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凹陷北斜坡阜宁组异常压力成因机制研究

合集下载

高邮凹陷北部斜坡瓦庄东地区断裂特征研究

高邮凹陷北部斜坡瓦庄东地区断裂特征研究
2 3 地 震 关 键 技 术 .
地 震解 释存在 多解性 ,因此 充分 利用各 种技术 ,研究 构造 区域发 育特 征 、断层 的平 面展 布及 主次断 层 的切 割关 系口 、地 层产状 及厚 度 区域 变化 和沉 积 环境 ,通 过钻 井 、测 井 、试 油 、试 采 等 资料 的反 馈 ,
石 油 天然 气学 报 ( 汉 石 油 学 院学 报 ) 江
2 1 年 8月 00
2 研 究 方法
2 1 地 震 资 料 目标 处 理 .
Hale Waihona Puke 研 究 区主要 由三维地 震资料 覆盖 ,经 过多轮 资料重 复处理 ,从 而获得 了最新 的高 邮东部 、瓦 6断块 北 三维地震 资料 ,重新处 理后 的新 资料 品质得到 明显提 高 。研 究 中以新处理 三维 地震 资料为 主 ,弥补局
・ 1 ・ 2 7
高 邮 凹 陷北 部 斜 坡 瓦庄 东地 区 断裂特 征 研 究
伍 国勇 ,胡 晓 春 ,熊 家 林
林赫喻生 式 ,永
江 油分 司质学究 ,苏 州2 苏 田公地科研院江 扬 21 5) 0 2
[ 要 ] 利 用 多种 技 术 手 段 的联 合 运 用 ,实 现 了高 邮 凹 陷 北 部 斜 坡 瓦庄 东 地 区断 裂 系统 的 合 理 组 合 ,并 对 摘
油 格 局 ,大 瓦 庄 构 造 面 貌 正 在 逐 步 显 现 。
1 研 究路 线
针对该 区地 质特点 ,对 其断 裂体 系建立 如 图 1的综 合精 细解释 流程 。
图 1 瓦 庄 东 地 区 地 震 精 细 解 释 流 程 图
[ 稿 日期 ] 2 1 0 —1 收 0 0— 3 0 [ 者 简介 ] 伍 国 勇 ( 9 0 ) 作 1 8 一 ,男 ,20 0 3年 大 学 毕 业 ,工程 师 ,现 主 要 从 事 物 探解 释 方 面 的 研 究 工作 。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宁组油气成藏期研究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宁组油气成藏期研究
关键词 :苏北盆地 ;高邮凹陷 ;阜 宁组 ;成藏期 ;热演化 ;流体包裹 体 中图分类号 :TE 1 . l2 3 文献标识码 :A
高邮凹陷位于苏北盆地东台坳陷中部 ,是苏北盆
地 沉 降最深 的一 个箕 状 凹陷 ,高邮 凹陷 的构造 格 局可 分 为南部 断 阶带 、 中部 深 凹带和 北部斜 坡带 。 高邮 凹陷
收稿 日期 :2 1 —1-1 ;修改 日期 :2 1-1 - 4 00 1 9 00 2 2
3 o421 C i erem Ep r l ’ 7 N 0 1 h aPt l xl ao ’ S n ou o t n I
温 梯度 为 2 . ℃/ i ,三垛 组平 均地温 梯度 为 2 . 不断调 整古地 温梯 度 ,来改善模 拟 风 值与 实测值之 间 26 k n 52 ℃/ m,戴 南组 平均地 温梯度为 3 . ℃/ m,阜 宁组 的拟合程 度 , k 21 k 最终得 到比较好 的拟合 结果 , 而确定 了 从 地温 梯 度较 高 ,平 均为 3 .E/ m。 56 k 该 区一 般 的热流演 化模 型 :古地温 梯 度在阜 宁组沉 积 时期 最大 , 4 ℃/ m, 为 5 k 三垛 组沉积 末期 降低为 4 ℃/ 1 镜质组反射率 ( 。 随热演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大 , k 抬升剥蚀期快速降低,到2 Ma 3 E/ m, 尺) m, 4 为 0 k 然 9 k 而且具 有 不可逆性 , 因此 , 质组 反射率 值主要 受最 高 后逐渐 降低 到现今 的 2 E/ m。 镜
裹体均一温度分析 ,对高邮凹陷阜宁组多个构造带的 混合岩 性 。混 合岩性 的物性 参数 如密度 、初 始孔 隙度 、 成 藏期 进行 确定 。 渗透率 、 缩 系数 、 压 热导 率 、比热等 由IS 件通过 对 E软 纯岩性相应参数的算术平均或几何平均计算生成。

高邮凹陷阜宁组一段储层成岩环境演化的流体包裹体证据

高邮凹陷阜宁组一段储层成岩环境演化的流体包裹体证据
墩构 造带 ; 中央 深 凹带 自西 向东 发 育 邵 伯 、 樊川 I 、 刘 五 舍 3个 次 级 凹 陷 。
图 1 高 邮 凹 陷构 造 单 元简 图
1 . 2 储 层 岩 石 学 特 征
通 过对 7 3口井 2 2 0个 岩心样 品进行 岩石 学统 计 , 结 果表 明 : 高 邮 凹陷 阜 宁组储 集 层 的砂 体 类 型 以细 砂
阜宁 组储层 经历 的成 岩事件 主要 包括 机械 压实作 用 、 胶结 作 用 和交 代作 用 、 重 结 晶作 用 、 溶 解 作用 。关 于储层 成 岩作用 特征 、 自生 矿物 及粘 土矿物 显微 特征 已有文 章详 细报 道 6 J , 所 以不 再赘 述 。阜 一段 储层 中 自 生矿 物类 型主要 有碳 酸盐 、 自生石英 、 自生 长石 、 黄铁 矿 和粘土矿 物等 。在 阴极发 光测 试条 件下 , 碳酸 盐矿 物
阜一 段来 自多个 物源 , 所 以在垂 向上 和平面 上 的成 熟度 均 差 于阜 三段 。碎 屑 间 以点 、 线 接触 为 主 , 粒 间 主要
为方 解石 、 铁方解 石 及粘土 矿物共 同胶 结 和充填 。常见 块状 层理 、 平行层 理 和少量 波状 砂纹 层理 。
1 . 3 储 层 成 岩 作 用 特 征
S c i e r e
方 解石 为较 亮 的黄 色光 , 白云石 为 暗红色 , 铁 白云 石一 般 不发 光 或发 很 暗 的光 。 自生 石 英胶 结 物 不 发光 , 高 岭 石矿 物 为海 兰色 光 。通过 铸体 薄 片显微 观 察 、 阴极 发光 等方 法对矿 物成 因进 行 了分析 , 对成 岩序 列判 断有 帮 助 的 自生 矿 物特 征如 下 。
戴 祉 平 等

高邮凹陷阜三段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研究

高邮凹陷阜三段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研究

高邮凹陷阜三段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研究摘要:岩体的形成机制研究及展布规律的研究,可以为油藏的勘探提供依据。

高邮凹陷阜三段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其是构成整个苏北盆地阜三段特大型三角洲的一个部分,区内平面上总体有3-4支北东向的三角洲向湖盆推进,它们在平面上相互拼接、复合连片,使砂体在北部斜坡带广覆分布。

其中东部因吴①断裂的初始活动,可能形成横向上相对受限的富砂带,此带砂体相对较粗,延伸较远,在其前端顺断层方向可能形成类似于有水道供应的浊积扇砂体。

而研究区中西部三角洲砂体因分流河道的多级分叉、分流河道规模逐渐变小加上湖浪的改造,形成朵叶状三角洲。

关键词:高邮凹陷沉积阜三段一、概况高邮凹陷物源主要来自于北~北东方向。

本文认为盆地内的建湖隆起及南部的通扬隆起并非阜三段沉积期的物源区,上述隆起区是后期构造作用的结果。

理由如下:1、从南部断阶带所钻的井阜三段地层岩性看,主要是厚层~块状黑色泥岩夹灰色粉细砂岩(据许庄地区钻井录井剖面)。

2、与高邮凹陷毗邻的海安凹陷沉积体系为细粒三角洲~湖泊体系沉积。

3、在研究区吴①断层和吴②断层之间的断阶带内的陈2井钻遇阜宁组及戴南组地层完整,尽管在吴①断层上升盘阜二段地层因剥蚀保存不全,阜四段和戴南组沉积缺失。

4、研究区北部的盐参1井阜三段则为不等厚互层的细粒~中粒岩屑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及灰黑色泥岩,砂岩多具正粒序构造,仍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

5、迄今为此,阜三段~阜四段除在苏北盆地西南部找到边缘相外,仍未发现湖岸沉积的依据。

阜宁组具有广覆式沉积、规模大、跨现今构造单元、跨海陆区域的特点。

因此,该沉积期原型盆到底有多大,仍需进一步研究。

二、构造演化认识高邮凹陷在苏北—南海盆地基本构架形成的基础上经历了K2t—Ef4的断—坳阶段,E2d—E2s的断陷阶段、晚古近纪以来的挤压、盆地反转阶段(以三垛构造事件为起点)以及新近纪的坳陷阶段,在坳陷阶段使整个盆地整体下降,并完全转化为西高东低的大型坳陷盆地,接受巨厚的河流—冲积相为主的沉积。

高邮凹陷阜宁组沉积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邮凹陷阜宁组沉积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邮凹陷阜宁组沉积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高邮凹陷位于扬子地区中部,是一个两翼高,中部低的凹陷。

阜宁组位于下古生界,是高邮凹陷区域的重要地层。

研究阜宁组沉积体系,对了解该地区构造演化和油气勘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对象:高邮凹陷阜宁组。

(2)研究内容:通过野外调查、岩心分析、地震资料解释等多种方法,研究阜宁组沉积体系的发育情况、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并探讨其形成机制和演化历史。

(3)研究方法:a.野外调查:对高邮凹陷阜宁组各个地点进行野外调查,并记录观察点位的地质信息和构造特征。

b.岩心分析:通过对阜宁组岩心的采集和室内分析,研究岩性、结构、组合和特征。

c.地震资料解释:利用高邮凹陷地区的测井、地震等资料,绘制地层剖面,进行地震资料解释,探究阜宁组沉积体系的地质构造特征和沉积环境等。

三、预期研究结果通过对高邮凹陷阜宁组的研究,预计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1)阜宁组沉积体系在高邮凹陷的发育情况和沉积特征;(2)阜宁组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3)阜宁组沉积体系的演化历史和油气勘探前景。

四、研究的进展和计划目前,通过野外调查和岩心分析,已经初步了解了高邮凹陷阜宁组的岩性、组合和特征等信息。

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将重点进行地震资料解释和模拟实验研究,以探究该地区的沉积体系演化和形成机制,并进一步研究其油气勘探前景。

五、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目前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1)数据采集不够全面,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2)研究方法有待完善,需要针对研究对象优化研究方法;(3)单独从阜宁组探讨油气勘探前景具有一定局限性,需要结合地区构造演化和其他地层进行综合研究。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解决:(1)加强数据采集,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全面性;(2)不断优化研究方法,探索适合该研究对象的多种研究方法,并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3)结合地区的构造演化和其他地层资料,深入研究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前景。

《高邮凹陷深凹带戴一段砂体识别及成因分析》获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高邮凹陷深凹带戴一段砂体识别及成因分析》获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作用与孔隙演化[ J ] . 油气 地 质 与 采 收 率 , 2 0 0 3, 1 0 ( 5 ): 8—9 . 杨立 干 , 陆英 , 陈平 原 .高 邮 凹 陷 上 下 第 三 系 之 间 地 层 剥 蚀
量的研究 [ J ] . 江汉石油学报 , 2 0 0 3 , 2 5 ( 2 ) : 3 3— 3 4
徐 田武, 王 英 民 .苏 北 盆 地 始 新 世 三 垛 运 动 剥 蚀 厚 度 恢 复 [ J ] . 石油 天 然 气 学 报 , 2 0 0 8, 3 0 ( 5 ) : 5 6— 6 0
[ [
m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H 成 因[ J ] . 同¨ 济 , 2 0 1 4, 4 2( 3 ): 4 7 4
r L [ r L [ r [
薛莲花 , 史基安 , 晋慧娟 .辽河 盆地沙 河街组 砂岩 中碳酸 盐 胶结作用对孔隙演化控 制机 理研究 [ J ] . 沉 积学报 , 1 9 9 6 , 2 2
( 4): 8 2—8 6 .
张建忠 , 许建华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西段 水下扇储层成 岩

4 0 5.
[ 2 ] 邱旭 明, 刘玉瑞 , 傅 强 .苏北盆地上 白垩统一 第三系层序地层 与沉积演化[ M] . 北京 : 地质 出版社 , 2 0 0 6: 2 2— 4 5 . [ 3 ] 吴思仪 , 司马立强 , 袁龙 , 等 .高 邮凹陷阜 一段低 渗透储 层特 征及成因分析[ J ] . 岩性油气藏 , 2 0 1 4, 2 6 ( 2 ): 4 7—5 3 . 【 4 ] 朱秋化 , 朱全友 , 陈刚强 , 等. 高 邮凹陷北斜坡 阜宁组储层成 岩 作用特征 [ J ] . 断块油气 田, 2 0 0 9, 1 6 ( 5 ) : 1 8— 2 0 . [ 5 ] 陆梅娟 , 于雯泉 , 王路 , 等 .高 邮凹陷 阜一段含 油砂岩 成岩作 用特征 [ J ] . 复杂油气藏 , 2 0 1 3 , 6 ( 4 ) : 1 1一l 5 . [ 6 ] 纪友亮 , 王艳艳 , 刘玉瑞 , 等, 高邮 凹陷 申 . 一段 差异成岩作用及

高邮凹陷阜宁组储层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邮凹陷阜宁组储层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邮凹陷阜宁组储层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
高邮凹陷位于扬子地台中部,是一个复杂的构造地区。

阜宁组是该区域晚中生代的主要储层之一,储层厚度大、空间分布复杂,研究其特征和成因对于深入理解该区域的构造演化和油气成藏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邮凹陷阜宁组储层的特征进行研究,探讨其岩性、物性、构造特征、油气分布及成藏机制,为该区域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3. 研究内容
(1) 进行文献综述,了解阜宁组储层在该区域的地质背景、沉积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2)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石薄片鉴定、物性测试等方法,对阜宁组的岩性、物性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

(3) 利用地震资料,对阜宁组的构造特征进行解释和分析。

(4) 通过资料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阜宁组油气分布及成因。

(5) 结合以上内容,提出阜宁组储层的成藏机制。

4. 研究方法
(1) 文献综述法,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阜宁组储层在该区域的基本情况。

(2) 野外地质调查法,利用地质实验、露头检查等方法对阜宁组的岩性、构造等特征进行野外地质调查。

(3) 数值模拟法,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阜宁组储层油气分布及成因。

5. 预期结果
本研究将对高邮凹陷阜宁组储层的岩性、物性、构造特征、油气分布及成藏机制进行深入研究,预计能够获得以下研究成果:
(1) 描述和分析阜宁组储层的岩性、物性特征。

(2) 解释和分析阜宁组储层的构造特征。

(3) 研究阜宁组油气分布及成因,并提出成藏机制。

(4) 对该区域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凹带生长断层特征与主控因素分析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凹带生长断层特征与主控因素分析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凹带生长断层特征与主控因素分析顾玉超;戴俊生【摘要】Study of fault growth in deep area of the Gaoyou Sag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ructural evolution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of the Gaoyou Sag. Based on high-precision 3D seismic data, the displacement-length relationship and throw data of faults are integrated to reconstruct the growth of the boundary fault and secondary faults in the eastern deep area of the Gaoyou Sag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fault growth are discussed by analyzing the tectonic stress field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Zhen 2 boundary fault had six segments which grew independently in the Eocene Dainan Period and subsequently linked into four segments in the Eocene Sanduo Period. The Zhen 2 fault growth included two phases: short rapid lateral lengthening initially in Dainan Period, followed by a longer phase of slip accumulation and linkage of segments in the Sanduo Period. The strike of Zhen 2 fault which is widely and gently undulate kept in step with Zhen1 extensional boundary fault that controlled the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the Subei Basin. The structure of Zhen 2 fault tips is contributed to interaction of fault segments. Two segments overlapped and linked with its neighbor by relay zone, otherwise the segments kept away from the fault and linked near the tip of the fault which interacting the growth progress. The secondary faults are linked alternatively by segments of NEE strike and EW strike and the segments of NEE strike aredeveloped initially in the Dainan Period. Numerical simulation demonstrated that the extensional direction in the area of secondary faults is parallel to the extensional direction of the region and barely influenced by the Zhen 2 boundary fault. The orientational change of the tectonic stress field between the Paleocene and Eocene led to the linkage of secondary faults, which means that the segments of NEE strike are developed by pre-existing fabrics of the Paleocene and the segments of EW strike linked the NEE segments later in the Eocene.%高邮凹陷深凹带生长断层研究对深入了解该区的构造演化和油气成藏具有重要意义。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页岩油富集主控因素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页岩油富集主控因素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页岩油富集主控因素段宏亮;孙雅雄;杨保良【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24(46)3【摘要】高邮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是苏北盆地页岩油勘探的重点区带和层系,已部署实施的8口页岩油水平井的成功,证实其具有非常大的页岩油勘探潜力和良好的勘探前景。

针对该层段页岩油井产能存在差异、富集主控因素认识不清楚等难点问题,综合利用岩心、测录井、分析测试数据和生产动态数据等资料,对阜二段地质特征和页岩油富集主控因素进行研究。

高邮凹陷阜二段泥页岩以长英质—黏土质混积岩和长英质—灰质/白云质混积岩为主,有机质丰度中等,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自下向上有机质类型由腐殖型向腐泥型逐渐转变,有机质丰度总体由低逐渐增高,具有较好的页岩油形成条件。

综合岩相、生油性、含油性、储集性、可压性等多因素评价可知,高邮凹陷阜二段共发育Ⅴ-4~Ⅴ-9、Ⅳ-2~Ⅳ-7小层和Ⅱ~Ⅲ亚段三套勘探有利层段。

阜二段页岩油富集具体表现为:①有利岩相组合是页岩油富集的物质基础,其中混积岩夹白云石条带是有利的源—储配置组合,页岩油产能高;②复杂的孔缝系统是页岩油富集的核心,层理缝和裂缝是页岩油流动的主要通道,有效沟通基质孔隙,提高页岩油导流能力;③较高的成熟度和良好的保存条件是页岩油高产稳产的关键,镜质体反射率(R_(o))介于0.8%~0.9%时滞留油含量相对较高,远离长期活动性断层的井游离烃含量(S1)相对较高。

【总页数】10页(P441-450)【作者】段宏亮;孙雅雄;杨保良【作者单位】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相关文献】1.苏北盆地金湖凹陷北港次洼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页岩油富集特征及主控因素2.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页岩油成藏条件分析3.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页岩油富集高产主控因素与勘探重大突破4.陆相页岩游离油定量表征及其影响因素——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为例5.苏北盆地高邮凹陷花页1井古近系阜宁组裂缝脉体流体演化及其对页岩油充注过程的指示意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隐蔽性断层构造特征分析与预测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隐蔽性断层构造特征分析与预测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隐蔽性断层构造特征分析与预测姜芹芹;周绍荣;朱光;谢成龙;王岩生;吴进飞【摘要】晚白垩世晚期—新生代发育的高邮凹陷,是苏北盆地南部典型富含油气的半地堑式断陷盆地,自南向北分为南断阶、深凹带与北斜坡.该凹陷复杂断裂构造系统与相应的沉积格局受印支期NEE向逆冲基底断层系与晚侏罗世伊泽纳崎板块高速斜向俯冲形成的NNE向左行平移基底断层系影响,同时受古近纪期间区域近SN 向拉张应力状态控制.北斜坡东部花瓦构造带主体EW向正断层与NNE向隐蔽性断层发育了限制型、连接型、复合型3类隐蔽性断块圈闭模式,同时在平面上形成多种组合样式.通过研究花瓦区隐蔽性断块圈闭实例与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分析总结出高邮凹陷NNE向隐蔽性断层的成因机制与构造特征,并推断了5条隐蔽性断层发育带.【期刊名称】《地质学刊》【年(卷),期】2016(040)001【总页数】10页(P37-46)【关键词】基底断层;斜向拉伸;隐蔽性断层;断块圈闭;高邮凹陷;苏北盆地;江苏【作者】姜芹芹;周绍荣;朱光;谢成龙;王岩生;吴进飞【作者单位】淮安市地质矿产勘查院,江苏淮安223001;淮安市地质矿产勘查院,江苏淮安223001;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淮安市地质矿产勘查院,江苏淮安223001;淮安市地质矿产勘查院,江苏淮安22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0.2+2苏北盆地南部油气富集的高邮凹陷已进入高成熟勘探阶段,再勘测到规模较大的构造油气圈闭的机率很低(邱旭明,2003;邓丽娟等,2009)。

因此,采用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对高邮凹陷内部复杂断裂构造系统进行分析解释,最终在寻找隐蔽性油气藏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本次工作主要依据高邮凹陷精细地震解释资料,并参考前人相关研究成果,重点剖析已探明的花瓦构造带隐蔽性断裂构造特征与断块圈闭发育模式,解析高邮凹陷隐蔽性断层的成因,进而为整个凹陷隐蔽性断层的空间分布提供理论预测,也为未来勘探隐蔽性圈闭指明了方向。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页岩油成藏条件分析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页岩油成藏条件分析

文章编号:1001-6112(2020)04-0625-07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doi:10.11781/sysydz202004625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页岩油成藏条件分析付㊀茜,刘启东,刘世丽,段宏亮(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江苏扬州㊀220009)摘要:碳酸盐岩夹层型页岩油为苏北盆地页岩油勘探的主要类型之一,高邮凹陷深凹 内坡带是阜宁组二段(E1f2)碳酸盐岩夹层型页岩油勘探的有利区㊂为进一步明确高邮凹陷E1f2页岩油 甜点 层段,运用扫描电镜㊁高温压汞㊁氮气吸附㊁CT扫描㊁X衍射㊁三轴力学㊁多温阶热解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了E1f2各页岩段的源岩品质㊁储层品质㊁工程条件及可动性㊂E1f页12㊁E1f页22为干热还原咸水的沉积环境,发育优质页岩;有机质丰度较高,平均有机碳含量分别为2.33%和1.63%,干酪根类型以Ⅰ㊁Ⅱ1为主,生烃条件最为有利;黏土矿物层片间孔较发育,储集空间以宏孔㊁裂缝为主;E1f页12 E1f页52脆性矿物含量在59.1% 63.6%,黏土矿物以伊/蒙混层和伊利石为主,E1f页22脆性指数最高为64.25%;在埋深大于3500m的范围内伊蒙混层向伊利石转化明显,页岩脆性及可压裂改造条件更好㊂高邮凹陷深凹 内坡带E1f页12㊁E1f页22页岩层段是下一步苏北盆地页岩油勘探方向之一㊂关键词:碳酸盐岩夹层;页岩油;成藏条件;阜宁组二段;高邮凹陷;苏北盆地中图分类号:TE132.8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ShaleoilaccumulationconditionsinthesecondmemberofPaleogeneFuningFormation,GaoyouSag,SubeiBasinFUQian,LIUQidong,LIUShili,DUANHongliang(ResearchInstituteof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SINOPECJiangsuOilfield,Yangzhou,Jiangsu220009,China)Abstract: Carbonatesandwichshaleoil isamainexplorationtargetintheSubeiBasin.Thedeepdepression-innerslopezoneoftheGaoyouSagisafavorableareafortheexplorationof carbonatesandwichshaleoil inthesecondmemberofFuningFormation(E1f2).Thesourcerockandreservoirquality,engineeringconditionsandmovabilityofeachshalesectionofE1f2wereanalyzedinordertofurtherclarify sweetspot sectionsbyusing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mercuryintrusionatelevatedtemperature,nitrogenadsorption,CTscanning,X⁃raydiffraction,triaxialmechanics,multi⁃temperaturepyrolysisandotherresearchmethods.TheE1fshale12andE1fshale22inthedeepdepression-innerslopezoneofGaoyouSagweredepositedinadry,hot,reducingandbrackishwaterenvironment,developingfavorableshalewithhighorganicmattercontent.TheTOCcontentsare2.33%and1.63%,respectivelyKerogensaremainlyoftypesⅠandⅡ1,withthemostfavorableconditionsforhydrocarbongeneration.Theinterlamellarporeswerewelldeveloped,andthereservoirspaceisdominatedbymacroporesandfractures.ThebrittlemineralcontentofE1fshale12toE1fshale52is59.1%-63.6%,andtheclaymineralsaredominatedbyillite/montmorillonitemixedlayerandillite.ThebrittlenessindexofE1fshale22is64.25%atmost.Intherangeofburialdepthgreaterthan3500m,theconversionoftheillite/montmorillonitemixedlayertoilliteisobvious,andtheshalebrittlenessandfracturingtransformationconditionsarebetter.TheE1fshale12andE1fshale22inthedeepdepression-innerslopezoneofGaoyouSagareexplorationdirectionsforshaleoilintheSubeiBasin.Keywords:carbonaterockinterlayer;shaleoil;reservoir⁃formingconditions;secondmemberofFuningshale;GaoyouSag;SubeiBasin㊀㊀随着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的成功㊁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常规油气资源的逐渐减少,非常规 常规油气时期已经到来,页岩油气革命已拉开序幕[1-6]㊂传统理论认为,页岩作为生油气烃源岩,而非储层,收稿日期:2020-03-30;修订日期:2020-06-09㊂作者简介:付茜(1991 ),女,助理研究员,从事非常规油气勘探研究㊂E⁃mail:1084202520@qq.com㊂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高邮 金湖凹陷区页岩油资源潜力与地质评价研究 (2017ZX05049001-005)和中国石化科技部项目 苏北盆地致密油形成条件与勘探潜力评价 (P18060 4)资助㊂㊀第42卷第4期2020年7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石㊀油㊀实㊀验㊀地㊀质PETROLEUMGEOLOGY&EXPERIMENT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ol.42,No.4Jul.,2020但随着以连续型 甜点区 为核心的非常规油气理论的革新,打破了这一 禁区 ,页岩油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之一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㊂目前,国内外对页岩油的范畴有不同理解,存在一定争议[7-8],页岩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㊂本文所述的页岩油为广义的概念[9-15],主要是指以游离态和吸附态赋存于富有机质页岩及其碳酸盐岩㊁砂岩薄夹层中的液态烃,为富有机质泥页岩生成但未能完全排出而滞留或仅经过极短距离运移而就地聚集的产物,属于自生自储型油气类型㊂针对页岩油国内外诸多学者开展了研究,在基质型或者裂缝型页岩油的储层物性㊁形成机理和富集条件等方面研究较为深入[16-23],但针对夹层型页岩油研究较少,对其地质特征㊁成藏条件等尚不明确㊂本文通过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凹 内坡带E1f2碳酸盐岩夹层型页岩油开展地质评价,研究夹层型页岩油成藏条件,明确页岩油勘探有利层段,为下一步页岩油勘探提供参考㊂1㊀地质概况苏北盆地位于苏北 南黄海盆地陆上部分,其南北分别以苏南隆起和鲁苏古陆为界,西至郯庐断裂,东与南黄海盆地相接,面积3.8ˑ104km2[24]㊂盆地内发育上白垩统泰州组二段(K2t2)㊁古近系阜宁组二段(E1f2)和四段(E1f4)等多套湖相泥页岩层,E1f2和E1f4泥页岩厚度大㊁分布广㊁丰度较高㊁脆性矿物含量高,生烃指标优于K2t2㊂从油气显示来看,在苏北盆地金湖凹陷和高邮凹陷E1f2和E1f4页岩层系见200余井次油气显示,有13口井试获原油,累计产油在1000t以上的井有4口,丰富的油气显示及试油成果证实苏北盆地E1f2和E1f4具备形成㊁聚集页岩油气的条件[25]㊂盆内发育碳酸盐岩夹层型页岩油和砂岩夹层型2种类型页岩油,其中E1f2碳酸盐岩夹层型页岩油油气显示更为丰富㊂E1f2碳酸盐岩夹层型页岩油勘探的有利区在金湖凹陷和高邮凹陷的深凹 内坡带,本文主要探讨高邮凹陷深凹 内坡带E1f2碳酸盐岩夹层型页岩油的成藏条件㊂2㊀成藏条件分析2.1㊀沉积环境分析高邮凹陷E1f2属半深湖 深湖沉积环境,根据岩电㊁沉积旋回等特征,将E1f2划分为E1f页12E1f页525个页岩层段㊂从微量元素来看,从早期的E1f页52到晚期的E1f页12沉积,微量元素Sr/Cu反映沉积环境是从半干热到干热到温湿变化,Sr/Ba反映沉积环境从半咸水到咸水到正常淡水变化,V/Cr反映沉积环境从还原到强还原到氧化环境变化,富有机质页岩形成于强还原㊁咸水环境向氧化㊁温湿㊁正常淡水环境过渡的最大湖泛面附近㊂这也就是说在E1f页12和E1f页22沉积期的干热㊁还原㊁咸水环境,生烃条件最为有利(图1)㊂2.2㊀源岩品质分析高邮凹陷阜宁组各亚段的有机质丰度都相对较高,有机碳(TOC)含量大于1%的页岩累计厚度50 350m㊂其中,E1f页12和E1f页22TOC含量分别为1.73% 2.83%和0.65% 2.54%;氯仿沥青 A 平均分别0.44%和0.18%;游离烃S1分别为0.25 1.14mg/g和0.1 1.12mg/g;生烃潜量S1+S2分别为5.59 13.28mg/g和1.85 13.82mg/g㊂富有机图1㊀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宁组二段富有机质页岩沉积环境Fig.1㊀SedimentaryenvironmentofE1f2organic⁃richshaleinGaoyouSag,SubeiBasin㊃626㊃㊀㊀㊀㊀㊀㊀石㊀油㊀实㊀验㊀地㊀质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42卷㊀㊀质页岩有机质类型以Ⅰ㊁Ⅱ1型为主,高邮凹陷深凹 内坡带E1f页12和E1f页22富有机质页岩Ro值一般为0.8% 1.1%,其中深凹带Ro>1.0%;Tmax为440 447ħ,演化程度中等,表现出成熟源岩生烃特征㊂相对而言,E1f页12㊁E1f页22有机质丰度最高,生烃条件最为有利(表1)㊂2.3㊀储层品质分析2.3.1㊀碳酸盐岩夹层厚度高邮凹陷深凹 内坡带各页岩层段均发育碳酸盐岩夹层,夹层主要分布在各页岩层段的尖峰段,岩性以纹层状 薄层状灰质泥岩㊁云质泥岩为主,层理较为发育,电阻率曲线呈 尖峰状 特征㊂E1f页12㊁E1f页22夹层厚度在10 20m,主要分布在瓦庄和卸甲庄地区,其中E1f页12碳酸盐岩夹层集中连续分布,厚度介于5 15m之间;E1f页22单个夹层厚约1m,累计厚度介于5 10m之间㊂E1f页32E1f页52夹层厚度为5 10m,其碳酸盐岩夹层厚度和范围均小于E1f页12和E1f页22(表1)㊂2.3.2㊀储集空间和性能运用岩心㊁薄片(普通薄片㊁铸体薄片㊁荧光薄片)㊁扫描电镜㊁CT扫描等分析[26],高邮凹陷深凹内坡带阜二段各页岩段储集空间主要包括微孔隙和(微)裂缝(图2),孔隙的孔径为0.3 8.2μm,主要包括黏土矿物片(层)间孔㊁晶间孔㊁溶蚀孔等无机质孔以及有机质孔㊂E1f页12㊁E1f页22黏土矿物片(层)间孔和晶(粒)间孔较发育,孔径以0.9 4μm为主,是主要孔隙类型;发育少量有机质孔及溶孔,最大有机质孔径为8.2μm,最大溶孔孔径为2μm㊂阜二段各页岩段孔隙度在1.3% 3.21%(表1),另外,从CT扫描分析可见,E1f页12孔隙度在3.11%5.11%,,HX28井在E1f页12(3655.6m)取样,CT孔隙度为5.11%;H2井在E1f页22(3391.2m)取样,样品灰质含量高页理较发育,从CT扫描孔隙骨架三维立体图可见,孔隙呈层状展布,CT孔隙度为3.11%(图2);FSX1井在E1f页32(3848m)取块样,CT孔隙度为3.31%㊂页岩孔隙主要分布在微孔 介孔 宏孔的范围,根据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APC)对孔隙的分类,微孔直径小于2nm,介孔直径250nm,宏孔直径大于50nm㊂由高温压汞实验可见(图3a-c),纵向上E1f页22以宏孔(>100nm)和微孔(<2nm)为主,E1f页32㊁E1f页42宏孔㊁介孔都不发育,主要以微孔(<2nm)为主;E1f页22宏孔分布频率明显大于E1f页32㊁E1f页42和E1f页52,孔隙发育较好㊂由氮气吸附实验可见(图3d-f),E1f页22孔隙类型为H3型,属宽平行板型孔隙,孔隙连通性较好,有利于油气运移;E1f页32属于H3-H4过渡类型,也就是宽平行板型孔隙 狭缝型孔隙过渡类型;E1f页42孔隙类型为H2型,属于墨水瓶型孔隙,孔隙相对孤立,连通性较差,不利于油气运移[27-29]㊂从岩心观察及薄片鉴定可见(图2),本区E1f页12 E1f页52裂缝均较为发育,共有4类5期裂缝,其中有效裂缝为正向剪切缝以及顺层缝[30],部分裂缝面含油明显;(微)裂缝开度多为60200μm,主要发育大量平行微裂缝㊁树根状㊁水波状等形态的微裂缝及构造 溶蚀(微)缝等,且部分裂缝极宽大,构造 溶蚀裂缝最宽处为200μm,内部多被硅质和暗色有机质充填㊂高邮凹陷深凹 内坡带E1f页12㊁E1f页22储集空间以宏孔孔隙和裂缝为主,其中黏土矿物片(层)间孔㊁晶(粒)间孔发育;E1f页32㊁E1f页42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孔隙相对不发育㊂3㊀工程条件3.1㊀脆性矿物含量一般来说,脆性矿物含量越高㊁黏土矿物含量越低,其可压裂条件越好㊂脆性矿物含量大于60%㊁黏土矿物含量小于30%,更利于压裂形成裂缝系统,也容易发育天然裂缝[31]㊂高邮凹陷深凹 内坡带E1f2脆性矿物含量主要根据X衍射全表1㊀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凹 内坡带阜宁组二段综合评价Table1㊀ComprehensiveevaluationofE1f2indeepdepression-innerslopezoneofGaoyouSag,SubeiBasin层位碳酸盐岩夹层厚度/mw(TOC)/%氯仿沥青 A /%S1/(mg㊃g-1)(S1+S2)/(mg㊃g-1)S1/w(TOC)/(mg㊃g-1)Tmax/ħ孔隙度/%脆性矿物/%脆性系数/%E1f页125 152.330.440.7710.680.324443.2163.444.39E1f页225 101.630.180.307.550.174433.2060.164.25E1f页325 100.970.090.085.220.054372.9860.542.38E1f页425 101.240.170.556.630.364401.3063.646.94E1f页525 100.830.130.212.560.194291.7059.146.75㊀㊀注:表中数值为平均值㊂㊃726㊃㊀第4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付茜,等.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页岩油成藏条件分析㊀图2㊀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凹 内坡带阜宁组二段各页岩段储集空间及类型a.扫描电镜,H2井,E1f页22,黏土矿物片间孔,孔径为0.97μm;b.扫描电镜,H28井,E1f页22,黏土矿物片间孔,孔径为0.232.08μm;c.扫描电镜,H2井,E1f页22,白云石晶间孔,孔径为0.31 1.62μm;d.扫描电镜,H28井,E1f页12,黄铁矿晶间孔,孔径为0.5 1μm;e.扫描电镜,D1井,E1f页22,方解石晶内溶孔,孔径为0.5 1μm;f.扫描电镜,H2井,E1f页22,有机质孔,孔径为1 8.2μm;g.CT扫描,H2井,E1f页22,云质含量高页理较发育,孔隙呈层状展布,孔隙度3.11%;h.CT扫描,HX28井,E1f页12,块样,孔隙呈层聚集状分布,孔隙度5.11%;i.岩心,HX28井,E1f页12,顺层缝,裂缝含油;j.岩心,FSX1井,E1f2页4,正向剪切缝含油;k.岩心,H2井,E1f页22,纹层状 薄层状云质泥岩;l.普通薄片,HX28井,E1f页12,平行层理微裂缝6条,裂缝极宽大,开度20 30μm;m.普通薄片,HX2井,E1f页22,大量树根状㊁水波纹状裂缝,开度10 40μm;n.荧光薄片,H2井,E1f页22,溶蚀裂缝充填硅质和暗色有机质,开度20 100μm;o.普通薄片,WX6井,E1f页22,发育平行层理微裂缝,开度50200μm;p.铸体薄片,H2井,E1f页22,构造 溶蚀裂缝,开度10 60μmFig.2㊀ReservoirspaceandtypeofeachshalememberofE1f2indeepdepression-innerslopezoneofGaoyouSag,SubeiBasin岩分析得到,本区带岩石矿物主要由石英㊁钾长石㊁斜长石㊁方解石㊁白云岩㊁黄铁矿以及方沸石组成,脆性矿物主要包括石英㊁长石㊁方解石和白云石㊂阜二段各页岩段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含量在59%65%;黏土矿物含量较低,含量在25% 35%㊂E1f页12㊁E1f页22㊁E1f页32㊁E1f页42㊁E1f页52泥页岩脆性矿物平均含量分别为63.4%,60.1%,60.5%,63.6%,59.1%(表1),黏土矿物平均含量分别为34.7%,35.1%,31.7%,25.4%,30.4%㊂E1f页42脆性矿物含量最高,黏土矿物含量最低;E1f页12脆性矿物含量次之,其余各页岩段含量相当㊂3.2㊀岩石力学参数阜二段各页岩段杨氏模量较高㊁泊松比较低,脆性系数较高,脆性较强,压裂改造条件较为有利㊂据FSX1井E1f2页岩岩石力学参数测试,其杨氏模量达48.8GPa,泊松比仅为0.1,与涪陵页岩气田五峰龙组 马溪组页岩相关参数可对比(其杨氏模量41.5GPa,泊松比0.22)[31],具有很好的可压裂改造性㊂通过三轴力学实验分析,高邮凹陷深凹 内坡带E1f2岩石脆性指数在42.38% 64.25%(表1),其中E1f页22脆性指数最高为64.25%,其余各页岩段脆性指数相差不大㊂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页岩可压裂性评价标准综合对比,高邮凹陷E1f页22可压裂级别为三级,可压裂性高㊂3.3㊀黏土矿物组成页岩在不同的成岩作用阶段,黏土矿物组成有所不同,从而使页岩可压裂性不同[27],但随着成岩演化作用的增强,页岩的脆性和可压裂性也会增强㊂㊃826㊃㊀㊀㊀㊀㊀㊀石㊀油㊀实㊀验㊀地㊀质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42卷㊀㊀图3㊀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凹 内坡带阜宁组二段各页岩段孔径大小及孔隙类型Fig.3㊀PoresizeandtypeofeachshalememberofE1f2indeepdepression-innerslopezoneofGaoyouSag,SubeiBasin㊀㊀黏土矿物主要由蒙脱石㊁伊利石㊁绿泥石和高岭石组成,黏土矿物遇水易膨胀,黏土矿物膨胀能力蒙脱石最强,其次是伊蒙混层,再次是伊利石和绿泥石,高岭石最不易膨胀㊂高邮凹陷深凹 内坡带E1f2碳酸盐岩夹层黏土矿物以伊/蒙混层和伊利石为主,各页岩段夹层伊/蒙混层和伊利石含量均大于80%,高岭石和绿泥石含量很少,含量均小于10%(图4a)㊂当埋深大于3500m,页岩成岩程度达中成岩期末,黏土矿物中伊蒙混层含量明显减少,伊利石含量几乎增加了一倍㊂由此可见,随着埋深加大,成岩演化程度增强,页岩的成岩程度增加,黏土矿物中伊蒙混层向伊利石转化更加明显,页岩脆性及可压裂改造条件变好[27](图4b)㊂3.4㊀可动性评价可动性分析主要评价含油率和可动系数2个关键指标[32]㊂含油率参数OSI值[OSI=S1ˑ100/w(TOC)]大于75mg/g时,页岩油开始可动,具有产出能力;OSI>100mg/g时,页岩层产出页岩油的能力良好㊂高邮凹陷深凹 内坡带阜二段OSI值多小于50mg/g,平均为5 36mg/g,仅有9个数据点大于100mg/g,可见该区可动潜力不高[33]㊂由多温阶热解分析可动系数S1-1/(S1-1+S1-2+S2-1)值可知,研究区纵向上各页岩层段可动系数都较低,E1f页12-E1f页42可动系数在1.06% 1.38%,平均为1.72%[32]㊂据此分析高邮凹陷深凹 内坡带E1f2页岩油含油率和可动系数评价结果不佳,页岩油可动性不高㊂4㊀ 甜点 层段优选综上所述,从源岩品质㊁储层品质㊁可压裂性等方面对高邮深凹 内坡带阜二段5个页岩层段进行对比评价可知,5个页岩层段可压裂条件㊁储集条件相差不大,但从生烃条件来看,E1f页12㊁E1f页22最为有利,从岩心CT扫描测得的孔隙度来看,E1f页12㊁E1f页22孔隙度相对更好㊂综合评价认为,E1f页12㊁图4㊀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凹 内坡带阜组二段页岩黏土矿物组成Fig.4㊀ClaymineralcompositionofE1f2indeepdepression-innerslopezoneofGaoyouSag,SubeiBasin㊃926㊃㊀第4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付茜,等.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页岩油成藏条件分析㊀E1f页22是高邮深凹 内坡带碳酸盐岩夹层页岩油勘探的 甜点 层段㊂5㊀结论(1)高邮凹陷深凹 内坡带E1f页22为干热还原咸水的沉积环境,发育优质页岩,生烃条件最有利㊂有利区内Ro>0.8%,干酪根类型以Ⅰ㊁Ⅱ1为主,E1f页12㊁E1f页22有机质丰度较高,平均TOC含量1.63% 2.33%;E1f页12㊁E1f页22黏土矿物片(层)间孔和晶(粒)间孔较发育,为主要孔隙类型,储集空间以正向剪切缝㊁顺层缝及宏孔为主㊂E1f页12 E1f页52脆性矿物含量为59.1% 63.6%,可压裂性较好,在埋深大于3500m的范围内伊蒙混层向伊利石转化明显,页岩脆性及可压裂改造条件更好㊂E1f2含油率㊁可动系数较低,可动性不高㊂(2)高邮凹陷E1f2碳酸盐岩夹层型页岩油勘探有利区为深凹 内坡带,E1f页12㊁E1f页22为页岩油勘探的有利层段㊂下一步需继续深化页岩可动性㊁可压性评价,为该区夹层型页岩油勘探取得突破奠定基础㊂参考文献:[1]㊀杨伟伟,冯渊,杨勇,等.页岩油藏的成藏条件及中国页岩油藏有利区展布[J].新疆石油地质,2015,36(3):253-257.㊀㊀㊀YANGWeiwei,FENGYuan,YANGYong,etal.ConditionsofshaleoilaccumulationanddistributionoffavorableareasinChina[J].XinjiangPetroleumGeology,2015,36(3):253-257.[2]㊀付亚荣.中国页岩气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3,27(6):19-22.㊀㊀㊀FUYarong.CurrentdevelopmentstatusandprospectofshalegasinChina[J].PetroleumGeologyandEngineering,2013,27(6):19-22.[3]㊀赵贤正,周立宏,浦秀刚,等.陆相湖盆页岩层系基本地质特征与页岩油勘探突破:以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古近系孔店组二段一亚段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8,45(3):361-372.㊀㊀㊀ZHAOXianzheng,ZHOULihong,PUXiugang,etal.Ge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shalerocksystemandshaleoilexplorationinalacustrinebasin:acasestudyfromthePaleogene1stsub⁃memberofKong2MemberinCangdongSag,BohaiBayBasin,China[J].Petroleum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2018,45(3):361-372.[4]㊀贾承造.论非常规油气对经典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理论的突破及意义[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7,44(1):1-11.㊀㊀㊀JIAChengzao.Breakthroughandsignificanceofunconventionaloilandgastoclassicalpetroleumgeologicaltheory[J].Petro⁃leum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2017,44(1):1-11.[5]㊀邹才能,翟光明,张光亚,等.全球常规 非常规油气形成分布㊁资源潜力及趋势预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5,42(1):13-25.㊀㊀㊀ZOUCaineng,ZHAIGuangming,ZHANGGuangya,etal.Forma⁃tion,distribution,potentialandpredictionofglobalconventionalandunconventionalhydrocarbonresources[J].Petroleum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2015,42(1):13-25.[6]㊀宁方兴.济阳坳陷页岩油富集主控因素[J].石油学报,2015,36(8):905-914.㊀㊀㊀NINGFangxing.ThemaincontrolfactorsofshaleoilenrichmentinJiyangDepression[J].ActaPetroleiSinica,2015,36(8):905-914.[7]㊀邹才能,朱如凯,吴松涛,等.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聚集类型㊁特征㊁机理及展望:以中国致密油和致密气为例[J].石油学报,2012,33(2):173-187.㊀㊀㊀ZOUCaineng,ZHURukai,WUSongtao,etal.Types,characte⁃ristics,genesisandprospectsofconventionalandunconventionalhydrocarbonaccumulations:takingtightoilandtightgasinChinaasaninstance[J].ActaPetroleiSinica,2012,33(2):173-187.[8]㊀邹才能,潘松圻,赵群.论中国 能源独立 战略的内涵㊁挑战及意义[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0,47(2):416-426.㊀㊀㊀ZOUCaineng,PANSongqi,ZHAOQun.Ontheconnotation,challengeandsignificanceofChina s energyindependencestrategy[J].Petroleum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2020,47(2):416-426.[9]㊀邹才能,潘松圻,荆振华,等.页岩油气革命及影响[J].石油学报,2020,41(1):1-12.㊀㊀㊀ZOUCaineng,PANSongqi,JINGZhenhua,etal.Shaleoilandgasrevolutionanditsimpact[J].ActaPetroleiSinica,2020,41(1):1-12.[10]㊀张金川,林腊梅,李玉喜,等.页岩油分类与评价[J].地学前缘,2012,19(5):322-331.㊀㊀㊀ZHANGJinchuan,LINLamei,LIYuxi,etal.Classificationandevaluationofshaleoil[J].EarthScienceFrontiers,2012,19(5):322-331.[11]㊀付茜.中国页岩油勘探开发现状㊁挑战及前景[J].石油钻采工艺,2015,37(4):58-62.㊀㊀㊀FUQian.Thestatus,challengeandprospectofshaleoil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inChina[J].OilDrilling&ProductionTechnology,2015,37(4):58-62.[12]㊀周庆凡,杨国丰.致密油与页岩油的概念与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2,33(4):541-544.㊀㊀㊀ZHOUQingfan,YANGGuofeng.Definitionandapplicationoftightoilandshaleoilterms[J].Oil&GasGeology,2012,33(4):541-544.[13]㊀贾承造,邹才能,李建忠,等.中国致密油评价标准㊁主要类型㊁基本特征及资源前景[J].石油学报,2012,33(3):343-350.㊀㊀㊀JIAChengzao,ZOUCaineng,LIJianzhong,etal.Assessmentcriteria,maintypes,basicfeaturesandresourceprospectsofthetightoilinChina[J].ActaPetroleiSinica,2012,33(3):343-350.[14]㊀POLLASTRORM.Totalpetroleumsystemassessmentofundis⁃coveredresourcesinthegiantBarnettShalecontinuous(uncon⁃ventional)gasaccumulation,FortWorthBasin,Texas[J].AAPGBulletin,2007,91(4):551-578.[15]㊀柳波,郭小波,黄志龙,等.页岩油资源潜力预测方法探讨:以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为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4(4):1472-1478.㊃036㊃㊀㊀㊀㊀㊀㊀石㊀油㊀实㊀验㊀地㊀质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42卷㊀㊀㊀㊀㊀LIUBo,GUOXiaobo,HUANGZhilong,etal.Discussiononpre⁃dictionmethodforhydrocarbonresourcepotentialofshaleoil:takingLucaogouFormationshaleoilofMalangSagascase[J].JournalofCentralSouthUniversity(ScienceandTechnology),2013,44(4):1472-1478.[16]㊀郑开富,彭霞玲.苏北盆地上白垩统 第三系页岩油气成藏层位及有利区带[J].地质学刊,2013,37(1):147-154.㊀㊀㊀ZHENGKaifu,PENGXialing.HydrocarbonaccumulationandfavorablezoneofshaleoilandgasinupperCretaceous-NeogeneofSubeiBasin[J].JournalofGeology,2013,37(1):147-154.[17]㊀张廷山,彭志,祝海华,等.海安凹陷曲塘次凹阜二段页岩油形成条件及勘探潜力[J].地质科技情报,2016,35(2):177-184.㊀㊀㊀ZHANGTingshan,PENGZhi,ZHUHaihua,etal.Formingcon⁃ditionsandexplorationpotentialofshaleoilfrommember2ofFuningFormationinQutangSubsag,Hai anSag[J].GeologicalScienceandTechnologyInformation,2016,35(2):177-184.[18]㊀王海方.苏北盆地古近系页岩油储层有效裂缝识别[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8(3):21-27.㊀㊀㊀WANGHaifang.RecognitionofeffectivefractureswithintheoilshaleinthefourthmemberofFuningFormationinNorthernJiangsuBasin[J].JournalofSouthwestPetroleumUniversity(Science&TechnologyEdition),2016,38(3):21-27.[19]㊀王红伟,段宏亮.盐城凹陷阜二段页岩油形成条件及富集规律研究[J].复杂油气藏,2016,9(3):14-18.㊀㊀㊀WANGHongwei,DUANHongliang.Formationconditionandenrich⁃mentruleofshaleoilinthesecondmemberofFuningFormationinYanchengSag[J].ComplexHydrocarbonReservoirs,2016,9(3):14-18.[20]㊀陈永昌,张金川,苏慧,等.东濮凹陷北部沙三段页岩油成藏地质条件分析[J].特种油气藏,2014,21(3):62-65.㊀㊀㊀CHENYongchang,ZHANGJinchuan,SUHui,etal.AnalysisofgeologicconditionsforEs3shaleoilaccumulationinthenorthernDongpuSag[J].SpecialOilandGasReservoris,2014,21(3):62-65.[21]㊀李文浩,卢双舫,薛海涛,等.江汉盆地新沟嘴组页岩油储层物性发育主控因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6,37(1):56-61.㊀㊀㊀LIWenhao,LUShuangfang,XUEHaitao,etal.MajorcontrollingfactorsofporopermcharacteristicsofshaleoilreservoirsintheXingouzuiFormation,JianghanBasin[J].Oil&GasGeology,2016,37(1):56-61.[22]㊀聂海宽,张金川.页岩气储层类型和特征研究:以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古生界为例[J].石油实验地质,2011,33(3):219-225.㊀㊀㊀NIEHaikuan,ZHANGJinchuan.Typesandcharacteristicsofshalegasreservoir:acasestudyofLowerPaleozoicinandaroundSichuanBasin[J].PetroleumGeology&Experiment,2011,33(3):219-225.[23]㊀付茜,刘启东,刘世丽,等.中国 夹层型 页岩油勘探开发现状及前景[J].石油钻采工艺,2019,41(1):63-70.㊀㊀㊀FUQian,LIUQidong,LIUShili,etal.Exploration&develop⁃mentstatusandprospectofsandwich⁃typeshaleoilreservoirsinChina[J].OilDrilling&ProductionTechnology,2019,41(1):63-70.[24]㊀邱旭明,刘玉瑞,傅强.苏北盆地上白垩统-第三系层序地层与沉积演化[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㊀㊀㊀QIUXuming,LIUYurui,FUQiang.SequencestratigraphyandsedimentaryevolutionofUpperCretaceousTertiaryinSubeiBasin[M].Beijing:GeologicalPublishingHouse,2006.[25]㊀程海生,刘世丽,段宏亮.苏北盆地阜宁组泥页岩储层特征[J].复杂油气藏,2015,8(3):10-16.㊀㊀㊀CHENGHaisheng,LIUShili,DUANHongliang.ShalereservoircharacteristicsofFuningFormationinSubeiBasin[J].ComplexHydrocarbonReservoirs,2015,8(3):10-16.[26]㊀赵习,刘波,郭荣涛,等.储层表征技术及应用进展[J].石油实验地质,2017,39(2):287-294.㊀㊀㊀ZHAOXi,LIUBo,GUORongtao,etal.Reservoircharacterizationanditsapplicationtodevelopment[J].PetroleumGeology&Experiment,2017,39(2):287-294.[27]㊀俞雨溪,罗晓容,雷裕红,等.陆相页岩孔隙结构特征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页岩为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6,27(4):716-726.㊀㊀㊀YUYuxi,LUOXiaorong,LEIYuhong,etal.Characterizationoflacustrineshaleporestructure:anexamplefromtheUpper-TriassicYanchangFormation,OrdosBasin[J].NaturalGasGeoscience,2016,27(4):716-726.[28]㊀格雷格SJ,辛KSW.吸附㊁比表面与孔隙率[M].高敬宗,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㊀㊀㊀GREGSJ,SINGKSW.Adsorption,surfaceareaandporosity[M].GAOJingzong,trans.Beijing:ChemicalIndustryPress,1989.[29]㊀李文镖,卢双舫,李俊乾,等.南方海相页岩物质组成与孔隙微观结构耦合关系[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9,30(1):27-38.㊀㊀㊀LIWenbiao,LUShuangfang,LIJunqian,etal.Thecouplingrela⁃tionshipbetweenmaterialcompositionandporemicrostructureofsouthernChinamarineshale[J].NaturalGasGeoscience,2019,30(1):27-38.[30]㊀刘平,陈书平,刘世丽,等.苏北盆地阜宁组泥页岩裂缝类型及形成期次[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9(6):13-20.㊀㊀㊀LIUPing,CHENShuping,LIUShili,etal.TypesandformingepochsofthefracturesintheshaleofFuningFormationofSubeiBasin[J].JournalofXi anShiyou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2014,29(6):13-20.[31]㊀唐颖,邢云,李乐忠,等.页岩储层可压裂性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J].地学前缘,2012,19(5):356-363.㊀㊀㊀TANGYing,XINGYun,LILezhong,etal.Influencefactorsandevaluationmethodsofthegasshalefracability[J].EarthScienceFrontiers,2012,19(5):356-363.[32]㊀彭金宁,邱岐,王东燕,等.苏北盆地古近系阜宁组致密油赋存状态与可动用性[J].石油实验地质,2020,42(1):53-59.㊀㊀㊀PENGJinning,QIUQi,WANGDongyan,etal.OccurrenceandrecoverabilityoftightoilinPaleogeneFuningFormation,SubeiBasin[J].PetroleumGeology&Experiment,2020,42(1):53-59.[33]㊀王秀宁,巨明霜,杨文胜,等.致密油藏动态渗吸排驱规律与机理[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9,26(3):92-98.㊀㊀㊀WANGXiuyu,JUMingshuang,YANGWensheng,etal.Dynamicimbibitionprinciplesandmechanismoftightoilreservoirs[J].Petro⁃leumGeologyandRecoveryEfficiency,2019,26(3):92-98.(编辑㊀徐文明)㊃136㊃㊀第4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付茜,等.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页岩油成藏条件分析㊀。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三段油藏描述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三段油藏描述

苏北盆地凑潼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三段油藏描述凑潼凹陷油气勘探始于1958年,长期由中石化华东分公司承担油气勘探开发工作,但其地质特征、油气水分布关系都非常复杂,对其有利储层的展布规律认识很少。

俞垛-华庄地区主要油气藏类型为构造油气藏,区内绝大多数油气藏与断层相关,为规模偏小的断块、断鼻型构造油气藏以及与断层相关的复合型油气藏。

该油气藏由于多期次的构造活动,导致凹陷发育了多期次断裂系统,特别是断裂带上不同时代发育的各种级别断层交织在一起,导致油田被分割为众多的小断块,且各断块含油气性差异较大。

本论文结合凑潼凹陷已有的勘探开发研究成果及认识,通过开展俞垛-华庄地区储层展布特征和精细地质建模研究,进一步搞活俞垛-华庄地区砂体的时空配置关系、储层的空间展布特征,进而进行地质建模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有如下几点:(1)阜三段分为4个油组20个小层27个单砂体。

用油组砂体厚度大,连通性好;I、W油组各单层砂体厚度中等;II油组各单层砂体较薄,主要分布在俞垛、叶甸地区。

沉积物源主要来自北部方向。

阜三段iv> i油组以三角洲前缘为主,沉积微相主要有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缘、河口坝、分流问湾、远砂坝等。

(2)斜坡上发育两组断裂:一组为控制凹陷的沉积与构造发育演化的东部边界断裂带北西倾向断层,断裂整体呈北东走向弧形展布,局部呈“ S'形,与凹陷的走向一致;另一组为凹陷斜坡带断层,它们的平面延伸距离相对较短,断裂走向为北东向-北东东向展布。

两组具断裂走向与构造等值线走向呈一定角度,形成众多的断块圈闭(3)俞垛-华庄地区以正常三角洲前缘业相沉积为主,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和席状砂微相。

IV油组到I油组表现为两个完整的进积沉积旋回m油组、i油组以浅水沉积为主,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比较发育;W油组以席状砂沉积为主,皿油组以深水前三角洲泥沉积为主。

(4)俞垛、叶甸和华庄地区目标层段内,叶甸和俞垛地区泥岩波阻抗值一般在6100-8000g/cm~3?m/s 左右,砂岩波阻抗值一般在8200-12000g/cm~3?m/s 左右。

高邮凹陷北斜坡阜宁组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高邮凹陷北斜坡阜宁组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f m te oe f 3w l u y ra te i eei t e pcl o r et o p co , e ett n m tsm tm ad r r o e s ns d e ,h a nt p sy i l cmpi ecm at n cm nao , eao ai n o h c s 2 li t a dg cy t ay sh i i s
S n u u S n a yu ChnGa g in z L a g n z Z e gY n i o gQih a o gQu n o e n qa g i o a g h n a me B
( e gi l r d cinP a t S e gi l e o a y S NOP C D n yn 5 0 1 C i a 2 olg f o R s u c s n 1  ̄h n lOiP o u t ln , h n l Oi i C mp n , I o f d i E ’ o g ig2 7 4 , h n ; . l eo - eo r e d C e Ge a I fr t n C i aUnv ri f P toe m, n yn 5 0 1 C ia n o ma i , h n ie s yo er lu Do g ig2 7 6 , h n ) o t
T e r s r or l h lg s man y fn a d tn n i s n n F n n o mai n o o t e n so e h e e v i i o o y i i l e s n s e a d sh t e i u ig F r t fn r r lp ,Ga y u D p e so . t i o o o h o o e r si n S n so e tp sa e ma ny d b i - ed p t i a d tn : a e n t e a ay i o a t g t i e t n a d c mmo h n s ci n a d tn y e r i l e rs fl s ah c s n s e B s d o h n l s fc si n s ci n o o s n h o n t i e t o

高邮凹陷北斜坡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的开题报告

高邮凹陷北斜坡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的开题报告

高邮凹陷北斜坡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的开题报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高邮凹陷位于扬子地块东南缘,为扬子地区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区,逐渐成为国内外石油行业关注的热点地区。

然而,高邮凹陷北斜坡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研究还不够深入,其构造演化和形成机理需要深入探讨。

因此,本研究选择高邮凹陷北斜坡为研究区域,探究其构造特征及对油气的控制作用,为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意见。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高邮凹陷北斜坡构造特征分析,包括其构造类型、构造演化历史和构造特征等方面。

(2)探讨高邮凹陷北斜坡控制油气的机制,包括构造对油气的影响、构造控制因素及影响程度等方面。

(3)通过地质实地调查、岩心分析、测井资料解释和地震资料处理等方法,探讨研究区域的油气勘探潜力及有效的勘探方法。

三、研究意义和预期成果
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高邮凹陷北斜坡的地质结构和构造演化过程,进一步探讨其对油气的支配作用,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发展方向。

预期成果包括:(1)详细介绍高邮凹陷北斜坡的地质和构造特征,分析其构造演化历史和演化类型;(2)探讨高邮凹陷北斜坡构造对油气的控制作用机制,深入分析构造控制因素及油气分布规律;(3)提出有效的油气勘探机制和策略,为该地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指导。

四、进度安排
(1)文献调研和资料搜集:1个月;
(2)地质实地调查、岩心分析和地震资料处理:6个月;
(3)数据解释和分析:2个月;
(4)论文撰写和答辩:3个月。

高邮凹陷陡坡带扇控型圈闭成藏主控因素与识别方法

高邮凹陷陡坡带扇控型圈闭成藏主控因素与识别方法

近年来,高邮凹陷戴南组隐蔽油气藏勘探工作不断深入,累计探明地质储量已近3000万吨,已发现的隐蔽油气藏主要毗邻南北控凹断层,类型以断层-岩性复合型为主[1],而扇控型隐蔽圈闭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因而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和研究意义,但因其发育的陡坡带和深凹带埋深跨度大、成藏条件复杂,制约了扇控型隐蔽油藏的勘探进展。

通过对陡坡带扇控型圈闭成藏主控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开展该类型圈闭识别技术研究,取得了不错的勘探效果,也为下步隐蔽油藏勘探提供了有力依据。

1区域地质概况高邮凹陷是苏北盆地南部东台坳陷的次级凹陷,南邻通扬隆起,北接柘垛低凸起,东靠吴堡低凸收稿日期:2019-12-26;修回日期:2020-05-14。

第一作者简介:马捷(1987—),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油气勘探综合评价工作。

E-mail:**********************。

高邮凹陷陡坡带扇控型圈闭成藏主控因素与识别方法马捷,廖文婷,夏连军,高德群(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6)摘要:邵伯、肖刘庄地区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黄珏、真武、曹庄地区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邵伯、樊川深凹部位发育湖底扇。

近岸水下扇控型圈闭成藏主要受沉积相带和储层物性控制,内扇、中扇、外扇均可成藏。

扇三角洲沉积为陡坡带最主要的沉积体系,紧邻烃源岩,通过大断层和不整合面沟通油源,成藏条件优越。

湖底扇圈闭在深凹带较为发育,其成藏主要受输导体系和储层物性控制,分析认为小断层、微裂缝是油气输导的主要通道。

针对扇控型圈闭预测的两大难点———储层埋深跨度大、物性预测难,建立了“从扇体形态描述到定量预测再到物性预测”的扇控圈闭地震识别技术模式,识别出多个圈闭,实施钻探了多口探井,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益。

关键词:扇控型圈闭;油气输导;沉积体系;成藏条件;主控因素;高邮凹陷陡坡带中图分类号:TE122文献标志码:A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recognition methods of the fan-controlledtraps in steep slope zone of Gaoyou SagMA Jie,LIAO Wenting,XIA Lianjun,GAO Dequn(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angsu Oilfield Company,SINOPEC,Nanjing210046,China)The nearshore subaqueous fan deposition systems are mainly developed in the Shaobo and Xiaoliuzhuang area,the Huangjue,Zhenwu,and Caozhuang areas have fan delta sedimentary systems,and the Shaobo and Fanchuan deep depressions have lacustrine fans.The formation of underwater fan-controlled traps in the nearshore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sedimentary facies and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and the inner,middle,and outer fans can form reservoirs.Fan delta in steep slope is the main depositional system,which is close to the source rocks,communicates with the oil source through large faults and unconformities,and has the superior conditions for forming reservoirs.The lacustrine fan traps are more developed in deep depressions,their accumulations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small faults and microfractures are the main channels for oil and gas transmission.Aiming at the two major difficulties in the prediction of fan-controlled traps,such as large depth of the lay and hard to predict physical properties,it was established a technical model of seismic identification for fan-controlled traps from the description of fan body shape to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to physical property prediction,which identified a number of traps,drilled some exploratory wells,and has obtained good exploration effects.Gaoyou Sag;steep slope;the fan-controlled trap;exploration practice第13卷第2期起与溱潼凹陷相连,西接菱塘桥低凸起与金湖凹陷相隔,东西长约100km,南北宽约25~35km,面积约2670km 2。

金坛盆地云林凹陷古近系阜宁组石盐矿缺失原因研究

金坛盆地云林凹陷古近系阜宁组石盐矿缺失原因研究

金坛盆地云林凹陷古近系阜宁组石盐矿缺失原因研究金坛盆地云林凹陷是一个重要的地质构造,其下部主要沉积盐相岩石,其中阜宁组是其主要的沉积层系之一。

在阜宁组中,石盐矿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矿物资源,但是近年来发现部分区域石盐矿资源有所缺失,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

通过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石盐矿在地质演化过程中的分布规律和形成机理,为石盐矿的有效开发提供参考。

石盐矿是一种特殊的湖盆型沉积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较为局限。

而在金坛盆地云林凹陷的阜宁组中,石盐矿的分布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导致了石盐矿资源的缺失现象。

经过对该现象的分析研究,我们认为石盐矿缺失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首先,构造演化作用是导致石盐矿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金坛盆地云林凹陷的地质演化过程中,长期受到构造力学因素的作用,地壳隆起和褶皱发生过程中破裂和断层的形成是导致石盐矿资源缺失的重要因素。

同时,构造演化对盆地内盐岩层的形成和分布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石盐矿可能分布不均,随机性较大。

其次,沉积环境变化也是导致石盐矿缺失的原因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盆地内水体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均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对盐岩层的形成和分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盆地内的湖泊环境、水流速度、水深等环境因素的改变可能使石盐矿分布不均,甚至出现缺失现象。

最后,地质年代也是影响石盐矿资源分布的重要环节。

金坛盆地云林凹陷的地质演化所涉及的年代跨度较大,而不同时期的岩石地质特征和沉积环境对石盐矿的分布都产生了影响。

因此,不同地质年代的岩石层内石盐矿的分布规律也不尽相同。

综上所述,金坛盆地云林凹陷阜宁组中石盐矿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构造演化、沉积环境变化和地质年代均对石盐矿分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深入研究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对于进一步探索金坛盆地云林凹陷阜宁组石盐矿资源分布规律和形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金坛盆地云林凹陷阜宁组石盐矿缺失现象的不断加剧,科学家们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石盐矿分布规律和形成机理等问题,展开了大量的数据分析工作。

高邮凹陷北斜坡戴南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高邮凹陷北斜坡戴南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高邮凹陷北斜坡戴南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仇永峰
【期刊名称】《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年(卷),期】2017(036)005
【摘要】高邮凹陷北斜坡戴南组油气来源复杂,通过对研究区戴南组已发现油藏原油系统采样,利用色谱—质谱分析技术,分析了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明确了油气来源.研究表明,依据饱和烃色谱及萜、甾烷指纹特征,戴南组原油在Pr/Ph值、规则甾烷、β-胡萝卜烷、伽马蜡烷含量等方面有较明显差别,反映了各类原油来自不同油源,可以划分为3类.Ⅰ类原油来自阜四段和阜二段混源油,母源以高等植物贡献为主,形成于半咸化环境,热演化程度较高;Ⅱ类原油主要来自阜四段成熟油,母源除了有高等植物的输入也有菌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输入;Ⅲ类原油来自阜二段成熟油,母源以高等植物贡献为主,形成于较强的还原咸化环境.
【总页数】6页(P14-19)
【作者】仇永峰
【作者单位】江苏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2.1
【相关文献】
1.高邮凹陷北斜坡戴南组原油运移特征分析 [J], 李兴丽;张秀文;王骏;刘平兰;宋宁
2.包裹体测温技术在高邮凹陷北斜坡戴南组油气成藏期中的应用 [J], 仇永峰
3.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戴南组一段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张妮;林春明;周健;陈顺勇;张猛;刘玉瑞;董桂玉
4.包裹体测温技术在高邮凹陷北斜坡戴南组油气成藏期中的应用 [J], 仇永峰
5.高邮凹陷北斜坡戴南组成藏规律分析 [J], 高国强;陈平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南洼陷压力演化与异常压力成因研究的开题报告

临南洼陷压力演化与异常压力成因研究的开题报告

临南洼陷压力演化与异常压力成因研究的开题报告【摘要】临南洼陷是中国东部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之一。

该区域油气资源丰富,但存在频繁的异常高压现象,影响了油气勘探的效果和安全。

因此,对临南洼陷压力演化和异常压力成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以往文献的综述和对地质资料的分析,结合实验室测井资料和孔隙压力资料,探讨临南洼陷压力演化和异常压力成因。

研究结果表明,临南洼陷的异常压力主要由三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构造运动、沉积物质量残余和连续沉积压实效应。

此外,研究还发现了地下水对异常压力的影响,为压力控制提供了新思路。

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临南洼陷的地质背景,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临南洼陷;压力演化;异常压力;成因分析;地下水【正文】1. 研究背景临南洼陷位于中国东部,是一个主要赋存油气的区域。

然而,在勘探和开发过程中,该区域频繁出现异常高压现象,给勘探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难度和风险。

因此,对临南洼陷的压力演化和异常压力成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研究现状目前,对临南洼陷的压力演化和异常压力成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构造运动对压力演化的影响。

通过对地震、测井和岩心等数据的分析,研究了临南洼陷构造运动对压力演化的影响,探讨了地层变形和应力状态的关系。

(2)沉积物质量残余和连续沉积压实效应。

通过地质和测井数据的分析,研究了临南洼陷沉积物质量残余和连续沉积压实效应对异常压力的贡献。

(3)地下水对压力的影响。

通过对地下水分布的研究,探讨了地下水对异常压力形成的作用机制。

3. 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旨在全面分析临南洼陷压力演化和异常压力成因,包括构造运动、沉积物质量残余、连续沉积压实效应和地下水等因素的作用。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以往文献的综述,对临南洼陷的地质背景和构造环境进行分析。

(2)对地质资料进行分析,提取出关键的序列地层和岩石类型,建立沉积压实模型和应力状态模型,探究压力演化的规律。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阜宁组储层成岩相特征_傅强[1]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阜宁组储层成岩相特征_傅强[1]

第35卷 第3期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 ol.35No.3 2008年6月JOURN AL OF CHENGDU UNIVERSIT Y OF T ECH NOL OGY (Scienc e &Technolog y Edi t i o n)Jun.2008[文章编号]1671-9727(2008)03-0225-07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阜宁组储层成岩相特征[收稿日期]2007-05-04[作者简介]傅强(1964-),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石油地质学专业,E -ma il:fuqiang@ 。

傅 强 陈海洲(同济大学/海洋地质0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摘要]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阜宁组(E 1f )碎屑岩成岩演化阶段处于早成岩B 期至晚成岩B 期。

通过成岩阶段的划分、砂体微相展布和砂体厚度、埋藏深度以及成岩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高邮凹陷阜宁组砂岩可以划分为七种成岩相:弱胶结弱溶解成岩相、碳酸盐胶结溶解成岩相、碳酸盐胶结交代成岩相、不稳定碎屑组分溶解成岩相、石英长石加大成岩相、较强胶结弱溶解成岩相和粘土杂基支撑的成岩相。

其中弱胶结弱溶解成岩相、碳酸盐溶解胶结成岩相和不稳定碎屑组分溶解成岩相是阜宁组砂岩原生与次生孔隙发育,储集条件较好的相区。

因此,编制阜宁组各亚段不同成岩相的分区图,对于在高邮凹陷中埋藏较深的区域寻找和预测有利次生孔隙发育区带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宁组;成岩相;次生孔隙[分类号]T E121.3 [文献标识码]A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是古近系阜宁组(E 1f )碎屑岩沉降深度最大的一个凹陷。

阜一段和阜三段砂岩是该凹陷油气勘探的主力储层。

由于位于高邮凹陷南部深埋的阜宁组砂岩储层经历了复杂的成岩作用,储层变得致密,有效储集空间主要由次生孔隙组成,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如何在致密储层中寻找次生高孔隙发育带和可能的岩性圈闭,已成为当前在高邮凹陷阜宁组中进一步进行油气勘探的难点与突破点。

高邮凹陷北斜坡阜三段低渗透储层测井评价的开题报告

高邮凹陷北斜坡阜三段低渗透储层测井评价的开题报告

高邮凹陷北斜坡阜三段低渗透储层测井评价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油气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储层测井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针对高邮凹陷北斜坡阜三段低渗透储层,进行储层测井评价,旨在探究该区域储层的物性特征及储层类型,为今后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本文将通过对高邮凹陷北斜坡阜三段低渗透储层的测井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研究该区域储层的物性特征,探究储层类型,以及储层的含油、含气性质。

2.研究方法
(1)采集储层测井资料,对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获取测井曲线。

(2)通过岩石物理参数计算储层物性参数:饱和度、孔隙度、渗透率等。

(3)对储层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储层物性参数对储层进行分类。

(4)结合地震影像资料,对储层进行构造解释和地层描述。

(5)综合分析测井曲线、聚类结果和地层描述,评价储层的含油、含气性质。

三、预期结果与创新点
1.预期结果
通过对高邮凹陷北斜坡阜三段低渗透储层的测井评价,预计可以得出该区域储层的物性参数和储层类型,进而评价储层的含油、含气性质。

2.创新点
本文将研究高邮凹陷北斜坡阜三段低渗透储层的物性特征及储层类型,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储层进行分类,并结合地震影像资料进行构造解释和地层描述,对该区域储层进行了全方位的测井评价,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卷第3期
复杂油气藏 Complex Hydrocarbon Reservoirs
. fzyqa. 2019. 03. 004
高邮凹陷北斜坡阜宁组异常压力成因机制研究
吴峰,钱诗友,郑元财
(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09)
收稿日期:2019 -05 -21;改回日期:2019 -07 -10。 第一作者简介:吴峰(1985—),工程师,从事石油天然气地质研究 工作° E - mail: wufeng. jsyt@sinopec. com。 基金项目: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项目《高邮凹陷北斜坡评价勘 探提高效益关键技术研究》(JS18002)。
成因作用的地质条件入手,结合实测数据共同分析。
测压 据显示异常压
分布在阜二段,因
此以阜二段为主要研究 o
3.1.1 不均衡压实
正常压实作用过程中,压 流体排出达到平
,孔隙流体压 持静水压力;但在快速沉积过程
,流体的排出速度无法 孔隙容积的减少,滞留
-24 -
复杂油气藏
2019年9月
结合本区 地层压力特征,


0.9和1.2作为
,将地层压 分为低压(压
于0.9)、常压(压
为0.9~1.2)和
压(压力系数大于1.2)3种基本类型。
计实测地层压 据结果: 上,阜宁组异
常高压 分布在北 内
深;上,
常高压
在阜二 岩、阜三 部砂岩
储集层和阜
部砂岩储层中。
中图分类号:TE122
文献标志码:A
Study on forming mechanism of abnormal high - pressure in Funing Formation in nortUern slope of Gaoyou Sag
WU Feng, QIAN Shiyou, ZHENG Yuancar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angsu, Oilfield Company, SINOPEC, Yangzhou 225009 , China)
Abstract: Abnooma: high - pressure in the northern slope of Gaoyou Sag ir mainly developed in the second membev, the bottom of the third membev, and the top of the first membev of Funing Foomation. By analyzing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the abnoomaO high - pressure in Funing Formation, 0 was concluded that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dehydration of clay minerals were the main causes of abnormaU high - pressure in the second membev of Funing Formation, and the conduction overpressure of fluid was the cause of abnormaU high 一 pressure in the third membee and the drst membee of Funing Forma­ tion. On thir basis, it was resumed the overpressure evolution process of Funing Formation in the northern slope.
摘要: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北斜坡阜宁组异常高压主要发育在阜宁组二段(阜二段)、阜宁组三段(阜三段)底部和阜宁组一
段(阜一段)顶部。综合分析异常高压成因机制得知:生g作用、黏土矿物脱水是阜二段异常高压的主要成因;流体传导超压
是阜三段、阜一段异常高压的成因。在此基X上恢复了研究区阜宁组超压演化过程。
关键词:高邮凹陷异常高压阜宁组成因机制
灰色粉砂岩互层;阜二段为半深湖-深湖亚相沉积,
岩性为深灰-黑色泥岩、泥灰岩;阜三段为三角洲前
缘亚相沉积,岩性为灰色泥岩与粉砂岩互层;阜四段
为大套半深湖-深湖亚相的深灰色泥岩、泥灰岩。
阜三 和阜
三 沉积的砂 层,为
要富油层系,阜四段和阜二段为湖相泥岩沉积。
2地层压力特征
不同学者曾对超压分类提出了多种方案[2-3]"
1研究区概况
高邮凹陷为南断北超的箕状凹陷,斜坡带位于 凹陷北部。北斜坡被一系列NE和近EW断层切割 而形成众多断鼻或断块,并已发现多个含油构造 (图1 )"研究区阜宁组自下而上发育阜一段 (EJ;)、阜二段(EE )、阜三段(E16 )和阜四段
()四套地层:阜一段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顶
部为灰色泥岩与粉砂岩互层,中下部为棕色泥岩与
研究区不同层 测压 据与深度的 图

(图2):阜宁组地层压 常压为主,压力
为0.9-1. 2。 深度约2 300 m开始,仅有
常高压
幅度 。
于国东部
断陷盆地 的异常高压,研究区阜宁

压值不 分典型, 幅度和

0 4 8km11


堡 柳/
Id Yl I o I

断层油藏探井
图1高邮凹陷北斜坡构造纲要(EjS底地震反射界面即T33)
Key words: Gaoyou Sag; abnormal high - pressure; Funing Formation ; forming mechanism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北部斜坡带(简称北斜坡) 油气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勘探逐渐深入,斜坡带 和深凹内多口探井在阜宁组钻遇了异常高压。据国 内外成熟探区的勘探经验,异常高压与油气藏关系 密切,对于油气运移、储层改善、盖层保存、油藏分布 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1]"本文以高邮凹 陷北斜坡阜宁组地层压力为研究对象,探讨阜宁组 异常高压的成因机制,对阜宁组油气成藏动力及富 集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