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题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什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握那些根本要求?
科学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精神实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这就是: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四条根本要求,揭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路线保障、社会保障、动力保障和政治领导保障。
5. 为什么说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这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任何社会形态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一个社会形态由于其自身的矛盾,必然被另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否则,社会就不会进步了。虽然人在创造历史时有其能动作用,但人们不能主观地取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只能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
(2)资本主义不是永恒的、绝对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从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着一个无法克服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虽然当代资本主义采取了一些自我调节的手段,发生了新变化,但从根本上讲,这些调节和改良,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越是不断发展,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指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资本主义不是永恒的、绝对的社会制度,而是一种同以往的各种社会制度一样的过渡性的社会制度。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私有制,建立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公有制,因而能够解放生产力,能够以资本主义所没有的速度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能够自觉地、不断地高速和改革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和方面,解决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坚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资本主义所不能解决的。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必然向其最高级阶段——共产主义迈进。
6.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
(1)这是由社会主义历史的短暂性所决定的。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社会主义的历史毕竟是短暂的,总的来说还处在实践和发展初期。中国现在并将长时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不够格”、“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处在幼童时代的社会主义,自然难于充分展示出它的巨大优越性和蓬勃生命力,也必然会出现各种失误和遇到各种挫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这是由社会主义革命的彻底性所决定的。由于无产阶级不曾掌握任何生产资料,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无从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得到发展。更何况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不但要同传统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而且要同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就决定了这一伟大社会革命的激烈程度、广泛程度和深刻程度,是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的革命所不能比拟的。私有制范围内更替尚且需要经过漫长、艰巨的历史进程,以消灭私有制为最终目标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不是一个更为漫长、更加艰巨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出现曲折、反复,从而使这一进程放慢,不值得大惊小怪。历史的辩证法从来都是如此。
(3)这是由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所决定的。与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不同,社会主义革命首先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一国或少数国家取得胜利的。因而,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文化基础差、起点低,在生产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方面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
(4)这是由社会主义实践的探索性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是就发达国家而言的,对于落后国家中“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既无足够的理论准备,又无现成的实践经验,需要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正像邓小平所指出的:“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于中学,在实践中摸索。”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的社会试验工程,它同任何科学试验一样是不可能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列宁曾把它比喻为攀登一座未经勘察、人迹未到的高山。他说要“准备忍受几千个困难,准备作几千次尝试,而且,我们在作了一千次尝试以后,准备去作一千零一次尝试。”
(5)这是由社会主义建设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复杂性所决定的。由于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因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必然面对着一个经济实力很强的资本主义世界,并且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形成两种制度长期并存和对立的复杂局面。资本的贪婪本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野心决定了资本主义势力在其未被彻底消灭之前,是决不会让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从事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罪恶活动。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军事、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国际交往与合作中,既要同资本主义打交道,吸收其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有益的文化知识,又要警惕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干涉、渗透和颠覆。这就自然增添了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6)这也是由资本主义不甘心灭亡的顽强性所决定的。走过了几百年发展历程的资本主义,在其走向灭亡的命运面前,没有、也不会自动“寿终正寝”,而必然要尽一切可能调节和挽救自身,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它还会有这样的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垄断资产阶级强化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实行一些改良措施,包括借鉴社会主义国家一些有益的经验等,就表明了这一点。这虽然不能从根本上克服它的致命矛盾,挽救其最终灭亡的命运,但却能起到缓和矛盾,延长其寿命的作用,从而也就延长了它与社会主义并存和相互较量的历史过程,增加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正是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世界走向社会主义的步伐,其步幅的大小、步速的快慢,虽难免有这样那样的调整,其预定的行进路线虽不能不作程度不同的调整,但其发展的大趋势是根本不变的。
总之,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7.怎样正确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十三大阐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是: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基本依据。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这个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