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与四边形(一)
二次函数与四边形动点问题(含答案)
72x =B(0,4) A(6,0)E FxyO二次函数与四边形一.二次函数与四边形的形状例1.(浙江义乌市) 如图,抛物线223y x x =--与x 轴交A 、B 两点(A 点在B 点左侧),直线l 与抛物线交于A 、C 两点,其中C 点的横坐标为2.(1)求A 、B 两点的坐标及直线AC 的函数表达式; (2)P 是线段AC 上的一个动点,过P 点作y 轴的平 行线交抛物线于E 点,求线段PE 长度的最大值;(3)点G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F ,使A 、C 、F 、G 这样的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F 点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练习1.(河南省实验区) 23.如图,对称轴为直线72x =的抛物线经过点 A (6,0)和 B (0,4). (1)求抛物线解析式及顶点坐标;(2)设点E (x ,y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且位于第四象限,四边形OEAF是以OA 为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求平行四边形OEAF 的面积S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①当平行四边形OEAF 的面积为24时,请判断平行四边形OEAF 是否为菱形?②是否存在点E ,使平行四边形OEAF 为正方形?若存在,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A练习 2.(四川省德阳市)25.如图,已知与x 轴交于点(10)A ,和(50)B ,的抛物线1l 的顶点为(34)C ,,抛物线2l 与1l 关于x 轴对称,顶点为C '.(1)求抛物线2l 的函数关系式;(2)已知原点O ,定点(04)D ,,2l 上的点P 与1l 上的点P '始终关于x 轴对称,则当点P 运动到何处时,以点D O P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在2l 上是否存在点M ,使ABM △是以AB 为斜边且一个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若存,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练习3.(山西卷)如图,已知抛物线1C 与坐标轴的交点依次是(40)A -,,(20)B -,,(08)E ,. (1)求抛物线1C 关于原点对称的抛物线2C 的解析式; (2)设抛物线1C 的顶点为M ,抛物线2C 与x 轴分别交于C D ,两点(点C 在点D 的左侧),顶点为N ,四边形MDNA 的面积为S .若点A ,点D 同时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分别向右、向左运动;与此同时,点M ,点N 同时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坚直方向分别向下、向上运动,直到点A 与点D 重合为止.求出四边形MDNA 的面积S 与运动时间t 之间的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3)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MDNA 的面积S 有最大值,并求出此最大值;(4)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MDNA 能否形成矩形?若能,求出此时t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5-4- 3-2-1- 1 2 3 455 4 3 2 1 A EBC '1- O2l 1lx y二.二次函数与四边形的面积例1.(资阳市)25.如图10,已知抛物线P:y=ax2+bx+c(a≠0) 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x 轴的正半轴上),与y轴交于点C,矩形DEFG的一条边DE在线段AB上,顶点F、G分别在线段BC、AC上,抛物线Px …-3 -2 1 2 …y …-52-4 -520 …(1) 求A、B、C三点的坐标;(2) 若点D的坐标为(m,0),矩形DEFG的面积为S,求S与m的函数关系,并指出m的取值范围;(3) 当矩形DEFG的面积S取最大值时,连接DF并延长至点M,使FM=k·DF,若点M不在抛物线P上,求k的取值范围.练习1.(辽宁省十二市2007年第26题).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直角梯形OMNH,点H的坐标为(-8,0),点N的坐标为(-6,-4).(1)画出直角梯形OMNH绕点O旋转180°的图形OABC,并写出顶点A,B,C的坐标(点M的对应点为A,点N的对应点为B,点H的对应点为C);(2)求出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表达式;(3)截取CE=OF=AG=m,且E,F,G分别在线段CO,OA,AB上,求四边形BEFG的面积S与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m的取值范围;面积S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请求出这个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在(3)的情况下,四边形BEFG是否存在邻边相等的情况,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此时m的值,并指出相等的邻边;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图10练习3.(吉林课改卷)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cm ,在对称中心O 处有一钉子.动点P ,Q 同时从点A 出发,点P 沿A B C →→方向以每秒2cm 的速度运动,到点C 停止,点Q 沿A D →方向以每秒1cm 的速度运动,到点D 停止.P ,Q 两点用一条可伸缩的细橡皮筋联结,设x 秒后橡皮筋扫过的面积为2cm y .(1)当01x ≤≤时,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橡皮筋刚好触及钉子时,求x 值;(3)当12x ≤≤时,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橡皮筋从触及钉子到运动停止时POQ ∠的变化范围;(4)当02x ≤≤时,请在给出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图象.练习4.(四川资阳卷)如图,已知抛物线l 1:y =x 2-4的图象与x 轴相交于A 、C 两点,B 是抛物线l 1上的动点(B 不与A 、C 重合),抛物线l 2与l 1关于x 轴对称,以AC 为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ABCD 的第四个顶点为D .(1) 求l 2的解析式;(2) 求证:点D 一定在l 2上;(3) □ABCD 能否为矩形?如果能为矩形,求这些矩形公共部分的面积(若只有一个矩形符合条件,则求此矩形的面积);如果不能为矩形,请说明理由. 注:计算结果不取近似值.B CPO D QA BPCO DQ Ay32 1 O1 2 x三.二次函数与四边形的动态探究例1.(荆门市)28.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张矩形纸片OABC ,已知O (0,0),A (4,0),C (0,3),点P 是OA 边上的动点(与点O 、A 不重合).现将△PAB 沿PB 翻折,得到△PDB ;再在OC 边上选取适当的点E ,将△POE 沿PE 翻折,得到△PFE ,并使直线PD 、PF 重合.(1)设P (x ,0),E (0,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y 的最大值;(2)如图2,若翻折后点D 落在BC 边上,求过点P 、B 、E 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3)在(2)的情况下,在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 ,使△PEQ 是以PE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若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例2.(2010年沈阳市第26题)、已知抛物线y =ax2+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其中点B 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C 在y 轴的正半轴上,线段OB 、OC 的长(OB <OC )是方程x 2-10x +16=0的两个根,且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 =-2.(1)求A 、B 、C 三点的坐标; (2)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3)连接AC 、BC ,若点E 是线段AB 上的一个动点(与点A 、点B 不重合),过点E 作EF ∥AC 交BC 于点F ,连接CE ,设AE 的长为m ,△CEF 的面积为S ,求S 与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m 的取值范围;(4)在(3)的基础上试说明S 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S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E 的坐标,判断此时△BCE 的形状;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2OC A Bxy DPE F 图1FE PD y xBA C O例3..(湖南省郴州) 27.如图,矩形ABCD 中,AB =3,BC =4,将矩形ABCD 沿对角线A 平移,平移后的矩形为EFGH (A 、E 、C 、G 始终在同一条直线上),当点E 与C 重时停止移动.平移中EF 与BC 交于点N ,GH 与BC 的延长线交于点M ,EH 与DC 交于点P ,FG 与DC 的延长线交于点Q .设S 表示矩形PCMH 的面积,S '表示矩形NFQC 的面积.(1) S 与S '相等吗?请说明理由.(2)设AE =x ,写出S 和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x 取何值时S 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 (3)如图11,连结BE ,当AE 为何值时,ABE ∆是等腰三角形.练习1.(07年河池市)如图12, 四边形OABC 为直角梯形,A (4,0),B (3,4),C (0,4). 点M 从O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A 运动;点N 从B 同时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C 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过点N 作NP 垂直x 轴于点P ,连结AC 交NP 于Q ,连结MQ .(1)点 (填M 或N )能到达终点;(2)求△AQM 的面积S 与运动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 变量t 的取值范围,当t 为何值时,S 的值最大;(3)是否存在点M ,使得△AQM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M 的坐标,xN MQ PHGFEDCBA图11QPN M HGFED CBA图10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练习2..(江西省) 25.实验与探究(1)在图1,2,3中,给出平行四边形ABCD 的顶点A B D ,,的坐标(如图所示),写出图1,2,3中的顶点C 的坐标,它们分别是(52),, , ;(2)在图4中,给出平行四边形ABCD 的顶点A B D ,,的坐标(如图所示),求出顶点C 的坐标(C 点坐标用含a b c d e f ,,,,,的代数式表示);归纳与发现(3)通过对图1,2,3,4的观察和顶点C 的坐标的探究,你会发现:无论平行四边形ABCD 处于直角坐标系中哪个位置,当其顶点坐标为()()()()A a b B c d C m n D e f ,,,,,,,(如图4)时,则四个顶点的横坐标a c m e ,,,之间的等量关系为 ;纵坐标b d n f ,,,之间的等量关系为 (不必证明);运用与推广(4)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有抛物线2(53)y x c x c =---和三个点15192222G c c S c c ⎛⎫⎛⎫-⎪ ⎪⎝⎭⎝⎭,,,,(20)H c ,(其中0c >).问当c 为何值时,该抛物线上存在点P ,使得以G S H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并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P 点坐标.x图1x图2x图3)x图4答案:一.二次函数与四边形的形状例1.解:(1)令y=0,解得11x =-或23x =∴A (-1,0)B (3,0);将C 点的横坐标x=2代入223y x x =--得y=-3,∴C (2,-3)∴直线AC 的函数解析式是y=-x-1 (2)设P 点的横坐标为x (-1≤x ≤2)则P 、E 的坐标分别为:P (x ,-x-1), E (2(,23)x x x --∵P 点在E 点的上方,PE=22(1)(23)2x x x x x -----=-++ ∴当12x =时,PE 的最大值=94(3)存在4个这样的点F,分别是1234(1,0),(3,0),(4(4F F F F - 练习 1.解:(1)由抛物线的对称轴是72x =,可设解析式27(2y a x k =-+.把A 、B 两点坐标代入上式,得227(6)0,27(0) 4.2a k a k ⎧-+=⎪⎪⎨⎪-+=⎪⎩ 解之,得225,.36a k ==- 故抛物线解析式为22725(326y x =--,顶点为725(,).26-(2)∵点(,)E x y 在抛物线上,位于第四象限,且坐标适合22725(326y x =--,∴y<0,即 -y>0,-y 表示点E 到OA 的距离.∵OA 是OEAF 的对角线, ∴2172264(2522OAES SOA y y ==⨯⨯⋅=-=--+.因为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是(1,0)的(6,0),所以,自变量x 的5-4-3-2-1-12 3D554 32 1 ACEM BC '1-O 2l 1l xy取值范围是1<x <6. ①根据题意,当S = 24时,即274()25242x --+=.化简,得271().24x -=解之,得123, 4.x x == 故所求的点E 有两个,分别为E 1(3,-4),E 2(4,-4). 点E 1(3,-4)满足OE = AE ,所以OEAF 是菱形; 点E 2(4,-4)不满足OE = AE ,所以OEAF 不是菱形. ② 当OA ⊥EF ,且OA = EF 时,OEAF 是正方形,此时点E 的 坐标只能是(3,-3).而坐标为(3,-3)的点不在抛物线上,故不存在这样的点E , 使OEAF 为正方形.练习2.解:(1)由题意知点C '的坐标为(34)-,.设2l 的函数关系式为2(3)4y a x =--.又点(10)A ,在抛物线2(3)4y a x =--上,2(13)40a ∴--=,解得1a =.∴抛物线2l 的函数关系式为2(3)4y x =--(或265y x x =-+). (2)P 与P '始终关于x 轴对称, PP '∴与y 轴平行.设点P 的横坐标为m ,则其纵坐标为265m m -+,4OD =,22654m m ∴-+=,即2652m m -+=±.当2652m m -+=时,解得36m =±.当2652m m -+=-时,解得32m =±.∴当点P 运动到(362)-,或(362)+,或(322)--,或(322)+-,时, P P OD ' ∥,以点D O P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满足条件的点M 不存在.理由如下:若存在满足条件的点M 在2l 上,则90AMB ∠=,30BAM ∠=(或30ABM ∠=),114222BM AB ∴==⨯=.过点M 作ME AB ⊥于点E ,可得30BME BAM ∠=∠=.112122EB BM ∴==⨯=,3EM =,4OE =. ∴点M 的坐标为(43)-,. 但是,当4x =时,246451624533y =-⨯+=-+=-≠-.∴不存在这样的点M 构成满足条件的直角三角形.练习3. [解] (1)点(40)A -,,点(20)B -,,点(08)E ,关于原点的5-4-3-2- 1-1 2 3 4554 3 2 1 AEBC '1- O 2l1lxy对称点分别为(40)D ,,(20)C ,,(08)F -,. 设抛物线2C 的解析式是 2(0)y ax bx c a =++≠,则16404208a b c a b c c ++=⎧⎪++=⎨⎪=-⎩,,.解得168a b c =-⎧⎪=⎨⎪=-⎩,,.所以所求抛物线的解析式是268y x x =-+-. (2)由(1)可计算得点(31)(31)M N --,,,.过点N 作NH AD ⊥,垂足为H .当运动到时刻t 时,282AD OD t ==-,12NH t =+. 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OA OD OM ON ==,,所以四边形MDNA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2ADN S S =△.所以,四边形MDNA 的面积2(82)(12)4148S t t t t =-+=-++. 因为运动至点A 与点D 重合为止,据题意可知04t <≤.所以,所求关系式是24148S t t =-++,t 的取值范围是04t <≤. (3)781444S t ⎛⎫=--+ ⎪⎝⎭,(04t <≤). 所以74t =时,S 有最大值814. 提示:也可用顶点坐标公式来求.(4)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MDNA 能形成矩形. 由(2)知四边形MDNA 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是AD MN ,,所以当AD MN =时四边形MDNA 是矩形.所以OD ON =.所以2222OD ON OH NH ==+.所以22420t t +-=.解之得1222t t ==,(舍). 所以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MDNA可以形成矩形,此时2t =.[点评]本题以二次函数为背景,结合动态问题、存在性问题、最值问题,是一道较传统的压轴题,能力要求较高。
二次函数和四边形
1、如图,抛物线322+--=x x y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边),与y 轴交于点C ,点D 为抛物线的顶点。
(1)求A 、B 、C 的坐标;(2)点M 为线段AB 上一点(点M 不与点A 、B 重合),过点M 作x 轴的垂线,与直线AC 交于点E ,与抛物线交于点P ,过点P 作PQ ∥AB 交抛物线于点Q ,过点Q 作QN ⊥x 轴于点N 。
若点P 在点Q 左边,当矩形PQMN 的周长最大时,求△AEM 的面积;(3)在(2)的条件下,当矩形PMNQ 的周长最大时,连接DQ 。
过抛物线上一点F 作y 轴的平行线,与直线AC 交于点G (点G 在点F 的上方)。
若FC=22DQ ,求点F 的坐标。
2、(2014•莱芜)如图,过A (1,0)、B (3,0)作x 轴的垂线,分别交直线y=4﹣x 于C 、D两点.抛物线y=ax 2+bx+c 经过O 、C 、D 三点。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点M 为直线OD 上的一个动点,过M 作x 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N ,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 ,使得以A 、C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此时点M 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AOC 沿CD 方向平移(点C 在线段CD 上,且不与点D 重合),在平移的过程中△AOC 与△OBD 重叠部分的面积记为S ,试求S 的最大值。
3、(2014•宜昌)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0,4),点A在线段OP上,点B 在x轴正半轴上,且AP=OB=t,0<t<4,以AB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正方形ABCD;过点C、D依次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为M,N,设过O,C两点的抛物线为y=ax2+bx+c。
(1)填空:△AOB≌△_________ ≌△BMC(不需证明);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A点纵坐标:A(0,_________ );(2)求点C的坐标,并用含a,t的代数式表示b;(3)当t=1时,连接OD,若此时抛物线与线段OD只有唯一的公共点O,求a的取值范围;(4)当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是直线x=2﹣,顶点随着t的增大向上移动时,求t的取值范围。
二次函数与四边形知识点
二次函数与四边形知识点一、二次函数介绍二次函数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函数形式,其数学表达式一般为f(x) = ax^2 + bx + c,其中a、b、c是实数且a不等于0。
二次函数的图像通常是一个抛物线,其开口方向和开口程度取决于a的正负和大小。
二、二次函数的性质 1. 零点:二次函数的零点是函数图像和x轴的交点,即满足f(x) = 0的x值。
求二次函数的零点可以通过求解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来得到。
2.判别式:二次函数的判别式是D = b^2 - 4ac。
判别式的值可以用来判断二次函数的零点情况。
当判别式大于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当判别式等于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当判别式小于0时,方程没有实根。
3.领域: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值域的情况则取决于二次函数图像的位置和开口方向。
三、四边形介绍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组成的平面图形,是几何学中的一种基本图形。
四边形的特点是有四个顶点、四条边和四个内角。
常见的四边形有矩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等。
四、四边形的性质 1. 矩形:矩形是一种具有四个直角的四边形。
矩形的特点是相对的边相等,对角线相等且相互平分。
2.正方形: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矩形,具有四个相等的边和四个直角。
3.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具有两对平行的边。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是对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4.菱形:菱形是一种具有两对相等边的四边形。
菱形的特点是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五、二次函数与四边形的关系 1. 矩形面积问题:可以利用二次函数来解决矩形的最大面积问题。
例如,给定一个固定的周长,如何确定矩形的长和宽,使得矩形的面积最大化?通过建立二次函数,可以通过求解二次方程的最大值问题来解决这个问题。
2.平行四边形面积问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二次函数来表示。
例如,给定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可以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来求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菱形面积问题:菱形的面积也可以通过二次函数来表示。
二次函数与四边形的动点问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二次函数与四边形》一.二次函数与四边形的形状1如图,抛物线223y x x=--与x轴交A、B两点(A点在B点左侧),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A、C两点,其中C点的横坐标为2.(1)求A、B 两点的坐标及直线AC的函数表达式;(2)P是线段AC上的一个动点,过P点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E点,求线段PE长度的最大值;(3)点G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F,使A、C、F、G这样的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F 点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二.二次函数与四边形的面积2如图10,已知抛物线P:y=ax2+bx+c(a≠0) 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 在x轴的正半轴上),与y轴交于点C,矩形DEFG的一条边DE在线段AB上,顶点F、G分别在线段BC、AC上,抛物线P上部分点的横坐标对应的纵坐标如下:x …-3 -2 1 2 …y …-52-4 -520 …(1) 求A、B、C三点的坐标;(2) 若点D的坐标为(m,0),矩形DEFG的面积为S,求S与m的函数关系,并指出m的取值范围;(3) 当矩形DEFG的面积S取最大值时,连接DF并延长至点M,使FM=k·DF,若点M不在抛物线P上,求k的取值范围.三.二次函数与四边形的动态探究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张矩形纸片OABC,已知O(0,0),A(4,0),C(0,3),点P是OA边上的动点(与点O、A不重合).现将△PAB沿PB翻折,得到△PDB;再在OC边上选取适当的点E,将△POE沿PE翻折,得到△PFE,并使直线PD、PF重合.(1)设P(x,0),E(0,y ),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y的最大值;(2)如图2,若翻折后点D落在BC边上,求过点P、B、E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3)在(2)的情况下,在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PEQ是以PE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图2OCABxyDPE F图1FEPDyxBACOA图10答案: 1.解:(1)令y=0,解得11x =-或23x =∴A (-1,0)B (3,0);将C 点的横坐标x=2代入223y x x =--得y=-3,∴C (2,-3)∴直线AC 的函数解析式是y=-x-1(2)设P 点的横坐标为x (-1≤x ≤2)则P 、E 的坐标分别为:P (x ,-x-1),E (2(,23)x x x --∵P 点在E 点的上方,PE=22(1)(23)2x x x x x -----=-++∴当12x =时,PE 的最大值=94(3)存在4个这样的点F ,分别是1234(1,0),(3,0),(470),(47,0)F F F F -+-,所以2AD NS S =△.所以,四边形MDNA 的面积2(82)(12)4148S t t tt =-+=-++. 因为运动至点A 与点D 重合为止,据题意可知04t <≤.2. 解:(1)解法一:设)0(2≠++=a c bx axy ,任取x,y 的三组值代入,求出解析式2142y x x =+-,令y=0,求出124,2x x =-=;令x=0,得y=-4,∴ A 、B 、C 三点的坐标分别是A(2,0),B(-4,0),C(0,-4) .解法二:由抛物线P 过点(1,-52),(-3,52-)可知,抛物线P 的对称轴方程为x=-1,又∵ 抛物线P 过(2,0)、(-2,-4),则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点A 、B 、C 的坐标分别为 A(2,0),B(-4,0),C(0,-4) .(2)由题意,A D D G A O O C =,而AO=2,OC=4,AD=2-m ,故DG=4-2m ,又 B E E FB O O C=,EF=DG ,得BE=4-2m ,∴ DE=3m ,∴D EFGs =DG·DE=(4-2m) 3m=12m-6m 2(0<m <2) .(3)∵SDEFG=12m-6m 2(0<m <2),∴m=1时,矩形的面积最大,且最大面积是6 .当矩形面积最大时,其顶点为D(1,0),G(1,-2),F(-2,-2),E(-2,0),设直线DF 的解析式为y=kx+b ,易知,k=23,b=-23,∴2233y x =-,又可求得抛物线P 的解析式为:2142y x x =+-,令2233x -=2142x x +-,可求出3611--=x . 设射线DF 与抛物线P 相交于点N ,则N 的横坐标为1613--,过N 作x 轴的垂线交x 轴于H ,有F N H E D FD E==161233----=5619-+,点M 不在抛物线P 上,即点M 不与N 重合时,此时k 的取值范围是 k≠5619-+且k >0. 3.解:(1)由已知PB 平分∠APD ,PE 平分∠OPF ,且PD 、PF 重合,则∠BPE =90°.∴∠OPE +∠APB =90°.又∠APB +∠ABP =90°,∴∠OPE =∠PBA ∴Rt △POE ∽Rt △BPA .∴PO BA OEAP=.即34x yx=-.∴y =2114(4)333x x x x -=-+(0<x <4).且当x =2时,y 有最大值13.(2)由已知,△PAB 、△POE 均为等腰三角形,可得P (1,0),E (0,1),B (4,3).设过此三点的抛物线为y =ax 2+bx +c ,则1,0,164 3.c a b c a b c =⎧⎪++=⎨⎪++=⎩∴1,23,21.a b c ⎧=⎪⎪⎪=-⎨⎪=⎪⎪⎩ y =213122x x -+.(3)由(2)知∠EPB =90°,即点Q 与点B 重合时满足条件.直线PB 为y =x -1,与y 轴交于点(0,-1).将PB 向上平移2个单位则过点E (0,1),∴该直线为y =x +1.由21,131,22y x y x x =+⎧⎪⎨=-+⎪⎩得5,6.x y =⎧⎨=⎩∴Q(5,6). 故该抛物线上存在两点Q (4,3)、(5,6)满足条件.。
二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
二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一、引言二次函数和平行四边形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和知识点。
二次函数是一种常见的函数形式,具有很多重要的特征和性质,而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和定理。
本文将分别介绍二次函数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关内容,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联。
二、二次函数1.定义二次函数是指具有形如y=ax²+bx+c的函数,其中a、b、c是实数且a≠0。
二次函数的图像通常是一个开口朝上或朝下的抛物线。
2.性质(1)对称性:二次函数的图像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
(2)顶点:二次函数的图像的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或最低点。
(3)零点: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相交的点称为零点,也就是函数的根。
(4)判别式:二次函数的判别式Δ=b²-4ac可以判断函数的图像与x 轴的交点情况,若Δ>0,则有两个不同的零点;若Δ=0,则有一个重根;若Δ<0,则无实根。
3.应用二次函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抛物线的形状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抛射轨迹;二次函数的最优化问题可以用来求解最大值或最小值等。
三、平行四边形1.定义平行四边形是指具有两对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长度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对角线互相垂直。
2.性质(1)对边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长度相等。
(2)对角线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并且互相垂直。
(3)角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将四个角分成两对互补的角。
3.定理平行四边形有若干重要的定理,如以下几个例子:(1)对角线分割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将其分割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2)对角线互相平分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即将其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3)平行四边形面积定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边长乘以高。
四、二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的关联1.关联性质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而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可以近似为一个抛物线。
二次函数的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或最低点,而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交点可以看作是其最高点或最低点。
中考数学二次函数与四边形综合专题
二次函數與四邊形綜合專題一.二次函數與四邊形的形狀例1. 如圖,拋物線223y x x=--與x軸交A、B兩點(A點在B點左側),直線l與拋物線交于A、C兩點,其中C點的橫坐標為2.(1)求A、B 兩點的坐標及直線AC的函數表達式;(2)P是線段AC上的一個動點,過P點作y軸的平行線交拋物線于E 點,求線段PE長度的最大值;(3)點G是拋物線上的動點,在x軸上是否存在點F,使A、C、F、G 這樣的四個點為頂點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如果存在,求出所有滿足條件的F點坐標;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解:(1)令y=0,解得11x=-或23x=∴A(-1,0)B(3,0);將C點的橫坐標x=2代入223y x x=--得y=-3,∴C(2,-3)∴直線AC的函數解析式是y=-x-1(2)設P點的橫坐標為x(-1≤x≤2)則P、E的坐標分別為:P(x,-x-1),E(2(,23)x x x--∵P點在E點的上方,PE=22(1)(23)2x x x x x-----=-++AGAGGAGAGGAFFFFAFAF∴當12x =時,PE 的最大值=94(3)存在4個這樣的點F,分別是1234(1,0),(3,0),(4(4F F F F -練習1.如圖,對稱軸為直線72x =的拋物線經過點A (6,0)和B (0,4).(1)求拋物線解析式及頂點坐標;(2)設點E (x ,y )是拋物線上一動點,且位于第四象限,四邊形OEAF 是以OA 為對角線的平行四邊形.求平行四邊形OEAF 的面積S 與x 之間的函數關系式,并寫出自變量x 的取值范圍;①當平行四邊形OEAF 的面積為24時,請判斷平行四邊形OEAF 是否為菱形?②是否存在點E ,使平行四邊形OEAF 為正方形?若存在,求出點E 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GAGGAGAGGAFFFFAFAF練習 1.解:(1)由拋物線的對稱軸是72x =,可設解析式為27()2y a x k =-+.把A 、B 兩點坐標代入上式,得227(6)0,27(0) 4.2a k a k ⎧-+=⎪⎪⎨⎪-+=⎪⎩ 解之,得225,.36a k ==-故拋物線解析式為22725()326y x =--,頂點為725(,).26-(2)∵點(,)E x y 22725()326y x =--,∴y<0,即 -y>0,-y 表示點E 離.∵OA 是OEAF 的對角線,∴2172264(2522OAES SOA y y ==⨯⨯⋅=-=--+.因為拋物線與x 軸的兩個交點是(1,0)的(6,0),所以,自變量x 的取值范圍是1<x <6.①根據題意,當S = 24時,即274()25242x --+=.化簡,得271().24x -= 解之,得123, 4.x x ==故所求的點E 有兩個,分別為E 1(3,-4),E 2(4,-4).點E 1(3,-4)滿足OE = AE ,所以OEAF 是菱形;GAGGAGAGGAFFFFAFAF點E 2(4,-4)不滿足OE = AE ,所以OEAF 不是菱形.②當OA ⊥EF ,且OA = EF 時,OEAF是正方形,此時點E 的坐標只能是(3,-3).而坐標為(3,-3)的點不在拋物線上,故不存在這樣的點E ,使OEAF 為正方形.練習2.如圖,已知與x 軸交于點(10)A ,和(50)B ,的拋物線1l 的頂點為(34)C ,,拋物線2l 與1l 關于x 軸對稱,頂點為C '. (1)求拋物線2l 的函數關系式;(2)已知原點O ,定點(04)D ,,2l 上的點P 與1l 上的點P '始終關于x 軸對稱,則當點P 運動到何處時,以點D O P P ',,,為頂點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3)在2l 上是否存在點M ,使ABM △是以AB 為斜邊且一個角為30的直角三角形?若存,求出點MGAGGAGAGGAFFFFAFAF練習3. 如圖,已知拋物線1C 與坐標軸的交點依次是(40)A -,,(20)B -,,(08)E ,. (1)求拋物線1C 關于原點對稱的拋物線2C 的解析式;(2)設拋物線1C 的頂點為M ,拋物線2C 與x 軸分別交于C D ,兩點(點C 在點D 的左側),頂點為N ,四邊形MDNA 的面積為S .若點A ,點D 同時以每秒1個單位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分別向右、向左運動;與此同時,點M ,點N 同時以每秒2個單位的速度沿堅直方向分別向下、向上運動,直到點A 與點D 重合為止.求出四邊形MDNA 的面積S 與運動時間t 之間的關系式,并寫出自變量t 的取值范圍;(3)當t 為何值時,四邊形MDNA 的面積S 有最大值,并求出此最大值; (4)在運動過程中,四邊形MDNA 能否形成矩形?若能,求出此時t 的值;若不能,請說明理由.二.二次函數與四邊形的面積例1.如圖10,已知拋物線P:y=ax2+bx+c(a≠0) 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与y轴交于点C,矩形DEFG的一条边DE 在线段AB上,顶点F、G分别在线段BC、AC上,拋物線P上部分點的橫坐標對應的縱坐標如下:x …-3-212…y…-52-4-520…(1) 求A、B、C三点的坐标;(2) 若点D的坐标为(m,0),矩形DEFG的面积为S,求S与m的函数关系,并指出m的取值范围;(3) 当矩形DEFG的面积S取最大值时,连接DF并延长至点M,使FM=k·DF,若點M不在拋物線P上,求k的取值范圍.練習1.如圖,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有一直角梯形OMNH,點H的坐標為(-圖10GAGGAGAGGAFFFFAFAFGAGGAGAGGAFFFFAFAF8,0),點N 的坐標為(-6,-4).(1)畫出直角梯形OMNH 繞點O 旋轉180°的圖形OABC ,并寫出頂點A ,B ,C 的坐標(點M 的對應點為A , 點N 的對應點為B , 點H 的對應點為C );(2)求出過A ,B ,C 三點的拋物線的表達式;(3)截取CE =OF =AG =m ,且E ,F ,G 分別在線段CO ,OA ,AB 上,求四邊形BEFG 的面積S 與m 之間的函數關系式,并寫出自變量m 的取值范圍;面積S 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请求出这个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在(3)的情況下,四邊形BEFG 是否存在鄰邊相等的情況,若存在,請直接寫出此時m 的值,并指出相等的鄰邊;若不存在,說明理由.練習2.如圖,正方形ABCD 的邊長為2cm ,在對稱中心O 處有一釘子.動點P ,Q 同時從點A 出發,點P 沿A B C →→方B C P O DQ A BP CODQ Ay32 1 O1 2 xGAGGAGAGGAFFFFAFAF向以每秒2cm 的速度運動,到點C 停止,點Q 沿A D 方向以每秒1cm 的速度運動,到點D 停止.P ,Q 兩點用一條可伸縮的細橡皮筋聯結,設x 秒后橡皮筋掃過的面積為2cm y .(1)當01x ≤≤時,求y 與x 之間的函數關系式; (2)當橡皮筋剛好觸及釘子時,求x 值;(3)當12x ≤≤時,求y 與x 之間的函數關系式,并寫出橡皮筋從觸及釘子到運動停止時POQ ∠的變化范圍;(4)當02x ≤≤時,請在給出的直角坐標系中畫出y 與x 之間的函數圖象.練習3. 如圖,已知拋物線l 1:y =x 2-4的圖象與x 軸相交于A 、C 兩點,B 是拋物線l 1上的動點(B 不與A 、C 重合),拋物線l 2與l 1關于x 軸對稱,以AC 為對角線的平行四邊形ABCD 的第四個頂點為D . (1) 求l 2的解析式;(2) 求證:點D 一定在l 2上;(3) □ABCD 能否為矩形?如果能為矩形,求這些矩形公共部分的面積(若只有一個矩形符合條件,則求此矩形的面積);如果不能為矩形,請說明理由. 注:計算結果不取近似值.三.二次函數與四邊形的動態探究例1.如圖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有一張矩形紙片OABC,已知O(0,0),A(4,0),C(0,3),点P是OA边上的动点(与点O、A不重合).现将△PAB沿PB翻折,得到△PDB;再在OC边上选取适当的点E,将△POE 沿PE翻折,得到△PFE,并使直线PD、PF重合.(1)设P(x,0),E(0,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y的最大值;(2)如图2,若翻折后点D落在BC边上,求过点P、B、E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3)在(2)的情况下,在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PEQ是以PE为GAGGAGAGGAFFFFAFAFGAGGAGAGGAFFFFAFAF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若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例2. 已知抛物线y =ax2+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其中点B 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C 在y 轴的正半轴上,线段OB 、OC 的长(OB <OC )是方程x 2-10x +16=0的两个根,且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 =-2.(1)求A 、B 、C 三点的坐标; (2)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3)连接AC 、BC ,若点E 是线段AB 上的一个动点(与点A 、点B 不重合),过点E 作EF ∥AC 交BC 于点F ,连接CE ,设AE 的长为m ,△CEF 的面积为S ,求S 与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m 的取值范围;图2图1(4)在(3)的基础上试说明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S 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E的坐标,判断此时△BCE的形状;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3. 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A 平移,平移后的矩形为EFGH(A、E、C、G始终在同一条直线上),当点E与C重时停止移动.平移中EF与BC交于点N,GH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M,EH与DC交于点P,FG与DC的延长线交于点Q.设S表示矩形PCMH的面积,S'表示矩形NFQC的面积.(1)S与S'相等吗?请说明理由.(2)设AE=x,写出S和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x取何值时S 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GAGGAGAGGAFFFFAFAFGAGGAGAGGAFFFFAFAF(3)如图11,连结BE ,当AE 为何值时,ABE 是等腰三角形.练习1.如图12, 四边形OABC 为直角梯形,A (4,0),B (3,4),C (0,4). 点M 从O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A 运动;点N从B 同时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C 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过点N 作NP 垂直x 轴于点P ,连结AC 交NP 于Q ,连结MQ .(1)点 (填M 或N )能到达终点;(2)求△AQM 的面积S 与运动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当t 为何值时,S 的值最大;(3)是否存在点M ,使得△AQM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xN MQ PHGFEDCBA图QPN M HGFED CBA图GAGGAGAGGAFFFFAFAF练习2. 实验与探究(1)在图1,2,3中,给出平行四边形ABCD 的顶点A B D ,,的坐标(如图所示),写出图1,2,3中的顶点C 的坐标,它们分别是(52),, , ;(2)在图4中,给出平行四边形ABCD 的顶点A B D ,,的坐标(如图所示),求出顶点C 的坐标(C 点坐标用含a b c d e f ,,,,,的代数式表示);归纳与发现(3)通过对图1,2,3,4的观察和顶点C 的坐标的探究,你会发现:x图1x图2x图3)x图4GAGGAGAGGAFFFFAFAF无论平行四边形ABCD 处于直角坐标系中哪个位置,当其顶点坐标为()()()()A a b B c d C m n D e f ,,,,,,,(如图4)时,则四个顶点的横坐标a c m e ,,,之间的等量关系为 ;纵坐标b d n f,,,之间的等量关系为 (不必证明); 运用与推广(4)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有抛物线2(53)y x c x c=---和三个点15192222G c c S c c ⎛⎫⎛⎫- ⎪ ⎪⎝⎭⎝⎭,,,,(20)H c ,(其中0c >).问当c 为何值时,该抛物线上存在点P ,使得以G S H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并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P 点坐标.参考答案:一.二次函数与四边形的形状例1.解:(1)令y=0,解得11x =-或23x =∴A (-1,0)B (3,0); 将C 点的横坐标x=2代入223y x x =--得y=-3,∴C (2,-3)∴直线AC 的函数解析式是y=-x-1GAGGAGAGGAFFFFAFAF(2)设P 点的横坐标为x (-1≤x ≤2)则P 、E 的坐标分别为:P (x ,-x-1), E (2(,23)x xx --∵P 点在E 点的上方,PE=22(1)(23)2x xx x x -----=-++∴当12x =时,PE 的最大值=94(3)存在4个这样的点F,分别是1234(1,0),(3,0),(4(4F F F F -练习 1.解:(1)由抛物线的对称轴是72x =,可设解析式为27()2y a x k =-+.把A 、B 两点坐标代入上式,得227(6)0,27(0) 4.2a k a k ⎧-+=⎪⎪⎨⎪-+=⎪⎩ 解之,得225,.36a k ==-故抛物线解析式为22725()326y x =--,顶点为725(,).26- (2)∵点(,)E x y 22725(326y x =--,∴y<0,即 -y>0,-y 表示点E 到OA 的距离.∵OA 是OEAF 的对角线,∴2172264(2522OAE S S OA yy ==⨯⨯⋅=-=--+.因为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是(1,0)的(6,0),所以,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1<x <6.①根据题意,当S = 24时,即274()25242x --+=.化简,得271().24x -= 解之,得123, 4.x x ==x 故所求的点E有两个,分别为E1(3,-4),点E1(3,-4)满足OE = AE,所以OEAF点E2(4,-4)不满足OE = AE,所以OEAF②当OA⊥EF,且OA = EF时,OEAF③坐标只能是(3,-3).而坐标为(3,-3)的点不在抛物线上,故不存在这样的点E,使OEAF为正方形.练习 2.解:(1)由题意知点C'的坐标为(34)-,.设2l的函数关系式为2(3)4y a x=--.又点(10)A,在抛物线2(3)4y a x=--上,2(13)40a∴--=,解得1a=.∴抛物线2l的函数关系式为2(3)4y x=--(或265y x x=-+).(2)P与P'始终关于x轴对称,PP'∴与设点P的横坐标为m,则其纵坐标为2m-4OD=,22654m m∴-+=,即2652m m-+=±2652m m-+=时,解得3m=±265m m-+=解得3m=.∴当点P运动到(3-或(3+GAGGAGAGGAFFFFAFAF或(322)--,或(322)+-,时,P P OD '∥,以点D O P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满足条件的点M 不存在.理由如下:若存在满足条件的点M 在2l 上,则90AMB ∠=,30BAM ∠=(或30ABM ∠=),114222BM AB ∴==⨯=. 过点M 作ME AB ⊥于点E ,可得30BME BAM ∠=∠=.112122EB BM ∴==⨯=,3EM =,4OE =.∴点M 的坐标为(43)-,. 但是,当4x =时,246451624533y =-⨯+=-+=-≠-.∴不存在这样的点M 构成满足条件的直角三角形.练习 3. 解(1)点(40)A -,,点(20)B -,,点(08)E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分别为(40)D ,,(20)C ,,(08)F -,. 设抛物线2C 的解析式是2(0)y ax bx c a =++≠,则16404208a b c a b c c ++=⎧⎪++=⎨⎪=-⎩,,.解得168a b c =-⎧⎪=⎨⎪=-⎩,,. 所以所求抛物线的解析式是268y x x =-+-.(2)由(1)可计算得点(31)(31)M N --,,,.GAGGAGAGGAFFFFAFAF过点N 作NH AD ⊥,垂足为H .当运动到时刻t 时,282AD OD t ==-,12NH t =+.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OA OD OM ON ==,,所以四边形MDNA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2ADNS S =△.所以,四边形MDNA的面积2(82)(12)4148S t t t t =-+=-++. 因为运动至点A 与点D 重合为止,据题意可知04t <≤.所以,所求关系式是24148S t t =-++,t 的取值范围是04t <≤.(3)781444S t ⎛⎫=--+ ⎪⎝⎭,(04t <≤).所以74t =时,S 有最大值814. 提示:也可用顶点坐标公式来求.(4)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MDNA 能形成矩形. 由(2)知四边形MDNA 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是AD MN ,,所以当AD MN =时四边形MDNA 是矩形.所以OD ON =.所以2222ODON OH NH ==+. 所以22420tt +-=.解之得1222t t ==,(舍).所以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MDNA可以形成矩形,此时2t =.[点评]本题以二次函数为背景,结合动态问题、存在性问题、最值问题,是一道较传统的压轴题,能力要求较高。
二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有关的问题(解析版)
二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有关的问题【典例1】已知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与y轴交于点C(0,﹣3),顶点D的坐标为(1,﹣4).(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y轴上找一点E,使得△EAC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3)点P是x轴上的动点,点Q是抛物线上的动点,是否存在点P、Q,使得以点P、Q、B、D为顶点,BD为一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Q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yx2﹣2x﹣3;(2)满足条件的点E的坐标为(0,3)、(0,﹣10)、(0,﹣310)、(0,﹣43);(3)存在,P(﹣2,0)、Q(2,4)或P(﹣1﹣2,0)、Q(1﹣2,4).【解析】【分析】(1)根据抛物线的顶点坐标设出抛物线的解析式,再将点C坐标代入求解,即可得出结论;(2)先求出点A,C坐标,设出点E坐标,表示出AE,CE,AC,再分三种情况建立方程求解即可;(3)利用平移先确定出点Q的纵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求出点Q的横坐标,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抛物线的顶点为(1,﹣4),∴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2﹣4,将点C(0,﹣3)代入抛物线y=a(x﹣1)2﹣4中,得a﹣4=﹣3,∴a=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2﹣4=x2﹣2x﹣3;(2)由(1)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令y=0,则x2﹣2x﹣3=0,∴x=﹣1或x=3,∴B(3,0),A(﹣1,0),令x=0,则y=﹣3,∴C(0,﹣3),∴AC,设点E(0,m),则AE CE=|m+3|,∵△ACE是等腰三角形,∴①当AC=AE∴m=3或m=﹣3(点C的纵坐标,舍去),∴E(3,0),②当AC=CE=|m+3|,∴m=﹣3∴E(0,﹣)或(0,﹣3),③当AE=CE|m+3|,∴m=﹣43,∴E(0,﹣43),即满足条件的点E的坐标为(0,3)、(0,﹣)、(0,﹣3)、(0,﹣43);(3)如图,存在,∵D(1,﹣4),∴将线段BD向上平移4个单位,再向右(或向左)平移适当的距离,使点B的对应点落在抛物线上,这样便存在点Q,此时点D的对应点就是点P,∴点Q的纵坐标为4,设Q(t,4),将点Q的坐标代入抛物线y=x2﹣2x﹣3中得,t2﹣2t﹣3=4,∴t =1+22或t =1﹣22, ∴Q (1+22,4)或(1﹣22,4),分别过点D ,Q 作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F ,G ,∵抛物线y =x 2﹣2x ﹣3与x 轴的右边的交点B 的坐标为(3,0),且D (1,﹣4), ∴FB =PG =3﹣1=2,∴点P 的横坐标为(1+22)﹣2=﹣1+22或(1﹣22)﹣2=﹣1﹣22, 即P (﹣1+22,0)、Q (1+22,4)或P (﹣1﹣22,0)、Q (1﹣22,4).【典例2】如图,抛物线2y x bx c =-++与直线122y x =+交于,C D 两点,其中点C 在y 轴上,点D 的坐标为7(3,)2。
二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专题讲义(对点法——一招制胜)
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二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专题讲义一、知识链接:点P(x,y)的平移方式平移后点的坐标规律沿x轴平移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x+a,y)左右平移,横坐标左减右加,纵坐标不变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x-a,y)沿y轴平移向上平移b 个单位长度(x,y+b)上下平移,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上加下减向下平移b 个单位长度(x,y-b)例1:如下图,线段AB平移得到线段BA'',已知A(-2,2),B(-3,-1)B'(3,1)则:点A'的坐标是例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其中已知A (-1,0),B (1,-2), C (3,1),则D点坐标?二、知识迁移例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D的顶点坐标分别为()11,yxA、()22,yxB、()33,yxC、()44,yxD,已知其中任意3个顶点的坐标,如何确定第4个顶点的坐标?∵AB∥CD,AB=CD∴边CD可看成由边BA向右、向上平移n个单位长度得到三、对点法即: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两组相对顶点的横坐标之和相等,纵坐标之和也相等.①若点A与点B相对,则点D与点C相对②若点A与点D相对,则点B与点C相对③若点A与点C相对,则点B与点D相对四、典型例题学习例4.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1,0),B(1,-2),C(3,1)点D是平面内一动点,若以点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点D的坐标是五、小试牛刀1.抛物线中的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三定一动”)例5.已知,抛物线2x y 2++-=x 与x 轴的交点为A 、B,与y 轴的交点为C,点M 是平面内一点,判断有几个位置能使以点M 、A 、B 、C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写出相应的坐标.思路点拨:先求出A (-1,0)B (2,0)C (0,2)设点M (x,y )①点A 与点B 相对⎩⎨⎧+=++=+-y x 200021 ∴⎩⎨⎧-==21y x②点A 与点C 相对⎩⎨⎧+=++=+-y x 020201 ∴⎩⎨⎧=-=23y x③点A 与点M 相对⎩⎨⎧+=++=+-200021y x ∴⎩⎨⎧==23y x∴ M (1,-2)或(-3,2)或(3,2)2.抛物线中的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两定两动”)例6.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 x +-=241y 与x 轴相交于点B(4,0),点Q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点P 在抛物线上,且以点O 、B 、Q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写出相应的点P 的坐标.思路点拨:此题与上一题方法一样,但需设出两动点坐标设点P (m ,m m +-241), Q(2,a)下面请您自己列出方程并解答:变式题:1.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421y 2-+=x x 与y 轴相交于点B(0,-4),点P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点Q 是直线x y -=上的动点,判断有几个位置能使以点P 、Q 、B 、O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写出相应的点Q 的坐标.变试题:2.如图,平面直角坐标中,32x y 2--=x 与x 轴相交于点A(-1,0),点C 的坐标是(2,-3),点P 抛物线上的动点,点Q 是x 轴上的动点,判断有几个位置能使以点A 、C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写出相应的点Q 的坐标.六、方法分享二次函数综合问题中,平行四边形的存在性问题,无论是“三定一动”,还是“两定两动”,甚至是“四动”问题,能够一招制胜的方法就是“对点法”,需要分三种情况,得出三个方程组求解。
压轴题06二次函数与特殊四边形存在性问题(四大类型)-2023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项训练(全
2023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项训练压轴题06二次函数与特殊四边形存在性问题(四大类型)题型一:二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例1.(2023•泽州县一模)综合与探究.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直线l交于B,C 两点,其中点A的坐标为(﹣2,0),点C的坐标为(﹣1,﹣4).(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和点B的坐标.(2)若P为直线l上一点,Q为抛物线上一点,当四边形OBPQ为平行四边形时,求点P的坐标.(3)如图2,若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D,连接AD,BD,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使∠MAB=∠ADB?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题型二:二次函数与矩形存在性问题例2.(2023•歙县校级模拟)如图,若二次函数y=ax2+bx+4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1,0)、B(4,0),与y轴交于点C,连接BC.(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Q是抛物线上一动点,在平面内是否存在点K,使以点B、C、Q、K为顶点,BC为边的四边形是矩形?若存在请求出点K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题型三: 二次函数与菱形存在性问题例3.(2023春•沙坪坝区校级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bx+c经过A(0,1),B (4,﹣1).直线AB交x轴于点C,P是直线AB上方且在对称轴右侧的一个动点,过P作PD⊥AB,垂足为D,E为点P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的对应点.(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当√5PD+PE的最大值时,求此时点P的坐标和√5PD+PE的最大值;(3)将抛物线y关于直线x=3作对称后得新抛物线y',新抛物线与原抛物线相交于点F,M是新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N是平面中任意一点,是否存在点N,使得以C,F,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N的坐标,并写出求解点N的坐标的其中一种情况的过程.题型四: 二次函数与正方形存在性问题例4.(2023•前郭县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4x+c与y轴相交于点A(0,2).(1)求c的值;(2)点B为y轴上一点,其纵坐标为m(m≠2),连接AB,以AB为边向右作正方形ABCD.①设抛物线的顶点为P,当点P在BC上时,求m的值;②当点C在抛物线上时,求m的值;③当抛物线与正方形ABCD有两个交点时,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一.解答题(共20小题)1.(2023春•兴化市月考)已知:二次函数y=ax2+2ax﹣8a(a为常数,且a>0)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点D.(1)分别求点A、B的坐标;(2)若△ABC是直角三角形,求该二次函数相应的表达式;(3)当a=12时,一次函数y=12x+b的图象过B点,与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交于Q点,N为一次函数图象上一点,过N点作y的平行线交二次函数图象于M点,当D、M、N、Q四点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N点的坐标.2.(2023春•沙坪坝区校级月考)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8(a≠0)与x轴交于点B(﹣4,0),点C(8,0),与y轴交于点A.点D的坐标为(0,4).(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点C的坐标.(2)如图1,点F为该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的一动点,过E作FE∥CD,交CD于点F,求EF+√55DF的最大值及此时点E的坐标.(3)如图2,在(2)的情况下,将原抛物线绕点D旋转180°得到新抛物线y',点N是新抛物线y'上一点,在新抛物线上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点D,E,M,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并写出其中一个点M的求解过程.3.(2023•武清区校级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x2+bx+3的图象与x轴交于A(﹣4,0),B(2,0)两点,与y轴交于点C.(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且满足AB平分∠CAQ,若存在,求出Q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点N为x轴上一动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使以B,C,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4.(2023春•承德县月考)已知二次函数y=14x2−32x−4与x数轴交于点A、B(A在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连接BC.发现:点A的坐标为,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拓展:如图1,点P是直线BC下方抛物线上一点,连接PB、PC,当△PBC面积最大时,求出P点的坐标;探究:如图2,抛物线顶点为D,抛物线对称轴交BC于点E,M是线段BC上一动点(M不与B、C两点重合),连接PM,设M点的横坐标为m(0<m<8),当m为何值时,四边形PMED为平行四边形?5.(2023春•梅江区校级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C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DOB,其中OA=1,OC=3.(1)若二次函数经过A、B、C三点,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在(1)条件下,在二次函数的对称轴l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 A+PC最小?若P点存在,求出P点坐标;若P点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1)条件下,若E为x轴上一个动点,F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使得B、C、E、F构成平行四边形时,求E点坐标.6.(2022秋•云州区期末)综合与探究如图,二次函数y=ax2+bx+4的图象经过x轴上的点A(6,0)和y轴上的点B,且对称轴为直线x=7 2.(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点E位于抛物线第四象限内的图象上,以OE,AE为边作平行四边形OEAF,当平行四边形OEAF 为菱形时,求点F的坐标与菱形OEAF的面积.(3)连接AB,在直线AB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AOP与△AOB相似,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2023春•开福区校级月考)【定义】对于函数图象上的任意一点P(x,y),我们把x+y称为该点的“雅和”,把函数图象上所有点的“雅和”的最小值称为该函数的“礼值”.根据定义回答问题:(1)①点P(9,10)的“雅和”为;(直接写出答案)②一次函数y=3x+2(﹣1≤x≤3)的“礼值”为;(直接写出答案)(2)二次函数y=x2﹣bx+c(bc≠0)(3≤x≤5)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点A与点B的“雅和”相等,若此二次函数的“礼值”为1﹣b,求b,c的值;(3)如图所示,二次函数y=x2﹣px+q的图象顶点在“雅和”为0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上,四边形OABC 是矩形,点B的坐标为(5,﹣3),点O为坐标原点,点C在x轴上,当二次函数y=x2﹣px+q的图象与矩形的边有四个交点时,求p的取值范围.8.(2023春•无锡月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二次函数y=ax2﹣2ax﹣3a(a>0)的图象分别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左侧),与y轴交于点C,过点B作BC的垂线交对称轴于点M,以BM、BC为邻边作矩形BMNC.(1)求A、B的坐标;(2)当点N恰好落在函数图象上时,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3)作点N关于MC的对称点N',则点N'能否落在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上,若能,请求出二次函数的表达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9.(2022秋•开福区校级期末)若凸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所夹锐角为60°,我们称这样的凸四边形为“美丽四边形”.(1)①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中,一定不是“美丽四边形”的有;②若矩形ABCD是“美丽四边形”,且AB=1,则BC=;(2)如图1,“美丽四边形”ABCD内接于⊙O,AC与BD相交于点P,且对角线AC,为直径,AP=2,PC=8,求另一条对角线BD的长;(3)如图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美丽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A(﹣2,0),C(1,0),B在第三象限,D在第一象限,AC与BD交于点O,且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6√3,若二次函数y=ax2+bx+c (a、b、c为常数,且a≠0)的图象同时经过这四个顶点,求a的值.10.(2022秋•南关区校级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2﹣2x+n(x>0)的图象记为G1,将G1绕坐标原点旋转180°得到图象G2,图象G1和G2合起来记为图象G.(1)若点P(﹣2,3)在图象G上,求n的值.(2)当n=﹣1时.①若O(t,1)在图象G上,求t的值.②当k≤x≤3(k<3)时,图象G对应函数的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2,直接写出k的取值范围.(3)当以A(﹣2,2),B(﹣2,﹣1),C(1,﹣1),D(1,2)为顶点的矩形ABCD的边与图象G有且只有3个公共点时,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11.(2022•株洲)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1)若a=1,b=3,且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1,1),求c的值;(2)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x1,0)、B (x2,0),其中x1<0<x2、|x1|>|x2|,且该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在矩形ABFE的边EF上,其对称轴与x轴、BE分别交于点M、N,BE与y轴相交于点P,且满足tan∠ABE=3 4.①求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的判别式的值;②若NP=2BP,令T=1a2+165c,求T的最小值.阅读材料:十六世纪的法国数学家弗朗索瓦•韦达发现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可表述为“当判别式Δ≥0时,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根x1、x2有如下关系:x1+x2=−b a,x1x2=ca”.此关系通常被称为“韦达定理”.12.(2023春•南关区月考)已知抛物线y=−12x2+bx+c(b、c是常数)的顶点B坐标为(﹣1,2),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l,点A为抛物线与x轴的右交点,作直线AB.点P是抛物线上的任意一点,其横坐标为m,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AB于点Q,过点P作PN⊥l于点N,以PQ、PN为边作矩形PQMN.(1)b=,c=.(2)当点Q在线段AB上(点Q不与A、B重合)时,求PQ的长度d与m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d的最大值.(3)当抛物线被矩形PQMN截得的部分图象的最高点纵坐标与最低点纵坐标的距离为2时,求点P的坐标.13.(2023春•南关区校级月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x 2+bx +c (b 、c 是常数)经过点A (﹣1,0)和点B (3,0).点P 在抛物线上,且点P 的横坐标为m . (1)求b 、c 的值;(2)当△P AB 的面积为8时,求m 的值;(3)当点P 在点A 的右侧时,抛物线在点P 与点A 之间的部分(包含端点)记为图象G ,设G 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纵坐标之差为h ,求h 与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4)点Q 的横坐标为1﹣3m ,纵坐标为m +1,以PQ 为对角线构造矩形,且矩形的边与坐标轴平行.当抛物线在矩形内部的点的纵坐标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或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时,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14.(2023•九台区校级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 =x 2﹣2ax ﹣a (a 为常数). (1)若点(2,﹣1)在抛物线上. ①求抛物线的表达式;②当x 为何值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2)若x ≤2a ,当抛物线的最低点到x 轴的距离恰好是1时,求a 的值;(3)已知A (﹣1,1)、B(−1,2a −12),连结AB .当抛物线与线段AB 有交点时,该交点为P (点P 不与A 、B 重合),将线段PB 绕点P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PM ,以PM 、P A 为邻边构造矩形PMQA .当抛物线在矩形PMQA 内部(包含边界)图象所对应的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32时,直接写出a 的值.15.(2023•靖江市校级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12x2+bx+32与x轴正半轴交于点A,且点A的坐标为(3,0),过点A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l.P是该抛物线上的任意一点,其横坐标为m,过点P作PQ⊥l于点Q,M是直线l上的一点,其纵坐标为﹣m+32,以PQ、QM为边作矩形PQMN.(1)求b的值.(2)当点Q与点M重合时,求m的值.(3)当矩形PQMN是正方形,且抛物线的顶点在该正方形内部时,求m的值.(4)当抛物线在矩形PQMN内的部分所对应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时.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16.(2022秋•临朐县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菱形OABC的顶点A(3,4),C 在x轴的负半轴,抛物线y=ax2+bx+c的对称轴x=2,且过点O,A.(1)求抛物线y=ax2+bx+c的解析式;(2)若在线段OA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P,求△P AO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3)若把抛物线y=ax2+bx+c沿x轴向左平移m个单位长度,使得平移后的抛物线经过菱形OABC的顶点B.直接写出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17.(2023•道外区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抛物线y=ax2﹣2ax+c经过点A (﹣4,0),点C(0,6),与x轴交于另一点B.(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D为第一象限抛物线上一点,连接AD,BD,设点D的横坐标为t,△ABD的面积为S,求S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点P为第四象限抛物线上一点,连接P A交y轴于点E,点F在线段BC上,点G在直线AD上,若tan∠BAD=12,四边形BEFG为菱形,求点P的坐标.18.(2023春•九龙坡区校级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12x2+bx+c与x轴交于A(﹣1,0),B(4,0),与y轴于点C,连接BC,D为抛物线的顶点.(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为直线BC下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过P作PE⊥BC于点E,过P作PF⊥x轴于点F,交直线BC于点G,求PE+PG的最大值,以及此时点P的坐标;(3)将抛物线y=12x2+bx+c沿射线CB方向平移,平移后的图象经过点H(2,﹣1),点M为D的对应点,平移后的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N,点Q为平移后的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且点Q在第一象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R,使得以点M,N,Q,R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请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R的坐标,并写出求解点R的坐标的其中一种情况的过程.19.(2023•安徽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C 1:y =−14x 2+bx +c 的图象与坐标轴交于A 、B 、C 三点,其中点A 的坐标为(0,8),点B 的坐标为(﹣4,0),点D 的坐标为(0,4).(1)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及点C 的坐标;(2)若点F 为该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的一动点,求△FCD 面积的最大值;(3)如图2,将抛物线C 1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5个单位得到抛物线C 2,M 为抛物线C 2上一动点,N 为平面内一动点,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 、N ,使得四边形DMCN 为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2023•九台区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x 2+bx +c (b 、c 是常数)经过点(﹣2,﹣1),点(1,2).点A 在抛物线上,且点A 的横坐标为m (m ≠0).以点A 为中心,构造正方形POMN ,PQ =2|m |,且PQ ⊥x 轴.(1)求该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2)若点B 是抛物线上一点,且在抛物线对称轴右侧.过点B 作x 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C ,连接BC .当BC =6时,求点B 的坐标;(3)若m <0,当抛物线在正方形内部的点的纵坐标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或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时,求m 的取值范围;(4)当抛物线与正方形PQMN 的边只有2个交点,且交点的纵坐标之差为34时,直接写出m 的值.。
二次函数中的平行四边形问题
学习过程一、复习预习(一)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的三种常用形式: (1)【一般式】已知抛物线上任意三点时,通常设解析式为 ,然后解三元方程组求解; (2)【顶点式】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和抛物线上另一点时,通常设解析式为 求解; (3)【交点式】已知抛物线与轴的交点的坐标时,通常设解析式为 。
(二)抛物线上两个点A (x 1,y ),B (x 2,y )之间的关系: (1)如果两点关于对称轴对称,则有对称轴2x 21x x +=;(2)两点之间距离公式:已知两点()()2211y ,x Q ,y ,x P ,则由勾股定理可得:221221)()(y y x x PQ -+-=练一练:已知A (0,5)和B (-2,3),则AB = 。
(3)中点公式:已知两点()()2211y ,x Q ,y ,x P ,则线段PQ 的中点M 为⎪⎭⎫⎝⎛++222121y y ,x x 。
练一练:已知A (0,5)和B (-2,3),则线段AB 的中点坐标是(4)如图:PG ∥X 轴,QG ∥Y 轴,P 点的横坐标为,G 点的横坐标为,纵坐标为,Q 点的纵坐标为,则线段PG=,QG=。
(三)求三角形的面积: (1)直接用面积公式计算;(2)割补法;(3)铅垂高法; 如图,过△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作出与水平线垂直的三条直线,外侧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叫△ABC 的“水平宽”(a ),中间的这条直线在△ABC 内部线段的长度叫△ABC 的“铅垂高”(h ).我们可得出一种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新方法:S △ABC =12ah ,即三角形面积等于水平宽与铅垂高乘积的一半。
B 铅垂高 水平宽haA(四)二次函数中三角形面积、周长的存在性问题解题思路:(1)如果是一个三角形面积为一个三角形面积的多少倍,则分别表示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去求解;如果是一个三角形面积为固定值,则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去表示面积去求解;如果是三角形周长最小,则做对称点去求解;如果是三角形面积最大,则划归为二次函数最值问题去求解。
平行四边形跟二次函数结合在一起的公式
平行四边形跟二次函数结合在一起的公式平行四边形跟二次函数结合在一起的公式有很多种,具体是哪种公式需要根据问题和具体情况来确定。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和二次函数的基本函数式设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长为b,高度为h,其中b和h都是正数,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S = b*h。
假设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则平行四边形上底和下底上的点的纵坐标分别为y1 = ax1^2 + bx1 + c 和y2 = ax2^2 + bx2 + c,其中x1和x2是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两个点的横坐标,则平行四边形的高度为:h = |y2 - y1|。
综上所述,平行四边形面积与二次函数的基本函数式的关系可以表示为:S = b*|ax2^2 + bx2 + c - ax1^2 - bx1 - c|。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和二次函数的导函数式设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分别为a和b(其中a>b),夹角为θ,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S = a * b * sin(θ)。
假设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则y的导函数为y' = 2ax + b。
给定两个底端点x1和x2,假设y'在x1和x2处的函数值分别为k和m,则其中的夹角θ为:θ= arctan(|k-m| / (1+km))。
由于正切函数的分母不能为0,因此需要保证km不等于-1。
综上所述,平行四边形面积与二次函数的导函数式的关系可以表示为:S = (|2ax1 + b - 2ax2 - b|) * (|2ax1 + b + 2ax2 + b|) * sin(arctan(|2ax1 + b - 2ax2 - b| / (1+2ax1+b)(2a*x2+b))) / 2a。
二次函数中平行四边形通用与解决方法
二次函数中平行四边形通用与解决方法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具有两组相对平行的边和相等的内角。
在二次函数中,我们可以通过确定二次函数的相关参数,来绘制出平行四边形。
一、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在二次函数中,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y = ax^2 + bx + c$其中,a表示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和大小,正数表示开口向上,负数表示开口向下;b表示二次函数的平移,正数表示向右平移,负数表示向左平移;c表示二次函数的平移,正数表示向上平移,负数表示向下平移。
二、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是指具有两组相对平行的边和相等的内角的四边形。
在二次函数图像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参数来使函数图像具有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三、绘制平行四边形的步骤1.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基础线段平行四边形的相对平行边为基础线段。
通过确定基础线段的两个端点,可以确定平行四边形的位置。
2.确定平行四边形的高度平行四边形的高度决定了函数图像在y轴上的平移。
通过调整参数c的值可以改变二次函数的平移,从而确定平行四边形的高度。
3.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宽度平行四边形的宽度是基础线段在x轴上的长度。
通过调整参数a和b的值可以改变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和大小,从而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宽度。
4.绘制函数图像根据确定的基础线段、高度和宽度,我们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对应的二次函数图像。
使用坐标轴绘制出函数图像,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四、解决方法1.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形状,求解对应的二次函数表达式如果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可以通过观察其特征来确定对应的二次函数表达式。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基础线段、高度和宽度确定参数a、b和c的值,从而得到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已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求解对应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如果已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可以通过分析参数a、b和c的值来确定对应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根据参数a的正负确定开口方向,根据参数b和c的值确定平移和缩放,从而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3.图形推导法通过观察二次函数图像的特征,可以推导出对应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二次函数存在性问题(菱形、平行四边形、矩形)
今天讲解二次函数背景下的四边形存在性问题.这里的四边形存在性问题,一般是以几种特殊的四边形为主,常考察的有平行四边形、菱形、 矩形、正方形.当然,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和四边形的存在性问题是一样, 如等腰三角形实际上和 菱形是一致的, 直角三角形和矩形是一样的, 等腰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是一致的.本文我们将重点讲解这类问题的求解逻辑以及注意事项,同时给大家理出一个比较通用的解题 模板.1如图,抛物线y = ax 2 + bx + 3 交x 轴于点A (−1, 0) 和点B (3, 0) ,与 y 轴交于点C ,连接BC , 交对称轴于点D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 P 是直线BC 上方的抛物线上点,连接PC ,PD .求 △PCD 的面积的最大值以及此时 点P 的坐标;(3)将抛物线y = ax 2 + bx + 3 向右平移 1 个单位得到新抛物线,新抛物线与原抛物线交于点E , 点F 是新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一点,点 G 是坐标平面内一点.当以D 、E 、F 、 G 四点为顶点的 四边形是菱形时,直接写出点F 的坐标,并写出求解其中一个点F 的坐标的过程.前两小问就不详说了,直接上结论, 抛物线解析式为y = −x 2 + 2x + 3 ;点 P | , | .( 3 15 )\2 4 )第 3 小问为菱形存在性问题, 以D 、E 、F 、 G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四个点中, D , E 是定点,F 是平移后新抛物线对称轴上的动点,由于点F 的横坐标是确定的,只有纵坐标在变化, 我们可以称其为“G 如果只需要点F 的坐标,那么没有必要求解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根据平移的性质,将原抛物线 向右平移 1 个单位长度, 那么原抛物线的对称轴也向右平移 1 个单位长度, 因此新抛物线的对称轴 为x = 2 ,几 F (2, m ) .但由于此时E 为量抛物线的交点,因此还是要把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求出 来,根据“左加右减”,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 = − (x −1)2+ 2(x −1) + 3 = −x 2 + 4x ,联立两抛物(|y = −x 2 + 2x + 3 ( 3 15 ) 线〈|ly = −x 2 + 4x ,解得E |\2 , 4 )| .菱形的探究相对是比较简单的,对于这类探究性问题,一般都是先从确定的信息入手.菱形是 以D 、E 、F 、 G 为顶点, 其中DE 为定线段,那么存在的可能有DE 是一条边,也可能是一条对 对角线.前面提到,等腰三角形和菱形的分析是一致的,这里我们结合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一 起分析.由于 G 是“自由点”,可以随机应变,因此讨论以D 、E 、F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 形.同样, 由于定线段DE 可能是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也可能是底边.当DE 为一条腰时,第一种情形是点D 为顶点,即DE = DF ,也即半动点F 到D 的距离和E 到D 的距离相等,因此点F 在以点D 为圆心, DE 为半径的圆上,作出该圆,如图 1 所示,可知此时圆与新抛物线的对称轴有两个交点F 1 ,F 2 ,结合图象可以判断,此时两个点应该都是满足的.那么 再加上对应的“自由点” G ,就是以DE 为边菱形了.当DE 为一条腰时, 另一种情形是点E 为顶点, 即ED = EF ,也即半动点F 到E 的距离和D 到E 的距离相等,因此点F 在以点E 为圆心, ED 为半径的圆上,作出该圆,如图 2 所示,可知此时 圆与新抛物线的对称轴同样有两个交点F 1 ,F 2 ,结合图象, 此时的F 3 存在和DE 共线的风险,因此后续需要检验一下.根据坐标可以知道,x E =,通常像这类圆心可能为两个点中点的,一般都要留个心眼, 检验一下.此时再加上对应的“自由点” G ,也是以DE 为边菱形.当DE 为底边时,则F 为顶点, 即FD = FE ,即 F 到线段DE 的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知此时F 在线段DE 的垂直平分线上,作出线段DE 的垂直平分线,如图 3 所示,可知此时有一个交点F 5 .加 上对应的“自由点” G ,此时便是以DE 为对角线的菱形.对于等腰三角形和菱形的存在性问题,如上图情形,我们称其为“两圆一线”法.由于这类题一般不需要书写完整过程,因此在解题过程中,把准备工作做好, 即对应的点坐标, 解析式等先求出来, 动点坐标假设好, 再把定线段DE ,半定线段DF 、EF 长度表示出来. 根据上 述分析,结合“两圆一线”分别使得三条线段两两相等建立方程,即DE = DF ,DE = EF ,DF = EF , 求解出动点坐标即可.(实际解题过程中, 一般使用线段平方的形式.此外, 只需关注下方解析中公 式计算部分即可,文字叙述部分可忽略)此题还是比较友善的,只需求出F 坐标.如果需要求解点G 的坐标,则还要加一个步骤.这里 以DEG 1F 1 为例,若要求 G 1 坐标,一般有两种比较常用的思路.一是利用菱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即F 1G 1 可以看成是DE 平移得来的, 那么点D → F 1 的平移变化也即点E → G 1 的平移变化. 二是利用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平分,因此EF 1 的中点也即DG 1 的中点,利用中点坐标求解出 G 1 坐标.这两种处理 在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中也是有力手段.(|y = −x 2 + 2x + 3 ( 3 15 ) 149 ( 149 )由题, y = −x 2 + 2x + 3 向右平移 1 个单位得到新抛物线y = − (x −1)2+ 2(x −1) + 3 = −x 2 + 4x ,联立〈|ly = −x 2 + 4x ,解得 E |\2 , 4 )| , 新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 2 ,设 F (2, m ) ,由于 D (1, 2) ,则DE 2 =,EF 2 = + m −2= m 2 − m +,DF 2 = 1+ (m − 2)2= m 2 − 4m + 5 ,①当DE 、DF 为一组邻边时,则 DE 2 = DF 2 ,即 = m 2 − 4m + 5 ,37 ( ) ( )②当ED 、EF 为一组邻边时,则 ED 2 = EF 2 ,即 = m 2 − m + ,16 8 16 11 ( 11)③当EF 为对角线时,则FD = FE ,即 m 2 − m + = m 2 − 4m + 5 , 2 16解得m = ,此时 F 的坐标为|2, | ;( ) ( ) ( 149 )( 11) 当F |2, |时, y F + y D = 2y E ,x D + x F = 2x E ,即 E 为D 、F 中点, 不合题意, 舍去; 15 229 \ 2 )综上, F 点的坐标为||\2, 2 + 4 )|| 或||\2, 2 − 4 )|| 或(2, 2) 或|\2, 56 )| . 56 \ 56 )解得m = 2 或m = ,此时F 的坐标为(2, 2) 或|2, | ,2 \ 2 )解得m = 2 土 4 ,此时 F 的坐标为||\2, 2 + 4 )|| 或||\2, 2 − 4 )|| ;53 15 2291 .已知二次函数y = ax2 + bx − 2(a 丰 0)与x 轴交于A ( −, 0) ,B (4, 0) ,与 y 轴交于点C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 连接AC ,BC ,点 P 是直线BC 下方抛物线上一点,过 P 作PD ∥AC 交直线BC 于点D ,PE ∥x 轴交直线BC 于点, E ,求△PDE 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 P 的坐标;(3) 在(2)的条件下, 将原抛物线沿x 轴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新抛物线,点 M 是新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 点 N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点, 当以点M 、 N 、P 、B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 时,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N 点的坐标;并任选其中一个N 点,写出求解过程.立〈y= − 2 x 2 + 4x − 2 ,解得D 7 , 11 .1-1如图 1,抛物线y = ax 2 + bx + 4 交x 轴于A (−2, 0) ,B (4, 0)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 AC , BC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 P 是拋物线上位于直线BC 上方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PQ ∥y 轴交BC 于点Q , 过点P 作PE ⊥ BC 于点E ,过点 E 作EF ⊥ y 轴于点F ,求出2PQ + EF 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3)如图 2,将抛物线y = ax 2 + bx + 4 沿着射线CB 的方向平移,使得新抛物线y ,过点(3,1) , 点D 为原抛物线y 与新抛物线y ,的交点,若点 G 为原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一动点,点H 为新抛物线y , 上一动点,直接写出所有使得以 A ,D , G ,H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点H 的坐标,并 把求其中一个点H 的坐标的过程写出来.抛物线解析式为y = − x 2 + x + 4 ;点 P | , | .相当于是沿着射线BC 方向平移,故舍去, 因此可得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 − x 2 + 4x − .联2 2 ( 1 13 y = − x 2 + x +4 \2 8 )这类平行四边的探究也并不难, 同样先从确定的信息入手.平行四边形是以A ,D ,G ,H 为 顶点,其中AD 是定线段, G 是半动点,H 在新的抛物线上.和菱形的讨论一样,我们要考虑AD 是 一条边的情形, 也要考虑AD 是对角线的情形.当 AD 是一条边时, 实际上此时也右两种情形,一是是平行四边形为ADHG ,也即AH ,DG 为 对角线;另一种则是平行四边形为ADGH ,也即 AG ,DH 为对角线.当然,不管是那种情形,由 于 AD 是一条边,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 GH 这条边可以看作是将AD 平移后得到1 (8 28 )2 \3 9 )第 3 小问中, 抛物线沿着射线CB 方向平移, 由于后续的点在新抛物线上, 因此还是要求出平移 后抛物线的解析式.这类沿着射线平移的,一般采用正交分解的形式平移,由点 C (0, 4) ,B (4, 0) 可 知,沿着射线 CB 平移,即向右平移t 个单位,则向下也平移t 个单位,因此假设平移后新抛物线的 解析式为y = − (x − t )2+ (x − t ) + 4 − t ,因为平移后经过点(3,1) ,代入可解得t = − 1 或t = 3 ,当 t = − 1 , 1 13的,由于半动点 G 在原抛物线对称轴x = 1 上,那么点 G 有可能是点 A 平移后得到的, 此时点H 就 是点D 平移后得到的,如图 1 所示;同理,当点 G 是点D 平移后得到的,那么此时点H 就是点A 平 移后得到的,如图 2 所示.设点 G (1, m ),根据平移的性质,结合点坐标的变化规律,当 A → G 时, 即(−2, 0) —(1, m ) ,则有D|2 , 8 )| —H | 2 , 8 + m )| ,由于点H 在新抛物线上, 且横坐标已知了,代入新抛物线即可 11 1 (13 213 13 13 (13 13 此外, 除了用平移性质得到H 点的坐标外,此时 AH 是一条对角线,也利用对角线相互平分, 则 A 、 H 的 中 点 和 D 、 G 的 中 点 是 同 一 个 , 利 用 中 点 坐 标 则 有 x A + x H = x D + x G ,故 13 13 13 (13 13 x H = x D + x G − x A = 2 ,将x = 2 代入新抛物线解析式,可求得H 点纵坐标y = − 8 ,故H | 2 , − 8 )|.当 AG 是一条对角线时, 则有x A + x G = x D + x H ,故 x H = x A + x G − x D = − ,代入新抛物线解析 277 ( 9 277式,可求得此时H 的纵坐标为 − ,故H |− , − | .8 2 8 ) 当 AD 是一条对角线时,则有x A + x D = x H + x G ,故 x H = x A + x D − x G = ,代入新抛物线解析式, 37 ( 1 37 可求得此时H 的纵坐标为 − ,故 H | , − | .8 2 8 )同样地,在解题过程中, 把准备工作做好,即对应的点坐标,解析式等先求出来,动点坐标假设好, 将点坐标表示列出来(通常都是横坐标),选定一个定点,如这里我们选定 x A ,将其与剩下 三点横坐标x D 、x G 、x H 两两组合,建立中点坐标关系式, 即x A + x D = x H + x G ,x A + x G = x D + x H 以 及x A + x H = x D + x G ,求解出点H 横坐标,再代入解析式中求出点H 纵坐标即可.求得纵坐标 8 + m = − 2 | 2 )| + 4 2 − 2 = − 8 ,此时H | 2 , − 8 )| . ( 7 11 (13 1113 (13 13)由题, 设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 = − (x − t )2+ (x − t ) + 4− t ,因为平移后经过点(3,1),代入可解得t = − 1 (舍) 或t = 3 ,2 2联立〈y = − 2 x 2 + 4x − 2 ,解得 D 7 , 11 , y = − x 2 + x + 4 \2 8 )则x A =−2 ,x D = ,x G = 1,设 H 点横坐标为x H ,①当AH 为一条对角线时,x A + x H = x D + x G ,则 x H = ,代入可求得此时H | , − | ; 9 ( 9 277 )1 (1 37 )综上, H 的坐标为| , − |或|− , − |或| , − | .( 1 13 ③当AD 为一条对角线时,x A + x D = x H + x G ,则x H = ,代入可求得此时H | , − | ;(13 13) ( 9 277 ) (1 37 )2 \2 8 )\ 2 8 ) \ 2 8 ) \2 8 )②当AG 为一条对角线时,x A + x G = x D + x H ,则x H = − ,代入可求得此时H |− , − | ;2 \ 2 8 ) 2 \ 2 8 )故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 − x 2 + 4x − ,1 13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ax2 + bx+ 3(a 0) 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右侧),且点A的坐标为( 3, 0) ,连接BC,过点A作AD∥BC交y轴于点D,OB= 3OA.(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 如图1,点E为射线AD上一点,点P为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一点,求四边形PBEC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3) 如图2,将原抛物线沿x轴正方向平移得到新抛物线y,y经过点C,平移后点A的对应点为点A,点N为线段AD的中点,点Q为新抛物线y的对称轴上一点,在新抛物线y上存在一点M,使以点M,Q,A,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并选择一个你喜欢的点写出求解过程.2.如图,抛物线y= x2 + bx+ c与x轴相交于点A(−1, 0) 和点B,交y轴于点C,tan 三ACO=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 如图1 ,P点为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点D是BC中点,连接PD,BD,PB.求△BDP面积的最大值以及此时P点坐标;,M为新抛物线对称轴上(3) 如图2,将抛物线向左平移 1 个单位长度,得到新的抛物线y1一点,N为直线AC上一动点,在(2) 的条件下,是否存在点M,使得以点P、B、M、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 21如图,已知抛物线y = ax 2 + bx − 4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 与y 轴交于点C ,且点A 的坐标 为(−2, 0) ,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 x − 4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 1,过点 A 作 AD ∥BC 交抛物线于点D (异于点 A ), P 是直线BC 下方抛物线上一 点,过点P 作PQ ∥y 轴, 交AD 于点Q ,过点 Q 作QR ⊥ BC 于点R ,连接PR .求△PQR 面积的最 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3) 如图 2,点 C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点C ,将抛物线沿射线 C A 的方向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新的抛物线y ,新抛物线y 与原抛物线交于点M ,原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有一动点 N ,平面直 角坐标系内是否存在一点K ,使得以 D ,M ,N ,K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 出点K 的坐标;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抛物线解析式为y = x 2 − x − 4 ;S △PQR 的最大值为 9,点P (4, −6) .第 3 小问中,抛物线沿着射线C A 方向平移, 由于点M 为两抛物线交点, 因此需求出平移后抛 物线的解析式.根据A (−2, 0) ,C (0, 4) ,可知Rt △AOC 中AO : OC : AC = 1: 2 : ,因此将抛物线沿着射线C A 方向平移2个单位长度,则相当于向下平移 4 个单位长度,向左平移 2 个单位长度,因此平移后的抛物线为y = 1 (x + 2)2− 3 (x + 2) − 4 − 4 = 1 x 2 − 1 x −10 ,联立〈y = x 2 − x −10,解4 2 4 2y = x 2 − x − 4( 1得M (6, −4) .又 BC : y = 1 x − 4 ,可知 AD : y = 1 x + 1,联立〈 y = 2 x + 1,解得D (10, 6) .2 2 |y = 1 x 2 − 3x − 4因为以D ,M ,N ,K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此时定线段是DM ,半动点为N ,自由点为K .和 前面讨论菱形、平行四边形时的流程基本大同小异,定线段DM 可能是矩形的边,也可能是矩形的 对角线,因此要分两种情形讨论.矩形的存在性问题和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是一致的,如本题 中,探究以D ,M ,N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同样地,先以直角三角形为例,那么D ,M ,1 3 4 2在实际解题中设 K (x , y ) 即可), 利用中点关系〈 M K D N ,则〈 K,整理得N 均有可能为直角顶点.当M 为直角顶点时,过M 作DM 垂线与对称轴交点即为点N 所在位置,如图 1 所示.对于N 点 坐标的求解,一方面,由于MN ⊥ DM ,则 k MN . k DM = − 1,结合点M 坐标,由此可求得直线MN 解 析式,将其与对称轴方程联立即可求得点N 坐标.另一方面,可以构造如图所示的K 型相似,即构DH MH1 腰直角三角形, 或者四边形中的正方形, 那么可以构造此类的K 型全等求解.在此直角三角形的基础上,加上自由点K ,就变成矩形问题了.对于矩形问题,同样可以求出点N 坐标后,利用平移关系或者对角线的中点关系,求相应的点K 的坐标.当然,如果是探究矩形 的存在性问题,也可以直接利用中点关系求得点K 的坐标.由点N (3, n ),设K (x K , y K ) (熟练后,(x + x = x + x (6 + x = 10 + 3 l y M + y K = y D + y N l−4 + y K = 6 + n 〈,再由对角线相等,即MK = DN ,代入即有1+ (y + 4)2= 49 + (16 − y )2,解得 y =,( 36 )同样适用.当D 为直角顶点时,三角形如图2 所示.同样, 加上自由点K ,就变成矩形问题了. 这里我们5 2 2 ( 44 )l y M + y N = y D + y K |y K = − \ 5 )对于直角三角形或矩形问题, 如上图情形,我们可以称其为“两线一圆”.若只求点N 坐标,一 般利用斜率关系,求出解析式后进一步求解.如果是矩形问题要求自由点的坐标,可以用对角线平 分且相等, 建立方程求解.当然, 先求点N ,利用点N 作为台阶进一步求解也是没问题的, 大家选 用自己顺手的方法即可.造 △MN 1G ∽△DMH ,利用 = ,可求出长度,进而得到点 N 坐标.更特殊地,如果是等以垂线方式求解.由于k DM = 2 ,则 k DN = − 5 ,故此时DN : y = − 5 x + 10 ,令x = 3 ,可解得N |\3, 5 )| , 由中点可知,〈(x M + x N = x D + x K ,可解得〈(|x K = − 16 ,此时 K −1,− 6 .l 5当N 为直角顶点时,则有NM ⊥ ND ,因此点N 在以DM 为直径的圆上.此种情形若只是求点N 坐标,策略比较多, 一方面,可以利用斜率, 由k ND . k NM= − 1求出点N 坐标;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线段长度求解,设DM 中点为为R ,则此时圆心为R ,因此NR = RD = DM ,由此也可求得点N 坐 标, 此外, 还可以利用勾股定理ND 2 + NM 2 = DM 2 .当加入自由点K ,变成矩形问题后,除了先求 出点N 坐标, 利用平移或中点求解点K 坐标外,也可以利用前面的对角线平分且相等来求解. 故此时K |7, | .此法借助的是矩形的对角线平分且相等的性质,该处理对于DM 是对角线的情形 \ 5 ) GM N G式和长度关系式子,即〈 M K D N 且MK 2 = DN 2 ,〈 M N D K 且MN 2 = DK 2 以及(x M + x D = x N + x K 4 2 4 2|l 4 2(x M + x K = x D + x N (6 + x = 10 + 3 (x = 7由MK 2 = DN 2 ,代入即有1+ (y + 4)2= 49 + (16 − y )2,解得 y = 36,故此时K 7,36;由MN 2 = DK 2 ,代入即有9 + (y +14)2 = 121+ (y − 6)2,解得 y = − 6 ,故此时K −1,− 6 ;(x M + x D = x N + x K (6 + 10 = 3 + x (x = 13 同样地,在解题过程中, 把准备工作做好,即对应的点坐标安排到位,动点坐标假设好,选定 一个定点, 如这里我们选定M ,将其与剩下三点横坐标D 、 N 、K 两两组合, 建立中点坐标关系 (x + x = x + x (x + x = x + xl y M + y K = y D + y N l y M + y N = y D + y K〈 且MD 2 = NK 2,利用方程组求解出对应的点K 的坐标. l y M + y D = y N + y K附:坐标平面内点A (x 1 , y 1 ) ,B (x 2 , y 2 ) ,其中x 1 丰 x 2 ,则过A 、B 两点的直线的斜率k =由题, 将抛物线沿着射线 C ,A 方向平移2个单位长度, 即将其向下平移 4 个单位长度, 向左平移 2 个单位长度, 因此平移后的抛物线为y =1(x + 2)2 − 3 (x + 2) − 4 − 4 = 1 x 2 − 1 x −10 , 联立〈y = x 2− x −10,解得M (6, −4) ,y = x 2 − x − 4( 1又 BC : y = 1 x − 4 ,可知 AD : y = 1 x + 1,联立〈 y = 2 x + 1,解得D (10, 6) ,2 2 |y = 1 x 2 − 3x − 4由M (6, −4) ,D (10, 6) ,设 N (3, n ) ,K (x , y ) ,①当MK 为一条对角线时,〈,即〈 ,整理得〈 , l y M + y K = y D + y N l −4 + y = 6 + n l n = y −105 \ 5 )②当MN 为一条对角线时,〈(x M + x N = x D + x K,即〈(6 + 3 = 10 + x,整理得〈(x = − 1l y M + y N = y D + y K l −4 + n = 6 + y l n = 10 + y5 \ 5 )③当MD 为一条对角线时,〈 ,即〈 ,整理得〈l y M + y D = y N + y K l−4 + 6 = n + y l n = 2 − y由MD 2 = NK 2 ,代入即有116 = 100 + (2 − 2y )2,解得y =− 1 或y = 3 ,故此时K (13, −1) 或(13,3) ; ( 36 ) ( 6 )综上, 点K 的坐标为|7, |或|−1,− |或(13, −1) 或(13,3) .\ 5 ) \ 5 ) y 1 − y 2. x 1 − x 21.如图1,二次函数y= ax2 + bx+ c(a丰0)与x轴交于点A(−2, 0) 、点B(点A在点B左侧),与y轴交于点C(0,3) ,tan 三CBO= .(1)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2)如图2,点P是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一点,PD∥y轴交BC于D,PE∥BC交x轴于点E,求PD+ BE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3) 在(2) 的条件下,当PD+ BE取最大值时,连接PC,将△PCD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90。
二次函数与特殊四边形存在问题(学生版)
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专题---- 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模型解读】考虑到求证平行四边形存在,必先了解平行四边形性质: (1)对应边平行且相等; (2)对角线互相平分.这是图形的性质,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将其性质运用在在坐标系中: (1)对边平行且相等可转化为:A B D CAB DC x x x x y y y y -=-⎧⎨-=-⎩,可以理解为点B 移动到点A ,点C 移动到点D ,移动路径完全相同.(2)对角线互相平分转化为:2222A CB DAC BD x x x x y y y y ++⎧=⎪⎪⎨++⎪=⎪⎩,可以理解为AC 的中点也是BD 的中点.【小结】虽然由两个性质推得的式子并不一样,但其实可以化为统一:A B D C A C D BA B D C AC D B x x x x x x x x y y y y y y y y -=-+=+⎧⎧→⎨⎨-=-+=+⎩⎩, 2222A CB DAC BD x x x x y y y y ++⎧=⎪⎪⎨++⎪=⎪⎩→A C B D A C B D x x x x y y y y +=+⎧⎨+=+⎩. 当AC 和BD 为对角线时,结果可简记为:A C B D +=+(各个点对应的横纵坐标相加)y D -y Cx D -x Cy A -y Bx A -x BABC DDCBA引例:已知A (1,1)、B (3,2),点C 在x 轴上,点D 在y 轴上,且以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C 、D 坐标.【分析】设C 点坐标为(m ,0),D 点坐标为(0,n ),又A (1,1)、B (3,2). (1)当AB 为对角线时,130120m n +=+⎧⎨+=+⎩,解得43m n =⎧⎨=⎩,故C (4,0)、D (0,3);(2)当AC 为对角线时,130102m n +=+⎧⎨+=+⎩,解得21m n =⎧⎨=-⎩,故C (2,0)、D (0,-1);(3)当AD 为对角线时,103120m n +=+⎧⎨+=+⎩,解得21m n =-⎧⎨=⎩,故C (-2,0)、D (0,1).【动点综述】“三定一动”的动点和“两定两动”的动点性质并不完全一样,“三定一动”中动点是在平面中,横纵坐标都不确定,需要用两个字母表示,这样的我们姑且称为“全动点”,而有一些动点在坐标轴或者直线或者抛物线上,用一个字母即可表示点坐标,称为“半动点”.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虽然动点数量不同,但本质都是在用两个字母表示出4个点坐标.若把一个字母称为一个“未知量”也可理解为:全动点未知量=半动点未知量×2.找不同图形的存在性最多可以有几个未知量,都是根据图形决定的,像平行四边形,只能有2个未知量.究其原因,在于平行四边形两大性质: (1)对边平行且相等; (2)对角线互相平分.但此两个性质统一成一个等式: A C B DAC BD x x x x y y y y +=+⎧⎨+=+⎩,两个等式,只能允许最多存在两个未知数,即我们刚刚所讲的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最多只能存在2个未知量.【模型实例】1.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4经过A(﹣1,0),B(4,0)两点,交y轴于点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连接BC,求直线BC的解析式;(3)请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P,使AP+PC的值最小,求点P的坐标,并求出此时AP+PC的最小值;(4)点M为x轴上一动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得以A、C、M、N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将抛物线y=ax2(a≠0)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抛物线H:y=a(x﹣h)2+k.抛物线H与x轴交于点A,B,与y轴交于点C.已知A(﹣3,0),点P是抛物线H上的一个动点.(1)求抛物线H的表达式;(2)如图1,点P在线段AC上方的抛物线H上运动(不与A,C重合),过点P作PD⊥AB,垂足为D,PD 交AC于点E.作PF⊥AC,垂足为F,求△PEF的面积的最大值;(3)如图2,点Q是抛物线H的对称轴l上的一个动点,在抛物线H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点A,P,C,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如图,抛物线y=ax2+bx﹣3的图象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点B,交y轴于点D(0,3).(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点P(m,0)为线段OB上一动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EF,分别交抛物线与直线l于点E,F,连接CE,CF,BE,求四边形CEBF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m的值;(3)点M为y轴右侧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M作直线MN∥AC交直线l于点N,是否存在点M,使以A,C,M,N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课后练习】1.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38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C,与y轴交于点B,直线y=34x+3经过A、B两点.(1)求b、c的值.(2)若点P是直线AB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过点P作PF⊥x轴于点F,交直线AB于点D,求线段PD 的最大值.(3)在(2)的结论下,连接CD,点Q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动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G,使得以C、D、G、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G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已知,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点为A(﹣1,0)和点B,与y轴交点为C(0,﹣3),直线L:y=kx﹣1与抛物线的交点为点A和点D.(1)求抛物线和直线L的解析式;(2)如图,点M为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A、D重合),当点M在直线L下方时,过点M作MN∥x轴交L 于点N,求MN的最大值;(3)点M为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A、D重合),M'为直线AD上一动点,是否存在点M,使得以C、D、M、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专题---- 菱形存在性问题【模型解读】作为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我们已经知道可以从以下几种方式得到菱形: (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坐标系中的菱形存在性问题也是依据以上去得到方法.和平行四边形相比,菱形多一个“对角线互相垂直”或“邻边相等”,故若四边形ABCD 是菱形,则其4个点坐标需满足:A CB D AC BD x x x x y y y y ⎧+=+⎪⎪+=+⎨=即根据菱形的图形性质,我们可以列出关于点坐标的3个等式, 故菱形存在性问题点坐标最多可以有3个未知量.因此就常规题型而言,菱形存在性至少有2个动点,多则有3个动点,可细分如下两大类题型: (1)2个定点+1个半动点+1个全动点 (2)1个定点+3个半动点引例:如图,在坐标系中,A 点坐标(1,1),B 点坐标为(5,4),点C 在x 轴上,点D 在平面中,求D 点坐标,使得以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分析】设C 点坐标为(m ,0),D 点坐标为(p ,q ). (1)当AB 为对角线时,由题意得:(AB 和CD 互相平分及AC =BC ) ()()()()2222151********m p q m m ⎧+=+⎪⎪+=+⎨⎪-+-=-+-⎪⎩,解得:398985m p q ⎧=⎪⎪⎪=⎨⎪⎪=⎪⎩(2)当AC 为对角线时,由题意得:(AC 和BD 互相平分及BA =BC )()()()()2222151041514504m p qm ⎧+=+⎪⎪+=+⎨⎪-+-=-+-⎪⎩,解得:223m p q =⎧⎪=-⎨⎪=-⎩或843m p q =⎧⎪=⎨⎪=-⎩ (3)当AD 为对角线时,由题意得:()()()()2222151401514110p mq m ⎧+=+⎪⎪+=+⎨⎪-+-=-+-⎪⎩,解得:153m p q ⎧=+⎪⎪=+⎨⎪=⎪⎩153m p q ⎧=-⎪⎪=-⎨⎪=⎪⎩【模型实例】1.如图,已知直线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B 、C 两点,抛物线y =ax 2+3x +c 经过B 、C 两点,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 ,点E 的坐标为.(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点E ,F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直线l 对称,Q 点是对称轴上一动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以E 、F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x+2交x轴于点A、B,交y轴于点C.(1)求△ABC的面积;(2)如图,过点C作射线CM,交x轴的负半轴于点M,且∠OCM=∠OAC,点P为线段A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点,过点P作AC的垂线交CM于点G,求线段PG的最大值及点P的坐标;(3)将该抛物线沿射线AC方向平移个单位后得到的新抛物线为y′=ax2+bx+c(a≠0),新抛物线y′与原抛物线的交点为E,点F为新抛物线y′对称轴上的一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点Q,使以点A、E、F、Q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A,B(﹣1,0)两点,与y轴交于点C,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2.(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已知k为正数,当0<x≤1+k时,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m,n,且m+n=,求k的值;(3)点P是平面内任意一点,在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以点A,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课后练习】1.如图1,抛物线y=ax2+bx+c与x轴相交于点B、C(点B在点C左侧),与y轴相交于点A.已知点B坐标为B(1,0),BC=3,△ABC面积为6.(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点P为直线AC下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作PD∥AB,交线段AC于点D.求PD长度的最大值及此时P点的坐标;(3)如图2,将抛物线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新的抛物线,M为新抛物线对称轴l上一点,N为平面内一点,使得以点A、B、M、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请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并写出求解其中一个N点坐标的过程.2.如图,抛物线y=ax2+bx+3交x轴于点A(﹣1,0)和点B(3,0),与y轴交于点C,连接BC,交对称轴于点D.(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是直线BC上方的抛物线上一点,连接PC,PD.求△PCD的面积的最大值以及此时点P的坐标;(3)将抛物线y=ax2+bx+3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新抛物线,新抛物线与原抛物线交于点E,点F是新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一点,点G是坐标平面内一点.当以D、E、F、G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时,直接写出点F的坐标,并写出求解其中一个点F的坐标的过程.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专题---- 矩形存在性问题【模型解读】矩形的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3)有三个角为直角的四边形.【题型分析】矩形除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之外,还有“对角线相等”或“内角为直角”,因此相比起平行四边形,坐标系中的矩形满足以下3个等式:A CB D AC BD x x x x y y y y ⎧+=+⎪⎪+=+⎨=(AC 为对角线时)因此在矩形存在性问题最多可以有3个未知量,代入可以得到三元一次方程组,可解. 确定了有3个未知量,则可判断常见矩形存在性问题至少有2个动点,多则可以有3个. 题型如下:(1)2个定点+1个半动点+1个全动点; (2)1个定点+3个半动点.引例:已知A (1,1)、B (4,2),点C 在x 轴上,点D 在坐标系中,且以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求D 点坐标.【分析】设C 点坐标为(a ,0),D 点坐标为(b ,c ),又A (1,1)、B (4,2). 先考虑平行四边形存在性:(1)AB 为对角线时,14120a b c +=+⎧⎨+=+⎩,满足此条件的C 、D 使得以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另外AB =CD=综合以上可解:323a b c =⎧⎪=⎨⎪=⎩或233a b c =⎧⎪=⎨⎪=⎩.故C (3,0)、D (2,3)或C (2,0)、D (3,3).(2)AC为对角线时,14102a bc+=+⎧⎨+=+⎩,另外AC=BD得:143531abc⎧=⎪⎪⎪=⎨⎪⎪=-⎪⎩.故C14,03⎛⎫⎪⎝⎭、D5,13⎛⎫-⎪⎝⎭.(3)AD为对角线时,14120b ac+=+⎧⎨+=+⎩,另外AD=BC综合以上可解得:431331abc⎧=⎪⎪⎪=⎨⎪⎪=⎪⎩.故C14,03⎛⎫⎪⎝⎭、D13,13⎛⎫⎪⎝⎭.【小结】这个方法是在平行四边形基础上多加一个等式而已,剩下的都是计算.【模型实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y=ax2+x+c经过A(﹣2,0),B(0,4)两点,直线x=3与x轴交于点C.(1)求a,c的值;(2)经过点O的直线分别与线段AB,直线x=3交于点D,E,且△BDO与△OCE的面积相等,求直线DE 的解析式;(3)P是抛物线上位于第一象限的一个动点,在线段OC和直线x=3上是否分别存在点F,G,使B,F,G,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BF为一边的矩形?若存在,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抛物线y=ax2+2x+c的对称轴是直线x=1,与x轴交于点A,B(3,0),与y轴交于点C,连接AC.(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已知点D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D作DM⊥x轴,垂足为点M,DM交直线BC于点N,是否存在这样的点N,使得以A,C,N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已知点E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点,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F,使以点B、C、E、F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3交x轴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交y轴于点E,一次函数y=x+1与抛物线交于A、D两点,交y轴于点C,且D(4,5).(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是第四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点,过点作PQ⊥AD交AD于点Q,求PQ的最大值以及相应的P点坐标;(3)将抛物线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新抛物线,新抛物线与原抛物线交于点R,M点在原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在平面内是否存在点N,使得以点A、R、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N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课后练习】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A(﹣2,0)、B(4,0)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且OC=2OA.(1)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直线y=kx+1(k>0)与y轴交于点D,与抛物线交于点P,与直线BC交于点M,记m=,试求m 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m取最大值时,点Q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点N是坐标平面内的一点,是否存在这样的点Q、N,使得以P、D、Q、N四点组成的四边形是矩形?如果存在,请求出点N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D(2,3)在该抛物线上,直线AD与y轴相交于点E,点F是直线AD上方的抛物线上的动点.(1)求该抛物线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关系式;(2)当点F到直线AD距离最大时,求点F的坐标;(3)如图,点M是抛物线的顶点,点P的坐标为(0,n),点Q是坐标平面内一点,以A,M,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AM为边的矩形.①求n的值;②若点T和点Q关于AM所在直线对称,求点T的坐标.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专题----正方形存在性问题【模型解读】作为特殊四边形中最特殊的一位,正方形拥有更多的性质,因此坐标系中的正方形存在性问题变化更加多样,从判定的角度来说,可以有如下:(1)有一个角为直角的菱形;(2)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3)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依据题目给定的已知条件选择恰当的判定方法,即可确定所求的点坐标.从未知量的角度来说,正方形可以有4个“未知量”,因其点坐标满足4个等量关系,考虑对角线性质,互相平分(2个)垂直(1个)且相等(1个).从动点角度来说,关于正方形存在性问题可分为:(1)2个定点+2个全动点;(2)1个定点+2个半动点+1个全动点;甚至可以有:(3)4个半动点.不管是哪一种类型,要明确的是一点,我们肯定不会列一个四元一次方程组求点坐标!常用处理方法:思路1:从判定出发若已知菱形,则加有一个角为直角或对角线相等;若已知矩形,则加有一组邻边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垂直;若已知对角线互相垂直或平分或相等,则加上其他条件.思路2:构造三垂直全等若条件并未给关于四边形及对角线的特殊性,则考虑在构成正方形的4个顶点中任取3个,必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已知两定点,则可通过构造三垂直全等来求得第3个点,再求第4个点.引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1),B(4,3),在平面中求C、D使得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如图,一共6个这样的点C 使得以A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至于具体求点坐标,以1C 为例,构造△AMB ≌△1C NA ,即可求得1C 坐标.至于像5C 、6C 这两个点的坐标,不难发现,5C 是3AC 或1BC 的中点,6C 是2BC 或4AC 的中点.题无定法,具体问题还需具体分析,如上仅仅是大致思路.【模型实例】1.如图,某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y =x 2+mx +n 的图象交点为A (﹣1,0),B (4,5).(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C 为抛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当AC 与BC 的和最小时,点C 的坐标为 (1,2) ;(3)点D 为抛物线位于线段AB 下方图象上一动点,过点D 作DE ⊥x 轴,交线段AB 于点E ,求线段DE 长度的最大值;(4)在(2)条件下,点M 为y 轴上一点,点F 为直线AB 上一点,点N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点,若以点C ,M ,F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请直接写出点N 的坐标.2.如图,抛物线y=x2+bx+c经过A(﹣3,0),B(1,0)两点,与y轴交于点C,P为y轴上的动点,连接AP,以AP为对角线作正方形AMPN.(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正方形AMPN与△AOP面积之比为5:2时,求点P的坐标;(3)当正方形AMPN有两个顶点在抛物线上时,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3.如图,抛物线y=x2+2x的顶点为A,与x轴交于B、C两点(点B在点C的左侧).(1)请求出A、B、C三点的坐标;(2)平移抛物线,记平移后的抛物线的顶点为D,与y轴交于点E,F为平面内一点,若以A、D、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且平移后的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轴右侧,请求出满足条件的平移后抛物线的表达式.【课后练习】1.已知抛物线L:y=﹣ax2+2ax+c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且AB=4.(1)求A、B两点的坐标;(2)将抛物线L沿x轴翻折后得到的新抛物线记为L',且记L和L'的顶点分别记为M、M',要使点A、B、M、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请求抛物线L的解析式.。
二次函数四边形面积最值问题
二次函数四边形面积最值问题在数学中,二次函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函数形式,它的图像呈现出一个开口向上或向下的抛物线形状,而且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在解决四边形面积最值问题时,二次函数可以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四边形面积最值问题。
一、四边形面积最值问题的定义四边形面积最值问题是指,在给定的四边形中,找出一个能够使其面积最大或最小的方法。
这种问题在实际中非常常见,例如建筑物、设计图、地形图等等。
在解决这种问题时,我们需要利用数学中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来求解。
二、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二次函数是指形如 y=ax^2+bx+c 的函数,其中 a、b、c 为常数,且 a 不等于零。
它的图像呈现出一个开口向上或向下的抛物线形状,具有以下性质:1、当 a>0 时,图像开口向上,表示函数在 x 轴左右两侧的函数值逐渐增大;当 a<0 时,图像开口向下,表示函数在 x 轴左右两侧的函数值逐渐减小。
2、当 a>0 时,函数的最小值为 c-b^2/4a,此时函数的最小值点为 (-b/2a, c-b^2/4a);当 a<0 时,函数的最大值为 c-b^2/4a,此时函数的最大值点为 (-b/2a, c-b^2/4a)。
3、函数的对称轴为 x=-b/2a,即函数图像关于直线 x=-b/2a 对称。
三、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四边形面积最值问题的方法在解决四边形面积最值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来求解。
具体方法如下:1、将四边形的面积表示为一个二次函数。
对于一个给定的四边形,我们可以将其面积表示为一个关于其中一个变量的二次函数,例如对于一个梯形,其面积可以表示为S=(a+b)h/2,其中 a、b、h 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将其化简后可得 S=(a/2)h+(b/2)h,将其表示为关于 h 的二次函数可得S=(a+b)/2*h-(ab/2)。
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四边形的面积表示为一个关于其中一个变量的二次函数。
重难点06 二次函数中四边形的存在性问题(原卷版)
重难点06 二次函数中四边形的存在性问题类型一:已知三点的平行四边形问题1、 知识内容:已知三点后,其实已经固定了一个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一半),如图ABC ∆.第四个点M 则有3种取法,过3个顶点作对边的平行线且取相等长度即可(如图中3个M 点).2、 解题思路:(1) 根据题目条件,求出已知3个点的坐标;(2) 用一点及其对边两点的关系,求出一个可能点;(3) 更换顶点,求出所有可能的点; (4) 根据题目实际情况,验证所有可能点是否满足要求并作答.类型二:存在动边的平行四边形问题1、 知识内容:在此类问题中,往往是已知一条边,而它的对边为动边,需要利用这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列出方程,进而解出相关数值.更复杂的有,一组对边的两条边长均为变量,需要分别表示后才可列出方程进行求解.2、 解题思路:(1) 找到或设出一定平行的两条边(一组对边);(2) 分别求出这组对边的值或函数表达式;(3) 列出方程并求解;(4) 返回题面,验证求得结果.一、填空题 1.(2020·浙江·九年级期中)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4(0)y x x c c =--+>的顶点为D ,与y 轴的交点为C ,过点C 的直线CA 与抛物线交于另一点A (点A 在对称轴左侧),点B 在AC 的延长线上,连结,,OA OB DA 和3,5BC DB AC =.当四边形AOBD 是平行四边形时,则点A 的坐标为_______. 能力拓展技巧方法二、解答题2.(2020·浙江温州·模拟预测)如图,直线l :112y x =-+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B 、C ,经过B 、C 两点的抛物线 2y x bx c =++ 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 在直线l 下方的抛物线上,过点P 作//PD x 轴交l 于点D ,//PE y 轴交l 于点E ,求PD PE +的最大值;(3)设F 为直线l 上的点,点P 仍在直线l 下方的抛物线上,以A 、B 、P 、F 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构成平行四边形?若能,求出点F 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3.(2022·浙江湖州·一模)如图已知二次函数2y x bx c =++(b ,c 为常数)的图像经过点(3,1)A -,点(0,4)C -,顶点为点M ,过点A 作AB x ∥轴,交y 轴于点D ,交二次函数2y x bx c =++的图象于点B ,连接BC .(1)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及点M 的坐标;(2)若将该二次函数图象向上平移(0)m m >个单位,使平移后每到的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落在ABC 的内部(不包括ABC 的边界),求m 的取值范围;(3)若E 为y 轴上且位于点C 下方的一点,P 为直线AC 上一点,在第四象限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Q ,使以C 、E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求出点Q 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2020·浙江温州·九年级阶段练习)如图,抛物线y=﹣x2+2x+3与y轴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 左侧),与y轴相较于点C,顶点为D.(1)直接写出A、B、C三点的坐标;(2)连接BC,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点P为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F∥DE交抛物线于点F,设点P的横坐标为m;①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PF的长,并求出当m为何值时四边形PEDF为平行四边形?②设△BCF的面积为S,求S与m的函数关系式.5.(2021·浙江·嘉兴一中一模)已知抛物线y=a(x-m)2+n与y轴交于点A,它的顶点为点B,点A、B 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分别为C、D.若A、B、C、D中任何三点都不在一直线上,则称四边形ABCD为抛物线的伴随四边形,直线AB为抛物线的伴随直线.(1)如图1,求抛物线y=(x-3)2+1的伴随直线的解析式.(2)如图2,若抛物线y=a(x-m)2+n(m>0)的伴随直线是y=x-3,伴随四边形的面积为12,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3)如图3,若抛物线y=a(x-m)2+n的伴随直线是y=-2x+b(b>0),且伴随四边形ABCD是矩形.①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m、n的值;②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BD是一个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2022·浙江台州·模拟预测)如图,抛物线21=-++2y x bx c 的图象经过点C (0,2),交x 轴于点A (﹣1,0)和B ,连接BC ,直线y =kx +1与y 轴交于点D ,与BC 上方的抛物线交于点E ,与BC 交于点F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及点B 的坐标;(2)求EF DF的最大值及此时点E 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若点M 为直线DE 上一点,点N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点,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 和点N ,使得以点B 、D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2016·浙江·海盐县滨海中学九年级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经过A (﹣4,0),B (0,﹣4),C (2,0)三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M 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点M 的横坐标为m ,△AMB 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m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 的最大值;(3)若点P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点Q 是直线y =﹣x 上的动点,判断有几个位置能使以点P ,Q ,B ,O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要求PQ OB ∥),直接写出相应的点Q 的坐标.8.(2022·浙江金华·一模)如图,把两个全等的Rt AOB 和Rt COD 分别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直角边OB 、OD 在x 轴上.已知点()2,4A ,过A 、C 两点的直线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E 、F ,抛物线2y ax bx c =++经过O 、A 、C 三点.(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点G 为抛物线上位于线段OC 所在直线上方部分的一动点,求G 到直线OC 的最大距离和此时点G 的坐标;(3)点P 为线段OC 上一个动点,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M ,交x 轴于点N ,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得四边形ABPM 的边AM 与边BP 相等?若存在,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2020·浙江宁波·九年级期中)如图,抛物线y =﹣213222x x ++与x 轴交于点A ,点B ,与y 轴交于点C ,点D 与点C 关于x 轴对称,点P 是x 轴上的一个动点,设点P 的坐标为(m ,0),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l 交抛物线于点Q .(1)求点A 、点B 、点C 的坐标;(2)求直线BD 的解析式;(3)当点P 在线段OB 上运动时,直线l 交BD 于点M ,试探究m 为何值时,四边形CQMD 是平行四边形;(4)在点P 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点Q ,使△BDQ 是以BD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2020·浙江·浣江教育九年级期中)如图,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的图象经过点(1,0)A ,(3,0)B -,与y 轴交于点C ,抛物线的顶点为D ,对称轴与x 轴相交于点E ,连接BD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上点B 和点D 之间是否存在一点H 使得四边形OBHC 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四边形OBHC的最大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直线BD 上有一点P ,使得PE PC =时,过P 作PF x ⊥轴于F ,点M 为x 轴上一动点,N 为直线PF 上一动点,G 为抛物线上一动点,当以点F ,N ,G ,M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正方形时,求点M 的坐标.11.(2022·浙江·舟山市定海区第七中学一模)【基础巩固】(1)如图1,AC ∥DF ,Rt △ABC ≌Rt △DEF ,连结AD ,BE ,求证:四边形ABED 是平行四边形.【尝试应用】(2)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A ,B 的坐标分别是A (1,3),B (4,1),点C 在x 轴上,点D 在y 轴上.若以AB 为边,其余两个顶点为C ,D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C ,D 的坐标.【拓展提高】(3)如图3,抛物线y =x 2﹣4x +3与直线y =x +3交于C ,D 两点,点E 是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在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以CD 为边,其余两个顶点为E ,F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2.(2021·浙江金华·九年级期中)如图,已知抛物线24y ax bx =++经过(1,0)A -,(4,0)B 两点,交y 轴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连接BC ,求直线BC 的解析式;(3)请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P ,使AP PC +的值最小,求点P 的坐标,并求出此时AP PC +的最小值;(4)点M 为x 轴上一动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N ,使得以A 、C 、M 、N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3.(2021·浙江·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443y x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C ,抛物线2(0)y ax bx c a =++≠经过A 、C 两点,与x 轴的另一交点为点B .(1)求A 、C 两点的坐标;(2)当ABC 为轴对称图形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当ABC 关于y 轴成轴对称时,若点M 、N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且有//MN x 轴,点P 是x 轴上的动点,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一点Q ,使以M 、N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构成正方形?若存在,求出Q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4.(2020·浙江·九年级期中)如图,已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333y x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点F 是点B 关于x 轴的对称点,抛物线233y x bx c =++经过点A 和点F ,与直线AB 交于点C .(1)求A 和F 的坐标,并求出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点P 是直线AC 下方的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连结,PA PB .求PAB △的最大面积并写出点P 的坐标; (3)点Q 是抛物线上一点,点D 在x 轴上,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以,,,A P D Q 为顶点且AP 为边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5.(2020·浙江绍兴·模拟预测)定义:如果一条直线把一个封闭的平面图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我们把这条直线称为这个平面图形的一条中分线.如三角形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三角形的一条中分线.(1)按上述定义,分别作出图1,图2的一条中分线.(2)如图3,已知抛物线2132y x x m =-+与x 轴交于点(2,0)A 和点B ,与y 轴交于点C ,顶点为D . ①求m 的值和点D 的坐标;②探究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 ,使得以A ,C ,D ,P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一条中分线经过点O .若存在,求出中分线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6.(2020·浙江省温岭市第四中学九年级期中)如图,点A、D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y轴正半轴上的点,B、C分别在x轴的负半轴和x轴的正半轴上,且OA=OB=6,BD=AC,OC=m,E、F、G分别是AB、CD、BC的中点.(1)求证:BD⊥AC;(2)用含m的式子表示△EFG的面积,并直接写出当∠BDO=4∠ACD时.△EFG的面积:(3)抛物线l₁:y=ax²+bx+c经过 A、B、C三点,顶点为P.①求a的值(用m的式子表示),并判断是否存在m的值,使得四边形APDC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此时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②连结AF,当经过G、O、F三点的抛物线h与抛物线l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点Q是△AEF的外接圆上的动点,求GQ的最小值与最大值的和.。
二次函数存在性之四边形(附带答案)
专题一:二次函数存在性之四边形存在性—平行四边形1.如图,是将抛物线y=﹣x2平移后得到的抛物线,其对称轴为x=1,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A(﹣1,0),另一个交点为B,与y轴的交点为C.(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若点N为抛物线上一点,且BC⊥NC,求点N的坐标;(3)点P是抛物线上一点,点Q是一次函数y= 32x+ 32的图象上一点,若四边形OAPQ为平行四边形,这样的点P、Q是否存在?若存在,分别求出点P,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如图,抛物线y=2mx2−2x与x轴的负半轴交于点A,对称轴经过顶点B与x轴交于点M.(1)求抛物线的顶点B的坐标(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2)连结BO,若BO的中点C的坐标为( −32,3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当E在直线BM上时,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D,使以A、C、D、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D的坐标.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且OA=4,OC=3,若抛物线经过O,A两点,且顶点在BC边上,对称轴交BE于点F,点D,E的坐标分别为(3,0),(0,1).(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猜想△EDB的形状并加以证明;(3)点M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点N在x轴上,请问是否存在以点A,F,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抛物线y=ax2+bx﹣3经过点A(2,﹣3),与x轴负半轴交于点B,与y轴交于点C,且OC=3OB.(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D在y轴上,且∠BDO=∠BAC,求点D的坐标;(3)点M在抛物线上,点N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以点A,B,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存在性—菱形1.如图,抛物线y=x2+bx+c的图象经过坐标原点O,且与x的另一交点为(﹣,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直线y=x+与抛物线相交于点A和点B(点A在第二象限),设点A′是点A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连接A′B,试判断△AA′B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在问题(2)的基础上,探究: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点A,B,A′,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抛物线y=ax2+bx﹣2的对称轴是直线x=1,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A的坐标为(﹣2,0),点P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D⊥x轴于点D,交直线BC于点E.(1)求抛物线解析式;(2)若点P在第一象限内,当OD=4PE时,求四边形POBE的面积;(3)在(2)的条件下,若点M为直线BC上一点,点N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点,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和点N,使得以点B,D,M,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上,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已知抛物线F:y=x2+bx+c的图象经过坐标原点O,且与x轴另一交点为(−√3,0).3(1)求抛物线F的解析式;x+m(m>0)与抛物线F相交于点A(x1,(2)如图1,直线l:y =√33y1)和点B(x2,y2)(点A在第二象限),求y2﹣y1的值(用含m的式子表示);,设点A′是点A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3)在(2)中,若m =43如图2.①判断△AA′B的形状,并说明理由;②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点A、B、A′、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Oy中,抛物线y=a(x+1)2﹣3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0,﹣8),顶点为D,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H,过点H的直线l交抛物线3于P,Q两点,点Q在y轴的右侧.(1)求a的值及点A,B的坐标;(2)当直线l将四边形ABCD分为面积比为3:7的两部分时,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3)当点P位于第二象限时,设PQ的中点为M,点N在抛物线上,则以DP为对角线的四边形DMPN能否为菱形?若能,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存在性—矩形1.如图1,抛物线y=a2x+2ax+c与x轴交于A(﹣3,0)、B 两点,与y轴交于C点,△ABC的面积为6,抛物线顶点为M.(1)如图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2,直线y=k x+k﹣3与抛物线交于P、Q两点(P点在Q 点左侧),问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N,使四边形PMQN为矩形?若存在,求N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Oy中,O是坐标原点,抛物线y=﹣x2+bx+c(c>0)的顶点为D,与y轴的交点为C,过点C作AC,连CA∥x轴交抛物线于点A,在AC延长线上取点B,使BC= 12接OA,OB,BD和AD.(1)若点A的坐标是(﹣4,4).①求b,c的值;②试判断四边形AOB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是否存在这样的点A,使得四边形AOBD是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点A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直线y=x-3与坐标轴交于A、B两点,抛物线y=1x2+bx+c经过点B,与直线y=x-3交于点E(8,5),且与x轴交4于C,D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抛物线上有一点M,当∠MBE=75°时,求点M的横坐标;(3)点P在抛物线上,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Q,使得以点P,Q,B,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Oy中,抛物线y=ax2﹣2ax﹣3a(a <0)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经过点A的直线l:y=k x+b与y轴交于点C,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D,且CD=4AC.(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其中k,b用含a的式子表示)(2)点E是直线l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点,若△ACE的面积的最大值,求a的值;为54(3)设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点Q在抛物线上,以点A,D,P,Q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成为矩形?若能,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存在性—正方形1.如图,已知抛物线y = x2 + bx + c的图象经过点A(l ,0),B (﹣3 ,0),与y轴交于点C ,抛物线的顶点为D ,对称轴与x 轴相交于点E ,连接BD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在直线BD上,当PE = PC时,求点P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作PF⊥x轴于F ,点M为x轴上一动点,N为直线PF上一动点,G为抛物线上一动点,当以点F ,N ,G ,M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正方形时,求点M的坐标.2. 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顶点M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M′.(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直线AM′与此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C,求△CAB的面积(3)是否存在过A,B两点的抛物线,其顶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Q,使得四边形APBQ为正方形?若存在,求出此抛物线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Oy中,抛物线C:y=ax2+bx+c与x 轴相交于A,B两点,顶点为D(0,4),AB=4 √2,设点F(m,0)是x轴的正半轴上一点,将抛物线C绕点F旋转180°,得到新的抛物线C′.(1)求抛物线C的函数表达式;(2)若抛物线C′与抛物线C在y轴的右侧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求m的取值范围.(3)如图2,P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C上一点,它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点P在抛物线C′上的对应点P′,设M是C上的动点,N是C′上的动点,试探究四边形PMP′N能否成为正方形?若能,求出m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4.如图1,抛物线y=﹣﹣x+2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 轴交于点C,点D为线段AC的中点,直线BD与抛物线交于另一点E,与y轴交于点F.(1)如图1,点P是直线BE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PD,PF,当△PDF的面积最大时,在线段BE上找一点G,使得PG﹣EG的值最小,求出PG﹣EG的最小值;(2)如图2,点M为抛物线上一点,点N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点K为平面内一点,当以点A、M、N、K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时,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参考答案(1)1.(1)解:设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x ﹣1)2+k . 把(﹣1,0)代入得0=﹣(﹣1﹣1)2+k ,解得k=4,则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x ﹣1)2+4,即y=﹣x 2+2x+3; (2)解:在y=﹣x 2+2x+3中令x=0,则y=3,即C 的坐标是(0,3),OC=3. ∵B 的坐标是(3,0),∴OB=3,∴OC=OB ,则△O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CB=45°, 过点N 作NH ⊥y 轴,垂足是H .∵∠NCB=90°,∴∠NCH=45°,∴NH=CH , ∴HO=OC+CH=3+CH=3+NH ,设点N 纵坐标是(a ,﹣a 2+2a+3). ∴a+3=﹣a 2+2a+3, 解得a=0(舍去)或a=1, ∴N 的坐标是(1,4);(3)解:∵四边形OAPQ 是平行四边形,则PQ=OA=1,且PQ ∥OA , 设P (t ,﹣t 2+2t+3),代入y= 32 x+ 32 ,则﹣t 2+2t+3= 32 (t+1)+ 32 , 整理,得2t 2﹣t=0,解得t=0或 12 .∴﹣t 2+2t+3的值为3或 154 . ∴P 、Q 的坐标是(0,3),(1,3)或( 12 , 154 )、( 32 , 154 ). 2.【答案】(1)解:∵y= 2m x 2 -2x= 2m ( x 2 -mx+ 14m 2 )- 2m ⋅14m 2 =2m (x −12m)2- 12m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12m ,- 12m ) (2)解:∵B ( 12m ,- 12m ),BO 的中点C 的坐标为( −32 , 32 ), ∴ 14 m= −32 ,解得m=-6,∴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13 x 2-2x(3)解:令y=0,得x1 =-6,x2 =0,∴A(-6,0).由点D在抛物线y=- 13x2 -2x上,设D(t,- 13t2 -2t).(i)当AC为所求平行四边形的一边时,a. 如图,过C作CF ⊥ x轴于F,过D1作D1 H ⊥ BE于H,则x F = x C =- 32, x H = x B =-3.由四边形ACD1E1为平行四边形,可证△ACF≌△D1E1H.可得D1H=AF=4.5,∴t-(-3)=4.5,∴ t= 32,∴D1 ( 32,- 154);b.如图,同a方法可得D1 H=AF=4.5,∴ -3-t=4.5,∴ t=-7.5,∴D2 (- 152,- 154);(ii)当AC为所求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如图,过C作CF ⊥ BM于F,过D3作D3 H ⊥ x轴于H,则x F = x B =-3,x H = x D3=t.由四边形A E3 C D3为平行四边形,可证△A D3 H≌△C E3 F.可得AH=CF= 32.∴ t-(-6)= 32,∴ t=- 92.∴D3 (- 92,94).综上,点D的坐标为D1 ( 32,- 154),D2 (- 152,- 154),D3 (- 92,94)3.【答案】(1)解:在矩形OABC中,OA=4,OC=3,∴A(4,0),C(0,3),∵抛物线经过O、A两点,∴抛物线顶点坐标为(2,3),∴可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2)2+3,把A点坐标代入可得0=a(4﹣2)2+3,解得a=﹣34,∴抛物线解析式为y=﹣34(x﹣2)2+3,即y=﹣34x2+3x(2)解:△ED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由(1)可知B(4,3),且D(3,0),E(0,1),∴DE2=32+12=10,BD2=(4﹣3)2+32=10,BE2=42+(3﹣1)2=20,∴DE2+BD2=BE2,且DE=BD,∴△ED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3)解:存在.理由如下:设直线BE解析式为y=kx+b,把B、E坐标代入可得{3=4k+b1=b,解得{k=1 2b=1,∴直线BE解析式为y= 12x+1,当x=2时,y=2,∴F(2,2),①当AF 为平行四边形的一边时,则M 到x 轴的距离与F 到x 轴的距离相等,即M 到x 轴的距离为2,∴点M 的纵坐标为2或﹣2, 在y=﹣ 34 x 2+3x 中,令y=2可得2=﹣ 34 x 2+3x ,解得x= 6±2√33, ∵点M 在抛物线对称轴右侧,∴x >2,∴x= 6+2√33,∴M 点坐标为(6+2√33,2);在y=﹣ 34 x 2+3x 中,令y=﹣2可得﹣2=﹣ 34 x 2+3x ,解得x= 6±2√153, ∵点M 在抛物线对称轴右侧,∴x >2,∴x= 6+2√153,∴M 点坐标(6+2√153,﹣2);②当AF 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A (4,0),F (2,2), ∴线段AF 的中点为(3,1),即平行四边形的对称中心为(3,1), 设M (t ,﹣ 34 t 2+3t ),N (x ,0),则﹣ 34 t 2+3t=2,解得t= 6±2√33, ∵点M 在抛物线对称轴右侧,∴x >2,∵t >2,∴t= 6+2√33,∴M 点坐标为(6+2√33,2);综上满足条件的点M ,其坐标为(6+2√33 ,2)或( 6+2√153,﹣2)5. 【答案】(1)解:由y=ax 2+bx ﹣3得C (0.﹣3),∴OC=3,∵OC=3OB ,∴OB=1,∴B (﹣1,0),把A (2,﹣3),B (﹣1,0)代入y=ax 2+bx ﹣3得 {4a +2b −3=−3a −b −3=0,∴ {a =1b =−2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 2﹣2x ﹣3(2)解:设连接AC ,作BF ⊥AC 交AC 的延长线于F ,∵A (2,﹣3),C (0,﹣3),∴AF ∥x 轴,∴F (﹣1,﹣3),∴BF=3,AF=3,∴∠BAC=45°,设D (0,m ),则OD=|m|,∵∠BDO=∠BAC ,∴∠BDO=45°,∴OD=OB=1,∴|m|=1,∴m=±1,∴D 1(0,1),D 2(0,﹣1)(3)解:设M(a,a2﹣2a﹣3),N(1,n),①以AB为边,则AB∥MN,AB=MN,如图2,过M作ME⊥对称轴y于E,AF⊥x轴于F,则△ABF≌△NME,∴NE=AF=3,ME=BF=3,∴|a﹣1|=3,∴a=3或a=﹣2,∴M(4,5)或(﹣2,11);②以AB为对角线,BN=AM,BN∥AM,如图3,则N在x轴上,M与C重合,∴M(0,﹣3),综上所述,存在以点A,B,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M(4,5)或(﹣2,11)或(0,﹣3).参考答案(2)1.解:(1)∵抛物线y=x2+bx+c的图象经过点(0,0)和(﹣,0),∴,解得:,∴抛物线F的解析式为y=2x+x.(2)△AA′B是等边三角形.由题意,得解得:,.∴A(﹣,),B(,2).如图1,过点A分别作AC⊥x轴,AD⊥A′B,垂足分别为C,D.∴AC=,OC=在Rt△AOC中,OA==.∵点A′与点A关于原点对称∴A′(,﹣),AA′=.∵B(,2)∴A′B=2﹣(﹣)=又∵A(﹣,),B(,2),∴AD=,BD=.在Rt△ABD中; AB==.∴AA′=A′B=AB ∴△AA′B是等边三角形;(3)存在,理由如下:(i)如图2,当A′B为对角线时,有x﹣,y=,解得:x =2y =,此时,点P 的坐标为(2,);(ii )如图2,当AB 为对角线时,有x =﹣,y ﹣=×2.则x =﹣,y =.此时点P 的坐标是(﹣,);(iii )如图2,当AA ′为对角线时,有x =﹣,y+2=﹣.则x =﹣,y =﹣2.此时点P 的坐标是(﹣,﹣2);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是(2,)或(﹣,)或(﹣,﹣2).2.(1)解:∵抛物线y=ax 2+bx ﹣2的对称轴是直线x=1,A (﹣2,0)在抛物线上,∴ {−b2a =1(−2)2a −2b −2=0,解得: {a =14b =−12 ,抛物线解析式为y= 14 x 2﹣ 12x ﹣2;(2)解:令y= 14 x 2﹣ 12 x ﹣2=0,解得:x 1=﹣2,x 2=4,当x=0时,y=﹣2,∴B (4,0),C (0,﹣2),设BC 的解析式为y=kx+b ,则 {4k +b =0b =−2,解得:{k =12b =−2 ,∴y= 12 x ﹣2,设D (m ,0), ∵DP ∥y 轴,∴E (m , 12 m ﹣2),P (m , 14 m 2﹣ 12 m ﹣2), ∵OD=4PE ,∴m=4( 14 m 2﹣ 12 m ﹣2﹣ 12 m+2),∴m=5,m=0(舍去),∴D(5,0),P(5,74),E(5,12),∴四边形POBE的面积=S△OPD ﹣S△EBD= 12×5×74﹣12× 1×12= 338;(3)解:存在,设M(n,12n﹣2),①以BD为对角线,如图1,∵四边形BNDM是菱形,∴MN垂直平分BD,∴n=4+ 12,∴M(92,14),∵M,N关于x轴对称,∴N(92,﹣14);②以BD为边,如图2,∵四边形BNDM是菱形,∴MN∥BD,MN=BD=MD=1,过M作MH⊥x轴于H,∴MH2+DH2=DM2,即(12n﹣2)2+(n﹣5)2=12,∴n1=4(不合题意),n2=5.6,∴N(4.6,310),同理(12n﹣2)2+(4﹣n)2=1,∴n1=4+ 2√55(不合题意,舍去),n2=4﹣2√54,∴N(5﹣2√55,√55),③以BD为边,如图3,过M作MH⊥x轴于H,∴MH2+BH2=BM2,即(12n﹣2)2+(n﹣4)2=12,∴n1=4+ 2√55,n2=4﹣2√54(不合题意,舍去),∴N(5+ 2√55,√55),综上所述,当N(92,﹣14)或(4.6,310)或(5﹣2√55,√55)或(5+ 2√55,√55),以点B,D,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3.【答案】(1)解:∵抛物线y=x2+bx+c的图象经过点(0,0)和( −√33,0),∴{c=013−√33b+c=0,解得:{b=√33c=0,∴抛物线F的解析式为y=x2+√33x;(2)解:将y =√33 x+m代入y=x2+√33x,得:x2=m,解得:x1=−√m,x2=√m,∴y1=−13√3m+ m,y2=13√3m+ m,∴y2﹣y1=( 13√3m+ m)﹣( −13√3m+ m) =23√3m (m>0)(3)解:∵m =43,∴点A的坐标为( −2√33,23),点B的坐标为( 2√33,2),∵点A′是点A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点A′的坐标为( 2√33,−23);①△AA′B为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A( −2√33,23),B( 2√33,2),A′( 2√33,−23),∴AA′= √(−2√33−2√33)2+[23−(−23)]2=83,AB= √(−2√33−2√33)2+(23−2)2=83,A′B= √(2√33−2√33)2+[2−(−23)]2=83,∴AA′=AB=A′B,∴△AA′B为等边三角形;②∵△AA′B为等边三角形,∴存在符合题意的点P,且以点A、B、A′、P为顶点的菱形分三种情况,设点P的坐标为(x,y).(i)当A′B为对角线时,有{x−2√33=2√33×2y=23,解得:{x=2√3y=23,∴点P 的坐标为(2 √3,23 ); (ii)当AB 为对角线时,有 {x =−2√33y −23=23+2 ,解得: {x =−2√33y =103, ∴点P 的坐标为( −2√33,103); (iii)当AA ′为对角线时,有 {x =−2√33y +2=23−23,解得: {x =−2√33y =−2,∴点P 的坐标为( −2√33,﹣2). 综上所述:平面内存在点P ,使得以点A 、B 、A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点P 的坐标为(2 √3,23 )、( −2√33,103 )和( −2√33,﹣2). 4.【答案】(1)解:∵抛物线与y 轴交于点C (0,﹣ 83 ). ∴a ﹣3=﹣ 83 ,解得:a= 13 , ∴y= 13 (x+1)2﹣3当y=0时,有 13 (x+1)2﹣3=0, ∴x 1=2,x 2=﹣4,∴A (﹣4,0),B (2,0)(2)解:∵A (﹣4,0),B (2,0),C (0,﹣ 83 ),D (﹣1,﹣3) ∴S 四边形ABCD =S △ADH +S 梯形OCDH +S △BOC = 12 ×3×3+ 12 ( 83 +3)×1+ 12 ×2× 83 =10. 从面积分析知,直线l 只能与边AD 或BC 相交,所以有两种情况: ①当直线l 边AD 相交与点M 1时,则 S ΔAHM 1 = 310 ×10=3, ∴ 12 ×3×(﹣ y M 1 )=3∴ y M 1 =﹣2,点M 1(﹣2,﹣2),过点H (﹣1,0)和M 1(﹣2,﹣2)的直线l 的解析式为y=2x+2.②当直线l 边BC 相交与点M 2时,同理可得点M 2( 12 ,﹣2),过点H (﹣1,0)和M2( 12 ,﹣2)的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43 x ﹣ 43 . 综上所述: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为y=2x+2或y=﹣ 43 x ﹣ 43(3)解:设P (x 1 , y 1)、Q (x 2 , y 2)且过点H (﹣1,0)的直线PQ 的解析式为y=kx+b , ∴﹣k+b=0, ∴b=k , ∴y=kx+k . 由 {y =kx +ky =13x 2+23x −83, ∴ 13x 2 +( 23 ﹣k )x ﹣ 83 ﹣k=0, ∴x 1+x 2=﹣2+3k ,y 1+y 2=kx 1+k+kx 2+k=3k 2 ,∵点M 是线段PQ 的中点,∴由中点坐标公式的点M ( 32 k ﹣1, 32 k 2). 假设存在这样的N 点如图,直线DN ∥PQ ,设直线DN 的解析式为y=kx+k ﹣3 由 {y =kx +k −3y =13x 2+23x −83,解得:x 1=﹣1,x 2=3k ﹣1,∴N (3k ﹣1,3k2﹣3)∵四边形DMPN 是菱形,∴DN=DM ,∴(3k )2+(3k 2)2=( 3k2 )2+( 32k 2+3 )2 , 整理得:3k 4﹣k 2﹣4=0,∵k 2+1>0,∴3k 2﹣4=0, 解得k=±2√33 ,∵k <0,∴k=﹣ 2√33, ∴P (﹣3 √3 ﹣1,6),M (﹣ √3 ﹣1,2),N (﹣2 √3 ﹣1,1) ∴PM=DN=2 √7 ,∵PM ∥DN ,∴四边形DMPN 是平行四边形, ∵DM=DN ,∴四边形DMPN 为菱形,∴以DP 为对角线的四边形DMPN 能成为菱形,此时点N 坐标(﹣2 √3 ﹣1,1).参考答案(3)1.(1)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 ==﹣1,A (﹣3,0)∴B (1,0),∴AB =4∵S △ABC =AB •OC =6∴OC =3∴C (0,﹣3),c =﹣3 将B (1,0)代入y =ax2+2ax ﹣3得a+2a ﹣3=0解得:a =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2)y轴上存在点N,使四边形PMQN为矩形.连接PN,MN,MN交PQ于点S,设N(0,n)∵四边形PMQN为矩形∴MN=PQ,SP=SQ=SM=SN∵点M(﹣1,﹣4),点N在y轴上∴S(,)由整理得x2+(2﹣k)x﹣k=0设方程两根为x P,x Q,则x P+x Q=k﹣2,∵S(,)也为PQ中点∴(x P+x Q)=,∴x P+x Q=﹣1,即k﹣2=﹣1,解得:k=1∴直线PQ的解析式为:y=x﹣2解方程组得:,;∴P(,),Q(,)∴n﹣4=()+()=﹣5 ∴n=﹣1∴点N坐标为(0,﹣1)时,四边形PMQN为矩形.2.(1)解:①∵AC∥x轴,A点坐标为(﹣4,4).∴点C的坐标是(0,4)把A、C两点的坐标代入y=﹣x2+bx+c得,{4=−16−4b+c4=c,解得{b=−4c=4;②四边形AOBD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由①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x+4,∴顶点D的坐标为(﹣2,8),过D 点作DE ⊥AB 于点E ,则DE=OC=4,AE=2,∵AC=4,∴BC= 12 AC=2,∴AE=BC . ∵AC ∥x 轴,∴∠AED=∠BCO=90°,∴△AED ≌△BCO ,∴AD=BO .∠DAE=∠OBC ,∴AD ∥BO ,∴四边形AOBD 是平行四边形.(2)解:存在,点A 的坐标可以是(﹣2 √2 ,2)要使四边形AOBD 是矩形;则需∠AOB=∠BCO=90°,∵∠ABO=∠OBC , ∴△ABO ∽△OBC ,∴ BCOB =BOAB ,又∵AB=AC+BC=3BC ,∴OB= √3 BC , ∴在Rt △OBC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OC= √2 BC ,AC= √2 OC , ∵C 点是抛物线与y 轴交点,∴OC=c ,∴A 点坐标为(﹣ √2 c ,c ), ∴顶点横坐标 b2 =﹣ √22c ,b=﹣ √2 c ,顶点D 纵坐标是点A 纵坐标的2倍,为2c ,顶点D 的坐标为(﹣ √22c ,2c )∵将D 点代入可得2c=﹣(﹣ √22c )2+ √2 c • √22c+c ,解得:c=2或者0,当c 为0时四边形AOBD 不是矩形,舍去,故c=2;∴A 点坐标为(﹣2 √2 ,2). 3.【答案】 (1)解:直线y=x-3与坐标轴交于A 、B 两点, 则A (3,0)B (0,-3),把B 、E 点坐标代入二次函数方程,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y= 14 x 2-x-3…①,则:C (6,0); (2)解:符合条件的有M 和M ′,如下图所示,当∠MBE=75°时,∵OA=OB ,∴∠MBO=30°,此时符合条件的M 只有如图所示的一个点,MB 直线的k 为- √3 ,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 √3 x-3…②, 联立方程①、②可求得:x=4-4 √3 ,即:点M 的横坐标4-4 √3 ;当∠M ′BE=75°时,∠OBM ′=120°,直线MB 的k 值为- √33,其方程为y=- √33x-3,将MB 所在的方程与抛物线表达式联立,解得:x= 12−4√33, 故:即:点M 的横坐标4-4 √3 或 12−4√33. (3)解:存在.①当BC 为矩形对角线时,矩形BP ′CQ ′所在的位置如图所示, 设:P ′(m ,n ),n=- 14 m 2-m-3…③,P ′C 所在直线的k 1= nm−6 , P ′B 所在的直线k 2=n+3m ,则:k 1•k 2=-1…④,③、④联立解得:m=2 √6 ,则P ′(2 √6 ,3-2 √6 ), 则Q ′(6-2 √6 ,2 √6 -3);②当BC 为矩形一边时,情况一:矩形BCQP 所在的位置如图所示,直线BC 所在的方程为:y= 12 x-3, 则:直线BP 的k 为-2,所在的方程为y=-2x-3…⑤,联立①⑤解得点P (-4,5),则Q (2,8),情况二:矩形BCP ″Q ″所在的位置如图所示, 此时,P ″在抛物线上,其指标为:(-10,32)..故:存在矩形,点Q 的坐标为:(6-2 √6 ,2 √6 -3)或(2,8)或(-10,32). 4.(1)解:令y=0,则ax 2﹣2ax ﹣3a=0,解得x 1=﹣1,x 2=3 ∵点A 在点B 的左侧,∴A (﹣1,0),如图1,作DF ⊥x 轴于F ,∴DF ∥OC ,∴OF OA =CD AC ,∵CD=4AC ,∴OF OA =CDAC =4,∵OA=1,∴OF=4, ∴D 点的横坐标为4,代入y=ax 2﹣2ax ﹣3a 得,y=5a ,∴D (4,5a ), 把A 、D 坐标代入y=kx+b 得{−k +b =04k +b =5a ,解得{k =a b =a ,∴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为y=ax+a .(2)解:设点E (m ,a (m+1)(m ﹣3)),y AE =k 1x+b 1 , 则{a(m +1)(m −3)=mk 1+b 10=−k 1+b,解得:{k 1=a(m −3)b 1=a(m −3), ∴y AE =a (m ﹣3)x+a (m ﹣3),∴S △ACE =12(m+1)[a (m ﹣3)﹣a]=a2(m ﹣32)2﹣258a ,∴有最大值﹣258a=54,∴a=﹣25;(3)解:令ax 2﹣2ax ﹣3a=ax+a ,即ax 2﹣3ax ﹣4a=0,解得x 1=﹣1,x 2=4,∴D (4,5a ),∵y=ax 2﹣2ax ﹣3a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 设P 1(1,m ),①若AD 是矩形的一条边,由AQ ∥DP 知x D ﹣x P =x A ﹣x Q , 可知Q 点横坐标为﹣4,将x=﹣4带入抛物线方程得Q (﹣4,21a ),m=y D +y Q =21a+5a=26a ,则P (1,26a ),∵四边形ADPQ 为矩形,∴∠ADP=90°,∴AD 2+PD 2=AP 2 , ∵AD 2=[4﹣(﹣1)]2+(5a )2=52+(5a )2 , PD 2=[4﹣(﹣1)]2+(5a )2=52+(5a )2 ,∴[4﹣(﹣1)]2+(5a )2+(1﹣4)2+(26a ﹣5a )2=(﹣1﹣1)2+(26a )2 , 即a 2=17,∵a <0,∴a=﹣√77,∴P 1(1,﹣26√77).②若AD 是矩形的一条对角线,则线段AD 的中点坐标为(32,5a2),Q (2,﹣3a ), m=5a ﹣(﹣3a )=8a ,则P (1,8a ),∵四边形ADPQ 为矩形,∴∠APD=90°, ∴AP 2+PD 2=AD 2 , ∵AP 2=[1﹣(﹣1)]2+(8a )2=22+(8a )2 , PD 2=(4﹣1)2+(8a ﹣5a )2=32+(3a )2 , AD 2=[4﹣(﹣1)]2+(5a )2=52+(5a )2 ,∴22+(8a )2+32+(3a )2=52+(5a )2 , 解得a 2=14,∵a <0,∴a=﹣12, ∴P 2(1,﹣4).综上可得,P 点的坐标为P 1(1,﹣4),P 2(1,﹣26√77). 参考答案(4)1.【答案】 (1)解:∵抛物线 y =x 2+bx +c 的图象经过点A (1,0),B (﹣3,0),∴ {1+b +c =09−3b +c =0 ,∴ {b =2c =−3,∴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x 2+2x −3(2)解:由(1)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x 2+2x −3 ,∴C (0,﹣3),抛物线的顶点D (﹣1,﹣4),∴E (﹣1,0),设直线BD 的解析式为y=mx+n ,∴ {−3m +n =0−m +n =−4 ,∴ {m =−2n =−6,∴直线BD 的解析式为y=﹣2x ﹣6,设点P(a ,﹣2a ﹣6),∵C (0,﹣3),E (﹣1,0),根据勾股定理得,PE 2=(a+1)2+(﹣2a ﹣6)2 , PC 2=a 2+(﹣2a ﹣6+3)2 , ∵PC=PE ,∴(a+1)2+(﹣2a﹣6)2=a 2+(﹣2a ﹣6+3)2 , ∴a=﹣2,∴y=﹣2×(﹣2)﹣6=﹣2,∴P (﹣2,﹣2)(3)解:如图,作PF ⊥x 轴于F ,∴F (﹣2,0),设M (d ,0),∴G (d ,d 2+2d ﹣3),N (﹣2,d 2+2d ﹣3),∵以点F ,N ,G ,M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正方形,必有FM=MG ,∴|d+2|=|d 2+2d ﹣3|,∴d= −1±√212或d=−3±√132 ,∴点M 的坐标为(−1+√212,0),(−1−√212,0),(−3+√132,0),( −3−√132,0).2.【答案】(1)解:将A 、B 点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得{1−b +c =09+3b +c =0,解得{b =−2c =−3,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2−2x −3 (2)解: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顶点式,得 y=(x ﹣1)2﹣4,M 点的坐标为(1,﹣4),M ′点的坐标为(1,4),设AM ′的解析式为y=kx+b ,将A 、M ′点的坐标代入,得{−k +b =0k +b =4,解得{k =2b =2,AM ′的解析式为y=2x+2,联立AM ′与抛物线,得{y =x +2y =x 2−2x −3,解得{x 1=−1y 1=0,{x 2=5y 2=12 C 点坐标为(5,12).S △ABC=12×4×12=24(3)解:存在过A ,B 两点的抛物线,其顶点P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Q ,使得四边形APBQ 为正方形,由ABPQ 是正方形,A (﹣1,0)B (3,0),得: P (1,﹣2),Q (1,2),或P (1,2),Q (1,﹣2),①当顶点P (1,﹣2)时,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a(x −1)2−2,将A 点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得:a(−1−1)2−2=0,解得a=12,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12(x −1)2−2,②当P (1,2)时,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a(x −1)2+2,将A 点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得:a(−1−1)2+2=0,解得a=﹣12,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12(x−1)2+2,综上所述:y=12(x−1)2−2或y=−12(x−1)2+2,使得四边形APBQ为正方形。
二次函数中平行四边形与解决方法
二次函数中平行四边形与解决方法平行四边形是一个具有两对相对平行且相等长度的边的四边形。
二次函数是一个变量的平方的系数为非零的多项式。
在二次函数中,我们可以通过将函数转化为标准或一般形式来找到平行四边形的解决方法。
一、标准形式的二次函数标准形式的二次函数可以表示为 f(x) = ax^2 + bx + c,其中a、b和c都是实数且a不等于0。
通过这种形式,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确定二次函数的顶点和x轴的交点。
要找到平行四边形的解决方法,我们可以首先计算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
函数的顶点坐标可以通过公式x=-b/2a和y=f(x)来计算。
这对应于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的横纵坐标。
然后,我们可以根据横坐标上的两个不同点来确定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平行边。
这些点可以通过将x值替换为不同的值并计算出相应的y值得到。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顶点坐标和平行边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其他两条边。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我们可以确定这两条边的长度等于顶点到平行边的垂直距离。
二、一般形式的二次函数一般形式的二次函数可以表示为 f(x) = ax^2 + bx + c,其中a、b和c都是实数且a不等于0。
通过这种形式,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确定二次函数的根和顶点。
要找到平行四边形的解决方法,我们可以首先求解二次函数的根。
根可以通过将函数设置为0,然后使用求根公式或配方法来计算。
根对应于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
然后,我们可以根据根来确定平行四边形的顶点。
顶点的横坐标为根的平均值,即x=(x1+x2)/2,其中x1和x2是根。
纵坐标可以通过将横坐标代入二次函数中计算得到,即y=f(x)。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将顶点坐标代入二次函数中,计算出对应的y 值,从而得到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平行边。
最后,我们可以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使用顶点坐标和平行边确定另外两条边的长度。
三、实例示范为了更好地理解如何使用二次函数来解决平行四边形问题,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示例。
假设我们有一个二次函数f(x)=2x^2-4x+3、首先,我们可以将它转化为标准形式,以便更容易找到顶点和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豚教育个性化简案
学生姓名:年级:科目:
授课日期:月日上课时间:时分------ 时分合计:小时
教学目标1. 抛物线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以及抛物线与对称轴的交点坐标等;
2. 利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反思;
3. 能应用这些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难点导航1.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并利用函数的性质进行决策;
2. 函数综合题型。
.
教学简案:
一、真题演练
二、个性化教案
三、个性化作业
四、错题汇编
授课教师评价:□ 准时上课:无迟到和早退现象
(今日学生课堂表□ 今天所学知识点全部掌握:教师任意抽查一知识点,学生能完全掌握现符合共项)□ 上课态度认真:上课期间认真听讲,无任何不配合老师的情况
(大写)□ 海豚作业完成达标:全部按时按量完成所布置的作业,无少做漏做现象审核人签字:学生签字:教师签字:
备注:请交至行政前台处登记、存档保留,隔日无效(可另附教案内页)大写:壹贰叁肆签章:
海豚教育个性化教案(真题演练)
1.(2013陕西)已知两点),3(),,5(21y B y A -均在抛物线)0(2
≠++=a c bc ax y 上,点),(00y x C 是该抛物线的顶点,若021y y y ≥>,则0x 的取值范围是( )
A .50->x
B .10->x
C .150-<<-x
D .320<<-x
2. (2013成都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y=kx (k 为常数)与抛物线2
1y 23
x =-交于A,B 两点,且A 点在y 轴左侧,P 点坐标为(0,-4),连接PA,PB.有以下说法:
① 2
PO PA PB =⋅;
② 当k >0时,(PA +AO )(PB -BO )的值随k 的增大而增大; ③ 当3k 3
=-
时,2
BP BO BA =⋅; ④PAB 面积的最小值为46.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
海豚教育个性化教案
二次函数与四边形(一)
题型一:平行四边形
例1:如图,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点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3).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M坐标;
(2)求△BCM面积与△ABC面积的比;
(3)若P是x轴上一个动点,过P作射线PQ∥AC交抛物线于点Q,随着P点的运动,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Q,使以A,P,Q,C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Q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2:如图,已知直线y=-3x+3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 和点C,对称轴为直线l:x=-1,该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B.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P在直线l上,求出使△PAC的周长最小的点P的坐标;
(3)点M在此抛物线上,点N在y轴上,以A、B、M、N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为平行四边形?若能,直接写出所有满足要求的点M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例3:如图,抛物线y=ax2+bx+c交x轴于点A(-3,0),点B(1,0),交y轴于点E(0,-3).点C是点A 关于点B的对称点,点F是线段BC的中点,直线l过点F且与y轴平行.直线y=-x+m过点C,交y轴于D点.(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点K为线段AB上一动点,过点K作x轴的垂线与直线CD交于点H,与抛物线交于点G,求线段HG长度的最大值;
(3)在直线l上取点M,在抛物线上取点N,使以点A,C,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N的坐标.
题型二:矩形、正方形
例1: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是坐标原点,抛物线y=-x2+bx+c(c>0)的顶点为
D,与y轴的交点为C,过点C作CA∥x轴交抛物线于点A,在AC延长线上取点B,使BC=1
2
AC,
连接OA,OB,BD和AD.
(1)若点A的坐标是(-4,4).
①求b,c的值;
②试判断四边形AOB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是否存在这样的点A,使得四边形AOBD是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点A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2:如图,抛物线经过点A(1,0),B(5,0),C(0,10
3
)三点,设点E(x,y)是抛物线
上一动点,且在x轴下方,四边形OEBF是以OB为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当点E(x,y)运动时,试求平行四边形OEBF的面积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面积S的最大值?
(3)是否存在这样的点E,使平行四边形OEBF为正方形?若存在,求E点,F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3:如图1,抛物线y=-x2+2bx+c(b>0)与y轴交于点C,点P为抛物线顶点,分别作点P,C 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P′,C′,顺次连接四点得四边形PC P′C′.
(1)当b=c=1时,求顶点P的坐标;
(2)当b=2,四边形PC P′C′为矩形时(如图2),求c的值;
(3)请你探究:四边形PCP′C′能否成为正方形?若能,求出符合条件的b,c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1. 在同一坐标系中,一次函数1+=ax y 与二次函数a x y +=2的图像可能是
1. 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A(-3,0)、B(1,0)两点,交y轴于点C(0,-3),点E为直线AC上的一动点,DE∥y轴交抛物线于点D.
(1)求抛物线y=ax2+bx+c的表达式;
(2)当点E的坐标为(-2,-1),连接AD,点P在x轴上,使△APC与△ADC相似,请求出点P的坐标;
(3)当点E在直线AC上运动时,是否存在以D、E、O、C为顶点,OC为一边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 如图,抛物线经过A,C,D三点,且三点坐标为A(-1,0),C(0,5),D(2,5),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B点,点F为y轴上一动点,作平行四边形DFBG,
(1)求B点的坐标;
(2)是否存在F点,使得四边形DFBG为矩形?如存在,求出F点坐标;如不存在,说明理由;(3)连结FG,FG的长度是否存在最小值?如存在求出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