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_2014年中国绿洲严寒期的时空变化特征与成因分析_柴中华

合集下载

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县1960-2014年气温及降水变化

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县1960-2014年气温及降水变化
沙 漠 与 绿 洲 气 象
D 。 。 。 e 。 。 。 。 。 。 s — e — r ‘ t 。 。 。 。 。 a 。 。 。 。 n 。 。 。 d 。 。 ’ ’ 。 O 。 。 。 。 。 。 。 a 。 。 。 s 。 ’ 。 i ’ 。 ‘ s 。 。 。 。 。 。 M 。 。 。 。 。 ’ ’ e t 。 。 e 。 。 。 。 。 o 。 。 。 。 r 。 o 。 。 。 l 。 。 。 。 o 。 。 。 — g — y
料, 分析该县近 5 5 a气 温和 降水 的变 化 特 征 , 了解 该 区的气候 特征 , 为今后 的气 象服 务工作 、 农牧 业及
特色经 济产业 提 供参考 。
候 变化 危机 , 气候 变 暖已经给 自然 生态 、 工农业 和社 会 经济 各方 面带来 许多新 问题 圜 。有 关报 告指 出 , 近
2 2 ~ 7 7  ̄ 3 7 E。 3 5 o 3 7 ~ 3 8 o 4 0 N之间 ,与 三 国接壤 , 平
数 据分析 采用 线性 气候倾 向率 分析 和滑 动平均 趋势
分析方 法 。
2 结果与讨 论
均海拔 4 0 0 0 m, 四季 不 太 分 明 , 冬季相对较长 、 寒


沙 漠 与 绿 洲 气 象

第9 卷 增 刊
降水量 的增 多主要集 中在夏季 , 其倾向率 为 0 . 4 7 m m / 1 0 a , 其次是春季和冬季降水 , 秋 季降
水量 的 变化 最 少。
关键 词 : 塔 什 库 尔干县 ; 气温 ; 降水 ; 变化 特征
气候 变化 是 当前全世 界最 关注 的话题 ,是 热 门
的研究 领 域 之一 f 1 ] 。气候 变 暖是 世 界 共 同面 临 的气

基于综合干旱指数的中亚干旱区气候干湿时空演变特征

基于综合干旱指数的中亚干旱区气候干湿时空演变特征

索南吉,徐长春,曹林淋,等.基于综合干旱指数的中亚干旱区气候干湿时空演变特征[J ].中南农业科技,2024,45(3):103-111.与火山、地震、洪涝、飓风等典型突发性自然灾害相比,干旱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1],对水资源、农业生产、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地方和全球经济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2]。

据统计,20世纪全球发生的重大干旱事件绝大多数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3,4]。

这些地方原本水资源匮乏和生态系统脆弱,干旱的加剧给这些地区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

因此,加强对干旱重灾区干湿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干旱的发生较为复杂,选择及构建适合的指标是准确监测和评估区域干旱状况的基础和前提[5]。

通常采用干旱指数对干旱事件进行描述,如标准化降水指数[6](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 ,SPI )、帕默尔干旱指数[7](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 ,PDSI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8](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 ,SPEI )、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Standardized soil moisture index ,SSMI )[9]和标准化径流指数[10](Standardized runoff index ,SRI )等。

上述干旱指数是针对某一干旱类型而提出的单类型干旱指数。

然而,干旱事件是由不同时期的多种缺水因素共同造成的,仅从干旱形成的某一方面来评估干旱的严重程度,难以全面表征干旱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复杂影响[11]。

因此,融合多源信息构建综合干旱指数是干旱监测的重要发展趋势[12]。

较多研究使用不同的方法构建综合干旱指数,如线性组合法、主成分分析法、概率统计法等。

Hao 等[13]采用线性组合法构建干旱指数LDI 进行干旱预测;常文娟等[14]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降雨、径流与土壤湿度等水文要素,构建了综合干旱指数PRSM (Precipitation runoff soil moisure ),并将其应用于南盘江上游的干旱特征分析中。

1960-2014年新疆气象雪灾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1960-2014年新疆气象雪灾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第3 4卷
第3 期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 ( 自 然科学版 )
J o u ma l o f X i n j i a n g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 收稿 日期]2 0 1 5 — 0 7 - 1 5 [ 基金项 目】自治区科技支疆项 目( 2 0 1 3 9 1 1 1 0 4 ) ; 国家 自 然科学基金( 4 1 4 7 1 3 5 8 ) ; 中国气象局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 目( C M A G J 01 2 4 M 6 2 ) ; 中国沙 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 ( s q j 2 0 1 2 0 1 3 ) 联合资助。 [ 作者 简介】胡列群 ( 1 9 6 5 一 ) , 男, 江苏南充人 , 高级工程师 , 主要从事气候变化与卫 星遥感 的研究 。
据处理结果精确到整数 , 0 c m < 积雪深度< 0 . 5 c m统一记为< l c m, 积雪深度> l c m时按照 四舍 五入法调整到整 数位 ; 制图时, 数据结果使用克里金插值方法插值。文 中北疆 地区包括阿勒泰地 区、 塔 城地 区( 计算 中计入 了克拉玛依 ) 、 博尔塔拉蒙古 自治州 、 伊 犁地 区、 昌吉地 区和乌鲁木齐地 区 6个地州 ; 南疆 地区为吐鲁 番地 区、 哈密地区、 阿克苏地区、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地 区、 喀什地区、 和 田地区和 巴音郭楞蒙古 自 治州 7 个地州。 通过上述数据处理及 区域划分等工作 , 文章分析了新疆积雪深度 、 积雪 日 数 时空分布特征 , 划定 了新疆 气象雪灾的标准 , 在此基础上对新疆气象雪灾( 大雪灾、 中雪灾、 小雪灾) 的发生频次和新疆气象雪灾 的分布

近60年我国旱涝灾情时空特征分析

近60年我国旱涝灾情时空特征分析

近60年我国旱涝灾情时空特征分析姚亚庆;郑粉莉;关颖慧【摘要】Based on the statistics of covered area and affected area by flood and drought during 1950—2010,the tendency of the 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vered area and affected area had an increasing tendency over the time for flood and drought .Especially since the1990s,the area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before .Meanwhile,the covered area was 1 .4 time that of the average . In term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the influence by the disaster was different in everyregion .Flood was as serious as drought in east China,central China and northeast China,drought was the main disaster in north China and northwest China,and flood was the main issue in southwest China .The most serious covered areas by drought and by flood were north China and east China,accounting for 1 1 .09%and 7 .19%of the total covered areas countrywide,respectively . Therefore it has significant meaning to reduce the losses by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defense and mitigation against disasters .%基于对1950—2010年我国旱涝灾害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旱涝灾害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

1960年以来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研究进展

1960年以来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研究进展

1960年以来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研究进展1960年以来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研究进展引言: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地区之一。

它位于亚洲大陆的中心部分,覆盖面积约为250万平方公里。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人们对青藏高原的气温变化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

一、长期气温变化趋势通过对青藏高原各地的气象站点观测数据的分析,研究者发现自1960年以来,青藏高原的平均气温呈现出明显的升高趋势。

其中,位于高原东南部和北部的地区升温幅度较大,而西北部则相对较小。

这一升温趋势在过去几十年持续存在,并呈现出随时间推移而加剧的特点。

这个变化趋势与全球气温的上升趋势吻合,说明青藏高原的气候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二、气候事件与极端天气事件青藏高原是一个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在过去几十年中不断发生极端天气事件。

例如,高原东南部的冬季降雪量明显减少,而降雨量则有所增加。

这种变化导致了青藏高原内部水资源分配的不均匀,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灌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另外,夏季高原大陆性气候的强化也导致了夏季的极端高温天气,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三、冰川变化及其影响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冰川分布最广泛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冰川水源区域之一。

长期以来,由于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影响,冰川的面积和储量呈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

研究人员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和地面观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发现青藏高原的冰川正在加速融化,这将对当地的水资源以及下游地区的农业和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四、气候模型与预测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预测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的趋势,研究人员还利用气候模型进行了模拟和预测。

通过对不同情景下的模型模拟,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例如,在未来几十年中,青藏高原的气温将继续上升,并且升温幅度可能会加剧。

而且,气候模型还预测到了更频繁和更强烈的极端天气事件,包括干旱、洪水和暴雨等。

近30年中国草地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近30年中国草地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近30年中国草地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近30年中国草地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地球的重要生态系统,草地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及相关物候变化尤为敏感。

本文旨在探讨近30年来中国草地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并分析其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首先,中国草地物候是指植物在生命周期中特定阶段的出现时间及其在季节内的变化情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中国草地的物候现象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据统计数据显示,近30年来中国草地春季物候开始日期逐渐提前,秋季物候结束日期也逐渐延迟。

这意味着草地植物的生长季延长,但具体到不同地区和植物类型可能存在差异。

气候因子是影响草地物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温度、降水和光照是草地生长的关键气候因子。

30年来,中国整体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气温升高了约1.2摄氏度。

这种气温上升主要影响了草地植物的生长环境,加速了物候现象的发生。

此外,降水量和光照强度的变化也对草地物候有一定影响。

研究发现,近30年来中国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而光照强度多呈现波动变化。

这些变化使得草地的水分和光合作用能力发生了调整,进而影响了草地植物的物候表现。

草地物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草地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土壤保持、水循环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近30年来草地物候的变化导致植物更早地开始生长,长度更长的生长季,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植物的生产力,有利于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更新。

然而,物候变化也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例如,草地植物繁殖期的变化可能会造成植物与传粉昆虫的错位,从而影响传粉作用。

此外,物候变化也可能改变植物与草食动物之间的互动关系,对草地食物链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总之,近30年来中国草地物候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对气候因子作出了响应。

草地物候的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产生了广泛影响,既有促进草地生产力的趋势,也存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潜在威胁。

《2024年1960年以来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1960年以来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研究进展》范文

《1960年以来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青藏高原,作为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高原,其独特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对全球气候系统具有重要影响。

自1960年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青藏高原的气温变化研究成为了气候学和地理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梳理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的研究进展,为理解高原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二、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研究背景自196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开始对青藏高原的气温变化进行研究。

随着科技进步和数据收集的完善,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特别是在卫星遥感和气象观测技术方面的突破,使得研究者们能够更加精确地记录和分析青藏高原的气温变化情况。

三、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的主要研究成果(一)历史气候变化趋势研究经过多年研究,科学家们发现青藏高原的气温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尤其是近几十年,气温的升高速度比全球平均水平要快得多。

这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

(二)季节性气温变化研究除了长期的气候变化趋势,研究者们还对青藏高原的季节性气温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

结果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的冬季气温上升速度比夏季更快,这导致了季节性温差逐渐减小。

(三)区域性气温变化差异研究在青藏高原不同区域的气温变化上也存在显著差异。

部分地区由于地形、地貌、植被等因素的影响,气温变化的幅度和速度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这一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复杂性。

四、影响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的因素(一)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如地形、植被、海洋环流等对青藏高原的气温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高原的复杂地形使得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存在显著差异。

此外,青藏高原的植被覆盖情况也对气温变化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二)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如工业排放、城市化进程等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进而影响青藏高原的气温变化。

这些人为因素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使得全球气温持续上升。

五、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一)加强数据收集与分析未来应继续加强青藏高原的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提高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土壤》十年真题汇总

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土壤》十年真题汇总

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土壤》十年真题汇总(2023·山东卷)在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但却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

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B.热量C.水分D.土壤2.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生长季较长B.有机物积累多C.土壤肥力高D.物种多样性高【答案】1.B 2.B【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原因是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

亚寒带针叶林位于亚寒带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因此适合分布的物种较少,生态系统结构简单。

综上所述,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热量,而不是光照、水分和土壤。

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亚寒带针叶林位于亚寒带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差,生长季较短,A错误;因温度低,微生物活性弱,有机质分解速度慢,土壤有机物积累多,因此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B 正确;土壤肥力高是碳储量高的结果,而不是其原因,C错误;亚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不高,D错误。

故选B。

(2023·浙江卷)盐土是排水不畅或蒸发强烈地区具有明显积盐过程的土壤。

下图为我国某内陆盆地山前冲积平原断面图,沿坡分布多种盐土。

完成下面小题。

3.该区域盐土地域分布呈现()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由低纬向高纬带状分异D.由沿海向内陆带状分异4.符合甲地盐土盐分垂直变化的是()A.B.C.D.【答案】3.B 4.A【分析】本题以内陆盐土空间分布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3.本题图中呈现的是坡面上不同空间的盐土分布差异,下方受地下水影响大,加上蒸发作用,形成沼泽盐土和草甸盐土,上方受地下水影响小,形成残积盐土,洪积盐土等,盐土空间分异较小,这种分异主要是由于小尺度空间地下水埋深的差异所致,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B正确;垂直地域分异指的是高大的山体随海拔的变化,水热状况不同,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差异很大,形成的空间尺度较大的地域分异,不符合材料情景,A错误;由低纬向高纬带状分异,强调的是纬度差异影响的热量上的分异导致的自然带的分异,与材料不吻合,C错误;由沿海向内陆带状分异,强调的是东西方向上距海远近的差异导致的水分的差异形成的自然带的分异,表现为森林、草原、荒漠的分异,与材料不符,D错误。

《2024年1960年以来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1960年以来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研究进展》范文

《1960年以来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青藏高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其独特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对于全球气候系统有着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青藏高原的气温变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1960年以来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的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旨在揭示该地区气温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二、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的历史回顾自1960年代开始,青藏高原的气温变化研究逐渐受到关注。

早期的研究主要基于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揭示了青藏高原整体上呈现气温上升的趋势。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随着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一)研究方法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的研究主要采用气象观测数据、遥感数据和模型模拟等方法。

其中,气象观测数据主要用于分析气温变化的趋势和空间分布,遥感数据则用于获取更大尺度的气温变化信息,模型模拟则用于探究气温变化的原因和未来趋势。

(二)数据来源研究所需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的气象观测站点和遥感观测数据。

此外,还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研究数据和成果。

四、气温变化趋势及特点根据大量研究数据,青藏高原自1960年代以来呈现出明显的气温上升趋势。

这种上升趋势在近几十年内尤为显著,特别是在高原的南部和东部地区。

同时,气温变化的季节性和年际差异也较为明显,夏季和冬季的气温变化幅度较大。

此外,青藏高原的气温变化还受到地形、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五、影响因素分析(一)自然因素青藏高原的气温变化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包括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等。

其中,太阳辐射是影响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大气环流则通过影响冷暖空气的流动和交换,进一步影响气温的变化。

此外,海陆分布也会对青藏高原的气温产生影响,例如海洋的调节作用可以减缓气温的波动。

(二)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也是影响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的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4年1960年以来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1960年以来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研究进展》范文

《1960年以来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青藏高原,作为地球上独特的自然地理单元,其气候特征及变化一直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

自1960年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本文旨在综述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未来的气候预测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二、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的历史回顾自196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的气温变化经历了显著的波动。

早期的观测数据显示,在特定时间段内,高原气温呈现出上升或下降的趋势。

这些初步的观测结果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的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也在不断进步。

遥感技术、卫星观测、地面气象观测站等手段的运用,使得我们能够更精确地监测和记录青藏高原的气温变化。

此外,气候模型的发展也使得我们能够预测未来的气温变化趋势。

四、近几十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一)季节性气温变化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季节中,青藏高原的气温变化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夏季,由于高原地区的山地效应和大气环流的影响,气温上升的趋势明显;而冬季则受到西风环流的影响,气温下降趋势更为明显。

(二)长期趋势与短期波动长期趋势显示,青藏高原的气温整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

然而,这种上升趋势并不是平稳的,而是伴随着短期的波动。

这些波动可能与大气环流的变化、自然灾害(如暴雨、暴雪等)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

(三)气候模型预测通过建立气候模型,研究者们预测了未来青藏高原的气温变化趋势。

这些模型综合考虑了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为我们理解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五、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尽管近几十年来对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进一步探索。

例如,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的影响机制、极端气候事件的成因及预测等。

此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加剧,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也将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北方地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气候因子和干旱的响应

中国北方地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气候因子和干旱的响应

中国北方地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气候因子和干旱的响应首先,中国北方地区的植被覆盖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

北方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以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植被覆盖主要呈现出南北递减、东西递增的特点。

南部地区的植被覆盖较为丰富,主要是由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和较多的水资源。

而北部地区则因为气候寒冷干燥,植被覆盖相对较少。

此外,中国北方地区植被覆盖还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植被密集,冬季植被稀疏。

其次,气候因子对植被覆盖有着明显的影响。

气候因子包括气温、降水、光照和风力等要素。

其中,气温对植被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适宜的温度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降水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水源,过多或过少的降水都会对植被覆盖产生负面影响。

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能源,充足的日照时间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风力则会对植物造成水分蒸发和生长受限等问题。

最后,干旱对北方地区植被覆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干旱可以导致土壤水分的减少,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干旱还会加剧土地侵蚀和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进一步破坏植被覆盖。

研究表明,干旱对北方地区植物的生长和分布有着明显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干旱程度较高的区域。

综上所述,中国北方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气候因子和干旱的响应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课题。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北方地区植被覆盖的变化将会进一步加剧。

因此,进一步研究北方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以及其对气候因子和干旱的响应,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植被覆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为保护和管理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北方地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气候因子和干旱的响应

中国北方地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气候因子和干旱的响应

中国北方地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气候因子和干旱的响应中国北方地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气候因子和干旱的响应植被覆盖是反映地表生态系统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共同影响下,中国北方地区的植被覆盖存在着时空变化的特征。

同时,植被对气候因子和干旱的响应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国北方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其与气候因子和干旱的关系。

首先,中国北方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是从时间维度上观察,可以发现植被覆盖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和年际变化。

季节性变化是由气温、光照和降水等因素的周期性变化所导致的,而年际变化则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

二是从空间维度上观察,可以发现中国北方地区的植被覆盖呈现着明显的空间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受到气候因子、土壤、地形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其次,植被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是植被覆盖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气温、光照和降水是影响植被生长的主要因素。

气温的升高和降水的增加有利于植被生长,而光照的改变则会影响植被的光合作用和生物量积累。

因此,气候因子的变化对植被的分布和生长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此外,中国北方地区的干旱问题也对植被覆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干旱是指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地表水分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导致植物生长受限的气候现象。

干旱会导致土壤水分和植物生理代谢的紊乱,使植被覆盖减少或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

因此,研究中国北方地区植被对干旱的响应,对于预测和评估植被覆盖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面对中国北方地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和气候因子及干旱的挑战,应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首先,加强监测系统的建设,对植被覆盖和气候因子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其次,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方案,加强干旱灾害的预警和应对能力。

另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农田水利设施和农业生产模式,减少对植被覆盖的人为破坏。

综上所述,中国北方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与气候因子和干旱密切相关。

历次气候变化大会主题读书笔记

历次气候变化大会主题读书笔记

历次气候变化大会主题读书笔记65MaBP以来,气候持续变冷,称为新生代气候衰落。

第四纪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受地球轨道参数变化驱动。

地球气候呈现出寒冷的冰期和相对温暖的间冰期两种基本状态交替变化。

冰盖大规模扩展是最盛期全球环境的重要特征之一。

全新世全球气候变化,全新世始于11.5kaBP。

最突出的标志是寒冷的新仙女木事件结束,气温太幅度上升。

8.2ka BP前为早期,之间为中期,称为全新世大暖期,之后是4.3kaBP以后为后期,开始降温。

季风气候是在新生代气候衰落背景下在中国气候系统中出现的最大的事件。

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现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和空间格局。

导致中国现代气候分布不仅有了一般意义上纬向分布特征,又具有显著的东西干湿分布的区域性特点,并具有显著的季节性。

中世纪以来,疾风环境和内陆型干早环境的产生和发展相互关联,影响中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夏季风系统开始出现,西北地区逐步沦为干旱区。

青藏高原隆起使得中国第四纪气候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

中国第四纪气候冰期与间冰期气候旋回主要表现形式是冷干-暖湿周期性震荡,冷暖波动幅度超过10℃。

全新世中国气候变化分为早期增暖、中期温暖和晚期转冷三个基本阶段。

在气候千年震荡的背景下,全新世中国曾出现多个持续时间不同的寒冷时段或事件。

全新世大暖期,中国降水量较今普遍偏多。

故大暖期盛期是中国原始农业文化最发达的石砌。

夏商周:大暖期后及其延伸夏商周是由全新世大暖期最后1000年及其结束后的近千年构成,因而可看成是大暖期后一阶段亚稳定暖湿期及其延续。

4.2~4.0ka BP气候事件中国发生了一次显著降温事件。

(世界这一时期也发生降温事件,称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最大幅度的一次降温,是历史时期最具有影响力的一次小冰期),标志着世界许多地区气候最适宜期的结束和后全新世的开始或现代气候的形成。

此阶段,西北显著干旱,东南降水增加。

夏到商早期,气候相对温暖。

大部分时间中国温度比今高2℃左右。

荒漠化的防治时

荒漠化的防治时

风沙侵蚀 水土流失
土壤中的 水分和养 分流失
荒漠般的景观
土地的生产力长 期丧失
第7页/共51页
发生地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
本质荒
形成漠原因 化
表现形式
土地退化 自然原因
气候异常等
人为原因 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
类型
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红漠化
被描述为“三山夹两盆”
地形 区
准噶尔盆地、天 山、塔里木盆地
内蒙古高原

第26页/共51页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2.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地形
昆仑山-阿尔金 山-祁连山以北 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山脉内蒙古
的大部分,吉、辽、冀、陕等省区的
小部分
南扩展 • (4)经常出现的沙尘天气。 • (5)营造“三北”防护林体系和退耕还牧、退耕还林,增加植被覆盖率,防止风
沙危害和水土流失。
第50页/共51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51页/共51页
干旱、半干旱(缺水),第沙40漠页/广共5布1页,植被稀疏
沙尘暴主要集中在 (冬末和)春季 (2、3、4、5 月)。
(地表)增温快、 (地表)表土疏松 (和植被稀疏), 降水少,大风天气 较多
(4)指出图6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 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第41页/共51页
1、沙漠化土地练主习要分:布在我国的 ( )
第11页/共51页
石质荒漠化
第12页/共51页
石质荒漠化
石质荒漠化是指在原来的岩石地带的植物被破坏, 可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最终成为岩石裸露的地 表,形成类似荒漠的景观。石质荒漠化在我国西南喀 斯特地貌区(贵州、云南、广西)表现尤为明显。

2021-2022学年四川省南充市碾盘乡中学高二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1-2022学年四川省南充市碾盘乡中学高二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1-2022学年四川省南充市碾盘乡中学高二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图为“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7.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中心环节是A.流域梯级开发 B.旅游资源开发C.航运条件改善 D.灌溉设施改善18.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有①大了耕地面积②稳定了灌溉水源③减少了洪涝灾害④利于农业单一经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⑨④参考答案:17.A 18.C2. 下图所示为中国天气网某日天气预报的部分截图,据此完成4~5题。

4.与图中所示信息最接近的节气是()A.春分 B.夏至 C.立夏 D.冬至5.此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A.南半球,向北移动 B.北半球,向北移动C.北半球,向南移动 D.南半球,向南移动参考答案:D D3.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1时期~图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图1时期~图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

)据此回答2~3题。

2.图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图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B.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C.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减少D.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3.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B.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C.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D.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参考答案:A C略4. 某地以北为中纬度,以南为低纬度,用的是“北京时间”,该地的地理坐标是()A. 23°26′N,120°EB. 30°N,140°EC. 23°26′S,116°ED. 30°N,115°E参考答案:D【分析】低纬度、中纬度的划分界线是30°纬线,某地以北为中纬度,以南为低纬度,该地位于30°N纬线上。

1961_2010年中国植被区的气候与林火动态变化_田晓瑞

1961_2010年中国植被区的气候与林火动态变化_田晓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695)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C19B02)共同资助。 **通讯作者。E-mail: shulf@ 2014-03-20 收稿,2014-07-23 接受。
*
hm2,极端严重的火灾年份越来越频繁[1].在美国西南部森林生态系统中,火也是不可缺少 的因子,该地区的历史上出现过多种火动态,从频繁的地面火到罕见的树冠火[2-3].但在 20 世纪,严格的林火管理政策使得美国西部森林火灾急剧下降[4],火烧频度降低引起许多森林 类型结构发生改变,可燃物载量增加,结果导致野火日益严重,气候变化引起的森林大火发 生频度增加[5-6].目前,野火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森林管理者面临的挑战[7]. 随着全球范围的温度升高,大部分区域的火活动将增加[8].火险期严重度对全球气温升 高敏感[9],气候变暖会增加潜在的火灾风险,火险期延长和可燃物含水率下降(蒸散量增加 和枯落物干燥)将导致更多的野火.长期的人为干扰导致火险期、可燃物载量和火管理方式 等发生了变化,预计 21 世纪景观水平上的火动态将由于全球变化而进一步改变[10].预计到 2030 年和 21 世纪末, 北方林火灾次数将分别增加 30%和 75%[11]. Spracklen 等[12]认为, 2050s 美国西部年均火烧面积将增加 54%,太平洋西北森林和落基山脉森林的火灾面积将分别增 加 78%和 175%.中国东北地区的火动态也表现出与美国西北森林相似的变化趋势[13].澳大 利 亚东 南部的 很高 和极端 火险 等级日 数在 2020 和 2050 年将分 别增加 4%~25% 和 15%~70%[14].预计 2071—2100 年,中国东北地区的潜在火灾将增加 10%~18%,火险期延 长 21~26 d[15].Liu 等[16]认为,2081—2100 年中国东北寒带森林的火发生密度将增加 30% (CGCM3 B1 情景)~230%(HadCM3 A2 情景). 气 候 变 化 对 我 国 乃 至 黑 龙 江 省 林 火 发 生 周 期 有 重 要 影 响 [17-18] . 陈 锋 等 [19] 研 究 1982—2008 年云南省各生态区气象因子与森林火灾之间的关系,发现各生态区年森林受害 率均呈现出反曲线式的显著下降趋势, 年森林受害率随时间变化且呈显著的 S 函数关系. 赵 [20] 凤君等 认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 1972—2005 年可燃物的干燥状况呈增加趋势,其中, 夏季非防火期表层和半腐层可燃物的增加趋势显著, 是该区域夏季雷击火灾频发的主要原因 之一. 正确认识目前林火动态的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适应性是开展科学林火管理的基础, 基 于生态地理区研究全国尺度上林火动态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科学与现实意义. 为此, 本文根据 地面气候历史资料, 研究各个生态地理区的气候和火动态变化趋势, 为开展科学的林火管理 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科学基础.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中国包括多种气候类型和植被类型,可燃物类型和火动态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 参考中国生态地域分类系统[21]分区域分析各区的主要气候特征及火动态变化.根据中国生 态地理系统分类结果[22]和近年的野火分布特征[23],本文把中国划分为 8 个生态地理区和无 植被区(R0),这些生态地理区包括大兴安岭北段山地落叶针叶林区(R1)、中温带湿润地区森 林区(R2)、中温带干旱地区荒漠针叶林区(R3)、中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原区(R4)、暖温带湿润/ 半湿润地区落叶阔叶林、人工植被区(R5)、高原亚寒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草甸草原区(R6)、 中北亚热带湿润地区阔叶林、人工植被区(R7)、热带南亚热带湿润地区阔叶林、人工植被区 (R8)(图 1).考虑到中国区域热带湿润地区面积所占比例较小,且其林火分布特点与南亚热 带湿润地区相似, 所以, 把这两部分合并为一个区域进行分析. 中国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东北、 南方和西南地区,其中,天然林主要分布于东北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其次为 西南天然林区.

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年代际变化及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年代际变化及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年代际变化及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宋燕;张菁;李智才;赵平
【期刊名称】《高原气象》
【年(卷),期】2011(30)4
【摘要】通过对1961-2006年青藏高原原始测站资料的筛选、剔除和插补等处理,得到了一套具有51站连续的、长序列的积雪观测资料。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整理的1951-2006年中国160站月降水和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冬、春季积雪年代际变化特征与中国夏季降水和气温的关系,并研究了全球变暖影响下青藏高原积雪对中国大陆对流层温度、大气环流和东亚夏季风的影响。

【总页数】9页(P843-851)
【作者】宋燕;张菁;李智才;赵平
【作者单位】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沈阳市气象局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山西省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68.025
【相关文献】
1.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影响我国夏季降水的模拟研究
2.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与青藏高原冬季积雪的关系
3.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和冬春积雪与中国东部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关系
4.21世纪初青藏高原感热年代际增强对中国东部季风雨带关键区夏季降水年代际转折的影响
5.夏季青藏高原低压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其与我国降水的关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71卷第5期2016年5月V ol.71,No.5May,20161960-2014年中国绿洲严寒期的时空变化特征与成因分析柴中华,刘普幸(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730070)摘要:基于中国绿洲74个地面气象站的逐日平均气温观测资料,计算候平均温度≤0℃的严寒期起止候及候数,运用线性趋势法、M-K 突变检验、Morlet 小波分析法、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中国绿洲严寒期的起止候及候数的时空变化特征与成因。

结果表明:近55年来,中国绿洲严寒期起始候推后、终止候提前、候数缩短,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3p/10a 、-0.27p/10a 和-0.58p/10a ;且空间差异显著,其中,柴达木盆地绿洲严寒期来的最早、结束的最晚,严寒期变化趋势最显著。

严寒期起止候及候数分别在1990年、1998年、1994年发生突变。

严寒期起始候与候数表现出与大气环流和厄尔尼诺有关的显著周期,终止候表现出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显著周期,可以证实严寒期起始候和候数的变化与大气环流和厄尔尼诺密切相关,而终止候的变化则与太阳活动有关。

青藏高原指数、亚洲区极涡面积指数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影响研究区严寒期的主要因子,而南亚夏季风指数则对柴达木盆地绿洲影响最显著。

研究区严寒期随着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增加,起始候提前、终止候推后、候数延长,并以纬度的变化最显著。

严寒期起止候及候数对区域增暖具有极好的响应,但区域增暖对起止候及候数的影响各不相同。

关键词:中国绿洲;候平均气温;影响因子;区域增暖DOI:10.11821/dlxb201605004IPCC 第5次评估报告中指出:在21世纪全球气候变化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速度,强降水、热浪、洪水和干旱等极端天气将开始增加,且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均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包括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冰冻圈退缩、水循环紊乱(水短缺等)、极端事件频发、生物多样性受损、食物安全受到威胁,等等[1-2]。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大范围气候异常现象不断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3-5]。

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极端气温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如Karl 等[6]揭示了在美国和前苏联极端最低温度在过去几十年有明显上升趋势,而极端最高温度的变化则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

Easterling 等[7]和Plummer 等[8]分别对美国东北部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研究也发现,所研究地区的极端最低温度日数是不断减少的。

Manton 等[9]通过15个国家的91个气温站点计算分析后认为东南亚地区在1961-1988年期间每年暖日、暖夜天数在显著增加,而冷日、冷夜天数在显著减少。

Alexander 等[10]研究表明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温度有了明显的改变,其中极端低温收稿日期:2015-11-11;修订日期:2016-02-2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61035);甘肃省科技计划基金项目(0803RJZA094);甘肃省级重点学科自然地理学项目[Foundation: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0961035;The Science Technologyand Project of GansuProvince,No.0803RJZA094;The Provincial Key Disciplines of Natural Geography Projectof Gansu]作者简介:柴中华(1989-),女,甘肃山丹人,硕士,主要从事干旱区域环境与绿洲建设。

E-mail:zhonghua0403@ 通讯作者:刘普幸(1964-),女,山西平遥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干旱区域环境与绿洲建设、树轮水文学等研究工地理学报71卷的变化更为剧烈,并且在全球陆地超过70%的地区冷夜数明显减少,暖夜数显著增加。

Sheikh 等[11]研究发现南亚地区极端暖天气普遍增多,极端冷天气不断减少,与全球气温变化的平均结果一致。

Milanovic 等[12]对塞尔维亚的尼什和贝尔格莱德地区在1974-2003年的极端气温进行分析,表明该区域极端暖日数不断增加,冷日数不断减少。

在国内,任福民等[13]和Zhai 等[14]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区域极端温度的时空变化的某些特征,指出了中国区域极端事件的季节特征和区域差异;付冬雪等[15]研究表明在全国范围内冬半年极端低温频数变化一致,均呈减小趋势;杜军等[16]研究表明,西藏霜冻日数、结冰日数和冷夜(昼)日数明显减少,生长季长度延长,暖夜(昼)日数显著增加;王琼等[17]和刘青娥等[18]分别对长江和珠江流域极端气温事件分析,发现其具有类似的变化规律。

中国绿洲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比其他区域更为敏感,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更加复杂,其影响程度更加严重,造成的损失也会更加巨大。

已有研究表明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变暖主要来自最低气温升高的贡献[19]。

杨金虎等[20]研究表明近45年来中国西北年极端低温发生频次不断减少、强度不断减弱。

陈少勇等[21]研究中国西北地区极端低温事件的演变特征分析表明西北地区极端低温的低值主要出现在北疆和青海高原。

以上对于极端低温的研究大都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季节平均极端低温、极端低温指标等作为研究对象,而采用候平均温度≤0℃的严寒期的变化的研究还未见。

因此,本文根据气候学上一年72候划分标准,计算≤0℃候平均气温,通过严寒期的起止候及候数,来分析中国绿洲严寒期起止候及候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

以期为在农业生产以及采暖期的确定等气象服务中提供科学依据、为气候变化基础研究及相关部门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参考,为丰富全球变暖背景下区域响应的科学认识,也为研究整个亚洲中部干旱区极端低温事件的演变奠定基础。

1研究区概况中国绿洲位于亚欧大陆的腹地,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面积约1.9×105km 2[22],主要包括北疆、南疆、河西走廊、河套平原、柴达木盆地和阿拉善等6个绿洲,除河套平原绿洲属外流型绿洲外,绝大部分是由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形成内陆径流并经引水灌溉而成。

气候干燥,年平均降水量小于200mm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变化剧烈,年较差和日较差大。

中国绿洲的光热资源非常丰富,太阳总辐射大于5.04×105MJ/m 2,年日照时数大于2800h ,≥10℃的积温在2600℃以上,无霜期约为140d 。

中国绿洲的土壤以棕漠土、灰棕漠土和风沙土为主,地带性植被主要以荒漠和荒漠草原为主(图1)。

2资料与方法本文选用1960-2014年中国绿洲74个地面气象站的逐日平均气温为观测资料,数据图1中国绿洲气象站点分布Fig.1Distribution of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China's oases 7445期柴中华等:1960-2014年中国绿洲严寒期的时空变化特征与成因分析等逐月指数来自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与预测研究室发布的74项环流指数数据集,时间序列为1960-2011年;南亚夏季风指数(SASMI )逐月指数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李建平研究员的个人主页(/),时间序列为1960-2014年;西伯利亚高压指数(SHI )由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局姚俊强提供,时间序列为1960-2011年;年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自世界银行数据中心(/),时间序列为1960-2011年。

在分析严寒期起止候及候数的变化趋势时,选用线性方程对序列变量进行拟合,对于变化趋势的显著性,采用时间t 与原序列变量y 之间的相关系数进行检验[23],突变检验采用Mann-Kendall (M-K )法[23]、滑动t 检验法和累计距平法,小波分析采用Matlab 7.0软件的小波分析[24]工具箱。

数据处理的方法是:根据气候学上一年72候(英文pentad 简写为p ,下文均采用简写)划分标准,计算≤0℃候平均气温得到严寒期的起止候及候数。

3结果分析3.1中国绿洲严寒期的时间变化趋势3.1.1中国绿洲严寒期的年际变化趋势近55年来,中国绿洲严寒期的起止候及候数的变化比较明显(图2),起始候呈明显的推后趋势,其变化倾向率为0.3p/10a (a ≥0.001),55年共计推后1.7p ,起始候平均开始于第63p ,即11月16日-20日左右,开始最早在1981年,最晚在1994年;而终止候呈明显提前的趋势,其变化倾向率为-0.27p/10a (a ≥0.001),55年共计提前1.5p ,平均终止于第14p ,即3月6日-10日左右,终止最早在2013年,最晚在1976年;其中,严寒期起始候推后趋势比终止候提前趋势更为明显;严寒期候数呈明显缩短的趋势,其变化倾向率为-0.58p/10a (a ≥0.001),55年共计缩短3.2p ,平均严寒期候数共计24p ,最短在2006年,最长在1968年。

图中红线表示10年滑动曲线,起始候的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1994年后上升比较明显,终止候和候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呈波动下降趋势,在1994年以后下降比较明显。

3.1.2中国绿洲严寒期的年代际变化趋势从中国绿洲严寒期起止候及候数的年代际来看(表1),严寒期起始候呈显著推后趋势,距平值由1960s 的-0.71逐渐至1980s 的-0.26,推后0.45,自1990s 开始距平值由负值变为正值,直至2010-2014年高达0.76;终止候呈显著提前趋势,1960s-1980s 变化不太明显,自1990s 开始距平值由正值变为负值,距平值由1990s 的-0.14逐渐至2010-2014年的-0.39,且在2000-2009年提前最明显,高达-0.9;严寒期候数呈显著缩短趋势,距平值由1960s 的1.17逐渐至1980s 的0.49,缩短0.68,自1990s 开始距平值由正值变为负值,距平值由1990s 的-0.34逐渐至2010-2014年的-1.39,并在2000-2009年缩短最明显。

总之,严寒期起止候及候数在1990s以后变化最显著。

745地理学报71卷3.2中国绿洲严寒期的空间变化特征为了更好地反应中国绿洲严寒期起止候及候数的空间变化特征,本文利用中国绿洲74个气象站点起止候及候数序列和变化倾向率作为参数,利用ArcGIS 中的Kriging 插值法分别绘制中国绿洲1960-2014年起止候及候数的空间分布图(图3)。

结果证明,研究区严寒期的空间差异显著。

从图3严寒期起止候及候数的空间变化可知,起始候介于59~67p 之间,极差相差8p ,其中,柴达木盆地绿洲严寒期起始候来的最早,北疆绿洲次之,南疆绿洲最晚,均在第60p 、62p 、65p ,最早与最晚相差5p ;终止候介于9~18p 之间,极差相差9p ,其中柴达木盆地绿洲严寒期终止候结束的最晚,北疆绿洲次之,南疆绿洲最早,均在第17p 、16p 、11p ,最早与最晚相差6p ;严寒期候数介于15~31p 之间,极差相差16p ,其中,柴达木盆地绿洲严寒期候数最长,北疆绿洲次之,南疆绿洲最短,均在第30p 、28p 、19p ,严寒期候数相差11p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