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性教案-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教学比赛

《土的渗透性和渗流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授课人:彭成

岩土教研室

2015年6月

第二章土的渗透性和渗流问题

本章学习要点:

学习掌握土的渗透性(达西定律),掌握水头、测管水头、水力坡降的概念,熟悉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特别是层状地基的等效渗透系数的确定。学会应用二维渗流流网确定测管水头、孔隙水压力、水力坡降、渗透速度和渗透流量。渗透力和渗透变形是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渗透力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确定渗透变形类型。

2.1 土的渗透性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土的渗透现象及渗透性

掌握土的渗透规律—达西定律

掌握渗透系数的测定和影响因素

理解层状地基的等效渗透系数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达西定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难点:

渗透系数的测定

层状地基的等效渗透系数

授课方法:

通过工程事故实例引入渗透现象及渗透特性,通过渗透试验科学观察方法、再现物理现象、揭示科学规律及描述定量关系来揭示水在土中的渗透规律,并讲述渗透系数的确定方法及分析影响渗透系数的因素,让学生认识到渗透现象的普遍存在及学习渗透规律的重要性。

2.2二维渗流与流网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稳定渗流场中的拉普拉斯方程

掌握流网的特征及应用

了解各向异性土中的流网

课时安排:

0.5课时

重点:

流网的绘制方法与步骤

流网的应用

难点:

稳定流程中的拉普拉斯方程的推导过程

教学方法:

演示推导拉普拉斯方程过程,让学生理解拉普拉斯方程;讲解流网图分解绘制步骤过程并结合实例应用,让学生了解流网的特征及工程应用。

2.3渗透力和渗透变形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发生渗透的受力分析;

掌握发生流土与管涌破坏的原因;

掌握临界水力坡降;

课时安排:

0.5课时

重点:

两种渗透变形的原因

难点:

发生两种渗透破坏的临界水力坡降

授课方法:

演示发生渗透情形下土的受力分析,让学生理解渗透力;播放建设工程中常见的渗透破坏情形,并分析发生两种渗透破坏的原因,以及发生两种破坏形式的临界水力坡降,并结合实际采取防止措施,让学生更好理解渗透的原因。

教学反思:

复习第一章内容:土的物理性态取决于三个组成相(固相、液相和气相)的特性状态、相对含量和相互作用,碎散性(非连续介质,主要体现在受力以后易变形,体积变形主要由孔隙体变引起,而剪切变形取决于颗粒相对位移),多相性(固相、液相与气相,主要体现在受力后由土骨架、孔隙介质共同承担,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孔隙水渗透流动),天然性(包括非均匀性、各向异性、结构性及时空变异性,主要体现在土具有渗透特性、变形特性、强度特性),因此,土是一种多孔相的松散介质,为后续讲解土的渗透性埋下伏笔。

通过举例两个工程事故实例(土石坝垮塌事故、基坑垮塌事故)引入渗透现象及土的渗透性概念,我国栏水坝数量世界第一,江河堤防长达25万公里,各类集水井星罗棋布,地下工程方兴未艾,建设基坑遍布南北,港湾建设规模宏大,认识到我国工程建设的渗透问题(渗漏、渗透变形)。因此,本章重点内容为渗透规律及渗透变形。

通过渗透试验科学观察方法、再现物理现象、揭示科学规律及描述定量关系来揭示水在土中的渗透规律(渗透速率与水力坡降成正比,即:v=ki)—达西定律,并了解到此定律的适用条件。要评价水在土的渗透规律,关键是要解决好两个问题,即:确定渗透系数K与水力坡降i。

确定渗透系数的方法主要有室内试验测定方法、野外试验测定方法及经验比拟方法三种方法。而室内试验包括常水头试验(适用于粗粒土)和变水头试验(适用于细粒土)两种;而野外试验包括抽水试验和注水试验,均质的粗粒土层,可得到较大范围的平均渗透系数,多用于大型工程的渗流问题评价;比拟方法则是根据土性条件即粒径级配曲线相近判定,适用于初步设计、无法取得试验资料及周围土料已有大量资料等情形,但这种方法可靠性比较差,可用于中小工程的初步设计。

分析渗透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土粒特性(粒度、密度、结构性)和液体特性(水的动力粘滞系数、饱和度),即K=f(土粒特性,液相特性)。

确定成层地基的等效渗透系数(水平渗流情形、垂直渗流情形)的步骤:等效为总厚度相同的单一土层;确定各层的k i ;根据渗流方向确定等效渗流系数。

渗透系数的实际应用主要用于:判定土的渗透性强弱(几乎不透水<10-7cm/s,极低透水性10-7~10-5cm/s,低透水性10-5~10-3cm/s,中渗透性10-3~10-1cm/s,高透水性>10-1cm/s);选择土料(如土石坝心墙选择K<10-6cm/s,其他可以选择K>10-3cm/s);渗流计算。

本节重点讲述了水在土中的渗透的规律、渗透系数的确定方法及影响因素。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