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最小值问题由一模试卷上的一道题想到的
折线最值问题
折线最值问题
1、在直线l 上找一点P 使得PA PB +最小(最小值为A B ¢)
此时A
P B 构成光路
2、在直线上l 找一点P 使得PA PB -最大(最大值为AB )
3、在直线l 上找一点P 使得PA PB +最小(最小值为AB )
4、在直线l 上找一点P 使得PA PB -最大(最大值为A B ¢)
5、1l 上找点M ,2l 上找点N ,使A M N 的周长最小(最小为12A A )
6、1l 上找点M ,2l 上找点N ,使AM MN NB ++最小 (最小为11A B )
7、单桥问题
一条宽为d 的河流两岸有A 、B 两点,修一座垂直于河两岸的桥MN ,使A M M N N B ++最短
(最短为11AB B B +)(提示1BB MN =)
8、如图A 、D 分别固定在直线12,l l 上, 在1l 上取点C ,在2l 上取点B ,使得
AB BC CD ++最小(最小为11A D )
9、走一段(平移)
CD a =(定长),在l 上求CD 使得AC CD DB ++最短(最短为2A B a +)
10、双桥问题(平移)
修两座桥1122,M N M N 使A 、B 的距离最短(即11112222AM M N N M M N N B ++++) (最小为1112A B d d ++)。
专题01 勾股定理中的最短路径问题与翻折问题(五大题型)(原卷版)
专题01 勾股定理中的最短路径问题与翻折问题(五大题型)【题型1 与长方形有关的最短路径问题】【题型2 与圆柱有关的最短路径问题】【题型3 与台阶有关的最短路径问题】【题型4将军饮马与最短路径问题】【题型5几何图形中翻折、旋转问题】【方法技巧】长方体最短路径基本模型如下:几何体中最短路径基本模型如下:基本思路:将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确定最短路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题型1 与长方体有关的最短路径问题】【典例1】(2023•丹江口市模拟)如图,地面上有一个长方体盒子,一只蚂蚁在这个长方体盒子的顶点A处,盒子的顶点C′处有一小块糖粒,蚂蚁要沿着这个盒子的表面A处爬到C′处吃这块糖粒,已知盒子的长和宽为均为20cm,高为30cm,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为( )cm.A.10B.50C.10D.70【变式1-1】(2022秋•新都区期末)一个长方体盒子的长、宽、高分别为15cm,10cm,20cm,点B离点C的距离是5cm,一只蚂蚁想从盒底的点A沿盒的表面爬到点B,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A.10cm B.25cm C.5cm D.5cm【变式1-2】(2023春•光泽县期中)如图,长方体的长为15,宽为10,高为20,点B离点C的距离为5,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爬到点B,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A.5B.25C.D.35【变式1-3】(2023春•灵丘县月考)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3cm,已知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为1cm,一只蚂蚁沿着正方体的表面从点A爬到点C,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为( )A.B.5cm C.4cm D.【变式1-4】(2022秋•莲湖区期末)如图,正方体盒子的棱长为2,M为EH的中点,现有一只蚂蚁位于点B处,它想沿正方体的表面爬行到点M处获取食物,则蚂蚁需爬行的最短路程为( )A.B.C.D.【变式1-5】(2022秋•汝阳县期末)如图,在长为3,宽为2,高为1的长方体中,一只蚂蚁从顶点A出发沿着长方体的表面爬行到顶点B,那么它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A.B.C.D.【变式1-7】(2022秋•平昌县期末)如图是一个长方体盒子,其长,宽、高分别为4,2,9,用一根细线绕侧面绑在点A,B处,不计线头,细线的最短长度为( )A.12B.15C.18D.21【变式1-8】(2023•陇县三模)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2厘米和4厘米,高为5厘米.若一只蚂蚁从P点开始经过4个侧面爬行一圈到达Q点,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为( )厘米.A.8B.10C.12D.13【变式1-10】(2022春•五华区期末)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2cm,点B为一条棱的中点.蚂蚁在正方体表面爬行,从点A爬到点B的最短路程是( )A.cm B.4cm C.cm D.5cm【题型2 与圆柱有关的最短路径问题】【典例2】(2023春•防城区期中)如图,一圆柱高BC=12πcm,底面周长是16πcm,P为BC的中点,一只蚂蚁从点A沿圆柱外壁爬到点P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A.12πcm B.11πcm C.10πcm D.9πcm【变式2-1】(2023春•德州期中)如图,圆柱形玻璃容器高18cm,底面圆的周长为48cm,在外侧底部点A处有一蜘蛛,与蜘蛛相对的圆柱形容器的上口外侧顶端的点B处有一只苍蝇,则蜘蛛捕获苍蝇所走的最短路线长度( )A.52cm B.30cm C.D.60cm【变式2-2】(2023春•夏津县期中)葛藤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为获得更多的雨露和阳光,其茎蔓常绕着附近的树干沿最短路线盘旋而上.如果把树干看成圆柱体,它的底面周长是50cm,当一段葛藤绕树干盘旋2圈升高为2.4m 时,这段葛藤的长是( )m.A.3B.2.6C.2.8D.2.5【变式2-3】(2023春•东港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为36,高AB=5,P点位于圆周顶面处,小虫在圆柱侧面爬行,从A点爬到P点,然后再爬回C点,则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程为( )A.26B.13+C.13D.2【变式2-4】(2023春•富顺县校级月考)如图,一个底面圆周长为24cm,高为9cm的圆柱体,一只蚂蚁从距离上边缘4cm的点A沿侧面爬行到相对的底面上的点B所经过的最短路线长为( )A.cm B.15cm C.14cm D.13cm【变式3-5】(2022秋•蒲城县期末)今年9月23日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小彬用3D打印机制作了一个底面周长为20cm,高为20cm的圆柱粮仓模型.如图BC是底面直径,AB是高.现要在此模型的侧面贴一圈彩色装饰带,使装饰带经过A,C两点(接头不计),则装饰带的长度最短为( )A.20πcm B.40πcm C.D.【变式2-6】(2023春•宣化区期中)如图,圆柱底面半径为,高为18cm,点A、B分别是圆柱两底面圆周上的点,且点B在点A的正上方,用一根棉线从A点顺着圆柱侧面绕3圈到B点,则这根棉线的长度最短为( )A.21cm B.24cm C.30cm D.32cm【变式2-7】(2023春•随县期末)如图是学校艺术馆中的柱子,高4.5m.为迎接艺术节的到来,工作人员用一条花带从柱底向柱顶均匀地缠绕3圈,一直缠到起点的正上方为止.若柱子的底面周长是2m,则这条花带至少需要 m.【题型3 与台阶有关的最短路径问题】【典例3】(2023春•连山区期末)如图是楼梯的一部分,若AD=2,BE=1,AE=3,一只蚂蚁在A处发现C处有一块糖,则这只蚂蚁吃到糖所走的最短路程为( )A.B.3C.D.2【变式3-1】(2022春•郾城区期末)如图,台阶阶梯每一层高20cm,宽30cm,长50cm,一只蚂蚁从A点爬到B点,最短路程是( )cm.A.10B.50C.120D.130【变式3-2】(2023春•西塞山区期中)如图,在一个长为20m,宽为16m的矩形草地上放着一根长方体木块,已知该木块的较长边和场地宽AD平行,横截面是边长为2m的正方形,一只蚂蚁从点A处爬过木块到达点C处需要走的最短路程是 m.【变式3-3】(2022秋•叙州区期末)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高分别是4米、0.7米、0.3米,A、B是这个台阶上两个相对的顶点,A 点处有一只蚂蚁,它想到B点去吃可口的食物,则蚂蚁沿台阶面爬行到B点最短路程是 米.【题型4将军饮马与最短路径问题】【典例4】(2022秋•辉县市校级期末)如图,圆柱形玻璃杯,高为12cm,底面周长为18cm.在杯内离杯底4cm的点C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离杯上沿4cm与蜂蜜相对的点A处,则蚂蚁到达蜂蜜的最短距离为( )cm.A.15B.C.12D.18【变式4-1】(2022春•吴江区期末)如图,透明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厚度忽略不计)的高为12cm,底面周长为10cm,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3cm的点B 处有一饭粒,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容器外壁,且离容器上沿3cm的点A处,则该蚂蚁要吃到饭粒需爬行的最短路径长是( )A.13cm B.3cm C.cm D.2cm【变式4-2】(2023春•临潼区期末)如图,桌上有一个圆柱形玻璃杯(无盖),高6厘米,底面周长16厘米,在杯口内壁离杯口1.5厘米的A处有一滴蜜糖,在玻璃杯的内壁,A的相对方向有一小虫P,小虫离杯底的垂直距离为1.5厘米,小虫爬到蜜糖处的最短距离是 厘米.【变式4-3】(2022秋•牡丹区月考)如图是一个供滑板爱好者使用的U型池,该U型池可以看作是一个长方体去掉一个“半圆柱”而成,中间可供滑行的部分的截面是半径为2.5m的半圆,其边缘AB=CD=20m.小明要在AB上选取一点E,能够使他从点D滑到点E再滑到点C的滑行距离最短,则他滑行的最短距离约为( )(π取3)m.A.30B.28C.25D.22【变式4-4】(2022秋•雁峰区校级期末)如图,圆柱形玻璃杯高为11cm,底面周长为30cm,在杯内壁离杯底5cm的点B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离杯上沿2cm与蜂蜜相对的点A处,则蚂蚁从外壁A处到内壁B 处的爬行最短路线长为(杯壁厚度不计)( )A.12cm B.17cm C.20cm D.25cm【变式4-5】(2022秋•郫都区期末)如图,圆柱形玻璃杯高为22cm,底面周长为30cm,在杯内壁离杯上沿3cm的点B处粘有一粒面包渣,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离杯底5cm与面包渣相对的点A处,则蚂蚁从外壁A处到内壁B处的最短距离为 cm(杯壁厚度不计).【题型5几何图形中翻折、旋转问题】【典例5】(2022秋•大东区校级期末)如图,已知矩形ABCD沿着直线BD折叠,使点C落在C′处,BC′交AD于E,AD=8,AB=4,则DE的长为( )A.3B.4C.5D.6【变式5-1】(2022春•安乡县期中)如图,在△ABC中,∠ACB=90°,AC=12,BC=10,点D为BC的中点,点E为AC边上一动点,连接DE.将△CDE沿DE折叠,点C的对应点为点C'.若△AEC'为直角三角形,则AE的长为 .【变式5-2】(2023春•长沙期末)如图,矩形ABCD中,AB=8,BC=4,将矩形沿AC折叠,点D落在点D′处,则重叠部分△AFC的面积为 .【变式5-3】(2022秋•绥德县期中)如图所示,折叠长方形一边AD,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BC=10厘米,AB=8厘米.(1)求BF与FC的长.(2)求EC的长.【变式5-4】(2020秋•海宁市期中)如图,Rt△ABC中,∠C=90°,AC=3,BC=4,D为BC上一点,将△ABD沿AD折叠至△AB′D,AB′交线段CD 于点E.当△B′DE是直角三角形时,点D到AB的距离等于 .【变式5-5】(2020•浙江自主招生)将一直径为25cm的圆形纸片(如图①)剪成如图②所示形状的纸片,再将纸片沿虚线折叠得到正方体形状的纸盒(如图③),则这样的纸盒体积最大为 cm3.【变式5-6】(2022秋•和平区期中)一长方体容器(如图1),长、宽均为2,高为8,里面盛有水,水面高为5,若沿底面一棱进行旋转倾斜,倾斜后的长方体容器的主视图如图2所示,若倾斜容器使水恰好倒出容器,则CD = .【变式5-7】(2022春•温州期末)图1是一款平衡荡板器材,示意图如图2,A,D为支架顶点,支撑点B,C,E,F在水平地面同一直线上,G,H为荡板上固定的点,GH∥BF,测量得AG=GH=DH,Q为DF上一点且离地面1m,旋转过程中,AG始终与DH保持平行.如图3,当旋转至A,Q,H在同一直线上时,连结G′Q,测得G′Q=1.6m,∠DQG′=90°,此时荡板G′H′距离地面0.6m,则点D离地面的距离为 m.【变式5-8】(2022•公安县模拟)某厂家设计一种双层长方体垃圾桶,AB=84cm,BC=30cm,CP=36cm,侧面如图1所示,EF为隔板,等分上下两层.下方内桶BCFG绕底部轴(CP)旋转打开,如图2,将其打开后点G卡在隔板上,此时可完全放入下方内桶的球体的最大直径为25.2cm,求BG的长度为 cm.。
从一道模考试题探究绝对值三角不等式在“折线距离”最小值问题中的应用
从一道模考试题探究绝对值三角不等式在“折线距离”最小值问题中的应用本文意在对一道模考试题的分析,另辟蹊径,从最常规的绝对值不等式的应用出发,探究一类“折线距离”最小值问题的通用解法,并迁移到高考类题,呈现问题的本质。
1. 问题呈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定义d(P,Q)=x1-x2+y1-y2为两点P(x1,y1),Q(x2,y2)之间的“折线距离”,则坐标原点O与直线2x-y-2=0上任意一点M的“折线距离”的最小值是________。
2. 解法探究视角1:从转化为分段函数最小值角度入手:设M(x,y),且2x-y-2=0,依题意知d(O,M)=x+y=x+2x -2=3x-2,x≥2-x,0<x<-3x,x≤0,至此,很容易求得当x=时,d(O,M)min=。
视角2:从绝对值三角不等式角度入手:由d(O,M)=x+y=x+2x-2≥x +x-≥x(x-)=,其中等号成立的条件是x=。
显然视角2的解法更简洁,而且具有一般性,我们再看下列两个变式问题。
问题变式1:已知直线l2:2x-y-=0,直线l2:2x-y-3=0,P,Q分别为直线l1和l2上任意两点,则P,Q两点之间的“折线距离”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
答案:问题变式2:已知圆O:x2+y2=1,直线l:2x-y-2=0,P,Q分别为圆O和直线l上任意两点,则P,Q两点之间的“折线距离”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
答案:此时如果从视角1来思考,由于是两个动点,不免有点不知如何下手的感觉,为了探究此类问题一般性质及结论,分别把问题1、变式1、变式2进行一般化。
3. 因势利导探一般问题(1)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各点“折线距离”的最小值。
结论1:已知l:Ax+By+C=0(A2+B2≠0),P(x0,y0)为定点,且P?l,则P到直线l上任意一点Q的“折线距离”d(P,Q)min=。
证明:设Q(x,y),且Ax+By+C=0,(A≠0,B≠0)则d(P,Q)=x-x0+y-y0=x-x0+x++y0=x-x0+?x++y0①若≥1时,d(P,Q)≥x-x0+x++y0≥x0 +y0+=,其中等号成立的条件为x=-。
求线段和最小值试题解法探析
求线段和最小值试题解法探析江苏省泗阳中学(223700)洪晓岐电子信箱hxq5678@2009年部分省市的中考数学试卷中出现求几条线段之和最小值的试题.这类试题通过考查点在直线上运动时与它相关线段和的最值情况,不但能了解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题能力,而且还能通过让学生对 “动”与“定”之间的关系的思考,深入了解学生的探索能力与识别能力,这对指导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及引导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现撷取关于求线段和最小值的几个例题进行分析,以供同行们在教学中参考并请指正.一、“定——动——定”型试题例1.(山东威海)如图1,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C 和坐标分别为(-1,0),(3,0),(0,3),过A ,B ,C 三点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l ,D 为对称轴l 上一动点.求当A D+CD 最小时点D 的坐标.分析:由于A 、C 两点在对称轴l 的同侧,所以要在对称轴l 上找一点D 使AD+CD最小,关键是求出A 、C 两点中任一点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解:因为l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所以A 、B 两点关于直线l 对称.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b kx y +=,因为其过点B (3,0),C (0,3),所以1-=k ,3=b .即直线BC 解析式为3+-=x y ,又因为对称轴为1=x ,所以点D 坐标为(1,2). 例2.(福建彰州)如图2,O ⊙的半径为2,点A B C 、、在O ⊙上,OA OB ⊥,60AOC ∠=°,P 是OB 上一动点,求PA PC +的最小值;分析;题中A 、C 是两个定点,OB 是一条定线段,因此确定点P ,关键是要找出A 、C 两点中任一点关于直线OB 的对称点.由于过圆心的任一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所以直线AO 与圆的另一交点A ′就是点A 关于直线OB 的对称点.解:延长AO 交⊙O 于点A ′,连结A ′C 交⊙O 于点P ,由于在△OA ′C 中OA ′=OC ,∠COA ′=120°,所以32232260sin 2=⨯⨯=︒⋅=OC AC . 评析:例1与例2均涉及两个定点一个动点,属求“定——动——定”型折线最小值问题,源于课本 “在直线上找一点,使其到直线同侧两点距离之和最短”,只是将问题背景改为抛物线或圆.以此考查学生的识别能力.这类只改变题型背景等非关键因素以适当加深问题的难度,隐蔽的应用课本上知识的试题常会在中考试卷中出现,用其检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二、“定——动——动”型试题例3.(陕西省)如图3,在锐角△ABC 中,AB=24,∠BAC=45°,∠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M 、N 分别是AD 和AB 上的动点,则MN BM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分析;由于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角的对称轴,所以点N 关于AD 的对称点一定在AC 上.因此本题可以转化为在AD 找一点M ,在AC 上找一点N ′,使BM+MN ′的值最小.解:因为AD 是∠BAC 的平分线,所以点N 关于直线AD 的对称点N ′一定在AC 上.由垂线段最短可知当B N ′⊥AC 时,线段B N ′时最小.因此当点M 在直线B N ′上时BM+MN ′的值最小,最小值A B CD N M N ′ 图3图1 A ′ A B C P O 图2即为点B 到AC 的距离. 由于4222445sin =⨯=︒⋅AB ,所以MN BM +的最小值是4. 评析:本题涉及两个动点一个定点,属求“定——动——动”型折线最小值问题,由于两个动点在定点的同侧,因此只能根据“垂线段最短”这一性质入手进行解题.三、“定——动——动——定”型试题例4.(福建彰州)如图4,∠AOB=45°,P 是∠AOB 内一点,PO=10,Q 、R 分别是OA 、OB 上的动点,求△PQR 周长的最小值.分析:点P 是角内部的一个定点,要在角的两边各确定一点使这三点连成的三角形周长最小,只需将这三边的和转化为以两定点为端点的一条折线.解:分别作点P 关于OA 、OB 的对称点P 1、P 2,连结P 1P 2,根据轴对称性易知:OP 1=OP 2=OP=10,∠P 1OP 2=2∠AOB=90°,因而P 1P 2=102, 故△PQR 周长的最小值为102. 例5.(湖北恩施)恩施州自然风光无限,特别是以“雄、奇、秀、幽、险”著称于世.著名的恩施大峡谷(A )和世界级自然保护区星斗山(B )位于笔直的沪渝高速公路X 同侧,AB=50km,A 、B 到直线X 的距离分别为10km 和40km,拟建的恩施到张家界高速公路Y 与沪渝高速公路垂直,建立如图5所示的直角坐标系,B 到直线Y 的距离为30km,请你在X 旁和Y 旁各修建一服务区P 、Q,使P 、A 、B 、Q 组成的四边形的周长最小.并求出这个最小值. 分析:由于AB 长为定值,所以要使P 、A 、B 、Q 为顶点的四边形周长最小,就需使PA+QP+BQ 之和最小.由例4可得启发,先作出点A ,点B 分别关于直线X 与直线Y 的对称点,然后将两对称点连成线段,则这线段的长就是PA+QP+BQ 的最小值.解:作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A 1,点B 关于Y 轴的对称点B 1,连结A 1B 1,分别交X 轴、Y 轴的交点就是所求的点P 和点Q ,即此时四边形PABQ 四边形的周长最小.延长A 1A 和B 1 B 使它们相交于点C ,易知∠A 1 C B 1是直角,AC=40-10=30,A 1 C=40+10=50,BC=4030502222=-=-AC AB ,B 1 C=40+30×2=100, 5505010022212111=+=+=C B C A B A ,所以四边形ABQP 的周长最小值为)15(5050550+=+km .评析:例4与例5涉及两个动点一个(或两个)定点,由于它们均是以定点为起止,动点在定点之间,因而属求“定——动——动——定”型折线最小值问题,应选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性质解题.另外在分析问题时既要考虑条件间的相同点,也要关注条件间的区别,以正确地找出解题方法.从上面的几个例题可以看出,求几条线段和的最短(小)值问题一般需要进行图形变换,将其转化为以两个定点为端点动点在中间的折线或以一个定点为端点其余动点在一侧的折线,然后再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或“垂线段最短”这两条性质求出最小值.本文发表在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中学数学》2010年第5期P 2P 1A B P R Q O图4B 1 A 1 Q Y X P O B AC 图5。
折线距离的最小值
折线距离的最小值《寻找折线距离的最小值》“哎呀,这可怎么办呀!”我着急地跺着脚。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和小伙伴们在小区里玩耍。
阳光暖暖地洒下来,照得人心里也暖洋洋的。
我们正在玩捉迷藏,轮到我找的时候,我却发现了一个大难题。
小明这家伙居然藏到了小区花园的一个角落里,而那个角落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路,就像一条折线一样。
我心想:我要怎么才能最快地走到他那里呢?这折线距离的最小值到底是多少呀!我一边走一边嘀咕:“这路怎么这么绕啊!”小伙伴们在旁边嘻嘻哈哈地笑我。
“别笑啦!”我有点生气地喊道。
这时,聪明的小丽说话了:“哎呀,你傻呀,直接沿着这条折线走过去不就好了嘛,还想什么最小值呢!”“哼,那多麻烦呀,肯定有更快的办法呀!”我不服气地反驳道。
我站在那里,仔细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脑袋里飞速地思考着。
突然,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办法。
我对小伙伴们说:“我们可以把这条折线拉直呀,这样不就最短了嘛!”“啊?怎么拉直呀?”大家都一脸疑惑。
“嘿嘿,看我的!”我兴奋地跑过去,从旁边找了几块石头,沿着那条折线摆了起来,把折线变成了直直的一条线。
“看,这不就拉直啦!”我得意地说。
小伙伴们都恍然大悟:“哇,原来是这样呀,你真聪明!”我心里美滋滋的,通过这个小小的游戏,我好像明白了一个道理:有时候遇到问题,不能只想着顺着原来的路走,要学会换个角度去思考,也许就能找到更简单、更快捷的方法呢。
就像这折线距离,看似复杂,其实只要我们动动脑筋,就能找到最小值。
所以呀,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多思考,多尝试,不要被困难吓倒,要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定能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折线距离的最小值!。
求线段最小值常见解法探析
数理化学习求战段最小值素见鮮法採析■马先龙摘要:求线段长的最小值一直是解题的难点.实 际解题时,若能灵活地运用化斜为垂法、特殊位置法、 函数最值法,则可化难为易,顺利解题.关键词:线段;最小值;解法解答几何题时,经常需求线段的最小值.此类问题 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有时甚至让答题者望而生畏.实 际解题时,若能灵活地运用化斜为垂法、特殊位置法、 函数最值法等解法,则可化难为易,顺利解题.一、化斜为垂法 例1如图l ,RtA 4B C 中,AACB - 90°,AC = 4,BC = 2,P 是斜边上的动点(不与/l 、B 重 合),过点P 分别作丄<4C 于点丄S C 于点£,连接则£)£的最小值为分析:如图1,连接CP ,由条件,易知四边形P Z )C £ 是矩形,所以£»£ = C /3,易求C P 的最小值,从而得£»£ 的最小值.解:如图1,连接CP .因为乙= 90°,/lC = 4,BC = 2,^])1AB = 742 + 22 = 2/S "•因为丄/tC ,P £ 丄 fiC ,所以乙PDC == 90。
,又因为 Z 4CB =90°,所以四边形是矩形,所以= CP .过点C作CM 丄/1B 于点M ,根据“垂线段最短”,知CP _ =CM ,所以 = CM •因为 SA 4S C = 士/lC • BC = 士仙2/5 5 5的最小值是4/5".评注:本题先连接CP ,运用矩形的性质进行等线 段代换,得到£»£ = CP .接下来,自然会想到化斜为垂, 去求垂线段CM 的长,问题立刻变得简单了.例 2 如图 2,E 74B C Z > 中,= 2/3,AD =\,L A B C =60°,A E ,F 分别在边AB 、B C 上,A B E F 与BM F C关于直线对称,点B 的对称点落在边/I Z )上,则长的 图2最小值为_______•分析:如图2,由题意,易知= /TF ,易求S T 长的最小值,从而得S F 长的最小值.解:如图2,因为与关于直线£厂对 称,所以因为四边形/1BCD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 // SC .由条件,点B '、F 分别在/!0、SC 上,过点 4作/1M 丄BC 于点M ,则ZTF m i … = <4紙所以=•在 RtA 4ftW 中,/Ifi = 2v ^",乙4BC = 60。
从一道模考试题探究绝对值三角不等式在“折线距离”最小值问题中的应用
应用 出发 , 探究 一类 “ 折线距 离 ” 最小值 直 线 Z 上任意两点 ,则 P , Q两点之 间的 问题 的通用解法 , 并迁 移到高考类题 , 呈 “ 折线距离 ” 最小值为
现 问题 的本质 。
1 . 问 题 呈 现
d - l ≥ 斟 . ( 1 ~I + I  ̄ + B C I ≥ 抬 + ‘ l o + B C I =
证明过程略 。
上任 意一点 Q的“ 折 线距 离” g ( P, Q) .
2 x 一 2 、 / I = { 2 、 / , o < < 、 / 丁, 至
、 / 丁一 3 , ≤O 此, 很容易求得 当 X - 、 / 丁时 , a ( o , 肘)
、 / 丁。
+
圆上一点 P与直线 Z 上一点 Q的 “ 折线距
①若
≥l 时, d ( P , Q ) ≥I x 。 I +
Q( 1 , Y I ) 且 A x l + l + c : 0( 曰≠0 , A ≠0 )
l + + l ≥ l X O + B C 1 =
,
I A x o + B y o + C l { 1 A l , l 。
证明: 设 Q( , Y ) , 且 A x + B y + C = O ,
( 3 ) 圆上各点 到直线 上各 点“ 折线距 离” 最 小值 。
结沦3 : 已知圆施 + r 2 , i E e . 2 ' ,
则d ( P , Q ) = . 1 x o + r c o s O - x 1 I +
问题 变式 l :已知 直线 f : : h 一
I y o + r s i n 1 I . 1 靳竹c 0 s l I +
几何体上的折线长的最小值
二面角上折线总长度AP+PB 的最小值问题模型及应用芦 志 新(乌鲁木齐市高级中学 邮编:830001)二面角上折线总长度AP PB +的最小值问题是一类应用较为广泛又较为流行的数学问题,又是常被高考(包括高考模拟)和各类竞赛选作试题内容的一类有趣的问题。
笔者对此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究,现将这个问题的本质揭示于下,供同行们在解题方法方面作为参考。
一、二面角上折线总长度AP PB +的最小值问题的模型引例、设二面角l αβ--的平面角大小为(0180)θθ︒︒≤≤,棱为直线l ,其两个半平面α、β上分别存在两点A 、B (A l ∉,B l ∉),且点P 棱l 上运动,问点P 在棱l 上何处时,AP PB +最小?AP PB +的最小值是多少?解析:如下图,对二面角l αβ--的平面角大小(0180)θθ︒︒≤≤进行分类讨论: ⑴、当180θ︒=时,连结A 、B 两点,点P 为线段AB 与直线l 的交点,此时,AP PB+取最小值(''AP P B AP PB +≥+,这里'P 为直线l 上任意一点),min ()AP PB AB +=。
⑵、当0180θ︒︒<<时,将二面角l αβ--的一个半平面α固定,另一个半平面β绕轴(直线)l 旋转至与半平面α成180︒,即转化为情形⑴,就可以找符合条件的点P 与求AP PB +的最小值。
⑶、当0θ︒=时(两个半平面重合情形),同⑵方法,固定点A 所在的半平面α,将点B 所在的半平面β绕轴(直线)l 旋转至与半平面α成180︒,即转化为情形⑴,找出符合条件的点P 与求AP PB +的最小值。
这实际上就揭示了光线反射原理及其应用问题的本质。
l(180)θ︒=(0180)θ︒︒<<ll(0)θ︒=l (180)θ︒=二、应用于平面上折线总长度的最小值问题例1、(1999年河北省竞赛试题)如右图,公路l 同侧有两村 庄A 、B ,A 村到公路l 的距离4AC km =,B 村到公路l 的距 离2BD km =,且C 、D 两点间的距离为8km ,要在公路l 上建 一车站P ,使AP PB +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 。
一类线段最小值问题的解法探讨
点与圆心连线与圆的交点和圆外这个点的距离最小” ,第三
个也可由第二个得到.熟知这三个基本事实,并能找到动点
的运行轨迹,此类题就会迎刃而解.
2
2
过点 M 作 MF⊥CD,交 CD 的延长线于点 F,
∵ 菱形 ABCD 中,∠A = 60°,AB∥CD,∴ ∠MDF = 60°,
3
3
= ,
2
2
1 1
FD = MD·cos 60° = 1× = ,
2
2
1
5
∴ CF = CD+FD = 2+ = ,
2
2
∴ MF = MD·sin 60° = 1×
由∠AMD = 90°,可知点 M 在以 AD 为直径、点 E 为圆心
的☉E 上,且是四边形 ABCD 内的一个动点,
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 E,M,H 三点共线时 MH 最小.
在 Rt△PEH 中,EP = 6,∠P = 60°,∴ EH = 6×sin 60° = 3 3,
∴ MH 的最小值 = EH-EM = 3 3 -2.
轨迹就能将线段最短问题转化为两点间距离. 要想解决此
题,必须要从读题中获得数量关系:EA = EB = EF,也就是找
到点 F 在以 AB 为直径、以 E 为圆心的定圆上运动的规律,
这是解题的关键.分析题目条件、发现和探索 F 点的运动轨
迹的过程是有创造价值的思维过程,其综合性、创新水平也
属于比较高的,考查学生较强的探究能力和思维基础.在找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 19
D 为圆心,以 BD 长为半径画半圆,点 B′的轨迹是这个半圆
的一部分.
一道课本习题的应用——折线最小值问题
分析 本题 由菱 形 的 轴对称 性 , 对 角 线 A 知 C所
习题都是经过慎重思考 , 精心打磨而成的结晶, 有其
潜在的价值 , 它对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及其深入理
解、 思考和处理问题有广泛的辐射功能和较强的示
范作 用 , 下面是 笔者对 一道 习题 的思考. 原题 苏科版八 年级 ( 上册 )5页第 9题 : 4 如 图 1A、 直 线 , B在 的同侧 , 点 是点 关 于 的对 称 点 ,B 交 L于 点 A P ( )B . 1A 与 A +B 相 P P
例很明显是求折线最小值 问
题 , 与课本 习题 不 同的是 它 但 演变 为 求 3条 线 段 之 和 的 最
P
图3
小值 , 运用 “ 两点 之 间 , 线段最 短 ”公理 , 可采 用对 仍 称化 折线 为直线 的方法 来解 决. 例 2 福州 市 中考 题如 图 4, 以矩形 O B A C的顶
例 1 荆 门市 中考题 如 图 2 菱形 A C , B D的两 条
对角线分别长 6 8 点 P是对角线 A 和 , C上的一个动 点, 点 、 Ⅳ分别是边A 、C的中点, P +P BB 则 Ⅳ的
最小值 是
5 6
点 0为原点 ,A O 所在的直线为 轴 , C O 所在的直线 为Y , 轴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已知 O A=3 O , C=2 , 点 E是 A B的 中点 , O 在 A上取 一 点 D, AB A沿 将 D
度 之 和最 小 的线路 图 , 并求 其最 小值 . 综上 , 你认 为把 供水 站 建在 何处 , 所需 铺 E F 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 、、 求该
抛物 线 的解析 式 ; ( )在 轴 、 上是 否分 别存 在点 、 使 得 3 Y轴 Ⅳ, 四边 形 MN E的周 长最 小 ? F 如果 存在 , 出周 长 的最 求 小值 ; 如果不存在 , 请说 明理由. 分析 ( ) 3 1 ; ( ,) 2 1 ( ,) F 12 ;( )抛 物 线 为 Y
专题03 折线最短问题(解析版)
∴EB=EC.当 C、F、E 三点共线时,EF+EC=EF+BE=CF.
∵等边△ABC 中,F 是 AB 边的中点,
∴AD=CF=6,
∴EF+BE 的最小值为 6.
故选 D.
【解题指导】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质和勾股定理的应用等知识,熟练掌握和运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 及轴对称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解题时注意,最小值问题一般需要考虑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或垂线段最
A.6
B.3
C.2
D.4.5
【答案】C
【分析】如图,作点 E 关于 AC 的对称点 E′,过点 E′作 E′M⊥AB 于点 M,交 AC 于点 P,由 PE+PM=PE′+PM=E′M
知点 P、M 即为使 PE+PM 取得最小值的点,利用 S 菱形 ABCD= AC•BD=AB•E′M 求得 E′M 的长即可得答案.
【解答】
解:如图,作点 E 关于 AC 的对称点 E′,过点 E′作 E′M⊥AB 于点 M,交 AC 于点 P,
则点 P、M 即为使 PE+PM 取得最小值的点, 则有 PE+PM=PE′+PM=E′M, ∵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点 E′在 CD 上, ∵AC=6 ,BD=6,
∴AB=
,
由 S 菱形 ABCD= AC•BD=AB•E′M 得 ×6 ×6=3 •E′M,
解决此类问题有没有一种通俗易懂的方法呢?实际上,我们只要掌握八个字,就可以建立解决此类问 题的模型,即:找对称轴,化折为直。如何找对称轴呢?通过拐点所在直线,即可确定对称轴,再利用轴 对称将折线由对称轴的同侧转化为两侧,最后通过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等知识将折线取直即可.
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7)
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若抛物线 顶点A的横坐标是-1,且与y轴交于点B(0,-1),点P为抛物线上一点.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若将抛物线 向下平移4个单位,点P平移后的对应点为Q.如果OP=OQ,求点Q的坐标.
27.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BC边上一点,连接AE,延长CB至点F,使BF=BE,过点F作FH⊥AE于点H,射线FH分别交AB、CD于点M、N,交对角线AC于点P,连接AF.
16.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矩形”.
小华的做法如下:
老师说:“小华的作法正确” .
请回答:小华的作图依据是.
三、解答题(本题共68分,第17-25题,每小题5分,第26题7分,第27、28题每小题8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7.计算: .
18.解不等式组:
24.如图,等腰△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AB=AC,过点A作BC的平行线AD交BO的延长线于点D.
(1)求证:AD是⊙O的切线;
(2)若⊙O的半径为15,sin∠D= ,求AB的长.
25.如图,P是半圆弧 上一动点,连接PA、PB,过圆心O作OC∥BP交PA于点C,连接CB.已知AB=6cm,设O,C两点间的距离为xcm,B,C两点间的距离为ycm.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 与抛物线 、 分别交于点A、B,如图3所示,试判断两抛物线是否曲似,并说明理由;
(2)在(1)的条件下,以O为圆心,OA为半径作圆,过点B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C,是否存在k值,使⊙O与直线BC相切?若存在,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在(1)、(2)的条件下,若将“ ”改为“ ”,其他条件不变,当存在⊙O与直线BC相切时,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及k与m之间的关系式.
折线距离的最小值初探
2—i 1 -:-o0O ̄ l c 0n I 1 s o≥ (xc C l —o z n )  ̄ l s S+ ss u i
+l i 1 ………………………………………・ ) z—s o . n ) ( 木 由于对于 任意 的 、Y 、Z∈R,X + Il Il Y + II X+Y+z, z ≥』 l故有
=
(,,) XY 为直线 2 +y 一2/ x +z 、5=0 / 上任意一点, 贝 l O CS +l—CS n +I— 0 p: X—CS I Y O s I Z 0O 0i
s 0=去2 — o o + 1 C8 s I i i (I cs s 2 - O0i + n x c l y n
B( 0, M 1 点 为直线 一 + = 上 的动点, )
,
竺 2中 标 2 0 y
,
。
。
≥ 3 3墨 0 < 。 6 ≥ 量, 2 — 2 ; 当 2。 时
,
则(M取 小 时 M 坐 是 — 量 363 bo, 3 3 p,)最 值 点 的 标 — . <—≤; <时3 6 . B 当 — >
(I o l 1 i ) 2x-cs +2 a y-s 1 n
≥去2 —c8 +I—s Q) … (I o I Y i 1…… …() x n .
由于对于任意的X Y∈R,x+ll , 、 Il y ≥l+ I
() l +Y 木 ≥去2 x +
一
故 术≥}x y2Oa s =告  ̄一 有( 1+ -C -i l I/ ) 2 S n 25
生 则 发 的 率 表 : 在 件 的 率: , 生 概 明 口 叠 下
≠0由 ( 条件可得 空间Q 概率, 下的 所以A 发生的概 的 率与 发生
例谈如何求“一定两动型”折线段长的最小值
例谈如何求“一定两动型”折线段长的最小值作者:马先龙
来源:《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8年第10期
摘要:“一个定点、两个动点”型折线段长的最小值问题一直是全国各地中考命题的热点.此类问题因难度较大,常常让答题者望而生畏.实际解题时,若能灵活地运用轴对称法,通过等线段代换,化“同”为“异”、化“折”为“垂”、化“折”为“定点与曲线上最近点连线”,则可化难为易,顺利解题.
关键词:折线段;轴对称;化同为异;化折为垂
作者简介:马先龙(1966-),男,江苏淮阴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淮安市骨干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数学教学.
综上,用轴对称法求“一定两动”型折线段长的最小值,当两个动点都在线段上运动时,采用构造轴对称点,化同为异,化折为垂的方法求解;当两个动点一个在线段上运动,另一个在曲线上运动时,采用构造轴对称点,化同为异,化折为“定点与曲线上最近点连线”的方法求解.“模式只是提供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样本,遇到一个新的问题时,还需要转化或分解问题,创新出更多的模式[2]”.更多的运用,留给读者.
参考文献:
[1] 马先龙因题而异按需取法[J].中学数学杂志,2015(2):58–60.
[2] 罗增儒数学解题学引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折线最小值问题由一模试卷上的一道题想到的
折线最小值问题——由一模试卷上的一道题想到的黄月美(江苏省泰州市九龙实验学校 225312)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5页第9题:如图,A 、B 在直线L 的同侧,点B ′是点B 关于L 的对称点,AB ′交L 于点P .(1)AB ′与AP+BP 相等吗?为什么?(2)在L 上取一点Q ,并连接AQ 和QB ,那么AQ+QB 与AP+PB 哪一个大?为什么?本题实际上是在直线L 上找一点P ,使点P 到直线L 的同侧两个定点A 、B 的距离之和最小.这道题是在学习了线段公理和轴对称后的一道很好的习题.我们不妨将此类型问题归纳为“折线求最小值问题”,它涉及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利用对称化折线为直线的基本方法”。
这道题有很多应用,从2008年中考试题中可以看到这一习题的结论是被如何应用的. 一、直接应用此结论中考链接(2008湖北省荆门市)如图,菱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分别长6和8,点P 是对角线AC 上的一个动点,点M 、N 分别是边AB 、BC 的中点,则PM +PN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本题由菱形的轴对称性,知对角线AC 所在直线即为对称轴,所以只要取点M (或点N )关于AC 的对称点M ′,则M ′N 的长就是PM +PN 的最小值.二、间接应用此结论引例:公园里有两条河流OM 、ON 在点O 处汇合,∠MON =60°,两河形成的半岛上有一处古迹P ,现计划在两条小河上各建一座小桥Q 和R ,并在半岛上修3段小路分别连接两座小桥Q 、R 和古迹P ,若古迹P 到两条小河的距离都是503米,求这3段小路长度之和的最小值.3条线段之和的最小值,运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公理,仍可采用对称化折线为直线的方法来解决.中考链接(2008福州市)如图,以矩形OABC 的顶点O 为原点,OA 所在的直线为x 轴,OC 所在的直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OA =3,OC =2,点E 是AB 的中点,在OA 上取一点D ,将△BDA 沿BD 翻折,使点A 落在BC 边上的点F 处. (1)直接写出点E 、F 的坐标;(2)设顶点为F 的抛物线交y 轴正半轴...于点P ,且以点E 、F 、P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DAB P MNABPQB ′L(3)在x 轴、y 轴上是否分别存在点M 、N ,使得四边形MNFE 的周长最小?如果存在,求出周长的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E(3,1);F(1,2);(2)在R t △EBF 中,∠B=900,所以EF=5212222=+=+BF EB .设点P 的坐标为(0,n),其中n >0,因为顶点F(1,2),所以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2+2(a ≠0) .①如图1,当EF=PF 时,EF 2=PF 2,所以12+(n-2)2=5,解得n 1=0(舍去),n 2=4,所以P(0,4),所以4=a(0-1)2+2,解得a=2,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x-1)2+2.②如图2,当EP=FP 时,EP 2=FP 2,所以(2-n)2+1=(1-n)2+9,解得n =-25(舍去) . ③当EF=EP 时,EP=5<3,这种情况不存在.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抛物线为y=2(x-1)2+2. (3)存在点M 、N,使得四边形MNFE 的周长最小.如图3,作点E 关于x 轴的对称点E /,作点F 关于y 轴的对称点F /,连接E /F /,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M 、N,则点M 、N就是所求.所以E /(3,-1)、F /(-1,2),NF=NF /,ME=ME /,所以BF /=4,BE /=3,所以FN+NM+ME=F /N+NM+ME /=F /E /=2243+=5.又因为EF=5,所以FN+MN+ME+EF=5+5,此时四边形MNFE 的周长最小值为5+5.本题第(3)问是一个拓展问题,在两条直线上分别找一个点使与两个点相连构成的四边形周长最小问题.四边形的周长虽为4条线段之和,但EF 一边是定长,因而与上例本质相同.中考链接(2008陕西省)某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为了解决该县甲、乙两村和一所中学长期存在的饮水困难问题,想在这三个地方的其中一处建一所供水站,由供水站直接铺设管道到另外两处。
折线最小值问题
.
P
.
N′
C
.
M
.
N
M
B
N
问题 5. 你认为解决此类题 的关键是什么? 问题 6.你认为折线最小值问题 的解题策略是什么?
第一步 找对称点 第二步 连线段 简称:一找、 二连、三计 算.
第三步 计算
3.如图,菱形ABCD中, ∠BAD=60º ,M是AB的中点,P为 AC上的一动点。若PM+PB的最小 2 3 值为3,则AB的长是▁▁▁▁。
A B
M P
.
O
N
.
B′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2,0), 连接OA,将线段OA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20º 得 到线段OB。 ⑴求点B的坐标。 ⑵求经过A、O、B三点的抛物线解析式。 ⑶在⑵中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C, 使△BOC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C的坐 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y B
D M′
.
P C
A
M B
4.如图,在锐角△ABC中,AB=4 , ∠BAC =45º , ∠BAC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M、N分别是AD和AB上的 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是▁▁▁▁▁ 2 2 .
B
N D M A N′ C
5.如图,MN是半径为1的⊙O的直径, 点A在⊙O上,∠AMN=30º ,B为弧 AN的中点,P是直径MN上一动点, 则PA+PB的最小值是▁▁▁。2
问题4.你认为解决本题的关键是 什么?
1.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 8,M在DC上且DM=2,是AC上的一 动点,则DN+MN的最小值为 ▁▁▁▁▁ 。 10
D
.
N
折线最小值问题
折线最小值问题——由一模试卷上的一道题想到的黄月美(江苏省泰州市九龙实验学校 225312)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5页第9题: 如图,A 、B 在直线L 的同侧,点B ′是点B 关于L 的对称点,AB ′交L 于点P .(1)AB ′与AP+BP 相等吗?为什么?(2)在L 上取一点Q ,并连接AQ 和QB ,那么AQ+QB 与AP+PB 哪一个大?为什么?本题实际上是在直线L 上找一点P ,使点P 到直线L 的同侧两个定点A 、B 的距离之和最小.这道题是在学习了线段公理和轴对称后的一道很好的习题.我们不妨将此类型问题归纳为“折线求最小值问题”,它涉及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利用对称化折线为直线的基本方法”。
这道题有很多应用,从2008年中考试题中可以看到这一习题的结论是被如何应用的. 一、直接应用此结论中考链接(2008湖北省荆门市)如图,菱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分别长6和8,点P 是对角线AC 上的一个动点,点M 、N 分别是边AB 、BC 的中点,则PM +PN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本题由菱形的轴对称性,知对角线AC 所在直线即为对称轴,所以只要取点M (或点N )关于AC 的对称点M ′,则M ′N 的长就是PM +PN 的最小值. 二、间接应用此结论引例:公园里有两条河流OM 、ON 在点O 处汇合,∠MON =60°,两河形成的半岛上有一处古迹P ,现计划在两条小河上各建一座小桥Q 和R ,并在半岛上修3段小路分别连接两座小桥Q 、R 和古迹P ,若古迹P 到两条小河的距离都是503米,求这3段小路长度之和的最小值.D AB CP MNABPQ B ′LOMP本例很明显是折线求最小值问题,但与课本习题不同的是它演变为求3条线段之和的最小值,运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公理,仍可采用对称化折线为直线的方法来解决. 中考链接(2008福州市)如图,以矩形OABC 的顶点O 为原点,OA 所在的直线为x 轴,OC 所在的直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OA =3,OC =2,点E 是AB 的中点,在OA 上取一点D ,将△BDA 沿BD 翻折,使点A 落在BC 边上的点F 处. (1)直接写出点E 、F 的坐标;(2)设顶点为F 的抛物线交y 轴正半轴...于点P ,且以点E 、F 、P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x 轴、y 轴上是否分别存在点M 、N ,使得四边形MNFE 的周长最小?如果存在,求出周长的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E(3,1);F(1,2);(2)在R t △EBF 中,∠B=900,所以EF=5212222=+=+BF EB .设点P 的坐标为(0,n),其中n >0,因为顶点F(1,2), 所以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2+2(a ≠0) .① 如图1,当EF=PF 时,EF 2=PF 2,所以12+(n-2)2=5,解得n 1=0(舍去),n 2=4, 所以P(0,4),所以4=a(0-1)2+2,解得a=2,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x-1)2+2. ②如图2,当EP=FP 时,EP 2=FP 2,所以(2-n)2+1=(1-n)2+9,解得n =-25(舍去) . ③当EF=EP 时,EP=5<3,这种情况不存在.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抛物线为y=2(x-1)2+2. (3)存在点M 、N,使得四边形MNFE 的周长最小.PO ECyxAD B FO 图②E CyxAD B F如图3,作点E 关于x 轴的对称点E /,作点F 关于y 轴的对称点F /,连接E /F /,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M 、N,则点M 、N 就是所求.所以E /(3,-1)、F /(-1,2),NF=NF /,ME=ME /,所以BF /=4,BE /=3,所以FN+NM+ME=F /N+NM+ME /=F /E /=2243 =5.又因为EF=5,所以FN+MN+ME+EF=5+5,此时四边形MNFE 的周长最小值为5+5.本题第(3)问是一个拓展问题,在两条直线上分别找一个点使与两个点相连构成的四边形周长最小问题.四边形的周长虽为4条线段之和,但EF 一边是定长,因而与上例本质相同.中考链接(2008陕西省)某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为了解决该县甲、乙两村和一所中学长期存在的饮水困难问题,想在这三个地方的其中一处建一所供水站,由供水站直接铺设管道到另外两处。
几何最小值问题的解决方法
几何最小值问题的解决方法几何最小值问题通常涉及到在给定的几何形状中寻找最小值,如最短路径、最小面积等。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一定的数学和几何知识,以及对工具和方法的选择。
以下是一种通用的解决方法:●定义问题首先,要明确问题的具体定义。
例如,如果要求解几何形状中的最短路径,需要明确起始点、终止点以及路径的约束条件。
对于最小面积问题,需要确定要围成的区域以及区域的约束条件。
●选择合适的工具选择合适的工具对于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对于几何最小值问题,常用的工具包括:●几何软件:如GeoGebra、AutoCAD等,可用于绘制几何图形、测量距离和角度等。
●数学计算软件:如MATLAB、Python等,可用于进行数学计算和优化。
●图形计算器:如TI-84等,可用于进行数值计算和图形绘制。
建立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
根据问题的定义,需要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例如,对于最短路径问题,可以使用解析几何的方法,将问题转化为求解两点之间的距离;对于最小面积问题,可以使用微积分的方法,将问题转化为求解面积函数的极值。
进行数学计算进行数学计算是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
常用的方法包括数值计算和符号计算。
数值计算适用于解决没有解析解的问题,符号计算适用于解决有解析解的问题。
在进行计算时,需要注意精度和计算速度的问题。
验证结果验证结果是确保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验证:●对比已知解:如果问题有已知解,可以将计算结果与已知解进行对比,以验证结果的准确性。
●使用不同的方法:如果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法,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求解,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利用图形直观比较:对于某些问题,可以通过绘制图形直观比较不同解决方案的优劣。
整合答案整合答案是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
需要写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关键点以及所采用的工具和方法,并将最终的计算结果以适当的形式呈现出来。
此外,还可以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线最小值问题——由一模试卷上的一道题想到的
黄月美(江苏省泰州市九龙实验学校 225312)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5页第9题:
如图,A 、B 在直线L 的同侧,点B ′是点B 关于L 的对称点,AB ′交L 于点P .(1)AB ′与AP+BP 相等吗?为什么?(2)在L 上取一点Q ,并连接AQ 和QB ,那么AQ+QB 与AP+PB 哪一个大?为什么?
本题实际上是在直线L 上找一点P
,使点P 到直线L 的同侧两个定点A 、B 的距离之和最小.这道题是在学习了线段
公理和轴对称后的一道很好的习题.我们不妨将此类型问题归纳为
“折线求最小值问题”,它涉及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利用对称化折线为直线的基本方法”。
这道题有很多应用,从2008年中考试题中可以看到这一习题的结论是被如何应用的. 一、直接应用此结论
中考链接(2008湖北省荆门市)如图,菱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分别长6和8,点P 是对角线AC 上的一个动点,点M 、N 分别是边AB 、BC 的中点,则PM +PN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
本题由菱形的轴对称性,知对角线AC 所在直线即为对称轴,所以只要取点M (或点N )关于AC 的对称点M ′,
则M ′N 的长就是PM +PN 的最小值.
二、间接应用此结论
引例:公园里有两条河流OM 、ON 在点O 处汇合,∠MON =60°,两河形成的半岛上有一处古迹P ,现计划在两条小河上各建一座小桥Q 和R ,并在半岛上修3段小路分别连接两座小桥Q 、R 和古迹P ,若古迹P 到两条小河的距离都是503米,求这3段小路长度之和的最小值.
3条线段之和的最小值,运用“两点之间,线段
最短”公理,仍可采用对称化折线为直线的方法来解决.
中考链接(2008福州市)如图,以矩形OABC 的顶点O 为原点,OA 所在的直线为x 轴,OC 所在的直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OA =3,OC =2,点E 是AB 的中点,在OA 上取一点D ,将△BDA 沿BD 翻折,使点A 落在BC 边上的点F 处.
(1)直接写出点E 、F 的坐标;
(2)设顶点为F 的抛物线交y 轴正半轴...于点P ,且以点E 、F 、P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x 轴、y 轴上是否分别存在点M 、N ,使得四边形MNFE 的周长最小?如果存在,求出周长的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D
A
P M
N
A
B
P
Q
B ′
L
解:(1)E(3,1);F(1,2);
(2)在R t △EBF 中,∠B=900
,所以EF=5212222=+=+BF EB .设点P 的坐标为(0,n),其中n >0,因为顶点F(1,2),
所以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2
+2(a ≠0) .
①如图1,当EF=PF 时,EF 2=PF 2,所以12+(n-2)2=5,解得n 1=0(舍去),n 2=4,所以P(0,4),所以4=a(0-1)2+2,解得a=2,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x-1)2+2.
②如图2,当EP=FP 时,EP 2=FP 2,所以(2-n)2+1=(1-n)2+9,解得n =-2
5
(舍去) . ③当EF=EP 时,EP=5<3,这种情况不存在.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抛物线为y=2(x-1)2+2. (3)存在点M 、N,使得四边形MNFE 的周长最小.
如图3,作点E 关于x 轴的对称点E /,作点F 关于y 轴的对称点F /,连接E /F /,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M 、N,则点M 、N 就是所求.所以E /
(3,-1)、F /
(-1,2),NF=NF /
,ME=ME /
,所以BF /
=4,BE /
=3,所以FN+NM+ME=F /
N+NM+ME /
=F /E /
=2243+=5.又因为
EF=5,所以FN+MN+ME+EF=5+5,此时四边形MNFE 的周长最小值为5+
5.
本题第(3)问是一个拓展问题,在两条直线上分别找一个点使与两个点相连构成的四边形周长最小问题.四边形的周长虽为4条线段之和,但EF 一边是定长,因而与上例本质相同.
中考链接(2008陕西省)某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为了解决该县甲、乙两村和一所中学长期存在的饮水困难问题,想在这三个地方的其中一处建一所供水站,由供水站直接铺设管道到另外两处。
如图,甲、乙两村坐落在夹角为30°的两条公路的AB 段和CD 段(村子和公路的宽均不计),点M 表示这所中学。
点B 在点M 的北偏西30°的3km 处,点A 在点M 的正西方向,点D 在点M 的南偏西60°的处。
为使供水站铺设到另两处的管道长度之和最短,现有如下三种方案:
方案一:供水站建在点M 处,请你求出铺设到甲村某处和乙村某处的管道长度之和的最小值;
方案二:供水站建在乙村(线段CD 某处),甲村要求管道铺设到A 处,请你在图①中,画出铺设到点A 和点M 处的管道长度之和最小的线路图,并求其最小值;
方案三:供水站建在甲村(线段AB 某处),请你在图②中,画出铺设到乙村某处和点M 处的管道长度之和最小的线
路图,并求其最小值。
综上,你认为把供水站建在何处,所需铺设的管道最短?
3,
∴PE=DE,∴P点与E点重合,即AM′过D点。
在线段CD上任取一点P′,连接P′A,P′M,P′M′,
则P′M=P′M′。
∵A P′+P′M′>AM′,
∴把供水站建在乙村的D点处,管道沿DA、DM线路铺设的长度之和最小,
即最小值为AD+DM=AM
方案三:作点M关于射线OF的对称点M′,作M′N⊥OE于N点,交OF于点G,
交AM于点H,连接GM,则GM=GM′
∴M′N为点M′到OE的最短距离,即M′N=GM+GN
在Rt△M′HM中,∠MM′N=30°,MM′=6,
∴MH=3,∴NE=MH=3
∵DE=3,∴N、D两点重合,即M′N过D点。
在Rt△M′DM中,DM=M′D=
在线段AB上任取一点G′,过G′作G′N′⊥OE于N
连接G′M′,G′M,
显然G′M+G′N′=G′M′+G′N′>M′D
∴把供水站建在甲村的G处,管道沿GM、GD
线路铺设的长度之和最小,即最小值为
GM+GD=M′D=
综上,∵3+
∴供水站建在M处,所需铺设的管道长度最短.
本题方案一为点到线段距离最小问题.要用到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方案二为线上一动图①图②
图②
点到另外两定点距离之和最小问题,是课本习题的直接应用.方案三为线上一动点到一定点及到一线段距离之和最小问题,如何解决呢?至此,我们应发现其中奥妙:要在哪条线上寻找某一点,就以这条直线为对称轴,作出另一定点的对称点,要将供水站建在AB上,则以AB为对称轴,作点M的对称点M′,问题即可解决.本题巧妙利用了课本习题的方法和结论,是对课本习题很好的诠释.
海陵区第一次模拟考试最后一题也可用这一结论来解决,原题如下: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B在x轴上,D在y轴上,AB∥CD,AD=BC=17,AB=5,CD=3,抛物线c
-
=2过A、B两点.
+
y+
bx
x
(1)求b、c;
(2)设M是x轴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它到x轴与y轴的距离之和为d,求d的最大值;
(3)当(2)中M点运动到使d取最大值时,此时记点M为N,设线段AC与y轴交于点E,F为线段EC上一动点,求F 到N点与到y轴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并求此时F点的坐标.
本题第3问若用解决折线最短问题的思路来做的话,就与2008陕西省一题中的方案三情况一样了,只需作点N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N′,再过点N′作y轴的垂线与AC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点F.
解题方法源于基础知识,只有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才能得心应手地将基础知识及所提炼的方法
进行恰当组合,应用创新,才能使思维敏捷、技法娴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