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776b33ccf01dc281e43af055.png)
1. 腹膜分壁腹膜和脏腹膜两部分 壁腹膜贴附于腹壁、横膈脏面和盆壁的内面; 脏层腹膜覆盖于内脏表面,成为它们的浆膜层。
脏层腹膜将内脏器官悬垂或固定于膈肌、腹后 壁或盆腔壁,形成网膜、肠系膜及韧带 腹膜腔是壁腹膜和脏腹膜之间的潜在间隙,腹 膜腔分为大、小腹腔两部分,即腹腔和网膜囊, 经由网膜孔相通。
3.)控制饮食期间必须保证静脉营养+抗生素供给,必 要时输血。
急性化脓腹性膜炎病人的护理
2.围手术期的护理 术后护理 4.)腹腔引流护理:妥善固定,保持其通畅有效
引流。注意记录引流物的性质和量,每日更换引 流袋。 如为“烟卷”条,换药时要注意每日换药时应同 方向转动并拔出少许,剪除过长的尾端后用别针 固定,一般在术后1~2天拔除。
急性化脓腹性膜炎病人的护理
急性化脓腹性膜炎病人的护理
(1). 壁层腹膜:贴附于腹壁的里面;受周围神经
支配,痛觉敏感,定位准确 ;前 腹壁受刺激引起反射性肌紧张是 诊断依据。
(2). 脏层腹膜:附于脏器表面,形成韧带、 系膜
和网膜;受内脏神经支配,痛觉 不敏感,定位差,但对膨胀、 牵 拉等刺激敏感,腹部钝痛,重刺 激 内脏反射,致心率减慢,血压, 肠麻痹。
3.肠间脓肿(可摸到肿块),由于肠间粘连,容 易出现粘连性肠梗阻。
心理因素:焦虑、恐惧。
急性化脓腹性膜炎病人的护理ຫໍສະໝຸດ 急性化脓腹性膜炎病人的护理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WBC,中性粒细胞 ; X片:肠胀气;膈下游离气体;多个液平面。 B超指导下腹腔穿刺抽液或腹腔灌洗:根据抽
出液的性质来判断病因,可帮助诊断: 抽出鲜血为实质性脏器破裂 溃疡穿孔时为胃内容物或黄色浑浊物无臭 胰淀粉酶升高,为急性胰腺炎 绞窄性肠梗阻为血性脓液,重臭
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d82d03f2e3f5727a4e9622d.png)
【解剖生理】
3.腹膜血供:
腹膜的动脉来自肋间动脉和腹主动脉 的分支;腹膜的静脉回流入门静脉和下 腔静脉,当二者受阻时,腹腔内积聚大 量的积液,发生腹水。
6
【解剖生理】
4.腹膜神经:
壁层腹膜:主要受体神经支配,痛觉定 位准确。 脏层腹膜:属植物神经系统,痛觉定位 较差,重度刺激时可引起心率变慢,血 压下降。
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解剖生理】
1.腹膜
壁腹膜 脏腑膜
2
【解剖生理】
壁层腹膜:贴附于腹壁、横膈脏面、 和盆壁内面。
脏层腹膜:覆盖于内脏表面、成为 它们的浆膜层。
脏腹膜—— 悬垂、固定内脏器官于膈 肌腹后壁或盆腔壁,形成网膜、肠系膜及 几个韧带。
3
【解剖生理】
大网膜—自横结肠下垂遮盖其下的器官
10
【分类】
1.按发病机制 继发性腹膜炎 原发性腹膜炎
2.按累及范围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局限性腹膜炎
11
【病因】
1.继发性腹膜炎的病因
腹腔内脏器穿孔、损伤破裂 腹腔内脏器缺血、渗出及炎症扩散 腹部手术中污染腹腔、胃肠道、胆管及 吻合口漏
12
【病因】
2.原发性腹膜炎的病因
较少见,腹腔内无原发病灶,细菌 经血行、泌尿道及女性生殖道等途径 播散到腹膜腔引起腹膜炎。
降和肠麻痹。
【解剖生理】
5.腹膜生理作用:
(1)润滑作用 (2)吸收、渗出作用 (3)防御作用 (4)修复作用
9
【定义】
化脓性腹膜炎是指发生于腹腔壁腹膜与 脏腹膜的炎症,可由细菌、化学性或物理性 因素引起。
急性腹膜炎是指继发性的化脓性腹膜炎, 常见的外科急腹症,由化脓性细菌包括需 氧菌和厌氧菌或两者混合引起的腹膜炎症, 累及整个腹膜腔时称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完整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d036736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08.png)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完整本文将介绍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完整,包括患者的评估、治疗和监护、术后护理、营养支持和心理支持等方面内容。
1.患者评估1.1了解病人的病史、既往病史、过敏情况、用药情况等。
1.2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腹部按压、叩诊等,以确定腹部疼痛的位置和性质。
1.3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培养,以评估患者的炎症程度和感染情况。
2.治疗和监护2.1给予静脉输液,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以维持患者的血容量和循环稳定。
2.2使用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药物,保持抗生素血浓度的稳定。
2.3给予疼痛控制,根据疼痛程度给予适量的镇痛药物,例如吗啡等。
3.术后护理3.1监测术后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3.2帮助病人改变体位,减少因手术而引起的不适和疼痛。
3.3观察手术切口的伤口愈合情况,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3.4促进早期活动,帮助病人尽快康复,预防并发症。
4.营养支持4.1给予病人足够的营养支持,在病人术前和术后给予适量的高蛋白饮食,以促进伤口愈合和增强免疫力。
4.2监测病人的摄入和消耗,根据需要调整饮食方案,以维持患者的营养平衡。
5.心理支持5.1与病人进行沟通,给予情感支持,减轻病人的焦虑和恐惧。
5.2教育病人和家属,告知病情、治疗方案和预后等,增加他们的理解和配合。
总结起来,对于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完整,包括患者评估、治疗和监护、术后护理、营养支持和心理支持等方面。
通过以上护理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促进病人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课件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451c5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9.png)
询问患者是否有发热、腹痛、恶 心、呕吐等症状,了解病情严重 程度。
体格检查
检查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体征,判断病情状况。
检查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了解患者全 身状况。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等实验室检查,了解患者内 环境状况。
进行腹部X线、B超、CT等影像学检查,了解腹部病变情况。
教会病人自监测病情的方法,如观察症状变化、记录体征等, 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与医生沟通。
THANKS
感谢观看
特点
发病急骤,病情严重,需要及时 诊断和治疗,否则可能导致休克 甚至死亡。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常见病因包括腹 腔内脏器穿孔、腹部外伤、腹腔手术、 腹腔感染等。
病理生理
炎症反应导致腹膜和腹壁的充血、水 肿、渗出,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同时 可能伴随腹腔内压力升高,导致呼吸、 循环障碍。
临床表现与诊断
促进家庭和社会支持
对病人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了解病 人的情绪、认知和行为特点。
鼓励病人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提 供社会支持,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
提供心理支持
根据病人的心理状况,提供适当的心 理支持,如倾听、安慰、鼓励等。
04 急性化脓性腹膜 炎病人的特殊护 理
腹腔引流护理
引流管护理
确保引流管固定良好,避免滑脱 或移位,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
免堵塞或折叠。
引流液观察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如有异常变化,应及时通知医生。
引流袋更换
定期更换引流袋,保持引流系统的 清洁和卫生,防止感染。
腹腔灌洗护理
灌洗液准备
根据医嘱准备灌洗液,确保灌洗 液的温度和成分符合要求。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护理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f8e802dc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d.png)
04
尿量监测:观察患者尿量变化,及时发现尿量异常
05
腹部症状观察
01
观察腹部疼痛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
02
观察腹部体征,如腹胀、压痛、反跳痛等
03
观察腹部皮肤颜色、温度、湿度等变化
04
观察腹部包块、肿块等异常情况
05
观察腹部体液渗出情况,如腹水、脓液等
06
观察腹部活动受限程度,如肠鸣音、肠蠕动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和紧张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心理护理
学会放松,通过听音乐、阅读、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
保持乐观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紧张和恐惧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家人、朋友保持沟通和交流
学会自我调节,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波动
4
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普及
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
术后护理
观察生命体征: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指标
01
预防感染: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敷料,避免感染
02
饮食指导: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促进伤口愈合
03
活动指导: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04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关心和支持,减轻焦虑和恐惧
02
抗生素使用原则:早期、足量、联合、个体化
03
抗生素使用剂量:根据病情和药物特点确定
04
抗生素使用疗程:根据病情和药物特点确定,一般7-14天
05
抗生素使用注意事项: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清除感染源,控制炎症扩散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2acbd7f2b7360b4c2f3f642e.png)
.
36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腹痛、腹胀:与腹膜炎炎症反应和刺激、 毒素吸收有关
体温过高:与腹膜炎毒素吸收有关 体液不足:与腹腔内大量渗出、高热或体
液丢失过多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禁食、感
染后分解代谢增强有关 潜在并发症:腹腔脓肿或切口感染
.
37
护理措施
1、减轻腹胀、腹痛,促进病人舒适 (1)体位
呕吐、肠麻痹、 肠内积气积液
毒素吸收
细胞外液减少
肺交换量减少
尿量减少
周围血管收缩
休克
心排出量减少 组织缺 氧
代酸
死亡
.
23
病 理 生理
腹膜炎 的转归
炎症吸收 或局限
炎症扩散
肠粘连
痊愈 腹腔脓肿
.
24
症状:
1.腹痛:最主要的症状,为持续性、剧 烈疼痛,原发病灶处最明显
2.恶心、呕吐 早期为反射性呕吐,后 期为麻痹性肠梗阻所致.
.
31
治疗
(一).手术治疗
1. 适应证
(1).凡继发性腹膜炎诊断成立立即手术. (2).诊断不明确的腹膜炎或经非手术治疗
观察8一12小时无效者.
.
32
2. 方法
(1).术前准备: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纠 正水电酸碱平衡失调 , 防治休克 , 抗感染 , 止痛,备皮,配血等。
(2).处理原发灶:如胃穿孔作胃大部切除或 穿孔修补术。
外漏或渗出 5)更换引流袋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6)下床活动时引流袋高度低于出口平面
.
49
拉杆把手
进气阀 重锤
出气阀 吸引管
吸引瓶
气箱式胃肠减压器
常用的胃肠减压器
排气口 吸引袋
急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急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96dc972aaea998fcd220e04.png)
第二十四章急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大纲】1.解剖生理概要(1)解剖(2)生理2.急性腹膜炎(1)分类(2)病因(3)病理生理(4)临床表现(5)辅助检查(6)治疗要点3.腹腔脓肿(膈下脓、盆腔脓肿、肠间脓肿)(1)病理病因(2)临床表现(3)治疗要点4.护理(1)术前护理(2)术后护理(3)健康教育第一节解剖生理概要(一)解剖1.壁层腹膜——贴附于腹壁、横膈脏面和盆壁内面;2.脏层腹膜——覆盖于内脏表面,成为其浆膜层。
【壁层腹膜】受体神经支配,对各种刺激敏感,痛觉定位准确。
腹前壁腹膜在炎症时,可引起局部疼痛、压痛及反射性腹肌紧张——诊断腹膜炎的主要临床依据。
【脏层腹膜】神经支配属于自主神经,对牵拉、胃肠腔内压力增高及炎症、压迫等刺激较为敏感,性质常为钝痛,定位较差,多集中于脐周腹中部;严重刺激——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和肠麻痹等。
【小结】壁层、脏层腹膜的区别(TANG)神经支配感受刺激痛觉临床表现壁层体神经对各种刺激敏感定位准确局部疼痛、压痛和反射性腹肌紧张——诊断腹膜炎的依据。
膈肌中心腹膜受刺激——肩部放射性疼痛或呃逆。
脏层自主神经对牵拉、胃肠腔内压力增加或炎症、压迫等较敏感钝痛,定位较差钝痛局限于脐周腹中部;重刺激——心率变慢、血压下降和肠麻痹。
怎么理解——【西游记】三盗芭蕉扇【腹膜腔】壁层和脏层腹膜之间的潜在腔隙——人体最大的体腔。
内有75~100ml黄色澄清液体,起润滑作用。
(二)生理双向半透性膜;能向腹腔内渗出少量液体,含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脱落的上皮细胞。
生理作用:1.吸收和渗出能吸收腹腔内的积液、血液、空气和毒素等。
特定情况下可作为给药途径。
急性炎症时,腹膜分泌大量的渗出液以稀释毒素和减少刺激。
2.润滑。
3.防御: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4.修复——“双刃剑”。
利——渗出液中的纤维蛋白沉积在病变周围,使炎症局限并修复受损组织;弊——形成腹腔内广泛的纤维性粘连如使肠管成角、扭曲或成团块,引起粘连性肠梗阻。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d0167233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7.png)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是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腹膜急性炎症,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更为多见。
主要病因为腹腔脏器穿孔引起的腹壁或内脏破裂,以急性阑尾炎坏疽穿孔最多见,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次之。
临床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体温升高、脉搏加速及感染中毒症状等。
辅助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等。
处理原则包括积极处理原发病灶、消除病因、控制炎症、清理或引流腹腔渗液,脓肿形成者给予脓腔引流。
【护理评估】(一)术前评估1.健康史(1)个人情况:病人的性别、年龄、职业及文化程度等;(2)既往史:既往有无慢性阑尾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腹部手术、外伤,泌尿道感染,营养不良或其他导致抵抗力下降的情况。
2.身体状况(1)腹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程度、范围及伴随症状;(2)有无恶心、呕吐,呕吐持续时间、呕吐物性状;(3)有无腹膜刺激征;(4)有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移动性浊音;(5)有无寒战、高热、脉速、呼吸浅快、血压下降、面色苍白、肢端发凉、神志恍惚或不清等重度缺水、代谢性酸中毒及感染性休克表现;(6)血常规、腹部X线、B超、CT、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等检查有无异常。
3.心理社会状况(1)病人对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认知程度;(2)病人是否担心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预后;(3)家属对病人的关心程度及经济承受能力。
(二)术后评估1.麻醉方式、手术类型,术中出血、补液、输血情况;2.原发病变类型;3.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尿量、营养状况及皮肤情况;4.引流情况,包括腹腔引流管的位置,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5.伤口敷料及切口愈合情况;6.有无切口感染、盆腔脓肿、膈下脓肿等并发症发生。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急性疼痛与壁腹膜受炎症刺激有关。
2.体温过高与腹膜炎毒素吸收有关。
3.体液不足与腹腔内大量渗出、高热或体液丢失过多有关。
4.潜在并发症:切口感染、盆腔脓肿、膈下脓肿。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d80a55c48d7c1c709a1451b.png)
第十四章 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护理措施
5.控制感染:继发性腹膜炎多为混合性感染,根据细菌培 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
6.对症护理: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已确诊的病人, 可用哌替啶类止痛剂,减轻病人的痛苦与恐惧。诊断不 明或病情观察期间,暂不用止痛药物,以免掩盖病情。
7.心理护理:做好解释安慰工作,使病人配合治疗和护理。
护理措施
(二)术后的护理: 1.病情观察: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定时监测生
命体征。经常巡视、倾听病人主诉,观察腹部体征的变 化,了解有无膈下或盆腔脓肿的表现,若发现异常,及 时通知医师,配合处理。对于危重病人,尤其注意其循 环、呼吸、肾功能的监测和维护。
护理措施
2.体位:病人回病室后,给予平卧位。全麻未清醒者头偏 向一侧,注意观察有无呕吐,保持呼吸道通畅。全麻清 醒或硬膜外麻醉病人平卧6h,血压、脉搏平稳后改为半 卧位,并鼓励病人翻身、床上活动,预防肠粘连。
【病因及发病机制】
壁的坏死穿孔常造成极 为严重的胆汁性腹膜 炎;术后胃肠道、胆 管、胰腺吻合口渗漏 及外伤造成的肠管、 膀胱破裂等,均可很 快形成腹膜炎。
【病因及发病机制】
2.腹内脏器缺血及炎症扩散:见于绞窄性疝、绞窄性肠梗 阻,以及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时含有细菌的渗出液 在腹腔内扩散引起腹膜炎。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继发性腹膜炎的主要致病菌是胃肠道内的常驻菌群,其 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多见,其次为厌氧拟杆菌、链球菌等; 大多为混合性感染。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护理全版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护理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40cd22c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4.png)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护理全版1.安排合适的病房:将患者安置在单人病房,或与其他腹部感染患者隔离。
确保房间内有良好的通风。
2.严格执行手卫生:所有接触患者及其周围环境的护理人员都必须严格执行手卫生措施,包括洗手和使用消毒洗手液。
这有助于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定期监测体温: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每隔一段时间测量一次体温。
立即报告高热或低热情况。
4.监测血压和心率:每天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
报告任何异常的变化。
5.留意疼痛:注意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并记录每次疼痛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配合医生进行疼痛评估,并根据需要提供适当的镇痛药物。
6.监测呼吸:对患者的呼吸进行监测,包括呼吸频率和每分钟呼吸量。
报告任何异常的呼吸变化。
7.提供适宜的饮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提供适宜的饮食。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和油腻食物。
8.维持水平卧位:患者需要保持平卧位,以减轻腹腔内压力和减少炎症扩散的风险。
9.禁止患者进食:在出现急性腹膜炎症状的早期阶段,患者需要禁食,以免刺激腹腔内的感染部位。
10.定期更换体位:为了预防压疮和靠垫部位的感染,定期更换患者的体位,并使用适当的护理垫。
11.给予抗生素治疗: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给予患者合适的抗生素治疗,以控制感染,避免并发症。
12.监测尿液排出:监测患者的尿液排出量和颜色,排尿异常可能是肾功能损害的标志。
报告任何排尿异常。
13.检查和清洁引流管:定期检查和清洁患者体内的引流管,以确保通畅并预防感染。
14.防止静脉血栓形成:按照医生的建议给予患者适当的抗凝治疗,使用压力袜或进行体位转换,以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15.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慰。
解答他们可能有的疑问和顾虑。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是一种严重疾病,对护理人员要求严格。
必须保证全面持续的监测和护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恢复。
以上给出的护理措施仅为参考,并不代表所有患者都适用。
在护理过程中,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和实施。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7a357c4b647d27284a735124.png)
16
学习内容
辅助检查
• 腹腔诊断性穿刺 • 穿刺液的性质判断病因
➢ 草绿色透明---结核 ➢ 黄色 浑浊含胆汁 食物残渣---上消化道穿孔 ➢ 血性 淀粉酶高---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 脓性略臭---急性阑尾炎 ➢ 脓性恶臭---绞窄性肠梗阻 ➢ 不凝血---腹腔实质脏器破裂出血
腹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腹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4
学习内容
生理功能
• 分泌功能—每日约分泌150ml液体润滑内脏,当受刺激时 分泌增多.
• 吸收功能—有强大的吸收作用可吸收积液、血液、空气, 上腹大于下腹。
• 防御功能—渗出液中含大量吞噬细胞吞噬侵入的细菌异物。 • 修复功能—当腹膜受损时,纤维蛋白渗出沉积形成粘连,
防止感染扩散并修复受损组织,但广泛粘连易引起肠梗阻。
当引流量减少、引流液颜色澄清、病人体温及白 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可考虑拔管。 6、切口护理 观察切口敷料是否干燥,有渗血、渗液时 及时更换敷料;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早发现切口感染 的征象。
腹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25
• 思考:1.如果你是急诊科护士,应考虑危及病人生命的原因是什 么?
•
2.该病人急需哪些检查?
3
学习内容
腹膜的解剖特点 • 腹膜是一层相互连续的很薄的浆膜.分脏层
腹膜和壁层腹膜。
• 脏腹膜覆盖内脏表面,受内脏神经(植物N) 支配.对疼痛不敏感定位差,对牵拉膨胀敏 感。
• 壁腹膜覆盖于腹壁盆腔内面,受躯体神经 (周围N)支配,对疼痛敏感定位准确。
腹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13
学习内容
体格检查
• 一般情况
➢急性病容、屈曲体位 ➢发热、脉搏增快 ➢感染中毒表现:高热、呼吸浅快、大汗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df17e6c46c175f0e7dd1376a.png)
1. 继发性腹膜炎的病史调查
主要了解腹腔内脏器感染、穿孔、腹部损伤和 腹部手术史。
如有溃疡病史者或饱食后突发上腹剧痛可考虑 溃疡病穿孔;酗酒或饱食后发生上腹痛,有急 性胰腺炎可能;吃油腻食物后诱发右上腹绞痛 应考虑胆囊炎、胆石症;腹腔手术时,若手术 操作不严,或手术后吻合口渗漏都可引起腹膜 炎。还要注意阑尾炎、胆道感染、胰腺炎等多 次发作病史。
动,病情许可时下床活动,以促进胃肠功 能恢复,预防肠粘连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成。
2. 胃肠减压与饮食
术后继续禁饮食、胃肠减压。待肠蠕动恢复, 肛门排气后拔除胃肠减压管,可进流质饮食, 少量多餐。如无腹胀、腹痛、呕吐等不适, 逐渐改半流质饮食或普食。如行胃肠吻合者, 进食时间酌情推迟。
3. 补液、营养支持
2. 体位 在一般情况良好或病情允许条件下,宜取 半卧位。半卧位有助改善呼吸和循环功能;有利于 腹腔炎症局限向盆腔;减轻疼痛。
3. 饮食管理 根据病情做好饮食管理。病人入院 后暂禁饮食,对诊断不明或病情较重者必须严格 禁饮食。
4. 胃肠减压 据病情的需要或医嘱来决定是否施 行胃肠减压。但胃肠道穿孔或破裂以及急性肠梗 阻者,必须行胃肠减压,以减少消化液自穿孔部 位漏出,或减轻胃肠道积气、积液,改善胃肠道 血供,缓解腹胀。
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直肠指检:直肠前窝饱满及触痛,表示盆腔已有感染 或形成盆腔脓肿。
5. 常见并发症
(1)腹腔脓肿:急性腹膜炎局限后,脓液 未能被吸收,积存于膈下、盆腔、肠间等 部位,被大网膜、肠管、肠系膜、腹壁和 其他脏器粘连包裹,形成腹腔脓肿。
(2)粘连性肠梗阻:腹膜炎治愈后,腹腔 内多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粘连。若出现暴饮 暴食或过度剧烈活动等诱因,容易使肠管 扭曲或形成锐角,发生粘连性肠梗阻。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b8b8f1f10b4c2e3f5627636b.png)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摘要】总结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措施。
观察病情的动态变化、作好术前准备、书写记录等护理措施;加强腹腔引流管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协助诊断、对于已经明显局限化,直肠前壁有波动感的脓肿,应做好经直肠引流准备,协助医师行经直肠引流等护理措施。
【关键词】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护理急性腹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可由细菌、化学、物理损伤引起。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是指由化脓性细菌,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或两者混合所引起的急性腹膜腔感染。
按发病机制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按累及范围可分为弥漫性和局限性两类,局限性常形成腹腔脓肿。
一、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最小的是8岁,最大年龄56岁,平均年龄37.8岁。
其中住院患者50例。
二、临床表现腹痛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疼痛一般都很剧烈,呈持续性,难以忍受。
深呼吸、咳嗽、转动体位时疼痛加剧,故病人多不愿改变体位。
疼痛先从原发病灶部位开始,随着扩散而延及全腹。
恶心、呕吐腹膜受刺激,可引起反射性恶心、呕吐,呕吐物多分为胃内容物,发生麻痹肠梗阻时可呕吐出胆汁,甚至粪样内容物。
体温、脉搏其变化与炎症的轻重有关。
随着炎症的加重,体温逐渐升高,脉搏渐加快。
原发病灶如为炎症性,多在发生腹膜炎之前体温已升高,发生腹膜炎后更加增高。
脉搏多加快,如脉搏加快体温反而下降,这是病情恶化的征象之一。
感染中毒症状可出现高热、脉速、呼吸浅快、大汗、口干等中毒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严重脱水、低血容量、代谢性酸中毒、休克等全身衰竭表现。
腹部体征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
腹胀加重多标志病情恶化。
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是腹膜炎的标志性体征,称腹膜刺激征,尤以原发病灶所在处最明显。
胃肠、胆囊穿孔引起的腹肌紧张可呈“木板样”强直,而幼儿、老人、肥胖、晚期妊娠病人腹肌紧张多不明显,易被忽视。
另外空腔脏器穿孔可有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腹腔积液多时可出现移动性浊音;肠鸣减弱甚至消失;直肠指检发现直肠前窝饱满及触痛,表明有盆腔脓肿。
第二十四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第二十四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aa941d54bceb19e8b9f6ba11.png)
护理措施
(二)术后护理 5、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和体液平衡 6、营养支持治疗 7、合理使用抗生素
护理措施
(二)术后护理 8、腹腔引流护理 1)标识清楚。 2)妥善固定引流管,不要受压或扭曲,保持引流通畅,有效。 3)准确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状。 4)拔管。
当病人体温及血细胞计数恢复正常,腹部症状体征缓解,引流液量 明显减少(<10ml/d),色清。
膈下脓肿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发热,脉搏增快,舌苔厚腻,乏力、消瘦、厌食等。 局部症状:持续性钝痛,呃逆等表现。 血常规检查:WBC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X线:可见患侧膈肌抬高,肋膈角模糊或胸腔积液。 B超:简单可靠的诊断方法
膈下脓肿
治疗原则 膈下脓肿较小时:穿刺吸脓 较大的脓肿:手术治疗 应用抗生素 输液、输血支持疗法
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 观察有无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休克的表现; 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 定时观察腹部症状和体征变化; 动态观察血常规及生化等有关检查结果; 观察有无腹腔脓肿形成。
护理措施
(一)非手术治疗护理/术前护理 5、心理护理 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理及情绪变化,关心、体贴病人,有针对性地对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消除或减轻病人焦虑情绪。
(二)术后护理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二)术后护理 9、伤口护理 预防伤口污染或感染。观察切口敷料是否干燥,有渗血或渗液应及时更换;观察切口 愈合情况,及早发现切口感染征象。加用腹带,以使病人舒适及防止伤口裂开。
健康教育
①向病人提供疾病的护理治疗知识。 ②有消化系统疾病者及时治疗。 ③指导病人早期进行适当活动,防止肠粘连。 ④进食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避免进食过凉、过硬及辛辣食物,以防止在肠粘连的基础上诱发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7b3ccb0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1f.png)
根据病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可 分为原发性腹膜炎和继发性腹膜 炎。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原发性腹膜炎通常由细菌进入腹腔引起,而继发性腹膜炎则通常由腹腔内器官 炎症、穿孔、外伤等引起。
病理生理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发生时,细菌会释放毒素和炎症因子,导致腹膜炎症和腹水 形成。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
体格检查评估
生命体征
监测病人的体温、心率、 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以及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 。
腹部体征
观察病人的腹部是否饱满 、有无压痛、反跳痛、肌 紧张等体征,以及这些体 征的部位和程度。
全身状况
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皮 肤湿度和颜色等全身状况 ,以及这些状况的变化趋 势。
实验室检查评估
血常规检查
饮食与营养指导
根据病人的病情和饮食习惯,制 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指导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热量、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体质
。
劝导病人戒烟、戒酒,以利于身 体的恢复。
活动与休息指导
根据病人的病情,指导其进行适当的活动或休息。 劝导病人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在医生的指导下,指导病人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
了解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 例等指标是否升高,以判断感染
情况。
腹腔穿刺检查
通过腹腔穿刺获取腹水样本,以检 测其中的白细胞计数、细菌培养等 指标,以明确诊断和判断感染类型 。
其他实验室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其他相关的实验 室检查,如血生化检查、肝肾功能 检查等,以了解病人的全身状况和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疼痛护理
给予术后镇痛措施,减轻病人 疼痛。
活动与饮食
协助病人进行早期活动,逐渐 恢复饮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表现
1.腹痛 是最主要症状,特点为持续性
剧烈疼痛,难以忍受。疼痛始于原 发病灶部位,随炎症扩散波及全腹 。深呼吸,咳嗽,转动体位时疼痛 加重。
临床表现
2.恶心、呕吐
早期为腹膜受刺激引起的反射 性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 发生麻痹性肠梗阻时呕吐物常含 黄绿色胆汁,甚至呈棕褐色粪样 肠内容物。
4)拔管。
护理措施
(二)术后护理
护理措施
(二)术后护理
9、伤口护理
预防伤口污染或感染。观察切口敷料 是否干燥,有渗血或渗液应及时更换; 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早发现切口感染 征象。加用腹带,以使病人舒适及防止 伤口裂开。
健康教育
①向病人提供疾病的护理治疗知识。 ②有消化系统疾病者及时治疗。 ③指导病人早期进行适当活动,防止肠粘连。 ④进食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避免进食过凉、过
护理措施
(二)术后护理 5、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和体液平衡 6、营养支持治疗 7、合理使用抗生素
护理措施
(二)术后护理
8、腹腔引流护理
1)标识清楚。
当2)病妥人善体温固及定血引细流胞管计,数不恢复要正受常压,或扭曲, 保腹减少部持(症引状<流1体0m通征l/畅缓d),解,有,色引效清流。。液量明显 3)准确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 性状。
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 观察有无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休 克的表现; 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 定时观察腹部症状和体征变化;
护理措施
(一)非手术治疗护理/术前护理 5、心理护理 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理及情绪变化,
关心、体贴病人,有针对性地对病人 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或减轻病 人焦虑情绪。
护理措施
3.心理社会状况
护理评估-术后
1.麻醉方式 2.手术类型 3.切口情况 4.引流管情况 5.生命体征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诊断明确者可给予药物止痛, 对诊断不明仍需观察或治疗方案未确定的病人,
禁用吗啡,哌替啶等镇痛剂,以免掩盖病情。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一)非手术治疗护理/术前护理 4、病情观察
动减弱 或消失
触诊:压痛、反跳痛、腹肌紧
临床表现
5.体征 叩诊:鼓音、可有肝浊音界缩
小或消 失或移动性浊音阳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听诊:肠麻痹致肠鸣音减弱或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及中 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血生化检查有水,电解质及酸 碱平衡紊乱的表现。
辅助检查
2.影像学检查 腹部X线检查可见肠胀气或多个
临床表现
3.体温、脉搏的变化 与炎症轻重有关 多数患者体温升高,年老体弱者可不升
高 体温升高伴脉搏增快 如脉搏增快体温降低预示感染加重
临床表现
4.感染中毒症状
病人多出现高热、脉快、呼吸 浅快、大汗、口干,常伴等渗性 缺水,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 毒。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征象。
临床表现
5.体征 视诊:腹胀明显,腹式呼吸运
病理
局部反应:
胃肠内容物 或致病菌
充血 水肿
大量渗液+巨 噬细胞、中性 粒细胞、坏死 组织、细菌、 纤维蛋白
脓液
病理
全身反应: 急性腹膜炎
腹膜水肿渗出 呕吐,肠内积液
毒素吸收
细胞外液减少
肺交换量降低
尿量减少 周围血管收缩
心排出量降低
组织缺氧
休克
代谢性酸中毒
死亡
转归
取决因素: 全身与腹膜局部的防御能力 污染细菌的性质、数量、时间 转归情况: 炎症恶化 炎症局限和消散 治愈后粘连 ,肠梗阻形成
液气平面的肠麻痹征象,胃肠穿孔 时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B超检查,检查对腹腔内实质性脏 器病变有诊断价值,并能明确脓肿 位置及大小。
辅助检查
3.诊断性穿刺
准确率较高, 在脐与髂前上棘 连线的中外1/3交 界处或经脐水平 线与腋前线交界
处理原则
处理原则
处理原则
处理原则
处理原则
手术方式为剖腹探查术,手术原则是正 确处理原发病灶;彻底清理腹腔,吸净 脓液;必要时安置腹腔引流。 ① 胃十二指肠穿孔:<12h,胃大部切除 术 ② 胃十二指肠穿孔:时间长,污染重, 穿孔修补术 ③ 坏疽的阑尾及胆囊应切除
(2)腹腔内脏器炎症扩散:见于急性化脓性 阑尾炎,急性胰腺炎、绞窄性肠梗阻、女性 生殖器官化脓性感染等扩散而引起腹腔炎。
(3)腹腔手术污染:如胃肠吻合口瘘,腹部 手术时腹腔污染。
病因及发病机制
2.原发性腹膜炎
临床上少见,是指腹腔内无原 发性病灶,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 球菌、肺炎双球菌或大肠杆菌。 细菌经血液循环,淋巴循环,泌
(二)术后护理 1、体位:平卧 半卧位 2、禁饮食、胃肠减压:禁食 流质
半流质饮食 普食。 3、活动:鼓励病人及早翻身或下床 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预防肠 粘连及下肢静脉
护理措施
(二)术后护理 4、病情观察
①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②注意腹部症状和体征。 ③观察手术伤口、腹腔引流的情况 。 ④注意手术后有无腹腔内出血、伤
护理评估-术前
(一)健康史 1、询问既往有无消化系统、腹腔内
器官疾病病史, 2、腹部手术史; 3、了解有无不良生活习惯; 4、近期有无腹部外伤史; 5、发病前有无饱食,剧烈运动等诱
护理评估-术前
(二)身体状况
1.腹部症状及体征:腹痛;恶心、呕 吐; 腹部体征
2.全身情况:感染中毒症状;休克 表现;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表现
第二十四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 的护理
解剖概要
解剖概要
生理概要
腹膜的生理作用
腹膜炎的概念
是发生于腹膜腔壁腹膜和脏腹膜的 炎症,可有细菌感染、化学(如胃液、 胆汁、血液)或物理损伤引起。
有炎症!
腹膜炎的分类
按临床过程
急性 亚急性 慢性
细菌性 按病因
非细菌性
按发病机制
原发性 继发性
按累及范围
弥漫性 局限性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病因及发病机制
1.继发性腹膜炎
是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中最常见 的一种,占98%。继发性腹膜炎 的主要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其 次为厌氧杆菌和链球菌等,大多
病因及发病机制
(1)腹腔内脏器穿孔或破裂:常见于胃、十 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内脏破裂,急性阑尾 炎穿孔或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穿孔等。
转归
病变较重
1、体液平衡失调:水电解质紊乱, 低血 容量性休克
2、感染性休克—吸收腹腔液时,细菌和 毒素吸收入血引起感染性休克.如不及 时处理可导致病人死亡.
3、肠麻痹引起肠管高度膨胀压迫膈肌, 影响心肺功能,加重休克.
转归
病变较轻者 病灶被网膜包裹、炎症局限形成
腹腔脓肿或局限性腹膜炎;其 他可有粘连性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