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动力学chap9

合集下载

空气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崔尔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701研究所)本文简要回顾空气动力学发展的历史及其在航空航天飞行器研制中的作用,对现代空气动力学新的发展趋势和新一代航天飞行器研制中可能遇到的关键气动力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对今后发展提出看法。

一、空气动力学与航空航天飞行器发展空气动力学是研究空气和其他气体的运动规律以及运动物体与空气相互作用的科学,它是航空航天最重要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一。

1.空气动力学推动20世纪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1903年莱特兄弟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架带动力飞机,实现了人类向往已久的飞行梦想。

为了研制这架飞机,他们进行过多次滑翔试验,还为此建造了一座试验段为0.01m2的小型风洞。

正是这些努力,加上综合运用早期的空气动力学知识,最终获得了成功。

20世纪初,建立在理想流体基础上的环量和升力理论以及普朗特提出的边界层理论奠定了低速飞机设计基础,使重于空气的飞行器成为现实。

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可压缩气体动力学理论的迅速发展,以及对超声速流中激波性质的理论研究,特别是跨音速面积积律的发现和后掠翼新概念的提出,帮助人们突破“音障”,实现了跨音速和超音速飞行。

50年代中期,美、苏等国研制成功性能优越的第一代喷气战斗机,如美国的F-86、F-100,苏联的米格-15、米格-19等。

50年代以后,进入超音速空气动力学发展的新时期,第二代性能更为先进的战斗机陆续投入使用,如美国的的F-4、F-104,苏联的米格-21、米格-23,法国的幻影-3等。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地球人造卫星和1961年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号”升空,被认为是空间时代的开始。

美、苏两国在战略导弹和航天器发展方面的激烈角逐,促使超音速和高超音速空气动力学得到迅速发展。

两个超级大国都投入巨大力量,致力于发展地面模拟设备,开邻近高超出音速空气动力学和空气热力学的研究。

航天方面的研究重点放在如何克服由于高超音速飞行和再入大气层,严重气动加热所引起的“热障”问题上在钱学森先生倡导下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即物理力学,为航天器重返大气层奠定了科学基础。

空气动力学chap9

空气动力学chap9

图9.9给出的是以波前马赫数为参数,激波角β随偏转角θ的变 化曲线,这个图非常重要,我们要用它来求解和分析斜激波特 性。图9.9说明了许多与斜激波相关的物理现象.例如:
• 斜激波的强度不仅取决于波前马赫数,还与激波 角 β有关系。
• 当给定波前马赫数M1时,激波强度仅取决于激波 角β 。
• (教材中的分析2)
s
s
流出的动量- 流入的动量 压强合力
V dS u p dS
ad
ad
mu1 mu2 p1A p2 A
(1u1A)u1 (2u2 A)u2 p2 A p1A
p1
1u12
p2
2u
2 2
(9.7)
(9.7)式中只出现激波的法向分量.
积分形式的能量方程:
ad
e
V2 2
V

dS
凹角上的斜激波: 流动偏转角θ(turning angle, deflection angle):固体壁面的偏转角 激波角β(shock angle):波前流动方向与激波夹角
尖楔上的斜激波: 流动偏转角θ:固体壁面的偏转角 激波角β:波前流动方向与激波夹角 尖楔半顶角δ( wedge half-angle):对尖楔, δ =θ
• 情形二:运动的物体产生的声波
波振面
The disturbance can propagate to the whole space.
The disturbance cannot propagate to the space before the source.
The disturbance can only propagate to special domain.
relation is vital to the analysis of oblique shock wave, and results

空气动力学PPT

空气动力学PPT

第二节 飞行器的运动参数与操纵机构
一、坐标系:
描述飞机的姿态、位置;飞机在大气中飞行,运动复杂,有多 个坐标系描述;美制与苏制,国标——美制 1.地面坐标系(地轴系) Sg og xg yg zg 原点og —地面某一点(起飞点) ogxg —地平面内,指向某方向(飞行航线) ogyg —地平面内,垂直于ogxg,指向右方 y ogzg —垂直地面,指向地心, x o 右手定则 z H 描述飞机的轨迹运动 “不动”的坐标系, ogxg x 惯性坐标系
二、飞机的运动参数(续)

速度向量与机体轴系的关系
1、迎角 速度向量V在飞机对称面上的投影与机体轴ox的夹 角,以V的投影在ox轴之下为正 2、侧滑角 速度向量V与飞机对称面的夹角。V处于对称面之 右时为正
产生空气动力的主要因素 对于飞控是重要的变量
三、飞行器运动的自由度
刚体飞机,空间运动,有6个自由度: 质心x、y、z线运动(速度增减,升降,左右移动) 绕质心的转动角运动 飞机有一个对称面:纵向剖面,几何对称、质量对称 1.纵向运动 速度V,高度H,俯仰角 2.横航向运动 质心的侧向移动,偏航角,滚转角 纵向、横航向内部各变量之间的气动交联较强 纵向与横航向之间的气动交联较弱,可以简化分析 飞机—面对称,导弹—轴对称
1 p V 2 p0 总压 2
V大,p小;V小,p大
四、马赫数M
马赫数:为气流速度(v)和当地音速(a)之比: 音速:微弱扰动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M
V a
音速:
a 20 T
T:空气的绝对温度
音速a与温度有关,表示空气受压缩的程度,是高度的函数 临界马赫数Mcr 迎面气流的M数超过某数值时,翼面上出现局部的超音速区, 将产生局部激波 ,此时远前方的迎面气流速度V与远前方 空气的音速a之比 Mcr-每种机翼的特征参数

空气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空气动力学英文名称:acerodynamics;aerodynamics定义1:流体力学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空气运动以及空气与物体相对运动时相互作用的规律,特别是飞行器在大气中飞行的原理。

所属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动力气象学(二级学科)定义2:研究空气和其他气体的运动以及它们与物体相对运动时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

所属学科:航空科技(一级学科);飞行原理(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百科名片同名书籍空气动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物体在同气体作相对运动情况下的受力特性、气体流动规律和伴随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

它是在流体力学的基础上,随着航空工业和喷气推进技术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个学科。

目录F1中空气动力学的最基本原理和公式空气动力学的发展简史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内容空气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其它力学分支学科主要物理学分支图书信息1图书信息2F1中空气动力学的最基本原理和公式空气动力学的发展简史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内容空气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其它力学分支学科主要物理学分支图书信息1图书信息2展开1.动量理论推导出作用在风机叶轮上的功率P和推力T(忽略摩擦阻力)。

由于受到风轮的影响,上游自由风速V0逐渐减小,在风轮平面内速度减小为U1。

上游大气压力为P0,随着向叶轮的推进,压力逐渐增加,通过叶轮后,压力降低了ΔP,然后有又逐渐增加到P0(当速度为U1时)。

根据伯努力方程H=1/2(ρv2)+P (1)ρ—空气密度H—总压根据公式(1),ρV02/2+P0=ρu2/2+p1ρu12/2+P0=ρu2/2+p2P1-p2=ΔP由上式可得ΔP=ρ(V02- u12)/2 (2)运用动量方程,可得作用在风轮上的推力为:T=m(V1-V2)式中m=ρSV,是单位时间内的质量流量所以: T=ρSu(V0-u1)所以:压力差ΔP=T/S=ρu(V0-u1)由(2)和(3)式可得:u=1/2[(V0-u1)] (4)由(4)式可见叶轮平面内的风速u是上游风速和下游风速的平均值,因此,如果我们用下式来表示u。

空气动力学.讲课文档

空气动力学.讲课文档

cl
cli 1 M 2
这里,c l i 为相同翼型在不可压流中的升力 系数。
现在九页,总共三十七页。
气动中心为轴的俯仰力矩系数为
cmac
cmac 1 M2
现在十页,总共三十七页。
3.7.2 Karman-Tsien rule
Cp
Cpi 1M2 M2
Cpi
1 1M2 2
K-T公式不像P-G公式那样,单纯地增加翼 厚。C pi 非常小时,K-T公式接近P-G公式。
现在十五页,总共三十七页。
图为翼厚比为百分之十左右的翼型的升力 系数及阻力系数随马赫数变化的曲线。在 超声速范围,曲线与Ackeret theory一致。
现在十六页,总共三十七页。
翼型周围的流动随马赫数的变化
现在十七页,总共三十七页。
从(b)图可以看出:超过一定的马赫数,阻 力系数开始减小。这并不意味着阻力的减 小,只是阻力增加的梯度变小。
Cp
Cpi 1 M2
,C则pi 当马
现在七页,总共三十七页。
这个公式意味着,马赫数为M 的可压流中 翼型的压强系数,等于将翼型的厚度、迎 角和弯度放大 1/ 1M2 倍。图为可压流与 不可压流中,具有相同压强系数的翼型。
现在八页,总共三十七页。
因为机翼表面上的压强可以在翼弦方向上 积分求得。可压流的马赫数 M与升力系数 的关系为
翼七页。
3.10 展弦比的影响 如图。展弦比的减少,使升力梯度变小, 失速角增大。
现在三十六页,总共三十七页。
3.12 后掠角(sweepback angle)的效果 通过机翼的后掠,可以提高临界马赫数。
现在三十七页,总共三十七页。
空气动力学.
现在一页,总共三十七页。

空气动力学课件

空气动力学课件
空 气 动 力 学
绪论及基本概念、知识
空气与气体动力学的任务、研究方法及发展
流体力学
流体静力学 液体
水力学 理动 黏性流动
变化小
不可压缩低速 空气动力学 高度或低压影响
动力气象学 稀薄气体动力学
变化大 高速影响
气体动力学 亚/跨/超声速空气动力学 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 电磁流体动力学
直匀气流流过模型,以便观察流动现象,测量模型受到 的空气动力,进行试验空气动力学研究。
在理论上,对飞行器空气绕流现象和受力情况进行分析
研究时,可用固接在飞行器上的观察者所看到的绕流图 画进行研究,只要远前方气流速度V是常数,空气流过 物体的绕流图画就不随时间变化。


机翼绕流流场
建筑物流场
钝头体噪声
音爆云 激波后气体 急剧膨胀降压降温 潮湿天气 气温低于露点 水汽凝结水珠 云雾
超音速 低压气流
局部正激波 斜激波
局部亚音气流 超音/亚音气流
压缩减速 膨胀加速 超音速气流 尾激波 压缩减速
音爆 激波面上声学能量高度集中,这些能量让人感受到短暂而极其强烈的爆炸声。
冲压发动机
亚燃冲压发动机 3<Ma<6
数值研究 数值仿真 CFD计算
计算机 数学模型 数值离散方法
流体力学问题
数值实验 数值模拟/分析
数学模型较准确如N-S方程较准确流动图谱及细节/耗时少/耗费省/便于优化设计及对比 模拟重复性好/条件易控制 机理不清楚的流动如空化/湍流/相变数学模型不准数值模拟可靠性、准确性差 非线性偏微粉方程数值离散方法数学理论尚未完备计算稳定性/收敛性/误差分析不足 受限于计算机运行速度、容量的发展 微分方程的有限差分离散及网格 连续介质模型 连续自变量函数 微分方程组

空气动力学课件

空气动力学课件

2
N-S方程的解算

理论解法
–非线性问题 –精确解的限制 –初边值条件的适定性 –物理模型 (粘性、热力学模型、 …) –优缺点的比较
N-S方程的解算

计算流体力学 (CFD)
–网格化的流场就是一个离散的世界
J.D. Anderso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The Basics with Applications”, McGraw-Hill, 1995

积分形式的连续方程
dV V dS 0 S t V V [ t ( V )]dV 0

微分形式的连续方程 ( V ) 0
t
连续方程

定常流动
( V ) 0

S
V dS 0
u sin / r v cos / r
Vr u cos v sin 0 1 V u sin v cos r 1 Irrotational flow? z V r 0 r V rV r 2 V dl V rd 2

旋度

V
z
v u x y

无旋流

有旋流
From M. van Dyke’s “An album of fluid motion” Video?
角变形率

角变形
2 (1 )

角变形率
xy
d v u dt x y
流线之间的质量流量
c2 c1
d V lim n 0 n dn

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

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

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目录一、空气动力学概述 (2)1. 空气动力学简介 (3)2. 发展历史及现状 (4)3. 应用领域与重要性 (5)二、空气动力学基本原理 (6)1. 空气的力学性质 (7)1.1 气体状态方程 (8)1.2 空气密度与温度压力关系 (8)1.3 空气粘性 (9)2. 牛顿运动定律在空气动力学中的应用 (10)2.1 力的作用与动量变化 (11)2.2 牛顿第二定律在空气动力学中的体现 (13)3. 空气动力学基本定理 (14)3.1 伯努利定理 (15)3.2 柯西牛顿定理 (16)3.3 连续介质假设与流动连续性定理 (17)三、空气动力学基础概念 (18)1. 流体力学基础概念 (19)1.1 流速与流向 (20)1.2 压力与压强 (21)1.3 流管与流量 (22)2. 空气动力学特有概念 (23)2.1 空气动力系数 (25)2.2 升力与阻力 (26)2.3 空气动力效应与稳定性问题 (27)四、空气动力学分类及研究内容 (28)1. 空气动力学分类概述 (30)2. 理论空气动力学研究内容 (31)一、空气动力学概述空气动力学是研究流体(特别是气体)与物体相互作用的力学分支,主要探讨流体流动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压力分布和流动特性。

空气动力学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航空航天、汽车、建筑、运动器材等。

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不可压缩流体,即流体的密度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根据流体运动的特点和流场特性,空气动力学可分为理想流体(无粘、无旋、不可压缩)和实际流体(有粘性、有旋性、可压缩)两类。

在实际应用中,理想流体问题较为简单,但现实生活中的流体大多具有粘性和旋转性,因此实际流体问题更为复杂。

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牛顿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

这些原理构成了空气动力学分析的基础框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求解方程,可以预测和解释流体流动的现象和特性。

空气动力学英文PPT(chapter9(1))精品文档26页

空气动力学英文PPT(chapter9(1))精品文档26页

the pressure, density, and
density, and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discontinuously
continuously decrease.
increase.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anydaily
Hence, an expansion wave is the direct antithesis of a shock wave. 因此,膨胀波是激波的一个正相反的对应物。
M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anydaily
On the other hand, if the upstream flow is supersonic, as shown in
Fig.9.2b, the disturbances cannot work their way upstream; rather, at
some finite distances from the body, the disturbance waves pile up and
The information is propagated upstream at approximately the local speed of sound. 物体存在的信息以近似等于 当地音速的速度传播到上游 去。
If the upstream flow is subsonic , as shown in Fig.9.2a, the disturbances have no problem working their way upstream, thus giving the incoming flow plenty of time to move out of the way of the body. 如图9.2a所示,如果上游是亚音速的, 扰动可以毫不困难地传播 到远前方上游,因此,给中了英文来日流报导足航站够an的ydai时ly 间以绕过物体。

空气动力学chapter9(3)

空气动力学chapter9(3)

c’: 对应激波之后气流速度为音速的点。
c’-e:对应激波之后马赫数大于1的弱解。
弓形激波与钝头体之间的流动为超音速流和亚音速流的混合 区。亚音速区与超音速区的分界线被称为音速线。
脱体激波的形状,激波脱体距离δ,以及整个流场的解由来流 马赫数,钝头体的尺寸与形状确定。采用数值求解技术可以 得到该流场的解。
M n ,3
对于海平面标准大气条件,p1=1atm, T1=288K, 因此有:
p3 p2 p3 p1 (1.991 2.32)(1atm) 4.62atm )( p2 p1 T3 T2 T3 T1 (1.229)(1.294)(288K ) 458K T2 T1
激波反射与干扰多种多样,在本节中我们给出如下几种常见 类型:
查附表B,则得:
M n, 2 0.7157
p2 2.32 p1
M n, 2
T2 1.294 T1
因此有:
0.7157 M2 2.96 sin(1 ) sin(24 10)
至此,我们得到了入射激波之后的流动特性。即完成了步骤1。
我们在上面求出的入射激波后的流动特性即为反射激波前的流 动条件。我们同时知道通过反射激波流动必须偏转10度以满足 上壁面边界条件。由反射激波前马赫数M2=2.96,偏转角 θ=10o ,查θ-β-M图(9.7图 ),可得 β2=27.3o。由图9.17可以看 出:
9.6 PRANDTL-MEYER EXPANSION WAVES 普朗特-梅耶膨胀波
特别要注意:膨胀过程是一个等熵过程。 要解决的问题是:已知上游马赫数M1及其它流动特性(区域1), 求通过偏转角θ膨胀后的下游(区域2)的特性。
考虑一个以无限小的偏转dθ 引起的非常弱的波,如上图所示。这 个波实际上就是与上游速度夹角为μ的马赫波。我们前面已经证明 了通过斜波波前波后的切向速度分量保持不变。所以将波前速度的 大小与方向用AB矢量线段表示画在波后,就与表示波后速度大小 和方向的AC矢量线段构成一个三角形ABC。三个内角的大小如图 所示。注意,波前波后切向速度分量不变保证了CB垂直于马赫波。

空气动力学绪论PPT课件

空气动力学绪论PPT课件
Third Edition, International Editi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eries, New York: McGaw-Hill, 2001
4
课程学习及考核要求:
1、完成每一章的作业; 2、完成两个实验;
(1)流体力学基础实验(4学时) (2)附面层测量试验 (2学时) 3、保证上课(缺勤不超过3次); 4、通过考试。
边界层理论极大地推进了空气动力学的发 展。普朗特还把有限翼展的三维机翼理论系统 化,给出它的数学结果,从而创立了有限翼展 机翼的升力线理论。但它不能适用于失速、后 掠和小展弦比的情况。1946年美国的琼期提出 了小展弦比机翼理论,利用这一理论和边界层 理论,可以足够精确地求出机冀上的压力分布 和表面摩擦阻力。
23
0.3 空气动力学的发展进程
纳维(Navier)从分子相互作用的某一假设出发,于 1826年导出粘性流体运动方程。斯托克斯(Stokes)于 1845年在另一国家也独立地导出了粘性流体运动方程.雷 诺(Reynolds)在1876-1883年试验粘性流体在小直径圆 管中的流动时,发现了流体运动的层流和紊流性质, 1895年他导得了雷诺方程—平均N-S方程.
空气动力学基础
FUNDAMENTALS OF AERODYNAMICS
总学时 64
1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空气动力学应用的基础,是从 事飞行器设计重要的专业理论知识,课程 主要内容是介绍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的 基础理论和方法。
要求先期基础知识:
高等数学、计算方法 大学物理、理论力学
2
课程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 钱翼稷,“空气动力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 陈再新,刘福长,鲍国华,“空气动力学”,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 * 徐华舫,“空气动力学基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87 * 杨岞生,俞守勤,“飞行器部件空气动力学”,航空工业出版社, 1987 * John D. Anderson, Jr.,“Fundamentals of Aerodynamics”,

空气动力学原理

空气动力学原理

(d) 200迎角绕流
• 升力与阻力(D为阻力,L为升力 )
• 平板与气流方向垂直时的情况,此时平板
受到的阻力最大,升力为零
• 当平板静止时,阻力虽大但并未对平板做
功;当平板在阻力作用下运动,气流才对 平板做功;如果平板运动速度方向与气流 相同,气流相对平板速度为零,则阻力为 零,气流也没有对平板做功。一般说来受 阻力运动的平板当速度是气流速度的20% 至50%时能获得较大的功率。 • 当平板与气流方向平行时,平板受到的作 用力为零(阻力与升力都为零)
• 当平板与气流方向有夹角时,在平板的向
风面会受到气流的压力,在平板的下风面 会形成低压区,平板两面的压差就产生了 侧向作用力F,该力可分解为阻力D与升力L。
• 当夹角较小时,平板受到的阻力D较小;此
时平板受到的作用力主要是升力L。
• 截面为流线型的翼片阻力很小,即使与气
流方向平行也会有升力,因为翼片上方气 流速度比下方快,跟据流体力学的伯努利 原理,上方气体压强比下方小,翼片就受 到向上的升力作用。
• 一种是定桨距(失速)调节方法; • 一种是变桨距调节方法。

1、定桨距(失速)调节方法
叶片与轮毂刚性联结。
失速控制主要是通过确定叶片翼型的扭 角分布,使风轮功率达到额定点后,减少 升力提高阻力来实现的。 在一般运行情况下,风轮上的动力来源 于气流在翼型上流过产生的升力。由于风 轮的转速恒定,风速增加叶片上的迎角随 之增加,直到最后气流在翼型上表面分离 而产生脱落,这种现象称为失速。
• 3)在势流场中,沿任意封闭曲线的速度环量为零。
• 2.流函数 • 1)流函数的等值线与流线重合 • 3.平行流 • 就是流体质点以相同的速度相互平行地作
等速直线运动。

空气动力学ChapterPPT学习教案

空气动力学ChapterPPT学习教案

第33页/共41页
现代的天枰结构比较复杂。用几根支柱支 持模型,通过支柱传递作用于模型上的力 和力矩。通过传感器变为电压输出,再用 类似电压计的仪器来读出。
超声速风洞中,用一根支柱从模型后面支 住模型。通过内置天平来测量力和力矩。
第34页/共41页
第35页/共41页
第36页/共41页
此外,经常用来表示机翼特性的图有: 表示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关系的极曲线 (polar curve)。 升阻比随迎角变化的升阻比曲线。 风压中心系数随迎角变化的曲线。
Cm1/ 4
M1/ 4 1 V 2Sca
2
Cmac
M ac 1 V 2Sca
2
分别称为绕1/4弦长点的俯仰力矩系数和绕 气动中心的俯仰力矩系数。
第25页/共41页
空气动力学中,将升力、阻力和俯仰力矩 称为3分力。 再加上侧力、横滚力矩和偏航力矩,称作 6分力。
第26页/共41页
气动力学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气动中心。 无论迎角如何变化,机翼的俯仰力矩都不 随之变化的点,称为气动中心。 如前图所示。气动中心一般在1/4弦点处。
第31页/共41页
迎角增加1度所对应的升力系 数的增加量叫升力梯度(lift curve slope)。
升力系数为0时的迎角叫零升 力角。
迎角超过某一值时,升力系数 急剧减小。这个现象叫失速 (stall)。这时的迎角叫失速角 (angle of stall)。 第32页/共41页
升力系数的最大值叫最大升力
第13页/共41页
中线与翼弦的距离叫chamber。
chamber沿翼弦方向变化。其最大值为最 大chamber,或就称为chamber。
chamber为0,即中线与翼弦一致的翼型叫 对称翼型(symmetrical airfoil)。

空气动力学chapPPT课件

空气动力学chapPPT课件

第5页/共111页
11.2 The Velocity Potential Equation(速度势方程)
STEP 1: VELOCITY POTENTIAL → CONTINUITY
V
ui
vj
i
j
x y
Flow is irrotational
u v
x
y
x-component y-component
steady irrotational
0
t
V 0 V
V
V
V
0
V u u v v 0 x x y y
Does a similar expression exist for compressible flows? Yes, but it is non-linear
infinite boundary condition:
u
x
V
v 0
y
wall boundary condition : 0
n
第9页/共111页
4) How to use?
Once φ is known, all the other value flow variables are directly
Linearized velocity potential equation
Critical Mach umber
Prandtl-Glauet Compressibilty correction
Improved compressibilty Correction
Drag-Divergence Mach number: Sound Barrier
(1
M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s
流出-的 流动 入量 的 压动 强
将动力方程分解为两个方向: 1、平行斜激波方向:切线方向
V dS wpdS
abcdef
bfce


VdS w VdS w VdS w VdS w0
f
d
w2
e u2
连续方程:
VdS0
abcdef

VdS0
bf

VdS0
ce

VdS0
1u1 u 2 2 ( u1 a b c
f
d
w2
e u2
动量方程:
V dV S p d S
通过分子碰撞引起的信息传播和这种传播不能到达超 音速流中某些区域。
• 情形一:运动的气流中弱扰动的传播
如果上游是亚音速的, 扰动 可以毫不困难地传播到远前方 上游,因此,给了来流足够的 时间以绕过物体。
如果上游是超音速的,扰动不 能一直向上游传播,而是在离 开物体某一距离处聚集并接合, 形成一静止波。
当超声速流动的流动方向被迫突然变化时,就会产生斜激波。
Across the oblique shock wave, the Mach number discontinuously decreases, and the pressure, density, and temperature discontinuously increase.
tan u1
w1
(9.19)
w1 u1 a b c
f
d
w2
e u2
tan( ) u2
w2
(9.20)
tan()u2 1 tan u1 2
(9.21)
tatan n ()2 ((1 )1 M )M 12s12si2n i2n (9.22)
tan2cotM 12M (12 sci2n o2 s)12(9.23)
仍使用正激波推导中使用的控制体:
w1 u1 a b c
f
d
w2
e u2
控制体: 面a,d平行于激波,面b,c,e,f垂 直与激波
VV1222
u12 u22
w12 w22
uw11
V1 sin V1 cos
uw22VV22scions
w1 u1 a b c
通过斜激波流动的切向速度分量保持不变.
w1 u1 a b c
f
d
w2
e u2
动量方程: 2、垂直斜激波方向:法线方向
V dV S p d S
s
s
流出的 -流动 入量 的 压 动 强 量
VdSu pdS
ad
ad
mu1mu2 p1Ap2A
(1 u 1 A ) u 1 (2 u 2 A ) u 2 p 2 A p 1 A
(隐式方程,一般要迭代求解)
Equation (9.23) is an important equation. It is called the θ-β-M relation , and it specifies θ as a unique function of M1 and β . This relation is vital to the analysis of oblique shock wave, and results from it are plotted in Fig. 9.9 for γ=1.4.
因此,我们得出结论--通过斜激波的流动特性变化只由 垂直于斜激波的速度分量决定.
归纳前面推导出的控制方程如下:
1u12u2
(9.2)
w1 w2
(9.5)
p 11u 1 2p22u2 2 (9.7)
h1
u12 2
h2
u22 2
(9.12)
结论: 1:斜激波不改变切向速度,即穿过斜激波以 后,切向速度不变; 2:如果用斜激波的法向速度代替正激波的速 度V1和V2,则斜激波控制方程组和正激波的完 全相同;
Across the expansion wave, the Mach number continuously increases, and the pressure, density, and temperature continuously decrease.
超音速流中产生波(激波和膨胀波)的物理机理
h1
u12 2
h2
u22 2
(9.12)
方程(9.2)、(9.7)、(9.12)分别是斜激波的连续、动量、能量方程。 它们只包含斜激波的法向速度分量u1、u2, 而不包含斜激波的 切向速度分量w1、w2 .
Hence, we deduce that changes across an oblique shock wave are governed only by the component of velocity normal to the wave.
a
bf
ce
d
(1 u 1 A )w 1 (2 u 2 A )w 2 0
(1 u 1 A )w 1 (2 u 2 A )w 2 0
1u1
u (9.2)
22
w1 w2 (9.5)
The tangential component of the flow velocity is constant across an oblique shock.
结论: 3:根据正激波产生的条件可以推断,斜激波 波前法向速度必定是超音速的,波后法向速度 必定是亚音速的。但是注意,波后合速度V2不 一定是亚音速的,也可能是超音速的; 4:斜激波的关系式和正激波完全相同; 5:斜激波除了压缩流体,还使流动方向发生 改变。
定义法向马赫数:
Mn,1
u1 a1
EXAMPLE 9.1 A supersonic airplane is flying at Mach 2 at an altitude of 16 km. Assume the shock wave pattern from the airplane quickly coalesces into a mach wave that intersects the ground behind the airplane, causing a “sonic boom” to be heard by a bystander on the ground. At the instant the sonic boom is heart, how far ahead of the bystander is the airplane?
M1sin
(9.13)
Mn,2ua22 M2sin
则有:
(9.18)
w1 u1 a b c
Mn2,21 Mn2,1 1(/ 21M )/n22,1
(9.14)
f
d
w2
e u2
2 1
u1 u2
2((1)1M )M n2,1n2,1
p2 p1
• 情形二:运动的物体产生的声波
波振面
The disturbance can propagate to the whole space.
The disturbance cannot propagate to the space before the source.
The disturbance can only propagate to special domain.
解:
sin 1(1)sin 1(1)300
M
2
tan 16
d
dt1a6n0.156772.77(km )
斜波产生的根源
斜激波关系式
普朗特—梅耶膨胀波
流过尖楔与圆锥的超音速流
激波干扰与反射
脱体激波
激波-膨胀波理论及其在 超音速翼型中的应用
9.2 OBLIQUE SHOCK RELATIONS (斜激波关系式)
If the disturbances are stronger than a simple sound wave, then the wave front becomes stronger than a Mach wave, creating an oblique shock wave at an angle to the freestream, where β>μ. This comparison is shown in Fig. 9.4 . However, the physical mechanism creating an oblique shock is essentially the same as that described above for the Mach wave. 如果扰动比声波强(强扰动波),其引起的波振面就会比马赫波强, 产生一个与来流夹角为 β的斜激波,且β>μ。这一比较在图9.4中 给出。然而,斜激波产生的物理机理与上面描述的马赫波的产生完 全相同。
p 11u 1 2p22u2 2
(9.7)
(9.7)式中只出现激波的法向分量.
积分形式的能量方程:
adeV22V dSadpVdS
(9.8)
1 e 1 V 2 1 2 u 1 A 2 e 2 V 2 2 2 u 2A (p 1 u 1 A p 2 u 2A )
方程(9.23) 被称为θ-β-M 关系式,它限定了θ 为M1和β 的唯一函
数。这是分析斜激波特性的最重要的关系式,其结果在图9.9 (旧版图9.7)中给出(γ=1.4)。
图9.9给出的是以波前马赫数为参数,激波角β随偏转角θ的变 化曲线,这个图非常重要,我们要用它来求解和分析斜激波特 性。图9.9说明了许多与斜激波相关的物理现象.例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