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备课精选2015年高中数学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同步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1_1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_2.1.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数学_2.1.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跟踪练习:(学生口答完成)【例2】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坐标分别是(-2,0), (2,0),椭圆上一点P到两焦点的距离的和等于210,求它的标准方程.(学生黑板板演)从基础入手,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

即掌握两种类型的椭圆方程的异同和根据标准方程判断焦点位置的方法(看大小)。

教师分析:学生黑板板演。

反馈练习1.已知椭圆的方程为:2212516x y+=,请填空:(1) a=__,b=__,c=__,焦点坐标为___________,焦距等于__.(2)若C为椭圆上一点,F1、F2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并且CF1=2,则C F2=___2.椭圆3x2+2y2=1的焦点坐标是()A.(0,-66)、(0,66) B.(0,-1)、(0,1)C.(-1,0)、(1,0)D.(-66,0)、(66,0)3.如果方程x2+ky2=2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那么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利用练习,及时反馈,强化知识点的学习。

上一点P《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学情分析《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选修1-1第二章的第一节内容。

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来讲,学生已经在高一学习了直线和圆的方程及其性质、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对解析几何有一定的了解,已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生理特点及认知特点分析,高中二年级学生正值身心发展的鼎盛时期,思维活跃,又有了相应知识基础,所以他们乐于探索、敢于探究。

但是由于学生学习解析几何时间还不长、逻辑思维能力感性强,不够严密,运算能力较弱.再者从圆到椭圆,学生思维上会存在障碍,所以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要多作铺垫,扫清他们学习上的障碍,保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比如设计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椭圆,通过寻找,感受椭圆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提升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实验探究画椭圆,感受动手的快乐,体验画出椭圆的成功的喜悦,也能够激发同学们学习本节课的热情。

人教A版高中数学高二版选修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导学案

人教A版高中数学高二版选修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导学案

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椭圆的定义,掌握求椭圆的方程.2、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身操作加深定义的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发现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解析法的思想。

二、【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

三、【教学过程】【回顾知识,提出问题】(一) 新课复习:(1)圆是如何定义的?(2)到两定点距离之和为定值的点的集合又是什么曲线呢?(二)问题导学:问题1:根据课本上椭圆的定义,制作教具,画椭圆问题2:写出椭圆上的点满足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3: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_______。

两个定点的距离用______表示。

常数用______表示【合作探究】:椭圆的定义为什么要满足2a >2c呢?(1)当2a >∣F1F2∣时,轨迹是_____(2)当2a =∣F1F2∣时,轨迹是_____(3)当2a <∣F1F2∣时轨迹是. _____【小试牛刀】动点P到两定点F1(-4,0),F2(4,0)的距离和是8,则动点P 的轨迹为()(A)椭圆(B)线段F1F2(C)直线F1F2(D)不能确定。

问题5:建立坐标系后,利用问题2的关系式,写出推导椭圆方程的过程问题6:椭圆的标准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7:上面的a,b,c三个量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问题8:如何判断焦点在何轴?【小试牛刀】根据下列方程,分别求出a 、b 、c(1)椭圆标准方程为161022=+y x ,则a = ,b = , =c ; (2)椭圆标准方程为1522=+y x ,则a = ,b = , =c ; (3)椭圆标准方程为8222=+y x ,则a = ,b = , =c .四、【例题讲解】 例1 已知椭圆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2,0-,()2,0,并且经过点53,22⎛⎫-⎪⎝⎭,求它的标准方程.变式题:1.已知椭圆的焦点在y 轴上,且椭圆经过点P(-2,2)和Q(0,-3),求此椭圆的标准方程.变式题:2.已知椭圆经过两个点P(-2,2)和Q(0,-3),求此椭圆的标准方程.【规律方法总结】五、【课堂检测】1.如果椭圆13610022=+y x 上一点P 到焦点F 1的距离等于6,那么点P 到另一个焦点F 2的距离是_____.2.写出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1) 1,4==b a ,焦点在x 轴上; (2)15,4==c a ,焦点在x 轴上.六、【归纳总结】1.椭圆的定义2.椭圆的标准方程.3.会根据条件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掌握其方法.附答案:1.14 2. 2222(1)116(2)116x y y x +=+=。

湘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同步精练:2.1.1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 含解析

湘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同步精练:2.1.1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 含解析

1椭圆x2+错误!=1的一个焦点是(0,错误!),那么k等于().A.-6 B.6 C.5+1 D.1-错误!2如果方程x2+ky2=2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那么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A.(0,+∞) B.(0,2) C.(1,+∞) D.(0,1)3方程错误!+错误!=10化简的结果是( ).A.错误!+错误!=1 B.错误!+错误!=1C.错误!+错误!=1 D.错误!+错误!=14椭圆错误!+错误!=1的焦点坐标为().A.(±4,0)B.(0,±4)C.(±3,0)D.(0,±3)5椭圆错误!+错误!=1的焦点为F1和F2,点P在椭圆上,如果线段PF1的中点在y轴上,那么|PF1|是|PF2|的( ).A.7倍B.5倍C.4倍D.3倍6已知F1,F2为椭圆错误!+错误!=1的两个焦点,过F1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若|F2A|+|F2B|=12,则|AB|=________。

7椭圆错误!+错误!=1的焦点为F1,F2,点P在椭圆上.若|PF1|=4,则|PF2|=__________,∠F1PF2的大小为__________.8已知动圆M过定点A(-3,0),并且在定圆B:(x-3)2+y2=64的内部与其相内切,则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9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1,0),(1,0),直线AM,BM相交于点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为m(m<0),求点M的轨迹方程并判断其轨迹的形状.10求中心在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且经过A(错误!,-2)和B(-2错误!,1)两点的椭圆的标准方程.参考答案1。

解析:由焦点坐标为(0,错误!),知焦点在y 轴上,∴k -1=(5)2。

∴k =6.答案:B2. 解析:∵x 2+ky 2=2,∴错误!+错误!=1。

∵焦点在y 轴上, ∴2>2,>0,k k ⎧⎪⎨⎪⎩ ∴0<k <1.答案:D3. 解析:此题可从椭圆的定义入手.方程表示动点(x ,y )到(2,0)与(-2,0)的距离之和等于10,且10大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4,故该动点(x ,y )的轨迹为椭圆.∴2a =10,a =5。

《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案及课堂实录(精)

《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案及课堂实录(精)

《2.1.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案及课堂实录保俶塔实验学校张小妹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椭圆的定义;明确焦点、焦距的概念;了解用椭圆定义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2.能力目标:学生感知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普遍联系,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优良作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的情趣,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形成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态度。

二、重点、难点及关键重点: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的应用;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三、教学方法启发、探索四、教学媒体运用多媒体教学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首先用几何画板展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迹,形象地给出椭圆,然后请同学们列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椭圆形的例子。

以生活中的椭圆引入。

此时教师指出:椭圆在实际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学习椭圆的有关知识也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如何统一地研究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椭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设计意图:本环节由实际例子引入概念,使学生易于接受,同时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椭圆的兴趣,也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课堂实录:师:在上课之前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太阳公转的轨迹 (几何画板展示) 。

思考太阳公转的轨迹是什么?生:椭圆。

师:是的。

其实生活中椭圆形状的东西也很多,如我们的操场,我们吃的西瓜、鸡蛋等。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下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2.尝试探究,形成概念——动手作图。

工具:纸板、细绳、图钉作法:用图钉穿过准备好的细绳两端的套内,并把图钉固定在两个定点上,然后用笔尖绷紧绳子,使笔尖慢慢移动,观察画出的是什么样的一条曲线。

完成表格:提出问题:M点在动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是不变的?1. F1、F2——定点。

2.∣MF1∣+∣MF2∣=2a。

给出椭圆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是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

两个定点F1、F2称为焦点,两焦点之间的距离称为焦距,记为2c。

高中数学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1.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学案(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1-1-北师大版

高中数学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1.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学案(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1-1-北师大版

1.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学习目标 1.了解椭圆的实际背景,了解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与化简过程.2.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几何图形.知识点一椭圆的定义1.定义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集合叫作椭圆.这两个定点F1,F2叫作椭圆的焦点,两个焦点F1,F2间的距离叫作椭圆的焦距.2.椭圆的集合表示设M为椭圆上任意一点,椭圆的两个焦点为F1,F2,根据椭圆的定义可知,椭圆可以视为动点M的集合,表示为{M||MF1|+|MF2|=2a,2a>|F1F2|,a为常数}.知识点二椭圆的标准方程焦点在x轴上焦点在y轴上标准方程x2a2+y2b2=1(a>b>0)y2a2+x2b2=1(a>b>0)图形焦点坐标F1(-c,0),F2(c,0)F1(0,-c),F2(0,c) a,b,c的关系c2=a2-b21.到平面内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作椭圆.( ×) 2.椭圆标准方程只与椭圆的形状、大小有关,与位置无关.( ×)3.椭圆的两种标准形式中,虽然焦点位置不同,但都具备a2=b2+c2.( √) 题型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例1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焦点在y 轴上,且经过两个点(0,2)和(1,0);(2)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0,-2),(0,2),并且椭圆经过点⎝ ⎛⎭⎪⎫-32,52; (3)经过点P ⎝ ⎛⎭⎪⎫13,13,Q ⎝ ⎛⎭⎪⎫0,-12. 考点 椭圆标准方程的求法 题点 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解 (1)因为椭圆的焦点在y 轴上,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y 2a 2+x 2b2=1(a >b >0).又椭圆经过点(0,2)和(1,0), 所以⎩⎪⎨⎪⎧4a 2+0b 2=1,0a 2+1b 2=1,所以⎩⎪⎨⎪⎧a 2=4,b 2=1.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 24+x 2=1. (2)因为椭圆的焦点在y 轴上,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y 2a 2+x 2b2=1(a >b >0),由椭圆的定义知, 2a =⎝ ⎛⎭⎪⎫-322+⎝ ⎛⎭⎪⎫52+22+⎝ ⎛⎭⎪⎫-322+⎝ ⎛⎭⎪⎫52-22=210, 即a =10,又c =2,所以b 2=a 2-c 2=6, 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 210+x 26=1. (3)方法一 ①当椭圆焦点在x 轴上时,可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a 2+y 2b2=1(a >b >0).依题意,有⎩⎪⎨⎪⎧⎝ ⎛⎭⎪⎫132a 2+⎝ ⎛⎭⎪⎫132b 2=1,0+⎝ ⎛⎭⎪⎫-122b 2=1,解得⎩⎪⎨⎪⎧a 2=15,b 2=14.由a >b >0,知不合题意,故舍去;②当椭圆焦点在y 轴上时,可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 2a 2+x 2b2=1(a >b >0).依题意,有⎩⎪⎨⎪⎧⎝ ⎛⎭⎪⎫132a 2+⎝ ⎛⎭⎪⎫132b 2=1,⎝ ⎛⎭⎪⎫-122a 2+0=1,解得⎩⎪⎨⎪⎧a 2=14,b 2=15.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 214+x 215=1.方法二 设椭圆的方程为mx 2+ny 2=1(m >0,n >0,m ≠n ).则⎩⎪⎨⎪⎧19m +19n =1,14n =1,解得⎩⎪⎨⎪⎧m =5,n =4.所以所求椭圆的方程为5x 2+4y 2=1, 故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 214+x 215=1.反思感悟 求椭圆标准方程的方法(1)定义法:根据椭圆定义,确定a 2,b 2的值,结合焦点位置写出椭圆方程.(2)待定系数法:先判断焦点位置,设出标准方程形式,最后由条件确定待定系数即可.即“先定位,后定量”.当所求椭圆的焦点位置不能确定时,应按焦点在x 轴上和焦点在y 轴上进行分类讨论,但要注意a >b >0这一条件.(3)当已知椭圆经过两点,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时,把椭圆的方程设成mx 2+ny 2=1(m >0,n >0且m ≠n )的形式有两个优点:①列出的方程组中分母不含字母;②不用讨论焦点所在的位置,从而简化求解过程.跟踪训练1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1)两个焦点坐标分别是(0,5),(0,-5),椭圆上一点P 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为26; (2)与椭圆x 23+y 2=1有相同的焦点且经过点M (2,1).考点 椭圆标准方程的求法 题点 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解 (1)因为椭圆的焦点在y 轴上,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y 2a 2+x 2b2=1(a >b >0).因为2a =26,2c =10,所以a =13,c =5. 所以b 2=a 2-c 2=144. 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 2169+x 2144=1. (2)由椭圆x 23+y 2=1,知焦点在x 轴上,则c 2=3-1=2,∴c =2,∴椭圆的两个焦点坐标分别为(-2,0)和(2,0).设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a 2+y 2a 2-2=1(a 2>2),把(2,1)代入方程,得2a 2+1a 2-2=1,化简,得a 4-5a 2+4=0, ∴a 2=4或a 2=1(舍),∴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4+y 22=1.题型二 椭圆定义的应用命题角度1 利用椭圆定义求轨迹方程例2 如图所示,已知动圆P 过定点A (-3,0),并且在定圆B :(x -3)2+y 2=64的内部与其内切,求动圆圆心P 的轨迹方程..考点 与椭圆有关的轨迹方程 题点 与椭圆定义有关的轨迹方程解 设动圆P 和定圆B 内切于点M ,动圆圆心P 到两定点A (-3,0)和B (3,0)的距离之和恰好等于定圆半径,即|PA |+|PB |=|PM |+|PB |=|BM |=8>|AB |,所以动圆圆心P 的轨迹是以A ,B 为左、右焦点的椭圆, 其中c =3,a =4,b 2=a 2-c 2=42-32=7, 其轨迹方程为x 216+y 27=1.反思感悟 利用椭圆定义求动点轨迹方程的三个步骤跟踪训练2 如图所示,在圆C :(x +1)2+y 2=25内有一点A (1,0).Q 为圆C 上任意一点,线段AQ 的垂直平分线与C ,Q 的连线交于点M ,当点Q 在圆C 上运动时,求点M 的轨迹方程.考点 与椭圆有关的轨迹方程 题点 与椭圆定义有关的轨迹方程 解 如图所示,连接MA .由题意知点M 在线段CQ 上, 从而有|CQ |=|MQ |+|CM |. 又点M 在AQ 的垂直平分线上, 则|MA |=|MQ |,故|MA |+|MC |=|CQ |=5>|AC |=2.故点M 的轨迹是以(1,0),(-1,0)为焦点的椭圆, 且2a =5,c =1,故a =52,b 2=a 2-c 2=254-1=214.故点M 的轨迹方程为x 2254+y 2214=1.命题角度2 椭圆中的焦点三角形问题例3 已知P 为椭圆x 212+y 23=1上一点,F 1,F 2是椭圆的焦点,∠F 1PF 2=60°,求△F 1PF 2的面积.考点 椭圆的定义 题点 焦点三角形中的问题 解 由题意知|F 1O |=12-3=3,∴|F 1F 2|=6.在△PF 1F 2中,由余弦定理,得|F 1F 2|2=|PF 1|2+|PF 2|2-2|PF 1|·|PF 2|cos60°, 即36=|PF 1|2+|PF 2|2-|PF 1|·|PF 2|.① 由椭圆的定义,得|PF 1|+|PF 2|=43, 即48=|PF 1|2+|PF 2|2+2|PF 1|·|PF 2|.② 由①②得|PF 1|·|PF 2|=4, 所以12F PF S=12|PF 1|·|PF 2|·sin60°= 3. 引申探究若将本例中“∠F 1PF 2=60°”变为“∠F 1PF 2=90°”,求△F 1PF 2的面积. 解 由椭圆x 212+y 23=1,知|PF 1|+|PF 2|=43,|F 1F 2|=6,因为∠F 1PF 2=90°,所以|PF 1|2+|PF 2|2=|F 1F 2|2=36, 所以|PF 1|·|PF 2|=6, 所以12F PF S=12|PF 1|·|PF 2|=3. 反思感悟 1.对于求焦点三角形的面积,结合椭圆定义,建立关于|PF 1|(或|PF 2|)的方程求得|PF 1|(或|PF 2|);有时把|PF 1|·|PF 2|看成一个整体,运用公式|PF 1|2+|PF 2|2=(|PF 1|+|PF 2|)2-2|PF 1|·|PF 2|及余弦定理求出|PF 1|·|PF 2|,而无需单独求出,这样可以减少运算量.2.焦点三角形的周长等于2a +2c .设∠F 1PF 2=θ,则焦点三角形的面积为b 2tan θ2.跟踪训练3 已知AB 是过椭圆49x 2+y 2=1的左焦点F 1的弦,且|AF 2|+|BF 2|=4,其中F 2为椭圆的右焦点,则|AB |=________. 考点 椭圆的定义 题点 焦点三角形中的问题答案 2解析 由椭圆的定义,知|AF 1|+|AF 2|=2a , |BF 1|+|BF 2|=2a ,所以|AF 1|+|AF 2|+|BF 1|+|BF 2|=4a =6. 所以|AF 1|+|BF 1|=6-4=2,即|AB |=2.1.“平面内一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一定值”是“这个动点的轨迹为椭圆”的( ) A .必要不充分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考点 椭圆的定义 题点 由椭圆定义确定轨迹 答案 A解析 若动点的轨迹为椭圆,则根据椭圆的定义,得平面内一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一定值.平面内一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一定值时,动点轨迹的情况有三种.所以“平面内一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一定值”是“这个动点的轨迹为椭圆”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2.椭圆x 225+y 2=1上一点P 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2,则点P 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A .5B .6C .7D .8 考点 椭圆的定义 题点 椭圆定义的应用 答案 D解析 设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PF 1|=2. 结合椭圆定义|PF 2|+|PF 1|=10,故|PF 2|=8.3.已知椭圆4x 2+ky 2=4的一个焦点坐标是(0,1),则实数k 的值是( ) A .1B .2C .3D .4 考点 椭圆的标准方程题点 给条件确定椭圆方程中的参数(或其范围) 答案 B解析 由题意得,椭圆标准方程为x 2+y 24k=1,又其一个焦点坐标为(0,1),故4k-1=1,解得k =2.4.设F 1,F 2是椭圆x 29+y 24=1的两个焦点,P 是椭圆上的点,且|PF 1|∶|PF 2|=2∶1,则△F 1PF 2的面积为________. 考点 椭圆的定义 题点 焦点三角形中的问题 答案 4解析 由椭圆方程,得a =3,b =2,c = 5. ∵|PF 1|+|PF 2|=2a =6且|PF 1|∶|PF 2|=2∶1, ∴|PF 1|=4,|PF 2|=2,且|F 1F 2|=25, ∴|PF 1|2+|PF 2|2=|F 1F 2|2,∴△PF 1F 2是直角三角形,且PF 1⊥PF 2, ∴△F 1PF 2的面积为12|PF 1|·|PF 2|=12×2×4=4.5.若△ABC 的三边长a ,b ,c 成等差数列,且b =6,求顶点B 的轨迹方程. 考点 与椭圆有关的轨迹方程 题点 与椭圆定义有关的轨迹方程解 以直线AC 为x 轴,AC 的中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图略),则A (-3,0),C (3,0), 设B (x ,y ),则|BC |+|AB |=a +c =2b =2|AC |=12, ∴B 点的轨迹是以A ,C 为焦点的椭圆, 且a ′=6,c ′=3,b ′2=27. 故所求的轨迹方程为x 236+y 227=1(y ≠0).1.平面内到两定点F 1,F 2的距离之和为常数,即|MF 1|+|MF 2|=2a ,当2a >|F 1F 2|时,轨迹是椭圆;当2a =|F 1F 2|时,轨迹是线段F 1F 2;当2a <|F 1F 2|时,轨迹不存在.2.对于求解椭圆的标准方程一般有两种方法:可以通过待定系数法求解,也可以通过椭圆的定义进行求解.3.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时,若已知焦点的位置,可直接设出标准方程;若焦点位置不确定,可分两种情况求解,也可设Ax 2+By 2=1(A >0,B >0,A ≠B )求解,避免了分类讨论,达到了简化运算的目的.一、选择题1.已知两定点F 1(-1,0),F 2(1,0),且|F 1F 2|是|PF 1|与|PF 2|的等差中项,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是( ) A.x 216+y 29=1 B.x 216+y 212=1 C.x 24+y 23=1 D.x 23+y 24=1 考点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题点 定义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答案 C解析 ∵|F 1F 2|是|PF 1|和|PF 2|的等差中项, ∴|PF 1|+|PF 2|=2|F 1F 2|=2×2=4>|F 1F 2|. ∴点P 的轨迹应是以F 1,F 2为焦点的椭圆. ∵c =1,a =2,∴b 2=a 2-c 2=3, ∴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x 24+y 23=1.2.设F 1,F 2是椭圆x 225+y 29=1的焦点,P 为椭圆上一点,则△PF 1F 2的周长为( )A .16B .18C .20D .不确定 答案 B解析 △PF 1F 2的周长为|PF 1|+|PF 2|+|F 1F 2|=2a +2c .因为2a =10,c =25-9=4, 所以周长为10+8=18.3.已知椭圆的焦点坐标为(-1,0)和(1,0),点P (2,0)在椭圆上,则椭圆的方程为( ) A.x 24+y 23=1 B.x 24+y 2=1 C.y 24+x 23=1 D.y 24+x 2=1 考点 椭圆标准方程的求法 题点 定义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答案 A解析 c =1,a =12×(2+12+0+2-12+0)=2,∴b 2=a 2-c 2=3, ∴椭圆的方程为x 24+y 23=1.4.方程x -42+y 2+x +42+y 2=10化简的结果是( )A.x 25+y 23=1 B.x 23+y 25=1C.x 225+y 29=1 D.x 29+y 225=1 考点 椭圆标准方程的求法 题点 定义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答案 C解析 由方程左边的几何意义及椭圆定义可知,方程表示的曲线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且c =4,a =5.所以b 2=a 2-c 2=9,故化简结果为x 225+y 29=1.5.椭圆x 225+y 29=1上的一点M 到左焦点F 1的距离为2,N 是MF 1的中点,则|ON |等于( )A .2B .4C .8D.32考点 椭圆的定义 题点 椭圆定义的应用 答案 B解析 如图,F 2为椭圆右焦点,连接MF 2,则ON 是△F 1MF 2的中位线,∴|ON |=12|MF 2|,又|MF 1|=2,|MF 1|+|MF 2|=2a =10,∴|MF 2|=8, ∴|ON |=4.6.设定点F 1(0,-3),F 2(0,3),动点P 满足条件|PF 1|+|PF 2|=a +9a(a >0),则点P 的轨迹是( ) A .椭圆 B .线段 C .不存在 D .椭圆或线段考点 椭圆的定义 题点 椭圆定义的应用 答案 D 解析 ∵a +9a≥2a ·9a=6,当且仅当a =9a,即a =3时取等号, ∴当a =3时,|PF 1|+|PF 2|=6=|F 1F 2|,点P 的轨迹是线段F 1F 2;当a >0且a ≠3时,|PF 1|+|PF 2|>6=|F 1F 2|,点P 的轨迹是椭圆.7.“1<m <3”是“方程x 2m -1+y 23-m =1表示椭圆”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答案 B 解析 当方程x 2m -1+y 23-m =1表示椭圆时,必有⎩⎪⎨⎪⎧m -1>0,3-m >0,m -1≠3-m ,所以1<m <3且m ≠2;但当1<m <3时,该方程不一定表示椭圆,例如当m =2时,方程变为x 2+y 2=1,它表示一个圆.8.已知椭圆x 24+y 2=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点M 在该椭圆上,且MF 1—→·MF 2—→=0,则点M 到x 轴的距离为( ) A.233 B.263 C.33D. 3 考点 椭圆的定义题点 焦点三角形中的问题答案 C解析 ∵MF 1—→·MF 2—→=0,∴MF 1—→⊥MF 2—→,由|MF 1|+|MF 2|=4,①又|MF 1|2+|MF 2|2=(23)2=12,②可得,|MF 1|·|MF 2|=2,设M 到x 轴的距离为h ,则|MF 1|·|MF 2|=|F 1F 2|h , h =223=33. 二、填空题9.若椭圆的两个焦点为F 1(-3,0),F 2(3,0),椭圆的弦AB 过点F 1,且△ABF 2的周长等于20,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考点 椭圆的标准方程题点 定义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答案 x 225+y 216=1 解析 如图,∵△ABF 2的周长等于20,∴4a =20,即a =5,又c =3, ∴b 2=a 2-c 2=52-32=16.∴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25+y 216=1. 10.短轴长为25,离心率e =23的椭圆的两焦点为F 1,F 2,过F 1作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则△ABF 2的周长为________.考点题点答案 12 解析 不妨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a 2+y 2b2=1(a >b >0). ∵短轴长为25,离心率e =23,∴b =5,c a =23, 又a 2=b 2+c 2,∴a =3,∴△ABF 2的周长=|AF 2|+|AB |+|BF 2|=4a =12. 11.已知F 1,F 2是椭圆C :x 2a 2+y 2b2=1(a >b >0)的两个焦点,P 为椭圆C 上一点,且PF 1—→⊥PF 2—→.若△PF 1F 2的面积为9,则b =________.考点 椭圆的定义题点 焦点三角形中的问题答案 3解析 由椭圆定义,得|PF 1|+|PF 2|=2a ,∴|PF 1|2+|PF 2|2+2|PF 1|·|PF 2|=4a 2.又∵PF 1—→⊥PF 2—→,∴|PF 1|2+|PF 2|2=|F 1F 2|2=(2c )2=4c 2,即4c 2+2|PF 1|·|PF 2|=4a 2,∴|PF 1|·|PF 2|=2b 2,∴12PF F S =12·|PF 1|·|PF 2|=12×2b 2=b 2=9, 又∵b >0,∴b =3.三、解答题12.求过点(0,4)且与椭圆9x 2+4y 2=36有相同焦点的椭圆的方程.考点 椭圆标准方程的求法题点 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解 由9x 2+4y 2=36,得x 24+y 29=1, 则c =9-4=5, 焦点在y 轴上,设所求椭圆方程为y 2a 2+x 2b2=1(a >b >0), 则a =4,∴b 2=a 2-c 2=11,∴所求椭圆方程为x 211+y 216=1. 13.一动圆与已知圆O 1:(x +3)2+y 2=1外切,与圆O 2:(x -3)2+y 2=81内切,试求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考点 与椭圆有关的轨迹方程题点 与椭圆定义有关的轨迹方程解 两定圆的圆心和半径分别为O 1(-3,0),r 1=1; O 2(3,0),r 2=9.设动圆圆心为M (x ,y ),半径为R ,则由题设条件可得|MO 1|=1+R ,|MO 2|=9-R ,∴|MO 1|+|MO 2|=10.而|O 1O 2|=6<10,故由椭圆的定义知:M 在以O 1,O 2为焦点的椭圆上,且a =5,c =3,∴b 2=a 2-c 2=25-9=16,故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为x 225+y 216=1.14.已知P 为椭圆x 225+y 216=1上的一点,M ,N 分别为圆(x +3)2+y 2=1和圆(x -3)2+y 2=4上的点,则|PM |+|PN |的最小值为( )A .5B .7C .13D .15考点 椭圆定义及其标准方程的应用 题点 椭圆定义及其标准方程的综合应用 答案 B解析 由题意知椭圆的两个焦点F 1,F 2分别是两圆的圆心,且|PF 1|+|PF 2|=10,从而|PM |+|PN |的最小值为|PF 1|+|PF 2|-1-2=7.15.已知椭圆y 2a 2+x 2b2=1(a >b >0)的焦点分别为F 1(0,-1),F 2(0,1),且3a 2=4b 2. (1)求椭圆的方程;(2)设点P 在这个椭圆上,且|PF 1|-|PF 2|=1,求∠F 1PF 2的余弦值. 考点 椭圆的定义题点 焦点三角形中的问题解 (1)由题意得椭圆焦点在y 轴上,且c =1. 又∵3a 2=4b 2, ∴a 2-b 2=14a 2=c 2=1, ∴a 2=4,b 2=3,∴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 24+x 23=1. (2)如图所示,|PF 1|-|PF 2|=1.又由椭圆定义知,|PF 1|+|PF 2|=4,∴|PF 1|=52,|PF 2|=32,|F 1F 2|=2, ∴cos∠F 1PF 2=⎝ ⎛⎭⎪⎫522+⎝ ⎛⎭⎪⎫322-222×52×32=35.。

高级中学高中数学(苏教版)选修1-1导学案:2.2.1椭圆的标准方程(1)

高级中学高中数学(苏教版)选修1-1导学案:2.2.1椭圆的标准方程(1)

学科:数学 年级:高二 课题:1-1(2-1)2.1.2椭圆及其标准方程(1)主备人: 学生姓名: 得分:学习目标:1. 理解椭圆的定义并能掌握用定义推导椭圆方程2. 能根据简单条件写出椭圆的标准方程.学习难点:写出椭圆的标准方程学习方法: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启发引导一、导入亮标(一)复习有关内容:1.圆的定义是什么?圆的标准方程的形式怎样?2.如何推导圆的标准方程呢?3.求曲线方程的步骤?(二)操作:<1>固定一条细绳的两端,用笔尖将细绳拉紧并运动,在纸上你得到了怎样的图形?<2>如果调整1F 、2F 的相对位置,细绳的长度不变,猜想你的椭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3>如果调整细绳的长度, 1F 、2F 的相对位置不变,猜想你的椭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4>当1F 、2F 重合,得到了怎样的图形?(三)椭圆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 F |21)的点的轨迹叫做____________,这两个定点叫做____________,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___________.深化概念:注:1.平面内.2.若|F F ||PF ||PF |2121>+,则点P 的轨迹为____________.若|F F ||PF ||PF |2121=+,则点P 的轨迹为____________.若|F F ||PF ||PF |2121<+, 则点P 的轨迹____________.(四)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例:已知点1F 、2F 为椭圆的两个焦点,P 为椭圆上的任意一点,且c 2|F F |21=,a 2|PF ||PF |21=+,其中0>>c a ,求椭圆的方程.注意:当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______________,椭圆的方程叫做椭圆的标准方程.其中,当焦点在x 轴上,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_,其焦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当焦点在y 轴上,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_,其焦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c b a ,,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二、自学检测1、椭圆的标准方程: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a>b>0),焦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焦距为________;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a>b>0).注:(1)以上方程中a ,b 的大小为a>b>0,其中c 2=________;(2)椭圆x 2m +y 2n=1 (m>0,n>0,m ≠n),当m>n 时表示焦点在______轴上的椭圆;当m<n 时表示焦点在______轴上的椭圆.2.设F 1,F 2为定点,F 1F 2=6,动点M 满足MF 1+MF 2=6,则动点M 的轨迹是________3.设F 1,F 2为定点,F 1F 2=6,动点M 满足MF 1+MF 2=8,则动点M 的轨迹是________ 思考:(1)椭圆定义中要注意的有哪几个关键词?(2)你能写出题3中的轨迹方程吗?三、合作探究例一:已知椭圆的两焦点坐标分别是()()0,2,0,2-,并且经过点),(2325-,求它的标准方程.例二(课本例一)四、展示点评五、检测清盘1.已知椭圆1162522=+y x 上一点P 到椭圆一个焦点的距离是3,则P 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2.椭圆1163222=+y x 的焦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3.焦点在y 轴上,且经过两点),)和(,(0120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__.4.椭圆)0(022<<=++b a ab by ax的焦点坐标是______________.。

高中数学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A版选修2_1.doc

高中数学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A版选修2_1.doc

第二章 2.2 2.2.1请同学们认真完成练案[11]A 级 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设F 1、F 2为定点,|F 1F 2|=6,动点M 满足|MF 1|+|MF 2|=6,则动点M 的轨迹是( D ) A .椭圆 B .直线 C .圆D .线段[解析] ∵|MF 1|+|MF 2|=6,|F 1F 2|=6, ∴|MF 1|+|MF 2|=|F 1F 2|, ∴点M 的轨迹是线段F 1F 2.2.过点(-3,2)且与x 29+y 24=1有相同焦点的椭圆的方程是( A )A .x 215+y 210=1B .x 2225+y 2100=1C .x 210+y 215=1D .x 2100+y 2225=1[解析] 将点(-3,2)代入验证,只有A 的方程满足,故选A .3.中心在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且过两点(4,0)、(0,2)的椭圆方程为( D ) A .x 24+y 22=1B .y 24+x 22=1C .y 216+x 24=1D .x 216+y 24=1[解析] 解法一:验证排除:将点(4,0)代入验证可排除A 、B 、C ,故选D . 解法二:设椭圆方程为mx 2+ny 2=1(m >0,n >0),∴⎩⎪⎨⎪⎧16m =14n =1,∴⎩⎨⎧m =116n =14,故选D .4.已知椭圆x 225+y 29=1上的点M 到该椭圆一个焦点F 的距离为2,N 是MF 的中点,O为坐标原点,那么线段ON 的长是( B )A .2B .4C .8D .32[解析] 设椭圆左焦点F ,右焦点F 1,∵2a =10,|MF |=2,∴|MF 1|=8,∵N 为MF 中点,O 为FF 1中点,∴|ON |=12|MF 1|=4.5.(2019-2020学年房山区期末检测)“方程mx 2+ny 2=1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的充要条件是( A )A .m >n >0B .n >m >0C .mn >0D .mn <0[解析] 若方程表示椭圆,则m ,n ≠0,则方程等价为x 21m +y 21n =1,若方程表示焦点在y 轴上椭圆,则等价为1n >1m>0,解得:m >n >0,故选A .6.(2019-2020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高二期中)设F 1,F 2为椭圆C :x 236+y 220=1的两个焦点,M 为C 上一点且在第一象限,若△MF 1F 2为等腰三角形,则△MF 1F 2的面积为( D )A .53B .103C .215D . 415[解析] 设M (m ,n ),m ,n >0,则m ∈(0,6),n ∈(0,25), 椭圆C :x 236+y 220=1的a =6,b =25,c =4.设F 1,F 2分别为椭圆C 的左右焦点,由于M 为C 上一点且在第一象限,可得|MF 1|>|MF 2|,|F 1F 2|=2c =8, 因为|MF 1|+|MF 2|=2a =12,所以|MF 1|>6,|MF 2|<6, △MF 1F 2为等腰三角形,只能|MF 2|=2c =8,则|MF 2|=4, 由勾股定理得|MF 2|2=(4-m )2+n 2=16, 又m 236+n 220=1,联立并消去n 得 m 2-18m +45=0,且m ∈(0,6),解得m =3,则n =15. 则△MF 1F 2的面积为12×8×15=415.故选D .二、填空题7.已知椭圆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 轴上,椭圆与x 轴的一个交点到两焦点的距离分别为3和1,则椭圆的标准方程为__x 24+y 23=1__.[解析] 由题意可得⎩⎪⎨⎪⎧ a +c =3a -c =1,∴⎩⎪⎨⎪⎧a =2c =1.故b 2=a 2-c 2=3,所以椭圆方程为x 24+y 23=1. 8.(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期末)若以椭圆上一点和椭圆的两个焦点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为1,则该椭圆长轴长的最小值为[解析] 由题意可知,因为椭圆上一点和两个焦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最大面积为1,即可知bc =1,因为a 2=b 2+c 2=b 2+1b2≥2,所以a ≥2,故长轴长的最小值为22,答案为2 2.三、解答题9.求满足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焦点在y 轴上,焦距是4,且经过点M (3,2);(2)a :c =13:5,且椭圆上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的和为26.[解析] (1)由焦距是4可得c =2,且焦点坐标为(0,-2),(0,2).由椭圆的定义知,2a =32+(2+2)2+32+(2-2)2=8,所以a =4,所以b 2=a 2-c 2=16-4=12. 又焦点在y 轴上,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 216+x 212=1.(2)由题意知,2a =26,即a =13,又a c =135,所以c =5,所以b 2=a 2-c 2=132-52=144, 因为焦点所在的坐标轴不确定,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169+y 2144=1或y 2169+x 2144=1.10.已知点A (-12,0),B 是圆F :(x -12) 2+y 2=4(F 为圆心)上一动点,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F 于P ,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解析] 如图所示,由题意知,|P A |=|PB |,|PF |+|BP |=2, ∴|P A |+|PF |=2,且|P A |+|PF |>|AF |, ∴动点P 的轨迹是以A 、F 为焦点的椭圆, ∴a =1,c =12,b 2=34.∴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x 2+y 234=1,即x 2+43y 2=1. B 级 素养提升一、选择题1.已知椭圆x 225+y 29=1,F 1、F 2分别在其左、右焦点,椭圆上一点M 到F 1的距离是2,N是MF 1的中点,则|ON |的长为( D )A .1B .2C .3D .4[解析] 由椭圆定义得|MF 2|+|MF 1|=2a =10, 因为|MF 1|=2,所以|MF 2|=8. 因为N 是MF 1的中点,所以|ON |=|MF 2|2=4.故选D . 2.若△ABC 的两个焦点坐标为A (-4,0)、B (4,0),△ABC 的周长为18,则顶点C 的轨迹方程为( D )A .x 225+y 29=1B .y 225+x 29=1(y ≠0)C .x 216+y 29=1(y ≠0)D .x 225+y 29=1(y ≠0)[解析] ∵|AB |=8,△ABC 的周长为18,∴|AC |+|BC |=10>|AB |,故点C 轨迹为椭圆且两焦点为A 、B ,又因为C 点的纵坐标不能为零,所以选D .3.(多选题)若方程x 2a 2+y 2a +6=1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可以是( AD )A .a >3B .a <-2C .-2<a <3D .-6<a <-2[解析] 由题意得a 2>a +6>0, 解得a >3或-6<a <-2,故选AD .4.(多选题)直线2x +by +3=0过椭圆10x 2+y 2=10的一个焦点,则b 的值可以为( AB ) A .-1 B .1 C .-12D .12[解析] 椭圆方程化为标准形式为x 2+y 210=1,∴焦点坐标为(0,±3),当直线过焦点(0,3)时,b =-1;当直线过焦点(0,-3)时,b =1.故选AB .二、填空题5.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__③__.①已知定点F 1(-1,0),F 2(1,0),则满足|PF 1|+|PF 2|=2的点P 的轨迹为椭圆;②到定点F 1(-3,0),F 2(3,0)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为椭圆;③若点P 到定点F 1(-4,0),F 2(4,0)的距离之和等于点M (5,3)到定点F 1(-4,0),F 2(4,0)的距离之和,则点P 的轨迹为椭圆.[解析] ①2<2,故点P 的轨迹不存在;②到定点F 1(-3,0),F 2(3,0)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线段F 1F 2的垂直平分线(y 轴);③点M (5,3)到定点F 1(-4,0),F 2(4,0)的距离之和为410>8,故点P 的轨迹为椭圆.故填③.6.设F 1、F 2分别是椭圆x 225+y 216=1的左、右焦点,P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点M 的坐标为(6,4),则|PM |+|PF 1|的最大值为__15__.[解析] 由椭圆的方程可得a =5,b =4,c =3. ∴F 1(-3,0),F 2(3,0),如图所示,由椭圆的定义可得,|PF 1|+|PF 2|=2a =10,∴|PM |+|PF 1|=|PM |+2a -|PF 2|=10+(|PM |-|PF 2|)≤10+|MF 2|=10+32+42=15,∴|PM |+|PF 1|的最大值为15. 三、解答题7.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且经过点P (3,0),a =3b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解析] 当焦点在x 轴上时,设其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由椭圆过点P (3,0),知9a 2+0b2=1,又a=3b,解得b2=1,a2=9,故椭圆的方程为x29+y2=1.当焦点在y轴上时,设其方程为y2a2+x2b2=1(a>b>0).由椭圆过点P(3,0),知0a2+9b2=1,又a=3b,联立解得a2=81,b2=9,故椭圆的方程为y281+x29=1.故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281+x29=1或x29+y2=1.8.如图所示,在圆C:(x+1)2+y2=25内有一点A(1,0).Q为圆C上一点,AQ的垂直平分线与C,Q的连线交于点M,求点M的轨迹方程.[解析]如图所示,连接MA,由题知点M在线段CQ上,从而有|CQ|=|MQ|+|MC|.又点M在AQ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MA|=|MQ|,故|MA|+|MC|=|CQ|=5.又A(1,0),C(-1,0),故点M的轨迹是以(1,0),(-1,0)为焦点的椭圆,且2a=5,c=1,故a=52,b2=a2-c2=254-1=214.故点M的轨迹方程为x2254+y2214=1.。

学案导学备课精选高中数学2.1.2椭圆的简单性质同步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11 (1)

学案导学备课精选高中数学2.1.2椭圆的简单性质同步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11 (1)

1.2 椭圆的简单性质课时目标 1.掌握椭圆上点的集合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等几何性质.2.明确标准方程中a ,b 以及c ,e 的几何意义,a 、b 、c 、e 之间的相互关系.3.能利用椭圆的几何性质解决椭圆的简单问题.1.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焦点的 位置焦点在x 轴上 焦点在y 轴上图形标准 方程范围顶点轴长 短轴长=______,长轴长=______焦点焦距对称性 对称轴是__________,对称中心是______ 离心率2.直线与椭圆直线y =kx +b 与椭圆x 2a 2+y2b 2=1 (a>b>0)的位置关系:直线与椭圆相切⇔⎩⎪⎨⎪⎧y =kx +b x 2a 2+y2b 2=1有______组实数解,即Δ______0.直线与椭圆相交⇔⎩⎪⎨⎪⎧y =kx +b x 2a 2+y 2b2=1有______组实数解,即Δ______0,直线与椭圆相离⇔⎩⎪⎨⎪⎧y =kx +b x 2a 2+y2b2=1________实数解,即Δ______0.一、选择题1.椭圆25x 2+9y 2=225的长轴长、短轴长、离心率依次是( )A .5,3,45B .10,6,45C .5,3,35D .10,6,352.焦点在x 轴上,长、短半轴长之和为10,焦距为45,则椭圆的方程为( )A .x 236+y 216=1B .x 216+y236=1 C .x 26+y 24=1 D .y 26+x24=1 3.若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x 22+y 2m =1的离心率为12,则m 等于( )A . 3B .32C .83D .234.如图所示,A 、B 、C 分别为椭圆x 2a 2+y2b2=1 (a>b>0)的顶点与焦点,若∠ABC =90°,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A .-1+52 B .1-22C .2-1D .225.若直线mx +ny =4与圆O :x 2+y 2=4没有交点,则过点P(m ,n)的直线与椭圆x 29+y24=1的交点个数为( )A .至多一个B .2C .1D .06.已知F 1、F 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满足MF 1→·MF 2→=0的点M 总在椭圆内部,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0,1)B .⎝ ⎛⎦⎥⎤0,12C .⎝ ⎛⎭⎪⎫0,22D .⎣⎢⎡⎭⎪⎫22,1题 号 1 2 3 4 5 6 答 案二、填空题7.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离心率为55,且过点P(-5,4),则椭圆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8.直线x +2y -2=0经过椭圆x 2a 2+y2b2=1 (a>b>0)的一个焦点和一个顶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椭圆E :x 216+y24=1内有一点P(2,1),则经过P 并且以P 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0.如图,已知P 是椭圆x 2a 2+y2b2=1 (a>b>0)上且位于第一象限的一点,F 是椭圆的右焦点,O是椭圆中心,B 是椭圆的上顶点, H 是直线x =-a2c(c 是椭圆的半焦距)与x 轴的交点,若PF⊥OF,HB∥OP,试求椭圆的离心率e.11.已知椭圆4x 2+y 2=1及直线y =x +m.(1)当直线和椭圆有公共点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求被椭圆截得的最长弦所在的直线方程.能力提升12.若一个椭圆长轴的长度、短轴的长度和焦距成等差数列,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45 B .35 C .25 D .13 13.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一个椭圆,它的中心在原点,左焦点为F 1(-3,0),且右顶点为D(2,0).设点A 的坐标是⎝ ⎛⎭⎪⎫1,12. (1)求该椭圆的标准方程;(2)若P 是椭圆上的动点,求线段PA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1.椭圆的范围实质就是椭圆上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取值范围,在求解一些存在性和判断性问题中有着重要的应用.2.椭圆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又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椭圆的对称性在解决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以及一些有关面积的计算问题时,往往能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3.椭圆的离心率是反映椭圆的扁平程度的一个量,通过解方程或不等式可以求得离心率的值或范围.4.在与椭圆有关的求轨迹方程的问题中要注意挖掘几何中的等量关系.1.2 椭圆的简单性质知识梳理 1.焦点的位置焦点在x 轴上 焦点在y 轴上图形标准 方程 x 2a 2+y2b2=1 (a>b>0) y 2a 2+x2b2=1 (a>b>0) 范围 -a≤x≤a,-b≤y≤b -b≤x≤b,-a≤y≤a 顶点 (±a,0),(0,±b) (±b,0),(0,±a)轴长 短轴长=2b ,长轴长=2a焦点 (±c,0) (0,±c)焦距 2c =2a 2-b 2对称性 对称轴是坐标轴,对称中心是原点离心率e =ca,0<e<1 2.一 = 二 > 没有 < 作业设计 1.B 2.A 3.B 4.A 5.B 6. C7.x 245+y236=1 解析 设椭圆的方程为x 2a 2+y2b 2=1 (a>b>0),将点(-5,4)代入得25a 2+16b 2=1,又离心率e =c a =55,即e 2=c 2a 2=a 2-b 2a 2=15,解之得a 2=45,b 2=36,故椭圆的方程为x 245+y 236=1.8.255解析 由题意知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又直线x +2y -2=0与x 轴、y 轴的交点分别为(2,0)、(0,1),它们分别是椭圆的焦点与顶点,所以b =1,c =2,从而a =5,e =c a =255.9.x +2y -4=0解析 设弦的两个端点为M(x 1,y 1),N(x 2,y 2), 则⎩⎪⎨⎪⎧x 2116+y 214=1x 2216+y 224=1,两式相减,得1+x 21-x 216+1+y 21-y 24=0.又x 1+x 2=4,y 1+y 2=2,k MN =y 1-y 2x 1-x 2,∴k MN =-12,由点斜式可得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 =-12(x -2)+1,即x +2y -4=0.10.解 依题意知H ⎝ ⎛⎭⎪⎫-a 2c ,0,F(c,0),B(0,b). 设P(x P ,y P ),且x P =c ,代入到椭圆的方程,得y P =b 2a .∴P ⎝ ⎛⎭⎪⎫c ,b 2a .∵HB∥OP,∴k HB =k OP ,即b -00+a 2c=b2ac .∴ab=c 2.∴e=c a =b c ,∴e 2=a 2-c 2c 2=e -2-1.∴e 4+e 2-1=0.∵0<e<1,∴e=5-12. 11.解 (1)由⎩⎪⎨⎪⎧4x 2+y 2=1,y =x +m ,得5x 2+2mx +m 2-1=0. 因为直线与椭圆有公共点,所以Δ=4m 2-20(m 2-1)≥0.解得-52≤m≤52.(2)设直线与椭圆交于A(x 1,y 1)、B(x 2,y 2),由(1)知,5x 2+2mx +m 2-1=0,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 1+x 2=-2m5,x 1x 2=15(m 2-1).设弦长为d ,且y 1-y 2=(x 1+m)-(x 2+m)=x 1-x 2,∴d=1-x 22+1-y 22=1-x 22=1+x 22-4x 1x 2] =2⎣⎢⎡⎦⎥⎤4m 225-452- =2510-8m 2. ∴当m =0时,d 最大,此时直线方程为y =x. 12.B13.解 (1)∵a=2,c =3,∴b=a 2-c 2=1.∴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4+y 2=1.(2)设P(x 0,y 0),M(x ,y),由中点坐标公式,得⎩⎨⎧x =x 0+12,y =y 0+122,∴⎩⎪⎨⎪⎧x 0=2x -1,y 0=2y -12.又∵x 204+y 20=1,∴-24+⎝⎛⎭⎪⎫2y -122=1 即为中点M 的轨迹方程.。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3-2014学年 高中数学 人教B版选修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3-2014学年 高中数学 人教B版选修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

焦点坐标为( 3,0),(- 3,0).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小结
2.1.1(一)
(1)求椭圆的方程,可以利用定义求出参数 a,b,c 其
中的两个量;也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构造三者之间的关系.但 是要注意先确定焦点所在的位置,其主要步骤可归纳为“先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定位,后定量”. (2)当焦点位置不确定时, 可设椭圆方程为 mx2+ny2=1 (m>0, n>0,m≠n).因为它包括焦点在 x 轴上(m<n)或焦点在 y 轴 上(m>n)两类情况, 所以可以避免分类讨论, 从而达到了简化 运算的目的.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方法二 设椭圆方程为
2.1.1(一)
mx2+ny2=1 (m>0,n>0,m≠n). ∵椭圆过(2,0)和(0,1)两点, 1 4m=1, m= , 4 ∴ ∴ n=1, n=1. x2 2 综上可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4 +y =1.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答案 (1)如图所示,以经过椭圆两焦点 F1, F2 的直线为 x 轴,线段 F1F2 的垂直平分线为 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xOy.
(2)设点:设点 M(x,y)是椭圆上任意一点,且椭圆的焦点 坐标为 F1(-c,0)、F2(c,0).
(3)列式:依据椭圆的定义式|MF1|+|MF2 |=2a 列方程,并 将其坐标化为 x+c2+y2+ x-c2+y2=2a.①
(5)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到,椭圆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方程 ②, 以方程②的解(x, y)为坐标的点到椭圆的两个焦点 F1(-c, 0),F2(c,0)的距离之和为 2a,即以方程②的解为坐标的点都 在椭圆上.由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可知,方程②是椭圆的方程, 我们把它叫做椭圆的标准方程.

高中数学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导学案 新人教A版选修2-1(精选资料).doc

高中数学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导学案 新人教A版选修2-1(精选资料).doc

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导学案新人教A版选修2-1 【学习要求】1.了解椭圆的实际背景,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的过程、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与化简过程.2.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几何图形.【学法指导】1.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尝试画图,发现椭I员1的形成过程进而归纳出椭圆的定义,培养观察、辨析、归纳问题的能力.2.通过经历椭圆方程的化筒,增强战胜困难的意志并体会数学的简洁美、对称美,通过讨论椭圆方程推导的等价性,养成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知识要点】1.椭圆:平面内与两个定点乃的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ellipse).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2.椭圆的标准方程焦点在天轴上焦点在*轴上标准方程隹占八、、八、、a、b、c的关系【问题探究】探究点一椭圆的定义问题1给你两个图钉、一根无弹性的细绳、一张纸板,能I画出椭圆吗?问题2动点P到两定点刀、引KJ距离之和|切+ \PB\=2a(a>0且a为常数)的轨迹一定是椭圆吗?探究点二椭圆的标准方程问题1观察椭圆的形状,你认为怎样选择坐标系才能使椭圆的方程较简单?并写出求解过程.问题2建系时如果焦点在y轴上会得到何神形式的椭圆方程?怎样判定给定的椭圆焦点在哪个坐标轴上?问题3椭圆方程中的公力以及参数c有什么意义,它们满足什么关系?(1)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坐标分别是(-2, 0), (2, 0),并且经过点(3,一9 求它的标准方程;(2)若椭圆经过两点(2,0)和(0,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 2!踪训练1 (1)已知中心在原点,以坐标轴为对称轴,椭圆过点0(2,1)且与椭圆S+j=l有公共的焦点,KZ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己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以坐标轴为对称轴,且经过R (杰,1), R(S一彖)两点,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 2Y V例2已知方程厂二一1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则实数人的取值范围为A—4 /(—10PF, - PF. 丽.A H A. ------ 3 B. 73 C. 2^3 D. 3V3跟踪训练2若方程2方=1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那么实数疝取值范围是(A. MB. 031C. 一2〈冰1D. 〃>1 且好吏探究点三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的应用 2 2X V例3已知椭圆的方程为-+v=h椭圆上有一点夕满足ZPFA9S(如图).求的面积.跟踪训练3己知椭圆会+3=1上一点尸与椭圆两焦点AM的连线夹角为直角,则I所I・\PF?\=【当堂检测】y1.+y = 1 ±—点P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2,则点夕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A. 5B. 6C. 7D. 8 2 2X V2.若方程一+F= 1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贝U实数0的取值范围是()m ni~rvA. 一9〈冰25B. 8〈冰25C. 16<冰25D. 〃>82 23.棚圆土+土=1的焦距为lb_ 2 24.已知椭圆经过点(巾,0)且与椭圆十+普=1的焦点相同,则这个椭圆的标准方程为【课堂小结】1.平面内到两定点内的距离之和为常数,即阴| + |邮|=2缶当2a>\FxF2\时,轨迹是椭圆;当2a= | F\R时,轨迹是一条线段皿当2次|砧|时,轨迹不存在.2.对于求解椭圆的标准方程一般有两种方法:可以通过待定系数法求解,也可以通过椭圆的定义进行求解.3.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时,若己知焦点的位置,可直接设出标准方程;若焦点位置不确定,可分两种情况求解;也可设X/+庞=1(少0,於0, 求解,避免了分类讨论,达到了简化运算的目的.【拓展提高】2 21.已知P是椭圆j + ; = l上的点,F?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若血积为(2.已知椭圆的两焦点为4(一1,0)、%(l,0),P为椭圆上一点,且2|汽月| = |户氏| + "尸2|(1)求此椭圆方程(2)若点P在第二象限,ZF.PF. =120°,求的面积。

【学案导学 备课精选】高中数学 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同步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11

【学案导学 备课精选】高中数学 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同步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11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1 椭 圆1.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课时目标 1.了解椭圆的实际背景,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的过程、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与化简过程.2.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几何图形.1.椭圆的概念: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 1,F 2的距离之和等于________(大于|F 1F 2|)的点的集合叫作________.这两个定点叫作椭圆的________,两焦点间的距离叫作椭圆的________.2.椭圆的方程: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焦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焦距为____________;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设F 1,F 2为定点,|F 1F 2|=6,动点M 满足|MF 1|+|MF 2|=6,则动点M 的轨迹是( ) A .椭圆 B .直线 C .圆 D .线段2.椭圆x 216+y27=1的左右焦点为F 1,F 2,一直线过F 1交椭圆于A 、B 两点,则△ABF 2的周长为( )A .32B .16C .8D .43.椭圆2x 2+3y 2=1的焦点坐标是( )A .⎝⎛⎭⎪⎫0,±66 B .(0,±1)C .(±1,0)D .⎝ ⎛⎭⎪⎫±66,0 4.方程x 2|a|-1+y2a +3=1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3,-1)B .(-3,-2)C .(1,+∞)D .(-3,1)5.若椭圆的两焦点为(-2,0),(2,0),且该椭圆过点⎝ ⎛⎭⎪⎫52,-32,则该椭圆的方程是( )A .y 28+x 24=1B .y 210+x26=1 C .y 24+x 28=1 D .y 26+x210=1 6.设F 1、F 2是椭圆x 216+y212=1的两个焦点,P 是椭圆上一点,且P 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差为2,则△PF 1F 2是( )A .钝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斜三角形D .直角三角形题 号 1 2 3 4 5 6 答 案二、填空题7.椭圆x 29+y22=1的焦点为F 1、F 2,点P 在椭圆上.若|PF 1|=4,则|PF 2|=____________,∠F 1PF 2的大小为________.8.P 是椭圆x 24+y23=1上的点,F 1和F 2是该椭圆的焦点,则k =|PF 1|·|PF 2|的最大值是________,最小值是______.9.“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运行轨道是以地球中心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设其近地点距地面n 千米,远地点距地面m 千米,地球半径为R ,那么这个椭圆的焦距为________千米. 三、解答题10.根据下列条件,求椭圆的标准方程.(1)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4,0),(4,0),椭圆上任意一点P 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等于10;(2)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0,-2),(0,2),并且椭圆经过点⎝ ⎛⎭⎪⎫-32,52.11.已知点A(0,3)和圆O 1:x 2+(y +3)2=16,点M 在圆O 1上运动,点P 在半径O 1M 上,且|PM|=|PA|,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能力提升12.若点O 和点F 分别为椭圆22143yx+=的中心和左焦点,点P 为椭圆上的任意一点,则OP →·FP →的最大值为( ) A .2 B .3 C .6 D .8 13.如图△ABC中底边BC=12,其它两边AB和AC上中线的和为30,求此三角形重心G的轨迹方程,并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1.椭圆的定义中只有当距离之和2a>|F1F2|时轨迹才是椭圆,如果2a=|F1F2|,轨迹是线段F1F2,如果2a<|F1F2|,则不存在轨迹.2.椭圆的标准方程有两种表达式,但总有a>b>0,因此判断椭圆的焦点所在的坐标轴要看方程中的分母,焦点在分母大的对应轴上.3.求椭圆的标准方程常用待定系数法,一般是先判断焦点所在的坐标轴进而设出相应的标准方程,然后再计算;如果不能确定焦点的位置,有两种方法求解,一是分类讨论,二是设椭圆方程的一般形式,即mx2+ny2=1 (m,n为不相等的正数).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1椭圆1.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知识梳理1.常数椭圆焦点焦距2.x2a2+y2b2=1 (a>b>0) F1(-c,0),F2(c,0) 2cy2a2+x2b2=1 (a>b>0)作业设计 1.D 2.B 3.D 4.B 5.D 6.D7.2 120° 解析∵|PF 1|+|PF 2|=2a =6, ∴|PF 2|=6-|PF 1|=2. 在△F 1PF 2中, cos ∠F 1PF 2=|PF 1|2+|PF 2|2-|F 1F 2|22|PF 1|·|PF 2|=16+4-282×4×2=-12,∴∠F 1PF 2=120°.8.4 3解析 设|PF 1|=x ,则k =x(2a -x), 因a -c≤|PF 1|≤a+c ,即1≤x≤3.∴k=-x 2+2ax =-x 2+4x =-(x -2)2+4, ∴k max =4,k min =3. 9.m -n解析 设a ,c 分别是椭圆的长半轴长和半焦距,则⎩⎪⎨⎪⎧a +c =m +Ra -c =n +R ,则2c =m -n.10.解 (1)∵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a 2+y2b2=1 (a>b>0).∵2a=10,∴a=5,又∵c=4.∴b 2=a 2-c 2=52-42=9.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25+y29=1.(2)∵椭圆的焦点在y 轴上,∴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 2a 2+x2b 2=1 (a>b>0).由椭圆的定义知,2a = ⎝ ⎛⎭⎪⎫-322+⎝ ⎛⎭⎪⎫52+22+ ⎝ ⎛⎭⎪⎫-322+⎝ ⎛⎭⎪⎫52-22=3102+102=210, ∴a=10.又∵c=2,∴b 2=a 2-c 2=10-4=6.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 210+x26=1.11.解 ∵|PM|=|PA|,|PM|+|PO 1|=4,∴|PO 1|+|PA|=4,又∵|O 1A|=23<4, ∴点P 的轨迹是以A 、O 1为焦点的椭圆, ∴c=3,a =2,b =1,∴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x 2+y 24=1.12.C13.解 以BC 边所在直线为x 轴,BC 边中点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 则B(6,0),C(-6,0),CE 、BD 为AB 、AC 边上的中线,则|BD|+|CE|=30. 由重心性质可知|GB|+|GC|=23(|BD|+|CE|)=20.∵B、C 是两个定点,G 点到B 、C 距离和等于定值20,且20>12, ∴G 点的轨迹是椭圆,B 、C 是椭圆焦点. ∴2c=|BC|=12,c =6,2a =20,a =10, b 2=a 2-c 2=102-62=64,故G 点的轨迹方程为x 2100+y264=1,去掉(10,0)、(-10,0)两点. 又设G(x′,y′),A(x ,y),则有x′2100+y′264=1.由重心坐标公式知⎩⎪⎨⎪⎧x′=x 3,y′=y3.故A 点轨迹方程为x 32100+y 3264=1.即x 2900+y2576=1,去掉(-30,0)、(30,0)两点.。

高中数学《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导学案

高中数学《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导学案

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1.椭圆(1)□0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02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03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应用定义解题时,不要漏掉|MF1|+|MF2|=2a□04>|F1F2|这一个条件.(2)集合的语言描述为P={M||MF1|+|MF2|=2a,2a□05>|F1F2|}.2.椭圆的标准方程1.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椭圆的两种标准方程中,虽然焦点位置不同,但都有a2=b2+c2.()(2)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是椭圆.()(3)椭圆的两种标准方程可以写成统一形式:Ax2+By2=1(其中A>0,B>0,A≠B).()答案(1)√(2)×(3)√2.做一做(1)(教材改编P38“椭圆的定义”)设F1,F2为定点,|F1F2|=6,动点M满足|MF1|+|MF2|=10,则动点M的轨迹是()A.椭圆B.直线C.圆D.线段(2)a=5,c=3,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椭圆的方程为y29+x24=1,则a=______,b=______,c=________.(4)椭圆x225+y29=1上一点P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4,则P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________.答案(1)A(2)x225+y216=1(3)325(4)6解析(1)∵|MF1|+|MF2|=10>|F1F2|=6,由椭圆定义可知,动点M的轨迹为椭圆.探究1椭圆的定义例1已知△ABC的周长是8,且B(-1,0),C(1,0),则顶点A的轨迹方程是()A.x29+y28=1(x≠±3) B.x29+y28=1(x≠0)C.x24+y23=1(y≠0) D.x23+y24=1(y≠0)[解析] ∵|AB|+|AC|=8-|BC|=6>|BC|=2,∴顶点A的轨迹是以B,C为焦点的椭圆,设其方程为x2a2+y2b2=1(a>b>0),则a=3,b=2 2.又∵A,B,C三点不共线,∴顶点A的轨迹方程为x29+y28=1(x≠±3).[答案] A拓展提升1.对椭圆定义的三点说明(1)椭圆是在平面内定义的,所以“平面内”这一条件不能忽视.(2)定义中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是常数,而不能是变量.(3)常数(2a)必须大于两定点间的距离,否则轨迹不是椭圆,这是判断一曲线是否为椭圆的限制条件.2.椭圆定义的两个应用(1)若|MF1|+|MF2|=2a(2a>|F1F2|),则动点M的轨迹是椭圆.(2)若点M在椭圆上,则|MF1|+|MF2|=2a.【跟踪训练1】已知圆A:(x+3)2+y2=100,圆A内一定点B(3,0),圆P 过点B且与圆A内切,求圆心P的轨迹方程.解设圆P的半径为r.又圆P过点B,∴|PB|=r.又∵圆P与圆A内切,圆A的半径为10.∴两圆的圆心距|P A|=10-r,即|P A|+|PB|=10(大于|AB|).∴点P的轨迹是以A,B为焦点的椭圆.∴2a=10,2c=|AB|=6,∴a=5,c=3.∴b2=a2-c2=25-9=16.即点P 的轨迹方程为x 225+y 216=1. 探究2 椭圆标准方程的应用例2 若方程x 216-m +y 2m +9=1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9<m <16B .-9<m <72 C.72<m <16D .m >72[解析]依题意可得⎩⎪⎨⎪⎧16-m >0,m +9>0,m +9>16-m ,解得72<m <16. [答案] C[条件探究] 若将例2条件“y 轴”改为“x 轴”,其他条件不变,试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解依题意可得⎩⎪⎨⎪⎧16-m >0,m +9>0,16-m >m +9,解得-9<m <72.[结论探究] 如果把例2的问题改为“求该椭圆的焦距的取值范围”,怎样解答呢?解 由题意得c 2=(m +9)-(16-m )=2m -7, 所以c =2m -7,又72<m <16,所以0<2m -7<25,c ∈(0,5), 所以焦距2c ∈(0,10). 拓展提升方程x 2m +y 2n =1表示椭圆的条件是⎩⎪⎨⎪⎧m >0,n >0,m ≠n ,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的条件是⎩⎪⎨⎪⎧m >0,n >0,m >n ,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的条件是⎩⎪⎨⎪⎧m >0,n >0,m <n .【跟踪训练2】 (1)“3<m <7”是“方程x 27-m +y 2m -3=1表示椭圆”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B解析由方程x 27-m +y 2m -3=1表示的曲线是椭圆,可得⎩⎪⎨⎪⎧7-m >0,m -3>0,7-m ≠m -3,解得3<m <7且m ≠5,所以3<m <7且m ≠5⇒3<m <7, 而3<m <7推不出3<m <7且m ≠5.所以,“3<m <7”是“方程x 27-m +y 2m -3=1表示椭圆”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已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25+y 2m 2=1(m >0),并且焦距为6,求实数m 的值. 解 ∵2c =6,∴c =3.当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时,由椭圆的标准方程知a 2=25,b 2=m 2 ,a 2=b 2+c 2,得25=m 2+9,∴m 2=16,又m >0,故m =4.当椭圆的焦点在y 轴上时,由椭圆的标准方程知a 2=m 2,b 2=25, a 2=b 2+c 2,得m 2=25+9=34,又m >0,故m =34.综上,实数m 的值为4或34. 探究3 椭圆的标准方程例3 求满足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1)焦点坐标分别为(0,-2),(0,2),且经过点(4,32); (2)a =8,c =6;(3)经过两点P 1⎝ ⎛⎭⎪⎫13,13,P 2⎝ ⎛⎭⎪⎫0,-12.[解] (1)由题意得, 2a =(4-0)2+(32+2)2+(4-0)2+(32-2)2=12,得a =6.又c =2,∴b 2=a 2-c 2=32. ∴所求的椭圆的方程为x 232+y 236=1.(2)∵a =8,c =6,∴b 2=a 2-c 2=64-36=28. 当焦点在x 轴上时,椭圆的方程为x 264+y 228=1; 当焦点在y 轴上时,椭圆的方程为y 264+x 228=1. 故所求的椭圆方程为x 264+y 228=1或y 264+x 228=1.(3)①当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时,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依题意知⎩⎪⎨⎪⎧⎝ ⎛⎭⎪⎫132a 2+⎝ ⎛⎭⎪⎫132b 2=1,⎝ ⎛⎭⎪⎫-122b 2=1,解得⎩⎪⎨⎪⎧a 2=15,b 2=14.∵a 2=15<14=b 2,∴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不存在. ②当椭圆的焦点在y 轴上时,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y 2a 2+x 2b 2=1(a >b >0).由题意得⎩⎪⎨⎪⎧⎝ ⎛⎭⎪⎫132a 2+⎝ ⎛⎭⎪⎫132b 2=1,⎝ ⎛⎭⎪⎫-122a 2=1,解得⎩⎪⎨⎪⎧a 2=14,b 2=15.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 214+x 215=1.[解法探究] 解答例3(1)(3)有没有其他解法呢? 解 (1)∵椭圆的焦点在y 轴上, 设所求的椭圆方程为y 2a 2+x 2b 2=1(a >b >0). 由题意得⎩⎨⎧16b 2+18a 2=1,a 2-b 2=4,得⎩⎪⎨⎪⎧a 2=36,b 2=32.∴所求的椭圆方程为x 232+y 236=1.(3)设所求椭圆的方程为Ax 2+By 2=1(A >0,B >0,A ≠B ). 由题意得⎩⎪⎨⎪⎧A ⎝ ⎛⎭⎪⎫132+B ⎝ ⎛⎭⎪⎫132=1,B ⎝ ⎛⎭⎪⎫-122=1,解得⎩⎪⎨⎪⎧A =5,B =4,∴所求的椭圆方程为5x 2+4y 2=1,即y 214+x 215=1.例4 已知两圆C 1:(x -4)2+y 2=169,圆C 2:(x +4)2+y 2=9,动圆在圆C 1内部和圆C 1相内切,和圆C 2相外切,求动圆圆心的轨迹.[解] 如图所示,由已知可得圆C 1与C 2的圆心坐标分别为C 1(4,0),C 2(-4,0),其半径分别为r 1=13,r 2=3.设动圆的圆心为C ,其坐标为(x ,y ),动圆的半径为r .由于圆C 1与圆C 相内切,依据两圆内切的充要条件,可得|C 1C |=r 1-r .①由于圆C 2与圆C 相外切,依据两圆外切的充要条件,可得|C 2C |=r 2+r .② 由①+②可得|CC 1|+|CC 2|=r 1+r 2=13+3=16,即点C 到两定点C 1与C 2的距离之和为16,且|C 1C 2|=8,可知动点C 的轨迹为椭圆,且以C 1与C 2为焦点.由题意,得c =4,a =8,∴b 2=a 2-c 2=64-16=48. ∴椭圆的方程为x 264+y 248=1,∴动圆圆心的轨迹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其方程为x 264+y 248=1.拓展提升求椭圆标准方程的方法(1)求关键量代入法:先确定椭圆的焦点位置明确其标准方程的形式,再利用定义及a 2-b 2=c 2求出参数a ,b ,最后代入椭圆标准方程.(2)待定系数法:构造a ,b ,c 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解方程组求出a ,b .但是要注意先确定焦点所在的位置,其主要步骤可归纳为“先定位,后定量”.当焦点位置不确定时,可设椭圆方程为mx 2+ny 2=1(m >0,n >0,m ≠n ).因为它包括焦点在x 轴上(m <n )或焦点在y 轴上(m >n )两类情况,所以可以避免分类讨论,从而达到了简化运算的目的.(3)定义法:利用椭圆的定义求动点的轨迹方程,应先根据动点具有的条件,验证是否符合椭圆的定义,即动点到两定点距离之和是否是一常数,且该常数(定值)大于两点的距离,若符合,则动点的轨迹为椭圆,然后由定义确定椭圆的基本量a ,b ,c ,这就是定义法求椭圆标准方程的方法,但注意检验.(4)相关点法:当题目中所求动点和已知动点存在明显关系时,一般利用相关点的方法求解.用相关点法求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为①设点:设所求轨迹上动点坐标为P (x ,y ),已知曲线上动点坐标为Q (x 1,y 1). ②求关系式:用点P 的坐标表示出点Q 的坐标,即得关系式⎩⎨⎧x 1=g (x ,y ),y 1=h (x ,y ).③代换:将上述关系式代入已知曲线方程得到所求动点轨迹的方程,并把所得方程化简即可.【跟踪训练3】 (1)设F 1,F 2分别是椭圆E :x 2+y 2b 2=1(0<b <1)的左、右焦点,过点F 1的直线交椭圆E 于A ,B 两点.若|AF 1|=3|F 1B |,AF 2⊥x 轴,则椭圆E 的方程为________.答案 x 2+3y 22=1解析 设点A 在点B 上方,F 1(-c,0),F 2(c,0),其中c =1-b 2.因为AF 2⊥x轴,所以点A 的坐标为(c ,b 2),设点B 的坐标为(x 0,y 0),由|AF 1|=3|F 1B |,可得AF 1→=3F 1B →,即⎩⎪⎨⎪⎧-2c =3(x 0+c ),-b 2=3y 0,解得⎩⎪⎨⎪⎧x 0=-53c ,y 0=-13b 2,代入椭圆方程可得25(1-b 2)9+19b 2=1,得b 2=23,所以椭圆方程为x 2+3y22=1.(2)求过点(-3,2)且与x 29+y 24=1有相同焦点的椭圆的方程. 解 ∵c 2=9-4=5,焦点在x 轴上, ∴设椭圆的方程为x 2a 2+y 2a 2-5=1.∵点(-3,2)在椭圆上, ∴9a 2+4a 2-5=1,∴a 2=15,∴所求椭圆方程为x 215+y 210=1. 探究4 椭圆的焦点三角形问题例5 已知椭圆x 24+y 23=1中,点P 是椭圆上一点,F 1,F 2是椭圆的焦点,且∠PF 1F 2=120°,求△PF 1F 2的面积.[解] 由x 24+y 23=1可知a =2,b =3,所以c =a 2-b 2=1,从而|F 1F 2|=2c=2.在△PF1F2中,由余弦定理得|PF2|2=|PF1|2+|F1F2|2-2|PF1||F1F2|cos∠PF1F2,即|PF2|2=|PF1|2+4+2|PF1|.①由椭圆定义得|PF1|+|PF2|=2a=4.②由①②联立可得|PF1|=65.所以S△PF1F2=12|PF1||F1F2|sin∠PF1F2=12×65×2×32=335.[条件探究] 例5中“∠PF1F2=120°”改为“∠F1PF2=60°”,其他条件不变,应该怎样解答?解由已知a=2,b=3,得c=a2-b2=4-3=1.∴|F1F2|=2c=2,在△PF1F2中,|F1F2|2=|PF1|2+|PF2|2-2|PF1||PF2|·cos60°,即4=(|PF1|+|PF2|)2-2|PF1||PF2|-2|PF1|·|PF2|cos60°.∴4=16-3|PF1||PF2|.∴|PF1||PF2|=4,∴S△PF1F2=12|PF1||PF2|sin60°=12×4×32= 3.拓展提升1.椭圆中焦点三角形的解题策略在解焦点三角形的相关问题时,一般利用两个关系式:(1)由椭圆的定义可得|PF1|,|PF2|的一个关系式,|PF1|+|PF2|=2a.(2)利用正、余弦定理可得|PF1|,|PF2|的一个关系式.这样我们便可求解出|PF1|,|PF2|.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是把|PF1|±|PF2|,|PF1|·|PF2|看成一个整体进行转化求解,而不是具体求出|PF1|与|PF2|的值,所以在解题时注意椭圆定义及正、余弦定理的灵活运用.2.焦点三角形的常用公式(1)焦点三角形的周长L =2a +2c .(2)在△MF 1F 2中,由余弦定理可得|F 1F 2|2=|MF 1|2+|MF 2|2-2|MF 1||MF 2|cos ∠F 1MF 2.(3)焦点三角形的面积S △F 1MF 2=12|MF 1||MF 2|·sin ∠F 1MF 2=b 2tan ∠F 1MF 22.【跟踪训练4】 椭圆x 29+y 22=1的焦点为F 1,F 2,点P 在椭圆上,若|PF 1|=4,则∠F 1PF 2的大小为________.答案 120°解析 ∵|PF 1|=4,∴|PF 2|=2a -4=6-4=2.∵|F 1F 2|=2c =27,∴在△F 1PF 2中,利用余弦定理可得, cos ∠F 1PF 2=|PF 1|2+|PF 2|2-|F 1F 2|22|PF 1||PF 2|=-12,∴∠F 1PF 2的大小为120°.1.椭圆定义的应用(1)椭圆的定义式:|PF1|+|PF2|=2a(2a>|F1F2|).在解题过程中将|PF1|+|PF2|看成一个整体,可简化运算.(2)椭圆的定义中要求一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和为常数,因而在解决问题时,若出现“两定点”“距离之和”这样的条件或内容,应考虑是否可以利用椭圆的定义来解决.2.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应用由椭圆的标准方程可以确定焦点坐标,或求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1)求椭圆的焦点坐标时,若方程不为标准方程,应先将其化为标准方程,确定a2,b2的值和焦点所在的坐标轴,再利用关系式a2=b2+c2求出c,即可写出焦点坐标.(2)已知方程求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时,需注意:对于方程x2m+y2n=1,当m>n>0时,方程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当n>m>0时,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特别地,当n=m>0时,方程表示圆心在原点的圆.若已知方程的形式不是标准方程,需先进行转化.3.求椭圆标准方程的常用方法(1)求关键量代入法;(2)待定系数法;(3)定义法;(4)相关点法.4.椭圆的焦点三角形问题解答此类问题可结合椭圆的定义列出|PF1|+|PF2|=2a,利用这个关系式便可求出结果,因此回归定义是求解椭圆的焦点三角形问题的常用方法.在求解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勾股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1.若平面内点M到定点F1(0,-1),F2(0,1)的距离之和为2,则点M的轨迹为()A.椭圆B.直线F1F2C.线段F1F2D .直线F 1F 2的垂直平分线 答案 C解析 |MF 1|+|MF 2|=2=|F 1F 2|,所以点M 的轨迹为线段F 1F 2.2.以两条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椭圆过点P ⎝ ⎛⎭⎪⎫35,-4和Q ⎝ ⎛⎭⎪⎫-45,3,则此椭圆的方程是( )A.y 225+x 2=1 B.x 225+y 2=1C.x 225+y 2=1或x 2+y 225=1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 A解析设椭圆方程为mx 2+ny 2=1(m >0,n >0,m ≠n ),则⎩⎪⎨⎪⎧925m +16n =1,1625m +9n =1,解得⎩⎨⎧m =1,n =125,∴椭圆方程为x 2+y225=1.故选A.3.椭圆25x 2+16y 2=1的焦点坐标为( ) A .(±3,0) B.⎝ ⎛⎭⎪⎫±13,0 C.⎝ ⎛⎭⎪⎫±320,0 D.⎝ ⎛⎭⎪⎫0,±320 答案 D解析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125+y 2116=1,知焦点在y 轴上,c 2=116-125=9400,故焦点坐标为⎝ ⎛⎭⎪⎫0,±320. 4.已知F 1,F 2是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两个焦点,P 为椭圆C 上的一点,且PF 1→⊥PF 2→,若△PF 1F 2的面积为9,则b =________.答案3解析 设|PF 1|=r 1,|PF 2|=r 2,则由题意得⎩⎪⎨⎪⎧r 1+r 2=2a ,①12r 1r 2=9,②r 21+r 22=(2c )2,③由①得r 21+2r 1r 2+r 22=4a 2,由②得r 1r 2=18,所以r 21+r 22+36=4a 2,④④-③得36=4a 2-4c 2,即4b 2=36, 所以b 2=9,b =3.5.点M (x ,y )与定点F (2,0)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x =8的距离的比是1∶2,求点M 的轨迹方程.解 设d 是点M 到直线x =8的距离,根据题意,所求轨迹就是集合P =⎩⎪⎨⎪⎧⎭⎪⎬⎪⎫M ⎪⎪⎪|MF |d =12, 由此得(x -2)2+y 2|8-x |=12.将上式两边平方,并化简,得3x 2+4y 2=48, 即点M 的轨迹方程为x 216+y 212=1.A 级:基础巩固练一、选择题1.已知点A (-3,0),B (0,2)在椭圆x 2m 2+y 2n 2=1上,则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A.x 23+y 22=1 B.x 29+y 24=1 C.x 23+y 2=1 D.x 25+y 24=1 答案 B解析由题意得⎩⎪⎨⎪⎧9m 2=1,4n 2=1,解得m 2=9,n 2=4,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9+y 24=1.2.如图所示,一圆形纸片的圆心为O ,F 是圆内一定点,M 是圆周上一动点,把纸片折叠使M 与F 重合,然后抹平纸片,折痕为CD ,设CD 与OM 交于点P ,则点P 的轨迹是( )A .椭圆B .直线C .射线D .圆 答案 A解析 根据题意知,CD 是线段MF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MP |=|PF |,所以|PF |+|PO |=|PM |+|PO |=|MO |(定值),又因为|MO |>|FO |,所以根据椭圆的定义可判断出点P 的轨迹是以F ,O 两点为焦点的椭圆.3.方程(x -2)2+y 2+(x +2)2+y 2=10化简的结果是( )A.x 225+y 216=1 B.x 225+y 221=1 C.x 225+y 24=1 D.y 225+x 216=1答案 B解析 由方程左边的几何意义及椭圆定义可知,方程表示的曲线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且c =2,a =5.所以b 2=a 2-c 2=21,故化简结果为x 225+y 221=1.4.椭圆x 225+y 29=1上一点M 到焦点F 1的距离为2,N 是MF 1的中点,则|ON |等于( )A .2B .4C .6 D.32 答案 B解析 设椭圆的另一个焦点为F 2,因为椭圆x 225+y 29=1上一点M 到焦点F 1的距离为2,即|MF 1|=2,又|MF 1|+|MF 2|=2a =10,所以|MF 2|=8.因为N 是MF 1的中点,O 是F 1F 2的中点,所以|ON |=12|MF 2|=4.5.椭圆x 225+y 29=1上一点P 到两焦点的距离之积为m ,则m 取最大值时,P 点坐标是( )A .(5,0)或(-5,0) B.⎝ ⎛⎭⎪⎫52,332或⎝ ⎛⎭⎪⎫52,-332 C .(0,3)或(0,-3) D.⎝ ⎛⎭⎪⎫532,32或⎝ ⎛⎭⎪⎫-532,32 答案 C解析 记F 1(-4,0),F 2(4,0),|PF 1|·|PF 2|≤⎝⎛⎭⎪⎫|PF 1|+|PF 2|22=⎝ ⎛⎭⎪⎫1022=25,当且仅当|PF 1|=|PF 2|时,等号成立.∴P 应在椭圆短轴的端点,∴P (0,3)或(0,-3).6.我们把由半椭圆x 2a 2+y 2b 2=1(x ≥0)与半椭圆y 2b 2+x 2c 2=1(x <0)合成的曲线称作“果圆”(其中a 2=b 2+c 2,a >b >c >0).如图所示,设点F 0,F 1,F 2是相应椭圆的焦点,A 1,A 2和B 1,B 2是“果圆”与x 轴和y 轴的交点,若△F 0F 1F 2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则a ,b 的值分别为( )A.72,1 B.3,1 C .5,3 D .5,4 答案 A解析 由题意知,a 2-b 2=⎝ ⎛⎭⎪⎫322=34,b 2-c 2=⎝ ⎛⎭⎪⎫122=14,∴a 2-c 2=1.又a2=b2+c2,∴b2=1,b=1.∴a2=74,a=72.二、填空题7.已知F1,F2为椭圆x225+y29=1的两个焦点,过F1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若|F2A|+|F2B|=12,则|AB|=________.答案8解析如图,由椭圆的定义知,|F1A|+|F2A|=2a=10,|F1B|+|F2B|=2a=10,∴|AB|=20-|F2A|-|F2B|=20-12=8.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BC的顶点A(-4,0)和C(4,0),顶点B在椭圆x225+y29=1上.则sin A+sin Csin B=________.答案5 4解析由椭圆方程x225+y29=1知,a=5,b=3,∴c=4,即点A(-4,0)和C(4,0)是椭圆的焦点.又点B在椭圆上,∴|BA|+|BC|=2a=10,且|AC|=8.于是,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sin A+sin Csin B=|BC|+|BA||AC|=54.9.(2018·上海金山中学高二期中)已知椭圆x25+y24=1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B,P是椭圆上不同于A,B的一点,直线P A,PB的倾斜角分别为α,β,则cos(α-β) cos(α+β)=________.答案1 9解析 设P (x 0,y 0),则k AP ·k BP =y 0x 0-5·y 0x 0+5=y 20x 20-5=4⎝ ⎛⎭⎪⎫1-x 205x 20-5=-45,所以tan αtan β=-45,故cos (α-β)cos (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1+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1-451+45=19.三、解答题10.如图,已知点P (3,4)是椭圆x 2a 2+y 2b 2=1(a >b >0)上一点,F 1,F 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若PF 1→·PF 2→=0.(1)求椭圆的方程; (2)求△PF 1F 2的面积. 解 (1)∵PF 1→·PF 2→=0,∴△PF 1F 2是直角三角形,∴|OP |=12|F 1F 2|=c . 又|OP |=32+42=5,∴c =5.∴椭圆方程为x 2a 2+y 2a 2-25=1.又P (3,4)在椭圆上,∴9a 2+16a 2-25=1,∴a 2=45或a 2=5. 又a >c ,∴a 2=5舍去. 故所求椭圆方程为x 245+y 220=1.(2)由椭圆定义知,|PF 1|+|PF 2|=65,① 又|PF 1|2+|PF 2|2=|F 1F 2|2,②由①2-②得2|PF 1|·|PF 2|=80, ∴S △PF 1F 2=12|PF 1|·|PF 2|=12×40=20.B 级:能力提升练1.已知P 是椭圆x 24+y 2=1上的一点,F 1,F 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1)当∠F 1PF 2=60°时,求△F 1PF 2的面积;(2)当∠F 1PF 2为钝角时,求点P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解 (1)由椭圆的定义,得|PF 1|+|PF 2|=4且F 1(-3,0),F 2(3,0).① 在△F 1PF 2中,由余弦定理,得|F 1F 2|2=|PF 1|2+|PF 2|2-2|PF 1||PF 2|cos60°.② 由①②得|PF 1||PF 2|=43.所以S △PF 1F 2=12|PF 1||PF 2|sin ∠F 1PF 2=33.(2)设点P (x ,y ),由已知∠F 1PF 2为钝角,得PF 1→·PF 2→<0,即(-3-x ,-y )(3-x ,-y )<0.又y 2=1-x 24,所以34x 2<2,解得-263<x <263.所以点P 横坐标的范围是⎝⎛⎭⎪⎫-263,263. 2.设F 1,F 2分别为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左、右焦点.(1)若椭圆C 上的点A ⎝ ⎛⎭⎪⎫1,32到F 1,F 2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4,写出椭圆C 的方程和焦点坐标;(2)设点K 是(1)中所得椭圆上的动点,求线段F 1K 的中点的轨迹方程. 解 (1)椭圆C 的焦点在x 轴上,由椭圆上的点A 到F 1,F 2两点的距离之和是4,得2a =4,即a =2.又点A ⎝ ⎛⎭⎪⎫1,32在椭圆上,因此122+⎝ ⎛⎭⎪⎫322b 2=1,得b 2=3,则c 2=a 2-b 2=1.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x 24+y23=1,焦点为F 1(-1,0),F 2(1,0).(2)设椭圆C 上的动点K (x 1,y 1),线段F 1K 的中点Q (x ,y ),则x =-1+x 12,y =y 12,即x 1=2x +1,y 1=2y .因为点K (x 1,y 1)在椭圆x 24+y 23=1上,所以(2x +1)24+(2y )23=1,即⎝ ⎛⎭⎪⎫x +122+4y23=1,此即为所求点的轨迹方程.。

高中数学第二章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学案含解析新人教A版选修195

高中数学第二章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学案含解析新人教A版选修195
即 36=| PF1| 2+ | PF2| 2- | PF1| · | PF2|. ①
由椭圆的定义得 | PF1| + | PF2| = 4 3, 即 48=| PF1| 2+ | PF2| 2+ 2| PF1| · | PF2|. ② 由①②得 | PF1| · | PF2| = 4.
1 ∴ SV F1 PF2 = 2| PF1| · | PF2| · sin 60°= 3. [类题通法 ] (1)椭圆的定义具有双向作用, 即若 | MF1| +| MF2| =2a(2a>| F1F2|) ,则点 M 的轨迹是椭 圆;反之,椭圆上任意一点 M 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必为 2a. (2)椭圆上一点 P 与椭圆的两个焦点 F1, F2 构成的△ PF1F2,称为焦点三角形.解关于椭 圆的焦点三角形的问题,通常要利用椭圆的定义,结合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求解. [活学活用 ]
提示: 25+ 9 = 1.
[导入新知 ]
马鸣风萧萧整理
》》》》》》》》》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 《《《《《《《《《《《
若 | F1F2| =2c, | MF1| + | MF2| = 2a(a> c),则椭圆的标准方程、焦点坐标及 a, b, c 的
关系见下表:
标准方程
焦点在 x 轴上 x2 y2 a2+ b2= 1(a>b> 0)
x2 y2 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 1.
25 9 (2)因为椭圆的焦点在 y 轴上,
y2 x2 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 a2+b2= 1(a> b> 0). 因为椭圆经过点 (0,2)和 (1,0),
所以
40 a2+ b2= 1,
01 a2+ b2= 1,
a2= 4, ?
b2= 1.
y2 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4 +x2= 1. [类题通法 ]

2015高中数学《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导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1-1

2015高中数学《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导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1-1

第1课时椭圆及其标准方程1.了解椭圆的实际背景,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的过程,理解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与化简.2.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几何图形.学好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的运用.3.通过椭圆定义的归纳和标准方程的推导,培养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探索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问题1:我们如何作出一个椭圆?要准确地作出一个椭圆,需要哪些几何要素?用图钉、一段绳子等,焦点间距离(焦距)、到间的距离和.问题2:椭圆的概念:在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等于常数(|F1F2|)的点的轨迹叫作.这两定点叫作椭圆的,两焦点间的距离叫作椭圆的.问题3:你能分别写出焦点在x轴和y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吗?(1)椭圆的焦点为(-c,0),(c,0),椭圆上的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2a,记b=,则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椭圆的焦点为(0,-c),(0,c),椭圆上的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2a,记b=,则椭圆的标准方程为.问题4:轨迹为椭圆的标准方程求解时需注意什么?动点P到两个定点F1, F2的距离和为2a,两定点距离=2c,则动点的轨迹分以下几种情况进行讨论:(1)当时,动点轨迹为以F1, F2为焦点的椭圆;(2)当时,动点轨迹为线段F1F2;(3)当时,动点轨迹不存在.1.“0<m<9”是“方程+=1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已知F1、F2是定点,|F1F2|=8,动点M满足|MF1|+|MF2|=8,则动点M的轨迹是().A.椭圆B.直线C.线段D.圆3.椭圆+=1的焦点坐标为.4.已知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其上任意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和为8,焦距为2,求此椭圆的标准方程.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1)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4,0)、(4,0),椭圆上一点P到两焦点距离的和是10;(2)焦点在y轴上,且经过两个点(0,2)和(1,0);(3)经过点(,)和点(,1).椭圆定义的应用(1)已知△ABC的顶点B、C在椭圆+y2=1上,顶点A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在BC边上,则△ABC的周长是().A.2B.6C.4D.1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圆C:(x+1)2+y2=16,点F(1,0),E是圆C上的一个动点,EF的垂直平分线PQ与CE交于点B,与EF交于点D.则点B的轨迹方程为.求与椭圆有关的轨迹方程△ABC的三边a,b,c成等差数列,A、C两点的坐标分别是(-1,0)和(1,0),求顶点B的轨迹方程.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1)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为F1(-3,0),F2(3,0),并且椭圆上一点P与两焦点的距离的和等于10;(2)焦点分别为(0,-2),(0,2),经过点(4,3);(3)经过两点(2,-),(-1,).(1)已知F1,F2为椭圆+=1的两个焦点,过F1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若F2A+F2B=12,则AB= .(2)在△ABC中,已知B,C的坐标分别为(-3,0),(3,0),且△ABC周长为16,则顶点A的轨迹方程为.已知椭圆的中心为原点,焦距为8,两个顶点坐标分别是(-6,0),(6,0),求椭圆的方程.1.设P是椭圆+=1上的点,若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则|PF1|+|PF2|等于().A.4B.5C.8D.102.已知椭圆的焦点是F1,F2,P是椭圆上的一个动点,如果延长F1P到Q,使得|PQ|=|PF2|,那么动点Q的轨迹是().A.圆B.椭圆C.抛物线D.无法确定3.已知P是椭圆+=1上一点,F1,F2为焦点,且∠F1PF2=90°,则△PF1F2的面积是.4.已知椭圆+=1上一点M到左焦点F1的距离为6,N是MF1的中点,求|ON|的值.已知椭圆C:+=1(a>b>0)的焦距为4,且过点P(,),求椭圆C的方程.考题变式(我来改编):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第1课时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知识体系梳理问题1:动点焦点问题2:和大于椭圆焦点焦距问题3:(1)+=1(a>b>0)(2)+=1(a>b>0)问题4:(1)a>c (2)a=c (3)a<c基础学习交流1.C若0<m<9,则“方程+=1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成立.又+=1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则m<9,且m>0,即“0<m<9”成立,故是充要条件.2.C∵|MF1|+|MF2|=8=|F1F2|,∴点M的轨迹是线段F1F2,故选C.3.(-3,0)和(3,0)由已知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且a2=16,b2=7,∴c2=9,c=3.∴椭圆的焦点坐标为(-3,0)和(3,0).4.解:由已知2a=8,2c=2,∴a=4,c=,∴b2=a2-c2=16-15=1,∴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2=1.重点难点探究探究一:【解析】(1)∵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设它的标准方程为+=1(a>b>0).∵2a=10,∴a=5,又∵c=4,∴b2=a2-c2=52-42=9.∴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2)∵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设它的标准方程为+=1(a>b>0).∵椭圆经过点(0,2)和(1,0),∴⇒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2=1.(3)设所求椭圆的方程为mx2+ny2=1(m>0,n>0,m≠n).∵点(,)和点(,1)都在椭圆上,∴即∴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2+=1.【小结】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时,要“先定型,再定量”,即要先判断焦点位置,再用待定系数法设出适合题意的椭圆的标准方程,最后由条件确定待定系数即可.当所求椭圆的焦点位置不能确定时,应按焦点在x轴上和y轴上进行分类讨论,但要注意a>b>0这一条件.当已知椭圆经过两点,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时,把椭圆的方程设成mx2+ny2=1(m>0,n>0,m≠n)的形式有两个优点:①列出的方程组中分母不含字母;②不用讨论焦点所在的坐标轴,从而简化求解过程.探究二:【解析】(1)如图,由题意知a=.再根据椭圆的定义可知|BA|+|BF|=2a,|CA|+|CF|=2a.从而△ABC的周长为|AB|+|BC|+|CA|=|AB|+|BF|+|CF|+|AC|=4a=4,故选C.(2)因为PQ是EF的垂直平分线,从而|BF|=|BE|,所以|BC|+|BF|=|BC|+|BE|=|CE|=4,因为|BC|+|BF|>|CF|=2,从而,由椭圆的定义可知点B的轨迹是以C,F为焦点,长轴长为4的椭圆,即2c=2,2a=4,所以c=1,a=2,从而b2=a2-c2=3,所以点B的轨迹方程为+=1.【答案】(1)C(2)+=1【小结】一般地,涉及椭圆上的点与两个焦点的距离的问题,通常可借助椭圆的定义来求解.探究三:【解析】设B(x,y),∵a,b,c成等差数列,∴a+c=2b,即+=2,∴+=4>2,根据椭圆的定义知:点B在以A、C两点为焦点的椭圆上,∴点B的轨迹方程为+=1.[问题]所求轨迹上的点都能和A、C组成三角形吗?[结论]不一定,椭圆中的点存在与点A、C共线的情形,此时不能组成三角形.于是,正确解答如下:设B(x,y),∵a,b,c成等差数列,∴a+c=2b,即+=2,∴+=4>2,根据椭圆的定义知:点B在以A、C两点为焦点的椭圆上,∴点B的轨迹方程为+=1.又∵当x=±2时,A、B、C三点共线,不能构成三角形,∴x≠±2,∴点B的轨迹方程为+=1(x≠±2).【小结】在求与椭圆有关的轨迹方程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紧密联系定义,二是要注意对自变量取值范围进行讨论.思维拓展应用应用一:(1)由题意可知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且c=3,2a=10,所以a=5,b===4.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2)(法一)因为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所以可设它的标准方程为+=1(a>b>0).由椭圆的定义知2a=+=12,所以a=6.又c=2,所以b==4.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法二)因为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所以可设其标准方程为+=1(a>b>0).由题意得解得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3)若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a>b>0).由已知条件得解得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同理可得: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不存在.综上,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应用二:(1)8(2)+=1(y≠0)(1)由椭圆的定义得AF1+AF2=10,BF1+BF2=10,两式相加得AB+AF2+BF2=20,即AB+12=20,所以AB=8.(2)因为△ABC周长为16,且BC=6,从而AB+AC=16-6=10,从而可知点A的轨迹是以B,C 为两焦点的椭圆(除去椭圆上与B,C共线的两点),且a=5,c=3,则b2=a2-c2=16,焦点在x轴上,又A,B,C三点不能共线,故点A的轨迹方程是+=1(y≠0).应用三:当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时,设它的标准方程为+=1(a>b>0).∵2c=8,∴c=4,又a=6,∴b2=a2-c2=20,∴椭圆的方程为+=1.当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时,设它的标准方程为+=1(a>b>0).∵2c=8,∴c=4,又b=6,∴a2=b2+c2=52,∴椭圆的方程为+=1.综上,所求椭圆的方程为+=1或+=1.基础智能检测1.D由椭圆定义知|PF1|+|PF2|=2a.∵a2=25,∴2a=10.∴|PF1|+|PF2|=10.2.A由题意得|PF1|+|PF2|=2a(a为大于零的常数,且2a>|F1F2|),|PQ|=|PF2|,∴|PF1|+|PF2|=|PF1|+|PQ|=2a,即|F1Q|=2a.∴动点Q到定点F1的距离等于定长2a,故动点Q的轨迹是圆.3.16由椭圆定义知:|PF1|+|PF2|=2a=10,①又∵∠F1PF2=90°,∴|PF1|2+|PF2|2=|F1F2|2=4c2=36,②①2-②得|PF1|·|PF2|=32.∴S=|PF1|·|PF2|=16.4.解:设右焦点为F2,连接F2M,∵O为F1F2的中点,N是MF1的中点,∴|ON|=|MF2|.又∵|MF1|+|MF2|=2a=10,|MF1|=6,∴|MF2|=4,∴|ON|=2.全新视角拓展解:因为焦距为4,所以a2-b2=4.又因为椭圆C过点P(,),所以+=1,故a2=8,b2=4,从而椭圆C的方程为+=1.思维导图构建+=1(a>b>0)+=1(a>b>0)。

人教A版选修1-1教案:2.1.1椭圆定义及其标准方程2(含答案)

人教A版选修1-1教案:2.1.1椭圆定义及其标准方程2(含答案)

§2.1.1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2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了轨迹方程、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的概念。

本节课将主要通过例题、练习明确求轨迹方程的步骤,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椭圆的定义;掌握焦点、焦点位置、焦距与方程关系;
②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求轨迹方程的方法、步骤的掌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例题、习题的评练结合,促使学生掌握求椭圆轨迹方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讲解求椭圆轨迹方程,使学生认识到辨证联系地看问题,学会在解题过程中抓住题目中条件与结论的联系。

【教学重点】:
知识与技能①、②
【教学难点】:
知识与技能②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高中数学第二章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课堂导学案

高中数学第二章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课堂导学案

2.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课堂导学三点剖析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例1】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1)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4,0)、(4,0),椭圆上一点P 到两焦点距离的和是10;(2)两个焦点的坐标是(0,-2)、(0,2),并且椭圆经过点(23-,25). 解:(1)∵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设它的标准方程为2222by a x +=1(a>b>0). ∵2a=10,2c=8,∴a=5,c=4.∴b 2=a 2-c 2=52-42=9. ∴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92522y x +=1. (2)∵椭圆的焦点在y 轴上,∴设它的标准方程为2222bx a y +=1(a>b>0). 由椭圆的定义知,2a=22)225()23(++-+ 22)225()23(-+-=210, ∴a=10.又c=2,∴b 2=a 2-c 2=10-4=6. ∴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61022x y +=1. 温馨提示求椭圆的标准方程就是求a 2及b 2(a>b>0),并且判断焦点所在的坐标轴.当焦点在x 轴上时,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222by a x +=1;当焦点在y 轴上时,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222b x a y +=1. 二、应用椭圆的定义解题【例2】一动圆与已知圆O 1:(x+3)2+y 2=1外切与圆O 2:(x-3)2+y 2=81内切,试求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解析:两定圆的圆心半径分别为O 1(-3,0),r 1=1;O 2(3,0),r 2=9设动圆圆心为M (x ,y ),半径为R由题设条件知:|MO 1|=1+R ,|MO 2|=9-R∴|MO 1|+|MO 2|=10由椭圆的定义知:M 在以O 1,O 2为焦点的椭圆上,且a=5,c=3,∴b 2=a 2-c 2=25-9=16 故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为162522y x + =1. 温馨提示两圆相切时,圆心之间的距离与两圆的半径有关,据此可以找到动圆圆心满足的条件.三、利用椭圆的标准方程解题【例3】 椭圆5x 2+ky 2=5的一个焦点为(0,2)则k=_____________.解析:将椭圆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可得x 2+k y 52=1, 由其中一个焦点为(0,2),知a 2=k 5,b 2=1,且 a 2-b 2=c 2即k5-1=4得k=1. 温馨提示先将椭圆方程化为标准形式,再由其中一个焦点确定a 2,b 2,最后通过a 、b 、c 之间的关系确定k 的值.各个击破类题演练 1求经过两点P 1(31,31),P 2(0,21-)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解法一:因为焦点位置不确定,故应考虑两种情形.(1)焦点在x 轴上时: 设椭圆的方程为22a x +22by =1(a >b >0). 依题意知⎪⎪⎪⎩⎪⎪⎪⎨⎧=-=+.1)21(,1)31()31(222222b b a 解得⎪⎪⎩⎪⎪⎨⎧==41,5122b a . ∵51<41,∴方程组无解. (2)焦点在y 轴上时: 设椭圆的方程为22a y +22bx =1(a >b >0).依题意可得⎪⎪⎪⎩⎪⎪⎪⎨⎧=-=+.1)21(,1)31()31(222222ab a ,解得⎪⎪⎩⎪⎪⎨⎧==51,4122b a . ∴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514122x y +=1. 解法二:设所求椭圆方程的一般式为Ax 2+By 2=1(A >0,B >0). 依题意可得⎪⎪⎩⎪⎪⎨⎧=-=+.1)21(,1)31()31(222B b A 解得⎩⎨⎧==.4,5B A∴所求椭圆的方程为5x 2+4y 2=1. ∴标准方程为514122x y +=1. 变式提升 1 椭圆短轴一个端点与两焦点组成一个正三角形,且焦点到同侧顶点的距离为3,求此椭圆的标准方程.解析:由题意知:⎩⎨⎧=-=,3,2c a c a ∴⎪⎩⎪⎨⎧==3,32c a ∴b 2=9∴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2919122222y x y x +=+或=1 类题演练 2若一个动点P(x,y)到两个定点A(-1,0),A′(1,0)的距离和为定值m,试求P 点的轨迹方程. 解:∵|PA|+|PA′|=m,|AA′|=2,|PA|+|PA′|≥|AA′|,∴m≥2.(1)当m=2时,P 点的轨迹就是线段AA′.∴其方程为y=0(-1≤x≤1).(2)当m >2时,由椭圆的定义知,点P 的轨迹是以A 、A′为焦点的椭圆.∵2c=2,2a=m, ∴a=2m ,c=1,b 2=a 2-c 2=42m -1.∴点P 的轨迹方程为1442222-+m y m x =1. 变式提升 2已知B 、C 是两个定点,|BC|=6,且△ABC 的周长等于16,求顶点A 的轨迹方程. 解析:如右图,建立坐标系,使x 轴经过点B 、C ,原点O 与BC 的中点重合.由已知|AB|+|AC|+|BC|=16,|BC|=6,有|AB|+|AC|=10,即点A 的轨迹是椭圆,且2c=6,2a=16-6=10.∴c=3,a=5,b 2=52-32=16.但当点A 在直线BC 上,即y=0时,A 、B 、C 三点不能构成三角形,∴点A 的轨迹方程是162522y x +=1(y≠0). 类题演练 3方程x=231y -所表示的曲线为_________________.答案:表示椭圆在y 轴右侧的部分(包括端点)变式提升 3 椭圆252x +92y =1与k x -92+ky -252=1(0<k<9)的关系为( ) A.有相等的长、短轴 B.有相等的焦距C.有相同的焦点D.有相同的顶点 答案:B。

高中数学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二)导学案 新人教A版选修21

高中数学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二)导学案 新人教A版选修21

1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二)导学案 新人教A 版选修2-1【学习要求】加深理解椭圆定义及标准方程,能熟练求解与椭圆有关的轨迹问题. 【学法指导】通过例题的学习,进一步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认识椭圆,感知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生成椭圆的不同方法,体会椭圆的几何特征的不同表现形式. 【双基检测】1.设定点F 1(0,-3)、F 2(0,3),动点P 满足条件|PF 1|+|PF 2|=a +9a(a >0),则点P 的轨迹是 ( )A .椭圆B .线段C .不存在D .椭圆或线段2.已知椭圆5x 2+ky 2=5的一个焦点坐标是(0,2),那么k 的值为 ( ) A .-1 B .1 C . 5D .- 53.“m >n >0”一定是“方程mx 2+ny 2=1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吗?4.椭圆x 212+y 23=1的焦点为F 1和F 2,点P 在椭圆上,线段PF 1的中点在y 轴上,那么|PF 1|是|PF 2|的_____倍.【问题探究】探究点一 定义法求轨迹方程例1 如图,P 为圆B :(x +2)2+y 2=36上一动点,点A 坐标为(2,0),线段AP 的垂直平分线交直线BP 于点Q ,求点Q 的轨迹方程.跟踪训练1 已知圆A :100)3(22=++y x ,圆A 内一定点B (3,0),圆P 过B 且与圆A 内切,求圆心P 的轨迹方程探究点二 相关点法求轨迹方程例2 如图,在圆x 2+y 2=4上任取一点P ,过点 P 作x 轴的垂线段PD ,D 为垂足.当点P 在圆上运动时,线段PD 的中点M 的轨迹是什么?为什么?问题 从例2你能发现椭圆与圆之间的关系吗?跟踪训练2 如图,设P 是圆x 2+y 2=25上的动点,点D 是P 在x 轴上的投影,M 为PD 上一点,且|MD |=45|PD |.当P 在圆上运动时,求点M 的轨迹C 的方程,并判断此曲线的类型.探究点三 直接法求轨迹方程例3 如图,设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5,0),(5,0).直线AM ,BM 相交于点M ,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49,求点M 的轨迹方程.问题 若将例3中的-49改为a (a <0),曲线形状如何?跟踪训练3 已知M (4,0),N (1,0),若动点P 满足MN →·MP →=6|NP →|.求动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 【当堂检测】1.已知椭圆x 2m +y 216=1上的一点P 到椭圆一个焦点的距离为3,到另一焦点距离为7,则m 等于 ( )A .10B .5C .15D .252.椭圆x 2m +y 24=1的焦距等于2,则m 的值为 ( )A .5B .8C .5或3D .16 3.设B (-4,0),C (4,0),且△ABC 的周长等于18,则动点A 的轨迹方程为 ( ) A .x 225+y 29=1 (y ≠0) B .y 225+x 29=1 (y ≠0) C .x 216+y 216=1 (y ≠0) D .y 216+x 29=1 (y ≠0) 4.椭圆x 29+y 2=1上有动点P ,F 1,F 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求△PF 1F 2的重心M 的轨迹方程.【课堂小结】1.解答与椭圆有关的求轨迹问题的一般思路是2.注意题目要求中求轨迹和求轨迹方程的区别. 【拓展提高】1.已知椭圆x 29+y 24=1的左、右焦点分别是F 1、F 2,P 是椭圆上的一个动点,如果延长F 1P 到Q ,使|PQ |=|PF 2|,那么动点Q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2.设F 1、F 2为椭圆22194x y +=的两个焦点,P 为椭圆上一点,已知P 、F 1、F 2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且21PF PF >,求21PF PF 的值。

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导学案

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导学案

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导学案
班级:姓名:小组:执笔:序号:
课型:新授课课时:2
考纲要求:1.了解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

2.能够根据条件熟练求出椭圆的标准方程。

3.掌握椭圆的定义与椭圆的标准方程。

学习目标:1.理解椭圆的定义。

2. 会求与椭圆有关的轨迹问题。

教学重点: 能够根据条件熟练求出椭圆的标准方程。

教学难点:掌握椭圆的定义与椭圆的标准方程。

预习案
阅读教材
P32-34完成基础自学内容课前梳理
一.椭圆的定义
二:椭圆的标准方程
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
决的问题和疑惑的问
题写下来,待课堂上
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
决。

预习自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1 椭 圆 1.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课时目标 1.了解椭圆的实际背景,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的过程、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与化简过程.2.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几何图形.
1.椭圆的概念: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 1,F 2的距离之和等于________(大于|F 1F 2|)的点的集合叫作________.这两个定点叫作椭圆的________,两焦点间的距离叫作椭圆的________.
2.椭圆的方程: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焦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焦距为____________;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设F 1,F 2为定点,|F 1F 2|=6,动点M 满足|MF 1|+|MF 2|=6,则动点M 的轨迹是( ) A .椭圆 B .直线 C .圆 D .线段
2.椭圆x 216+y
27
=1的左右焦点为F 1,F 2,一直线过F 1交椭圆于A 、B 两点,则△ABF 2的
周长为( )
A .32
B .16
C .8
D .4
3.椭圆2x 2+3y 2
=1的焦点坐标是( )
A .⎝

⎭⎪⎫0,±66 B .(0,±1)
C .(±1,0)
D .⎝ ⎛

⎪⎫±
66,0 4.方程x 2
|a|-1+y
2
a +3
=1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3,-1)
B .(-3,-2)
C .(1,+∞)
D .(-3,1)
5.若椭圆的两焦点为(-2,0),(2,0),且该椭圆过点⎝ ⎛⎭⎪⎫5
2
,-32,则该椭圆的方程是( )
A .y 28+x 24=1
B .y 210+x
26=1 C .y 24+x 28=1 D .y 26+x
210
=1 6.设F 1、F 2是椭圆x 216+y
212
=1的两个焦点,P 是椭圆上一点,且P 到两个焦点的距离
之差为2,则△PF 1F 2是( )
A .钝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斜三角形题 号 1 2 3 4 5 6 答 案
二、填空题
7.椭圆x 29+y
22
=1的焦点为F 1、F 2,点P 在椭圆上.若|PF 1|=4,则|PF 2|=____________,
∠F 1PF 2的大小为________.
8.P 是椭圆x 24+y
23
=1上的点,F 1和F 2是该椭圆的焦点,则k =|PF 1|·|PF 2|的最大值是
________,最小值是______.
9.“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运行轨道是以地球中心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设其近地点距地面n 千米,远地点距地面m 千米,地球半径为R ,那么这个椭圆的焦距为________千米. 三、解答题
10.根据下列条件,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1)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4,0),(4,0),椭圆上任意一点P 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等于10;
(2)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0,-2),(0,2),并且椭圆经过点⎝ ⎛⎭
⎪⎫-32,52.
11.已知点A(0,3)和圆O 1:x 2+(y +3)2
=16,点M 在圆O 1上运动,点P 在半径O 1M 上,且|PM|=|PA|,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
能力提升
12.若点O 和点F 分别为椭圆2
2
14
3
y
x
+
=的中心和左焦点,点P 为椭圆上的任意一点,
则OP →·FP →
的最大值为( ) A .2 B .3 C .6 D .8 13.
如图△A BC中底边BC=12,其它两边AB和AC上中线的和为30,求此三角形重心G的轨迹方程,并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
1.椭圆的定义中只有当距离之和2a>|F1F2|时轨迹才是椭圆,如果2a=|F1F2|,轨迹是线段F1F2,如果2a<|F1F2|,则不存在轨迹.
2.椭圆的标准方程有两种表达式,但总有a>b>0,因此判断椭圆的焦点所在的坐标轴要看方程中的分母,焦点在分母大的对应轴上.
3.求椭圆的标准方程常用待定系数法,一般是先判断焦点所在的坐标轴进而设出相应的标准方程,然后再计算;如果不能确定焦点的位置,有两种方法求解,一是分类讨论,二是设椭圆方程的一般形式,即mx2+ny2=1 (m,n为不相等的正数).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
§1椭圆
1.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知识梳理
1.常数椭圆焦点焦距
2.x2
a2

y2
b2
=1 (a>b>0) F1(-c,0),F2(c,0) 2c
y2
a2

x2
b2
=1 (a>b>0)
作业设计
1.D [∵|MF 1|+|MF 2|=6=|F 1F 2|, ∴动点M 的轨迹是线段.] 2.B [由椭圆方程知2a =8,
由椭圆的定义知|AF 1|+|AF 2|=2a =8, |BF 1|+|BF 2|=2a =8, 所以△ABF 2的周长为16.] 3.D
4.B [|a|-1>a +3>0.]
5.D [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排除A 、B ,又过点⎝ ⎛⎭⎪⎫5
2
,-32验证即可.]
6.D [由椭圆的定义,知|PF 1|+|PF 2|=2a =8. 由题可得||PF 1|-|PF 2||=2, 则|PF 1|=5或3,|PF 2|=3或5.
又|F 1F 2|=2c =4,∴△PF 1F 2为直角三角形.] 7.2 120° 解析
∵|PF 1|+|PF 2|=2a =6, ∴|PF 2|=6-|PF 1|=2. 在△F 1PF 2中, cos ∠F 1PF 2=
|PF 1|2+|PF 2|2-|F 1F 2|
2
2|PF 1|·|PF 2|
=16+4-282×4×2=-12,∴∠F 1PF 2=120°. 8.4 3
解析 设|PF 1|=x ,则k =x(2a -x), 因a -c≤|PF 1|≤a+c ,即1≤x≤3.
∴k=-x 2+2ax =-x 2+4x =-(x -2)2
+4, ∴k max =4,k min =3. 9.m -n
解析 设a ,c 分别是椭圆的长半轴长和半焦距,则⎩
⎪⎨⎪

a +c =m +R a -c =n +R ,则2c =m -n.
10.解 (1)∵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a 2+y
2b
2=1 (a>b>0).
∵2a=10,∴a=5,又∵c=4.
∴b 2=a 2-c 2=52-42
=9.
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25+y
29
=1.
(2)∵椭圆的焦点在y 轴上,
∴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 2a 2+x
2b
2=1 (a>b>0).
由椭圆的定义知,2a =
⎝ ⎛⎭⎪⎫-322+⎝ ⎛⎭
⎪⎫52+22+
⎝ ⎛⎭⎪⎫-322+⎝ ⎛⎭
⎪⎫52-22 =
3102+102
=210, ∴a=10.
又∵c=2,∴b 2=a 2-c 2
=10-4=6.
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 210+x
26
=1.
11.解 ∵|PM|=|PA|,|PM|+|PO 1|=4, ∴|PO 1|+|PA|=4,又∵|O 1A|=23<4, ∴点P 的轨迹是以A 、O 1为焦点的椭圆, ∴c=3,a =2,b =1,
∴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x 2
+y 24
=1.
12.C [由椭圆方程得F(-1,0),设P(x 0,y 0), 则OP →·FP →=(x 0,y 0)·(x 0+1,y 0)=x 20+x 0+y 20.
∵P 为椭圆上一点,∴x 204+y 20
3=1.
∴OP → FP →=x 2
0+x 0+3(1-x 204
)
=x 204+x 0+3=14
(x 0+2)2
+2. ∵-2≤x 0≤2,∴OP →·FP →
的最大值在x 0=2时取得,且最大值等于6.]
13.解 以BC 边所在直线为x 轴,BC 边中点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 则B(6,0),C(-6,0),CE 、BD 为AB 、AC 边上的中线,则|BD|+|CE|=30. 由重心性质可知
|GB|+|GC|=2
3
(|BD|+|CE|)=20.
∵B、C 是两个定点,G 点到B 、C 距离和等于定值20,且20>12, ∴G 点的轨迹是椭圆,B 、C 是椭圆焦点. ∴2c=|BC|=12,c =6,2a =20,a =10, b 2=a 2-c 2=102-62
=64,
故G 点的轨迹方程为x 2100+y
264
=1,
去掉(10,0)、(-10,0)两点. 又设G(x′,y′),A(x ,y),
则有x′2100+y′264=1.
由重心坐标公式知⎩⎪⎨⎪⎧
x′=x
3
,y′=y
3.
故A 点轨迹方程为
x
3
2
100

y
3
2
64
=1.

x2
900

y2
576
=1,去掉(-30,0)、(30,0)两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