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养老模式的第三条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照顾:城市养老模式的第三条道路
何雨1王振卯2
(1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南京210093)
(2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生南京210013)
摘要:针对老龄社会来-临中国沉重的“未富先老”养老压力,本文提出了新型城市“社区照顾”养老模式可以成为当前及未来中国解决养老问题“第三条道路”,分析了“社区照顾”养老模式的含义、缘起以及中国选择“社区照顾”养老模式的必然性,并提出“四三二”立体化城市“社区照顾”养老模式的构想。
关键词i社区照顾;养老模式;老龄化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63(2009)0l一0096—05
社区照顾的背景与缘起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00年中国65岁及其以上人口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这标志着在2000年前后中国正式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联合国相关机构认为,在2020年到2040年期间,中国老龄化人口将从11.5%急剧升至21.4%。李浩等预计在202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80岁及以上老年人VI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l】与瑞典、El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进人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已经1—3万美元相比[2J,中国面临着“老龄社会”来临带来的“未富先老”的巨大养老压力。
老龄社会、高龄社会的来临对当前中国城市养老主要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
其一,“反哺”式家庭照顾(FamiliyCare)养老功能在不断弱化。“反哺”式家庭照顾养老模式指的是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主要是配偶、子女、孙子女和其他亲属等)向其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的父辈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提供经济供养、生活资料和生活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与安享晚年的养老模式。当前,城市家庭结构呈现出鲜明的微型化、核心化趋势。家庭模式核心化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在居住空间上呈现出代际分离特征,而这种空间上的隔离直接弱化了成年子女照顾老年父母的功能,特别是成年子女们忙于工作、事业,更使得照顾老人“心有余而力不足”。据调查,有33%的中青年人认为照顾老人有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是工作压力大没时间。L3J
其二,机构院舍化照顾(InstitutionalCare)养老面临两方面的困境:即一方面社会养老机构数量严重不足,质量参差不齐。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高达1.3亿人,而全国只有4.2万多所各类养老机构,所拥有的床位不到100万张,只能为不到l%的老人解决住房问题,这与发达国家的养老床位数占老年人口数的5%至7%相比相差甚远。此外,社会性的养老机构设施不健全,缺少完善的服务机制和生活设施,特别是在低端的社
社区照顾:城市养老模式的第三条道路
会性养老机构中缺乏足够的房间家具、生活用具、家用电器等各种设施,娱乐、休闲、学习场所等亦无法适应老年人广泛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影响,大多数老年人仍然希望能够在家养老,如诸多养老机构都存在着床位空置现象,据调查,各类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仅为55%。【4j正是在此背景下,借助于包括正规服务、社区志愿者及社会支持网络等社区资源在内的城市社区照顾养老模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尝试,成为继传统的家庭养老与现代机构养老之外的第三种养老模式。当前,在大多欧美发达国家,社区照顾模式已逐渐取代了机构照顾模式成为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的主流模式。【5】
社区照顾(CommtmityCare)是由英国人最先提出的。广义的社区照顾涵括社区内所有需要照顾的群体,如老人、残疾人、儿童和精神病患者等的照顾;雨狭义的社区照顾专指社区对老人的照顾,这是社区照顾的核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社区照顾养老模式。20世纪50年代在“反(机构)院舍化(养老)运动”(主要观点认为,大型社会照顾机构程序化的专业照顾与科层制的照顾管理导致被照顾的老人们与社会隔绝,缺乏正常的、人性化的生活环境,它既不能帮助老人度过有意义的晚年生活,又给政府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中,社区照顾进入老人照顾领域。1958年英国卫生部长提出:“我们对于老人服务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对老人而言,最佳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家,若必要时可透过居家服务予以协助”。【6J1980年代以后,撒切尔政府面对福利国家的危机、入口老龄化的压力、向右转的福利政策以及基督教的人文主义精神复兴,积极推动社区照顾作为英国养老工作的主要方式;1990年。英国颁布了《社区照顾法令》,经过3年的实践,于1993年在全国推行。
社区照顾把家属、朋友、邻里以及各种志愿性组织等非正式关系视为提供养老照顾的重要方式,希望通过“去机构化”(deinstitutionalisation)以追求“正常化”(normalisation)的“老有所养”的生活,避免“全控机构”(totalinstitution)养老照顾缺乏人性的养老照顾方式。社区照顾的主要特色或者核心是强调社区中的非正式网络对老年人的照顾,帮助有需要的老人能够独立地、有尊严地在社区中继续生活。
对中国而言,积极推动社区照顾养老模式既是我国缓解B益严竣的城市养老压力钓有效途径,也是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应对养老挑战的必然选择:
首先,快速入口老龄化趋势与_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是发展社区照顾的根本动力。一方面需要照顾的老人数量在不断增长,如那些既得不到子女照顾又无法得到机构照顾的空巢家庭老人数量在不断增多;另一方面老人们的养老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养老照顾已经不再局限于吃饱穿暖等基本的生存需要层面,精神慰藉、文化娱乐、心理健康、社会交往、旅游出行等等方面成为养老照顾的新的需求点。依托社区构筑养老照顾服务体系不仅方便易行、针对性强、参与面广,并且可以让老人们能够在自己已经习惯了的居住环境中继续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入、事、物中安享晚年。
其次,“反哺式”家庭照顾养老与机构院舍式养老的弊端是发展社区照顾的直接动力。家庭结构微型化、核心化趋势客观上割断了老人与成年子女之间天然的联系,使得老人无法或者难以从子女那里获得经常的、全面的照顾,特别是无法满足老人的心理与情感需求;雨机构院舍式照顾存在的规模较小、成本过高、能力有限、设施不全、环境较差、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以及机构院舍养老的冷漠、缺乏人情昧和与世隔绝的程式化弊端也使得机构养老发展空间有限。
再次,成本低廉的社区照顾养老模式可以完善我国杜会保障体系。相对于快速入口老龄化趋势以及不断增长的养老压力,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与养老保障资金投入的限制,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养老规模与能力仍然相对有限,无法满足大量增加的养老照顾需求。相对于政府日益膨胀的福利开支与费用昂贵的机构照顾,非正式的社区照顾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推广,能够有效地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