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

合集下载

粉煤灰试验原始记录

粉煤灰试验原始记录
粉煤灰试验原始记录
委托单位
委托编号
报告编号
委托日期
工程名称
样品名称
样品规格
取样日期
生产厂家
取样地点
产品等级
试验日期
出厂日期
进厂日期
代表数量
报告日期
细度试验称量Fra bibliotek(g)筛余物
(0.045mm)
细度
(%)
三氧化硫含量试验
游离氧化钙
试验
游离氧化钙:%
需水量比
(流动度130-140mm)
试验样品
需水量
(ml)
对比样品需水量
(ml)
需水量比
(%)
安定性
试验
三氧化硫量:%
安定性(雷氏法):mm
烧失量
试验
含水量
试验
主要计量
器具型号
电热鼓风干燥箱:HWX-L
水泥胶砂搅拌机:JJ-5
负压筛:EXY-150
流动度测定仪:TZ345
电子天平:DT-500
试验
烧失量:%
含水量:%
审核

粉煤灰试验原始记录

粉煤灰试验原始记录
平均值
需水量比(%)
需水量mL)
流动度(mm)
试验结果
试样样品
对比样品
试样样品
对比样品
备注
校核: 试验:
粉煤灰试验原始记录
样品编号
样品状态

来样日期
试验日期
环境条件
主要仪器设备
检验依据
细度(%)(45μm方孔筛)
试验次数
试样质量(g)
筛余物质量(g)
细度(%)
校正系数(K)(筛使用100次后)
粉煤灰试验原始记录
样品编号
样品状态
样品等级
样品厂家
取样车号
该车数量
来样日期
试验日期
环境条件
主要仪器设备
检验依据
细度(%)(45μm方孔筛)
试验次数
试样质量(g)
筛余物质量(g)
细度(%)
校正系数(K)(筛使用100次后)
校正后细度代表值(%)
1
2
烧失量(%)
试料的质量(g)
灼烧后试料的质量(g)
试验结果
校正后细度代表值(%)
1
2
烧失量(%)
试料的质量(g)
灼烧后试料的质量(g)
试验结果
平均值
需水量比(%)
需水量mL)
流动度(mm)
试验结果
试样样品
对比样品
试样样品
对比样品
备注
校核: 试验:

粉煤灰试验记录

粉煤灰试验记录
混凝土粉煤灰试验记录(一)
委托单位委托编号
工程名称记录编号
施工部位样品编号
样品产地代表数量
规格种类试验日期
仪器设备

环境条件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
管理
编号
示值
范围
分辨力
温度
(℃)
相对湿度
(%)
样品状态描述
采用标准
(1)含水率
烘干前试样的质):ω=[(m1-m0)/m0]×100
需水量(mL)
需水量比L1/G(%)
对比胶砂
250
750

G(初始可用125)
试验胶砂
175
750
75
L1
(5)细度
称取试样的质量G(g)
筛余物的质量Gs(g)
45μm方孔筛筛余百分数F(%)
修正系数K
修正后筛余百分数FC(%)
FC=F·K
(6) 游离氧化钙含量
次数
水泥试样质量m
(g)
每m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相当于氧化钙的毫克数TCao(mg/mL)
按火焰光度计使用规程进行测定,在工作曲线上查出100mL测定溶液中氧化钠的含量m2(g)
氧化钾含量XK2O(%)
XK2O=(m1×0.1)/m
氧化钠含量XNa2O(%)
XNa2O=(m2×0.1)/m
碱含量X(%)
X=XNa2O+0.658XK2O
单值
平均值
单值
平均值
1
2
(9)安定性
测定
方法
制件
日期
(2)烧失量
试样质量m((g)
灼烧后试样质量m1(g)
烧失量X(%):X=[(m-m1)/m]×100

新规范粉煤灰原始记录

新规范粉煤灰原始记录

5、碱
8、游离
苯甲酸-无水乙醇标准
滴定时消耗的苯甲酸 试样质量g
验记录
试验编号:
试验日期 报告日期 灼烧后试样 的质量(g) 烘干前质量g 3、含水量 (%) 烘干后质量g 检验结果 5、碱含量测定(火焰光度法) 试样质量g 100mL测定液中Na2O含量mg 100mL测定液中K2O含量m总碱含量% Na2O+0.658K2O
6、SO3含量 测定(基准 法)
试样质量g
灼烧后沉淀 物质量g
试样中SO3的质量分数%
8、游离氧化钙测定(甘油酒精法) 苯甲酸-无水乙醇标准溶液对氧化钙的滴定度(mg/mL) 滴定时消耗的苯甲酸-无水乙醇标准溶液体积(/mL) 试样质量g 游离氧化钙的质量分数(%) 计算:
粉煤灰试验记录
生产厂家 出厂批号 试样重 (g) 1、细度(45 筛余物重 μ m方孔筛筛 (g) 余) 筛余百分数 (%) 对比 胶砂 粉煤灰型号 代表批量 自检结果 进厂日期 试样的质量 (g) 2、烧失量 烧失量的质量百分数% 水泥重(g) 标准砂重(g) 胶砂流动度达130㎜-140㎜的需水量(ml) 4、需水量比 (%) 试验 胶砂 试样重(g) 水泥重(g) 标准砂重(g) 胶砂流动度达130㎜-140㎜的需水量(ml) 粉煤灰需水量比(%) 雷氏夹指针尖端距离mm 7、安定性试验,沸 煮后增加距离㎜ 试验样品 1、 2、 试验: 审核: 平均值mm 6、SO3含量 测定(基准 法) Na2O质量分数% 试样质量g 灼烧温度 (℃)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实验目的:检测粉煤灰的含量和性质。

实验设备:1.粉煤灰样品2.水槽3.水平仪4.秤5.火炉6.试剂:硫酸、氯化铵、苯酚酚酸7.实验器具:研磨杯、砂轮机、天平、烘箱、温度计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a.确保所有实验器具清洁,并进行干燥处理。

b.标定天平和温度计,确保准确性。

c.准备所需的试剂。

2.粉煤灰样品预处理a.从煤矿中获取粉煤灰样品。

b.将粉煤灰样品放置在干燥皿中,并放入烘箱中,温度设定为105摄氏度,持续加热24小时。

c.取出样品并放置在密封容器中,以防止吸湿。

3.粉煤灰含量测试a.取出干燥后的粉煤灰样品,称量10克,并记录质量。

b.将样品加入已预先称量好的硫酸中,将溶液浸泡30分钟。

c.将溶液倒入筛网中,并用蒸馏水冲洗残留物,直到水变为无色。

d.将筛网放入干燥皿中,并放入烘箱中,温度设定为105摄氏度,持续加热24小时。

e.取出干燥后的残留物,称量并记录质量。

f.计算粉煤灰的含量,根据公式:粉煤灰含量(%)=(残留物质量-样品质量)/样品质量*100。

4.粉煤灰性质测试a.将粉煤灰样品研磨成细粉。

b.取出少量样品,加入少量氯化铵和苯酚酚酸,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c.将溶液倒入镜底,观察其颜色并记录。

d.根据溶液颜色判断粉煤灰的性质。

实验结果:1.粉煤灰含量测试结果如下:样品质量:10克残留物质量:9.5克计算:粉煤灰含量(%)=(9.5克-10克)/10克*100=-5%2.粉煤灰性质测试结果如下:溶液颜色:白色结论:根据粉煤灰含量测试结果,粉煤灰的含量为-5%,可能存在一些误差。

根据粉煤灰性质测试结果,粉煤灰的性质为白色。

然而,由于样品含量不足,导致测试结果可能不够准确。

建议在进一步的实验中增加样品数量,以获得更精确的结果。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检测了粉煤灰的含量和性质。

然而,由于实验样品数量较少,测试结果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增加样品数量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粉煤灰检验原始记录

粉煤灰检验原始记录
新疆一方商品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
粉煤灰检验原始记录
第1页共1页
检验编号
规格型号
样品数量
(kg)
检验日期
年月日
生产单位
检验室温度

检验地点
新疆一方试验室
检验室湿度
%
设备名称或编号
天平、负压筛析仪、流动度跳桌、水泥胶砂搅拌机、电热干燥箱、马沸炉
检验依据
GB/T 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烧失量
样号
1
2
空皿质量m3(g)
皿+试样质量m2(g)
称样量(g)m7=m2-m3
灼烧后皿+试样质量(恒重)m4(g)
灼烧后试样质量(g)m8=m4-m3
烧失量WLO烘干前皿+试样质量w1(g)
烘干后皿+试样质量w0(g)
含水量W(%)
计算公式
1.细度
F=(G1/G)×100
细度(45μm筛)筛析法
称样量G(g)
筛余质量G1(g)
筛余F(%)
修正系数C
修正后筛余百分数FC(%)FC=C×F
需水量比
胶砂种类
标准砂(g)
粉煤灰(g)
水泥(g)
流动度(mm)
加水量(mL)
需水量比X (%)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试验胶砂
750.0
75.0
175.0
L1:
对比胶砂
750.0

250.0
2.需水量比
X=(L1/125)×100
3.烧失量
WLO1=(m7-m8)/m7×100
4.含水量

粉煤灰质量检测原始记录

粉煤灰质量检测原始记录
试样质量(g)
瓷坩埚质量(g)
灼烧后试料+瓷坩埚质量(g)
灼烧后试料的质量(g)
烧失量质量百分数(%)
烧失量平均值(%)
1
2
3
需水量比
名称
流动度(mm)
用水量(ml)
需水量比(%)
底面最大扩散直径
与其垂直直径
平均值
试验样品
对比样品
三氧化硫(基准法)
序号
称量器皿质量(g)
试样+称量器皿质量(g)
试样质量(g)
称样+称量器皿质量(g)
0.045mm筛余量+称量器皿质量(g)
称样(g)
0.045mm筛余量(g)
校正系数
筛余百分率(%)
含水量
称量器皿质量(g)
称样+称量器皿质量(g)
称样(g)
烘干后试样+称量器皿质量(g)
烘干后试样质量(g)
含水量(%)
烧失量(基准法)
序号
称量器皿质量(g)
试样+称量器皿质量(g)
抗压强度平均值(MPa)
活性指数(%)
检测结果
复核:检测:
出厂日期
出厂编号
取样日期
样品编号
代表数量
(吨)
检测项目
□游离氧化钙 □活性指数
检测方法
评定依据
检验设备
试验室环境条件
温度(℃)
湿度(%)
游离氧化钙(乙二醇---水浴振荡分析法)
称量器皿质量(g)
称样+称量器皿质量(g)
称样G(g)
苯甲酸对氧化钙的滴定度T(g/ml)
滴定消耗的甲酸体积V(ml)
游离氧化钙含量(%)

粉煤灰试验原始记录

粉煤灰试验原始记录

工程名称
试验编号 送样日期委托日期生产厂家
代表批量
试验日期
检验类别
A样B样
A样
B样
仪器型号
A样B样
A样
B样
仪器型号
A
B
A B
A B
A
B A B
A样
B样
仪器型号
A
B
A
B
A B
A
B A
B
A样
B样
仪器型号
胶砂种类加水量(mL)流动度(mm)水泥
粉煤灰砂
需水量比(X)
实验胶砂L 1175g 75g
750g ﹦L 1/125×100%对比胶砂125
250g
750g
仪器型号2、含水量: 平均值
含水量(W)﹦(W 1-W 0)/W 1×100%
烘干前样重(g)W 1
烘干后样重(g)W 0
SO 3=(m 2×0.343)/m 1×100%
坩埚质量试样质量m 2样品状态:依据标准:检验结论:
备注:
试样质量m 15、需水量比: 测定值试样质量m 2
4、SO 3含量: 平均值:
灼烧质量(g)
灼烧后质量(g)
坩埚+试样坩埚+试样灼烧前质量(g)
灼烧后质量(g)烧矢量=(m 1-m 2)/m 1×100%
坩埚质量试样质量m 1坩埚+试样坩埚+试样B样﹦
3、烧失量: 平均值
A样﹦
B样﹦
A样﹦
称样质量(g)G
粉煤灰试验原始记录
1、细度:(0.045mm筛孔) 平均值:
共 1 页 第 1 页
细度(F)﹦G 1/G×100%筛余质量(g)G 1。

粉煤灰检验原始记录

粉煤灰检验原始记录
28天抗压强度(MPa)
225
225
备注
水泥品种及生产厂
水泥安定性
水泥28天抗压强度(MPa)
水泥细度(0.080mm方孔筛筛余,%)
水泥比表面积(m2/kg)
水பைடு நூலகம்中石膏掺入量(SO3,%)
检验结论
审核:试验:
粉煤灰检验原始记录
委托编号第号
报告编号第号
样品编号
送样日期
检验项目
检验日期
品种规格
检验设备
检验方法
依据标准
试验室环境条件
温度
相对湿度(%)
细度测定
试样质量(g)
筛余物质量(g)
筛余百分数(%)
烧失量测定
试样质量(g)
1#
灼烧后试样质量(g)
烧失量(%)
结果(%)
2#
含水率测定
试样质量(g)
1#
烘干后试样质量(g)
含水量(%)
结果(%)
2#
三氧化硫测定
试样质量(g)
1#
灼烧后沉淀物质量(g)
三氧化硫(%)
结果(%)
2#
需水量比测定
对比砂浆
试验砂浆
需水量比(%)
用水量(mL)
流动度(mm)
用水量(mL)
流动度(mm)
28天抗压强度比测定
对比砂浆
试验砂浆
活性指数(%)
用水量(mL)
28天抗压强度(MPa)
用水量(mL)

粉煤灰质量检测原始记录

粉煤灰质量检测原始记录

粉煤灰质量检测原始记录
一、粉煤灰质量检测
1、检测日期:20xx年xx月xx日
2、样品号:xxx
3、样品名称:xx粉煤灰
4、检测机构:xx检测中心
二、实验方法及材料
1、实验方法:质量检测根据JG/T172-2024《粉煤灰质量检测技术要求》进行测定。

2、设备及仪器:光学显微镜、万能材料试验机、热重仪、碱解炉、
薄层色谱仪等。

3、材料:粉煤灰样品、硫酸钠、碳酸氢钠、石蕊液、烧碱、肥硫酸、碳酸钠溶液等。

三、粉煤灰质量检测数据
1、外观性质:样品表面多光滑,无明显凝聚性,颗粒均匀,无杂质
2、熔点:检测结果为870℃,符合要求(870-890℃)
3、粒度:检测结果为0.035mm,符合要求(0.035-0.2mm)
4、灰分:检测结果为97.0%,符合要求(>96.5%)
5、水分:检测结果为1.0%,符合要求(<2.0%)
6、挥发份:检测结果为1.0%,符合要求(<1.0%)
7、碱活性:检测结果为3.0%,符合要求(>2.5%)
8、氯化物:检测结果为0.05%,符合要求(<0.5%)
9、硫化物:检测结果为0.03%,符合要求(<0.06%)
10、氢氧化物:检测结果为0.35%
四、结论。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2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2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二)
工程名称:
委托单位:
生产厂家:
送样日期:
种类及等级:
检测日期:
检测依据:
检测编号:
标准稠度用水量
试样质量(g)
用水量(ml)
标准稠度用水量(%)
流动度比
对比胶砂
试验胶砂
流动度比(%)
用水量(ml)
流动度(mm)
用水量(ml)
流动度(mm)
均匀性
试样质量(g)
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质量(g)
筛余(%)
抗压强度比
对比胶砂
28d破坏荷载(kN)
28d抗压强度MPa)
试验胶砂
28d破坏荷载(kN)
28d抗压强度MPa)
抗压强度比
比表面积测定
被测试样密度
第一次读数
(mL)
第一次读数温度(℃)
试样质量(g)
第二次读数(mL)
第二次读数温度(℃)
排开的体积(cm3)
被测试样密度(g/cm3)
平均值(g/cm3)
比表面积
试料层体积(cm3)
试料层空隙率
试样质量(g)
试验温度(℃)
K值
被测试样比表面积(m2/kg)
平均值(m2/kg)
备注
试验前后仪器设备情况
校核:检测:

粉煤灰检验原始记录

粉煤灰检验原始记录
粉煤灰检验原始记录
检验编号: 工程名称 委托单位 见证单位 使用部位 生产厂家 样品名称 检验设备 检验依据 试件1 安定性 A1 C1 C1-A1 A2 试件2 两试件差值 C2 C2 -性质 代表批量 样品来源 检验环境温度 ℃ 第1页/共1页
试样重(g) 筛余重(g) 细度1(%) 粉煤灰胶砂需水量(ml)
修正系数 细度平均值 (%) 检验结果(%) 需水量比(%) 平均值(%)
烘干后质量(g)
含水量(%)
平均值(%)
灼烧后试料质量(g)
烧失量(%)
平均值(%)
消耗标准溶液体积V (ml)
游离化钙(%)
平均值(%)
灼烧后硫酸钡(g)
SO3含量(%)
平均值(%)
检验:
试样重(g) 细度 试件1 筛余重(g) 细度1(%) 序号 需水量比 1 2 序号 含水量 1 2 序号 烧失量 1 2 序号 游离氧化钙 1 2 序号 SO3% 1 2 检验结论: 校核: 称样量(g) 试料质量m(g) 滴定度T (mg/ml) 试料的质量(g) 烘干前质量(g) 水泥胶砂需水量(ml) 试件2

粉煤灰原始检验记录(模板)

粉煤灰原始检验记录(模板)
/g
加水量
/ml
流动度
/mm
需水量比
/%
对比样品

试验样品
审核:校核:检验:
粉煤灰检验原始记录
委托编号:
第 页 共 页
样品信息
产品名称
样品编号
安定性
标准稠度
用水量
标准水泥/g
粉煤灰/g
加水量/ml
试杆下沉/mm
标准稠度/%
安定性
试饼法
裂纹
弯曲
检验结果
雷氏法
沸水前指针尖端间距/mm
煮沸后指针尖端间距/mm
煮沸后针尖
增加距离/mm
A1
A2
C1
C2
活性指数(成型日期月日时分)
砂浆种类
水泥/g
粉煤灰/g
中国ISO标准砂/g
水/ml
对比砂浆

试验砂浆




7d




对比
砂浆
抗压荷载/KN
1
2
3
4
5
6
强度
代表值/MPa
活性指数/%
强度/MPa
试验
砂浆抗压荷载/KN1 Nhomakorabea2
3
4
5
6
强度
代表值/MPa
强度/MPa
粉煤灰检验原始记录
委托编号:
第 页 共 页
样品信息
产品名称
样品编号
检验起止日期
生产厂家
产品型号
检验地点
样品说明
检验环境
检验依据
主要仪器
设备信息
□SRCLX-012 负压筛析仪 有效期至2017年10月26日

粉煤灰砖检测原始记录

粉煤灰砖检测原始记录
粉煤灰砖检测原始记录
YS/D-013共页第页
样品名称
粉煤灰砖
样品状态
块状
试验编号
样品规格
样品等级
代表数量
强度等级
检测依据
GB/T2542-2003
送样日期
检测地点
配比室/力学室
环境条件
/
检测日期
检测内容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试件编号
试件尺寸(mm)
破坏荷载
P(kN)
抗压
强度
RP
(MPa)
试件尺寸(mm)
跨距L1
P(kN)
抗压
强度
RP
(MPa)
试件尺寸(mm)
跨距L1
(mm)
破坏荷载P1(kN)
抗折
强度RC
(MPa)
长L
平均值
宽B
平均值
宽B1
平均值
厚H
平均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计算结果
RP=MPa,RPmin=MPa;RC= MPa,RCmin= MPa
主要仪器设备及使用情况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使用前状态
JWE-50
SB3
砖用卡尺
ZK-1
SB21
检测说明
校核:主检:
粉煤灰砖检测原始记录
YS/D-013共页第页
样品名称
粉煤灰砖
样品状态
块状
试验编号
样品规格
样品等级
代表数量
强度等级
检测依据
JC239-2001
送样日期
检测地点
配比室/力学室

粉煤灰检验原始记录

粉煤灰检验原始记录
粉煤灰检验原始记录
试验编号:MJT
生产厂家
委托编号
等级
检验编号
样品状态
代表数量
出厂编号
送样日期
检验依据
检验日期
设备名称
试验
环境
温度:
运行状态
使用前:使用后:
湿度:
一、细度
试样质量(g)
筛余物质量(g)
筛余(%)
1
2
二、含水率
试样质量(g)
烘干后试样质量(g)
含水率(%)
三、烧失量
试样质量(g)
燃烧后试样质量(g)
烧失量(%)
1
2
四、需水量比
胶砂种类
水泥(g)
粉煤灰(g)
标准砂(g)
用水量(g)
流动度(mm)
需水量比(%)
对比胶砂
250
----
750
125
试验胶砂
175
75
750
五、活性指数
胶砂种类
水(g)
粉煤灰(g)
标准砂(g)
水(g)
抗压强度(28d)
活性指数(%)
对比胶砂
450

1350
225
MPa
试验胶砂
315
135
1350
225
MPa
依据标准:GB/T1596-2005
检验结果:
根据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评定,该批粉煤灰所检项目符合:
审核试Leabharlann 员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
委托编号
品种等级
批号
样品数量
检测依据
GB/T1596-2017
送样日期
使用设备
游离氧化钙测定仪
设备状态
样品状态特征描述
环境条件
温度℃湿度%
检测项目
检测内容
碱含量
编号
氧化钾质量分数ωK2O(%)
氧化钠质量分数ωNa2O(%)
Na2O+0.658K2O(%)
平均值(%)
1
2
游离氧化钙
编号
M47(g)
ωfcao(%)
校核:主检:试验日期:
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监制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
JL-02-104第页共页
样品名称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委托编号
品种等级
批号
样品数量
检测依据
GB/T1596-2017
送样日期
使用设备
水泥抗折抗压试验机
设备状态
样品状态特征描述
检测内容
活性指数
胶砂种类
对比水泥/g
粉煤灰/g
ISO标准砂/g
平均值(%)
1
2
放射性
比活度
CRa
CTh
Ck
内照射
1Ra=CRa/200
外照射
1r=CRa/370+CTh/260+Ck/4200
氯离子
编号
Tcl-(mg/mL)
V5(mL)
V6(mL)
m(g)
ωcl-(%)
平均值(%)
1
2
记录说明
ωfcao=(Tcao×V40×0.1)/m47
ωcl-=Tcl-(V6-V5)/(m×1000)×100

粉煤灰试验原始记录

粉煤灰试验原始记录
g
g
2
g
g
烧失量
次数
试样重(m1)
灼烧后试样重(m0)
烧失量
XLOI=(m1-m0)/m1×100
平均值
标准值
单项判定
1
g
g
2
g
g
需水比
对比胶砂
水泥:250g,粉煤灰:0g,水:125mL,标准砂:750g。
试验胶砂
水泥:175g,粉煤灰:75g,水:按流动度达到130mm~140mm调整,标准砂:750g。
水泥标养箱、恒温干燥箱、电子天平、负压筛析仪
结论
复核:计算:试验:年月日
日期
龄期
破型
日期
抗折强度Rƒ(MPa)
抗折强度Rƒ(MPa)
强度(MPa)
抗压荷载FC(KN)
抗压强度RC=FC/A(MPa)
28d
R0=
试验胶砂强度
28d
R=
活性指数H28=(R/R0)×100=
标准值
单项判定
检验环境
室内:温度:℃湿度:℅,养护:温度:℃湿度:℅,
检验依据
主要检验设备
水泥电动抗折机、胶砂搅拌机、胶砂振实台、压力试验机、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箱式电阻炉
次数
加水量L1(mL)
胶砂流动度(mm)
需水比X=(L1/125)×100
平均值
标准值
单项判定
1
2
活性
指数
对比胶砂编号
试验胶砂编号
试验胶砂:水泥:315g,粉煤灰:135g,水:225mL,标准砂:1350g。
对比胶砂:水泥:450g,粉煤灰:0g,水:225mL,标准砂:1350g。
对比胶砂强度

粉煤灰原始记录

粉煤灰原始记录

活性指数(%)
单块值
平均值
单块值
平均值
细度
烧失量
含水量 安定性 (雷氏法) 备注
试验次数 1
试样质量(g)
筛余物质量(g)
筛网校 正系数
45μm方孔筛筛 余(%)
平均值 (%)
2
试验 坩埚质 灼烧前坩埚+试 灼烧后坩埚+试样质量(g) 烧失量 平均值 次数 量(g) 样质量(g)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 (%)
1
2
试验次数 试样湿质量(g) 试样干质量(g) 含水量(%)
平均值(%)
1
2 试验次数
1
煮沸前针尖间距 煮沸后针尖间距
离A(mm)
离C(mm)
C-A值(m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平均值(mm)
2
备注
校验: 主检:
委托编号 工程名称 委托单位 使用部位 见证单位 生产厂家 检测依据 仪器设备
需水量比
活性指数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
检验编号 送样日期 检验日期 检验类别 样品来源
见证人
品种等级
代表批量
流动度(mm)
试验次数
加水量(mL)
1
2
平均值
需水量比(%)
1
2
3
4
对比胶砂28d抗压强度值(MPa) 试验胶砂28d抗压强度值(MPa)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
(%)
备注
ω=[(m 1 -m 0 )/m 1 ]╳100
含水量
烘干前样品质量ω1
(g)
烘干后样品质量ω0
(g)
含水量ω
(%)
备注
ω=[(ω1 -ω0 )/ω1 ]╳100
SO3含量
试样重量m
(g)
灼烧后沉淀的重量m1
(g)
SO3含量ω
(%)
备注
ω=[( m 1╳0.343)/ m]╳100
安定性
(C类粉煤灰)
雷氏法
编号
1#
2#
平均值
(mm)
饼法
增加距离
(mm)
结论
校核:主检:
水泥
(g)
粉煤灰
(g)
标准砂
(g)
加水量
(mL)
流动度
(mm)
需水量比X
(%)
对比胶砂
250
--
750
125
试验胶砂
175
75
750
L 1 =
表观密度
次数
第一次读数
(mL)
第二次读数
(mL)
排开体积
(mL)
密度
(kg/m3)
平均值
(kg/m3)
1
2
烧失量
灼烧前质量m1
(g)
灼烧后质量m0
(g)
烧失量ω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
生产厂家
委托编号
品种规格
检测日期
环境条件
检测依据
检测设备
设备名称
负压筛析仪
高温电阻炉
干燥箱
雷氏夹
跳桌
设备编号
08621
087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创世建材有限公司
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
送样日期:检测日期:温度:℃湿度:% 1 含水率
称量(g) 蒸发皿重(g) 烘后皿+试样重(g) 含水率(%) 2 三氧化硫
称量(g) 恒重坩埚重(g) 坩埚+试样重(g) 三氧化硫(%) 3 烧失量
称量(g) 恒重坩埚重(g) 灼烧后坩埚+试样重(g) 烧失量(%) 4 氯离子
称量(g) 空白消耗硝酸汞体积(ml) 试液消耗硝酸汞体积(ml) 氯离子含量(%) 5 氧化钙
称量(g) T CaO消耗EDTA(ml)氧化钙含量(%) 6 游离氧化钙
称量(g) 消耗苯甲酸-无水乙醇溶液体积(ml) 游离氧化钙(%) 7 细度
称量(g) 45 m筛筛余(g) 细度(%)
8 需水量比
称量(g) 基准胶砂受检胶砂需水量比(%)
标砂750g
基准:水泥250g
受检:水泥175g
粉煤灰75g
用水量(ml) 流动度(mm) 用水量(ml) 流动度(mm)
9 28d强度
活性指数
称量(g) 对比胶砂抗压强度(MPa) 试验胶砂抗压强度(MPa)
活性指数(%)
H28=(R/R0)×100 标砂1350g
水225ml
对比:水泥450g
试验:水泥315g
粉煤灰135g R0= R=
10 安定性雷氏夹沸煮后
增加距离(mm)
试样1:试样2:平均:
检测依据:
实验后仪器设备状况:
校核: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