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学术动态:移植肾组织在慢性肾病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移植肾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的病理学

移植肾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的病理学

第12卷 第2期2021年3月Vol. 12 No.2Mar. 2021器官移植Organ TransplantationT 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 cell-mediated rejection ,TCMR )是最常见的急性排斥反应类型[1-2],其明确诊断必须借助移植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病理学诊断。

2019年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Banff【摘要】 T 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 )是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效应机制之一,也是最常见的急性排斥反应类型。

2019年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Banff标准)根据免疫损伤病变的特征将TCMR 分为急性TCMR (aTCMR )和慢性活动性TCMR (caTCMR )。

本文对TCMR 的基本定义、移植肾Banff标准中TCMR 病理学的研究历程和TCMR 的基本病变及其诊断分级进行综述,旨在为早期识别、诊断和治疗TCMR 提供依据,以预防其进展为caTCMR ,进而保障移植肾和受者的长期存活。

【关键词】 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Banff标准); T 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 );慢性移植物血管病(CAV );慢性移植物损伤指数(CADI );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动脉内膜炎【中图分类号】 R617,R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445(2021)02-0003-09移植肾T 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的病理学郭晖·Banff移植病理学·【Abstract 】 T cell-mediated rejection (TCMR) is one of the main mechanisms of rejection in organ transplantation, which is also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acute rejection. Based on Banff classification on allograft pathology (Banff classification) in 2019, TCMR can be divided into acute TCMR (aTCMR) and chronic active TCMR (caTCMR)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mmune lesions. In this article, the basic definition of TCMR,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CMR pathology according to Banff classification for renal allograft, and the basic pathological changes and diagnostic grading of TCMR were reviewed, aiming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early identifica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CMR and prevent the progression of TCMR into caTCMR, thereby guarantying the long-term survival of both the renal allograft and recipient.【Key words 】 Banff classification on allograft pathology (Banff classification); T cell-mediated rejection (TCMR); 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 (AMR); Chronic allograft vasculopathy (CAV); Chronic allograft damage index (CADI); Tubular atrophy; Interstitial fibrosis; EndoarteritisPathology of T cell-mediated rejection in renal allograft Guo Hui. Organ Transplantation Institute, Tongji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 Laboratory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oratory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 of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China, Key Laboratory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Wuhan 430030, ChinaCorrespondingauthor:GuoHui,Email:**************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1.02.003基金项目: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9PT320014)作者单位:430030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 器官移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通信作者:郭晖,研究方向为移植病理学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Email :**************郭晖.移植肾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的病理学·135·第2期标准)根据免疫损伤病变的特征将TCMR分为急性TCMR(acute TCMR,aTCMR)和慢性活动性TCMR(chronic active TCMR,caTCMR)[3]。

ASL在评估慢性肾脏病肾功能改变及损伤程度中的应用价值

ASL在评估慢性肾脏病肾功能改变及损伤程度中的应用价值

ASL在评估慢性肾脏病肾功能改变及损伤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成像技术(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在评估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肾功能改变及损伤程度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2019年3月-2021年12月本院临床诊断的轻度CKD (eGFR≥60 ml/min/1.73m2)患者30例,中重度CKD(eGFR<60 ml/min/1.73m2)患者24例,同期18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

比较正常对照组、轻度CKD组及中重度CKD组受试者间肾脏ASL参数值的差异。

探索肾脏皮层ASL参数值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采用ROC曲线评估ASL参数值对轻度CKD肾功能损伤的临床预测价值。

结果:正常对照组、轻度CKD组与中重度CKD组之间肾脏皮层血流灌注值(Renal blood flow, RBF)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正常对照组>轻度CKD组>中重度CKD组)。

相关分析显示CKD组的皮层RBF值与肾功能呈正相关(P<0.001),与血肌酐呈负相关(P<0.001)。

鉴别轻度和中重度CKD,肾皮质RBF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5,诊断敏感性为91.7%,特异性为93.3%。

鉴别轻度CKD与对照组,肾皮质RBF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806,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94.4%。

结论:ASL可以无创评估CKD患者肾功能,对于早期肾功能损伤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预测价值。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动脉自旋标记;肾功能损伤;临床诊断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患病率大约为10%[1]。

多数CKD患者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很难早期被发现,当出现临床症状时,患者肾功能往往是到了CKD3期或以上水平,其中大约11% CKD3期患者最终会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替代治疗[2]。

中国活体供肾移植临床指南(2016版)

中国活体供肾移植临床指南(2016版)

第7卷 第6期2016年11月器官移植OrganTransplantationVol 7 No 6Nov 2016·指南与共识·DOI:10 3969/j issn 1674 7445 2016 06 00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0578、81570680)通讯作者:石炳毅,解放军第309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Email:shibingyi@medmail com cn中国活体供肾移植临床指南(2016版)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摘要】 活体供肾移植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

在我国,亲属活体器官捐献肾移植作为家庭自救的方式之一,近年来已成为肾脏供体来源的重要补充部分。

本指南以世界卫生组织《人体器官移植指导原则》(199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人体器官移植条例》(2007)以及国家卫生部《关于规范活体器官移植的若干规定》(2010)为法律依据,在《中国活体供肾移植指南》(2009)的基础上进行更新。

内容包括活体供肾移植的伦理学、供者与受者的医学评估、活体供肾摘取原则与手术方式、供者近期与远期并发症以及供者的长期随访等。

【关键词】 肾移植;肾移植,活体;诊断;治疗;指南 【中图分类号】R6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7445(2016)06 0002 10 1954年美国成功实施了首例同卵双生兄弟间活体供肾移植,此后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活体肾移植成为终末期肾病(end stagerenaldisease,ESRD)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1 2]。

1972年12月中山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完成了我国首例亲属活体供肾移植[3]。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于1999年完成我国首例同卵双生姐妹间活体供肾移植[4]。

尽管近年来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得到长足进步,但仍然难以满足需求。

《中国肾移植受者免疫抑制治疗指南》要点

《中国肾移植受者免疫抑制治疗指南》要点

《中国肾移植受者免疫抑制治疗指南》要点《柳叶刀》发表了首个中国慢性肾疾病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数据显示我国慢性肾疾病总患病率为10.8%,预计有1.195亿患者;随着年龄增长,慢性肾病患病率逐渐升高。

肾移植作为终末期慢性肾衰竭患者最理想的肾脏替代疗法,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推广。

中国肾移植科学登记系统数据中心(CSRKT)统计数据表明,2015年我国共完成肾移植手术7131例,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

随着手术技术的成熟和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肾移植的近期存活率得到显著提高,国内大中心1年移植肾存活率已普遍超过95%,但是肾移植的远期存活情况仍然不容乐观,移植后期受者的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治疗仍是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

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高临床医师对肾移植受者免疫抑制治疗的认识,规范国内肾移植受者管理,帮助医师在肾移植临床实践中做出合理决策,我们组织专家制订了《肾移植受者免疫抑制治疗指南(2016版)》(以下简称“指南”)。

本指南以《2009版改善全球肾病预后组织(KDIGO)肾移植受者管理指南》为主要参考,结合我国的临床实践经验,希望能为相关临床科室提供工作指引。

1 免疫抑制诱导治疗1 1 诱导治疗方案推荐1:推荐在肾移植术前或术中即开始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1A)。

推荐2:推荐将使用抗体诱导治疗纳入肾移植受者的初始免疫抑制方案中(1AA)。

(1)推荐将IL-2RA作为诱导治疗的一线用药(1B)。

(2)对排斥反应风险较高的肾移植受者,建议使用淋巴细胞清除性抗体[如家兔抗胸腺细胞球蛋白(rATG)、抗胸腺细胞球蛋白Fresenius(ATG-F)]进行诱导治疗(2B)。

1 2 急性排斥反应的危险因素推荐3:基于临床研究证据,肾移植受者的急性排斥反应危险因素如下:(1)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错配位点较多(A级);(2)受者较年轻(B级);(3)供者年龄较大(B级);(4)群体反应性抗体(PRA)>0(B级);(5)术前存在或术后出现供者特异性抗体(B级);(6)血型不匹配(B级);(7)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B级);(8)冷缺血时间>24h(C级)。

肾移植简介

肾移植简介

肝损伤机制
1、中毒性的肝脏损伤。某些药物在肝内经过细胞 色素P450作用,代谢转化为一些毒性产物,产生自由 基和氧基等,它们与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等分子结合, 干扰细胞代谢,破坏膜的完整性和膜的Ca-ATP酶系, 使细胞内外环境Ca2+的稳态破坏,最终造成肝细胞死 亡。 2、变态反应性的肝脏损伤。临床上发生的药源性 肝损伤,大多为变态反应性肝损伤,它与药物的剂量 无关,主要受机体的致敏状态、个体遗传差异等影响。 药物半抗原与肝的特异蛋白质结合成为抗原,肝的特 异蛋白质包括肝细胞的部分膜成分、肝细胞的微粒 体成分或含有肝特异性抗原的可溶性成分。


肺部混合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心脑血管疾病
尤其在病史长、年龄大、移植肾功能不良的患 者中发生率更高。 ①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特别是钙调素抑 制剂(如CsA和FK506)和激素对血压、血脂、血 糖的影响,增加了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高血 压、动脉硬化、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 ②术前透析不规律,体内存在钠水潴留、酸碱 失衡及离子紊乱; ③术前并发不同程度的高血压、高血糖及脂类 代谢异常。
肺部感染
病毒感染:常见的有人巨细胞病毒HCMV、 疱 疹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HSV、 带状疱疹病毒、 EB病毒以及肝炎病毒 流感病毒等,其中以 HCMV肺炎最常见。 真菌感染:有关肺部真菌感染病原学调查显示 最常见的真菌仍然是念珠菌属 ,其次是曲菌 属 ,其余菌属(如马拉色菌属镰刀菌属和顶 孢霉菌属等);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卡氏肺囊虫感染;
感染的诱因
(1)基础疾病及原发病的长期消耗使受者术前的 体质明显减弱 ,尿毒症患者严重贫血 、低蛋白血 症和重要脏器功能病变使其免疫功能处于低下状态 。 (2) 肾移植手术的创伤, 尤其是手术前后大剂量 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 (3)各种导管留置提供了病原体的侵袭途径。 如 桡动脉测压导尿管、气管插管等, 这都成为医院感 染 ,尤其是院内获得性肺炎的重要易感因素。 ④有些患者术前合并隐匿性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感 染,免疫功能正常的健康成人约50%~60%血中 含CMV的IgG抗体,但极少出现CMV感染的症状。 ⑤抗生素应用不规范,长期应用广谱强效抗生素, 导致患者二重感染加重病情。

肾脏移植手术指征以及方法

肾脏移植手术指征以及方法

肾脏移植手术指征以及方法肾脏移植手术是一种用于治疗末期肾衰竭的有效方法。

本文将介绍肾脏移植手术的常见指征以及方法。

手术指征肾脏移植手术适用于以下人群:1. 末期肾衰竭患者:肾功能严重受损,并且无法通过药物治疗或其他非手术方法改善肾功能的患者。

2. 高血压性肾病患者:合并有难治性高血压的患者,肾功能逐渐减退且无法有效控制。

3. 糖尿病肾病患者: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糖尿病肾病进展迅速,药物治疗无效。

4. 先天性肾脏疾病患者:患有先天性肾功能障碍或囊肿等疾病的患者。

5. 自身免疫性肾病患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肾功能损害。

手术方法肾脏移植手术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供肾选择:供肾可以来自亲属,也可以来自无关亲属、脑死亡病人或者捐献者。

供肾选择要考虑供肾者的肾功能、HLA配型等因素。

2. 预手术评估:移植手术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评估,包括肾功能测试、交叉配型、免疫抗体检测等。

3. 手术进行:手术一般采用开腹或腹腔镜技术,将供肾与受者的血管相连接,并将供肾置于受者体内。

4. 术后抗排斥治疗:手术完成后,受者需要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止移植排斥现象的发生。

5. 术后恢复和随访:手术完成后,受者需要进行术后恢复治疗和定期随访,以监测肾功能和排斥反应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肾脏移植手术并非适用于所有末期肾衰竭患者。

手术前需要进行详细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指征来确定手术的适应症。

以上是关于肾脏移植手术的常见指征及方法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更多疑问或需求,请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机构。

慢性移植肾肾病

慢性移植肾肾病
保持适当的运动和休息,避免 疲劳和感染。
控制血压和血糖
高血压和高血糖会加重肾脏负 担,应保持稳定。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肾功能、尿常规等检 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药物治疗
利尿剂
用于改善水肿等症状,但需谨慎使用,避免 电解质紊乱。
降糖药和降压药
用于控制血糖和血压,保护肾脏功能。
免疫抑制剂
调节免疫系统,防止排斥反应,需在医生指 导下使用。
其他药物
如抗炎药、抗凝药等,根据病情需要使用。
手术治疗
肾移植
对于严重慢性移植肾肾病 患者,肾移植是一种有效 的治疗方式。
透析
当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时, 可考虑进行透析治疗,以 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水 分。
其他手术
如肾动脉狭窄的手术治疗 等,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04 慢性移植肾肾病预防与护 理
预防措施
05 慢性移植肾肾病研究进展
病因学研究进展
免疫因素
研究发现了多种与慢性移植肾肾 病相关的免疫因素,如抗体介导 的排斥反应、细胞介导的排斥反
应等。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慢性移植肾肾病的发生 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些基因的 变异已被证实与疾病风险相关。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如吸烟、肥胖、高血压等 也被认为是慢性移植肾肾病的重要 诱因。
某些药物可能导致肾功能损伤,出现 类似慢性移植肾肾病的症状,但停药 后病情可缓解。
急性排斥反应
急性排斥反应通常发生在移植后早期, 表现为发热、尿量减少、移植肾肿胀 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肾功能 急剧恶化。
03 慢性移植肾肾病治疗
一般治疗
饮食调整
控制盐和蛋白质的摄入,以减 轻肾脏负担。
生活方式改变

临床医学学术动态:研究称糖尿病发病10后近四成患者会发生并发症

临床医学学术动态:研究称糖尿病发病10后近四成患者会发生并发症

李光伟兼任中华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据他介绍,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病。

只要控制好血糖,糖尿病患者可以终生带病生存。

但是,最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极高、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

糖尿病并发症分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其中,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等;慢性并发症包括视网膜病变和失明、糖尿病肾病(严重的导致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足(严重的导致截肢)、大血管病变(严重的导致心肌梗死、脑血管病)等。

临床统计表明,40%-50%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病10年后发生视网膜病变;约有2%的患者在发病15年后完全失明;5%-10%的患者在发病20年后恶化成终末期肾病。

李光伟所负责的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每年接诊糖尿病患者4万人次以上,一些患者的悲惨遭遇令他刻骨铭心。

一位18岁的外地女孩因患2型糖尿病前来就诊,李光伟建议她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

女孩的爸爸怕注射胰岛素成瘾予以拒绝。

3年后,李光伟再见到女孩时,双目失明的她是被爸爸用一根棍子牵着走路的。

还有一位50多岁的北京市民患糖尿病15年,平时并不在意,吃药也不规律。

一次,他洗脚时把右脚烫坏了,后来伤口感染、溃烂。

他以为截肢能保住性命,没想到,截肢3年后突发心肌梗死去世了。

“糖尿病之祸触目惊心,加强防范刻不容缓。

”李光伟语重心长地告诫说。

2020年肾移植临床国际前沿热点及新进展荟萃

2020年肾移植临床国际前沿热点及新进展荟萃

第12卷 第2期2021年3月Vol. 12 No.2Mar. 2021器官移植Organ Transplantation·学术盘点·2020年肾移植临床国际前沿热点及新进展荟萃邵琨 王祥慧【摘要】 在浩瀚的肾移植相关文献中,本文汲取和盘点2020年肾移植临床国际前沿热点和难点,移植新技术、新方法、新视野及新进展荟萃,主要内容包括排斥反应,免疫抑制优化应用与调控,移植感染,移植后恶性肿瘤,无创检测与生物标志物,供者器官保存、修复及利用,肾移植术后肾病复发,多因素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等。

加强对肾移植领域文献的阅读与思考,站在更高的起点开拓视野,结合中国肾移植临床实践,以推动肾移植获得更好的长期效果。

【关键词】 肾移植;供者特异性抗体;排斥反应;移植免疫;感染;无创检测;机械灌注;人工智能【中图分类号】R6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445(2021)02-0005-14【Abstract 】 A large quantity of studies related to renal transplantation were reviewed to extract and summarize the international frontier hot spots and difficulties, new transplantation technologies, new methods, new visions and new progress on renal transplantation in 2020.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d rejection, optimization application and regulation of immunosuppression, transplant infection, malignancy after transplantation, non-invasive detection and biomarkers, donor organ preservation, repair and utilization, recurrence of renal disease after renal transplantation, multi-factors affecting long-term survival of transplant kidney, computer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tc. Strengthening the reading and thinking of literatures in the field of renal transplantation and broadening horizons in higher starting piont, combined with clinical practice of renal transplantation in China, help to promote the long-term efficacy of renal transplantation.【Key words 】 Renal transplantation; Donor specific antibody; Rejection; Transplantation immunity; Infection; Non-invasive detection; Machine perfus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Highlights of international frontier hot spots and new progress on renal transplantation in 2020 Shao kun, Wang Xianghui. Kidney Transplant Center , Ruiji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200025, 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WangXianghui,Email:***************.cn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肾移植技术已逐渐成熟。

干细胞移植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干细胞移植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干细胞移植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引言:干细胞移植作为一种前沿的生物医学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

尤其在肾脏疾病治疗中,干细胞移植正在成为一种具有潜力的新兴疗法。

本文将以干细胞移植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案例为例,分析其疗效和应用前景。

案例分析:张女士,45岁,患有慢性肾炎已有10年之久。

经多次药物治疗和肾脏透析,病情未有明显好转。

随着疾病的进展,张女士逐渐出现皮肤黄疸、水肿、疲劳等症状,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医生建议其尝试干细胞移植治疗,张女士同意并进行了手术。

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医生从张女士的髂骨骨髓中采集到了一定数量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

MSCs被培养和扩增,然后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入到张女士的体内。

这些干细胞具有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能力,在体内定居并修复受损的组织器官。

在移植过程中,医生还注射了一种特殊的细胞因子,促进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一个月后,张女士的肾功能有了明显改善,皮肤黄疸消失,水肿明显减轻。

三个月后,她的肾指标进一步改善,肾功能得到显著恢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此后的随访发现,张女士的肾脏疾病稳定,并无明显复发的迹象。

讨论与分析:这个案例展示了干细胞移植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潜力。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一种常见的干细胞类型,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以分化为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细胞等,从而参与肾脏的修复和再生过程。

与传统的药物治疗和透析相比,干细胞移植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首先,干细胞移植能够促进肾脏功能的恢复和修复。

研究表明,注射干细胞可以增加肾脏生成干细胞的数量,增强肾小球的再生能力,促进肾脏功能的恢复。

与传统的药物治疗相比,干细胞移植能够具有更明显的疗效,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有着显著的作用。

其次,干细胞移植具有较低的排斥反应风险。

干细胞移植过程中,采集的干细胞来自患者自身,不存在免疫排斥的问题。

这有效减少了手术风险和后期并发症的发生。

在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医生还可以使用特殊的免疫调节治疗,进一步降低免疫排斥的风险。

《kpd及其临床应用》课件

《kpd及其临床应用》课件
KPD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 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 效和奇迹般的成功故事。
五、结供了新的希望,改善了 他们的生活质量,并减少 了等待时间和风险。
KPD的展望
KPD在未来还有很大的发 展空间,可以从技术、制 度和组织等方面进一步提 升效果和质量。
KPD与生命的关系
《kpd及其临床应用》 PPT课件
KPD及其临床应用
一、KPD简介
KPD的定义
KPD,即跨配捐赠(Kidney Paired Donation),是一种肾脏移植方式,旨在为不同配 型的患者提供肾脏交换的机会。
KPD的历史
KPD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技术和法规的发展,逐渐被应用于临床实践。
KPD的意义
在KPD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配型的准 确性、手术的安全性以及团队的合作和协 调。
四、KPD的发展趋势
技术改进
KPD技术不断改进,包括更精 准的配型方法和更安全的手术 操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 效果。
患者方案个性化
将来,KPD可能更加注重患者 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患者设计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全球应用情况
KPD不仅仅是一种医疗技 术,更是对生命和人性的 尊重和珍视,为人类的健 康福祉做出了贡献。
三、KPD的临床应用
1 适用人群
2 手术流程
KPD适用于需要肾脏移植但没有合适供体 的患者,包括血型不合适和HLA配型不合 适的患者。
KPD手术包括供受体的准备、移植手术和 术后的护理,整个过程需要医生和团队的 紧密合作。
3 实际效果
4 注意事项
KPD移植的肾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 率和生活质量,使他们重新获得健康和幸 福。
KPD可以扩大肾脏移植的适应症,提供了更多患者获得合适肾源的机会,有效解决了供需 矛盾。

原位移植的名词解释

原位移植的名词解释

原位移植的名词解释原位移植是指将器官或组织从一个部位移植到同一人体的另一个部位。

这是一种精密而复杂的手术技术,不仅要考虑器官的解剖结构和功能,还要克服众多的生理和免疫难题。

原位移植,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首先,原位移植在肾脏疾病治疗中扮演重要角色。

慢性肾脏疾病是导致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无法通过药物治疗或透析来缓解症状的慢性肾脏病人来说,肾脏原位移植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手术将可供移植的肾脏从一个人的腹腔中取出,然后将其移植到同一人体的腹腔中。

这种方法避免了免疫排斥问题,因为来自同一人体的器官不会被免疫系统攻击。

此外,由于在同一人体中进行移植,手术后的恢复时间较短并且排斥情况较少,因而术后的生活质量也会有所提高。

其次,原位移植也在喉部手术中具有重要意义。

当因喉部疾病而导致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问题时,喉移植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通过将正常喉部的组织移植到同一患者的受损喉部,可以恢复正常的声音和吞咽功能。

这种手术在改善患者喉部疾病的同时,也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正因如此,原位移植已成为喉部手术的重要手段。

此外,原位移植也在乳腺重建手术中发挥重要作用。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切除手术经常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方法之一。

然而,乳腺切除手术后会导致患者对外貌的自卑和身体形象的不满。

在这种情况下,原位移植技术成为了一种恢复患者外貌的有效方法。

通过将腹部或臀部的组织转移至乳房区域,可以重建乳房的形态和外观,从而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生活质量。

最后,原位移植也在消化系统手术中具有重要应用。

胰腺移植是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胰腺移植中,胰腺从一个人的腹腔取出,并在同一患者的腹腔内移植。

这种方法可以恢复胰岛素的生产,从而有效控制糖尿病症状。

此外,胰腺原位移植也可以解决由于慢性胰腺炎引起的严重疼痛。

通过移植一个正常的胰腺到同一人体的新位置,可以缓解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肾脏移植术后的病理学变化与免疫抑制治疗

肾脏移植术后的病理学变化与免疫抑制治疗

肾脏移植术后的病理学变化与免疫抑制治疗肾脏移植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方法。

然而,术后的病理学变化和免疫抑制治疗对移植肾的功能和存活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肾脏移植术后的病理学变化和免疫抑制治疗的相关内容。

1. 病理学变化肾脏移植术后,移植肾常常会出现一系列的病理学变化。

其中最常见的是移植肾的慢性反应性病变。

这种病变的特征包括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和移植肾小管萎缩。

病理学上,可以观察到肾小球中的免疫沉着、毛细血管内增生和基底膜增厚等变化。

除了慢性反应性病变外,移植肾也可能出现急性排斥反应。

这种反应主要包括细胞性排斥和抗体介导的排斥。

细胞性排斥的特点是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浸润,常伴有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

抗体介导的排斥则主要由抗体和补体介导的炎症反应引起,可导致毛细血管内增生和基底膜破坏。

此外,移植肾也可能出现移植肾病(Transplant Glomerulopathy, TG)。

TG是一种以肾小球内和/或周围基质免疫沉积为特征的病变,临床上表现为肾功能恶化和蛋白尿。

2. 免疫抑制治疗免疫抑制治疗在肾脏移植术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抑制宿主对移植物的免疫反应,可以减少术后的排斥反应,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

常用的免疫抑制药物包括:•硬化酮(Cyclosporin A, CsA):CsA是一种钙调神经递质酶抑制剂,可以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

它通过抑制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减少移植物的排斥反应。

然而,长期使用CsA可能会导致肾脏毒性。

•霉酚酸酯(Tacrolimus):Tacrolimus与CsA类似,也是一种钙调神经递质酶抑制剂。

它通过抑制T细胞激活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减少排斥反应。

与CsA相比,Tacrolimus具有更强的免疫抑制作用,但也可能导致肾脏损害。

•抗代谢物(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MMF是一种抑制DNA 合成的药物,可以阻止T细胞和B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干细胞在肾脏再生中的应用方法

干细胞在肾脏再生中的应用方法

干细胞在肾脏再生中的应用方法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和慢性肾脏疾病的增加,研究肾脏再生的方法和疗效变得尤为重要。

干细胞技术是一种备受关注的治疗方法,它可以恢复肾脏功能并帮助患者重获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干细胞在肾脏再生中的应用方法。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能分化能力的细胞,可以分化为各种类型的细胞。

根据来源的不同,干细胞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具有较高的分化潜能,可以分化为身体的任何细胞类型。

成体干细胞来源于成体组织或器官,分为干性骨髓干细胞、脐带干细胞和多能祖细胞(iPS细胞)等几种类型。

在肾脏再生中,干细胞可以发挥其多能分化的特性,为受损的肾脏提供修复和再生的潜能。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干细胞治疗方法在肾脏再生中的应用:1. 胚胎干细胞治疗:胚胎干细胞具有较高的分化潜能,可以分化为多种类型的细胞,包括肾脏细胞。

通过将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肾脏细胞,然后将其植入受损的肾脏组织中,可以促进肾脏再生。

研究发现,经过胚胎干细胞治疗后,受损的肾脏细胞可以得到修复,并且肾脏功能得到改善。

2. 成体干细胞治疗:成体干细胞来源于成人体内的组织或器官,包括骨髓、脐血和脂肪等。

这些成体干细胞具有较低的分化潜能,但仍然可以分化为肾脏细胞。

通过将成体干细胞移植到受损的肾脏组织中,可以改善肾脏功能,并促进肾脏的再生。

研究表明,成体干细胞治疗可以减轻肾脏病变,并促进受损肾脏的修复过程。

3. 多能祖细胞治疗:多能祖细胞,即iPS细胞,是通过重新编程成体细胞而得到的干细胞。

iPS细胞具有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的特性,可以分化为各种类型的细胞,包括肾脏细胞。

通过将iPS细胞分化为肾脏细胞,然后将其移植到肾脏组织中,可以促进肾脏再生和功能的恢复。

多项研究已经证实,iPS细胞治疗可以减轻肾脏病变,并改善受损肾脏的功能。

4. 生物材料辅助治疗:生物材料是指能够提供支持和导向细胞增长的材料,如支架、载体等。

在肾脏再生中,生物材料可以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促进干细胞的定植和分化。

慢性移植肾失功的透析时机及影响因素

慢性移植肾失功的透析时机及影响因素

左富姐,女,1983年生,安徽省安庆市人,汉族,2006年皖南医学院毕业,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肾移植术后康复方面的研究。

zuofj716824@通讯作者:王立明,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上海长征医院器官移植科,上海市 200003wt2530@中图分类号:R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44 (2013)53-09151-06修回日期:2013-09-05 (201307073/G ·Y)Zuo Fu-jie, Attending physician, Department of Kidney Transplant Rehabilitation, Central Hospital of Zhabei District in Shanghai(Changzheng Hospital Zhabei Branch), Shanghai 200070, Chinazuofj716824@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Li-ming, M.D., Chief physician, Professor, Organ Transplantation Center, Changzheng Hospital,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Shanghai 200003, China wt2530@Accepted: 2013-09-05慢性移植肾失功的透析时机及影响因素左富姐1,冯小芳1,闵敏1,周梅生2,王立明2(1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长征医院闸北分院)肾移植康复科,上海市 200070;2上海长征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上海市200003)文章亮点:1目前国内关于移植肾失功患者转入透析的时机尚无定论。

2文章创新性在于回顾性分析98例慢性移植肾失功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内生肌酐清除率、血肌酐、尿毒症症状及相关并发症,比较不同血液透析时机患者间的差别,分析影响透析时机的因素。

肾移植发展历史

肾移植发展历史

肾移植发展历史
第二阶段:免疫抑制药物的引入(1960-1980年代) - 1962年,美国医生Roy Calne首次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如硫唑嘌呤)来抑制受体对移植 肾的排斥反应。 - 1967年,南非外科医生Christiaan Barnard进行了第一例肾移植手术,采用了心脏移植 术的技术。 - 1970年代,免疫抑制药物的发展和改进,如环孢素A的引入,显著提高了肾移植的成功 率。
总的来说,肾移植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从最初的实验和尝试到今天的成熟 技术和治疗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肾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将继续提 高。
肾移植发展历史
第三阶段:技术进步和移植法的改进(1990年代至今) - 1990年代,微创手术技术的引入,使得肾移植手术更加安全和有效。 - 2000年代,逆行性肾脏供血技术和活体肾脏移植的发展,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移植肾 的存活率。 - 近年来,器官捐献和移植的法律法规的改进,以及移植医学和免疫学的进步,使得肾移 植成为一种相对安全和常见的替代治疗方法。
肾移植发展历史
肾移植是指将健康的肾脏从一个人(供体)移植到另一个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的人(受体) 的手术过程。以下是肾移植发展的历史概述:
第一阶段:早期实验和尝试(1902-1950年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902年,法国外科医生Emile Jean Bégin首次尝试将犬的肾脏移植到另一只犬身上。 - 1933年,苏联外科医生Sergei Yudin首次尝试将猴子的肾脏移植到人体,但手术失败。 - 1954年,美国外科医生Joseph E. Murray成功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肾移植手术,将一 对同卵双胞胎的肾脏移植给一名患有慢性肾病的受体。

肾移植历史

肾移植历史

肾移植历史导语:肾移植是一种常见的器官移植手术,旨在通过将健康的肾脏移植到患者体内,以替代其功能受损或衰竭的肾脏。

肾移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创新,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本文将为您介绍肾移植的历史发展及其重要里程碑。

一、早期尝试与研究肾移植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当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实验上,早期的尝试包括使用狗等动物进行肾脏移植实验,以探索器官移植的可行性和效果。

然而,由于技术的限制和对免疫系统了解的不足,这些早期的尝试并没有取得重大突破。

二、免疫抑制技术的突破20世纪50年代,随着免疫学的发展和对免疫系统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开始关注免疫抑制技术在肾移植中的应用。

1954年,美国外科医生约瑟夫·E·穆雷成功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将一对一半相同的双胞胎兄弟的肾脏移植给一名患有慢性肾衰竭的男子。

这一里程碑式的手术为肾移植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三、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随着对免疫系统的研究不断深入,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成为肾移植手术中的关键因素。

20世纪60年代,研究人员开始尝试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来减少移植排斥反应。

糖皮质激素是最早应用于肾移植的免疫抑制药物之一,它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反应,减少排斥反应的风险。

随后,研究人员又陆续引入了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如环孢素和硫唑嘌呤等,进一步提高了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四、器官捐献与配型技术的改进随着肾移植手术的不断发展,器官捐献和配型技术也得到了重要改进。

器官捐献可以分为活体肾移植和尸体肾移植。

活体肾移植是将健康的肾脏从活体捐献者身上取出,移植给患者。

尸体肾移植则是从死亡捐献者身上获取肾脏进行移植。

随着器官捐献意识的提高和相关法律的完善,器官捐献的数量逐渐增加,为肾移植提供了更多的供体来源。

配型技术的改进也为肾移植的成功率和术后效果带来了显著提高。

早期的配型主要依赖人工血型配型和组织相容性试验,但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准确性和可行性问题。

肾移植历史

肾移植历史

肾移植历史引言:肾移植是一种常见的器官移植手术,旨在治疗患有晚期肾脏疾病的患者。

肾脏是人体内排泄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的重要器官,而肾脏疾病会导致肾功能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肾移植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肾移植术逐渐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1. 第一次肾移植手术的诞生1954年,美国医生Joseph E. Murray成功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肾移植手术。

手术中,他将一名双胞胎兄弟的肾脏移植给了患有晚期肾脏疾病的另一名兄弟。

这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肾移植进入了现代医学的历史舞台。

2. 免疫抑制剂的引入然而,早期的肾移植手术并不如人们期望的那样成功。

由于免疫系统的排斥反应,移植的肾脏往往在短时间内被患者的免疫系统排斥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医学界开始研究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20世纪60年代,美国医生Peter Medawar和George Hitchings等人分别提出了使用免疫抑制剂来抑制排斥反应的理论,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

3.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1962年,美国医生Roy Calne首次成功使用免疫抑制剂来抑制肾脏移植排斥反应。

此后,免疫抑制剂成为肾移植手术的必备药物,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随着研究的深入,免疫抑制剂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如环孢素A、骁悉等,为肾移植手术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4. 供体来源的扩大肾脏移植手术最初使用的是双胞胎供体,但由于双胞胎供体的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

随着技术的进步,供体来源得到了扩大。

除了亲属之间的供体,现在还可以使用脑死亡捐献、活体亲属以及跨种移植等方式获取供体。

这些改变使得更多的患者有了获得肾脏移植的机会。

5. 微创技术的应用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肾脏移植手术也得到了改进。

传统的肾脏移植手术需要进行较大的切口,而微创技术可以通过较小的切口完成手术,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

微创技术的应用使得肾脏移植手术更加安全和便捷。

6. 其它进展和挑战除了上述的进展,肾脏移植领域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更新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及现代配型技术和移植经验的积累,目前大多数移植中心的1年存活率已经超过了90%.移植肾的远期存活一直是个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

慢性移植肾肾病是影响移植物长期存活的最主要原因,其病理表现是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

已证实肾小管波形蛋白的表达与肾脏疾病时肾小管损伤有关,是否与间质纤维化有关值得探讨。

肾病和正常肾组织病理标本检测肾小管波形蛋白免疫组化表达水平,同时天狼星红饱和苦味酸法检测肾组织胶原纤维沉积程度。

图像分析仪分析波形蛋白和胶原纤维沉积程度,比较波形蛋白表达与移植肾病理的相关性。

正常肾组织标本可以检测到波形蛋白抗原。

主要分布在肾小球、动脉及间质成纤维细胞。

但肾小管无表达。

当移植肾有病变时,肾小管可见波形蛋白表达。

波形蛋白抗原在急性排斥反应、慢性移植肾病肾小管表达阳性率差异有显着性。

测肾间质胶原纤维化程度,正常肾组织间质也可以检测到少量纤维组织成分,发生移植后病变时,间质胶原纤维化程度明显增加。

胶原纤维在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移植肾病患者间质沉积阳性率差异也有显着性。

肾小管波形蛋白表达阳性率与间质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876)。

慢性移植肾病是影响肾移植受者长期存活的重要原因。

引起慢性移植肾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重要病理改变是免疫或非免疫伤害所致的间质纤维化及肾小管萎缩。

间质纤维化及肾小管萎缩可以发生在移植后的早期,并在第1年就有较快发展。

但目前缺乏有效的指标来预测这一病理过程,而且对间质纤维化如何启动、如何进展都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我们检测发现,在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较重的部位,肾小管波形蛋白也表达较多。

二者具有相关性。

在较早期的急性排斥反应,波形蛋白表达较少或不表达。

在正常的肾组织中,肾小球、小动脉及间质成纤维细胞可见波形蛋白表达,但肾小管上皮不表达波形蛋白。

肾脏疾病时,波形蛋白的表达程度与肾小管损伤情况相关回,而肾小管上皮的损害程度又与肾功能下降相关。

所以肾小管波形蛋白的表达,提示肾功能下降。

在病理状态下,一些上皮细胞可以表达间质细胞的标志物,这一病理过程称为EMT.即上皮一间质转换。

动物实验中已证实EMT机制参与肾组织纤维化过程。

波形蛋白是只表达于间质细胞的骨架蛋白,属于间质细胞标志物。

肾小管波形蛋白的表达,提示有EMT病理过程。

但波形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肾间质纤维化具有相关性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

可能是波形蛋白的表达,触发了纤维细胞的迁移及浸润纤维化过程,也可能波形蛋白表达过高是间质纤维化后的表象,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