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主观题答题角度归纳与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主观题答题角度归纳与分析

历史主观题基本都以材料为依托,从某一角度为切入点然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问题的设置跨度很大,有时是对中国古代各朝代的考查,有时是对中国或世界近现代历史的考查,也有时综合考查古今中外的同一历史知识。但不管考哪部分历史,问题的设置大体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概括、分析类;二、评价类;三、启示、认识类。

无论是应对哪一种类型的问题,首先得教会并让学生熟悉掌握解题的关键:

审题——中心词(作答点)+范围(材料、所学知识)+限定词(时空、中心内容)+分值(作答点数)。

为了帮助学生能在准确审题的基础上更简单有效地掌握解题技能,立足于不同类型问题的作答规律,我归纳出相关的答题公式,通过相关试题的讲练与引导,争取拓展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进而提升学生的答题技能。

一、概括、分析类

(一)“依据材料概括类”公式:立足分值和材料数量,概括段意(关注段头或段尾)例:【材料一】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无论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1955年西欧六国召开会议决定建立一个共同市场和逐步协调它们的社会政策……1966年7月,六国正式成立欧洲共同体。)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分析西欧六国走向联合的原因。(6分)

分析:①分值:6分作答点数:3、4或6点

②材料:一段归纳句意(3句)

③参考答案:西欧六国经济力量增强,对美国的经济依赖性减弱;(2分)通过联合,摆脱超级大国政治附庸的地位;(2分)通过联合,建立一个共同市场和逐步协调社会政策,促进经济发展。(2分)(其它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原因类”公式: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方面分析(提醒:具体分析依据题干和课文)

例:【材料二】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应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2)简要说明“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的原因。(4分)

分析:回归课文——必修一第六单元第二课的相关内容只有经济和政治方面

参考答案:①经济方面:罗马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经济问题复杂多样;(2分)②政治方面:随着扩张和版图的扩大,罗马公民与非公民的矛盾上升,财产纠纷增多。(2分)(其它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提醒:“背景类”公式:原因+目的+条件

(三)“影响类”公式:性质(实质或地位)、积极(对内、对外)、消极(不足或局限性)例:【材料二】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应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材料三】“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3)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罗马法的历史作用及其影响(4分)

分析:回归课文,单项分析(积极方面)

参考答案:①地位: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

②对内积极影响: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稳固了帝国的统治。

③对外积极影响: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1分)罗马法的影响还涉及亚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中国清末和民国时期都受罗马法的影响。(1分)罗马法中蕴含的公民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1分)(其它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四)“比较类”公式:比较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异同

1.比较方面:背景、目的、方式、结果、影响

2.不同点:锁定一方,逆向思维。

3.作答思维:①比较需明确宗旨。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决不是随意的为比较而比较,而是有一定目的,通过比较异同,或阐明某一问题、观点,或揭示历史发展的某一规律。②比较需求同存异。不同是绝对的,相同是相对的,绝对的相同是不存在的,相同只是从某种意义上说的。因此,比较时应做到求大同存小异,即要适当放宽比较的要求与条件。③比较需分开层次。首先,要全面回忆要求比较的内容,从基本内容入手找异同其次,将基础内容进行比较后,应再跃上一个层次,找到更根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找根本、抓本质、看趋势)。④具体作答要求。A.最后作答时取舍比较点 B. 先明确比较点,再作简要说明

例:材料一“黑船事件”:1853年培理船队叩关,日本开国。如图

材料二19世纪末中国时局图康有为图

请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面临民族危机,民族矛盾日益激化。(2分)

(2)这两次改革的结果有何不同?(2分)分别对两国的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参考答案:结果:明治维新成功,戊戌变法失败(2分)。

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逐渐成为亚洲强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很快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3分)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2分)

二、评价类:

(一)评价“史实、事件、概念、名词”:

1.分析思维:辨证思维

2.作答思路:性质(实质)+特征(地位)+影响+启示(提醒:立足于课文)

例:中国古代孔子的“仁”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人”有很大的差异。试比较孔子“仁”和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人”的基本含义的不同(8分),并做对比评价(5分)。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孔子“仁”欧洲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人”基本不同(6分)

主张爱人;强调人的伦理道德,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人的社会性。(3分)

强调人,反对神;主张个性解放和个人价值;注重人的个性。(3分)

评价(5分)

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意识形态;在维护封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起了重要作用;但也禁锢了个性的发展、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展。(3分)成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个性得到解放,创造性和积极性得到发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个人欲望也膨胀。(2分)

(二)评价“观点(主张)”:

1.立足点: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