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特点和新要求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实质、问题与途径
问题 , 能加快我 国经济社 会 的科 学发展 。 才
一
、
转变农 业发 展方 式的 实质是 实现 传统 农业 向
二、 当前 农 业 发 展 方 式 转 变 中存 在 的 矛 盾 和 问题
现 代 农 业 的 转 变
1 转 变经 济发展 方式 , 重要 的是转 变农 业发 展 、 最
1 家庭联 产承 包经 营责任 制 下的 小规 模 生产 与 、 现 代农 业集 约经 营的要 求 不相适应 的 问题 。 正如 马克
多 年 的努 力 , 国传 统农 业 已经 出现 了明显 的分 化和 我 演 变 。农 业 产业 由传 统 的种 养业 向三 次产 业并 存 拓 展, 农业经 营方 式 由传统 的 以生产初 级产 品 为主 向产
加 销 、 工 贸 一体 化 经 营转 变 , 业 劳 动力 就业 由原 农 农 来 主要 集 中在农 业生 产 向非 农产 业 的转变 , 民 收人 农 来 源 由原来 单 纯 依靠 农 业 收入 向主 要依 靠农 业 外 部 收入 的转变 。 些变化 , 明农 村 工业 化 的发 展 , 这 说 农业 产业 化 的推 进 , 村 劳动 力 的转 移 , 民非农 收 入 的 农 农 增 加 , 为发展 现代农 业创 造 了条件 。 都
方式 。农业 是 国 民经济 的基 础产业 , 农业 人 口仍 占全 国人 口的大多数 ,农业 工作是 全 党工作 的重 中之 重 。
而转 变农业 发展 方式 的实质 , 是实 现传统 农业 向现代 农业 的转变 。 只有 发展 现代农 业 , 能提 高 土地产 出 才
思 指 出 的那 样 : 小块 土 地所 有 制按 其 性 质来 说 , 排 会
2 转 变 农 业发 展 方 式 需 要 具 备 相 应 的 条 件 。 总 、 从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发展与新要求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发展与新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为了适应现代农业的需求和解决农村发展中的问题,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着新的发展和新的要求。
一、新发展1.创新驱动的农业发展现代农业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质量和可持续性。
通过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可以开发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并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农业科技支持和服务。
2.生态农业的推广生态农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高效生产。
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满足人们对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
3.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通过调整农产品供给结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竞争力,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
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需要加大对农产品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的支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二、新要求1.产业多元化发展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需要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注重培育农村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除了传统的农业产业,还需要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多元化的农村产业,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2.农民素质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和素质提升。
为了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需要加强农民的职业培训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
同时,也要关注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提升,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水平。
3.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需要重点解决农村交通不便、供水供电不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支持。
4.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需要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流转和承包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农业 三变实施方案
农业三变实施方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民群众的生活来源。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我国提出了农业三变实施方案。
一、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三变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着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多元化的特点,但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存在着差异,需要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进行调整。
在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时,应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农民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农作物和养殖品种,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生产方式创新。
生产方式创新是农业三变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存在着劳动密集、低效益的问题,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同时,应该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三、农村环境改善。
农村环境改善是农业三变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需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
在实施农村环境改善时,应该注重生态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农田污染治理,建设美丽乡村,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四、政策支持保障。
政策支持保障是农业三变的重要保障。
在实施农业三变时,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相关政策,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应该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总结。
农业三变实施方案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农业三变时,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创新,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需要解决的几个突出问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农 业物 质 装 备 水 平 不 改 善 ,发
的特 大旱 灾 ,把 本 来 就 脆 弱 的 农 业
方 式 转 变 还 存 在 许 多制 约 因素 。从 展 方 式难 转 变。 今 春 云 南 百 年 不 遇
超 前和 长 远考 虑 。我 省在 种植 业 上 , 长 远 发 展 要 按 照 “ 区 设 施 化 、 山 坝 区林 果化、城郊 园艺 化”的思路 ,
思 痛 ,我省 已作 出倾 全 省 之 力 加快 以 水 利 为 基 础 的 农 田 基础 设 施 建 设
的决 定 ,同 时研 究 解决 好农 业 科技 、 农机 推 广 等 问 题 ,提 高 我 省 的农 业
~
加 工、 研 发 、 物 流 、商 贸、 信 息 为
休 的基 础 先 进 、 配 套 完 备、 交 通 发达 、产 业集聚 的农 业产业 园 区。
基 础设 施 的 矛盾 更尖 锐地 暴 露 出来 ,
给 农 业 造 成 巨大 的经 济 损 失 。 痛 定
推进农业连片规模开发 问题
要 有 一 个 好 的规 划 ,规 划要 有
中 ,着 力打 造 区域 优 势 明显 、 综 合
大 户 的发 展 ,以 土地 、资 金 、技 术 、
信 息 等 要 素 为 纽 带 ,组 建 农 民专 业 社 网 点 改 造成 ,集 销 售 、 收 购 为 一 :
聚 焦 lO U CS F
体 的服 务 网络 ,提 升 各 网点 的 便 民和 促 进农 业生 产方 式转 变 的水 平。 推 广现 代 物流 业 态 ,采取 连 锁经 营 、
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农业现代化的特点农业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用现代经济科学来管理农业,创造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体系和一个合理利用资源、又保护环境的、有较高转化效率的农业生态系统。
是一个牵涉面很广,综合性很强的技术改造和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
既是一个历史性概念,也是一个世界性概念。
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建立发达的农业、建设富庶的农村和创造良好的环境。
农业现代化就是所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和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出来,并使农业生产力的由滞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变为当代世界一流水平的农业。
同时实现了这个转变过程的农业就叫作农业现代化的农业。
农业现代化就是一种过程,同时,农业现代化又就是一种手段。
农业现代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经成为公务员考试中申论写作的要点之一,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融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对农业现代化内涵及特点的重新认识,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动态性农业现代化就是一个相对性比较弱的概念,其内涵随着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而变化,即为相同时期存有相同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谈,农业现代化只有阶段性目标,而没终极目标,即为在相同时期应挑选相同的阶段目标和在相同的国民经济水平层面上存有相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
根据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历史进程,通常可以将农业现代化分后五个阶段:即为准备工作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同时实现阶段、基本阶段及繁盛阶段。
一个国家、地区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分析区域社会经济水平,特别就是农业发展现状,只有这样就可以作出符合实际而又易于操作方式的决策。
区域性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非常丰富,但它们存有自身的历史背景、经济水平以及生态资源条件的。
我们先进经验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经验时,须要对其同时实现的条件展开分析。
因为,农业生产具备很强的区域性特点,相同国家的区域性特点相同,即使同一个国家相同区域,同一区域的相同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都存有非常大的差异。
对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
二 、制 约农 业发 展 方 式转 变 的 成 因
1农业基本 制度 的约束 。三十年 农村 改革最大 的成果 , . 就 是 形成 了一个 适 合我 国 当前生 产力发 展 水平 的 农村 基本 经营 制度 ,即以土地 家 庭联 产承 包责 任制 为基 础 的统 分结 合的 双层 经营体 制 。三 十年 农村 的发 展 ,很 大程 度上 也 正 是得 益于 这个 制度 。但 是 ,实事 求是 地 讲 ,统分 结合 的 双 层经营体 制 ,我 们在 “ ”的方面做 得比较 到位 ,在 “ ” 分 统 的 问题上 ,还 做得 很不 够 。当前 ,农 业经 营 体制 主要 存 在 、 农 户生产的分 散性和 无序性 、服务 内容的 局限性 和封 闭性 、 农业 经营 产 加销脱 节和 分 离性 等缺 陷 ,不能 更好 地适 应 农 村经 济社 会发 展 。下一 步继 续解 放 和发 展农 村 生产 力 ,需 要 围绕 如 何做 “ ” 的文 章 ,进 一步 完 善 基本 经 营 制度 , 统 把农 村改 革 引 向深入 。 “ ”不 是 回到 过去 吃 大锅 饭 、搞 统 平均 主义 。而 是要 通过 兴办 农 民专 业合 作组 织 、完 善农 业 社会 化服 务体 系 ,在农 产 品加 工 、销售 、技 术 、品 牌等 方 惠农 补贴政 策给 农 民带来 的实惠 ;粮 棉 油集 中产 区的 农业 结 构调 整 力度还 需 加大 ,农 民增 收 的产业 支撑 体 系还 未建 面搞 好对农 民的服 务 。 2农 业基 础 设施 的约束 。近 几 年来 ,中省 在农 业基 础 立 ;城 乡经济社会 统筹发 展 不够 ,农村 社会 事业欠 账较 多 , . 公益事 业发展滞 后等 等 。这些 因素都 在相 当程 度 设施 方 面的投 入 不断 增加 ,取 得了 明显 成效 。但 是 ,农 田
农业发展的新动力与新方向
农业发展的新动力与新方向一、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农业发展势在必行。
本文将探讨农业发展的新动力与新方向。
二、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发展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新的农机设备、高效的种植和养殖技术、节水灌溉等科技成果的应用,都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例如,无人机应用于农业生产,可以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农田的监测和管理效率。
三、农产品品质提升农业竞争力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提升农产品品质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通过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可以生产出绿色、有机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同时,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使得一些地区的农产品供应过剩,导致销售不畅。
为了推动农业的持续发展,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通过引进新的农业产业,例如农村旅游、农业科技服务等,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促进农业的多元化发展。
同时,要注重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链,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形成闭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五、农业与乡村振兴战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发展将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通过发展农业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可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同时,农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也可以带动农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六、加强农业科技培训与人才引进农业科技的发展需要有专业人才的支持。
因此,加强农业科技培训与人才引进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可以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
七、推动农业与农村金融创新金融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发展农村金融,提供农业生产、农民信贷和产业链金融等服务,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同时,创新金融工具,例如农村电商、农业保险等,也可以降低农业风险,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现代农业的特点是什么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现代农业的特点是什么随着工业革命的改革,我国的农业也逐渐发生改变。
在以往的农业种植中,生产力主要是人力、畜力,不仅生产效率比较低下,而且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比较大。
这种传统的农业模式已经不符合现在这个时代,下面专业人士将带领大家一同来认真了解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1、规模化农业规模农业是现代农业最基本的特征,规模农业的出现与三个因素相关,一是与土地制度的改革相关,二是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相关,三是与农业企业与农民打交道的经验和管理模式相关。
2、技术化农业刀耕火种的时代结束了,中国农业正在步入一场科技革命,生物农业、精准农业、装备农业正在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生物农业为例,中国的农业在过去30年已经经历了化学农业的阶段,目前这个阶段已经基本进入尾声,步入到了从化学农业向生物农业的转型期。
3、品牌化农业中国目前正在构建自己的农产品品牌体系,但这个过程仍是非常艰难的。
农产品品牌的形成需要优良的品种保证,需要近似于苛刻的品质保障,需要持续的品牌运营。
品牌农业意味着比较长的投入期,意味着企业的收入比利润重要,产品品质比成本重要。
现代农业的特点是什么1、具备较高综合生产率:现代农业具备较高的综合生产率,包括较高的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农业成为一个有较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这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标志。
2、成为可持续发展产业:农业发展本身是可持续的,而且具有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
广泛采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实现淡水、土地等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区域生态的良性循环,农业本身成为一个良好的可循环的生态系统。
3、成为高度商业化产业:农业主要为市场而生产,具有很高的商品率,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
4、生产物质条件现代化:以比较完善的生产条件,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物质装备为基础,集约化、高效率地使用各种现代生产投入要素,包括水、电力、农膜、肥料、农药、良种、农业机械等物质投入和农业劳动力投入,从而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目的。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一、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特征和紧迫性当前中国农业正处于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契合两大历史机遇:一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阶段;二是我国农业逐步与世界农业接轨。
利用好战略机遇,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固化和强化“国民经济以农为基律”,既是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归因,又是消解农业基础性和弱质性矛盾的现实使然,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和关键环节。
与此同时,农业发展方式也形成了一系列不对称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资源短缺与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农村劳动力富余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投入不足与农村要素外流、生态环境恶化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国际化冲击与增强农业竞争力等诸多矛盾。
不解决农业问题,美国学者布朗所说“谁来养活中国人?”的反讽不是神话。
这一方面佐证了我国农业还不能满足“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要求,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审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背景及国情,因为时机选择影响到转变的难易程度、转变的速度和质量。
由于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更加具有紧迫性。
从时间维度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表现为纵向上的演进性、横向上的滞后性。
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除1997~2000年外,其他年份一直保持增长。
但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而不是现有技术效率的改善。
在演进中也呈现波动性特点,与中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变化相吻合。
同时,农业TFP指数与经济发展程度高度相关。
我国农业发展的滞后性有其内生的逻辑,但蕴含了农业小部门化与农业质态改善的同步变化过程。
从空间维度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表现为地区上的差异性。
农业TFP的地区不平衡增长特征明显。
东部高于中部、西部和全国平均值,且按照东-中-西的顺序呈现递减趋势。
另一方面,现存的技术效率差距是未来中国农业TFP提高的潜在动力。
从制度维度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表现为体制上的依附性。
关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三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一
、
为何要 转变农 业发展方 式?
影响 。某种 特定 的农业 发 展方 式 既决 定着 自然 资源 与生态 环境 投 入所 取 得 的 产 出效 果 , 时也 决定 了 同
1 人 口增 长及 其 需求变化所 致 .
民以食 为天 。人 口数 量 的快 速增 长 不 可避 免地 对农产 品的需 求 总 量提 出 了更 高要 求 , 何 在 有 限 如 的甚 至是在不 断减少 的资 源状 态 下来 确保 农 产 品供
() 1 人均 资 源 占有量 严 重 不足 迫 使 我 们 必 须 去 寻 找新 的农业 经济增 长路 径 。农业 是 自然再 生 产 与 经济再 生产相 交织 的过程 。再 也没 有 哪 一种 产业 能
的干流中就有 1 .% 的水体受到污染 , 27 支流有 5% 5 的水体受到污染 , 靠近城市的湖泊 普遍 出现富营养
们 的现实生 活 越 来 越 近 。另 一 方 面 , 人 口增 长 的 在
同时 , 伴随 收入水平 的不 断提 高 , 们 对 于农 产 品 的 人
() 2 传统 农 业 发 展 方 式对 于资 源 和环 境破 坏 的 影 响 已经 到 了令 人 震 惊 的程 度 , 不 及 时转 变 农 业 若 发展 方式 , 国农 业 必 将 步人 不 可 持 续 发展 的衰 亡 我 之路 。 由于大量 使 用 化 肥 农 药 , 国 自然 资 源 和 生 我 态环境 遭受 到前所 未 有 的 巨大 破坏 。化 肥通过 地表 径流 和水 土 流 失 两 种 途 径 进入 水 体 , 国各 大 江河 全
化 。农 药对 大气 、 体 、 田土 壤及农 畜产 品也均 产 水 农 生 了污染 。我 国受农 药污染 的耕地 面积 已达 到 10 30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路线图的调研与思考(二)
N ONG ONG YE Z HEN G
《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路线图的调研与思考( 二)
河南 省农 产 品质量 安全 检测 中心
( 、 基 础 上 , 力 推 进 农 业 产 养 大 业 化 进 程 , 业 厅 出 台 了 《 南 省 农 业 农 河
自 愿 、 利 的 一 头 联 系 生 产 、 头 联 系 互 一
和 发 展 的 必 然 趋 势 。 农 村 市 场 经 济 和 是 农 业 现 代 化 的 必 然 结 果 。 农 业 产 业 化 从 的 本 质 和 内 涵 来 看 。 要 求 的 是 优 化 农 它
村 产 业 结 构 .逐 步 形 成 区 域 性 主 导 产 业 ;它 要 求 为 农 民 进 入 市 场 创 造 条 件 , 解 决 农 户 小 规 模 生产 与 大 市 场 的 矛 盾 , 形 成 大 市 场促 大流 通格 局 : 要 求 实 行 它
冢万 户 和 国 内 外 市 场 的 头 ” 业 , 龙 企 有 没 有 一 个 能 够 合 理 分 配 利 润 、 立 共 同 建 承 担 风 险 的 机 制 . 没有 能 够 依 据 市 场 有 需 求 、 格 来 决 定 生产 什 么和 生产 多 少 价 的 农 产 品 市 场 调 节 .有 没 有坚 持 平 等 、
最 深 可 达 4 多 .有 汲 水 储 水 功 能 良好 m 的 根 系 网 络 。 极 强 的 遏 制 风 沙 、 持 有 保 水 土 能 力 .在 生 态 建 设 中 具 有 重 要 作
蓄 水 保 水 、净 化 环 境 等 综 合 利 用研 究 , 但 所 涉 及 的 范 围 和 深 度 有 限 。 了更 好 为 的 综 合 开 发 利 用 这 些 木 本 饲 料植 物 资 源 。人 们 对 其 做 了更 加 深 入 的 研 究 , 包 括 新 品 种 的 引 进 、 交 培 育 、 应 性 试 杂 适 验 , 料 林 营 造 的 技术 。 理 措 施 等 。 饲 管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协调 小 生 产 与 大 市场 的关 系 。 现 资 源 实
的 优化 配置 。 积 极 引 导农 民搞 好 农 业 要 生 产 结 构 调 整 , 好 粮 、 、 、 等 大 抓 棉 油 菜 宗 农产 品生 产 。 快完 善 农 产 品 质 量 安 加
能 力 和 水 平 。 突 出 抓 好 粮 、 、 高产 要 棉 油
病 虫 害 综合 防 治 、 物 栽培 与 管 理等 技 作 术 措 施 的 推 广 。加 强 对 农 民的 培 训1着 。
环 利 用资 源 的 生 态 型 农 业 发 展 模 式 ; 瞄 准 国 际 市 场 , 出 地 方 特 色 。 施 一 村 突 实
产 出 效 率 和 效 益 的 集 约 型 农 业 发 展 模 式 ; 用 生 物 、 生 物 、 艺 、 艺 等 措 利 微 农 工
施 ,对农 业 废 弃 物 进 行 无 害 化 处 理 , 循
信息体 系建设和农业 行政综 合执法 体
系建 设 。 正 提 高 农 业 部 门服 务 农 民 的 真
一
创建 、 良种 补 贴 、 土 配 方 施 肥 、 测 重大 病 虫 害 防 治 、 艺 作 物 标 准 园 创建 等农 业 园 科技 推广 项 目 的实 施 , 用好 这 些 抓 手 利
或平 台 , 进 生 产 水 平 的 提 高 。 促 三要 夯 实 体 制 机 制 基 础 。 力推 进 大 家 庭 经 营 向 采 用 先进 科 技 和 生 产 手 段
变增 长方 式 、 行 精 耕 细作 来 提 高农 业 进
学 防 灾 、 动 避 灾 、 效减 灾 能 力 。 主 有 二 要 夯 实 具 体 工 作 基 础 。 争 取 政
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作者:张美倩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20期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经济转型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内容。
因此,需要不断推进农业经济向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转型。
基于此,本文对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为推动农业经济转型顺利进行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目前,我国正积极推进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工作,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
农业经济转型是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变化的使命,也是农业经济发展顺应时代的要求。
在农业经济转型过程中,其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进行了改革,优化了相关的制度机制和经济管理模式,同时推动了社会的改革。
因此,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
1、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处于重要时期,由农业发展促进工业发展转向工业反哺农业,并且随着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渐拉大,使得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国家为了平衡产业结构和缩小城乡差距,加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以此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城乡之间仍旧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因此为了加快农业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农业经济转型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统筹城乡,以城带乡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从当农业经济发展的状况来看,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为: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在国民经济在份额缩小、劳动就业发生了变化。
(1)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建设我国是农业大国,而且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注重农业经济的发展,颁布许多关于农业问题的政策法规,比如“三农”问题的提出,尤其是关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和指导文件不断提出。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效果关系着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水平,因此,农业现代化建设是目前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而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变革,我国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并为发生改变,因此赋予了农业现代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发展的烙印,成为了当前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
浅谈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及建设思路
浅谈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及建设思路【摘要】现代农业在农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定义和基本特征包括高科技、高产量、高效益、可持续等特点。
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农业产业化、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农业标准化等方面。
在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生态环境保护等要素,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包括绿色有机农业、精准农业、生态农业等,而在建设过程中也要解决好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如资源利用、环境污染、市场变化等。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现代农业、基本特征、农业现代化、建设思路、发展趋势、关键问题、推进、可持续发展1. 引言1.1 现代农业的重要性现代农业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现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为国家提供了丰富的粮食和农副产品资源。
良好的农业生产可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
现代农业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农业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经济水平得到提升,农民的收入也会随之增加,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现代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发展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现代农业的定义现代农业是指借助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手段,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理念,逐渐成为推动农业发展和农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现代农业的定义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生产技术、管理模式、市场营销、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
在现代农业中,农民不仅是劳动者,更是决策者和经营者,需要具备更高的农业科技和管理知识。
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目标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2 6 1 6家、 在册会员 6 9万户。随着龙头 不断发展壮大 ,农 民从产业化经营 中分享 的成 果也越来越 多。目前 , 全区龙头企业通过订单等形式直接带动的农户有 28万户, 8 农户从产业化经营中获得的收入达 3 6 1 亿元。
第三 , 目拉 动 。 围绕 农业 产业 化 , 地 努 力发 挥 资源 和 项 各 区位 优 势 , 以项 目为 载 体 , 泛 开展 各 种形 式开 发 合 作 , 进 广 促
特, 质量更高、 效益更好 的发展势头。优势产业的快
速 发 展成 为 近年 我 区农 民持 续增 收 的 重要 来 源 。全
区农民收入增幅连续 3 年超过 8 各级各部门在加 %。
快发 展 农 业优 势 产 业过 程 中 , 累 了许 多经验 , 中 积 其
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就是坚持 以产业化经营
维普资讯
书 记省长谈 农经 -嚣 。
口 中 共广 西壮 族 自治 区委 员会 常委 、 委书 记 马 铁 山 纪
党的十七大对农村全 面建设 小康社 会作 出了新部署 , 对统筹城 乡发展 、 推进社会主义
新 农村 建设 提 出了新要 求 。 设 社会 主义 新 农 建 村 , 键 在 强 化 产 业 支 撑 , 别是 农 业 产 业 要 关 特 从 分散 经 营 向产 业化 经 营转 变 , 农 业 发展 的 是 关键 所在 。因此 , 统抓 好 农业 产业 化 , 系 提高 农 民的组 织化 程 度 , 变农 业 发 展 方 式 , 当 前 转 是 和今 后一 段 时期 农业 工作 的 重点 。
形成 , 一批特 色效
益 产 品 产 量 位 居
全国前列 ; 优势产 品进 一 步 向优 势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指农业生产方式、管理体制、技术手段和市场运作等方面的变化和进步。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讨论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首先,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过去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人力劳动和自然力量,劳动生产率低下,生产效益不高。
而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则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和科技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效益。
例如,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应用使得农田的耕作、播种和收割等环节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其次,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还包括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传统的农业管理体制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体户为主体,管理方式相对简单,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而现代农业管理体制则注重农业企业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实施科学管理、规范运作和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制度化。
第三,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还表现在技术手段的创新和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技术手段也在不断革新和发展。
例如,生物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作物和畜禽的品种改良更加精准和高效,化肥、农药和水资源的利用率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此外,无人机、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农业生产、监测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
最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还体现在市场运作的优化和完善。
传统的农业生产和销售主要依靠传统的集贸市场和农贸市场,信息不畅通,交易和流通环节不透明,市场效率低下。
而现代农业现代化则通过建设现代农产品市场和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生产者、加工商和消费者的信息互通和交易便捷。
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价格也更加透明和合理。
综上所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涵盖了农业生产方式、管理体制、技术手段和市场运作等多个方面的变化和进步。
通过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还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农业现代化有哪些基本特点,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方式是
农业现代化有哪些基本特点,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方式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点包括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经营循环市场化、生产组织社会化、生产绩效高优化、劳动者智能化。
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方式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农户从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自主进行生产和经营。
一、农业现代化有哪些基本特点1、生产过程机械化: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先进的机械工具及设备来代替人力畜力,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2、生产技术科学化: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3、增长方式集约化: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转变为集约经营,摒弃传统的粗耕简作,推广精耕细作,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4、经营循环市场化:市场成为农业经济运行的载体,农产品的使用途径由传统的自给自足变为用于商品交换,并且根据市场需要来组织生产。
5、生产组织社会化: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对社会分工进行协调,对专业化生产进行管理,并与社会上的相关部门联系起来,优势互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6、生产绩效高优化:收获时,农产品的产量,质量,以及最终所带来的的经济效益与之前相比更高。
7、劳动者智能化: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应当具备现代化水平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
二、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方式是1、经营方式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定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农民或者是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是村、组)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在农业生产中,农户承包经营集体的土地和大型生产资料,自主进行生产和经营,其中除合同规定上应当缴纳的金额以外,其余全部归农户所有。
新农业发展对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
新农业发展对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农业的概念逐渐被提出,对农业生产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新农业发展对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
二、科技创新与农业现代化新农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科技创新。
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使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逐渐转变为以机械化和自动化为特点的新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机械的使用,提高了农民的劳动效率和生产能力,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体力劳动负担。
三、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新农业的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存在着土地资源浪费、农药污染等问题,而新农业更加注重生态农业的发展,倡导绿色种植方式和有机农业的推广。
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科学施肥和非化学农药的使用,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农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新农业发展对农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往往使用大量农药和化肥,这对食品安全构成了威胁。
而新农业发展倡导有机农业和绿色种植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新农业的发展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更好地保障大众的健康。
五、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增加新农业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起到了积极作用。
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新农业生产方式,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还拓宽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农民通过参与新型农业产业,实现了收入增加,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六、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新农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在新农业的发展中,需要大量的农业科技人才来推广和应用新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因此,新农业的发展对培养和引进农业科技人才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发展与比较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发展与比较农业是人类发展的基石,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科技的进步,农业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不仅涉及到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还体现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和农业文明的演进。
一、传统农业的特点传统农业是指依赖人力和自然力量进行生产的农业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农民主要采用传统的农业技术和方法进行耕作,例如手工播种、天然灌溉、农耕具的使用等。
此外,传统农业还以农民自给自足和小规模经营为特点。
传统农业的发展优势是相对简单和自然,依赖的资源相对稳定。
然而,它存在一些缺点,比如生产效率较低、农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以及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二、现代农业的特点现代农业是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生产方式。
现代农业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如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育种、化肥、农药和灌溉设施等,提高了农作物和畜禽养殖的生产效率。
现代农业的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高效、高产和高质量上。
科技的应用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精细化和规模化,农民能够更好地保障生产和市场需求,并且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度。
然而,现代农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和食物安全问题,大规模农业生产也会导致土地的持续耗损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比较在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之间存在许多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首先,传统农业更加依赖人力和自然力量,而现代农业更加依赖科技创新和先进设备。
其次,传统农业偏重于自给自足和小规模经营,而现代农业注重市场供应和大规模经营。
另外,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在对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影响上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传统农业基本上是依赖自然循环,不对资源使用进行重大改变,但也无法避免一些环境问题的产生。
而现代农业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对农业资源和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最后,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也受到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农业生产方式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以适应社会经济的转型和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培训试题及答案
考试名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培训班考试总分:100及格分:70您的得分:94一、判断题(共 10 题,共 20 分),答对 9 题,共18分第 1 题、乡村振兴就是要为实现全面小康提供保障(分值:2)您的选项 B, 您的得分2 A . 对B . 错第 2 题、 29、智慧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渗透到农产品销售、物流和服务监管的各个环节。
(分值:2)您的选项 A, 您的得分0 A . 对B . 错第 3 题、 44、改革开放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我们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
(分值:2)您的选项 A, 您的得分 2 A . 对B . 错第 4 题、发展新型农业现代化,就是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变过去片面地依靠化肥、农药等各种各样化学品投入的农业。
(分值:2)您的选项 A, 您的得分 2 A . 对B . 错第 5 题、赋予农民土地权益,这对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
(分值:2)您的选项 B, 您的得分 2 A . 对B . 错第 6 题、 45、现在,中国人民已经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分值:2)您的选项 A, 您的得分 2 A . 对B . 错第 7 题、化肥、农药过度使用的直接后果就是粮食减产。
(分值:2)您的选项 B, 您的得分 2 A . 对B . 错第 8 题、推动脱贫攻坚,要把那些最有能力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人,选拔为深度贫困村的发展带头人。
(分值:2)您的选项 A, 您的得分 2 A . 对B . 错第 9 题、 42、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二十年。
(分值:2)您的选项 B, 您的得分 2 A . 对B . 错第 10 题、农村厕所改造问题关乎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关乎农村的村容村貌,更加关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小厕所,大民生,推进农村厕所改建工作必须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特点和新要求
李瑞芳
摘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领域的具体体现,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相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具有一些基本特点和新要求。
关键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基本特点新要求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指由过去主要依靠增加劳动、土地等要素的投入,追求产品数量和经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转变到主要依靠增加资本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科技进步、改善经营管理,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提高土地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发展道路上来。
这种新型农业发展方式,其实质就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领域的具体体现,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相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具有一些基本特点和新要求。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特点
1.全面性。
农业经济运行不仅要重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增强和农产品供给水平的提高,而且要关注区域农业特色优势主导产业的发展,农业生态休闲、增收就业等多种功能的发挥,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培育,生产技术装备和生产资料的进步,农业现代服务体系建设,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全面发展等内容。
2.协调性。
注重城市与乡村、农业与工业、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内部发展与外部发展的协调性,注意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保持农业和工业合理的比例关系和有机的内在联系,推进农业的经济功能与农村社会事业同步发展。
3.持续性。
注重生态、制度和机制建设。
推广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技术,创新农作制度,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加
强政府对农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引导扶持,深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实现市场无形之手与政府有形之手的结合;培育新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制,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强化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形成有利于农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4.人本性。
根本的目的是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有市场竞争力能致富农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
应把农民自由和全面发展与增加农产品供给、发展农业经济并重,在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生产出更多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食物需求的同时,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生活水平提高作为核心任务。
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新要求
1.向农业发展目标的多元化转变。
农业经济运行的情况要用综合目标体系来考察。
这包括: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资源和环境对农业发展的承载程度;城镇化进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程度;农业从业人员的增收幅度。
此外,还有一些社会政治指标:农村教育水平、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村民自治能力、农民个人的发展程度等等。
2.向农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转变。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越来越受技术壁垒的影响,虽然原因复杂,但与自身存在的质量、标准等问题也分不开。
因此,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坚持质量和效益并举的方针。
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重视品牌的创立和质量安全,努力实现初级产品向终级产品转变,由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转变,由无品牌,少品牌向有品牌、多品牌转变。
3.向农业发展功能的多元化转变。
农业产业结构由农产品市场决定,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将形成不同的产品结构和服务需求。
现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总量已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产品季节性、区域性供大于求的现象经常出现,这表明农业生产上存在阶段性、结构性和地区性过剩。
现阶段,要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经
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区域性、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区位特点为基础,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面向市场要求,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和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
4.向农业发展的生态产业转变。
我国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生产消耗大、产出少、效益低。
要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支撑更多人口和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必须建设生态能自我维持、资源能多级循环利用、经济能获得较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农业。
参考文献:
[1]苏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和途径[J].社科纵横,2008,(3).
[2]韩军.科学发展观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当代经济,2008,(2).
文章来源:《学理论》2009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