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第15章波动

合集下载

四川师范大学大学物理波动光学(13、14、15章)题解

四川师范大学大学物理波动光学(13、14、15章)题解

第十三章 光的干涉13–1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缝分别被折射率为n 1和n 2的透明薄膜遮盖,二者的厚度均为e ,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双缝上,在屏中央处,两束相干光的位相差 。

解:加入透明薄膜后,两束相干光的光程差为n 1e –n 2e ,则位相差为e n n e n e n )(2)(22121-=-=∆λλλλφ13–2 如图13-1所示,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两个劈尖上,两劈尖角分别为21θθ和,折射率分别为n 1和n 2,若二者分别形成的干涉条纹的明条纹间距相等,则21,θθ,n 1和n 2之间的关系是 。

解:劈尖薄膜干涉明条纹间距为θλθλn n L 2sin 2≈=( 很小) 两劈尖干涉明条纹间距相等221122θλθλn n =,所以 2211θθn n =或1221n n =θθ13–3 用一定波长的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时,欲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采用的方法是: ; 。

解:因为干涉条纹的间距与两缝间距成反比,与屏与双缝之间的距离成正比。

故填“使两缝间距变小;使屏与双缝之间的距离变大。

”13–4 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如图13-2示的劈尖膜(n 1>n 2>n 3),观察反射光干涉,从劈尖顶开始算起,第2条明条纹中心所对应的膜厚度e = 。

解:劈尖干涉(n 1>n 2>n 3)从n 1射向n 2时无半波损失,产生明条纹的条件为2n 2e = k ,k = 0,1,2,3…在e = 0时,两相干光相差为0,形成明纹。

第2条明条纹中心所对应的膜厚度为k = 1,即2n 2e = ,则22n e λ=。

13–5 若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可动反射镜移动0.620mm 的过程中,观察到干涉条纹移动了2300条,则所用光波的波长为 。

解:设迈克耳孙干涉仪空气膜厚度变化为e ,对应于可动反射镜的移动,干涉条纹每移动一条,厚度变化2λ,现移动2300条,厚度变化mm 620.022300=⨯=λ∆e ,则 = 。

15章 机械波复习

15章 机械波复习

(1)波长(λ):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 邻质点间的距离. (2)频率(f):波的频率等于波源振动的频率. (3)波速(v):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 性质决定. (4)波长、频率(或周期)和波速的关系:v=λf. 5.波的图像 (1)坐标轴:横坐标表示沿波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的 平衡位置,纵坐标表示某时刻各个质点离开平衡位 置的位移. (2)意义: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某时刻各质点离 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自测3 (多选)以下关于波的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CD )
A.波遇到障碍物时,一定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B.当障碍物的尺寸比波长大得多时,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C.当孔的大小比波长小时,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D.通常讲话产生的声波,经过尺寸为1 m左右的障碍物时会发生 明显的衍射现象
命题点一 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
例3 (多选)(2020·广西桂林、梧州、贵港、玉林、崇左、北海第一次 联合调研)周期为2 s的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该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
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E)
A.该波的波长为15 m B.该波的波速为5 m/s C.若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此时质点a正在沿y轴正方向运动 D.若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在t=3 s时,质点a沿y轴负方向运动 E.在0~3 s内,质点b通过的路程为0.6 m
解析 (1)由题图可知,波长λ=8 m 如果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则Δt=1 s的时间内,该波传播的距离为 Δs=(nλ+3) m=(8n+3) m(n=0,1,2…) 若波速为v=75 m/s,则1 s的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为s=vΔt=75×1 m=75 m 则8n+3=75,解得n=9 显然波可能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 如果沿x轴的负方向传播,则Δt=1 s的时间内,该波传播的距离为 Δs=(8n+5) m(n=0,1,2…) 若波速为v=75 m/s,则1 s的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为s=vΔt=75×1 m=75 m 则8n+5=75,解得n=8.75 由于n必须为整数,所以波不可能沿x轴的负方向传播 由以上可知,当波的传播速度为v=75 m/s时,波的传播方向一定沿x轴的正方向. (2)由题图可知:虚线上x=2 m处的质点到达平衡位置,波应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最短距离为Δx=1 m, 当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时,0~1 s的时间内传播的距离:Δs=(8n+3) m(n=0,1,2…) 则v′=(8n+3) m/s(n=0,1,2…)

第15章___振动

第15章___振动

ωT = 2π ; T = 2π / ω
记ν=1/T:每秒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 ω:每2π秒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 秒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7
下面举几例求各系统ω,T的各为多少 的各为多少? 下面举几例求各系统 的各为多少 (1)小物体 位于 点时两弹簧为原长。 小物体m位于 点时两弹簧为原长。 小物体 位于o点时两弹簧为原长
d 2ξ + aξ = 0, 2 dt
a > 0 — 简谐式运动 ξ = Acos( at +φ ) a < 0 — 非简谐运动
这里ξ为任意一个物理量。 这里ξ为任意一个物理量。可以是 x, y,θ ,q, I , E,W ,WmL e
下面给出谐振动的另几个典型例子
3
例1、单摆。不计空气阻力。轻绳长 ,且不可伸长。小球 、单摆。不计空气阻力。轻绳长l 且不可伸长。 质量m。 质量 。规定角位移θ向右为正 由转动定律: 由转动定律:M = Jβ
d 2ξ + ω2ξ = 0, dt 2
为正常数) 随时间变化的过程为简谐式运动, ( ω2 为正常数 ) 则 ξ 随时间变化的过程为简谐式运动 , 该 ξ = Acos( ωt + φ ) 类微分方程的解为: 类微分方程的解为: 其中A,φ A,φ为由初始条件确定的两个待定常数 其中A,φ为由初始条件确定的两个待定常数 例:
x = Acos(ωt + ϕ) v = −Aω sin(ωt + ϕ) 相 一 条 由 xo > 0 1 ,4象限 确 件 两 的 出 即 个 xo < 0 2 ,3象限 值 处 可 初 又由 vo = −Aω sinφ→ sinφ = − vo →φ 位 唯 始 vo > 0 3,象限 Aω 4

大学物理第15章机械波

大学物理第15章机械波
2222???????????????????22cosyxatxuu???????222cosyxa?ttu?????????????????????222221yyxut?????这就是一维谐波满足的微分关系
第四篇
波动与光学
§15.1
波动
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
振动状态(相位)的传播称为波动,简称波。
y ( m)
0.01
y ( m)
0.01
u
x ( m)
0 .2
t (s)
0 .1
a
b
第四篇
波动与光学
直接读出振动特征量:

y ( m)
0.01
t (s)
0 .1
A 0.01m T 0.1 s 20 (rad / s)


2 ya (t ) 0.01 cos( 20t
第四篇
波动与光学
二、波动微分方程
1.一维波动方程的导出 对于一维波动方程:
可分别对自变量x、t求偏导得:
x y x, t A cos t u
2 y 2 x A 2 cos t 2 x u u 2 y x 2 A cos t 2 t u
频率 波速

u
uT
u

讨论
①波的周期、频率与介质无关,由波源确定。 ②不同频率的波在同一介质中波速相同。
③波在不同介质中频率不变(由波源决定)。
第四篇
波动与光学
六、弹性介质与波的传播
在一种弹性介质中能够传播的是横波还是纵波,波速能够有多大, 都与介质的弹性有关。 1.长变变形 应力 单位截面上的受力称为应力。

大学物理下 第十五章光的偏振 1

大学物理下  第十五章光的偏振 1

I max I min
1 I 0 + I' =2 = 2 1 I0 2
(1)检验光束的 ) 偏振性 (2)可以改变光 ) 束的偏振化方向
I0 =2 I'
3,布儒斯特定律 , 光反射与折射时的偏振
n1 n2
玻璃
i i
γ
部分偏振光 反射光 部分偏振光 , 垂直于入射面的振动大于平 行于入射面的振动 . 部分偏振光 偏振光, 折射光 部分偏振光, 平行于入射面的振动大于垂 直于入射面的振动 .
对于一般的光学玻璃 , 反射光的强度约占 入射光强度的7.5% , 大部分光将透过玻璃 大部分光将透过玻璃. 入射光强度的
利用玻璃片堆产生线 利用玻璃片堆产生线偏振光 玻璃片堆产生
i0
例3(P269 15-5) 讨论下列光线的反射和折射(起偏角i 讨论下列光线的反射和折射(起偏角 0 )
i0
i0
i0
102 A 102 102
光轴
78
78 78
B 光轴
用惠更斯原理解释光的双折射现象 1)O 光在晶体内任意点所引起的波阵面是球面.即 ) 在晶体内任意点所引起的波阵面是球面. 具有各向同性的传播速率. 具有各向同性的传播速率. 2)e 光在晶体内任意点所引起的波阵面是绕光轴的 ) 旋转椭球面.沿光轴方向与O光具有相同的速率. 旋转椭球面.沿光轴方向与 光具有相同的速率.
方解石晶体
i
n
玻璃
γ
恒量
动光 学 光学 波动
CaCO3
sin i =n= sin γ
寻常光线( 寻常光线(o光)(ordinary rays) 服从折射定律的光线
n1 sin i = n 2 sin γ n 2 ≠ 常量

(完整版)第15章 机械振动和电磁振荡 第五版

(完整版)第15章 机械振动和电磁振荡 第五版

r A2

r
A1
2

1
X
O
简谐振动的矢量图示法
例15-1 一物体沿X 轴作简谐振动,振幅A=0.12m,周期 T=2s。当t=0时,物体的位移x=0.06m,且向 X 轴正向运动。 求:(1)简谐振动表达式;(2) t =T/4时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 度;(3)物体从x =-0.06m向 X 轴负方向运动,第一次回到平衡 位置所需时间。
x 0.12cos(t 3) (m)
简谐振动的矢量图示法
(2) 由(1)求得的简谐振动表达式得:
v d x 0.12 sin(t 3) (ms1)
dt
a d v 0.12 2 cos(t 3) (ms2)
讨论:
(a)当 时2,k称两个振动为同相; (b)当 (2k时,称1)两个振动为反相; (c)当 时 0,称第二个振动超前第一个振动 ;
(d)当 时0,称第二个振动落后第一个振动 。
相位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物理量变化的步调,对于 简谐振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存在:
x1 A1 cos(t 10 )
x2 A2 cos(t 20 ) 二者的相位差为:
(t 20 ) (t 10 ) 20 10
简谐振动的振幅、周期、频率和相位
(t 20 ) (t 10 ) 20 10
x Acos(t 0 )
v vm sin(t 0 ) vm cos(t 0 2)
简谐振动的振幅、周期、频率和相位
a am cos(t 0 ) am cos(t 0的相位比
位移的相位超前 。
加速度表达式。
t 0
vr

第十五章光学(三讲)衍射(1)

第十五章光学(三讲)衍射(1)


R
1.22

D
式中, λ为入射光的波长,R为圆孔半径,D=2R 为圆孔直径.
18
三、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 演示分辨率
E
s1
s2

D
f
0
P0
1.点状物成像.
可见,一点状物的像为艾里斑. 两个相距很近的点状物,所成的像,其中心不 重合.如图,在什么情况下光学仪器可分辨?
19
2.瑞利判据:
大学物理(二) 主讲:陈秀洪 第十五章波动光学(第三讲)
§15.7 光的衍射现象和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一、光的衍射现象及其分类 二、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15.8 单缝和圆孔的夫琅禾费衍射 一、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 二、圆孔的夫琅禾费衍射
三、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
§15.7 光的衍射现象和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一、光的衍射现象及其分类
分辨本领 分辨角 0 1.22 D
>
=
<
(a )
(b)
(c )
20
望远镜(Telescope)的最小分辨角: 1.22 D 望远镜的分辨率(分辨本领)R :
1 D R 1.22
注意: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与光学仪器的放 大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
21
7 3 . 00 10 rad 例题3. 为使望远镜能分辨角间距为 的两颗星,其物镜的直径至少应多大? (设光波波长为λ=550 n m ,)
2
a sin

f
2 屏上对应点的光强介于明纹极大和暗纹极小之间 P E
(3)若 a sin N

N为大于2的整数 .
a

1 1

大学物理第15章习题解答

大学物理第15章习题解答

第十五章习题解答1选择题:⑴ B ;⑵ C ;⑶ B ;⑷ B 。

2填空题:⑴ 线偏振光(或完全偏振光,或平面偏振光),光(矢量)振动,偏振化(或透光轴);⑵ 完全偏振光(或线偏振光),垂直; ⑶ ; ⑷ 波动,横波;3计算题:1 自然光入射到两个重叠的偏振片上.如果透射光强为,(1)透射光最大强度的三分之一,(2)入射光强的三分之一,则这两个偏振片透光轴方向间的夹角为多少? 解:(1) max 120131cos 2I I I ==α 又 20max I I =∴ ,601I I = 故 'ο11124454,33cos ,31cos ===ααα. (2) 0220231cos 2I I I ==α ∴ 'ο221635,32cos ==αα2 投射到起偏器的自然光强度为I 0,开始时,起偏器和检偏器的透光轴方向平行.然后使检偏器绕入射光的传播方向转过30°,45°,60°,试分别求出在上述三种情况下,透过检偏器后光的强度是I 0的几倍?解:由马吕斯定律有:0o 2018330cos 2I I I ==, 0ο2024145cos 2I I I ==,0ο2038160cos 2I I I == 所以透过检偏器后光的强度分别是I 0的38,14,18倍。

3 使自然光通过两个偏振化方向夹角为60°的偏振片时,透射光强为I 1,今在这两个偏振片之间再插入一偏振片,它的偏振化方向与前两个偏振片均成30°,问此时透射光I 与I 1之比为多少?解:由马吕斯定律:ο20160cos 2I I =80I =,32930cos 30cos 20ο2ο20I I I == ∴ 194 2.25I I == 4 一束自然光从空气入射到折射率为1.40的液体表面上,其反射光是完全偏振光.试求:(1)入射角等于多少? (2)折射角为多少?解:⑴ 0tan 1.401i =,∴ 'ο02854=i⑵ οο'0903532i γ=-=5 自然光从空气中射向介质,测得布儒斯特角058i =.(1)求介质的折射率和折射角.(2)如果实验在水中进行,水的折射率为 1.33n =水,求这种情况下的布儒斯特角.(3)若介质是透明的,当光从介质射向与空气的分界面时,起偏角是多少?(4)若从空气中射向介质的是振动方向在入射面内的偏振光,仍以058i =入射,问反射光是什么性质的光?解:(1)00tan tan 58 1.6n i ===折射角:οο09032i γ=-=(2)0 1.6tan 1.2031.33i ==,ο050.26i = (3)01tan 0.6251.6i ==,ο032i = (4)无反射光。

大学物理下册课件 第15章 机械波

大学物理下册课件 第15章 机械波

已知振动状态以速度 沿 轴正向传播 。对应同一时刻 ,
振动状态与原点在
时刻的振动状态相同。
点的
因此,在设定坐标系中,波线上任一点、任意时刻的振动规律为
这就是沿 X 轴正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动方程。它是时间和空间的双重周期函数。
15.2.1 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沿 X 轴正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动方程
t = 7T / 8
t = T
在同一坐标系
XOY 中
正向波
反向波
驻波
点击鼠标,观察在一个周期T 中不同时刻各波的波形图。
每点击一次,
时间步进
合成驻波
15.4.3 驻 波
为简明起见,

改写原式得
并用

正向波
反向波
驻 波 方 程
注意到三角函数关系

驻 波 方 程
驻 波 方 程
波节
波腹
波腹处振幅最大
固体的容变弹性模量
液体和气体:液体可以产生容变,其容变弹性模量如固体一致
对于密度为 的固体,在其中传播横波和纵波的速度为
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纵波的波速为
15.1.3 波的特征量
关于波速问题: 波速取决于媒质的弹性(弹性模量)和媒质的惯性(密度)
细长棒:沿着棒的长度方向传播纵波的波速取决于杨氏弹性模量及其惯性
上下
抖动
振速 最小
振速 最大
形变最小
形变最大
时刻波形
在波动中,各体积元产生不同程度的 弹性形变,
具有 弹性势能
各体积元以变化的振动速率 上下振动,
具有振动动能
总能量
15.3 波的能量
动能
动能计算
势能计算

第13、14、15波动光学

第13、14、15波动光学

r22=L2+(x+d/2)2
明纹 k dx ( k 0,1,2,......) 1 L (k ) 暗纹 2
明纹 k dx ( k 0,1,2,......) 1 L (k ) 暗纹 2
上式中的k为干涉条纹的级次。由上式求得条纹的坐标为
L x k d
=r2-r1=
(k 0,1,2,......) 1 (k ) 暗纹 2
k
明纹
r1
s1
x p
K=2
K=1 K=0 K=-1
x
s
*
d
s2
r2
L
o
K=-2
建立坐标系,将条纹位置用坐标x来表达最方便。 考虑到L» d, r1+r22L,于是明暗纹条件可写为
r12=L2+(x-d/2)2,
s1 n1
e
(零级)
o (零级)
解 零级处,由s1和s2发出的两光线 的光程差为零,由此推知, 原中央 明级向下移到原第五级亮纹处。
现在,原中央处被第五级亮纹占据, 这表明两光线到达中央处的光程差 是 5 : =5 =(n2 -n1)e
n2
s2
e
5 e =10-5m n2 n 1
二.洛埃镜
例题13-3 一平板玻璃(n=1.50)上有一层透明油膜(n=1.25), 要使波长=6000Å的光垂直入射无反射,薄膜的最小膜厚e=? 解 凡是求解薄膜问题应先求出两反射光线的光程差。 对垂直入射,i =0,于是
三. 光波的相干叠加
1.光的干涉
两束光 (1)频率相同; (2)光振动方向相同; (3)相差恒定;
相干条件
则在空间相遇区域就会形成稳定的明、暗相间的条纹分 布,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干涉。 2.相干叠加和非相干叠加 由波动理论知, 光矢量平行、频率相同、振幅为E1和E2的 两列光波在某处叠加后,合振动的振幅为

四川师范大学 大学物理 波动光学(13、14、15章)题解

四川师范大学 大学物理 波动光学(13、14、15章)题解

第十三章 光的干涉13–1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缝分别被折射率为n 1和n 2的透明薄膜遮盖,二者的厚度均为e ,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双缝上,在屏中央处,两束相干光的位相差 。

解:加入透明薄膜后,两束相干光的光程差为n 1e –n 2e ,则位相差为en n e n e n )(2)(22121-=-=∆λλλλφ13–2 如图13-1所示,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两个劈尖上,两劈尖角分别为21θθ和,折射率分别为n 1和n 2,若二者分别形成的干涉条纹的明条纹间距相等,则21,θθ,n 1和n 2之间的关系是 。

解:劈尖薄膜干涉明条纹间距为θλθλn n L 2sin 2≈=(θ 很小)两劈尖干涉明条纹间距相等221122θλθλn n =,所以2211θθn n =或1221n n =θθ13–3 用一定波长的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时,欲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采用的方法是: ; 。

解:因为干涉条纹的间距与两缝间距成反比,与屏与双缝之间的距离成正比。

故填“使两缝间距变小;使屏与双缝之间的距离变大。

”13–4 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如图13-2示的劈尖膜(n 1>n 2>n 3),观察反射光干涉,从劈尖顶开始算起,第2条明条纹中心所对应的膜厚度e = 。

解:劈尖干涉(n 1>n 2>n 3)从n 1射向n 2时无半波损失,产生明条纹的条件为2n 2e = k λ,k = 0,1,2,3…在e = 0时,两相干光相差为0,形成明纹。

第2条明条纹中心所对应的膜厚度为k = 1,即2n 2e = λ,则22n e λ=。

13–5 若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可动反射镜移动0.620mm 的过程中,观察到干涉条纹移动了2300条,则所用光波的波长为 。

解:设迈克耳孙干涉仪空气膜厚度变化为∆e ,对应于可动反射镜的移动,干涉条纹每移动一条,厚度变化2λ,现移动2300条,厚度变化mm620.022300=⨯=λ∆e ,则λ = 539.1nm 。

第15章 量子物理基础------玻尔理论

第15章 量子物理基础------玻尔理论
考虑到在两个一级极小值之外还有电子出现,所以:
px x h
经严格证明此式应为:
px x 2
py y 2
pz z 2
这就是著名的海森伯测不准关系式
测不准关系式的理解
1. 用经典物理学量——动量、坐标来描写微观粒子 行为时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 2. 可以用来判别对于实物粒子其行为究竟应该用经典 力学来描写还是用量子力学来描写。 3. 对于微观粒子的能量 E 及它在能态上停留的平均 时间Δt 之间也有下面的测不准关系:
e2 v2 m 2 2 4 0 rn rn 1
h L mvrn n 2
2 2
0h rn n ( ) 2 m e
0 0h r1 0.53 A 2 me 2
第一玻尔轨道半径
rn n r1
2
(2)能量量子化和原子能级
1 e 2 E n mv n 2 4 0 rn
32
o 1 ~ 6563 A 32
连 续
H
0
青H
0
深绿H
0
3645.7 A 4340.1 A 4860.7 A
二、玻尔理论的局限性
1. 把电子看作是一经典粒子,推导中应用了牛顿 定律,使用了轨道的概念, 所以玻尔理论不是彻 底的量子论。 2.角动量量子化的假设以及电子在稳定轨道上运动 时不辐射电磁波的是十分生硬的。 3. 无法解释光谱线的精细结构。 4. 不能预言光谱线的强度。
2、频率假设 原子从一较大能量En的定态向另一较低能量Ek的定 态跃迁时,辐射一个光子
h En Ek
跃迁频率条件
原子从较低能量Ek的定态向较大能量En的定态 跃迁时,吸收一个光子

第十五章 狭义相对论基础

第十五章 狭义相对论基础
1
第六篇 近代物理基础
第十五章 狭义相对论基础
第十六章 量子物理
2
德布罗意波
原子的量子理论
E h ,
p
h
(2)一个沿x轴正向运动, 能量 为E, 动量为的自由粒子对应 沿x轴正向传播的单色平面波. 波动性(,), 粒子性(E, p) 波函数为: i 2 h ( x , t ) A exp ( px Et ) E h p h 实物粒子呢? 对自由运动粒子: 德布罗意假设(1924年): 2 h h h v (1) 一个质量为m的实物粒 1 2 p mv m0 v c 子具有波动性.其波称为物 质波.物质波的波长和频率 E m0 c 2 mc 2 与粒子的能量和动量满足 h h h 1 v2 / c2 如下关系: 3
由三角公式得: d sin = k 正是X射线的布拉格公式.
即:
1 kh 2emU
kh 1 sin d 2emU
13
德布罗意波
利用德布罗意公式 = h/mv
/ / 2 2 / 2 dsin(/2)
德布罗意波
当v << c时,
h h 而: v p m0 v
所以

2Ek m0
h h 2 m0 E k 2em0U
h 1 1.22 nm 2em0 U U
如U=200V,则
h 2 m0 E k
例1.电子经电势差为U的电 场加速,在v << c下, 求此电 子的德布罗意波长.
若此弦线首尾相连构成一 个圆, 则: l = 2 r = n 从波粒二象性看, 原子中核 外电子绕核运动有相应的 波动图象. 当电子在圆周上形成驻 波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
12
波动方程不仅表示波射线上给定点的振动情况, 波动方程不仅表示波射线上给定点的振动情况,某 时刻波形,初位相及比原点落后的相位, 时刻波形,初位相及比原点落后的相位, 还反映了振动状态的传播,波形的传播,能量的传播, 还反映了振动状态的传播,波形的传播,能量的传播, 由
t x y = Acos2 ( − ) +ϕ0 π T λ
l
r FN
∆N F σ = lim ∆ → ∆ S 0 S l − l0 ∆l ε = =
l0 l0
胡克定律 σ =Y ε 比例系数Y称为杨氏模量 比例系数 称为杨氏模量
∆Fτ
A
B
β
B′
∆Fτ
3
二、剪切应变 切应力
∆τ F τ = lim ∆ → ∆ S 0 S
BB′ ∆x dx lim = lim = = tgβ 切应变 γ = AB →0 AB ∆y →0 ∆y dy
一维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
∂2 y 1 ∂2 y = 2 2 ∂x u ∂t 2
15.4 波动方程与波速
取小质元 a b = d x 体积为 d V = s d x 质量为 d m =ρ s d x 设质元被拉伸形变: 设质元被拉伸形变:
x
dx
x+dx
16
v F
v F
a
y
b
y+dy
v v F +dF
定义角波数
k=
2 π
y(x,t) = Acos(ω −kx+ϕ0) t
沿负方向传播的波的方程
λ
=
ω
u
8
同一振动状态X处比0处超前t=x/u
x y(x,t) = Acosωt + +ϕ0 u
例:
y(x,t) =r cos(ω +kx+ϕ0) A t 定义 波矢 k r r r ξ(r,t) = Acos(ω −k ⋅ r +ϕ0) t
π T 2 y = Acosω − x 2 λ
11
K K K K K K
t0 = T 波形恢复原样 而在一个 T 内波形向右移动了 λ ∴ T 这个物理量从时间 上反映了波的周期性
y
O
t =T / 4
t =0
t =2 / 4 T
t =3 / 4 T
t
3、x , t 都变 、 表示波射线上不同质点在不同时刻的位移 ----行波 行波
y(cm) 0.5
13
0 y(cm) u=4m/s 0.5 -0.5
1
2 3
4
t(s)
0 -0.5
4
8 12
x(m)
例2 正向波在t =0时的波形图 波速u=1200m/s 求:波函数和波长
y (cm)
t =0时 u M 10
14
0.05
x 解: 设 y = Acos[ω(t − ) +φ0] 0 u 由图 A= 0.10(cm )
r A ξ(r,t) = cos(ω ±kr +ϕ0) t r
x y(x,0) = Acosω +ϕ0 u x x y(0, ) = Acosω +ϕ0 u u
{
“+” 会聚球面波 “--” 发散球面波
二、 波函数的物理意义
看出t或 每增加 每增加T或 相位重复出现 相位重复出现, 看出 或x每增加 或λ,相位重复出现,反映了时间和空间的周期 性。
例1: : 已知:图示为波源(x=0处)振动曲线 已知:图示为波源( 处 且波速u=4m/s, 方向沿 轴正向 方向沿x轴正向 轴正向. 且波速 时波形曲线( 求:t=3s时波形曲线(大致画出) 时波形曲线 大致画出) 解:
第15章 机械波 15章
波动 波动
1
一定的扰动的传播(一定运动形态的传播过程) 一定的扰动的传播(一定运动形态的传播过程) 机械波
{
电磁波 微观粒子波动性) 概率波(微观粒子波动性)
r ∆Fτ
15.1
弹性体 弹性形变
一截面为 ∆S 细棒受力如图
r ∆F
r ∆FN
r ∆F
l0
2
r FN
一、拉伸与压缩 正应力 线应变
x每增加λ,y不变 ∴反映了波的空间周期性
y
t0时刻的波形 ------ t0 时刻各点振动周相 不同
当 ϕ0 = 0 1) t0= 0 )
T 2) t0 = ) 4
T 3) t0 = ) 2
π 2 y = Acos− x ------ t=0 时各质点的位移 λ π T 2 y = Acosω − x 4 λ
15.3
一维平面简谐行波
一、一维平面简谐波函数
r y = y(r,t)
7 ----- 波函数
轴正向传播, 设一维平面简谐波以相速 u 沿 x 轴正向传播, t 时刻波形如图
y
O
u
P
x
x ∆t = u
O 点的振动位移为 P 点的振动位移为
y(0,t) = Acos(ω +ϕ0) t
( op = x )

u=
T
ρ
简谐波在介质中以速度u=20m/s自左向右传播, 自左向右传播, 例3.一平面 简谐波在介质中以速度 . 自左向右传播 已知在传播路径上的某点A的振动方程为y=3cos(4πt- π) 19 已知在传播路径上的某点A的振动方程为 π ,另一点D在A右方 处,(1)若取 轴方向向左,并以A 另一点D 右方9m处 若取x轴方向向左 另一点 若取 轴方向向左,并以A 点为坐标原点,试写出波动方程,并求出D点的振动方程. 点为坐标原点,试写出波动方程,并求出D点的振动方程. (2)若取 轴方向向右,以A点左方 米处的O点为 坐标原 若取x轴方向向右 点左方5米处的 点为x坐标原 米处的O 若取 轴方向向右, 重新写出波动方程及D点的振动方程。 点,重新写出波动方程及D点的振动方程。 y x u
x y(x,t) = Acosωt − +ϕ0 u
t x y(0,0) = y(x, x) = Acos[ϕ ] 或 y(x,t) = Acos 2 − +ϕ0 0 π T λ u
x y(x,t) = Acosωt − +ϕ0 u
T1 x
α2
d y α si α ≈ tg 1 = n 1 |x d x d y d y d2 y T( |x+dx − |x ) = ρ dx 2 |x d x d x d t
x+dx
x
d y d( ) ρ d2 y d x = d x T d2 x t
t
∂2 y ρ ∂2 y ∂2 y 1 ∂2 y = 2 ∂ x T ∂ 2 对比 ∂ 2 = u2 ∂ 2 t x t
1、当 x 一定时 例: x = x0 = 常数 、 一定时,
9
x y = Acosωt − +ϕ0 u
令常数
x0 y = Acosωt − ++ϕ 1 T
t每增加T,y不变
6
ω = 2 /T π
ω λ = vλ = T 2 π
λ
~ π ν =1/ λ 波数:k = 2 波数: λ
相速: 相速:
波面: 把某一时刻振动相位相同的各点的轨迹叫波面, 波面: 把某一时刻振动相位相同的各点的轨迹叫波面, 波前: 波前 把该时刻最前面的波面叫波前 波线: 波线:波的传播方向 各向同性介质, 各向同性介质,波 线与 波面垂直 平面波: 球面波: 平面波: 球面波:
2
∂y F =Ys ∂x
17
纵波波速 u = 1 横波波速 u2 = 三维情况: 三维情况:
Y
ρ
G
Y为杨氏模量 为杨氏模量 G为剪切模量 为剪切模量
2
ρ
∂2 ∂ ∂ 2 式中 ∇ = ∆ = + 2 + 2 =∇⋅∇ 称为 拉普拉斯算子 2 ∂x ∂y ∂z
1 ∂ξ ∇ ξ − 2 2 =0 u ∂t 2 2
π (1)波动方程为: y = 3cos(4 t −π + 波动方程为: 波动方程为
πx
5
)
14 π 振动方程为: 振动方程为: yD =3cos(4 t − π ) 5 A D (2) O =5 A m 9m 5 yo =3cos[4 (t + ) −π] =3cos(4 t) π π y 20 u πx y =3cos4 t − π A D o 5 x 14 π yD = 3cos(4 t − π ) 5m 9m 5
一、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1、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演示 1)波源 、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演示 ) 2. 横波:演示 横波: 纵波: 纵波:演示 2)媒质 ) 共性: 共性:波动性
5
二、 常用的概念
周期: 周期: T 波长: 波长: λ 波速: 波速: u = (时间 频率: ν =1/T 时间)频率 时间 频率: 空间频率: 空间频率:
例 4 : 某质点作简谐振动, 周期为2 s , 振幅为0.06m , 开始计时 某质点作简谐振动 , 周期为 2 振幅为 0 06 m 20 t=0 质点恰好处在负向最大位移处, (t= 0 ) ,质点恰好处在负向最大位移处, 求 ( 1 ) 该质点的振 动方程; 此振动以速度u= m/s沿 轴正方向传播时, u=2 动方程;(2)此振动以速度u=2 m/s沿x轴正方向传播时, 形成的一维简谐波的波动方程; 该波的波长. 形成的一维简谐波的波动方程;(3)该波的波长. 解:(1)振动方程 :(1 cos( t/2 y=0.06cos(2πt/2+π) cos cos( t+π =0.06cos(πt+π) cos (SI) (2 )波动方程,以该质点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振 波动方程,以该质点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 动的传播速度方向为坐标轴正方向. 动的传播速度方向为坐标轴正方向. y=0.06cos[π(t-x/u)+π] = [ (t-x/u)+π cos[ )+π =0.06cos[π(t-x/ 2)+π] (SI) cos )+ (3)波长 λ=uT=4(m) =u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