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热处理复习与思考及答案
《钢的热处理》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钢的热处理》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板条状马氏体具有高的强度、硬度及一定的塑性与韧性。
2.淬火钢低温回火后的组织是 M回(+碳化物+Ar),其目的是使钢具有高的强度和硬度;中温回火后的组织是 T回,一般用于高σe 的结构件;高温回火后的组织是S回,用于要求足够高的强度、硬度及高的塑性、韧性的零件。
3.马氏体按其组织形态主要分为板条状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两种。
4.珠光体按层片间距的大小又可分为珠光体、索氏体和托氏体。
5.钢的淬透性越高,则临界冷却却速度越低;其C曲线的位置越右移。
6.钢球化退火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性能和为淬火做组织准备;它主要适用于过共析(高碳钢)钢。
7.淬火钢进行回火的目的是消除内应力,稳定尺寸;改善塑性与韧性;使强度、硬度与塑性和韧性合理配合。
8.T8钢低温回火温度一般不超过 250℃,回火组织为 M回+碳化物+Ar ,其硬度大致不低于 58HRC 。
(二)判断题1.随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增高,马氏体转变后,其中片状马氏体减小,板条状马氏增多。
(×)2.马氏体是碳在a-Fe中所形成的过饱和间隙固溶体。
当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时,体积发生收缩。
(×)3.高合金钢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又具有良好的淬硬性。
(×)4.低碳钢为了改善切削加工性,常用正火代替退火工艺。
(√)5.淬火、低温回火后能保证钢件有高的弹性极限和屈服强度、并有很好韧性,它常应用于处理各类弹簧。
(×)6.经加工硬化了的金属材料,为了基本恢复材料的原有性能,常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
(√)(三)选择题1.钢经调质处理后所获得的组织的是 B 。
A.淬火马氏体 B.回火索氏体 C.回火屈氏体 D.索氏体2.若钢中加入合金元素能使C曲线右移,则将使淬透性 A 。
A.提高 B.降低 C.不改变 D.对小试样提高,对大试样则降代3.为消除碳素工具钢中的网状渗碳体而进行正火,其加热温度是 A 。
第九章钢的热处理原理第十章钢的热处理工艺课后题答案
第九章钢的热处理原理第十章钢的热处理工艺1,.金属固态相变有哪些主要特征?哪些因素构成相变阻力?答:金属固态相变主要特点:1、不同类型相界面,具有不同界面能和应变能2、新旧相之间存在一定位向关系与惯习面 3、相变阻力大4、易于形成过渡相5、母相晶体缺陷对相变起促进作用6、原子的扩散速度对固态相变起有显著影响…..阻力:界面能和弹性应变能2、何为奥氏体晶粒度?说明奥氏体晶粒大小对钢的性能的影响。
答:奥氏体晶粒度是指奥氏体晶粒的大小。
金属的晶粒越细小,晶界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晶界数目越多(则晶粒缺陷越多,一般位错运动到晶界处即停),在金属塑变时对位错运动的阻力越大,金属发生塑变的抗力越大,金属的强度和硬度也就越高。
晶粒越细,同一体积内晶粒数越多,塑性变形时变形分散在许多晶粒内进行,变形也会均匀些,虽然多晶体变形具有不均匀性,晶体不同地方的变形程度不同,位错塞积程度不同,位错塞积越严重越容易导致材料的及早破坏,晶粒越细小的话,会使金属的变形更均匀,在材料破坏前可以进行更多的塑性变形,断裂前可以承受较大的变形,塑性韧性也越好。
所以细晶粒金属不仅强度高,硬度高,而且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塑性也较好。
3..珠光体形成时钢中碳的扩散情况及片,粒状珠光体的形成过程?4、试比较贝氏体转变、珠光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的异同。
答: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形成温度、相变过程及领先相、转变时的共格性、转变时的点阵切变、转变时的扩散性、转变时碳原子扩散的大约距离、合金元素的分布、等温转变的完全性、转变产物的组织、转变产物的硬度几方面论述。
试比较贝氏体转变与珠光体转变的异同点。
对比项目珠光体贝氏体形成温度高温区(A1以下)中温区(Bs以下)转变过程形核长大形核长大领先相渗碳体铁素体转变共格性、浮凸效应无有共格、表面浮凸转变点阵切变无有转变时扩散Fe、C均扩散Fe不扩散、C均扩散转变合金分布通过扩散重新分布不扩散等温转变完全性可以不一定转变组织α+Fe3C α+Fe3C (上贝氏体)α+ε—Fe3C(下贝氏体)转变产物硬度低中5..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的特征、性能特点是什么?片状P体,片层间距越小,强度越高,塑性、韧性也越好;粒状P体,Fe3C颗粒越细小,分布越均匀,合金的强度越高。
钢的热处理复习与思考及答案
第四章 钢的热处理?复习与思考一、名词解释 1.热处理 热处理是采用适当的方式对金属材料或工件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预 期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
2.等温转变 等温转变是指工件奥氏体化后,冷却到临界点以下的某一温度区间内等温保 持时,过冷奥氏体发生的相变。
3.连续冷却转变 连续冷却转变是指工件奥氏体化后以不同冷速连续冷却时过冷奥氏体发生 的相变。
4.马氏体 马氏体是碳或合金元素在α-Fe 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5.退火 钢的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 工艺。
6.正火 正火是指工件加热奥氏体化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7.淬火 钢的淬火是指工件加热奥氏体化后以适当方式冷却获得马氏体或(和)贝氏体 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8.回火 回火是指工件淬硬后,加热到 Ac1 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 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9.表面热处理 表面热处理是为改变工件表面的组织和性能,仅对其表面进行热处理的工 艺。
10.渗碳 为提高工件表层碳的质量分数并在其中形成一定的碳含量梯度,将工件在渗 碳介质中加热、保温,使碳原子渗入的化学热处理工艺称为渗碳。
11.渗氮在一定温度下于一定介质中,使氮原子渗入工件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称为 渗氮,又称氮化。
二、填空题 1.整体热处理分为 退火 、 正火 、 淬火 和 回火 等。
2.根据加热方法的不同,表面淬火方法主要有: 感应加热 表面淬火、 火焰加热 表面淬火、 电接触加热 表面淬火、 电解液加热 表面淬火 等。
3.化学热处理方法很多,通常以渗入元素命名,如 渗碳 、 渗氮 、 碳氮 共渗 和 渗硼 等。
4.热处理工艺过程由 加热 、 保温 和 冷却 三个阶段组成。
5.共析钢在等温转变过程中,其高温转变产物有: P 、 S 和 T。
6.贝氏体分 上贝氏体 和 下贝氏体 两种。
7.淬火方法有: 单介质 淬火、 双介质 淬火、 马氏体分级 淬火 和 贝氏体等温 淬火等。
钢的热处理(答案)
钢的热处理一、选择题1.加热是钢进行热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使钢获得(B )。
A.均匀的基体组织 B.均匀的A体组织 C.均匀的P体组织 D.均匀的M体组织2.下列温度属于钢的高、中、低温回火温度范围的分别为(A )(D )(B )。
A.500℃ B.200℃ C.400℃ D.350℃3.碳钢的淬火工艺是将其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采用的冷却方式是(D )。
A.随炉冷却 B.在风中冷却 C.在空气中冷却 D.在水中冷却4.正火是将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采用的冷却方式是(C )。
A.随炉冷却 B.在油中冷却 C.在空气中冷却 D.在水中冷却5.完全退火主要用于(A )。
A.亚共析钢 B.共析钢 C.过共析钢 D.所有钢种6.共析钢在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产物中,不可能出现的组织是( C)。
A.P B.S C.B D.M7.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采用的冷却方式是(A )。
A.随炉冷却 B.在油中冷却 C.在空气中冷却 D.在水中冷却二、是非题1. 完全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Acm以上30~50℃,保温一定的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2. 合金元素溶于奥氏体后,均能增加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
×3. 渗氮处理是将活性氮原子渗入工件表层,然后再进行淬火和低温回火的一种热处理方法。
×4. 马氏体转变温度区的位置主要与钢的化学成分有关,而与冷却速度无关。
×三、填空题1. 共析钢中奥氏体形成的四个阶段是:(奥氏体晶核形成),(奥氏体晶核长大),残余Fe3C溶解,奥氏体均匀化。
2. 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均由以下三个阶段组成,即(介质分解),(工件表面的吸收),活性原子继续向工件内部扩散。
3. 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溶液)组织。
4. 在钢的热处理中,奥氏体的形成过程是由(加热)和(保温)两个基本过程来完成的。
《钢的热处理》习题与思考题
《钢的热处理》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板条状马氏体具有高的强度、硬度及一定的塑性与韧性。
2.淬火钢低温回火后的组织是 M回(+碳化物+Ar),其目的是使钢具有高的强度和硬度;中温回火后的组织是 T回,一般用于高σe 的结构件;高温回火后的组织是S回,用于要求足够高的强度、硬度及高的塑性、韧性的零件。
3.马氏体按其组织形态主要分为板条状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两种。
4.珠光体按层片间距的大小又可分为珠光体、索氏体和托氏体。
5.钢的淬透性越高,则临界冷却却速度越低;其C曲线的位置越右移。
6.钢球化退火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性能和为淬火做组织准备;它主要适用于过共析(高碳钢)钢。
7.淬火钢进行回火的目的是消除内应力,稳定尺寸;改善塑性与韧性;使强度、硬度与塑性和韧性合理配合。
8.T8钢低温回火温度一般不超过 250℃,回火组织为 M回+碳化物+Ar ,其硬度大致不低于 58HRC 。
(二)判断题1.随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增高,马氏体转变后,其中片状马氏体减小,板条状马氏增多。
(×)2.马氏体是碳在a-Fe中所形成的过饱和间隙固溶体。
当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时,体积发生收缩。
(×)3.高合金钢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又具有良好的淬硬性。
(×)4.低碳钢为了改善切削加工性,常用正火代替退火工艺。
(√)5.淬火、低温回火后能保证钢件有高的弹性极限和屈服强度、并有很好韧性,它常应用于处理各类弹簧。
(×)6.经加工硬化了的金属材料,为了基本恢复材料的原有性能,常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
(√)(三)选择题1.钢经调质处理后所获得的组织的是 B 。
A.淬火马氏体 B.回火索氏体 C.回火屈氏体 D.索氏体2.若钢中加入合金元素能使C曲线右移,则将使淬透性 A 。
A.提高 B.降低 C.不改变 D.对小试样提高,对大试样则降代3.为消除碳素工具钢中的网状渗碳体而进行正火,其加热温度是 A 。
钢的热处理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钢的热处理》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板条状马氏体具有高的强度、硬度及一定的塑性与韧性。
2.淬火钢低温回火后的组织是 M回(+碳化物+Ar),其目的是使钢具有高的强度和硬度;中温回火后的组织是 T回,一般用于高σe 的结构件;高温回火后的组织是S回,用于要求足够高的强度、硬度及高的塑性、韧性的零件。
3.马氏体按其组织形态主要分为板条状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两种。
4.珠光体按层片间距的大小又可分为珠光体、索氏体和托氏体。
5.钢的淬透性越高,则临界冷却却速度越低;其C曲线的位置越右移。
6.钢球化退火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性能和为淬火做组织准备;它主要适用于过共析(高碳钢)钢。
7.淬火钢进行回火的目的是消除内应力,稳定尺寸;改善塑性与韧性;使强度、硬度与塑性和韧性合理配合。
8.T8钢低温回火温度一般不超过 250℃,回火组织为 M回+碳化物+Ar ,其硬度大致不低于 58HRC 。
(二)判断题1.随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增高,马氏体转变后,其中片状马氏体减小,板条状马氏增多。
(×)2.马氏体是碳在a-Fe中所形成的过饱和间隙固溶体。
当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时,体积发生收缩。
(×)3.高合金钢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又具有良好的淬硬性。
(×)4.低碳钢为了改善切削加工性,常用正火代替退火工艺。
(√)5.淬火、低温回火后能保证钢件有高的弹性极限和屈服强度、并有很好韧性,它常应用于处理各类弹簧。
(×)6.经加工硬化了的金属材料,为了基本恢复材料的原有性能,常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
(√)(三)选择题1.钢经调质处理后所获得的组织的是 B 。
A.淬火马氏体 B.回火索氏体 C.回火屈氏体 D.索氏体2.若钢中加入合金元素能使C曲线右移,则将使淬透性 A 。
A.提高 B.降低 C.不改变 D.对小试样提高,对大试样则降代3.为消除碳素工具钢中的网状渗碳体而进行正火,其加热温度是 A 。
热处理课后思考题答案
1、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并说明原因。
(1)马氏体是硬而脆的相。
(2)过冷奥氏体的冷却速度大于Vk时,则冷速越大,所得马氏体的硬度越高。
(3)钢中的合金元素含量越高,其淬火后的硬度也越高。
(4)本质细晶粒钢的晶粒总是比本质粗晶粒钢的晶粒细。
(5)同种钢材在同样的加热条件下,总是水冷的比油冷的淬透性好,小件的比大件的淬透性好。
2、马氏体组织有哪几种基本类型他们的形成条件、晶体结构、组织形态、性能有何特点?马氏体的硬度与含碳量关系如何?3、说明共析碳钢C曲线各个区、各条线的物理意义并指出影响C曲线形状和位置的主要因素。
4、淬透性与淬硬层深度两者有何联系和区别影响钢淬透性的因素有哪些影响钢制零件淬硬层深度的因素有哪些?5、用20钢进行表面淬火和用45钢进行渗碳处理是否合适?为什么?6、一批45钢零件进行热处理时,不慎将淬火件和调质件弄混,如何区分开?为什么?7、将两个T12钢小试样分别加热到780℃和860℃,保温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速度冷却至室温,试回答问题,并说明原因。
(1)哪个温度淬火后马氏体晶粒粗大?(2)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含碳量较多?(3)哪个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多?(4)哪个淬火后末溶碳化物量多?(5)哪个淬火适合?为什么?8、分别用45钢和15钢制造机床齿轮,要求齿表面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心部具有良好的韧性.安排工艺路线,热处理工序目的及使用状态下的组织。
5-3、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并说明原因。
解:1.马氏体是硬而脆的相。
错,马氏体是硬的相,渗碳体才是脆的相;2.过冷奥氏体的冷却速度大于Vk时,则冷速越大,所得马氏体的硬度越高。
错,马氏体硬度取决于含碳量,与冷却速度无关。
3.钢中的合金元素含碳量越高,其淬火后的硬度也越高。
错,合金元素对淬透性的影响大,但对硬度影响小4.本质细晶粒钢的晶粒总是比本质粗晶粒钢的晶粒细。
错,晶粒的大小与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有关.本质细晶粒钢只是加热时长大的趋向比本质粗晶粒钢小,但不代表本身比本质粗晶粒钢的晶粒细。
第六章 钢的热处理参考答案
第六章钢的热处理习题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名词答:1、奥氏体:碳在γ-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过冷奥氏体:处于临界点A1以下的不稳定的将要发生分解的奥氏体称为过冷奥氏体。
残余奥氏体:M转变结束后剩余的奥氏体。
2、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索氏体:在650~600℃温度范围内形成层片较细的珠光体。
屈氏体:在600~550℃温度范围内形成片层极细的珠光体。
贝氏体:过饱和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混合物。
马氏体: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3、临界冷却速度V K:淬火时获得全部马氏体组织的最小冷却速度。
4、退火:将工件加热到临界点以上或在临界点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以十分缓慢的冷却速度(炉冷、坑冷、灰冷)进行冷却的一种操作。
正火:将工件加热到A c3或A ccm以上30~80℃,保温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冷却。
淬火:将钢件加热到Ac3或Ac1以上30~50℃,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快速冷却(一般为油冷或水冷),从而得马氏体的一种操作。
回火:将淬火钢重新加热到A1点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冷却到室温的一种操作。
冷处理:把冷到室温的淬火钢继续放到深冷剂中冷却,以减少残余奥氏体的操作。
时效处理:为使二次淬火层的组织稳定,在110~150℃经过6~36小时的人工时效处理,以使组织稳定。
5、调质处理:淬火后再进行的高温回火或淬火加高温回火6、淬透性:钢在淬火后获得淬硬层深度大小的能力。
淬硬性:钢在淬火后获得马氏体的最高硬度。
7、回火马氏体:过饱和的α固溶体(铁素体)和与其晶格相联系的ε碳化物组成的混合物。
回火索氏体:在F基体上有粒状均匀分布的渗碳体。
回火屈氏体:F和细小的碳化物所组成的混合物。
8、第一类回火脆性:淬火钢在250℃~400℃间回火时出现的回火脆性。
第二类回火脆性:淬火钢在450℃~650℃间回火时出现的回火脆性。
10、表面淬火:采用快速加热的方法,将工件表层A化后,淬硬到一定深度,而心部仍保持未淬火状态的一种局部淬火法。
钢的热处理(含答案)
第五章钢的热处理〔含答案〕一、填空题〔在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内容〕1、将钢加热到,保温肯定时间,随后在中冷却下来的热处理工艺叫正火。
答案:Ac 或Ac 以上50℃、空气3 cm2、钢的热处理是通过钢在固态下、和的操作来转变其内部,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
答案:加热、保温、冷却、组织3、钢淬火时获得淬硬层深度的力量叫,钢淬火时获得淬硬层硬度的力量叫。
答案:淬透性、淬硬性4、将后的钢加热到以下某一温度,保温肯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这种热处理方法叫回火。
答案:淬火、Ac15、钢在肯定条件下淬火时形成的力量称为钢的淬透性。
淬透层深度通常以工件到的距离来表示。
淬透层越深,表示钢的越好。
答案:马氏体〔M〕、外表、半马氏体区、淬透性6、热处理之所以能使钢的性能发生变化,其根本缘由是由于铁具有转变,从而使钢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其内部发生变化的结果。
答案:同素异构、组织7、将钢加热到,保温肯定时间,随后在中冷却下来的热处理工艺叫正火。
答案:Ac 或Ac 以上30℃~50℃、空气3 cm8、钢的渗碳是将零件置于介质中加热和保温,使活性渗入钢的外表,以提高钢的外表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答案:渗碳、碳原子、碳含量9、共析钢加热到Ac 以上时,珠光体开头向转变,通常产生于铁素体和1渗碳体的。
答案:奥氏体〔A〕、奥氏体晶核、相界面处10、将工件放在肯定的活性介质中,使某些元素渗入工件外表,以转变化学成分和,从而改善外表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叫化学热处理。
答案:加热和保温、组织11、退火是将组织偏离平衡状态的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肯定时间,然后冷却,以获得接近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答案:缓慢〔随炉〕、平衡状态12、将钢加热到温度,保温肯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这一热处理工艺叫退火。
答案:适当、缓慢〔随炉〕13、V 是获得的最小冷却速度,影响临界冷却速度的主要因素是。
临答案:全部马氏体〔全部M〕、钢的化学成分14、钢的热处理是将钢在肯定介质中、和,使它的整体或外表发生变化,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
第五章钢的热处理(含答案)
第五章钢的热处理(含答案)一、填空题(在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内容)1、将钢加热到________,保温一定时间,随后在________中冷却下来的热处理工艺叫正火。
答案:Ac3或Accm以上50℃、空气2、钢的热处理是通过钢在固态下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操作来改变其内部________,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
答案:加热、保温、冷却、组织3、钢淬火时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叫________,钢淬火时获得淬硬层硬度的能力叫________。
答案:淬透性、淬硬性4、将________后的钢加热到________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这种热处理方法叫回火。
答案:淬火、Ac15、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时形成________的能力称为钢的淬透性。
淬透层深度通常以工件________到________的距离来表示。
淬透层越深,表示钢的________越好。
答案:马氏体(M)、表面、半马氏体区、淬透性6、热处理之所以能使钢的性能发生变化,其根本原因是由于铁具有________转变,从而使钢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其内部________发生变化的结果。
答案:同素异构、组织7、将钢加热到________,保温一定时间,随后在________中冷却下来的热处理工艺叫正火。
答案:Ac3或Accm以上30℃~50℃、空气8、钢的渗碳是将零件置于________介质中加热和保温,使活性________渗入钢的表面,以提高钢的表面________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答案:渗碳、碳原子、碳含量9、共析钢加热到Ac1以上时,珠光体开始向________转变,________通常产生于铁素体和渗碳体的________。
答案:奥氏体(A)、奥氏体晶核、相界面处10、将工件放在一定的活性介质中________,使某些元素渗入工件表面,以改变化学成分和________,从而改善表面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叫化学热处理。
钢的热处理复习
钢的热处理复习热处理部分析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4.本质晶粒度:根据标准试验方法(YB27—64),经930℃±10℃,保温3~8 小时后测得奥氏体晶粒大小。
6.过冷奥氏体:在临界转变温度以下存在但不稳定,将要发生转变的奥氏体。
13.钢的淬透性:指奥氏体化后的钢在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其大小用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获得的淬透层深度来表示。
1.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实际晶粒度与本质晶粒度;答: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系指奥氏体化过程中,奥氏体转变刚完成时奥氏体晶粒的大小,是一理论值;奥氏体的实际晶粒度指的是在某一具体加热条件下所得到的奥氏体晶粒大小;而奥氏体的本质晶粒度则指在规定的加热条件下(930±10℃,3~8h)评定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的标准。
2.奥氏体、过冷奥氏体与残余奥氏体答:奥氏体是指在A1温度以上,处于稳定状态的奥氏体;过冷奥氏体是指处于A1温度以下存在时间很短暂、不稳定的奥氏体;而残余奥氏体(Ar)则指淬火后尚未转变,被迫保留下来的奥氏体。
5.淬透性、淬硬性与淬透层深度答:淬透性表示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时获得淬透层深度的能力,主要受奥氏体中的碳含量和合金元素的影响;淬硬性是指钢在淬火后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值,主要取决于碳含量;而淬透层深度则指从钢件表面到半马氏体区的距离。
淬透性可用规定条件下所获得的淬透层深度来表示;但淬透层深度则除了和淬透性有关外,还与试样的尺寸,奥氏体化条件等有关。
三、下列说法对吗,为什么?1.可锻铸铁能锻造;解:这种说法不对。
可锻铸铁一般不能锻造。
由于灰铸铁脆性大、塑性差,其塑性指标不能直接用ψ、δ表示,间接地用抗弯强度象征性地表示塑性。
而可锻铸铁的出现,明显地改善了塑性,可用伸长率表示塑性,所以称为可锻铸铁,可锻即延展性好。
2. 铸铁经过热处理,改变了基体和石墨形态,从而提高了性能;解:这种说法不对。
因为热处理只能改变基体组织,并不能改变石墨的形态。
3 石墨化的第三个阶段最易进行。
钢材热处理工试卷及答案解析
钢材热处理工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判断题(共30题,共60分)1. COS malfunction故障是COS故障正确错误(江南博哥)正确答案:正确2. 当SPCC和SPCD材质钢卷组成一垛生产时,采用SPCC的退火工艺正确答案:错误3. N2safetyshut-offvalve1tripped氮气安全截止阀2故障正确答案:错误4. 炉台冷却时,若顶部水流量低,可以通过调节顶部流量阀来调节正确答案:正确5. Heating chamber temperature low加热室温度低正确答案:正确6. 加热罩共有4个烧嘴正确答案:错误7. 弹性变形是永久变形正确答案:错误8. 中合金钢合金元素含量为5%~10%正确答案:正确9. 加热罩上换热器的作用预热煤气正确答案:错误10. 铁素体是纯铁在912℃以下为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的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以符号F表示正确答案:正确11. 奥氏体是碳溶于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以符号A表示正确答案:正确12. 罩式炉在氢气加热过程中炉台电机的频率为25Hz正确答案:错误13. 罩式炉使用的是高炉煤气正确答案:错误14. 冷却速度越快,过冷度越大正确答案:正确15. 再结晶退火的温度通常比理论再结晶温度约低500℃,促进再结晶以较快的速度进行正确答案:错误16. 所谓卷心温度指的是钢卷在罩式炉加热过程中,升温最慢的一点的温度正确答案:正确17. 钢的淬火多半是为了获得马氏体,提高它的硬度和强度正确答案:正确18. 结晶就是原子由不规则排列状态(液态)过渡到规则排列状态(固态)的过程正确答案:正确19. 淬火的冷却速度比正火慢正确答案:错误20. 获得全部马氏体的冷却条件是冷却速度一定要小于临界淬火冷却速度正确答案:错误21. 金属原始晶粒越细,储有能越低,再结晶温度低正确答案:错误22. 在退火过程中,炉内压力要保持为负压正确答案:错误23. 换热器中空气预热的温度为800℃正确答案:错误24. 再结晶退火的目的之一是消除冷塑性变形金属的加工硬化正确答案:正确25. 钢号Q195表示此钢的屈服点为195N/mm2正确答案:正确26. 抗拉强度极限是表征材料破坏的最大应力正确答案:正确27. 物质从液体状态转变为晶体状态的过程称之为结晶正确答案:错误28. 钢的牌号中化学元素采用汉字或国际化元素符号来表示正确答案:正确29. 安全使用过跨车首先是不超负荷运行正确答案:正确30. 铁碳合金中有铁素体、奥氏体、珠光体、渗碳体、莱氏体等五种基本组织正确答案:正确。
机械制造基础第2章答案
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及答案2-1何谓热处理?其目的是什么?它有哪些基本类型?答:钢的热处理是钢在固体范围内,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来改变钢的内部组织结构,从而改善钢的性能的一种工艺。
热处理的目的是改善钢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
热处理的基本类型包括:普通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与表面热处理(包括表面淬火与化学热处理)。
2-2 退火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常用的退火方法有哪些?答:退火的主要目的是:细化晶粒,改善钢的力学性能;降低硬度,提高塑性,以便进一步切削加工;去除或改善前一道工序造成的组织缺陷或内应力,防止工件的变形和开裂。
常用的退火方法有: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均匀化退火、去应力退火等。
2-3 根据下表,归纳比较共析碳钢过冷奥氏体冷却转变中几种产物的特点?2-4 临界冷却速度的意义是什么?它与C曲线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对淬火有什么实际意义?答:奥氏体全部过冷到M s以下转变为马氏体的最小冷却速度,称为临界冷却速度。
临界冷却速度与C曲线相切。
对淬火而言,冷却速度要大于临界冷却速度,才能获得马氏体组织,否则,只能获得非马氏体组织。
2-5 正火与退火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如何选用?答:正火比退火的冷却速度要快些,得到的组织细一些,可获得索氏体组织,力学性能高于退火。
选用时主要应根据含碳量、使用性能以及经济性等来考虑。
正火可用于普通结构零件的最终热处理及重要零件的预备热处理。
过共析钢在球化退火前用正火来消除组织中的网状渗碳体。
正火也可用于改善低碳钢的切削加工性。
一般认为,金属材料的硬度在160~230HBW 范围内,切削加工性能较好,而低碳钢退火状态的硬度普遍低于160HBW,切削时易“粘刀”,零件的表面质量也较差,经正火后,可适当提高其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
2-6 淬火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哪些?答:淬火是使钢强化的最重要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马氏体组织,提高钢的力学性能。
生产上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单液淬火、双液淬火、分级淬火、等温淬火等。
钢的热处理 习题解答
第二章钢的加热转变2.奥氏体晶核优先在什么地方形成?为什么?答:奥氏体晶核优先在α/Fe3C界面上形成原因:①能量起伏条件易满足(相界面能的增加减少,也是应变能的增加减少)②结构起伏条件易满足③成分起伏条件易满足6.钢的等温及连续加热TTA图是怎样测定的,图中的各条曲线代表什么?答:等温TTA图将小试样迅速加热到Ac1以上的不同温度,并在各温度下保持不同时间后迅速淬冷,然后通过金相法测定奥氏体的转变量与时间的关系,将不同温度下奥氏体等温形成的进程综合表示在一个图中,即为钢的等温TTA图。
四条曲线由左向右依次表示:奥氏体转化开始线,奥氏体转变完成线,碳化物完全溶解线,奥氏体中碳浓度梯度消失线。
连续加热TTA图将小试样采用不同加热速度加热到不同温度后迅速淬冷,然后观察其显微组织,配合膨胀试验结果确定奥氏体形成的进程并综合表示在一个图中,即为钢的连续加热TTA图。
Acc 加热时Fe3CⅡ→A 终了温度Ac3 加热时α→A 终了温度Ac1 加热时P→A 开始温度13.怎样表示温度、时间、加热速度对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影响?答:奥氏体晶粒度级别随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变化的情况可以表示在等温TTA图中加热速度对奥氏体晶粒度的影响可以表示在连续加热时的TTA图中随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晶粒度越大加热速度越快I↑由于时间短,A晶粒来不及长大可获得细小的起始晶粒度补充2.阐述加热转变A的形成机理,并能画出A等温形成动力学图(共析钢)答:形成条件ΔG=Ga-Gp<0形成过程形核:对于球化体,A优先在与晶界相连的α/Fe3C界面形核对于片状P, A优先在P团的界面上形核长大:1 )Fe原子自扩散完成晶格改组2 )C原子扩散促使A晶格向α、Fe3C相两侧推移并长大Fe3C残留与溶解:A/F界面的迁移速度> A/Fe3C界面的迁移速度,当P中F完全消失,Fe3C残留Fe3C→AA均匀化:刚形成A中,C浓度不均匀。
金属工艺学第二章(钢的热处理)思考题答案
金属工艺学第二章(钢的热处理)思考题答案《金属工艺学》第二章钢的热处理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1. 简述热处理定义及作用。
答:热处理:是将钢在固态下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改变其内部组织从而获得所需要性能的金属加工工艺。
作用:热处理能有效地改善钢的组织,提高其力学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2. 热处理中的相变温度A1、AC1、Ar1各表示什么意义?答:A1表示共析钢缓慢加热时奥氏体转变温度。
AC1表示共析钢实际加热时奥氏体转变温度。
Ar1表示共析钢实际冷却时奥氏体转变温度。
3.什么是过冷奥氏体?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为什么又称C曲线?C曲线的“鼻尖”有什么意义?答:奥氏体连续冷却至A1以下尚不及转变的奥氏体,处于不稳定的过冷状态,通常称这种不稳定的过冷状态奥氏体为“过冷奥氏体”过冷奥氏体转变开始和终结曲线,通常称为“等温转变曲线”因其形状像英文字母“C”故又称C曲线。
C曲线的“鼻尖”部位(约550?C),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的润育期最短,转变速度最快,既在此温度时,过冷奥氏体最不稳定。
4. 简述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A1~Ms温度之间,不同温度等温转变的产物和性能?答:1、高温转变区(A1~550?C),转变产物为珠光体,强度、硬度较铁素体高。
2、中温转变区(550?C~Ms),转变产物为贝氏体,强度硬度高,并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综合力学性能较好。
3、低温转变区(Ms线以下),转变产物为马氏体,强度硬度很高,耐磨性也很高,塑性和韧性差。
5.什么是马氏体?是否所有马氏体的性能(特别是硬度)都相同?为什么?答: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具有很高的强度、硬度、耐磨性。
马氏体的组织形态和性能因碳的过饱和度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碳的过饱和度>1%,马氏体呈片状;碳的过饱和度<0.2%,马氏体呈板条状;片状马氏体的硬度比板条状马氏体高。
6.正火与退火有什么区别?什么情况下正火可以代替退火?答:冷却条件不同,正火是直接出炉空冷,退火是随炉冷却,或者冷却到一定温度后才出炉空冷。
钢的热处理原理及工艺复习重点及课后习题
钢的热处理原理及工艺复习重点及课后习题一、复习重点1.什么是加工硬化?加工硬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什么是再结晶?再结晶的实际应用是什么?金属再结晶是通过什么方式发生的?再结晶退火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冷加工和热加工的区别是什么?4.热处理的定义和三种基本工艺。
为什么钢可以热处理?奥氏体化的目的是什么?5、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分别都有哪几种组织形态?每种组织力学性能如何?6.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的定义是什么?7.什么是钢的淬透性?2、课后复习问题并填空1、加工硬化现象是指随变形度的增大,金属强度和硬度显著提高而塑性和韧性显著下降的现象。
加工硬化的结果,使金属对塑性变形的抗力增大,造成加工硬化的根本原因是位错密度提高,变形抗力增大。
消除加工硬化的方法是再结晶退火。
2.再结晶是指冷变形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在原始变形组织中再生出无变形的新等轴晶,其性能也发生显著变化,并恢复到冷变形前的状态的过程。
3、在金属的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塑性变形加工称为热加工。
在金属的再结晶温度以下的塑性变形加工称为冷加工。
4.金属在塑性变形过程中消耗的大部分机械能(90%)转化为热量并消散。
然而,由于不均匀变形(残余应力),一小部分能量(约10%)以金属晶体缺陷(空位和位错)和弹性应变增加的形式存储。
这种能量被称为变形储能。
5、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间隙固溶体,具有很大的晶格畸变,强度很高。
贝氏体是渗碳体分布在含碳过饱和的铁素体基体上或的两相混合物。
根据形貌不同又可分为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上贝氏体的组织特征呈羽毛状,而下贝氏体则呈针状。
相比较而言,上贝氏体的机械性能比下贝氏体要差。
6.在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产物中,珠光体和屈氏体的主要相似之处是渗碳体的机械混合,不同之处是层间距不同,珠光体较厚,屈氏体较细。
7、马氏体的显微组织形态主要有板条状、针状马氏体两种。
其中板条状马氏体的韧性较好。
钢在淬火后获得的马氏体组织的粗细主要取决于奥氏体的实际晶粒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钢的热处理复习与思考一、名词解释 1.热处理 热处理是采用适当的方式对金属材料或工件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预 期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
2.等温转变 等温转变是指工件奥氏体化后,冷却到临界点以下的某一温度区间内等温保 持时,过冷奥氏体发生的相变。
3.连续冷却转变 连续冷却转变是指工件奥氏体化后以不同冷速连续冷却时过冷奥氏体发生 的相变。
4.马氏体 马氏体是碳或合金元素在α-Fe 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5.退火 钢的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 工艺。
6.正火 正火是指工件加热奥氏体化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7.淬火 钢的淬火是指工件加热奥氏体化后以适当方式冷却获得马氏体或(和)贝氏 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8.回火 回火是指工件淬硬后,加热到 Ac1 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 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9.表面热处理 表面热处理是为改变工件表面的组织和性能,仅对其表面进行热处理的工 艺。
10.渗碳 为提高工件表层碳的质量分数并在其中形成一定的碳含量梯度,将工件在渗 碳介质中加热、保温,使碳原子渗入的化学热处理工艺称为渗碳。
11.渗氮在一定温度下于一定介质中,使氮原子渗入工件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称为 渗氮,又称氮化。
二、填空题 1.整体热处理分为 退火 、 正火 、 淬火 和 回火 等。
2.根据加热方法的不同,表面淬火方法主要有: 感应加热 表面淬火、 火焰加热 表面淬火、 电接触加热 表面淬火、 电解液加热 表面淬火 等。
3.化学热处理方法很多,通常以渗入元素命名,如 渗碳 、 渗氮 、 碳氮 共渗 和 渗硼 等。
4.热处理工艺过程由 加热 、 保温 和 冷却 三个阶段组成。
5.共析钢在等温转变过程中,其高温转变产物有: P 、 S 和 T。
6.贝氏体分 上贝氏体 和 下贝氏体 两种。
7.淬火方法有: 单介质 淬火、 双介质 淬火、 马氏体分级 淬火和 贝氏体等温 淬火等。
8.常用的退火方法有: 完全退火 、 球化退火 和 去应力退火 等。
9.常用的冷却介质有 水 、 油 、 空气 等。
10.常见的淬火缺陷有 过热 与 过烧 、 氧化 与 脱碳 、 硬度 不足 与 软点 、 变形 与 开裂 等。
11.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法,按电流频率的不同,可分为 高频感应加热表面 淬火 、 中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和 工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三种。
而且感 应加热电流频率越高,淬硬层越 浅 。
12.按回火温度范围可将回火分 为 低温 回火、 中温 回火和 高温 回火三种。
13.化学热处理是由 分解 、 吸附 和 扩散 三个基本过程所组成。
14.根据渗碳时介质的物理状态不同,渗碳方法可分为 气体 渗碳、 液体 渗碳和 固体 渗碳三种。
三、选择题1.过冷奥氏体是 C 温度下存在,尚未转变的奥氏体。
A.Ms; B. Mf; C. A1。
2.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应选择在 A,亚共析钢则应选择在C。
A. Ac1+30℃~50℃; B. Accm 以上; C. Ac3+3 0℃~50℃。
3.调质处理就是C的热处理。
A.淬火+低温回火; B.淬火+中温回火; C.淬火+高温回头。
4.化学热处理与其它热处理方法的基本区别是C。
A.加热温度; B.组织变化; C.改变表面化学成分。
5.零件渗碳后,需经处理,才能达到表面高硬度和耐磨的目的。
A. 淬火+低温回火; B. 正火; C. 调质。
四、判断题1.淬火后的钢,随回火温度的增高,其强度和硬度也增高。
(错)2.钢的最高淬火硬度,主要取决于钢中奥氏体的碳的质量分数。
(对)3.钢中碳的质量分数越高,其淬火加热温度越高。
(错)4.高碳钢可用正火代替退火,以改善其切削加工性。
(错)5.钢的晶粒因过热而粗化时,就有变脆的倾向。
(对)五、简答题1.指出 Ac1、Ac3、Accm ;Ar1、Ar3、Arcm 及 A1、A3、Acm 之间的关系。
答: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Ar1< A1< Ac1;Ar3< A3< Ac3; Arcm <Acm < Accm。
2.简述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 A1~Mf 温度之间,不同温度等温时的转变产物及性能。
答: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 A1~Mf 温度之间,不同温度等温时的转变产物及性能见下表转变温度范围 过冷程度A1~650℃ 650℃~600℃ 600℃~550℃小 中 较大转变产物珠光体 索氏体 托氏体代表符号P S T组织形态粗片状 细片状 极细片状层片间距约 μm ~μm 约 μm转变产物硬度 (HRC) <25 25~35 35~40550℃~350℃大上贝氏体B上羽毛状-40~45350℃~MS更大下贝氏体B下针叶状-45~50MS~Mf最大马氏体M板条状-40 左右MS~Mf最大马氏体M双凸透镜状->553.奥氏体、过冷奥氏体与残余奥氏体三者之间有何区别?答:奥氏体存在 A1 温度之上,过冷奥氏体存在 A1 温度之下,残余奥氏体存 在 MS 温度之下。
4.完全退火、球化退火与去应力退火在加热温度、室温组织和应用上有何不同?答:完全退火、球化退火与去应力退火在加热温度、室温组织和应用的区别见下表退火工艺名称加热规范室温组织工艺应用范围完全退火 球化退火在 AC3 之上 在 AC1 之上珠光体+铁素体 球状珠光体亚共析钢 共析钢和过共析 钢去应力退火 在 AC1 之下无组织变化所有钢材5.正火和退火有何异同?试说明二者的应用有何不同?答:正火主要适用于低碳钢,冷却方式为空气冷却;退火主要适用中高碳钢,冷却方式为炉内冷却。
6.今有经退火后的 45 钢,组织为 F+P,在 700℃、760℃、840℃加热,保温一段时间后水冷,所得到的室温组织各是什么?答:在 700℃加热,保温一段时间后水冷,所得到的组织各是 F+P;在 760℃加热,保温一段时间后水冷,所得到的组织各是 F+M;在 840℃加热,保温一段时间后水冷,所得到的组织各是 M。
7.淬火的目的是什么?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应如何选择?淬火的目的主要是使钢件得到马氏体(和贝氏体)组织,提高钢的硬度和强 度,与适当的回火工艺相配合,更好地发挥钢材的性能潜力。
亚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为 Ac3 以上 30℃~50℃,因为在此温度范围内,可获 得全部细小的奥氏体晶粒,淬火后得到均匀细小的马氏体。
若加热温度过高, 则引起奥氏体晶粒粗大,使钢淬火后的性能变坏;若加热温度过低,则淬火组 织中尚有未溶铁素体,使钢淬火后的硬度不足。
共析钢和过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为 Ac1 以上 30℃~50℃,此时的组织为奥氏 体加渗碳体颗粒,淬火后获得细小马氏体和球状渗碳体,能保证钢淬火后得到 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如果加热温度超过 Accm,将导致渗碳体消失,奥氏体晶粒粗 化,淬火后得到粗大针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量增多,硬度和耐磨性降低,脆 性增大;如果淬火温度过低,可能得到非马氏体组织,则钢的硬度达不到要求。
8.回火的目的是什么?工件淬火后为什么要及时回火? 回火的目的是消除和减小内应力,稳定组织,调整性能,以获得较好的强 度和韧性配合。
淬火钢的组织主要由马氏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组成(有时还有未溶碳化物),其内部存在很大的内应力,脆性大,韧性低,一般不能直接使用,如不及时消除,将会引起工件的变形,甚至开裂。
9.叙述常见的三种回火方法所获得的室温组织、性能及其应用。
答:常见的三种回火方法所获得的室温组织、性能及其应用见下表回火工艺 室温组织性能应用低温回火 回火马氏体 高硬度和耐磨性,塑性和韧性 刃具、量具、滚动轴承低等中温回火 回火托氏体 硬度适中,弹性高弹性零件等高温回火 回火索氏体 硬度适中,塑性和韧性好轴、连杆、齿轮、螺栓等10.渗碳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渗碳后要进行淬火和低温回火?答:渗碳的目的是提高工件表层碳的质量分数并在其中形成一定的碳含量梯度。
渗碳后的工件,都要进行淬火和低温回火,为了使工件表面获得高的硬度(56~64HRC)、耐磨性和疲劳强度,而心部仍保持一定的强度和良好的韧性。
11.用低碳钢和中碳钢制造齿轮,为了使齿轮获得表面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其心部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各需采取怎样的热处理工艺?热处理后组织有何差别?答:对于低碳钢制造的齿轮,为了使齿轮获得表面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其心部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需采取渗碳→淬火→低温回火热处理工艺。
处理后的组织:表层是回火马氏体(高碳),心部是回火马氏体(低碳)。
对于中碳钢制造的齿轮,为了使齿轮获得表面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其心部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需采取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热处理工艺。
处理后的组织:表层是回火马氏体,心部是铁素体+珠光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