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小动物作文教学讲义
小学生描写动物的作文教案
小学生描写动物的作文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教学内容:1. 介绍本章主题:描写动物的作文。
2.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动物,并激发他们对动物的好奇心。
教学活动:1. 让学生自由发表他们对动物的看法和经验。
2. 教师分享一些有趣的动物故事或事实,引发学生的兴趣。
作业:1. 观察一种动物,并记录下它的特点和习性。
第二章:观察和描述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动物的细致和敏锐。
2. 引导学生运用形容词和副词来描述动物的外貌和动作。
教学内容:1. 讲解观察动物的方法和技巧。
2. 引导学生运用形容词和副词来描述动物的外貌和动作。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分组,每组观察一种动物,并记录下它们的的外貌和动作。
2. 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运用形容词和副词来描述。
作业:1. 选择一种动物,运用形容词和副词来描述它的外貌和动作。
第三章:运用比喻和拟人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来描写动物。
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动物描写更加生动有趣。
教学内容:1. 讲解比喻和拟人的概念和作用。
2. 引导学生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来描写动物。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并尝试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来描写。
2. 学生分享他们的描写作品,并讨论其生动性和趣味性。
作业:1. 选择一种动物,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来描写它的外貌和性格。
第四章:情感和态度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表达对动物的情感和态度。
2. 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保护和关爱。
教学内容:1. 讲解在作文中表达情感和态度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保护和关爱。
教学活动:1. 让学生选择一种动物,并思考他们对这种动物的情感和态度。
2. 学生分享他们的情感和态度,并讨论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关爱。
作业:1. 选择一种动物,表达你对它的情感和态度,并思考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关爱。
第五章:总结与展示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总结本章所学的内容。
小学生描写动物的作文教案
小学生描写动物的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描写动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描写动物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描写动物的基本方法:外貌、动作、声音、习性等。
2. 描写动物的技巧:对比、拟人、排比等。
3. 典型动物的描写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描写动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难点:如何运用描写方法写出生动、具体的动物形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动物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张有趣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字、特点等。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描写动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实例讲解:教师通过示例,讲解如何运用描写方法写出生动、具体的动物形象。
4. 课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动物描写练习。
5. 学生互评:学生互相交换作品,评价对方的描写是否生动、具体。
6.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8.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回家后观察一种动物,并写一篇描写这种动物的作文。
9.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开展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动物的世界。
10. 作品展示:鼓励学生在班级或学校展示自己的作文,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写作兴趣。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描写动物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了解他们对动物保护意识的态度。
3. 通过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写作水平。
七、教学策略:1. 采用实例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描写方法的应用。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 设置合理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4. 组织拓展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动物的生活,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写小动物作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作文形式表达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观察小动物的方法和技巧。
2. 学习写作小动物作文的基本结构和方法。
3. 学习如何通过作文表达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小动物,发现它们的特征和习性。
2. 教会学生如何将观察到的小动物特点写入作文中。
3. 培养学生通过作文表达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小动物,并将其特点生动地写入作文中。
2. 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小动物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写作。
2. 准备一些关于小动物的作文范文,供学生参考和分析。
3. 准备一些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的指导资料,供学生学习和借鉴。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小动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和观察。
2. 学生分享:让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以及它们的特征和习性。
3. 写作指导:教师讲解如何写作小动物作文,包括作文的基本结构、写作方法和表达技巧。
4. 学生写作:学生根据观察和思考,开始写作小动物作文。
5. 作文互评: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评价和欣赏。
七、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外貌、动作、声音等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 示范法:教师通过写作示范,展示如何将小动物特点写入作文中。
3. 讨论法:学生之间进行作文交流和讨论,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评价1. 作文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写作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2.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写作。
3. 同学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对方的作文,给予意见和建议。
九、教学拓展1. 开展小动物摄影活动,让学生通过摄影记录下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培养学生的摄影技巧和审美能力。
小学生描写动物的作文教案
小学生描写动物的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描写动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动物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描写动物的基本方法:外貌、动作、声音、习性等。
2. 描写动物的技巧:对比、排比、拟人等。
3. 典型动物的描写示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描写动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描写方法写出生动、形象的动物作文。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描写动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示例法:分析典型动物的描写示例。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写作,教师点评指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动物,激发学生对动物描写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描写动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外貌、动作、声音、习性等。
3. 示例:分析典型动物的描写示例,如猫、狗、鸟等。
4. 练习:学生动手写作,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描写自己喜欢的动物。
5. 点评:教师点评学生作品,指导学生如何改进描写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6. 总结:强调描写动物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练习。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继续练习描写动物,挑选一篇最满意的作文在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学生练习和作业点评,评价学生对描写动物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作文中运用描写方法的情况,评价他们的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保护,评价学生关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清晰地讲解了描写动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写作?3.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否有必要进行调整?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动物观察活动,如参观动物园、鸟类观察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观察和了解动物。
2. 邀请动物保护专家进行讲座,提高学生对动物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七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描写小动物》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描写小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学会描写小动物的外形、动作、声音等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观察生活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外形、动作、声音等特点。
2. 讲解如何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小动物。
3. 分析优秀作文,学习其中的表达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小动物,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2. 教学难点:如何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情感。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2. 讲解法:讲解如何进行小动物的描写。
3. 示例法:分析优秀作文,学习其中的表达技巧。
4.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练习描写小动物,教师进行指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谈对小动物的了解和喜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如何观察小动物,并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3. 示例:分析优秀作文,学习其中的表达技巧。
4. 练习:让学生动手练习描写小动物,教师进行指导。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写作技巧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表达。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1)是否能准确观察小动物,抓住其特点进行描写。
(2)是否能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使描写生动形象。
(3)是否能表达出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 评价方法:(1)学生互评:分组进行作文交流,互相评价,给出改进意见。
(2)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逐句逐段地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动物保护专家到校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方法。
2.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深入了解各种小动物的特点。
3. 开展“我和小动物”主题摄影比赛,鼓励学生用镜头记录下小动物的可爱瞬间。
描写小动物作文教案
描写小动物作文教案描写小动物作文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小动物作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小动物作文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能把一种动物的外形和它的活动情况有条理地写下来2、培养喜爱小动物的情趣。
二、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1、谈话揭题。
你最喜欢什么动物?说明理由。
同学们见过许多动物,有天上的鸟,地上的虫,还有水中的鱼;有动物园里的猴子、大象,还有家里养的小狗、小猫等。
今天,我们就来写写自己最熟悉、喜欢的一种动物。
(揭题)如果让你写,你会写些什么?2、学习课文,明确习作要求。
(1)自学课文,思考:这次习作训练的任务是什么?(2)交流:关于这次习作任务,你明确了什么?3、交流准备写什么动物,用一两个词说说它最大的特点。
(如活泼的金鱼,忠实的狗,调皮的猴,美丽的小鸟等。
)小结:每种动物的特点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种动物,也有不同的特点。
同样是猫,有的调皮,有的温顺,有的懒惰。
我们一定要仔细观察,抓住它们各自的特点。
4、指导介绍动物的外形。
(1)指名介绍动物的外形特点。
评议重点是:是否观察有序,是否抓住特点。
比较①嵌着一双大眼睛。
②桃子形的脸上嵌着一双机灵的大眼睛。
小结:作者按从全身到各部分,从上到下的顺序,用“桃子形的脸、机灵的大眼睛、毛茸茸的身子、红红的屁股”等词语写出了猴子的外形特点。
5、指导介绍动物的活动。
(1)你重点观察了动物的什么活动?(如吃食、睡觉、玩耍、洗澡等。
)(2)在四人小组里介绍动物的活动情况。
(3)讨论:要有条理、有重点地介绍动物的活动,有哪些困难?(4)阅读《猴子吃食》,讨论作者是分那几步把猴子吃食写清楚的。
小结:只要将动物活动的全过程分成几步,用准确的词语描写动作,就可以把它的活动情况有条理地写下来。
(5)仿照板书,根据各自观察的情况列出提纲。
描写小动物作文教案(通用)
描写小动物作文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描写小动物》。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小动物,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小动物的外形、动作、声音等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描写小动物的基本方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小动物的外形、动作、声音等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练习,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小动物的外形、动作、声音等特点。
难点:如何将观察到的小动物特点融入到作文中,使作文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文具盒、课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引入本课主题,引导学生关注小动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观察与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小动物,引导学生关注小动物的外形、动作、声音等特点,并分组进行讨论。
3. 讲解与示范: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写出描写小动物的基本方法,并结合示例进行讲解。
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声音描写等。
4. 练习与指导: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结合自己观察到的小动物特点,进行写作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个别辅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展示给全班同学,大家共同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描写小动物板书内容:1. 外貌描写2. 动作描写3. 声音描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小宠物》为题,写一篇描写小动物的作文。
3.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动物摄影比赛,鼓励学生用镜头捕捉小动物的可爱瞬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增进家校沟通。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教材章节与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描写小动物》。
七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描写小动物》教案
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写,掌握小动物的外貌、动作、声音、习性等特征的描写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动物的外貌特征描写。
2. 小动物的动作描写。
3. 小动物的声音描写。
4. 小动物的习性描写。
5. 写作实践:写一篇关于小动物的作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小动物,学会从外貌、动作、声音、习性等方面进行描写。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小动物的特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使作文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外貌、动作、声音、习性等特征。
2. 讲解法:讲解描写小动物的方法和技巧。
3. 示例法:给出优秀作文示例,让学生学习借鉴。
4.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写一篇关于小动物的作文。
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教师通过展示可爱的小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小动物的外貌特征,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 讲解描写小动物的方法。
教师讲解如何从外貌、动作、声音、习性等方面描写小动物,让学生掌握描写小动物的基本方法。
3. 示例分析。
教师给出优秀作文示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描写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借鉴和运用。
4. 学生动手实践。
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从外貌、动作、声音、习性等方面进行描写,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5. 佳作展示与评价。
教师选取部分优秀作文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六、课堂小结:1.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了解描写小动物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认识到观察和描写小动物的重要性,培养对小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教师强调写作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课后作文创作奠定基础。
七、作业布置:1. 完成一篇关于小动物的作文,要求运用所学描写方法和技巧,生动形象地表现小动物的特征。
2. 收集有关小动物的资料,为课后讨论和分享做好准备。
八、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生描写动物的作文教案
小学生描写动物的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描写动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写作描写动物作文的水平。
3.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描写动物的基本方法:外貌、习性、动作、声音、情感等。
2. 描写动物的技巧:对比、排比、拟人等。
3. 优秀描写动物的作文示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描写动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的描写方法运用到作文中,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描写动物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素材:优秀描写动物的作文示例。
3.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动物,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描写动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3. 练习:让学生进行描写动物的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描写方法。
4. 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练习成果,互相学习和借鉴。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写一篇描写动物的作文,运用所学的描写方法。
7. 课后反思: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导学生提高描写动物作文的水平。
六、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作文来评价他们对于描写动物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了解他们对描写动物作文的兴趣。
3. 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吸收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们去动物园或野生动物保护区实地观察动物,以此为素材写作。
2. 开展动物知识小竞赛,增进学生对动物的了解,丰富他们的写作素材。
3. 邀请动物保护志愿者来校讲座,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八、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练习。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描写方法。
七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案设计 描写小动物
七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案设计——描写小动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小动物,培养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2. 学会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绘小动物的外貌、动作、声音等特点。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选取常见的小动物,如兔子、小鸟、小狗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外貌、动作、声音等特点,进行详细描绘。
3. 结合范文,学习写作技巧,提高作文水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观察小动物,用具体、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2. 难点:如何将小动物的特点融入到作文中,使作文具有趣味性和生动性。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其外貌、动作、声音等特点。
2. 示范法:教师以范文为例,展示写作技巧。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分享观察心得和写作经验。
4.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写作,教师点评指导。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的小动物,分享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 观察环节:让学生观察教师准备的小动物,了解其特点。
3. 写作指导:教师以范文为例,讲解如何描绘小动物的外貌、动作、声音等特点。
4. 写作练习:学生动手写作,描述所观察的小动物。
5. 展示与评价:学生互相展示作品,教师点评指导,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动物保护志愿者或专业人士,讲述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增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2.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野生动物保护区,深入了解小动物的生活环境。
七、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学会观察小动物,并用具体、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2. 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八、课后作业:1. 续写课堂作文,完善对小动物的描绘。
2. 搜集更多关于小动物的资料,了解其生活习性和保护措施。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描写小动物》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描写小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小动物,培养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具体的细节描写小动物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动物,培养学生的爱心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描写小动物的方法。
2. 分析优秀作文《小猫》的写作技巧。
3. 进行小动物观察和写作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描写小动物的方法,能够生动具体地描写小动物。
难点:如何运用细节描写,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小动物,培养观察力。
2. 示例法:通过优秀作文《小猫》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描写小动物的技巧。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小动物观察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动物,培养学生的爱心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2. 学习描写小动物的方法:介绍描写小动物的基本方法,如外貌、动作、声音、习性等。
3. 分析优秀作文《小猫》的写作技巧:讲解作文中的生动描写和细节表现,让学生了解如何写好小动物。
4. 观察小动物并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选择一种小动物进行观察,运用所学描写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5. 优秀作文展示与点评:展示学生优秀作文,点评并指导如何改进作文。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观察和细节描写在小动物作文中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观察小动物,并进行写作练习,提高描写能力。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在描写小动物方面的进步。
2. 关注学生在作文中对小动物的外貌、动作、声音、习性等方面的描写,评价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节表达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小动物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增加对小动物的了解。
2. 邀请动物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开展小动物摄影比赛,鼓励学生用镜头捕捉小动物的可爱瞬间。
描写小动物作文教学讲义
4.运用动词写活..如翠鸟中;“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这里作者运用了“蹬开”、“叼起”、“贴着”、“飞走”的动词;把翠鸟写得栩栩如生;惹人喜爱..
“星期天;我从姥姥家回来;在客车上;看到一个大姐姐用紫色的包拎着一只可爱的小黑狗..小黑狗头上长着一对像毛片片一样的三角形耳朵;软软的向下耷拉着;有趣极了..两只圆圆的黑眼睛不停地望着四周..圆圆的黑鼻头像个茸嘟嘟的小茸球..嘴巴紧紧地闭着;一声也不吭;多像一个不吵不闹的乖孩子啊我真喜欢这只趴在包里的小黑狗..”
吃完荔枝;小猴子猛地一跳;跳到了一块大石头上;又猛地纵身一跃;稳稳当当地抓住了一条铁索..哇小猴子可真灵活啊它抓住铁索;身子一悠;一双小脚就夹住了铁索..骤然一蹬;居然悠闲地荡起秋千来;小屁股一翘一翘的..呀帽子掉下来啦小猴子“蹭”地一下跳下来;拿起小蓝帽;又扣在了小脑瓜上..然后又捂着肚皮大摇大摆地走了几步;绕过了假山;过了一会儿;它就出现在假山最高处;坐下来;挠了两下;还一边得意地往下看呢..好像在说:“看我在最高处;我就是猴王”这时;一只老猴子出现了;一边向它瞪眼;一边比比划划;好像在说:“下去;这是我的地盘..”小猴子也向它瞪眼比划..老猴子生气了;朝小猴子冲过去;小猴子一看不妙;逃下山顶..它在山下;还在向老猴子做鬼脸呢哈哈……看着小猴子的样子;我捂着肚子大笑起来:“好可爱哟;这些顽皮的小猴子”
青蛙可真是个捉虫的能手;听农民伯伯说:要是算起来;一只青蛙一年之内最少可以消灭一万只害虫..它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啊
如何写一篇生动的小动物作文教案
如何写一篇生动的小动物作文教案如何写一篇生动的小动物作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动物的特点,掌握生动的描写方法。
2.了解相关的写作技巧和秘诀,能够写出生动的小动物作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小动物特点,做到生动的描写。
2.掌握写作技巧和秘诀。
教学难点:1.如何写出生动的小动物作文。
2.如何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体验和参与。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些有关小动物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小动物的可爱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了解小动物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外表和特点,教师和学生一起用文字描述,用画笔绘制等方式来生动形象地展示小动物。
这样呈现,让学生更加感性的了解小动物的特点。
3.写作技巧和秘诀介绍一些和写作有关的技巧和秘诀,例如:A.要注意遣词和用词。
写作必须考虑到语言的流畅性和准确性,语言应该凝练有力,让读者感受到你对小动物的深情与关注。
B.用感性的语言来描述小动物的形态和习性。
如用“圆滚滚”来形容小熊猫的身材等。
C.写作时,应画面感十足、色彩丰富多样,在描绘小动物时尽可能地注重比喻和象征的手法。
4.学习名篇,并展开创作例如,学习雷锋同志写的《狗的心灵》等名篇。
让学生读懂文章,感受到其中对小动物充满情感的描绘方式。
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小动物的特点,在测试纸上进行写作,并可以通过小组互评方式,提高写作质量。
5.巩固训练为了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老师可以将学生的作文放到板书上,让学生相互赏析和点评。
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主动寻找缺陷和不足,自我检查并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思路和表达方式。
6.活动补充例如动物小品、明信片制作、大型展览、动保活动等,让学生通过艺术手法和表达方式来对小动物充满爱心的态度进行展现和呈现。
四、教学方法1.PBL教学法PBL(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下,小组间交流思路和互相检查,进一步提高了学习效果。
本教案中,PBL教学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可以通过视、听、说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小学写作教学备课教案描述动物特征的文章写作
小学写作教学备课教案描述动物特征的文章写作一、引言写作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写作教学中,备课教案的编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教案旨在通过描述动物特征的文章写作,帮助小学生提升其写作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 学习和掌握描述动物特征的写作技巧;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文:《动物特征的描述》;2. 教学素材:图片或卡片,包括不同动物的外貌特征;3. 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可通过展示一些具有鲜明特征的动物图片或卡片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斑马的条纹、长颈鹿的长脖子等。
2. 创设情境(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描述动物的特征引导学生进入文章写作的情境。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见过哪些有趣的动物?它们有什么特殊的外貌特征呢?”3. 模范示范(10分钟)教师选择一种动物,例如狮子,向学生展示如何描述其外貌特征。
教师可以使用简单的语言搭配形象生动的词语,如“狮子有金黄色的毛发,头上有一顶鬃毛,眼睛像两颗亮晶晶的宝石。
”4. 学生实践(25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动物进行描述。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发言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对所选动物外貌特征的描述。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补充或改进的意见。
5.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归纳整理学生针对不同动物所描述的特征,并与学生一同讨论。
通过对比不同动物的特征,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动物外貌的差异与奇妙之处。
6. 拓展延伸(10分钟)让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一个动物,自行编写一段关于该动物特征的文章。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可以从观察动物特征的角度出发,提升其写作的能力和想象力。
同时,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为了更好地实施本教案,教师可以在课前收集更多的动物图片或卡片,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素材。
描写宠物的作文讲解教案
描写宠物的作文讲解教案宠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和陪伴。
在这篇作文中,我们将讲解如何描写宠物,并给出一些写作教案。
首先,要描写宠物,我们需要对宠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这包括它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日常习性等。
通过观察和了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描绘宠物的形象,使读者对它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其次,描写宠物时可以从外貌特征入手。
我们可以描述宠物的体型、毛色、眼睛、耳朵等方面的特点。
例如,一只金黄色的狗狗,浓密的毛发上闪着金光,大大的眼睛里透露着聪慧和忠诚,长长的耳朵时而竖立,时而垂下,给人一种温馨可爱的感觉。
接着,我们可以描写宠物的性格特点。
宠物的性格各异,有的温顺可爱,有的活泼好动,有的安静内向。
我们可以通过行为举止、表情动作等来描绘宠物的性格特点。
比如,一只活泼好动的猫咪,总是蹦蹦跳跳,玩耍不止,充满了童真和活力;而一只温顺可爱的狗狗,总是乖乖地趴在主人身边,眼睛里充满了对主人的依赖和疼爱。
此外,我们还可以描写宠物的日常习性。
宠物的日常生活也是我们描写的一个重要方面。
比如,一只猫咪喜欢在阳光下打盹,懒洋洋的样子让人忍不住想要抱抱它;一只狗狗喜欢追着球玩耍,每次把球扔出去,它总是飞奔过去,兴奋地把球叼回来,仿佛在和主人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最后,要想描写宠物,我们还可以通过宠物和主人之间的互动来展现宠物的形象。
宠物和主人之间的互动是最真挚、最温馨的,可以通过宠物对主人的表现来描绘宠物的形象。
比如,一只狗狗总是在主人回家的时候摇着尾巴迎接,用它那纯真的眼神和热情的舔舐表达对主人的爱意;一只猫咪总是在主人身边蹭来蹭去,用它柔软的身躯和温暖的动作表达对主人的依赖和亲昵。
通过以上的教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描写宠物,让读者对宠物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希望大家在写作中能够多加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为描写宠物的作品增添更多的色彩和生动的细节。
介绍动物的作文教案
介绍动物的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的特点、习性和生活环境。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动物的认知和关爱。
3. 通过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组织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了解各种动物的基本特点和习性。
2. 学习如何通过观察来描绘动物的外貌、动作、声音等。
3. 掌握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来表现动物的性格和情感。
4. 学习如何合理安排作文结构,使作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动物的认知和关爱。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来描绘动物的特点和情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来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动物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教案篇幅有限,这五个章节主要是为了提供一个基本的教学框架。
您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一步细化和丰富教学内容,以满足您的教学目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有趣的动物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与示范:教师简要讲解动物作文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并进行示范写作。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观察动物图片,讨论动物的外貌、动作、声音等特点,共同完成一篇小组作文。
4. 个人练习: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动物,独立完成一篇作文,要求描绘动物的外貌、动作、声音等。
5. 展示与评价:学生互相展示作文,进行评价和交流,教师给予指导和点评。
七、作业布置:1. 修改并完善小组作文,准备参加班级展示。
2. 完成一篇关于自己喜欢动物的作文,准备下节课交流。
八、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成果和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九、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宠物店,亲身体验和观察动物。
《写动物》作文指导课与作文讲评课教案
《写动物》作文指导课与作文讲评课教案第一章:作文指导课-观察与描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观察动物的外貌特征和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动物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讲解观察动物的方法和技巧。
提供一些描述动物的词汇和句型。
1.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观察一种动物,并记录下其外貌特征和行为习惯。
让学生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尝试描述所观察到的动物。
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共同提高描述动物的能力。
第二章:作文指导课-情感表达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表达对动物的情感和感受。
培养学生用真诚的语言表达对动物的喜爱或厌恶之情。
2.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情感和感受。
提供一些表达情感的词汇和句型。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回忆自己与动物的互动经历,并思考自己对动物的情感和感受。
引导学生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表达自己对动物的情感和感受。
组织学生相互分享,共同提高表达对动物情感的能力。
第三章:作文指导课-结构安排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作文的结构。
培养学生用清晰的逻辑顺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3.2 教学内容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
提供一些作文结构的模板和示例。
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安排作文的结构,使其内容清晰、有条理。
让学生参考所提供的模板和示例,尝试编写作文的结构。
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共同提高合理安排作文结构的能力。
第四章:作文指导课-创意发挥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发挥创意,写出独特的动物作文。
培养学生用新颖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展现动物的特点和魅力。
4.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发挥创意,提供一些创意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提供一些创意表达的词汇和句型。
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发挥创意,写出独特的动物作文。
让学生参考所提供的技巧和方法,尝试运用创意表达词汇和句型。
组织学生相互分享和讨论,共同提高发挥创意写作的能力。
第五章:作文讲评课-评价与改进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评价自己的作文和同伴的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家养了一只大公鸡多么美丽呀!火红的鸡冠像一朵盛开的鸡冠花。明亮的小眼睛扑闪着,眼珠像一颗又黑又亮、圆溜溜的黑珍珠。嘴巴又黄又尖,十分锋利,寻找美食全靠它。脖子上是一圈圈红中透亮的羽毛,全身毛色鲜艳,黄的、红的、黑的交织在一起,好像穿着一件漂亮的花衣裳。瞧,它抖抖身子,伸长脖子,四周的羽毛张开竖起,翅膀上下拍打着,就好像孔雀开屏一样。它的尾巴更是美丽,像一簇燃放的烟花,金色的爪子,刚强有力地站立着,就像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
二、其次要描写它的生活习性又是什么样的。例如小动物怎样吃食啦,怎样游戏啦,怎样睡觉啦,把这些都要细致观察,具体地描写出来。例如一位学生在作文《小鹅儿》中写道:
“哦哦,小鹅儿出壳了!小鹅儿出壳了!”我拍手高兴地喊,我最爱小鹅了。
这些刚出壳的小鹅儿一身水淋淋的,毛色不算好看,但是红红的小脚激起了我的兴趣。
吃完荔枝,小猴子猛地一跳,跳到了一块大石头上,又猛地纵身一跃,稳稳当当地抓住了一条铁索。哇!小猴子可真灵活啊!它抓住铁索,身子一悠,一双小脚就夹住了铁索。骤然一蹬,居然悠闲地荡起秋千来,小屁股一翘一翘的。呀!帽子掉下来啦!小猴子“蹭”地一下跳下来,拿起小蓝帽,又扣在了小脑瓜上。然后又捂着肚皮大摇大摆地走了几步,绕过了假山,过了一会儿,它就出现在假山最高处,坐下来,挠了两下,还一边得意地往下看呢。好像在说:“看我在最高处,我就是猴王!”这时,一只老猴子出现了,一边向它瞪眼,一边比比划划,好像在说:“下去,这是我的地盘。”小猴子也向它瞪眼比划。老猴子生气了,朝小猴子冲过去,小猴子一看不妙,逃下山顶。它在山下,还在向老猴子做鬼脸呢!哈哈……看着小猴子的样子,我捂着肚子大笑起来:“好可爱哟,这些顽皮的小猴子!”
范文赏析:
赏猴
星期天,我和几个同学来到动物园观察动物,进了门,我就急急忙忙奔向猴山。
“喝!”猴山上可真热闹!那些小猴子,有的在爬杆,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追逐,有的在地上抢食物,有的还在打闹……。
最吸引我的是一只小猴子。它不知从那儿寻找到了一顶小蓝帽,戴在了自己的头上人模猴样的。矮矮的个子,瘦瘦的,一双灵活的小眼睛,一身金黄色的皮毛,一条细细的尾巴。它坐在假山石上,拿着一棵荔枝,先把壳儿咬开,再用毛茸茸的小手把壳儿掰开,塞进嘴里,边吃边用小眼睛四处张望,生怕别人抢走了似的。
小猴抓绳索,荡秋千,和老猴争夺假山这一段写出了小猴顽皮的个性。
【写作训练】
第五次写一个你喜欢的小动物
写作要求:
1.写出小动物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及你和它之间发生的趣事。
2.写外形时要按一定顺,条理清楚,语言规范,标点正确 。
3.书写要认真,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这篇范文写的很好,以下几点可以说明
1.外形描写:“矮矮的个子,瘦瘦的,一双灵活的小眼睛,一身金黄色的皮毛,一条细细的尾巴。”这些描写都抓住了小猴的外形特点。
2.生活习性描写:
吃东西的描写:它坐在假山石上,拿着一棵荔枝,先把壳儿咬开,再用毛茸茸的小手把壳儿掰开,塞进嘴里,边吃边用小眼睛四处张望,生怕别人抢走了似的。(把小猴吃东西时的样子写活了)
3.要细致描写。描写任何一种小动物,都要细致描写,认真刻画。无论是写外形样子,还是写生活习性,都不能几笔带过,概括叙述。特别是在描写小动物生活习性时,要注意准确地使用动词,再现出小动物活动的情景,给人以“状物如在眼前”的感觉。
4.运用动词写活。如《翠鸟》中,“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这里作者运用了“蹬开”、“叼起”、“贴着”、“飞走”的动词,把翠鸟写得栩栩如生,惹人喜爱。
青蛙可真是个捉虫的能手,听农民伯伯说:要是算起来,一只青蛙一年之内最少可以消灭一万只害虫。它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啊!
这篇作文作者是怎样表达感情的呢?文章的开头先用“我非常喜爱青蛙”一句,直抒了作者情怀,表达了喜爱的心情。接着用“常常”去池塘边看青蛙,表现了作者对青蛙“喜欢”之深。在听到青蛙叫声时,作者感到了那叫声就像“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呀!”语句不多,却写出了青蛙叫声的响亮、动听,从中我们也感受到了作者对青蛙的感情是多么深呀!作者对青蛙的感情为什么这样深呢?因为青蛙一年之内最少能捕捉到“一万只害虫”,这是作者喜爱青蛙原因所在。最后作者感慨地说:“青蛙”真是我们的好朋友。结尾收笔有力,感情表达真实。
◆除了上面三个方面外,描写小动物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要仔细观察。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多接触各类动物。如家禽家畜:鸡、鸭、鹅、牛、马、羊、猪……有条件的可以精心饲养这些动物,留心观察这些动物的外形特点、颜色、生活习性。“下马观花”,做好观察笔记,才能对某种动物了如指掌,胸有成竹。
2.要突出重点。描写一种小动物,也和写其他内容的作文一样,不能面面俱到,像“流水账”似的说个没完,一定要突出重点。有的可以侧重写小动物的外形样子,有的可以侧重写小动物的习性。无论怎样写,都要要抓住典型,突出重点,具体描写。
这些小家伙很通人性,我一到家它们就跑到我的脚下转悠,亲热的很呐。我常常跟它们说话,有时它们还回答呢!所以,我把小鹅看成我的朋友。
(文章活脱脱地展现出小鹅出壳、吃食,睡觉和性情,语言活泼,条理清晰,形容逼真,童趣盎然,字里行间包含着小作者与小鹅之间的情感。)
三、要把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写进作文里。
作文是用我们的手来写我们的心,写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喜爱小动物,在描写它们的时候,也要把自己喜爱的感情,用笔融合在字里行间,让读者一读文字,就能感受到我们的喜爱之情。
第二天,我把这些小家伙放出来喂食。它们的毛已经干了,金黄柔美,尽管它们脚还软,站不起来,但是一个个都很活泼,放下地就一扑一扑地,像在摔跤,真逗!
小鹅儿睡觉的时候,小颈缩短了,那脑袋就像用绒沾在上面的。它们很容易醒,轻轻地脚步声,它们都会睁开眼睛看看,没有声响了,再睡。
十多天以后,我刚揭开遮鹅笼的罩子,它们就要争先恐后的出来,一个小鹅站在另一个小鹅身上一跳,居然跳出来了!它们的毛开始变白了,脚也不软了。一下子就跑到我脚前要吃的,我先放些饭在碟子里,手里拿着两大片菜叶,它们嘴在呷饭,眼睛却盯着我的菜叶。菜叶似乎比饭更好吃,一只小鹅索性蹦起来呷着,摔了一跤!引得我大笑起来。
表达感情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具体地描写小动物的样子、外形,把自己的情感融在其间;有时候用简洁的语句直抒感情;有时候,把这两种方法交替使用。写法灵活,不拘一格。例如《青蛙捕食》一文:
我非常喜欢青蛙。夏天,我常常去池塘边看青蛙。
青蛙很喜欢躲在草丛里,偶尔也叫几声。它们叫得最欢的时候是在大雨过后。每当这时如果有一只叫,旁边的也就随着叫了起来。几十只甚至上百只青蛙“呱呱”叫个不停,那声音能够传到几里地以外,多像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呀!
5.运用修辞手法。如《我和企鹅中》“还有一种企鹅颈部有一圈黑毛,好像系帽子的带儿,叫帽带儿企鹅。”用“系帽子的带儿”来比喻企鹅“颈部有一圈黑毛”,是多么生动得体啊!又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用“有的……有的……有的……”排比句来描写西沙群岛海里的鱼多,突出了西沙群岛的物产丰富。
6.要条理清楚。描写一种小动物也和写其他作文一样,不能东一句,西一笔,缺乏章法。在动笔之前先想好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再说什么。句与句之间怎样挂连,层与层之间怎样联系。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全篇文章怎样组合。把这些想好之后再动笔,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星期天,我从姥姥家回来,在客车上,看到一个大姐姐用紫色的包拎着一只可爱的小黑狗。小黑狗头上长着一对像毛片片一样的三角形耳朵,软软的向下耷拉着,有趣极了。两只圆圆的黑眼睛不停地望着四周。圆圆的黑鼻头像个茸嘟嘟的小茸球。嘴巴紧紧地闭着,一声也不吭,多像一个不吵不闹的乖孩子啊!我真喜欢这只趴在包里的小黑狗。”
写动物作文教学讲义
教师姓名
黎老师
班级
上课时间
检查签名
怎样描写小动物
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古诗用18个字把鹅写的栩栩如生。我们要想写好一种小动物,也要争取达到这种生动的效果,我们应从那些方面着手呢?
一、描写一种小动物,首先要描写它的外形样子。
具体的方法就是要仔细观察小动物的头部、尾部、毛色、四肢是什么样的,形状、特点、颜色是什么样的。如下面《可爱的小狗》中的一段话:
青蛙的身体胖胖的,有的身体足有七八厘米长。它们披着黄绿色或深绿色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它们的头又宽又扁,像一个三角形。它的头上鼓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长着大嘴巴、小鼻子。
青蛙爱吃小昆虫,观察它捕食的动作才有趣呢。有一天,我静静地蹲在池塘边上的大树后面,细心地观察着。一只青蛙蹲在地上,张着嘴巴仰着脸在等待着什么。突然,一只小虫飞过来,只见青蛙猛地向上一窜,舌头一钩,又落在地上。小虫不见了,青蛙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耐心地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