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四单元《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
人教版音乐三下第四单元《蜗牛与黄鹂鸟》教案
![人教版音乐三下第四单元《蜗牛与黄鹂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5e981d31126edb6f1a1083.png)
1、男女接唱
2、随音乐即兴表演
四、课后作业,提出要求
师:下节音乐课将以《蜗牛与黄鹂鸟》为内容,组织大家作小小音乐剧的创编及合作表演活动。希望大家认真思考,认真准备,在创编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聪明才智和艺术才能。并具体做好如下活动:
板书设计
《蜗牛与黄鹂鸟》
反思
(1)八分音符四分音符
师:把这句话连贯起来说:酸酸的紫色的大葡萄
(4)难点:x x xx x x|x xx||
学生情况预设:以前学生接触过切分节奏,但个别的学生掌握起来还是有困难的
1、初听歌曲
师:请同学们认真听,听完后回答问题:
(1)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含义、强弱规律)
(2)歌曲的情绪怎样?
再听一遍注意听歌词,歌词中有很多意思的部分呢。
3.学唱歌曲《蜗牛的歌》
4.学唱《蜗牛与黄鹂鸟》
学之前问同学们问题:
师:你们吃过葡萄吗?那葡萄的味道是怎样的?(引出学生说出葡萄“酸酸的”味道)
师:现在我们用一个节奏把它表示出来:
(1)分节奏
师:葡萄成熟以后是什么颜色的?(引到学生说出紫色的)
(2)前八后十六:
师:这些酸酸甜甜的葡萄个儿还不小呢,都是些大葡萄
人教版音乐三下第四单元《蜗牛与黄鹂鸟》教案
程路
学科
音乐
年级
三年级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第四单元《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
目标
1、能用明亮轻快的声音演唱《黄鹂鸟的歌》;能用饱满、坚定的声音演唱《蜗牛的歌》;能用活泼、风趣的声音演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2、背唱这三首歌曲。掌握切分节奏:前八后十六:等节奏型,并利用各种节奏提高识谱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 第4单元《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 第4单元《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019504f524ccbff12184b9.png)
《蜗牛与黄鹂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唱谱子,并练习。
(2)、通过演唱、分组表演的情景,培养培养学生探究团结的精神。
(3)、通过学唱歌曲使同学们懂得不能像黄鹂鸟那样自以为是、以自己的长处取笑别人的短处,和在生活中要学习蜗牛不畏艰难,对奋斗目标执着追求的顽强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用活泼、风趣的声音,用不同的音色、速度和语气表现歌中骄傲自大的黄鹂鸟和锲而不舍的蜗牛的形象,真正深入角色地演唱。
难点通过演唱、分组表演的情景,培养培养学生探究团结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课件课本四、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一只美丽的黄鹂鸟飞进院里,落在葡萄树枝上,抖抖羽毛,清清嗓子,唱起了歌小鹿、小猴在黄鹂鸟的歌声中醒来,揉揉眼睛、伸伸懒腰,蹦蹦跳跳地来到葡萄树下小鹿惊喜地喊道:“快来看啊,葡萄树发出新芽啦!”小猴说:“发了芽后就会开花,开了花就会结果,结了果就可以吃了、、、、、、、师:在故事中你们听到了哪些小动物呢?他们在做什么?生:我听到了有四只小动物,分别是小鹿、小猴、小蜗牛和黄鹂鸟。
生:他们在嘲笑蜗牛。
小动物们都想吃葡萄。
(二)、歌曲导入1、介绍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蜗牛与黄鹂鸟》歌曲是一首台湾儿歌歌曲活泼、轻快。
歌词中穿插了蜗牛与黄鹂鸟的对话。
2、师:听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请同学们听听歌曲认真思考这首歌曲演唱了什么内容。
生:阿门阿前有课葡萄树,阿嫩阿嫩绿地刚发芽。
生:蜗牛背着重重的壳,一步一步来地往上爬。
生:阿树阿上两只黄鹂鸟,阿嘻阿嘻哈哈在笑它。
生:葡萄成熟还早地很呢,现在上来干什么。
阿黄阿黄鹂儿不要笑,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
3、听音乐(段落)你们听到了那句,进行表演。
(1).学生自由想象蜗牛与黄鹂鸟是怎么的表演方式。
师:蜗牛背着重重的壳,你们说说它爬起来感觉怎么样?你们觉得这一句应该怎么唱才能表现出蜗牛爬得很辛苦呢?(2).引导学生用缓慢的速度,低沉的声音来演唱并表演。
4、进行歌曲的谱子练习(三)、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师:请同学们用活泼、风趣的声音演唱歌曲。
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蜗牛与黄鹂鸟》教案3
![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蜗牛与黄鹂鸟》教案3](https://img.taocdn.com/s3/m/228187dd19e8b8f67c1cb938.png)
《蜗牛与黄鹂鸟》教案一、教学理念: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
其以独特的魅力,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净化着人们的心灵。
音乐学科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音乐课程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前推进,新的音乐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和教学及评价方式给音乐教育带来的一系列崭新的变化。
我在构思《蜗牛与黄鹂鸟》时,把这节课设计成融唱歌、欣赏、创作、律动、表现等为一体的综合课,在课堂中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动耳又动眼,动脑又动身,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二、说教学内容:㈠说教材内容:《蜗牛与黄鹂鸟》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童趣”中的一个内容。
它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台湾歌曲。
采用2/4拍,五声徵调式,一段体结构的歌曲。
歌曲的旋律轻松活泼,歌词生动有趣,词作者以物喻人,用树上两只黄鹂鸟与背负重壳从地上“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蜗牛,隐喻两种条件和差距悬殊的竞争者针对同一事物所表现出的不同心态。
前者自身条件优越,不可能理解后者的行为;而后者虽处于劣势,但深知为生存而奋斗的道路艰难、漫长。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歌曲歌颂了那种任劳任怨、知难而进、不断进取的无畏精神。
这首乡土气息浓郁的通俗歌曲,易懂、易唱,并由人们广为传颂。
㈡说教学目标:1、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学段目标对于1-2年级学生的的要求,即“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我制定了本课教学的目标,即通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的学习,让学生在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并通过从不同的音色和动作表现出蜗牛和黄鹂鸟的有趣对话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以此来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让他们能利用各种表现方式来表达自己所听到的音乐,从而达到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这一目标。
2、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学段目标对于1-2年级学生的的要求,即“要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音乐课《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5篇
![音乐课《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7e0c54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6c.png)
音乐课《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篇5教学目标:一、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二、通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的学习,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并能通过不同的音色和动作表现出蜗牛和黄鹂鸟有趣的对话。
三、通过学习《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培养学生对理想执着追求的顽强精神。
教学重点:会唱《蜗牛与黄鹂鸟》并能通过不同的音色和动作表现出蜗牛和黄鹂鸟有趣的对话。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是本课难点。
教学用具:课件头饰教学光盘钢琴教学过程:一、导言1、课前游戏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生答)老师今天就要给大家讲一个动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蜗牛与黄鹂鸟》二、新授1、师:(播放课件讲故事)小冬家的门前种了一棵葡萄树,到了每年的春天,葡萄树就开始发芽了。
在他刚刚开始透出一丝嫩黄的小芽的时候。
小蜗牛就会背着身上重重的壳,一步一步往树上爬。
树上停着两只黄鹂鸟,每次看到小蜗牛都会嘲笑他说:小蜗牛,想吃葡萄了吗?可惜葡萄成熟还早呢,你现在爬上来干什么呢?小蜗牛气喘吁吁的说:黄鹂鸟,你们不要笑我,我爬的慢,这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等我爬到了,葡萄就成熟啦!说完,小蜗牛继续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接着放一遍歌曲)2、师:(故事和歌曲听完后,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①同学们,故事听完了,歌曲也听完了。
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小蜗牛吗?②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小蜗牛是用什么来让自己一直坚持不懈爬到葡萄树上的吗?师:今天啊,老师把小蜗牛也请到了课堂上来。
你们看,它来了!(播放课件,画面上爬出一只小蜗牛,和同学们打声招呼)课件内容:(小蜗牛说):同学们,我爬的很慢,当我累了,不想爬的时候,我就会给自己打气。
我就会说“嘿呦呦”你们一起给我打气好吗?(学生一起和小蜗牛说四遍。
)(小蜗牛说:)我除了给自己打气以外,我还会鼓励自己。
我会说:“我是不认输的∣小蜗牛∣”同学们,你们也鼓励鼓励我好吗?(生一起说四遍)(小蜗牛说:)同学们,想和我成为好朋友吗?那就赶快去学唱《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吧!我在歌曲里面等你们。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四单元活动《蜗牛与黄鹂鸟》(2)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四单元活动《蜗牛与黄鹂鸟》(2)](https://img.taocdn.com/s3/m/a37ae80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7.png)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四单元活动《蜗牛与黄鹂鸟》(2)一. 教材分析《蜗牛与黄鹂鸟》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四单元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以生动的故事情节,描绘了蜗牛与黄鹂鸟在树上唱歌的情景,歌词形象有趣,旋律欢快,富有儿童特色。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节奏明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学唱;第二乐段节奏稍有变化,旋律更加丰富,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通过学习这首歌,学生可以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同时也能感受到歌曲中传递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于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能力逐步提高。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日益浓厚,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然而,学生在音乐方面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音乐基础相对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到这一点,合理调整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的故事情节,认识歌曲中的主要角色。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学会歌曲的歌词和旋律,正确演唱歌曲。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教学难点:歌曲中第二乐段的节奏变化和旋律表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歌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故事的形式引入歌曲《蜗牛与黄鹂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唱歌曲:先教唱第一乐段,待学生熟练掌握后,再教唱第二乐段。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变化。
3.歌曲解析:分析歌曲中的角色特点,让学生理解歌曲所传递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4.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歌曲演唱,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进行歌曲改编。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d70b7c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0c.png)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的五线谱歌曲,歌曲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描绘了蜗牛与黄鹂鸟在树林中的欢快场景。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富有童趣,深受学生喜爱。
歌词中融入了自然界中的动物特征,有利于学生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
歌曲采用五线谱记谱,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认识简单的五线谱,掌握基本的音高和节奏。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五线谱的读写还较为困难,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个别辅导。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动物有浓厚的兴趣,结合歌曲中的动物形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音高和节奏演唱《蜗牛与黄鹂鸟》。
2.让学生掌握五线谱的基本读写方法,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读写。
2.歌曲中音高和节奏的掌握。
3.歌曲情感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3.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4.分组教学法:分组练习,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视频、图片等。
2.五线谱教材。
3.乐器:钢琴、吉他等。
4.教学场地:音乐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蜗牛与黄鹂鸟》的歌曲,引导学生跟随节奏摇摆,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随后,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歌词内容,引起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五线谱教材,引导学生认识五线谱的基本构成,讲解五线谱的读写方法。
同时,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五线谱读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4单元《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4单元《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ff3d0ba10a6f524ccbf85b9.png)
小学音乐《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明亮、轻巧的声音,轻松的歌唱歌曲。
2、指导学生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
3、使学生懂得在生活和学习中要象蜗牛一样要具有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感受音乐情绪表现音乐内涵。
正确演唱切分音、附点音符。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蜗牛与黄鹂鸟歌曲。
四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谈话:今天,枝头上真热闹呀!俩只黄鹂鸟讨论去找他们的朋友玩,但是他们遇到了一个困难,如果解决了才可以找到朋友家了。
出示谜语: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他力气小背着房子走(谜底:蜗牛)。
2、故事导入:他们在一起开心的聊着天,聊着聊着就讲到了之前发生的一个趣事: 那年春天,当葡萄树刚发出了绿绿的嫩芽,小蜗牛就迫不及待地背着重重的壳往树上爬。
树上的两只黄鹂鸟看见了,就嘲笑蜗牛:“小蜗牛,葡萄成熟还早的很呢,你现在上来干什么呀?”小蜗牛微笑道:“我知道自己爬的慢,所以要早早动身,等我爬到了上面,葡萄不就熟了吗。
”两只黄鹂鸟听完不好意思了地飞走了。
最后你们猜蜗牛吃到葡萄了吗?(吃到了)然后黄鹂鸟看见蜗牛吃到葡萄了就跟他道歉,他们又和好了!(二)新歌教学,体验快乐。
1.教师:然后他们一起快乐的唱着歌儿。
这首歌名字就叫做《蜗牛与黄鹂鸟》,请听。
(放音乐)2、感受:带着问题听这首歌曲,感受音乐情绪所要表现的音乐内涵。
3、练一练:教师示范按节奏读歌词。
师生一起,边读边打节拍。
4、唱一唱(1)教学生饱含感情的学唱歌曲。
(2)跟着老师学唱两遍,配合着钢琴正确演唱切分音、附点音符。
师生共同唱一遍。
5、演一演:(1)合作表现:请几位学生分角色合作表演蜗牛和黄鹂鸟的故事。
(2)创新拓展:和教师一起给这首歌曲配上舞蹈动作。
(3)综合展示:配上音乐,带上舞蹈动作,师生一起来进行汇报演出。
五课堂小结师:通过学唱歌曲使我们懂得了不能象黄鹂鸟那样自以为是、以自己的长处取笑别人的短处,和在生活中要学习蜗牛不畏艰难,对奋斗目标执着追求的顽强精神。
音乐课《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4篇
![音乐课《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bc30e2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2.png)
音乐课《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启发学生用明亮、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用歌声来表现歌中骄傲自大的黄鹂鸟和锲而不舍的蜗牛形象。
2、指导学生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
3、在学唱、表现歌曲的同时,让学生领悟蜗牛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对奋斗目标执着追求的顽强精神。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用明亮、轻巧的声音,用不同的音色、速度和语气表现歌中骄傲自大的黄鹂鸟和锲而不舍的蜗牛的形象,真正深入角色地演唱。
一、组织教学:1、节奏游戏(1)学习节奏型师:同学们,你们吃过葡萄吗?那葡萄的味道是怎样的呢?哦,有酸的,有甜的。
老师把它写下来,谁能读一读酸的味道。
同学们,你为了突出这种酸的味道,是把两个酸字读得重一点还是轻一点?对,重读,(出现重音记号)一起再来读一读。
现在我们用一个节奏型把它表示出来,一起用“哒”读一读。
对比上面的酸酸的,你觉得哪个哒应该重读?对,再来一次!这是切分节奏的一种,(板书)再来一次!很好!用手来拍一拍。
(2)学习节奏型葡萄成熟以后是什么颜色的呀?你来,恩,有绿色的,有紫色的。
老师还是选出其中的一种颜色写下来,一起读“紫色的”为了区分它的颜色,哪个字我们应该重读呀?对,紫色的“紫”再来读一读。
还是用节奏表示出来,用“哒”读出这个节奏。
(3)学习节奏这些酸酸的紫色的葡萄个儿还不小呢,还是大葡萄。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好,用节奏读一读。
(4)完整朗读节奏现在我们把葡萄的特点连起来读一读。
听老师读一遍,酸酸的紫色的大葡萄一起来读一读,用节奏再来一次?,伸出手来一边读一边拍。
二、学习新课:1、故事导入:这些酸酸甜甜的葡萄宝宝不光我们喜欢,连小蜗牛也让它们给吸引了呢。
春天,当葡萄树刚发出了绿绿的嫩芽,小蜗牛就迫不及待地背着重重的壳往树上爬。
住在树上的两只黄鹂鸟看见了,就嘲笑蜗牛:“小蜗牛,葡萄成熟还早的很呢,你现在上来干什么呀?”小蜗牛微笑道:“我知道自己爬的慢,所以要早早动身,等我爬到了上面,葡萄不就熟了吗。
小学音乐_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音乐_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deeedf0783e0912a3162a5e.png)
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用活泼、轻快的声音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2、有表情地演唱、表演歌曲,并从中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教育。
3、积极参与歌曲的创编,并能与同学合作,完成每一个角色的表演。
【教学重点】引导积极学生参与学习,真正深入角色的演唱,踊跃参与创编和表演,从而达到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教学关键】蜗牛与黄鹂鸟角色特点及品质的分析与演唱的有机结合。
【教学准备】1.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视频、电子琴、动物道具。
2.学生准备:课本【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随《蜗牛与黄鹂鸟》进入教室座好,随老师做动作,用身体动作来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两只小动物,我们看看是谁(一只黄鹂鸟一只蜗牛)师:黄鹂鸟唱歌特别好听,你能用“哩”有节奏的模仿一下它的声音吗?师:黄鹂鸟不仅唱歌好听,它的动作也很轻盈,你能表现一下吗(黄鹂鸟飞)那我们加上动作再来读一遍那蜗牛的动作怎么样啊?(很慢)你能表现一下吗那你能读一下蜗牛的节奏吗,(节奏中有个附点,把节奏拉长了,所以能表现出蜗牛慢慢的动作)我们加上动作再来一遍师:咱们班同学个个都是表演高手,那老师现在就要考考大家的小耳朵灵不灵了,老师在琴上弹两条旋律,一条代表黄鹂鸟,一条代表蜗牛,请你们听一听,如果听到黄鹂鸟的旋律就用黄鹂鸟的动作表现一下,如果听到蜗牛的旋律就用蜗牛的动作表现一下,可以吗2、在蜗牛和黄鹂鸟居住的地方有个美丽、安静的农家小院,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农家小院的葡萄树都发芽了,(音乐,我们一起随音乐表现下发芽的动作吧)3、葡萄树下的蜗牛和黄鹂鸟发生了一件有趣的故事,我们来听一下,发生了什么?(音乐1)同学们讲故事那歌曲中的黄鹂鸟是怎样嘲笑蜗牛的,而蜗牛又是怎样回答的呢,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2)找同学回答(加语气和动作)4、同学们的故事讲得真好,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现在老师读一下歌词,同学们可以跟老师一起有节奏的读一下歌词(伴奏音乐)歌词同学们已经熟悉了,那我们加上旋律听一下吧(音乐3 )我看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唱歌了,我们用lu来模唱一下旋律演唱加歌词演唱讲解再跟琴演唱跟着伴奏来一遍5、同学们,黄鹂鸟飞行速度怎么样(快)同学们听(老师弹得速度快)你能用这样的速度来演唱下吗?我仿佛看到了一只只快乐的黄鹂鸟,那同学们黄鹂鸟的歌声怎么样?(清脆)那我们怎样让声音像黄鹂鸟一样好听呢?(口腔打开,笑肌提起来,后背坐直)我们再唱一遍6、那小蜗牛往葡萄树上爬的速度怎么样(慢)对,因为它背着重重的壳,所以速度慢,同学们听(慢速度)你能用这个速度来演唱吗?那我们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下蜗牛走路很慢呢(低沉)气息下沉我们再来一遍7、通过我们刚才的练习我们发现不同的速度不同的音色会表现出不同的音乐形象,那我们再回到我们的歌曲,看歌词,哪一句表现了黄鹂鸟哪一句表现了蜗牛你能找出来吗?找旋律,那我们就黄鹂鸟的地方用黄鹂鸟清脆的声音演唱,蜗牛的地方用低沉的声音演唱,好,准备好了吗,跟琴8、同学们的歌声真动听,为了让歌曲更好听,我们加上动作来表现一下,一句句加动作9、(我把咱们班分为蜗牛组黄鹂组边做动作变演唱)10、小蜗牛最后吃到葡萄了吗,吃到了我们也要向小蜗牛一样,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我们不要气馁,要克服困难,坚持不放弃,最后一定会成功,最后我们再来唱一遍人教版音乐五年级下册《蜗牛与黄鹂鸟》学情分析歌曲《蜗牛与黄鹂鸟》三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的歌曲,这是一首民族特色浓郁的台湾叙事歌曲。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四单元活动《蜗牛与黄鹂鸟》(2)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四单元活动《蜗牛与黄鹂鸟》(2)](https://img.taocdn.com/s3/m/d3dc172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78.png)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四单元活动《蜗牛与黄鹂鸟》(2)一. 教材分析《蜗牛与黄鹂鸟》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第四单元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生动的故事情节,描绘了蜗牛与黄鹂鸟在树上唱歌的情景,歌词形象有趣,旋律轻松愉快。
歌曲采用2/4拍,共4句歌词,结构简洁明了。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音乐的美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同时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较强的兴趣,善于模仿和表现。
但在音乐鉴赏力和团队协作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蜗牛与黄鹂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体验团队协作的乐趣,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理解歌曲寓意,感受大自然的美。
3.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跟唱。
2.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
4.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图片、视频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道具:蜗牛、黄鹂鸟玩具等。
4.音响设备:音响、话筒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蜗牛与黄鹂鸟》歌曲,引导学生听唱,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歌词,讲解歌曲寓意,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讨论。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表演,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运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关于大自然的歌曲,如《小星星》、《月亮船》等,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四单元《蜗牛与黄鹂鸟》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四单元《蜗牛与黄鹂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4f1f7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a.png)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发现音乐”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的同学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我可以在课后组织一些口语训练活动,如演讲比赛、小组成果展示等,帮助他们逐步提升语言组织能力和自信心。
总之,这节课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也让我更加明白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同学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的基本概念。这首歌通过歌词和旋律讲述了小动物们的故事,体现了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习这首歌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音乐素养,培养良好的审美情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欣赏《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曲,观察歌词、旋律、节奏等方面的特点。通过分析,了解这首歌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学唱《蜗牛与黄鹂鸟》,引导学生感受旋律、节奏、音色的变化,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通过演唱、表演、创编等环节,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提升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分组合作进行表演练习,使学生学会倾听、沟通、协调,增强集体荣誉感。
4.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鼓励学生在创编表演环节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动作和编排,激发创新思维。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蜗牛与黄鹂鸟 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蜗牛与黄鹂鸟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b909253fad6195f312ba6b3.png)
蜗牛与黄鹂鸟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学生尝试用不同的音色和语气表现歌曲中骄傲自大的黄鹂鸟和锲而不舍的蜗牛形象。
2、通过学唱歌曲,学生懂得不能像黄鹂鸟那样自以为是、以自己的长处取笑别人的短处;并欣赏蜗牛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顽强精神。
3、在演唱、律动、表演等艺术实践活动中,逐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协作能力学情分析在这课的设计中,我注意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针对三年级学生好动、好玩、好奇的学习特点,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富有情趣的演唱歌曲,并从中获得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演唱、伴奏与律动表演合作协调。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师:发声练习。
师:动听的歌声,引来了两位动物朋友,教师出示蜗牛和黄鹂鸟的图片。
师:这两种动物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生:蜗牛笨重,黄鹂鸟活泼。
师:教师弹奏两段音乐,让学生分辨哪句是蜗牛哪句是黄鹂鸟。
并说出理由。
生:按照音乐的音色来区分。
师:蜗牛与黄鹂鸟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儿,请看大屏幕,引出歌曲。
活动2【讲授】歌曲教学师:这段视频中的小蜗牛和黄鹂鸟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它们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蜗牛执着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懈努力。
黄鹂鸟骄傲自大、爱嘲笑别人。
生:下面我们来学习这首台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听老师范唱,一边聆听一边感受歌曲的情绪及节拍。
师:情绪怎样?几拍子歌曲。
师:老师读歌词,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拍节奏,注意歌曲中得换气记号。
换气记号前的“笑”字应该读得长些,还是短些?师:随琴来模唱歌曲,用啦模唱。
生:慢速的唱出歌词。
师:我们随歌曲做简单的律动。
生:利用乐器为歌曲伴奏,多种形式表现歌曲。
活动3【活动】知识拓展师:同学们表演的这么生动,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几段生动的关于动物的音乐,我们大家来共同分享。
分析曲子并说出理由。
生:通过音色、速度、旋律来分析。
师总结:今天,老师看到了同学们精彩的表演,同时通过学唱歌曲同学们也知道了我们不能像黄鹂鸟那样自以为是,要学习小蜗牛不畏艰难,为奋斗目标执着追求的顽强精神。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四单元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8)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四单元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8)](https://img.taocdn.com/s3/m/b0473d5926fff705cc170ae8.png)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课蜗牛与黄鹂鸟教材分析:《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民族特色浓郁的台湾叙事歌曲。
歌曲采用四二拍,旋律轻松活泼,歌词生动有趣,以一个叙述者的口吻讲述了蜗牛在葡萄树刚发芽时就背着重重的壳往上爬,而黄鹂鸟却在一旁讥笑它的情景。
隐喻着日常生活中人们不畏艰难,对奋斗目标执着追求的顽强精神。
音乐形象天真纯朴富有生活气息。
歌词结合紧密,大多一字一音,学生比较容易把握歌曲节奏深受儿童的喜爱。
可以借助故事教唱,以音乐表演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目标:1.能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弹性、连贯的声音演唱《蜗牛与黄鹂鸟》。
2.掌握X X X 、X XX等节奏型,利用各种节奏型提高识谱能力。
3.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想象力,培养节奏感。
教学重点:准确演唱歌曲,体验歌曲轻快优美的情绪,表现出这种风格。
教学难点: 1、正确掌握X X X 、X XX等节奏型,利用节奏提高识谱能力。
2、分别用顿音和连音的演唱方法演唱。
教具准备:多媒体、琴、蜗牛与黄鹂鸟图片教学过程:一、律动,情感交流放课件音乐《春天在哪里》学生音乐律动,走到自己的座位,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刚才的歌中唱到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看到红的花、绿的草,还有谁呢?会唱歌的小黄鹂鸟,小黄鹂鸟的歌声从春天唱到夏天,从夏天唱到秋天,可动听了。
这一天,两只小黄鹂鸟飞到了一个葡萄架上,一低头看见一只小蜗牛顺着葡萄滕正往上爬,你想不想知道她们都说什么了呢?我们大家一起来听(播放范唱)师:蜗牛与黄鹂鸟都说什么了?(设计意图:以情景剧的形式导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生:答师:这是一首描写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故事,作曲家将这个音乐故事谱上了曲,就成为了一首生动活泼的儿童歌曲,同学们这首歌曲好听吗?生:好听师:这节课我们就学唱这首歌。
三、学唱歌曲,体验感受1、听歌曲师:让我们再来聆听音乐,请同学们再来感受音乐的情绪,听一听小黄鹂鸟的音乐是怎样的情绪,唱到小蜗牛的时候也可以学一学小蜗牛爬树。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活动蜗牛与黄鹂鸟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活动蜗牛与黄鹂鸟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ecdf9f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a.png)
a.学生需要在课后自主进行拓展学习,教师会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情况。
b.学生在阅读材料和观看视频时,需要做好笔记,记录下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c.鼓励学生主动向教师请教疑问,或是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d.对于创作活动的学生,需要提交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分享和讨论,让大家一起欣赏和学习。
8.请评价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
9.请描述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的演唱技巧。
10.请阐述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的即兴创作要求。
11.请说明课后拓展的内容和要求。
12.请简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13.请回答课后拓展中的问题。
14.请描述本节课的课堂小结。
2.通过学生的课堂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度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蜗牛与黄鹂鸟》,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音乐核心素养包括:审美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创作能力和音乐文化素养。
1.审美能力:通过感受和理解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元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从音乐中感受到美。
8.音乐鉴赏和评价:《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以及歌曲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评价。
9.歌曲的演唱技巧:如何正确地演唱《蜗牛与黄鹂鸟》,包括发音、呼吸、共鸣等方面的技巧。
10.歌曲的即兴创作:鼓励学生根据《蜗牛与黄鹂鸟》的旋律和节奏进行即兴创作,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简谱) 蜗牛与黄鹂鸟-说课一等奖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简谱) 蜗牛与黄鹂鸟-说课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6a5a50e7fc4ffe473268ab2f.png)
《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的学习,指导学生用不同的音色和语气表现歌中骄傲自大的黄鹂鸟和锲而不舍的蜗牛的形象。
2、通过表演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葡萄成熟前、葡萄成熟后)。
培养学生创新性,发展性思维和探究团结的精神。
教学重点:表现歌曲不同角色的演唱情绪。
教学难点:歌曲伴奏教学准备:磁带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师生音乐问好二、发声练习1=D 2/4 《火车来啦》5 6 5 4︱3 4 ︱5 5 ︱5—︱5 5 ︱5—‖(师)火车火车来了(生)呜呜呜呜呜呜说明:练习U的发声与咬字,注意幼儿的口型。
1=C 2/4 《问答歌》1 3 5 3 ︱1 3 5 ︱4 323 ︱4 3 2 ︱ 1 2 3 4 ︱5 —︱(师)小朋友(生)啊(师)我问你(生)问什么(师)火车怎样叫(1212 3 4 ︱5 5 5)︱ⅰ 5 ︱(ⅰ5)︱3 1 ︱(3 1)︱(生)呜呜呜呜︱5ⅰ5 3︱4 3 2 1 ︱3 2 ︱1 —‖呜。
说明:通过师生间的一问一答,练习幼儿高位置轻声演唱的能力。
三、导入新课1、谜语:背着包袱不肯走,表面坚强内里柔,行动迟缓又拖拉,碰到困难就缩头。
生:蜗牛师:那你们见过蜗牛吗长得怎么样谁来描绘一下指名描绘师:同学们能用动作来表示蜗牛的爬行吗生表演(缓慢、笨重)2、师:今天这节课小蜗牛请来了他的一位好朋友黄鹂鸟,在小蜗牛与黄鹂鸟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
故事描述:(学生分角色表演)在一户农家小院里,有一棵葡萄树,春天来了,葡萄藤长出了嫩嫩的枝芽,小蜗牛看见了,心想:什么时候才能结出葡萄呢我真想吃葡萄呀!于是小蜗牛就背着那重重的壳开始从树底下慢慢的往上爬,嘿呦呦(XX X),嘿呦呦。
好几次从树上滑下来,但小蜗牛仍不放弃,继续往上爬。
这时刚好被树枝上的两只黄鹂鸟看见了,他们俩就嘻嘻哈哈地笑蜗牛:“蜗牛弟弟,葡萄成熟还早着呢!你这么急上来干什么呀哈哈……”小蜗牛抬头看了看黄鹂鸟说:“这有什么好笑的,等我爬上葡萄架上时,葡萄不就成熟了吗”黄鹂鸟听了,摇摇头飞走了。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四单元《蜗牛与黄鹂鸟》优质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四单元《蜗牛与黄鹂鸟》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87809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79.png)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四单元《蜗牛与黄鹂鸟》优质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四单元《蜗牛与黄鹂鸟》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演唱歌曲并有表情地演唱,熟练地掌握切分节奏和换气记号,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情感与价值观:从音乐中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珍惜时光,好好研究。
3、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欣赏、比较音乐形象,创编舞蹈动作。
教学重点:让学生真正深入角色的演唱歌曲,学会歌曲中的乐理知识。
教学难点:深入角色的演唱歌曲,真确表现附点节奏和换气记号。
教具准备:《蜗牛与黄鹂鸟》mp3、曲谱、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美丽的春天来了,老师家的门前有一棵葡萄树,刚刚发出绿绿的嫩芽,有一只蜗牛背着重重的壳,一步一步的往上爬,有两只黄鹂鸟嘻嘻哈哈在笑它。
笑它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那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首关于小动物的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听,它们唱着欢快的歌儿来了。
2、揭示课题演示:《蜗牛与黄鹂鸟》歌曲。
二、研究新歌1(一)学唱歌曲:1、出示曲谱,一起研究歌曲。
2、在学这首歌曲前,老师要考考谁的小耳朵最灵,能流利地读出老师说的两句话?(1)啊门啊前一棵葡萄树,啊嫩啊嫩绿它刚抽芽。
(2)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的往上爬。
3、要求同学们注意,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加强节奏练。
4、伴着音乐我们小声地跟着哼唱。
5、教师树模,听一听你的演唱和老师的有什么分歧?(二)处理歌曲:1、寓目蜗牛与黄鹂鸟图片。
2、大树:(1)老师唱第一句,你们听一听,这句唱了谁?(2)“请你们一边唱一边用你的身体表现刚发嫩芽的大树,注意我们的大树长的是不一样的,而且还会随着音乐动一动。
”(3)上半句强唱,后半句弱唱。
3、蜗牛:(1)“蜗牛从大树刚刚发嫩芽的时候就开始爬,一直爬到葡萄成熟。
你知道蜗牛从什么季节爬到什么季节么?”(2)“蜗牛从春天一直爬到秋天”,启发学生要研究蜗牛“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
(3)哪一句最能体现蜗牛坚忍不拔的精神?(4)老师看谁能把蜗牛的这种坚定的感觉唱出来。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7d6594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6b.png)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歌曲以生动的故事情节,描绘了蜗牛与黄鹂鸟在夏天里的快乐生活。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朗朗上口,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学会了简单的乐理知识,能够识谱和演唱一些简单的歌曲。
然而,对于这首歌曲的理解和演唱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音乐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曲,并能够理解歌曲的含义。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到夏天的美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特别是音程的跳跃和切分节奏。
2.歌曲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歌曲的风格和意境。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进行演唱示范,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2.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一起讨论和学习歌曲。
3.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体验歌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2.准备歌曲的乐谱和歌词。
3.准备教学道具,如蜗牛和黄鹂鸟的图片、夏天相关的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夏天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夏天的特点和活动。
然后引入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好。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乐谱和歌词,让学生初步阅读和了解歌曲的结构和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先进行演唱示范,然后引导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在学唱过程中,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掌握音准和节奏,特别是音程的跳跃和切分节奏。
4.巩固(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合作演唱,相互纠正和指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活动 蜗牛与黄鹂鸟|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活动 蜗牛与黄鹂鸟|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55b383a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f.png)
蜗牛与黄鹂鸟1、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掌握节奏。
2 、通过模仿、体验、表演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及表现力。
3、通过学唱乐曲,能感受到蜗牛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能在生活和学习中也像小蜗牛学习。
学唱乐曲《蜗牛与黄鹂鸟》小切分节奏的练习多媒体课件、头饰一、导入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朋友,就藏在谜语里,你们猜猜它是谁?(出示课件)“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
”老师为同学们请来了蜗牛哥哥。
二、新授1、初听(播放音乐)有一位叔叔为蜗牛写了一首歌,让我们来听一听吧。
在听的过程中,感受乐曲带给你的情是活泼的,还是抒情的?2、解决难点(1)在这欢快的情绪中,一起来模仿小蜗牛的脚步吧!听(师范奏小切分节奏,生感受小切分的强拍) 看(观察节奏形态,练习)(2)老师请来了小切分的好朋友X X X Xda da da dada da da(3)在乐曲中找一找小切分,把音符加进来吧!3、学唱乐曲(1) 接下来,让我们追随小蜗牛的脚步一起学唱歌谱吧,老师唱一句同学们跟唱一句。
同学们唱的很棒!我们再一次用歌声给蜗牛加油吧!(2)用“la”模唱旋律,老师唱一句,同学们模唱一句。
(反复练唱)(3)齐唱练习,编排动作。
4、分角色表演按歌词把人物设置为葡萄树、蜗牛与黄鹂鸟,分角色表演。
4、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曲,你们喜欢歌曲中的谁?(蜗牛)因为蜗牛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对自己的目标坚持奋斗。
而黄鹂鸟则骄傲自满,以自己的长处取笑别人的短处。
我们在学习中也要像小蜗牛一样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活动 蜗牛与黄鹂鸟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活动 蜗牛与黄鹂鸟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8f28ec7cd184254a35357f.png)
蜗牛与黄鹂鸟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学生尝试用不同的音和语气表现歌曲中骄傲自大的黄鹂鸟和锲而不舍的蜗牛形象。
2、通过学唱歌曲,学生懂得不能像黄鹂鸟那样自以为是、以自己的长处取笑别人的短处;并欣赏蜗牛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顽强精神。
3、在演唱、律动、表演等艺术实践活动中,逐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富有情趣的演唱歌曲,并从中获得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演唱、伴奏与律动表演合作协调。
教学过程二、组织教学1、伴随着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走进课堂,并进行律动。
2、师生对唱问好歌。
让学生随着音乐做律动来创设“音乐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学习音乐的兴趣与热情。
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三、音乐导入1、播放《龟兔赛跑》音乐片段。
师:同学们,下面,老师播放一小段音乐,请你们听一听,音乐里描述的是什么爬行动物?谁来给我们模仿一下蜗牛爬行的动作?同学们,我们也一起来体会一下蜗牛缓慢沉稳的步伐,请起立。
2、播放《苗岭的早晨》音乐片段。
师:接着,我们再来听另一段音乐,这一次,请用你的动作告诉我,音乐里描述的是什么小动物?其中,还有两只黄鹂鸟,它们正轻快地飞行着。
同学们,你也可以和你身边的同学一起来模仿黄鹂鸟飞行。
1、模仿蜗牛爬行的动作。
2、模仿黄鹂鸟飞行的动作。
通过有目的的听辨、模仿,引导学生感知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形象,锻炼和丰富学生的肢体语言。
四、新歌教学师:飞来的两只黄鹂鸟,它们遇到了小蜗牛。
接着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吗?那么,音乐是怎样来讲故事的?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台湾民歌《蜗牛与黄鹂鸟》1、录音范唱师:首先,请听范唱。
并说一说,歌曲是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的?2、学唱歌谱师:下面,我们就带上欢快活泼的情绪,一起跟着琴声学唱歌谱。
3、教师范唱师:接下来,老师也想给同学们唱一唱这首歌。
请你仔细听,蜗牛与黄鹂鸟在音和语气上有什么区别?(教师用不同的音和语气自弹自唱)师:刚才老师唱到蜗牛与黄鹂鸟对话时,音上有什么不同?4、朗诵歌词师:下面,我们就带着欢快活泼的情绪、用不同的音和语气、跟着电子琴的节奏来朗诵歌词。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简谱) 蜗牛与黄鹂鸟-“黄冈赛”一等奖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简谱) 蜗牛与黄鹂鸟-“黄冈赛”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dcdcb50604a1b0717ed5dd2c.png)
学校:中山望海小学执教教师:尹丹一、教学内容:人教版(简谱)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小音乐剧”活动课《蜗牛与黄鹂鸟》第三课时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小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农家小院里,剧中的人物包括蜗牛、黄鹂鸟、小鹿、小猴和葡萄树大哥等。
音乐剧的第一场为“黄鹂鸟的歌”,安排了三个主要场景,“清晨”“黄鹂的歌”“争吵”。
第二场主要表现两个场景:“蜗牛来了”和“蜗牛的歌”。
第三场主要有三个场景组成:“蜗牛摘到了葡萄”“道歉”“欢庆”,并对每个场景的表演做了明确的提示。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由于第一次接触到音乐剧的表演,没有什么实践经验,因此在设计台词和创编场景的时候,还需要教师加以积极的引导和示范,帮助学生设计一些简单、固定的动作随音乐参与表演。
四、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观、自信的心态(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演唱、模仿、创编、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能力和舞台上的表演意识、(三)知识与技能:1、能掌握运用不同情绪演唱歌曲,声情并茂。
2、能积极参与音乐剧的编排和表演,能把握剧中一个角色的特点。
五、教学重点:能够把握不同的角色,完整得表演整个音乐剧六、教学难点:设计出音乐剧的台词,编创音乐剧各场景的表演形式。
七、教学关键:能积极参与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的创编,并能与同学合作,设计出音乐剧的台词,并能进行舞台整体表演。
八、教具准备:PPT、道具、头饰。
九、教学流程:1、教师播放三组不同片段的视频。
师:在观看的过程中,看看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的2、观看每一组视频后,请学生讨论,说说优点和不足。
第一个片段:(1)看看他们总体表演的感觉怎样(2)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3)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二个片段:(1)看看自己小组的优点说一说。
(2)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三个片段:(1)说书你们小组的构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小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明亮、轻巧的声音,用不同的音色、速度和语气表现歌中骄傲自大的黄鹂鸟和锲而不舍的蜗牛形象。
2、指导学生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
通过创编、演歌曲内容情景,培养学生创新性、发散性思维和探究团结的精神。
3、使学生懂得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像蜗牛一样要具有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
通过学唱歌曲使同学们懂得不能像黄鹂鸟那样自以为是、以自己的长处取笑别人的短处。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明亮、轻巧的声音,用不同的音色、速度和语气表现歌中骄傲自大的黄鹂鸟和锲而不舍的蜗牛的形象。
教学难点:
创编音乐舞蹈并表演。
教学准备
多媒体平台;蜗牛和黄鹂鸟的头饰、打击乐器;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法导入
1、师:老师今天给同学们讲一个发生在蜗牛和黄鹂鸟之间的故事。
(冬冬家门前有一棵葡萄树,春天葡萄树刚长出嫩绿的叶芽,一只蜗牛背着它那重重的壳就开始从树低下慢慢的往上爬,这时正好被站在
树枝上的两只黄鹂鸟看见了,它们俩在那里嘻嘻哈哈的笑蜗牛,“蜗牛兄弟,葡萄成熟还早着呢,你这么急着就想吃葡萄了!哈哈……”蜗牛抬头看了看黄鹂鸟说:“这有什么好笑的呀,等我爬上葡萄架上的时候,葡萄不就成熟罗!”黄鹂鸟听了摇摇头飞走了)师:同学们喜欢这则故事吗?生:喜欢。
师:你们想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吗?生:想,可是我们没有记住故事的内容该怎么办?
2、师:今天我们要用另一种语言来感受一下故事中蜗牛与黄鹂鸟的对话,这种语言就是音乐。
台湾有位作曲家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了一首儿歌,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歌名就是《蜗牛与黄鹂鸟》,板书。
二、学唱歌曲
1、初听《蜗牛与黄鹂鸟》,听时:请大家想一想,歌曲是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节奏如何?(生:节奏快,心情很高兴……)
2、根据刚才听后的感受有节奏的朗读歌词(朗读的同时学生拍打多功能凳)。
3、初学《蜗牛与黄鹂鸟》简谱,学习换气符号“v”。
4、老师弹琴学生填词。
5、再次听唱,让同学们站起来声情并茂的演唱一次,同学们也可随着音乐做律动。
6、分角色练唱。
(根据学生所佩戴的面具来分角色演唱)
三、合作创编与表演
1、分组创编《蜗牛与黄鹂鸟》的舞蹈和组建打击乐队。
2、小组汇报表演。
3、师生共同评价。
四、渗透拓展
1、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说说你们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2、师小结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