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重点】2019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1.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同步练习
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1.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作业设计
1.2 30 °,45 °,60 °角的三角函数值一、选择题1.sin60°的值为()A. B. C. D.2.若∠A=3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sin A=B.cos A=C.tan A=D.cot A=3.计算sin245°+cos30°×tan60°的结果是()A.2 B.1 C. D.4.在Rt△ABC中,∠C=90°,若∠B=2∠A,则tan A等于()A. B. C. D.5.若∠α为锐角,且tan(α-10°)=,则∠α等于()A.50° B.60° C.70° D.80°6.如图,小明爬一土坡,他从A处到B处所走的直线距离AB=4 m,此时,他距离地面的高度h=2 m,则这个土坡的坡角∠A的度数为()A.30° B.45° C.60° D.以上都不对7.如图是某商场一楼与二楼之间的手扶电梯示意图,其中AB,CD分别表示一楼、二楼地面的水平线,∠ABC=150°,BC的长是8 m,则乘电梯从点B到点C上升的高度h是()A. m B.4 m C.4m D.8 m8.如图,长4 m的楼梯AB的倾斜角∠ABD为60°,为了改善楼梯的安全性能,准备重新建造楼梯,使其倾斜角∠ACD为45°,则调整后的楼梯AC的长为()A.2 m B.2 mC.(2-2)m D.(2-2)m9.如图,要测量点B到河岸AD的距离,在点A测得∠BAD=30°,在点C测得∠BCD=60°,又测得AC=100 m,则点B到河岸AD的距离为()A.100 m B.50 m C. m D.50 m二、填空题10.在△ABC中,∠A,∠B都是锐角,如果sin A=,cos B=,那么∠C=________°.11.若α是锐角,tanα=2cos30°,则α=________°.12.如图,测量河宽AB(假设河的两岸平行),在点C测得∠ACB=30°,在点D测得∠ADB=60°,若CD=100 m,则河宽AB为________m(结果保留根号).13.在△ABC中,若锐角∠A,∠B满足关系式+(sin B-)2=0,则∠C=________°.14.如图,在△ABC中,∠A=30°,tan B=,BC=,则AB的长为________.三、解答题15.计算:(1)(2cos45°-sin60°)+;(2)-tan45°+tan30°;(3)cos245°+-×tan30°;(4)+3tan30°-(-5)0-(-)-1.16.数学拓展课程《玩转学具》课堂中,小陆同学发现:在一副三角板中,含45°角的三角板的斜边与含30°角的三角板的长直角边相等,于是,小陆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如图,将一副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拼放在一起,点B,C,E在同一直线上,若BC=2,求AF的长.请你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17.如图,在△ABC中,∠C=150°,AC=4,tan B=.(1)求BC的长;(2)利用此图形求tan15°的值(精确到0.1,参考数据:≈1.4,≈1.7,).18.对于钝角∠α,定义它的三角函数值如下:sinα=sin(180°-α),cosα=-cos(180°-α).(1)求sin120°,cos120°,sin150°的值;(2)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是1:1:4,A,B是这个三角形的两个顶点,sin A,cos B是方程4x2-mx-1=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m的值及∠A和∠B的度数.参考答案一、1.C2.A 3.A4.B 5.C 6.A 7.B 8.B 9.B二、10.105 11.60 12.5013.75 14.3+三、15.解:(1)原式=×(2×-)+=2-+=2.(2)原式=-1+×=1-1+1=1.(3)原式=()2+-×=+-1=.(4)原式=-1+3×-1+3=-1+-1+3=2+1.16.解:∵在Rt△ABC中,∠ACB=90°,BC=2,∠A=30°,∴AC==2,∴EF=AC=2.∵∠ECF=90°,∠E=45°,∴FC=EF·sin E=,∴AF=AC- FC=2-.∴AF的长为2-.17.解:(1)如图,过点A作AD⊥BC,交BC的延长线于点D.∵∠ACB=150°,∴∠ACD=30°.在Rt△ADC中,AC=4,∴AD =AC =2,CD =AC ·cos30°=4×=2.在Rt△ABD 中,∵tan B ===,∴BD =16. ∴BC =BD - CD =16-2.(2)如图,在BC 边上取一点M ,使CM =AC ,连接AM . ∵∠ACB =150°,∴∠AMC =∠MAC =15°. ∴tan15°=tan∠AMD ==≈0.3.18.解:(1)由题意,得sin120°=sin (180°-120°)=sin60°=,cos120°=-cos (180°-120°)=-cos60°=-, sin150°=sin (180°-150°)=sin30°=. (2)∵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是1:1:4, ∴三个内角分别为30°,30°,120°.①当∠A =30°,∠B =120°时,方程的两根分别为,-. 将x=代入方程,得4×()2-m -1=0,解得m =0. 经检验,x=-是方程4x 2-1=0的根,∴m =0符合题意. ②当∠A =120°,∠B =30°时,两根均为,不符合题意.③当∠A =30°,∠B =30°时,两根分别为12,.将x=代入方程,得4×()2-m -1=0,解得m =0. 经检验,x=不是方程4x 2-1=0的根.综上所述,m=0,∠A=30°,∠B=120°.。
1.2 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函数值 课件4--
3 sin A 5
4 cos A 5
A
4 ┌ C (1)
3
3 3 7 tan A 7 7 3 7 sin A cos A 4 4
4 A (2)
3
┌ C
回顾与思考 1
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的关系: 锐角三角函数.
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一个锐角确定,那 么这个角的对边,邻边和斜边之间的比 值也随之确定.
B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C
D
●
2.5
2.某商场有一自动 0 扶梯,其倾斜角为30 , 高为7m,扶梯的长度 是多少?
( 1 )计算: sin 30 cos 30
2 o 2 0
B
c
sin 2 45o cos2 450 sin 2 60o cos2 600 A
2 2
a
b ┌ C
(2)猜想:对于锐角 A, sin A cos A ?
(2) sin2600+cos2600-tan450
3 1 1 2 2
2 2
0.
3 1 1 4 4
6 随堂练习P12
计算:
(1)sin600-cos450; (2)cos600+tan600;
2 0 0 0 3. sin 45 3 sin 60 2 cos45 . 2
九年级数学(下)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0 0 0 2.30 ,45 ,60 角的三角函数值(1)
1.如图,根据图(1)求∠A的三角函数 值. 解:根据勾股定理: AB 3 4 5 B
2 2
3 tan A 4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1.2《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函数值》教案2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1.2《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函数值》教案2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1.2《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函数值》教案2,主要介绍了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30度、45度、60度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并能运用这些特殊值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对正弦、余弦、正切函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学生可能还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发现并掌握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30度、45度、60度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能熟练运用这些特殊值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30度、45度、60度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
2.难点:发现并证明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函数值的特殊性。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发现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
2.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讲解法: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板、直尺、黑板。
2.学具:每人一份三角函数值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所学的三角函数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函数值,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有什么特点。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发现并证明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函数值的特殊性。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特殊角度三角函数值的掌握情况。
九年级数学下册 1.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如何利用三角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素材
【问题】五、如何利用三角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易度:★★★★★
关键词:三角函数的应用
答案:
【举一反三】
典题:如图,在离水面高度为6米的A处岸上有人用绳拉船
靠岸,开始时绳子与水面的夹角为30°,此人以每秒0. 4
米收绳,问:
(1)未开始收绳子的时候,图中绳子BC的长度是多少米?
(2)收绳10秒后船向岸边移动了多少米?
思路导引:根据已知条件,可直接确定各边的长;先求出收
回的绳子的长,便得出剩下的绳子的长,再根据三角函数求出移动的距离。
标准答案:解:(1)由tan30°==,因为AC=6米,所以BC=6米;
(2)根据勾股定理得AB=12米,10秒收回4米,则剩下AD=8米,根据勾股定理CD=2米,
则船移动的距离BD=BC-CD=(6-2)米。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1.2《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函数值》说课稿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1.2《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函数值》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1.2《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函数值》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
这是学生在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初步知识后,进一步深化对三角函数的理解和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有新鲜感,又有挑战性。
教材通过引入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归纳等过程,掌握30度、45度、60度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初步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理解和应用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克服困难,掌握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30度、45度、60度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并能运用这些值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30度、45度、60度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
2.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探究、归纳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初步知识,引出本节课的特殊角度三角函数值。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30度、45度、60度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1.2《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函数值》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1.2《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函数值》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函数值》是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30度,45度,60度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三角函数值,并能够运用这些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三角函数值的运用和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索并掌握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函数值,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30度,45度,60度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三角函数值,并能够运用这些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掌握30度,45度,60度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三角函数值。
2.难点:对于三角函数值的运用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发现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函数值。
2.合作交流法: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问题,分享学习成果。
3.实践操作法:教师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等。
3.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定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等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函数值。
1.2 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函数值 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课时练习一、单选题(共15题)1.在Rt△ABC中,∠C=90°,若cosB=35,则sinB的值是()A.45B.35C.34D.43答案:A解析:解答:∵sin2B+cos2B=1,cosB=35∴sin2B=1-(35)2=1625,∵∠B为锐角,∴sinB=45,故选A.分析: 根据sin2B+cos2B=1和cosB=35即可求出答案.2.在Rt△ABC中,∠C=90°,sinA=513,则tanA的值为()A.1213B.512C.1312D.125答案:B解析:解答: ∵在Rt△ABC中,∠C=90°,sinA=513 BCAB=,∴设BC=5k,则AB=13k,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AC=2212AB BC k-=∴tanA=551212 BC kAC k==.故选B.分析: 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定义,正确理解三角函数可以转化成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比值,是解题的关键.3.若α为锐角,且sinα=45,则tanα为()A.925B.35C.34D.43答案:D解析:解答: 由α为锐角,且sinα=45,得cosα=22431sin1()55a-=-=,tanα=4sin453cos35aa==,故选:D.分析: 根据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可得α余弦,根据正弦、余弦、正切的关系,可得答案4.在直角坐标系中,P是第一象限内的点,OP与x轴正半轴的夹角α的正切值是43,则cosα的值是()A.45B.54C.35D.43答案:C解析:解答:过点P作PE⊥x轴于点E,∵tanα=43 PEOE=,∴设PE=4x,OE=3x,在Rt△OPE中,由勾股定理得OP=225PE OE x+=∴cosα=35 OE OP=故选:C.分析: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及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表示出OP的长度5.如果α是锐角,且sinα=35,那么cos(90°-α)的值为()A.45B.54C.35D.43答案:C解析:解答: ∵α为锐角,sinα=35∴cos(90°-α)=sinα=35.故选C.分析: 根据互为余角三角函数关系,解答即可.6.在Rt△ABC中,若∠C=90°,cosA=725,则sinA的值为()A.2425B.724C.725D.2524答案:A解析:解答: ∵Rt △ABC 中,∠C=90°,∴∠A 是锐角,∵cosA=725AC AB=, ∴设AB=25x ,AC=7x ,由勾股定理得:BC=24x ,∴sinA=2425BC AB = , 故选A分析: 先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A 的值,再求出sinA 的值即可.7.在Rt △ABC 中,∠C=90°,若sinA=23,则tanB=( ) A .53B .53C .255D .52 答案:D解析:解答:【解答】解:由在Rt △ABC 中,∠C=90°,若sinA=23,得cosB=sinA=23. 由同角三角函数,得 sinB=251cos 3B -=, tanB=sin 5cos 2B B = 故选:D .分析: 本题考查了互为余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利用了互余两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同角三角函数关系.8. 计算:cos 245°+sin 245°=( ) A .12 B. 1 C .14 D . 22答案:D解析:解答: :∵cos45°=sin45°=22 ∴222222cos 45sin 45()()122+=+= 故选:B分析: 首先根据cos45°=sin45°=22,分别求出cos245°、sin245°的值是多少;然后把它们求和,求出cos245°+sin245°的值是多少即可.9.已知α、β都是锐角,如果sinα=cosβ,那么α与β之间满足的关系是()A.α=βB.α+β=90°C.α-β=90°D.β-α=90°答案:B解析:解答: ∵α、β都是锐角,如果sinα=cosβ,sinα=cos(90°-α)=cosβ,∴α+β=90°,故选:B.分析: 直接根据余弦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10.已知:sin232°+cos2α=1,则锐角α等于()A.32°B.58°C.68° D.以上结论都不对答案:A解析:解答: ∵sin2α+cos2α=1,α是锐角,∴α=32°.故选A.分析: 逆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解答即可11. 已知锐角α,且sinα=cos37°,则α等于()A.37°B.63°C.53°D.45°答案:C解析:解答: ∵sinα=cos37°,∴α=90°-37°=53°.故选C.分析: 根据一个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即可求解.12.在△ABC中,∠C=90°,cosA=12,则tanB的值为()A.1 B.3C.33D.12答案:C解析:解答: 由△ABC中,∠C=90°,cosA=12,得sinB=12.由B是锐角,得∠B=30°,tanB=tan30°=33,故选:C.分析: 根据互为余角两角的关系,可得sinB,根据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可得答案.13. cos45°的值等于()A.12B.22C.32D.3答案:B解析:解答:cos45°=2 2故选B.分析: 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代入求解.14. sin60°=()A.12B.22C.32D.3答案: C解析:解答:sin60°=3 2故选C分析: 原式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解得即可得到结果15. tan45°的值为()A.12B.1 C.22D.2答案:B解析:解答:当角度在0°到90°之间变化时,函数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的三角函数是正弦和正切.故选B.分析: 根据45°角这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可得tan45°=1,据此解答即可二、填空题(共5题)16.2cos30°=____________答案: 3解析:解答: 原式=3故答案为:3.分析:此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一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需要我们熟练记忆17. 如果锐角α满足2cosα=2,那么α=_______________.答案: 45°解析:解答: ∵2cosα=2,∴cosα=22,则α=45°.故答案为:45°分析:先求出cosα的值,然后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α的度数18.tan60°-cos30°=_________答案:3 2解析:解答:原式=33 322 -=故答案为:3 2分析: 直接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代入求出即可19.计算:2sin60°+tan45°=________答案:31+解析:解答:原式=2×3131 2+=+,故答案为:31+分析: 根据特殊三角函数值,可得答案20.在Rt△ABC中,∠C=90°,2a=3c则∠A=_________ 答案:60°解析:解答:由题意,得:32 ac=∴sinA=32ac=∴∠A=60°.故答案为:60°分析: 本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记忆一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三、解答题(共5题)21.已知α、β均为锐角,且满足|sin α-12|+ (tan β−1)2 =0,求α+β的值 答案:75°解析:解答: ∵|sin α-12|+ (tan β−1)2 =0, ∴sin α=12,tan β=1, ∴α=30°,β=45°,则α+β=30°+45°=75°.故答案为:75°.分析: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sin α、tan β的值,然后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两个角的度数. 22.计算:|−3|-(-4)-1+(32π- )0-2cos30°答案:54解析:解答:原式=135312424++-⨯= 分析:本题需注意的知识点是:负数的绝对值是正数.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是1. 23.计算:(3−2)0−27+3tan60°答案:1解析:解答:原式=1-3333+=1分析: 根据0指数幂,数的开方和三角函数的特殊值计算24.在△ABC 中,∠C=90°,tanA=3,求cosB .答案:32解析: 解答:∵tanA=3∴∠A=60°.∵∠A+∠B=90°,∴∠B=90°-60°=30°.∴cosB=3 225.计算:sin266°-tan54°tan36°+sin224°答案:0解析:解答:sin266°-tan54°tan36°+sin224°=(sin266°+sin224°)-1=1-1=0.分析: 根据互余两角的三角函数的关系作答。
数学:1.2《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课件(北师大版九年级下)
O
●
2.5
C
B┌
D
A
解:如图,根据题意可知,
∠AOD 1 600 300, OD=2.5m,
2
cos300 OC ,
OD
OC OD cos300 2.5 3 2.165(m). 2
B
∴AC=2.5-2.165≈0.34(m).
O
●
2.5
C
┌
D
A
∴最高位置与最低位置的高度差约为0.34m.
计算: (1)sin600-cos450;
怎样 做?
(2)cos600+tan600;
3 2 sin 450 sin 600 2 cos 450.
2
4 2 sin 2 300 cos2 600 2 cos2 450.
2
2.某商场有一自动扶梯,其倾斜角为300, 高为7m,扶梯的长度是多少?
解: (1)sin300+cos450
1 2 1 2 .
22
2
(2) sin2600+cos2600-tan450
3 2
2
1 2
2
1
3 1 1
44
0.
老师提示: Sin2600表示 (sin600)2, cos2600表示 (cos600)2, 其余类推.
B 如图所示 在 Rt△ABC中,∠C=90°。
(1)a、b、c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c
∠A+∠B=
。
a (2)sinA=
,
cosA=
,
A
b
C
tanA= sinB= cosB=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2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2 30°,45 °,60°角的三角函数
12.如图 K-3-4,在△ABC 中,∠A=30°,∠B=45°,AC=2 3, 则 AB 的长为__3+ ___3___.
图K-3-4
2 30°,45 °,60°角的三角函数
二、填空题
8.点 M(-sin60°,cos60°)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___-__2_3_,_-__12_ ___.
[解析]
∵sin60°=
23,cos60°=12,∴点
M
的坐标为-
23,12.∵点
M
关于
x
轴对称的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为其相反数,∴点 M 关于 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是-
23,-12.
2 30°,45 °,60°角的三角函数
9.在 Rt△ABC 中,∠C=90°,BC=5 2,AC=5 6,则∠A= ____3_0___°.
[解析] ∵在 Rt△ABC 中,∠C=90°,BC=5
2,AC=5
6,∴tanA=55
2 6
= 33,∴∠A=30°.故答案为 30.
图K-3-2
2 30°,45 °,60°角的三角函数
BC 3 2 2 [解析] C ∵sin∠CAB=AC= 6 = 2 ,∴∠CAB=45°.∵sin∠C′AB′= B′C′ 3 3 3 AC′ = 6 = 2 ,∴∠C′AB′=60°,∴∠CAC′=60°-45°=15°, 即鱼竿转过的角度是 15°.故选 C.
2 30°,45 °,60°角的三角函数
1 解:(1)原式=2-2×(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1.2 30°、45°、60°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30°
C
B
2.5 D
A
解:如图,根据题意可知, ∠∴AOOC=D=O21 D×C6O0S°30=°3=0°2.,5O×2D3 =≈ 22.1.56m5,(m) ∴AC=2.5-2.165 ≈0.34 (m)
所以,最高位置与最低位置的高度差约 为0.34m.
随堂练习
• ⒈计算: • ⑴ sin60°-tan45°; • ⑵ cos60°+tan60°; • ⑶22sin45°+sin60°-2cos45°
(1).2sin60°3tan30° 1 3 0(1)2009
(2) ( 32)01 314cos30°|12|
( 3 ) .(2 1 ) 2 8 6 s in 4 5 ° ( 1 ) 2 0 0 9
类型二已知值求角
(1)已知 tanA= 3 ,求锐角A .
2)已知2cosA - 3 = 0 ,求锐角A的度数 .
求满足下列条件的锐角:
(1)sin 3 0
2
(2)2cos 30
(3)ta n(10 ) 3
(3)已知△ABC满足
sinA 3(c oBs1)2 0
2
2
则△ABC是______三角形.
做一 做
请你完成以下表格: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表
解:
⑴ sin30°+cos45°=
+ = 1
2
1 2
2
2
2
⑵=sin234 6+0°41+-cos126=0°-0tan45°
做一 做
例1 计算: (1)sin30o+cos45o;(2) sin260o+cos260o-tan45o.
解: (1)sin30o+cos45o
九年级数学下册 1.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巧构直角三角形妙求tan15°的值素材 (新版)北师大版
巧构直角三角形妙求tan15°的值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特殊角30°、45°、60°的三角函数值,同时也掌握了求这些函数值的思想方法,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你会求tan15°的值吗?下面几种解法供大家参考。
解法一:作Rt △ABC ,使∠C=90°, ∠BAC=30°,BC=1(如图1),∵∠C=90°, ∠BAC=30°∴AB=2由勾股定理,得AC=3延长CA 到D ,使AD=AB ,连接BD∵∠BAC=30°∴∠D=15° CD=2+3∴tan15°=CD BC =321+=2-3 解法二:作Rt △ABC ,使∠C=90°, ∠BAC=30°,BC=1(如图2),∵∠C=90°, ∠BAC=30°∴AB=2由勾股定理,得AC=3延长AC 到D ,使AD=AB, 连接BD∵∠BAC=30°∴∠ABD=∠D=75°∴∠CBD=∠ABD-∠ABC=75°-60°=15° CD=AD-AC=2-3∴tan15°=BCCD =132-=2-3 解法三:作Rt △ABC ,使∠C=90°, ∠BAC=30°,BC=1(如图3),∵∠C=90°, ∠BAC=30°∴AB=2由勾股定理,得AC=3作∠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过点D 作DE ⊥AB 于E, ∵∠C=90°∴△ADE ≌△ACE∴AD=AC=3,DE=DC设DE=DC=x∵∠B=60°∴sin60°=DB DE =BD x∴BD=32x∴32x+x=1解得:x=323+∴tan15°=AC CD =3323+=2-3解法四:作Rt △ABC ,使∠C=90°, ∠BAC=30°,BC=1(如图4),∵∠C=90°, ∠BAC=30°∴AB=2由勾股定理,得AC=3作∠ABD=15°交AC 于D, 则∠BDC=45°过点D 作DE ⊥AB ,垂足为E ,则CD=BC=1设DE=x,∵∠BAC=30°∴AD=2x,AE=3x∴2x+1=3解得:x=213-∴BE=AB-AE=2-3x=2-3·213-=213+ ∴tan15°=BE DE =213213+-=2-3解法五:作Rt △ABC ,使∠C=90°, ∠BAC=30°,BC=1(如图5),∵∠C=90°, ∠BAC=30°∴AB=2由勾股定理,得AC=3作∠CBD=15°交AC 于D, 则∠BDA=45°过点D 作DE ⊥AB ,垂足为E ,则ED=BE设ED=BE=x ,则AD=2x ,AE=3x∵AB=2 ∴3x+x=2解得 x=3-1∴ CD=AC-AD=3-2x=3-2(3-1)=2-3∴tan15°=BC CD =132-=2-3解法六:作Rt △ABC ,使∠C=90°, ∠BAC=30°,BC=1(如图6),∵∠C=90°, ∠BAC=30°∴AB=2由勾股定理,得AC=3作∠ABD=15°交AC 于E,过点A 作AD ⊥BD ,则∠DAE=∠AED=45°设AD=DE=x,则AE=2x∵AC=3∴2x+1=3解得 x=226- ∴BD=DE+BE=226-+2=226+ ∴tan15°=BD AD =226226+-=2626+-=2-3。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1.2《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函数值》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1.2《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函数值》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1.2《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函数值》》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30度、45度、60度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三角函数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后续学习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对三角函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他们可能还不是很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归纳等方法,自主发现和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30度、45度、60度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
2.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函数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归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30度、45度、60度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三角函数值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发现法、归纳总结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归纳等方法,自主发现和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三角板和计算器等实验器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函数值是特殊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三角板和计算器,引导学生观察和测量30度、45度、60度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特殊角,用三角板和计算器测量其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并记录下来。
最后,各组汇报测量结果,相互交流心得。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根据已知的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计算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已知其中一个角的度数和它的对边长度。
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目录(北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目录(北师大版)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1 锐角三角函数
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3 三角函数的计算
4 解直角三角形
5 三角函数的应用
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二章二次函数
1 二次函数
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3 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4 二次函数的应用
5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三章圆
1 圆
2 圆的对称性
*3 垂径定理
4 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
5 确定圆的条件
6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7 切线长定理
8 圆内接正多边形
9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1.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学教案备课时间:上课时间: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1.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课时安排 1课时从容说课本节在前两节介绍了正切、正弦、余弦定义的基础上,经历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的意义,并能够进行含有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因此本节的重点是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30°、45°、60°这些特殊角的特殊三角函数值,并能够进行含有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难点是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推导出30°、45°、60°这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三角尺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学习用具,教学中,教师应大胆地鼓励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如“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特性,经历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第三课时课题§1.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经历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能够进行有关的推理.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的意义.2.能够进行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3.能够根据30°、45°、60°的三角函数值说明相应的锐角的大小.(二)思维训练要求1.经历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发现的能力.2.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2.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教具重点1.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2.能够进行含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3.比较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大小.教学难点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的意义.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教学准备一副三角尺多媒体演示教学过程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问题]为了测量一棵大树的高度,准备了如下测量工具:①含30°和60°两个锐角的三角尺;②皮尺.请你设计一个测量方案,能测出一棵大树的高度. (用多媒体演示上面的问题,并让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生]我们组设计的方案如下:让一位同学拿着三角尺站在一个适当的位置B 处,使这位同学拿起三角尺,她的视线恰好和斜边重合且过树梢C 点,30°的邻边和水平方向平行,用卷尺测出AB 的长度,BE 的长度,因为DE=AB ,所以只需在Rt △CDA 中求出CD 的长度即可.[生]在Rt △ACD 中,∠CAD =30°,AD =BE ,BE 是已知的,设BE=a 米,则AD =a 米,如何求CD 呢?[生]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30°的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AC =2CD ,根据勾股定理,(2CD)2=CD 2+a 2. CD =33a. 则树的高度即可求出.[师]我们前面学习了三角函数的定义,如果一个角的大小确定,那么它的正切、正弦、余弦值也随之确定,如果能求出30°的正切值,在上图中,tan30°=aCDAD CD =,则CD= atan30°,岂不简单.你能求出30°角的三个三角函数值吗? Ⅱ.讲授新课1.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师]观察一副三角尺,其中有几个锐角?它们分别等于多少度?[生]一副三角尺中有四个锐角,它们分别是30°、60°、45°、45°. [师]sin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得到的?与同伴交流. [生]sin30°=21. sin30°表示在直角三角 形中,30°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与直角三角形的大小无关.我们不妨设30°角所对的边为a(如图所示),根据“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则斜边等于2a.根据勾股定理,可知30°角的邻边为a ,所以sin30°=212=a a.[师]cos30°等于多少?tan30°呢? [生]cos30°=2323=a a . tan30°=33313==a a [师]我们求出了30°角的三个三角函数值,还有两个特殊角——45°、60°,它们的三角函数值分别是多少?你是如何得到的?[生]求60°的三角函数值可以利用求30°角三角函数值的三角形.因为30°角的对边和邻边分别是60°角的邻边和对边.利用上图,很容易求得sin60°=2323=a a , cos60°=212=a a , tan60°=33=aa. [生]也可以利用上节课我们得出的结论:一锐角的正弦等于它余角的余弦,一锐角的余弦等于它余角的正弦.可知sin60°=cos(90°-60°)=cos30°=23cos60°=sin(90°- 60°)=sin30°=21. [师生共析]我们一同来 求45°角的三角函数值.含 45°角的直角三角形是等腰 直角三角形.(如图)设其中一 条直角边为a ,则另一条直角 边也为a ,斜边2a.由此可求得sin45°=22212==a a , cos45°=22212==a a , tan45°=1=aa[师]下面请同学们完成下表(用多媒体演示)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这个表格中的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需熟记,另一方面,要能够根据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相应的锐角的大小.为了帮助大家记忆,我们观察表格中函数值的特点.先看第一列30°、45°、60°角的正弦值,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呢?[生]30°、45°、60°角的正弦值分母都为2,分子从小到大分别为1,2,3,随着角度的增大,正弦值在逐渐增大.[师]再来看第二列函数值,有何特点呢?[生]第二列是30°,45°、60°角的余弦值,它们的分母也都是2,而分子从大到小分别为3,2,1,余弦值随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师]第三列呢?[生]第三列是30°、45°、60°角的正切值,首先45°角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所以tan45°=1比较特殊.[师]很好,掌握了上述规律,记忆就方便多了.下面同桌之间可互相检查一下对30°、 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记忆情况.相信同学们一定做得很棒. 2.例题讲解(多媒体演示) [例1]计算:(1)sin30°+cos45°;(2)sin 260°+cos 260°-tan45°.分析:本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今后若无特别说明,用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进行计算时,一般不取近似值,另外sin 260°表示(sin60°)2,cos 260°表示(cos60°)2.解:(1)sin30°+cos45°=2212221+=+, (2)sin 260°+cos 260°-tan45° =(23)2+(21)2-1=43 +41-1 =0.[例2]一个小孩荡秋千,秋千链子的长度为2.5 m ,当秋千向两边摆动时,摆角恰好为60°,且两边的摆动角度相同,求它摆至最高位置时与其摆至最低位置时的高度之差.(结果精确到0.01 m) 分析:引导学生自己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解:根据题意(如图) 可知,∠BOD=60°, OB=OA =OD=2.5 m , ∠AOD =21×60°=30°, ∴OC=OD ·cos30° =2.5×23≈2.165(m). ∴AC =2.5-2.165≈0.34(m).所以,最高位置与最低位置的高度约为 0.34 m.Ⅲ.随堂练习 多媒体演示 1.计算:(1)sin60°-tan45°; (2)cos60°+tan60°; (3)22sin45°+sin60°-2cos45°. 解:(1)原式=23-1=223-;(2)原式=21+=23213+= (3)原式=22×22+23×22; =22231-+2.某商场有一自动扶梯,其倾斜角为30°.高为7 m ,扶梯的长度是多少? 解:扶梯的长度为21730sin 7=︒=14(m),所以扶梯的长度为14 m. Ⅳ.课时小结本节课总结如下:(1)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sin30°=21,sin45°=22,sin60°=23;cos30°=23,cos45°= 22,cos60°=21;tan30°=33,tan45° =1,tan60°=3.[过程]根据题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当光线从楼顶E ,直射到乙楼D 点,D 点向下便接受不到光线,过D 作DB ⊥AE(甲楼).在Rt △BDE 中.BD=AC =24 m ,∠EDB =30°.可求出BE ,由于甲、乙楼一样高,所以DF=BE. [结果]在Kt △BDE 中,BE=DB ·tan30°=24×33=83m. ∵DF =BE ,∴DF=83≈8×1.73=13.84(m).甲楼的影子在乙楼上的高CD=30-13.84≈16.2(m). 板书设计§1.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一、探索30°、45°、60°的三角函数值1.预备知识:含30°的直角三角形中,30°角 的对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含45°的直角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30二、含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 三、实际应用 参考练习 1.计算:13230sin 1+-︒. 答案:3-32.汁算:(2+1)-1+2sin30°-8答案:-23.计算:(1+2)0-|1-sin30°|1+(21)-1. 答案:25 4. 计算:sin60°+︒-60tan 11答案:-21 5.计算;2-3-(0032+π)0-cos60°-211-.答案:-28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三)[第一章 2 30°,45 °,60°角的三角函数值]一、选择题1.2018·大庆2cos60°=( ) A .1 B. 3 C. 2 D.122.计算sin 240°+cos 240°的值为( ) A .0 B.12C .1D .23.在△ABC 中,若∠C =90°,tan A =3,则sin B 的值为( )A .32 B .22 C .12 D .334.如图K -3-1,以点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与射线OA 交于点B ,再以点B 为圆心,BO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 ,画射线OC ,则cos ∠AOC 的值为( )图K -3-1A .12B .33 C .22 D .325.如果在△ABC 中,∠A ,∠B 为锐角,且sin A =cos B =22,那么下列对△ABC 最确切的描述是( )A .△ABC 是直角三角形B .△ABC 是等腰三角形 C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 .△ABC 是锐角三角形6.在△ABC 中,∠A ,∠B 是锐角,且有|tan B -3|+(2sin A -3)2=0,则△ABC 的形状是( )链接听课例2归纳总结A .等腰(非等边)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边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 7.如图K -3-2,钓鱼竿AC 长6 m ,露在水面上的鱼线BC 长3 2 m ,某钓者想看看鱼钩上的情况,把鱼竿AC 转动到AC′的位置,此时露在水面上的鱼线B ′C ′长3 3 m ,则鱼竿转过的角度是( )图K-3-2A.60°B.45°C.15°D.90°二、填空题8.点 M(-sin60°,cos60°)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9.在Rt△ABC中,∠C=90°,BC=5 2,AC=5 6,则∠A=________°.10.如图K-3-3,小明爬一土坡,他从A处到B处所走的直线距离AB=4米,此时,他距离地面的高度h=2米,则这个土坡的坡角∠A=________°.图K-3-311.已知∠AOB=60°,P是∠AOB的平分线OC上的动点,点M在边OA上,且OM=4,则点P到点M与到边OB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________.12.如图K-3-4,在△ABC中,∠A=30°,∠B=45°,AC=2 3,则AB的长为________.图K-3-4三、解答题13.计算:(1)2017·福田区期末sin30°-2cos230°+(-tan45°)2018;(2)2017·上海普陀区一模cos245°+cos30°2sin60°+1-3×tan30°.链接听课例1归纳总结14.已知α为锐角,sin(α+15°)=32,求8-4cosα+tanα+(13)-1的值.15.如图K-3-5,一数学兴趣小组为测量河对岸树AB的高,在河岸边选择一点C,从C 处测得树梢A的仰角为45°,沿BC方向后退10米到点D,再次测得点A的仰角为30°.求树高.(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2≈1.414,3≈1.732)链接听课例3归纳总结图K-3-516.如图K-3-6,矩形ABCD是供一辆机动车停放的车位示意图,已知BC=2 m,CD=5.4 m,∠DCF=30°,请你计算车位所占的宽度EF为多少米.(3≈1.73,结果精确到0.1 m)图K-3-6新定义题对于钝角α,定义它的三角函数值如下:sinα=sin(180°-α),cosα=-cos(180°-α).(1)求sin120°,cos120°,sin150°的值;(2)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是1∶1∶4,A,B是这个三角形的两个顶点,sin A,cos B 是方程4x2-mx-1=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m的值及∠A和∠B的度数.详解详析【课时作业】 [课堂达标]1.[解析] A 2cos60°=2×12=1.故选A.2.[答案] C 3.[答案] C4.[解析] A 连接BC ,由题意可得:OB =OC =BC ,则△OBC 是等边三角形,故cos ∠AOC =cos60°=12.故选A.5.[解析] C 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直接得出∠A ,∠B 的度数.∵sin A =cos B =22,∴∠A =∠B =45°,∴△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6.[解析] C 根据题意,得tan B -3=0,2sin A -3=0,∴tan B =3,sin A =32,∴∠B =60°,∠A =60°,故∠C =60°,∴△ABC 是等边三角形.故选C.7.[解析] C ∵sin ∠CAB =BC AC =3 26=22,∴∠CAB =45°.∵sin ∠C ′AB ′=B ′C ′AC ′=3 36=32,∴∠C ′AB ′=60°,∴∠CAC ′=60°-45°=15°,即鱼竿转过的角度是15°.故选C.8.[答案] ⎝ ⎛⎭⎪⎫-32,-12 [解析] ∵sin60°=32,cos60°=12,∴点M 的坐标为⎝ ⎛⎭⎪⎫-32,12.∵点M 关于x 轴对称的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为其相反数,∴点M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32,-12. 9.[答案] 30[解析] ∵在Rt △ABC 中,∠C =90°,BC =5 2,AC =5 6,∴tan A =5 25 6=33,∴∠A=30°.故答案为30.10.[答案] 3011.[答案] 2 3[解析] 过点M 作MN ⊥OB ,MN 的长即为所求. ∵∠AOB =60°,OM =4,∴MN =4×sin60°=2 3. 12.[答案] 3+ 3[解析] 过点C 作CD ⊥AB 于点D ,则△ACD 和△BCD 都是直角三角形. 在Rt △ACD 中,∠ADC =90°,∠A =30°,AC =2 3,∴AD =AC ·cos A =2 3×32=3, CD =AC ·sin A =2 3×12= 3.在Rt △BCD 中,∠BDC =90°,∴BD =CD =3,∴AB =AD +BD =3+ 3.13.[解析] 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可得答案. 解:(1)原式=12-2×(32)2+(-1)2018=12-32+1=0.(2)原式=(22)2+322×32+1-3×33=12+3-34-1=1-34. 14.解:∵sin(α+15°)=32,α为锐角, ∴α=45°,∴8-4cos α+tan α+(13)-1=2 2-2 2+1+3=4.15.解:由题意,得∠B =90°,∠D =30°,∠ACB =45°,DC =10米, 设AB =x 米,则CB =x 米,DB =3x 米, 所以3x =x +10,所以(3-1)x =10,所以x =103-1=5 3+5≈5×1.732+5=8.66+5=13.66≈13.7.答:树高约为13.7米. 16.解:在Rt △DCF 中,∵CD =5.4 m ,∠DCF =30°,sin ∠DCF =DF CD =DF 5.4=12,∴DF =2.7 m.∵∠CDF +∠DCF =90°, ∠ADE +∠CDF =90°, ∴∠ADE =∠DCF =30°. ∵AD =BC =2 m ,cos ∠ADE =DE AD =DE 2=32,∴DE = 3 m , ∴EF =DF +DE ≈2.7+1.73≈4.4(m).答:车位所占的宽度EF 约为4.4 m. [素养提升][解析] (1)按照题目所给的信息求解即可;(2)分三种情况进行分析:①当∠A =30°,∠B =120°时;②当∠A =120°,∠B =30°时;③当∠A =30°,∠B =30°时,根据题意分别求出m 的值即可.解:(1)由题意得sin120°=sin(180°-120°)=sin60°=32,cos120°=-cos(180°-120°)=-cos60°=-12,sin150°=sin(180°-150°)=sin30°=12.(2)∵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是1∶1∶4,∴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30°,30°,120°.①当∠A =30°,∠B =120°时,方程的两根为12,-12.将12代入方程,得4×(12)2-m ×12-1=0,解得m =0,即方程为4x 2-1=0.经检验,-12是方程4x 2-1=0的根,∴∠A =30°,∠B=120°符合题意;②当∠A =120°,∠B =30°时,方程的两根为32,32,不符合题意; ③当∠A =30°,∠B =30°时,方程的两根为12,32,将12代入方程,得4×(12)2-m ×12-1=0,解得m =0,即方程为4x 2-1=0.经检验,32不是方程4x 2-1=0的根, ∴∠A =30°,∠B =30°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m =0,∠A =30°,∠B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