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 805科目名称:土力学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工程力学、安全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工程参考书目:1、郭莹、郭承侃、陆尚谟编著. 土力学.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李广信编著. 高等土力学.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总分:150 分考试范围:一、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土的三相组成,土中水的存在形式,颗粒级配曲线含义及其相应的指标,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定义及公式,以及试验测定方法,三相草图及物理性质指标之间的换算,无粘性土密实度的概念、工程意义及其判别方法,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的概念、计算和应用二、有效应力原理与土中应力土体的自重应力计算,有效应力原理的含义和表达式,达西定律、渗透变形,流土和管涌三、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土的压缩性概念与压缩性指标、压缩试验、压缩曲线e-p曲线的含义,土的压缩性的评价,前期固结压力概念与确定方法,超固结土、正常固结土和欠固结土的概念,饱和土的单向固结理论的假定,土体固结度、固结系数的概念、排水条件对土层固结时间的影响,基础沉降的三个部分四、土的抗剪强度特性土的强度特性、库仑定律和摩尔—库仑强度准则、抗剪强度的表达式,抗剪强度的测定方法,直剪试验与三轴试验的含义及优缺点,及原位测试试验,土体的极限平衡条件的计算五、土压力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的概念,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假设条件,采用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六、土坡稳定分析无粘性土坡的稳定分析的计算,粘性土坡稳定分析、土坡稳定分析容许安全系数问题七、地基承载力地基极限承载力、容许承载力的概念,地基破坏的三种基本类型样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总计30分)1、密度计法用于测定粒径小于()的土A.0.075mm B.0.25mm C.0.5mm D.2mm2、3、….10、二、判断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20分)1、当土层的自重应力小于先期固结压力时,这种土称为超固结土()2、…5、三、简答题(共5题,每小题8,总计40分)1、解释说明地基土发生整体剪切破坏时,三个发展阶段?2、…5、四、计算题(共4题,每小题15,总计60分)1、土体试样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为60cm3,称得其质量为108g,将其烘干后称得质量为96.43g,根据试验得到的土粒比重Gs为2.7,试求试样的天然密度、含水率、孔隙比、孔隙率和饱和度。
2013上微机原理试卷B及答案 (2)
10、在DMA传送方式下,CPU与总线的关系是(C)。
A、只能控制数据总线B、只能控制地址总线C、成高阻状态D、成短接状态
二、判断题(1.5分×10=15分)
1.MOV指令和IN指令都具有将内存中信息传送到CPU中去的功能。(×)
2.8086CPU从内存中读取一个字(16位)必须用两个总线周期。(×)
A、允许中断 B、当前指令执行结束 C、总线空闲 D、当前访存操作结束
6、有一8086系统的中断向量表,在0000H:003CH单元开始依次存放34H、FEH、
00H和F0H四个字节,该向量对应的中断类型码和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分
别为(C)。
A、0EH,34FE:00F0H B、0EH,F000:FE34H
1、将CPU的信号线与存储器相连;
2、存储器是什么类型(ROM、RAM)?总容量为多少?各芯片的地址范围是多少?
答案:
3、(7分)
2)存储器为RAM,总容量为4K×8 (2分)
地址范围:0# 2000H-27FFH (2分)
1# 2800H-2FFFH (2分)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评
计分
一、选择题(2分×10=20分)
1、8086能够访问的存储空间的大小是(B)。
A、64k B、1MC、256 D、16M
2、半导体EPROM写入的内容,可以通过(A)擦除。
A、紫外线照射 B、电信号 C、口令பைடு நூலகம்D、DOS命令
3、用16位字长(其中一位符号位)表示定点小数时,所能表示的数值范围是(C)。
三、命题稿必须经学院审核,并在考试前两周交教务处。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 806科目名称:信号与系统适用专业: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参考书目:《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郑君里高等教育出版社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总分:150 分考试范围:一、概论1.信号的定义及其分类;2.信号的运算;3.系统的定义与分类;4.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定义及特征。
二、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1.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2.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的定义和求解;3.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4.卷积的定义,性质,计算等。
三、傅里叶变换1.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和典型周期信号频谱;2.傅里叶变换及典型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密度函数;3.傅里叶变换的性质与运算;4.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5.抽样定理;抽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四、拉普拉斯变换1.拉普拉斯变换及逆变换;3.线性系统拉普拉斯变换求解;4.系统函数与冲激响应;5.周期信号与抽样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五、S域分析、极点与零点1.系统零、极点分布与其时域特征的关系;2.自由响应与强迫响应,暂态响应与稳态响应和零、极点的关系;3.系统零、极点分布与系统的频率响应;4.系统稳定性的定义与判断。
六、连续时间系统的傅里叶分析1.周期、非周期信号激励下的系统响应;2.无失真传输;3.理想低通滤波器;4.佩利-维纳准则;5.调制与解调。
七、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1.离散时间信号的分类与运算;2.离散时间系统的数学模型及求解;3.单位样值响应;4.离散卷积和的定义,性质与运算等。
八、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Z变换分析1.Z变换的定义与收敛域;2.典型序列的Z变换;逆Z变换;3.Z变换的性质;5.差分方程的Z 变换求解;6.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7.离散系统的频率响应;样 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一个因果、稳定的离散时间系统函数)(z H 的极点必定在z 平面的 。
(A )单位圆以内 (B )实轴上 (C )左半平面 (D )单位圆以外 2. H (s )只有一对在虚轴上的共轭极点,则它的h (t )应是 。
机械学院各专业(大纲)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浙江工业大学2020年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浙江工业大学2020年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浙江工业大学2020年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浙江工业大学2020年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浙江工业大学2020年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浙江工业大学2020年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浙江工业大学2020年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浙江工业大学2020年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信息学院各专业(大纲)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浙江工业大学2020年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浙江工业大学2020年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浙江工业大学2020年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浙江工业大学2020年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浙江工业大学2020年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浙江工业大学2020年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浙江工业大学2020年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浙江工业大学2020年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法学院各专业(大纲)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重点:配偶权、亲权、亲属权
第三十四章亲属财产关系
重点:夫妻共有财产、家庭共有财产
第三十五章继承法与继承权
重点:继承与继承法、继承法律关系、继承权
第三十七章遗产赠与处理
重点:遗赠、遗赠扶养协议、共同继承、遗产分割
第三十八章侵权责任法概述
重点:侵权责任法的调整功能和保护范围、侵权行为及其形态、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与构成要件、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
第十三章 刑事责任
重点:刑事责任的实现
第十章民事责任
重点:民事责任的分类、民事责任形式、民事责任的竞合和聚合
第十一章人格权
重点:人格权的概念与性质、人格权的种类、一般人格权、具体人格权
第十二章物权与物权法概述
重点:物权的概念、性质与特征、物权的客体、物权的效力、物权的类型、物权法的含义、调整范围与功能、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第十三章物权变动
重点:法律解释的原因、目标、方法(要点),逻辑推理与辩证推理(要点)
十七、规范冲突与法律漏洞
重点:法律规范冲突、法律漏洞及其解决方法
宪法学
一、宪法学基本原理
重点:宪法的概念和本质,宪法的分类和渊源,宪法的制定、解释与修改,宪法的效力和作用
二、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重点:宪法的指导思想,宪法的基本原则
六、宪法监督与宪法实施
重点:宪法监督的含义与体制,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及其完善,宪法解释的效力与方法、宪法的变迁、宪法的适用
行政法学
一、“行政”概念的变迁
重点:行政的含义及其演进,国家行政与公共行政,行政权与公权力,行政与行政国家,行政与法治国家
二、行政法的范围
重点:行政法的含义,行政法的调整对象,行政法的实质,行政法的形式,新行政法与传统行政法
浙工大考研参考书目
厦门大学材料学专业1.《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蔡珣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初试科目参考书目考试科目名称参考书目考试科目代码101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考试大纲并命题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考试大纲并命题199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1 英语一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考试大纲并命题204 英语二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考试大纲并命题301 数学一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考试大纲并命题302 数学二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考试大纲并命题303 数学三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考试大纲并命题337 机械原理(III)《机械原理》(第七版),孙桓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38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第三版)王镜岩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41 农业知识综合三《食品分析》(第二版),杨严俊译,轻工业出版社,2003,《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学》(第一版),刁恩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食品标准与法规》(第一版),张水华,轻工业出版社,2010;《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案例版),高永清,科学出版社,2008。
342 农业知识综合四《发展经济学》(第2版),马春文、张东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农业经济学》(第2版),李秉龙、薛兴利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
349 药学综合《有机化学》(第二版)胡宏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分析化学》(第五版)华东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编,高教出版社,2006。
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考试大纲并命题408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501 专业综合无610 专业基础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方向:《现代设计大系之环境艺术设计》,第一版,吴家骅、朱淳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
设计理论研究方向:《设计学概论》,第二版,尹定邦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高等教育艺术院校教材•外国艺术设计史》,第一版,邬烈炎、袁熙旸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2008年;《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重点教材•中国设计史》,第一版,高丰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
2023年浙江工业大学803化工原理自命题考研真题大纲
(5)熟练掌握简单管路、并联管路和分支管路的计算方法;
(6)掌握流速、流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流体输送机械
(1)深入理解流体输送机械的流量、压头、功率和效率等概念,熟练掌握泵的特性曲线;
(2)掌握离心泵的操作原理,理解气缚和汽蚀现象;
(7)了解热辐射概念,掌握两固体间的辐射传热和设备热损失的计算方法;
(8)了解冷凝和沸腾传热的特点。
6.传热设备(换热器)
(1)了解化工生产中常用的换热设备;
(2)熟练掌握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选型和设计方法;
(3)熟练掌握换热过程的强化途径;
(4)了解其它类型换热器的结构及其特点。
7.质量传递基础
(1)理解两相传质过程概念;
浙江工业大学2023年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专业类别:
■学术型□专业学位
适用专业:
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工程、生物与医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专业
一、基本内容
1.流体力学基础
(1)熟练掌握流体静力学方程并灵活运用;
(2)理解流体流动过程的描述方法及相关概念;
(3)熟练掌握连续性方程和机械能衡算方程并灵活运用;
(4)了解各种常用干燥器的操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5)了解气体增湿、减湿的操作原理。
12.其它
(1)深入理解各类化工过程中的平衡和速率、推动力和阻力等概念;
(2)熟练掌握质量衡算和能量衡算的原理和方法;
(3)深入理解萃取和浸取过程的相关概念;
(4)了解其它化工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
(5)了解化学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3)理解塔板和填料的流体力学性能及其操作极限;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大纲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01 考试科目名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一、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并能够对基本原理进行灵活运用,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引论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含义、由来和演变和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第二节需求曲线⒈需求函数;⒉需求表和需求曲线第三节供给曲线1.供给函数2.供给表和供给曲线;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1.均衡的含义;2.均衡价格的决定;3.均衡价格的变动第五节(了解)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1.弹性的一般含义2.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和点弹性;3.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4.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5.弹性概念的扩大:供给的价格弹性和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第七节运用供求曲线的实例第八节蛛网模型及其运用第三章效用论第一节效用论概述1.效用、基数效用、序数效用;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3.需求曲线的推导;4.消费者剩余第二节无差异曲线1.关于偏好的假定;2.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3.商品的边际替代率;4.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第三节预算线1.预算线的含义;2.预算线的变动;第四节消费者均衡1.消费者均衡的含义;2.消费者均衡的条件第五节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第六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1.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2.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3.补偿预算线;4.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5.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第七节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第八节不确定性和风险第四章生产论第一节厂商第二节生产函数1.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2.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3.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第三节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1.短期、长期、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及其曲线;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3.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互之间的关系;第四节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1.等产量曲线;2.边际技术替代率;3.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第五节等成本线第六节最优生产要素组合1.关于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2.关于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3.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4.扩展线第七节规模报酬第五章成本论第一节成本的概念1.机会成本;2.显成本和隐成本;3.利润第二节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第三节短期成本曲线1.TFC、TVC、TC、 AFC、 AVC、 AC、 MC ;2.短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图;3.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4.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第四节长期成本曲线1.长期总成本函数和长期总成本曲线;2.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3.长期边际成本函数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4.成本函数和生产函数的关系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第一节厂商和市场的类型第二节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1.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2.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3.厂商收益的概念;4.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第三节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第四节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1.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及各种情况;2.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3.生产者剩余第五节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第六节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第七节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1.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2.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3.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第八节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第一节垄断1.垄断的条件;2.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3.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4.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5.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6.价格歧视;7.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第二节垄断竞争1.垄断竞争的市场条件;2.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3.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4.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5.垄断竞争与理想的产量;6.垄断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7.非价格竞争第三节寡头1.寡头市场的特征;2.古诺模型;3.斯威齐模型第四节寡头厂商之间的博弈:博弈论初步第五节不同市场的比较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第一节分配论概述第二节引致需求第三节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第四节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第五节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第六节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第七节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第八节买方垄断情况下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第一节对供给方面的概述1.要素所有者、最大化行为和供给问题;2.要素供给原则;3.无差异曲线分析;4.价格扩展线;第二节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1.劳动和闲暇2.劳动供给曲线;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第三节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1.土地、土地供给和土地价格;2.土地的供给曲线;3.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第四节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1.资本和利息;2.资本的供给;3.资本市场的均衡第五节欧拉定理第六节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第十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第一节一般均衡1.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第二节经济效率1.帕累托标准;2.帕累托改进;3.帕累托最优第三节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第四节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第五节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1.生产可能性曲线第六节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第七节社会福利函数1.效用可能性曲线;2.社会福利函数第八节效率和公平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第一节垄断1.市场失灵的含义2.垄断与低效率;3.寻租理论;4.对垄断的公共管制第二节外部影响1.外部影响及其分类;2.外部影响和资源配置效率;3.科斯定理;第三节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1.排他性和竞用性;2.公共物品;3.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4.公共选择理论第四节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第三节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第四节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第五节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1.两部门;2.三部门;3.四部门第六节名义GDP和实际GDP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一节均衡产出1.均衡产出的概念;2.投资等于储蓄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1.消费函数、储蓄函数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2.其他消费理论;3.影响消费的因素第四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第五节乘数论第六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第七节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1.政府购买乘数;2.税收乘数;3.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第八节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第一节投资的决定1.实际利率与投资;2.资本边际效率的意义及曲线;3.投资边际效率曲线;4.预期收益与投资;5.风险与投资第二节 IS曲线1.IS曲线及其推导;2.IS曲线的斜率;3.IS曲线的移动第三节利率的决定1.利率决定于货币的需求和供给;2.流动性偏好与货币需求动机;3.流动性陷阱;4.货币需求函数;5.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第四节 LM曲线1.LM曲线及其推导;2.LM曲线的斜率;3.LM曲线的移动第五节 IS-LM分析1.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2.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第六节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第一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1.财政政策的含义;2.货币政策的含义;第二节财政政策的效果1.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2.挤出效应;第三节货币政策的效果第四节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目标1.经济政策的含义;2.充分就业的含义;3.失业率的含义;4.摩擦性失业的含义;5.自愿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6.奥肯定律第二节财政政策1.定义;2.财政政策工具;3.自动稳定器、预算赤字、预算盈余第三节货币政策1.货币政策工具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第一节总需求曲线1.总需求;2.利率效应第五节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第六节常规总供给曲线第七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第一节失业的描述1.失业率;2.失业的分类;第二节失业的经济学解释第三节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第四节通货膨胀的描述1.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其分类;第五节通货膨胀的原因1.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2.需求拉动通货膨胀;3.成本推动通货膨胀;4.结构性通货膨胀第六节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第七节菲利普斯曲线第十九章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1.绝对优势理论;2.比较优势理论;3.赫克歇尔-俄林理论;4.规模经济理论第二节国际贸易组织1.北美自由贸易区;2.欧盟;3.世界贸易组织第三节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及有关倾销的知识第二十章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第一节汇率和对外贸易第二节国际收支平衡1.国际收支平衡表含义;第五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1.经济增长的含义;2.新古典增长理论;3.内生增长理论;4.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5.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6.加速原理;7.乘数-加速数模型三、题型及比例:1.简答题(40分)2.论述题(40分)3.计算题(30分)4.综合题(40分)四、参考书目《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高鸿业主编,2007。
2013考研大纲:数学二
2013考研大纲:数学二考试科目: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高等教学约78%线性代数约22%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解答题(包括证明题)9小题,共94分高等数学一、函数、极限、连续考试内容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与右极限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考试要求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并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极限、右极限之间的关系.6.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7.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8.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量求极限.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二、一元函数微分学考试内容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反函数、隐函数以及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微分法高阶导数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L’Hospital)法则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的极值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函数图形的描绘函数的值与最小值弧微分曲率的概念曲率圆与曲率半径考试要求1.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与微分的关系,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了解导数的物理意义,会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2.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会求函数的微分.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高阶导数. 4.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会求隐函数和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以及反函数的导数.5.理解并会用罗尔(Rolle)定理、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和泰勒(Taylor)定理,了解并会用柯西(Cauchy)中值定理.6.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极限的方法.7.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函数极值的方法,掌握函数的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及其应用.8.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注:在区间内,设函数具有二阶导数.当时,的图形是凹的;当时,的图形是凸的),会求函数图形的拐点以及水平、铅直和斜渐近线,会描绘函数的图形.9.了解曲率、曲率圆和曲率半径的概念,会计算曲率和曲率半径.三、一元函数积分学考试内容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基本积分公式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定积分中值定理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牛顿-莱布尼茨(Newton-Leibniz)公式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有理函数、三角函数的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反常(广义)积分定积分的应用考试要求1.理解原函数的概念,理解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概念.2.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掌握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性质及定积分中值定理,掌握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3.会求有理函数、三角函数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4.理解积分上限的函数,会求它的导数,掌握牛顿-莱布尼茨公式.5.了解反常积分的概念,会计算反常积分.6.掌握用定积分表达和计算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平面图形的面积、平面曲线的弧长、旋转体的体积及侧面积、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体积、功、引力、压力、质心、形心等)及函数平均值.四、多元函数微积分学考试内容多元函数的概念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有界闭区域上二元连续函数的性质多元函数的偏导数和全微分多元复合函数、隐函数的求导法二阶偏导数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值和最小值二重积分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计算考试要求1.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 2.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了解有界闭区域上二元连续函数的性质.3.了解多元函数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会求多元复合函数一阶、二阶偏导数,会求全微分,了解隐函数存在定理,会求多元隐函数的偏导数.4.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了解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会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会求简单多元函数的值和最小值,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5.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与基本性质,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五、常微分方程考试内容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齐次微分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高于二阶的某些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简单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考试要求1.了解微分方程及其阶、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2.掌握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及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会解齐次微分方程.3.会用降阶法解下列形式的微分方程:和.4.理解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 5.掌握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并会解某些高于二阶的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6.会解自由项为多项式、指数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以及它们的和与积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7.会用微分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线性代数一、行列式考试内容行列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考试要求1.了解行列式的概念,掌握行列式的性质.2.会应用行列式的性质和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计算行列式.二、矩阵考试内容矩阵的概念矩阵的线性运算矩阵的乘法方阵的幂方阵乘积的行列式矩阵的转置逆矩阵的概念和性质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伴随矩阵矩阵的初等变换初等矩阵矩阵的秩矩阵的等价分块矩阵及其运算考试要求1.理解矩阵的概念,了解单位矩阵、数量矩阵、对角矩阵、三角矩阵、对称矩阵、反对称矩阵和正交矩阵以及它们的性质.2.掌握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转置以及它们的运算规律,了解方阵的幂与方阵乘积的行列式的性质. 3.理解逆矩阵的概念,掌握逆矩阵的性质以及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理解伴随矩阵的概念,会用伴随矩阵求逆矩阵.4.了解矩阵初等变换的概念,了解初等矩阵的性质和矩阵等价的概念,理解矩阵的秩的概念,掌握用初等变换求矩阵的秩和逆矩阵的方法.5.了解分块矩阵及其运算.三、向量考试内容向量的概念向量的线性组合和线性表示向量组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等价向量组向量组的秩向量组的秩与矩阵的秩之间的关系向量的内积线性无关向量组的的正交规范化方法考试要求1.理解维向量、向量的线性组合与线性表示的概念. 2.理解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概念,掌握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有关性质及判别法.3.了解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和向量组的秩的概念,会求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及秩.4.了解向量组等价的概念,了解矩阵的秩与其行(列)向量组的秩的关系.5.了解内积的概念,掌握线性无关向量组正交规范化的施密特(Schmidt)方法.四、线性方程组考试内容线性方程组的克拉默(Cramer)法则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和解的结构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考试要求1.会用克拉默法则.2.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及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3.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及通解的概念,掌握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的求法.4.理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及通解的概念. 5.会用初等行变换求解线性方程组.五、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考试内容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性质相似矩阵的概念及性质矩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及相似对角矩阵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及其相似对角矩阵考试要求1.理解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及性质,会求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2.理解相似矩阵的概念、性质及矩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会将矩阵化为相似对角矩阵.3.理解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性质.六、二次型考试内容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合同变换与合同矩阵二次型的秩惯性定理二次型的标准形和规范形用正交变换和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二次型及其矩阵的正定性考试要求1.了解二次型的概念,会用矩阵形式表示二次型,了解合同变换与合同矩阵的概念.2.了解二次型的秩的概念,了解二次型的标准形、规范形等概念,了解惯性定理,会用正交变换和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3.理解正定二次型、正定矩阵的概念,并掌握其判别法.。
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501设计综合(学硕)
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
称: 501 设计综合
专业类别:■学术型□专业学位
适用专业: 设计学
一、基本内容,考试要求(包括考试时间、总分、考试方式、题型、分数比例等),主要参考书目
《设计综合》考卷包含4个专业方向的考题,所有方向
的试题均在一份试卷上,考生请根据自己所填报的专业方向,
完成本方向的试题即可。
初试总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6小时(包含中餐时间)。
一、工业设计研究
(一)考试基本内容:
考察学生对工业设计基本理论和设计表现的掌握能力、
创新设计能力和设计研究能力。
要求能运用设计的基本理论
知识,从使用方式、功能、造型、色彩、人体工程学、材料
工艺等方面提出产品设计的解决方案。
设计强调方案的独创
性和合理性,同时注重手头表现和绘制图形的能力。
(二)考试要求(包括题型、分数比例等):
要求在6小时内完成快题设计,用手绘和文字方式表现,计150分。
1、设计研究与设计定位50%;
2、设计方案和表达50%。
2024年硕士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2024年硕士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一、考试范围本次硕士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将覆盖以下三个主要领域: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
考试内容涵盖相应领域的基础理论、实践应用和学科前沿。
二、考试形式1. 笔试:全面考核考生对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包括解答问题、分析案例和解决实际问题等。
2. 实践操作:评估考生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验、设计或工程应用,并撰写相关实践报告。
三、人文社科科目考试内容及要求人文社科科目考试主要考核考生对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学术研究的了解程度。
考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知识:要求考生具备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学科的起源、发展历程、重要学派和学术思想等。
2. 学术研究:要求考生了解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巧,能够分析学术论文、书籍等研究成果,并进行评论和综合分析。
四、自然科学科目考试内容及要求自然科学科目考试主要考核考生对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实验应用的了解程度。
考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知识:要求考生具备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学科的基本原理、定律和公式等。
2. 实验技能:要求考生能够熟练运用实验仪器和技术,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并具备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五、工程技术科目考试内容及要求工程技术科目考试主要考核考生对相关工程实际应用和创新设计的了解程度。
考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工程实践:要求考生具备相关工程项目实施的基本知识,包括工艺流程、设计要点和项目管理等。
2. 创新设计: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创新设计,包括方案设计、结构设计和优化设计等。
六、考试评分及录取方式1. 考试评分:根据考生在自命题科目考试中获得的分数进行评分,综合考虑笔试和实践操作的成绩,并按照一定的权重进行综合评定。
2. 录取方式:根据考生的综合评定分数进行排名,按照招生计划数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直至招生计划完成为止。
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626 历史唯物主义专业类别:■学术型□专业学位适用专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一、基本内容第一章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历史观第一节社会历史观及其产生和发展一、一般宇宙观;社会历史观。
社会历史观与自然观的关系。
二、唯心史观的缺陷。
唯心史观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根源。
三、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条件及意义。
第二节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二者的辩证关系。
二、实践是全部人类历史的基础。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第三节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一、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发展的自然过程;与自然界的过程的区别。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意志的关系。
二、社会规律的多样性;历史唯物主义与具体社会科学的关系。
三、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基本观点。
第二章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第一节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一、人类的起源。
人类劳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区别。
劳动在人类起源中的作用。
二、劳动;劳动的一般要素。
劳动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根本作用。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三、人的社会存在;人的本质。
第二节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自然环境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意义。
地理环境决定论。
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
三、生态系统;生态平衡。
生态危机的根源。
第三节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人口因素一、人口;人的属性。
马尔萨斯人口论错误的根源。
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三、社会发展与人口调节。
第四节作为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一、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
二、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三、社会有机结构。
第三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第一节社会生产力一、生产力及其特点。
二、生产力的构成。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三、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发展。
第二节社会生产关系一、生产关系及其特点。
浙江工业大学2012-2013_2_期末试卷A及答案(加密)
浙江工业大学期终考试命题稿2012 /2013 学年第 2 学期命题注意事项:一、命题稿请用A4纸电脑打印,或用教务处印刷的命题纸,并用黑墨水书写,保持字迹清晰,页码完整。
二、两份试题必须同等要求,卷面上不要注明A、B字样,由教务处抽定A、B卷。
三、命题稿必须经学院审核,并在考试前两周交教务处。
浙江工业大学2012 /2013 学年第 2 学期试卷课程电工技术基础A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U︒U︒143.1U︒53.1U︒53.136.9(D) 36V图1-6直流电路中,当电路发生换路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感电压可以突变 (C) 电容电压不能突变所示直流电路中,电路原已稳定,开关S 在t =0瞬间闭合,则 (C) 0 V (D)-ω=-U I R j C 1=+UI R时的电路得:()3010660C u IR V -==⨯= ()060V -= (2分) (2分) ]3//)10R C ms = (2分) t2I ,I ,以及电路总的有功功率。
U 为参考相量,即2200oU V =∠122001160103o o U I A R jX ∠===∠-+ (22200110o U I A R ∠==∠ (1211330o I I I A =+=∠ 由于负载对称,故:3cos L L P U I ϕ=34.5100.683322017.3⨯=⨯⨯ (2分)22022317.33L L U I ===Ω (2cos 220.68315R Z ϕ==⨯=Ω (ZZZm(1分)0.89=0.9m(1(2分)m(2中的错误,并改正(可用文字说明或直接标在图中)图2-6位置接反,应互换,否则无法在断电情况下更换熔断器。
应接在主触点KM的上方(即主触点KM分)KM应并联在启动按钮SB2的两端,控制电路中缺少应串联于其中的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F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二者的辨证关系。
四、社会意识形态;科学。二者的辨证关系。
第二节社会意识诸形式
一、社会意识诸形式的起源。
二、社会意识诸形式的特点。
三、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联系。
第三节社会意识的功能
一、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四、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历史条件性。
第二节历史人物的作用
一、历史人物及其作用。
二、历史人物活动的社会基础和条件。
三、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原则。
第三节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历史发展
一、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组织化程度的增长。
二、阶级、政党与群众运动。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三、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条件及意义。
第二节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二者的辩证关系。
二、实践是全部人类历史的基础。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第三节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一、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的自然过程;与自然界的过程的区别。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意志的关系。
三、共产主义是完全自觉的人类历史的开端。
二、考试要求(包括题型、分数比例等)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80分钟
3、题型结构:
三、主要参考书目
1.《历史唯物主义》(修订版),肖前等主编,人民出版社,1991。
二、社会规律的多样性;历史唯物主义与具体社会科学的关系。
三、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基本观点。
第二章人类社会和自然界
第一节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一、人类的起源。人类劳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区别。劳动在人类起源中的作用。
二、劳动;劳动的一般要素。劳动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根本作用。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三、人的社会存在;人的本质。
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626历史唯物主义
专业类别:
■学术型□专业学位
适用专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一、基本内容
第一章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历史观
第一节社会历史观及其产生和发展
一、一般宇宙观;社会历史观。社会历史观与自然观的关系。
二、唯心史观的缺陷。唯心史观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根源。
第二节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自然环境
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地理环境决定论。
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
三、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态危机的根源。
第三节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人口因素
一、人口;人的属性。马尔萨斯人口论错误的根源。
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三、社会发展与人口调节。
二、革命的根源、条件。
三、革命的类型、形式。无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
第四节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一、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与旧国家的根本区别。
二、社会主义时期阶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争的特点。阶级斗争还将在我国社会的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三、阶级和国家发展的历史趋势。
第六章社会意识
第一节社会意识的结构
一、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系统性。
三、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关系的变革。
第三节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
一、社会生产制约着科学的进步
二、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影响着科学发展。
三、其他社会因素对科学发展的作用。
第八章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第一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及其根源。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
二、人民群众;个人和集体。
第五章阶级、国家、革命
第一节阶级和阶级斗争
一、阶级;阶级的起源、实质
二、阶级构成;等级;阶层。
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形式的多样性。
四、阶级观点;阶级分析方法。
第二节国家
一、国家及其起源。
二、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三、国家的类型、形式。
第三节政治革命
一、革命;改革;改良。革命的作用。
第九章历史进步与人类解放
第一节历史进步的动力和标志
一、历史进步的必然趋势
二、历史进步的基本动力。
三、历史进步的主要标志。
第二节历史进步的方式和途径
一、历史进步的对抗形式和非对抗形式。
二、社会革命、技术革命、文化革命。
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第三节共产主义和人的解放
一、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
二、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表现。必然王国;自由王国。
第四节作为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一、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
二、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三、社会有机结构。
第三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第一节社会生产力
一、生产力及其特点。
二、生产力的构成。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三、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发展。
第二节社会生产关系
一、生产关系及其特点。
三、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第二节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三、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第三节社会形态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一、社会形态发展次序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二、同类社会形态的共同本质和具体特点。
三、历史时代。历史时代是现实社会形态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具体统一。
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三、社会意识的进步。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第七章科学及其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科学的一般特征
一、科学的形成、本质。
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三、科学活动是社会总劳动的特殊部分。
第二节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杠杆
一、科学是革命的精神力量。
二、科学向社会物质财富的转化。
二、生产关系和物质利益的关系。
三、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
第三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一、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
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三、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标准。第四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第一节社会形态的基本结构
一、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属于生产关系的领域。
二、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