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适宜性课程(完整版)
《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发展适宜性有感
![《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发展适宜性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7767d340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7.png)
《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发展适宜性有感引言概述:发展适宜性游戏是指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设计并提供给他们适合的游戏活动,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通过发展适宜性游戏,可以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提升其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的能力。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发展适宜性游戏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法。
一、认知发展1.1 创设情境:通过创设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进其认知发展。
1.2 提供多样性体验: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体验,帮助他们探索不同的认知领域,拓展认知边界。
1.3 引导思维发展: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幼儿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其逻辑思维、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情感发展2.1 培养合作意识:设计合作性游戏,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互助,培养其团队精神和社交技能。
2.2 增强自信心: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提升其自信心和自尊感,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
2.3 培养情感管理能力:设计情感表达和调节的游戏,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情感,学会有效地管理和表达情绪。
三、社交发展3.1 促进互动交流:设计互动性强的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其社交能力和沟通技巧。
3.2 培养友谊意识: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友谊意识和友情观念,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包容差异。
3.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设计团队合作的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领导能力,促进集体荣誉感。
四、身体发展4.1 促进运动发展:设计具有动感和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和运动发展,提升其体能水平。
4.2 培养健康意识:通过游戏活动传递健康知识,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4.3 提升空间意识:设计空间感知和方向感训练的游戏,帮助幼儿提升空间意识和方向感,促进其空间智力发展。
五、语言发展5.1 促进语言表达:设计语言丰富、启发性的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提升其语言发展水平。
如何实现发展适宜性教学
![如何实现发展适宜性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70d5bbe0aef8941ea76e05e9.png)
DAP教育研究——理论天地如何实现发展适宜性教学(一)发展适宜性实践不是一种课程模式,也不是一种严格的课程标准,而是一种课程建构的哲学指南和科学指南,或者说是一种跟幼儿一起工作的方法指导和行动指导。
发展适宜性实践不仅要满足儿童的现有水平,即建立在对儿童了解的基础上,而且促进儿童能够达到有挑战性且能够实现的发展目标。
在发展适宜性课堂上,需要实现儿童发展的7大目标。
●交流、尊重、团队合作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
●信息获取与工具使用能力。
●持续学习的能力。
●坚持的能力。
●好奇心和自信心。
●自我认同感,对不同立场的人的宽容。
为实现儿童发展的7大目标,要进一步界定课程决策和决策依据。
课程需要综合决策,最好的实践性教育,要建立在对儿童了解的基础之上,但仅仅依靠儿童发展理论并不能为实践者提供设计需求所需要的全部答案。
教育是各种决策的综合产物,这些决策包括课程内容(儿童将学习什么?)、学习过程(儿童将如何学习)、指导策略(老师如何教)、和评价方法(如何指导儿童到达的目标,及下一步课程规划的方向)课程决策的依据来源与专业知识、家庭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平衡。
●了解儿童发展的规律,尊重儿童年龄特征,并针对不同年龄出现的年龄特征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反映。
●了解集体中每个孩子的优势、兴趣、和知识储备,满足儿童的个体差异,并对出现的个体差异做出应对。
●了解儿童生活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确保儿童的学习经验是对儿童有意义并且互相联系的。
发展适宜性实践需要有准备的教师。
教师是在教室中每天和儿童相处的人,对儿童的学习能力和经验基础更熟悉,更容易将儿童的学习放在最佳的位置上。
有准备的教师的5种特点:●能够创建适合儿童发展的所需的环境。
●能够制定合理的儿童发展所需的学习目标。
●能够精心策划适合儿童发展的课程。
●能够对儿童的发展和学习做出科学的评价。
●能够与家庭建立互惠的合作关系。
发展适宜性是一个整体的策划活动,不能单独依靠教师或者儿童的学习能力,周围环境映射出的文化、知识和经验,都会成为影响发展适宜性实践的发展方向。
《发展适宜性实践——早期教育课程与发展》评介
![《发展适宜性实践——早期教育课程与发展》评介](https://img.taocdn.com/s3/m/6a00204a4a7302768f99393b.png)
《发展适宜性实践——早期教育课程与发展》评介作者:王春华来源:《早期教育(教师版)》2012年第02期发展适宜性实践是在上个世纪美国学前教育出现较为严重的小学化倾向的背景下,南全美幼教协会(NAEYC)于1987年首次明确提出的旨在促进儿童发展的一套价值理念和实践体系。
作为全美最大的群众性幼儿教育学术团体和美国幼教工作者的主要组织,全美幼教协会发布的有关发展适宜性实践立场文件在美国有很大的影响,该文件成为在美国幼教界最受欢迎的指导性参考资料之一,甚至被称为幼儿教育界的“绿色圣经”。
《发展适宜性实践——早期教育课程与发展》一书是对发展适宜性实践全面而细致的介绍,南美国早期教育专家卡罗尔,格斯特维奇(Carol Gestwic—ki)在总结自己从事早期教育30余年的经验基础之上所创作的。
本书由霍力岩等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
该书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发展适宜性实践的界定,共包括三章。
第一章介绍了发展适宜性实践的历史发展、主要观点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并指出了一些对于发展适宜性实践的错误理解,如认为发展适宜性实践是一种单一的课程模式、只需特定种类的玩具和材料就能进行发展适宜性实践等。
基于游戏在发展适宜性实践中所占据的核心地位,本书的第二章介绍了与游戏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创设支持游戏的环境和条件,强调了游戏对于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第三章主要探讨了设计发展适宜性课程时应遵循的一般性原则,如教师在设计发展适宜性课程时应进行一系列循环活动,即通过观察、记录来了解儿童个体和集体,评价儿童达到有关预定目标和目的的程度,观察了解儿童感兴趣的主题,发现支持儿童进步的策略、材料和经验,观察评价方案的效果。
第二、第三和第四部分分别探讨了发展适宜性的物质环境、发展适宜性的社会,情感环境以及发展适宜性的认知/语言/读写环境的设计。
每一部分都根据儿童成长的时间顺序。
按照婴儿期(0岁~1岁)、学步儿期(1岁~3岁)、学前期(3岁~6岁)和学龄期(6岁~8岁)这四个发展阶段分章节进行了探讨。
发展适宜性实践
![发展适宜性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33ad9aa6a417866fb94a8e51.png)
3、通过多种方式获取信息,智慧地使用已经 发展成熟的复杂工具和技术。
• 情感态度方面:
1、懂得成功需要努力。 2、拥有作为学习者的好奇心和自信心。 3、拥有积极的自我认同感,容忍那些可能持
有不同立场的人。
发展适宜性实践的内容
• 对象:0—8岁的儿童 • 目标:创造一个儿童中心、儿童自发和教
发展适宜性实践
发展适宜性实践
• 发展适宜性实践的内涵: 对于儿童的发展而言,什么样的课程是最 适宜的。它是以儿童发展理论为课程设计 和评估的基础。
解读:不管是尊重儿童,还是不伤害儿童, 都要以了解儿童为前提。
发展适宜性实践的理论基础
• 一、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根据:心理社会危机 1、婴儿前期 0-2岁
2、婴儿后期 3、幼儿期 4、童年期
2-4岁 4-7岁 7-12岁
信任-怀疑
自主-羞耻 主动-内疚 勤奋-自卑
5、青少年期
6、成年早期 7、成年中期 8、成年后期
12-18岁
18-25岁 25-50岁 50岁之 后
角色同一混乱
亲密-孤独 繁衍-停滞 完善-失望
•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三、维果斯基的建构主义理论
发展适宜性实践知识基础
1、有关儿童发展和学习的知识——相关年龄 的人得特征。
2、有关小组中每个孩子的能力特长、兴趣和 需要,用来适应个体 差异。
3、有关儿童生活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的知识, 以确保学习经验对儿童是有意义的、相互 联系的。
4
儿童发展目标
知识技能方面:
1、善于交流,尊重他人,和别人一起参与到 存在意见分歧的工作中来,能作为团队成 员很好的发挥作用。
发展适宜性课程完整版
![发展适宜性课程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2317a51763231126fdb115d.png)
本科生小组论文论文题目:发展性适宜课程姓名:学号:院(部):教育科学学院专业:学前教育导师:王晓梅完成时间:2017年4月发展适宜性课程小组成员:某某某导师:王晓梅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摘要我们小组一共九个人,在王晓梅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小组进行明确的分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发展适宜性课程,包括发展适宜性课程的特点,文献综述,核心概念,评价及反思,课程目标,发展历程,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等八个方面。
关键词:发展,适宜性,课程Development Suitability course. Candidate: LaserDirected by: XXXUniversity of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AbstractOur team a total of nine peopl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er Wang Xiaomei, our group of clear division of labor, from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ppropriate curriculum,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suitable curriculum characteristics, literature review, core concept, evaluation and reflection, curriculum objectives, development course, main contents, research methods and so on eight aspects.Keywords: Development, Suitability, course目录引言自从美国教育协会1987年颁布的《适宜0-8岁儿童发展的教育实践》提出“发展适宜性教育”这一概念以来,有关“发展适宜性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和具体化。
发展适宜性的课程内容: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发展适宜性的课程内容: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34369d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fb.png)
发展适宜性的课程内容: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发展适宜性时间的课程内容: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导言在当今的竞争社会中,教育是给孩子赋能的重要工具,而家长也在不停地寻求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方法和手段。
对于幼儿,发展适宜性时间内的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就更为突出。
本文将介绍发展适宜性时间的课程内容和如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发展适宜性时间是什么?人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都有适宜性时间,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发展有一个最好的时间窗口。
这个时间段称为发展的适宜性时间。
这个时间段是孩子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给孩子的学习和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将来做好任何一项任务都会非常重要。
幼儿阶段的学习和培养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学习能力、社交能力、良好的态度和价值观等各个方面。
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发展相互交织。
如果有不良发展,可能会对发展正常的部分造成影响,甚至对整个孩子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幼儿期对于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发展适宜性时间类课程内容对于幼儿来说,在适宜的发展时期进行各方面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这其中就包括适宜性时间下的课程内容。
下面列举出3-7岁适宜性时间下的幼儿课程内容:1. 语言课程幼儿时期对于语言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幼儿喜欢模仿,他们对声音、语调和语气都非常敏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间段。
语言内容应该包括发音、词汇、语法和口语。
通过与其他人交谈,这可以帮助幼儿拓展词汇和提高口语能力。
幼儿期是培养口头表达和理解的基础时期,孩子能够说准确的话,也能听明白别人的话,这对于儿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2. 手工课程幼儿时期进行手工活动有助于发掘孩子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通过手工类课程,孩子们可以锻炼动手能力,拓宽和深入了解事物。
手工类活动可以帮助孩子表达想法,并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在幼儿期学习是可以通过感觉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为加强幼儿学习感官认知和创造基础做准备。
幼儿园发展适宜性原则示例
![幼儿园发展适宜性原则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7aa5be3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8.png)
幼儿园发展适宜性原则示例1.幼儿园发展与幼儿的身心特点相适应原则:幼儿园应当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提供适宜的学习和游戏环境,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例如,在室外场地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能力,设置有挑战性但不过分危险的游乐设施,满足幼儿的运动需求。
2.幼儿园发展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原则:幼儿园应当紧密跟随社会发展的需求,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要求。
例如,幼儿园可以开设STEM教育、外语教育等专业课程,以满足家长对幼儿教育多样化的需求。
3.幼儿园发展与家庭教育相适应原则:幼儿园应当与家庭教育相补充,互相配合,形成共同的育人合力。
例如,幼儿园可以将家庭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幼儿教育中,加强家园沟通和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价值观。
4.幼儿园发展与社区发展相适应原则:幼儿园应当与所在社区的发展相适应,具备突出的社区服务功能,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例如,幼儿园可以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与社区资源紧密合作,为幼儿提供更加全面的发展机会。
5.幼儿园发展与师资队伍相适应原则:幼儿园应当具备相关的师资队伍,保证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例如,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使其能够满足幼儿园的发展需要。
6.幼儿园发展与政府政策相适应原则:幼儿园应当遵循国家的办园政策和相关法规,确保幼儿园的合法化、规范化运营。
例如,幼儿园可以积极申请相关的办园证照,进行合法合规的办园。
总之,幼儿园发展适宜性原则的具体内容应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进行具体规划,既要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又要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家庭教育,以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
爱的教育发展适宜性园本课程的架构与实施
![爱的教育发展适宜性园本课程的架构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beaf6c711eb91a37f0115c0f.png)
“ 发展适 宵忡”课程 哲学 念 .将 爱的教 育体现 在
同民公德 ” 。1 9 8 1 年教 育部制订 发布的 《 幼儿旧教 本课程建 设中 ,转化 为敦师 的课 程实施行 为呢 ?本研
育
( 试行草 案 )》提 出 了向幼儿进行 初步的 “ 爱 究 以Ql  ̄ e ] 的 实践为基 础 ,对 爱的教 育 溧 的 整体建构
易 前 身足 一 所孤 儿院 ,1 9 4 7  ̄ t “ 信 ! 爱”孤儿院 , H 课程实施 后 多幼 儿依 旧 懂爱 、不会 爰 赋予 的 内淌和提 法各有小 川 ,但爱 的敫 商十题 一 贯 和 内容 ,f 爱 ”的 小 义化 。Q同诞 卜' 卜 1 9 2 9 年, 幼 儿旧课 程需 爱的 { i 题 建构 ,冈 为幼 儿的成 K 源远流 k的 “ 离小 l J { 爱 研究 川 I 』 J ’从 小沐浴 爱 1 { 】 的孩子 , 种 闪僻 i I / I 、 - 士 _ I J 爱 的孩
爱的味道 ,滋养有爱 心的儿
劳 动 、爱科学 ”的情感 作为德育 的 H标之 一。2 0 0 1 年 架 构 《 幼J L I ;  ̄ I 教 育指 导荆要 ( 试行 )》巾的社 会领 域 埘幼 “ 通过课 程烹饪 乡 、爱 洲 ”的 曰标
穿J 始终 、
儿提 … t“ 爱 父 K辈 、老 师 和 … 伴 ,爱集 体 、爱家 帝 ” ,这 是爱 的 教育 发 展适 宜 性 同小= 课 程建 设 的愿 不旧时 期 .虽然爱 的教 商被 景。这样 的 程愿景 ,源 l r 幼 儿园虽钉爱的教 育 目标 的现 实。Q 践 行爱 的教育 木 课 ,缘起 F幼 儿
滋养有爱心 的儿童 。爱的教 育课 程 目标上侧 重年龄适 宜性 ,课 程 内容上 关注文化适宜性 ,课程 实施 中强
建构适合中国儿童的“发展适宜性课程”
![建构适合中国儿童的“发展适宜性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a8d97712964bcf84b9d57b9a.png)
一 - 一 。 至荨
建构遁合中国儿童 的 “ 发展遁宜性课程”
口 霍 力岩 李 敏 谊
秉持 “ 以人 为本 ”和 “ 持续 发展 ” 的育人 理 可
( ) “ 展 适 宜性 ” 的基 本框 架与 其 中蕴含 二 发 .
念 ,为 每一 个儿 童 建 构 “ 展 适宜 性 课 程 ” 发 ,应 该 的 可持 续发展性 成 为我 国幼儿 教育 改革 特 别是 幼儿 园课 程改 革努 力
中作 出决策的人 ,提供一份详细说明和描述了如何
发展适 宜性 实 践 ’所 需要 遵 年 ~ 9 2年 l 18 0年 间 美 国 高 中毕 业 生 的考 试 成 绩 进 在早 期教 育方案 开 展 ‘ 。 发展 适 宜 性 实 践 ”有 一 个 可 以 ] 行 了统 计分 析 ,研 究 结果 显示 出学 生学 业成 绩 大幅 循 的原则 ” [ “
( )运 用整 合 思维 思考 幼儿 园课 程 问题 一 在 新 中 国成 立 后 的 向 国外 学 习 的第 一 波 浪 潮
中 ,我 国幼儿 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育界 向苏 联学 习 了一 套 以 “ 直接 教
套 路 ,倡导关 注 两种 因素 的互 动 与交 融 ,尝试 整合 学 ”和 “ 分科 教学 ” 为 主要特 点 的 “ 集体 主 义教 育
“ 建构 主义课 程 ”和 “ 导 主义课 程 ” 训 。即 ,一 方 面 模式 ” 。改革开放 以来 的 3 0年 ,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认 为儿 童 主导 的活动 和教 师 主导 的活 动对 于儿 童 的 则是 与苏 联 “ 集体 主 义教 育模 式 ”截 然不 同的 、西
p a rci ,D P l e i t Pate A )的 立场 声 明 ,开 始 推行 自己 c
发展适宜性课程完整版)
![发展适宜性课程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f15a0b7e21af45b207a81f.png)
本科生小组论文论文题目: 发展性适宜课程姓名:学号:院 (部):教育科学学院专业:学前教育导师:王晓梅完成时间:2017 年 4 月发展适宜性课程小组成员:某某某导师:王晓梅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摘要我们小组一共九个人,在王晓梅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小组进行明确的分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发展适宜性课程,包括发展适宜性课程的特点,文献综述,核心概念,评价及反思,课程目标,发展历程,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等八个方面。
关键词:发展,适宜性,课程Development Suitability coursePh.D. Candidate: LaserDirected by: XXXUniversity of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AbstractOur team a total of nine peopl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er Wang Xiaomei, our group of clear division of labor, from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ppropriate curriculum,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suitable curriculum characteristics, literature review, core concept, evaluation and reflection, curriculum objectives, development course, main contents, research methods and so on eight aspects.Keywords: Development, Suitability, course目录摘要........................................................... Abstract.......................................................引言........................................................... 文献综述.......................................................参考文献................................................... 第1章发展性适宜性课程核心理念 ..............................1.1儿童年龄的适宜性 ......................................1.2个体差异的适宜性 ......................................1.3社会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第2章发展适宜性课程主要内容 ................................2.1课程 ..................................................2.2教师 ..................................................2.3特点 ..................................................2.4参考文献 .............................................. 第3章发展适宜性课程目标 ....................................3.1总目标 ................................................3.2领域目标 ..............................................3.3评价 ..................................................3.4参考文献 .............................................. 附录...........................................................附表一、组员查找内容列表...................................附表二、分工明细...........................................小组成员.......................................................引言自从美国教育协会1987年颁布的《适宜0-8岁儿童发展的教育实践》提出“发展适宜性教育”这一概念以来,有关“发展适宜性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和具体化。
《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发展适宜性有感
![《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发展适宜性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e067a82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b.png)
《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发展适宜性有感引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适宜性游戏成为了幼儿教育中的一种新趋势。
发展适宜性游戏可以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提供了一种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学习方式。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发展适宜性游戏的重要性。
一、培养幼儿的创造力1.1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适宜性游戏鼓励幼儿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1.2 想象力的发展:适宜性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创造和构建的机会,帮助他们培养想象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世界。
1.3 创造性表达:适宜性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通过自己创造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二、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2.1 合作与协作:适宜性游戏通常需要幼儿与其他孩子合作完成任务,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2.2 沟通技巧的培养:适宜性游戏中,幼儿需要与其他玩伴进行交流和合作,这有助于他们提高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
2.3 社交规则的学习:适宜性游戏中的规则和角色扮演有助于幼儿理解社交规则,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三、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3.1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适宜性游戏中经常需要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2 空间感知能力的发展:适宜性游戏中的场景和布局可以帮助幼儿培养空间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3 记忆力的提升:适宜性游戏中的任务和挑战可以帮助幼儿提高记忆力,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四、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4.1 情绪管理:适宜性游戏中,幼儿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通过游戏的方式,他们可以学会控制情绪,培养情绪管理能力。
4.2 自尊心的建立:适宜性游戏中的成功经历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自尊心。
4.3 情感表达:适宜性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情感表达欲望,通过游戏的方式,他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五、保障幼儿的安全与健康5.1 身体锻炼:适宜性游戏通常需要幼儿进行一定的身体活动,有助于锻炼他们的身体,促进健康成长。
《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发展适宜性有感
![《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发展适宜性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c224acc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d.png)
《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发展适宜性有感引言概述: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适宜性游戏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适宜性游戏是指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和能力,提供符合其发展需求的游戏环境和游戏活动。
通过适宜性游戏的引导,幼儿能够在游戏中获得愉悦的体验,培养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其向更高水平发展。
正文内容:1. 适宜性游戏的重要性1.1 幼儿发展的特点幼儿期是人类一辈子中最重要的发展阶段,幼儿的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都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
适宜性游戏能够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
1.2 游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适宜性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观察、思量、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游戏,幼儿能够锻炼身体,提高协调性和灵便性,培养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
2. 设计适宜性游戏的原则2.1 年龄适宜性适宜性游戏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其认知和运动能力的游戏。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游戏的难度、规则和玩具选择都应有所区别。
2.2 兴趣适宜性适宜性游戏应符合幼儿的兴趣爱好,能够激发其参预游戏的积极性。
通过了解幼儿的兴趣,可以设计出更具吸引力的游戏活动。
2.3 能力适宜性适宜性游戏应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提供适当的挑战和发展机会。
游戏的难度应适中,既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又能够促进其能力的提高。
3. 适宜性游戏的实施方法3.1 提供多样化的游戏环境适宜性游戏应提供多样化的游戏环境,包括室内和室外的游戏场所,丰富的游戏玩具和道具等,以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3.2 引导幼儿参预游戏适宜性游戏的实施需要教师或者家长的引导和参预。
他们可以提供游戏的启示和指导,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匡助幼儿克服难点,获得成功体验。
3.3 注重游戏的评估和调整适宜性游戏的实施应注重对幼儿的游戏过程和游戏效果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游戏的内容和方式,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
总结:发展适宜性游戏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适宜性课程
![发展适宜性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4ee7b221a8956bec0975e387.png)
发展适宜性课程一、形成过程DAP美国教育大家一直觉得是活动教学,不像中国一样死板。
但是美国曾经也走过弯路。
在1983年的时候美国一家教学质量研究机构发表了《国家处在危机之中》的研究报告报告对1973年到1982年间美国高中毕业生的考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出学生学业成绩大幅下降$ 这引起了美国全社会的忧虑和关切。
并由此揭开了美国教育改革的序幕$研究报告对美国幼儿教育领域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导致幼儿教育领域直接教学模式的复苏# 传统的读、写、算" 教学重新占领幼儿园课堂# 幼儿园教育出现严重的小学化倾向$ 可以说#活动教学" 和综合教学" 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美国幼儿教育出现了走向!直接教学"和!分科教学"的趋势在上述背景下, 1986年全美幼儿教育协会提出了发展适宜性的概念进而进行了!发展适宜实践的立场声明#开始推行自己坚守的一套发展适宜性" 的价值观和一系列发展适宜性" 的评价标准,全美幼儿教育协会明确提出这份关于发展适宜性实践"的立场声明并不是什么另外的一种课程模式而是为管理者教师,父母,决策者以及其它需要在幼儿保育和教育中作出决策的人# 提供一份详细说明和描述了如何在早期教育方案开展*发展适宜性实践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刚开始的时候,还没有形成一个课程模式,只是关注发展适宜性实践" 有一个可以分辨何为!适宜的教学实践"(教师采用各种策略来帮助孩子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发展数学、科学、社会性学习、健康以及其它领域方面的概念和技能。
如测量,沙、水或烹饪配料;探究动植物、水、车轮和齿轮;使用美术工具、音乐、运动和其它方式表现他们看到的、理解的和感受到的事物;学习和练习健康生活常规等。
孩子一天中有机会在安排好的体育活动中自由运动和使用大肌肉运动;并有机会通过游戏活动和日常活动发展小肌肉动作;孩子能得到机会和老师的帮助去展示和练习发展自理能力,如穿衣、如厕和帮忙收拾玩具。
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文化性与生活性(完整版)
![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文化性与生活性(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9235efc281e53a5902ffb3.png)
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文化性与生活性孙立明(江苏连云港市钟声幼儿园,连云港222000)[摘要]构建幼儿园课程,首先要考虑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包括课程实施与幼儿园自身条件的适宜性、课程内容与幼儿身心发展的适宜性;其次要考虑幼儿园课程的文化性,包括幼儿身心基础与文化的协调、历史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协调;第三要考虑幼儿园课程的生活性,包括课程目标的生活化、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及活动方式的生活化。
[关键词 ]幼儿园课程;适宜性;文化性;生活性随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课程问题成为一个大家关注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园长都习惯于认定一种“最好的课程”。
其实,并不存在一种所谓客观的、大家都认定为最好的课程,决定幼儿园课程好坏的因素,远远不止一种,所以没有一种一成不变的课程可以完全适合不同背景下的幼儿园。
幼儿园课程的构建首先要考虑课程的适宜性、文化性与生活性。
一、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一)课程实施与幼儿园自身条件的适宜性适合的课程,应在充分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前提下,结合国家、家庭、幼儿园各种要素而产生。
课程适合与否,首先是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前提下,考虑能否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否有支撑实施该课程的硬件条件和具备相应素质的员工,这是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最基本的条件。
当前,随着各方面条件越来越好,各种各样的幼儿园课程被开发出来,国际幼儿园之间、各地幼儿园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仍,但很多幼儿园并没有考虑自身的实际条件,花大力气引进各种“先进”课程,然而实际上幼儿园并不具备开展这些课程的必要条件,教学教具、教师素质等因素都被忽略,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不仅没有实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根本目标,还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所以幼儿园必须在充分考虑自身条件的情况下,审慎地引进课程,同时在幼儿园自身课程开发中,也要考虑课程实施的条件,这样才能使课程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二)课程内容与幼儿身心发展的适宜性构建一个适合的课程,虽然会因园而异、因人而异,在选择内容时仍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与幼儿身心发展相适应,具体包括活动目标的适应、活动内容的适应和活动方法的适应。
4.“发展适宜性实践”重点章节解读
![4.“发展适宜性实践”重点章节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192c79366137ee06eef91816.png)
《发展适宜性实践》重点章节序:秉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理念,为每一个儿童建构“发展适宜性实践"—-不单是一个具体的课程模式,而是一套儿童教育哲学、理论框架、行动指南和评估标准,应该成为今日学前教育改革特别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努力方向。
“发展适宜性实践”由美国幼儿教育协会提出,是在学前教育出现较为严重小学化倾向的背景下提倡的,在尊重儿童基础上促进儿童发展的一套价值理念.在针对发展适宜性实践的争论与探讨中,在发展适宜性实践自身的不断改进与完善中,发展适宜性实践始终坚持学前教育实践应该适合儿童的发展特点,适合儿童的个性特点,适合儿童的家庭文化背景,并确保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发展适宜性实践的提出对推进美国乃至世界学前教育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一章发展适宜性实践界定一、发展适宜性实践的定义发展适宜性实践并不是要让所有的教育实践都遵循同样的模式,而是试图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思想和方法上的指导,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育工作者可以设计出更加适宜儿童发展的课程方案;不是课程,是一种与幼儿一起工作的方法;二、以家长的主动参与为基础,家长既是教师了解儿童的重要资源,又是为孩子制定个体适宜性方案的决策者;三、制定发展适宜性教育方案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成人必须持尊重的态度。
四、重要的四个领域是:1.自尊心(两个关键词:胜任和意义)2.自我控制力(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成熟,他们越来越能按成人的指导支配自己的行为,如果用武断、强制性的策略来训导孩子,那么他们就没有机会学习如何控制情绪,也没有将需要掌握的信息内化为自己在生活中的能力)3.抗压力(对幼儿最富于压力的活动是作业、等待以及过渡活动)4.今后的学业模式(警惕儿童学习的自然驱动力被破坏)。
本章小结:发展适宜性实践最重要的方面是对儿童及其特点的尊重。
这种尊重引导着成人不断地质疑积极的时间是否与儿童的发展相符。
透彻掌握有关发展的知识和原理是基本的.对幼儿进行不适宜实践会造成负面的结果。
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15ff8e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0.png)
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适宜性课程模式是以儿童为中心的一种教育模式,该模式将课程内容、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设计,与儿童的个体差异相结合,以满足儿童个体发展的需要。
对于我国学前教育,适宜性课程模式的影响如下:
1. 更好地关注儿童的发展需求。
适宜性课程模式将个体差异纳入教育设计,更加关注儿童的发展需求,有助于培养学前儿童积极主动、合理有序、自我控制的行为表现。
2. 提高了学前教育的质量。
适宜性课程模式的实施,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发现儿童的个体发展需求与身心差异,还可以更好地针对不同儿童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可以提高教育质量。
3. 促进了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
适宜性课程模式重视儿童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新性。
在适宜性课程的实施中,儿童可以更多地自主进行探索和思考,从而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4. 建立了和谐的教育环境。
适宜性课程模式的另一重要特点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注重培养儿童的个性和社交技能。
在适宜性课程实施中,教师和家长可以共同合作,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促进孩子的良好品行的形成。
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的实施和评价
![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的实施和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e334ffc9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0.png)
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的实施和评价
霍力岩;孙蔷蔷
【期刊名称】《福建教育》
【年(卷),期】2017(000)042
【摘要】<正>一、课程实施:支持儿童适宜性发展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特别强调了游戏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性,认为''''游戏为幼儿在所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学习机会''''。
教师则是作为支持者、观察者和诊断者等角色,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为儿童的游戏及儿童自我发起的其他活动积极地提供结构化的环境支持。
1.强调游戏的重要性。
全美幼教协会在其立场声明中指出:''''游戏能够促进儿童在所有领域获得适宜性发展。
''''一是游
【总页数】3页(P24-26)
【作者】霍力岩;孙蔷蔷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12
【相关文献】
1.高宽课程模式的实施与评价 [J], 霍力岩;孙蔷蔷;
2.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的形成动因、理念、目标和内容 [J], 霍力岩;孙蔷蔷;
3.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的实施和评价 [J], 霍力岩;孙蔷蔷;
4.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的特点和实践运用 [J], 霍力岩;孙蔷蔷;
5.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的特点和实践运用 [J], 霍力岩;孙蔷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AP教育-发展适宜性实践
![DAP教育-发展适宜性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2817f709964bcf84b9d57b6e.png)
DAP教育-发展适宜性实践
DAP(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即发展适宜性实践,源自美国,它是一种幼儿教育理念。
《发展适宜性实践》(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即DAP。
是教育科学出版的图书,由卡罗尔·格斯特维奇编写,主要介绍DAP教育的相关理论。
《发展适宜性实践:早期教育课程与发展(第3版)》由卡罗尔·格斯特维奇著,霍力岩等人译。
全书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的第一章探讨了发展适宜性实践的概念,接下来的几章具体介绍了发展适宜性实践的一般原则。
由于游戏是发展适宜性实践的核心,因此第二章专
门介绍了关于游戏的理论和研究。
第三章探讨了课程问题,并描述了教师在建设适宜性课程中的作用。
总体介绍完以后,第二、三、四部分分别探讨了发展适宜性的物理环境、社会/情感环境、认知/语言/早期读写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小组论文论文题目: 发展性适宜课程姓名:学号:院(部):教育科学学院专业:学前教育导师:王晓梅完成时间:2017 年 4 月发展适宜性课程小组成员:某某某导师:王晓梅大学:新疆师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摘要我们小组一共九个人,在王晓梅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小组进行明确的分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发展适宜性课程,包括发展适宜性课程的特点,文献综述,核心概念,评价及反思,课程目标,发展历程,主要容,研究方法等八个方面。
关键词:发展,适宜性,课程Development Suitability coursePh.D. Candidate: LaserDirected by: XXXUniversity of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AbstractOur team a total of nine peopl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er Wang Xiaomei, our group of clear division of labor, from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ppropriate curriculum,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suitable curriculum characteristics, literature review, core concept, evaluation and reflection, curriculum objectives, development course, main contents, research methods and so on eight aspects.Keywords: Development, Suitability, course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目录 (3)引言 (4)文献综述 (5)参考文献 (13)第1章发展性适宜性课程核心理念 (14)1.1 儿童年龄的适宜性 (14)1.2 个体差异的适宜性 (14)1.3 社会文化差异 (15)参考文献 (17)第2章发展适宜性课程主要容 (17)2.1 课程 (17)2.2 教师 (19)2.3 特点 (21)2.4 参考文献 (23)第3章发展适宜性课程目标 (24)3.1 总目标 (24)3.2 领域目标 (25)3.3 评价 (26)3.4 参考文献 (27)附录 (28)附表一、组员查找容列表 (28)附表二、分工明细 (29)致 (30)小组成员 (32)引言自从美国教育协会1987年颁布的《适宜0-8岁儿童发展的教育实践》提出“发展适宜性教育”这一概念以来,有关“发展适宜性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和具体化。
《适宜0-8岁儿童发展的教育实践》提出了发展适宜性的概念:一是适宜儿童的年龄;二是适应儿童的个体差异(在1997年又加入了文化的适宜)。
而美国《3-5岁儿童运动课程的适宜性实践》的出版,标志着发展适宜性课程有了对课程和容进行评估和改进的依据。
《3-5岁儿童运动课程的适宜性实践》的容不仅体现了发展适宜性教育“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和文化适宜性”的基本涵,也蕴含了发展适宜性教育的基本目标。
文献综述一、发展适宜性与学前教育全美幼教协会在在1996年颁布的《0-8岁儿童的发展适宜性方案》针对儿童的年龄进行了不同的划分,提供了不同年龄组儿童发展的特点及大体预期目标并根据其基本原则提出了发展适宜性和非发展适宜性的教育实践这个方案是建立在教师对儿童群体、个体以及其赖以生存和学习的社会文化环境了解基础上的。
它从五个方面对早期教育的实践方法进行具体指导:营造一个相互关爱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要能够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构建发展适宜性课程;评估儿童的学习和发展;与家庭建立互动关系。
(1)很重要的一个维度就是“构建适宜性发展课程”,方案提出了发展适宜性课程的定义,建构发展适宜性课程的指导方针,还针对3-5岁儿童的适宜与非适宜方案为例,探讨发展适宜性课程的基本框架。
(2)背景和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前教育出现了明显小学化的倾向,这种情况引起了美国最大的群众性早期教育组织——全美幼儿教育协会的关注,为了凸显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的发展,反对早期教育中出现过多的学业压力,他们在1984年颁布了一个高质量的早期教育方案的认证标准,这个标准你已经有了“发展适宜性”的教育思想。
两年后,他们再次颁布了《适宜0-8岁儿童发展的教育实践》的声明,这份声明首次提出“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的基本观点1唐淑,孔起.英国外幼儿园课程【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95页2沈洁,利用专用活动室构建幼儿发展适宜性课程的研究【D】苏州大学和实施方式等,还特别指出了儿童游戏的重要性。
而后,在1992年和1995年,布里德坎普和罗斯格兰特还分别出版了《达成潜能:适宜幼儿的课程和评价》《达成潜能:早期教育课程和评价的转换》,这两本书进一步强调了“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的主。
在整个90年代,全美幼儿教育协会不断接受和吸收了一些建构理论,不断完善着“发展适宜性教育的理论基础。
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界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儿童早期教育领域。
自1957年后,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使美国为之震惊,而公众则把目光投向了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上,进而批评进步主义教育偏废基础性、系统性,降低学术标准。
美国公众开始寻求有效地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
这些事件促使国家决定提升整个公立学校体系的标准,特别是关于教师和学生的标准。
这些改革影响了很多领域如“教师教育、毕业要求、学校结构和问责制措施”。
此外,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开始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美国教育回归基础,如学校开始强调训练和背诵。
美国早期教育开始重新重视传统的读写算能力,同时当时美国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严重。
很多幼儿园强调死一记硬背和进行集体教学。
幼儿园开始采取例如进行分班测试、标准测试;开设基于技能的课程;进行记忆训练和延迟入学等做法。
很多的幼儿教师也放弃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做法侧重能力本位,采用教师主导的方式教学。
因此一些学者和教育组织开始关注这些变化可能会对儿童造成的影响,他们认为过早的学业压力会对幼儿发展和行为造成潜在的负面影响。
为了反对这种早期学业压力,彰显幼儿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在本质上的差异,当时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团体全美儿童早期教育协会认为有必要建立一套标准作为评价幼儿园质量的依据。
于是“在1987年,颁布了题为《与0到8岁儿章发展相适宜的教育》的阐明自己教育观点与主的宣言性文件。
”文件中表明全美儿童早期教育协会发表立场声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幼教机构在寻求认证时有依循的方针,另外制定原则,严守基本的立场—儿童早期课程的设计必须以现今我们对幼儿发展的所有认识与了解为基础。
同时,早期教育界对课程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正如敏谊(2006)总结的,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幼教界争论的焦点是哪一种课程模式最有效,但“经过短期比较,大家认识到没有一种课程模式必然优于其他课程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此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研究的着眼点是课程模式的“适宜性”。
什么样的课程是“适宜的”,根据什么指标来判断,幼教界需要一套测量幼教质量的工具。
DAP正是作为一个指导教师教学和决策者制定政策的工具出现的。
DAP并没有给出一套课程模式,而是提供一套指导原则给教师和决策者判断教学实践“适宜”或“不适宜”。
如Epstein和Schweinhart在《幼儿教保课程模式》一书中就运用DAP对蒙台梭利课程、银行街课程、高瞻课程、卡夫一达夫斯建构观、教学策略的创造性课程、直接教学模式做了评价。
二、理论背景NAEYC做出说明历年来所有的立场声明都是反映当时的早期教育理念、价值观及目标。
声明中的幼教理论基础是由两种方式衍生的:一是考核各种相关的早期教育文献,一是选取许多经验丰富、见闻广博的早教工作者所发表的评论。
具体说来,发展适宜性实践理论主要还是建立在一些经典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吸取新的与儿童学习和发展相关的理论。
(一)、理论渊源1、杜威的进步主义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和北美一些国家发生了20世纪的第一次重大的教育改革。
这项教育改革在欧洲成为新教育主义运动,在美国成为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改革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杜威的教育观点,如: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即生活;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教育应以“做中学”为教学原则;教育无目的。
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将儿童放在教育的中心)、“教育本质论”(教育即生长、即经验的改造、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等理论,曾被各国当作幼儿教育的指导思想。
儿童中心的观点是发展适宜性实践理论的基本观点,这一点直接来源于进步主义理论。
NAEYC的前身是带有进步主义色彩的“美国保育学校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Nursery Education, NANE)。
可以看到NAEYC与进步主义理论的关系匪浅。
2、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有人认为NAEYC的发展适宜性的概念应该是来自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同时结合了当时的婴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实际上最初的DAP 即1987年版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更多的是来自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其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
每一阶段有它主要的行为模式,标志着这一阶段的行为特征。
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一些孤立的行为模式的总和。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
客体永恒性是后来认知活动的基础。
2.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还不是化的动作图式(Scheme).儿童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即其思维只能前推、不能后退。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出现“守恒”的概念。
4.形式运算阶段( 11-16岁)又称命题运算阶段。
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
发展适宜性实践理论的对象是从出生到8岁的儿童,这与该理论对儿童发展的阶段性认识密切相关。
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理论认为8岁以前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思维上具有表象性及直觉性的特征,并开始由表象思维向运算思维过渡,有相对一致的阶段性特征,对幼儿阶段的划分正是在此理论基础上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