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测相关事项与室内质控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检验方法,用于评估人体血液中各种成分的数量和质量,对于诊断和监测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质量控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标准和要求。
一、质量控制的目的1. 确保仪器的准确性:通过质量控制,可以验证血常规检验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
2. 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质量控制可以控制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减少人为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3. 提高实验室的整体质量:通过质量控制,可以发现实验室内部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提高实验室的整体质量。
二、质量控制的方法1. 内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是指使用已知浓度的质控品进行检验,以评估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质控品有人工制备的血液样本或商业化的质控品。
内部质量控制应该每天进行,并且要保证质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 外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控制是指将实验室的检验结果与其他实验室或标准实验室的结果进行比对。
通过参加外部质量评价活动,可以评估实验室的整体质量水平,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三、质量控制的指标1. 精密度:精密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同一样本连续检测的结果的一致性。
通常使用标准差或变异系数来评估精密度,要求标准差或变异系数应在一定范围内。
2. 准确度:准确度是指检验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可以通过比对实验室的检验结果与标准实验室的结果来评估准确度。
3. 稳定性:稳定性是指仪器在一段时间内的检验结果的一致性。
通过定期使用质控品进行检验,可以评估仪器的稳定性。
四、质量控制的记录和分析1. 记录:实验室应该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记录,包括每天进行的内部质量控制和参加的外部质量评价活动的结果。
记录应该包括质控品的批号、浓度、检验日期、检验人员等信息。
2. 分析:实验室应该定期对质量控制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检验科临检室的室内质量控制
检验科临检室的室内质量控制1、血常规的室内质量控制:靶值、SD、CV的建立和上次培训的相同。
2、质控品的选择:选择稳定性较好的质控品,保证6个月不变质,瓶间浓度必须一致,血红蛋白CV<1%,细胞计数<3%。
3、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4、血常规分析的质量要求4.1 血液分析仪本底计数的检测要求检测项目WBC RBC Hb plt检测要求≤0.5×109≤0.5×109≤0.5×109≤0.5×109验证方法:用稀释液作为样本在分析仪上连续检测3次,3次检测结果的最大值在允许范围内。
4.2血液分析仪不同吸样模式的结果可比性要求WBC RBC HB HCT MCV PLT检测项目相对差≤5% ≤2% ≤2% ≤3% ≤3% ≤7%异验证方法:每次校准后,取5份临床样本分别使用不同模式进行检测,每份样本各检测两次,分别计算两种模式下检测结果均值间的相对差异,结果应符合上表。
4.3总误差检测WBC RBC HB HCT PLT MCV MCH MCHC 项目≤15% ≤6% ≤6% ≤9% ≤20% ≤7% ≤7% ≤8% 相对偏差4.4批内精密度检测要求(CV值)检测项目检测范围变异系数WBC 4.0-10.0 ≤4%RBC 3.5-5.5 ≤2%HB 110-160 ≤1.5%HCT 35-55 ≤3%PLT 100-300 ≤5%MCV 80-100 ≤2%MCH 27-34 ≤2%MCHC 320-360 ≤2.5%4.5比对试验我科要求每日做可比性验证的允许偏差及比对样本的浓度要求检测项目浓度范围样本数量所占比相对偏差例WBC×109 <2.0 10% ≤10%2.0-5.0 10% ≤7.5%5.1-11.0 45%11.0-50.0 25%>50.1 10%RBC <3.0 5% ≤3% 3-4 15%4.01-5 55%5.01-6 20%>6.01 5%HB <100 10% ≤3.5% 100-120 15%121-160 60%161-180 10%>181 5%PLT <40 10% ≤12.5% 40-125 20%126-300 40%301-500 20%500-600 5%>601 5%HCT - - ≤3.5% MCV - - ≤3.5% MCH - - ≤3.5% MCHC - - ≤3.5%注:“-”表示对该项目无要求5、血凝的室内质量控制5.1、靶值、SD、CV值的计算同血常规5.2批内精密度要求(CV值)检测项目PT APTT FIB变异系数正常样本≤3.0% ≤4.0% ≤6.0%异常样本≤8.0% ≤8.0% ≤12.0%异常样本的浓度水平要求大于仪器检测结果参考区间中位置的2倍FIB异常样本的浓度要求大于6g/L或小于1.5g/L5.3血凝允许总误差检测项目PT APTT FIB相对偏差≤15% ≤15% ≤20%6.尿液的室内质量控制6.1试剂带应避免阳光直射,放在30℃以下,防潮、通风条件好密封保存。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规范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规范1. 引言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检验项目,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能够提供关于患者的健康状况以及疾病诊断的重要信息。
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室内质控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档将介绍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规范。
2. 质控品的选择2.1 内部质控品内部质控品是由实验室自行制备的标准化样品,用于模拟真实样本,评估实验室的分析性能。
实验室应选择与临床患者样本相似的内部质控品,确保其包含了血常规检测项目中的各种指标。
2.2 外部质控品外部质控品是由第三方机构或供应商提供的标准样品,用于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实验室应定期参加外部质控评价方案,与其他实验室进行对比,发现和纠正潜在问题。
3. 质控的频率和方法3.1 日常质控每天开展日常质控是确保每次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基础,通常可以选择熟知数值的质控品进行检验。
应严格按照质控品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并记录结果。
3.2 日常质控结果的分析每天的质控结果应纳入统计分析,根据质控品的使用说明,判断是否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
对于超过可接受范围的结果,应及时调查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3.3 定期质控定期进行质控是为了评估实验室长期的分析性能,通常每个月进行一次。
选择稳定的、认证的质控品,在同一批次的多个实验室中进行对比。
对于不符合精密度要求的分析项目,应调查原因,并通过改进实验方法或设备来纠正。
4. 质控记录和文件管理4.1 质控记录实验室应保留每次质控的记录,包括质控品的批号、使用日期、分析结果和判定。
记录中应包含异常结果的处理过程和结果。
质控记录应定期检查并归档。
4.2 质控文件管理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质控文件管理系统,包括质控品的购买证明、使用说明、质控结果分析和改进措施等文件。
保持文件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5. 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了提高实验室人员的操作技能和质控意识,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
包括质控操作的培训、实验方法的更新以及质控结果的解读等方面的内容。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规定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规定1. 引言本操作规定旨在确保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2. 质控原则2.1 检验仪器和试剂:保证仪器和试剂的性能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并按规定进行定期校准和质量控制。
2.2 检验人员:质控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并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
2.3 样本质控:通过合理选择和处理样本,保证样本的质量和稳定性。
2.4 质控数据分析:对质控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纠正和改进。
3. 质控实施步骤3.1 样本质控3.1.1 样本采集:采集样本时应正确操作,避免污染和误差的发生。
3.1.2 样本储存与运输:样本应储存于适当的温度和条件下,并按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运输。
3.1.3 样本标识:样本需按照规定进行正确的标识,以避免混淆和错误。
3.2 仪器和试剂质控3.2.1 仪器校准:按照仪器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定期的仪器校准,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2.2 试剂质量控制:试剂应按照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如批内质控和批间质控,确保试剂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3 质控数据分析与处理3.3.1 质控数据收集:质控人员应及时收集质控数据,并保留相关记录。
3.3.2 数据分析:对质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质控指标,评价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效果。
3.3.3 异常情况处理:对于异常数据或结果,质控人员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记录处理过程和结果。
4. 监督与评估4.1 监督机制:建立内部和外部监督机制,定期对质控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4.2 质控评估:对质控结果进行评估,及时纠正和改进质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3 不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跟踪和监督,以确保质控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5. 结论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规定包括样本质控、仪器和试剂质控、质控数据分析与处理、监督与评估等方面,通过科学的质控措施,提高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确保检验工作的质量和可比性。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流程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流程一、引言血常规检验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实验室内进行质控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档旨在介绍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流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二、操作流程1. 日常质控- 每天早晨检查仪器状态,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 根据厂家规定,每季更换一次校准液,并按要求校准仪器。
- 每天启动仪器前,进行质控品检验,检查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定期检查质控品的有效期,确保使用的质控品有效。
2. 内部质控- 按照实验室内部规定,每日进行内部质控。
- 选择稳定性好且与实际样本相近的质控品进行测试。
- 根据质控品的使用说明,将质控品与实际样本进行比对。
- 记录质控结果,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 对不合格的质控结果,及时与质控品供应商联系,找出原因并及时处理。
3. 外部质控- 参加外部质控评估计划,定期接收外部标准样本。
- 按照评估计划要求,进行标本检测,并将结果报告给评估机构。
- 比对外部标准样本的结果与实验室内部结果,找出差异并分析原因。
- 对不合格的结果,及时调整实验方法或仪器,确保质控结果符合要求。
三、记录与文件管理- 所有质控结果都必须及时记录,并进行归档管理。
- 记录包括仪器校准记录、质控品使用记录、内部质控结果和外部质控结果等。
- 归档的目的是方便后期追溯和核查,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四、总结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日常质控、内部质控和外部质控的操作流程,可以有效监控和管理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提高实验室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同时,记录与文件管理的规范也是保证质控效果的重要保证。
以上是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流程,希望能对实验室质控有所帮助。
血常规质控质量控制
血常规质控质量控制血常规质控质量控制是指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监控和评估,以确保实验室的分析结果符合质量标准和临床需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血常规质控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
一、背景介绍血常规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检验项目,用于评估患者的血液状况和健康状况。
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准确的血常规结果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质量控制是确保血常规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环节。
二、质控方法1. 内部质控内部质控是实验室自身对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监控和评估的方法。
通过使用已知浓度的质控品,比较实验室的检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的差异,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内部质控应该每天进行,以确保每批样本的准确性。
2. 外部质控外部质控是通过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评估实验室的血常规结果与其他实验室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外部质控通常由专业机构或者质控组织组织,实验室可以定期参预外部质控活动,比较自己的结果与其他实验室的结果,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问题。
三、质控指标1. 精密度精密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同一样本在不同时偶尔不同实验室中进行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通过重复检测同一样本,计算结果的变异系数(CV),CV越小表示精密度越高。
2. 准确度准确度是指检测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通过与参考方法或者参考材料进行比对,计算结果的偏差(bias),偏差越小表示准确度越高。
3. 稳定性稳定性是指检测结果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情况。
通过在不同时间点进行重复检测,计算结果的变异程度,以评估结果的稳定性。
四、质控记录与分析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质控记录系统,记录每天的质控结果和分析数据。
对于超出质控范围的结果,应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质控数据的分析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如西格玛规则、西格玛质控图等,匡助实验室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质控文件与培训实验室应编制相关的质量控制文件,包括质控操作规程、质控记录表、质控分析报告等。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检查,用于评估患者的血液状况和健康状况。
为了确保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步骤。
一、质量控制的定义和意义质量控制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对实验室检验过程中的各种误差进行监控和纠正,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匡助实验室评估自身的技术水平,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问题,提高检验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二、质量控制的标准和要求1. 内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是指实验室自行进行的质量控制,通过使用已知浓度的质控品进行日常检验,以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内部质量控制的要求如下:(1)选择合适的质控品:质控品应具有与临床样本相似的性质和浓度范围,能够覆盖常见的异常情况。
(2)质控品的储存和使用:质控品应储存在适当的温度下,避免阳光直射和冷冻融化的情况。
在使用质控品前,应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适当的稀释。
(3)质控过程的监控和记录:在每次检验中,应使用质控品进行质量控制,并在记录表中标明质控结果。
定期对记录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和解决异常情况。
2. 外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控制是指实验室通过参加外部质量评估计划,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评估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准确性。
外部质量控制的要求如下:(1)选择可靠的外部质量评估机构:实验室应选择具有良好声誉和权威性的外部质量评估机构,参预其组织的质量评估计划。
(2)及时提交质量评估结果:实验室应按照要求及时提交质量评估结果,与其他实验室的结果进行比对和分析。
(3)分析和解决异常情况:对于质量评估结果异常的情况,实验室应及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三、质量控制的步骤1. 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质控品:根据实验室的需要和检验项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质控品,确保其与临床样本的性质和浓度范围相似。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用于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诊断疾病。
为了确保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质量控制的目的和意义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旨在确保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质量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实验室操作中的偏差和误差,保证检验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二、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步骤1. 内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是实验室自行进行的质量控制,包括日常质量控制和定期质量控制。
(1)日常质量控制日常质量控制是指每天进行的质量控制,目的是监测实验室的日常操作是否符合要求。
具体步骤如下:- 准备稳定的质控品,如商业质控品或者实验室自制的稳定样品。
- 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检验,并记录结果。
- 与质控品的预期范围进行比较,判断结果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
- 如发现结果偏离预期范围,应及时检查实验操作是否正确,并排除任何可能导致误差的因素。
(2)定期质量控制定期质量控制是指定期进行的质量控制,目的是评估实验室的整体质量。
具体步骤如下:- 定期参加外部质量评估项目,如国家或者地区的质量控制项目。
- 按照评估项目的要求进行检验,并记录结果。
- 与评估结果进行比较,评估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水平。
- 如评估结果不理想,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2. 外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控制是实验室参加的由独立机构组织的质量控制活动,旨在评估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准确性。
具体步骤如下:- 参加由国家或者地区认可的外部质量评估项目。
- 按照评估项目的要求进行检验,并记录结果。
- 将检验结果提交给评估机构进行统计和分析。
- 根据评估结果,评估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准确性,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三、质量控制的记录和分析质量控制的记录和分析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可匡助实验室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具体步骤如下:1. 记录质量控制结果每次进行质量控制时,应准确记录质量控制品的批号、检验日期、检验人员和结果等信息。
血常规检测相关事项与室内质控
整理ppt
6
标本保存、送检要求
填写送检单时各项目要齐全,编号由实验室人员统一编写。
整理ppt
7
检测结果反馈
MCV、MCH、MCHC检测临床意义
整理ppt
8
五、检测注意事项
1、仪器: 新仪器的初步评价 :本底检查、精密度、 携带污染率、线性范围 校准:每年2/次 ,并出具校准报告。
------《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 WS/T 406-2012
整理ppt
9
2、标本:
血常规检验特别是应用血液分析仪时,静脉血血样是最可靠的标 本,与静脉血相比,手指末梢血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仍然较差:白 细胞计数明显高(+8%)而血小板计数明显低(-9%)。
血液经EDTA抗凝后,白细胞的形态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和时间 及EDTA浓度有关。血液比例过高时,由于抗凝剂相对不足,血浆中 出现微凝血块的可能性增加,在用于血细胞分析仪时,微凝血块可 能阻塞仪器,同时影响一些检验指标。血液比例过低,抗凝剂相对 过剩,中性粒细胞发生肿胀、分叶消失、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大 小的碎片,这些改变都会使血常规检验和血细胞计数得出错误结果。
保证检测结果正确可靠。
室内质控 (精密度控制)
质控品
精密整度理评pp价t 质控品
12
室内质控
每个实验室都是以自己的操作水平作为控制 基础,和使用的检测系统或方法学无关。也即是, 不论检验方法的可靠性如何,控制目标是期望每 次控制值都向均值靠拢。以均值为中心,凡是控 制值和均值接近的,就认为无问题;和均值差异 大的,就认为有问题。至于均值准不准不在意。
失控
重新校准仪器
失控
整理ppt
室内质控
样本检测 样本检测
血常规质量控制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规程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规程1. 引言血常规检验是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和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确保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室内质控是必要的。
2. 质控物质准备2.1. 每天使用同一批次的质控物质,并确保其在有效期内。
2.2. 选择稳定、具有代表性的质控物质,以模拟常见的血液参数值。
3. 操作步骤3.1. 每次进行质控前,先进行仪器校准和质量控制。
3.2. 将质控样品与患者样本一样,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准备。
3.3. 使用标准化方法和仪器进行质控样品的测试。
3.4. 记录测试结果并与质控结果进行比对。
4. 结果分析和判定4.1. 比对质控结果和参考范围,判断质控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 如果质控结果在参考范围内,说明质控样品的测试结果正确。
4.3. 如果质控结果超出参考范围,需检查仪器的校准情况和操作是否正确,并进行问题排除。
5. 质控记录和分析5.1. 每次质控测试都应记录测试日期、质控物质批号、测试结果等信息。
5.2. 定期汇总和分析质控数据,以评估仪器和操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5.3. 如果质控数据存在异常,需要进行问题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修正。
6. 质控文件管理6.1. 建立质控文件,包含质控操作规程、质控数据记录表等。
6.2. 确保质控文件的存档和保留,以备审查和追溯需求。
7. 结论严格遵守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规程,可以提高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质量。
质控数据的分析和问题排除也是持续改进的机会,有助于提升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指南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指南1. 引言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是保证实验室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通过规范的质控操作,能够及时发现、纠正实验误差,确保实验结果可靠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本文档旨在提供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指南,帮助实验室人员正确进行质控操作。
2. 实验室内质控的分类实验室内质控主要分为两类:日常质控和定期质控。
2.1 日常质控日常质控是实验室在日常工作中对各项检验参数的监控,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定期校正设备:定期校正血常规仪器,确保其准确度和稳定性。
- 检查质控材料:使用已知浓度的质控材料进行测定,检查仪器的准确度。
质控材料的配制、保存和使用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2.2 定期质控定期质控是指周期性进行的比对实验,以评估实验室操作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定期质控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外部质控:参加由相关质控机构组织的外部质控项目,确保实验室结果与其他实验室的结果保持一致性。
- 同行质控:与其他实验室进行相互比对,交流经验,提高实验室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操作指南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指南应包括以下内容:3.1 质控材料的选择和配制选择合适的质控材料是进行质控的重要环节,应考虑以下因素:- 质控材料应与实际样本性质相似,包括血液成分、浓度范围等。
- 质控材料的稳定性要好,避免日常变化对质控结果的影响。
- 质控材料的来源应可靠,有明确的质量保证措施。
- 质控材料的配制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质控结果的准确性。
3.2 质控的周期和频率质控的周期和频率应依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 日常质控应进行每天的工作开始前和结束后,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 定期质控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一般为每月或每季度。
3.3 质控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进行质控后,实验室人员需要对质控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评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按照标准值和质控范围,对质控数据进行比对和判读。
怎样做好血常规的室内质控?
怎样做好血常规的室内质控?
做好血常规的室内质控应注意以下几点:
1、质控品在冰箱中应直立放置。
2、每天自冰箱拿出后,室温放置10分钟左右,再缓慢地颠倒混匀,不要立即混匀。
3、检测完毕后,要用柔软的布或纸擦拭试管口和盖子上残留的液体,否则影响质控品的质量。
4、血常规质控品更换频繁,每批都要统计均值(非常重要,不要使用厂家提供的均值);SD沿用历史统计的数值即可,但应小于1/3允许总误差。
血常规不像生化实验受试剂批号、试剂质量、定标等影响,IQC 经常出控,血常规IQC出控大致有:
1、偶然误差:重复一次检测即在控了。
2、某一项指标(如WBC)出现系统误差时,要考虑该指标系统出现问题,如注射器松动、检测部问题等。
3、如果全部指标偏低或偏高,多数情况是质控品的质量出现问题。
校正系数是不能盲目更改的,只有用校准品或具有溯源性的新鲜全血校准时才能更改。
盲目更改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总之,血常规的IQC既非常“难”做,也非常“容易”做!。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规定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规定1. 目的本操作规定旨在确保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工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2. 术语和定义- 室内质控:对实验室流程和检验结果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检测质量的系统活动。
- 质控品:用于质控的标准样本,一般由国家标准样本确定。
- 控制范围:质控品所需的接受范围,一般根据统计学方法确定。
3. 质控样本的选择与使用- 根据实验室检验项目的特点和需要,选择适当的质控品。
- 每个批次的质控样本应进行充分混合,并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保存。
- 质控样本的使用要符合标准操作程序,包括样本的准备、标定和质量测定等步骤。
- 质控样本的使用应有记录,并对记录进行保存和归档。
4. 质控标准的制定与评价- 根据国家标准样本和实验室特点,制定适合实验室的质控标准。
- 质控标准的评价应基于统计学的方法,包括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指标的计算和分析。
- 定期对质控标准进行评价和调整,确保其适用性和可靠性。
5. 质控数据的记录与分析- 对每次质控数据进行记录,包括样本编号、测定值、标准范围等信息。
- 对质控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每次测定值与标准范围的接近程度,判断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定期对质控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进行趋势分析和异常值的处理。
6. 质疑结果的处理与处理措施- 对于质疑结果,应及时进行确认和处理,包括复测、溯源等措施。
- 对于超出质控标准范围的结果,应进行事故处理,包括停止检验、检查设备等。
7. 质控记录的保存与归档- 质控记录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保存,包括每日、每月和每年的质控数据和分析结果。
- 质控记录的保存时间要求应符合实验室标准和相关法规要求。
- 质控记录的归档应规范有序,方便日后查阅和审计。
8. 培训与质控能力评估- 对实验室质控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能力评估,确保其具备操作规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 定期进行质控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人员的质控能力和专业素养。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准则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准则1.引言血常规检验作为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其结果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确保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室内质控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档将介绍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准则,以提高检验质量,保证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2.质控物品的选择与准备在进行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前,首先需要准备好质控物品。
质控物品应具有与实际样本相似的特性,并且可靠稳定。
常用的质控物品有人工制备的质控血液、商用质控物品等。
选择质控物品时应参考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其符合实验要求。
在准备质控物品时,应按照质控要求进行稀释,保证其在检验过程中的合适浓度。
3.质控实验的设置质控实验的设置是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重要环节。
质控实验应覆盖常见的指标和检测项目,并且覆盖多个浓度范围,以验证仪器在不同条件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控实验应包括正常范围内的样本,以验证仪器的正常运行,并且应包括异常样本,以验证仪器对异常结果的检测能力。
4.质控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在质控实验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所测定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记录的数据应包括质控物品的测定结果、质控物品的浓度、仪器的测定结果等。
通过对质控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可以评估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5.异常结果的处理当质控实验中出现异常结果时,应及时处理。
首先需要检查仪器是否正常运行,核对操作步骤和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如果确定仪器没有问题,可以考虑排除操作者误差、质控物品异常等可能因素。
如果问题无法解决,应及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6.质控结果的评价根据质控实验的结果,对仪器的检测能力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包括准确性、精密度、灵敏度等。
通过评价质控结果,可以判断仪器是否符合要求,并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实验方法。
7.总结与展望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档介绍了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准则,包括质控物品的选择与准备、质控实验的设置、质控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异常结果的处理和质控结果的评价。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一、引言在临床实验室中,血常规检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测项目。
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介绍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的各个方面,包括质量控制的目的、方法、指标等内容。
二、质量控制的目的1、确保实验室内外的检验结果具有一致性,避免误诊或漏诊的发生。
2、及时发现和纠正实验室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和偏差。
3、评估实验室检验依赖性的变化,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4、提高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三、质量控制的方法1、试剂的质量控制1.1 确定试剂的有效期,并按照规定使用。
1.2 进行试剂批间和批内的比对,确保各个批次的试剂具有一致的性能。
1.3 严格按照说明书和操作规程使用试剂,避免人为误操作引起的误差。
2、仪器的质量控制2.1 定期进行仪器的校准和维护,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进行仪器的比对试验,与参考方法或参考实验室的结果进行比对,确保仪器的一致性。
2.3 对常用的仪器参数进行监控,如温度、时间等。
3、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3.1 严格按照标本采集和处理的规范操作,避免标本的污染和变质。
3.2 对每个检验项目进行科学的试验设计,包括样本量、对照品选择等。
3.3 进行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的比对试验,评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4 设置质量控制样本,进行常规的质控品检验,并及时纠正异常结果。
四、质量控制的指标1、质量控制样本的标准范围不同检验项目的质量控制样本的标准范围是不同的,通常以正常人群的结果为参考范围。
根据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差异,设定不同的标准范围。
2、标本的接受性范围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标本,如hemolyzed(溶血)、lipemic(血清胆固醇增高)、icteric(黄疸)等,需要设定接受性范围,并进行相应的结果修正。
五、质量控制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质量控制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质控数据的分析和判定,及时发现和纠正实验室内的偏差和误差。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要求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要求1. 背景说明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室内质控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室内质控是通过模拟标本,规定检验条件,评估仪器精确度和分析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检验人员的操作技术来确保实验结果的质量。
2. 操作要求2.1. 检验设备和仪器的日常维护- 保持设备和仪器的清洁和整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 检查仪器的温度、湿度、压力等环境条件,确保其稳定性。
- 定期进行设备和仪器的校准和质量控制,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 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并记录更换时间和原因。
2.2. 质控液的使用和管理- 确保质控液的保存条件符合要求,避免暴露在高温、阳光直射或冻结的环境中。
- 按照供应商提供的说明书正确使用质控液,并记录每次使用的批次号和使用日期。
- 定期检查质控液的有效期,严禁使用过期的质控液。
- 每次使用质控液前,需进行充分的摇匀和漂浮气泡。
2.3. 检验流程的严格执行- 针对每个样本,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样本标识、管盖、混匀等操作。
- 严格控制样本与试剂的比例和混匀时间,避免操作产生误差。
- 注意样本的搅拌和振荡,确保均匀性。
- 避免硬抽血,并采用正确的采血顺序,防止样本受污染。
2.4. 质控结果的监测和分析- 设立合理的质控目标和质控范围,并根据实验室特点进行调整。
- 定期对质控结果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 记录并分析质控数据,及时修订和优化实验方法和操作流程。
- 定期组织质量管理会议,讨论质控结果和实验室管理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 结论室内质控是血常规检验的关键环节,操作要求的严格执行可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设备和仪器的日常维护,质控液的使用和管理,检验流程的严格执行以及质控结果的监测和分析,可以提高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规程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规程1. 引言血常规检验作为常见的临床检验项目之一,质控工作对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医疗机构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基础。
本文档旨在规范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检验设备和试剂- 血常规分析仪: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每日进行校准和质控血样的检验,记录校准结果和质控数据。
- 校准标准品和质控血样:根据厂家要求选择标准品和质控血样,定期检查其有效期和适用范围。
3. 日常操作规程3.1 样本采集和处理- 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采集患者血液样本,并确保标本采集管或血常规管中抗凝剂的正确使用。
- 避免样本被暴露在光照、高温或低温等有害环境中,避免溶血、凝血等影响检验结果的现象发生。
3.2 校准与质控- 每日开始检验前,进行设备的校准,校准时间、人员姓名、校准结果等应做相应记录。
- 每日开始检验前,进行质控血样的检验,比较实验结果与标准值,记录质控数据。
- 根据质控数据,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3 结果分析与报告- 检验结果应严格按照规定格式填写,并及时录入计算机系统。
- 理解并分析检验结果,判断正常与异常结果。
- 根据结果的异常性质和程度,提供合理的建议或进一步检查所需。
4. 质控记录与分析- 每天负责人应保留设备校准记录和质控数据,并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归档。
- 对质控数据进行分析,根据质控指标和内外质控要求,评估并纠正质量问题。
5. 质控问题处理- 当质控数据超出预期范围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排查和纠正。
- 记录问题的发生和处理过程,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
6. 结论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进行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对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质控工作是确保医疗机构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保障,需得到全体工作人员的重视和积极参与。
本文档详细规定了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规程,包括检验设备和试剂的选择与准备、样本采集和处理、校准与质控、结果分析与报告、质控记录与分析以及质控问题处理等内容,旨在确保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内容
一、标本的采集 二、标本登记与编号 三、标本保存、送检要求 四、检测结果反馈 五、检测注意事项 六、室内质控
一、标本的采集
标本类型:静脉全血 标本采集所需器材:无菌采血针、 EDTA盐抗凝真 空管(EDTA-Na2或EDTA-K2)、压脉带、垫枕、75%乙 醇、碘伏或25g/L 碘酊、无菌棉签(球)等。
二、标本登记与编号
日期 编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民族 籍贯
住址
联系电话
2.5 标本登记与编号 2.5.1 登记本写要求:填写登记本时各项目要填写齐全,不能有缺项。所 有记录除纸质版外,要有电子版,以便统计和保存。 2.5.2 标本编号原则:各初筛实验室以年份开头,后加样本序号进行编号, 如150001,表示2015年第1个样本,以此递进。
------ 《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 WS/T 406-2012
2、标本 :
? 血常规检验特别是应用血液分析仪时,静脉血血样是最可靠的标 本,与静脉血相比,手指末梢血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仍然较差:白 细胞计数明显高(+8%)而血小板计数明显低(-9%)。
? 血液经EDTA抗凝后,白细胞的形态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和时间 及EDTA浓度有关。血液比例过高时,由于抗凝剂相对不足,血浆中 出现微凝血块的可能性增加,在用于血细胞分析仪时,微凝血块可 能阻塞仪器,同时影响一些检验指标。血液比例过低,抗凝剂相对 过剩,中性粒细胞发生肿胀、分叶消失、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大 小的碎片,这些改变都会使血常规检验和血细胞计数得出错误结果。
标本保存、送检要求
填写送检单时各项目要齐全,编号由实验室人员统一编写 。
检测结果反馈
MCV、MCH、MCHC检测临床意义
形态学分类 正细胞性贫血
参考值范围 MCV80~100 fl MCH27~34 pg MCHC320~360g∕L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MCV﹤80fl MCH﹤27 pg MCHC﹤320g∕L
保证检测结果正确可靠。
室内质控 (精密度控制)
质控品
精密度评价 质控品
室内质控
每个实验室都是以自己的操作水平作为控制 基础,和使用的检测系统或方法学无关。也即是, 不论检验方法的可靠性如何,控制目标是期望每 次控制值都向均值靠拢。以均值为中心,凡是控 制值和均值接近的,就认为无问题;和均值差异 大的,就认为有问题。至于均值准不准不在意。
室内质控
4、靶值的确定 各实验室应对新批号的质控品的检测项目确定
靶值,使用的测定方法必须是现行的方法。定值质 控品厂商给予的标准值只能作为参考。新批号的质 控品与当前使用的质控品一起进行测定。
?20天得到至少 20个数据( 剔除超过3SD的数据)计 算均数,作为暂定靶值。
? 以3至5个月的 在控数据 ,计算累计的均值,作为 以后质控图的靶值 。
标本的采集
采集方法: 1、选择适宜静脉,在上臂扎上压脉带,先以碘伏或 25g/L 碘酊棉对欲穿刺处皮肤以里向外作环形消毒, 待碘酊干后用75%乙醇棉签以同样方式擦去碘迹(使 用碘伏不需脱碘)。 2、开启一次性采血针并应注意是否包装严密,有无 过期等。 3、病人紧握拳头,使静脉隆起。 4、左手拇指固定穿刺部位下端,右手持采血针,先 以约15°~30°角,沿静脉正面进针,快速穿过皮肤 刺入静脉腔中央,见回血后,把采血针另一头插入真 空管,采集2mL 全血,轻微颠倒混匀8~10次,抗凝 混匀不能用力过猛。 5、解除压脉带,放松拳头,以消毒棉签压住穿刺孔, 迅速拔出针头。
室内质控
另外, x±2s、x±3s的规则并没有规 定标准差( s)有多大, s都是各实验室自 己每天检测后计算出来的。检验方法精度 好的, s小一些;检验方法精度差一些的, s大一些。不论 s大小,各实验室只要将自 己的控制值保持在 x±2s或x±3s内,是 在控。
室内质控
因此从质量控制角度上,它只是一个 手段。让每个实验室在自己现有的检验水 平上得到控制, 不希望出现比现有水平更 差的结果 。换言之,是各实验室现有水平 的重现性(或精密度 )的控制,这是室内质 量控制的根本。
? 4小时内完成 血常规检测。
六、室内质控
室内质量控制( IQC )定义 实验室为了监测和评价本室工作质量,决定
常规检验报告能否发出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查、控制 手段,旨在检测和控制本室常规工作的 精密度, 提 高本室常规工作中批间和日间标本检测的 一致性。
室内质控
质控目的: 监测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减小检测误差,
三、标本保存、送检要求
血液标本采集必须在 2小时内送检测血常规 ,4 小时内 完成血常规检测;在血常规检测前标 本需放室温转运 。
对不合格标本的处理:如发现标本不符合质 量要求,如有凝块、溶血等,应拒收,并及时电 话通知采血负责人重新采集,并在《 不合格标本 处理记录本》 上记录拒收原因及处理情况
骨髓图片、骨髓铁染色、 血清铁蛋白检测
地中海贫血
血红蛋白电泳、基因诊断
巨幼细胞性贫血 骨髓图片检查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 骨髓图片检查、RET计数
血
慢性感染
病史及其他实验诊断
慢性肾炎
五、检测注意事项
1、仪器: ? 新仪器的初步评价 :本底检查、精密度、 携带污染率、线性范围 ? 校准:每年 2/次 ,并出具校准报告。
室内质控
5、SD的确定 ?20天得到至少 20个数据(剔除超过 3SD的数据) 的SD 作为暂定 SD。 ?以3至5个月的在控数据 ,计算累计的 SD,作为以 后质控图的 SD。
选择质控品
室内质控
室
设计质控频率
内
选择质控方法和失控判断规则
质
确定靶值和 SD
控
流
每日进行室内质控
程
失控的处理
质控记录的管理
室内质控
1、质控品的选择:应至少使用 2个浓度水平(含正常和异 常水平)的质控品;质控品的选择应为稳定性好、校期 长的。
2、质控频率:检测当天至少 1次。 3、失控的判断规则:至少使用1 3s 和2 2s规则
大细胞性贫血
MCV﹥100fl
MCH﹥34pg
MCHC320~360g∕L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MCV﹤80fl
MCH﹤27 pg
MCHC320~360g∕L
病因 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急性失血 妊娠生理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铁粒幼贫血
进一步筛查诊断方法 RET计数、骨髓检查 骨髓检查、 RET计数、生 化免疫检查 病史及其他实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