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PPT课件( 35张)
合集下载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其要求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其要求
1.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有一定的顺序,要求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
2.阶段性:个体在不同年龄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同特征及主要矛盾,要求根据学生
每个阶段的发展特征进行教育。
3.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速度是不平衡的,要求抓住关键期进行教育。
4.互补性:个体身心发展各部分的相互关系,要求长善救失,扬长避短,激发学生自
信。
5.个别差异性:指个体在不同层次上的差异,要求因材施教。
6.整体性:要求教育工作者把学生看作一个整体,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
展。
个体身心发展培训课程PPT课件( 21页)
•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本章主要的认识课题
什么是个体身心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教育如何提升人类的地位?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
任务
一、什么是个体身心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 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的过程,特 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 过程(向积极的方面变化)。
教育中充分发挥学生个体能动性具有重要 意义。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1、顺序性 整体上的顺序性: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生论 个别特征上的顺序性
2、阶段性 不同年龄阶段 阶段意义和全程意义
3、不平衡性 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 身高体重的生长高峰期 不同方面的发展不平衡 生理方面:神经、淋巴、生殖 心理方面:感知、思维、情感
•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
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可修改版ppt]
2. 人的身心发展的理论
主要理论
(1)认知发展理论 (2)智力发展理论
(3)道德发展理论
(4)需要层次理论
(1)认知发展理论
代表人物:皮亚杰 认知发展观:发展就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的一种
建构过程,其内部的心理结构是在不断变化的。 皮亚杰用图式认知结构来解释认知结构,图式是个体为了应付
卡特尔: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建立在脑发育的基础上,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 这种智力在青少年之前一直在增长,30岁左右达到巅峰。
晶体智力指应用从社会文化中习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 力,是在实践(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形成的能力,在人 的整个一生中都在增长。
某一特定情境而产生的认知结构。人最初的图式来源于先天的 遗传,表现为一些简单的反射,如抓握反射、吸吮反射等。 请观看“婴儿日记1”,加深理解 /v_show/id_XMzY4NDc3Mzky.html 为了应付周围的世界,个体逐渐地丰富着自己的认知结构,形 成一系列的图式,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 应日益复杂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
主要理论
(1)认知发展理论 (2)智力发展理论
(3)道德发展理论
(4)需要层次理论
(2)智力发展理论
代表人物:斯皮尔曼、卡特尔、加德纳、斯滕伯格
主要观点:
斯皮尔曼:二因素论,认为智力包括两个因素,g因 素和s因素,用智力商数IQ来表示个体的智力水平。
✓超常儿童:智商130 ✓轻度智力落后:50-70 ✓中度智力落后:35-50 ✓极重度智力落后:35以下
2013年国考《行测》
109. 心理学家卡特尔把智力的构成区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大类。流 体智力与知觉、记忆、运算速度等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晶体智力主要 指学会的技能、语言文字能力、判断力等。下图描述的是流体智力和晶体智 力在整个人生中的发展轨迹。 根据这幅图表我们可以推出( )。
个体身心发展及其一般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及其一般规律
目录
CONTENTS
• 个体身心发展的概述 •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理论 • 个体身心发展的教育应用 • 个体身心发展的未来展望
01
CHAPTER
个体身心发展的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 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其身体 和心理方面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 。
循序渐进原则
总结词
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逐步提高教育要求和难度,以促进学生的逐步发展。
详细描述
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 和步骤逐步提高教育要求和难度。例如,在教授新知识时,教师应从基础开始,逐步深 入,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适时调整教
05
CHAPTER
个体身心发展的未来展望
人工智能与个体发展
人工智能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改变教育、医疗、娱乐等多个领域,为个体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例 如,智能教育机器人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人工智能在个体发展中的优势
人工智能可以提供高效、精准的学习辅导和诊断,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同时,人 工智能还可以帮助个体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促进自我成长。
人工智能在个体发展中的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个体需要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技能和能力,如数据分析、编程等 。此外,人工智能也可能会加剧社会不平等现象,导致部分个体失去工作机会。
基因编辑与个体发展
基因编辑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等为疾病治疗和遗传病预防提供了新的手段,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健康水平。同时,基因 编辑技术还有助于优化个体的身体特征和智力水平。
目录
CONTENTS
• 个体身心发展的概述 •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理论 • 个体身心发展的教育应用 • 个体身心发展的未来展望
01
CHAPTER
个体身心发展的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 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其身体 和心理方面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 。
循序渐进原则
总结词
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逐步提高教育要求和难度,以促进学生的逐步发展。
详细描述
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 和步骤逐步提高教育要求和难度。例如,在教授新知识时,教师应从基础开始,逐步深 入,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适时调整教
05
CHAPTER
个体身心发展的未来展望
人工智能与个体发展
人工智能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改变教育、医疗、娱乐等多个领域,为个体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例 如,智能教育机器人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人工智能在个体发展中的优势
人工智能可以提供高效、精准的学习辅导和诊断,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同时,人 工智能还可以帮助个体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促进自我成长。
人工智能在个体发展中的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个体需要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技能和能力,如数据分析、编程等 。此外,人工智能也可能会加剧社会不平等现象,导致部分个体失去工作机会。
基因编辑与个体发展
基因编辑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等为疾病治疗和遗传病预防提供了新的手段,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健康水平。同时,基因 编辑技术还有助于优化个体的身体特征和智力水平。
第三章个体心理发展PPT课件
12
2021/3/25
授课:XXX
五、弗洛伊德关于影响个体心理发展因素 的观点
弗洛伊德认为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主要因 素是本能欲望的满足情况,特别是性本能的满 足情况。弗洛伊德将所有能让人产生愉悦和快 感体验的行为都称为性本能。弗洛伊德把个体 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归之于性本能,认为性本 能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影响人格的发展。
3
2021/3/25
授课:XXX
问题情境
人的发展既包括身体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你可能会 发现身边有一些人,他们的身体或许发育得非常完美,但却存在 着明显的心理缺陷。比如,有人极端胆怯、恐惧、畏缩,有人有 “偷窃癖”,有人意志非常薄弱,有人经常说谎话,有人具有极 强烈的逆反心理,有人行为冲动不顾后果,有人不能与他人进行 正常的交往,有人经常欺负他人、攻击他人……。这些不良心理 特征的发展和形成,是因为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 那样的问题。
在高尔顿看来,个体心理的发展主要是取 决于先天的遗传,他的理论称为遗传决定论。
8
2021/3/25
授课:XXX
二、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一)否认遗传的作用
(二)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华生曾经说过,给他一打健康的孩子,他就可以 将这些孩子中的任意一个训练成他想要孩子成为的人, 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甚至是乞丐、窃贼等等, 而不管这些孩子的家族、种族、能力、爱好、天赋等 遗传因素如何。因此,华生的个体心理发展理论被称 为教育万能论。
10
2021/3/25
授课:XXX
斯金纳强调塑造、强化与消退、及时强化等教育 措施在个体行为(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在斯金纳看来,强化作用是塑造行 为(心理)的基础。
其次,强化在行为(心理)发展过程中起 着重要的作用,行为不强化就会消退,即得不 到强化的行为(心理)是易于消退的。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课件
2/10/2021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27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卢姆在对近千名儿 童进行研究后发现,5岁以前是儿童智力发展 最迅速的时期。他说,假设一个孩子17岁所达 到的智力水平为100%,那么,从出生到4岁这 段时间,他已获得了50%的智力;4-8岁,他 又获得30%的智力;其余20%的智力他将在8 -17岁这9年中慢慢地获得。
2/10/2021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17
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 出来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 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 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 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 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 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 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 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 ★ 3岁左右是幼儿开始学习自我约束,建立规则意识 的关键期;
2/10/2021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30
• ★3岁半左右是幼儿动手能力开始发展成熟关键期; ★3岁半左右是幼儿独立性开始建立的关键期; ★4-5岁的儿童视觉、听觉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是进 行音乐、绘画教育的最佳期。
• ★ 从初生到4岁也是儿童视觉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 期儿童的形象视觉发展最为迅速。斜视儿童在4岁之 前一般较易矫正。
一般规律
• 1 .顺序性 • 2 .阶段性 • 3 .不平衡性 • 4. 互补性 • 5 .个别差异性
2/10/2021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1
1 .顺序性
含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是一个不间断的由低 级向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由简单到复 杂的有序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大纲
一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三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四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Company Logo
考点指南
熟记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及相关概念: (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2)关于身心发展动因理论的派别及代表人物。 掌握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 (1)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2)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运用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作用的基本原理,分析普通 中等教育工作者促进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及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2)青年期的年龄特征及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Company Logo
教育如何适应身心发展规律
❖ (1)顺序性 → 循序渐进 ❖ (2)阶段性 → 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 内容,
采用不同的方法。 ❖ (3)不平衡性 → 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 (4)互补性 → 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 (5)个别差异性 → 因材施教 ❖ “拔苗助长”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 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
Company Logo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强调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
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孟子:性善论。人善的根源在于人性,是先天就有的,内
在的。恶的根源在于环境,是外在的、后天的。一个人 要发展的最重要方法就是通过后天长期不懈的心性修养 过程,发展人心中固有的善端,不是从外面向人性中加 “善”。(教育是激发人类心中固有的“善”) 柏拉图:理念世界 弗洛伊德:性本能 威尔逊:基因复制 格赛尔:成熟机制
Company Logo
3、不平衡性 (1)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
不平衡的(第一、二发育期)
Company Logo
(2)不同方面的发展的不平衡性 (大头宝宝) 发展关键期:身体或心理某一方面的技能和能
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 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学前期是儿童 掌握动作技能的最佳时期)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调和内发论与外烁论。
既强调人作为实践主体的能动性,又强调外部环境的推动作用。两者 的中介是实践活动。
❖ 个体的内在因素(遗传、成熟)与外部环境(社会文化、 学校教育、家庭影响等)相互作用;作用的汇合点在于实 践(个体积极投身实践的活动),这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直 接的现实力量!
Company Logo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 成熟 1、概念 2、意义
教育与成熟相辅相成。 一种技能的发展由成熟支配时,没有必要超前加以训练。 (学龄前幼儿学习剑桥英语?)
Company Logo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 环境 1、概念 2、意义
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条件、对象和机遇。 对个体发展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要摈弃环境绝对论
Company Logo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 个体主观能动性 1、概念: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社会实践 2、意义
把各项内外因素综合起来,联结了个体与社会、人的内部世界与 外部世界、主体与客体。
Company Logo
4、互补性机体与机体、机体与心理)
Company Logo
5、个别差异性(性别)
在助人行为上,女性更常见于照顾和关心他人, 而男性会有更多的英雄和狭义行为(当求助者是 女性、有旁观者、以及女性认为有危险的情景 中)。
在攻击性行为中,男性的身体性攻击行为较多, 而女性的言语性攻击行为较多。
Company Logo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2、外烁说: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如环境、他人、
学校教育等。 ★人性本恶代表——荀子 主要观点——故圣人化性起伪,伪起而生礼义。 ★白板说代表——洛克 ★行为改变说代表——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和一个我
自己可以给予特殊培养的世界。我保证在他们中任意选 择一个,训练成我想要培养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 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是乞丐、小偷,而不管他的 天赋、爱好、能力、倾向性以及他祖宗的种族和职业。
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Company Logo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 遗传 1、概念 2、意义(前提性、可能性、影响力、有限性)
(1)遗传是身心发展的前提 (2)遗传的差异性导致个体发展的差异性
安全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 反抗型依恋
(3)遗传的作用不能夸大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Company Logo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 学校教育 1、概念 2、意义
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 社会性规范。(教会个体如何适应社会规范) 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最近发展区) 对个体发展具有延时的价值。(学校不仅仅是学习的地方,也是 人生的一个必经阶段) 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Company Logo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 例子:感知运算水平(0-2岁):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
前运算水平(2-7岁):可以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思维。 具体运算水平(7-12岁):守恒性、可逆性、系统性。 形式运算水平(12岁以后):摆脱具体事物束缚,会推理。 2、阶段性 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
Company Logo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身心发展的 基本概念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 作为复杂整体的个 体在从生命开始到 生命结束的全部人 生过程中,不断发 生的变化过程,特 别是指个体的身心 特点向积极的方面 变化的过程。
人身心发展的特 殊性: 1、在社会实践中 形成(海伦的故 事) 2、具有能动性 (主体性)
大纲
一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三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四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Company Logo
考点指南
熟记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及相关概念: (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2)关于身心发展动因理论的派别及代表人物。 掌握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 (1)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2)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运用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作用的基本原理,分析普通 中等教育工作者促进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及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2)青年期的年龄特征及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Company Logo
教育如何适应身心发展规律
❖ (1)顺序性 → 循序渐进 ❖ (2)阶段性 → 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 内容,
采用不同的方法。 ❖ (3)不平衡性 → 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 (4)互补性 → 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 (5)个别差异性 → 因材施教 ❖ “拔苗助长”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 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
Company Logo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强调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
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孟子:性善论。人善的根源在于人性,是先天就有的,内
在的。恶的根源在于环境,是外在的、后天的。一个人 要发展的最重要方法就是通过后天长期不懈的心性修养 过程,发展人心中固有的善端,不是从外面向人性中加 “善”。(教育是激发人类心中固有的“善”) 柏拉图:理念世界 弗洛伊德:性本能 威尔逊:基因复制 格赛尔:成熟机制
Company Logo
3、不平衡性 (1)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
不平衡的(第一、二发育期)
Company Logo
(2)不同方面的发展的不平衡性 (大头宝宝) 发展关键期:身体或心理某一方面的技能和能
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 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学前期是儿童 掌握动作技能的最佳时期)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调和内发论与外烁论。
既强调人作为实践主体的能动性,又强调外部环境的推动作用。两者 的中介是实践活动。
❖ 个体的内在因素(遗传、成熟)与外部环境(社会文化、 学校教育、家庭影响等)相互作用;作用的汇合点在于实 践(个体积极投身实践的活动),这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直 接的现实力量!
Company Logo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 成熟 1、概念 2、意义
教育与成熟相辅相成。 一种技能的发展由成熟支配时,没有必要超前加以训练。 (学龄前幼儿学习剑桥英语?)
Company Logo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 环境 1、概念 2、意义
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条件、对象和机遇。 对个体发展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要摈弃环境绝对论
Company Logo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 个体主观能动性 1、概念: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社会实践 2、意义
把各项内外因素综合起来,联结了个体与社会、人的内部世界与 外部世界、主体与客体。
Company Logo
4、互补性机体与机体、机体与心理)
Company Logo
5、个别差异性(性别)
在助人行为上,女性更常见于照顾和关心他人, 而男性会有更多的英雄和狭义行为(当求助者是 女性、有旁观者、以及女性认为有危险的情景 中)。
在攻击性行为中,男性的身体性攻击行为较多, 而女性的言语性攻击行为较多。
Company Logo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2、外烁说: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如环境、他人、
学校教育等。 ★人性本恶代表——荀子 主要观点——故圣人化性起伪,伪起而生礼义。 ★白板说代表——洛克 ★行为改变说代表——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和一个我
自己可以给予特殊培养的世界。我保证在他们中任意选 择一个,训练成我想要培养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 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是乞丐、小偷,而不管他的 天赋、爱好、能力、倾向性以及他祖宗的种族和职业。
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Company Logo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 遗传 1、概念 2、意义(前提性、可能性、影响力、有限性)
(1)遗传是身心发展的前提 (2)遗传的差异性导致个体发展的差异性
安全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 反抗型依恋
(3)遗传的作用不能夸大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Company Logo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 学校教育 1、概念 2、意义
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 社会性规范。(教会个体如何适应社会规范) 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最近发展区) 对个体发展具有延时的价值。(学校不仅仅是学习的地方,也是 人生的一个必经阶段) 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Company Logo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 例子:感知运算水平(0-2岁):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
前运算水平(2-7岁):可以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思维。 具体运算水平(7-12岁):守恒性、可逆性、系统性。 形式运算水平(12岁以后):摆脱具体事物束缚,会推理。 2、阶段性 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
Company Logo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身心发展的 基本概念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 作为复杂整体的个 体在从生命开始到 生命结束的全部人 生过程中,不断发 生的变化过程,特 别是指个体的身心 特点向积极的方面 变化的过程。
人身心发展的特 殊性: 1、在社会实践中 形成(海伦的故 事) 2、具有能动性 (主体性)