路上,突然一抖,那可不是空穴来风。
其实是板块们在下面吵架了。
板块之间的摩擦和压力一旦到达极限,就会引发一场“地面摇滚”,让人瑟瑟发抖。
2.1 地震说到地震,可能很多小伙伴都有亲身经历吧?一下子桌子上的水杯就飞了起来,简直是惊心动魄!那种感觉就像是过山车,心跳加速。
但你知道吗,地震的发生其实是板块运动的一部分,真是神奇得让人瞠目结舌。
每次地震后,科学家们会进行详细的研究,就像侦探破案一样,揭开地壳运动的秘密。
2.2 火山喷发再来说说火山,哇,简直是大自然的“喷泉”。
物理大题板块模型归纳总结
物理大题板块模型归纳总结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知识点和问题。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大题板块模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通过对各个板块中的典型题目进行分类、总结和归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提高解题的能力。
以下是对物理大题板块模型的归纳总结。
一、力学板块在力学板块中,有许多经典题目被广泛应用。
其中,质点运动、受力分析、平衡、动能和机械能、动力学、万有引力等是重点内容。
1. 质点运动质点运动主要涉及到质点在直线上的运动和曲线上的运动。
其中,直线运动中的等速、匀变速、自由落体等是常见的模型。
曲线运动中,圆周运动、双摆运动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2. 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是解题的基本步骤之一。
它要求我们分析物体受到的各种力,并根据受力情况来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常见的受力分析模型有平衡条件和受力图。
3. 平衡平衡是力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涉及到悬挂、支持、倾斜和旋转等问题。
平衡问题中的常见模型有杆的平衡、浮力平衡、斜面平衡等。
4. 动能和机械能动能和机械能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与物体的速度和位置有关。
常见的模型有劲弹簧、重锤和轨道等。
5. 动力学动力学主要涉及到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关系。
其中,包括牛顿第二定律、摩擦力和斜面等模型。
6. 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描述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模型。
它主要涉及到行星运动、卫星运动和星系形成等问题。
二、热学板块热学板块主要涉及到热量、温度和热力学定律等内容。
其中,热传导、热容和热力学循环是重点内容。
1. 热传导热传导模型主要探讨热量在物体之间传递的方法和方式。
常见的模型有热传导方程、热传导介质和热传导导热性等。
2. 热容热容模型主要考虑物体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常见的模型有热容定律、比热容和热容等。
3. 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是热学中的重要概念,涉及到一个系统在不同状态间的转化和能量交换。
常见的模型有卡诺循环、热机效率和制冷循环等。
“板块式教学模式”学习
“板块式教学模式”学习第一篇:“板块式教学模式”学习“板块式教学模式”学习1板块式教学设计前提:能深入钻研教材,将教材读“薄”,进行有效提炼。
善于从多角度地发现文本的特点,以及教学“点”的内容,然后将这些“点”串联起来,有主次地运用到课堂上。
2板块式教学模式的外部特征:教学结构清晰,操作性强;板块式教学模式的内部特征:能使教学内容优化。
3板块教学特点:(1)理性地推进,一步一步向前走;(2)教学内容构成完整的教学板块,一块一块地落实(内容清晰);4板块式教学设计能有力地提高教师处理教材的水平。
(1)精心研读教材;(2)优化整合课文内容;(3)提炼教学板块。
5“板块式设计与安排”切忌千“课”一面,呆板和机械。
余映朝板块式教学安排例举如下:1《纪念白求恩》:通读一篇;精讲一段;背诵一段。
2《我愿意是急流》:美美地听;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
3《口技》:诵读-----品读-----积累。
4《七颗钻石》:让我们来到演播厅;让我们畅游智慧泉;让我们进入创作室。
5《夏天也是好天气》:(1)告诉大家------读妙文;(2)提醒自己------寻雅词;(3)评说课文------品奇字;(4)表现生活------用美句。
6《再塑生命》:浏览---感悟----精读----积累。
7《春》:理解一篇---突破一点----记诵一段。
8《夹竹桃》:概说---分析----品读。
、、、、、、第二篇:板块式六步三循环教学模式“板块式六步三循环”教学模式罗山县教研室舒江“板块式六步三循环”教学模式,就是借鉴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教学思路”,结合“杜郎口教学经验”的理念和实质,创造出的全新课堂教学模式。
板块式教学就是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个板块的教学形式。
板块式思路所表现出来的外部特征是教学结构清晰,所表现出来的内部特征是教学内容优化,它侧重教学的艺术性设计。
“杜郎口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
具体地说,关注的是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着眼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块模型总结1、(8分)如图20所示,长L = 1.3 m ,质量M = 5.0 kg 的平板小车A 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左端放有质量m = 1.0 kg 的小木块B (可以看作质点),木块B 与小车A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20,现用水平恒力F 拉动木块B 在小车A 上滑行.求:(1) 小木块B 在平板小车A 上滑行时,小车A 的加速度大小、方向;(2) 当F =mg 21时,使木块B 从小车A 的右端与A 脱离时,小车A 的动能和此过程中F 对木块B 做的功.2、(8分)如图19所示,长度L = 1.0 m 的长木板A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A 的质量m 1 = 1.0 kg ,A 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 0.04.在A 的右端有一个小物块B (可视为质点).现猛击A 左侧,使A 瞬间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υ0 = 2.0 m/s .B 的质量m 2 = 1.0 kg ,A 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 0.16.取重力加速度g = 10 m/s 2.(1)求B 在A 上相对A 滑行的最远距离;(2)若只改变物理量υ0、μ2中的一个,使B 刚好从A 上滑下.请求出改变后该物理量的数值(只要求出一个即可).图20左右L 图3、(8分)如图13所示,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M =4.0kg 、长度L =2.0m 的木板,在F =8.0 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v 0=2.0m/s 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某时刻将质量m =1.0 kg 的物块(物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在木板最右端。
⑴木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⑵若物块与木板间无摩擦,求物块离开木板所需的时间;⑶若物块与木板间有摩擦,且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和木板与地面间(2009春会考)(8分)如图15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块木板,质量M = 1.0 kg ,长度L = 1.0 m .在木板的最左端有一个小滑块(可视为质点),质量m = 1.0 kg .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30.开始时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起对小滑块施加一个F = 8.0 N 水平向右的恒力,此后小滑块将相对木板滑动.(1)求小滑块离开木板时的速度;(2)假设只改变M 、m 、μ、F 中一个物理量的大小,使得小滑块速度总是木板速度的2倍,请你通过计算确定改变后的那个物理量的数值(只要提出一种方案即可).m图13解:(1)小滑块受到F =8.0 N 水平向右的恒力后,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受向左的摩擦力f = μ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小滑块的加速度a 1=mfF -= 5.0 m/s 2 设经过时间t 后小滑块离开木板。
在这段时间内小滑块的位移21121t a x =木板所受向右的摩擦力 f ′ = f ,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木板的加速度a 2=Mf '= 3.0 m/s 2 在时间t 内木板的位移22221t a x =由图可知 L = x 1 – x 2,解得 t = 1.0 s 则小滑块离开木板时的速度v = a 1t = 5.0 m/s(2)小滑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t mmgF t a v μ-==11木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t Mmgt a v μ==22任意时刻小滑块与木板速度之比 gm Mmg F v v 221)(μμ-= 欲使小滑块速度是木板速度的2倍,应满足2)(2=-gm Mmg F μμ 若只改变F ,则F = 9 N 若只改变M ,则M = 1.2 kg 若只改变μ,则μ = 0.27 若只改变m ,则m = 0.93 kg(2009夏)(8分)如图15所示,水平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 = 0.8 m. 质量m = 0.2 kg的小物块(可以看作质点)放在桌面A端. 现对小物块施加一个F=0.8 N的水平向右的恒力,小物块从静止开始运动. 当它经过桌面上的B点时撤去力F,一段时间后小物块从桌面上的C端飞出,最后落在水平地面上. 已知AB = BC = 0.5 m,小物块在A、B间运动时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 0.2,在B、C间运动时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 0.1.(1)求小物块落地点与桌面C端的水平距离;(2)某同学作出了如下判断:若仅改变AB段的长度而保持BC段的长度不变,或仅改变BC段的长度而保持AB段的长度不变,都可以使小物块落地点与桌面C端的水平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 请你通过计算说明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图15(2010春) 如图14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木板槽(两侧挡板厚度忽略不计),质量M=2.0kg ,槽的长度L=2.0m ,在木板槽的最左端有一个小滑块(可视为质点),质量m=1.0kg ,小滑块与木板槽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0.01=μ. 开始时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起对木板槽施加一个F=10.0N 水平向左的恒力,此后小滑块将相对木板槽滑动。
(1)求小滑块滑到木板槽中点时速度的大小;(2)水平面光滑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况,实际上木板槽与水平面间是有摩擦的,经测定木板槽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μ=0.05。
如果使小滑块滑到木板槽中点时的速度与第(1)问所求速度相同,请你通过计算确定一种方案:即只改变M 、m 、F 中一个物理量的大小,实现上述要求(只要提出一种方案即可)。
解:(1)木板槽受到F=10.0N 水平向左的恒力后,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受向右的摩擦力mg f 1μ=,增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木板槽的加速度21s /m 0.4M fF a =-=设经过时间t 后小滑块滑到木板槽中点,在这段时间内木板槽的位移2t 1t a 21x =小滑块因受向左的摩擦力f f =',将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小滑块的加速度22s /m 0.2m f a ='=在时间t 内木板的位移222t a 21x =由图可知21x x 2L-= 解得 s 0.1t =则小滑块滑到木板槽中点时的速度s /m 0.2t a v 2==(2)由于小滑块滑到木板槽中点时的速度与第(1)问所求速度相同,而小滑块的加速度不变,所以当木板槽与水平面间有摩擦时,要求木板槽的加速度也不变,即1211a Mg)m M (mg F a =+μ-μ-='若只改变F ,则F=11.5N ; 若只改变M ,则M=1.67kg ; 若只改变m ,则m=0.40kg.8.(8分)如图17所示,质量M = 5 kg 的平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平板的右端有一竖直挡板,一个质量m = 2 kg 的木块静止在平板上,木块与挡板之间的距离L = 0.8 m ,木块与平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4.(1)若对木块施加F = 12 N 水平向右的恒力,直到木块与挡板相撞,求这个过程经历的时间t ;(2)甲同学说,只增大平板的质量M ,可以缩短上述时间t ;乙同学说,只减小平板的质量M ,可以缩短上述时间t .请你通过计算,判断哪位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 解:(1)对木块施加推力作用后,木块和平板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图17f 1=μN 1=μmg =0.40×2.0×10 N =8.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有 f 1= f 2, N 1= N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木块的加速度a 1=.20.8121-=-m f F m/s 2 = 2.0m/s 2 平板的加速度a 2=5.82=M f m/s 2 = 1.6m/s 2 设经过t ,木块恰好与挡板相撞,则L =2121t a -2221t a 解得 t =2s(2)根据(1)可以求得时间t Mmgm mg F L t μμ--=2如果只改变平板的质量M ,从上式可知,当M 增大时,时间t 减小,所以甲同学说法正确.(2011年夏)如图17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块质量M=3.0kg ,长度L=1.0m的长木板,它的右端有一个质量m=2.0kg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小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小物块与长木板都处于静止状态。
从某时刻起对长木板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 ,使小物块将相对长木板滑动,经过时间t=1.0s ,小物块恰好滑到木板的中点。
取重力加速度g=10m/s 2 (1)求恒力F 的大小;(2)假设改变M 、m 、F 中一个物理量的大小,使得经过时间t=1.0s ,小物块恰好滑到木板的左端。
请你通过计算确定改变后的那个物理量的数值(只要提出一种方案即可) .解:⑴ 木板在外力F 的作用下,与小物块发生相对滑动。
小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没小物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 1.对小物块 f = μmg = ma 1 即 a 1 = 2.0m/s 2木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没木反加速度 的大小为a 2.在t=1.0s 内,小物块向右运动的距离为21121t a x =木板向右运动的为 22212x a t =依据题意 x 2-x 1= 2L解得 a 2 = 3.0m/s 2 对木板 F -μmg = Ma 2 得 F = 13N⑵ 小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1a '= 2.0m/s 2经过时间t ,小物块向右运动的距离为 21112x a t ''=木板向右运动的距离为22212x a t ''= 欲使经过时间t = 1.0s ,小物块恰好滑到木板的左端,要求 21x x L ''-= 即222F mg t gt L Mμμ--= 则M 、m 、F 满足关系 F = 4M + 2m 若只改变F ,则F= 16N ;若只改变M ,则M =2.25kg ; 若只改变m ,则m = 0.50kg .(2011年春)如图17所示,长度L = 1.0 m的长木板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A 的质量m1 = 1.0 kg,A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 0.04.小物块B(可视为质点)以υ0 = 2.0 m/s的初速度滑上A的左端,B的质量m2 = 1.0 kg,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 0.16.取重力加速度g = 10 m/s2.(1)求B在A上相对A滑行的最远距离;(2)若只改变物理量υ0、μ1、μ2中的一个,使B刚好从A上滑下,请确定改变后该物理量的数值(只要提出一种方案即可).υ0L图17(2012年春)如图19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块静止的长木板,木板的长度L = 2.4 m ,质量M = 3.0 kg . 某时刻,一个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υ0 = 3.0 m/s 的初速度滑上木板的右端,与此同时对木板施加一个F = 6.0 N 的水平向右的恒力. 物块的质量m = 1.0 kg ,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30.取重力加速度g = 10 m/s 2.(1)求物块相对木板滑动的最大距离;(2)若只改变物理量F 、M 、m 中的一个,使得物块速度减为零时恰好到达木板的左端,请确定改变后该物理量的数值(只要提出一种方案即可). 解:(1)小物块先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小物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 1.对小物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 μmg = ma 1 a 1 = 3.0 m/s 2经时间 t 1=1a υ=1.0 s ,速度减为零.υ0图19位移大小 211101)-(21+=t a t υx = 1.5 m之后,小物块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经时间t 2与木板相对静止,此时它们的速度大小为υ,物块向右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 2.21=t a υ,221221=t a x 对木板,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如答图2所示.木板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 - μmg = Ma 2 MmgμF a -=2= 1.0 m/s 2 )+(=212t t a υ木板的位移大小22123)+(21=t t a x 可解得 t 2 = 0.50 s ,83=2x m ,89=3x m物块相对木板滑动的最大距离 231-+=Δx x x x = 2.25 m(2)若物块速度减为零时恰好到达木板的左端,则 212121+=t a x L =211mg -21+t MμF xF 、M 、m 满足关系 F = 1.8M + 3m 若只改变F ,则F = 8.4 N答图3 答图2F若只改变M,则M = 1.7 kg若只改变m,则m = 0.20 kg8.(8分)如图19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着一块长木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L=1.6 m.质量M=3.0 kg,质量m=1.0 kg的小物块放在木板的最右端(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小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0.现对木板施加一个F=10 N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力,木板与小物块发生相对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