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及事迹
“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事迹以及颁奖词
“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事迹以及颁奖词第一篇:“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事迹以及颁奖词“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事迹以及颁奖词2月14日,“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了颁奖盛典。
新华网北京2月14日电“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评选”结果近日揭晓,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14日晚播出了颁奖盛典,慈善老人吴锦泉等人入选。
获得“感动中国2015年度十大人物”荣誉的分别是:慈善老人吴锦泉,宝贝回家寻子网创办者张宝艳、秦艳友,率领中国女排重回世界之巅的教练郎平,获得诺贝尔医学家的科学家屠呦呦,一代艺术大师阎肃,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徐立平,最好的校长爸爸莫振高,奋不顾身拯救“东方之星”落水乘客的大学生官东,模范村党支部书记买买提江•吾买尔,为养育孤儿卖唱的老艺术家王宽。
此外,“感动中国”还将年度人物授予抗战老兵和海外华侨。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栏目,是中央电视台一个传统的精神品牌,由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制作,活动创办于2002年,每年举办一次,今年是第十四届举办,评选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当年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
评选活动在每年春节之后推出,已经连续举办多年,通过多种投票方式选取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和团队。
过去14年间,《感动中国》共评选出了160多位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在观众中产生了强烈共鸣,《感动中国》节目已成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以下为获奖名单:吴锦泉(1928-),江苏省南通市港闸经济开发区五星村村民,是南通市最年长的红十字志愿者,一名老党员。
吴锦泉老人一生靠磨刀为生,生活俭朴,却乐善好施,常年把磨刀挣得的微薄收入用于慈善公益,多次向灾区、残疾儿童及需要帮助的人捐款,至今已捐款4万多元。
热心公益的磨刀老人吴锦泉帮助宝贝回家的志愿者张宝艳、秦艳友夫妇2007年4月,张宝艳与秦艳友开通宝贝回家网站,这是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面对被拐、流浪乞讨儿童的公益寻亲网站。
感动中国2015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感动中国2015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1、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于敏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195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60年底,开始参与科学家钱三强组织的氢弹技术理论探索。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
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
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
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
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20世纪70年代起,于敏和其他学者一起倡导、推动加快我国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大大推动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进步。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颁奖词】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2、老骥伏枥:朱敏才、孙丽娜事迹朱敏才,男,1942年生人,退休外交官。
孙丽娜,女,退休高级教师。
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两人没有选择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
9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贵州的望谟县、兴义市尖山苗寨、贵阳市孟关等地。
2010年两夫妇扎根遵义县龙坪镇,继续他们的支教生涯。
生在贵州黄平,长在贵阳的外交官朱敏才,得知家乡师资严重缺乏,退休后放弃在北京悠闲自在的生活,去山区义务支教。
感动中国2015
企业“化缘”而得。
莫振高生前用自己的微薄工资以及陆续
筹集而来的 3000 多万元人民币善款,资
助近两万名贫困生圆了上学梦,被当地
人尊称为“化缘校长”。
促进民族团结的基层村干部-买买提江· 吾买尔
买买提江 •吾买尔,男,维吾尔族, 64 岁,新
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县布里开村党支部书记。
布里开村共有6000多人,由5个民族构成。自
17年栉风沐雨, 5个孤儿都已长大成人,有了稳定
的工作,最小的老六今年也已经大学毕业。在王宽
夫妇的带领下,学习了乐器的孩子经常上街义演, 据统计,10余年来,靠“卖唱”养育孤儿的王宽夫
妇通过各种形式向各类慈善事业捐款超过百万元。
拯救“东方之星”落水乘客的当代大学生-官东
官东,男, 25 岁,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员,中
1981 年起,买买提江便担任布里开村党支部
书记,2001年他因病离任。2006年6月,在村
民的请求下,买买提江重新担任村支书。
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不畏恐吓,规范管理
宗教事务,做好年轻人的思想工作,配合政法 部门打击分裂势力,使布里开村成功创建平安 村。他注重民族团结,带头照顾和资助汉族群 众,带头学习汉语,开办“双语”幼儿园和中
莫振高,男,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
中学校长,全国先进工作者。
2015年 3月 9日, 59岁的莫振高因病离世。
15 日,整个县城花圈被抢购一空,数千 人自发前来祭奠。人们抹着眼泪送别莫 振高,他们心中的“化缘校长”。
上世纪 80 年代,都安高中校舍破旧,莫
振高一点一点地向社会筹资建校。学校 新建的教学楼就是莫振高四处到工地、
官东再次下水,搜索到了蜷缩在舱室里的小伙
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感动你我,感动中国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1.屠呦呦——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2.郎平——重夺世界杯冠军的女排主教练3.吴锦泉——热心公益的磨刀老人4.阎肃——琴弦上的放歌者5.徐立平——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6.莫振高——鞠躬尽瘁的“化缘校长”7.买买提江•吾买尔——促进民族团结的基层村干部8.王宽——为养育孤儿卖唱的老艺术家9.官东——拯救“东方之星”落水乘客的当代大学生10.张宝艳秦艳友——帮助“宝贝回家”的志愿者夫妇11.特别致敬——抗战老兵爱国侨胞屠呦呦——春草鹿呦呦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
疟疾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全球百余国家年约三亿多人感染疟疾。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原有抗疟药逐渐失效,国际上迫切寻找新型抗疟药。
在国外大量工作未获成功的情况下,中国成立了“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
1969年,38岁的屠呦呦被委任为项目组长,负责重点进行中草药抗疟疾的研究。
屠呦呦领导科研组以现代科学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为指导思想,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特别结合古代用药经验,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绞汁”服用截疟记载中,考虑到温度、酶解等因素,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素。
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2015年10月,屠呦呦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屠呦呦也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颁奖辞】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
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
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郎平——雄心志四海重夺世界杯冠军的女排主教练郎平,原中国排球队著名运动员,现任中国女子排球国家队主教练。
郎平1978年入选女排国家队,多次获得全国“十佳运动员”称号。
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1、报国心皎洁: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颁奖词: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于敏事迹: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
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
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
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
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2、量与江海宽:“移民第一责任人”赵久富颁奖词: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
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
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
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
赵久富事迹:赵久富是移民搬迁的带头人。
2010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十堰市郧县余嘴村被定为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
家园难舍,故土难离,乡亲们户看户、村看村、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谁也不愿意主动搬迁。
村支书赵久富是党员,又是村干部,还是一名退伍军人,尽管他的家没有被划进移民版图,但他必须带好这个头。
他说服自己的爱人:“说话办事乡亲们都看着咱,为了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我不能拖后腿。
”搬迁后,赵久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乡亲们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逐渐融入当地;从依赖依靠政府,到主动参与、主动建设的巨大转变,移民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浓,建设新家的热情越来越高,涌现了一大批带头致富、带头创业的先进典型。
由于工作出色、贡献突出,赵久富被任命为黄湖新区党总支书记,也是该省7.7万外迁移民中唯一的省人大代表。
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1、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获奖名片】报国心皎洁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于敏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195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60年底,开始参与科学家钱三强组织的氢弹技术理论探索。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
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
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
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
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20世纪70年代起,于敏和其他学者一起倡导、推动加快我国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大大推动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进步。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于敏的颁奖词: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2、老骥伏枥:朱敏才、孙丽娜【获奖名片】为霞尚满天朱敏才,男,1942年生人,退休外交官。
孙丽娜,女,退休高级教师。
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两人没有选择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
9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贵州的望谟县、兴义市尖山苗寨、贵阳市孟关等地。
2010年两夫妇扎根遵义县龙坪镇,继续他们的支教生涯。
生在贵州黄平,长在贵阳的外交官朱敏才,得知家乡师资严重缺乏,退休后放弃在北京悠闲自在的生活,去山区义务支教。
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2015年度《感动中国》颁奖人物1.吴锦泉:热心公益的磨刀老人吴锦泉,男,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村民,南通市年龄最长的红十字志愿者。
吴锦泉老人今年86岁,靠磨刀为生,生活清苦,却乐善好施,20多年来,他把磨刀挣得的微薄收入大都用于慈善公益,多次向灾区、残疾儿童及需要帮助的人捐款。
在四川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时,老人先后向南通市红十字会捐出千枚硬币;2010年,当吴锦泉夫妇得知甘肃省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引发泥石流灾害。
吴锦泉带着几个月磨刀挣得几百元硬币,倒了三趟公交车,辗转两个多小时来到市红十字会捐钱。
2013年,他将两年来磨刀积攒的零钱捐献给雅安地震灾区,其中1元硬币1715枚,5角硬币501枚,1角硬币7枚。
经工作人员清点,共计1966.2元。
自2008年以来,他已累计捐款23392.2元。
老两口的生活并不富裕,至今还住着三间破旧的瓦房。
除了磨刀,吴锦泉老人没有其他经济来源。
一把刀一块钱,一千元几乎是老人三个月的磨刀收入!【颁奖辞】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
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
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
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2.张宝艳、秦艳友:帮助宝贝回家的志愿者张宝艳、秦艳友夫妇,吉林省通化市人,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创办者。
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体会到了走失儿童家长的心情,此后她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提供帮助。
2007年,丈夫秦艳友提议,建立一个寻亲网站来帮助家长们寻找孩子。
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了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全身心投入寻子网管理。
在张宝艳与丈夫的悉心维护下,网站逐渐发展起来。
志愿者们在张宝艳的带领下,积极核实搜集信息,对家长进行防骗指导;及时向公安部门反馈情况,提供线索千余条。
多起积压多年的拐卖案件告破,不少儿童结束流浪乞讨生活,回到亲人身边。
2009年,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雪融花开“感动”常在——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2014年已经过去,什么样的善行如阳光温暖人心?什么人的名字让全中国真情动容?让我们一起来品味“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在雪融花开的声音中凝听“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为真与情的故事落泪,向刚与伟的面孔致敬!1、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获奖名片】报国心皎洁【事迹】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于敏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195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60年底,开始参与科学家钱三强组织的氢弹技术理论探索。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
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
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
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
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20世纪70年代起,于敏和其他学者一起倡导、推动加快我国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大大推动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进步。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颁奖词】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2、老骥伏枥:朱敏才、孙丽娜【获奖名片】为霞尚满天【事迹】朱敏才,男,1942年生人,退休外交官。
孙丽娜,女,退休高级教师。
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两人没有选择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1】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颁奖辞: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人物事迹:于敏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195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60年底,开始参与科学家钱三强组织的氢弹技术理论探索。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
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
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
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
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20世纪70年代起,于敏和其他学者一起倡导、推动加快我国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大大推动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进步。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2】朱敏才、孙丽娜:老骥伏枥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两人没有选择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
9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贵州的望谟县、兴义市尖山苗寨、贵阳市孟关等地。
2010年夫妇二人扎根遵义县龙坪镇,继续他们的支教生涯。
在支教9年后,他们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最美乡村教师”。
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1.吴锦泉:热心公益的磨刀老人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
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
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
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2.张宝艳、秦艳友:宝贝回家寻子网创办者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
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你们用父母之爱,把灯火点亮。
三千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
你们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
网住希望,网住善良。
3.郎平:率领中国女排重回世界之巅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博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
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
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
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4.屠呦呦: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本土科学家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
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
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5.阎肃:琴弦上的放歌者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
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
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
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
6.徐立平: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
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
就象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
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7.莫振高:鞠躬尽瘁的化缘校长、最好的校长爸爸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
你走了,你没有离开。
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
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
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熠熠闪亮。
8.官东:“东方之星”客轮救援“男神”来不及思量,就一跃而入。
2015年度感动中国10大人物以及颁奖词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一、吴锦泉【高节卓不群】【颁奖词】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
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
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
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人物事迹】2010年8月9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硬币凑上1000元钱送给红十字会捐给灾区。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1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
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计捐款37000多元钱。
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二、张宝艳秦艳友【阳春布德泽】【颁奖词】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
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你们用父母之爱,把灯火点亮。
三千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
你们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
网住希望,网住善良。
【人物事迹】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体会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此后他们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为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
2007年,夫妇二人建起“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助家长们寻找孩子。
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
2009年,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成立8年来,“宝贝回家寻子网”不断壮大,志愿者发展到15万多人,遍布全国各地,成为照亮宝贝回家路的一支中坚力量。
目前,“宝贝回家”寻子网是唯一与公安部打拐办合作的全国性寻子网站,截至2015年11月,“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帮助超过1200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
2015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及事迹
2015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及事迹导语:高考临近,作文的内容充实主要在于平时对于作文素材的积累。
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些优秀的高考作文素材材料,欢迎大家进行学习积累。
1、马怀兰:癌症村长(女,60岁,山西省昔阳县井沟村主任)2002年,对于马怀兰夫妇来说是极不寻常、多灾多难的年。
前半年马怀兰不幸患乳腺癌,后来丈夫周银柱又出现血尿,经查患了肾盂癌,做了左肾切除术,夫妻俩决定回山区老家山西省昔阳县井沟村养病。
而病还没好,夫妇俩就投入到家乡脱贫致富的建设中,2005年马怀兰高票被选为村委会主任。
上任伊始,她和丈夫周银柱着手在发展生产和改变村容村貌上寻找突破口。
当听说市政建设要拆迁东关村的大片旧房子,夫妇俩认为这些破砖烂瓦对井沟村来说可是好东西。
于是,在大批拆迁那几天,马怀兰带领村里的青壮年和妇女劳力,天不亮就到拆迁工地捡砖捡瓦。
就这样,为村里捡了8万块砖3万块瓦,用这些砖瓦修起2000方的大水窑和10间花灯库房,节省了三万元。
2006年,夫妇两还出资300万元注册成立了全县第一个股份制企农合作社。
公司出资金出技术,村民以土地、牲畜、农机具等入股。
企农合作,互利共赢。
几年来,他们为井沟的新农村建设投入了360万元。
回乡10多年来,村民收入从人均700多元增长到5000多元,马怀兰夫妇几乎捐出了所有的积蓄。
马怀兰说:“目前我们的身体还行,我们愿意在有限的时间里为乡亲们办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
”2、木拉提·西日甫江:大漠“猎鹰”(男,38岁,维吾尔族,新疆和田地区公安局民警)木拉提?西日甫江,是新疆和田地区的一名公安民警,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两次,个人三等功四次。
早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读书期间,木拉提就多次参与警方的反恐行动,担当卧底和翻译。
从警14年来,木拉提?西日甫江始终坚持战斗在打击暴恐犯罪活动第一线,用热血和行动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被当地群众誉为大漠“猎鹰”(维吾尔语的尊称,传说中老百姓的守护者)。
CCTV感动中国2015年度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CCTV感动中国2015年度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的重头戏,每年举办一次。
该节目每届评选产生10位“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以及一到三个特殊贡献群体。
截止到目前《感动中国》节目已经走过了14年,向全国观众展现了100多位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
“感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道德评判体系进入群众的思想观念。
1.磨刀老人吴锦泉:高节卓不群【感动中国事迹】吴锦泉,今年84岁,江苏省南通农民,是南通市年龄最长的红十字志愿者,也是一名老党员。
平日里老人靠磨刀为生。
近年来,吴锦泉曾为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甘肃泥石流灾区各捐款1000元,雅安地震后,他又将两年来磨刀积攒的零钱捐献给雅安地震灾区,其中1元硬币1715枚,5角硬币501枚,1角硬币7枚,共计1966.2元。
自2008年以来,他已累计捐款23392.2元。
在他的倡导下,村里立即成立了以老人名字命名的了“锦泉一元爱心社”,五星村内15家企业向“锦泉一元爱心社”捐出了3万多元善款,全村19个村民小组,也纷纷捐钱,从而使“锦泉爱心社”的救助资金达到5万多元,已救助39人次,发放救助款14000余元。
救助的对象包括革命伤残军人、重症患者、空巢老人等。
【颁奖词】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
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2.打拐夫妇张宝艳秦艳友:阳春布德泽【感动中国事迹】张宝艳,女,出生于1962年8月,吉林通化人,宝贝回家寻子网的创始人。
2007年,张宝艳、秦艳友夫妇自费创建“宝贝回家寻子网”,专门帮助被拐、被遗弃和走失的孩子以及流浪乞讨儿童回家。
2010年成立宝贝回家慈善基金。
在2010年中央电视台举行的“12·4十年法治人物颁奖典礼”上,张宝艳成为唯一网民代表入选者。
2011年9月20日,获得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2014年12月10日,获得网易“最有态度公益人物”奖。
感动中国2015年度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最新)资料
• 【颁奖词】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惨戚 戚,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 你们用父母之爱,把灯火点亮。三千 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你们 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 网住希望,网住善良。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3
——铁榔头郎平:雄心志四海
• 【感动中国事迹】
•
郎平,女,汉族,身高1米84。祖籍中国天津,著名女子排
靠磨刀为生。近年来,吴锦泉曾为汶川地震、玉树地震、
甘肃泥石流灾区各捐款1000元,雅安地震后,他又将两
年来磨刀积攒的零钱捐献给雅安地震灾区,其中1元硬
币1715枚,5角硬币501枚,1角硬币7枚,共计1966.2
元。自2008年以来,他已累计捐款23392.2元。
•
在他的倡导下,村里立即成立了以老人名字命名的
•
鞠躬尽瘁的化缘校长莫振高;
•
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屠呦呦;
•
奋不顾身拯救“东方之星”落水乘客的潜水员官
东;
•
为养育孤儿卖唱的老艺术家王宽,以及全体抗战
老兵和爱国侨胞。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1——
磨刀老人吴锦泉:高节卓不群
•
【感动中国事迹】
•
吴锦泉,今年84岁,江苏省南通农民,是南通市年
龄最长的红十字志愿者,也是一名老党员。平日里老人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 ——打拐夫妇张宝艳 秦艳友:阳春布德泽
【感动中国事迹】 • 张宝艳,女,出生于1962年8月,吉林通化
人,宝贝回家寻子网的创始人。 • 2007年,张宝艳、秦艳友夫妇自费创建
“宝贝回家寻子网”,专门帮助被拐、被遗弃和 走失的孩子以及流浪乞讨儿童回家。2010年成 立宝贝回家慈善基金。 • 在2010年中央电视台举行的“12·4十年法 治人物颁奖典礼”上,张宝艳成为唯一网民代表 入选者。 • 2011年9月20日,获得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 提名奖。2014年12月10日,获得网易“最有态 度公益人物”奖。
感动中国2015十大人物详细事迹材料
感动中国2015十大人物详细事迹材料每年都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那今年的又会有谁呢?为大家精心搜集的感动中国2015十大人物,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阎肃、郎平当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是由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组主办的人物评选活动。
2015年12月22开始网络投票。
2016年2月14日20时,“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一套播出。
“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为:热心公益的磨刀老人吴锦泉;帮助宝贝回家的志愿者张宝艳、秦艳友夫妇;带领女排重夺世界杯的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徐立平;琴弦上的放歌者阎肃;促进民族团结的基层村干部买买提江·吾买尔;鞠躬尽瘁的化缘校长莫振高;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奋不顾身拯救“东方之星”落水乘客的潜水员官东;为养育孤儿卖唱的老艺术家王宽,以及全体抗战老兵和爱国侨胞。
下面是收集整理的感动中国2015十大人物详细事迹材料张宝艳秦艳友当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事迹及颁奖词【张宝艳秦艳友】【颁奖词】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
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你们用父母之爱,把灯火点亮。
三千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
你们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
网住希望,网住善良。
【人物事迹】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体会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此后他们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为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
2007年,夫妇二人建起“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助家长们寻找孩子。
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
2009年,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成立8年来,“宝贝回家寻子网”不断壮大,志愿者发展到15万多人,遍布全国各地,成为照亮宝贝回家路的一支中坚力量。
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感动你我,感动中国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1.屠呦呦——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2.郎平——重夺世界杯冠军的女排主教练3.吴锦泉——热心公益的磨刀老人4.阎肃——琴弦上的放歌者5.徐立平——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6.莫振高——鞠躬尽瘁的“化缘校长”7.买买提江•吾买尔——促进民族团结的基层村干部8.王宽——为养育孤儿卖唱的老艺术家9.官东——拯救“东方之星”落水乘客的当代大学生10.张宝艳秦艳友——帮助“宝贝回家”的志愿者夫妇11.特别致敬——抗战老兵爱国侨胞屠呦呦——春草鹿呦呦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
疟疾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全球百余国家年约三亿多人感染疟疾。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原有抗疟药逐渐失效,国际上迫切寻找新型抗疟药。
在国外大量工作未获成功的情况下,中国成立了“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
1969年,38岁的屠呦呦被委任为项目组长,负责重点进行中草药抗疟疾的研究。
屠呦呦领导科研组以现代科学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为指导思想,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特别结合古代用药经验,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绞汁”服用截疟记载中,考虑到温度、酶解等因素,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素。
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2015年10月,屠呦呦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屠呦呦也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颁奖辞】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
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
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郎平——雄心志四海重夺世界杯冠军的女排主教练郎平,原中国排球队著名运动员,现任中国女子排球国家队主教练。
郎平1978年入选女排国家队,多次获得全国“十佳运动员”称号。
201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与颁奖词
8、拯救“东方之星”落水乘客的当 代大学生“男神”官东
官东:天下英雄气
来不及思量,就一跃而入。冰冷,漆黑, 缺氧,那是长江之下,最牵动人心的地方。 “别紧张,有我在”,轻声的安抚,稳住 倾覆的船舱。摘下生命软管,那肩膀上剩 下的只有担当。人们夸你帅,不仅仅指的 是面庞。
9、促进民族团结的基层村干部 买买 提江•吾买尔
买买提江•吾买尔颁奖词: 盛德表 一乡
一碗茶水端的平,两个肩膀闲不住。三十 多年的老支书,村民离不开的顶梁柱。你 是伊犁河上筑起的拦河坝,是戈壁滩上引 来的天山水,给村民温暖,带大家致富。 木卡姆唱了再唱,冬不拉弹了再弹,买买 提江•吾买尔的故事说不完。
10、为养育孤儿卖唱的老艺术家 王 宽
阎肃颁奖词: 弦歌感人肠
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 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岩, 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 民相连。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 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一个兵, 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
6、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 徐立平
徐立平,男,1968年生,中国航天科技集 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发动机药面整形 组组长,高级技师。徐立平一直从事着极 度危险的航天固体动力燃料的微整形工作, 雕刻的精度不超过0.2毫米。凭着对事业的 忠诚和责任,过人的胆识和智慧,徐立平 苦钻善学,练就了一手高超的技艺绝活, 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多次出色完成急 难险重任务。
201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 迹与颁奖词
1、热心公益的热心老人 吴锦泉
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闸西乡五星村村 民。他担任过生产队队长、民兵营长、种猪场 场长。是南通市年龄最长的红十字志愿者。老 人多次通过南通市红十字会向灾区、向残疾儿 童、智障孩子、向需要帮助的人捐款,还在所 在街道成立了“爱心一元社”,并渐渐地进人 公众视线。老人做好事善事,热心公益,奉献 社会,帮助他人可是一以贯之的行动,数十年 如一日;他生活十分俭朴,几乎把磨刀挣得的 微薄收入都用于帮助别人,出钱出力,修路补 桥;他以能帮助他人为最大的快乐,帮助过的 人、做过的好事,不计其数。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一、吴锦泉高节卓不群【人物事迹】2010年8月9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硬币凑上1000元钱送给红十字会捐给灾区。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1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
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计捐款37000多元钱。
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今晚,磨刀老人的善举“感动中国”今天8时不到,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村委会议室,数十名电视观众就早早地围坐在吴锦泉身旁,观看央视“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况。
此刻,这位普通的农民不仅是观众中的主角,更是央视荧屏上的主人公——“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一。
颁奖盛典的开场是专门为老人设计的,背景是老北京胡同。
主持人白岩松和老人在街角相遇了,开始讲述他的爱心故事。
老人踏着红地毯第一个出现在屏幕中,敬一丹充满深情地宣读“感动中国”给老人的颁奖词:“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
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
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
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当屏幕中的吴锦泉高高举起水晶奖杯接受致敬,小小的会议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而老人却一如平常地谦虚:“我做的这些事很小,人们却给我了很高的荣誉,让我很感动。
”荣誉,对老人来说,是鼓励和认可,但更是一种责任和鞭策。
今天上午,记者来到吴锦泉的家时,他推着装有窄条凳、磨刀石的自行车才刚刚做生意回来。
“春节用刀多,生意好做些。
这不,今天早上就有人打电话给我,让我去磨刀。
”吴老说。
1月下旬,经过民主推荐、网络投票和最终评议,“感动中国”评选组委会最终从22名候选中人推举出当选人物,吴锦泉高票入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及事迹1、马怀兰:癌症村长(女,60 岁,山西省昔阳县井沟村主任)2002 年,对于马怀兰夫妇来说是极不寻常、多灾多难的年。
前半年马怀兰不幸患乳腺癌,后来丈夫周银柱又出现血尿,经查患了肾盂癌,做了左肾切除术,夫妻俩决定回山区老家山西省昔阳县井沟村养病。
而病还没好,夫妇俩就投入到家乡脱贫致富的建设中,2005 年马怀兰高票被选为村委会主任。
上任伊始,她和丈夫周银柱着手在发展生产和改变村容村貌上寻找突破口。
当听说市政建设要拆迁东关村的大片旧房子,夫妇俩认为这些破砖烂瓦对井沟村来说可是好东西。
于是,在大批拆迁那几天,马怀兰带领村里的青壮年和妇女劳力,天不亮就到拆迁工地捡砖捡瓦。
就这样,为村里捡了8 万块砖3 万块瓦,用这些砖瓦修起2000 方的大水窑和10间花灯库房,节省了三万元。
2006 年,夫妇两还出资300 万元注册成立了全县第一个股份制企农合作社。
公司出资金出技术,村民以土地、牲畜、农机具等入股。
企农合作,互利共赢。
几年来,他们为井沟的新农村建设投入了360 万元。
回乡10 多年来,村民收入从人均700 多元增长到5000 多元,马怀兰夫妇几乎捐出了所有的积蓄。
马怀兰说:“目前我们的身体还行,我们愿意在有限的时间里为乡亲们办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
”2、木拉提·西日甫江:大漠“猎鹰”(男,38 岁,维吾尔族,新疆和田地区公安局民警)木拉提·西日甫江,是新疆和田地区的一名公安民警,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两次,个人三等功四次。
早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读书期间,木拉提就多次参与警方的反恐行动,担当卧底和翻译。
从警14 年来,木拉提·西日甫江始终坚持战斗在打击暴恐犯罪活动第一线,用热血和行动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被当地群众誉为大漠“猎鹰”(维吾尔语的尊称,传说中老百姓的守护者)。
2014 年4 月,木拉提获得重要情报,一伙隐藏在和田农村的暴恐分子,正在秘密制造大批炸弹,准备实施多点连环袭击。
秘密侦查发现,暴恐分子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布置了大量机关,还在制爆窝点的内部和周边预埋了遥控启爆的炸药,事情一旦败露,就打算和警察同归于尽。
情况紧急,木拉提和战友们没有犹豫,在摸清位置、确定时机后,果断行动,击毙了歹徒。
当场搜出了200 多枚的自制炸弹的成品和半成品,其中包括杀伤力巨大的汽油炸弹和人体炸弹。
和田是暴力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面对艰巨繁重和复杂危险的维稳任务,木拉提·西日甫江与犯罪分子机智周旋、斗智斗勇,先后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打击在预谋之中。
战友的牺牲、亲人的牵挂让木拉提更加坚定。
他说,我们的这个工作背后,是美好的一个未来。
因为我们就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新疆。
3、车洪才:白发坚守(车洪才,男,1936 年生。
中国传媒大学退休教授)1978 年国家立项编纂《普什图语汉语词典》,授任车洪才。
5.2 万个词条,大约15 万张卡片,200 多万字,车洪才历时36年完成任务。
2014 年,当78 岁的车教授走进商务印书馆交付成果,已无人记得这项战略任务。
1978 年,车洪才接到任务后,在北京广播学院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开始了最初的编纂工作。
到1981 年,已经整理了10 万张卡片,足足装了30多箱子。
新的教学任务迫使编纂中断。
1984 年调研回来后,车洪才发现因为办公室装修,造成资料卡大量丢失。
从那以后,幸存下来的卡片落户在他的家里,并随他搬家多次。
1989 年,车洪才被外交部借调,2000 年,已到退休年龄的他又被学校返聘。
虽然工作繁忙,但他只要能腾出时间,就会继续编纂工作。
直到2008 年,72 岁的车洪才停止了教书的工作。
开始继续全力编纂《普汉词典》。
普什图语非常复杂,一个圈点的差别就完全是两个字,非常考验眼力。
做了两次眼科手术的车洪才一直坚持在案边工作。
2012 年4 月,车洪才带着普汉词典初稿去了商务印书馆交付,但这里早已无人记得这项战略情报任务。
编这本词典,车洪才没从国家拿过一分钱,“我心里有底,我编的东西的分量我知道。
”车洪才说:“词典是后世之师,至少影响两三代人。
现在物质的东西被提得很露骨,干什么都要讨价还价,在我看来,能为国家做点事,就算没白活。
”4、王庭虎:生命嘱托(男,45 岁,秦巴山区的一名铁路养路工,是巴山精神的传承者和实践者。
)1988 年,19 岁的王庭虎来到全国最大的连片贫困地区秦巴山区,当了一名铁路养路工,26 年来不曾离开。
王庭虎所在的巴山工区管辖81 公里线路,自然环境恶劣,有着全线最高的桥梁和最长的隧道。
大巴山2号隧道病害是全国铁路养护的难题。
而王庭虎在师傅的带领下用10 年的时间硬是把这条被外国专家判了“死刑”的线路修成达标线路。
1994 年,解师傅退休。
临别的当晚,他对王庭虎说:“巴山条件虽然苦,但是它在祖国的版图上,铁路修到这里,总要有人来养护,既然来了,在一天,就要干好一天。
很多筑路人为铁路献出了生命,他们在看着我们这些养路人啊。
”王庭虎接过师傅手中的“接力棒”,每天都要背着20 多斤重的工具包行走20多公里,从午夜12 点到早上7 点,查看钢轨的每一个细小的变化,睡觉时间不足4小时。
王庭虎还组织巴山工区成立了“雷锋爱心小站”,为巴山乡修路架桥,为孩子们捐款捐物,腾出房子让道远的孩子寄住。
如今10 多名巴山孩子已经在其资助下完成学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5、内蒙古军区维和运输部队:责任之旅2014 年11 月,内蒙古军区第七批赴非维和运输大队出发奔赴非洲。
在这之前,运输部队已经安全行驶了近800 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200 圈,运送物资相当于6 千多节火车皮载货量。
该大队今年9月组建以来,200多名官兵针对任务区埃博拉疫情肆虐的实际,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完成了执行维和任务的各项准备。
他们11 月从北京出征,分两个批次赴利比里亚将执行为期8个月的维和运输任务。
从2006 年4月到2014 年3月,以内蒙古军区汽车团为主的维和运输大队,连续6批执行了赴非洲利比里亚维和任务。
在非洲的6次维和任务期间,运输部队官兵们顽强拼搏,连续奋战,克服了环境艰苦、局势动荡、任务繁重、气候炎热多雨、道路泥泞坎坷等重重困难,坚持一流标准,圆满完成了维和任务。
自1990 年起,中国开始参与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
赴利比里亚执行维和运输任务,是军委总部和北京军区赋予内蒙古军区严肃的政治任务。
内蒙古维和运输队在执行任务期间,通过国际维和的窗口展示我国良好的国家形象。
他们的奉献精神和严明纪律成为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特别代表团维和部队的典范,受到了利比里亚各界的高度赞誉,全体官兵均被联合国授予和平荣誉勋章。
2007 年,时任国家主席在利比里亚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专门视察看望维和官兵,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首次在国外接受我国国家元首的检阅。
6、叶义言:仗义执言(叶义言,男,73 岁。
湖南湘雅医院儿科退休教授。
我国儿童生长学权威,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叶义言教授今年73 岁,从事儿科医疗、教学、科研40余年,是我国儿童生长学权威,享受着国务院特殊津贴。
2014 年5 月,他顶着巨大的压力,通过一位长沙市政协委员,向社会公布了医药界以“终身提成”为诱饵,操控医生滥开儿童生长激素的内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
生长激素是一种处方药,用于治疗矮小症患者。
滥用生长激素不但会影响患儿生长发育,还会导致患儿体内内分泌紊乱,影响患儿一生。
而一些医药代表试图通过营销培训控制长沙主要医院的儿科医生,甚至许诺医生享有“终身提成制”,即第一个给孩子开出生长激素的医生,享受这个孩子终生使用生长激素药费的提成,以经济利益刺激医生多开生长激素。
许多医生经受不住诱惑,继而使滥用儿童生长激素成为业内一个潜规则。
叶义信从学生那里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坚定地站了出来,揭露了“医药代表试图操控医生滥开生长激素”的黑幕。
“为了孩子们,我觉得我做的是值得。
”在他看来医药代表试图通过控制医生的方式将黑手伸向孩子,是极其可怕的。
不仅仅残害儿童,也可能会对医风医德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7、师昌绪:光耀人间(师昌绪,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两院”院士,曾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948 年,师昌绪赴美留学。
50 年代开始,师昌绪为争取回国,进行了长期斗争。
1955 年6月,师昌绪回国,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从1957 年起便负责“合金钢与高温合金研究与开发”成为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领导开发中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自主开发这一关键材料技术的国家。
师昌绪对国家科技政策的制订及科技机构的设置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倡导并参与主持了中国工程院的建立;多次主持全国材料领域发展规划。
师昌绪在国际材料科学领域享有很高声誉,多次担任国际材料领域学术会议主席或顾问。
他时常说,他已经90 多岁了,还有两件事需要尽快完成,一件事是在有生之年为科普事业多做事。
中国的科普工作还没有完善,大众需要更多的科学知识。
二是希望在大飞机工程材料科学方面做点事。
只要材料不过关,他决不罢休。
2014 年11 月10 日晨7时7分,师昌绪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6 岁,李克强总理闻讯委托工作人员打电话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家人及亲属表示慰问。
“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中国做出贡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
”他最常说的这句话,虽然朴实无华,却凝聚着一位饱经沧桑的老知识分子大半个世纪以来投身科学事业,矢志报国的赤子情怀。
8、朱桂珍:良心雇主(朱桂珍,女,61 岁,南京市民)今年61 岁的朱桂珍是南京东沟人。
2002 年她和丈夫一起到城里做生意。
为了更好的照顾生病的公公,朱桂珍聘请赵守琴做保姆。
可没想到,赵阿姨工作还不到一年,自己也病倒了,不但不能继续照顾老人,自己也需要人照顾。
面对这种情况,朱桂珍不但没有辞退赵阿姨,反而照顾了保姆赵阿姨整整九年。
2002 年,为了帮助儿子还房贷,朱桂珍和丈夫一起进城卖水果。
生意刚有起色,公公却病了,生活起居需要照顾。
考虑到自己照顾公公的不便,朱桂珍聘请了赵守琴来照顾老人。
赵守琴为人本分,照顾老人十分细心。
可没想到,赵守琴工作不到一年,就中风了,病得比老人还严重。
“她来我们家时好好的,现在不能动了,我不可能让她回去。
我要养她老、送她终,人要讲良心。
”为了良心,52 岁的朱桂珍开始照顾保姆,一做就是整整9 年!为了照顾两位老人,朱桂珍不再卖水果。
一家人的生活就靠赵大爷每月2400 多元的退休金,以及朱桂珍丈夫当保安每月1000 多元的工资。
生活虽然拮据,但朱桂珍还是尽量给老人舒适的生活。
每天清晨,她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帮赵守琴穿衣服,伺候大小便、洗漱等。
若是天气晴好,她还会将赵守琴推到楼下小广场,自己再去买菜、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