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透视学
室内设计透视6
![室内设计透视6](https://img.taocdn.com/s3/m/7f57d754312b3169a451a488.png)
三点透视定义: 立方体一类的物体不平行于画面与基面,棱线分别消失到三 个消失点的透视画法,称为三点透视,亦称为倾斜透视
第六章
三点透视
6-2 倾斜透视画法
一、平行俯视和平行仰视的透视画法
--利用视线迹点画正四棱柱体的平行俯视图
第六章
三点透视
6-2 倾斜透视画法
二、成角俯视和成角仰视的透视画法 成角仰视透视画法方法一: 1、作hh,并在上任取F1、F2 2、以F1、F2为直径作一个圆,并在直线F1F2上任取一点为S°,过 S°作直线垂直F1F2,与圆交于S点,求出测点M1、M2 3、在主垂线上任取一点O(在上半圆),连接F1O并延长与圆交于Y, 连接F2O并延长与圆交于E 4、延长F1Z交主垂线于V(天点),延长F2Y于天点V 5、延长F2Z与以VF1为直径作的圆交于S1点。以V为圆心,VS1为半径 作圆弧与F1V交于M3 6、在O点附近任取一点A,假设A是靠着画面的一点,过A作水平测线, 平行于F1F2,过A作F1V的平行线为高度测线
2、水平变线仍消灭于视平线上,垂直于基面的直立原线 成为了直立变线,集中消灭于主垂线上的直立天点或直立 地点。
第六章
三点透视
6-1 俯视透视和仰视透视特点及分类
二、分类
1、正俯视、正仰视
画者向下或向上看, 视心线与基面垂直 时的透视称为正俯 视或正仰视。
g
第六章
三点透视
6-1 俯视透视和仰视透视特点及分类
D1、E1,连接D1M3、E1M3与BV交于D、E,求出建筑的透
视高度
第六章
三点透视
6-2 倾斜透视画法
成角俯视透视图方法:
1、作三角形F1F2V,以及三个高,三个高交于O点,确定VO为主 垂线,与F1F2交于S° 2、以F1F2为直径作圆,与S°V交于S2,以V为圆心,VS2为半径 画圆弧,与F1V交于M3 3、假设O点为紧靠画面的一点,过O点作水平测线与hh平行,过
设计透视学知识点
![设计透视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791be5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a2.png)
设计透视学知识点设计透视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它在建筑、室内设计、产品设计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掌握设计透视的知识点,有助于提高设计师的专业能力和创作水平。
本文将介绍设计透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技巧。
一、透视的概念透视是指通过绘画或设计手法,将三维空间的物体在二维平面上进行呈现的一种画法。
透视图通过使用透视规律,以视角为基础,以真实的空间形式来描述对象,使得画面更具立体感。
二、透视的类型1. 单点透视:单点透视是最常见的一种透视形式,它使用一个消失点,将所有的平行线都汇聚到一个点上。
这种透视形式常用于建筑物的立面设计,可以使画面具有更强的深度感。
2. 双点透视:双点透视使用两个消失点,让平行线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分别汇聚到两个点上。
双点透视常用于室内设计和家具设计,可以更好地表现物体的长宽高比例和空间感。
3. 多点透视:多点透视适用于需要表现更复杂的空间情景,使用了多个消失点来绘制画面中的平行线。
这种透视形式常见于城市景观设计和科幻场景的构图,能够创造出奇幻的效果。
三、透视的原理透视是建立在视角的基础上的,它借助人眼在特定位置观察物体时产生的视觉效果来表现画面。
透视的关键在于掌握以下几项原理:1. 透视中心:透视中心是指透视图中的消失点,也是观察者所在位置的投影点。
在绘制透视图时,需要确定透视中心的位置,将物体相对于透视中心进行绘制。
2. 视线和水平线:视线是指观测者和物体之间的直线,在透视图中一般是竖直的。
水平线则是与视线相交的水平线,位于视图的高度位置。
视线和水平线的相交点决定了透视的中心和消失点。
3. 交点法则:透视图中的平行线相交于消失点,平行线越远离透视中心,相交点越靠近视图的边缘,相交点越靠近透视中心,相交点越靠近视图的中央。
四、透视的应用技巧1. 比例关系:在绘制透视图时,需要准确把握物体的长宽高和位置关系,体现出正确的比例关系。
同时,还要注意透视中的近大远小原则,即离观察者近的物体看起来更大,离观察者远的物体看起来更小。
室内设计透视学概述
![室内设计透视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9bb33c98bd63186bcebbc8f.png)
13.测点M(’Measllring):以灭点为圆心,灭点到视点的 距离为半径所作的圆与视平线的交点,也称量点、测量 点。 14.视角SA(Sight Artgle):任意两条视线与视点构成 的夹角。绘画上采用的视角不超过60。当视角过大时, 透视图形会产生不正常的变形。 15.视域(Visual Threshold):固定视点所能见到的空 间范围。绘画上通常采用60。以内的视域作画。视角左 右的视域叫舒适视域。 16.地平线HL(Hor[zoil Line): 平原上看到的天空与 地面的交接线。投影在透视画面上与视平线重合。
互相平行的直线的汇交于一点。
透视的名词术语
1.视点EP(Eye Point):画者眼睛所在的位置。 2.停点sP(standing Point):视点在基面上的 垂直落点,也称驻点。 3.画面PP(Picture Plane):眼睛与实景中间的 一个透明的平面,是构成透视图形必备的条件。 4.中心视线cVR(central Visual Rayr):视点 到画面的垂直连线,是视域圆锥的中轴线,又叫 视中线、中视线 5.视平线VH:过视心所作的水平线。 6.视高H(Heigtlt):视点到停点的垂直距离。
7.视距D(I)ist_a1-ICe):视点到视心的垂直距离。 8.视线SL(Sight Line):视点到物体上各点的连线。 9.基面GP(Grand Plarle):物体所在的平面,也是停 点的所在面。 10.基线GL(Grand Line):画面与基面的交接线。 11.灭点VP(V)(Vanistling Poiilt):不平行于画面的 直线无限远的投影点,也称消失点。 12.中心线CL(Central Line):过视心点所作的视平线 的垂线,也叫中垂线。
室内设计透视(4)
![室内设计透视(4)](https://img.taocdn.com/s3/m/78dbfafc700abb68a982fbdf.png)
2、人物与车辆的透视画法 、
三、阴影的透视画法 1、阴影的常用名词术语 、
阳面、阴线、影子、影线、乘影面、阴影、 阳面、阴线、影子、影线、乘影面、阴影、慢射光线
2、室内灯光下家具阴影的画法 、
3、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阴影画法 、
建筑物平面阴影的画法
平面图中树木、 平面图中树木、灌木阴影画法
室内设计透视( ) 室内设计透视(4)
室内平角透视图的画法 人物的透视图 阴影的透视画法
一、室内平角透视的画法
室内平角透视的特点是后墙面与画面稍成角度, 室内平角透视的特点是后墙面与画面稍成角度,消失 现象比较平缓,两侧墙面有构成一点透视之感, 现象比较平缓,两侧墙面有构成一点透视之感,但画面所 成之角是两点透视。平角透视图比一点、 成之角是两点透视。平角透视图比一点、两点透视的用途 更为广泛。 更为广泛。
平角透视作图方法一(已知房间高 、 平角透视作图方法一(已知房间高3M、长7M、深6M) 、 )
平角透视作方法二
二、人物的透视图
1、室内人物与配景的透视画法 、
室内人物及所有的配景都要按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绘制, 室内人物及所有的配景都要按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绘制, 作图时根据室内真高线, 作图时根据室内真高线,把各种姿势的人物依照着室内透视绘 制出来。在画透视图人物头部时, 宁小勿大。 制出来。在画透视图人物头部时,要宁小勿大。
建筑、树木、 建筑、树木、灌木等阴影的综合表现
室内设计透视学说课
![室内设计透视学说课](https://img.taocdn.com/s3/m/fa67391dff00bed5b9f31dc6.png)
三、教学设计与方法 1.教学模式 根据透视教学内容的特殊性,用“生活入手,实践+创作”教学 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做到“透视绘制方法和生活场景绘制相结合, 室内生活场景和室外生活场景绘制相贯通,命题式训练与室内场景 与设计创作相融合”,增强学生的表现力和创作能力,进一步贴近 职业岗位的要求,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2.方法手段 始终围绕课程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实行任务 驱动。 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任务驱动法,模仿引导法,案例分析法, 现场教学法,小组教学法,项目教学法
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教学目的
课时 理论 课内 教学大 教学 实训 纲要求 8 4 运用
项目 一 项目 二 项目 三 项目 四 项目 五
平行+成角
透视技法
掌握透视场景的 8 绘制方法
我爱我家
学生生活的室内 掌握室内场景的 8 场景 绘制技法 学生熟悉的学校 掌握室外场景的 7 室外场景 绘制技法 临摹优秀场景 提高场景表现能 5 力和塑造能力 设定命题创作 锻炼学生的创造 8 能力
2
6
掌握
校园一角
2
5
掌握
大师风采
1
4
熟悉
客厅
1
7
掌握
2.内容序化 通过对动漫设计行业岗位群的分析。依据各岗位所对应的工作任 务,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确定了透视绘制, 室内外场景,命题创作,动画场景创作由易到难的四大递进式工作 项目,来达到实用性、适用性和先进性,强调职业的核心能力。 3.表现形式 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多样而直观,如学校自用校本教材,电子课 件,视频资料 透视课由于其实践性强,主要以实训为主体,把整 体的教学以项目实训的方式分成以下环节: 透视讲解(讲授与现场绘制两种方式进行教学)---室内场景训练----室外场景训练(根据不同的场景类型 去绘制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如寝室,教室,校园, 超市等,让学生更快更好的去理解并运用所学理论) ----临摹优秀场景(在掌握一定的场景基础后,去临摹 优秀的场景作品,提高个人的塑造能力)---- 命题式 场景创作(设定命题,根据前面所学去进行短期的场 景创作)----室内场景设计。(最后进行大幅的室内场 景创作,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更能加强学生 的塑造和表现能力)
(完整版)室内设计透视1
![(完整版)室内设计透视1](https://img.taocdn.com/s3/m/600225ae0975f46527d3e1df.png)
日期
80
60
40
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
1-6制图要求与规范
2、小图标(用于2、3及4号图纸上)
设计号
(设计单位)
工程Βιβλιοθήκη (图纸图别(
30 或 40
总称
名称)
图分
、
项目
50 日期
)
30
25
30
85
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
1-6制图要求与规范
3、签字图标
签字图标配合小图标签字用,一般放在图纸左面图框 线外
直角水平变线:与主视线平行的直线。消灭于视平线上 的主点 45º角水平变线:平行于与视平线成45º角的水平线的直 线。消灭与视平线上的距点 余角水平变线:平行于与视平线不是0º、45º、90º的其 余任何角度的水平直线。消灭于视平线上的余点
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
1-5直线的透视规律
B、倾斜变线:与P和H都不平行(都倾斜)的直线。 其灭点是通过主点(或距点、余点)的铅垂线上的天点 或地点 上斜变线:近低远高的变线。灭点是视平线上方的天点 下斜变线:近高远低的变线。灭点是视平线下方的地点
1-2 透视图形的产生及透视图形的特征
一、透视图形的产生
人之所以能看见物体,是由于光线照射到的物体把光 线反射到人的视网膜上的结果。透视现象的产生是由 于景物与观察者之间的不同距离(即:有远近才有透 视现象)。而透视图形的产生是由于景物反射到人眼 内的光线通过画面时,与画面有许多的交点,把这些 交点连接起来就形成了透视图形
3、全长透视
变线的迹点和灭点的连线叫做该变线的全长透视。我 们在作直线的透视时,一般是求出该直线的迹点、灭 点和全长透视,再在全长透视上求出直线的两个端点 的透视,从而得到该直线的透视
室内设计一点透视法讲解学习
![室内设计一点透视法讲解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0cfaff58aef8941ea66e0598.png)
AB直线延伸至心点,从A点起作出水平线并量出所需要的等分,在H .L 上定出距点D2并分别向AC线上各点连线,在直线上交得各点,如再分割可继 续作透视线和水平线,即完成了直线的透视分割。
2.不规则的分割
步骤1:过A作基线G. L,在G. L上按已知尺寸取分割点,把端点T和B连接起 来,并延长交于H. L上,得到M点。
★ 视距、视角的选择
视距
如果视高已定,视点与画面 近 ,立方体上水平方向的轮廓线 的透视就会收敛的过于急剧,墙 面显得狭窄,因此透视效果不佳。
若将站点移后,视距增大, 两灭点相距远些,这时水平方向 线条的透视显得平缓,墙面宽阔, 透视效果较理想。
★ 视距、视角、画幅的关系
视距等于底圆直径时,视角 大致为53。,视距取3倍底圆直 径时,视角约为18。。一般视角 常选用37。~28。之间。
步骤3:通过距点向画框角连线(对角线),由C. V向画框各尺寸点连线,与 对角线相交得到各点,再作水平线,作出室内地平面图网格的透视。
步骤4:根据平面图中墙壁、门窗、家具等所在网格的位置,利用透视 图中局部的简捷画法,尽可能准确地定出墙壁、门窗、家具等在透视网格 中的位置,画出整个室内环境透视平面,并分别竖垂线。
步骤5:在视平线上按家具的尺寸向C.V引透视线,找到家具所放置的位 置,再作垂直线,作出家具在空间的透视。
2.由里向外
已知客厅地、顶平面图及立面图(房间长8m、宽7.3m、房高3m。每格代表1m)
步骤1:根据需要画出房间内框A、B、C、D,定出C.V、H.L,并由C.V 分别向房间内框作透视线,延长CD线(G. L),并把进深的尺寸量在上面,在 6.5m处向上引垂线,在H .L上交得距点D1 。
二、用距点法求作透视地网格
透视与空间知识点总结
![透视与空间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4f9124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05.png)
透视与空间知识点总结一、透视基础1. 什么是透视透视是一种艺术手法,通过构图和绘画技巧使画面更具立体感和深度感。
在视觉艺术中,透视是一种通过线条、颜色和明暗的变化来表现物体在空间中位置关系的技巧。
2. 透视的种类在绘画中,透视分为单点透视、双点透视和三点透视。
单点透视是通过一个消失点来表现物体在空间中的远近关系,双点透视则是通过两个消失点,而三点透视则通过三个消失点来表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
3. 透视的原理透视的原理是通过线性透视原理来表示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这是因为当物体远离人眼时,它会变小,同时,因为地平线的存在,使得物体的上下方向产生远近关系,通过这些原理来表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4. 透视的应用透视在绘画、建筑设计、摄影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通过透视可以让画面更加立体和有深度感。
二、透视的组成要素1. 消失点消失点是透视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在透视图中远离画面的方向上的一个点,可以分为水平、垂直和斜对消失点。
通过这些消失点可以确定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2. 透视线透视线是透视画中的线条,在透视画中用来表示物体的远近和高低关系。
透视线是通过消失点与物体的位置来确定的,通过透视线可以表示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3. 地平线地平线是透视画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观察者和物体所在平面的交点,通过地平线可以决定物体的高低和方位。
4. 画面构图画面构图是透视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通过透视画的组织结构以及物体的大小和位置来表现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
三、透视的绘画方法1. 确定消失点在绘制透视画时,首先要确定消失点的位置,通过消失点可以确定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2. 画透视线在确定了消失点的位置后,可以开始画透视线,通过透视线来表现物体在空间中的远近关系。
3. 表现立体感在绘制透视画时,通过透视线和消失点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通过合理的构图和画面布局来使得画面更具立体感。
4. 加入明暗效果在绘制透视画时,可以通过加入明暗效果来增加画面的立体感,通过适当的阴影来使得物体更具立体感。
室内设计制图与透视第1、2章
![室内设计制图与透视第1、2章](https://img.taocdn.com/s3/m/4cf261fb011ca300a7c39056.png)
• 3.基线:画面与基面的交线,用字母gg表示。 • 4.视点:绘图者单眼所在位置,用字母S表示。
• 12.主视线:垂直于画面P的视线,用字母Ss0表示。 • 13.空间点A的透视:视线SA与画面P的交点用字
母A0表示。 • 14.基透视:空间点在基面上的正投影的透视。 • 如在图1-2中,空间点A在基面上的正投影a叫做
第 2 章 正投影图的形成及表达方法
--③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关系
四、三视图间的尺寸关系 物体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三
视图是由同一物体,在同一位置情况下,进 行三个不同方向的投影得到的,因此各视图 间存在着严格的尺寸关系。如图2-9所示。 1.主视图和俯视图相应投影长度相等,并且 对正。 2.主视图和左视图相应投影高度相等,并且 平齐。 3.俯视图和左视图相应投影宽度相等。
第 2 章 正投影图的形成及表达方法
--③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关系
二、投影面的展平: 为了能在一张图纸上同时反映出
三个视图,必须把三个互相垂直的投 影面,按一定规则展开推平在一个平 面上。展平方法是:正面V保持不动, 水平面H绕OX轴向下旋转90°,侧面 W绕OZ轴向右旋转90°,使V、H、W 面位于同平面上。见图2-7所示。
• 11.视线:视点与被画物体上的点之间的连线,如图1-2中的SA。
基面 画面 基线 视点 站点 心点 视距 视高 视平面 视平线 视线
视平线(hh) 视线(SA)
画面
心点
主视线、视距(Ss0) 视平面(Shh)基线(ຫໍສະໝຸດ g)基面视点 站点
视高(Ss)
第 2 章 正投影图的形成及表达方法
室内设计透视2
![室内设计透视2](https://img.taocdn.com/s3/m/0be0ac6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b.png)
第二章 三视图及轴测图
2-1 三视图
4、三视图的联系规律
①三视图的投影对应关系(即“三等”关
系)
Z
A、主视图与俯视图 长度对正相等(长对正)
B、主视图与侧视图
W
高度平齐相等(高平齐)
C、俯视图与侧视图
O
宽度相等(宽相等)
注:俯视图和侧视图靠近主视
H
图的一方反映物体的后方,远
离主视图的一方反映物体的前 Y 方
2-2 轴测图
B、正面斜轴测 X轴、Z轴(不变形,为原长),且轴间角为900,Z轴常为铅 垂线,X轴常为水平线,Y轴为斜线,于水平线夹角常为300、 450或600(系数可自定,但常为0.5和1)
第二章 三视图及轴测图
2-2 轴测图
二、轴测图画法
1、坐标法
原理:根据立体表面上的每个顶点坐标,画出它们的轴 测投影,然后连接成立体表面的轮廓线
V X
第二章 三视图及轴测图
2-1 三视图
②、视图中线条和线框的空间意义 三视图中,每条粗实线(或虚线)可反映三种不同情况 A、反映物体上垂直于投影面的平面或柱面的投影 B、反映物体上两个表面交线的投影 C、反映物体上曲面轮廓线的投影
第二章 三视图及轴测图
2-1 三视图
每一个封闭的线框一般情况表示面(平面、曲面)
第二章 三视图及轴测图
2-1 三视图
6、应用三视图规律画图和看图
①、画三视图 画三视图时,首先确定主视、俯视和侧视方向,再根据 三等关系和投影特性画出三视图。尤其注意俯视图和侧 视图之间的宽相等和前后对应关系 A、利用联系规律作图
B、利用形体分析法作图
②、看三视图 根据三视图想出物体的形状、结构,在 看三视图时必 须结合三个视图一起看,并运用“三等”关系来分析
透视学原理的应用领域
![透视学原理的应用领域](https://img.taocdn.com/s3/m/736f65b7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98.png)
透视学原理的应用领域1. 建筑设计•利用透视学原理,建筑师能够更准确地估计建筑物的尺寸和比例。
•透视学原理可以帮助建筑师设计出更具艺术感和立体感的建筑结构。
•透视学原理在室内设计中可以帮助设计师合理安排家具和装饰品的摆放位置。
2. 绘画与艺术•透视学原理是绘画中的重要基础,能够帮助画家准确地表达物体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通过透视学原理的运用,艺术家可以创作出更具有深度和逼真感的作品。
•透视学原理在油画、素描、水彩等各种绘画媒介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3. 三维建模与动画制作•透视学原理在三维建模中非常重要,能够帮助设计师准确地构建和渲染三维模型。
•利用透视学原理,动画制作人员可以创建出更具真实感和立体感的动画效果。
•透视学原理在电影、电视和游戏等行业中广泛应用,为观众呈现出逼真的虚拟世界。
4. 广告与市场营销•透视学原理在广告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并增强广告的可读性。
•广告摄影师可以利用透视学原理创造出具有冲击力和吸引力的广告视觉效果。
•透视学原理在市场营销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能够帮助设计师创造出更具吸引力的产品包装和广告创意。
5. 教育与培训•透视学原理在教育和培训领域中被广泛运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三维空间和物体的关系。
•通过透视学原理的教学,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透视学原理在美术教育和设计课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和设计能力。
6. 舞台艺术与演出•透视学原理在舞台布景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创造出具有深度和立体感的舞台效果。
•舞台灯光设计师可以利用透视学原理设计出独特的灯光效果,增强演出的视觉冲击力。
•透视学原理在舞台艺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为观众营造出逼真的舞台环境。
7. VR与AR技术•透视学原理是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重要基础。
•通过透视学原理,开发人员能够创造出更真实、更具沉浸感的虚拟世界。
•VR和AR技术在游戏、教育、医学等领域中都广泛应用透视学原理。
室内设计透视基础
![室内设计透视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455c960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6.png)
室内设计透视基础室内设计的透视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它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展现空间的深度和立体感。
以下是室内设计透视的基础知识:1.透视的定义:透视是一种用于在平面上表示三维空间的技术。
在室内设计中,透视是通过绘画或渲染手法,使观者感受到空间的深度和远近关系。
2.透视的种类:一点透视:也被称为单点透视,是通过一个消失点将空间投影到一个平面上,适用于正面朝向的场景。
二点透视:使用两个消失点,通常适用于侧面朝向的场景,如大厅或长廊。
三点透视:包含三个消失点,适用于俯视或仰视的场景,比如高层建筑或天花板。
3.消失点的位置:水平线上的消失点:控制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收缩,影响水平面上的线条。
垂直线上的消失点:控制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的收缩,影响垂直面上的线条。
深度线上的消失点:影响物体在深度方向上的收缩,通常用于处理斜向的物体。
4.透视图的画法:建立基本轮廓:首先,绘制空间的基本轮廓,包括墙壁、地板和天花板的轮廓。
确定消失点:根据场景的朝向和种类,确定适当数量的消失点。
连接线条:使用消失点连接相应的线条,以达到透视效果。
添加细节:在基本轮廓的基础上添加家具、装饰等细节,使空间更加真实。
5.色彩和光影:空间深度的表现:使用深浅不同的色彩,表现出空间的深度感。
光源的设定:设定光源的方向和强度,使室内元素的光影效果更为真实。
6.实践和练习:场景选择:选择不同的场景,例如客厅、卧室、厨房等,进行透视练习。
不同透视类型:练习不同种类的透视,提高对于一点、二点和三点透视的掌握程度。
参考现实:观察真实的室内场景,了解光影和透视关系,有助于提高绘图的真实感。
通过掌握室内设计透视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设计师能够更好地呈现出他们的创意,使空间设计更富有深度和立体感。
不断的实践和练习是提高透视技能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种在画面上聚V集P VP点的透视现 象就叫平行透视。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二节 平行透视的基本特征
平行透视的基本特征有以下三点: 1.立方体的前后两个面与PP、EP平行,底面、顶面与GP平行。
2.所有向远处消失的立方体各边线都集中到HL线上的VP点上。 3.平行透视指视者在视域60。角之内所表现的画面中只有一个 VP点。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一节平行透视的定义
平行透视 又叫一点透视、焦点透视,它是最常用的透
视形式,也是最基本的作图方式之一。
室内设计透视学
以教室为例
当我们站在教室前面向后看时,会发现左右两 侧前后门窗的大小、高低,在视觉上均有变化, 呈现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现象
室内设计透视学
教室的各墙角线和门窗的顶线、底线等均向视中心 以教室为例 消失。假设各墙角线继续向前伸延,便会聚集到一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停点SP:
视点在基面上的垂 直落点,也称驻点。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画面PP:
作画时假设竖在物 体前面的透明平面, 是构成透视图形必 备的条件。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中心视线 CVR
视点到画面的垂直 连线,是视域圆锥 的中轴线,又叫视 中线、中视线、视 轴。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天点AP:
在地平线以上的灭 点。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地点BP:
在地平线以下的灭 点。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画幅PA:
在60度视角的视圈 线范围以内选取的 一块作画面积(图 2—2)。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视向VD:
A
室内设计透视学
M(D)
C B
第三节 平行透视的画法
一、正方形平行透视图的画法
5.由C点画一条与HL线、AB线平
行的线,该线与A点向VP点消失 线相汇得D点,CD线段就是正方
HL VP
形的远处边,这样AD、BC就是这
个正方形ABCD的透视深。
D
A
室内设计透视学
M(D)
C B
第三节 平行透视的画法
越近越清晰。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二节 透视的规律
二 物体远大近小的透视特征
掌握透视上的基本规律和特征,可以帮助我们 快而准地画好透视图,更好地理解远近虚实对比的 空间感,增强表现空间透视的能力,使我们设计的 效果图更具艺术魅力。
室内设计透视学
本章 要点
•透视学中有关平行透视的名词术语 •平行透视所包含的基本特征、原理 •正确应用平行透视绘制效果图
M(D)
A
B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平行透视的画法
一、正方形平行透视图的画法
3.从A点连接HL线上VP点, B点连接HL线上VP点。
HL VP
M(D)
A
B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平行透视的画法
一、正方形平行透视图的画法 4、A点向HL线上的M(D)点连线, 该线与B点向VP点消失的线相交 HL VP 得C点。
二、正立方体的画法
1.从A、B点分别向上作垂线,
得正方体高E、F点。
E
H
HL M(D)
D A
室内设计透视学
FG VP
C B
第三节 平行透视的画法
作画时所看的方向, 通常视向分为平视、 仰视、俯视三种。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四节 透视的规律
(一)近大远小
近大远小
(二)近宽远窄 (三)近清远差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一节 透视的规律
一 物体远大近小的透视特征
1 等高的物体近大远小。 2 等宽的距离近宽远窄。 3 构成透视图中的物体在一定的视距内,越远越模糊,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余点RP:
余角透视中在视平 线上,除了距点和 视心点以外的其他 灭点都叫余点。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距点之间 的灭点。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外余点OP:
余角透视中视平线 上视心与距点之外 的灭点。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视距D:
视点到视心的垂直 距离。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视线SL :
视点到物体上各点 的连线。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基面GP:
物体所在的平面, 也是停点的所在面。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基线GL:
画面与基面的交接 线。
室内设计透视学
室内设计透视学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平行透视的画法
一、正方形平行透视图的画法 1.先在画面上确定出HL线, 并在该线上确定VP点、M(D)点, HL VP 以上为完成平行透视的基本要素。
M(D)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平行透视的画法
一、正方形平行透视图的画法 2.根据正方形大小画一条与HL 线平行的正方形近处边AB线段。 HL VP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视心CV:
中心视线与画面的 垂直交点。又称心 点、主点、视心点。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视平线VH:
过视心所作的水平 线。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视平面HP:
视平线所在的水平 面。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视高H:
视点到停点的垂直 距离。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视角SA :
任意两条视线与视 点构成的夹角。绘 画上采用的视角不 超过60度当视角过 大时,透视图形会 产生不正常的变形。
室内设计透视学
60。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视域:
固定视点所能见到 的空间范围。绘画 上通常采用60度以 内的视域作画。60 度视角左右的视域 叫舒适视域。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灭点VP(V):
不平行于画面的直 线无限远的投影点, 也称消失点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中心线C L :
过视心点所作的视 平线的垂线,也叫 中垂线。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测点M :
以灭点为圆心,以 灭点到视点的距离 为半径所作的圆与 视平线的交点,也 称量点、测量点。
60。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地平线HL :
平原上看到的天空 与地面的交接线。 投影在透视画面上 与视平线重合。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距点DP:
以视心为圆心,
视距长为半径作圆称 作视距圆, 圆上的任意一点都 可以称为距点。常 用到的是视距圆与 视平线的两个交点, 是所有平行于地面、 与画面成45。角的 平行直线的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