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的相似复习学案2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
2016年秋季学期新版北师大版期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的相似单元复习学案2
六、位似图形的定义及性质
1.定义:如果两个多边形不仅,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对应边互相,像这样的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
2.性质
( 1)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是以原点 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k,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
(2) 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AOP与PCD相似,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m.
8.若 ,则 .
9.如图,平行四边形 中, 是边 上的点, 交 于点 ,如果 ,那么 .
10.如图,在△ABC中,DE∥BC, =,△ADE的面积是8,则△ABC的面积为.
11.如图,△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点E在AB边上,且 ,CE交AD于F,△ABC的面积为12,则△AEF的面积为
相似三角形复习学案2
复习目标:1.掌握成比例线段、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黄 金分割的概念.
2.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并会利用性质判定进行计算或证明.
3.能够熟练运用上述的概念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热身】
1.两个相 似三角形对应边上中线的比等于3:2,则对应边上的高的比为______,周长之比为________,面积之比为_________.
如图所示:
四、黄金分割
如图,点C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AC>BC,
如果=,则称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点C叫做AB的黄金分割点,AC与AB的比叫做黄金比,
=≈0.618.注意:一条线段有两个黄金分割点.
五、相似三角形
1.定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各角对应,各边对应 ,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九年级数学第四章图形的相似复习(2)(无答案)
九年级数学第四章复习(2)1、(德州)如图,在△ABC中,E、F分别是AB、AC的中点.若△ABC的面积是8,则四边形BCEF的面积是()A.4 B.5 C.6 D.7个2、(肇庆)如图,已知直线a∥b∥c,直线m、n与直线a、b、c分别交于点A、C、E、B、D、F,AC=4,CE=6,BD=3,则BF=()A.7 B.7.5 C.8 D.8.53、(漳州)如图,小李打网球时,球恰好打过网,且落在离网4m的位置上,则球拍击球的高度h为()A.0.6m B.1.2m C.1.3m D.1.4m4、(潍坊)如图,△ABC中,BC=2,DE是它的中位线,下面三个结论:(1)DE=1;(2)△ADE∽△ABC;(3)△ADE 的面积与△ABC的面积之比为1:4.其中正确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5、(荆州)如图.位似图形由三角尺与其灯光照射下的中心投影组成,相似比为2:5,且三角尺的一边长为8cm,则投彩三角形的对应边长为()A.8cm B.20cm C.3.2cm D.10cm6、(威海)在▱ABCD中,点E为AD的中点,连接BE,交AC于点F,则AF:CF=()A.1:2 B.1:3 C.2:3 D.2:57、(无锡)如图,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O ,且将这个四边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三角形.若OA :OC=0B :OD ,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A .①与②相似B .①与③相似C .①与④相似D .②与③相似8、(泰安)如图,点F 是▱ABCD 的边CD 上一点,直线BF 交AD 的延长线与点E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B .C .D .9、(遂宁)如图,△ABC 中,DE ∥BC ,AD :DB=1: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DE :BC=1:2B .AE :AC=1:3C .BD :AB=1:3 D .S △ADE :S △ABC=1:410、(六盘水)“标准对数视力表”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如图是视力表的一部分,其中最上面较大的“E ”与下面四个较小“E ”中的哪一个是位似图形( )A .左上B .左下C .右上D .右下11、(聊城)如图,矩形OABC 的顶点O 是坐标原点,边OA 在x 轴上,边OC 在y 轴上.若矩形OA1B1C1与矩形OABC 关于点O 位似,且矩形OA1B1C1的面积等于矩形OABC 面积的41,则点B1的坐标是( ) A .(3,2) B .(-2,-3) C .(2,3)或(-2,-3) D .(3,2)或(-3,-2)12、(遵义)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C=90°),放置边长分别3,4,x 的三个正方形,则x 的值为( )A .5B .6C .7D .1213、(河北)如图,在△ABC 中,∠C=90°,BC=6,D ,E 分别在 AB 、AC 上,将△ABC 沿DE 折叠,使点A 落在点A ′处,若A ′为CE 的中点,则折痕DE 的长为( )A .B .2C .3D .4。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的相似小结与复习
典例精析
、
(-1,2)
A ( 1.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网格纸中 1 4,0) △OAB的顶点O、A、B均在格点上,且O (-2,0) 是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点A在x轴上. (1)以O为位似中心,将△ OAB放大,使得 ( 2,-4) B 放大后的△ OA1B1与△ OAB的相似比为 1 2,画出△ OA1B1.(所画△ OA1B1与△ 解题小结 OAB在原点两侧). (2)写出A1、B1的坐标. 位似中心在连接两个对应点的线段(或延长线)上. 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相似比.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 比为k,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在原点的同侧)或 -k(在原点的异侧).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延长线) 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知识回顾
5.如图,P是△ABC中AB边上的一点,要使△ACP和 △ABC相似,则需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__ ∠ACP=∠B; 2=AP· 或∠ APC = ∠ ACB ; 或 AP : AC = AC : AB ( 即 A C 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解:作DE⊥AB于E, ∴△ADE∽△EGF.
E 1 6.4 C 1.5 F
? E B
D
1.2 易错之处:物体的影长不等于地上的部分加上墙上的部分
解得AE=8. G ∴AB=8+1=9 m.
AE 1 5 ∴ 6 4 1 2
小明想利用影长测量树高.他在某一时刻测得小树高为1.5 m, 其影长为1.2 m,测量教学楼旁的一棵大树影长,因大树靠近 教学楼,有一部分影子在墙上.经测量,地面部分影长为6.4 m,墙上影长为1 m,那么这棵大树多高? A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相似图形导学案
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 4.1成比例线段第1课时 线段的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1.了解线段的比、比例线段的概念.2.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求两条线段的比, 应用线段的比解决实际问题.阅读教材P76-78,弄清楚相似图形的概念,能正确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似; 自学反馈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1.线段的比: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CD 的长度分别是m ,n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ratio )AB:CD =m:n ,或写成nmCD AB =其中,AB,CD 分别叫做这个线段比的 和 .如果把n m 表示成比值k,那么k CDAB=,或AB=k ·CD.两条线段的比实际上就是两个数的比.2.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a 与b 的比等于c 与d 的比,即a/b=c/d ,那么这四条线段a ,b ,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 .3.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 cb d=,那么 = . 如果ad=bc(a,b,c,d 都不等于零),那么 =.研究几何主要是研究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与位置,只要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就叫做相似图形.活动1 小组讨论例 如图,一块矩形绸布的长AB=am,AD=1m ,按照图中所示的方式将它裁成相同的三面矩形彩旗,且使裁出的每面彩旗的长与宽的比与原绸布的长与宽的比相同,即AE ADAD AB=,那么a 的值应当是多少?解:根据题意可知,AB=a m ,AE=13a m ,AD=1 m. 由AE AD AD AB =,得1131a a=,即2113a =.2 3.a ∴=开平方,得.a =两条线段长度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没有关系.活动2 跟踪训练(独立完成后展示学习成果)1.等边三角形的一边与这边上的高的比是( ) A.3∶2 B.3∶1 C.2∶3 D.1∶32.把mn pq =写成比例式,写错的是( ) A .m q p n = B .p n m q = C .q n m p = D .m pn q= 3.下列各组线段(单位:㎝)中,成比例线段的是( ) A.1,2,3,4 B.1,2,2,4 C.3,5,9,13 D.1,2,2,34.如果d c b a ::=,则下列成立的等式是( ) A .a b c d b c ++= B .a c b d c b --= C .a c b d c d ++= D .a c b da d--=5.在比例尺为1:900000的安徽黄山交通图中,黄山风景区与市政府所在地之间的距离是4cm ,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A.2250厘米B.3.6千米C.2.25千米D.36千米6.若a=3,b=4,c=6,四条线段a 、b 、c 、d 成比例,则d 的长是 .7.如果32a b =,那么________a b b-=. 8.A 、B 两地之间的高速公路为120km ,在A 、B 间有C 、D 两个收费站,已知AD ∶DB=11∶1,AC ∶CD=2∶9,则C 、D 间的距离是 km. 9.已知=≠0,求代数式的值.10.如图,已知=,AD=6.4cm,DB=4.8cm,EC=4.2cm,求AC的长.活动3 课堂小结1.线段的比的概念、表示方法;前项、后项及比值k;2.两条线段的比是有序的;与采用的单位无关,但要选用同一长度单位;3.两条线段的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名校课堂》相应课时部分.【预习导学】自学反馈1.前项后项2.比例线段3.ad bc abcd【合作探究】活动2 跟踪训练1.C2.D3.B4.C5.D6.87.128.909.∵=≠0,∴2b=3a.∴===.10.∵=,∴=.解得AE=5.6cm.则AC=AE+EC=5.6+4.2=9.8cm.第2课时 等比性质1.理解并掌握等比性质.2.运用等比性质解决有关问题.自学反馈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阅读教材P79-80,自学“例2”,理解并掌握等比性质,能运用等比性质进行相关的计算.(0),a cma c mb d n b dnb d n +++===++≠+++等比性质:如果那么= .要注意运用等比性质时,分母b+d+……+n ≠0 .活动1 小组讨论 例解:同教材P80例2解答过程活动2 跟踪训练(独立完成后展示学习成果) 1.已知,且a+c+e=8,则b+d+f 等于( )A .4B .8C .32D .22.若a b b c c ac a b+++== =k ,则k 的值为( ) A .2 B .-1C .2或-1D .不存在 3.已知,则= .4.(2015·兰州)如果===k (b+d+f ≠0),且a+c+e=3(b+d+f ),那么k= .5.已知===,b+2d ﹣3f ≠0,求的值.活动3 课堂小结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名校课堂》相应课时部分.【预习导学】自学反馈ab【合作探究】活动2 跟踪训练1.D2.C3.4.35.∵===,b+2d﹣3f≠0,∴===. ∵b+2d﹣3f≠0,∴=.4.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1.了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2.会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决实际问题.阅读教材P82-83,自学“例”,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自学反馈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①如图,l1、l2分别被l3,l4,l5所截,且l3∥l4∥l5,则AB与对应,BC与对应,DF与对应;ABBC=()(),()AB=( )DF,ABDE=()()=()().②如图所示,已知AB∥CD∥EF,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DDF=BCCEB.BCCE=DFADC.CDEF=BCBED.CDEF=ADAF找准对应线段是关键.活动1 小组讨论例1如图,在△ABC中,E,F分别是AB和AC上的点,且EF∥BC。
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 全章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1.第1课时 线段的比学习目标:1、了解线段的比概念。
2、会求两条线段的比,应用线段的比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理解线段的比的概念及其求解。
学习难点:求线段的比,要注意线段的长度单位一致。
学习过程:一、认识线段的比:线段的比: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CD 的长度分别是m ,n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AB:CD =m:n ,或写成nmCD AB =其中,AB,CD 分别叫做这个线段比的前项和后项.如果把n m 表示成比值k,那么k CDAB=,或AB=k·CD .两条线段的比实际上就是两个数的比。
想一想:两条线段长度的比与采用的长度单位有没有关系?例如:数学课本长为21cm ,宽为15cm ,则长与宽的比为______________;如果把单位改为mm ,则数学课本长与宽的比为________________;如果把单位改为m ,则数学课本长与宽的比为________________.结论:两条线段长度的比与采用的长度单位_________. 【基础练习一】1、 线段a=5cm,b=50cm,则a:b=_____.2、 线段a=3cm,b=12mm,则a:b=_____.3、 已知点P 在线段AB 上,且AP:PB=2:5,则AB:PB=_____,AP:AB=___ 二、比例线段:(1)什么是比例线段? 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________另外两条线段的比,则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2)若a 、b 、c 、d 是比例线段,则________ 【基础练习二】1、下列四组线段中,成比例线段的是( ) A 3cm,4cm,5cm,6cm B 4cm,8cm,3cm,5cm C 5cm,15cm,2cm,6cm D 8cm,4cm,1cm,3cm2、四条线段a 、b 、c 、d 成比例,其中b=3cm,c=2cm,d=6cm,则线段a 的长度是多少?如果改成四条线段b 、c 、d 、a 成比例,其中b=3cm,c=2cm,d=6cm,则此时线段a 的长度是多少?三、比例的基本性质: (1)如果dcb a =,那么ad =bc (2)如果ad=bc (a,b,c,d 都不等于0),那么dc b a = 【基础练习三】(1)、如果b a 452=, 则ab=____________.(2)、如果3a=7b, 则=ba____________. (3)、如果2c=15b, 则=c b ____________.(4)、如果a 2=bc, 则=ca ___________.例题1: 如图,一块矩形绸布的长AB=am,AD=1m ,按照图中所示的方式将它裁成相同的三面矩形彩旗,且使裁出的每面彩旗的长与宽的比与原绸布的长与宽的比相同,即 ,那么a 的值应当是多少?随堂测试:1、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米,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的相似学案
4.1 成比例线段第1课时 线段的比与比例的基本性质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进行简单应用【学习目标】1.结合实际情境了解线段比的概念,并会计算两条线段的比.2.结合实际情境了解比例线段的概念.3.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进行简单应用.【学习重点】理解线段的比和比例线段的概念,会求两条线段的比及判断线段是否成比例.【学习难点】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进行简单应用.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1.如图:,则线段AB 与CD 的比为AB ∶CD =3∶8.2.已知线段AB =2cm ,线段CD =2m ,则线段AB ∶CD =1∶100.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知识模块 探索线段的比与比例的基本性质先阅读教材P 76-78页的内容,然后完成下面的问题:1.线段比的定义: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 、CD 的长度分别是m 、n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AB ∶CD =m ∶n 或写成AB CD =m n,其中,线段AB 、CD 分别叫做这两个线段比的前项和后项.如果把m n 表示成比值k ,则AB CD=k 或AB =kCD. 2.求两条线段的比时,应保持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相同.3.比例线段的定义: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a 与b 的比等于c 与d 的比,即a b=c d,那么这四条线段a ,b ,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4.比例的性质:(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 ∶b =c ∶d ,那么ad =bc ;(2)如果ad =bc(a 、b 、c 、d 都不等于0),那么a b =c d.在求两条线段的比时,有哪些地方是需要特别留意的?归纳结论:(1)线段的比为正数;(2)单位要统一;(3)线段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 典例讲解:1.见教材P 78例1.2.已知四条线段a 、b 、c 、d 的长度,试判断它们是否成比例?(1)a =16cm ,b =8cm ,c =5cm ,d =10cm ;(2)a =8cm ,b =5cm ,c =6cm ,d =10cm .解:(1)a b =2,d c =2,则a b =d c,所以a 、b 、d 、c 成比例;(2)由已知得ab ≠cd ,ac ≠bd ,ad ≠bc ,所以a 、b 、c 、d 四条线段不成比例.对应练习:1.已知一矩形的长a =1.35m ,宽b =60cm ,则a ∶b =9∶4.2.下列各组线段(单位:cm )中,成比例线段的是 ( D )A .1,2,2,3B .1,2,3,4C .1,3,2,4D .1,2,2,43.如图所示,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的比为a ∶b =1∶2,其斜边长为45cm ,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B )A .32cm 2B .16cm 2C .8cm 2D .4cm 24.如图,点C 、D 是线段AB 上的两点,AC =1cm ,CD =2cm ,DB =3cm ,找出图中能成比例的四条线段,并用比例式表示.解:∵AC CD =12,BD AB =36=12,∴AC CD =BD AB.(答案不唯一)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 “生成新知”.知识模块 探索线段的比与比例的基本性质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1.如图,线段AB ∶BC =1∶2,那么,AC ∶BC 等于( D )A .1∶3B .2∶3C .3∶1D .3∶22.等边三角形的一边与这边上的高的比是( C )A .3∶2B .3∶1C .2∶ 3D .1∶ 33.下列线段中,能成比例的是( D )A .2cm ,3cm ,4cm ,5cmB .1.5cm ,2.5cm ,4cm ,5cmC .1.1cm ,2.2cm ,3.3cm ,4.4cmD .1cm ,2cm ,3cm ,6cm4.已知线段a ,b ,c ,d 是成比例线段,且a =6,c =4,d =2,则b =__3.5.如图,已知矩形ABCD(AB <BC),AB =1.将矩形ABCD 对折,得到小矩形ABFE ,如果AE AB 的值恰好与AB AD的值相等,求原矩形ABCD 的边AD 的长. 解:设AD 长为x ,则AE =12x ,由AE AB =AB AD ,得12x 1=1x ,即12x 2=1,解得x 1=-2(舍去),x 2= 2.∴AD = 2.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及其推论,并会灵活应用.2.通过应用,培养识图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学习重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和推论及其应用.【学习难点】平分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推论的灵活应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变式.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图(1)1.如图(1),∵AD ∥BE ∥CF ,且AB =BC ,则DE =EF .2.如图(1),若AD ∥BE ∥CF ,则AB BC =DE EF成立吗? 解:AB BC =DE EF 成立,∵AB =BC ,DE =EF ,∴AB BC =DE EF=1.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 探索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先阅读教材P 82-83页的内容,然后解答下列问题:1.平行线等分线段: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这组平行线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2.平分线分线段成比例: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3.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探究活动一:见教材P 82页的内容.归纳结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教师提问:1.如何理解“对应线段”?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符号语言如何表示?答:若a ∥b ∥c ,则A 1A 2A 2A 3=B 1B 2B 2B 3. 3.“对应线段”成比例都有哪些表达形式?答:由比例的性质还可以得到:A 1A 2A 1A 3=B 1B 2B 1B 3,A 2A 3A 1A 2=B 2B 3B 1B 2,A 2A 3A 1A 3=B 2B 3B 1B 3等. 探究活动二:见教材P 83“做一做”的内容.归纳结论: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知识模块二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推论的应用完成下面两个小题:1.已知:如图,直线l 1∥l 2∥l 3,AB =4,BC =6,DE =3,则EF 为( B )A .2B .4.5C .6D .8(第2题图)2.如图,在△ABC 中,DE ∥BC ,DE 分别与AB 、AC 相交于点D 、E ,若AE =4,EC =2,则AD ∶AB 的值为23.典例讲解:见教材P 83页例题.目的:通过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简单应用,规范书写格式,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对应练习:1.如图,在△ABC 中,DE ∥BC ,AD =5,BD =10,AE =3,则CE 的值为( B )A .9B .6C .3D .42.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AE =EF =FC ,BE 交AD 于G ,则AG AD =12.3.已知:如图,l 1∥l 2∥l 3,AB =3,DE =2,EF =4,求AC 的长.解:∵l 1∥l 2∥l 3,∴AB BC =DE EF ,即3BC =24.∴BC =6.∴AC =AB +BC =3+6=9.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 探索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知识模块二 平分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推论的应用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1.如图,已知l 1∥l 2∥l 3,如果AB ∶BC =2∶3,DE =4,则EF 的长是( B )A .103B .6C .4D .25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E 是AB 上的一点,EF ∥BC ,交CD 于F ,若AE =2,BE =3,CD =4,则FC =2.4,DF =1.6.3.已知,如图,EG ∥BC ,GF ∥DC ,AE =3,EB =2,AF =6,求AD 的值.解:∵EG ∥BC ,∴AE EB =AG GC .又∵GF ∥DC ,∴AG GC =AF FD .∴AE EB =AF FD ,即32=6FD.∴FD =4.∴AD =10.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 相似多边形【学习目标】1.了解相似多边形的概念和性质.2.在简单情形下,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多边形相似.3.会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学习重点】相似多边形的定义和性质.【学习难点】如何判断两个多边形相似.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1.如图,DE ∥BC ,则下面比例式不成立的是( B )A .AD AB =AE AC B .AC EC =AB ADC .AD DB =AE EC D .AC EC =AB BD2.如图,直线l 1∥l 2,AF ∶FB =2∶3,则DF ∶DG 为( D )A .5∶2B .4∶1C .2∶1D .3∶5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知识模块 相似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与判定先阅读教材P 86-87页的内容,然后解答下面的问题:1.相似多边形的定义:(1)从图形上讲:一般而言,形状相同的图形称为相似图形;(2)从边、角上讲:各角对应相等,各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3)相似多边形的记法:用“∽”符号表示相似,如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A 1B 1C 1D 1相似,记为“四边形ABCD ∽四边形A 1B 1C 1D 1”.2.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内容:例:下列每组图形形状相同,它们的对应角有怎样的关系?对应边呢?(1)正三角形ABC 与正三角形DEF ;(2)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EFGH.,(1)) ,(2))(一)例题讨论及讲解1.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提出的问题结合所学的知识,画出图形、小组讨论,得出结果.(组内互相交流协商、教师给予适当帮助)2.各小组派出代表将自己的结论进行相互比较,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给与提示)(二)提出新问题,由特殊向一般问题转化通过刚才的讨论和学习,你认为其他形状相同的多边形,他们的对应角也相等吗?对应边也成比例吗?(归纳相似多边形的本质特征)板书:解:(1)由于正三角形每个内角都等于60°,所以∠A =∠D =60°,∠B =∠E =60°,∠C =∠F =60°;由于正三角形三边相等,所以AB DE =BC EF =CA FD;(2)由于正方形的每个角都是直角,所以∠A =∠E =90°,∠B =∠F =90°,∠C =∠G =90°,∠D =∠H =90°;由于正方形四边相等,所以AB EF =BC FG =CD GH =DA HE. 归纳结论:1.各角对应相等、各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2.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3.相似用 “∽”表示,读作“相似于”.(这里要提醒学生注意:在用相似符号记两个多边形时,之所以把表示对应角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是因为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他们的对应边和对应角,与全等形的记法类似)典例讲解:设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A 1B 1C 1D 1是相似的图形,且A 与A 1、B 与B 1、C 与C 1、D 与D 1是对应点,已知AB =12,BC =18,CD =18,AD =9,A 1B 1=8,求四边形A 1B 1C 1D 1的周长.分析: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A 1B 1C 1D 1是相似的图形,则根据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相等,就可求得A 1B 1C 1D 1的其他边的长,就可求得周长.解:∵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A 1B 1C 1D 1是相似的图形,∴AB A 1B 1=BC B 1C 1=CD C 1D 1=DA D 1A 1.又∵AB =12,BC =18,CD =18,AD =9,A 1B 1=8,∴128=18B 1C 1=18C 1D 1=9D 1A 1,∴B 1C 1=12,C 1D 1=12,D 1A 1=6,∴四边形A 1B 1C 1D 1的周长=8+12+12+6=38.对应练习:1.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A .所有的矩形都相似B .所有的正方形都相似C .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D .所有的正八边形都相似2.在一张由复印机复印出来的纸上,一个多边形的一条边由原来的1cm 变成了4cm ,那么这个多边形的另一条边由原来的4cm 变成了( C )A .4cmB .8cmC .16cmD .32cm3.如图所示,有三个矩形,其中是相似形的是( B ),甲) ,乙) ,丙)A .甲和乙B .甲和丙C .乙和丙D .甲、乙和丙4.已知四边形ABCD ∽四边形EFGH ,相似比为12,若BC =4,则FG =8.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知识模块 相似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与判定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1.如图,在下面的三个矩形中,相似的是( C )A .甲、乙和丙B .甲和乙C .甲和丙D .乙和丙2.如果一个矩形对折后所得到的矩形与原矩形相似,则此矩形的长边长与短边长的比是( C )A .2∶1B .4∶1C .2∶1D .1∶ 23.如图,有两个形状相同的星星图案,则x 的值为8.,(第3题图)) ,(第4题图))4.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E 是AB 上的一点,EF ∥BC ,并且EF 将梯形ABCD 分成的梯形AEFD 和梯形EBCF 相似,若AD =4,BC =9,求EF 的长.解:∵梯形AEFD ∽梯形EBCF.∴AD EF =EF BC,∴EF 2=AD·BC =4×9=36,∴EF =6.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第1课时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1【学习目标】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定义、表示法,并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2.掌握由两角对应相等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并会运用这种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解决简单问题.【学习重点】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1及应用.【学习难点】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1的证明.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各角分别相等,各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2.已知,如图两个四边形相似,则∠α的度数是(A)A.87°B.60°C.75°D.120°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探索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1先阅读教材P89页的内容,然后完成下面的问题: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如△ABC与△DEF相似,记作△ABC∽△DEF,其中对应顶点要写在相同位置上,如A与D,B与E,C与F相对应.AB∶DE等于BC∶EF.2.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探究内容:现有一块三角形玻璃ABC,不小心打碎了,只剩下∠A和∠B比较完整.如果用这两个角去配制一张完全一样的玻璃,能成功吗?问题情景出现后,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1.动手实验:现在,已量出∠A=60°,∠B=45°,请同学们当一当工人师傅,在纸上作∠A=60°,∠B=45°的△ABC,剪下与同桌所做的三角形比较,研究这两个三角形的关系.你有哪些发现?在小组内交流.学生经过画一画、剪一剪、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在小组合作基础上,讨论交流,可能得出下面结论:①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②两个三角形三个角都对应相等;③通过度量后计算,得到三边对应成比例;④通过拼置的方法发现这两个三角形可能相似.此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得出命题:猜想: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归纳结论: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知识模块二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的应用1.自学自研教材P89页的例1.2.完成教材P90页随堂练习.典例讲解:已知△ABC中,AB=AC,∠A=36°,BD是角平分线,求证:△ABC∽△BDC.分析:证明相似三角形应先找相等的角,显然∠C是公共角,而另一组相等的角则可以通过计算来求得.借助于计算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证明:∵∠A=36°,△ABC是等腰三角形,∴∠ABC=∠C=72°,又BD平分∠ABC,则∠DBC=36°.在△ABC和△BDC中,∠C为公共角,∠A=∠DBC=36°,∴△ABC∽△BDC.对应练习:1.如图,E为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AE,交CD于点F.若AB=5,AD=6,CF=2,求线段CE的长.解:设CE=x,证△ABE∽△FCE,由比例式求得CE=4.2.如图,在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ABC中,D、E分别在线段BC,AC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ADE=60°,求证:△ABD∽△DCE.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B=∠C=60°.∴∠BAD+∠ADB=120°.∵∠ADE=60°,∴∠ADB+∠EDC=120°.∴∠DAB=∠EDC.∴△ABD∽△DCE.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探索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1知识模块二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的应用检测反馈达成目标1.如图,在△ABC中,∠ACB=90°,CD⊥AB于点D,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C) A.1对B.2对C.3对D.4对2.如图,D是直角三角形ABC直角边AC上的一点,若过D点的直线交AB于E,使得到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则这样的直线有(B)A.1条B.2条C.3条D.4条3.如图,在矩形ABCD中,以对角线BD为一边构造一个矩形BDEF,使得另一边EF 过原矩形的顶点C.(1)设Rt△CBD的面积为S1,Rt△BFC的面积为S2,Rt△DCE的面积为S3,则S1=S2+S3;(用“>”“=”或“<”填空)(2)写出图中的三对相似三角形,并选择其中一对进行证明.解:△BCD∽△CFB,△BCD∽△DEC,△CFB∽△DEC.证明△BCD∽△DEC如:证明:∵∠EDC+∠BDC=90°,∠CBD+∠BDC=90°,∴∠CBD=∠EDC.又∵∠BCD=∠DEC=90°,∴△BCD∽△DEC.(答案不唯一)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课时 两边一夹角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会运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学习重点】掌握“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学习难点】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1.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C )①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②有一个角是8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③有一个角是10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④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A .4B .3C .2D .13.如图,在△ABC 中,∠C =90°,BC =6,D ,E 分别在AB ,AC 上,将△ADE 沿DE 折叠,使点A 落在点A′处,若A ′为CE 的中点,则折痕DE 的长为( B )A .12B .2C .3D .4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2先阅读教材P 91页的内容,然后解答下列问题: 1.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3.如图,两个三角形中,其边长已在图上标注,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选填“是”或“不是”)相似三角形.根据是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1.情境导入问题:(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是什么?三边成比例,三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你有哪些方法?方法1:通过定义(不常用);方法2:通过平行线(条件特殊,使用起来有局限性);方法3:判定定理1,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思考探究完成教材P 91页的做一做.归纳结论: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知识模块二 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2的应用1.自学自研教材P 91页的例2. 2.完成教材P 92页的随堂练习.典例讲解:如图,已知△ABD ∽△ACE.求证:△ABC ∽△ADE.分析:由于△ABD ∽△ACE ,则∠BAD =∠CAE ,因此∠BAC =∠DAE ,再进一步证明BA AD =CAAE,则问题得证. 证明:∵△ABD ∽△ACE ,∴∠BAD =∠CAE.又∵∠BAC =∠BAD +∠DAC ,∠DAE =∠DAC +∠CAE ,∴∠BAC =∠DAE.∵△ABD ∽△ACE ,∴AB AD =ACAE .在△ABC 和△ADE中,∵∠BAC =∠DAE ,AB AD =ACAE,∴△ABC ∽△ADE.对应练习:1.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 与△ADE 相似的是( C )A .AE AD =AC AB B .∠B =∠ADEC .AE AC =DE BCD .∠C =∠AED2.如图,在△ABC 中,AB =AC ,D 为CB 延长线上一点,E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且满足AB 2=DB·CE.求证:△ADB ∽△EAC.证明:∵AB =AC ,∴∠ABC =∠ACB ,∴∠ABD =∠ACE.∵AB 2=DB·CE ,∴AB CE =DBAB,即AB CE =DBAC,∴△ADB ∽△EAC.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2 知识模块二 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2的应用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1.下列条件能判断△ABC 和△A′B′C′相似的是 ( C ) A .AB A ′B ′=AC A ′C ′B .AB A′B′=AC A ′C ′且∠A =∠C′ C .AB BC =A ′B ′A ′C ′且∠B =∠A′ D .AB A ′B ′=AC A ′C ′且∠B =∠B′2.如图,每个小正方形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右图中△ABC 相似的是( B ),A ) ,B ),C ) ,D )3.已知:如图,在△ABC 中,CE ⊥AB ,BF ⊥AC.求证:△AEF ∽△ACB. 证明:∵CE ⊥AB ,BF ⊥AC ,∴∠BFA =∠CEA =90°,∠A =∠A ,∴△AEC ∽△AFB ,∴AE AC =AF AB ,∴AE AF =ACAB,又∵∠EAF =∠CAB ,∴△AEF ∽△ACB.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3课时 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学习目标】1.掌握三边对应成比例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2.会选择合适的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学习重点】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学习难点】会准确运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来判断、证明及计算.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1.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B .所有的直角三角形相似C .有一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D .所有的等腰三角形相似3.已知△ABC 如图所示,则与△ABC 相似的是图中的( C ),) ,A ) ,B ),C ) ,D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 探索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师:我们上两节课学过什么定理?师生共同回忆,在上两节课的探索中,我们知道: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两边成比例及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师:那么判定三角形相似还有没有其他条件呢?今天我们再次踏上探索之旅途.画△ABC 与△A′B′C′,使AB A ′B ′、BC B ′C ′和CAC ′A ′都等于给定的值k.(1)设法比较∠A 与∠A′的大小.(2)△ABC 与△A′B′C′相似吗?说说你的理由. 改变k 值的大小,再试一试.生:按照上面的步骤进行,这里的k 由自己定,为了节约时间,一个组取一个相同的k 值,不同的组取不同的k 值.内容:学生根据画出的相似三角形的图形及在画相似三角形中的“发现”进行相互交流,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后由学生展示、讲解画出来的相似三角形,展示自己探索的过程及自己得出的结论.师:经过大家的亲身参与体会,你们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生:结论为∠A =∠A′,△ABC ∽△A ′B′C′,理由是:∠A =∠A′,AB A ′B ′=CAC′A′.根据“两边成比例及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知:△ABC ∽△A′B′C′. 师:其他组的同学的结论相同吗? 生:相同.师:经过大家的探讨,我们又掌握了一种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师:(演示课件)判定定理3:三条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知识模块二 判定定理3的应用1.自学自研教材P 94页的例3. 2.完成教材P 94的随堂练习.师:幻灯片展示:如图,△ABC 与△A′B′C′相似吗?你有哪些判断方法?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解:△ABC ∽△A′B′C′.判断方法有:1.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3.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4.定义法.目的:巩固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并让学生将上两节课: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2,与本课知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的内容系统的掌握.对应练习:1.教材P 95页习题4.7第1题.解:∵86=43,107.5=43,129=43.∴86=107.5=129,∴这两个三角形相似.2.教材P 95页习题4.7第2题.答:△ABC ∽△EFG .利用判定定理3.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 探索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知识模块二 判定定理3的应用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1.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 与△ADE 相似的是( D )A .AE AC =ADAB,∠CAE =∠BAD B .∠B =∠ADE ,∠CAE =∠BAD C .AD AB =AE AC =DE BC D .DE BC =ADAB,∠C =∠E2.下列四个三角形,与右图中的三角形相似的是( B ),A ) ,B ),C ) ,D )3.网格图中每个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若A ,B ,C ,D ,E ,F 都是格点,试用三边对应成比例的方法说明△ABC ∽△DEF.证明:计算得AC =2,BC =10,AB =4,DF =22,EF =210,ED =8,∴AC DF =BCEF =ABDE=2,∴△ABC ∽△DEF.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4课时 黄金分割【学习目标】1.知道黄金分割的定义;会找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会判断某一点是否为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2.通过找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培养学生的理解与动手能力.3.理解黄金分割的现实意义,并能动手找到和制作黄金分割点和图形,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重点】了解黄金分割的意义并能运用. 【学习难点】找出黄金分割点和作黄金矩形.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1.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在AD 上,EF ⊥BE ,交CD 于F ,连接BF ,则图中与△ABE 一定相似的三角形是( B )A .△EFB B .△DEFC .△CFBD .△EFB 和△DEF2.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有点P ,A ,B ,C ,则图中所形成的三角形中,相似三角形是△APB ∽△CPA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知识模块 黄金分割的有关概念先阅读教材P 95-96页的内容,然后解答下列问题:1.黄金分割的意义:如图,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如果AC AB =BCAC ,那么称线段AB 被点C 黄金分割,其中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 AC 与AB 的比叫做黄金比,近似数为0.618.2.黄金分割点的作法:如图所示,已知线段AB.(1)过B 作BD ⊥AB 使BD =12AB ;(2)连接AD ,在DA 上截取DE =DB ;(3)在AB 上截取AC =AE ,则点C 即为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1.动手量一量,五角星图案中,线段AC 、BC 的长度,然后计算AC AB 与BC AC,它们的值相等吗?教学说明: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得到黄金比并加深对黄金分割的理解.归纳结论:在线段AB 上,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如果AC AB =BC AC,那么称线段AB 被点C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C 与AB 的比叫做黄金比.2.计算黄金比:见教材P 96页例4.3.探究教材P 96页“想一想”.内容:古希腊时的巴台农神庙,将图中的虚线表示的矩形画成如图中的矩形ABCD ,以矩形ABCD 的宽为边在其内部作正方形AEFD ,那么,我们可以惊奇的发现BC BE =AB BC. 提出问题:点E 是AB 的黄金分割点吗?矩形ABCD 宽与长的比是黄金比吗?观看多媒体演示的内容,观察与思考、交流、讨论、解决问题.问题解决:由BC BE =AB BC ,可以得到BC AB =BE BC 即AE AB =BE AE.所以点E 是AB 的黄金分割点. 对应练习:1.已知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且AC >BC ,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C )A .AB 2=AC·CB B .CB 2=AC·ABC .AC 2=CB·ABD .AC 2=2AB·BC2.如图,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如果AC AB =BC AC,那么称线段AB 被点C 黄金分割,AC 与AB 的比叫做黄金比,其比值是( A ) A .5-12 B .3-52 C .5+12 D .3+523.已知C 是线段AB 的一个黄金分割点,则AC ∶AB 为( D ) A .5-12 B .3-52 C .5+12 D . 5-12或3-52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图形的相似教学案北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图形的相似教学案(新版)北师大版(总121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第四章图形的相似1.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掌握比的性质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2.了解相似多边形和相似比.3.探索并理解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和性质.4.了解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5.了解图形的位似,能够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6.探索并了解多边形的各顶点坐标(有一个顶点为原点,有一条边在横轴上)分别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时所对应的图形与原图形的位似关系.7.了解黄金分割的意义,以及相似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在研究与图形相似有关的问题中,经历观察、操作、类比、归纳、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探索问题、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基于《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基础,本章设计的总体思路是以数形结合为基本方法,以合情推理能力与演绎推理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在生动的问题情境和丰富的数学活动中,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类比三角形全等,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了解图形的位似,体会多边形的顶点坐标分别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时所对应的图形与原图形的位似关系;会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第1节“成比例线段”、第2节“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教科书从观察生活中的图案到观察几何图形,进而认识形状相同的图形.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形状相同的图形的不同之处,引出学习线段的比的必要性和线段的比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图形引出成比例线段、比例的性质,以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等内容,从而为后面研究相似三角形做好准备.第3节“相似多边形”,教科书结合具体的形状相同的图形,明确对应角、对应边的概念,继而给出相似多边形、相似比的概念,接着通过若干具体活动进一步巩固对相似多边形概念的理解.第4节“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根据相似多边形的定义,顺势引出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接着,类比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展现三角形相似条件的探索,明确给出相似三角形的三个判定定理,另外,本节借助相似三角形,介绍了黄金分割、黄金比及其计算过程.考虑到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是《标准》规定的选学内容,教科书在得出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之后,设计了第5节“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将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单独成节,是为了方便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情灵活安排.在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之后,设计了一节活动课,即第6节“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介绍了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量旗杆高度的几种方法.第7节“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研究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与相似比的关系,以及周长比、面积比与相似比的关系.第8节“图形的位似”,介绍位似图形的概念,利用位似图形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研究多边形的顶点坐标分别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时所对应的图形与原图形的位似关系.【重点】1.成比例线段的性质.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3.相似形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难点】1.比例的性质.2.相似多边形的判定.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建议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本章在研究的过程中应注重知识内容与研究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应关注“对应”关系的确定(对应边的关系、对应角的关系等),注重基本模型的识别与应用.2.应注重站在系统的高度,突显类比的方法,梳理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重视渗透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问题和方法,进一步把握“特殊与一般”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互逆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能力.3.注重数学思想的教学,关注对证明思路的启发,学会数学的思考,提倡证明方法的多样性;关注数学教学的生活意义与模型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提倡采用数学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学生用数学,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1成比例线段2课时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1课时3相似多边形1课时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4课时*5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1课时6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1课时7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课时8图形的位似2课时1成比例线段3通过现实情境了解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性质.通过现实情境,进一步发展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通过有关比的计算,让学生懂得数学的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重点】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以及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难点】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的运用.第课时1.了解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的概念.2.理解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通过生活情境理解相关概念.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认识.【重点】成比例线段的概念.4【难点】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教师准备】课堂教学用的投影图片.【学生准备】测量长度的直尺,放大镜等.导入一:出示如图所示的两面大小不同的国旗,让学生比较这两面国旗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以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国旗为背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提出国旗中蕴含着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自然引入本节课内容.导入二:埃及法老阿美西斯想要测量金字塔的实际高度,可是没有一个埃及人能测出来.古希腊学者泰勒斯对法老阿美西斯说:“我只需找一个特殊的时刻,就能测出金字塔的高度.”泰勒斯在金字塔前竖立一根1 m长的木棒,他不断测量木棒的影长,当木棒的影子的长正好是1 m时,特殊时刻来了,如图所示,设金字塔的塔基宽为2b m,在塔外的影长为a m,落在塔内的影长恰为塔基宽的一半,这意味着金字塔的影长为a+b,因为木棒的高度与影长的比为1∶1,所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金字塔的高度与影长之比也应为1∶1,所以金字塔的高度为(a+b)m.[过渡语]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两个图形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对应关系呢(1)学生测量两面国旗对角线的长度后,教师总结:描述两面国旗大小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借助于两条线段的比来说明.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CD的长度分别是m,n,那么这两条线段的比就是它们长度的比,即AB∶CD=m∶n,或写成.其中线段AB,CD分别叫做这个线段比的前项和后项,如果把表示成比值k,那么=k,或AB=k·CD.两条线段的比实际上就是两个数的比.如图所示,五边形ABCDE与五边形A'B'C'D'E'形状相同,AB=5 cm,A'B'=3 cm,AB∶A'B'=5∶3,就是线段AB和线段A'B'的比,这个比值刻画了这两个五边形的大小关系.5(2)问题思考:AB∶A'B'=5∶3,这时线段A'B'与线段AB的比是多少呢[知识拓展](1)求线段的比时,线段的长度单位要统一.(2)线段的比没有单位,所以线段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3)两条线段的比有先后顺序,前项和后项不能颠倒.二、成比例线段[过渡语]如果两个图形完全一样,只是大小不同,这两个图形上的对应线段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思路一如图所示,设小方格的边长为1,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的顶点都在格点上.(1)AB,AD,EF,EH的长度分别是多少(2),,,的值相等吗【总结】四条线段a,b,c,d中,如果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即,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思考】上图中还有哪些线段是比例线段[知识拓展]在理解比例线段时,应注意三点:(1)比例线段是特指四条线段之间的关系,两条线段不能是比例线段,三条线段中的任意一条线段都不能重复使用时,三条线段也不能是比例线段,而五条或五条以上的线段中,只能判断其中的某四条线段能否是成比例线段.(2)成比例线段是有顺序的.即若a,b,c,d是成比例线段,则a∶b=c∶d,而不能写成a∶b=d∶c.(3)为了讨论问题方便,我们再给出两个相关的定义:①比例的内项与外项:如果四条线段a ,b,c,d是比例线段,那么把线段b,c叫做比例内项,把线段a,d叫做比例外项.②第四比例项:如果四条线段a,b,c,d是成比例线段,那么线段d叫做线段a,b,c的第四比例项.下列四组线段中,是成比例线段的是 ()cm,6 cm,7 cm,8 cmcm,6 cm,2 cm,5 cmcm,4 cm,6 cm,8 cm6cm,8 cm,15 cm,10 cm〔解析〕∵≠,∴不是成比例线段,故选项A错误;∵≠,∴不是成比例线段,故选项B 错误;∵≠,∴不是成比例线段,故选项C错误;∵,∴是成比例线段,故选项D正确.故选D.思路二【活动1】建立比例线段的概念.【投影图片】如图所示,AB=50,BC=25,A'B'=20,B'C'=10,求证.证明:∵=2,=2,∴.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四条线段AB,BC,A'B',B'C'是成比例线段.(1)题目的已知中共有几条线段分别是哪几条(2)其中的线段AB,BC的比是多少线段A'B',B'C'的比是多少其中线段AB与BC的比与线段A'B'与B'C'的比有何关系(3)我们称AB,BC,A'B',B'C'这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4)请同学们根据这个例子想一想,什么样的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5)学生叙述,教师板书比例线段的定义:在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活动2】熟悉比例线段的概念.(1)定义告诉我们判定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的方法:(其中的一个比例式)⇒a,b,c,d四条线段成比例;(2)定义告诉我们若已知四条线段成比例,则一定有比例式:a,b,c,d四条线段成比例⇒(唯一的一个比例式).与比例线段有关的概念:(1)项、内项、外项、第四比例项.a,b,c,d叫做组成比例的项,b,c叫做比例内项,a,d叫做比例外项,d叫做a,b,c的第四比例项.(2)比例中项.若作为比例内项的是两条相同的线段,即或a∶b=b∶c,那么线段b叫做线段a,c的比例中项.三、探索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计算下列比例式的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1);(2)∶3.通过计算,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活动】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相等.7【教师活动】我们把上面成比例的四个数用字母表示,即,用什么方法来说明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相等【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1分钟后,分组交流探讨“如果,那么ad=bc”.【教师活动】教师巡视指导,特别关注学生此时是否积极参与.【学生活动】各组汇报交流讨论的结果,教师板书出现的解决方案,由学生说明其理由.学生可能出现的解决方案:(1)等式两边同时乘bd.(2)设=k,则a=bk,c=dk,因此ad=(bk)d=b(dk)=bc.【教师活动】我们又如何把乘积的形式化成比例的形式【学生活动】学生共同回答“等式两边同时除以bd”.【教师活动】我们把以上两个方面综合起来,就是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如果,那么ad=bc;如果ad=bc(a,b,c,d都不为0),那么.[设计意图]从特殊情况出发,使学生对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再让学生以一般的形式探索和推导,让全体学生充分参与,一步一步得出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教学思想.【教师活动】根据上面的方法你能由推导出下列比例式吗(1);(2);(3);(4);(5);(6);(7).(教材例1)一块矩形绸布的长AB=a m,宽AD=1 m,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将它裁成相同的三面矩形彩旗,且使裁出的每面彩旗的宽与长的比与原绸布的宽与长的比相同,即,那么a的值应当是多少解:根据题意可知,AB=a m,AE=a m,AD=1 m.由,得,即a2=1,∴a2=3.开平方,得a=(a=-舍去).【问题思考】如果换成,那么a的值应当是多少81.在四条线段a,b,c,d中,如果a与b的比等于,那么这四条线段a,b ,c,d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在a∶b=c∶d中,a,d叫做比例,b,c叫做比例.如果四条线段a,b,c,d是成比例线段,那么线段d叫做线段a,b,c的.答案:c与d的比比例线段外项内项第四比例项2.如果选用量得两条线段AB,CD的长度分别是m,n,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AB∶CD=m∶n,其中,线段AB,CD分别叫做这个线段比的和.答案:同一个长度单位前项后项3.如果,那么;如果ad=bc(a,b,c,d都不为0),那么.答案:ad=bc第1课时1.两条线段的比2.成比例线段3.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79页习题的1,2题.【选做题】教材第79页习题的3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线段的比就是指它们的长度之比B.只要两条线段的长度采用同一单位,那么两条线段的比与所采用的单位无关C.求两条线段的比,一定要用同一单位,如果单位不同,应先化成同一单位,再求它们的比D.两条线段的比与两个数的比一样有正有负92.一根旗杆长6 m,在正午的阳光下,其影长为80 cm,则旗杆的长与它的影子的长度之比为()A. B. C. D.3.下列四组线段中,成比例的是()=3,b=6,c=2,d=5=1,b=,c=,d==4,b=8,c=5,d=10=2,b=,c=,d=24.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一条线段长度的,则这两条线段的比为.5.四条线段a,b,c,d成比例,且a=14 cm,b=16 cm,c=13 cm,则d=.【能力提升】6.下列各组线段中,能成比例的是(),6,7,9 ,5,6,8,6,9,18 ,2,3,47.已知线段a,b,c,d是比例线段,其中a=6 cm,b=4 cm,c=12 cm,求线段d的长.【拓展探究】8.已知三个数,a=1,b=2,c=,请你再添一个数d,使它们能构成比例式,写出这个比例式.(至少写两个)【答案与解析】4.或5.(解析:由比例的基本性质可知,若四条线段成比例,则必有两条线段长度之积等于另两条线段长度之积,所以判断时只需看最小数与最大数之积是否等于另两数之积便可作出判断.如3×9≠6×7,2×8≠5×6,3×18=6×9,1×4≠2×3,故选C.)7.解:因为a,b,c,d是比例线段,所以a∶b=c∶d,即d==8,所以线段d的长为8 cm.8.解:如:d=2或,比例式为或.答案不唯一.本课时的知识要点是强调线段对应成比例,这一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贯彻.在理解比例线段的基础上,由特殊上升到一般,接着探讨了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理解比的意义和比例线段,是灵活运用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的前提.在知识的讲解和例题、习题的讲练过程中,都渗透着对这个问题的处理.10比例线段的比不是固定不变的.比例线段强调的是比例的大小,随着比的顺序的变化,比值也会随之变化,这一点在教学中没有特别地强调.这一点不强调,不利于学生今后理解图形的相似比.以国旗的长和宽为例,强调长和宽是一对比例线段,它们的比值是不变的.以一面国旗来讲,这里强调的是长和宽的比.从两面国旗的角度看,小国旗和大国旗的长和宽是四条对应成比例的线段.随堂练习(教材第79页)1.提示:在地图上,图上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叫比例尺.如:用同一张洗出的不同尺寸的两张照片上对应线段的比相同,按照图纸严格建造的楼房的窗户的长与宽与图纸上相应的长与宽的比相同等.2.解:长线段∶短线段=5∶1.3.解:因为a,b,c,d是成比例线段,所以a∶b=c∶d,即3∶2=6∶d,所以d=4(cm).习题(教材第79页)1.解:因为在ΔABC中,∠B=90°,AB=BC=10 cm,所以AC=10 cm.因为ED=EF=12 cm,DF=8 cm,所以,.2.解:∵,∴.解得AD=.∴AD的长为 cm.3.解:由题意可知,∵AE=AB,∴,即AB2=2AD2,∴=2,∴,即原来矩形的长边与短边的比是∶1.关于成比例线段应注意以下两点:(1)线段的比是指两条线段长度之间的比的关系,而成比例线段是指四条线段长度之间的比的关系.(2)线段的比有顺序性,四条线段成比例也有顺序性.如是线段a,b,c,d成比例,而不是线段a,c,b,d成比例.通常成比例的四条线段a,b,c,d的单位应该一致,但有时为了计算方便,a,b的单位一致,c,d的单位一致也可以,为什么解:例如:a=30 cm,b=50 cm,c=3 m,d=5 m,我们可以把四条线段的长度单位都化成厘米,即a=30 cm,b=50 cm,c=300 cm,d=500 cm,则,,因此;我们也可以求出,,所以.第课时理解等比的性质.通过具体数字和证明领会等比性质.鼓励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重点】等比的性质.【难点】等比性质的变形及灵活运用.【教师准备】等比性质的推导过程和课堂小结的投影图片.【学生准备】复习比例线段和比例的性质.导入一:小明给小刚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他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数学中的许多定理都可以用生活中的常识来解释,请你利用一个生活常识来解释:若=…=(b+d+…+n≠0),则.”小刚想了想说:“若有含糖a kg的糖水b kg,含糖c kg的糖水d kg,含糖e kg的糖水f kg……它们的浓度相等,把这些糖水混合到一起后,浓度不变,表示方法为:.”小刚所举的例子有什么数学根据呢导入二:如图所示,已知=2,你能求出的值吗[过渡语]你能计算出导入二问题的结果吗【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1分钟后,分组交流探讨.【教师活动】教师巡视指导,特别关注学生此时是否积极参与.【学生活动】各组汇报交流讨论的结果,教师板书出现的解决方案,由学生说明其理由.学生可能出现的解决方案:因为=2,所以AB=2EF,BC=2FG,CD=2GH,DA=2HE.所以=2.【猜想】用数字验证:,,故成立.【教师活动】用数字验证的结论可靠吗【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1分钟后,分组交流探讨.【教师活动】教师巡视指导,特别关注学生此时是否积极参与.【学生活动】各组汇报交流讨论的结果,教师板书出现的解决方案,由学生说明其理由.学生可能出现的解决方案:设=…==k,∴a=bk,c=dk,…,m=nk.∴=k=.【结论】等比性质:如果=…=(b+d+…+n≠0),那么.(教材例2)在ΔABC与ΔDEF中,已知,且ΔABC的周长为18 cm,求ΔDEF的周长.解:∵,∴.∴4(AB+BC+CA)=3(DE+EF+FD),即DE+EF+FD=(AB+BC+CA).又∵ΔABC的周长为18 cm,即AB+BC+CA=18 cm,∴DE+EF+FD=(AB+BC+CA)=×18=24(cm),即ΔDEF的周长为24 cm.【思考】(1)吗(2)吗(3)如果AB+BC=10 cm,DE+EF等于多少[设计意图]学到的知识要会应用升华,通过学生练习,使学生掌握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等比性质来求值和说理的方法;通过归纳学生的各种解题方法,达到一题多解的目的,培养学生多角度的开放性思维能力.[知识拓展](1)将比例式转化为乘积式是有规律的,并不是比例式的四个字母中任意两个字母的乘积都等于另外两个字母的乘积,这个规律是:比例的外项乘积等于内项乘积.(2)用等比性质时,要注意b+d+…+n≠0这个条件.(3)比例的其他性质:合比性质:如果,那么.更比性质:如果,那么或.反比性质:如果,那么.1.已知2a=3b,则=.答案:2.若3x-5y=0,则=.答案:3.若(b+d≠0),则的值为.答案:4.已知,则=.答案:5.在ΔABC和ΔADE中,,且ΔABC的周长为36 cm,则ΔADE的周长为.答案:21 cm第2课时1.等比性质2.等比性质的证明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81页习题的1,2题.【选做题】教材第81页习题的3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已知,那么下列等式中不一定正确的是()=5b B.+b=7 D.2.若,则等于()A. B. C. D.3.若,则的值是()A. B. C. D.4.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的比为a∶b=1∶2,斜边长为4 cm,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cm2 cm2 cm2 cm25.若2x-5y=0,则y∶x=,=.6.已知,b+d+f=50,那么a+c+e=.7.如果,那么=.【能力提升】8.如果成立,那么下列各式一定成立的是()A. B.C. D.9.若,则=.10.若,则=.11.已知,求.【拓展探究】12.设a,b,c是ΔABC的三条边,且,判断ΔABC为何种三角形,并说明理由.【答案与解析】∶57.9.11.解法1:由,得,,所以,即=9.解法2:设=k,则x=2k,y=3k,z=4k,显然k≠0,否则x=y=z=0,分式无意义.所以=9.12.解:ΔABC为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设a,b,c是ΔABC的三条边,∴a+b+c≠0.∵,∴=0,∴a=b=c,∴ΔABC为等边三角形.等比的性质及其变形是本课时的知识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必须让学生领会等比性质的推导过程.在推导等比性质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证明和推导等比性质,加上老师恰到好处的提示和点拨,使学生深刻领会等比性质的推导过程.等比性质的变形是在课堂练习和习题当中体现的内容,是学生课后探究尝试的内容,在本课时的教学过程中,过早地交代和涉及了相关的知识,加大了本课时的课时容量,也会给学生造成知识掌握上的困难.在引导学生探究等比性质的时候,应该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先让学生选择具体的数字或者任意的线段长度进行尝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之后,最终探索等比性质的一般形式,并适时强调等比性质成立的条件.随堂练习(教材第80页)解:由于(b+d≠0),因此根据等比性质得.习题(教材第81页)1.解:由于且b+d+f≠0,因此根据等比性质得.2.解:AB=2,DE=,BC=2,DC=,AC=2,EC=.CΔABC∶CΔEDC=(2+2+2)∶()=2∶1.3.解:正确.设=k,则a=bk,c=dk,所以=k+1,=k+1,所以.同理,.(1)有关比例的证明题.已知,求证.〔解析〕这是一道有关比例的证明题,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证明.证明:因为,所以a(c-b)=b(a-c),即ac-ab=ab-bc,所以ac+bc=2ab,两边同时除以abc,得.[解题策略]解此题时,要注意a≠0,b≠0,c≠0这个隐含条件,所以在等式两边可以同时除以abc.(2)用代换思想解比例问题.若c≠0,3a=5b+2c,a+b=4c,求a∶b∶c.〔解析〕上面两个等式可看成方程,两个方程中有三个未知数,无法直接求解,应把其中一个字母看成已知数,用含有这个字母的式子表示另两个字母.解:由题意得解得所以a∶b∶c=b∶b∶b=7∶3∶3.(2014·牡丹江中考)若x∶y=1∶3,2y=3z,则的值是()C.〔解析〕∵x∶y=1∶3,∴设x=k,y=3k,∵2y=3z,∴z=2k,∴=-5.故选A.若2a=3b=4c,且abc≠0,则的值是()〔解析〕设2a=3b=4c=12k(k≠0),则a=6k,b=4k,c=3k,所以=-2.故选B.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1.理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基本事实及其推论,初步熟悉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应用.2.通过有关比的计算,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探索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进行一定的问题研究的能力.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了解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重点】理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基本事实及其推论.【难点】成比例的线段中对应线段的确认.【教师准备】教材图4-6,图4-7的投影图片.【学生准备】复习两条线段的比、比例线段的概念及比例的性质,并预习新课内容.导入一:如图(1)所示,梯子是施工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因为它的实用性和稳定性都很好,所以梯子的应用非常广泛,大到施工工地,小到日常家居,都能看到梯子的身影.如图(2)所示的梯子在生产过程中因为工作失误导致“左右不对称”,不过AB=BC=…,AD∥BE∥CF∥…,这些都符合要求,那么DE和EF相等吗导入二:我们已经学习了成比例线段,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叫成比例线段能不能举几个例子说一说这里给出四条线段,我们需要计算才能知道它们成不成比例,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不用计算,就知道它们成不成比例的方法,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过渡语]在什么情况下的四条线段对应成比例呢【探索活动一】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出示教材图4-6.在图4-6中,小方格的边长均为1,直线l1∥l2∥l3,分别交直线m,n于点A1,A2,A3,B1,B2,B3.问题1计算线段A1A2,A2A3,B1B2,B2B3的长度.问题2等于吗问题3等于吗问题4将l2向下平移到如图4-7所示的位置,直线m,n与l2的交点分别为A2,B2,你在问题1,2,3中发现的结论还成立吗如果将l2平移到其他位置呢问题5在平面上任意作三条平行线,用它们截两条直线,截得的线段成比例吗(问题提示:经过计算,在图4-6中,A1A2=,A2A3=4,B1B2=,B2B3=4,利用此数据可得问题2,问题3中的两条线段的比均相等.对于问题4的探索,可同样采取前3个问题的办法)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理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这一基本事实有一定的困难,这里的体验活动正好让他们对这一基本事实有一个直观理解.利用直观的操作培养学生大胆猜测、从实践中得出结论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基本事实的总结:【文字叙述】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符号表述】如图所示,直线l1,l2,l3截直线a,b,且l1∥l2∥l3,则.。
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复习学案(无答案)(
A BCE F D 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教学目标:1、归纳、总结本章知识,使知识成体系。
2、对成比例线段、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进行巩固提升。
教学重点:1、归纳、总结本章知识,使知识成体系。
2、掌握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处理图形问题的思维发展水平,加强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综合运用。
概念过关(课前预习完成)四条像段a,b,c,d 中,如果它们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_,那么四条线段a,b,c,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比例的基本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比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推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多边形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比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复习(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
图形的相似【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例题的讲解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把课本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认识以及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例题的分析、研究,揭示应用相似三角形有关知识解题的规律。
教学难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2)相似三角形的预备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条边,且这条直线与原三角形的两条边(或其延长线)分别相交,那么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3)判定定理: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4)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5)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6)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两直角三角形相似。
2、相似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除具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外,还具有如下性质:(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指出判定中第6个定理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而第1个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因用起来较烦,因此平时不使用。
在性质中强调前提条件是相似。
【自主探究】1、判断题1)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 )2)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 )3)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 )4)所有等腰三角形都相似 ( )5)有一个角是10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 )6)有一个角是7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 )7)如果两个三角形周长之比是1∶2,那么它的面积之比为1∶4( )8)若两等腰三角形面积之比为9∶25,则它的底边之比为3∶5( )1)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的比是1∶4,则对应高的比为_____,面积的比为_____。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 回顾与思考 教案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复习专题复习:一次函数与相似三角形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在本章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大量的现实情景,从“相似”这个角度认识了图形的另一种关系,掌握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一定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由具体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初步积累了一定的数学建模方法;同时在以往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机会,具有一定的合作学习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是图形的相似的专题复习课. 函数与图形的结合,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内容之一. 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通常与坐标轴构成三角形,这就使得一次函数与相似三角形经常产生交集. 也是数学建模思想的具体体现. 解决一次函数与相似三角形综合问题,学生往往感到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课以此专题为重点,从简单的综合问题入手,引领学生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认真审题,建立数学模型,灵活运用一次函数和相似三角形等相关知识. 为此,设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能根据问题中已知条件构造相似三角形基本模型,体会数学建模的优越性.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相似三角形在解决函数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能力目标:经历分析和建模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观察、思考、交流、类比、归纳等过程,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增强应用数学意识.教学重点: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的边角关系解决动点问题。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三角形相似、一元二次方程等知识,进一步体会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课时分为以下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共同探究,总结方法;第二环节:活学巧练,掌握方法;第三环节:合作探究,强化能力;第四环节:收获与感悟;第五环节:布置作业.第一环节:共同探究,总结方法活动内容:函数与图形的结合已经成为近几年中考的热点内容之一.解决一次函数与相似三角形综合问题的基本思想是“挖掘或构造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模型”.投影展示例题,共同探究.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 (4,0),B (0,2),如果点C 在OA 上(C 与A 不重合),当点C 的坐标为 时,使得由点B ,O ,C 组成的三角形与△AOB 相似?本题虽然没有涉及到一次函数的问题,但是是为很好解决2题做的铺垫.在讲解过程中可逐步分解难点:①审清题意;②建立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模型;③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性质求解.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221+-=x y 交x 轴于点A ,交y 轴于点B ,如果点C 在x 轴上(C 与A 不重合),当点C 的坐标为 时,使得由点B ,O ,C 组成的三角形与△AOB 相似?本题是在上一题的基础上对条件加以改动,有了上一题的解题经验,学生能快速的解决此问题.活动目的:本环节主要引导学生总结一次函数中的相似三角形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让学生体会构建和寻找相似三角形基本模型的重要作用,并能总结出此类型题的解题策略, 从而能较好地利用一次函数和相似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题.活动的实际效果:初次接触函数与相似三角形的综合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题目由浅入深地引入,降低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难度.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克服困难,初步体会到一次函数中相似三角形的分析方式和构建模型的基本方法.第二环节 活学巧练,掌握方法活动内容:投影展示题33.如图,已知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为834+-=x y ,且l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两点,动点Q 从点B 开始在线段BA 上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点A 移动,同时动点P 从点A 开始在线段AO 上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点O 移动,设点Q ,P 移动时间为t 秒,⑴ 求A ,B 的坐标;⑵ 当t 为何值时,以点A ,P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 相似?课前学生已经对此题进行了独立分析,双动点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部分学生已经掌握的简单的解决“动点问题”的方法.学生代表能独立完成此题解题思路的分享. 同时借助几何画板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动点变化过程,降低了分析难度.活动目的:此题虽是一道动点问题,但是与上题的分析方式极其相似. 课前学生独立思考,旨在让学生先自我考察此类问题解决方法掌握情况. 利用几何画板将点的运动情况的直观展示,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克服分析问题的困难.活动实际效果:从学生分析,讲解的过程来看,已基本掌握解决一次函数中的相似三角形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三环节:合作交流,强化能力活动内容:投影展示一道齐齐哈尔市中考压轴题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Rt △AOB 的两直角边OA ,OB 分别在x 轴的负半轴和y 轴的正半轴上,且OA ,OB 的长满足()06-OB 8-OA 2=+,∠ABO 的平分线交x 轴于点C ,过点C 作AB 的垂线,垂足为点D ,交y 轴于点E .(1)求线段AB 的长;(2)求点C 的坐标;(3)求直线CE的解析式;(4)若M是射线BC上的一个动点,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使以点A,B,M,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解决课前独立探究中还存在的问题.接下来进行小组汇报展示,完成此题的分析过程.活动目的:前三道问题图形比较简单,而且题目中也指明了相似,大大降低了解题难度.但是大部分中考综合性大题,看似平常,但要解决必须要借助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这就需要学生善于挖掘图中的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模型.此题就是一道综合性题,不仅考察了勾股定理,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考察了本节课所介绍的内容. 第4小问在题意的分析上给学生制造了一定的困难,旨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识图和画图的能力. 课前学生已经进行了独立思考,课上小组合作探究,旨在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身还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组汇报,旨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实际效果:从小组交流过程巡视及小组汇报情况来看,学生在前面活动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虽然最后一问对部分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但是在老师的提示下,可以比较顺利地分析上述问题.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更加理解了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的重要性,积累了一定的解题经验.第四环节:收获与感悟活动内容:全体同学间进行总结交流.活动目的:鼓励学生回顾本节课知识方面有哪些收获,解题技能方面有哪些提高,还有什么疑难问题希望得到解决,通过回顾进一步巩固知识,将新知识纳入到学生个人已有的知识体系中;通过对以上几个问题的解决,加深学生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综合性大题的意识和提高解题的能力;并且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帮助不同层次的孩子解决实际困难,增强孩子学好数学的信心.活动实际效果:学生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了用相似三角形解决综合题的方法和技巧,进一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课后反思本课是学生学习完图形的相似的复习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进行过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图形训练,但一次函数与相似三角形的结合及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综合性大题对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本课采用启发式、问题讨论式、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对旧知识进行迁移,找出解决问题的新的途径和方法;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互助学习,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无论是例题的分析还是练习的分析,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并且在此过程中发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到见解以及思维的误区,更好地进行学习指导.。
2019秋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复习教案2(新版)北师大版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一、教与学目标:(1)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通过实例了解黄金分割.(2)通过实例认识图形的相似,了解相似图形的性质.知道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面积的比等于对应边比的平方.(3)了解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概念,掌握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4)了解图形的位似,能够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5)通过实例了解物体的相似,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利用相似测量旗杆的高度).二、教与学重点难点:学习重点:相似图形的特征与识别,相似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相似的表示方法和相似比的概念.学习难点:准确判断出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三、教与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与练习相结合四、教与学过程:(一)、回顾已学知识,形成体系:1、比例的基本性质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黄金分割.2、图形的相似图形的性质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面积的比等于对应边比的平方.3、三角形相似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4、图形的位似,能够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5、利用相似测量旗杆的高度).(二)、典例精析:例1、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BC,AC上,且BD=CE,AD与BE相交于点F.(1)试说明⊿ABD≌⊿BCE.(2)⊿AEF与⊿ABE相似吗?说说你的理由.(3)BD2=AD·DF吗?请说明理由.(三)、巩固训练,拓展提升认识:1、下列各种图形相似的是()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④2、要做甲、乙两种形状相同(相似)的三角形框架,已知三角形框架甲的三边长分别为50cm、60cm、80cm三角形框架乙的一边长为20cm,那么符合条件的三角形框架乙共有()A.1种B.2种C.3种D.4种3、分别根据下列已知条件,写出各组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例式:(1)如图①,△ADE∽△ABC(DE∥BC),则==;(2)如图②,△OAB∽△OCD(DC∥AB),则==;(3)如图③,△ABC∽△ACD,则==;4、如图,两个矩形是否相似?为什么?5、AD为ΔABC的中线,E为AD的中点,若∠DAC=∠B,CD=CE。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第四章图形的相似专题复习指导含答案
二、复习过程 ■考点 1.比例的性质及黄金分割 比例性质: 比例性质:
a c = ⇒ ad = bc (比例的基本性质) ; b d a c a+b c+ d a c a−b c−d ⇒ ⇒ = ; = = . 性质(2) : = b d b d b d b d BC AC 2 黄金分割: = (或 AC = BC • AB ) 。 黄金分割:点 C 把线段 AB 分成两部分,如果满足: AC AB
cm . (结果精确到 0.1 cm )
第 3 题图
第 4 题图
第 5 题图
5. 一般认为,如果一个人的肚脐以上的高度与肚脐以下的高度符合黄金分割,则这个人 好看。如图,是一个参加空姐选拔活动的选手情况,那么她应该穿多高的鞋子好看? (精确到 1cm) (参考数据:黄金分割数:
5 −1 , 2 5 ≈ 2 . 236 )
S 2 ,如果
S1 S 2 = ,那么称直线 l 为该图形的黄金分割线. S S1
(1)研究小组猜想:在 △ ABC 中,若点 D 为 AB 边上的黄金分割点(如图 2) ,则直线
CD 是 △ ABC 的黄金分割线.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2)请你说明:三角形的中线是否也是该三角形的黄金分割线? (3)研究小组在进一步探究中发现:过点 C 任作一条直线交 AB 于点 D ,再过点 D 作 直线 DF ∥ CE ,交 AC 于点 F ,连接 EF (如图 3) ,则直线 EF 也是 △ ABC 的 黄金分割线.请你说明理由. (4)如图 4,点 E 是□ABCD 的边 AB 的黄金分割点,过点 E 作 EF ∥ AD ,交 DC 于 点 F ,显然直线 EF 是□ABCD 的黄金分割线.请你画一条□ABCD 的黄金分割线,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图形的相似教案:相似三角形的综合运用讲义(无答案)
相似三角形的综合运用讲义【相似在中考中主要考查】1、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了解线段的比及成比例线段.2、认识相似图形,了解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面积比等于相似比 的平方.3、了解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概念,掌握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能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 一些实际问题.4、了解图形的位似,能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中考真题精选】 一、填空题:1、已知三个边长分别为2、3、5的正方形如图排列,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 .2、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E 、F 两点分别在AB 、DC 上.若AE=4,EB=6,DF=2,FC=3,且梯形AEFD 与梯形EBCF 相似,则AD 与BC 的长度比为 .3、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0,点E 在CB 的延长线上,EB=10,点P 在边CD 上运动(C 、D 两点除外),EP 与AB 相交于点F ,若CP x ,四边形FBCP 的面积为y ,则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是 .4、如图,已知△ABC 是面积为3的等边三角形,△ABC ∽△ADE ,235DBCAFEAB=2AD ,∠BAD=45°,AC 与DE 相交于点F ,则△AEF 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5、如图,四边形ABCD 中,∠BAD=∠ADC=90°,AB=AD=22,CD=2,点P 在四边形ABCD 的边上.若P 到BD 的距离为 32,则点P 的个数为 .6、如图,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按如图那样折叠,使点A 与点B 重合,折痕为DE ,则=∆∆BDE BCE S S : . 二、证明题:1、如图,在Rt △ABC 中,∠BAC=90°,AB=AC ,D 为BC 的中点,E 为AC 上一点,G 在BE 上,连结DG 并延长交AE 于F ,若∠BGD=45°。
2019秋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的相似3相似多边形学案2(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
4.3 相似多边形
学习目标:
1、认识相似图形,理解相似多边形及相似比等有关概念.
2、经历观察、操作相似图形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相似图形的本质特征和相似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认识生活中相似的图形,学会画简单相似图形的方法.
预设难点: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是相似形.
☆预习导航☆
一、链接
1、能够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全等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它们相等;互相重合的角叫,它们相等.
2、若△ABC和△DEF全等,则可以记作:△ABC≌△DEF,读作“△ABC全等于△DEF”,可得:AB = ,BC = ,AC = ,∠A = ∠,∠B = ∠,∠C = ∠ .
二、导读
阅读课本解决下列问题
1、观察下面两幅图说说它与全等图形有哪些区别?
2、通过阅读课本,你能说说相似多边形及相似比的概念吗,相似多边形有哪些性质?
☆合作探究☆
1、如图,下面右边的四个图形中,与左边的图形相似的是()
2、如图,矩形ABCD和矩形EBFG中,E是AB的中点,F是BC的中点,这两个矩形相似吗?
若相似请求出它们的相似比,
若不相似请说明理由.
☆归纳反思☆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困惑?
☆达标检测☆
1、下面每组图形中的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的是().
2、下列图形中不一定是相似图形的是()
A、两个等边三角形
B、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C、两个长方形
D、两个正方形
3、把下列菱形缩小为原来的一半.。
2018年秋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的相似4.3相似多边形学案(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
4.3相似多边形学习目标1.经历相似多边形概念的形成过程,了解相似多边形的含义。
2.在探索相似多边形本质特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等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重点相似多边形的概念。
难点相似多边形概念的理解。
自我探究【探究一】相似多边形的概念下图中的两个多边形分别是计算机显示屏上的多边形ABCDEF 和投射到银幕上的多边形111111F E D C B A ,他们的形状相同吗?(1)在这两个多边形中,是否有对应相等的内角?设法验证你的猜测。
(2)在这两个多边形中,夹相等内角的两边是否成比例?归纳:1. , 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
2. 叫做相似比。
3. 相似用“∽”表示,读作 。
【探究二】想一想(1)任意两个等边三角形形似吗?任意两个正方形呢?任意两个正n 边形呢?(2)任意两个菱形相似吗?【探究三】做一做一块长3m ,宽1.5m 的矩形黑板,如图所示,镶在其外围的木制边框宽7.5cm ,边框的内外边缘所成的矩形相似吗?为什么?A 1B 1C 1D 1E 1F 1AB C D E F达标测评达标】1判断:(1)两个矩形一定相似. ( )(2)两个正方形一定相似. ( )(3)任意两个菱形都相似. ( )(4)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菱形相似. ( )(5)边数不同的多边形一定不相似. ( )2.若五边形ABCDE∽五边形MNOPQ ,且AB=12,MN=6,AE=7,则MQ= .3.一个六边形六边长分别为3,4,5,6,7,8,另一个与它相似的六边形的最短边为6,则其周长为 .4.矩形ABCD 与矩形EFGH 中,AB=4,BC=2,EF=2,FG=1,则矩形ABCD 与矩形EFGH 相似(填“一定”或“不一定”)5.把一矩形纸片对折,如果对折后的矩形与原矩形相似,则原矩形纸片的长与宽之比为 .6.如图,矩形ABCD 与矩形EDCF 相似,且CD = 1.求:BC·CF 的值.F E D C B A。
2019秋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的相似复习学案2(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一、目标与要求1.掌握相似多边形的定义、表示法,并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2.能根据相似比进行计算.3.通过与相似多边形有关概念的类比,得出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领会特殊与一般的关系.4.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5.能根据相似比求长度和角度,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6.通过与相似多边形有关概念的类比,渗透类比的教学思想,并领会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二、知识框架三、重点、难点1.理解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位似图形的有关概念、性质与作图.3.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4.用图形的坐标的变化来表示图形的位似变换.5.把一个图形按一定大小比例放大或缩小后,点的坐标变化的规律.四、知识点、概念总结1. 相似:每组图形中的两个图形形状相同,大小不同,具有相同形状的图形叫相似图形。
相似图形强调图形形状相同,与它们的位置、颜色、大小无关。
相似图形不仅仅指平面图形,也包括立体图形相似的情况。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相似形: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是由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的. 若两个图形形状与大小都相同,这时是相似图形的一种特例——全等形.2.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互为相似形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相似形的识别: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对于四条线段a 、b 、c 、d ,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相等,即dcb a (或a :b=c :d ),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黄金分割:用一点P 将一条线段AB 分割成大小两条线段,若小段与大段的长度之比等于大段与全长之比,则可得出这一比值等于0·618…。
这种分割称为黄金分割,分割点P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较长线段叫做较短线段与全线段的比例中项。
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根据相似图形的特征来判断。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第四章图形的相似复习学案(无答案)
第四章走进相似的世界知识小启发1、小学就学过比例,尤记得儿时所学的比例吗?2、生说中你能说出哪些图形相似的例子吗?哪些图形才会相似呢?这些相似的图形具有哪些性质呢?3、三角形的全等证明方法有好多,你记得几条?那图形的相似证明呢?4、三角形相似的性质有哪些?知识清单1、比例性质的应用,尤其掌握设比例系数解决问题2、证明图形的相似、学会相似与比例的转换3、利用相似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习题练习你懂的一、添加条件、结论1、如图,点P在△ABC的边AC上,要判断△ABP∽△ACB,添加一个条件,不正确的是()A. ∠ABP=∠CB. ∠APB=∠ABC 1题图C. =D.2、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AD边的中点,BE⊥AC于点F,连接DF,下列四个结论:①△AEF∽△CAB;②CF=2AF;③DF=DC;④S四边形CDEF=S△ABF.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 4个B. 3个C. 2个D. 1个 2题图二、相似的性质1、如图是一个照相机成像的示意图,如果底片AB宽40mm,焦距是60mm,所拍摄的2m外的景物的宽CD为()A. 12mB. 3mC. mD. m 1题图2、如图,把△ABC沿AB边平移到△A′B′C′的位置,它们重叠的部分(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BC面积的一半,若AB=,则此三角形移动的距离AA′的长是()A. -1B.C. 1D. 2题图三、比例相关1、若,则=__________.2、已知≠0,2a-b+c=10,求a,b,c的值.3、已知k=,且+n2+9=6n,则关于自变量x的一次函数y=kx+m+n的图象一定经过第()象限.A. 一、二B. 二、三C. 三、四D. 一、四四、应用1、如图,在▱ABCD中,EF∥AB交AD于E,交BD于F,DE∶EA=3∶4,EF=3,则CD的长为()1题图A. 4B. 7C. 3D. 1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各顶点坐标为A(-1,1),B(2,3),C(0,3).现以坐标原点为位似中心,作△A′B′C′,使△A′B′C′与△ABC的位似比为.则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2题图3、图,△ABC是等边三角形,CE是∠ACB的外角平分线,点D在AC上,连接BD并延长交CE于点E.(1)求证:△ABD∽△CED;(2)若AB=6,AD=2CD,求BE的长. 3题图4、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B上,BD=AD=AC,AD与CE相交于点F,AE2=EF·EC.(1)求证:∠ADC=∠DCE+∠EAF;(2)求证:AF·AD=AB·EF.5、如图,在Rt△ABC中,∠ACB=90°,AC=6cm,BC=8cm.动点M从点B出发,在BA边上以每秒3cm的速度向定点A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C出发,在CB边上以每秒2cm的速度向点B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连接MN.(1)若△BMN与△ABC相似,求t的值;(2)连接AN,CM,若AN⊥CM,求t的值.6、如图,正方形ABCD中,M为BC上一点,F是AM的中点,EF⊥AM,垂足为F,交AD的延长线于点E,交DC于点N.(1)求证:△ABM∽△EFA;(2)若AB=12,BM=5,求DE的长.提升巩固1、如图,有一块锐角三角形材料,边BC=120mm ,高AD=80mm ,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其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AC上,则这个正方形零件的边长为()A. 40mmB. 45mmC. 48mmD. 60mm2、已知矩形ABCD中,AB=1,在BC上取一点E ,沿AE将△ABE向上折叠,使B点落在AD上的F点,若四边形EFDC与矩形ABCD相似,则AD=().A. B. C. D. 23、如图,CB=CA,∠ACB=90°,点D在边BC上(与B、C不重合),四边形ADEF为正方形,过点F作FG⊥CA,交CA的延长线于点G,连接FB,交DE于点Q,给出以下结论:①AC=FG;②S△FAB:S四边形CEFG=1:2;③∠ABC=∠ABF;④AD2=FQ•AC,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A. 1B. 2C. 3D. 44、如图,将矩形ABCD沿GH对折,点C落在Q处,点D落在E处,EQ与BC相交于F.若AD=8cm,AB=6cm,AE=4cm.则△EBF的周长是________cm.5、如图1,在Rt△ABC中,∠C=90º,AC=4cm,BC=3cm,点P由点B出发沿BA方向向点A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点Q由点A出发沿AC方向向点C匀速运动,速度为2cm/s;连结PQ。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的相似复习学案2无答案新版北师大
版
一、目标与要求
1.掌握相似多边形的定义、表示法,并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
2.能根据相似比进行计算.
3.通过与相似多边形有关概念的类比,得出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领会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4.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
5.能根据相似比求长度和角度,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6.通过与相似多边形有关概念的类比,渗透类比的教学思想,并领会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二、知识框架
三、重点、难点
1.理解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位似图形的有关概念、性质与作图.
3.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4.用图形的坐标的变化来表示图形的位似变换.
5.把一个图形按一定大小比例放大或缩小后,点的坐标变化的规律.
四、知识点、概念总结
1. 相似:
每组图形中的两个图形形状相同,大小不同,具有相同形状的图形叫相似图形。
相似图形强调图形形状相同,与它们的位置、颜色、大小无关。
相似图形不仅仅指平面图形,也包括立体图形相似的情况。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相似形: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是由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的. 若两个图形形状与大小都相同,这时是相似图形的一种特例——全等形.
2.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互为相似形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相似形的识别: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对于四条线段a 、b 、c 、d ,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相等,即
d
c
b a (或a :b=
c :
d ),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黄金分割:用一点P 将一条线段AB 分割成大小两条线段,若小段与大段的长度之比等于大段与全长之比,则可得出这一比值等于0·618…。
这种分割称为黄金分割,分割点P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较长线段叫做较短线段与全线段的比例中项。
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根据相似图形的特征来判断。
(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3.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补充:A. 一定相似的三角形
(1)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一定相似。
(全等三角形是特殊的相似三角形,相似比为1)
(2)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两个等腰三角形,如果其中的任意一个顶角或底角相等,那么这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 (3)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
B.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推论
推论一:顶角或底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推论二:腰和底对应成比例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推论三:有一个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推论四: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都相似。
推论五: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与另一个三角形的对应部分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4. 相似的性质
(1)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2)相似三角形的一切对应线段(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外接圆半径、内切圆半径等)的比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4)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5)相似三角形内切圆、外接圆直径比和周长比都和相似比相同,内切圆、外接圆面积比是相似比的平方
(6)若a:c =c:b,即c2=ab,则c叫做a,b的比例中项
(7)c/d=a/b 等同于ad=bc.
5.相似的应用:位似
(1)位似图形:如果两个多边形不仅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
(2)掌握位似图形概念,需注意:①位似是
一种具有位置关系的相似,所以两个图形是位似图形,必定是相似图形,而相似图形不一定是位似图形;
②两个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只有一个;③两个位似图形可能位于位似中心的两侧,也可能位于位似中心的一侧;④位似比就是相似比.利用位似图形的定义可判断两个图形是否位似.
(3)位似图形首先是相似图形,所以它具有相似图形的一切性质.位似图形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图形,它又具有特殊的性质,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等于位似比(相似比).
(4)两个位似图形的主要特征是:每对位似对应点与位似中心共线;不经过位似中心的对应线段平行.(5)利用位似,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其步骤见下面例题.作图时要注意:①首先确定位似中心,位似中心的位置可随意选择;②确定原图形的关键点,如四边形有四个关键点,即它的四个顶点;③确定位似比,根据位似比的取值,可以判断是将一个图形放大还是缩小;④符合要求的图形不惟一,因为所作的图形与所确定的位似中心的位置有关,并且同一个位似中心的两侧各有一个符合要求的图形。
课堂练习
1、已知正数a 、b 、c ,且 k b
a c
a c
b
c b a =+=+=+ ,则下列四个点中在正比例函数y=kx 图象上的点的坐标是( )
A. (1,
21 ) B. (1,2) C. (1,- 2
1
) D.(1,-1) 2、① 在比例尺是1:38000的南京交通游览图上,玄武湖隧道长约7cm ,则它的实际长度约为______Km 。
② 若 b a =32 则 b b a +=__________ ③ 若 b a b a -+22=59 则 a :b=__________
④ 已知: 2a =3b =5
c
且3a+2b-c=14 ,则 a+b+c 的值为_____
3、已知
75===f e d c b a 则 f d b e c a 7272+-+-=_________, d
b c a --22 =___________。
4、已知x :y :z=3:4:5,则
z
y x z
y x -+++ =________。
5、在△ABC 中,若∠A =∠C =
1
3
∠B ,则∠A = ,∠B = ,这个三角形是 .
6、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8、x ,若x 的值为偶数,则x 的值有( )
A. 6个
B. 5个
C. 4 个
D. 3个
7、已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5:6,则其最大内角度数为( )
A.60°
B.75°
C.90°
D.120°
8、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 相似的是( )
9、如右图所示,D 是△ABC 的边AC 上的点,过D 作直线DE ,与AB 交于点E ,若△ADE•与△ABC 相似,则这样的直线DE 最多可作_______条.
10、小明家的园子里有一三角形的花圃,将它的大小按1:100画在纸上,如图18-4。
现量得所画图 形中BC 边长为3.5cm ,高AD 为2cm ,求花圃的面积。
F E
D
C
B
A
11、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D 、E 、F 分别在AB 、BC 、AC 边上,DE=DF ,∠EDF =∠A .
(1)求证:BC
AB
EF DE =
.(2)证明:BDE ∆与EFC ∆相似。
12、如图,已知△ABC 中CE ⊥AB 于E,BF ⊥AC 于F,求证:△AFE ∽△ABC
13、已知,如图,CD 是Rt ABC ∆斜边上的中线,DE AB ⊥交BC 于F ,交AC 的延长线于E , 说明:⑴ ADE ∆∽FDB ∆; ⑵DF DE CD •=2
.
课后作业 1、如果
=-+=++==z y x z y x z
y x 那么且,5,4
32 2、已知4x -5y=0,则(x+y)∶(x -y)的值为( )
A 、1∶9
B 、-9
C 、9
D 、-1∶9 3、已知
d c
b a =那么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b d
c a = B 、b
d ac b c = C 、d d c b b a 22+=+ D 、d
c b a 1
1+=+
4、P 为正△ABC 的边CB 延长线上一点,Q 是BC 延长线上的点,∠PAQ=1200,求证:BC 2
=PB ·
CQ
A C
F
E
B
5、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E 是BA 延长线上一点,CE 与AD 、BD 交于G 、F ,求证:EF GF CF ⋅=2。
A
B
C
D
F G E
6、如图ΔABC 中,∠C=90°, BC = 8cm, AC = 6cm,点P 从B 出发,沿BC 方向以2cm/s 的速度移动,点Q 从C 出发,沿CA 方向以1cm/s 的速度移动.若P 、Q 分别同时从B 、C 出发,经过多少时间ΔCPQ 与ΔCBA 相似?
7、如图,△ABC 中D 为AC 上一点,CD=2DA ,∠BAC=45°,∠BDC=60°,CE ⊥BD ,E 为垂足,连结AE.求
证:(1) ED=DA ;(2)∠EBA =∠EAB ;(3) BE 2
=AD ·AC
A
B
C
P
Q
E
D
C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