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Micro—CT测量ICFT型源靶柱腔诊断孔轴线与靶杆夹角的研究
小型静态CT用多焦点X射线源电子束偏转系统研究
小型静态CT用多焦点X射线源电子束偏转系统研究周日峰;殷一帆;李富坤;石立敏;刘俊标;郑磊【摘要】第5代全静态电子束CT(EBCT)能在被检测物体、射线源和探测器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完成CT扫描成像.这种EBCT成像方式既可应用于粉体材料、生物活体样品等易形变物体的CT检测,又可应用于物流包裹、在役管线等的快速CT检测.高精度的电子束偏转系统是静态CT成像多焦点射线源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基于麦克斯韦电磁场相互作用理论,探讨了电子束在均匀磁场、小偏转角、近轴区域内的散焦、畸变及灵敏度特性,研究了影响电子束扫描系统焦点位置重复精度的物理参数及电子束在靶平面上的扫描偏转量与偏转线圈电流的线性关系.并设计、加工制作了一种小型高精度多焦点X射线的电子束偏转扫描系统,实验采用直径0.1 mm标准针规电子束扫描DR投影图像序列,验证了电子束偏转系统有良好的偏转线性,偏转量正比于O点的磁场强度,而与电子束的位置等初始条件无关.实验通过电子束偏转系统控制电子束偏转扫描,获得了熔断式保险管(φ100μm)的250个X射线视角投影,完成了第5代全静态三维CT重建图像.【期刊名称】《原子能科学技术》【年(卷),期】2018(052)011【总页数】6页(P2072-2077)【关键词】静态CT;X射线源;电子束偏转;阵列式多焦点【作者】周日峰;殷一帆;李富坤;石立敏;刘俊标;郑磊【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重庆大学工业CT无损检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庆400044;重庆大学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重庆大学工业CT无损检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庆400044;重庆大学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重庆大学工业CT无损检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庆400044;重庆大学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重庆大学工业CT无损检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庆400044;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北京100190;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8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L99自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上第1台X射线CT投入医学临床应用以来,CT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1-6],目前已出现了5代CT[7]。
ICF中子针孔成像数值模拟研究
第17卷 第6期强激光与粒子束Vol.17,No.6 2005年6月H IGH POWER L ASER AND PAR TICL E B EAMS J un.,2005 文章编号: 100124322(2005)0620883205ICF中子针孔成像数值模拟研究3陈法新1, 杨建伦1, 温树槐2(1.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 2.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四川绵阳621900) 摘 要: 在激光驱动的惯性约束聚变(ICF)实验中,中子针孔成像能够为不同靶丸设计的性能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为了能够在实验上获得较好的结果,需要实验前对各种针孔设计方案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判断。
成像的理论计算可简单分为针孔成像和图像解谱两部分,为了解决成像的针孔设计问题,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建立了一套模拟中子针孔成像过程的程序,并且通过编写的图像显示程序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记录介质所成的2维图像,同时可以对图像的某些参数进行判读。
关键词: 针孔成像; 蒙特卡罗; ICF 中图分类号: O532.13;O571.523 文献标识码: A 在ICF实验中,利用激光或X光加热和压缩D T靶丸产生内爆,释放出能量为14.1MeV的中子,靶丸内的中子发射空间分布可反映燃料内爆压缩区尺寸、形状、均匀性、D T燃料离子温度随半径的分布等信息。
与X射线像比较中子针孔成像更能直观地反映聚变区空间特性,且不受靶丸面密度大小的影响。
近几年国外发表了很多在ICF实验中采用中子针孔成像技术的文章,Ress等人在1988年发表了Nova上中子针孔成像的第一篇文章[1],当时的分辨率为80μm,以后陆续在GekkoⅩⅡ[2],Phebus[3]上开展了中子针孔成像的实验,利用半影成像技术在Omega上将分辨率由45μm提高到20μm[4],国家点火装置(N IF)的目标是将分辨率做到5~10μm,并有人设计了双针孔[5];最近针孔直径做到30μm(2003年)[6],还有人设计了低能散射中子成像的实验用于揭示D T燃料非燃烧区特征[7]等。
微米柱阵列ICF埋点靶的制备
摘 要 : 米 柱 效 率 和 等 离 子 体 产 生 过 程 及 发 展 的 1 重 要 微 种
Fa rc to f M i r — o u n Ar a le ih CH o CF Ta g t b ia i n o c o c l m r y Fil d W t f r I r e
W ANG n bn ,TANG n —in ,Z Ya — i Yo gj HU a —i a Xio l , ZHANG n 。CHEN h— i Ii Zi me .M A a —u Xioj n
靶 型 。本 文结 合 采 用 电子 束 刻 蚀 、 射 线 刻 蚀 和 微 电镀 等 制 备 金 微 米 点 阵 列 , C x 用 VD方 法 对 阵 列 间 隙
填 充 无应 力 C 薄 膜 , S M 、 M 与 白 光 干 涉仪 等 对 制 作 过 程 和 结 果 样 品 进 行 检 测 。 结 果 表 明 , H 用 E AF 用
m e e r a nd s c a i e ih CH n i. T he SEM , A FM nd whie lg n e — t r a r y a pa e w s fl d w t l i t a t —i hti t r f r m e e e e us d t ha a t rz he s m p e T her s l ho s t tt ir — ol m n e o t r w r e O c r c e i et a l. e u ts w ha he m c o c u r to o gh a dt s 4,t e tc lt s cos o 9 。a hes a ei a i fhi nd wi h i he v r i aiy i l e t 0 nd t p c s 2× 2 um ,a nd
Micro-CT用于分析种植体周围骨小梁情况及相应ROI选择的初探
Micro-CT用于分析种植体周围骨小梁情况及相应ROI选择的初探张亨国;孙卫革;刘向辉;蒋勇;周维民;高文京【摘要】初探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分析种植体周围骨小梁情况,介绍运用特定的感兴趣区域(ROI)选择办法,对比分析不同时期种植体-骨界面骨结合情况.实验动物为8只雄性Beagle犬,将每只犬双侧下颌第3、4前磨牙微创拔除,牙龈翻瓣后选择相应拔牙窝的合适位置即刻植入种植体(规格为长度10.0 mm,直径3.8 mm)各1颗.术后4周,随机处死4只实验犬,其余4只于种植术后8周时处死,术后4周及8周共有32枚种植体样本,运用Micro CT扫描,使用特定ROI选择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比.结果显示术后4周与8周种植体周围骨密度及骨小梁数目、厚度、形态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实验运用的选择ROI方法客观、合理、有效,最终ROI分析结果符合传统骨愈合及种植体-骨结合理论,为临床种植学研究提供了指导.%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situation of trabecular bone around the implant,and the specific region of interest(ROI) selection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osseointegration of implant-bone interface in different periods.Eight male Beagle dogs were used in this experiment.The bilateral mandibular third and fourth premolars were removed by minimally invasive operation,After the gingival flap.The implant (10.0 mm in length and 3.8 mm in diameter) was implanted in appropriate location immediately.Four experimentaldog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at 4 and 8 weeks postoperatively.A total of 32 implant samples were obtained.Micro CT scans were performed using the specific ROI selection method of this experiment,and the final resultswere pared 4 weeks with 8weeks,BV/TV,IS,Tb.Th,Tb.N,BS/BV,Tb.Pf,SMI,Po were all displayed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P < 0.05).The ROI method in this experiment was objective,reasonable and effective.The results of the final ROI analysis consistent with the traditional bone healing and implant-bone-binding theory,which provided guidance for clinical implant research.【期刊名称】《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52)011【总页数】5页(P1721-1725)【关键词】Micro-CT;牙种植;骨小梁;ROI【作者】张亨国;孙卫革;刘向辉;蒋勇;周维民;高文京【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口腔科,合肥23003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八一医院口腔科,南京21000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八一医院口腔科,南京210002;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口腔科,合肥230032;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口腔科,合肥230032;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口腔科,合肥23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3;R602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应用广泛,涉及口腔内科中根管形态的观察、口腔外科中的颌骨骨板的测量以及口腔种植治疗前评估植入条件等方面。
micro-CT法观测雌性小鼠股骨骨参数的分析
实验动物与 比较医学 L a b o r a t o r y A n i ma l a n d C o m p a r a t i v e Me d i c i n e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4 — 5 8 1 7 . 2 0 1 4 . 0 1 . 0 0 9
型号: S k y S c a n 1 0 7 6 。
股骨 是骨质 疏松 导致病 理性骨 折 的高发部位 [ 8 ] , 而女 性 又是骨 质疏松 高发 病人群 ,因此 本研 究 以雌性 小 鼠股 骨 为研 究 对象 ,使用 mi c r o — CT分 析 了股骨 的
B AL B / c . n u / n u小 鼠与 B A L B / c小 鼠各 1 5 只, 麻
mi c r o . C T进行 扫描 ,将得 到 的数据进 行 系统分析 。结果 成 功收 集 了正 常雌性 B A L B / c . n u / n u小
鼠与B A L B / c 小鼠股骨的C T 影像学数据。 通过数据分析 , 发现两者在皮质骨相对骨体积上具有显
著差异, 在骨小梁相对骨体积 、骨表面积与组织体积比值和骨密度也有显著差异。结论 m i c r o - C T 可 以对雌性 小鼠股骨的各项参数进行定量分析 。 ‘
小 鼠模 型广泛 应用 于骨 质疏 松研 究 的各个 方面 [ z  ̄ 4 ] 。 以往 的骨 结 构研 究主 要 是将 骨组 织 进行 切 片 , 从而 得到扫 描 图像 ,通过数 学模 型 的建 立 以计算骨 的各 项 指标 [ ] 。 目前 ,小 动物 C T ( mi c r o c o mp u t e d t o mo g r a p h y ,微计 算 机 断层 扫描 技 术) 的应用 不 仅
Micro-CT软骨成像监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大鼠髋关节软骨早期退变的应用价值
d y s p l a s i a o f h i p L I U J i n,F Mi n g,HU ANG G u a n g — x i n,ZH A NG Z h i — q i ,Y A NG Zi — b o , f /P e i — h u i ,
・
基 础 论 著
・
Mi c r o — C T软 骨 成 像 监 测 发 育 性 髋 关 节 发 育 不 良大 鼠髋 关 节 软骨 早 期退 变 的应 用 价值
刘进 傅明 黄广鑫 张志奇 杨子波 邬培慧 黄志宇 向珊珊 王秉钧 廖威明
【 摘要 】 目的 应用 m i c r o — C T 监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 良( D D H ) 大鼠 髋 关节软骨早期退变并
Co r r e s p o nd i n g au t ho r :FU Mi n g,E— mai l : mi n g
 ̄
f u @1 2 6 . C O n r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d e t e c t e a r l y c a r t i l a g e d e g e n e r a t i o n o f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 d y s p l a s i a o f h i p
医用型电动腔镜直线切割吻合器设计要素优化
angle through the pin,increasing from 11° before to 37° at present. Conclusions Through this optimization,the
进行优化,提高其在临床操作中的安全性和便携性。
通过本次优化,可提升日后临床手术过程中切
割器的应用效能,减小术者之间的差异,提升其使用
2 3 实验样机
自由度和舒适度,使其在疾病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
经过对吻合器手柄、击发扳手及转向机构的优
化,整体质量得到了提升,其装配结构模型见图 5,
经过优化改进的样机如图 6 所示。 优化后的击发扳
然对电动可旋转切割吻合器的设计工作取得一定成
图 4 吻合器转向机构三维图
Figure 4 Three⁃dimensional diagram of steering
mechanism of kiss⁃cutting mechanism of stapler
果,但在今后研究中还需对吻合器的电机控制部分
由 0 051 kg 减轻至 0 031 kg。 转向机构的转轮通过销钉带动连板旋转一定角度,由之前的 11°增加到目
前的 37°。 结论 通过本次优化,减轻了吻合器的重量,提高了其操作灵活性和自由度,后续需进行临床
验证。
关键词 电动腔镜直线切割吻合器;设计要素;优化改良
DOI:10 3969 / j.issn. 1002 - 3208 2023 05 015.
Micro-CT评估C_(2)-C_(7)关节突微结构区域特征及其结构功能稳定性
5356|中国组织工程研究|第25卷|第33期|2021年11月Micro-CT 评估C 2-C 7关节突微结构区域特征及其结构功能稳定性胡 哲1,赵海岩2,3,张少杰4,5,蔡永强5,王 星4,5,曲星月3,4,马 渊5,李志军4,5文题释义:颈椎关节突:颈椎关节突关节是参与颈椎运动的重要结构,也是引起颈椎病、颈源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区域微结构:此次研究将关节突按应力方向分为上前、上后、下前、下后4个区域,计算各区域骨小梁的微观结构。
摘要背景:颈椎关节突关节是参与颈椎运动的重要结构,也是引起颈椎病、颈源性疾病的重要原因,量化颈椎关节突骨小梁微结构的空间分布对于早期诊断骨骼疾病和潜在的骨折风险非常重要。
目的:确定颈椎关节突不同区域骨小梁微观形态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研究骨小梁微体系结构区域差异对机械能力的影响,以评估颈椎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方法:共144个颈椎关节突区域标本试样,每个关节被分为上前、上后、下前、下后4个感兴趣区域;Micro-CT 扫描体积为5 mm×5 mm× 5 mm 试样,计算每个试样的微观结构,总结关节突区域微结构的变化规律,揭示其结构和受力优势及薄弱区域,评价颈椎安全稳定性能。
结果与结论:①关节突不同区域间骨小梁体积分数、骨表面积体积比、骨小梁分离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偏Eta 分别为5.5%,4.8%和4.3%(Eta%是变量相互影响的百分比,值越大,影响越大),其中骨小梁体积分数值在关节突区域间差异最大;②C 2-C 7椎序间骨小梁体积分数、骨小梁数目、骨表面积体积比、骨小梁厚度、骨小梁分离度、骨小梁模块因子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其中骨小梁数目的Eta 最大,表明不同椎序间骨小梁数值差异最大;③左、右侧仅骨小梁厚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偏Eta 为2.0%,C 2-C 7骨小梁体积分数值左侧大于右侧关节突,最大区域均为上前区,最小区域均集中于C 7;④骨小梁数最大值主要集中在上前、上后区域,而最小值集中在下后区域,C 2-C 5呈下降趋势,C 5-C 6则呈上升趋势,而C 6-C 7则显著下降;⑤骨表面积/骨体积总体变化趋势与小梁体积分数相反,主要集中区域最大在上后、最小在上前区域,符合该实验微观结构参数间变化特征;⑥C 2 骨小梁厚度的左侧大于右侧,上后>上前>下前>下后的变化与小梁体积分数相似,最大区域集中在上前且C 5关节突达到峰值,C 2-C 7左右两侧变化趋势相似;⑦骨小梁分离度最大和最小值集中在上后和上前区域(提示骨骼结构适合功能且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⑧骨小梁模块因子最大和最小值多集中于C 7和C 5;⑨C 2-C 7微结构和力学性能对其运动的贡献不同,与骨质量呈正相关的微结构参数小梁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骨小梁厚度区域值越大,说明该区域骨质量越好,应力载荷能力越强,属于结构性能的优势区域不易发生损伤;反之亦然,与骨质量呈负相关的微结构参数骨表面积/骨体积、小梁分离度、骨小梁模块因子值越大,单位面积内骨小梁质量越差,其载荷应力能力也越弱,该区域发生损伤的风险将较高。
3d打印骨科植入物多孔结构micro-ct形貌分析方法研究
目前,大多数骨替代物产品设计是基于 CAD 技术生成 不同孔隙结构,如四面体、八面体、蜂窝状结构等 [11-12]。同时, 也从多孔假体的生物力学特性及骨长入能力需求出发,采用 拓扑优化理论对多孔结构孔型和几何参数进行优化设计 。 [13] 另外,面向骨替代物植入后的性能需求,常采用有限元方法 评估骨 / 假体的应力分布,并结合多孔结构力学性能与几何 参数的关系,形成骨科植入物多孔结构设计与评价体系 。 [14–21]
孔隙结构的孔径在 100~300 μm,孔隙率为 70%~80% 时, 有利于软组织和新生骨的长入,为植入体的微观结构设计 参数提供了理论基础 [8]。因此,通过对多孔结构几何参数
调整来实现假体 - 骨结合面力学特性调控,最终依靠良好 的骨长入来提高远期稳定性 。 [9-10]
收稿日期:2019-09-3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1103201;2018YFC1106700)。 通信作者:王玲,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外科植入物。 通信作者邮箱:menlwa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Study on Morphology Characteristics of 3D-Printing Porous Surgical Implants Using Micro-CT
DONG Shuangpeng1,2, ZHANG Chen1, LI Yuan1, JING Ming1, WANG Ling2, LI Dichen2, KANG Jianfeng2, DONG Enchun2
and area of equivalent circle methods could be used. Conclusion Using Micro-CT plus MIMICS software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基于MSCT及CBCT技术的便携式移动CT临床应用分析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21 年第 42 卷第 2 期 临床医学工程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1. 02. 009
基于 MSCT 及 CBCT 技术的便携式移动 CT 临床 应用分析
张伟欣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200217)
参考文献
[1] VENKATARAMAN S T, ORR R A. Intrahospital transport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J]. Criti Care Clin, 1992, 8(3): 525.
[2 ] MASARYK T, KOLONICK R, PAINTER T, et al. The economic and clinical benefits of portable head/neck CT imaging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J]. Radiol Manage, 2008, 30(2): 50-54.
【Key words】 mobile CT, portable CT, Ceretom, MSCT, CBCT
0 引言
CT 技术发明以来,并通过近 40 年来的实际 应用,已经确立了 CT 在医学影像学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相关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临床诊 断要求不断提高,CT 技术的发展将朝着既要获得 高质量的图像,又要使患者尽量减少 X 线辐射, 同时,操作及应用更加方便快捷。传统 CT 由于安 装位置固定,一般需要将病人从其他科室转送至 CT 室进行扫描诊断,这一操作流程会使急诊病人 损失宝贵的抢救时间,重症监护病人需离开监护 环境,术中病人无法实时获得手术效果评判等问 题出现[1]。不断提高诊断要求使得产品细分,促 进了移动式 CT(Mobile CT)的研发使用,使得 CT 产品的应用更加方便快捷[2]。
基于CT影像组学在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中的预测价值
·67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OCT. 2023, Vol.21, No.10 Total No.168【通讯作者】马宜传,男,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放射诊断学。
E-mail:***************Value of CT Radiomics in68·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10月 第21卷 第10期 总第168期行胸部CT增强平扫,扫描前确认病人有无相应的检查禁忌症,同时对病人进行常规的呼吸训练。
检查时患者需仰卧,双臂上举,自胸廓上口到足侧进行扫描,使肺部病灶完全被扫描到。
增强CT 扫描条件为:管电压:120KVP,管电流:380mA,层厚及层距均为5mm,准直宽度为0.625x64,螺距为0.984,窗宽400HU,窗位40HU。
将扫描获得的单能量图像行0.625mm薄层重建,并传至ADW4.7工作站。
1.3 图像处理及数据采集 将125例患者的胸部CT 图像以DICOM格式从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中完整导入到安全离线的服务器,以便使用慧影(HY)软件进行影像组学分析。
在病人临床信息和基因表型未知的情况下,由两位拥有三年影像诊断工作经验的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分别独立完成图像分割、预处理和特征提取,按照病灶的每一层进行手动勾画,并融合成三维容积感兴趣区(volume of interest,VOI),对感兴趣区进行勾画时应注意避开周围坏死、炎症、肺不张及血管支气管等非病灶区域等。
使用慧影(HY)软件对图像中的组学特征进行降维处理,并将图像生物标志物基准数据集和基准值作为特征筛选的严格标准。
每个病变都有1409个独特的特征值,这些特征值可以通过一阶直方图表示,也可以通过二阶直方图或纹理特征来表示。
经方差选择法降维后,从上述两名放射科医师提取的影像组学特征中筛选出373个影像组学特征,选择P值小于0.05的特征,去除其他特征后,经由单变量特征选择保留了75个特征值,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进一步处理,得到与表型密切相关的特征,最后应用5折交叉验证来进一步降低影像组学特征维度,最终确定五个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利用这些特征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
CT导引穿刺角度测量仪的研制和应用
148为主要表现,有些患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在常规肠镜、钡餐或因其他疾病行手术治疗或尸检偶然发现¨J。
我院诊断PG 患者是通过病检确诊。
通常认为,G P患者男性较多见,年龄19—61岁(平均39岁)。
常为无数带蒂或无蒂的息肉,广泛分布于末端回肠至直肠的各个区域,直径约l一2er a,症状类似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可出现腹痛、自行停止的便血及结肠刺激症状,少数患者肢端或脸部多发性皮肤脂肪瘤或皮赘,以及肠系膜脂肪过多症【I J。
个别患者有多发性胃肠道息肉的家族史。
国内报道的病例中,有一例属于G P,同时合并小肠腺癌肛J。
该例为老年男性,62岁,主诉为突发贫血,手术中发现2个肿瘤位于回肠中上段,侵及全周,穿透肌层,肿物周边及其余肠壁明显增厚、僵硬,肠黏膜皱襞粗大,切面灰白、质韧,与隆起肿物界限不清,病理结果为回肠双原发隆起型低分化腺癌,合并回肠多发性神经节瘤病。
肠道腺癌与神经节瘤病之间是否有关系,尚无定论。
D G患者也以男性多见,年龄6—59岁(平均35岁)。
可累及胃至直肠的不同部位。
病变境界不清,可限于肠壁内或呈透壁性,病损范围较大,直径l~17cm。
临床症状以腹痛、便血为主,并伴有巨结肠、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ⅡB型及神经源性肿瘤等。
组织特点:节细胞神经瘤样组织呈结节状或弥漫状增生,常弥漫性地累及肌间神经丛,使之呈梭性扩张,或呈融合的、不规则的透壁性增生,致所在肠段狭窄样增厚。
目前国内未见报告此类病例。
2.3治疗PG患者不会增加癌变的风险,亦不会发生全身性疾病,故不需要长期随访。
非手术治疗或将病变部位切除即可¨】。
国内报道的病例和我科收治的大多是此类型,单纯切除效果良好。
过去认为,G P无恶变潜能,但C hur chl61提出G P与结肠癌之间可能有关;K ant er等"1也认为G P是一种癌前病变,应行全直肠结肠切除术。
国内报道一例回肠G P合并小肠腺癌,按照恶性肿瘤切除,提示该病有癌变可能,因此即使是良性肿瘤,也应当手术切除。
Micro CT投影图像噪声的去除
Micro CT投影图像噪声的去除董歌;罗守华;陈功【期刊名称】《医疗卫生装备》【年(卷),期】2009(030)002【摘要】目的:研究Micro CT投影图像噪声的去除,提高Micro CT系统重建图像的质量.方法:分析了Micro CT投影图像的噪声形成因素.提出了Micro CT投影图像校正的方法,分别针对随机噪声、暗场、光场、响应不一致和瑕疵像元进行了校正.结果:通过比较研究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实际响应不一致校正,该方法结合了光场、暗电流、增益不一致校正,只一次循环就解决了3种校正,大大提高了算法效率,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校正方案的有效性.结论:该方法可有效去除MicroCT投影图像的噪声.提高Micro CT系统重建图像的质量,为后续三维重建等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总页数】4页(P7-10)【作者】董歌;罗守华;陈功【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南京,210096;江苏省中医院,信息工程部,南京,210029;(Missing)【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3;TP274【相关文献】1.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去除体模对比剂硬化伪影及图像噪声 [J], 王万勤;刘斌;周勇;吴兴旺;余永强;汪洁;王乐;张帅;沈云2.基于投影域校正的CT图像环形伪影去除方法 [J], 袁翠云;齐宏亮;陈梓嘉;吴书裕;徐圆;周凌宏3.基于投影域小波滤波处理的CT图像环形伪影去除方法 [J], 郭宏;曾栋;张华;黄静;张敬;马建华4.中值滤波―先验图像法去除CBCT图像噪声 [J], 马凤;齐宏亮;吴书裕;陈宇思;徐圆;彭晓龙;周凌宏5.结构化矩阵优化的高光谱图像噪声去除算法 [J], 徐宏辉;郑建炜;秦梦洁;陈婉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3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Micro_CT检测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对去卵巢大鼠腰椎微结构的影响_杨涵
的效应。进一步, 动物研究已证明
, 运动对去卵
巢大鼠的骨量、 松质骨结构、 骨强度也有积极的影 响。然而, 已有研究大部分是从骨几何学和形态计 探讨运动对骨微结构的影响。 与传统 量学的角度, MicroCT 不仅不用 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不同, 破坏样品, 而且能准确测量样品任意形态的结构参 数, 已初步用于临床检测药物对骨质疏松病人骨结 构的治疗效果
2013 年 8 月 第 21 卷 第 4 期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ACTA LABORATORIUM ANIMALIS SCIENTIA SINICA
2013 August, Vol. 21 No. 4
檵殝
檵檵檵檵殝 研究报告 檵殝
Micro-CT 检测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对去卵巢大鼠 腰椎微结构的影响
杨涵,卜淑敏,谢金珍,沈晶
Acta Lab Anim Sci Sin, August, 2013 , Vol. 21. No. 4
卵巢运动组大鼠第 3 腰椎最大载荷、 最大应力和弹
檵檵檵檵殝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13 年 8 月第 21 卷第 4 期
Acta Lab Anim Sci Sin, August, 2013 , Vol. 21. No. 4
69
松质骨的微结构和骨质量决定 上, 在人类
[3 , 4 ]
[2 ]
。 众多研究表明,
体育运动能保持或增加人体和动物的骨量 。 事实 , 运动对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有积极
[基金项目] 014206000051 ) 资助。 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项目( No. PXM2012[作者简介] 杨涵( 1989 - ) , 女,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 mail: boshumin@ 163. com; Tel: 01082099207. 卜淑敏( 1967 - ) , 女, 教授, 博士, 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运动医学研究。E-
应用microCT技术对中药干预去卵巢小鼠骨组织微结构的分析
应用microCT技术对中药干预去卵巢小鼠骨组织微结构的分析张文明;邓红敏;张媛媛;黄云梅;黄美雅;林燕萍【摘要】目的应用microCT技术观察健骨颗粒对C57小鼠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骨组织骨量、骨微结构及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将4周龄清洁级C57小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10只、卵巢切除小鼠两组各10只),两组卵巢切除小鼠术后1周开始,分别用健骨颗粒和生理盐水进行灌胃,假手术组用生理盐水灌胃.2个月后,小鼠左胫骨行microCT检测及图像分析、右胫骨行生物力学三点抗压最大载荷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组BMC、BMD、Mean、BV、BS显著下降(Pp<0.01),TMC下降(0.01<P<0.05);与去卵巢组比较,去卵巢中药组BMC、BMD、Mean指标显著提高(P<0.01);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去卵巢组较假手术组骨皮质薄,骨小梁数量少,形态细小、不连续呈扭曲或断裂状等明显骨质疏松病理特征,去卵巢中药组介于两者之间.生物力学结果显示三组胫骨三点抗压最大载荷均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去卵巢2月成功建立小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健骨颗粒抗骨质疏松作用明显,主要通过增加骨量和改善骨小梁微结构来最终提高骨强度;microCT 对骨质疏松参数分析简洁、高效,图像多维、全面,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期刊名称】《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年(卷),期】2016(022)001【总页数】6页(P18-23)【关键词】microCT;健骨颗粒;去卵巢小鼠;骨微结构;骨生物力学;中医中药【作者】张文明;邓红敏;张媛媛;黄云梅;黄美雅;林燕萍【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福州 350108;河南省林州市中医院,安阳 456550;江西省新余市中医院,新余 338000;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福州 350108;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福州 350108;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福州 350108;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福州3501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因骨密度下降、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骨脆性增加[1],PMOP骨折率约为正常人的4倍[2]。
学生承担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51
09
冬凌草甲素纳米结晶体外抗肿瘤作用评价
张 振
山东大学
0.2
张岫美
52
09
Runx3对胃粘膜上皮细胞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调控及调控机理研究
姚 儒
山东大学
0.2
刘志方李汶娟贾继辉
53
09
川芎嗪与氨基胍缓解胰岛素抵抗大鼠高死亡率的机制研究及性别对药效的影响
朱琳琳
山东大学
0.2
李瑞峰
54
李盼、韩慧慧
山东大学
0.2
张利宁
26
06
灰树花多糖对四氯化碳肝损伤保护作用的体外实验
张媛媛、刘甜甜
山东大学
0.2
辛华
27
06
Kallikrein在不同子宫内膜癌病理分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种甲、隋姗姗
山东大学
0.2
周亚滨
28
06
灰树花多糖对四氯化碳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动物实验
刘丰韬、许林
山东大学
0.2
09
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试验研究
王 超
山东大学
0.2
王增涛
55
09
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于葡萄糖转运的关键蛋白GluT4的影响
胡启凡
山东大学
0.2
王向东李 霞
56
09
PDCD4基因在下咽癌中表达下调的检测
刘 颖
山东大学
0.2
张利宁
57
09
microRNA-215对肾小球细胞中NADPH氧化酶NOX2调控的分子机制
教育部
1
姜安丽
6
07
C4.4A在肝癌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震 霹
上 海 计量 测试
用M r — T i o C 测量I FT c C 型源靶柱腔诊 断孔
轴 线与靶杆 夹角的研究
刘 学 叶成钢 贾 鹏 李 佳 马小军/ 中国工程物理研 究院激光聚变研 究中心
用微C 测量 IF( T C 惯性 约束聚变 ) 型源靶柱腔诊 断孔轴线与靶杆夹角 ( T 下文 以
中点 到柱腔上边界 的距 离 , 。因为 Q是 A B中点且 Q AE B ,则 Q 是 B 中点 。Q点在 柱腔对 Q / B / A
cs o0
,
( 2)
称 轴上 的投影 点 到柱腔 上边 界 的距 离 为 , 如 (
图3 所示 ) ,则 :
, d 一一
劣弧 A B的中点 P ,因为是柱 腔长度一半处 的截面 图,故 尸即为诊 断孑 左右边 界点 C 、D ( L C 、D 分别 为 c 、D 的投影 ) 连线 的中点。 l 间接测量计算0 _ 2
学 术 论 文
蹩
图 3中柱 腔截 面 圆 圆心为 ,诊 断孑 边界 点 L
、
测 量分析可知 ,这 发 T型源靶装配不合格 。但是 ,
图4 微 C  ̄ 观 TI ,
两种测 量结果存在 0 。 的偏差 。 . 8
4 测 量 误 差 分 析
2 方 法 二
对C T扫 描的 同一张图 ,由于水平线在投影
对 方 法一 ,测量 0 需要 知 道 d 、 B,每 、『 A
丽
图 6 在 微 C 上 成 像 ( 法2) T 方
3 测量结果 比较
对 图 5 图 6所 示 的 T型 源 靶 柱 腔 ,用 方 法 、
一
{ 量 l7 03 m,d 10 .6 1 ,AB 6 0 m _ 9 1 = 1 .4 0 = 0 68 T I =0
代入 ( ) , 值为 5 . 。 。对 同一发 T型源靶 , 1 式 92 2 用方法二测量 d=10 . 5 . 代 0 68 Im,, 6X =7 38 tI 3 xn 人 ( )式 ,0=6 . 。 由两 种 方 法 从 不 同角度 2 01 。 7
、表 2 、 过程 中保持长度不变 ,诊 断孔 最宽的位置 C ( D 即 个 值 的测量 都会 给结 果 带来误 差 。如表 1
接 测量某 些值来 计算得 到 。下文 给 出微 C T间接
测 量 的两种方 法 ,并 对它们 的误差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和可信
度进行分析 。
图3 柱腔长度一半处的截面图
1 方 法 一
1 证 明诊断孔左右边界点C、D . 1 连线 的中点与柱
图 1 垂 直 方 向 的投 影 示 意 图
B连 线 的 中点 为 Q 在 柱腔 竖直 对称 轴上 的投 ,
图 5 在 微 CT上 成 像 ( 法 1) 方
影 为 p 。劣 弧 A B中点 为 在 柱 腔竖 直对 称轴
上 的投 影 为 P ,P 、 重 合 ( 图 1 D 不 如 、图 3所 左右边 界点 的连 线 )的投影 线段 c D 长度 不变 , 示 ) 在柱腔竖直对称轴上 的投影 分别 为 、 。 、 B 。 C 中点 P在柱 腔 的竖 直对 称轴 上 的投影 点 P 为 D
微 C 自身的作 图功能 ,沿着柱腔上下边界分别 画 则 : T 条平行 柱腔 的直 线 ( 即标 出柱 腔 内径 ,排 除金
一
, 一一 ’ d
层 厚度不均匀 的干扰 ) ,再作两 条与图 5中诊 断孔 上 下边界 点相切 的直线 ,切 线与之 前 的两条直 线 平 行 。做两 条切 线之 间的垂线 ,标记 中点 。量 出
腔 中心的连线与诊 断孑 轴线重合 L
2 内号_Tj 2统 c4 i 国刊 /j一 一N4Il 1 2
上 海 计量 测试
C T视场 中的柱腔如 图 1 所示 ,利用精密加 、2 工技 术 ,让 诊断 孔轴 线过 柱 腔 中心 O( 偏差 在 l 0 x I m以内 ,。如 图 3 ) ,由对称性可知诊 断孔轴 线过
键 。用显微 镜测 量 方 便快捷 ,但测量 结果 受柱 腔所镀金层厚度 的均匀性影响较大。利用微 C T的
图2 垂 直 方 向的 投 影 实 物 图
透视功 能可准确测 量柱腔 内径从 而排除金层 厚度
均匀性对测量结果 的影响。但 由于微 C T在密度分
辨 率方 面 的 限制 ,无法 直接 测量 ,只 能通 过 间
利 用从美 国引进 的一 台微 C T系统 ( 如图 4 ,系统 CD 的 中点 ( 图 6 ' 如 所示 ) 。量 柱腔 内径 d ,作 分辨率 1 m) T型源靶 扫描成像 ,图像如 图 两条竖 直直 线 ,使 其 与诊断 孑 投影 图像 左右 边界 . 5 对 L 5 所示 ( 大倍数 1X,平 滑处理 后 的效 果 ) 放 0 ,从 点 ( c 、D )相切 ,连接 两个切 点 , 在切点连 即 图像可 以清 晰地看 到柱 腔外 面 电镀 的金层 。利用 线 中点 。量 出P 到柱腔上边沿 ( 内边界 ) 的距离 , 。
微C ;测量精度 :重复性 :两种 方法 T
0 引 言
在 IF物理实 验 中,要求 T型源靶 为 6 。 C 5
± 0 ( 1 、3 ,诊 断 孔 在 其 自身 轴 线 方 2 。 图 、2 )
向上 的投 影是 一 规则 圆,直 径 约 6 0 n,靶杆 0 3 . 竖直放 置 ,柱腔水平 粘接 在靶杆 上 ,柱腔 内径约 10 m。准确测量 是判断靶装 配是否合格 的关 0 0X I
口 代 替 )可以有效的排除柱腔外壁所镀金层厚度 的不均 匀对测量结果 的影响 。将微 C 测量 的两种 方法与金层厚度均 匀条件下用显微镜测量 的结 果进行 比较 ,得 出划定 T
诊 断 孔 上 下 边 界 点 找 中 心 的微 C 测 量 方法 具 有 更 高 的 可信 度 。 T
关 键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