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选矿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浮游选矿复习题及答案

浮游选矿复习题及答案

浮游选矿复习题及答案1. 什么是浮游选矿?2. 浮游选矿过程中,矿物的可浮性是如何定义的?3. 描述浮游选矿的基本操作步骤。

4. 浮游选矿中常用的浮选药剂有哪些?5. 浮选机有哪些常见类型?6. 浮选过程中,泡沫层的形成原理是什么?7. 影响浮游选矿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8. 浮游选矿过程中,如何控制浮选药剂的用量?9. 浮游选矿的尾矿处理有哪些方法?10. 浮游选矿在环境保护方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答案1. 浮游选矿是一种利用矿物表面性质的差异,通过浮选药剂的作用,使有用矿物与脉石分离的选矿方法。

2. 矿物的可浮性是指矿物在浮选过程中,能够被浮选药剂捕获并附着在气泡上,随气泡上浮而被分离出来的能力。

3. 浮游选矿的基本操作步骤包括:矿浆的准备、浮选药剂的添加、矿浆的搅拌、气泡的形成、矿物的上浮和泡沫层的形成、泡沫的刮取。

4. 浮游选矿中常用的浮选药剂包括:捕收剂、起泡剂、调整剂(如pH 调节剂、抑制剂、活化剂等)。

5. 浮选机的常见类型有: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充气式浮选机、柱式浮选机等。

6. 泡沫层的形成原理是:矿物表面吸附了捕收剂后,与空气接触形成气泡,矿物颗粒附着在气泡上,随气泡上浮形成泡沫层。

7. 影响浮游选矿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矿物的可浮性、浮选药剂的种类和用量、浮选机的类型和操作条件、矿浆的浓度和温度等。

8. 控制浮选药剂用量的方法包括:根据矿石的性质和浮选效果,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用量,并通过在线监测和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实时调节。

9. 浮游选矿的尾矿处理方法包括:尾矿浓缩、尾矿脱水、尾矿充填、尾矿堆存等。

10. 浮游选矿在环境保护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减少浮选药剂的使用量,选择环保型药剂,加强尾矿的处理和利用,防止环境污染。

以上复习题及答案涵盖了浮游选矿的基本概念、操作流程、药剂使用、设备类型、影响因素、药剂用量控制、尾矿处理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点,适合作为学习和复习的参考。

浮选在选矿中的作用与意义

浮选在选矿中的作用与意义

浮选在选矿中得作用与意义浮游选矿就是一门分选矿物得科学技术,就是一种主要得选矿方法。

它得原理就是利用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得差异,使矿石中一种或一组矿物有选择地附着于气泡上,从而将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彼此分开.因其主要对象就是分选矿物,所以叫做“浮游选矿”,简称为“浮选"。

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主要指得就是矿物表面得润湿性。

在常见得一些矿物中,如石墨、硫磺、辉钼矿等表面不易被水润湿,表现出与水亲与力小得性质,其细粒就易粘附于气泡而上浮,叫做“疏水性矿物”。

另一类矿物,如石英、方解石、云母等表面容易被水润湿,表现出与水亲与力大得性质,其细粒则不易粘附于气泡上,叫做“亲水性矿物”。

浮选过程就是在浮选机组中完成,它就是一个连续过程。

具体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原料准备浮选前原料准备包括细磨、调浆、加药、搅拌四项.细磨后原料粒度要达到一定要求,其目得主要就是使绝大部分有用矿物从镶嵌状态中单体解离出来,另一目得就是使气泡能载负矿粒上浮,一般需磨细到小于0、2毫米。

调浆指得就是把原料配成适宜浓度得矿浆。

然后加入各种浮选剂,以加强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表面润湿性得差别.搅拌得目得就是使浮选剂与矿粒表面有充分作用得时间。

2、搅拌充气依靠浮选机得搅拌充气器进行搅拌作用并吸入空气,也可以设置专门得压气装置将空气压入.其目得就是使矿粒呈悬浮状态,同时产生大量尺寸适宜且较稳定得气泡,造成矿粒与气泡接触碰撞得机会.3气泡得矿化经与浮选剂作用后,表面疏水性矿粒能附着在气泡上,逐渐升浮至矿液面而形成矿化泡沫。

表面亲水性矿粒不能附着于气泡而存留在矿浆中。

这就是浮选分离矿物最基本得行为。

4矿化泡沫得刮出为保持连续生产,及时排出矿化泡沫,浮选机转动得刮板把它刮出,此产品叫做“泡沫精矿”。

留在矿浆中然后排出得产品,叫做“尾矿".在浮选中,矿粒表现出能附着于气泡而上浮得这种性质叫做“矿物得可浮性”,其中能与气泡附着得叫做“易浮矿物",不能与气泡附着得叫做“难浮矿物”。

浮游选矿

浮游选矿

1、浮选过程是在浮选机中完成的,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具体可分为(原料准备)、(搅拌充气)、(气泡矿化)和(矿化泡沫刮出)四个阶段。

2、浮选前原料准备包括(分级)、(调浆)、(加药)和(搅拌)。

3、浮选是利用煤粒与矸石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实现细粒级煤分选的一种方法,表面性质差异越大,越容易浮选,分选效率越高。

4、煤粒被氧化后它的可浮性(降低)。

5、评定我国煤泥可浮性是以(浮选精煤的可燃提回收率)为主要目的,以(浮选中煤量)为参考指标。

6、按其浮选过程中的作用分,浮选剂可分为(捕收剂)、(起泡剂)和(调整剂)。

7、浮选剂按其分子结构分,可分为(极性浮选剂)、(非极性浮选剂)和(杂极性浮选剂)。

8、选煤用调整剂主要包括(PH调整剂)、(抑制剂)、(分散剂)和絮凝剂。

9、我国选煤厂煤泥浮选所用的捕收剂种类多,按其来源可分为(石油产品类)、(焦油产品类)和合成品类,石油产品类包括(煤油)、(磺化煤油)、(轻柴油)等;焦油产品类包括(轻油)、(中油)、(重油)、(脱酚轻中油)等;合成产品类包括(FS--202)、(FS--201)等。

10、气包剂在浮选过程中及时(分选的媒介)又是(运输)气泡的工具。

11、我国选煤厂煤泥浮选所用的汽包剂种类繁多,来源广泛,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产品)、(工业副产品)和(人工合成品)三大类。

12、浮选过程所使用的药剂除捕收剂和汽包剂外均可称为(调整剂)。

13、浮选机的(充气搅拌)机构,决定了浮选机的类型、特点和性能。

14、利用(叶轮定子)系统作为机械搅拌器实现搅拌,并使空气分散成(气泡)的浮选机,统称为机械搅拌时浮选机。

15、XJM-4型浮选机除槽体和导向、充气搅拌机构为还有(液面调整机构)、(刮泡机构)和(放矿机构)。

16、JM-Z8型浮选机有空心轴,其空心轴的作用是(吸气)。

17、冲(压)气式浮选机结构的特点是(无机械搅拌器)、(无传动部件)、矿浆的充气靠(外部)压入空气。

浮游选矿

浮游选矿

浮游选矿浮选什么叫浮游选矿(浮选)?浮选即泡沫浮选,是根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来分选矿物的选矿方法。

浮选的应用范围在浮选过程中,矿物的沉浮几乎与矿物密度无关。

比如黄铜矿与石英,前者密度为4.2,后者为2.68,可是重矿物的黄铜矿很容易上浮,石英反而沉在底部。

经研究发现矿物的可浮性与其对水的亲和力大小有关,凡是与水亲和力大,容易被水润湿的矿物,难于附着在气泡上,难浮。

而与水亲和力小,不易被水润湿的矿物,容易上浮。

因此可以说,浮选是以矿物被水润湿性不同为基础的选矿方法。

一般把矿物易浮与难浮的性质称为矿物的可浮性。

浮选就是利用矿物的可浮性的差异来分选矿物的。

在现代浮选过程中,浮选药剂的应用尤其重要,因为经浮选药剂处理后,可以改变矿物的可浮性,使要浮的矿物能选择性地附着于气泡,从而达到选矿的目的。

浮选是最重要的选矿方法之一。

据统计,有90%的有色金属矿都是用浮选法处理的。

此外浮选法还广泛用于稀有金属、贵金属、黑色金属、非金属以及煤等矿物原料的选别。

近年来,国内外还用浮选法进行水质净化,污水处理等。

可见浮选法的应用范围是相当广泛的。

与其他选矿方法相比,用浮选法选别细粒浸染矿石时,效果较好而且比较经济合理。

浮选法也常用于选别粗粒或粗细不均匀浸染矿石的细粒部分。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浮选知识请注册!浮选过程包括那几个基本作业?浮选与其他选矿方法一样,要做好选别前的物料准备工作,即矿石要经过磨矿分级,达到适宜于浮选的浓度细度。

此外,浮选还有以下几个基本作业:一、矿浆的调整与浮选药剂的加入其目的是要造成矿物表面性质的差别,即改变矿物表面的润湿性,调节矿物表面的选择性,使有的矿物粒子能附着于气饱,而有的则不能附着于气泡。

二、搅伴并造成大量气泡借助于浮选机的充气搅拌作用,导致矿浆中空气弥散而形成大量气泡,或促使溶于矿浆中的空气形成微饱析出。

三、气泡的矿化矿粒向气泡选择性地附着,这是浮选过程中最基本的行为。

四、矿化泡沫层的形成与刮出矿化气泡由浮选槽下部上升到矿浆面形成矿化饱沫层,有用矿物富集到泡沫中,将其刮出而成为精矿(中矿)产品。

浮游选矿

浮游选矿

浮游选矿在矿业中的应用什么是浮游选矿?和振动筛筛分选矿有什么不同的吗?带着疑问我们就请人从众振动筛专家给我们讲解一下:人从众震动筛专家:浮游选矿是分离矿物的一种主要方法,是利用被分离矿物被水润湿的性质不同,一般是使疏水性的矿物富集在气——液界面或油——水界面上,而亲水性的矿物留在水中。

浮游选矿在冶金、医学、化工、农业、生物和环保等方面,都有应用。

1浮游选矿的发展浮游选矿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基本阶段。

(1)表层浮选阶段:表层浮选即是将磨矿干粉轻轻撒在流动的水流表面,疏水性矿物不易被润湿而漂浮在水面上,聚集成薄层,成为精矿,易被水浸湿的亲水性矿物则下沉,从而达到分离。

因其是在水与空气界面上分选矿物,所以称为表层浮选。

(2)全油浮选阶段:全油浮选是将磨细的矿石与大量的油(可以多至矿石重量的20%)一起搅拌,疏水亲油的矿粒,穿过油水界面混入油中,形成相对密度小于l的集合体,浮游于矿浆表面,再设法将它与矿浆中的亲水性矿粒分离。

(3)泡沫浮选阶段:泡沫浮选是现代浮选的主要方法,具体做法是将一定品种和数量的药剂,加入磨好的矿浆中,使疏水性的矿粒选择性地富集在气泡的表面上。

黏着矿粒的气泡.由于聚合体的密度比矿浆小,能从矿浆中浮起,在矿浆表面形成泡沫层;而亲水性的矿粒仍然停留在矿浆中。

只要将泡沫与矿浆分离.就能使疏水性的矿粒与亲水性的矿粒分离。

2 浮游选矿的工艺过程A选前的准备作业准备工作包括磨矿、分级、调浆、加药、搅拌等。

主要是要得到粒度、浓度等符台选别要求的矿浆。

B搅拌充气及气泡的矿化空气通过一定方式吸入或压入,经与浮选药剂作用后,表面疏水性矿粒能黏附在尺寸合适且稳定的气泡中.,而亲水性的矿粒仍然停留在矿浆中。

C精矿的获得黏附在气泡上的疏水性矿粒,以气泡为载体,逐渐升浮至矿浆面形成矿化泡沫,浮选机转动的刮板将它刮出,即精矿产品,留在槽中的称做尾矿。

浮选的基本原理:矿物、水和空气的性质浮选的气相浮选的气相一般是指空气。

浮选基础知识及XJM-KS164型浮选机操作要领

浮选基础知识及XJM-KS164型浮选机操作要领

浮选司机选拔复习资料一、浮选基础知识(一)概述浮游选矿,简称浮选,是细粒和极细粒物料分选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由于粒度较细,密度和粒度的作用极小,不可能利用它们之间的差异进行分选。

浮选是依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进行分选的方法。

(二)浮选的基本过程浮选的基本过程。

浮选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它是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界面上进行的。

为使不同的矿物在浮选过程中得到彻底的分离,首先必须使它们充分体现其表面性质的差异,其差异越大,分选越容易,也越彻底。

细粒级物料经配制成适当浓度的浮选矿浆与浮选药剂混合后,送入浮选机,不同的浮选机充气方式有所不同,但是目的都是在浮选矿浆内充入大量的气泡,还要控制气泡的大小和稳定性,成功的浮选机充气量大,气泡大小均匀且在浮选槽内分布均匀。

浮选药剂分为起泡剂和捕收剂,起泡剂的作用是当空气分散在浮选煤浆中促使气泡形成,控制气泡的大小,保证气泡具有适当的稳定性;捕收剂的作用是通过选择性地吸附在目的矿物表面上,提高目的矿物的表面疏水性,使矿物易与气泡黏附,并增加附着的牢固性。

浮选矿浆中的煤粒与气泡碰撞后附着在气泡表面,随气泡上升到液面,大量气泡不断地将煤粒带至液面形成泡沫层,自流或者由刮泡机构刮出成为泡沫精煤,不能与气泡粘附的矸石和杂物则留在浮选机槽内,成为尾矿被排出机外,实现了煤与矸石的分离。

从以上煤泥浮选的基本过程可以看出:浮选是在煤粒、液体(水)和气泡三相中进行的。

浮选的整个过程实际上是煤粒与气泡相对运动、碰撞、附着、上升的过程。

细粒煤之所以能与矸石和杂物分离,关键在于煤粒有选择性地与气泡粘附,并随气泡上升,而矸石和杂物却不能。

(三)浮选药剂浮选是依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上的差异将不同矿物分开的选矿方法。

因此,不同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是分选的依据和条件,差异越大,其分选越容易越彻底。

但是,自然界中因氧化、风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矿物之间天然的表面性质差异不足以将它们分开。

第6章浮游选矿(2)

第6章浮游选矿(2)

9
接触角的大小反映亲水和疏水性质,接触角越大疏水 性越强(亲气),接触角越小亲水性越强(输气)。
亲水性 差
疏水性矿物:表面不易被水润湿,即接触角大的矿物。 亲水性矿物:表面容易被水润湿,即接触角小的矿物。 为什么材料有疏水、亲水之差异呢?
10
二、矿物表面和水的作用
矿物表面是亲水还是疏水,取决于其表面分子与水分子 相互作用的强弱程度,即水化作用的强弱。
药剂作用举例:
①在煤泥分选过程中,大部分煤粒表面是非极性的,煤粒 对油分子吸引力大,吸附到煤粒表面,同时煤粒表面与油分子 之间的作用力大于油分子本身之间的作用力,油滴在煤粒表面 展开,形成疏水的薄油膜,进一步提高了疏水性[见图c]。
28
②矸石颗粒绝大部分表面是极性表面,有很强的亲水性, 矸石表面对油分子的吸引力小,矸石表面被水分子覆盖,形 成水化膜,非极性烃类油不易在矸石表面吸附[见图a)]。 扩大了煤粒与矸石表面润湿性的差异,促使分选顺利进行。
水分子为强极性分子
水是氢氧化合物,分子式为H2O ,由两个氢原子和一 个氧原子组成。由于水分子中氧的电负性较大,使整个水 分子的电性不平衡,水分子一端带正电荷,另一端带负电 荷,因此水分子为强极性分子。
课后:查阅资料,对水的知识更深入地学习了解。
11
当水中出现带电颗粒时,在电场作用下,颗粒周围便立即生成 极性水分子的包围层,这就是水化层(也称水化膜),颗粒就被水 化,颗粒表面吸附一层很薄的水分子层。水化层具有特殊性质。
3
二、浮选发展
三个阶段: 表层浮选→多油浮选→泡沫浮选 (1)表层浮选:根据矿物的湿润性不同,把磨细的矿粉 撒于水面。疏水性的矿物漂在水面上作为精矿;亲水性的 浸没在水中即为尾矿。 (2)多油浮选:利用矿物和脉石的亲水性和亲油性不同, 加大油量与矿浆搅拌,然后将粘附于油层中的矿物刮出。

选矿原理

选矿原理
39. 铜硫矿的浮选流程有(优先浮选)、(混合分离浮选)、(半优先混合-分离浮选)。
40. 铜硫混合精矿的分离原则一般是(浮铜抑硫),即抑制(黄铁矿)。
41. 矿料的相对密度测定可以用(烘干法)或(浓度壶法)。
42. 重选流程中要对于精矿要贯彻的(早收多收)原则,对尾矿要贯彻(该丢早丢)原则。
30. 取样对象可分为(静置物料)和(运动物料),不同的取样对象要用不 的取样方法。
31. 块状料堆的取样方法有(舀取法)、(探井法)。
32. 试样加工四道工序(筛分)、(破碎)、(混匀)、(缩分)。
33. 试样混匀的三种方法(移锥法)、(环锥法)、(翻滚法)。
34. 试样缩分的常用方法有(四分法)、(多槽分样器法)、(方格法)。
16. 矿物的晶格类型与可浮性的关系(分子晶格)>(金属晶格)>(共价晶格)>(离子晶格)。
17. 浮选体系中固相表面与液相表面出现电位差的原因(优先解离)、(优先吸附)、(晶格取代)。
18. 硫化矿物常用的捕收剂有(黄药)、(黑药)、(硫氮)、(硫氮脂及其他脂)。
19. 常用的起泡剂有(松油及松醇油)(甲酚酸)(重吡啶)(醇类起泡剂)等
27.比磁化系数:按照单位质量物体在单位磁场强度的外磁场中磁化时所产生的磁矩即物体此磁化系数.
二、填空题。
1. 选矿过程由选前的(矿石准备作业)、(选别作业)和选后的(选后的脱水作业)组成。
2. 选矿的工艺指标包括(品位)、(品率)、(选矿比)、(富矿比)、(回收率)。
3. 重力选矿是根据各种矿物的(密度)(粒度)不同来进行分选的,一定程度上与矿物的(颗粒形状)有关。
3.常用的跳汰周期曲线有哪些?

浮游选矿

浮游选矿

本文主要概述了浮选的作用原理以及常用的浮选药剂,详细的介绍了在浮游选矿中这些药剂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浮选;作用机理;种类
浮选是根据矿物颗粒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从矿石中分离有用矿物的技术方法。

前言:
“浮选(flotation)”一词,是漂浮选矿的简称,是指根据矿物颗粒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按矿物可浮性的差异进行分选的方法。

利用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选别矿物颗粒的过程,旧称浮游选矿,是应
用最广泛的选矿方法。

几乎所有的矿石都可用浮选分选。

浮选按分选有价组分不同可分为正浮选与反浮选,将无用矿物(即脉石矿物)面在矿浆中作为尾矿排出的方法叫正浮选;反之叫反浮选。

浮选中常用的浮选药剂有捕收剂、
张强.选矿概论:冶金工业出版社,2012
结束语。

浮游选矿的原理

浮游选矿的原理

浮游选矿的原理
1浮游选矿原理
浮游选矿是一种利用浮力原理来提取矿石的新技术,是拓展海洋资源开发的有效办法。

它可以从海洋里把富矿石含量的矿砂提取出来,这种技术使得海洋成为大量矿产的源头,受到政府与企业的高度关注。

2具体原理
浮游选矿的原理是依据矿砂的浮性和沉性的不同,将当中的富有价值的矿石提取出来的。

它的原理是:在运作过程中,采用海水输送矿石的方式,通过传动系统对排水口与澄水口不断调整,控制矿石在水中浮游,而矿砂会被沉于水下。

最终,通过精密测量仪器筛拣,就可以把有价值的稀有矿石提取出来。

3优点
(1)浮游选矿可有效提高采矿精度。

在浮游选矿过程中,可以很容易地对矿石进行有效的筛拣,从而提取更加,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成本。

(2)浮游选矿的运行成本较低。

一般来说,浮游选矿不需要布置特殊的设施,而且操作简单,相对于传统的矿山采矿,浮游选矿的运行成本更低。

(3)浮游选矿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传统的矿山采矿,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而浮游采选可以有效减少这一情况,使周边环境得到保护。

4结论
浮游选矿是有效拓展海洋资源开发的有效办法,它可以有效提取矿石,减少资源浪费,同时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因此得到政府与企业的高度关注。

什么是浮选?浮选的过程是什么?

什么是浮选?浮选的过程是什么?

什么是浮选?浮选的过程是什么?浮游选矿是一门分选矿物的技术,是一种主要的选矿方法。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使矿石中一种或一组矿物有选择性地附着于气泡上,升浮至矿液面,从面将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分离。

因其分选过程必须在矿浆中进行,所以叫作浮游选矿,简称浮选。

浮选是在气、液、固三相体系中完成的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其实质是疏水的有用矿物粘附在气泡表面上浮,亲水的脉石矿物留在矿浆中,从面实现彼此的分离。

浮选过程是在浮选机中完成的,它是一个连续过程,具体可分以下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

(1)原料准备。

浮选前原料准备包括磨细、调浆、加药、搅拌等。

磨细后原料粒度要达到一定要求,其目的主要是使绝大部分有用矿物从镶嵌状态中单体解离出来,另一目的是使气泡能载负矿粒上浮,一般需磨细到小于0.2 nun.调浆指的是把原料配成适宜浓度的矿浆。

以后加人各种浮选剂,以加强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表面可浮性的差别。

搅拌的目的是使浮选剂与矿粒表面充分作用。

(2)搅拌充气。

依靠浮选机(XKFXJ)的搅拌充气器进行搅拌作用并吸人空气,也可以设置专门的压气装置将空气压人。

其目的是使矿粒呈悬浮状态,同时产生大量尺寸适宜且较稳定的气泡,造成矿粒与气泡接触碰撞的机会。

(3)气泡的矿化。

经与浮选剂作用后,表面疏水性矿粒能附着在气泡上,逐渐升浮至矿浆面面形成矿化泡沫。

表面亲水性矿粒不能附着于气泡面存留在矿浆中。

这是浮选分离矿物最基本的行为。

(4)矿化泡沫的刮出。

为保持连续生产,及时排出矿化泡沫,浮选机转动的刮板把它刮出,此产品叫做“泡沫精矿”。

留在矿浆中然后排出的产品,叫做“尾矿”。

浮游选矿理论知识A卷参考答案

浮游选矿理论知识A卷参考答案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浮选专业《选矿技术检测》初级理论知识考试参考答案
试题A
一、名词解释:
1、浮游选矿:是利用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使矿石中一种或一组矿物有选择
地附着于气泡上,从而将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彼此分开的选矿过程。

2、品位:指产品中金属或有价成分的重量对于该产品的重量之比。

3、磨矿机运转率: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磨矿机实际工作的总时数与该段时间内的日历
总时数的百分比。

4、氧化率:是指矿石中呈氧化矿物存在的金属重量占该矿石中金属总量的百分率。

5、回收率:精矿中金属的重量与原矿中该金属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回收率。

二、填空题:
1、搅拌充气
2、闪锌矿
3、混合浮选
4、大
5、增加
三、选择题:
1、A
2、C
3、A
4、C
5、A
四、判断题:
1、对
2、错可浮性越好
3、对
4、对
5、错应先开浮选机,后送入矿浆
五、简答题:
1、润湿性愈弱,则可浮性愈好;润湿性愈强,可浮性愈差。

2、①明确产品数量和质量的要求。

②要掌握原矿性质的变化。

③力求保持浮选工艺过
程的相对稳定。

浮游选矿的工作原理

浮游选矿的工作原理

浮游选矿的工作原理浮游选矿是一种矿石分离和富集的工艺流程,主要应用于金属矿石的选矿工作。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矿石中的不同物理和化学特性,通过矿浆中的气泡与矿石颗粒的吸附和附着来实现矿石的分离。

下面将详细介绍浮游选矿的工作原理。

首先,浮游选矿主要依靠气泡与矿石颗粒的附着和吸附来实现矿石的分离。

在浮选过程中,需要添加一种称为药剂的化学试剂,以改变矿石表面性质,使其与气泡有更好的附着能力。

常用的药剂有集矿剂、发泡剂和调理剂等。

集矿剂可以使矿石表面变得亲水,而发泡剂则使气泡在矿浆中形成并保持稳定。

调理剂能够调节矿浆的pH值和离子含量,以确保浮选过程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其次,在浮游选矿的工作原理中,气泡是实现矿石分离的关键因素之一。

气泡通过气泡发生器产生,并通过气泡对矿浆进行搅拌和混合。

在浮选槽中,矿石颗粒与气泡发生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包括吸附、附着、夹带和碰撞等。

当矿石颗粒与气泡接触时,将发生两种主要过程,一是粘附现象,即矿石颗粒与气泡表面有吸附和附着的作用;二是弹跳现象,即矿石颗粒在与气泡碰撞后从气泡表面弹开。

这两种现象共同作用导致了矿石颗粒与气泡的分离。

最后,浮游选矿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流体力学的因素。

矿浆在浮选槽中的流动状态会对浮选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浮选槽中的流速越大,矿石颗粒与气泡的碰撞机会越多,从而增加了矿石与气泡的接触及分离的机会。

此外,浮选槽的形状和结构也会对浮选效果产生影响,不同的槽形和结构会对气泡分散和矿石分离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综上所述,浮游选矿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药剂改变矿石性质,通过气泡与矿石颗粒的附着和吸附实现矿石的分离。

浮选槽中的气泡主要通过气泡与矿石颗粒的相互作用实现矿石的选择性附着和分离。

同时,流体力学的因素也会对浮选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细致地控制药剂的使用量、气泡的大小和浓度、矿浆的流速和槽形结构等因素,可以优化浮选过程,提高矿石的分离效果,实现矿石的高效富集。

选矿常识一

选矿常识一

选矿常识(一)一、选矿浮选法简介:浮选:浮游选矿,主要指泡沫浮选。

是按矿物间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来分离各种矿粒的方法,且差异越大,分离效果越好。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使矿石中一种或几种目的矿物有选择性的附着在气泡上,随气泡升浮到矿浆表面,从而将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分离。

浮选过程:在气、液、固三相体系中完成的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

其过程包括:磨矿,分级,搅拌,充气,气泡的矿化,刮泡。

二、矿石浮选优缺点介绍优点:1、应用范围广,适应性强(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建材,医药等)2、浮选的效率高,且适于处理细物料;3、有利于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缺点:主要是成本高,易污染环境1、需要较细的磨矿粒度;2、使用各类药剂;3、影响因素多,操作控制要求较高4、产品脱水率较低,过程复杂。

三、矿石浮选发展历程介绍浮选作为一种工业规模的选矿方法出现,在国外大约是在19世纪末叶。

其发展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全油浮选法根据各种矿物亲油性及亲水性的不同,加大量油类与矿浆搅拌,然后将粘附于油层中的亲油矿物刮去,面亲水性的矿物仍留在矿浆中,从而达到分离矿物的目的。

2、表层浮选法在工业上的应用出现于1892年,将磨矿干粉小心轻轻撒布在流动的水流表面,疏水性矿物不易被水润湿依靠表面张力面漂浮水面上,聚集成薄层,成为精矿;易被水润湿的亲水性脉石流入水中作为废弃尾矿排出。

3、泡沫浮选法20世纪初,出现原始的泡沫浮选法,使浮选法向前推进一步,并出现了许多形式的泡沫浮选法。

1、气体浮选法2、电解浮选法3、机械充气搅拌浮选法浮选药剂的出现,大大促进了浮选技术的发展,它们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

四、金属平衡表入厂原矿中金属含量和出厂精矿与尾矿中的金属含量之间有一个平衡关系,若以表格形式列出即称为金属平衡表。

金属平衡表是选矿生产报表,它是根据选矿生产的数量和质量指标按班、日、旬、月、季和年编制的。

这些指标包括原矿处理量、原矿品位,出厂精矿量、精矿品位、金属含量、回收率、尾矿量和尾矿品位等。

选矿药剂工复习题

选矿药剂工复习题

选矿药剂工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浮选浮选又称为浮游选矿,它是根据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被水的润湿性的不同来分选矿物的选矿方法,凡是不易被水润湿的矿物(疏水性矿物)将附着在气泡上而被刮出,而易被水润湿的矿物(亲水性矿物)将留在泡沬下面的矿浆中而与可浮性矿物分开。

2. 矿石矿石就是在现在技术条件下能用工业方法从中提取金属及其他化合物的岩石。

3.矿物的天然可浮性矿物在未加药剂处理,即在水中天然的易浮或难浮的性质叫矿物的天然可浮性。

4.矿浆浓度矿浆浓度是指矿浆中所含固体重量的多少,并用百分数来表示。

5. 粒度粒度是指矿粒大小的尺寸,一般以该矿粒最大长度表示。

6.有用矿物:矿石中能被利用的部分。

7.富矿比是精矿品位与原矿品位之比。

8.产率在选矿过程中,得到的某一产品的重量与原矿重量的百分比,称为该产品的产率。

9. 回收率回收率是产品中金属重量与原矿中金属重量的百分比。

10.精矿矿石经过选别作业处理后,除去了大部分的脉石与杂质,使有用矿物得到富集的产品称之为精矿,精矿是选矿厂的最终产品;11.品位:矿石中某有用成分(金属、氧化物或矿物)的含量百分比。

12.精矿回收率:精矿中金属的数量对原矿中金属的数量之比的百分数。

13.筛比:上层筛孔与下层筛孔尺寸之比。

14.选矿:根据矿物之间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利用一定的机械设备,将有用矿物与脉石分离,并达到一定的富集程度,以满足下一步加工要求的工艺过程,叫做选矿。

15.脉石:矿石中没有使用价值或不能被利用的部分称为脉石。

16.原矿:从矿山开采出来的未经选别的矿石。

17.原矿品位:原矿中所含金属量占原矿重量的百分比。

(精矿品位、中矿品位、尾矿品位)18.矿物:矿物是在地壳中经过物理化学作用与生物化学作用,所产生的具有固定化学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的自然元素或天然化合物。

矿物是岩石和矿石的组成部分。

矿物绝大部分是自然化合物。

19.网目:指一英寸(25.4mm)厂的筛网上所包括的正方形筛孔数目。

【采矿课件】浮游选矿习题集

【采矿课件】浮游选矿习题集

【采矿课件】浮游选矿习题集(一)名词讲明1.浮选:依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进行分选的方法。

2.泡沫浮选:以泡沫为载体依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分选细粒物料的方法。

3.可选性:矿物浮选的难易程度。

4.品位:目的物在矿石中所占有的百分比。

5.精矿产率:矿物浮选精矿产品在原矿中所占有的百分比。

6.润湿:润湿是自然界中常的现象,是由于液体固体表面排挤在固体表面所产生的一种界面作用。

7.三相润湿周边:当气泡附着浸入水中的矿物表面,达到润湿平稳时,气泡在矿物表面所形成三相接触点围成的周边。

8.润湿接触角:过三相润湿周边上任一点P作气液界面的切线,与固液界面之间所形成的包括液相的夹角。

9.润湿阻滞:润湿过程中,润湿周边展开或移动受到阻碍,使平稳接触角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润湿阻滞。

10.水化作用:水分子在矿物表面(或离子表面)定向排列。

11.疏水矿物表面:润湿性差、接触角大的疏水表面。

12.亲水矿物表面:润湿性好、接触角小的亲水表面。

13.疏水性矿物:矿物表面极性弱,对水分子的引力小,水化作用弱的矿物。

14.粘附功:矿粒与气泡附着只有单位面积时,附着前后体系的自由能的变化。

15.定位离子:在双电层内层吸附的离子。

16.配衡离子:颗粒表面带电后,吸引溶液中的反号离子,即双电层外层吸附的反号离子。

17.总电位:指矿物表面与溶液之间的电位差。

也称表面电位。

18.斯特恩电位:斯特恩层与溶液的电位差。

19.动电位:滑动面上的电位和溶液内部的电位差,也称Zate电位。

20.零电点:矿物表面的静电荷为零时,溶液中定位离子的负对数值。

21.等电点:矿物表面电动电位为零时,溶液中定位离子的负对数值。

22.正吸附:吸附后表面层溶质的浓度大于溶液内部的浓度,这种吸附称为正吸附。

23.负吸附:吸附后表面层溶质的浓度小于溶液内部的浓度,这种吸附称为负吸附。

24.物理吸附:由分子间力引起的吸附。

25.特性吸附:双电层吸附中除静电吸附以外的吸附。

浮游选矿的原理

浮游选矿的原理

浮游选矿的原理
浮游选矿技术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矿物分离技术,它能够有效地提取矿物组分,以满足商业和工业需求。

通常,它被用于矿石加工,矿产鉴定,矿物结晶,蒸馏和细碎矿石,以及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的分离。

浮游选矿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一定浓度的一种特定的溶液被加入到混合矿物中,某些矿物会沉淀在溶液的底部或者沉淀在气泡的集合体内。

浮游选矿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矿物表面的电荷强度来分离矿物。

某些矿物的表面带有负电,而某些带有正电。

如果在矿物的溶液中加入含有不同电荷的溶质,正电溶质会吸引负电溶质,负电溶质会吸引正电溶质,而原料溶液中的悬浮物则会被电荷驱动力分离成两部分,从而实现矿物的分离。

浮游选矿技术也可以使用离子交换的原理来分离矿物。

此技术主要使用交换剂,在该方法中,离子吸附剂被加入到原料溶液中,当溶液中的离子与吸附剂反应时,离子会与吸附剂形成络合物,然后被沉淀出来。

吸附剂与原料溶液中的矿物有着共同的电荷,因此可以结合,在沉淀后由收集机械设备进行收集,实现矿物的分离。

此外,浮游选矿技术也可以通过使用沉降剂将矿物沉淀在溶液中来实现分离。

沉降剂可以调节沉淀过程的速度,如果溶液中的矿物比较重,可以添加的沉降剂的浓度比较大,这样可以大大加速沉淀过程。

另外,沉降剂也可以改变矿物的沉淀速率,这对实现矿物的分离也有一定的帮助。

在最后的矿物分离步骤中,矿物沉淀物会进入一个离心机,这种机器会将沉淀物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且不会影响溶液的剩余矿物,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浪费,节省资源。

以上就是浮游选矿技术的基本原理,它可以有效地进行矿物分离,为矿物加工提供必要的步骤,而且利用率高且节省资源,是采矿企业和矿物加工厂的最佳选择。

浮游法选金简述

浮游法选金简述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浮游法选金简述浮游选矿简称浮选,系根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对磨碎的固体矿物进行湿式选别的一种方法。

现在工业上普遍应用的浮选法实质是泡沫浮选法。

这是一种在由水、矿粒和空气组成的矿浆(悬浮液)中浮出固体矿粒的工艺方法,是将湿磨至指定细度的矿粒借助于各种浮选药剂的作用使欲浮矿粒粘附于气泡并借气泡的浮力携至矿浆表面,而不与气泡粘附的矿粒则留在矿浆中,借此实现有用矿物的分离富集。

其机理是欲浮矿粒对浮选药剂的选择性能,实质上是利用各种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进行分选。

在浮选过程中使用浮选药剂仅调整或改变矿物的表面性质而未改变矿物本身的化学组成和性质,因此浮选是一个物理的选矿过程。

使有用矿粒与气泡粘附形成泡沫产物的浮选称正浮选,而使脉石颗粒与气泡粘附形成泡沫产物的浮选称反浮选。

生产实践中多采用正浮选。

通常所说的浮选如不特别指明均对正浮选而言。

浮选法的生产过程通常包括如下几个环节:①入选前矿石的准备。

经破碎筛分和磨矿分级(有时尚须洗矿脱泥)为浮选提供适宜粒度的入选物料。

②加入浮选药剂。

通过各类药剂的作用改变矿物的表面性质,控制气泡的稳定性,调整矿浆的离子组成创造适宜的浮选条件,实现矿物的分离富集。

③充气搅拌。

通过机械搅拌使空气分散成气泡,矿粒充分悬浮并促进浮选药剂的溶解和分散。

④气泡的矿化。

只有实现有用矿物颗粒易与气泡粘附而脉石难于同气泡粘附的这种选择性,才能达到分选目的。

⑤矿化泡沫的排出。

泡沫产品经刮板刮出或自动溢出成为精矿。

浮选法是一种应用广泛而重要的选矿方法。

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20 亿吨矿石,100 余种矿物需要用浮选法来处理。

大规模的浮选厂,日处理量可达10 余万吨。

浮选法之所以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由于其应用范围广、选分效率高,以及能综合利用矿产资源。

金是一种易浮矿物,所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浮游选矿名词解释
1.浮选:依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进行分选的方法。

2.泡沫浮选:以泡沫为载体依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分选细粒物料的方法。

3. 可选性:矿物浮选的难易程度。

4.品位:目的物在矿石中所占有的百分比。

5. 精矿产率:矿物浮选精矿产品在原矿中所占有的百分比。

6.润湿:润湿是自然界中常的现象,是由于液体固体表面排挤在固体表面所产生的一种界面作用。

7.三相润湿周边:当气泡附着浸入水中的矿物表面,达到润湿平衡时,气泡在矿物表面所形成三相接触点围成的周边。

8.润湿接触角:过三相润湿周边上任一点P作气液界面的切线,与固液界面之间所形成的包括液相的夹角。

9.润湿阻滞:润湿过程中,润湿周边展开或移动受到阻碍,使平衡接触角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润湿阻滞。

10.水化作用:水分子在矿物表面(或离子表面)定向排列。

11.疏水矿物表面:润湿性差、接触角大的疏水表面。

12.亲水矿物表面:润湿性好、接触角小的亲水表面。

13.疏水性矿物:矿物表面极性弱,对水分子的引力小,水化作用弱的矿物。

14.粘附功:矿粒与气泡附着只有单位面积时,附着前后体系的自由能的变化。

15.定位离子:在双电层内层吸附的离子。

16. 配衡离子:颗粒表面带电后,吸引溶液中的反号离子,即双电层外层吸附的反号离子。

17.总电位:指矿物表面与溶液之间的电位差。

也称表面电位。

18.斯特恩电位:斯特恩层与溶液的电位差。

19.动电位:滑动面上的电位和溶液内部的电位差,也称Zate电位。

20.零电点:矿物表面的静电荷为零时,溶液中定位离子的负对数值。

21.等电点:矿物表面电动电位为零时,溶液中定位离子的负对数值。

22.正吸附:吸附后表面层溶质的浓度大于溶液内部的浓度,这种吸附称为正吸附。

23.负吸附:吸附后表面层溶质的浓度小于溶液内部的浓度,这种吸附称为负吸附。

24.物理吸附:由分子间力引起的吸附。

25.特性吸附: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