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大全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4e77b45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75.png)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大全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大全(附WOrd下载)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一、实验目的:1学会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2、了解细胞的结构;3、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二、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可换)松针、动物血液、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三、实验用具:载玻片、盖玻片、蒸馏水、滴管、镊子、土豆、刀片、显微镜(物镜5X、10X、40X)四、方法步骤:1、制作松针的临时切片:(1)取干净的载玻片一个平置于试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蒸馏水。
(2)将土豆切成条状(截面约:∙5X0∙5cm)取两条,将一根松针夹在两个土豆条之间,用刀片削成尽量薄的薄片,削时,手腕不动,靠大臂带动小臂移动刀片。
切片数次。
从中选取较薄的切片,置于载玻片的水滴上。
(3)的制造。
从一侧轻轻盖上盖玻片,不要产生气泡。
用吸水纸轻轻吸去盖玻片周围的水滴,即完成临时切片2、观察切片:(1)(2)取出显微镜,置于试验台上靠左的位置,打开光源。
将上步制造好的切片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载物台位置,使盖玻片对准光源。
(3)使用5X物镜观察切片,使松针切片在视野中心,换成构。
(4)换成40X物镜观察,注意细胞及细胞内物质结构,画图。
10X物镜,观察松针叶面横切结3、动物血液临时装片的制造及观察(除不用切片,其他相似)4、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的观察。
五、考点提示:1、松针的叶面结构是什么样的?2、动物细胞的结构是什么样的?与植物细胞又什么分歧?3、显微镜的物镜倍数愈大,视野的亮度如何?物体的大小如何?4、如何调节焦距?5、如何才能使切片尽量的薄?切片的厚薄对显微镜下观察的效果有什么影响。
尝试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卵白质一、尝试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阐明实验原理一颜色反应,识记和区初步掌握鉴定上述化合分用于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的试剂及产生的特定颜色,物的基本举措,学会描述尝试现象,把握二、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教材实验全解—显微观察类实验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教材实验全解—显微观察类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b408df54f8c75fbfc77db2ca.png)
显微观察类实验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1.实验原理利用高倍镜可以看到某些在低倍镜下无法看到的细胞结构,例如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从而能够比较不同细胞结构,区别不同的细胞种类2.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可换)松针、动物血液、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3.方法步骤(1)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3)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4)用细准焦螺旋调焦并观察。
4.考点提示(1)显微镜的结构①光学结构:目镜、物镜、反光镜。
②调节视野亮度的结构:反光镜、光圈。
③调节视野清晰度的结构: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2)使用原则①用眼原则: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这样,一可减轻左眼疲劳,二可方便绘图。
②物镜选用原则:先低倍后高倍。
可以用低倍物镜观察清楚的就无需使用高倍物镜,如质壁分离实验。
③准焦螺旋使用原则:先粗准焦螺旋后细准焦螺旋,高倍镜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
此外,光线强时用平面反光镜和较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凹面反光镜和较大光圈。
(3)目镜与物镜①目镜无螺纹;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放大倍数越大②物镜有螺纹;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象清晰时距装片距离越近(4)高倍镜与低倍镜(5)物像①显微镜所成像为倒像,即上下、左右均颠倒,即将物像颠倒180度,如观察“p”所成物像为“d”,但注意,顺时针方向流动的观察结果还是顺时针。
②将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时,玻片移动方向与物像偏离视野中央的方位相同,即在“左方”的向左方移,在“右下方”的向右下方移,此时需要注意的是题干描述为“偏向”,还是“要向”。
(6)污物位置分析①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物镜、目镜或装片。
②判断方法:按照难易程度,从易到难进行排除,先移动装片,如果污物移动,说明污物在装片上;如果污物不移动,再转动目镜,如果污物也转动,说明污物在目镜上。
如果污物不转动,再转动转换器换用其他物镜,如果污物消失,说明污物在物镜上;此外,反光镜上的污点是看不到的。
实验五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实验五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https://img.taocdn.com/s3/m/b9a00a6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1.png)
目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结论与讨论
01 实验目的
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熟悉显微镜的结构和 操作步骤,包括调节 焦距、对光、移动载 玻片等。
了解显微镜的保养和 维护,确保实验结果 的准确性和仪器的使 用寿命。
用纸巾轻轻按压盖玻片,去除多余的 液体。
用镊子夹取染色后的组织块,放在载 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将制作好的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 的载物台上。
调整显微镜的焦距,使观察到的 图像清晰。
仔细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 分布和数量。
记录观察结果
01
用笔记录观察到的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分布和 数量。
高倍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高倍显微镜是一种光学仪器,通过透镜的放大作用,将微小的物体放大并清晰地呈 现出来。
高倍显微镜通常配备有多个透镜,包括物镜、目镜和聚光镜等,以实现更高的放大 倍数和更好的观察效果。
在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时,高倍显微镜能够提供足够的放大倍数和分辨率,使观察 者能够清晰地看到它们的形态和分布。
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 用技巧,如选择合适 的放大倍数、调整光 圈大小等。
了解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通过观察不同植物或组织切片, 了解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特征,
如大小、形状、数量等。
学习如何识别和区分叶绿体和线 粒体,了解它们在细胞内的分布
情况。
了解叶绿体和线粒体在不同类型 细胞中的差异分布和功能特点。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对微 观世界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训练学生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高中生物学生操作实验汇总
![高中生物学生操作实验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a0ed25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5.png)
高中生物学生操作实验汇总(07级二中毕业班高三三班生物总结)这是一年前我们班每个同学在董雪老师的组织下总结出来的!希望各位今年参加高考的理科考生们可以从中有所收获!也算是我们高三三班心血的一种传承吧!大家都帮助着分享下呗~必修一一、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丁星宇)PartⅠ目的要求: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PartⅡ材料用具:1.建议选用的观察材料:真菌(如酵母菌)细胞,低等植物(如水绵等丝状绿藻)细胞,高等植物细胞(如叶的保卫细胞),动物细胞(如鱼的红细胞或蛙的皮肤上皮细胞)。
以上这些材料,做成临时装片后就可以观察。
也可以使用其他替代材料。
2.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清水。
如果实验过程中需要染色,应准备常用的染色液。
PartⅢ方法步骤:一、使用高倍镜:1、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2、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象放到视野中央3、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4、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二、制作临时装片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王胤杰丁星宇)PartⅠ实验原理: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PartⅡ材料用具:1、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也可以用其他动物或植物细胞代替)2、器材:大烧杯,小烧杯,温度计,滴管,消毒牙签,载玻片,盖玻片,铁架台,石棉网,火柴,酒精灯,吸水纸,显微镜。
3、试剂: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取A液20ml,B液80ml配成染色剂,使用时现配。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2b30dc283d049649b6658ef.png)
高考生物实验知识点总结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必修一P7)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低倍镜的视野大,通过的光多,放大的倍数小;高倍镜视野小,通过的光少,但放大的倍数高。
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
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不行。
用高倍镜观察,只需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
转动粗准焦螺旋,容易压坏玻片。
4、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答:(1)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材料为止。
5、总结:四个比例关系a.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而目镜正好与之相反。
b.物镜头放大倍数与玻片距离:倍数越大(镜头长)距离越近。
c.放大倍数与视野亮度: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
d.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必修一P18)一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Cu 2O沉淀。
2、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淀粉遇碘变蓝色。
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二实验材料1、做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实验,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梨。
(因为组织的颜色较浅,易于观察。
)2、做脂肪的鉴定实验。
应选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一般要浸泡3~4小时(也可用蓖麻种子)。
实验五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实验五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https://img.taocdn.com/s3/m/f7d208ea524de518964b7d15.png)
实验目的
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2.识别光学显微镜下的叶绿体和线粒体。
2.实验原理
(1)叶绿体的观察植物绿色部位的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如果将叶片的横切片制成临时装片,就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某些植物幼嫩的叶也可直接用于观察叶绿体。
②健那绿染液先称取10 mg健那绿溶于1 mL等渗溶液中,用滤纸过滤。再取滤液加入49 mL等渗溶液中,即为染色液。
4.操作要点
(1)制作临时装片
①在观察黑藻前10 min,用40 °C的水浸泡黑藻的叶。这样的叶用于制作临时装片,便于观察到黑藻的叶绿体随细胞质而流动。
②在适宜的温度下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可以将健那绿染液保持在37 °C,尽可能使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在染色期间保持在生活状态。
③用健那绿染液染色时,要染色10~15 min。在此期间要适当添加染液,以保证细胞不干燥。
(2)观察
①观察时,注意通过调整光圈来调节反射光线的强弱,使进入物镜的光线不要太强。
①观察时,注意通过调整光圈来调节反射光线的强弱,使进入物镜的光线不要太强。
分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论
1.选择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具有较多线粒体的细胞在功能上有什么特点?
3.为什么用健那绿染液作为观察线粒体的染色剂?
4.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操作指南
1.材料 藓类、菠菜或黑藻的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内表皮细胞。
2.用具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消毒牙签。
3.试剂及配制方法
(1)试剂 清水,健那绿染液。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0d596d7be23482fb4da4c9f.png)
高考生物实验知识点总结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必修一P7)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低倍镜的视野大,通过的光多,放大的倍数小;高倍镜视野小,通过的光少,但放大的倍数高。
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
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不行。
用高倍镜观察,只需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
转动粗准焦螺旋,容易压坏玻片。
4、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答:(1)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材料为止。
5、总结:四个比例关系a.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而目镜正好与之相反。
b.物镜头放大倍数与玻片距离:倍数越大(镜头长)距离越近。
c.放大倍数与视野亮度: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
d.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必修一P18)一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Cu 2O沉淀。
2、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淀粉遇碘变蓝色。
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二实验材料1、做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实验,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梨。
(因为组织的颜色较浅,易于观察。
)2、做脂肪的鉴定实验。
应选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一般要浸泡3~4小时(也可用蓖麻种子)。
高中生物《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教案
![高中生物《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0fced7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f.png)
高中生物(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教案高中生物(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从物质与能量的观念,认识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分布及形态特点,加深对叶绿体和线粒体重要性的认识。
2.通过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观察实验,运用归纳和总结的思维,进一步稳固装片制作方法及高倍显微镜使用的考前须知。
3.能够依据叶绿体及线粒体的分布特点,制订观察试验方案,画出两者的形态图片,提高探究能力。
4.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难点:相关实验材料临时装片的制作。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提问:细胞内的能量转换车间指的是什么(线粒体、叶绿体)两者的形态及功能特点是什么(两者都是双层膜结构,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园地;叶绿体内部有光合色素附着在类囊体薄膜上,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园地。
)追问:两种细胞器主要分布在什么细胞中呢,它们真实的形态是什么样的呢引入新课——(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二)新课教学1.制定方案教师提问:叶绿体和线粒体本身是否有颜色,需不需要染色观察(叶绿体本身含色素不需染色,线粒体本身无色,需染色观察。
)教师讲解线粒体的染色方法:用1%的健那绿染液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追问:能否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作为观察线粒体的实验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所需的实验材料(观察叶绿体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观察线粒体用动物细胞,比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教师展示实验材料及器具:提前处理的黑藻,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牙签等。
引导学生回忆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擦、滴、撕(刮)、展(涂)、盖、染),制订并完善实验方案。
以提问的方法回忆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找学生代表演示讲解。
(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更换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及反光镜,直至物象清楚。
)2.实施方案,开展实验提供黑藻、菠菜、葫芦藓叶片以及大白鼠胰腺的铁苏木精染色玻片标本等材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验,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分布及形态,并绘图,教师巡视指导。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大全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4893f343186bceb18e8bb2a.png)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大全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一、实验目的:1、学会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2、了解细胞的结构;3、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二、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可换)松针、动物血液、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三、实验用具:载玻片、盖玻片、蒸馏水、滴管、镊子、土豆、刀片、显微镜(物镜5X、10X、40X)四、方法步骤:1、制作松针的临时切片:(1)取干净的载玻片一个平置于试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蒸馏水。
(3)从一侧轻轻盖上盖玻片,不要产生气泡。
用吸水纸轻轻吸去盖玻片周围的水滴,即完成临时切片的制作。
2、观察切片:(1)取出显微镜,置于试验台上靠左的位置,打开光源。
(2) 将上步制作好的切片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载物台位置,使盖玻片对准光源。
(3)使用5X物镜观察切片,使松针切片在视野中心,换成10X物镜,观察松针叶面横切结构。
(4)换成40X物镜观察,注意细胞及细胞内物质结构,画图。
3、动物血液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除了不用切片,其他类似)4、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的观察。
五、考点提示:1、松针的叶面结构是什么样的?2、动物细胞的结构是什么样的?与植物细胞又什么不同? 3、显微镜的物镜倍数愈大,视野的亮度如何?物体的大小如何? 4、如何调节焦距? 5、如何才能使切片尽量的薄?切片的厚薄对显微镜下观察的效果有什么影响。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实验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阐明实验原理—颜色反应,识记和区分用于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的试剂及产生的特定颜色,初步掌握鉴定上述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学会描述实验现象,掌握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可溶性糖类较多,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
前三种糖的分子内都含有游离的具还原性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分子内没有,为非还原糖。
高中生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高中生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https://img.taocdn.com/s3/m/71d4e53b581b6bd97f19ea75.png)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一、叶绿体的观察(一)目的: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形态与分布(二)实验前的思考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圆形或球形。
叶绿体高等植物(如葫芦藓)的叶绿体呈椭球状,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可以运动,改变椭球体的方向,这样既能接受较多的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
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侧面朝向光源,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正面朝向光源。
因此,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采集的葫芦藓,其小叶内叶绿体椭球体的形状不完全一样(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材料:水王荪(黑藻),(葫芦藓或墙藓或菠菜叶)2、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四)实验步骤:洁净玻片滴清水镊取一片黑藻叶加盖玻片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叶绿体的形态与分布:(五)参考资料:1、加速细胞质的流动方法①进行光照,即在阳光或灯光下放置15~20 min;②提高盛放黑藻的水温,可加入热水将水温调至25 ℃左右;③切伤一小部分叶片。
2、观察细胞质流动的代替实验材料观察细胞质流动的材料,如果找不到黑藻,可用以下材料代替:①紫鸭跖草雄蕊的花丝表皮毛;②鸭跖草的蓝色花瓣,观察韧皮部筛管细胞中的细胞质流动;③向日葵舌状花花冠的表皮;④万寿菊管状花的花瓣表皮;⑤新鲜大白菜内层叶片宽大中脉处的表皮;⑥黄瓜嫩茎的表皮毛;⑦小麦的根毛。
二、线粒体的观察(一)目的认识最重要的细胞器之一线粒体的基本形态和分布,学会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的技能。
(二)实验前的思考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的重要细胞器。
它呈短棒形,长0.4~3微米,宽0.3~0.8微米,光学显微镜刚好能看清它的轮廓(光学显微镜分辨率在0.2微米)。
线粒体是细胞内糖、氨基酸、脂肪酸最终氧化的场所,所以有“动力工厂”之称。
利用这个性质,线粒体可使特异性染料詹姆斯绿(Janus green B)保持氧化状态,呈蓝绿色,线粒体周围的细胞质中的詹姆斯绿被还原成无色状态,从而显示线粒体。
实验五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实验五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https://img.taocdn.com/s3/m/05f7521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e.png)
➢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线粒体 的形态和分布
实验原理:
一、观察叶绿体
➢ 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绿色、扁平的 椭球形和球形 可在高倍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二、观察线粒体
线粒体普遍存在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线粒体形态多 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
健那绿染液 生活状态的线粒体
实验步骤:
(2)线粒体的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
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1滴健那绿染液。
用消毒牙签钝端刮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 上轻轻地刮几下
把牙签附着有碎屑的一端,放在染液中涂 抹几下,5min后,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 吸去多余的染料
观察:先低倍镜后高倍镜,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 细胞质接近无色
高倍显微镜下的线粒体(已染色)
实验材料:人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实验步骤:
(一)叶绿体的观察
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取 一片黑藻的叶,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盖 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将制作好的临时叶片装片放在显微镜下用低 倍镜观察,找到叶片细胞后换用高倍镜观察。
高倍显微镜下的黑藻叶绿体
实验步骤:
(二)线粒体的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1~2滴健那绿染液。
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画一“#” 字(边长约5mm)。沿着“#”字的一角撕取 一小块洋葱内表皮。 将撕取的洋葱鳞茎内表皮放到载玻片上, 叶肉面朝下漂浮于染液上。染色5min,盖上 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染液。
观察:先低倍镜后高倍镜,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 细胞质接近无色
观察叶绿体实验
![观察叶绿体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1560ce0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6.png)
• 叶绿体的运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显微镜下很容易
观察到叶绿体在
细胞质中的循环
流动,这种现象
称为胞质环流。
除此之外,叶绿
体还会随着光照
强度的变化而发
生运动:弱光下
扁平面向光
光照强度对叶绿体分布及位置影响的示意图
• 制片: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将叶片放入, 加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 观察:先低倍镜找到叶肉细胞后高倍镜观察叶 绿体(形态和分布)
• 绘图:用铅笔画一个叶绿体形态和分布情况清 楚的叶肉细胞。
四、实验结论:叶绿体在细胞质中呈绿色扁平的 椭球形或球形。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绿体
绿色、凸透 镜或铁饼状、 分布在细胞 质膜与液泡 间薄层的细 胞质中,呈 平层排列
叶绿体预期观察图(16×40)
五、注意事项 • 用藓类的小叶或者菠菜叶的下表皮(稍带叶肉)
作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因为藓类属阴生植物,菠菜叶的下表皮是菠菜 叶的背阳面,这样的细胞中的叶绿体大且数目 少,便于观察。 • 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目的是为了防止叶绿体失水。如果叶绿体失水 ,叶绿体就缩成一团,无法观察叶绿体的形态 和分布。
一、实验原理: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细 胞质中,叶绿体一般是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形或 球形,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二、实验材料的选取:常选用藻类叶片或菠菜叶 片。因为这些材料的叶片很薄,仅有1~2层叶肉 细胞,易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三、实验步骤:
• 取材:取一片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下表皮(薄且有 叶绿体)
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实验报告
![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a157404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66.png)
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高二下学期生物实验报告班级小组组号姓名评价实验名称: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报告实验原理: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中,一般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听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持接近无色。
线粒体能在健那绿染液中维持活性数小时,通过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和分布。
实验步骤(先低倍镜、后高倍镜)(描述、评价)实验解疑(1 )用藓类的小叶或者菠菜叶的下表皮(稍带叶肉)作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藓类属阴生植物,菠菜叶的下表皮是菠菜时的背阳面,这样的细胞中的叶绿体大且数目少,且藓类小叶是由一层细胞构成的,便于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 2 )观察叶绿体的监时装片,在实验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防止细胞内的叶绿体失水,如果叶绿体失水,叶绿体就缩成一团,无法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3 )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不静止的: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中,它会随着细胞质的流动而运动。
(4 )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叶绿体的功能的关系:叶绿体呈椭球形或球形,可以减少运动时的阴力,有利于叶绿体的运动。
叶绿体在细胞质散乱地分布,相互不重叠,有利于每一个叶绿体都充分接受光照。
叶绿体在细胞中的运动又有利于其内部的每一个基粒充分接受光照。
参考答案:取材制片观察1 / 1体验篇二:实验报告: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20131104沭阳县建陵中学实验报告2013年10月16日高一年级Ⅰ部7班姓名:实验组号:实验名称:一、实验原理: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绿色。
球形或椭球形。
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呈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
二、实验目的: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2.识别光学显微镜下的叶绿体和线粒体。
高中生物实验大全
![高中生物实验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95ecd3c4a7302768e9939df.png)
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一、实验目的:1、学会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2、了解细胞的结构;3、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二、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可换)松针、动物血液、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三、实验用具:载玻片、盖玻片、蒸馏水、滴管、镊子、土豆、刀片、显微镜(物镜5X、10X、40X)四、方法步骤:1、制作松针的临时切片:(1)取干净的载玻片一个平置于试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蒸馏水。
(2)将土豆切成条状(截面约:0.5X0.5cm)取两条,将一根松针夹在两个土豆条之间,用刀片削成尽量薄的薄片,削时,手腕不动,靠大臂带动小臂移动刀片。
切片数次。
从中选取较薄的切片,置于载玻片的水滴上。
(3)从一侧轻轻盖上盖玻片,不要产生气泡。
用吸水纸轻轻吸去盖玻片周围的水滴,即完成临时切片的制作。
2、观察切片:(1)取出显微镜,置于试验台上靠左的位置,打开光源。
(2) 将上步制作好的切片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载物台位置,使盖玻片对准光源。
(3)使用5X物镜观察切片,使松针切片在视野中心,换成10X物镜,观察松针叶面横切结构。
(4)换成40X物镜观察,注意细胞及细胞内物质结构,画图。
3、动物血液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除了不用切片,其他类似)4、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的观察。
五、考点提示:1、松针的叶面结构是什么样的?2、动物细胞的结构是什么样的?与植物细胞又什么不同?3、显微镜的物镜倍数愈大,视野的亮度如何?物体的大小如何?4、如何调节焦距?5、如何才能使切片尽量的薄?切片的厚薄对显微镜下观察的效果有什么影响。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实验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阐明实验原理—颜色反应,识记和区分用于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的试剂及产生的特定颜色,初步掌握鉴定上述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学会描述实验现象,掌握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2017-最新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大全
![2017-最新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0614c7c284ac850ac024286.png)
2017-最新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大全D(1)取出显微镜,置于试验台上靠左的位置,打开光源。
(2) 将上步制作好的切片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载物台位置,使盖玻片对准光源。
(3)使用5X物镜观察切片,使松针切片在视野中心,换成10X物镜,观察松针叶面横切结构。
(4)换成40X物镜观察,注意细胞及细胞内物质结构,画图。
3、动物血液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除了不用切片,其他类似)4、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的观察。
五、考点提示:1、松针的叶面结构是什么样的?2、动物细胞的结构是什么样的?与植物细胞又什么不同?3、显微镜的物镜倍数愈大,视野的亮度如何?物体的大小如何?4、如何调节焦距?5、如何才能使切片尽量的薄?切片的厚薄对显微镜下观察的效果有什么影响。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实验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阐明实验原理—颜色反应,识记和区分用于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的试剂及产生的特定颜色,初步掌握鉴定上述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学会描述实验现象,掌握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可溶性糖类较多,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
前三种糖的分子内都含有游离的具还原性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分子内没有,为非还原糖。
实验中所用的斐林试剂,只能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而不能鉴定可溶性非还原糖。
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Cu2O 沉淀。
如:葡萄糖 + 2Cu2+ + 4OH—加热葡萄糖酸 + Cu2O↓(砖红色)+ H2O即Cu 2+被还原成Cu2O,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淀粉遇碘变蓝色(直链)或紫(红)色(支链)。
2、脂肪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脂等)统称为脂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目的:
➢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线粒体 的形态和分布 Nhomakorabea验原理:
一、观察叶绿体
➢ 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绿色、扁平的 椭球形和球形 可在高倍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二、观察线粒体
线粒体普遍存在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线粒体形态多 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
健那绿染液 生活状态的线粒体
实验材料:人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实验步骤:
(一)叶绿体的观察
装片中的叶片 保持有水状态
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取 一片黑藻的叶,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盖 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将制作好的临时叶片装片放在显微镜下用低 倍镜观察,找到叶片细胞后换用高倍镜观察。
高倍显微镜下的黑藻叶绿体
实验步骤:
(二)线粒体的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1~2滴健那绿染液。
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画一“#” 字(边长约5mm)。沿着“#”字的一角撕取 一小块洋葱内表皮。 将撕取的洋葱鳞茎内表皮放到载玻片上, 叶肉面朝下漂浮于染液上。染色5min,盖上 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染液。
高倍显微镜下的线粒体(已染色)
实验结束好习惯:
1.清洗载玻片,带走垃圾,将桌面物 品归位,摆放整齐。
2.降下载物台,将显微镜的光源 调到最暗,最后关闭显微镜后面 的电源开关。
3.填写显微镜使用情况。
观察:先低倍镜后高倍镜,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 细胞质接近无色
实验步骤:
(2)线粒体的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
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1滴健那绿染液。
用消毒牙签钝端刮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 上轻轻地刮几下
把牙签附着有碎屑的一端,放在染液中涂 抹几下,5min后,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 吸去多余的染料
观察:先低倍镜后高倍镜,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 细胞质接近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