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分析
消费者市场及其行为分析
![消费者市场及其行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d362a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4.png)
消费者市场及其行为分析
消费者市场的行为分析主要包括消费行为和购买决策两个方面。
消费
行为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活动,包括选择商品或服务、购买和消费
商品或服务、对购买过程的满意度等。
购买决策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
做出的决策,包括了解产品信息、比较不同产品的优缺点、选择购买渠道等。
消费者行为分析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对消费者行为的了解可以
帮助企业制定准确的市场营销策略。
通过研究消费者的购买动机、购买行
为和购买偏好,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销售量和市场份额。
其次,消费者行为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改进产品和服务。
消费者的反馈
意见和购买行为可以为企业提供有关产品的改进和创新的重要参考。
企业
可以通过研究消费者的满意度和购买反馈,不断改进产品和提高服务质量,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消费者行为分析可以帮助企业预测市场趋势。
通过对消费者需
求和行为研究的分析,可以发现市场的新动向和趋势,为企业提供预测和
决策的依据。
企业可以根据市场趋势调整产品定位、开发新产品、开拓新
市场,以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总之,消费者市场及其行为分析对于企业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和
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非常重要。
通过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和行为,企业可
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增长。
第6、7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第6、7章消费者行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686dc9581b6bd97e19ea46.png)
生理Physiological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Self-actualization
Esteem
Belonging (social)
Safety
Physiological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阶梯
Maslow’s Needs Ladder.
有的可能已经工作。经济状况仍然较好 ,妻子或
子女皆有工作。注重储蓄,购买冷静、理智。
• 空巢阶段Ⅰ:指子女已经独立生活,已经挣 钱不要依靠父母的家庭生活阶段。家庭经济状况 最好的时期,享受或外出旅游。
• 空巢阶段Ⅱ:无子女同住,当家人退休,收 入减少,赋闲在家,购买力减小,保健品消费增 多;娱乐及服务性消费支出增加。
• 满巢阶段Ⅰ:年轻夫妻,有6岁以下子女,家庭用品 购买的高峰期。不满足现有的经济状况,注意储蓄, 购买较多的儿童用品。
• 满巢阶段Ⅱ:年轻夫妻,有6岁以上未成年子女。经 济状况较好。购买趋向理智型,受广告及其他市场 营销刺激的影响相对减少。注重档次较高的商品及 子女的教育投资。
•
满巢阶段Ⅲ:孩子尚未独立,与父母同住,
生活方式
• 生活方式指一个人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 活动、兴趣和看法的模式。
• 在设计产品和广告时应明确针对某一生 活方式群体进行诉求。
SRI 价值和生活方式 (VALS)
丰富资源
实现者
满足者 信仰者 少量资源
成就者 努力者 奋斗者
体验者 生产者
36
2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决策
2.1 消 费 者 购 买 角 色
•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消费者行为分析(共39张PPT)
![消费者行为分析(共3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cca3e6c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50.png)
日他用们品 有:着食类品似社、的洗价会发值阶水观、、层洗兴衣趣—粉和—、行是肥为皂。社等会生活中用按品 某种层次排列,较同质且具有持久性的群体。他们有着类似
(四)心理因素
学习是指人们通过自身的经历、感受和学习所积累的经验。它能引起 个人行为的变化。后天经验的形成是驱策力、刺激力、提示物、反应和 强化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心理因素
信念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所持描绘性思想。它建立在理性、知识 和科学的基础上;或建立在见解与信任的基础上。如对品牌 的信念;对产品原产地的信念
(二)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阶段
认识 需要
收集
选择
决定
购后
信息
评价
购买
感受
1.认识需要
企业需了解与产品种类有关的实际或潜在的需要及需要程 度。这种需要被那些诱因所触发等,然后巧妙地设计诱因, 唤起顾客需要
2.收集信息
信息来源
个人来源 商业来源 公众来源 经验来源
济南市消费者接触家电产品品牌信息的四种渠道 济南市消费者接触家电产品品牌的年龄与性别差异(%)
相关群体(reference group) 相关群体是指直接或间 接影响消费者态度或行为的个人或集团。
-主要群体
-次要群体
-渴望群体
(二)社会因素
相关群体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①为每个人提供了各种可供选择的消费行为或生活方式的
模式
②引起人们的仿效欲望,从而影响人们对某种事物或商品的态度 ③相关群体促使人们的行为趋于某种“一致化”,因而影响人们 对某种商品的选择
消费心理及行为分析
![消费心理及行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d8017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64.png)
消费心理及行为分析导语:消费心理及行为分析是对人们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所涉及的心理因素和行为模式的研究。
深入了解和分析消费心理和行为,有助于市场营销人员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动机,从而提高销售和市场份额。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消费心理及行为进行分析。
一、消费心理分析:1.需求与欲望:消费心理首先涉及人们的需求和欲望。
需求是指人们在满足基本生理、生活和社会需求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需求。
而欲望则是人们对物质和非物质的追求和期待,往往是从需求中产生的。
2.感知与认知:消费者通过感知和认知对商品或服务进行评估。
感知是指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感觉和观察,而认知则是对这些感知进行理解、解释和评估的过程。
消费者的感知和认知会影响他们对产品或服务的态度和行为。
3.情感与态度:消费者的情感和态度也是消费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者对特定品牌、产品或服务可能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感和态度,从而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和行为。
4.动机与需求: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往往有一定的动机和需求。
动机是指驱使消费者购买其中一种产品或服务的内在动力,而需求则是指消费者因满足其中一种动机而对特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
二、消费行为分析:1.决策过程: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通常经历决策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问题识别、信息、评估和选择、购买决策和后续行为等阶段。
不同的消费者可能在每个阶段的行为和决策上有所差异。
2.购买行为:购买行为是消费者实际购买商品或服务的行为,涉及到支付、交付和接受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特征、产品属性、价格、销售渠道等。
3.忠诚与评价:消费者的忠诚度和评价也是消费行为的重要方面。
忠诚度指的是消费者对特定品牌或产品的忠诚程度,而评价则是消费者对购买过程和购买后的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和评价。
4.社会影响力:消费者的行为还受到社会影响力的影响。
这包括消费者的家人、朋友、同事和媒体等对其购买决策和行为的影响。
消费者行为分析
![消费者行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7d1a66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9.png)
消费者行为分析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行为对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消费者行为是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的基础,因此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决策过程以及对企业的启示。
一、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1.个体因素消费者的个体特点会对其购买行为产生影响。
例如,个人的性格、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等因素会塑造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
2.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包括消费者的认知、情感和动机等。
认知是指消费者对产品特性和品牌形象的知觉和理解,情感是指对品牌或产品的好感和偏好,动机是指购买行为背后的驱动力。
3.社会因素社会影响是消费者行为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家庭、朋友、媒体和群体等都会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影响。
社会因素中的个人身份、社会阶层和文化背景等也会塑造消费者的行为模式。
二、消费者决策过程1.需求识别需求识别是消费者购买过程的第一步,消费者在这一阶段会察觉到自己存在某种需求或问题。
需求可以是由内部因素(如生理需求、心理需求)或外部刺激(如广告、促销活动)引起的。
2.信息搜索在需求被识别后,消费者会积极主动地寻找与之相关的信息,以便做出决策。
信息搜索的途径包括口碑传播、消费者评论、亲朋好友的建议以及互联网等渠道。
3.评估和比较消费者会根据已有的信息对不同品牌或产品进行评估和比较,并形成购买倾向。
在这一阶段,消费者会考虑各个品牌的特点、价格、质量等因素,并权衡不同选择的利弊。
4.购买决策在经过评估和比较后,消费者会做出购买决策。
购买决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人喜好、经济状况、品牌形象、促销活动等。
5.后购买行为消费者的购买过程并不在购买时结束,他们还会对购买后的产品或服务进行评价,并根据体验形成对品牌的满意度。
满意的消费者会成为品牌的忠实顾客,并进行再购买或口碑传播。
三、对企业的启示1.市场定位通过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企业能够更准确地定位自身的市场定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供符合他们期望的产品或服务。
消费者行为分析洞察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偏好
![消费者行为分析洞察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偏好](https://img.taocdn.com/s3/m/b0b9fe9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e.png)
消费者行为分析洞察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偏好消费者行为分析:洞察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偏好消费者行为分析是市场研究中重要的一环,它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偏好。
通过深入研究消费者行为,我们可以揭示出消费者的心理动机和行为模式,从而为企业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和产品设计提供依据。
本文将从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偏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特征、社会文化环境和市场因素等。
以下是对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几个主要因素的介绍:1. 个人因素:个人因素包括消费者的年龄、性别、收入水平、教育程度等。
不同的个人特征会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
例如,年轻人更倾向于购买时尚的产品,而中年人则更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品质。
2.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包括家庭、朋友、媒体等对消费者的影响。
家庭在消费者决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会对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和价值观产生影响。
此外,朋友的推荐和媒体的宣传也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3. 市场因素:市场因素包括产品的价格、品牌形象、市场竞争等。
消费者常常会在多个品牌之间进行选择,并考虑产品的性价比、品质和售后服务等因素。
对于高价值产品,消费者更加注重品牌的信誉和口碑。
而低价值产品,则更注重价格的实惠性。
二、消费者购买偏好的分析消费者的购买偏好直接影响着他们对产品的选择和购买行为。
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偏好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消费者购买偏好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1. 产品特性偏好:消费者会对产品的质量、功能、风格等特性产生偏好。
比如,某些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环保、健康和安全的产品,而另一些消费者则更关注产品的外观和品牌形象。
2. 价格偏好:消费者对产品的价格敏感度也是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
一些消费者更愿意购买价格低廉的产品,而另一些消费者则更倾向于购买高端产品。
企业需要根据不同消费者群体的价格偏好来制定差异化的定价策略。
消费者的行为分析总结
![消费者的行为分析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d337ad1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10.png)
消费者的行为分析总结消费者的行为分析总结(通用7篇)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
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消费者的行为分析总结(通用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消费者的行为分析总结120xx年,孝泉工商所在区消协的帮助指导和区局的直接领导下,以规范维权与服务为主线,以创新工作方法为抓手,以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依法维权能力为重点,以年度目标考核任务为宗旨,进一步完善了消费维权体系,在加强维权能力建设、创新维权工作机制等方面取得新的成绩,为化解消费矛盾,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工作。
一、组织能力提升,进一步提升了履职能力的建设。
一是加强了业务学习培训,并使工商所新同志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发挥作用;二是研究了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解决了新问题,提高了各项能力建设,并适应了新形势维权工作的需要:三是提高了从政治上把握和处理消费维权及依法维权的能力;四是提高了协调、服务和调解消费纠纷的能力;五是进一步提高了消协维权创新的能力。
二、组织并开展好了"3·15"消费权益日纪念活动。
一是围绕年主题,认真做好了今年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街头宣传咨询活动。
二是积极主动地向镇政府汇报宣传活动开展情况,争取政府支持并转发我所活动方案,使"3·15"活动成为政府组织,部门行动,全社会参与的有益维权活动;三是广泛深入地宣传贯彻"消费与民生"年主题,组织好"3·15"期间的系列宣传和执法活动,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
三、完善了"一会三站"维权网络建设。
在实现上年"一会三站"工作目标的基础上,今年主要在抓基础、抓培训、抓制度、抓处理投诉上下工夫,发挥"一会三站"在消费维权方面的作用。
消费者行为分析
![消费者行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22bf61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9.png)
消费者行为分析简介消费者行为指消费者在选择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所展现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表现。
了解消费者行为对企业制定市场策略和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消费者行为分析旨在研究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因素,以及他们对产品或服务的态度和行为。
本文将深入探讨消费者行为分析的重要性、主要理论模型、研究方法以及在实际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通过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企业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消费者需求,制定精确的定位和差异化策略,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重要性消费者行为分析对企业的市场营销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动机、需求和偏好可以帮助企业准确定位目标市场,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市场策略。
此外,消费者行为还可以帮助企业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消费者行为分析还可以帮助企业预测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通过研究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偏好,企业可以及时调整市场策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理论模型社会文化模型社会文化模型认为消费者行为受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朋友和社会群体,文化因素则是指消费者所处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这些因素会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消费习惯产生影响。
心理模型心理模型认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受到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如认知、态度和情感等。
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会对产品进行认知评估,并根据自己的态度和情感作出购买决策。
消费者决策过程模型消费者决策过程模型描述了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所经历的五个阶段,即需求识别、信息搜索、评估选择、购买决策和后续行为。
每个阶段都会受到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研究方法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问卷调查和面谈等方式收集消费者的信息,从而了解他们的购买决策过程、购买偏好和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
调查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消费者,制定更准确的市场策略。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通过控制变量的方式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
通过设计实验条件,观察不同条件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态度,从而得出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结论。
消费者行为分析
![消费者行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f1726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67.png)
消费者行为分析在现代社会,消费者行为已成为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服务时所表现出的行为活动。
而消费者行为的分析则是指对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服务时的心理和行为过程进行分析,目的是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心理、态度和行为特点,从而为企业提供科学的市场营销策略。
一、消费者行为分析的重要性消费者行为分析在市场营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进行分析,有助于企业了解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的策略,从而提高销售额和利润。
此外,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对目标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有助于企业确定产品的定位和品牌形象,进而树立企业形象,提高品牌忠诚度。
消费者行为分析还有助于企业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并不是一时冲动所做成的,而是完整的过程。
在购买决策的过程中,消费者会考虑到各种因素,如产品的品质、价格、口碑和品牌价值等。
深入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企业可以对产品定价、品牌价值、品质、营销等决策进行优化,不仅会提高购买率,还能增强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信赖。
二、消费者行为分析的研究内容1、需求满足过程消费者从感知需求到购买产品,这个过程被称为需求满足过程。
其中产品的消费者决策过程是研究的重点。
消费者决策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问题意识阶段、信息搜索阶段、评价和比较阶段、购买阶段和后购买评价阶段。
解决问题和满足需要是消费者行为的最终目的,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需要消费者将信息、需求、行动这三者协调达到一致。
而消费者在决定购买一个产品或服务之前,会对其进行考虑和比较,企业可以根据消费者需求设置不同的招揽方式,从而促进销售。
2、品牌偏好和忠诚度品牌偏好和忠诚度是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品牌偏好是指消费者对某个品牌的特定情感或赞同程度。
忠诚度则是指消费者持续购买某个品牌的意愿程度。
消费者选择品牌,除了产品的品质和价格之外,其他的因素也是很重要的。
消费者行为分析-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内部因素
![消费者行为分析-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内部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370d629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80.png)
消费者行为分析-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内部因素消费者行为是指个体和团体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所展现出的行动、决策和评价过程。
消费者行为的形成受到多个内部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个体的心理过程、个性特征、知识和态度等。
首先,心理过程在消费者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心理过程包括感知、认知、情感和学习等方面。
感知是指个体对于刺激物的感觉和认知过程,它影响了个体对于产品或服务的注意力和兴趣。
认知是指个体对于信息的理解和解释过程,它影响了个体对于产品或服务的知识和评价。
情感是指个体对于产品或服务的情感体验,它会影响个体的购买决策和行为。
学习是指通过经验和信息获取来改变个体的行为,它会影响个体对于产品或服务的态度和行动。
其次,个性特征对于消费者行为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个性特征包括人格、价值观和自我概念等方面。
人格是指个体的特定类型和特征,它会影响个体对于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使用。
价值观是指个体对于什么是好、什么是重要的一种信念和态度,它会影响个体对于产品或服务的偏好和决策。
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于自我形象和身份的认识,它会影响个体对于产品或服务的购买和使用。
另外,知识和态度也对于消费者行为产生影响。
知识是指个体对于产品或服务的了解程度,它会影响个体对于产品或服务的使用和评价。
态度是指个体对于产品或服务的情感和态度,它会影响个体对于产品或服务的购买决策和行动。
总结起来,消费者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个内部因素的综合影响。
心理过程、个性特征、知识和态度等因素相互交织,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偏好。
了解和分析这些内部因素,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从而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提升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
在消费者行为分析中,除了内部因素,外部环境也对消费者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外部环境包括文化、社会、家庭和个体所处的环境。
首先,文化是指一组共享的信念、价值观、行为规范和习俗等,对于个体的行为具有深远的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对于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和评价存在差异。
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和分析方法
![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和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f9cdb1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9.png)
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和分析方法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消费者行为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如何研究和分析消费者行为,成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和分析方法。
一、心理学分析法心理学分析是消费者行为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心理学分析法可以帮助营销人员了解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因和过程,深入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活动。
心理学分析法主要包括市场心理测试法、焦点小组访谈法和人口统计心理分析法等。
1.市场心理测试法市场心理测试法是一种用于了解消费者需要和心理状态的测试方法。
它是通过心理测试的方式测定消费者的需求和个性特征,然后依据测试结果进行精细化的营销。
市场心理测试法一般包括:心理诊断测试、个性测验、心理健康测试、婚恋测验等。
2.焦点小组访谈法焦点小组访谈法是一种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消费者决策过程和行为的方法。
焦点小组访谈法通常由市场研究人员组织,在一定规模的群体中张贴传单或者广告,以吸引感兴趣的消费者参加。
在参加的消费者中,以某一特定主题为基础展开深入的情境询问。
3.人口统计心理分析法人口统计心理分析法是一种将微观观察和分析与宏观数据分析结合的方法。
它主要是通过广泛的调查和观察,了解消费者的人口特征、社会地位、消费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企业研究消费者的需求,进而针对性制定营销策略。
二、社会学分析法社会学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析消费者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来理解消费者行为的方法。
它可以解释消费者的人际关系、地区差异、文化差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1.人际关系分析法人际关系分析法主要是通过观察、交谈等方式了解消费者的人际关系,进而分析消费者决策行为。
人际关系的研究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所属文化,以及文化背景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2.地区差异分析法地区差异分析法主要是通过统计分析、人口调查等方式,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活方式等,从而为企业制定具体的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消费者行为分析
![消费者行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ef3cc4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5.png)
消费者行为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了解消费者行为对企业而言变得至关重要。
消费者行为分析是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与决策过程的学科,旨在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以便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本文将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并探讨不同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一、消费者心理因素的影响消费者行为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包括认知、情感和动机等方面。
1. 认知因素认知是指个体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和理解。
消费者在做购买决策时,会根据自己对产品或服务的认知来作出选择。
他们可能会进行信息搜索、比较和评估,以获得最满意的产品或服务。
2. 情感因素情感对消费者行为也有一定的影响。
消费者可能会受到广告、品牌形象、口碑等因素的影响,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对产品或服务产生好感。
3. 动机因素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通常受到一定的动机驱动。
这些动机可以是实际需求,比如满足生理需要或实现个人目标;也可以是心理需求,比如获取社交认同或增强自尊心等。
企业需要了解消费者的动机,从而设计营销策略以满足其需求。
二、消费者社会因素的影响除了心理因素,消费者的行为还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包括文化、社会阶层和个人关系等。
1. 文化因素文化是指一群人共同的价值观、信仰、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等。
不同的文化会对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
企业需要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2. 社会阶层因素社会阶层因素主要包括收入、教育水平、职业等。
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和购买能力不同,企业需要根据目标市场的消费阶层制定差异化的定价和推广策略。
3. 个人关系因素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还受到个人关系的影响,包括家庭、朋友和同事等。
个人的购买决策可能会受到这些人的建议和推荐的影响。
三、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包括需求识别、信息搜索、评估比较、购买决策和后续行为等阶段。
1. 需求识别需求识别是指消费者对现有需求的意识。
消费者可能会通过内部刺激(如生理需求)或外部刺激(如广告、促销活动)来识别自己的需求。
消费者行为分析消费者需要的基本内容
![消费者行为分析消费者需要的基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de8842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9.png)
消费者行为分析消费者需要的基本内容
1.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的需求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出发点。
需求可以分为功能需求和心理需求。
功能需求指的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时的实际需求,例如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满足个人需求等。
心理需求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的情感需求,例如满足尊重和认同的需求,满足社交需求等。
2.决策过程: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往往有一个决策过程,包括问题意识、信息、评估和选择、购买和使用等几个步骤。
研究消费者决策过程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从而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3.影响因素:消费者购买决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特征(如年龄、性别、收入等)、文化和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
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和偏好,从而调整产品或服务的定位和营销策略。
4.购买行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包括购买决策、购买渠道选择、价格敏感度等。
研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偏好,从而更好地进行市场定位和营销推广。
5.满意度和忠诚度: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后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对企业非常重要。
研究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的购买体验和需求,从而改进产品或服务,提升消费者的忠诚度。
综上所述,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消费者需求、决策过程、影响因素、购买行为以及满意度和忠诚度等。
通过研究这些内容,企业可
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消费者行为数据分析报告(3篇)
![消费者行为数据分析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16965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65.png)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消费者行为数据分析已经成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手段。
本报告通过对某电商平台消费者行为数据的深入分析,旨在揭示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特点、趋势和潜在需求,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营销建议。
二、数据来源与方法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某电商平台,包括用户注册信息、浏览记录、购买记录、评价反馈等。
2. 数据分析方法:本报告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消费者行为数据进行分析。
三、消费者行为分析1. 用户画像(1)性别比例:根据注册信息分析,男性用户占比为55%,女性用户占比为45%。
(2)年龄分布:用户年龄主要集中在18-35岁之间,占比达到75%。
(3)地域分布:用户地域分布较为广泛,其中一线城市用户占比为30%,二线城市用户占比为40%,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为30%。
2. 消费行为分析(1)浏览行为:用户浏览商品时长平均为3分钟,浏览商品数量平均为10个。
(2)购买行为:用户购买频率平均为每月3次,客单价平均为500元。
(3)购买商品类别:用户购买商品类别较为广泛,其中服饰类占比最高,达到40%,其次是电子产品、家居用品等。
(4)支付方式:用户支付方式以在线支付为主,占比达到80%,其次是银行转账、货到付款等。
3. 评价反馈分析(1)好评率:用户好评率平均为90%,其中服饰类好评率最高,达到95%。
(2)差评原因:差评主要集中在商品质量、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方面。
四、消费者需求分析1. 商品需求(1)品质需求:消费者对商品品质要求较高,尤其是服饰类商品。
(2)个性化需求:消费者对个性化商品的需求逐渐增加,如定制服饰、定制家居用品等。
(3)价格敏感度:消费者对价格较为敏感,尤其是年轻用户。
2. 服务需求(1)物流配送:消费者对物流配送速度和安全性要求较高。
(2)售后服务:消费者对售后服务质量要求较高,包括退换货、咨询解答等。
经济活动之消费者行为分析
![经济活动之消费者行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a13f6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9.png)
经济活动之消费者行为分析1.介绍消费者行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所表现出的决策和行为模式。
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对于企业了解消费者需求、优化产品设计、制定营销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探讨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决策过程。
2.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消费者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个人因素个人因素是指消费者的个人特点和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职业等。
不同的个人因素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购买决策以及购买力度。
2.2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指消费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
家庭、朋友、同事等社会关系对消费者的态度、价值观和购买意愿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社会地位、文化背景和群体行为也会对消费者行为产生巨大影响。
2.3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指个体的心理状态、态度和个人价值观。
个体的认知、情感、态度以及对风险的接受程度都会影响其购买决策和消费行为。
2.4 外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指的是与产品和市场相关的因素,如产品品质、价格、促销活动、竞争状况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和评价,从而影响其购买决策。
3.消费者决策过程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一般可分为五个阶段:需求识别、信息搜索、产品评估、购买决策和后续行为。
3.1 需求识别需求识别是指消费者对自身需求的认知和意识。
当消费者感到有一定需求时,他们会开始主动寻找满足需求的产品。
3.2 信息搜索信息搜索是指消费者在确认需求后主动寻找相关的产品信息。
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口碑传播、社交媒体等渠道获取信息,并对不同产品进行比较和评估。
3.3 产品评估产品评估是指消费者对不同产品进行比较和评估。
消费者会考虑产品的性能、品质、价格、品牌声誉等因素,并根据自身需求和偏好做出购买决策。
3.4 购买决策购买决策是指消费者最终决定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消费者会考虑产品的价格、品质、服务质量等因素,并结合自身的经济能力和消费预算做出最终购买决策。
消费者行为分析方法
![消费者行为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04370be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1.png)
消费者行为分析方法消费者行为分析是市场营销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它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以便更好地制定营销策略。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消费者行为分析方法。
一、市场调研市场调研是了解消费者行为的基础。
通过市场调研可以了解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购买频率、购买渠道等信息。
常见的市场调研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观察法等。
在进行市场调研时,我们需要设计合理的调研问题,选择适当的样本和调研方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二、消费者分群消费者分群是将市场中的消费者按照某种特征或行为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群方式包括地理分群、行为分群、心理分群等。
通过消费者分群,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群体的需求和偏好,进而针对性地制定产品定位和市场推广策略。
三、购买决策过程分析购买决策过程分析是研究消费者在购买某个产品或服务时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和决策过程。
常见的购买决策过程包括认知阶段、信息搜索阶段、评估和比较阶段、购买决策阶段、后购阶段等。
通过对购买决策过程的分析,企业可以了解消费者在每个阶段的需求和考虑因素,从而制定相应的市场推广策略,提高销售效果。
四、消费者洞察消费者洞察是通过深入了解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揭示消费者真实的需求和心理动机。
通过消费者洞察,企业可以发现消费者对产品的潜在需求,进而开发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
常见的消费者洞察方法包括焦点小组讨论、观察法、个别访谈等。
五、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利用统计学和数据挖掘技术,对大量的消费者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通过数据分析,企业可以了解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喜好特点等,从而指导市场营销活动的决策和优化。
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
六、竞争对手分析竞争对手分析是研究竞争对手的市场策略和行为,以及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通过竞争对手分析,企业可以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位、价格策略、推广活动等,进而制定合适的竞争策略和差异化营销方案。
{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分析
![{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a6e92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b.png)
(花费者行为)花费者行为剖析壹、花费者的价钱心理它价钱心理是指花费者于购置过程中对价钱刺激的各样心理反响及其表现,是由花费者自己的个性心理和对价钱的知觉判断共同组成的。
(壹)产品价钱和花费者心理行为的关系1.价钱是花费者衡量商品价值和质量的直接标准于花费者对商品质量、性能知之甚少的状况下,主要经过价钱判断商品品质。
很多人认为价钱高表示商质量量好,价钱低表示商品质量差,这种心理认识和成本订价方法以及价钱组成理论相壹致。
所以 ,廉价的价钱不壹定能促进花费者购置,相反可能会令人们产生对商品质量、性能的思疑。
适中的价格,可以使花费者对商品质量、性能有" 放心感 "。
2.价钱是花费者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的象征壹些人常常把某些高档商品同壹定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文化涵养等联系于壹起,认为购置高价钱的商品,可以显示自己优胜的社会地位、丰厚的经济收入和文雅的文化涵养,可以赢得他人的敬爱,且以此为知足;相反,使用价钱廉价的商品,则感觉和自己的身份地位不符。
3.价钱直接影响花费者的需要量壹般来说,价钱上升会惹起需要量降落,克制花费;价钱降落会增添需要量,刺激花费。
但也有时状况相反,各样商品价钱广泛上升时,会使花费者预期未,来价钱将持续上升,增添即期需要量;反之,则预期将来价钱将持续降落减少即期需要量,产生“买涨不买落”心理。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由是花费者的生活经验、经济条件、知觉程度、心理特点等有着不一样程度的差异,他们对价钱的认识及心理反响千差万别。
(二)花费者价钱心理特点1.习惯性频频的购置活动会使花费者对某种商品的价钱形成大概的观点,这种价钱也叫习惯价钱。
花费者判断屡次购置的商品价钱高低时,常常以习惯价钱为标准。
于习惯价钱之内的价钱,就认为是合理的、正常的,价钱超出上限则认为太贵 ,价钱低于下限会对证量产生思疑。
比如, 2001 年 3 月 ZI 日,北京电信宣告了电信资费调整方案:月租费由过去的ZI .6 元上调到 25 元,撤消了原月租费中免打25 次的计次;计次电话由过去 3 分钟 0. 18 元计次改为初次 3 分钟 0 工 2 元,超出 3 分钟,每分钟计费0 .11 元计次;国内长话由过去夜晚ZI时起半价优惠推延到零点后半价。
消费者行为分析
![消费者行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e95024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8.png)
消费者行为分析在当今世界,消费者行为分析是市场营销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了解消费者的偏好、需求和行为模式,企业可以更好地制定营销策略和推广计划。
本文将对消费者行为分析进行探讨,旨在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并取得商业成功。
一、消费者心理分析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往往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个人需求和欲望,个体会根据自身需要和欲望来选择商品或服务。
其次是认知和知觉,消费者通过感官来接收各种信息,并根据个人认知进行判断。
此外,特定的心理因素,如品牌形象、消费者信任度和满足感,也会对购买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二、社会因素分析消费者行为无法脱离社会环境和他人的影响。
首先是家庭和同伴的影响,尤其是在购买决策方面。
家庭成员和密切的朋友往往是消费者首要的意见领袖和咨询对象。
其次是文化和社会阶层,这些因素塑造了个体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念。
最后是消费者群体和社交媒体的影响,这些渠道成为了推广和销售的重要工具。
三、经济环境分析经济环境是消费者行为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消费者往往会根据经济形势来制定购买计划。
例如,在经济繁荣时期,消费者更可能购买奢侈品和高档商品,而在经济衰退时期,则偏向于购买实惠和经济实用的产品。
同时,价格和收入水平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
四、市场营销策略分析市场营销策略在消费者行为分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通过研究消费者行为,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
首先是产品定位和差异化。
企业需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并聚焦特定的目标市场。
其次是价格和促销策略,企业可以通过定价和促销手段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此外,推广和渠道策略也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因素,企业需要选择合适的推广渠道来传达产品信息和建立品牌形象。
五、消费者行为预测与调整通过消费者行为分析,企业可以预测未来的市场趋势,并相应地调整市场营销策略。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结果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潜在的需求和市场空白,从而开发新产品或拓展新市场。
此外,通过不断监测消费者行为的变化,企业可以调整促销、定价和推广策略,并提供更好的购买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消费者的价格心理价格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对价格刺激的各种心理反应及其表现,它是由消费者自身的个性心理和对价格的知觉判断共同构成的。
(一)产品价格与消费者心理行为的关系1.价格是消费者衡量商品价值和品质的直接标准在消费者对商品品质、性能知之甚少的情况下,主要通过价格判断商品品质。
许多人认为价格高表示商品质量好,价格低表明商品品质差,这种心理认识与成本定价方法以及价格构成理论相一致。
所以,便宜的价格不一定能促进消费者购买,相反可能会使人们产生对商品品质、性能的怀疑。
适中的价格,可以使消费者对商品品质、性能有"放心感"。
2.价格是消费者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的象征一些人往往把某些高档商品同一定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文化修养等联系在一起,认为购买高价格的商品,可以显示自己优越的社会地位、丰厚的经济收入和高雅的文化修养,可以博得别人的尊敬,并以此为满足;相反,使用价格便宜的商品,则感到与自己的身份地位不符。
3.价格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需要量一般来说,价格上升会引起需要量下降,抑制消费;价格下降会增加需要量,刺激消费。
但也有时情况相反,各种商品价格普遍上升时,会使消费者预期未来价格将继续上升,增加即期需要量;反之,则预期未来价格将继续下降,减少即期需要量,产生“买涨不买落”心理。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消费者的生活经验、经济条件、知觉程度、心理特征等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他们对价格的认识及心理反应千差万别。
(二)消费者价格心理特征1.习惯性反复的购买活动会使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价格形成大致的概念,这种价格也叫习惯价格。
消费者判断频繁购买的商品价格高低时,往往以习惯价格为标准。
在习惯价格以内的价格,就认为是合理的、正常的,价格超过上限则认为太贵,价格低于下限会对质量产生怀疑。
例如,2001年3月ZI日,北京电信公布了电信资费调整方案:月租费由过去的ZI.6元上调到25元,取消了原月租费中免打25次的计次;计次电话由过去3分钟0.18元计次改为首次3分钟0工2元,超过3分钟,每分钟计费0.11元计次;国内长话由过去晚上ZI 时起半价优惠推迟到零点后半价。
电信部门声称资费调整是为了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可是老百姓算了一笔账,认为自己不仅没有得到实惠,反而加大了支出,意见和反响当然很大。
许多消费者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对原有电信资费的价格习惯心理,以致在电信调价初期产生了心理上的波动和不安,难于接受新的价格。
由此可见,消费者的价格习惯心理一旦形成,往往要稳定并维持一段时间,在短期内难以轻易改变。
而当商品价格必须变动时,消费者的心理会经历一个打破原有习惯,由不适应到适应的心理接受过程。
为此,企业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价格的习惯心理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对那些超出习惯价格的商品价格的调整,要三思而后行,慎而又慎。
当必须调整价格时,企业要把调整幅度限定在消费者可接受的范围内,同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以使消费者尽快接受并习惯新的价格。
2.敏感性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心理反应程度的强弱与该商品价格变动幅度的大小通常按同方向变化。
但违反这种心理变化的情况也经常发生。
有些商品即使价格调整幅度很大,消费者也不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消费者对各种商品价格变动的敏感性不同。
一般来说,消费者对需要经常购买的日用品价格变动很敏感,对购买次数少的高档消费品价格变动则比较迟钝。
如食品、蔬菜、肉蛋等,这类商品的价格略有提高,消费者马上会作出强烈反应;而一些高档消费品,如彩电、钢琴、家具等,即使价格比原有水平高出几十元、上百元,人们也不大计较,即消费者对这类商品的价格敏感性较低。
不过,消费者对价格变动敏感心理的反应强度,会随着价格变动的习惯性适应而降低。
因此,企业在进行商品价格调整时,对于敏感性较大的商品一次调价的幅度不宜过大,同时应选择好调价时机,以避免引起消费者心理上的过度反应。
3.感受性价格感受性是指消费者对商品价格及其变动的感知强弱程度。
消费者对商品价格高低的判断不完全以绝对价格为标准,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商品轻重、大小、商标、包装、色彩;商品的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货位摆布、服务方式、售货场所的气氛等。
由于刺激因素造成的错觉,有的商品绝对价格相对高一些,消费者会觉得便宜;有的商品绝对价格相对低一些,消费者会觉得很贵。
在实际销售工作中,如果把同一类商品中的高价商品与低价商品放在一起出售,有时能产生比较好的经营效果。
因为求廉者通过对比可以感到自己所买的商品确实便宜,而求高、求名者则认为买高价货有利于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4.倾向性倾向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的过程中,对商品价格选择所表现出的倾向。
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选择倾向或为高价,或为低价。
前者多为经济状况较好,怀有求名、显贵动机及炫耀心理的消费者;后者多属经济状况一般,怀有求实惠动机的消费者。
现阶段,我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明显地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既有要求商品款式新颖、功能先进、高档名贵的求“新”、求“名”心理,又有追求经济实惠、价格低廉的求“实”、求“廉” 心理,还有居于二者之间的要求商品价格适中、功能实用的求“中” 心理,此外还有满足情感、文化需要的求“情”、求“乐”。
求“知”心理等。
把上述消费心理按高、中、低分成三个需求档次,消费者的价格倾向会很明显地表现出来。
就不同档次的商品而言,消费者对于耐用商品的购买倾向一般表现为:追求档次高,质量优,不计价格高低,甚至以高价为好;对于大多数日用小商品、普通食品等的购买倾向一般表现为:重实用、求低价,不过多追求高档次,对质量要求适中;在对奢侈品的消费一般也是趋于高档、优质、追求时尚。
在不同组织形式的消费者购买中,集团购买者一般倾向于高档、高质、高价以显示该群体集团的经济实力。
而个人或家庭消费者购买多表现出求实、较为关注价格高低的节俭心态。
(三)消费者的价格判断1.消费者判断价格的途径(l)与市场上同类商品的价格进行比较。
这是最简单、最明了,并且被普遍使用的一种判断商品价格高低的方法。
消费者眼见为实,直接权衡价格高低,立即就能决定购买或者放弃购买。
(2)与同一售货场中的不同商品价格进行比较。
如一件1200元的便携式 VCD 机,把它摆放在多数是 2 000元以上商品的精品电器柜台和摆在多数都是500元以下商品的小家电柜台,消费者的价格感受和判断是不一样的。
多数消费者会认为精品电器柜台标价 1200元的便携式VCD机便宜,小家电柜台标价 1200元的便携式VCD机昂贵。
(3)通过商品的外观、品牌、产地、包装、使用特点、使用说明进行比较。
价格判断也来自于对商品特性的比较。
例如,商品外观是否新潮,品牌知名度如何,产自何地,商品包装是否精良,商品是否易于使用,各种附件说明是否完备,这些都会使消费者产生不同的价格判断。
(4)通过消费者自身的感受体验来判断。
消费者在服务产品上多采用这种判断方法。
服务是无形的,所以消费者无法通过观察服务本身来判断它的价格,而只能通过接受服务过程中自身的心理体验来衡量它的价格。
当然这些体验还来自于服务设施、服务设备、服务人员、场所布局等一切可传达服务特色及优点的有形展示。
2.影响价格判断的因素(1)消费者的经济情况——收入这是影响消费者判断价格的主要因素。
比如,同样一条价值 300元的“鳄鱼” 牌皮带,月薪 3 000元的消费者和月薪600元的消费者对价格的感受和判断可能完全不同。
就消费者谨慎消费的心理而言,前者会认为价格并不高,而后者恰恰相反。
(2)消费者的价格心理前面已讨论过的习惯心理、敏感心理、倾向心理、感受心理都会影响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的价格判断。
例如,电价由原来的0.35元/度上升到0.38元/度,虽然只是上涨了3分钱,但是消费者会认为太贵了,因为它高于消费者的习惯价格,并在短期内会使消费者产生抵触心理。
(3)产地和出售场地同类商品的生产工艺可能完全相同,但由于产地不同,消费者对价格的判断也不尽相同。
这其中存在“原产地效应”。
消费者一般认为原产地生产的优质商品所定的高价是合理的,而其他产地的商品若是也定高价,消费者则觉得难以接受。
另外,同样的商品以同样的价格分别在精品店和超市出售,消费者往往感到后者的价格过高。
因为消费者通常对超市商品价格的判断标准较低,而对精品店的判断标准较高。
(4)产品的类别同一种商品因不同的用途,可划人不同的商品类别。
消费者对不同类别的商品评价标准不同,因而对商品价格的感受也不一样c如一块石英手表,既可用来看时间,也可用作装饰品。
拥有前一种用途的石英手表属于日用品,后一种属于时尚装饰用品。
那么,100元钱一块的石英手表,对前者来说太贵,对后者来说,消费者则可接受。
(5)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紧迫程度当消费者急需某种商品而又无替代品时,价格即使高些,消费者的感受和判断也会趋于可接受。
例如,柯达冲印店的快速冲印,消费者若要在半小时内取到冲印的照片,要收加急费,价格上一般比平常冲印贵出 20%以上。
但是即使如此,对于那些急等照片的消费者来说,仍然可以接受。
(6)购买的时间在一些特定时间内购买某些商品,价格可能高,也可能低。
对于季节性的商品,消费者往往会认为打折是应该的,夏天的服装秋天购买,只有是低价才可接受。
而另一种情况是,对于具有节日意义的情感性、象征性商品,消费者即使要承受比平时高许多的价格也可接受。
例如,情人节购买鲜花的年轻人,大多并不在乎红玫瑰的价格,售价15元1枝的红玫瑰有时比6元1枝的红玫瑰卖得还快。
而在平日里,人们只需花两三元钱就能买到一束鲜花。
所以情人节又称“男士荷包甜蜜重创日”,浪漫情怀中的消费者是不问价的二、价格制定的心理策略定价策略是指企业根据市场中不同变化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程度采用不同的定价方法,制定出适合市场变化的商品价格,进而实现定价目标的企业营销战术。
(一)新产品定价策略新产品的定价是营销策略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它关系到新产品能否顺利地进入市场,能否站稳脚跟,能否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国内外关于新产品的定价策略,主要有三种,即取脂定价策略、渗透定价策略和满意定价策略。
1、取脂价策略取脂定价策略,又称撇油定价策略,是指企业在产品寿命周期的投入期或成长期,利用消费者的求新、求奇心理,抓住激烈竞争尚未出现的有利时机,有目的地将价格定得很高,以便在短期内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尽快地收回投资的一种定价策略。
其名称来自从鲜奶中撇取乳脂,含有提取精华之意。
案例:柯达如何走进日本柯达公司生产的彩色胶片在70年代初突然宣布降价,立刻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挤垮了其它国家的同行企业,柯达公司甚至垄断了彩色胶片市场的90%。
到了80年代中期,日本胶片市场被富士所垄断,富士胶片压倒了柯达胶片。
对此,柯达公司进行了细心的研究,发现日本人对商品普遍存在重质而不重价的倾向,于是制定高价政策打响牌子,保护名誉,进而实施与富士竞争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